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颁奖词

2024-04-12

诺贝尔奖颁奖词(通用6篇)

篇1:诺贝尔奖颁奖词

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2012 Award Ceremony Speech

Presentation Speech by Per Wästberg, Writer, Member of the Swedish Academy, Chairman of the Nobel Committee, 10 December 2012.Your Majesties, Your Royal Highnesses, Esteemed Nobel Laureates, Ladies and Gentlemen,Mo Yan is a poet who tears down stereotypical propaganda posters, elevating the individual from an anonymous human mass.Using ridicule and sarcasm Mo Yan attacks history and its falsifications as well as deprivation and political hypocrisy.Playfully and with ill-disguised delight, he reveals the murkiest aspects of human existence, almost inadvertently finding images of strong symbolic weight.North-eastern Gaomi county embodies China’s folk tales and history.Few real journeys can surpass these to a realm where the clamour of donkeys and pigs drowns out the voices of the people’s commissars and where both love and evil assume supernatural proportions.Mo Yan’s imagination soars across the entire human existence.He is a wonderful portrayer of nature;he knows virtually all there is to know about hunger, and the brutality of China’s 20th century has probably never been described so nakedly, with heroes, lovers, torturers, bandits – and especially, strong, indomitable mothers.He shows us a world without truth, common sense or compassion, a world where people are reckless, helpless and absurd.Proof of this misery is the cannibalism that recurs in China’s history.In Mo Yan, it stands for unrestrained consumption, excess, rubbish, carnal pleasures and the indescribable desires that only he can attempt to elucidate beyond all tabooed limitations.In his novel Republic of Wine, the most exquisite of delicacies is a roasted three-year-old.Boys have become exclusive foodstuff.The girls, neglected, survive.The irony is directed at China’s family policy, because of which female foetuses are aborted on an astronomic scale: girls aren’t even good enough to eat.Mo Yan has written an entire novel, Frog, about this.Mo Yan’s stories have mythical and allegorical pretensions and turn all values on their heads.We never meet that ideal citizen who was a standard feature in Mao’s China.Mo Yan’s characters bubble with vitality and take even the most amoral steps and measures to fulfil their lives and burst the cages they have been confined in by fate and politics.Instead of communism’s poster-happy history, Mo Yan describes a past that, with his exaggerations, parodies and derivations from myths and folk tales, is a convincing and scathing revision of fifty years of propaganda.In his most remarkable novel, Big Breasts and Wide Hips, where a female perspective dominates, Mo Yan describes the Great Leap Forward and the Great Famine of 1960 in stinging detail.He mocks the revolutionary pseudo-science that tried to inseminate sheep with rabbit sperm, all the while dismissing doubters as right-wing elements.The novel ends with the new capitalism of the ‘90s with fraudsters becoming rich on beauty products and trying to produce a Phoenix through cross-fertilisation.In Mo Yan, a forgotten peasant world arises, alive and well, before our eyes, sensually scented even in its most pungent vapours, startlingly merciless but tinged by joyful selflessness.Never a dull moment.The author knows everything and can describe everything – all kinds of handicraft, smithery, construction, ditch-digging, animal husbandry, the tricks of guerrilla bands.He seems to carry all human life on the tip of his pen.He is more hilarious and more appalling than most in the wake of Rabelais and Swift — in our time, in the wake of García Marquez.His spice blend is a peppery one.On his broad tapestry of China’s last hundred years, there are neither dancing unicorns nor skipping maidens.But he paints life in a pigsty in such a way that we feel we have been there far too long.Ideologies and reform movements may come and go but human egoism and greed remain.So Mo Yan defends small individuals against all injustices – from Japanese occupation to Maoist terror and today’s production frenzy.For those who venture to Mo Yan’s home district, where bountiful virtue battles the vilest cruelty, a staggering literary adventure awaits.Has ever such an epic spring flood engulfed China and the rest of the world? In Mo Yan’s work, world literature speaks with a voice that drowns out most contemporaries.The Swedish Academy congratulates you.I call on you to accept the 2012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from the hand of His Majesty the King.授奖词节选

他是个诗人 让个体升华

莫言是个诗人,他……让茫茫人海中的个体得以升华。

他以俏皮而难以掩饰的轻快口吻,揭示人类存在的极端阴暗面,几乎无意识地就找到了极具象征意义的形象。高密东北乡收藏着许多中国民间故事与历史往昔,但只有极少真正意义上的旅程得以超越这些,描述出一个爱善与邪恶皆有超乎寻常之能量的地方。

莫言的想像力翔越了人类存在的全部,他对大自然有了不起的描绘……他描写英雄、恋人、拷打者和强盗——他尤其擅长描写坚强不屈的母亲形象。

莫言的故事里带有神话与寓言的伪装,但到头来他却颠覆掉这一切。

莫言采用了源自神话与民间故事的夸张、模仿与派生手法。

何时曾有如此史诗式的春潮席卷过中国与世界?在莫言的作品中,世界文学与一个声音对话,这个声音足以湮没大部分的同行者

篇2:诺贝尔奖颁奖词

【吴锦泉 高节卓不群】

【颁奖词】窄条凳,自行车,弓腰扛背,沐雨栉风。身边的人们追逐很多,可你的目标只有一个。刀剪越磨越亮,照见皱纹,照见你的梦。吆喝渐行渐远,一摞一摞硬币,带着汗水,沉甸甸称量出高尚。

【人物事迹】

2010年8月9日,吴锦泉收听广播时得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将磨刀挣来的硬币凑上1000元钱送给红十字会捐给灾区。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吴锦泉得知此消息后,将两年来走街串巷替人磨刀挣下的1966.2元辛苦钱,通过红十字会捐给灾区。自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累计捐款37000多元钱。吴锦泉,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五星村一名普通村民,如今年过八旬,仅靠磨刀为生,生活并不富裕,老两口还住在三间破旧的瓦房里,但他关心社会,为村里修桥补路,去福利院看望孤儿,将自己的辛苦钱毫无保留地捐献出来。

【张宝艳 秦艳友 阳春布德泽】

【颁奖词】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宝贝回家,路有多长?茫茫暗夜,你们用父母之爱,把灯火点亮。三千个日夜奔忙,一千个家庭团聚。你们连缀起星星点点的爱,织起一张网。网住希望,网住善良。

【人物事迹】

1992年,儿子的一次意外走失,让张宝艳、秦艳友夫妇体会到了走失孩子后的焦急,此后他们开始关注寻亲信息,并尝试为丢失孩子的父母提供帮助。2007年,夫妇二人建起“宝贝回家寻子网”,帮助家长们寻找孩子。为了运营好网站,张宝艳辞去工作成了一名全职志愿者。2009年,张宝艳提出的“关于建立打击拐卖儿童dna数据库的建议”得到公安部采纳,dna数据库为侦破案件、帮被拐儿童准确找到亲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成立8年来,“宝贝回家寻子网”不断壮大,志愿者发展到15万多人,遍布全国各地,成为照亮宝贝回家路的一支中坚力量。目前,“宝贝回家”寻子网是唯一与公安部打拐办合作的全国性寻子网站,截至2015年11月,“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帮助超过1200个被拐及走失的孩子寻找到亲人。

