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缺与时间散文随笔

2024-04-10

空缺与时间散文随笔(精选10篇)

篇1:空缺与时间散文随笔

“你不会觉得当你和一个人一起之后,就失去了自己的生活吗?”

“不会啊,并不想要一个人的生活,我早已厌倦了一个人的生活。”

有时候一个人空缺的位置并不是在独处的时候发现的。过去当你觉得你需要这个人的时候,往往不是遭遇了什么重大困难,而是你混迹在人群中,期待有一双眼睛能从纷纷扰扰之中将你辨别出来,并一直在恰当的范围之内注视着你。你需要有这样的一双眼睛来证明自己的独特,所以才会汲汲于寻找这样的一个人。而当这个人终于背过身离开你的时候,你可能一时半会也不会觉察到这样的一双眼睛已经转向了其它地方,而是当你和朋友一起活动,行走的时候,才会忽然意识到,身边即使站满了人,也有巨大的空缺。

感情是什么呢。来了一个人,改变了你的生活,离开之后,又再度改变了你的生活。但是生活并没有一个固定的轨迹,也无法回复到原样。就像夏天期待冬天的到来,觉得冬天可以穿更多好看的衣服,却在冬天真的到来的时候,怀疑去年的自己究竟穿了哪些打扮才会留下这样的印象。改变后的生活是更好还是更差呢,从自己不情愿的态度来看,应该是更差了吧。如果为了一起而隐藏自己的性格无法得到谅解,那么隐藏的毒药也只会是又自己吞下了。而有些习惯虽然出于被动,却在对方已经离开后仍默默地继续,虽然动作的本身已经毫无意义了。比如在我家的猫咪离开的几年后的现在,在家里我也还是会闻到属于她的味道,会在吃完饭后盖上饭菜,过去是害怕她偷吃而弄得一团糟,现在则是毫无意义地重复这个动作了。如果将对动物的爱也比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使在后来见过那么多只猫之后,也依然觉得并没有一只猫能取代我家猫的地位,甚至萌生了不想再养猫的养分。但是矛盾的自己又说服自己,将来会养的,只是还需要一段时间。

感受到这个空缺的人,可能总是有意无意地逃避。离开真的好简单,但是永远从心上划掉却很难,而且真的有必要一定要将她彻底去掉吗。即使结局不是完美,至少在这个过程中也感受到了自身的变化呢。所以一开始就心甘情愿地改变自己生活的人,是做好容纳别人的准备,改得快,接受得也快。一开始仍然坚持自己生活的人,除了不愿放弃生活的趣味,实际上也是不愿接近的表现吧。但往往这样引起的改变,才是持久而痛苦,无形而无终。

空缺越大,日后能被填满的有趣生活就越丰富。

走在路上回应着朋友的玩笑话,一个人默默地与看不见的错觉斗争。

篇2:空缺与时间散文随笔

时间有两条,一条在我左边,一条在我右边。听说,是我扁瘦的身体,在向理想冲去时,时间被我的身体劈成了两半。当时,我非常恐慌,担忧时间会就此凝滞,可在我万念俱灰后,猛然发现,时间依然在飞逝,它们的生命力远比我所想象的要旺盛得多。慢慢地,我从时间止步不前的恐慌中挣脱了出来,可我发现,自那以后,我的身体却变得麻木,没有任何知觉。于是,身边的人都在咒骂我的冷酷,可是又有谁知道我正在面临生死的抉择?

我从来不担心孤独,即使我失去一切,可我还有孤独。孤独与时间同时赋予了我自由,而我却偏爱孤独,孤独的感觉似一个人的智慧,又如一个人的哲学,即便有人谦恭的来向自己请教,也是拒人于千里之外。只想独占,不愿与人分享,这样的自私源于自重感。因为怕失去,所以抓得更紧,可最后,也不过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与时间相比,可能自我的思想更为重要些许。试想一下,一个人,走一条长长的路,这时,秋风乍起,落叶满天飞,心也会跟着慢慢地走向萧瑟秋天的深处。当然,一个人的性格色彩过于忧郁伤感绝不会是件值得恭贺的事情,可有些在生活中失重的人却会牢牢抓住,引以为精神生命。我们没有选择的余地,唯有随遇而安。

很多时候,我都会认为自己淡忘了自己的人生,可每当面对时,却不能直视。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我丧失了自我,就像花蕾在未开之前就凋零一样。听起来有些哀伤,可有些伤痛不管你愿不愿意,你都得承担。人生本来是不快乐的,快乐还是忧伤,取决于曾经的成长。别人的故事,自有曲折的情节和快乐的结局,尽管我们是时间的驾驭者,可同时,我们也在扮演者奴隶的角色, 所以,不要轻易地以自己浅薄的见地去评判别人的选择。

懂得尊重别人就是熟练掌握驾驭时间的最好的开端。不要一味地指责,时间所给予我们的不过是两条看不见的伤痕,当痛彻心扉以后,我们再也不会想那张张看不见的脸。 偶尔的记起,也不过是时间的再次循环,倘若真的到了这一步,说明故事已经结束,所以,一如既往的执着只是愚笨的坚持。

人本来就是不聪明的,在万物面前,我们除了时间,一无所有。当生命到了尽头时,那些所谓的情爱, 曾经的风光,终究还是腐烂成泥土。假如时运较好,身体在烈火中还可以练就一种不可磨灭的精神,活着的人为之穷尽一生,死了的人抱憾而去。那是什么呢?是时间的延伸,是生命的拓展,是死亡的永生,谁也无法诠释,唯有视之真理,长存我心。

