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气象日活动总结

2024-05-17

大学气象日活动总结(通用11篇)

篇1:大学气象日活动总结

雾与霾有什么区别、我们该怎样防御它?气候变化给我们产生了哪些影响?什么是减缓气候变化、我们又能做些什么?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为向社会各界宣传气象科普知识,努力扩大世界气象日纪念活动的公众认知度,增强公众应用气象信息的能力。22日上午,甘肃省气象局提前一天开展了以“气候知识服务气候行动”为主题的系列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通过展示科普宣传展板、开展气象知识咨询、发放宣传材料等活动,向公众普及气候知识,气氛热烈,吸引了大批民众参加。“今年是我第二次参与国际气象日活动,今天在这里,我既是气象宣讲员也是学习者,把学校学到的气象知识讲给大家我感到很充实,当然我也向参加本次活动的气象专家请教了很多问题,希望毕业后能进入气象行业,为气象事业做一份贡献。”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大三学生毛文茜说。

“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气候知识服务气候行动’,随着国际社会迈向应对气候变化的宏伟决策与行动,这一主题恰逢其时,气候变化与我们所有人都息息相关,从农业到旅游业、从基础设施到卫生,它几乎对所有社会经济部门都具有影响。”甘肃省气象局副局长张强说:“气象知识相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比较专业、抽象,我们今天通过摆放气象宣传展板、开展气象知识咨询、发放气象科普材料等方式进行气象知识宣传,旨在进一步向社会公众普及气候和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气象科普知识,以营造全社会关心气象、运用气象的良好氛围,让市民学会如何应对气候变化、防灾减灾。”

篇2:大学气象日活动总结

在“气象知识服务气候行动”气象日主题活动现场,同学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通过参观实物、展板、短片、和聆听讲解等方式,获取了较课堂教学更为直观、丰富的气象气候知识,不少同学还登上了培训中心的气象观象台,并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现场操作了百叶箱、蒸发皿、雨量器等气象观测设备。

“参观人工增雨火箭发射车、气象应急指挥车、移动气象观测设备、防雷装置等设备;走进《天气预报》节目演播室,与气象主播零距离交流,并模拟进行气象播报。”在四川省气象探测数据中心,大学生们聆听到了一场简短而又丰富的四川气象灾害防治的讲座,了解到了不少气象气候知识与四川气象灾害的现状及防治措施。

篇3:大学气象日活动总结

1 主题党日活动的背景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呈现多元化发展。同时,西方资本主义思潮和腐朽的生活方式逐渐侵蚀当代大学生的纯洁的思想阵地。党内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出现了和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极不相称的现象,严重影响到了大学生党员的三观意识。在此情况下,加强大学生党员的党性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2 主题党日活动的目的

针对校区周边一些农村社区,此次大学生党员服务进社区主要包涵三个方面:爱心进社区、科技进社区、文化进社区。大学生党员服务进社区活动有利于党员时刻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有利于党组织更全面地了解掌握党员的表现,正确评价和使用党员;有利于加强街道、社区党的建设,促进社区各项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服务群众。

3 主题党日活动的主要内容

3.1 爱心进社区

为帮助留守儿童茁壮成长,使其拥有良好的品德和健康的心理,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以“手拉手、和你一起成长”为主题,第一小分队与湖熟街道小学留守儿童开展结对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向孩子们传送爱的讯息。通过提供一些学习生活上的帮助,把关爱带给留守儿童们。

(1) “了解我的父母”。以《我的父母》为题写一篇小短文,结队大学生党员进行评述,然后展开谈论。此活动主要是让留守儿童能够直面自己的父母,了解父母的艰辛,同时感受父母的关爱。 (2) 开展“心理疏导”。为打开留守儿童心灵之窗,现场进行心理疏导,并通过做游戏等活动形式帮助留守儿童树立起生活的自信心,不断向上,奋斗进取。 (3) 建立“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保障卡”。建立“留守少年儿童”档案,做到一人一卡(档),收集他们成长的信息,进行动态跟踪。并且开展“每月一访”活动,帮助监护人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和辅导,从小培养留守儿童独立自主的能力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3.2 科技宣讲进社区

针对校区周边一些农村社区,信息渠道不畅导致的村民节能减排意识不强,低碳生活方式有待改善等情况,党员服务进社区第二小分队通过散发传单、树立标语、现场指导等方式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低碳生活观念,效果明显。

(1) 第一小组沿着湖熟街道向商户、行人、居民分发低碳宣传单,并且耐心地为一些不方便阅读的老年人讲解,一些居民聚在一起向宣传员进行详细询问,根据宣传单上的内容对照自己的生活方式,纷纷表示要纠正错误的生活习惯,倡导低碳环保的低碳生活方式,为保护我们共同生活的绿色家园贡献我们应有的力量。 (2) 第二小组邀请居民在倡议横幅上签字,并且进入居民家中进行现场指导。针对部分老年居民电器操作比较生疏等现象,宣传员耐心地进行指导,帮助其改正根深蒂固的错误生活方式,并耐心地讲解环保知识。

