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劳动创造托起中国梦

2024-04-13

用劳动创造托起中国梦(精选10篇)

篇1:用劳动创造托起中国梦

用劳动创造托起中国梦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个演讲台上,我演讲的题目是: 用劳动创造托起中国梦。

有一种力量,看似平凡渺小,它却成就着不凡的业绩;有一种行为,看似朴实无华,它却辉煌着一个人的一生,那就是劳动之美!

一个人可以一无所有,但不能没有梦想。梦想因人而异,小时候的梦想,长大的梦想,现实的梦想,未来的梦想,等等等等,正是因为有了梦想,我们才历经坎坷依然前行;正是因为有了梦想,我们才经历沧桑信心不改;正是因为有了梦想,我们才辛勤劳动描绘未来。

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都和我一样能深切地感受到:劳动的平凡,创造的伟大,梦想的光荣。

我们的梦想都是建立在中华大地这块热土之上,中国梦从来就在我们身边。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承载了太多的梦想。从天圆地方到四大发明,从秦皇汉武到康乾盛世,从武汉城的枪声到戈壁滩的两弹一星,劳动创造的梦想为世人惊叹。有人会说,那样的梦想离我们太远。

当穿越世界屋脊的青藏铁路,带来雪域金顶的余晖;当世界上最快的动车,驰骋在大江南北;当高速公路航空港,串联起曾经荒芜的版图,每一寸的土地都成为创新者的出发地。有人会说,那样的劳动太高级。

从王铁人一声怒吼,把中国贫油的帽子扔到太平洋,到许振超的创新工作法,令世界同行敬畏;从最美乡村教师到索道医生的坚守,一代又一代普通的劳动者,告诉我们,劳动者的精神真美!

那么中华民族这许许多多美好的梦,神奇的梦,甚至是“异想天开”的梦,为什么个个都能美梦成真呢?

那是因为,中华民族经历了千百年血与火的劳动和磨练,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劳动创造的奇迹,是劳动铸造了优秀的品质,让生活坚韧而有尊严,是劳动,是创造托起了中国梦!

有人说,做一个普通的劳动者,实在是太苦太累。总在等待着一夜暴富,等待着天上掉下馅儿饼的机会。也有人瞧不起这日复一日,简单甚至是有些沉重的劳作,怕那样的生活会落伍时代,耽误自己而一生后悔。老想着举起酒杯与成功干杯;害怕失败,吝惜哪怕一滴该流的汗水!

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梦想成真要靠劳动。机会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头脑。如果我们不在春天时鞠躬耕耘,秋日注定不会得到丰盈的果实。一个人只有在自身的岗位上,各尽职守,把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才会活的有滋有味,风生水起,才会拥有自己的一道彩虹。

作为中国一拖的员工,我们每个人的梦想与企业的发展紧密相连,便汇聚成企业的梦想。“个人梦”和“企业梦”连起来才会有方向,企业梦和很多的“个人梦”联系起来才有了基础。如何绘制“个人梦”的蓝图呢?答案只有一个,立足本职,全力以赴,为实现中国梦、一拖梦提供正能量。实现一拖梦,需要我们每一个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脚踏实地地做好自己的事情。有人说,我们的岗位太平凡,作业内容简单,体现不出个人价值和对企业生产的意义。可我不这么认为,在我们的身边,那么多工人师傅们以岗位为荣,到处上演着这样由一名又一名普通职工发明创造的“魔法”,让我骄傲、让我自豪。

普通运输工李洛胜,在工作中遇到了机械机罩运输效率低、容易磕碰伤的难题,自行研制工位器具立体挂装运输架,使单车发运效率提高一倍,该发明被命名为“洛胜架”。

50多岁的老职工郭建中,发现货物装车现场工人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影响物流速度。通过设计制作结构简单、安全方便的专用吊具,解决了飞轮的装车问题,大幅度降低了人工成本,减轻了职工劳动强度,提高了装车速度,避免了零件磕碰伤,提高了操作的安全系数。

柴油机总装线的职工开展“动作研究”活动,通过减少无效动作,优化标准操作行为,使操作工装配一台柴油机减少转身7次,节约时间33秒,别小看这短短的33秒,一个月就可节约17个班次。

在一拖公司,“岗位创新、岗位创效”的“双创”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方兴未艾。由普通职工所创造的“魔法”推动了一拖公司在销售收入过百亿的平台上,不断刷新创造更新着老国企的新奇迹。

每年,一拖公司各二级单位提出各类创新项目上万项,创效数千万元。

人人提建议,人人搞创新的氛围推动了企业技术创新,实现了一个老国企在历经辉煌、一度不前,又重新绽放的梦想。

《复兴之路》里,总书记深情地诠释了“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近代以来我们最伟大的梦想,而且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

圆梦!是的,就是圆梦。不光是我在圆梦,一拖的所有员工都在为了美好的梦想而辛勤付出着。我们的梦想很简单,就是让自己和家人能够过上美好的生活。我们的梦是花朵,花朵盛开需要肥沃的土壤和辛勤的浇灌。一拖就是这肥沃的土壤,而浇灌就是我们辛勤的劳动。所以我们要把自己的梦和一拖的梦和中国梦紧紧的联系在一起。以辛勤劳动为美,奉献企业,成就自我。