是啊!时间就是智慧,不管你与时间以何种形态共存,你们之间总是默契的生活着,一起分享快乐,一起承担忧伤,这样的朋友只有时间才能当之无愧。简而言之,时间就是生命,是我们在别人那儿继承的生命,在获得权利的同时,我们也应付出相应的代价,比如一些责任或未完成的理想。

不是每个人都能伟大,正因为了大多数人的渺小才衬托出了少数人的伟大。伟大是什么呢?不是无偿的奉献,也不是无偿的给予,而是有偿的精神付出。假如你释放了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你是不是开始从痛苦的纷争慢慢地解脱出来,进而抵达彻悟之境,再也不受时间的束缚和限制。或许,这就是无法与现实相提并论的`自由。

自由,每个人都渴望,但身体的自由彻底得到满足后,思想便就空虚了。这时,我们疏远亲人、朋友和爱人,一步步地陷入难以自拔的无我境地。归根结底,也就是我们忘记了自己是谁?应该做什么?为了什么继续生活?这一系列的问题困扰着每一个迷茫的人。他们如同我一样,分不清自己与时间谁是谁非?对于某些人来说,或许时间模糊是件好事,就像我们在没有得到一样物品的时候,我们宁愿不知道这世界上存在着这么个自己非常想要得到的物品。这就是贪欲的来源,因为欲望,我们占有,不停地违背良心。

与其说人与时间同在的话,还不如说人与时间平行。时间本来就是不存在的,因为人们欲丈量生命的长度,所以才想出用一种不存在的来证明生命的存在。其实,万事万物,存于不存在,都没有多大必然的联系,只需要控制人心就足够了。

篇3:空缺与时间散文随笔

作为非言语交际的一个重要方面, 时间具有其独特的交际功能, 正如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霍尔 (1973) 所说:“时间不但会说话, 而且比有声语言更为直截了当, 所传达的信息也更为响亮和清晰。”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 具有不同语言与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往日益增多, 人们不同的时间取向是影响跨文化交际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研究不同文化群体的时间取向特点和差异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跨文化交际学角度对中美时间取向的文化差异及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作一比较和探讨, 以期能在内容和策略上有助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1. 文化全空缺视角

空缺现象是语言与文化研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空缺原指“空白、缺损”。空缺现象指在一种文化中存在, 而在另一种文化中没有的事物、现象、特征等。几十年来, 许多国外学者把空缺理论应用于跨语言对比研究中, 用空缺现象来描述和揭示在不同语言的词汇、语法体系中, 以及在不同的文化中存在的民族差异成分。这对跨文化交际研究、外语学习和翻译理论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总而言之, 文化学家、语言学家经过数十年的探索, 逐步察觉到文化差异导致了空缺现象的产生。对于空缺的定义和分类, 国内外学者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各自提出其独特见解。为了更合理、更全面地进行时间观取向的语言文化内涵的跨文化比较, 本文将空缺划分为:全空缺、部分空缺、冲突空缺。

全空缺是指时间观在一种文化中具有某种文化内涵, 而在另一种文化中则完全没有这种文化内涵。部分空缺是指时间观在一种文化中具有某些文化内涵意义, 而在另一种文化中只具有其中部分相同的内涵意义, 或者同时具有一些不同的内涵意义。冲突空缺, 顾名思义, 指时间观的文化内涵意义在两种文化中是完全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

本文着重比较中美时间观取向的明显差异, 所以主要论述全空缺视野下的两者, 以期找出其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帮助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

2. 全空缺视野下的中美时间观取向比较

2.1 过去时间取向和未来时间取向

美国人类学家Florence Kluckhohn与Fred Strodbeck (1960) 把不同文化群体的时间取向分为三种:过去时间取向 (past time orientation) 、现在时间取向 (present time orientation) 和未来时间取向 (future time orientation) 。时间取向与民族的历史背景有关, 一般而言, 历史传统悠久的民族注重过去, 采取过去时间取向;而历史相对较短的国家和民族则往往采取现在或未来时间取向。中国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使中国人向来以历史、祖先为荣;深刻影响中国人思想的儒家文化历来重视传统, 注重历史, 主张把过去的经验和教训作为现在行事的重要参考, 传统的思想规则、方法等一直延续至今, 被社会所认同, 变成集体的无意识, 而且规定着人们的行动。所以, 中国人在时间取向上倾向于过去。人们在做事情时通常要考虑这个事情过去有没有人做过, 有什么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喜欢引经据典、追本穷源、求静求稳, 因此循规蹈矩已成为一种社会规范。与这种时间取向相联系的是人们崇拜祖先、敬老尊师, 重视经验和年龄, 因为这些都与“过去”有关。看看中国的影视作品, “大辫子戏”充斥荧屏, 皇上太后到处可见, 而科幻类的题材却少有成功者, 也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这个问题。

与中国人的时间取向相反, 美国人很少回顾过去, 而是着眼于未来。这种未来时间取向与美国的历史有关。美国只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没有充足的传统和经验可以遵循。美国人一般不像其它民族的人那样注重历史与传统, 他们普遍相信的是:机会人人均等, 历史无足轻重;只要努力奋斗, 就可获得成功。American dream早已深入人心, 他们相信未来是可以驾驭的, 或至少是可以受他们影响的, 现在发生的一切只不过是为更美好的未来做准备而已。奥巴马当选新总统也说明了这一点。人们并不固守白人当总统的历史, 认可变革。人们普遍认为, 变革意味着进步, 新事物总是优于旧事物, 他们把“跟上时代”和“关注未来”作为行动的指南。受这种未来时间取向的影响, 美国人普遍比较活跃、乐观, 他们很少循规蹈矩, 而是喜欢打破常规, 推陈出新;他们很少崇拜祖宗, 觉得年龄和经验也未必值得敬仰。美国的影视作品也说明这一点, 好莱坞的科幻电影举世闻名, 星球大战、未来战士、人工智能……, 例子举不胜举。

