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式说课

2024-04-15

单项式说课(共13篇)

篇1:单项式说课

《单项式乘以单项式》说课稿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12章第2节第1课时单项式的乘法,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五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分析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主要讲解的是单项式乘以单项式,是在前面学习了幂的运算性质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学习单项式的乘法并熟练地进行单项式的乘法运算是以后学习多项式乘法的关键,单项式的乘法综合用到了有理数的乘法、幂的.运算性质,而后续的多项式乘以单项式、多项式乘以多项式都要转化为单项式的乘法,因此单项式的乘法将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在整式乘法中占有独特的地位。

2、教学目标

为落实课程标准中的教学要求,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①会利用单项式乘单项式的法则进行相关运算;

②通过对单项式乘单项式法则的探索应用,培养观察、比较、归纳及运算的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单项式乘单项式的法则探索。

(这是因为要熟练地进行单项式的乘法运算,就必须探索和理解运算法则,对运算法则理解得越深,运算才能掌握的越好。)

难点:计算时注意积的系数、字母及其指数。

(这是因为单项式的乘法最终将转化为有理数的乘法、同底数幂相乘等运算,对于初学者来说,应将重点放在系数符号的确定与同底数幂的法则的准确应用。)

二、教学方法

本节课在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教学的需要。

1、在自主学习阶段,以学生预习为主,可适时进行交流,逐步养成预习的习惯。

2、在小组学习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养成课堂认真倾听、自主发言、积极讨论,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在展示交流中,调动学生积极展示的热情,充分利用小组组长的作用,对学生的展示进行核查、点评,让学生在展示交流中热爱数学。

三、学法指导

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统一过程,本节课的学法指导为:

本节课以观察、发现、归纳、运算为主,指导学生通过教学的情景创设发现问题,寻找规律,从而得出新的结论。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指导他们进行观察,归纳,总结,练习,使他们不仅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内容,而且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逐步由“学会”向“会学”迈进。

四、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四个环节:1、自主学习。2、小组学习。3、展示练习。4、达标训练。

(1)自主学习

本节采用结合课本、导学方案中教材导读部分进行课前预习,上课后进行预习检查,做到有布置、有落实。

(2)小组学习

结合预习中学到的内容、存在的疑惑进行小组交流,首先通过小组进行组内交流释疑,教师在巡查中参与交流。然后进行小组汇报,提出组内无法解决的疑问,进行全班交流,教师进行知识小结及强调。

(3)展示练习

在进行小组学习后,抽生进行板块展演。小组组长负责检查本组学员的练习并帮助错误纠正。同时就错误的练习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全班交流。

(4)达标训练

全课结尾,对本节课进行达标测查,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程度,并结合练习再次强调本节知识应用。

五、教学效果

本节课采用了不同的学习方法、练习和反馈手段。

1、练习设计采用分层设计。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矫正,扫清后续学习障碍。

2、采用不同的练习方法。如口答、板演等,以增加反馈层面。通过练习使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情况都能及时反馈给教师,做到对教学情况心中有数。

3、采取自主学习与小组学习结合。学生课前预习,课堂进行小组交流,展示反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这就是我对本节课的设计过程,具体过程将体现在我的课堂教学之中,谢谢大家!

篇2:单项式说课

分析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在分析数学大纲的基础上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首先来看一下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1、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在整式的运算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很重要的。初中阶段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让学生根据一些现实模型、把它转化成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数学的价值、发展“用数学”的信心。运算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在初一阶段完成。多项式除以单项式作为整式的运算的一部分,它是整式运算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整个初中代数的重要部分。

2、就整章而言,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是本章的一个重点。整式的运算这一章、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是很重要的一块、整式的混合运算是这一章的难点,但混合运算是以各种基本运算为基础的。在整式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加、减法可以统一成为加法,乘法、除法和乘方可以统一成乘法,因此乘法的运算是本章的关键,而除法又是学生接触到的较复杂的整式的运算,学生能否接受和形成在整式的运算中转化思考方式及推理的方法等、都在本节中。

从以上两点不难看出它的地位和作用都是很重要的。

接下来,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新课程标准是我们确定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的依据。重点是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及其应用。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其基本方法与步骤是化归为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因此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关键是将它转化为单项式除法的运算、再准确应用相关的运算法则。

难点是理解法则导出的根据。根据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可知、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的实质是把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的运算转化为单项式的除法运算。故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也可以看做是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的应用。

二、教材处理

本节课是在前面学习了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已经掌握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的除法等知识,因此我们没有把时间过多地放在复习这些旧知识上,而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自主参与、亲身参加探索发现、从而获取知识。在法则的应用这一环节我们又选配了一些变式练习、通过书上的基本练习达到训练双基的目的,通过变式练习达到发展智力、提高能力的目的。这些将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具体体现。而且在做练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互相提问、使课堂在学生的参与下积极有序的进行。