3.3 文艺进社区

多才多艺的第三小分队为社区居民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一场温馨、和谐的精彩晚会在湖熟街道社区广场华美上演。

4 大学生主题党日活动的党性教育意义主要体现

目前,大学生党员政治思想素质总体上积极向上的,但是大学生党员加入党组织的时间不是很长,还没有机会得到党组织长期严格的考察以及党内组织生活的锻炼。同时,市场经济下拜金主义等腐朽思潮不断地侵蚀大学生党员的思想阵地,大学生党员在此情况下思想上很容易产生困惑。通过一些系列的主题党日活动,大学生党员党性得到了进一步的纯净和升华。

4.1 新时期思想政治问题

当前大学生党员对马列主义政治理论水平认识不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知之甚少,对党的章程认识的不够深刻,对我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了解更少,很多大学生党员不能够认识政治理论学习对于自身成长的重要性,不关心时事政治。在预备期等党的考察阶段只是做形式上的学习,不能够深入地、系统地学习我党的理论知识。成为正式党员后不能够深入认识到成为优秀党员的基本素质,甚至放松了对自身的政治素质要求。

依托大学生主题党日活动这一活动载体,提高党员的党性意识,增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自觉性,全方位提高自己,树立大学生党员良好形象,真正以党的理论知识武装自己、充实自己。

4.2 新时期经济发展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市场竞争体制下,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一些经营者利用虚假欺骗等非法手段扰乱社会的经济秩序,甚至涉及到社会的政治、文化、教育等不同领域。往昔圣洁的象牙塔,也逃不过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必然会受到影响,大学生以利益至上的思想经营自己的大学生活,大学生往往认为只要学习好,能拿奖学金、评优,获得实实在在的经济实惠才是最主要的,反而认为党的理论知识、党性的提升都是虚的。在此情形下,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教育任务显得异常艰巨。

大学生主题党日活动为大学生党员搭建良好的认知平台,使他们遵循和认定社会主导价值取向,让他们更具有自强不息、勇于竞争、敢于创新的时代特征。同时,大学生主题党日活动更能够端正大学生党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弘扬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坚持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钉子精神,争做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

4.3 新时期大学生党员发展问题

目前普通高校学生党员一般占在校生的8%以上,增长幅度大,同时大学生党员质量问题不容忽视。从总的看,党员的素质是不断提高的,但是随着高校大学生党员人数的不断增大,对于大学生党员党性考察及培养工作难度增大,更谈不上细节考核、信仰考察,这种重数量轻质量的发展模式不利于我党的长久发展。

大学生主题党日活动开展形式多样,可以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锻炼和培训大学生党员。真正做到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确保大学生党员的质量,从而更好地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党的战斗力。

5 结束语

大学生党员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力量,应该把全面发展作为奋斗方向,处处以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大学生党日活动是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载体之一,大学生党日活动有效的开展,是优化党员队伍结构的新生力量有力地保证。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创新高校大学生党日活动的活动模式,丰富大学生党日活动的内容,提高大学生党日活动的质量,增强党日活动的教育效果,进而开创我国高校党建工作的全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奚晓网.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途径探析[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7 (2) :77-79.

[2]汪晓红, 赵军.改革开放30年大学生价值取向变化的研究[J].现代科学教育, 2009 (1) :47-50.

[3]沈长霞.关于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队伍建设的思考[J].怀化学院学报, 2008 (2) :112-113.

篇4:大学气象日活动总结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主题党日活动

党组织建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而主题党日活动作为党建的重要教育方式更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载体。积极开展大学生主题党日活动,大力改进和创新主题党日活动,既是提升学生党员党性修养,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的一项重要工作,又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一代新人的时代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创新学生党支部活动方式,丰富活动内容,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其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强堡垒。因此,在新形势下,高校必须不断改进学生党支部的活动方式,创新主题党日活动的工作理念和思路,增强主题党日活动的教育效果,努力开创高校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近年,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以“党员受教育、组织添活力、党建有创新”为目标,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以大学生主题党日活动为切入点,在建立健全大学生党建工作长效机制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思路理念的创新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时代的发展,大学生主题党日活动的思路与理念也要与时俱进,不应只着眼于单一的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三会一课”的活动形式、室内或者校内的活动场所,而更应开拓思路、扩展视野,扎根于育人的工作理念,切实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在学生主题党日活动的思路和理念上不断探索,着力构建全方位的主题党日活动的管理体系。第一,将主题党日活动与形势政策、社团活动等结合在一起,或从增强党组织凝聚力,或从党员作用发挥,或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或从提升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等角度出发,解放思想,精心策划活动主题,确保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第二,学院对主题党日活动进行特色项目管理,由各党支部申报特色项目,院党委审批立项,项目完成后进行评比、总结和推广,不断提升主题党日活动的层次。第三,建立日常主题党日活动的机制体系,院党委、辅导老师、党支部三级联动,院党委下发指导意见、辅导老师参与指导、各党支部结合实际自主开展,最后由院党委进行考核和评价,整个过程有组织、有监督、有落实、有反馈,保证了活动的实效性。