时间取向的不同使得中西方的人们对“老”、“老人”这些词也会作出不同反应。以“老”字为例, 它在中国人的脑海里代表着年长、经验丰富:老马识途、老马嘶风、老当益壮、老谋深算、老成持重……, 但在西方人心目中, “老”意味着青春已逝、老态龙钟, 是“不中用”的代名词。

2.2 环式时间取向和线式时间取向

环式时间观念认为, 时间是不停运动的圈, 时间的变化协调于自然状态, 如昼夜的交替、季节的往复、月份的轮流、植物的周期生长都是圆周式、周而复始的自身复归的周期性循环运动。

中国社会长期以农业为主, 以农耕为主的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的特殊方式在整个社会的全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这种田园文明把人和自然界看成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 人们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悠闲生活, 由此形成了中国社会“天人合一”的环式时间取向。

这种环式时间取向使得勤俭节约的中国人在时间上却比美国人慷慨许多, 做事慢慢来、不着急是一种主要倾向。同时, “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使中国文化在感知事物时强调主客一体, 导致中国人对时间的感知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 受客观时间的拘束程度很小, 对客观时间的感知界限往往比较模糊, 表达时间的常用词汇也常常采取模糊的表达方式, 如:“过了半天”、“一小会儿”、“好长时间”等。

与中国人环形时间取向形成强烈反差的是美国人的线式时间取向。美国文化通常把时间看成是一条直线, 是一种直线形的单向持续运动, “时间就好像一条从源头直奔入海口不断流动着的河流”, 一旦流逝便无法挽回。西方人很早就意识到时间中的过去、现在、将来, 并对此有所区分。如:西方语言大多需要通过动词的复杂变位来表示动作时间的明确差别, 英语时态有过去时、完成时、将来时、进行时等, 这种划分对于没有相应时间概念的中国人来说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同时, 西方人发明了钟表, 这使得西方人使用时间十分精确, 做事精确到小时、分, 甚至秒, 在时间上精打细算, 时刻有一种“时间紧缺”意识。在西方社会, 时间几乎是一种商品, 实在而有价值, “时间就是金钱”已成为西方人生活的信条。美国人总是

说:“We are slaves to nothing but the clock. (只有时间才能

够支配我们。) ”似乎是把时间作为一个实实在在的东西来对待, 而且尽力让每一分钟都过得有意义。

现在美国人越来越多在电视屏幕上见面谈问题, 开“远程会议”不仅仅能解决本国内的问题, 甚至能够通过卫星解决国与国之间的问题。

2.3 单向制时间取向和多向制时间取向

美国人类学家霍尔 (Edward Hall) 在《超越文化》 (Beyond Culture) 一书中首次区分了两种不同的时间观念, 即“单向计时制” (monochromic time) 和“多向计时制” (polychromic time) :“单向计时制重视日程安排、阶段时间和准时”, 认为“时间是线性的、可分割的, 就像一条道路或带子向前伸展到未来, 向后延伸到过去”;“多向计时制的特征是同时进行好几件事情”, 强调人们参与并做完事情, 不僵守预先安排的日程表, “多向计时制往往被看成一个时点而不是一条子或道路”。

传统的中国文化注重整体, 以综合性的思维见长, 加之传统的农业社会的遗风, 趋向于采用多向时间制, 人们可以同时做多件事。同时由于深受儒家文化影响, 集体主义的群体取向是其主要的价值取向。

美国社会倾向于采用单向时间制, 美国人习惯于严格按照时间表办事, 在特定的单位时间内只做一件事, 当计划或安排的时间结束, 不论这件事是否做完都必须停止, 不能影响下一阶段的安排, 讲究计划的周密性和严谨性。

不同的使用时间方式往往给跨文化交际带来障碍。如西方人从小就学会严肃地对待时间、珍惜时间, 重视时效, 预约、守约和准时已经成为社会准则;而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上是不太讲究预约、守约和准时, 对突然造访、失约和迟到持宽容的态度, 这就容易在跨文化交际中给西方人留下不讲信用的印象。

3. 改善跨文化交际的途径

3.1 学习和借鉴

文化无优劣之分, 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长处与不足。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 中西民族应该相互学习和借鉴双方时间观中的有益成分。例如:在西方社会, 时间不仅仅是自然律动的象征, 更是进步的象征, 谁控制了时间, 走在时间的前列, 谁就能在现代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近现代西方社会之所以科技发达、经济快速发展, 与他们的时间取向不无联系。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全球一体化的影响, 我们要不断增强时间价值观, 提高时间紧缺意识, 讲求做事效率。同时我们还应深刻地认识到, 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胜, 必须立足现在、着眼未来, 与时俱进、锐意进取, 而不是沉溺于过去的辉煌。同样, 西方人受“铁腕”时间的控制, 严格遵守时间表行事, 虽然是一种良好品质, 但有时过于僵化和刻板, 可以借鉴中国人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灵活性, 在跨文化交际中赋予自己更多的人情味。