三、教学方法和数学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体现教师的导向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节是新课内容的学习,教学过程中尽力引导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把教师的点拨和学生解决问题结合起来,为学生创设情境,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不断克服学生学习中的被动情况,使其在教学过程中在掌握知识同时、发展智力、受到教育。

四、教学过程的设计。

1、回顾与思考、通过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的复习、完成三道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练习题、为本节课探索规律、概括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做好铺垫。

2、探索规律:法则的得出重要体现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我通过了一个尝试练习启发学生自主解答、使学生该过程中体会多项式除以单项式规律。由于采用了较灵活的教学手段、学生能够积极的投入到思考问题中去、让学生亲身参加了探索发现、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最后由学生对规律进行归纳总结补充、从而得出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

3、例题解析、引导学生尝试完成例题、加深对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的理解与应用。

4、巩固练习:再习题的配备上、我们注意了学生的思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习题的配备由易而难、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能够逐步的提高能力、得到发展。并且采用小组合作交流形式、使课堂气氛活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一种比较活跃的氛围中、解决各种问题。

篇3:单项式说课

一、对本节课的知识点的处理

单项式的乘法用到了有理数的乘法、幂的运算性质,而后续的多项式与单项式的乘法,都要转化为单项式乘法。因此,单项式乘法将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在整式乘法中占有独特的地位。本节课涉及的知识点,包括同底的指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这些都是整式的乘法的基础,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先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一方面要求学生准确地用语言叙述,熟练地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相应的数学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引导学生的数学思维向着类比、联想发展,从而为单项式与单项式乘法的教学做好思想上和方法上的准备。再从实际问题导入,让学生自己动手试一试,主动探索;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参照引例解决方法,教师先不给出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运算法则,而是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相互交流,最后由学生自己小结出如何进行单项式的乘法。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留给学生探索与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自己的实践中获得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运算法则,从而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用语言叙述这个性质,这有利于提高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述能力。

二、对本节课的例题和练习的处理

数学教学中的例题教学是重要环节。例题的选择既要突出基本知识点的运用、基本数学方法的展示,又要能对学生的思维发展起到引导作用。学生学习例题的同时不断产生共鸣,思维不断地活跃,数学思维不断地升华。因此我除了继续采用教材例题中的两个题目外,还精心补充了几个例题,让学生更深刻地掌握单项式的乘法法则。在例题教学中,先让学生观察有哪些运算,如何利用运算性质和法则;分析后再动手做,同时让学生说一说每一步的依据;提醒学生在单项式的运算中应该先确定符号。

练习是对学生学习知识的巩固,是提升数学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教师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有效反馈。除了教材后面的习题,我还做了变式训练、逆向思维训练,做到源于教材,活于教材,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发散性和灵活性,起到了举一反三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潜能,活跃了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精神。判一判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这些判断题的讨论甚至争论,加强对运算法则的掌握,同时也培养学生一定的判断性思维能力。通过对两个例题的比较,让学生自己总结,在遇到积的乘方时,先做乘方,再做单项式相乘,并且提醒学生注意,系数相乘时不要漏掉负号。最后一个例题是个实际问题,这个实际问题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所以在教学中通过师生共同探讨,将运算性质法则应用在实际问题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对本节课教后的几点感想

本单元教材中对整式的乘法都是由数字到字母的推广和拓展,较好地运用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为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提供了较好的平台。教材在本单元中很好地体现了数学的实际应用,创设了较好的数学情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好教材提供的素材,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学习成绩。教材对法则的推导应循序渐进,符合学生认知的特点,并为开展探究合作教育提供机会,以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篇4:单项式说课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单项选择是高考常用的考试题型。15道题的语言综合应用构成了高考试题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高三学生必须攻克的难关之一。

2.教学目标

(1)考纲解读

综观历届高考英语试题,不难发现单项选择题按其类别可分为四大类,即语法题,习语及惯用法搭配题,词语辨析题和情景交际题。所设置的四个选项一般在微型语境中分别从语法、逻辑、常识、交际习惯、固定结构等方面对考生造成迷惑干扰。单项选择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英语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的情况,突出语言的交际性和实用性。语言必须放在实际的具体的交际情景中应用。考生在复习时应着重培养:①正确分析句子结构的能力;②英语语法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和具体语境中的辨析能力;③词语的知识在特定语境条件限制下的灵活运用能力;④英语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的辨析能力;⑤记忆、理解和灵活运用英语中的某些固定搭配的能力。