二、制度机制的创新

为保证学生主题党日活动开展的有序性、持续性和实效性,高校应该结合自身的工作理念和特色开展学生主题党日活动,注重主题党日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制定行之有效的关于主题党日活动的相关制度。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在制度机制的建设方面进行了以下探索创新。第一,制定了《主题党日活动指导意见》,确定了主题党日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并结合校园生活、社会热点、时事政治、历史事件、学生成长规律等,为学生党支部提供了一些不同月份的主题党日活动的参考主题,规定了活动开展的时间、措施和评比考核的要求。学生党支部可结合实际,以指导意见提供的主题为参考,灵活拓展,自主开展符合其需求的主题党日活动。第二,建立特色主题党日活动申报制度。每年学生党支部可以根据开展的主题党日活动,申报特色项目,由院党委进行审批、立项和经费支持,项目结项后对特色项目进行总结和宣传,逐步提升主题党日活动的质量和层次。第三,构建院党委、辅导老师、党支部“三级联动”体系。学院每个学生支部均由指定的教工党员担任其辅导老师,每学期院党委对学生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提出具体要求和建议,各学生支部在其负责的辅导老师的指导下自主策划、实施主题党日活动,辅导老师全程参与和督促,院党委最终进行考核和评价。主题党日活动的“三级联动”体系,不仅充分调动了广大学生党员的积极性,锻炼了他们的能力,更保证了主题党日活动的质量和效果。第四,建立党团结合、师生共建、校企联合的主题党日活动模式。为深入提升主题党日活动的层次,学院积极扩展大学生党员主题党日活动的范畴,将学生主题党日活动与团支部活动相结合、与教工党支部相结合、与企业党支部相结合,搭建多层次、多领域的主题党日活动平台,将主题党日活动从学生内部拓展到教工、企业、其他研究机构及高校等,这些平台不仅为大学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更帮助学生开阔眼界,积极学习汲取其他领域党内活动的经验和先进事迹,帮助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和综合素质的快速提升。

三、内容与形式的创新

目前,高校不少学生党支部的主题党日活动,内容空洞乏味,往往以传达文件、学习政策为主,无法真正做到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形式上,往往以“三会一课”或政治学习替代主题党日活动,未能结合学生党员的思想和生活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从主题党日活动的问题出发,结合大学生党员实际,大力开发活动形式,拓展活动内容,发展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

在内容方面,首先,将主题党日活动定位在以学校重点工作为中心,促进学生党员的成长成才、服务社会发展的基础上,紧密结合重大节日、学习热点、支部特点等,有针对性地按月份设定主题党日活动的参考主题,如,“传播志愿精神”“支教在行动”等。其次,结合学生党员各阶段成长规律,设定各年级学生党员不同的活动内容。如,大一年级主要以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发挥新生党员的模范先锋作用等作为主题党日活动的主题;大二年级则侧重于校内外热点、专业特色、支部建设等;大三年级以研究创新、专业技能增强、社会工作能力提升等内容为主;大四年级把服务社会、服务师生、感恩母校等作为党日活动的参考内容。再次,学院将主题党日活动“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既积极引进各领域内优秀的共产党员举办先进事迹的报告讲座,为学生党员树立榜样,强化理想信念,也注重走出校园、服务社会、服务他人,树立学生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在形式方面,积极发展大学生喜闻乐见、兴趣浓厚的活动形式,将单一的理论教育学习改进为专题讨论、时政沙龙、视频音频等互动学习方式;结合各支部特点开展演讲、朗诵等竞赛活动;在校园之外,拓展社会调查、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科技支农、结队帮扶、捐助支教等主题党日活动。例如,组成“学习焦裕禄精神”社会实践团到开封市参观焦裕禄纪念馆;党团支部联合开展“纪念‘一二·九运动诗歌朗诵会”;党支部联合群团协会在国家公祭日开展“不忘旧日耻,爱国在我心”主题党日活动,举行播放宣传片、条幅签名、默哀等仪式;建立学生党员支教基地,对洛阳市嵩县九店乡石槽小学、洛阳市涧西区土桥沟小学等进行长期义务支教;教工党员和学生党员联合开展“捐书助学缅怀英烈”主题党日活动,以结对帮扶的形式为洛阳市孟津县白鹤镇西霞院小学捐助图书800余册,建立党团少服务基地,等等。主题党日活动内容和形式的探索创新,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党员的积极性,活动的实效性和感染力得到增强,使学生党员能够真正从主题党日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四、宣传载体的创新