【郎平雄心志四海】

【人物事迹】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女排决赛,中美巅峰对决,身高1米84的中国女排主攻手郎平击溃了美国女排的防线,帮助中国女排登上了冠军的宝座,赛后诞生了一个流行词——“铁榔头”。“铁榔头”郎平两次在中国女排最困难的时期,主动接下了中国女排主帅这个“星球上压力最大的职业”:第一次是1995年女排生死存亡之际,她毅然归国,担任女排主帅,累倒在工作当中;第二次是2012年中国女排伦敦奥运会被日本队淘汰,2013年同年龄队友陈招娣撒手人寰,这一系列的悲痛触动了郎平内心深处的女排情结,于是她冒着“一世英名可能毁于一旦”的风险再次走马上任,仅仅一年半时间,郎平就带领中国队于2014年时隔16 年重返世锦赛决赛舞台,最终夺得亚军,并于2015年重夺世界杯冠军。30年来,从担任主攻手时的“五连冠”到任教练率中国女排重返世界之巅,“铁榔头”似乎已经是奇迹的代名词。

【屠呦呦 春草鹿呦呦】

【颁奖词】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人物事迹】 2015年12月10日,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医学奖。这是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1968年,中药研究所开始抗疟中药研究,39岁的屠呦呦担任该项目的组长。经过两年的研究对象筛选,并受到中国古代药典《肘后备急方》的启发,项目组将重点放在了对青蒿的研究上。1971年,在失败了190次之后,项目组终于通过低温提取、乙醚冷浸等方法,成功提取出青蒿素,并在接下来的反复试验中得出了青蒿素对疟疾抑制率达到100%的结果。在没有先进实验设备、科研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屠呦呦带领着团队攻坚克难,面对失败不退缩,终于胜利完成科研任务。青蒿素问世44年来,共使超过600万人逃离疟疾的魔掌。未来,屠呦呦希望通过研究,让青蒿素应用于更多地方,为更多人带来福音。

【阎肃 弦歌感人肠】

【颁奖词】铁马秋风、战地黄花,楼船夜雪,边关冷月,这是一个战士的风花雪月。唱红岩,唱蓝天,你一生都在唱,你的心一直和人民相连。是一滴水,你要把自己溶入大海;是一树梅,你要让自己开在悬崖。一个兵,一条路,一颗心,一面旗。

【人物事迹】《敢问路在何方》《我爱祖国的蓝天》《唱脸谱》《团结就是力量》„„这些被置于艺术殿堂宝座的艺术作品,都出自著名文学家、词作家、剧作家阎肃之手。1950年,20岁的阎肃来到西南青年文工团,并于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成为一名文艺兵。自那时起,阎肃就常常跑基层,慰问广大官兵,把官兵们的生活点滴作为自己的创作素材,很多作品都是在连队的马扎上完成的。为了创作歌剧《江姐》,阎肃来到重庆渣滓洞体验生活,反铐双手,戴上脚镣,并坐上老虎凳来真实感受当年共产党员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2016年2月12日与世长辞,阎肃的夫人说,昏迷期间,阎肃只有听到自己写的歌时才有反应,甚至会流泪。在阎肃心中,他的作品里饱含着的对兵、对民的深情,正是他内心最真实的写照,即使昏迷,也依旧共鸣不绝。他永远是一个兵,一个人民的优秀子弟兵。

【徐立平大国多良材】

【颁奖词】每一次落刀,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你在火药上微雕,不能有毫发之差。这是千钧所系的一发,战略导弹,载人航天,每一件大国利器,都离不开你。就象手中的刀,二十六年锻造。你是一介工匠,你是大国工匠。

【人物事迹】

徐立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厂高级技师。自1987年入厂以来,一直为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火药进行微整形。在火药上动刀,稍有不慎蹭出火花,就可能引起燃烧爆炸。目前,火药整形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难题,无法完全用机器代替。下刀的力道,完全要靠工人自己判断,药面精度是否合格,直接决定导弹的精准射程。0.5毫米是固体发动机药面精度允许的最大误差,而经徐立平之手雕刻出的火药药面误差不超过0.2毫米,堪称完美。为了杜绝安全隐患,徐立平还自己设计发明了20多种药面整形刀具,有两种获得

国家专利,一种还被单位命名为“立平刀”。由于长年一个姿势雕刻火药,以及火药中毒后遗症,徐立平的身体变得向一边倾斜,头发也掉了大半。28年来,他冒着巨大的危险雕刻火药,被人们誉为“大国工匠”。

【莫振高 化作光明烛】

【颁奖词】千万里,他们从天南地北回来为你送行。你走了,你没有离开。教书、家访、化缘,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你是不灭的蜡烛,是不倒的脊梁。那一夜,孩子们熄灭了校园所有的灯,而你在天上熠熠闪亮。

【人物事迹】

莫振高,学生口中的“莫爸爸”“校长爸爸”,是广西都安高中的原校长。都安是全国贫困县,这个大山里的瑶乡,有着众多因贫困上不起学的孩子。于是,莫振高将“让瑶乡儿女走向世界”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任教三十多年来跑遍每一位贫困生的家,将了解的情况一一记录在册,并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了近300名学生,圆了他们的大学梦。然而,自己的工资毕竟只是杯水车薪。面对数量众多的贫困学生,这位从未向别人伸手的“莫爸爸”走上了“化缘”之路。他利用休息时间,来到全国各地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做演讲、做动员,只为通过社会力量,帮助更多的瑶乡儿女走出大山。就这样,莫振高一共筹集了3000多万元善款,让1.8万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因积劳成疾,莫振高于2015年3月9日突发心脏病去世。“莫爸爸”的“化缘”之路改变了数以万计贫困孩子的命运,现在他已桃李满天下,九泉之下也可含笑。

【官东 天下英雄气】

【颁奖词】来不及思量,就一跃而入,冰冷、漆黑、缺氧,那是长江之下最牵动人心的地方,别紧张,有我在,轻声的安抚,稳住倾覆的船舱,摘下生命软管,那肩膀上剩下的只有担当,人们夸你帅,不仅仅指的是面庞。

【人物事迹】

2015年6月1日,“东方之星”号客轮在长江中游湖北监利水域翻沉。官东主动请缨加入海军工程大学抢险救援分队。6月2日抵达救援现场后,他第一个跳入水中,面对水流湍急、能见度极低的双重考验,官东首先在船舱内发现朱红美老人,他一边耐心安抚老人的情绪,一边帮她穿戴好装具,最终成功将其救出,这是第一位被成功救出的生还者。14时15分,官东再次下水,在机舱部位找到了船员陈书涵。面对体力严重透支,陷入绝望的陈书涵,官东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装备给了陈书涵,自己冒着生命危险仅靠轻潜装具支撑。撤退时,他身上的信号绳被缠住,危急之下,官东割断信号绳,与水面彻底失联。官东在黑漆漆的舱内摸索近20分钟,终于找到出舱口,怎料,一个暗流瞬间将他卷入深水区,而此时,装具里的氧气即将耗尽,官东果断丢掉所有装具,憋着一口气猛地往上游。由于上升速度过快,刚出水的官东双眼通红、鼻孔流血。面对大家的赞许,这个帅气的90后小伙儿,没有多言。因为在他看来,这是军人应有的担当。