3.2 用发展的观点看待现代中美时间取向

时间取向是文化差异中一个比较稳定的因素, 但它们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中美人们的交往日益增多, 无疑将会对各自的时间观念产生一定的影响。近些年来,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 中国人旧有的时间观念发生了不少的变化, 突出表现在现在的人们开始习惯把时间量化, 提高工作计划性, 时间紧缺意识增强;人们在正视历史的同时, 面向未来、面向世界, 改革开放、开拓进取, 已成为一种全社会的氛围。同时, 西方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时间观念的理解和接纳程度也在不断提高。21世纪, 一种建立在理性、务实、效率的现代观基础上的线性的、以当下为核心并向未来开放的时间意识逐渐为不同文化的人们所接受, 中美时间取向正开始走向嬗变与融合。

4. 结语

处理跨文化交际障碍, 态度和方法都很重要。首先, 必须了解中美不同文化下人们对时间的态度及使用时间的方法, 克服民族文化中心主义, 尽可能减少因时间观的差异而造成的误解。其次, 对不同文化的时间取向要给予尊重和认可, 当彼此时间观念发生冲突时, 不能单纯用好坏来论断, 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时间观不同, 意味着在他们的文化中没有什么不妥之处。因此, 跨文化交际意味着对另一种文化的了解过程, 要采取宽容的态度, 才能加快彼此间的理解。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2]葛志宏.东西方时间观念的跨文化比较[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 2004, (6) .

[3]张劲松.东西方时间与跨文化交际[J].集美大学学报, 2003, (3) .

[4]韩银燕, 钱鑫.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时间观念差异对比[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2006, (4) .

篇4:地景叙事:质性与空缺

和今天的大多年轻艺术家一样,受过严格的学院派教育的王玺也练就了熟稔的绘画技巧和语言招数。画面告诉我们,他所处理的更像是风景绘画的问题。但显然,与西方传统风景绘画不同,他更在乎的是面对真实风景或自然景观时候的即时性及其“新鲜感”,或者说,是对其视觉乃至整个身体的反应和刺激。在这个意义上,尽管单从画面,的确很像写生风景,但实际上,与其说是风景写生,不如说是一种“内心的风景”。

在王玺的绘画中,我们既看不到纯粹的形式主义,也看不到全然的后现代话语。与现代主义不同的是,他的形式自觉更多体现在对于画面空间、风景层次的分隔与安置上,特别是他对于大片块面的拼贴式处理,实际上也是为了将纵深的透视空间平面化。同样,他更没有沿袭写实主义那一套。很多时候,他通过一种虚构和想象的空间设置将原初的层次打乱。

不过在我看来,其画面的视觉效果并非源自形式与空间,而是独特的光感。我不知道画面中的这种独特的光感源自哪里,但有意思的是,这种蓝色的基调背后,光感不是一个确定的自然存在,它既像是一种月光,也像是一种日光,包括近作中的灰色调,亦复如此。对此,我宁可解释为,正是这种处理方式,“模糊”了两种自然光的边界,也“模糊”了我们对自然本身的认知。

看似风景,实非风景。毋宁说,王玺处理的是空间虚构意义上的一种地景叙事。不同于沦为风情的风景绘画,也不同于被意识形态化的“大地艺术”,“地景”在这里指的是一种相对中性意义上的地表景观。换句话说,之所以称其为“地景”,也是为了与前面两者区分开来,而更强调内在于其中的个体意识。

王玺的创作更多来自日常生活中视觉截取或感官记忆。因此,在绘画形成过程中,经过了两重、甚至多重视觉图像的转译。他常常使用相机拍下其所看到的瞬间画面,于是摄影本身就是一次图像的建构,在这个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次叙事。复杂的是,今天的数码摄影意味着图像可能还要经过另一重处理。而至绘画时,又须另一重语言转化。以至于,我们已经无法洞悉“图像”(或摄影)底本,更无法回到镜头所对准的那片实景。

篇5:时间与爱情杂文随笔

无论是谁,在时间的坐标轴上只是短短的一个小小区间,即使是最为长寿的彭祖也不过活了区区的八百岁(当然也是无以考证的,姑妄听之吧),在浩繁无垠的时间长河中,也只是一滴水的容身的空间吧。更不论我们普通人,恐怕要卑微得连一颗尘埃也算不上吧,附着在时间的长长的飘带上,风一吹,怕是杳渺不知了吧。

即便是再短暂,人之一生也是要添加许多的元素进去的,就如同一张再微不足道的白纸,也要涂抹上颜色直到被画得色彩斑斓绚丽多姿了。那么爱情便是诸多元素中最为紧要的,爱情发生的时间段也是斩头除尾留中间,除去少不更事懵懂无知,还要除去老态龙钟耄耋之年,中间段留下的时间满打满算也就是三十年。

而这三十年的自留地责任田,种植的唯一作物便是爱情。有的人种植橘子树或是桃树,含辛茹苦一种三十年,其间定然会遇到干旱、水灾、欠收、虫害、顽童的戏挠、李下要振冠的贼人,但最后苦尽甘来还是熬到了硕果累累。有的人今年种植水稻,明年种植芝麻,水稻欠收,芝麻不开花,后来索性也就荒芜了,运气好的,午后还可以补种些绿豆,这样还可以对付一下寡淡无味的清汤稀饭,这种人常被人讥为始乱终弃(当然,我可能不这么想)。有的人因为自身的原因,游手好闲好吃懒做好逸恶劳,并不关注于自己的自留地,不去耕耘也不指望收获,直到后来是茕茕孑立孑然一身。有的人彷佛是吃了神仙屁,种起了梧桐树,当然要引进了金凤凰,梧桐树才种植得有意义,但世上本没有凤凰,去哪里招商呢?偶尔落下个乌鸦麻雀或是猫头鹰之类的,他并不待见恶言驱逐,最后一片鸟毛也没有落下,黄粱美梦就已醒了,可惜醒得不是时候,年长色衰连委身于他人也是委不动了。

