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关于雾霾的作文

2024-05-24

小学生关于雾霾的作文(通用13篇)

篇1:小学生关于雾霾的作文

雾霾话题作文:关于雾霾的思考

早晨起来,拉开窗帘,望一眼窗外,感觉自己的眼睛就像被蒙上了一层雾。看不到湛蓝的天,看不到悠悠的白云。天地之间一片混沌,一切都是灰色的。连对面彩色的楼房,也只有朦胧的轮廓。在我们不经意之间,雾霾就这样悄悄地笼罩着整个城市,就像一个人人厌恶的“恶魔”,侵入了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生活缺少了多彩的颜色,而变成了单调的灰色。爸爸妈妈小时候常见的蓝天白云、呼啸的西北风和时常可见的城市西边的大山远景竟然成了我们的“奢望”。

自古以来,多少文人骚客在诗句中歌颂了对“蓝天”的热爱。既有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上有蔚蓝天”的描绘,又有唐代大诗人顾云“空中焰若烧蓝天”的写实。爸爸妈妈常常给我讲他们小时候的故事,他们小时候最常做的事情就是在蓝天白云下,小伙伴们一起嬉戏玩耍。可我们现在最爱上的体育课经常因为雾霾停课,只能躲在室内。偶尔出去一下,在大街上带着防雾霾口罩的人群穿梭而过,就像仿佛电影里即将到来的“生化危机”的镜头似的。前不久,妈妈微信朋友圈广泛流传了一首《霾愁》“古时候,口罩是一种小小道具,我在这头,强盗在那头;小时候口罩是我的小小恐惧,我在这头,护士的针头在那头;后来呢?口罩是03年的集体记忆,我在这头,SARS在那头;而现在,口罩是路人的防霾武器,我在这头,却看不清,谁在那头?”作者才华横溢,却却使人哀思阵阵。

我不禁反思,雾霾是什么?雾霾怎么才能离开我们?

雾霾是一场“灾难”。经查询,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Pm2.5),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雾霾可引起人类肺部疾病频发,更易患癌。据报道,引起雾霾的主要原因是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燃煤所产生的废气、日益增多的汽车尾气等。

怎样击败雾霾?作为一名小学生来说,就是从自身做起,爱护环境,劝说爸爸妈妈尽量少开车,全家集体绿色出行。积极参加爱护环境的义工活动,多植片绿色,就减少灰色。

怎样防御雾霾?第一就是勤洗手,使带回家的雾霾小颗粒无处“藏身”。第二就是少出门,在雾霾天气应该减少外出。第三就是多防护,出门必须佩戴防雾霾口罩。第四就是调饮食,多吃些蔬菜水果及银耳、雪梨等润肺食物。

治理雾霾是一场“呼吸保卫战”,也是一场持久战。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用我们的双手齐力驱走雾霾,用我们的行动共同擦亮蓝天吧!

篇2:小学生关于雾霾的作文

还记得那是一个十分寒冷的上午,我那一次被眼前的雾给迷住了,我感觉我像住在空中一样。十分开心;我感觉那雾又像和我捉迷藏,让我去找它,我那时并不知道它的危害,为此还和妈妈吵了一架,我蹦蹦跳跳地来到楼下,它像一层纱,包裹着我,让我不由自主的跟着他,一直跟着它走……

不知不觉,我已经走到大马路上,嘻嘻哈哈的,一位清洁工阿姨看到了我,连忙把我带到边上,叫我不要乱跑。我这才发觉,我已经跑到马路上了。呼!还好车子不多。要不然我的小命就没了。我这样想。我十分感激她,说:“谢谢阿姨,我怎么感谢你呢?”“不用了,下次要注意安全,如果真的要回报我的话,那么你一定要环保哦!”那个阿姨微笑着对我说。

长时间在外面,让我的嗓子很痒痒。想起妈妈对我说过的雾霾的害处,心想还是赶紧回家吧。不然又要让妈妈担心了。于是沿着路回家。忽然,我看见一张纸,想起了那位阿姨对我说的话,于是,我飞快的跑到马路中间,把纸捡起。就在这时,一个一边骑车一边打电话的叔叔正朝我们驶过来。等他看见我们想刹车也已经来不及了。听见车子刹车的声音,我转过头一看,看见车子已经离我们不到一米远了,我飞快的把小女孩推到旁边,但我自己却被自行车撞倒了。腿上流了很多的血。我很害怕。叔叔把我赶紧带到医院去看。医生说我的伤势并不严重,只是一些皮外伤,我才吃了“定心丸”。当叔叔问我家里电话的时候,我们没告诉他,因为我觉得自己很”丢脸”。回家后才知道我错了。当妈妈知道这件事情时,妈妈又担心又生气,批评了我一顿,因为家里人因为很长找不到我,一家人都快急死了。要是早打了电话,她们也不会急成这样了。

这件事的起因就是因为雾霾,后来我在网上查了查它,才知道雾霾发生的原因是污染。为了减轻它,我们就要多做环保的事情。比如现在,我们家的车钥匙就在我跟前,近的路途都不准爸爸开车,能骑车就不准开车。妈妈洗衣服的时候尽量少用洗衣粉,这样也能节约用水……

篇3:小学生关于雾霾的作文

雾霾的形成:早上或夜间相对湿度较大的时候, 就会形成雾;白天气温上升、湿度下降便逐渐转化成霾, 所以, 雾霾气象原因和污染排放原因相结合相作用的结果。2013年1月9日以来, 全国中东部地区陷入了严重的雾霾天气中, 这一年的1月, 4次雾霾过程笼罩30个省 (区、市) , 在北京, 仅有5天不是雾霾天。有报告显示, 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 只有不到1%的城市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 与此同时, 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

沧州地处河北省东南, 东临渤海, 北靠京津, 与山东半岛及辽东半岛隔海相望。距首都北京240公里, 距天津120公里, 国家“九五”重点工程黄骅港和朔黄 (朔州-黄骅港) 铁路的建成, 沧州成为西煤东运新通道的出海口和冀中南、鲁西北以及晋陕和内蒙古等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桥头堡。