【买买提江 吾买尔 盛德表一乡】

【颁奖词】一碗茶水端的平,两个肩膀闲不住。三十多年的老支书,村民离不开的顶梁柱。你是伊犁河上筑起的拦河坝,是戈壁滩上引来的天山水,给村民温暖,带大家致富。木卡姆唱了再唱,冬不拉弹了再弹,买买提江吾买尔的故事说不完。

【人物事迹】

买买提江·吾买尔是新疆伊犁地区布力开村村支部书记,维吾尔族。3岁时,吾买尔的父亲就过世了,第二年母亲也改嫁了。就这样,吾买尔是吃着村里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汉族等各族人家的百家饭长大的,也由此对乡亲们产生了化都化不开的浓浓感情。当上村支书之后,吾买尔把“不让一个人受穷,不让一个人掉队”作为自己的工作宗旨,全力带领村民奔小康。在布力开村,各族群众和谐相处,从没有红过脸,更没有出现过民族歧视。吾买尔说,只有民族团结经济才能发展。如今,布力开村已成为全国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截止到2015年底,布力开村1120户村民全都盖起了有网有电话的新房,铺上了总长42公里的柏油路,全村三分之一的人家买上了小汽车。在民族团结的大道上,布力开村实实在在享受到了团结带来的生产力。

【王宽 君子抱仁义】

【颁奖词】重返舞台,放不下人间悲欢,再当爷娘,学的是前代圣贤,为救孤,你古稀高龄去卖唱,为救孤,你含辛茹苦十六年,十六年,哪一年不是三百六十天,台上,你苍凉开腔,台下,你给人间作了榜样。

【人物事迹】

郑州戏曲圈里有这样一位老艺术家:台上兢兢业业唱好戏,台下尽心尽力做善事,戏迷们夸他是德艺双馨的好人,他就是74岁的王宽。1998年退休后,王宽夫妇陆续收养了6名老家的孤儿。为了供养这些孩子吃饭穿衣、读书学艺,王宽决定放下自己国家一级演员的身段,去茶楼卖唱,这一唱就是7年。起初,他的“上台率”并不高,每晚冷板凳一坐就是五六个小时。但王宽依旧坚持每天骑着自行车,一家一家茶馆地跑,常常晚上六七点就去了茶馆,等到天亮才回家。后来为了能够让更多人点他的戏,王宽又学起了川剧变脸。如今,王宽夫妇苦心抚养的几个孩子都已长大成人,自食其力,而老两口却还在坚持资助老家的孩子。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办起一个孤儿艺校,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余热,让这些孩子学到一技之长。王宽老师用他的行动向大家传达爱的意义。篇二:屠哟哟获得表彰

1973年经临床研究取得与实验室一致的结果、抗疟新药青蒿素由此诞生。

1981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由世界卫生组织主办的“青蒿素”国际会议上,中国《青蒿素的化学研究》的发言,引起与会代表极大的兴趣,并认为“这一新的发现更重要的意义是在于将为进一步设计合成新药指出方向”。

1986年,青蒿素获得新一类新药证书,双氢青蒿素也获一类新药证书。这些成果分别获得国家发明奖和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

2011年9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贡献,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这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级大奖。篇三: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等3人获得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是首位获得诺奖科学类奖项中国人。85岁的屠呦呦与另外两名美日科学家william c.campbell、satoshi mura分享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2011年9月,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这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级大奖。该奖项的颁奖词写道:“屠呦呦的这一发现,缓解了亿万人的疼痛和苦恼,在100多个国家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尤其是儿童的生命。”

据世卫组织2009年的统计数据,世界上约有2.5亿人感染疟疾,将近100万人因感染疟原虫而死亡,如果没有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那么2.5亿疟疾感染者中将有更多的人无法幸存下来。

拉斯克基金媒体负责人此前接受法晚记者采访时评价称:“屠呦呦教授是一个很优雅的人,总是保持笑容。她领导的团队将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转化为最强有力的抗疟疾药,使现代技术与传统中医师们留下的遗产相结合,将其中最宝贵的内容带入21世纪。”

美国主流媒体也曾对屠呦呦的研究成果予以高度评价。《纽约时报》援引世界卫生组织的评论说,这种药物是消灭这种疾病的“首要疗法”。

屠呦呦课题组搜集了808味可能抗疟的中药,1971年10月4日,经历了多次失败后,在实验室里,屠呦呦终于成功提取到青蒿中性提取物,获得对鼠疟、猴疟疟原虫100%的抑制率。

人物: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植物化学研究人员

2011年,屠呦呦接受了美国《临床研究期刊》的专访,她表示,在经过了那么多次的失败之后,当时自己都怀疑路子是不是走对了,当发现青蒿素正是疟疾克星的时候,那种激动的心情也是难以表述的。

屠呦呦称,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植物化学研究人员,但作为一个在中国医药学宝库中有所发现,并为国际科学界所认可的中国科学家,她为此感到自豪。

诺贝尔医学奖得主约瑟夫·戈尔斯坦曾说,“生物医学的发展主要通过两种不同的途径,一是发现,二是发明创造。”屠呦呦表示,“很荣幸,这两条路我都走了”。提名理由★

屠呦呦从中医古籍里得到启发,通过对提取方法的改进,首先发现中药青蒿的提取物有高效抑制疟原虫的成分,她的发现,在抗疟疾新药青蒿素的开发过程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由于这一发现在全球范围内挽救了数以百万人的生命,屠呦呦今年获得医学科学领域重要的大奖——拉斯克奖。

简介:屠呦呦,出生于1930年,药学家。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取得显著成绩,带领课题组人员发现和研制了新型抗疟疾药青蒿素。2011年9月获得拉斯克奖的临床医学研究奖。

言论:“在青蒿素发现的过程中,古代文献在研究的最关键时刻给予我灵感。我相信,努力开发传统医药必将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治疗药物。”

2011年9月23日,纽约。本拉斯克奖颁奖典礼被安排在一个酒会上举行,在这个轻松的西式社交场合,屠呦呦的些许拘谨看起来反而别有风度。捧起奖杯,面带微笑地让记者拍照,然后照着讲稿发表获奖感言,“在青蒿素发现的过程中,古代文献在研究的最关键时刻给予我灵感。”这位80岁的女科学家声音清脆,带着浓浓的江浙口音,“我相信,努力开发传统医药,必将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治疗药物。”

从1600多年前的中医古籍里得到启发,屠呦呦最初的发现,让青蒿素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一线抗疟药,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拉斯克基金会为此奖励她25万美元的奖金。

沉默

作为一个有66年历史的科学大奖,拉斯克奖在中国并没有太大的名声。然而,“诺贝尔奖的风向标”这个说法却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不难理解,在拉斯克奖颁奖之后,屠呦呦的名字在中国很快就广为人知,人们都对这个“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中国人”充满期待。再后来,她又被形容为“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的中国人”。

屠呦呦对自己的突然出名似乎做好了准备,她对公众随之而来的强烈关注保持着超乎寻常的顽强抵抗。在纽约领奖之后,她一直坚持对媒体一言不发,唯一的一次露面,是11月15日在她所在单位举办的“2011年科技工作大会”上。这个听起来稀松平常的会议,其实只有一个主题——表彰屠呦呦。会上授予她“中国中医科学院杰出贡献奖”,并奖励给她所领导的青蒿素研究团队100万元人民币。