我不知道我的自留地里都种植了什么,也许已坟冢累累杂草茵茵了吧。

诸君,说到这里已有离题千里之嫌,还是打道回去吧。

就是在这区区的三十年间,要把一件经典的`事情做得花团锦簇摇曳多姿也非易事。爱情这一事件的发生,要与三个参数有关系,正确的时间、正确的人还有正确的环境。大多的爱情以凄凉或是凄惨收场的主要原因,是前两个参数出了问题,在错误的时间认识正确的人,或是在正确的时间认识错误的人。当然最为悲惨的是,在正确的时间认识正确的人,但爱情这朵小花却生长在一个错误的环境中,被扼杀也是只是个时间问题。

在错误的时间认识正确的人。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许时。这已经足够缠绵哀怨凄恻动人心魄了吧,试想一下,一个哀婉动人的楚楚妇人,在深深的深巷森森的楼阁里,寂寞而苦楚,枕边无人或是枕边人非所愿,那么她的心情只会比西园中凄凄草上单飞的蝴蝶还要寥落吧。如果这时,她遇见一个心仪的翩翩的公子,两人眉来眼去眉目传情相言甚欢相见恨晚,那么怎么办呢?除了连续不断的叹息之外,也只剩下一个字了,偷。但是一场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美满姻缘,为什么要靠做贼来尝些余味呢?

在正确的时间认识错误的人。这样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举例都忙不过来。民国才女张爱玲,认识胡兰成时,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了,认识也便认识罢了,偏要一见如故,一见如故也不甚要紧,偏要一个怀揣爱情,一个手上举着写着你错啦的牌子,这样一来二去决绝也算可以收场,但偏要拖泥带水拖个半生,结局当然并不美妙。

正确的时间正确的人错误的环境。《孔雀东南飞》中的焦仲卿与刘兰芝便是其一,两人情投意合情意甚笃你侬我侬,时间人物皆是正确,当然焦母硬生生地从斜刺里杀出制造出一起惊世骇俗惨绝人寰的悲剧,当然还有所谓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我私下认为这种观点颇有道理)荒唐的流殇。

篇6:时间与灵感杂文随笔

漫步在氧气充足的海洋里,总不知道光阴的珍贵,捆绑在既定的事务中,从满档里挤出一点属于自己的时段很难。

我用坚强的心态去消除一天紧张无序的疲劳,争分夺秒,我用执著的希望减少休息,赶走困倦,孕育创作时间。

灵感来源于自然,滋生于变化莫测的大脑空间,一个因琐事卡机的硬盘,怎会有诗情画意的空间?

清清吧,不只是网友被拉黑,清醒吧,或许脑硬盘已被塞满。

只有找回属于自己的空间,才能捕捉瞬息万变的创作灵感;

篇7:时间与记忆小草-抒情散文

我知道不能再去找你,但我还是想见你。三年以前,纯真的我遇上快乐的你,聊也聊不尽,三年之后,成熟的我找到忧郁的你,发现一切都变了,我轻轻地念着“小草”……

在剑侠,当星辰碰上小草,什么都变了,为了不断联系,两人互相告诉了qq。到现在,星辰还是清楚地记得小草的qq,可是她知道他已经忘记了她,忘记了星辰,忘记了紫蝶。

星辰只是个小女孩,她喜欢装大人的样子;而小草是成年人。尽管这样,他们聊得还是很投缘,小草没有发现星辰的年龄。

因为父母的反对,星辰只好忍痛把小草拉入了黑名单,那夜,星辰哭了。

3年之后,星辰悄悄地再一次输入了小草的qq,看到了他的网名,好忧伤,好忧伤……

星辰不动声色,进入了小草的空间,都好忧伤,还有他的一篇日志,说每次和他聊的`人,最后总是以他的话终止,他要自己和自己聊,不去打扰别人。

成熟多了的星辰还是哭了,是啊,当初小草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挽留她的,问她“为什么”。

留言板上,只有小草的一句好忧伤的签名,而其他的早就不见了踪影,星辰无法找到以前她对他的承诺,自己的踪迹。

星辰想,要是那段时间能多陪陪小草啊,她对不起小草,心中不知有都后悔。

她又来到小草的相册,看到小草的照片,以前她看到过的,可备注早已写成了:大概是三年前吧!

是啊,三年,整整三年了啊!

