脚尖下的旋律作文

2024-04-08

脚尖下的旋律作文(共4篇)

篇1:脚尖下的旋律作文

我爱跳舞,因为它让我在阳光下快乐的成长;我爱跳舞,因为它让我知道如何展示自己;我爱跳舞,因为它让我学会了坚强……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是“它”一直鼓励我坚持跳舞。有一次跳舞回家,妈妈叫我趁热打铁赶紧练练基本功,我极不情愿,可是我又想在舞台上展示自己,只好听妈妈的话。我咬紧牙关练了起来,不到三分钟,我已经汗流浃背,脸上汗水都可以冲两次马桶了。我想休息一下,妈妈却严厉地对我说:“还不到五分钟,你就坚持不住了?继续!”妈妈用力把我往下压,我的两条腿都快分家了。妈妈手下不留情,我不停的用头撞着墙,不停的用手敲打着我的腿;不停的在那里碎碎念念:腿要断了,不能呼吸了……就在我坚持不住时,脑海里浮现出了一句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能登上舞台,我拼了!

当我自信地站在闪亮的舞台上时,我明白了,我的辛苦不是白辛苦的,每一滴汗水是我进步的源泉。每一次练习完,我的两条腿都发软、发麻,只要一站起来,腿就像没骨头一样,软绵绵的,瞬间就会摔倒,倒下之后,会觉得全身无力、头痛,往往这时候喜欢跳舞的人不再喜欢。可我不一样,摔倒了再爬起来,总有一次,我不再摔倒。

每当我穿上那雪白色的舞蹈服,穿上那与天使一般的鞋子,自己就会情不自禁的照一照镜子,脚尖不自觉地开始跳动起来,旋转、下腰、翻跟头,一幕幕基本功重现在我眼前。如此美丽的舞蹈让我沉迷于其中,自己的小裙子随着节奏的步伐翩翩起舞。只要有舞蹈鞋的地方,我能跳出完美的舞蹈;有音乐的地方,我的身体可以自由摆动;有舞台的地方,我要尽我的所能把我一生中最美的舞蹈跳给大家看,看完之后要有久久不散的掌声!

当一名舞蹈家是我的梦想。在学校、在家里、在我一个人的时候,我会拼命地去反复练习、对照。一回到家赶紧拿起笔,瞬间穿越到学习王国的世界里。跳舞,让我吃饭速度快了;跳舞,让我做作业速度快了;跳舞,把我的不良习惯改正了,比如说:驼背,以前走起路来像一只虾米,而现在,不管走在哪里,都会吸引许多人的眼球;不管在哪里,都像给风景添加了光彩……

我多么想在蓝天白云上跳舞,迈着轻轻的步子,走在白云上,向太阳公公问好。让蓝天当我的观众,我在白色的舞台上跳着,这舞台是多么柔软啊!我多么想在清澈见底的湖面上跳舞,感受湖水的冰凉,鱼儿对我吐泡泡,好像在赞扬我跳的多么好,水草在我的脚下晃来晃去,好像在为我鼓掌。迈着自由的步子,越过西湖、长江,我要让长江平静下来,做为一个安静的观众,在我跳过的地方,湖面上有了一圈圈波纹;我要在一碧千里的草原上跳舞,吻一吻嫩嫩的小草,闻闻奶豆腐的芳香,走在绿色的地毯上,内心是多么凉爽,牛儿高兴地甩甩尾巴,好像也情不自禁地和我一起舞蹈。放眼望去,原来我走过的地方,小草会很快的生长。

可是,我还是想在灯光绚烂的舞台上展示自己的舞蹈……

篇2:脚尖下的旋律作文

登华山作文:脚尖下的华山

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第一小学四(4)班 黄靖昊511600

今年7月29日我们跟随旅行团来到了闻名遐迩的华山。华山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境内,东护中原,西望长安,南依秦岭,北瞰黄河,素右“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美誉。 在上山前,导游问大家有谁不想爬山,大家都想爬,连坐在我前面的两位近70岁的老人家也想爬。来到山脚下,我们要坐缆车到1千多米的山腰处,上了缆车,我看见爸爸妈妈吓得脸色发白,眼睛闭着,双手抓得紧紧的,腿都软了:而我却异常兴奋,一点也不害怕,东张西望的。大约过了10分钟缆车到了北峰的.半山腰,爸爸说:“我们的第一个目标是北峰顶!”(小学生作文 )不一会儿我们没费什么力气就爬了上去,登高望远,这里真的是奇、秀、险、峻,奇石、古松、险道、云雾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真是“人在险道走,鸟在雾中飞”。