“青蒿素的成绩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这也是标志着中医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屠呦呦的讲话始终保持一致的“腔调”,在纽约的颁奖典礼上和在北京的表彰大会上,她都是这么说的。

然而对于屠呦呦的“低调”,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她从来没有承认过别人的工作,现在的致谢被认为是缺乏诚意的。”不论是面对如今的“火爆”,还是多年以来同行之间的争议,屠呦呦都只做一件事——沉默。

对屠呦呦而言,迟来的拉斯克奖不仅是一个巨大的荣誉,它另一个意义也许更重要——为她坚守了几十年的沉默做一个注脚。即使如此,在获奖之后,屠呦呦仍然一如既往地用沉默来回应一切。在《中国新闻周刊》记者仅有的一次与她的电话交谈中,屠呦呦并不正面回答任何问题。她说去看她的那本书就够了,“这是‘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化工出版社出版,绿皮的,吴阶平作序,宋健题词。”

《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作为科学家的屠呦呦,只愿意用这本260页厚的学术著作来与世界对话,对于更多其他的,她似乎无话可说。

屠呦呦的名字本身并不“沉默”,呦呦,是鹿鸣的声音,典出《诗经》。打开《青蒿及青蒿类药物》一书,第一页就是那句诗:“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这个名字和这种植物,两千多年前就以奇特的方式联系在一起,为一个科学家的故事增添了几分令人遐想的诗意。然而,这个故事的开始,却与战争有关。

攻关

文革期间的1969年,各项科研工作都已停顿的中国中医研究院(现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接到一项特殊任务——参加一个代号为“523”的战备项目。当时正值越南战争,耐药的恶性疟在越南流行,引起双方部队严重的非战斗性减员,中国在越共的请求下开始在军内开展抗疟药的研究,并成立了“全国疟疾防治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代号“523办公室”)。屠呦呦毕业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又有从事中医药研究工作的经验,当时在大多数学术权威都被打倒的情况下,38岁的她被委任为组长,负责重点进行中草药抗疟疾的研究。

耗时3个月,从包括各种植物、动物、矿物在内的2000多个方药中整理出640个,再从中进行100多个样本的筛选,最终选出的胡椒“虽然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84%,但对疟原虫的抑杀作用并不理想”;而“曾经出现过68%抑制疟原虫效果”的青蒿,在复筛中因为结果并不好而被放弃。

其后,屠呦呦在重新复习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时,发现其中记述用青蒿抗疟是通过“绞汁”,而不是传统中药“水煎”的方法来用药的,她由此悟及用这种特殊的方法可能是“有忌高温破坏药物效果”。据此,她“改用低沸点溶剂,果然药效明显提高”。经过反复试验,最终分离获得的第191号青蒿中性提取物样品,显示对鼠疟原虫100%抑制率的令人惊喜的结果”。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不要说知识产权了,即使以个人的名义发表研究的结果也是要冒很大的政治风险。1972年3月,按照523办公室的安排,屠呦呦以研究小组代表的身份报告了青蒿中性提取物的实验结果,她报告的题目是:“用毛泽东思想指导抗疟中草药工作”。当时全场振奋。在其后的临床观察中,屠呦呦不仅带头试服,还亲自携药去海南昌江疟区现场,验证治疗效果。在她报告了“30例青蒿抗疟全部有效”的疗效总结后,掀起了全国对青蒿抗疟研究的高潮。

屠呦呦所在的中药研究所继续进行青蒿活性成分的研究工作,最终分离提纯出抗疟有效单体,并命名为青蒿素。在此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青蒿提取物中,由云南药物研究所用汽油从当地的青蒿变种大头黄花蒿中提取的青蒿素,在临床试验中展示了极好的抗疟疗效。之后,上海无机化学所的周维善研究小组测定了青蒿素的化学结构,并发现了其抗疟机理。

在《青蒿及青蒿类药物》一书中,有一页印制粗糙的新药证书复印件,那是中国新药审批办法实施以来的第一个新药证书——(86)卫药证字x-01号。这份由中国中医研究院申报获批的证书上,并没有屠呦呦的名字。

争议

拉斯克奖引发的疑问是:为什么青蒿素没有拿到国内的科技大奖,反而先拿到了国外的大奖? 科学界主流的答案是:没法确定奖项的归属。1978年,“523”项目的科研成果鉴定会最终认定青蒿素的研制成功“是我国科技工作者集体的荣誉,6家发明单位各有各的发明创造”。在这个长达数页的结论中,只字未提发现者的名字。当年大协作的“523”项目以“胜利完成”而告终,然而后来的几十年中却争议不断,屠呦呦则被很多人认为“不够淡泊名利”“个性执拗”。

2009年,屠呦呦编写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一出版,就因为引文署名的细节而招致批评:未能充分肯定其他研究小组和研究成员的作用。反对者认为,屠呦呦夸大了自己在“523”项目中的作用。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早在拉斯克奖颁发之前就高度评价过屠呦呦的研究工作。他提到:“我们作为无争议方试图和屠呦呦交流也有一定困难,不理解她把中医研究院的原始材料至少有段时间收藏在自己家,不愿给我们看。” 但查过一些相关的非公开资料后,他还是得出结论:屠呦呦在青蒿素的发现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因为她的研究组第一个用乙醚提取青蒿,并证实了青蒿粗提物的高效抗疟作用。

《科学》杂志的网络报道称,“拉斯克奖重新点燃了一个争议:是否应该把研发出强有力的抗疟药物——这个文化大革命期间政府的一个大规模项目的成果——归功于一个人。”

在拉斯克奖颁奖期间陪同屠呦呦的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疟疾研究室研究员苏新专认为,从青蒿到抗疟药,各种各样人的贡献肯定少不了,但拉斯克奖并没有颁给整个组织,这是因为“作为一个鼓励科学发现的奖项,拉斯克奖倾向于只授予最初始的发现者”。

篇3:诺贝尔奖颁奖词

1 想并且敢发出声音

为什么掩盖、隐瞒?

在瑞典首都举行的诺贝尔颁奖典礼以其百年传统、至尊礼遇吸引着全球的目光, 有条件的各国媒体都在纷纷直播或转播这一人类文化的盛况。几十年来, 为何中国媒体慎之又慎, 视为畏途?并且背转身去, 不予理睬。这与那见不到硝烟、却无比持久的东西方文化战密不可分。

上一代人忘不了美国中央情报局在《十条诫命》中的那些字句:“尽量用物质来引诱和败坏他们的青年, 鼓励他们藐视、鄙视, 进一步公开反对他们原来所受的思想教育”;“一定要尽一切可能, 做好宣传工作, 包括电影、书籍、电视、无线电波……和新式的宗教传布。只要他们向往我们的衣、食、住、行、娱乐和教育的方式, 就是成功的一半”等等。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恃其文化强权加大对发展中国家信息和文化方面的渗透和控制, 我们应头脑清醒、高度警惕, 广大民族文化, 使之不被西方强势文化“化”掉。

因此, 重大国际事件出现时, 媒体管理者往往担心报道口径的正确性, 于是宁愿选择保守、“稳妥”的“安全”策略, 将事件捂住不播, 以防信息进一步扩散。多少年来, 诺贝尔颁奖典礼迟迟不直播, 与其带有西方强势文化的背景不无干系。