篇5:气象局世界气象日活动总结

一、创新活动方式,早规划、早部署

为了做好今年的世界气象日宣传活动,昆山市气象局精心策划,提前部署,召开专题会议,制订《纪念“3.23”世界气象日活动方案》,明确活动内容、时间地点、活动准备、宣传方式、参加人员等,对宣传各项活动进行安排。

二、高度重视,纪念宣传活动有声势。

充分利用各类媒介作用,通过局门网站、昆山气象官方微博、微信、社区显示屏、短信平台、报纸等方式向社会发布“3.23”世界气象日活动公告、开展“随手拍天气”活动,招募气象志愿者、广泛宣传气象科普知识,努力扩大世界气象日纪念活动的公众认知度,提升气象部门公益形象。

三、开展气象科普进社区活动

结合全国第xx个“学雷锋”纪念日,组织气象科普志愿者到结对的校外辅导站—娄江社区,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气象科普进社区”活动。通过设置气象科普宣传展板、展示气象人影发射设备、向社区居民发放宣传材料、宣讲人工增雨原理、雾霾的形成等气象科普知识,举办《苏州市气象灾害防御办法》有奖问答等活动,使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在社区居民中得到进一步的宣传普及,从而提高居民的气象灾害防御意识,增强气象灾害防御能力,《中国气象报》3月12日对此进行报道。

四、开展气象科普进校园活动

为让更多的学生了解气象,热爱气象科学,昆山市气象局与城北小学和三中心小学联合开展“气象科普校园行”活动。在3月18日和20日,市气象局分别城北小学和三中心小学开展气象科普宣传活动,赠送气象科普书籍、展出科普展板、应急车和人影设备,举办“霾的形成和危害”知识讲座,吸引了600多名学生参观。气象局工作人员还现场提问,与学生良性互动,激发了学生对气象知识的学习兴趣,校方希望今后能继续合作,为同学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五、局科普教育基地向公众开放

为了满足社会公众对气象科学的了解,在3.23世界气象日宣传周期间,局科普教育基地、气象台向社会全天候开放,气象局共接待气象志愿者、新镇小学、城北中心小学、小主人报新闻学校、金宝贝教育早教中心及社会各界人士700余人。同时为加强气象科普宣传,还展出气象科普展板、展示气象应急车、人工影响天气设备、播放气象科普片,作了三场《霾的形成和危害》的专题讲座、向社会公众发放《气象知识》、《超级风》、《昆山气象灾害防护指南》等科普读物1000余份。

六、举行气象志愿者队伍启动仪式

为进一步做好公众气象服务,引导和鼓励社会公众参与气象志愿服务,昆山市气象局从今年3月初通过局门户网站、官方微博、微信等方式向社会公开招募志愿者,得到全社会的良好反馈,目前已有各行各业志愿者40名,在“3.23”世界气象日当天,昆山市气象局举行“昆山气象志愿者服务队”启动仪式。今后市气象局将组建气象志愿者QQ群,在昆山气象门户网站开设专门的科普教育平台,加强对志愿者的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培训,提高志愿者的服务能力。

七、媒体广泛报导

今年市气象局组织的3.23世界气象日宣传活动,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昆山乐居新闻网连续报道、电视台全程采访、电台专访气象专家、昆山日报专版报道等不同的形式宣传今年世界气象日纪念活动。

八、活动成果

篇6:世界气象日活动总结

3月20日,我局组织全局二级班子讨论今年世界气象日活动安排。会上确定了活动日程,明确相关宣传板块的直接责任人,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并与县科协紧密衔接细化活动内容。

围绕气候知识服务气候行动这一主题,气象局团支部在3月21日制作图文并茂的宣传黑板报一期,以此来吸引单位职工、参观学生、来往办事人员驻足浏览了解。

3月23日上午,我局与县科协的工作人员联合,在腾冲繁华商业街十字路口设立宣传点开展宣传纪念活动。通过与县建设局协调在闹市区悬挂主题宣传标语一幅,展出新制作的宣传展板八块、发放宣传材料900余份,解答过往群众咨询120多人次。

下午,腾冲二完小200多名小学生到气象局参观学习。在我局工作人员精心组织下,将这200多名学生分成4组,轮流到地面、高空、预报、科普馆、防雷、人影指挥中心接受气象科普教育,观看气象日专题视频。参观结束,学生老师都表示学到了书本上接触不到、平时一知半解的知识,知道了气象服务从观测到预报的各个流程,通过开放日活动起到了解气象科普、认识气象工作的目的。

篇7:小学气象日活动总结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为了激发同学们对气象学的兴趣,了解气象学对人类生活的贡献,气象日这天广饶县李鹊镇小张小学开展了世界气象日主题活动。