沧州地区属于工业城市, 目前, 沧州市已经形成石油化工、管道装备制造、五金机电、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五大特色支柱产业。石油综合加工能力达到1500多万吨, 管道装备制造能力达到2000多万吨, 为亚洲最大的TDI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PVC生产基地和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管道装备制造基地。相继涌现出肃宁——中国裘皮之都、孟村——中国弯头管件之都、河间——中国电线电缆之乡、盐山——中国管道装备制造基地等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特色产业集群。正是这些工业群的出现, 使得沧州地区面临着各种污染的重大考验, 其中大气污染较前几年尤为严重。

先从化工企业着手分析, 沧州较大的化工企业有沧州炼油厂、沧州大化 (主要生产化肥) 、天成制药、金牛集团、冀春集团等, 小的化工企业还有很多, 这些化工企业虽然对排放物进行一定的处理, 但处理完的大气排放物还有一定的颗粒状物质, 大量的聚集便构成了污染。

铸造业也是沧州的一大特色产业, 沧州是全国铸造加工生产基地, 铸造是一种采用多种原辅材料经过冶金熔炼的及其复杂的生产工艺流程, 铸铁件铸造至少可分为:炉后备料、熔炼、球化孕育处理、砂处理、制芯、造型、浇注、落砂、清理、热处理及生产过程与铸件成品的检验等11个结构部分, 其采用的原辅材料至少有上百种, 铸造生产在经过这个复杂而多样的工艺流程后, 所产生的废弃物是可观和复杂的, 对环境的影响也是不可估量的。数据统计显示, 整个机械制造部门的万元GDP能耗为:0.18吨标准煤/万元, 我国每生产1吨合格铸件大约要排放粉尘50kg, 废气1000-2000m3, 废砂1.3-1.5吨, 废渣300kg。而整个铸造行业每年排放的污染物总量为:粉尘达1000万t, 废气为200-400亿m3, 废渣600万t, 这些数据充分说明铸造业是能耗大户, 也是污染大户。

近几年, 全国各地都以最快的步伐进行着城市建设, 高楼大厦高耸林立, 建筑群一片片崛起, 露天施工过程也对大气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城市中某块地一旦成为施工现场, 这块地方的绿色生命就遭受厄运, 空气质量随之急剧恶化。一车干松的材料 (如砖、石、子水泥、石灰粉等) 卸下或是大风天气, 尘烟弥漫, 还夹杂着刺鼻的机械尾气。地下室和屋面防水施工期间, 熬制沥青, 加热防水材料时, 烟雾熏眼, 气味刺鼻。害得各家各户在炎夏酷暑也不得不紧闭门窗, 以御烟害, 以避臭气。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各种车辆行驶和机械作业过程中所排放的尾气和产生大量的扬尘;施工所用的建筑材料 (如水泥、砂石骨料等) 运输和石方爆破作业产生的灰尘;运输材料过程中由于车辆颠簸或以及由此产生抛洒及道路扬尘;施工过程中洒水作业不到位导致地面干燥由风力吹起的扬尘, 所有这些都对空气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从五一开始直到十一这几个月里, 露天烧烤异常火爆, 街道边、空旷地儿到处都是烧烤摊点, 烟熏火燎立刻让城市蒙上了一层灰色的面纱, 人们把吃完的钎子随地乱扔, 除了钎子还有花生皮、毛豆皮、鱼刺等等满地的垃圾, 早起环卫工人早早便开始了的大扫除, 随着扫帚的挥舞, 沙尘也随之飘了起来, 一会街道上就觉得烟雾笼罩了大地。

雾霾天气已然成为全国性的环境问题, 除了造成雾霾天气的共同因素外, 各地区由于其地理环境、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状况不同, 还有其形成雾霾的区域性因素。要想消除雾霾天气, 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治理大气污染, 而针对方方面面的大气污染问题, 则需要地方政府出台具有地方特点的相关立法或措施对企业进行整治和约束, 只有有效地治理了大气污染, 雾霾天气才能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 人们才能更健康地生活!

摘要:沧州地区属于工业城市, 近些年来, 其大气环境状况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工业的推进而受到影响, 大气颗粒物污染日趋严重、灰霾天呈现逐年增加态势, 已逐渐成为影响城市大气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的一大困扰。加强大气颗粒物污染以及灰霾相关方面研究对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而言必不可少。

关键词:沧州,雾霾,大气污染,环境

参考文献

[1]孙宗贵, 刘泽常, 可吸入颗粒物的基础研究[J].中国粉体工业, 2008.

[2]乔玉霜, 王静, 王建英, 城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的研究进展[J].中国环境监测, 2011.

[3]朱广一, 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研究进展[J].环境保护科学, 2002.

篇4:关于雾霾的雾霾

第一是科学。雾霾的成因和机理,找出真正的因果关系,制定真正有效、可行的方案,而不是整出个安慰剂方案。治霾靠义和团式的激情还是靠冷漠的科学?有时候公众需要的只是一个标准答案,而不是真相;需要的是一个罪魁祸首,是两桶油、发电厂、腐败官员来作发泄仇恨的替罪羊。真相是什么?其实真相很无力,以至于科学家根本不敢告诉公众真相,那就是现在还不知道,雾霾的形成机理在科学上还没有定论。我在美国时请教过该领域最权威的地球物理和环境科学专家,回答是:雾霾气候的形成,可能与现代化生活方式有關,可能与北京的地理位置有关,还可能与蒙古草原一带的生态变化有关。按照柴静的说法,农民不许烧秸秆、市民5公里内不开车、油品升级、大家都低碳生活,可万一雾霾还在呢?生活水平下降了,几十万人失业了,让普罗大众为意见领袖的偏见和情绪埋单?