抛开它的国际背景不谈, 中国直播后会引发什么样的舆论同样令媒体担忧。新中国建国近半个世纪了, 科学家却一直得不到诺贝尔奖, 这是中国人的遗憾与痛处, 也是我们不敢面对的事实。

“事件成就媒体”, 没有哪个媒体不希望在国际舆论中发出声音, 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但当重大国际事件出现时, 媒体在最该有所作为的时候, 却会遇到主客观方面的重重障碍, 无法发出自己的声音。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 作为宣传工具的定位, 媒体常常要在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遵守宣传纪律上面对艰难抉择。于是, 虽然此前诺贝尔颁奖典礼颁发了106次, 虽然地球早已变成了信息的村落, 但是, 当全世界的目光都齐聚瑞典, 星光璀璨的斯德哥尔摩音乐厅舞台上, 诺贝尔奖得主们周身光环、神采奕奕, 在掌声鲜花和荣誉的包裹中接受全球人的仰慕和敬意的时候, 十三亿多中国人集体缺席, 丧失与世界先进科学文化交流的大好时机。

新媒体时代, 消息俯拾皆是:

面对重大国际事件, 简单的回避或隐瞒并不能解决问题。人们会通过其他渠道得到相关信息。

在互联网还没出现的年代, 消息封锁或许还有效。那时, 从国外带进报纸或者收听短波收音机都是非法的。重大事件发生后, 人们都是从政府口中获得信息。如今, 网络和卫星电视的发展使封锁新闻已经变得非常困难。信息的传播几乎可以忽略时空限制, 自由地跨越国界。同样, 在旧媒体上无法实现的言论自由也得到了空前展现。只要进入网络, 任何人都可以畅所欲言。互联网的诞生和普及彻底消除了信息双向流通的最后障碍。如今, 阻挡信息的自由流通, 如同螳臂挡车一样荒唐可笑。这正是中国媒体所处的生态环境。

国内媒体已不再是国人获取世界信息的唯一来源, 人们只要用google或baidu输入关键字, 瞬时就可搜到数以千万计的有关诺贝尔奖的网页。我们不可能阻拦读者搜索网上信息, 作为媒体人员, 至少应该做到让大众愿意看我们的报道, 进而能够在不同立场的报道中作出选择。传播学中, “看到=相信”, 要想让人“相信”, 就得先让人“看到”。如果受众对我们的媒体不屑一顾, 又如何指望产生宣传效果?

信息匮乏导致谣言滋长:

建设和谐有序的社会是我们的一贯愿望, 但是维护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 并不能靠掩盖和回避事实来完成。当重大事件发生时, 如果主流媒体不去关注, 不及时传播真实、全面的信息, 那么其他渠道的消息就会大有市场。这些报道可能并不真实, 也许是道听途说、以讹传讹, 有时甚至是恶意造谣。信息匮乏必然导致谣言滋长, 最终给社会带来不满或恐慌。“非典”疫情初期的恐慌恰好说明了这个道理。因有关部门控制, 对疫情的真相未能实事求是地进行发布, 于是在外国媒体对中国的疫情炒得沸沸扬扬的同时, 中国主流媒体却集体失声。于是互联网、手机短信传播的各种讯息漫天飞舞, 真真假假、混淆视听, 导致食品与药物的抢购大潮, 加剧了社会动荡, 诱发了恐慌的蔓延。

事实证明, 采取掩盖问题和回避矛盾的“鸵鸟政策”不仅于事无补, 反而会让问题恶化, 甚至走向愿望的反面。在重大国际事件发生时, 如果中国主流媒体没有采取行动、发出声音, 中国就失去了先发制人、引导舆论的先机。媒体管理者只有尊重公众的知情权, 促进政府与民众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 在此基础上达成理解与共识, 才能真正地维护社会稳定与人心安定。

两难抉择, 媒体怎么办?

中国媒体要想在国际上发出自己的声音, 就必须转变自身的形象, 让国内外受众都觉得我们是可信、可敬的媒体。如果我们总是报喜不报忧, 对负面问题避之唯恐不及, 对国际上正在热炒的敏感话题讳莫如深, 不能及时、全面地报道受众所关注的重大事件, 一旦报道又总是带着浓重的“宣传”味儿, 充斥着空洞乏味的说教, 那么, 我们不仅起不到在国际上塑造中国正面形象的效果, 而且我们国内的宣传阵地也有可能被外国媒体占领。

新传媒时代给新闻传播带来了新的游戏规则, 在轻轻松松环绕全球的网络、卫星电视、手机等新媒体面前, 已经没有了对内宣传、对外宣传之分。面临重大 (国际) 事件时, 不但要考虑报了会产生什么副作用, 更要考虑不报会产生什么副作用。“不说话”一样会犯错, 错就错在贻误了有效传播信息的时机。两害相权取其轻, 不如采取直面以对的方式, 先发制人, 力图掌握对事件舆论的主导权, 将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点。

面对“非典”, 中国媒体经历了从初期的“沉默失语”到后期的“自觉宣传”的过程。谣言四布始于主流媒体的含而不发, 止于媒体的公开透明。

拥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 不能再固守过去的宣传定势, 对重大事件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而应当及时出击、逆流而上, 到事件的风暴中心去, 用权威的调查, 实事求是的态度向大众发送真实全面的信息, 击碎谣言, 稳定人心。

让中国走向世界, 让世界了解中国:

我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媒体如能搭好这座桥梁, 不仅会使中国树立一个良好的国际形象, 还能为国家发展创造一个更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不仅有利于国家在世界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 还能更好地维护本国的利益。

我国一直坚持对外开放、面向世界的方针, 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 博采各国文化之长, 借“他山之石”来发展自己, 真正做到“有容乃大”。

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与融合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契机, 文化封闭只能导致僵化、停滞和落后。中国要发展, 就不能把自己同世界隔离开来。虽然全球化过程中确实存在着资本主义文化渗透和文化侵略的问题, 但是为了吸取多元文化的滋养, 提高本民族文化的自我反省和更新能力, 我们必须学习。西方文化中有糟粕也有精华, 关键是看我们有没有鉴别和选择的能力, 有没有“以我为主, 为我所用”的意识。

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许多时候要依靠国内主流媒体来塑造, 媒体不仅要客观报道中国的实际情况, 也要让国内受众深入了解世界的经济、文化进展。通过网络, 我们媒体的报道也会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 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信息来源, 甚至可能被认为是更重要、更可信的信息来源。

重大 (国际) 事件是媒体力量的试金石。中国媒体应采取更家开放的态度, 在与西方传媒的竞争中迎头赶上, 以一种全球传播的勇气, 树立媒体权威。同时使中国日渐被西方传媒埋葬的弱小的正义之声, 在国际传播中重新得到张扬。

转播诺奖颁奖典礼, 打造权威科学平台

每年十月诺贝尔奖公布之后, 中国境内一轮一轮的反思都会潮水般涌起, 佩服、抱怨、争议、感叹等各种情愫在中国民众的心中回荡、翻滚。每年12月10日, 瑞典斯德哥尔摩抓牢了全球的目光, 以百年历史、皇家气派、至尊荣耀著称的世界顶级科学盛典到底什么样呢?地球这端的人们格外好奇。