回首历史,1955年10月1日,中国最大的拖拉机制造厂就在洛阳涧西区原隋炀帝的皇家御苑破土动工了,向世人庄严宣布“中国人民耕地不用牛的时代开始了”。聚焦现在,一拖始终实践着振兴民族工业、打造民族品牌的报国理想,正在全力进行企业核心能力建设、加快企业战略转型;展望未来,“十里拖城”艰苦奋斗、不断创新,我们一拖人坚信,在我们企业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中国一拖、我们的“东方红”品牌一定会发展壮大、一定会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中华民族是热爱劳动的民族,正是劳动创造了我们上下五千年的灿烂历史文化,我们始终坚信,世界上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峰,世界上没有比脚更远的路途,我们要矢志不移的践行劳动之美,去实现我们的个人梦、一拖梦、中国梦。

朋友,我和你,都应憧憬梦想的美丽,更应崇尚劳动的荣光!

放飞吧,梦想

用我的劳动创造我的梦——我的一拖梦!

用我的勤劳实现我的梦——我的中国梦!

篇2:用劳动创造托起中国梦

《 人民日报 》(2013年05月01日 01 版)

中国梦,劳动美。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我们向全国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致以节日的祝贺,向各条战线上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必须紧紧依靠工人阶级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崇尚劳动、造福劳动者,必须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发挥劳模作用。“五一”前夕,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劳动对于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意义,热情赞扬了我国工人阶级的历史功绩和劳动模范的卓越贡献,对进一步激发广大职工同心共筑中国梦、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劳动创造未来,奋斗成就梦想。回望过去,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从建设三峡工程、青藏铁路等世纪工程,到举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的百年夙愿,从实现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多少辉煌的成就,在埋头苦干中铸就;多少豪迈的跨越,在挥汗如雨中实现;多少伟大的梦想,在胼手胝足中变为现实。正是劳动,成就了一个充满活力魅力的现代中国;也正是劳动,让我们今天无比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在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我国工人阶级始终紧跟党的前进步伐,坚定走在全民族伟大奋斗的最前列,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不懈奋斗,在共和国的史册上镌刻了劳动者的无上荣光。新中国的建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成就的取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无不凝结着工人阶级的历史贡献、展现着工人阶级的时代风采。实践充分证明,工人阶级是我国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是社会主义中国当之无愧的领导阶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开启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习近平同志强调,“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不热爱劳动,任何蓝图都不过是纸上谈兵;不努力工作,一切梦想都只能是一枕黄粱。以主人翁的姿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共同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我们才能不断抵达发展的新境界、梦想的新高度。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工人阶级要继承光荣传统、锐意改革创新,以领跑者的步伐解读中国梦,以劳动者的佳绩共创中国梦,以创新者的姿态拥抱中国梦。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始终做坚持中国道路的柱石;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做弘扬中国精神的楷模;坚持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充分发挥伟大创造力量,始终做凝聚中国力量的中坚。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实现中国梦,根本上是为人民谋幸福,让更多劳动者人生出彩、梦想成真。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始终牢记奋斗目标,更加关心职工群众生产生活,切实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各级工会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不断提升服务大局、服务职工的能力水平。全社会都要尊重劳动者,维护和发展劳动者权益,努力使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篇3:用实干托起老区人民的“中国梦”

“中国梦”凝聚着亿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憧憬——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

这些期盼勾勒出“中国梦”的生动轮廓;

这些憧憬融合成“中国梦”的炫丽底色。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江西是著名革命老区,扶贫开发任务艰巨,2012年底江西仍有38个特困片区县和原中央苏区县、3400个贫困村、385万贫困人口。

如何让这些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摆在了江西扶贫和移民系统的面前,也引起了刚刚新任不久的省扶贫和移民办主任章康华的深入思考。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统一的思想才能凝聚行动的力量。

江西省扶贫和移民办党组在全省开展了一次深入的大调研、大讨论,在论辩中论证,在交锋中交流,他们形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扶贫和移民工作必须整合资金、聚合资源,用攻坚的方式做一件事成一件事;他们厘清了一个思路,那就是突出重点、精细管理,在夯实大扶贫格局中做好搬迁移民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村庄整治和产业化扶贫四大战略性工作;他们明确了一个目标,那就是瞄准靶心、精准解决,即实施“113”工程,到2020年实现搬迁移民扶贫100万和转移培训100万贫困群众、完成34000个贫困自然村的村庄整治。

务实是行动的关键,真正的实干才能保证梦想的实现。

自确立了扶贫人的梦想后,江西扶贫和移民系统便以切实的措施踏上逐梦的征程。他们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搬迁移民扶贫新路径,及时下达2013年度移民搬迁补助资金1.58亿元,将6万人的搬迁计划全部落实到了161个集中安置点上,并在修水、龙南、于都和遂川4县开展进城进园搬迁集中安置试点工作,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他们积极开展“雨露计划”实施方式改革,在9个重点县开展试点工作,得到了广大贫困群众的高度认同;他们积极创新贫困村村庄整治工作,以贫困村的自然村为扶持单位,及时下达年度贫困村村庄整治资金6.037亿元,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对3400个贫困自然村着力实施村庄整治:他们积极发挥扶贫攻坚产业专项资金的扶贫效益,将省财政每年为41个特困片区县和原中央苏区县各安排1000万元资金用于发展扶贫产业,帮助贫困群众拓宽和稳定增收渠道。