第二是权利。治理雾霾涉及白领和农民工、大企业和小企业、行人和车主等不同群体之间的权利冲突。城市白领有享受干净环境的权利,农民工还有就业生存的权利呢,问题是治理污染的成本谁来埋单,如何配置利益,如何补偿损失,如何善后解决。一方面,环保不能限制公民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低碳生活不能强制,如果给开车者、取暖者以道德压力,这就跟动物保护主义者不允许他人吃狗肉一样荒谬。另一方面,环保不能牺牲落后地区民众的工作机会和现代化的权利。工业化的进程必然伴随着污染,从某种意义上说排污权就是落后地区民众的发展权,完全杜绝污染,其实也就是扼杀了后发国家发展的机会。但仔细分析拆解,柴静的支持者主要是城市白领和中产阶级,也就是解决了生存压力想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群人,牢骚满腹并有话语权的一群人,柴静的纪录片搔到了这群人的痒点。但为了满足这一小部分能发声的人群的环保诉求,而不惜一切代价,牺牲农民、工人、农民工等沉默的大多数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这未免是现代版的“何不食肉糜”。

人类社会现代化之后,环保主义就应运而生,在西方社会甚至形成绿党这种政治势力。环保主义先驱蕾切尔在1962年出版一本名著《寂静的春天》,该书出版后引起轰动。为了保护环境和鸟类,世界各国开始禁用滴滴涕(DDT)杀虫剂,但与此同时,因为DDT被禁,非洲有至少2000万儿童死于蚊虫传播的疟疾。历史学家说,“她杀的人比斯大林还多……”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重新启用DDT。自然与社会生态系统是巨型超复杂系统,人类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关于瞎折腾的结果是不可测的,在环保议题上,我们需要的是小心翼翼的科学论证,是公平合理的分配成本,而不是煽情的道德批判。

与柴静纪录片《穹顶之下》同时,电视热播《平凡的世界》,一部激励一代人的伟大作品。路遥先生记录了中国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波澜壮阔的大历史,孙少安、孙少平兄弟因贫穷带来的自卑和羞耻,他们的梦想和挣扎。那时候天很蓝,水很清,没有PM2.5,但人活得和畜生一样。贫穷才是最大的罪恶。有时候想,如果孙少安、孙少平兄弟现在还活着,孙少安作为中国最早的乡镇企业家应该是个土豪了,孙少平估计是个煤老板……不知道现在他们过得开不开心?

篇5:关于北京雾霾的作文

“今日(1月30日),日本各大媒体报到了关于中国雾霾的最新情况,并且呼吁日本人关好窗户不要出门,学校也不要举行户外活动以免遭受中国恶劣天气雾霾对身体的毒害。

我对雾霾并不关注,没刻意的去看这样的新闻,所以这条新闻还是从日本人哪里听来的。听后我很平淡的回复了一句最近中国没有风而已,没什么好奇怪的。回答完后日本人觉得我倒是挺奇怪的,嘲笑着说:那可是你的国家,不是我的国家。恩,那是我的国家,怎么了?中国永远没有风就好了,那么你们的沙尘也就随着风来到日本。说完日本人就走了。

我感觉到了我回答的语气不好,但是我又该如何去回答日本人的问题。不知道,因为我不知道该如何去为祖国去辩解。或者说是我已经习惯了那种很平常的天气,也就懒得和日本人做过多的解释。因为像雾霾这一类似的恶劣天气有很多,只是雾霾发生在了没风的中国,如果有了风也就不会有这么明显的危险让大家看到,没有了明显的威胁大家还是会不以为然的大口的呼吸,因为你看不见那潜在的威胁,或许还会赞叹一句,今天天气还真不错。”

这是一位在日华人在网易上发表的文章,看后我新生很多感概。日媒报道此事有什么意图或只是单纯的提醒群众,我不知晓,只是在看到“我已经习惯了那种很平常的天气”这句话时,很难过。这样的天气难道在北方,甚至是在中国的首都,已经让群众习惯,这多么可怕。环境问题至今未解决,如果从一月初,也就是雾霾发生的第一次开始中国相关部门就开始重视并把重视放到行动和治理上,而不是一句最近风比较弱的回答上也就不会出现这后续且持续的让雾霾卷土重来。不过还好,问题严重后,多地政府还是采取了些措施:提醒群众减少外出;学校停课;,维持交通正常进行,努力减少损失等等,多少还是让人感到欣慰的。

但是否想过造成雾霾天的根本原因呢?灰霾的形成主要是空气中悬浮的大量微粒和气象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成因有三:

--在水平方向静风现象增多。城市里大楼越建越高,(秋天的果园作文)阻挡和摩擦作用使风流经城区时明显减弱。静风现象增多,不利于大气中悬浮微粒的扩散稀释,容易在城区和近郊区周边积累;

--垂直方向上出现逆温。逆温层好比一个锅盖覆盖在城市上空,这种高空的气温比低空气温更高的逆温现象,使得大气层低空的空气垂直运动受到限制,空气中悬浮微粒难以向高空飘散而被阻滞在低空和近地面。

--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增加。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发展、机动车辆猛增,污染物排放和悬浮物大量增加,直接导致了能见度降低。

说到底,还是因为发展不注意环境保护,看如今城市大楼林立,水泥遍地,不少地区还正想建造“中国第一高楼”,看,因为大楼,阻挡了风的畅通,尘埃便滞留,不就引发灰霾;看,工厂为减少成本,任意排放废气,废渣,污水,才致使如此多的尘埃……是,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这只是表面的,中国的内里已被我们的发展伤害得千疮百孔,还有些人仍不知,继续为一己之利做着破坏环境的事情。

篇6:关于雾霾的高三语文作文

第二天早晨,我一出门,雾真大,伸手不见五指,打开汽车防雾灯,灯光像照着一堵墙似的。平时汽车跑得呼呼生风,今天却在向蜗牛看齐,过了半天才到学校。只见校门口贴出通知:“因雾霾太大,学校放假三天。”

难得的旅行机会,正好坐飞机去上海科技馆转转。到了机场,只见工作人员正人手一台大风扇,呼呼呼地使劲儿扇大雾,跑道的上方被扇出一片晴空。可是,我们的飞机飞上天没多久,风扇被浓雾打败,一线天被浓雾堵上了。

