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美术第2课花手帕

2024-05-11

四年级美术第2课花手帕(通用2篇)

篇1:四年级美术第2课花手帕

第2课 花手帕 教学目标:

1、了解染缬以及图案的基本知识。

2、掌握染缬的基本方法和要领,在实际操作中感受色彩的变化与韵味。

3、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对民间传统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

让学生学会花手帕的制作方法和步骤。教学难点:

注意画面色彩的控制,染色时要注意时间的控制。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宣纸、颜料、调色盘、染好的花手帕、平时用的花手帕 教学过程:

第1课时(活动一)

一、欣赏感受

1、教师先出示我们平常用的布手帕,让学生欣赏观察.2、教师再出示浸染纸手帕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提问:它们与我们平时用的手帕有什么不同?它有什么特点?(图形的对称美、色彩的浸润美)

3、揭示课题:同学们想不想也拥有这样一方奇特的手帕呢,那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制作浸染纸手帕。

4、板书课题:花手帕

(一)二、方法指导

1、教师示范浸染纸手帕的过程,学生认真观察。

2、教师一边示范一边讲解步骤,最后要展开时:“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了。”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3、学生欣赏并发言谈谈自己的看法。

4、再提问:谁能说说刚才老师制作花手帕的步骤?

5、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1、折纸

2、染色

3、展开

6、每个步骤还要注意的问题:

(1)折纸,不同的折法。(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尝试)

田字格、米字格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可以稍有变化。折出的形状影响到染的纹样的形成,辐射状、折扇形,折叠法、任意折叠,揉纸团法等也可以尝试。

(2)染色,a、注意画面色彩的控制,应以一种颜色为主,色度要有深浅变化。

b、染色时要和注意时间的控制,浸在彩色水中的时间长则吸色多,染色面积大,反之则少、染色的面积小。

(拿出两种浸染不同的花手帕给学生对比)

(3)展开,动作柔和。

纸吸水后十分脆弱,少不小心就会揭破,前功尽弃,可以用吸水性强的纸或其他材料将水分基本吸干,再小心翼翼地展开。

三、自主表现

1、学生动手制作纸手帕,将宣纸采用不同的方法折叠,然后再彩色水中浸染或点染,制作1-2块美丽奇特的花手帕。

2、教师随堂巡视指导,及时发现问题请注意,浸染的好的应叫学生适可而止。

四、评析交流

1、将学生作品粘贴展示。

2、提问:你最喜欢哪一块?说说你的理由。

告诉大家你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

篇2:四年级美术第2课花手帕

教学目标:

1、了解染缬工艺的特点和历史,以及图案的基本知识。

2、掌握染缬的基本方法和要领,在实际操作中感受色彩的变化与韵味。

3、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对民间传统艺术的热爱。教学重点:染的制作过程。教学难点:画面色彩的控制。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工作纸、范作等。学具准备:染料、宣纸、绳子、染布等。活动一

一、导入:

l.教师出示浸染纸手帕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提问:它们与我们甲时用的手帕有什么不同?它有何特点?(图形的对称美、色彩的浸润美)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学习制作一方浸染纸手帕。

二、新授:

1.请一名学生上台将折叠好的宣纸随意染上不同的颜色。提问:通过观察,你能说说制作纸手帕需要哪些步骤吗?(小结板书:折纸,染纸)2.折法启示:

①教师提问:你能折出不同形状来吗? ②学生尝试后,教师小结:田字格、米字格是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可以稍有变化。折出的形状影响到染的纹样的形成,辐射状、折扇形折叠法、任意折叠、揉纸团法等也可以尝试。

3.染法示范:

①教师示范:点染、漫染纸张,展开形成纹样。②师生共同分析、小结染制纸手帕的要点: A.注意画面色彩的控制,应以一种颜色为主,色度要有深浅的变化。

B.染色时要注意时间的控制,浸在彩色水中的时间长则吸色多、染色的面积大,反之则少、染色的面积小。

4.教师示范打开作品,进行展示。提示:纸吸水后十分脆弱,稍不小心就会揭破,前功尽弃,可以用吸水性强的纸或其他材料将水分基本吸干,再小心翼翼地展开。

三、学生作业,作业展评

1.学生分小组动手制作纸手帕,将作业纸采用不同的方法折叠,然后在彩色水中浸染或点染,制作2._4块美丽奇特的纸手帕。

2.教师随堂巡视指导,及时发现问题提请注意,浸染得好的应叫学生适可而止。

上一篇:《下雨啦》大班教案下一篇:幼儿园老师实习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