老师通过主题班会向同学们介绍了世界气象日的相关知识,通过视频资料向同学们展示了气象学在航空、航海、水利、农业和人类其他活动方面的应用,气象变化对人们生活及动植物生长繁殖的影响。同学们听后,对这个原本很陌生的节日有了很深的了解,并对气象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听完老师的介绍,班里还举行了气象知识竞赛,同学们纷纷踊跃向大家展示自己了解的气象知识。

本次气象日主题活动提高了同学们对气象知识的关注度,也激发了孩子们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为该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篇8:大学气象日活动总结

1 灾情及影响

2011年第9号超强台风“梅花”于7月28日14:00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 其移动路径诡异多变, 移动速度缓慢, 8月6日进入影响辽宁省的48 h关键区, 7日20:00开始, “梅花”首先对辽宁省大连市造成风雨影响, 之后一路向北偏东方向移动, 逐渐靠近辽宁, 转向后于8日18:30前后在朝鲜西北部沿海登陆。“梅花”登陆后, 减弱为热带低压, 继续影响辽宁省, 受其残余云系控制, 营口、丹东等地区出现局部暴雨、大暴雨天气, 至10日8:00“梅花”影响结束, 整个过程历时60 h。受“梅花”影响, 8月7日20:00至9日12:00, 辽宁省出现区域性暴雨、局部大暴雨天气。全省国家级气象观测站平均降雨量为50 mm, 最大降雨量出现在大连为137 mm, 乡镇自动气象观测站中最大降水量262.8 mm, 出现在营口市盖州小石棚。大连、丹东、鞍山、盘锦、葫芦岛等地城市出现积水、农田渍涝, 港口、机场的航班延误或取消, 河堤被冲毁, 桥涵被冲跨, 树木倒伏, 大棚受损等, 其中大连金州开发区大孤山福佳大化的PX项目附近五六百米长的防洪堤有2段被海浪冲毁[3]。“梅花”对大连、鞍山、本溪、丹东、锦州、营口、辽阳、盘锦、葫芦岛等地区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台风天气引发了局地洪涝灾害, 农林牧渔业、工业交通运输业、水利设施都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

2 致灾因子分析

“梅花”台风带来的暴雨和大风造成农业、交通、建筑受损, 灾情主要是由暴雨引发, 短时间内的强降水造成道路被冲毁、房屋被淹等洪涝气象灾害和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其中1 h最大降雨量66.9 mm和6 h降雨量214.5 mm的盖州小石棚遭受的灾害最严重。

3 预报预警

3.1 预报预警准确性

沈阳中心气象台对台风影响过程从中期4~7 d就给出了较准确的预报, 短期时段的预报结论与实况也较吻合, 天气过程中全省各级气象台都准确及时地发布台风、暴雨、大风、地质灾害等预报预警信息。

3.2 预报预警及时性

沈阳中心气象台中期8月3日预报:8月7—9日辽宁西南部有大雨到暴雨, 东北部有中雨, 其他地区有大雨。短期8月6日17:00、7日17:00、8日5:00海面风力可达9~10级, 阵风11~12级, 沿海地区最大平均风力可达8~9级, 阵风10级。大连、鞍山南部、本溪、丹东、营口、辽阳地区暴雨, 局部大暴雨, 沈阳、鞍山北部、抚顺、铁岭大雨到暴雨转暴雨, 锦州、阜新、盘锦、葫芦岛地区大雨到暴雨。8月9日白天抚顺、丹东、铁岭地区大雨到暴雨。

3.3 预报预警发布传播

电视、广播是公众获取气象预警信息的主要途径, 在防御台风“梅花”期间, 辽宁省气象台每天通过辽宁电视台《气象资讯》栏目详细介绍了台风的动向、发展以及可能对辽宁省造成的影响, 并在节目中发布台风黄色预警, 暴雨蓝色预警、地质灾害预警、大风预警预报等信息, 具体介绍相关防御措施。同时, 与辽宁省广播电视台八套广播频率实行应急联动, 通过广播电台实时插播预警信号、台风“梅花”最新动态及风雨实况;采取气象专家连线电台直播间形式, 以专家的视角通过交通广播电台、经济广播电台发布台风“梅花”实况及预报信息。辽宁省气象台副台长、首席预报员蒋大凯以气象专家的身份做客辽宁电视台, 与主持人互动, 采取现场直播的方式, 向电视公众介绍台风的相关知识、台风暴雨的影响及防御措施等, 取得了很好的服务效果。全省气象部门通过手机短信主要是向党政领导、防汛责任人、安全生产责任人、部门领导、种养殖大户、校长、民政助理、渔民、气象信息员、协理员等人员发布, 但手机短信的预警信息发布覆盖率很低, 气象预警大喇叭和电子显示屏在乡村气象预警信息发布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4 气象服务情况