还好,雾霾只统治了低空,高空晴朗。飞机在雾霾上方飞呀飞,我的心跳越来越快,就要见到梦寐以求的“上海科技馆”啦。不料,空中小姐在机舱里慌慌张张跑来跑去。原来,雾霾太大,雷达信号无法穿透,飞机和塔台失去联系,迷路了,这样没头苍蝇似的飞,燃油很快就会耗尽,然后……。幸好,飞行员很快找到解决方法:雾霾太厚太密,密实到可以停飞机,于是放下起落架,让飞机在雾霾上滑行,雾霾上立即留下三条溜冰似的痕迹。一会儿,我们看见一架飞机从左边滑过,一会儿,一架飞机从我们右边滑过。哇,雾霾太大,天上的飞机全当汽车使啦!鸟儿们停止了飞翔,停在雾霾上休息。我们的飞机也停下来,机长打开飞机舱门下去了,空姐对迷惑不解的我们解释说:“机长想下去看看我们到哪儿了。”我们齐刷刷挤到舷窗边,看着机长挥舞铲子,在雾霾上挖通向地面的洞。只见机长一铲一铲地挖着,挖出的雾霾像雪似的堆在旁边,机长的身影渐渐没入洞中。我们啦啦队似的喊着:“加油加油!”有三个身强力壮又勇敢的男乘客跑下飞机,和机长一起挖。很快,他们就消失在雾霾里。我们等得快磕睡时,这四个勇敢的人突然从雾霾洞里冒出来。跑在最前面的机长挥着胳膊大喊:“我们在非洲的上空!”四个人慌慌张张刚上了飞机,洞口冲出一头鬃毛飘扬的雄狮,这家伙直扑过来,身后还跟着一群饿得眼里冒火的母狮。我们的飞机继续往前滑行,非洲的野生动物却通过那个洞全跑到天上溜达了。我们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回到起飞的机场。

篇7:关于雾霾的初中英语作文

I’m glad to receive your letter. Thanks for your caring for the weather and my health. Now I’d like to tell you something about the smog in Jiangxi.

Up to now, the smog has occurred many times, which has done great harm to our daily life. Many traffic accidents have happened.

Quite a lot of flights have to be put off. Many people have to stay at home for fear of the poisonous air caused by the smog.

People have realized the great harm caused by the smog and the importance of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People are taking measures to reduce the smog weather. The government suggests people go to work or school with the public traffic. Also we should plant more trees.

As for me, I’ll go to school by bike or on foot.

In addition, I will tell people around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as possible as they can. Would you like to tell me some good ideas?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reply.

Yours

篇8:浅谈对雾霾的认识

1 雾霾天气的概念

雾霾天气是指主要包括雾和霾两种天气现象, 在夜间及清晨空气湿度大时空气中水珠或冰晶在天空形成雾, 到了白天气温上升, 各种固体粒子融入空气中形成霾。雾霾天气的能见度低, 空气污浊, 各类污染气态和固体粒子无法自行消除。同时雾霾天气对人体具有较大的伤害, 首先会损害人体呼吸系统, 轻时引起人体呼吸不畅、咳嗽等, 严重时会引发肺癌, 此外相关研究表明, 雾霾中的PM2.5与人体恶性肿瘤、心脏病以及脑血管这三类死亡率极高的疾病也有着密切关系。

2 雾霾的形成

根据近年来西安空气质量检测数据显示, 西安地区空气污染物的构成主要包括机动车尾气、燃煤烟气、扬尘和有机废气[2]。雾霾天气的形成是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 其中PM2.5 (细颗粒物) 是雾霾形成的元凶。相关资料显示, 从2003年到2013年十年间西安本地登记车辆增长高达6.6倍, 城区土地面积扩大了78%, 人口也已经超过800万。西安的城市化发展速度非常快, 这一点成为了西安雾霾天气频发的重要因素之一。

2.1 城市因素

由于西安城市化发展的不断推进, 由于暖气供应消耗大量燃料、车辆尾气排放、城市建筑垃圾等因素, 城市中的各类颗粒物大量存在。同时由于近地面的空气湿度大, 各类颗粒物随着人流、车流的运动而无法沉积地面。同时由于城市内存在大量密集的高大建筑物使得大范围的空气流动无法进行, 最终使得空气中的各类颗粒物无法消除而漂浮于空气中。此外由于西安地区冬季供暖, 城市内部气温较高, 降雪降雨少使得各类颗粒物难以沉积地面。

2.2 气候因素

西安城市内无明显的冷空气活动, 晴朗少云天气较多, 夜间辐射降温明显, 使得近地面湿度大气温低容易形成雾。近十年来, 西安地区的风速有明显减弱之势, 2000年的1.0m/s较上个世纪80年代减小了0.2至0.3m/s[3]。风速的减小不利于污染物的及时排除, 这也是造成西安地区雾霾形成的原因之一。

2.3 地理因素

此外西安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也是当地雾霾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秦岭的存在, 使得西安在地理上成为了“盆地”, 因此地理因素一方面使得外来冷空气也难以达西安, 而容易形成“冷湖效应”, 阻碍空气颗粒物的排出;另一方面“盆地”内在弱风的条件下, 各类颗粒物也难以垂直上升而排出。

3 治理对策

雾霾的形成是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因此雾霾天气的治理也应当是多种举措多管齐下。根据西安地区雾霾形成的具体因素, 笔者认为该地雾霾的治理主要要采取以下措施。

3.1 广泛宣传, 提高居民雾霾治理参与度

细颗粒物是雾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雾霾治理中减少空气中细颗粒物的产生是首要任务。西安当地政府应当大力宣传, 向市民普及雾霾知识, 特别是雾霾形成的生活因素以及对人体的伤害, 提倡市民尽量乘坐绿色交通工具出行, 少开车, 多乘坐公交车或是骑自行车、步行等, 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同时引导市民在春节期间尽量不燃放烟花爆竹, 积极劝阻身边破坏环境的行为。全民树立保护环境, 保护人体健康的意识, 提高居民雾霾治理的参与度, 共同减少细颗粒物的产生。

3.2 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定

通过市民自觉维护环境是远远不够的, 当地政府还应该通过政策规定来强制减少细颗粒物的产生, 如采用尾号限行的方式减少私人车辆的出行;要求城市建筑在建设和拆除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操作, 特别是采取湿法作业、硬化通道等措施, 尽量减少建筑产生的细颗粒物;春节期间严格控制烟花燃放范围和时间, 严格禁止秸秆焚烧等措施减少细颗粒物的产生。

3.3 加强气候环境评估与预报

今后在城市规范中一定要同时开展气候环境评估工作, 特别是对于城市结构或气候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项目工程, 政府一定要首先进行气候环境评估, 尽最大可能合理城市结构, 减少城市建设对于环境的破坏程度, 保证当地的可持续发展。

3.4 加强城市绿化

加强城市绿化不仅是为了城市的美观, 也会为了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植物不但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同时能够吸附空气中的一些有害气体、细颗粒物、铅等有害物质从而达到净化空气、保护人类健康的目的。因此加强城市绿化也是治理西安地区雾霾天气的有效措施, 当地政府应当将绿化工程作为一项长期工程来做, 在城市规划布局中加大绿化建设。

摘要:今年来, 雾霾天气已经成为我国城市自然现象中的一种污染, 在全国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其中西安是受严重雾霾自然灾害的城市之一, 给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较大的不利影响。本文结合西安地区实际, 认真分析当地雾霾天气的成因, 并积极寻求减轻雾霾天气的对策, 为该地今后预防以及改善雾霾天气提供参考思路。

关键词:西安地区,雾霾天气,成因

参考文献

[1]李龙飞, 甄雪瑶, 徐刚.应对重污染:西安能否为空气“排污”[N].陕西日报.2012-12-26.

