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进之,沛国人》阅读参考答案

2024-05-13

《高进之,沛国人》阅读参考答案(共2篇)

篇1:《高进之,沛国人》阅读参考答案

周国平

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一个严重弱点,就是重使实用价值而轻精神价值。

那么,有没有例外呢?有的,而且可以说几乎是惟一的一个例外王国维。在世纪初的学者中,只有这一个人为精神本身的神圣和独立价值辩护,并立足于此而尖锐地批评了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实用品格。但是,在当时举国求富强的呐喊声中,他的声音被完全淹没了。我想从一件与北大多少有点关系的往事说起。,北大热闹非凡地庆祝了它的百年大典。当时,纯北大人或者与北大沾亲带故的不纯的北大人纷纷著书立说,登台演讲,慷慨陈词,为北大传统正名。一时间,蔡元培、梁启超、胡适、李大钊、蒋梦麟等人的名字如雷贯耳,人们从他们身上发现了正宗的北大传统。可是,北大历史上的这件在我看来也很重要的往事却好像没有人提起,我相信这肯定不是偶然的。

北大的历史从18京师大学堂成立算起。19,清政府批准了由张之洞拟定的《奏定学堂章程》,这个章程就成了办学的指导方针。章程刚出台,就有一个小人物对它提出了尖锐的挑战。这个小人物名叫王国维,现在我们倒是把他封做了国学大师,但那时候他只是上海一家小刊物《教育世界》杂志的一个青年编辑,而且搞的不是国学,而是德国哲学。当时,他在自己编辑的这份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批评张之洞拟定的章程虽然大致取法日本,却惟独于大学文科中削除了哲学一科。青年王国维旗帜鲜明地主张,大学文科必须设立哲学专科和哲学公共课。他所说的哲学是指西方哲学,在他看来,西方哲学才是纯粹的哲学,而中国最缺少,因此最需要从西方引进的正是纯粹的哲学。

王国维是通过钻研德国哲学获得关于纯粹的哲学的概念的。在20纪初,整个中国思想界都热衷于严复引进的英国哲学,惟有他一人醉心于德国哲学。英国哲学重功利、重经验知识,德国哲学重思辩、重形而上学,这里面已显示了他们与众不同的精神取向。他对德国哲学经典原著真正下了苦功,把康德、叔本华的主要著作都读了。《辨证理性批判》那么难懂的书,他花几年的时间读了四遍,终于读懂了。在我看来,他研究德国哲学最重要的`成就不在某个枝节问题上,诸如把叔本华美学思想应用于《红楼梦》研究之类。许多评论者把眼光集中于此,实在是舍本求末。最重要的是,通过对德国哲学的研究,他真正进入了西方哲学的问题之思路,领悟了原本意义上的哲学即他所说的纯粹的哲学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王国维所认为的纯粹的哲学是什么样子的呢?简单地说,哲学就是形而上学,即对宇宙人生做出解释,以解除我们灵魂中的困惑。他由哲学的这个性质得出了两个极重要的推论。其一,既然哲学寻求的是天下万世之真理,非一时之真理,那么,它的价值必定是非实用的,不可能符合当世之用。但这不说明它没有价值,相反,它具有最神圣、最尊贵的精神价值。无用之用胜于有用之用,精神价值远高于实用价值,因为它满足的是人的灵魂的需要,其作用也要久远得多。其二,也正因此,坚持哲学的独立品格便是哲学家的天职,决不可把哲学当做政治和道德的手段。推而广之,一切学术都如此,唯以求真为使命,不可用做任何其他事情的手段,如此才可能有学术之发达。

用这个标准衡量,中国没有纯粹的哲学,只有政治哲学、道德哲学,从孔孟起,到汉之贾、董,宋之张、程、朱、陆,明之罗、王,都是一些政治家或想当而没有当成的人。不但哲学家如此,诗人也如此。所谓诗外尚有事在,一命成文人,便无足观,是中国人的金科玉律。中国出不了大哲学家、大诗人,原因就在这里。

1.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中国文化传统中轻精神价值严重弱点的一项是

A.北大历史上为正宗的北大传统正名的往事没有人提起。

B.张之洞拟定的章程,唯独于大学文科中削除了哲学一科。

C.一时间,蔡元培、梁启超、胡适、李大钊等人的名字如雷贯耳。

D.在20纪初,整个中国思想界都热衷于严复引进的英国哲学。

2.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王国维重视精神价值的依据的一项是()

A.王国维为精神本身的神圣和独立价值辩护,并立足于此而尖锐地批评了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实用品格。

B.王国维对1903年清政府批准的轻精神价值的京师大学堂办学指导方针《奏定学堂章程》提出了尖锐的挑战。

C.王国维旗帜鲜明地主张,大学文科必须设立中国最缺少的属于纯粹的哲学的西方哲学专科和哲学公共课。

D.王国维认为,简单地说,哲学就是形而上学,即对宇宙人生做出解释,以解除我们灵魂中的困惑。

3.下列表述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指出,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一个严重弱点,就是重实用价值而轻精神价值。而王国维是唯一的一个例外。