(2)命题思路

单项选择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英语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的情况,突出语言的交际性和实用性。因此,为了提高试题的区分度,高考命题者往往会设置一些灵活多变的,答题有一定障碍的题目。因此,考生应该注意:①把握整体,注意语境;②注重包含信息,捕捉信息词;③瞻前顾后,注重句子结构。

(3)命题趋势

单项选择题总的原则是:突出语境,强调应用,注重交际和体现能力。分析近几年的高考单项选择题的命题,可以预测考查知识范围将会更广,同时将会继续减少对词汇和语法的考查,而增加对语境化、交际化知识的考查;在注重对基础知识考查的同时,将会更注重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

3.教学重点

备考策略:

(1)利用“有效信息”解题

单项选择题题干中的某些句子或短语会为解题提供必要的信息,它们对选择正确的答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们称其为有效信息。解题时一定要利用好这些有效信息,找到突破口,化难为易,将问题轻松解决。

(2)利用“英汉语言差异”解题

许多情况下试题是以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习惯的差异来命题,解答时切记要摈弃中文思维。

(3)利用“语法分析法”解题

单项选择题常考的语法项目有:动词的时态和语态,非谓语动词,句式结构等。这些语法项目都是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来进行考查。因此,我们要结合试题提供的语言环境,并运用语法分析法来解题。

(4)利用“标点提示”解题

标点符号虽不及题干起眼,但也可以提供很多信息。例如,疑问句后有问号;感叹句后有感叹号;句中有逗号,可提示此处有可能是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也有可能是非谓语动词作状语等等。我们可以以其为依据确定解题思路。

4.教学难点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分析各类语境问题,辨析和解决实际语境,提高学生对英语语言的交际性和实用性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二、说学法

1.分析学生

大部分学生头脑灵活,思维活跃,课外知识面广,但英语学科基础薄,基础知识不扎实。

2.分析成绩

尖子生少,高分段少,低分段人多,各科发展不均衡,但提升空间很大。学生充满对大学的渴望,但自主学习意识较差,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缺乏努力拼搏,持之以恒的精神。

3.期望要求

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需要教育和加强,学习方法和习惯还需要指导和培养。

4.学习策略

在教师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通过举出例子,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教师层层深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知识,培养学生思维想象的综合

能力。

三、说教法

根据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中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辅助者、资料提供者。因此,教学中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教师采用任务型教学法,来引导学生思考、探索,激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

1.通过范例、结合分析、引导、探索的解题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精讲、学生多练,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3.采用类比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自主学习,从而体验到独立获取知识的喜悦感。

4.通过“教”“学”“放”“收”突破重点和难点。

5.反馈补救:在巩固练习中,注意观察学生对学习的反馈情况,以实现“培优扶差,满足不同”。

四、说教学过程

1.复习过程

(1)在课件中展示复习本单元的10个重点短语,引导学生有效地复习动词短语搭配;(2)以上次讲解过的英语作文范文为依

据,在课件展示3个翻译还原的句子,让学生做英汉还原翻译。以上练习的目的是复习和巩固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起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2.导入部分

首先介绍单项填空在高考中所处的地位,然后在课件中展示近数年来高考单项填空的命题特点和命题语法要点,并提出如何有效地、科学地解答单项填空,从而导出解题的常见技巧和方法。

3.授课过程

借助课件呈现相关的概念,并在例句中解释说明的方法,逐一介绍解题的常见技巧和方法:(1)把握语境法;(2)转换法;(3)结构分析法;(4)克服思维定式法;(5)克服汉英差异法,突显每题中的“有效信息”“英汉语言差异”“语法分析”“标点提示”等关键破

题点。

4.巩固过程

为了加强以上方法的掌握,在课件上展示数道单项填空练习,让学生一起完成,之后,教师加以纠正和指导。

5.总结

教师言简意赅地总结授课内容,并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

作者简介:王文钰,陕西师范大学毕业,教育硕士,中学一级教师。现任教于青海乐都第一中学。

(作者单位 青海省乐都县第一中学)

篇5:多项式的乘法说课设计

一、教材与教学目标分析

㈠本节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前一节(7.4)是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而后一节(7.6)是平方差公式.

本节对于前一节而言,是对前一节的扩展与深化,因为多项式的乘法最终要转化成单项式的乘法,同时渗透了化归的数学思想,其化归的工具是换元.

本节对于后一节而言,是后一节的基础,因为平方差公式是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特殊情况,这时体现了从一般到特殊的原则,是认识上的一个深化过程.

本节是初中代数中乘法公式的基础,而乘法公式是式的运算的一个平台.