[2]冬雪.雾霾的危害有哪些[J].百科知识.2013, 02 (07) :75-76.

篇9:关于太原雾霾的影响因子研究

【关键词】太原;雾霾;Kendall-tau方法;防治;对策

根据2013年的雾霾统计情况,仅十月份太原就出现三次雾霾,且雾霾时间持续四天以上。2014年,太原通过了针对雾霾天气的“五大工程”,2014年上半年,太原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已经退出空气质量倒数15位,且市区空气达标天数超过90天。2015年,太原空气质量环境出现反弹,1月初,雾霾重新笼罩太原,PM2.5指数一度超过200,10月份,太原市区雾霾持续25天。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太原的雾霾治理形势依旧十分严峻,且雾霾治理工作容易出现反弹,下面将结合太原以及周边地区2000年至2014年的雾霾天气统计数据,分析太原雾霾的影响因子,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改进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数据资料

本文选取了2000年至2014年期间的太原气象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线性回归与Kendall-tau模型进行数据处理,为了保证数据可靠性,本文选取的资料均来源于山西气象信息中心。数据涵盖了主要的气象信息,包括逐日天气现象、平均气温、相对湿度、能见度等,根据王咏梅等人的研究资料,数据时间过长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因此,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最近15年间的气象数据。根据中国气象局对雾霾天气的定义,《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将雾霾天气分为轻雾、雾、霾、烟幕,以上气象均为颗粒物悬浮与近地面造成的视程障碍现象。目前,我国针对空气环境的检测标准主要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为主,该规定涉及的污染物主要包括六项,分别为SO2、NO2、PM10、PM2.5、O3、CO等。

1.2气象判定标准

其中针对雾霾的检测项目主要为SO2、NO2、PM2.5,但以上三个项目仅仅规范了颗粒物的成分与含量,无法客观评价空气能见度,雾霾能见度的检测仍然依赖观测人员的判别,其中轻雾与雾的区分难度最大。为了有效解决雾霾天气程度的区分问题,本文初步建立了雾与霾的区分模型,通过相对湿度界定雾与霾,当相对湿度超过90%时,可以判定为雾,低于90%判定为霾。除此之外,将能见度的概念纳入模型中,首先排除雪、浮尘、扬沙造成的视觉障碍现象,能见度超过1km,低于10km,相对湿度大于90%,可以判定为轻雾,能见度不超过1km,相对湿度大于90%,判定为雾,能见度低于10km,相对湿度不超过90%,判定为霾。

1.3数据处理方案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了Kendall-tau方案对雾霾天数进行趋势分析,同时对所有数据进行非参数显著性检验。该方案以时间为检测序列,具体检测模型如下:

将数据带入模型中,对气象数据进行非线性处理,其中,x表示雾霾天气要素,t表示时间,本次实验处理的数据显著水平为α=0.01,如果,可以判定为趋势显著。

2、结果分析与预测

2.1雾霾月际分析

通过模型数据分析可以得出2000年至2014年15年间太原雾霾月际变化情况。主要结论如下:(1)2000年至2014年期间,太原全年各个月的轻雾天气明显多于雾、霾、烟幕天数,其中7月至11月的轻雾天气最多;(2)太原全年各种天气天数如下,烟幕天气天数最少,为15天,雾为8.6天,霾为36天,轻雾天气为67天;(3)各种天气的月际分布情况如下,所有雾霾天气现象均表现出明显季节变化趋势,轻雾天气峰值在8月份,雾天气峰值在10月份,轻雾天气与雾天气在7月份至12月份比较常见,霾天气峰值在12月份,烟幕天气峰值在1月份;(4)以上天气现象均受到相对湿度、气流、温度的影响。

2.2雾霾年际分析

通过模型数据分析可以得出2000年至2014年15年间太原雾霾年际变化情况。主要结论如下:(1)轻雾、雾、霾、烟幕等天气现象发生天数均呈现逐年增长的变化趋势,这与经济发展具有直接关系,经济发展带动了建筑设施建设,城市空间中的颗粒物越来越多,因此,上述天气逐年增加,其中,輕雾天气的年均上升速率为每年1.2天,雾天气的年均上升速率为每年0.06天,霾天气的年均上升速率为每年1.36天,烟幕天气的年均上升速率为每年0.3天,可以看出霾天气的增加速度最快;(2)2008年以后,太原雾霾天气出现连续波动,且雾霾天气年均天数上升趋势有所减缓。

3、太原雾霾影响因子研究

3.1厄尔尼诺因素

经过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太原地区2000年至2014年期间的雾霾形势十分严峻,年均雾霾天数超过100天,其中,2007年的雾霾现象最严重。根据吴成德等人的研究,华北地区的雾霾天气与 厄尔尼诺因素有直接关系,将本文研究结果与厄尔尼诺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太原地区的雾霾现象与厄尔尼诺因素呈现较好的对应关系,根据厄尔尼诺评测体系,2003年、2006年以及2007年符合EINino定义标准。以上3年的雾霾天气峰值均在12月份,太原地区的雾霾天气主要集中在12月至1月份。厄尔尼诺的影响机制如下:北半球冬季时期,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呈现异常偏暖,由于海气作用,在东南亚季风区会出现冬季风偏弱的情况,导致环流异常,直接影响了太原地区气候环境,导致太原地区空气循环阻滞,为雾霾天气提供了产生环境。

2.2全球变暖因素

全球变暖对太原地区雾霾影响较大,从结果数据可以看出,太原地区的雾霾天气主要发生在冬季,利用模型计算雾霾天气与冬季气温的关系,可以得出关系系数为0.6,因此,太原地区的雾霾天气与全球变暖具备正相关性,在一定范围内,太原地区冬季气温越高,雾霾天气天数就会越多。通过对15年期间的冬季气温与雾霾天气进行相关性分析,可以看出,2007年以前两者同时增加,2007年以后两者波动一致,冬季气温与雾霾天气表现出明显得相关性,以上结论说明冬季气温对雾霾天气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2.3社会活动因素