篇8:浅议翻译中的文化空缺与词义冲突

1 文化空缺

所谓文化空缺, 指的是某民族文化因素在另一民族文化中根本不存在, 或指某一民族文化特点在另一民族文化中找不到对应词来表达的现象。如中国人常说的“唱红脸”、“睁眼瞎”、“对牛弹琴”、“洞房花烛夜”、“饺子”等词语英语语言中就没有。外国人如果没有读过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 也就不可能正确理解“你这个人真阿Q”这句话的含义;没有读过《三国演义》, 也就难以理解“空城计”的内涵;没有读过名著《红楼梦》就不知道什么叫“怜香惜玉”。中国改革开放以来, 语言文化也与时俱进, 形成了许多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词汇或短语, 如下岗工人, 两个文明, 一国两制等。所以, 翻译时很难在英语词库中找出对等词语来完整表达这些词的汉语意义。

英语中也有一些汉语言中所没有的独特说法, 如Penelope’s web (源自希腊神话, 珀涅罗珀的织布, 指永远完不成的工作) , cry for the moon (源自狄更斯小说《荒凉山庄》, 指海底捞月, 异想天开) 。Shylock (夏洛克) 是莎士比亚名剧《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 为了取得暴利, 在放债时提出极为苛刻甚至违反人性的条件。现在Shylock通常是用来指心肠狠毒、唯利是图的小人。中国人如果没有读过《威尼斯商人》, 就根本不明白Shylock一词所隐含的意义。

文化空缺反映在语言层面上就是词汇空缺。词汇空缺是一种语言中所特有的词汇在另一种语言中不存在, 即语言的不对等现象。某一特定民族由于其经济、地理的特别性而拥有独特的文化, 如独特的宗教信仰、独特的社会习俗和独特的饮食习惯。在中国, 龙 (dragon) 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 是吉祥和权力的象征, 中国人也以作为“龙的传人”而倍感自豪。汉语中有关龙的成语、习语也比比皆是, 如龙争虎斗、龙腾虎跃、龙凤呈祥等。龙是中国文化的特色, 是汉民族文化个性的显现。然而在西方人将“龙”理解为一种长着三个头、张牙舞爪的、能吐火的可怕怪物。在英语中, 如果把一个woman叫做dragon, 隐喻她很凶狠, 令人讨厌。可见英汉两种语言在词义上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挖掘词语的内涵, 有利于正确理解译文所要表达的文化含义。“white”在英语里的意思是the color of fresh snow or common salt, 汉语译意为“白的、白色的”。“麻婆豆腐”是中国老百姓喜食的一道传统名菜, 英语中就没有对等的词语, 翻译时若译成“Pockmarked woman’s bean curd”, 就会使外宾茫然或误解, 顿失食欲。外国人没有相关“麻婆”知识的文化背景, 这就要求翻译时保证菜名能够提供准确、足够的信息, 不能简单地按照中菜名称的修饰词而直译。正确而合理的译法应是Mapo peppery bean curd, 这样就比较明确的告诉了外宾这道菜的基本信息和实质内容“peppery”、“bean”。

文化空缺不可避免地给不同文化的人们交流及翻译带来了难以解决的问题, 文化空缺因素通常又是难以辨认和理解的。著名翻译家奈达先生曾指出:“对于一位成功的译者来说, 掌握两种文化比两门语言更加重要”。所以翻译教学中, 教师应当指导学生细心观察和体味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只有这样, 我们在翻译语言的时候, 才会加入文化信息, 才能更好地传达原作者思想。

2 词义冲突

所谓词义冲突, 是指有些意义相当的词, 在英汉语言中其内涵意义却不相同。例如, 英语中, 没有经验或知识浅薄通常是用“green”一词来表达的, 因此也就有了a green hand (生手, 易上当受骗的人) , a green man (新来的水手) 。而汉语中绿色则是希望和平生机的象征。蓝色“blue”在英语国家有忧郁的含义, 美国有“蓝色星期一” (blue Monday) , 指心情不好的星期一;blue sky在英语中意思是“没有价值”。然而蓝色在中国人意念中一般不会引起“忧郁”或“倒霉”的联想。上世纪80年代, 中国有一种“白象”牌商品, 在销往英国时, 将品牌名直接译成“white elephant”, 结果该产品在英国无人问津。其原因是在英文中“white elephant”有“无用之物”的联想义, 与东方国家的“高贵”义截然相反。中国人习惯把有严重色情倾向的、低级庸俗的文学艺术作品贬低为黄色, 如黄色电影, 黄色书刊, 黄色音乐等。这些汉语名称中的“黄色”与英语中的yellow是毫不相干的, 而英语中颜色词“blue”却常常表示我们汉语中的“黄色”的意思, 如“blue jokes” (下流的玩笑) , “blue films” (黄色影片) , “blue software” (黄色软件) 等。

除颜色词的含义冲突而外, 英汉两种语言中分别用horse (马) 和ox (牛) 这两个不同动物形象来生动地表达同一语义。汉语说“吹牛”, 英语说talk horse;汉语“牛饮”, 译成英语则是drink like a horse;汉语说“老黄牛”, 英语说work like a horse。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却表达的同一个意思, 如果译者不了解这些常识, 翻译中会闹很多笑话的。

英汉语言中词义冲突现象还很多, 如果不深入了解, 我们会在英语交际、英语教学中屡屡出现歧义、误解、语用失误等现象。所以学习时要仔细辨别, 才能掌握它们的真正涵义和用法。

3 结束语

语言的翻译, 并非仅仅是语言到语言的转换, 而是包括一种语言所代表的社会文化因素在另外一种语言中的表达, 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尤其文化空缺和词义冲突现象会造成英汉两种语言互译时的语意损失和不对等。所以译者在翻译时要有比较原语和译语两种文化异同的意识, 只有意识到文化差异并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 才能使译语读者更好地理解原作者的思想。同时还要求译者必须熟悉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 细心辨析词义内涵, 找出在英汉语言中的冲突之处, 采取相应的语意补偿措施。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完成双语转换, 达到翻译的真正目的。

摘要:从民族文化、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分析认为:翻译时双语间语义不能完整转换的主要原因是英汉文化空缺和词义冲突。同时指出要达到翻译的真正目的, 翻译时译者要有比较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意识, 要熟悉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 还要细心辨析英汉词汇的内涵、隐喻及其用法。

关键词:英汉翻译,文化空缺,词义冲突

参考文献

【1】孙力.汉英语言词汇空缺现象的文化因素及翻译对策【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 2007, 30 (1) :97-99.