㈡教学目的(简单说:了解算理,掌握算法):

⒈会叙述多项式相乘的法则(了解算法).

说明:“叙述”是理解的基础,是最基本的要求.

⒉知道多项式相乘的法则是两次运用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得到的(了解算理).

说明:体现了化归的数学思想,化归是数学上把新知识有效地迁移到

已有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常用的学法;对此数学思想,只要了解即可.

⒊能按多项式乘法步骤进行较简单的多项式乘法的运算(掌握算法).

说明:侧重于整式的运算,是运算能力的体现,对此目的要求掌握.

㈢重点:多项式的乘法法则及其应用(算法).

难点:灵活运用多项式的乘法法则(算法)进行计算.

难点的突破:一方面分散难点,便于突破;另一方面通过动画在时空上延展此法则的得出过程,丰富感性认识;再次,通过适当的例题、习题不断深化、巩固、提高.

二、教学过程与教法分析

㈠教学方法:

⒈发现法:以启发性为主,讲解,动画等为辅的原则.

说明:在教学中采用此原则,便于学生在模仿、比较等探索性的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能力.

⒉讲解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说明:“以学生为主体”,便于发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以教师为主导”,是为了进一步把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序地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

㈡教学手段

⒈教具:矩形纸板.

⒉采用课件辅助教学,不但可发挥课件的动画效果,同时可减少板书时间,增大课堂容量.

㈢、授课程序:

⒈复习(一方面为本节课准备一些基础知识,另一方面为知识的对比提供背景,便于分散难点);

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尝试、猜想、再尝试等)、解决问题;

⒊归纳、小结(在实践中,逐步把感性的认识上升为初步的理性认识);

⒋巩固、提高(实践 );

㈣、授课过程:

⒈复习(教师简单复述)

⑴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

①用文字叙述:

②用字母表示:

⑵注意:多项式是单项式的代数和,各单项式应包括前面的符号。

⒉提出问题(认知原则,从特殊性<问题>到普遍性<问题>的原则)

问题Ⅰ(简单) 尝试 解决问题。

计算:

方法一、原式= =15

方法二、原式= = =9+6=15

方法三、原式=

=3+6+2+4=15

说明:要求学生思考方法一与方法二的算法不同之处(运算顺序不同,但结果相同),问题的简单、新颖在于引起兴趣与注意,调动学生的参与的积极性,再次改变运算顺序,得方法三,可让学生判断方法三是否正确.

问题Ⅱ(稍复杂) 猜想 尝试或再尝试 转化 解决问题

?(其算理、算法不明,与学生已有认知矛盾但可通过观察问题Ⅲ再逐步解决).

问题Ⅲ 求矩形的面积(不同算法,动画展示).

问题Ⅱ的算理:

说明:问题Ⅱ稍复杂、新颖在于激发学生好奇心与求知欲.

动画体现了问题的新颖性,在时空上延展了知识的发生过程,同时丰富了感性认识.

⒊归纳、小结(多项式乘法法则):

⑴用字母表示:

⑵用文字叙述:

说明:此归纳过程从感性(动画)认知

较理性认知(字母表示、文字叙述) 理性认知(算理、算法)

⒋巩固、提高

说明:实践(认知此法则的过程) 理论(归纳、理解此法则的过程)

实践(巩固、提高);

对公式整体上的理解(理论):

⑴算理:多项式的乘法,可看作两次运用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得到(本节主要知识启发点).

⑵积的项数:(在未合并同类项之前其项数)

是这两个多项式的项数的积(本节知识启发点之一).

⑶公式的本质(算法):其实就是改变了式的运算顺序.

例1 计算:

⑴⑵⑶

解(略)

小结:⒈积中各项的符号(多项式是单项式的和,每一项都包括前面的符号).

⒉最后结果应对同类项进行合并(本节知识启发点之一).

课堂练习1:

⑴⑵⑶

说明:⑴侧重于验证积的项数;⑵侧重于合并同类项;

⑶侧重于符号运算.

例2 计算:

⑴⑵ .

解(略)

课堂练习2:

⑴⑵⑶

说明:侧重于知识的延伸与运用.

三、教学评价分析

㈠课外作业

1.计算(1)、(3)、(5)、(7); 2.计算(2)、(3)

侧重于符号及合并同类项.

3.计算(2)、(4)侧重于合并同类项.

㈡根据部分后进生的实际情况加强课外个别辅导

初 一 代 数 教 案

莘村中学欧阳云伟

一、课题名称:7.5 多项式的乘法。

二、教学目的:

⒈会叙述多项式相乘的法则.

⒉知道多项式相乘的法则是两次运用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得到的.

⒊能按多项式乘法步骤进行较简单的多项式乘法的运算.