4.1 决策气象服务情况

台风作为辽宁夏季重要的灾害性天气, 各级党委、政府等决策部门的关注焦点是台风的移动路径、登陆地点、产生的降雨和大风, 辽宁气象局根据决策服务需求, 8月4日开始, 每天2次向省防汛抗指挥部专题汇报“梅花”的登陆地点、路径及对辽宁省可能造成的影响, 过程中辽宁省气象局领导15次向省长、分管副省长当面汇报台风动态及对辽宁的影响, 并向省委、省政府上报了3期决策服务材料, 3期热带风暴专报, 16期“梅花”台风气象报告[4]。8月7日15:00, 在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 辽宁省气象局就“梅花”可能对全省产生的影响及应对防御台风工作情况进行新闻发布。应急响应期间, 省气象局应急办每小时向省政府值班室传送1 h降雨量和过程雨量, 每天3次传送全省天气预报。

4.2 专业气象服务情况

交通、电力、油田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主要是台风的预报及暴雨、大风、地质灾害等, 根据用户的需求, 气象部门及时向其提供预报、降水量实况、预警等信息, 对常规预报产品采用网站、传真等方式提供, 对预警信息、加密雨情信息等主要采用手机短信的方式提供。从实际服务效果上看, 气象部门提供的高频次预报、监测信息对服务用户采取有效防御措施具有重要作用, 受到用户的欢迎和好评。

5 社会反馈

5.1 决策服务反馈

气象部门的预报服务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8月5日19:00, 辽宁省政府召开防御“梅花”电视电话会议, 要求全省上下要紧急动员起来, 切实加强领导, 强化责任, 突出重点, 狠抓落实, 全力做好防范工作。分管副省长亲自坐镇防汛抗旱指挥部, 每天2次参加“梅花”会商, 强调要加强预报和研判, 及时发布预警信息。8月7日16:30, 再次组织召开全省视频会议, 进一步部署防台防汛相关工作。会上听取了省气象局关于台风“梅花”发展变化趋势的相关汇报, 就深入做好防台防汛工作提出5点要求。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下发了4个通知, 政府领导和决策部门通过采取措施, 科学防范, 最大限度地减小了台风灾害损失。

5.2 媒体和公众反馈

各主要媒体都对此次台风天气过程进行了报道, 对普及台风灾害防御知识、传播气象预报预警服务信息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公众对气象部门此次天气过程的预报、预警服务比较满意, 公众根据气象部门的服务信息对生产、生活作出合理安排, 最大程度地避免了损失[5]。

中新网沈阳8月8日报到了辽宁省气象局关于“梅花”的相关监测、预报信息, 以及全省气象部门迎战“梅花”所做的准备。新华网沈阳8月7日报到了辽宁省气象局对“梅花”的预报信息。同时报到了辽宁边防总队为应对“梅花”从沿海一线各旅游岛屿撤出游客逾3万人, 转移货轮逾300艘, 紧急安置、固定渔船逾8 000艘, 转移危险地带渔民逾2 000人。辽宁省防汛抗旱指挥部起启动防台风二级应急响应。辽宁省气象局启动气象灾害Ⅱ级应急响应, 要求省气象局应急气象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市气象局立即进入Ⅱ级应急响应状态, 密切关注天气变化, 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全力做好预报服务工作。

中新社北京8月8日报到强热带风暴“梅花”裹挟强风暴雨逼近辽宁, 将于8日傍晚前后登陆辽宁庄河到朝鲜西部一带沿海。受“梅花”外围云系影响, 辽宁全省未来24 h将迎来强降雨, 局地降雨强度将达到特大暴雨。辽宁省气象局已经于7日9:00启动了气象灾害Ⅱ级应急响应, 辽宁海事局也于7日11:00启动Ⅱ级应急响应, 要求各施工船舶、旅游船艇尽快选择合适海域抛锚避风, 从沿海一线各旅游岛屿撤出游客逾3万人, 大连港的进出港航班全部停航。

6 气象服务分析

6.1 周密部署是做好服务的基础

8月5日, 辽宁省气象局下发了《关于做好台风“梅花”预报服务工作的通知》 (辽气明电[2011]60号) , 对全省各级气象部门做好“梅花”气象服务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8月6日, 王江山局长到沈阳中心气象台部署此次台风“梅花”的监测、预报预警和服务工作。8月8日, 省局组织召开省气象局应急气象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工作会议, 落实省防指电视电话会议精神, 再次部署防御台风“梅花”的预报预警服务工作。

6.2 精心准备是做好服务的关键

辽宁省气象局组织成立了“梅花”气象服务材料编写组, 编写组负责制作各类汇报材料, 此举保证了气象服务材料的及时性、科学性和针对性。组建了由预报员、科研人员、信息技术人员组成的数据服务组, 专门负责提供服务所需的各类预报和实况数据、图形和表格资料等。另外, 在“东北区域信息共享平台”上设立了“梅花”气象服务专栏供全省各级气象部门预报、服务使用。专栏内容包括台风预报路径、风雨实况信息、向省政府领导汇报PPT材料、台风业务规范和台风防御科普知识等。预报员团队优势凸显, 由局领导、国家级首席预报员、省级首席预报员组成的预报服务团队在此次“梅花”气象服务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组织业务管理人员参加一线气象服务工作, 保证了应急气象服务所需人员, 同时也增强了业务管理人员对实际业务工作的熟悉和了解程度。