务实的工作,不是一阵风,他们有系统的制度保障。为适应新时期扶贫和移民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在扶贫和移民工作规范性制度建设上花了大气力,用了真功夫,建立健全了13个“权责明晰、运转协调、工作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推进扶贫和移民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规范化。

务实的工作,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四个一”组合式扶贫攻坚再次发力。2013年以来,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领导及驻赣部队军级领导继续投入相当大精力,深入定点联系县了解基层情况,看望干部群众,研究帮扶措施,解决实际问题。据统计,38位省领导实地考察了60余个贫困村,走访慰问老党员、困难户180余户,召开座谈会50余次, 通过76个省直部门单位落实当年帮扶项目资金2.6亿多元,协调金融机构意向性贷款额度达4个多亿。中直单位驻赣定点扶贫再开新局。10个中直单位以极大的热情、切实的举措,投入对全省21个重点县的帮扶工作。据初步统计,上半年10个中直单位直接投入以及行业帮扶资金及物资折款近7000万元。社会扶贫再添热潮。在省领导和省直单位、中央驻赣企单位、省属大型企业的示范带动下,社会各界迸发出极大的扶贫热情,全省各地诸多非公企业、医院、学校、科研院所、驻地部队、社团组织纷纷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积极参与各地各级的扶贫开发工作。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38个县累计争取社会各界投入捐赠资金(含物资折款)6000多万元。 全省各级扶贫和移民部门通过各种渠道,共争取各类社会扶贫捐赠资金及物资折款近1.7亿元。

务实的工作,也得得了全省各级党政领导的空前重视,高位推动。省委书记强卫、省长鹿心社、 省委副书记尚勇、副省长姚木根等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对全省扶贫和移民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并深入基层检查、调研和指导扶贫和移民工作。刚刚结束的江西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明确要求,必须高度重视全省385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要帮扶到户。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深情阐述, 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能量。

人生如船,梦想是帆。

篇4:用劳动托起纺织强国梦

人民大会堂小礼堂华灯璀璨,喜气洋洋。全国纺织工业先进集体、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代表欢聚一堂,接受党和人民授予的崇高荣誉。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冯飞,国家公务员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云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表彰奖励办公室主任、国家公务员局考核奖励司司长薛红,发展改革委产业协调司副司长卢卫生,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曹学军,国资委行业协会联系办公室副主任张涛,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副主席杨冬旭,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原会长杜钰洲,副会长高勇、孙瑞哲、徐文英、杨纪朝、夏令敏,党委副书记陈伟康,顾问杨东辉、张延恺、张莉,以及来自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金融政研会等行业协会的领导出席了表彰大会。杨纪朝主持大会。

同时,来自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各成员单位的领导以及各省、市自治区纺织劳模评选表彰办公室、省市行办(协会)的领导以及纺织服装企业负责人、新闻媒体代表等共计800多人参加了人民大会堂的表彰活动。

会上,吴云华宣读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关于全国纺织工业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决定》。《决定》指出,为表彰先进,弘扬正气,进一步激发全国纺织工业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新的起点上不断开创纺织工业创新发展新局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决定,授予北京铜牛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网维中心等100个单位“全国纺织工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授予秦晓霞等330名同志“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荣誉称号,授予范静国等19名同志“全国纺织工业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在“十三五”开局之年的重要时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隆重召开大会,表彰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先进集体,这对于激励和鼓舞全国2000多万纺织产业工人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满怀信心地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纺织强国建设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评选表彰全国纺织劳模,是纺织行业的光荣传统。自建国以来,一直坚持举办评选表彰活动。60多年来,共评选表彰了5500多名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一大批先进集体。

一代又一代的纺织劳模及其体现的时代精神,成为鼓舞激励广大纺织产业工人爱岗敬业、开拓创新、无私奉献、拼搏实干、团结协作的重要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对纺织工业快速、稳定、科学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激励、推动和促进作用。

在热烈的气氛中,受表彰的全国纺织工业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代表登上主席台,接受领导人向他们颁发全国纺织工业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荣誉证书。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这是纺织行业的大事和好事

评选表彰全国纺织劳模是纺织行业的优良传统。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是我国工人阶级的优秀代表,也是纺织工业先进生产力的优秀代表。

在全党上下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之际,全国纺织工业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隆重召开,这是纺织行业的一件大事和好事,也是纺织行业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希望纺织行业大力弘扬纺织劳模精神,宣扬劳模先进事迹;关心爱护劳模,探索建立劳模培养培育机制;受表彰的劳模珍惜荣誉,苦练本领,为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冯飞:坚守三种精神 谱写时代风貌

劳动最光荣,劳动最美丽,劳动最伟大,我们要在全社会发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大政方针,全行业杰出代表共同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此次表彰既是对过去成绩的赞扬,也是对未来的鼓舞。对于继续推动行业发展,推进供给侧改革,有三种精神非常重要。

应发扬劳模精神,发挥先进典型的带动作用。创造纺织工业辉煌成就的主体是纺织产业的工人队伍,劳动模范是这支队伍的中坚力量,他们不仅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还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

应弘扬工匠精神,推动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迈向新台阶。国内纺织行业规模很大,但中高端的产品和产业数量仍旧相对较少,创新和设计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顶天立地的知名品牌还很缺乏,从业者应当持续专注一个领域,发挥工匠精神,成就中国纺织工业的核心竞争力。