除了气候因素,人类社会活动也是雾霾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下面重点分析太原以及周边地区的人类经济活动对雾霾天气的影响。太原乃至山西地区一直以煤矿工业为主,除此之外,燃煤排放、机动车尾气、秸秆燃烧以及建筑扬尘等,都是雾霾形成的重要原因。2007年以后,太原地区开始重点整治企业废气处理问题,雾霾天气得到明显改善,截至2014年,太原地区实现集中供暖2500万平方米,拆除供暖锅炉600台,直接减少燃煤消耗90万吨,市区燃煤减少60%以上,同时加强了周边农村供暖体系建设,减少农村燃煤消耗15万吨,拆除燃煤烟囱6000根以上。经过以上整改之后,太原周边雾霾明显减少。

4、太原雾霾防治对策

4.1企业废气处理

企业废气是造成雾霾天气的重要原因之一,太原地区冬季供暖需求巨大,且一直采用燃煤供暖形式,一方面燃煤质量不达标,企业废气处理不合格,另一方面市区分散供暖,造成巨大的能源浪费。因此,太原地区的雾霾防治工作应该结合本地区的工作实际,重点做好冬季雾霾防治工作,完善重度污染预报机制,细化各种应急预案,将市区各类燃煤锅炉纳入管理体系,拆除不达标的燃煤锅炉。除此之外,重点监控电力、冶金、水泥等重污染企业。

4.2建筑工地管理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太原地区的建筑雾霾防治工作可以借鉴天津等地区的经验,实现责任细化,将责任划归各个一线单位,尤其明确开发区管委会责任,建立完善的“定责、履职、问责”机制,将市区以及周边的各个工地纳入管理范围,实现网格化管理体系,对不达标的工地下达整改文件,将建筑、道路扬尘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4.3其他措施

其他措施包括机动车尾气管理、秸秆焚烧管理等。针对机动车尾气问题,可以效仿北京的管理方案,实现机动车辆限行,对达不到国家标准的机动车辆进行销毁,严查市区内机动车“冒黑烟”的现象。针对周边地区焚烧秸秆的情况,应该加强环保意识宣传,一方面对违法行为进行严格处理,另一方面为周边地区农户讲解秸秆焚烧的危害,同时加强秸秆回收工作,实现废物利用,降低秸秆焚烧对环境的影响。

5、总结

太原的雾霾治理形势十分严峻,且太原是山西地区雾霾的中心地带,从月份分布进行分析,11月份至2月份是霧霾的峰值阶段,8、9月份是雾霾的谷值阶段。近十年来,太原雾霾天数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年平均雾霾天数超过60天,影响太原天气的因素包括厄尔尼诺现象、气候变暖、机动车尾气、燃煤排放、土建扬尘等,其中人类社会活动是造成雾霾的主要原因,太原地区的雾霾治理措施包括燃煤控制、机动车限排等,希望本文的研究有利于太原地区雾霾治理工作的推进。

参考文献

[1]刘晓慧.长江三角洲地区霾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4.

[2]王彦囡.城市雾霾的外部成因及对公众的影响分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

篇10:关于雾霾的作文和素材

最近霧霾天氣很嚴重,本來周一至周五每天上午的大課間都要跑操,因為霧霾天氣,每天的跑操也取消了。霧霾天氣,街上的行人很多都戴上了口罩,怕霧霾呼吸到肺里,影響健康。什麼時候中國才可以沒有環境污染,沒有霧霾。

發展經濟的同時,損壞了環境,這是愚蠢的做法。地球是每個人賴以生存的家園,如果地球的環境被嚴重破壞,生態平衡被打破,那麼人們的家園也將不復存在。霧霾也是環境被嚴重污染的一個表現。霧霾對人的身體健康損壞非常大。許多專家稱霧霾對人的危害比非典更可怕。霧霾直接傷害的是人體的呼吸系統,尤其是肺。其次霧霾還會傷害人的心臟。研究表明,霧霾天氣中的顆粒污染物對有造成人體心肌梗死的可能。再次,霧霾天氣傷害人的皮膚。皮膚暴露在外,是最先接觸霧霾的部位,也是接觸霧霾時間最久的部位。因此,在霧霾天更應該做好皮膚的清潔。最後,霧霾還會傷害我們的大腦。當霧霾天氣中,PM2.5增加10微克/立方米,人腦的功能就會衰老三年。這項研究也讓我們更了解了霧霾對人造成的傷害。

霧霾天氣,一定要做好防護措施,減少室外活動時間。出門盡量帶可以防止霧霾顆粒的口罩。解決霧霾最根本的方法應該是所有人共同保護環境,愛護環境。如果繼續損壞環境,以後的霧霾會更加的嚴重,人們也將可能不能生活在地球上。讓我們愛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地球吧!

篇11:中考关于环保雾霾的作文

雾霾来了!它像一个面目狰狞的侵略者,笼罩住蓝天白云,笼罩住我们赖以生存的城市。它用它肮脏的手臂捂住了我们的眼睛,被它污染的空气侵入我们的喉咙,污染着我们的肺。阳光不见了,一片灰蒙蒙。街上行人也显得灰头土脸。树木花草都染上了一层灰色。被它肆无忌惮蹂躏下的整个城市显得很脏,就像多日未洗的脸一样脏兮兮的,五官也皱巴巴的不清晰了。肮脏的空气让人窒息,我要我的蓝天,我要我的太阳,我要那蓝天下悠悠闲闲的白云,我听到自己心底的呐喊。

为什么我们就不能保护空气,保护环境,珍惜大自然呢?有人统计,空气中的PM2。5大多来自汽车尾气。关于PM2。5,大家可能会想:反正我在车里,又不关我的事情,再说就我一辆车能有多少污染,管它干嘛?……可是坐在车里的你知不知道,如果每个人都这样想,所有人和动物都要呼吸你们的错误,现在虽说限号,可是根本抵挡不住侵略者的步伐。居然有人为了对付限号,买两辆甚至多辆车,这样不是更加重大空气污染吗?