6.3 技术总结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沈阳中心气象台之前总结分析了1949—2009年的14次台风对辽宁的影响, 重点分析了源地特征、路径特征、强度特征、时间特征、登陆位置、登陆时段、影响时间、降雨特征、大风特征、副高特征, 为此次台风预报提供了重要参考。二是利用《台风检索查询系统》, 对2011年第9号台风“梅花”进行了相似查询, 查询到第一相似台风为1997年第11号台风, 第二相似台风为1985年第9号台风, 将2个相似台风的移动路径与台风“梅花”进行对比分析, 为此次台风强度、台风路径预报提供了重要参考。

摘要:对2011年8月6—9日台风“梅花”引发的灾情及对辽宁省造成的影响进行阐述, 分析了“梅花”台风的致灾因子, 并介绍了相关部门对此次台风所做的预报预警、气象服务措施, 以及社会对“梅花”台风的反馈。

关键词:台风,气象服务,预报预警,辽宁省

参考文献

[1]台风梅花今日登陆或擦过山东2万余艘渔船避风[EB/OL]. (2011-08-08) [2013-08-26].http://news.qq.com/a/20110808/000217.htm.

[2]梅花携狂风暴雨逼近山东半岛[EB/OL]. (2011-08-08) [2013-08-26].http://www.it.com.cn/market/sjz/zjsd/2011080808/1003275.html.

[3]徐冰, 张旭东, 娄辰, 等.“梅花”行踪诡异, 沿途不敢怠慢[N].新华每日电讯, 2011-08-08 (4) .

[4]黄诚.1109号强台风“梅花”气象服务体会[C]//“推进气象科技创新, 提高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江苏省气象学会第七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南京:江苏省气象学会, 2011:1.

篇9:大学气象日活动总结

雅罗在致辞中指出,今年这一国际日的主题是“气候知识支持气候行动”,而随着国际社会不断采取气候变化的宏伟决策与行动,这一主题的提出恰逢其时。“气候变化与我们所有人都息息相关。从农业到旅游业,从基础设施到卫生服务,气候变化几乎影响到所有的社会经济部门。它对水、食品、能源等战略资源造成冲击;减慢可持续发展的速度并对其构成威胁,这当然不仅限于发展中国家。”

雅罗指出,由于包括卫星在内的遥感技术的发展、重大科学进步和计算机能力的大幅提升,目前的季节性气候预报已经日益娴熟。过去五十年,气象和气候科学的进步在所有科学学科中可谓首屈一指。为开展强有力的气候行动,他呼吁世界气象组织成员国、各国政府和公民社会分享并应用气候知识,以尽可能减少气候风险、促进可持续发展。

潘基文秘书长也发表致辞指出,过去30年来,洪水、风暴潮、干旱、野火造成了巨大的生命损失,导致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而气候变化使此类极端天气事件强度日增,在世界许多地区危及水和粮食的保障。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是时代面临的重大考验。2015年是国际社会就未来福祉作出决策的一年,增强气候抗御能力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值此世界气象日之际,他敦促社会所有行为体“以知识为武器”共同应对这一核心任务,以战胜气候变化的挑战,为所有人创建一个更安全、更繁荣的社会。

March 23rd is "World Meteorological Day" and on that day Jarraud, Secretary-General of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and UN Secretary-General Ban Ki-moon each delivered a speech.

Jarraud said in the speech that, the topic of this year is "Climate Knowledge Supports Climate Action", which is of perfect timing when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is making great decisions and actions towards climate change. "From agriculture to tourism and from infrastructure to healthy service, climate change almost affects every social and economic department. It shocks strategic resources like water, food and energy; slows down and puts threats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hich is not just limited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He said that, due to the development of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including satellite, major scientific progress and computer ability, the current seasonal climatic prediction is mature increasingly. In past 50 years, the progress of atmosphere and climate science tops that of other subjects. In order to carry out powerful climatic actions, he calls on members of WMO, governments and civic society to share and apply climate knowledge to reduce climate risk and boos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ecretary-General Ban Ki-moon also delivered speech and said, in past 30 years, flood, storm, draught and wild fire lead to huge loss of life and serious loss of economy and climate change makes such extreme weather tougher and more frequent that puts threats on water and food in many areas in the world. It is a major test for our time to slow down and adapt to climate change. The year of 2015 sees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to make decision for the future wellbeing and enhancing climate defensing ability is a main course of it. On that day, he urges all behaviorists of the society to face this core task "with knowledge as the weapon" to win the challenge of climate change and build a safer and more prosperous society for everyone.