三、重点:多项式的乘法法则及其应用;

难点:灵活运用多项的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四、讲授新课:

㈠复习

⒈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

⑴用文字叙述:

⑵用字母表示:

⑶数学模型(矩形的面积和):

⒉注意:多项式是单项式的代数和,各单项式应包括前面的符号。

㈡提出问题

问题Ⅰ(简单) 尝试 解决问题。

计算:

方法一、原式= =15

方法二、原式= = =9+6=15

方法三、原式=

=3+6+2+4=15

问题Ⅱ

=am+an+bm+bn

尝试的依据:效果相同。

㈢、归纳、小结(多项式的乘法法则)

⑴用字母表示:

⑵用文字叙述:一般地,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第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⑶数学模型(矩形的面积和):

⑷对公式的整体上理解:

①转化:多项式的乘法,可看作两次运用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到.

②积的项数:(在未合并同类项之前其项数)

是这两个多项式的项数的积。

㈣巩固、提高

例1 计算:

⑴⑵⑶

解:⑴ =

=

= ;

⑶ =

= ;

注意:⒈积中各项的符号(多项式是单项式的和,每一项都包括前面的符号).

⒉最后结果应对同类项进行合并.

课堂练习1:

⑴⑵⑶

例2 计算:

⑴⑵ .

解:⑴⑵ =

= ;= ;

课堂练习2:

⑴⑵⑶

五、课外作业

篇6:《单项式乘以单项式》 教学反思

1、本课设计将单项式与单项式乘法的法则由有理数相乘到数与字母相乘再到字母与字母相乘有利于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当中从所掌握的技能当中解决新的问题,培养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单项式乘以单项式》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单项式乘以单项式》 教学反思》。

2、在例题的设计上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知识可以服务于实际生活,学有所用。

3、不足的地方,对于能力拓展的这一部分知识学生掌握的并不是很理想,课堂的习题量不足。

篇7:单项式乘以单项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及内容分析】

在七年级上册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数的运算、字母表示数、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等内容,具备了由数的运算转化为式的运算的知识基础,类比有理数运算学习整式的运算是本章的重点,是代数知识学习的重点内容,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代数与现实世界、学生生活、相关学科联系十分密切,为数学本身和其他学科的研究提供了语言、方法和手段.本单元提前安排了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等知识,然后通过实例引入了整式的乘法,使学生通过对乘法分配律等法则的运用探索整式乘法的运算法则以及一些重要的公式,所以,本节知识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也为下面学习乘法公式、整式除法以及学习因式分解打好基础.本单元共分5课时,由浅入深地学习单项式乘单项式、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单项式乘多项式、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多项式乘多项式,五节课的知识环环相扣,每节课新知识的学习既是对前一节所学知识的应用,也为后一一节学习奠定基础.所以在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善于应用转化的思想,化未知为已知,形成较完整的知识结构.【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单项式乘法法则的过程,在具体情境地中了解单项式乘法的意义,理解单项式乘法法则

2、会利用法则进行单项式的乘法运算。【教学重难点】

重点: 单项式乘法法则及其应用.难点:理解运算法则及其探索过程.一、旧知回顾

活动内容: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复习幂的运算性质 1:前面学习了哪三种幂的运算?运算方法分别是什么?)1)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aman=am+n(m,n是正整数)(2)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3积的乘方等于各因数乘方的积。(ab)n=nbn

(n是正整数)2.口算

指名学生回答,并说出运用的相关法则。

二、讲授新知

出示问题1(多媒体)

让学生思考

学生思考后师引导学生完成以上计算。

引导学生继续探究:(多媒体出示)

提问:怎样计算?

引导学生完成计算,并总结法则: 单项式乘以单项式法则:单项式相乘,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乘,作为积的因式;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一起作为积的一个因式。多媒体出示例题:

指名学生完成,师生共同小结计算过程。多媒体出示: 学生回答,并指出错误原因。

三、练习巩固 多媒体出示:

指名学生完成,师生共同订正。

四、小结:

1、求系数的积,应注意符号;

2、相同字母因式相乘,是同底数幂的乘法,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3、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要连同它的指数写在积里,防止遗漏;

4、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的结果仍然是一个单项式,结果要把系数写在字母因式的前面;

5、单项式乘法的法则对于三个以上的单项式相乘同样适用.五、作业:

篇8:单项式说课

学习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法则应注意:

1. 法则的推导运用了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它是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概括得到的,所以没有必要死记硬背法则的内容.