其实我们不只是破坏自然,更是一点点的伤害着我们自己。为了我们的明天,为了我们的碧水蓝天,我总结了几条建议,希望能给未来的蓝天做点小小贡献:

1、节约用电,减少燃煤

2、少伐木,多种树

3、不图方便焚烧秸秆,树叶等

★ 中考以环保为话题的优秀作文

★ 环保作文150

★ 环保作文300

★ 关于环保作文

★ 环保与发展的中考素材积累

★ 中考作文 及范文

★ 中考作文范文

★ 中考作文

★ 中考作文

篇12:中考关于环保雾霾的作文

外面的天气是一片灰暗,我的心也跟着充满灰意。“唰”一辆大客车从我眼前划过,汽车尾部,有一股黑烟匆匆而上,让原本灰暗的淮安城又“绣”上了一层危害。我捂着鼻子跑走了,这样的环境还能让人生存吗!“咳咳”我随声望去,原来是几个没有带口罩的路人呀。看到他们紧皱着眉头,我忽然想起这样严重的空气污染给人体也带来了许多不必要的危害——

吸入了太多空气中的细菌,大家都会知道对人体的肺部很不好,并且还会缩短人的寿命,这空气的污染带给我们的危害真的太多了!写到这里,我不由的把笔放下了,望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我的心中不禁多了一丝担心,担心这样的空气到底要延续多久?这雾霾还会带给我们带来哪些伤害?这些雾霾仿佛住进了我的心里,令我陷入沉思……

但世界总是充满希望,每当我走在回家的路上时,总会看见一些身穿有黄色背心的清洁工阿姨们,而只有她们这些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才能带给我,带给社会一丝温暖。她们不分白天黑夜都辛勤的劳动,为我们美好的生活做出一身的奉献。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向阿姨们一样,那这个世界该多么美好啊!我心想这些清洁工阿姨们带给我们多大的帮助啊!

同学们,让我们放下手中和笔,抛下脑后的烦恼抄起“武器”一起保卫我们的环境,我们的地球妈妈吧!就从随手捡起一片纸屑,少开一次汽车,世界将变的如此美好。手拉手,心连心,环保就从我们脚下,起航吧!

篇13:雾霾的经济学分析

一、雾霾产生的经济学原因

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是一种能见度较低的天气状况。雾是指因水汽凝结导致水平能见度低于一公里的天气现象,其本身不构成大气污染。霾一般呈黄色或灰色,主要是由于空气中的污染物导致水平能见度大于一公里但小于十公里的空气混浊现象。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直径小于2.5微米的可吸入颗粒———PM2.5。

形成雾霾天气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是不利的气象条件造成污染物的持续积累。由于城市大气气压较低、风速较慢,空气中的微小颗粒在低空中不断聚集无法扩散,较高的空气湿度使雾滴与细颗粒物结合形成较大的混合颗粒,过密的区位布局导致城市间的污染互相传导,推进污染形成。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是由于不合理的能源消费结构、工业废气的排放、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城镇化发展中建筑扬尘而综合引致的。

(一)不合理的能源消费结构

长期以来,“富煤、缺油、少气”的能源生产结构决定了中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在较长时期内不会改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天然气和清洁能源在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呈不断上升趋势,两者所占比重已由1990年7.2%上升到13%,但也应该看到,中国以煤炭和石油为主导的能源消费结构依然没有改变。2011年,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为34.8亿吨,其中煤炭和石油两者所占比重到达87%。这种以低热值的化石燃料为主以及“新型能源短缺”的能源结构特征,其负外部性对环境影响较大。2011年,由于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硫约为1 864.4万吨,烟尘为603.2万吨,粉尘448.7万吨。同时,由于中国能源技术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相对落后,煤炭工业整体技术欠发达,能源利用率低,部分能源以颗粒污染物的形式直接排放到大气中,构成大气污染物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工业废气的大量排放

作为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柱性产业———工业,2011年总产值为18.85万亿元,同比增长17.26%,占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的39.86%。“十一五”期间,中国钢铁、水泥等20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汽车、冶金等重点行业的集中度明显提高,工业已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然而,在推进工业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与环境产生一些冲突和矛盾,工业废气构成了大气污染物的主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业废气排放量迅速增加,大体上呈指数趋势上升。全国工业废气排放量由1999年的12.68亿吨增加到2010年的51.91亿吨,年均增长13.67%,高于同期工业增加值增速(可比价)2.52个百分点。2011年,中国工业部门耗能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约为70%,排放的二氧化碳为61.9亿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粉尘的排放总量为0.59亿吨。在工业内部结构中,处于主导地位的建材、冶金、石油炼化、火力发电、化工和重型装备制造占工业总比重达79%,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工业污染占全国总污染的60%以上。由于环保控制不利,“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造成了大气环境的严重污染。

(三)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提高

随着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中国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以汽油、柴油为燃料的农业机械和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长也是造成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截至2011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总保有量达2.17亿辆,车辆的急增使道路出现拥挤,行车速度降慢,当车速低于20km/h或缓慢行进时,一氧化碳、碳氢化物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会明显增大。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机动车排放污染物5 226.8万吨,其中氮氧化物599.4万吨,颗粒物59.8万吨,碳氢化合物487.2万吨,一氧化碳4 080.4万吨。汽车尾气的污染,不仅是造成城市雾霾的重要推手之一,其中主要颗粒物多为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

(四)城镇化进程中大量的建筑扬尘

城镇化建设是近年来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表现为地区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中立交桥穿梭、高楼林立、建筑工地上塔吊和脚手架相映衬的景象应接不暇,搅拌机、渣土车马达轰鸣。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建筑工地扬尘导致PM2.5的大量产生。2011年中国房地产业投入为1 088.13亿元,房屋建筑面积达85.2亿平方米,建筑业增加值为2.207万亿元。然而,很多施工单位环境意识淡薄,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施工现场没有严格有效的管理,使得建筑施工扬尘大范围飘散,空气水平能见度降低,对大气环境造成较大污染。