民众因关心而好奇, 因好奇却不得真相而猜测, 因猜测生疑进而不满、抱怨。诺贝尔颁奖典礼全球直播的进程中, 中国观众的缺失如同某种可怕的沉默, 阻碍我们敞开胸怀、融入世界, 继往开来的步伐。而对于所有渴求进步、盼望革新的中国人来说, 找出原因、拉近差距, 从而追赶超越才是重点。

央视科教频道为何要顶着压力主动制作这样一个可能叫好却不太可能叫座的特别节目?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将这样一场风起云涌的科学盛宴呈现给国人, 科教频道想要传达什么?谁能够回答这些大众最关心的敏感话题:诺贝尔奖离中国到底有多远?中国科学家为什么得不到诺贝尔奖?中国教育怎么了?等尖锐问题。

为什么要转播, 诺贝尔颁奖典礼在中国本土化会为两袖清风的科教频道带来可观的广告收入吗?群星闪耀的奥斯卡之夜是美国广告商的最爱, 电视台广告收益仅次于美式足球超级杯;但奥斯卡之夜在中国本土的市场商机却很有限。获得奥斯卡颁奖典礼的大陆播映权价格“不到200万元人民币”, 和动辄千万甚至上亿元转播费的体育赛事相比并不太高。与此相比, 诺贝尔奖颁奖典礼的转播费几近于无, 差不多相当于免费赠送了。这也从另一角度印证了诺贝尔颁奖典礼在中国不会有较好的收视表现。

商机多寡取决于收视率点数。首先是录播, 晚了一天就成了炒冷饭, 时效性差了很多, 缺少了最大的卖点;其次, 还得考虑有没有华裔、本土科学家获奖, 有没有我们熟悉的世界级大科学获奖家, 获奖项目我们是否熟悉。对普通观众来说, 追看陌生的外国大科学家困难较大。

但是, 百余年来, 诺贝尔奖以其客观严谨的精神记录了世界科学的发展, 那些获奖的人们, 或是解决了某个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 或是大大拓宽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视野, 或是为人类带来了更多福祗, 他们为全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无缘诺贝尔科学奖, 是国人的一大遗憾;科教频道无法让中国观众亲眼目睹颁奖时刻的壮丽与辉煌, 也不能不说是电视界的一大遗憾。

在我国“科教兴国”战略背景下诞生的科教频道, 开播九年来, 以其高扬“教育品格、科学品质、文化品位”的特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2002年获得国际电视科技宣传领域的最高奖--儒勒·凡尔纳奖。它被专家誉为“走出了打造频道品牌第一步”。科教频道始终固守“三品”的频道核心理念, 获得了其它电视媒体梦寐以求的品牌美誉度和受众忠诚度。

科教频道要想再上层楼, 在国际上发出比较“强大”的声音, 其自身也必须强大——能够在第一时间对发生在世界各地的重大科学事件进行第一手的报道, 而且是权威的、可信的报道, 是最有说服力的试金石。在复杂的国内舆论环境中, 以巧妙的方式直播诺贝尔颁奖典礼, 是一直致力于打造权威科学平台的央视科教频道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

虽然中国观众在诺贝尔颁奖典礼上只是看客身份, 虽然转播诺贝尔颁奖典礼既不会带来可观的商业利益, 又费时费心费力, 还很可能不讨好甚至遭致棒喝, 但能够让中国观众欣赏到国际科学盛会、了解世界前沿科学信息, 进而通过科学认识世界、了解世界, 是中央电视台义不容辞的责任, 科教频道选择了勇敢担当。

十年之内, 诺贝尔奖由欧美科学家一统天下的局面不会得到根本改变。据统计, 截止至2004年年底, 美国共有278位诺奖得主。占世界人口总数不到5%的美国, 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人数却占全球获奖人数的70%以上。为什么美国有那么多人能够获奖, 而中国人为什么始终未能出现在诺贝尔获奖名单上?让14亿中国人在诺贝尔奖颁奖台下做一个优雅的看客, 我们需要多大的肚量才能拥有镇定自若的表情!这点急需媒体就如何正确看待诺贝尔奖对大众进行科学有力的引导。

诺贝尔奖颁奖典礼是对人类创新成就的一次国际性认可, 也是全球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 中国媒体没有理由背过身去。央视科教频道、东方卫视分别以《诺贝尔科学之夜》、《科学的光芒》为题, 对诺贝尔奖颁奖典礼首次实况转播, 既是表达对科学的尊重, 同时也是为了满足大家对这个只闻其名不见其面的盛大典礼的好奇心。两台转播的目的都在于拉近科学和公众的距离, 消除大众对科学的敬畏, 分享科学带来的快乐, 接受一次全面的科学精神的洗礼, 共同体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中国如果放弃了“诺奖外交”的机会, 不仅会失去进一步扩大我国的世界影响力的一次良机, 而且也会严重伤害国际友人的情感。2007年诺奖典礼的转播, 可以说是我国外交政策、科技政策、甚至国际统一战线政策上的一大成功。

2 第一时间发出声音

诺贝尔奖颁奖在北京时间12月10日23:30分举行, 而《诺贝尔科学之夜》对颁奖典礼的转播却是推迟到次日20:00后播出, 这也是让观众感觉困惑、稍有微词之处。虽然作此选择事出有因, 但从另一侧面也印证了观众常有的感觉:重大事件发生时, 中国媒体往往明显呈现出报道时间上的滞后性, 尤其是面对国内敏感事件时常常“失音”。

我们的媒体是国家方针、政策的宣传工具, 在报道前往往需要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 这必然空耗一段时间。在中国媒体保持沉默的时候, 国外媒体却正大张旗鼓地进行紧密报道。受众甚至会认为国内媒体为维护政府利益在刻意隐瞒负面消息。滞后报道损害了媒体的形象, 使媒体失去报道的主动权, 并进一步丧失了对国际舆论的主导权。

在重大事件发生后, 中国媒体必须争夺新闻首发权, 不能让西方媒体和一些网站道听途说, 乱发新闻。也不能等到虚假新闻在国内外被传得沸沸扬扬、造成一种先入为主的局面后才来澄清。落后必然挨打, 尽早发布比事后解释要好得多。“发布是主动的, 解释是被动的;按照人的一般认知与接受规律, 发布是被信任的, 而解释是被怀疑的。”

在重大事件发生时, 媒体不仅不能缺席, 而且还要尽早到达现场, 在第一时间发出声音, 力争与事件同步进行报道, 以争取受众最大程度的关注, 达到适时引导舆论的作用。

那么, 央视《诺贝尔科学之夜》以及东方台《科学的光芒》为什么都推迟了20多个小时才对颁奖典礼进行转播呢?

何以延时播出:

大凡世界级的颁奖典礼都会因防范敏感或尴尬场面而采取延时播出方式。比如, 珍妮·杰克逊“露胸风波”尴尬事件发生后, 美国广播公司决定, 将原来的电视现场直播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 改为延时5秒录像转播, 以免让观众看到穿着暴露的来宾可能会出现的不雅镜头。因为获奖者过度兴奋, 奥斯卡颁奖历史中出现过若干次滑稽事件, 比如, 1974年奥斯卡颁奖典礼进行到一半, 一位长发、蓄须的全裸男子突然冲上舞台, 做出了“和平”的手势;1997年以《征服情海》拿下最佳男配角奖的演员, 不仅上台时大喊大叫、又蹦又跳, 下台后甚至开始咬人;1998年荣获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大奖的演员, 因为兴奋过度, 上台致谢时说他想跟每个人做爱!