应培育企业家精神,创造更先进的现代企业制度,激发创新活力,形成发展新动力。企业家精神首先要发扬筚路蓝缕的创业精神;要发扬日新月异的创新精神,求变求新,敢为天下先,探索升级创新之旅;要发扬物勒工名、以考其诚的担当精神,履行社会责任;要发扬千金一诺的契约精神,诚信是工业文明的组成部分,要培养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精神。

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是提升纺织业软实力,激励全行业前进的动力。希望未来广大纺织行业劳动者,以先进代表和劳模为榜样,继续发扬爱岗敬业、精益求精、无私奉献 、诚实守信、团结担当的精神,开创纺织业的新局面。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劳动创造了我国纺织工业的辉煌

纺织工业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由传统手工纺织业进入近代纺织工业起于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是我国最早开始动力机器工厂化生产的重要产业,由此诞生了我国最早的一批产业工人,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拥有2000万职工的纺织产业大军。

广大职工以辛勤的劳动把我国建设成为产量超过世界一半,国际市场占有率超过世界三分之一的全球最大的纺织服装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形成了上下游产业链完整配套,产业结构和布局日益优化。“十二五”期间, 我国纺织工业发展谱写了新的篇章。毫无疑问,“十二五”以来,我国纺织工业取得的每一项成就无不体现着全行业广大职工同心同德、奋力拼搏的精神,饱含着他们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凝结着他们的无穷智慧和创造活力。今天受到表彰的100个先进集体和349名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nlc202309091454

他们虽然岗位不同,但事迹同样感人,同样精彩。他们以一流的业绩,创造了巨大的精神和物质财富,彰显了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深刻内涵;他们以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伟大劳模精神。为实现纺织强国梦,我们要在纺织行业广大职工中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奏响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时代强音。要不断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培养高素质的纺织产业大军。要在全行业进一步营造和形成崇尚劳模、学习劳模、争当劳模、关爱劳模的浓厚氛围和价值导向。劳动创造辉煌,奋斗成就伟业,让我们用劳动托起纺织强国梦!

国资委行业协会联系办公室副主任张涛:依托协会弘扬劳模精神

近年来,纺织业积极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以科技、品牌、人才、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做出了卓越贡献,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我国从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纺联以服务纺织、造福行业为宗旨,积极发挥服务企业、引领行业的社会作用,希望纺织行业进一步培养和挖掘劳动模范,弘扬学劳模、争先进的劳动传统,弘扬学先进、当先进、关爱先进的风气,积极开发劳动要素中的劳动价值,维护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发挥劳动组织的作用,提高文化软实力,推动更高的社会责任履行,创造转型发展新局面。

希望纺织行业可以进一步挖掘行业劳动模范,弘扬争劳模、创先进的精神,大力宣传劳动模范先进事迹,提高行业文化软实力和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奏响劳动创造伟大的时代强音“十三五”时期,我国纺织工业在科技、品牌、可持续发展和人才四个方面的综合发展水平将进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面对新起点、新挑战、新机遇,纺织行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一种万众一心、奋发向上的力量,更加需要一种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精气神,更加需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充分发挥纺织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在全行业凝聚起艰苦奋斗,团结拼搏,万众一心创新、创造、创业的强大正能量,实现几代纺织人梦寐以求的纺织强国梦。

全国纺织工业先进集体风采展示

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

强练科技内功 常青品牌基业

在中国服装业内,波司登拥有响当当的知名度。至今,波司登已经拥有“中国世界名牌产品”、“中国工业大奖”、“全国质量奖”等多项荣誉。

“波司登”商标在国内注册时,同时也在美国、加拿大、瑞士等68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注册,把企业发展的目标定位到了欧美发达国家。2007年波司登羽绒服被国家质检总局授予“世界名牌”称号,公司也成功在香港上市。2012年7月26日,波司登伦敦旗舰店暨欧洲总部抢在伦敦奥运会开幕前一天,在英国最繁华的牛津商业圈盛大开业。

值得一提的是,波司登突破了传统羽绒服的概念,首创推出“秋羽绒”新概念羽绒服,打破了羽绒服只能在冬天穿着的常规,延长产品销售周期2个月以上。

作为一家使命感、价值观驱动的优秀企业,波司登立志做时代的企业、负责任的企业和有远大梦想的企业,在产业链、低碳环保、社会事业等领域积极实践社会责任。波司登6大直属工业园、500多家原辅料供应商和协作工厂,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超过30万。

不论是坚守品牌与品质的发展理念,还是对于社会责任的履行,波司登都是中国服装业的优秀代表,以行动诠释了一个能够承载社会责任与使命品牌的真正内涵。

浙江富润股份有限公司

围绕发展抓党建 抓好党建促发展

从1997年上市时算起,当时只有5600万元股本的“浙江富润”至今已累计实施分红4.05亿元,富润集团打造了中国纺织企业发展的蓝本之一。同时,相比于硬实力的不断增强,公司在软文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同样熠熠生辉。