二、雾霾的社会经济效应

雾霾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容小觑,中国每年因空气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GDP1.2%。由于空气混浊,能见度低,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比平时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城市交通受阻、航班延误、停开的现象屡见不鲜,与交通运输有关的产业更是损失巨大。1月29日,北京、青岛、杭州等机场航班受到严重影响,天津、山东、河北、湖南、湖北省市约30余条高速公路部分路段通行受阻。对于农户来说,连续的雾霾天气使农作物生长减慢,农产品价格上涨,农户利益受损。同时,雾霾治理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环保部公布的《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中的八个重点工程项目,涉及二氧化硫治理、氮氧化物治理、黄标车淘汰、油气回收、扬尘综合整治等方面,总投资需求约3 500亿元。然而,因为空气环境污染,人们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差,呼吸性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慢性病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以往癌症患者多是五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如今提前了十五至二十年,青壮年没有健康的体魄工作,将导致社会人力资源成本提高,经济社会运行成本加重,这方面的损失将是难以估量的。

大规模的雾霾天气给某些领域带来了机遇。严重的空气污染,催生了口罩、空气净化器的热卖。仅1月11、12日两天,全国口罩网购订单超过2.3万笔,合计近50万只口罩,其中北京地区最为突出。伴随着公众对于空气质量和身体健康状况重视程度的提高,空气过滤产品的市场将进一步扩大。同时,空气质量监检测设备和环保产业也开始兴起,在资本市场上,PM2.5的相关概念股开始被市场关注。然而,“雾霾经济”的微小利润无法与环境污染的重大损失相比,先污染后治理的措施断不可取。

三、治理雾霾的对策及建议

(一)强化全民环保意识,充分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全面规划,科学发展,切实改变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建立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的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以促进资源节约,提高资源利用率。在今年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采取切实的防治污染措施,促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下决心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大气、水、土壤等突出环境污染问题,改善环境质量,维护人民健康,用实际行动让人民看到希望。”这些充分显示了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二)完善相关法规,加强政府监管

积极扶持质量效益型、资源节约型的产业和企业的发展,在企业内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环保产业。严格控制工业废气、废物排放,淘汰一些技术落后、能耗物耗高、严重污染环境且无市场前景的产业,大力扶植环保产业的发展并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使其重新焕发生机。各地政府依法对各区域的工业废气、废物排放以及建筑扬尘排放进行监管,制定规章,严格奖惩。20世纪,英美等一些发达国家也曾出现过类似的大气污染现象。1956年英国发生大雾后,国家立即颁布了《清洁空气法案》,采取关闭部分市内发电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对烟囱高度进行强制性规划、加强污染处罚力度等措施,大雾天气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治理。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借助于排放权交易机制,三十年间减排了约47.6%的二氧化硫。在中国今年的“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提出,要专门针对雾霾对《大气污染防治法》进行修改立法,并表明了他的看法:“政府若下决心,治霾不超十年效果明显”。

(三)大力发展新型能源,促进能源体系多元化

煤炭长期以来占据着中国能源结构的主体地位,想要在短时期内改变这一格局是不符合实际的,我们应根据中国能源结构的实际情况,加大科技创新,逐步降低以煤炭、石油为主的化石能源的消耗比例,促进天然气产量的快速增长,推进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利用。2011年全国天然气勘查新增探明地质储量7 659.5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9.6%。全国煤层气勘查新增探明地质储量1 421.7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7.5%。这些数据表明,中国具有“以气代油”、“以气代煤”的良好资源基础。同时,中国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2/3的国土面积年日照小时数在2 200小时以上,全国陆地可利用风能资源加上近岸海域可利用风源,共计约十亿千瓦。大力开发以风能、水能、地热能、太阳能以及核能为代表的新型能源,将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之间的替代关系作为解决中国能源供需矛盾和环境压力的有效途径。根据“十二五”期间中国能源体系改造的方向,逐渐优化能源结构,在保证对环境污染最小化的标准下带动经济的持续发展,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保双赢的局面。

(四)改变工业布局,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中国重化工业总体分布在东北、华北以及沿海地区,具有明显的集聚性。“过密”的工业布局,使有限的资源难以得到合理分配,加重地区环境污染的隐患。优化中国工业布局,加强地区间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建立产业分工和转移的利益协调机制,引导各地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发展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产业集群。在“固增长”的同时,注重中国重点产业发展长期存在的问题,坚持“远近结合、内外并举、标本兼治”的原则,完善相应政策措施,改善体制机制,在传统产业中注入创新元素,促进其转型升级,加大新兴产业培育力度,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使其尽快成为支柱产业。对于大中型企业要保持其原有优势,增强内在增长动力,将企业做大做强,对于中小型企业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帮助其克服困难,使中小企业突破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将企业做精做专,努力将中国的产业发展模式由数量增长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相互渗透、快速发展。

(五)降低汽车尾气排放

由于中国城市公交系统不完善,市民的出行受到限制,机动车数量急剧增加。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对公交系统进行多方面的资源配置,完善城市交通运输体系,减少市区部分车流量,使交通环境保持顺畅。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燃料的品质和燃烧的效果,改进燃料品质、提高燃烧效率、大力发展以清洁能源为动力的汽车,控制汽车排放污染。同时,由于汽车的自净化能力会随着汽车使用时间变长和行驶里程的增加而降低,有关部门应制定严格的车辆准入制度和监控体系,明确规定达标车型核查及机动车的市场准入工作,严控超标排放机动车上路。多举并行,最大程度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量。

(六)控制、降低建筑工地扬尘

对于建筑工地施工的扬尘,各地政府应规范、细化相应的标准和法规,依法对施工企业进行约束,对施工人员进行环保教育,对施工过程和施工现场进行监管;在施工过程中应提倡清洁生产,积极实施“黄土不露天”工程。建筑工地周围应设置遮挡围墙,防止有害气体的流出,施工现场内应进行定期洒水以降低扬尘,对于易产生扬尘的建筑材料应采用相关材料进行覆盖处理,覆盖剂的选择应根据污染最小化原则,禁止在施工场地内焚烧。施工场所内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应及时拆除工地围墙等其他临时设施,并将四周环境清理干净整洁。

参考文献

[1]中国各年统计年鉴及政府相关部门网站统计数据.

[2]崔民选.中国能源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课题组.中国产业振兴与转型升级[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0.

[4]吴进红.开放经济与产业结构升级[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5]耿国彪“.十面霾伏”谁来拯救我们的天空[J].绿色中国,2013,(2).

[6]邓志茹,范德成.中国能源结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9,(6).

上一篇:大学生寒假仓管员实践报告下一篇:工程地质试验指导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