【2】阎佩衡.英汉与汉英翻译教学论【M】.北京: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篇9:在与不在,时间会知道杂文随笔

复习的生活看上去不精彩,不丰富,回过头看看前两年,似乎那才是所谓的大学生活,一个人在一间教室,偶然遇到心情低落,荒唐可笑又真实的想法便会吞没那个时候的自己,但好在,还是一点一点调节着,开心多过焦躁,就已经很好了。

我已经很久没见过我的朋友们了,就跟异地一样,有时候会从别人口中听到她或他的一些近况,比如青协的大部分丫头都脱单了(想想我们这一届,一半以上的人单着,当时还怀疑是不是只要在青协就没法脱单了来着……)比如凯先生的好哥们也有了要保护的人,但我是后来才知道的……有时候会有那种自己是不是已经脱离了朋友圈的错觉,嗯哼?

#谁才是应该诚惶诚恐的那个人呢?#

其实都不需要啊,真的。

不知道未来怎么样,就把今天所见所闻都保存在心里面啊,关于温暖,关于幸运,关于难过,关于自己想说给她听的一切,都留下来,遇见一个人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情。电视剧里说,遇见一个人太容易了,但遇上一个对的人,真的很难。我猜,你遇到的这个人,就是对的人呀。她愿意陪你走过所有的青春,直到垂垂老矣。

只有到这个时候,我才真正明白『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我才觉得,吹一吹风,都想把所有的故事一股脑告诉你。

#喜欢,要明目张胆#

300天,还是稍微的满足了一下自己的仪式感。

明明开头是怀着一种很乐呵呵的心情去写的……随后发现逻辑思维混乱,大概是想说的东西太多,最后却变成了碎碎念,用以这样的方式表达出来。

篇10:空缺与时间散文随笔

什么叫文化?特勒曾经定义, 文化是复杂体, 包括实物、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根据《辞海》的解释, 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作为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的语言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如实写照, 因此英语与汉语对同一客观事物的认识必然存在共同性;但同时, 语言词汇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工具。从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学的角度上来说, 它的产生是因为每一种语言都有它自身所特有的语言体系与建构, 每一个民族都有它自己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语言心理、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 所以这又决定了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极为丰富, 也表明了英、汉语言之间必然会有差异。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最敏感的因素, 在许多方面必然存在着不对应现象。本文就英语词Spring, 在理性意义和情感意义上与汉语词“春”呈现出的“偶合”、在反映联想意义和搭配意义上出现的“空缺”作一浅论。

2.“春”与Spring语义及其文化内涵的“偶合”

2.1 理性意义

理性意义又称实物意义。它产生于人们对外界事物或抽象观念的客观认识, 即能指与所指之间的一种对应关系, 其内容比较固定, 一般可在词典中查到。

英语词Spring指the season of the year between Winter and Summer (《麦克米伦高阶》英语版, 2003) , 或the season between Winter and Summer comprising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usu the months of March, April and May, or as reckoned astronomically from the March equinox to the June solstice。

汉语词“春”指“一年的第一季, 我国习惯指立春到立夏的三个月时间, 也指农历‘正、二、三’3个月” (《现代汉语词典》, 2003年增补本) 。

从这些释义不难看出, Spring和“春”在纯概念意义上所界定的理性意义基本吻合:两者都表示四时之一, 一年四季的第一季, 或冬夏之间的一个季节, 所包含的时间基本都为三个月。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英汉两民族, 对于同一自然现象“春” (Spring) 的认识与概念基本偶合。

2.2 情感意义

情感意义是指人们对事物的感情和态度的意义, 带有很多主观色彩。

在中国, 一提及“春”, 人们自然而然就会想到这样的画面:“红日淡”, “春云巧似山翁帽”, “东风夜放花千树”, “红杨影里, 海棠亭畔, 红杏枝头”的莺啼燕舞, “小径红稀, 芳郊绿遍”。好一幅“万紫千红总是春”的画卷, 纵有丹青也下不得笔。所以汉语“春”常让人联想到“美好、欢乐”。

英语词Spring有着相似的情感意义。许多英美文学大家都讴歌过春天的欢乐和美好。因为the Spring shall blow/Her clarion o’er the dreaming earth, and fill/ (Driving sweet buds like flocks to feed in air) /With living hues and odours plain and hill: (from Ode to the West Wind) , 所以Thomas Nashe称“Spring, the sweet spring, is the year’s pleasant king (from Spring) ”;G.Herber说:“Sweet spring, full of sweet days and roses, /A box where sweets compacted lie (from Virtue) .”