集团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抓好企业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公司党委被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浙江省委分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和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公司坚持依靠群众、相信群众,充分保障职工的民主权利。在重大政策出台前,以合理化建议和意见征求单的形式,放手让职工参政议政,迄今征集职工意见、建议已超过4万余条。公司在工作生活上关心职工,尽力为职工解决后顾之忧。建立困难职工救助基金——“富润困难职工基金会”,以职工自愿捐款和“得奖不忘献爱心”的凡奖必捐机制充实基金资金来源,开展经常性的帮困救助,近20年来每年职工参捐率达百分之百,累计捐款达12万多人次,累计募集资金1800余万元,救助困难职工共13000多人次,补助资金达1500余万元。

多年来,“不管企业体制怎么改,机制怎么转,牌子怎么换”,富润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不但不能削弱,还要根据实际不断加强和改进”,促进企业的改革、稳定和发展。

上海洁润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实验室

从核心技术到核心竞争力的登攀

“企业+实验室”的模式被称为“实验室经济”,实验室经济的快速发展,缩短了“从技术到产品、从产品到商品”的时间和过程。以“生产性、技术型现代服务业”为定位的中大洁润丝实验室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的。

中大洁润丝实验室成立于2000年初,前身是中大科技公司纺织化学研究所,现在与中大科技公司互为融合,集聚企业优势资源。目前实验室团队有30余人,注重技术原创、技术储备,积极推动行业的科技进步,建立健全技术创新体系。

近年来,中大洁润丝实验室全面实施科技人才战略、技术标准战略、知识产权战略、品牌文化战略,相继获得国家专利200多项;作为第一起草单位,制订国家标准3项;荣获国家及省部级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重点新产品、优秀发明奖、推广实施金奖等科研奖项40多个。2007年2月,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分子制版感光材料”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实验室先后涌现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上海市级科技标兵、上海市职工科技创新标兵、上海领军人才、纺织行业年度创新人物等,荣获上海市十大工人发明家提名奖、上海市科技精英提名奖、郝建秀小组式全国纺织先进班组、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改革开放30年推动纺织产业升级重大技术进步奖、上海市劳模集体等,目前正在积极筹建院士工作站。

篇5:用劳动托起中国梦

首先,我想请大家思考一个小问题,梦想是什么?没错,梦想是希望,梦想是坚持,梦想是动力。那么,中国梦又是什么呢?我想,中国梦并不是南柯一梦,也不是庄周梦蝶,而是几代中国人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用鲜血和生命所铸造的强国梦!是国家繁荣富强,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五位一体建设的幸福梦。而劳动者则是21世纪中国梦的主力军,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基层力量。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工作报告中指出“中国铁路迅猛发展已成为国家名片”,而桃威铁路,更是从无到有,从落后到繁荣。1996年9月,耄耋之年的原全国政协副主席,铁道部原部长吕正操先生在视察桃威铁路时,欣然提词写道:“路通则业兴”。桃威铁路从一趟旅客列车发展到开通多班次、多目的地旅客列车;从国内货运业务发展到中欧班列、中日韩冷藏集装箱班列。桃威铁路人从零起步,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一步步走向灿烂辉煌。

一、国家富强,是实现中国梦的先决条件,也是建设中国梦的稳固基础

我始终不能忘记2017年的9月15日。那天,随着一声熟悉的火车汽笛,山东省内首条直达中欧的货运列车通过疏港铁路专用线缓缓驶离威海,开辟了威海至德国杜伊斯堡的货运通道。一趟趟跨国班列穿越山河、响彻沙溪、驰骋在神州大地,这不仅体现了桃威铁路在新时代、新环境、新挑战下突飞猛进的发展,也体现了威海市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的区域优势和枢纽作用,同时标志着“一带一路”经济区开放后,我国与各国家,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的蒸蒸日上。这时我不禁回想起老一辈人经常挂在嘴边的小米加步枪,再看看如今自主研制的新型战斗机、航母,纵横在万米高空的跨国航班、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我真想由衷再赞叹一声“厉害了,我的国!”

二、民族振兴,是实现中国梦的坚实支柱,而基层党员,则是民族振兴的灵魂

还记得2016年底,一场突如其来的严寒席卷过大半个中国。与冷空气相约而至的冬雪,为美丽的海滨城市带来了冬日的肃穆,也给铁路行车,客运组织列车乘降带来了隐患。在这场十年罕见的大雪中,民航瘫痪,公路停运,无数旅客滞留威海,他们中有盼望与家人团聚的莘莘学子、古稀老人,有计划出差的商旅人士、业界精英,有期待着幸福蜜月的新婚夫妇、金婚老人,铁路变成了交通运输业的最后一道堡垒。天寒地冻的日子里,桃威铁路的党员们首当其冲的站出来了!他们一寸寸巡查轨道,一米米清理站台,一个个检修道岔,用自身微薄的力量,立足本职岗位,确保行车安全。2016年11月22日那天,正是那场大雪下的最厉害的时候,我所值乘的K412次旅客列车担当威海至北京的旅客运输工作。零下15度的严寒天气,冻住了列车18节车厢所有的上水管、排污口,为了保证旅客正常出行,列车长带领着党小组成员们,利用休息时间,站在没过小腿肚的积雪中,一节节车厢耐心的用热水疏通,不顾漫天的飞雪钻进衣领、袖口,也不在乎脚下的积雪灌进鞋子浸湿袜子。他们用了整整两个小时,终于将全列车18节车厢疏通完毕,满足了旅客们16小时旅途中的生活保障,而他们的耳朵全部被冻伤,手指也被冻到无法活动,鞋子也被雪水泡湿,有的甚至结起细冰。站在风雪中,俨然成了一个活动的雪人,他们并没有一句怨言,我问车长:“冷吗?”车长摸了摸胸口的党徽说:“冷!但是我们是共产党员,人民群众需要我们,这都是我们党员应该做的!”简单朴实的一段话,说出了桃威铁路一线党员的心声,也道出了中国成千上万党员的心声!正是有了无数奋斗一线、投身祖国建设的基层党员,才奠定了复兴伟大中国梦的灵魂!