2. 法则中包括乘式里的系数、相同字母和单独出现的字母三个部分:积的系数等于各因式系数的积,这是有理数的乘法应先确定符号再计算绝对值;相同字母的幂相乘是同底数幂的乘法,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要连同它的指数写在积里,注意不能把这个因式漏掉不写.

这里的“c2”只在一个单项式中出现,运算时每一步都要乘上它,千万不能漏掉.另外,运算过程中的数与数、字母与字母之间要写上乘号,适当加上括号,可以更清楚地表明是如何利用法则运算的,但最后的结果不要写乘号、括号,并且系数要写在最前面.

3. 单项式乘单项式的法则对于两个以上的单项式相乘同样适用,如计算: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结果仍是单项式.

篇9:单项式说课

〔中图分类号〕 G633.6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09(A)—0050—01

一、教学过程的简要回顾

2006年9月,在省教科所组织的新课程听课、评课、座谈与参与式培训工作中,我们听了十多节公开课。其中武都区滨江中学的一节数学课“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发了我的思考。下面就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做简要地回述。

教学从回顾单项式与单项式的乘法运算开始。

口述:(一)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法则;

(二)计算:①2a·4c2②4a3c3·3a2

学生回答后,教师非常自然地导入新课:你们能应用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计算下列各式吗?

①8a3÷2a②12a5c2÷3a2

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结果后,教师归纳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除,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接着,教师围绕教学重点,按照教学目标,师生合作进行范例学习。

例1:计算

①24a3b2÷3ab2②-21a2b3÷3ab

③(6xy)2÷3xy④1/3x3my2nz÷(-1/5x2my2

教师先讲解了例1中的①、④,然后由学生自己完成②、③。至此,本节課的教学目标已初步达到了。教师接着将课堂教学引入下面的程序。

思考:你能用(a-b)的幂表示12(a-b)5÷3(a-b)2吗?

学生通过观察、讨论、交流后发现:将(a-b)看成底数,则有:

12(a-b)5÷3(a-b)2=4(a-b)3

完成以上过程后教师出示了一道例题并进行了点拨。接下来随堂练习课本36页练习题1、2。

课堂小结阶段,教师向学生提问: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是什么,在运算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在师生共同探索和归纳知识的乐趣中,结束了本节课的教学。

二、回味和思索

前面的回述,显然无法呈现课堂教学的精彩,但是,我们从教学过程中还是不难看出施教老师对教学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的定位是恰如其分的,备课非常到位。教学过程当中呈现了如下特点。

其一,准确把握教材,揭示了“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这一数学教学本质。“单项式除以单项式”一节教材安排的内容是:经过探索整式除法运算法则的过程,理解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算理,能进行简单的整式除法运算。从学习任务上看,这属于尚未学习的内容。依照建构主义学习观,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相互作用主要是一个顺应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地对已有的认知结构做出必要的发展和变革,使之能在原有知识框架中“容纳”新的知识。本节课教者最大的亮点就是通过整式乘法,类比数的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迁移到整式除法运算,揭示了数学教学的本质,在教材的把握上上了一个新台阶,这对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是大有裨益的。

其二,采用“目标——问题”的教学思路,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渗透了建构主义的现代教学理念。本节课采用“目标——问题”的教学思路,从复习奠基——创境激疑——设问导探——问题解决——延伸迁移——巩固小结,各程序之间过渡、衔接自然,渗透了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这堂课中教师设计的问题,以及在引导学生探究过程中的启发设问,都注意把问题定位在学生的“认知最近发展区”内,因而问题具有导向性、递进性。教师在课堂上倡导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质疑创造了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充分体现了“目标——问题”教学法的本质,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这尤其难能可贵。

其三,教师有很强的亲和力,充分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切实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着意体现“指导建构知识”的理念和“与学生共享寻求答案”的实践,把学生看成是与自己平等的个体,充分信任学生、尊重学生。

篇10: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 教学设计

13.2.1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正确区别各单项式中的系数,同底数的不同底幂的因式,学会运用单项式与单项式乘法运算规律,总结法则.情感与态度目标:经历探索单项式乘法法则的探索,理解单项式乘法中,系数与指数不同计算方法,正确应用单项乘法步聚进行计算,能熟练地进行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和含有加减混合运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类比、联想的思想,体会单项式相乘的运算规律,认识数学思维的严密性。

【教学重点】:对单项式运算法则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难点】:尝试与探究单项式与单项式的乘法运算规律。【教学关键点】:

正确认识单项式与单项式的系数、相同字母、不同字母三者在它们的乘积中的处理方法。系数:两单项式的系数的乘积作为积的系数。相同字母:用相同字母的指数和作为乘积中这个字母的指数,实际上是利用“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不同字母:如果只在某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应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思考