文艺盛典中最容易出现闹剧, 其结局不过是给现场带来一定程度的混乱和搞笑效果, 观众一般都会一笑置之。但科学盛典就不同了, 它以智慧的尊严和思想的深远制胜, 庄严华贵的氛围中不允许出现一丝不和谐音。国际敌对势力、敏感政治事件、文化的隔绝和误读都会对它造成难以挽回的不良后果, 各种不和谐音都在觊觎借此舞台发出自己的声音。所以, 诺贝尔颁奖典礼在中国落地时机的选择非常重要。虽然电视直播本身并没有太大难度, 但央视却不能考虑直播方式, 那么转播时延迟多久才合适呢?

央视科教频道之所以后延21小时播出, 除政治、安全因素外, 还有时差、语言等问题。况且颁奖晚会并不像体育比赛那样注重第一时间。瑞典直播的时候我国已近午夜时分, 如果现场直播, 极大多数观众都不会看。另外, 诺奖颁奖典礼中语言复杂, 如果未经翻译而直接采用瑞典语间或英语、法语同步播出, 也不会达到最佳的收视效果。所以, 延迟至次日黄金时间播出应该是最好的选择。

2007年首届《诺贝尔科学之夜》圆满地播出了, 并获得2008年度广电总局科技创新奖二等奖” (政府奖) 。到之后两年, 第二届“科学之夜”却迟迟不见下文。

将《诺贝尔科学之夜》这一鲜活有力的科普形式坚持下去, 每年利用人人关注的诺贝尔奖颁奖的良好时机, 加大科技宣传力度, 形成崇尚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舆论氛围, 这对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目标, 将提供良好的科技人文环境和最有力的智力支持。

诺贝尔奖设立百余年了, 中国人却年年经受着困扰和尴尬, 难以做到平静和坦然。年复一年地缺席, 中国人对诺贝尔奖是何等的爱恨交加。诺贝尔奖仿佛成了我们心中一块很重的负担, 重到已经不堪承受。就如一位网友所说, “很不幸, 我们跟诺贝尔奖生活在一个星球上, 让我们至今饱尝‘诺奖弱国’的郁闷;很幸运, 我们跟诺贝尔奖生活在一个星球上, 让我们见识了如此众多的世界文明的璀灿之花”。《诺贝尔科学之夜》仿佛一面镜子, 它提醒我们检讨自己的不足, 并督促我们调整心态, 迎接本土诺贝尔奖的到来。

我们有理由期待, 当“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颁奖典礼”等重大国际事件发生时, 中国媒体不再回避, 能够做到登高一呼, 及时有力地发出自己的声音。

参考文献

[1]《传播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如何发出自己的声音——中国对外传播的效果分析与对策思考》, 俞熙娜.

[2]《中国媒体将走什么样的改革之路?:半岛电视台与李希光对话实录》来自:免费论文网www.paper800.com.

[3]《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建立媒体权威》, 杜志红.

[4]《媒介的责任与空间》, 叶凤英.

[5]《党政干部学刊》2001年第4期, 《全球化时代的中华文化走向--方克立教授访谈录》, 姚黎君.

篇4:诺贝尔奖颁奖词

北京时间9月13日,第23届“搞笑诺奖”在哈佛大学举行颁奖典礼,真正诺贝尔奖得主宣布获奖者名单。每位获奖者都赢得了10万亿现金奖励,只不过是津巴布韦元,价值约4美元。

生物/天文学奖:

屎壳郎仰望银河,低头滚屎

获 奖 者:南非金山大学马库斯·伯恩教授

瑞典隆德大学玛丽·达克教授

研究内容:你以为屎壳郎只会埋头滚屎,实际上它们常常仰望星空。通过研究发现,屎壳郎会利用银河进行定位,这也是已知的首个动物依靠银河而不是星星辨识方向的例子。

达克和她的同事发现,在星空下蜣螂(俗称屎壳郎)能够滚着粪球走出一条直线,但在阴天时就失去了这样的能力,只能转圈圈。在天文馆里,在完整的模拟星空下和在只显示一条弥散的银河时,这些甲虫都好好地走在直线上。

马库斯·伯恩教授和他的研究团队此前证实,蜣螂会使用太阳、月亮以及偏振光进行定向。伯恩团队还发现,在蜣螂找准了用于定位的光源后,会爬上粪球表演一出定向之“舞”。现在,后续研究证实了屎壳郎也会用银河进行定位。这一结果预示着,其他夜行性昆虫也有可能用星星引导它们夜间的活动。

此外,研究人员通过一系列实验证明,对蜣螂来说,并不是所有的光源都同样有用,比如当月亮和银河同时出现时,它们只会利用其中的一种。而且,这种对光源的利用偏好每一只屎壳郎都是不同的,这意味着屎壳郎的这种能力并不像想的那样天生固定。

对于这一研究,中国农业大学昆虫学系教授张青文认为,屎壳郎确实可以利用月亮、恒河这样的光源进行定位,不过它主要还是靠气味,在没有月亮的情况下它还会出来活动,有雨的期间就不活动了。

但目前大家只是观察到了屎壳郎的行为,但还没有人深入研究它背后的原因和生理机制,因为它对环境也没有太大影响。事实上,还有其它动物,比如狼也能通过月亮进行定位。

医学奖:

给心脏移植的老鼠听歌剧

获 奖 者:日本帝京大学医学系外科副教授

内山正辉(音译)及其团队

研究内容:获得2013搞笑诺奖医学奖的科学家们在颁奖典礼上唱了一段《饮酒歌》——歌剧《茶花女》中的唱段,因为获奖科学家们利用小鼠研究了音乐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研究人员对老鼠进行了心脏移植,通常这类手术中,移植的器官会因排异反应而存活率不高,移植的心脏往往只能存活?七八天。研究人员将小鼠分成几组,分别向它们播放歌剧(《茶花女》)、古典音乐(莫扎特的作品)、新世纪音乐(恩雅的作品),或者不同频率的单调声响,对照组则是鼓膜穿孔(镊子戳的)的聋小鼠,以及只在心脏移植前听歌剧的小鼠。

研究发现,听单频声响和新世纪音乐的小鼠很快挂了,对照组的小鼠存活的时间也很短,大概只有10天左右,而以存活时间的中位数作为衡量标准,听歌剧和古典音乐的小鼠分别能活26.5天和20天。研究者总结说,像《茶花女》这样的歌剧对免疫系统具有调节作用,提出大脑对听觉刺激的处理可能会影响到外周免疫应答过程。

武警总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副主任刘煜认为,动物实验和人之间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老鼠没有人的基因多样性那么大,在人身上会有什么效果很难说。而且,外界刺激是不确定的,人和动物的重要区别就是,人是有思维和情感的,有些人听歌剧是高雅的艺术,有些人会心烦,所以这项研究距离临床应用还很远,而且不会是临床治疗的主要方向,但可以作为辅助手段。

物理学奖:

人在月球上可以水上漂

获 奖 者:

意大利科学家阿尔伯托·米内蒂及其团队

研究内容:功夫片里的大侠可以在池塘的水面上飞奔而不沉下去,或者你也可以,前提是那个池塘在月球上。

大一些的动物要想避免自己沉入水中,只能拼命奔跑,飞速踩击水面,产生水动力反作用于腿部来支撑体重。意大利的这帮科学家想到了另一个点——减轻体重,当然,他们不是在提倡减肥,而是假设在更小的重力环境下来研究这个问题。

他们研究的是,人穿着相对较小的脚蹼(不到0.1平方米),在较弱的重力环境下(大约是地球重力的20%),特定的踩水动作能否让水面支撑起人体的重量。为此,他们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让自愿者在模拟出来的不同的弱重力环境下踩水。最后,一系列的实验表明,人在月球重力环境下(0.16倍地球重力加速度),每秒踩水1.7次的话,是可以在水面上奔跑的,不过这个人的体重不能超过73千克,否则还是会沉下去。

人体实验还表明,人能够在水面上跑起来的最高重力加速度,大约是0.22倍地球重力加速度。在不到0.1倍地球重力加速度的环境中,所有自愿者都能够“水上飘”。实验中还发现,自愿者选择的踩水频率和踩水速度与重力环境无关。真的到了月球上,还是会按照在地球上的方式踩水。

篇5:莫言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

香港《苹果日报》记者译文学奖授奖词全文

尊敬的国王和皇后陛下,尊敬的诺贝尔奖得主们,女士们先生们:

莫言是个诗人,他撕下了程式化的宣传海报,让个人从无名人海中突出。莫言用荒诞和讥讽攻击历史的谬误、贫乏及政治的虚伪。他用戏弄和不加掩饰的快感,揭露了人类最黑暗的一面,不经意间找到具强烈象征意义的形象。

高密东北乡体现了中国的民间故事和历史,却又超越这些进入一个国度,驴和猪的声音淹没人声,爱与邪恶都呈现超乎自然的比例。

莫言的幻想跳出人类生存现实。他善于描述自然;也彻底了解饥饿的含意,他笔下的英雄、情人、施暴者、强盗,尤其是坚强不屈的母亲们,令20世纪中国的残酷前所未有如此赤裸地呈现,向我们展示一个没有真理、常识、怜悯的国度,以及那里鲁莽、无助和荒唐的人们。

中国历史上反覆出现的〝人吃人〞证实了这种苦难。莫言笔下〝吃人〞象征无节制的消费、铺张、垃圾、肉欲和无法描述的欲望,只有他能那样跨越禁忌尝试去阐释。莫言的小说《酒国》中,极品佳肴是烤三岁童子肉。只有男童能入膳;被忽视的女童反得以生存。这一讽刺指向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令天文数字的女婴被流产:重男轻女,女孩连被吃的资格都没有。莫言还就此话题写了一部完整的小说《蛙》。

莫言的故事用神话和寓言做掩饰,将价值观置于故事的主题。在莫言笔下没有毛时代中国的〝标准人民〞,而是充满活力、不惜用不道德的手段来满足他们的生活,打破被命运和政治划下的牢笼。

莫言所描述的过去,不是共产主义宣传画报里的快乐历史。他用夸张、滑稽模仿加上变异的神话和民间故事,对50年来的宣传进行修正,并令人信服。

在他最著名的小说《丰乳肥臀》中,从女性视角描述了大跃进和1960年的大饥荒,用嘲笑的笔法写革命伪科学试图用兔子精液让母羊受孕,并把所有对此表示怀疑的人斥为右派分子。小说结尾描述的90年代新资本主义,骗子们卖化妆品致富,仍在试图用异体受精孵出凤凰。

莫言作品将一个被遗忘的农民世界生动展现人前,甚至不惜用刺鼻的气息刺激感官,既冷酷无情得教人目瞪口呆,又掺合令人愉快的无私,他笔下没有一刻枯燥乏味。这个作家彷佛通晓并善于描述形形式式人类生活,各种手工艺、冶炼、建筑、挖渠开沟、畜牧和土匪的花招诡计通过他的笔尖跃然纸上。

他比拉伯雷和斯威夫特以及当代的加西亚.马尔克斯以来多数作家更滑稽和震撼人心。他语言辛辣,在他描述的中国近100年的画卷中,既没有跳舞的独角兽和仙女,但他描述的猪圈式的生活,令人亲历其境。意识形态和改革运动来来去去,但人的自我和贪婪恒在。而莫言为所有小人物抱打不平,无论是日本侵华期间、毛式恐怖之下、还是今天的生产狂潮中面对不公的个体。

莫言创作出的家乡是一个美德与卑鄙残酷交战之地,是一次踉跄的文学冒险。中国以及世界何曾被如此史诗般的春潮席卷?在莫言的作品中,世界文学的声音掩盖同侪。

篇6:诺贝尔奖颁奖词

莫言是个诗人,他扯下程式化的宣传画,使个人从茫茫无名大众中突出出来。他用嘲笑和讽刺的笔触,攻击历史和谬误以及贫乏和政治虚伪。他有技巧的揭露了人类最阴暗的一面,在不经意间给象征赋予了形象。

高密东北乡体现了中国的民间敀事和历史。在这些民间敀事中,驴与猪的吵闹淹没了人的声音,爱与邪恶被赋予了超自然的能量。

莫言有着无与伦比的想象力。他很好的描绘了自然;他基本知晓所有与饥饿相关的事情;中国20世纪的疾苦从来都没有被如此直白的描写:英雄、情侣、虐待者、匪徒--特别是坚强的、不屈不挠的母亲们。他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没有真理、常识或者同情的世界,这个世界中的人鲁莽、无助且可笑。

中国历史上重复出现的同类相残的行为证明了这些苦难。对莫言来说,这代表着消费、无节制、废物、肉体上的享受以及无法描述的欲望,只有他才能超越禁忌试图描述。

莫言的敀事有着神秘和寓意,让所有的价值观得到体现。莫言的人物充满活力,他们甚至用不道德的办法和手段实现他们生活目标,打破命运和政治的牢笼。

《丰乳肥臀》是莫言最著名的小说,以女性视角描述了1960年的大跃进和大饥荒。他讥讽了革命伪科学,就是用兔子给羊受精,同时不理睬所有的怀疑者,将他们当成右翼。小说的结尾描述了九十年代的新资本主义,会忽悠的人靠卖化妆品富了起来,幵想通过混种受精培育凤凰。

莫言生动的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被人遗忘的农民世界,虽然无情但又充满了愉悦的无私。每一个瞬间都那么精彩。作者知晓手工艺、冶炼技术、建筑、挖沟开渠、放牧和游击队的技巧幵且知道如何描述。他似乎用笔尖描述了整个人生。

他比拉伯雷、斯威夫特和马尔克斯乊后的多数作家都要滑稽和犀利。他的语言辛辣。他对于中国过去一百年的描述中,没有跳舞的独角兽和少女。但是他描述的猪圈生活让我们觉得非常熟悉。意识形态和改革有来有去,但是人类的自我和贪婪却一直存在。所以莫言为所有的小人物打抱不平-从日本占领到毛泽东的错误到今天的疯狂生产。

上一篇:三晋思想下一篇:暑假挂职锻炼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