三、实现中国梦,落脚点一定在人民幸福

为了提高人民群众出行幸福感,铁路部门率先提出了:“平安出行,有序出行,温馨出行,让旅客体验更美好”的口号。桃威铁路也推出了“一路顺馨”的特色服务宗旨,为不同的旅客提供有针对的人性化服务,提高旅客出行幸福感。记得一次乘务工作中,我的同事——餐车乘务员曲小丽一如既往的推着食品车为各车厢的旅客带去零食与方便食品,吆喝声与叫卖声的间隙,曲小丽无意间注意到一位头发半白的老大爷,这位老人颤颤巍巍的向周围的旅客询问着什么,一脸的迷茫与焦急,颤颤巍巍的步伐在本就超员的硬座车厢中显得格外的醒目。眼前的情景促动曲小丽赶忙迎上前去询问:“大爷,我是这趟列车的餐车工作人员,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的吗?”,这位老者看到曲小丽,似乎看到了救星,赶忙对曲小丽说:“同志啊,我这中午肚子饿了,想喝个泡面,忘拿筷子了……”,了解了这位老者的困境,得知他购买的是无座车票后,曲小丽赶忙把老人请到了餐车,不仅为老人准备了筷子,还热情的为老人安排了座位、帮他泡好面,请他安心用餐。见此情景,老人不禁眼眶湿润,不停地感叹“我这一把岁数,坐了无数次火车,你们这服务,真的太棒了,就象我的家人一样……”。正如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那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桃威铁路客运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始终如一地做着的。“让每位普通人都能在我们的列车上感受到幸福”是桃威铁路职工心中始终坚持的铁路梦!

作为桃威铁路最年轻的90后职工,我深刻的明白,实现中国梦,不是靠纯粹的凭空想象,也不是靠花拳绣脚的嘴上功夫,而是需要凭借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意识和脚踏实地的努力劳动来获得。让我们齐心协力,开拓创新,汇聚力量,放飞梦想,响应时代的号召,用劳动托起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吧!

圆梦中国,铁路先行!

篇6:劳动托起中国梦

如果你问我,世界上最美的是什么。曾经,我会回答你,是春花秋月,是夏雨冬雪,是泰山的日出南沙的海,是妈妈忙碌的身影,是老师鼓励的眼神。而现在,我会说,世界上最美的,是千千万万劳动者的笑脸。

回望我们的过去,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从神五上天,到蛟龙入海,从青藏铁路的世纪工程,到北京奥运会的百年夙愿。多少辉煌的成就,在埋头苦干中铸就;多少豪迈的跨越,在挥汗如雨中实现。正是劳动,成就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现代中国;正是劳动,让我们今天无比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我,来自基层。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有许多“老乡镇”这样跟我说:“在乡镇,吃的苦是干好工作的首要条件。基层工作千累万累,为民造福不觉累;乡镇工作千难万难,心有群众就不难。”他们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在乡镇工作的两年时间里,我看着他们用长满老茧的双手帮助每一个农民,用沾满泥土的双脚丈量每一寸土地。他们把自己的“中国梦”转化成了一件件实事、一个个发展项目;他们用自己不辞日夜的辛勤劳动,书写着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热爱。

在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工作中,他们走在最前面。“三送”干部XXX自从下村以来,总是及时把党的政策送到村里。只要一看到他,村民们就呼啦一下围拢上来问这问那,这时,他总会利索的掏出自己的民情日记本。从土坯房改造到新农保、新农合,从农民技术培训到企业招工信息,每一件事情他都认真详细的记录,每一个问题他都耐心细致的解答。他那不厌其烦的笑脸,是那么美。

在和谐秀美乡村的建设中,他们走在最前面。镇党委副书记XXX是新农村建设工作的一把好手,几年来,她打造的新农村建设点多次

被评为市、县先进示范点。每年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开展的时候,正是骄阳似火的盛夏,而她总是一次次的到点上,从踏勘规划到监督施工,事无巨细,不顾自己的皮肤被晒黑,也不顾自己早就汗流浃背。她那晶莹剔透的汗珠,是那么美。

在处理应急事件的工作中,他们走在最前面。镇统计干事XXX平时是个话不多的小伙子。我镇发生山火时,他总是第一批上山扑救的干部。有一次着火的位置十分偏远,通讯中断,扑救队员无法及时到位。他主动做起了“通讯员”,在崎岖的山路上三进三出,传递信息、联络人员。等到火情控制住,他有空吃上“中饭”的时候,已经是下午4点。他那矫健穿梭的身影,是那么美。