休息一会儿后,我自信地说:“大家跟着我,向下一个目标进发!”走着走着,前有一个九十度的下坡处,只能用手抓住铁链沿着狭小的石级用脚尖小心往下爬,真让人胆战心惊!刚从石级掉下来,前面又遇到一个往上走的九十度石级,爬着,爬着,我抬头一看上面:妈呀,怎么全是挪动着的屁股!终于爬上去了,虽然都是爬,但感觉是被吊上去的。我们继续往前走,来到了一个满是岩石的地方,我们一手抓着铁链,一手扶着岩石,哎呦,耳朵都被擦到了!我问爸爸这是什么地方,他说:“擦耳崖!”,果真名副其实。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来到了自古华山一条路的天梯,抬头一望,天梯果真名不虚传,又高又陡的,我顿时瘫倒在地,爬也不想爬了,爸爸妈妈鼓励我继续前进,我还是不想动。突然,从我背后转来了优美的山歌声,只见身后一位挑着沉重东西的挑夫正轻松走来,我的好胜心再一次被激起,我一定要爬到苍龙岭!经过一番不懈的努力,我们终于来到了苍龙岭,这里的景色真美呀!青松翠柏如泼如染,山溪泉瀑流泻飞溅,松鼠小鸟林中穿行,好一幅清灵幽谧、美妙绝伦的山水画卷!

下山了,我们又坐上摇摇晃晃的缆车,飘然而下。这时,我感慨万分:人遇到困难时,一定要勇敢、坚强地面对,坚持就会胜利!

篇3:脚尖下的旋律作文

孙为民的油画是写实的。写实在专业上包含了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指具象再现的观察和绘画方式;二是指写实主义的创作方式。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都是使艺术形象以日常所见的面目出现, 让艺术家的情感和意图都蕴含在看似客观的形象之中, 其作品由于真实可信, 使观众在欣赏中感到亲切自然, 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艺术感染。写实油画在我国由于历史时势下的社会需要, 在传播中曾长期成为主流, 并为民族审美习惯所接受。另一方面, 由于其移植外来和中西文化艺术差异等缘故, 因而具有先天没有吃透的夹生性问题, 特别是在当今文化全球化和世界艺术百花竞放的大潮中, 喊着与西方现代艺术接轨的口号而盲目激进, 其浮躁心态使写实油画被误认为本质上已过时, 加之其具象再现的实在性又被引向俗滥的流行趣味, 使这种艺术手法面临窘境。当代一些青年艺术家不仅嗤之以鼻, 就连一些中老年艺术家也不免偏离了自己原有风格的内在规范。难能可贵的是, 孙为民坚持写实主义创作手法, 努力探索写实油画艺术的发展道路, 他清楚地认识到:风格流派是时代的产物, 只有把握时代精神, 纯化油画语言, 提高油画品味, 才是油画艺术创作的根本。因而他从不追新求异, 急功近利, 投其所好, 在当代艺术大潮中, 表现出了应有的冷静与自信。从他的第六届全国美展获奖作品《腊月》到《绿荫》系列, 再到近年创作的《收获季节》等, 都不难看出他持续的、执着的对于“人与自然”主题探索的坚持以及他独特的艺术个性和艺术品质。在他的作品中, 不管表现的是乡土还是城市、人物抑或是风景, 都能从中感受到蕴含于画面中的平和、朴实与沉静。在探索写实油画的道路上, 孙为民曾旅欧观摩学习西方历代大师名迹, 对油画艺术有了更本质的理解, 特别是印象主义绘画使他对外光的表现有了新的认识, 后来就有了他的《牧场女主人》《暖冬》《牧区姑娘》等作品的实验。印象主义绘画中绚烂的色彩和明媚的阳光所建构的独特艺术魅力强烈地吸引了他, 点燃了他对油画语言品质进行深入探索的激情。从《绿荫》系列组画到《乡间七月》《暖阳》, 再到《枝头》《初阳》《葫芦架下》, 我们都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始终不渝地醉心于光影、色彩、形体、空间氛围研究的写实艺术之路。