B.王国维认为,西方哲学才是纯粹的哲学,而这又是中国最缺少的,因此最需要从西方引进的正是纯粹的哲学。

C.王国维研究德国哲学最重要的成就不在某个枝节问题上,而是把叔本华的美学思想应用于《红楼梦》研究之类。

D.王国维认为,纯粹的哲学就是形而上学,它具有最神圣、最尊贵的精神价值,而精神价值远高于实际价值。

答案:

1.C

2.D

3.B 答案解析: 1.蔡元培、梁肩超、胡适、李大钊等人都秉承了正宗的北大传统,他们是重精神价值的典范。

2.此项是王国维对纯粹的哲学的理解,并不能表明他重视精神价值。

3.A项文中是说几乎唯一的一个例外;C项文中是说,王国维研究德国哲学最重要的成就不是在于某个枝声问题。包括把叔本华的美学思想应用于《红楼梦》研究之类。D项文中是说精神价值远高于实用价值。

篇2:《高进之,沛国人》阅读参考答案

真是咄咄怪事,中国人汉语功底差,干韩国人何事?你寒心又如何?其实,中国人不懂汉语甚至闹出许多洋相的事例在咱们这里早就不是啥新闻了。我们的大学校长在高层论坛上读白字,著名的行走文化大师著作等身,但也因常常闹出用典错误甚至白字而让人逗出“石破天惊”的故事,国家级电台电视台主持人播音员“白话西游”早就被好事儿的网民们辑成专集传为“佳话”。去年在宁波,《现代金报》搞调查,一名刚刚毕业的历史系大学生不知道《三字经》的作者王应麟就是宁波人。最近,由于中央电视台一套、北京卫视等12家覆盖面较广、影响较大的电视台部分从业人员汉语功底实在令人寒心,“语林啄木鸟”《咬文嚼字》干脆宣布,将其作为“咬嚼”对象,专门进行挑错,免费培训。

检讨国人汉语功底令人寒心的原因,实在不是三言两语可以概括的。虽然国家有汉语言基础训练大纲,教育主管部门也有实施纲要,怎奈咱们的学生几乎从幼儿园起就不得不面临着巨大的升学竞争压力。在升学就是一切、上好学校就是硬道理的大前提下,什么素质教育,什么汉语言基础训练,什么唐诗宋词汉赋,统统得为应试教育,为升学、四六级英语让路,学好汉语能管用,能当饭吗?

正是在这种大范围、大面积的功利性环境氛围中,不要说小学、中学生汉语功底漏洞百出,多少人大学毕业了,却对传统文化一问三不知,有的硕士研究生连论文都是别字连篇。中学的文史课平时一般不上,等到中考时学校才安排突击补课;大学同样如此,文史类选修课少人问津,研究文史的大学生就更如凤毛麟角。去年,在上海举行的一个学术交流会,组织者竟然规定不准与会者说汉语,而必须用英语,这等怪事恐怕也只有在俺们这里才有吧?

都说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可近年来,随着国门大开、西学东渐,我们的传统文化流失与我国的水土资源流失速度几成正比。更令人称奇的是,我们国内口口声声哭着喊着要与世界文化接轨的人,根本不懂得中国国情和中国文化,反倒是真正实现了与世界文化接轨的华人、华裔著名人士,如杨振宁、丁肇中等人依然心系中华传统文化,许多场合对四书五经唐诗宋词等国学精粹都能娓娓道来、出口成章,这其中的意味真值得国人深思。

7、根据语境,推断下列词语的意思。(2分)

(1)免费培训:

(2)西学东渐:

8、根据文章有关内容,说说中国人汉语功底差在哪些地方?(3分)

9、中国人为什么学不好汉语,请用简要的语言概述原因。(4分)

10、结合文章内容,阅读下面歌曲《中国娃》的歌词,说说你对“中国文化”的理解。(4分)

《中国娃》(部分歌词):最爱喝的水呀永远是黄河水/给咱一身太阳色能把那雪融化/最爱吃的菜是那小葱拌豆腐/一青二白清清白白做人不掺假/最爱穿的鞋是妈妈那的千层底/站得稳走得正踏踏实实闯天下/最爱说的说永远是中国话/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说话最算话。

答案

7、(1)免费培训:这里指《咬文嚼字》将一些电视台作为“咬嚼”对象,专挑毛病而不受培训肥的行为。含有讽刺意味。(2)西学东渐指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文中有指中国部分人过于关注西方文化的意思。(2分,意对即可。)

8、(1)翻译资格考试中,出现了许多让人哭笑不得的答案。(2)中国人不懂汉语闹出许多洋相的事例不是新闻了。(3)中、小学生汉语功底漏洞百出,大学毕业对传统文化一问三不知。(3分,一点1分。)

9、(1)学生几乎从幼儿园起就不得不面临着巨大的升学竞争压力。(2)在升学就是一切、上好学校就是硬道理的大前提下,汉语及其传统文化为应试教育让路。所以中国人为什么学不好汉语。(4分,每点2分。)

上一篇:共同建设我们的祖国下一篇: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五版课后练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