让我向所有基层一线工作的劳动者致敬吧!没有豪言壮志,只有默默坚守,是你们凝聚了民心,是你们赢得了口碑,是你们筑牢了社会的基石头。身为你们中的一份子,我,也感到无比的自豪。

篇7:劳动美托起中国梦

劳动创造了扎鲁特的辉煌

淋浴着十八大的春风,美丽的科尔沁鲜花怒放;祥云缭绕,满山遍野的山杏花香满了乌力格尔之乡;乘借两会的精神,悠扬的马头琴在扎鲁特30万儿女的心中荡漾。今天,我们欢聚在这里,用深情的讲演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用真诚的微笑来践行为人民服务的誓言。在这里,我们用特有的方式来表达社会主义劳动者的骄傲与自豪。

60多年前,我们的前辈们用镰刀与斧头砸碎了一个旧世界。而今天,新时代的劳动者用勤劳和汗水建设了一个富强的新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成了每一个炎黄子孙最热切的愿望。

60多个春秋,日月如梭,时光如歌;60多个春秋,高歌猛进,乘风破浪。60多个春秋,奋进的工人阶级伴随共和国的成长,踏出了为社会发展、经济腾飞的最强音。我们---工人阶级—劳动者,无愧于党和国家赋予的光荣使命,付出了艰辛,奉献了青春,换来了草原儿女的幸福安康。我们用劳动创造了扎鲁特空前的辉煌。

香山农场的葵花,罕山的绿豆,嘎达苏种畜场的乳香。还有那满山遍野的玉米,那涨红了脸的高粱。昔日的北大荒何时变成了万亩粮仓。劳动换来了我们的美食,汗水浇灌了我们的身体。

现代化的企业,高楼林立,机床轰鸣,不再是往日的小作坊。曾繁华一时的“大百货”“中心商店”退出了历史舞台,金壁辉煌的大商场拔地而起,谦顺、益利、圈楼、步行街、新百货大楼。。。数不胜数的超市让你把购物当作一种享受。新兴的鲁北工业园也在创辉煌。

崛起的教育园区,书声朗朗,那是学生成长的摇篮。鲁北一中大门外的红榜,是老师们汗水的结晶。知识使劳动更加美丽、高尚。

在罕山脚下,扎鲁特儿女正用他们的勤劳和汗水抒写对祖国的热爱,他们正在用行动诠释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美丽的中国梦正在他们的汗水中闪光。瞧,身边的同志正在奋斗,我又怎能示弱:三尺讲台是我的舞台,用笔耕耘,用语言播种,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我的爱结出了累累硕果。十几年的耕耘,桃李也芬芳。

在广袤的扎鲁特大地上,是谁,日夜不息的巡逻在大街小巷,守护着那一片安宁。是谁,深入田间地头、和老百姓唠家常。是谁,挨家挨户,调查民情、心系群众。是谁,铺路架桥,把柏油路通向四面八方。是谁,领着我们紧紧把握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机遇,走上了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经济,振兴教育,富民强旗。又是谁创造了15个亿的财政年收入和近百亿的地区年生产总值。是你、是我、是他,是我们新时代的劳动者。是啊!我们是默默无闻的劳动者;我们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我们也要做扎鲁特腾飞的奉献者。

看看今天的家乡吧!四通八达的柏油路把扎鲁特的杏花香送到远方。中华大广场回荡着30万草原儿女的幸福欢唱。财政15个多亿的税收更是我们大步前进的保障。

让我们看吧!看吧!如今的扎鲁特路宽了,楼高了,人民的腰包鼓了,高档的私家车也涌上街头,去分享这美丽的阳光。

让我们看吧!看看这扎鲁特草原的物丰民富,看看这祥云缭绕的土地锦上添花,看看新时代的鲁北镇在党的阳光下飞黄腾达

劳动创造了历史,劳动创造了未来,劳动铸造了辉煌的扎鲁特!

我们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编织了美丽科尔沁上这个五彩斑斓的扎鲁特。

我爱我的祖国,我爱美丽的科尔沁,我更爱生我养我的扎鲁特。让我们高歌,祝愿这祥云缭绕的土地前程似锦。今天,我们用劳动创造了扎鲁特的辉煌,明天,劳动者的聪明和智慧会让我的家乡更加美丽富饶。劳动美托起中国梦。愿我们的家乡、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永远繁荣昌盛,幸福安康。

篇8:“三有”托起中国梦

让人民出彩, 是对中国梦的一种诠释。习主席说, 中国梦就是中国人民的梦。要有一个出彩的人生, 就必须“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

“有梦想”, 就是说人生必须有一个愿景。有了梦想就有了追求的方向, 也就有了生活的动力。人类美好的东西就在于希望之中, 希望就是梦想。没有梦想就没有期盼, 没有期盼就没有奋斗, 也就没有幸福可言。对人类社会有梦想, 对中国改革有梦想, 对自己前途有梦想……那怕对一个具体且微小的事情有梦想, 再难的生活也能闪出一线光亮。梦若在, 心就在。有梦的人生才有可能精彩。

“有机会”, 就是说梦想之花必须扎根在现实的泥土之中, 而不是空中楼阁, 所以梦想必须有“着陆点”。让人人享有出彩的机会, 就是要给每个人的梦想提供一个广阔、平坦、有序的空间, 使亿万个梦想之花都能充分享受到阳光雨露。人生抱负的实现与现实环境是分不开的, 只有给梦想提供一个机会平等的环境, 人们的梦想之花才会争奇斗艳、竞相开放。