1.口述幂的运算的三个法则。2.幂的运算的三个法则的区别与联系。

3.提问:(1)a3n2a2=;(2)a23m=;(3)3a2b3n=

3二、计算观察,探索规律 计算:(1)2x35x5(2)3x2y52xy2z

教师活动:操作投影仪,启发引导。学生活动:主动探索,逐步认识。

点评:可先提示,运算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把各因式的系数,相同的字母分别结合,然后相乘。2x和5x可看成是2·x和5·x,同样2xy可看成是3·x·y和(-2)·x·y·z。2322325252x35x5=(2×5)(x2·x3)=10x5

http://

六、全课小结,提高认识

1.本节内容是单项式乘以单项式,重点是放在对运算法则的理解和应用上,请问:你能归纳出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吗?

2、在应用单项式乘以单项式运算法则时应注意什么?

七、作业:P28页习题 13.2 1、2题。

篇11:单项式说课

学习目标

⒈知识与技能:理解整式运算的算理,会进行简单的整式乘法运算. ⒉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结合律的作用和转化的思想,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推理能力,计算能力,协作精神. 学习重点:单项式乘法运算法则的推导与应用. 学习难点:单项式乘法运算法则的推导与应用.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⑴P98-99页

⑵什么是单项式?次数?系数? 二.合作探究: 1.计算4xy・3x

因为:4xy・3x=4・xy・3・x =(4・3)・(x・y)・y =12x2y. 2.仿上例计算:(1)3x2y・(-2xy3)= = .

(2)(-5a2b3)・(-4b2c)= = .

观察以上每个小题的计算式子有什么特点?由此你能简便计算下列式子 (3)3a2・2a3 = ( )×( )= .

(4)-3m2・2m4 =( )×( )= .

2332

(5)xy・4xy = ( )×( )= . (6)2a2b3・3a3= ( )×( )= . 得到法则: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 归纳:利用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完成计算.

3.完成下列计算① ②

4.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说说看. 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的法则: 5.计算:①

三.随堂练习:课本P99页练习第1,2题 四.盘点提升:

一家住房的结构如图,这家房子的主人打算把卧室以外的部分都铺上地砖,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的地砖?如果某种地板砖的价格是每平方米元,则购买所需地砖至少多少元?

五.达标检测 1.填空

1

①(3a2)・(6ab)= ; ②4y・ (-2xy2) = ③(-5a2b)(-3a)= ; ④(2x3)・22 = ; ⑤(-3a2b3)(-2ab3c)3= ; ⑥(-3x2y) ・(-2x)2= .

2.计算:⑴

2.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

⑷ ⑸

A.C.

3.计算:

A.

六.小结与反思

B. D.

所得结果是( ) B.

C.

篇12: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一、知识结构

二、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掌握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难点是正确、迅速地进行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计算.本节知识是进一步学习多项式乘法,以及乘法公式等后续知识的基础。

1.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即

其中, 可以表示一个数、一个字母,也可以是一个代数式.

2.利用法则进行单项式和多项式运算时要注意:

(1)多项式每一项都包括前面的符号,例如 中的多项式,共有两项,就是 .运用法则计算时,一定要强调积的符号.

(2)单项式必须和多项式中的每一项相乘,不能漏乘多项式中的任何一项.因此,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结果是一个多项式,其项数与因式中多项式的项数相同.

(3)对于混合运算,要注意运算顺序,同时要注意:运算结果如有同类项要合并,从而得出最简结果.

3q根据去括号法则和多项式中每一项包含它前面的符号,来确定乘积每一项的符号;

4q非零单项式乘以不含同类项的多项式,乘积仍然是多项式;积的项数与所乘多项式的项数相等;

5q对于含有乘方、乘法、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题目,要注意运算顺序;也要注意合并同类项,得出最简结果.

三、教法建议

1.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基本依据是乘法分配律,故在本课开始先讲述乘法分配律,由有理数过渡到字母.

2.由乘法分配律过渡到单项乘多项式的法则时,也可以采用以下代换的方法,如计算:(-4x2)・(2x2+3x-1).

设m=-4x2,a=2x2,b=3x,c=-1,

∴ (-4x2)・(2x2+3x-1)

=m(a+b+c)

=ma+mb+mc

=(-4x2)・2x2+(-4x2)・3x+(-4x2)・(-1)

=-8x4-12x3+4x2.

这样过渡较自然,同时也渗透了一些代换的思想.

3.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积仍是多项式,它的项数与多项式的项数相同.这是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结果,这个结果也是我们掌握法则的关键.一般说来,对于一个运算法则的掌握应从分析结果开始,分析结果的结构,分析结果与各算式的关系,这样才能较好地掌握法则.