孙为民的油画又是表现的。在长期的学习与研究中, 他十分重视油画艺术品格, 其作品风格虽写实, 但绘画语言却是表现的, 主要体现在色彩、光和用笔的处理上。如何在空间造型中运用色彩表现物像, 表现光影, 甚至表现色彩本身, 这关系到艺术家独特的审美感受和审美品位, 可以这样说, 色彩是油画艺术的情感、是油画艺术的血液、是油画艺术的精神。孙为民正是从光色的角度来观照自然, 捕捉在不同的时间、场合下自然景象所呈现出的不同色彩基调和光线氛围。光色干扰形体的关系, 同时又赋予了形体以丰富的视觉效果, 产生出恍惚的感觉, 孙为民在描绘这种感觉时, 沉稳大气, 不受具体的形、色束缚, 主观把控色彩和光线变化, 夸张色彩, 纯化色彩, 纷繁复杂的形色关系被处理得虚实得当、紧密有序、生动自然, 作品呈现出动感十足、温暖明亮、极富诗意的梦幻效果。在他的作品《红山头》《绿野》和《绿荫》组画里, 他在光色和氛围的处理上不仅拿捏精准, 而且在绘画语言上也有了独具个性化的表现。从完成的这些组画里, 不仅看到的是其形、色、笔触完美结合的高超技艺, 更看到了其光、色语言所呈现的独特审美性。画面使用色彩明亮灿烂, 鲜灰交织, 雅致而不俗气;错落无序的光斑使形体支离而不破碎, 整体色调丰富而又纯粹, 一切都和谐地统一在温馨祥和、光影交错的氛围中。尤其是《绿荫》系列组画作品可以说是孙为民创作历程的里程碑, 正是这组作品确立了他的创作方向和个人风格, 使他受到美术界极大关注, 并享誉画坛。之后, 他又创作了《七月》《荷塘八月》《林中九月》等作品, 这些作品使他创作风格进一步走向成熟。在孙为民的油画中, 如果说色彩是在表现意境, 则笔触是在抒写情感, 可以说, 色彩是闪烁的旋律, 笔触是跳动的音符。秉承中国绘画的传统, 孙为民在用笔上轻松随意, 自由而不羁, 笔触轻快跳跃, 变化多端。皴、擦、点、染, 时而挑, 时而拖, 每一笔都是鲜活生动的, 看似轻松随意, 却严谨地遵循了物象的形体结构和光影变化, 在似与不似中表现出了微妙的物象变化关系。笔墨随着情感在画布上肆意舞动, 在反复交织碰撞中生发出许多偶然的笔味和意趣, 平添了作品的生动气韵。在《红山坡》《秋阳》《芒夏》等作品里, 自由、活泼、轻松的笔触近乎抽象, 在皴、擦之间, 不仅释放出了更多笔意的美, 也悄然流露出画家的独特意趣。

孙为民的油画更是民族的。尽管深受印象派的影响, 但他却并没有沉沦于光色的描绘, 而是继承了现实主义的精神, 在创作中, 他将绘画主题由城市风景转向了乡土风情, 转向了对农民生活、劳作场景的深情描绘, 这一转换, 其绘画语言更加生动、自然, 毫不做作, 作品饱含了其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农民情真意切的人文情怀。在他的作品《村头》《芒夏》《农家十月》中, 可以看到光与影的描绘与生动的笔触相互交织, 浑然一体, 画面涌动着画家深切和热烈的情绪, 洋溢着一股愉快、祥和、温暖和幸福的农村生活气息。显然, 光色效果不再是孙为民绘画研究的目的, 如何将光色与富于情感的用笔相结合, 上升为一种颇具时代性的油画语言, 去表现中国农村生活场景和农民的精神面貌, 描绘一种幸福祥和、丰富细腻、优雅含蓄、朴实无华、积极向上的感受, 具有中国民族审美趣味的当代油画成为其诉求的方向。经过勤奋的探索和研究, 他创作了大量的作品, 这些作品不仅呈现了北方农村的风景, 而且传递了北方的人文气质与底蕴, 其总体的审美取向是优美、雅致、浪漫和温馨的。可以说, 在他之前, 还没有多少中国油画家能这样深入细致地表现中国北方灿烂的色彩, 还没有多少中国油画家能这样自如地运用外光和色彩语言表达出北方丰富的意蕴和情调。孙为民在探索油画创作的道路上, 不仅悄然吸收和消化了外来艺术的营养, 而且他用自己的才智和创造精神赋予作品以民族气派和个性特色, 也显示了当代中国油画在油画语言上对本土化和民族性的探索。

艺术创作是来不得半点投机取巧的, 只有立足本土民族文化, 真情感悟, 坚持不懈地努力, 才能够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 如果一味追新求异, 只为博人眼球, 这种艺术是经不起历史文化的沉淀, 最终只能昙花一现。孙为民在油画艺术创作上所建构的现实主义情怀和自然精神, 无一不源自于他对土地、阳光、空气和乡土生活的浓烈感情以及顺其自然、发乎本真的创作情怀, 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下, 面对一浪高过一浪的当代艺术大潮, 他的艺术探索犹如一股清风扑面而来, 涤荡着艺术界崇洋媚俗的浊流, 他的油画作品如同阳光下生命舞动的旋律, 在当代中国油画艺术中分外悠扬。

参考文献

[1]水天中.孙为民[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 2002.