在地理位置、思维方式、生活习俗等方面都不同的两个民族的文化中, 无论汉语“春”还是英语Spring都向世人传达着“美好、欢乐”的情感。于是人们借Shelley喊出了对春的期待和信念“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所以对“春”的逝去也就必然会流露出深深的惋伤:“落花流水春去也”、“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由此可见, 古今中外的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喜爱留恋之情, 构建了“春”和Spring在情感意义上“偶合”的基础。

3. Spring在反映联想意义和搭配意义上与“春”相较产生的语义“空缺”

词义的反映联想和文化意象差异实际上属于“文化信息”差异。具体反映在词汇的比喻与联想意义和社会文化意义的不对应上。心理基础是对世间万物某些共同特点的联想, 但由于各民族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不同, 反映联想和搭配也各不相同。

3.1 反映联想意义

反映意义指的是通过对同一词语的另一意义的联想而得来的意义, 这多与民族的思维模式、地理环境等有关。

汉语中“春”可引申出“心爱人”、“相恋之情”的意思, Spring在此方面则出现了语义的空缺。

李宴的回文诗《菩萨蛮》:“断肠人去春将半, 半将春去人肠断。”向我们展示了这样的情景:在明媚的大好春光之中, 爱人离家远行, 那绮丽的春光仿佛被带走了一半, 遣出了女主人公心目中的等式———心爱人即春, 春即心爱人。又如, 元好问《清平乐》的“杜宇一声春去, 树头无数青山”一句中的“春”也是“心爱人”之意。此外, 一些汉语词如春心、春怀、怀春、藏春楼等, 无不与情感有关。

英语中, Summer在此语义方面却与汉语“春”有相似之处, 如“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这里就把“心爱人”比作“summer”。在这一点上来看, 英语summer和汉语的“春”有此语义上的偶合。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 夏天常与酷暑炎热联系在一起, “赤日炎炎似火烧”、“骄阳似火”是常被用来描述夏天的词语。而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 英国的夏季正是温馨宜人的季节, 常与“可爱”“温和”“美好”相连。莎士比亚在他的一首十四行诗中把爱人比作夏天, 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这就不足为怪了。

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 “东风”作为春天的风, 常被用来象征“春天, 温暖”, 故有“东风报春”之说, 即指春风吹拂, 大地万物复苏, 因此, 中国人似乎对东风有一种偏爱。明朝蓝茂有诗“东风破早梅, 向暖一支开”, 唐代韩愈有“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斜柳”。而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 报春的恰恰是西风, 因此, 在英国文学中, 对西风的讴歌俯拾即是, 雪莱的《西风颂》就是一例。另一位英国诗人AlfredTennyson有诗云:Sweet and low, sweet and low./Wind of the western sea, /Low, low, breathe and blow, /Wind of the westernsea!再如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总序》中的诗句:“Whenalso Zephyrus with his sweet breath/Exhales an air...”中Zephyrus就是西风的意思。所有这些所说的西风实质都是春风之意, 这些也源于两个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和思维模式不同的缘故。

3.2 搭配意义

搭配意义指的是通过经常与另一个词同时使用 (出现) 而联想得来的意义, 这多与民族历史文化背景的积淀有关。

李商隐的无题诗“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中的“春蚕”吐尽满腹的情丝, 缠绵悱恻, 沉痛凄切, 表达的岂止是深深的思念和绵绵的爱情?

再如, 凡美好的东西, 即使拥有的时间较长, 人们亦往往苦叹其短, 故汉语词“春梦”比喻人事繁华如春夜之梦境般易逝, 徒有美好而易成空。“春光荏苒如梦蝶, 春去繁华歇”, “春若有情春更苦, 暗里韶光度”, “心事两朦胧, 玉萧春梦中”, “昔日富贵, 一场春梦”等即是。

此外,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中的“春晖”喻父母之爱;“春葱”拟女子纤纤而白皙的手指;薄而易融的“春冰”喻极危险的境地;“春秋”表示年纪或一年;“春风化雨”喻良好的教育;“雨后春笋”形容事物发展很快, 等等。

在这些方面, Spring呈现出的也是语义的空缺。

4.“春”和Spring的语义及其文化内涵的“偶合”和“空缺”浅析

英汉词汇的语义和文化内涵的偶合和空缺主要表现在概念意义、内涵意义和搭配意义上。其中概念意义一般都为偶合的, 而内涵意义和搭配意义却都表现为空缺。

概念意义是一个词的基本意义, 它是抽象的与客观事物不发生直接的联系, 而仅仅只是抽象出这个事物的共性的东西。上文中所提的“春”和Spring的理性意义就属于此类范畴, 所以在不同的英汉两种语言中“春”和Spring的理性意义基本吻合。

内涵意义是超出概念意义以外的意义, 往往与客观事物的本性和特点有联系。上文中的情感意义和反映联想意义就属于此类范畴。对“春”和“Spring”这样共同美好的心愿和认识, 构建了它们在情感意义上的偶合语义;但是在反映联想意义上, 由于“春”和Spring生存的土壤是不同的两种文化, 所以也就产生了语义的空缺和差距。

搭配意义主要是指词与词之间的横向组合关系, 搭配往往也是约定俗成的, 不能用一种语言的搭配规律套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由于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生活习俗不同, 搭配语义必然造成空缺, 很少能等价。

5. 结语

大千世界纷繁多彩的传统文化与生活方式、迥然有别的民族心理和思维模式, 使得不同的民族汉英两民族对于万事万物的看法各有自己的一套, 相互之间有同有异, 这一切都反映在各自的语言里。上文仅对英汉中Spring和“春”语义及其文化内涵的“偶合”与“空缺”作了浅谈, 这也只是沧海之一粟而已, 权作抛砖引玉。

参考文献

[1]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86.

[2]张国海.英语诗歌菁华[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9.

[3]现代汉语词典 (增补版) [Z].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4]麦克米伦高阶 (英式英语版) [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

上一篇:无中介房屋租赁合同下一篇:我的好妈妈三年级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