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单项式与多项式乘法法则及推导.

2.熟练运用法则进行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计算.

3.培养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用文字概括法则,提高学生数学表达能力.

4.通过反馈练习,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5.渗透公式恒等变形的数学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

2.学生学法:学习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法则是运用了“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利用分配律把单项式乘以多项式问题转化为前面学过的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最后再合并同

类项,故在学习中应充分利用这种方法去解题.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篇13:单项式乘多项式法则的再认识

关键词:教学设计;因式分解;再认识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5节第一课时“单项式乘多项式法则的再认识——因式分解(一)”。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单项式乘多项式法则的再认识”第一课时,与整式乘法是互逆的过程。其知识基础是建立在学生已经掌握整式乘法运算,并且以小学知识里已经涉及相关分解因式之上的。其重要作用在之后的分式运算、化简和一元二次方程中皆有体现,是数与式运算中不可缺少的知识部分。

2.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①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和意义。②认识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相互关系——相反变形,并会运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寻求因式分解的方法(提公因式法)。

能力目标:由学生自行探求解题途径,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能力和创新能力,发展学生智能,深化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接受矛盾的对立统一观点,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教学重点。

(1)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和意义。

(2)认识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相互关系——相反变形,并会运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寻求因式分解的方法(提公因式法)。

4.教学难点。

寻求因式分解的方法(提公因式法),并会应用去进行分解因式。

5.教学方法。

(1)采用以设疑探究的授课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2)把因式分解概念及其与整式乘法的关系作为主线,训练学生思维,以设疑——感知——概括——运用为教学程序,充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能顺利地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提高能力。

(3)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坚持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充分地动脑、动口、动手,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原则。

6.设计理念。

(1)教学是多边互动过程,不仅重结果,更重过程;教学的重心是人而不是学科。

(2)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问题:看谁算得快?(投影出示问题)

(1)若a=101,b=99,则a2-b2=(a+b)(a-b)=(101+99)(101-99)=400.

(2)若a=99,b=-1,则a2-2ab+b2=(a-b)2=(99+1)2=10000.

(3)若x=-3,则20x2+60x=20x(x+3)=20×(-3)(-3+3)=0.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的提出,采用比赛的形式,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观察分析,探究新知

类比小学学过的因数分解概念(例42=2×3×7),得出因式分解概念。

板书课题:§9.5因式分解

1.因式分解概念: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因式分解,也叫分解因式。

(设计意图:通过对等式的观察比较,得出并加深对因式分解的概念的理解。)

2.练习:下列由左边到右边的变形,哪些是因式分解,哪些不是?为什么?

①(x+2)(x-2)=x2-4②x2-4=(x+2)(x-2)

③a2-2ab+b2=(a-b)2④3a(a+2)=3a2+6a

⑤3a2+6a=3a(a+2)⑥x2-4+3x=(x-2)(x+2)+3x

(设计意图:及时对因式分解的概念进行巩固。)

3.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关系:

因式分解:a+ab=a(1+b)

整式乘法:a(1+b)=a+ab

提出问题:观察并说出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因式分解和整式乘法的关系的比较,进一步加深对因式分解的概念的理解和掌握。通过由学生自己得出因式分解概念及其与整式乘法的关系的结论,了解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逆向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4.例: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am+bm(2)6a3b-9a2b2c

(3)-2m3+8m2-12m

思考:如何利用整式乘法来探求因式分解方法的思路?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活跃思维,分组讨论,培养他们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协调合作的能力。)

5.提公因式法概念。

(1)公因式如何确定?

(2)提公因式时要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巩固学生对提公因式法的理解,引导学生抓住提公因式法的关键。)

6.练习:教材:90~91页第2、3、4题。

(设计意图:巩固学生对分解因式和提公因式法的掌握。)

7.回顾所得。

请大家自主概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获得了什么?有哪些希望与大家共同注意的地方?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理清解题的一般步骤,落实重点,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

8.布置作业。

教材第91页习题1、2(其中第2题为选做题)。

(设计意图:不过多延伸本节课的知识,确保教材的设计意图,并确保学生的有效学习能力的提高,设计选做题是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

教学评析与反思:

1.体现建构主义理论。把因式分解的知识建立在学生小学所学过的因数分解和前几节单项式乘多项式法则的基础上进行,不强迫学生去重复接受已有的知识,通过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去自主发现因式分解的概念和提公因式法并进行应用。

2.体现新课程下教师的角色定位。本节课采用以设疑探究的授课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全面体现了教师在新课程下作为“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的角色。摆脱了传统教学中的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形成学习主人翁的意识,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上一篇:的优秀离婚答辩状下一篇:三副业务问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