[2]周长江.孙为民工作室报告[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3.

篇4:脚尖下的旋律作文

一、快乐学习——塑造初中音乐活泼课堂

1.师生互动、和谐关系

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和谐的师生关系当然是建立在轻松快乐的课堂气氛之上,轻松快乐的课堂氛围不但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还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以往的教学模式当中,由于初中学生惧怕教师的权威性,就是有些自己的个人观点也不敢表达,尤其是不太喜欢音乐或者是音乐知识基础比较差的学生,使得他们从内心里更加不喜欢。所以,音乐教师就该真正的转变思想观念,让自己主动的接近学生,融入学生当中,与大家和谐、平等的相处,通过了解初中学生对各类音乐的喜好,来逐渐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感。通过教师与学生共同合作学习,教师融入学生的群体当中,跟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讨论,发现问题并及时的帮助解决。

在初中音乐教学课堂的互动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到学生中间去聆听,去体验。对学生多些鼓励,少些批评,共同探讨,少点灌输,使学生和教师平等交往,共同探究知识,这样也会促进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互动。

2.信息技术、快乐教学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许多领域都在更新着信息技术,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代替原先的教学模式,利用其特有的视听技术,创设特定的音乐情景,使学生享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例如,教师准备让学生欣赏《春节序曲》,那么在学生进入教室的时候放响一首充满欢快气氛的《新年好》歌曲,整个教室就会马上充满过节日的欢快气氛。而后,教师在给全体学生送上新年的祝福,相信此时,全体学生会被这气氛所感染,这样恰如其分的互动,既能制造出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和谐师生之间的关系,又为后面学习《春节序曲》奠定了基础。多媒体教学的普及应用,使初中音乐课堂变得丰富多彩。

二、高效教学——构建初中音乐活跃课堂

1.活跃课堂气氛

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人,这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一条有效途径。任何的教学方式,教师都要以学生为主体,围绕这个主体来实施教学过程,不能让自己独占上风。教师要明白想要通过什么方式想让学生掌握什么知识。依据初中学生极具挑战,又喜欢被表扬的心理,在课堂上可以通过抢答、组队比赛等办法来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使学生在互助合作的同时享受成功快乐。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方法,也得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年龄等方面的不同特点适时的进行调整。初中阶段的学生,都存在这样的一些心理,比如,感兴趣新鲜事物,总喜欢展现自我等。教师就得抓住中学生这些心理特征,正确、有效的加以引导。对学生的表扬也得讲究方式方法,使学生们大胆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勇于展示自我。音乐可以缓解、调整课堂气氛,净化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可以更好地做到高效课堂。

2.科学合理评价

新课标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评价方式可以说是多元化,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通过学习音乐,不但能够丰富自己的知识,净化他们的心灵,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评价是必不可少的。能够强调学生占主体地位的方式是自我评价,使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不管学生如何评价自己,都是对自己学习能力的一种认识和提高。在过去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是课堂评价的主导者,学生则是被动接受者。新课改下的课堂评价,支持和鼓励学生的参与,也就激发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积极参加各类音乐活动。比如,教师组织开展“班级音乐会”,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评价,每个学生既评价别人,又被别人评价。所以,他们要客观公正的评价别人,就必须专心认真地去欣赏其他同学的表演。在学生的互评当中,要求学生掌握一些主要的技能和音乐要素,才能准确、公正的去评价别人。这样不但能创造相互帮助的和谐气氛,更能促进中学课堂的快乐高效。在客堂评价中,最具针对性,最有影响力的评价应该是教师对学生们的评价,由于初中学生的心理还比较脆弱、不成熟,所以作为教师,对中学生要特别的用心呵护。也可能教师不在意的一个动作,无心的一句话,都会影响到学生,甚至是他们的一生。教师评价的语言要简要,带有鼓励性,突出重点,全面、公正的评价学生,同时给学生指出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要努力的方向,这对于学生增强学习音乐的兴趣,促进学生健康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上一篇:与追求的名言警句下一篇:我的好老师征文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