“有奋斗”——奋斗是成就梦想的关键。歌曲《真心英雄》唱得好:“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 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 不经历风雨, 怎么见彩虹,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奋斗是对追梦人最严峻的考验, 也是每个成功梦想者伟大之所在。

篇9:用行动托起中国梦

罗阳是奋斗在国防科技前沿的航空英雄,他用行动托起了梦想。

罗阳,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他所在的沈飞集团是中国重要的歼击机研制生产基地,他本人也是飞机设计专家。

罗阳1982年毕业于北京航天航空大学高空设计专业,他担任中航工业沈飞董事长、总经理的5年,是沈飞新型号飞机任务最多、最重的5年。难关难度,难题难点,好像排着队一样。罗阳善于解决问题,采取多种措施推动研制进度,创造了新机研制提前18天总装下线、从设计发图到成功首飞仅用10个半月的奇迹。

2012年1月,罗阳担任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舰载机歼-15研制现场总指挥。没有经验,也没有现成的关键技术可以借鉴,航空制造大国对技术的封锁,逼着航空人只有自主创新一条路可以走。在航母上,罗阳坚持亲力亲为,与科研人员一起整理试验数据,观看每次起降过程,记录和分析飞机状态,出现身体不适,也没有中途下舰,甚至都没有去找医护人员检查。

难度高,任务重,时间短。重重考验摆在罗阳面前,可是他就有这么一股不服输、不懈怠的劲头。他曾说,外国人能干成的事情,中国人同样能干成,而且还能干得更好。

在生命的最后一个月里,他不知疲倦,劳心劳力,没有一刻休息,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林俊德是绽放在死亡之海的倔强马兰,他用行动托起了梦想。

林俊德,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备部某基地研究员。他入伍52年,参加了中国全部核试验任务,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倾尽心血,在癌症晚期,仍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林俊德的中学和大学都是靠政府助学金读下来的,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从事核试验研究。由于核爆炸具有极大的破坏性,测量仪器研制一直存在很大难度。林俊德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独立创新制作了钟表式压力自记仪,为测量核爆炸冲击波参数提供了完整可靠的数据。在之后40多年的科研旅途中,他先后获得30多项科技成果。

李文波是坚守在南海孤岛的守礁战士,他用行动托起了梦想。

李文波21岁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当年入伍,三年后赴南沙永暑礁守礁。

20多年来,他先后29次赴南沙执行守礁任务,累计守礁97个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军内外气象部门提供水文气象数据140多万组,创造了国内守礁次数最多、时间最长、成果最丰的纪录,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度评价。

长期恶劣环境下的生活,使李文波的身体大不如从前,风湿病越来越重,但他仍然坚持一次不落地守礁,还经常顶替战友。除了坚守岗位,李文波还不断创新,为守礁工作总结经验,编写教材。他设计出了南沙第一套水文气象月报表程序,还编撰完成了《海洋水文气象观测教材》。

为了守礁,李文波亏欠家里太多。他新婚5天后回到南沙,20多年来,与妻子真正在一起的时间不到3年。2003年4月,李文波第一次回到老家,才知道母亲已经卧病在床3年,2005年9月,母亲病危,李文波回到老家陪伴母亲仅十天,就接到执行南沙守礁的命令,在前往南沙的舰艇上他接到了母亲病逝的消息,一个人长跪在甲板上向北方失声痛哭。

李文波说:“南沙守礁是我一生的荣耀,就算下辈子坐轮椅,也没什么后悔的!”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用行动托起梦想,让伟大祖国更强、更美!

篇10:劳动美托起中国梦

人生如船,梦想是帆。每个人都有梦想,这是支撑我们前进的力量源泉。我祖父那代人,最大的梦想莫过于把他们的孩子养活大,不让他们挨饿受冻;我父辈那代人,最大的梦想莫过于让他的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成为一个有文化、有道德的人。时光飞逝,转眼我们已长大成人,受到良好的教育,成为一名光荣的劳动者,我们的梦想是什么呢?有的人想努力赚钱,孝顺父母让他们过得更好;有的人想钻研学业,成为顶级人才......不管梦想是什么,我认为只有建立在“中国梦” 的基础上,才是最“靠谱”、最远大的梦想。

关于“中国梦”,总书记已经给了我们最好的诠释:“何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因为这个梦想凝聚和寄托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它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的期盼。”“中国梦”就是让人民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现在机会已摆在我们面前,我们何不抓住机遇,用我们的辛勤劳动实现我们共同的梦想呢?

劳动是平凡而伟大的,正是有农民在田野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才有我们的衣食温饱;劳动是神圣而平等的,正是有清洁工人细心打扫,才有我们这干净整洁的城市;劳动是美丽得无与伦比的,正是有老师的诲人不倦,才有粉笔灰下那一个个灵魂的升华...劳动的美,只有热爱劳动、忠于劳动的人,才能感受得到,那是世间最芬芳的鲜花,是人间最醇香的美酒。

我们不乏这样的劳动者。

她是我们这个普通医院的一个不普通的医生,广东省劳动模范温文英。90年代,她带着苦学的医术,满腔的热情来到这个偏

上一篇:张湾中心小学安全自查报告下一篇:三民大走访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