http://www.un.org/chinese/News/story.asp?NewsID=23671

篇10:世界气象日活动总结

一、精心策划,开放日活动有实效

世界气象日对外开放接待社会公众参观活动,是加强宣传的重要形式。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向社会公众开放气象展馆、展厅、科普基地及有条件的开放气象业务场所,通过参观讲解、专家咨询、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大力宣传气象工作,普及气象知识。

二、拓展渠道,媒体宣传工作有内涵

篇11:世界气象日宣传活动总结

今年3月23日是第56个世界气象日,主题为“气候知识服务气候行动”.我局根据上级气象部门的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主题,并结合我局实际,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强化落实

3月上旬,我局就着手准备今年的气象日宣传工作,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宣传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宣传方案,提前征订、印制了宣传资料,制作了宣传牌,并召开会议对活动方案进行详实的布置,落实了详细的人员分工,设置了宣传展示、专题讲座、专家咨询、后勤保障等工作组,分工负责各项活动任务。要求全局干部职工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精心准备。

二、宣传活动精彩纷呈

1、通过电视流动字幕、短信平台进行宣传

我局在世界气象日来临之前将今年的活动主题通过如东县电视台制造流动字幕和短信平台向县委、县政府领导、相关部门和专业服务用户等发送,共发送短信近300人次。

2、气象防灾减灾科普乡村行活动启动

3月23日上午,我局创新举措,打破之前一直在县城开展活动的惯例,前往县城之外的岔河镇组织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在活动现场,我局悬挂条幅,摆放气象灾害预防宣传展板。气象专家详细的介绍并演示了气象观测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方法。针对市民关心的问题,都一一做出了详细解答。为了将科普知识推向深入化,我局还准备了《中国气象报》“3.23”专刊、《气象知识》杂志、防雷知识宣传单等科普宣传材料近千份,赠送给过往的民众,材料很快分发一空,产生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3、气象台对外开放

为了使公众更好的了解气象工作,学习气象防灾减灾、气候变化等科普知识,我局提前通过短信平台和电视流动字幕向社会各界发布了气象局对外开放的公告,并于气象日当天对外开放,供市民免费参观。

三、媒体广泛宣传报导

3月23日早晨,我局通过如东县广播电台“89.6”热线向广大听众介绍了世界气象日的主题和活动安排,并在《如东快讯》上发表了世界气象日纪念活动主题文章。当天,如东县电视台对我局现场宣传活动进行了跟踪采访和报导,并在23日晚上的新闻节目中进行了播放。

此次世界气象日的宣传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宣传到位,共发放1000多份宣传材料,参观人数达200多人,达到了预期的宣传效果,对于提高我县气象工作知名度、推动我县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必将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3.23世界气象日宣传活动的总结

为切实做好今年3.23世界气象日的宣传活动,根据市局要求,黄陵局高度重视,认真规划,积极筹备,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一、积极筹备,做好宣传的前期工作

一是成立了领导小组,由副局长王春雷任组长,魏巧杰任副组长,王萍、王小琴、韩文海等为成员,并且明确了各自职责,要求按照各自分工和职责做好筹备和宣传工作。二是制定了实施方案,对该工作进行了详细规划。三是增订了《中国气象报》“3.23”彩色专刊、《气象知识》“人与气候”增刊,制作了大量的宣传展板、彩色传单、横幅等,内容涉及气象灾害、气象科普、气象法规等。

二、认真落实常态化宣传工作

充分利用气象预警信息显示屏、气象预警“大喇叭”、电视台等平台。一是在气象预警信息显示屏滚动显示今年“3.23”世界气象日的主题,为期一周。二是利用气象预警“大喇叭”播放语音信息,为期一周,每天2次,内容涉及气象法规、防灾减灾知识等。三是为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赠送《中国气象报》、《气象知识》等刊物,印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等气象法规,使其对气象工作有更深的了解,争取他们对气象工作的支持。

三、走上街头,深入群众,宣传气象科普知识

3月25日,我局参加了在店头镇举办的全县第十九届“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与县科技局、农业局等单位一起进行了宣传。我们把该活动与“3.23”世界气象日宣传活动密切结合起来,在现场通过向群众发放资料,现场讲解气象知识,接受群众咨询等方式,使人民群众对气象科普知识有了进一步了解,提高了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在宣传活动现场,我局的宣传材料“防雷知识挂图”、“气象知识”增刊、“中国气象报”等倍受青睐,几乎一抢而光。县政府副县长聂涛生亲临现场查看了宣传情况,并对气象宣传工作赞赏有加。这次宣传活动共发放防雹知识宣传单2000余份,12121宣传单1000余份,《中国气象报》200份,“防雷知识挂图”100份,《气象知识》增刊50份。

黄陵县气象局

上一篇:会说英语的乌龟下一篇:三年级近反义词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