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练习题

2024-05-03

水调歌头练习题(共15篇)

篇1:水调歌头练习题

苏轼《水调歌头》练习题精选

一、文学常识填空:

1、《水调歌头》这首词的词牌名是 ,题目是 。

2、苏轼是 著名的`文学家。他与其父亲 及弟弟 并称为“三苏”,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解释下面句中词语的含义:

㈠把酒问青天 ㈡不知天上闾阙 ㈢我欲乘风归去 ㈣起舞弄清影 ㈤何似在人间

㈥不应有恨 ㈦何事长向别时圆 ㈧但愿人长久 ㈨千里共婵娟 ㈩欢饮达旦

三、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面问题:

1、表明作者对天上月宫生活向往的句子是: 。

2、表明作者于“理想与现实、出世与入世”间徘徊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

3、表明作者思念远方亲人而无可奈何的句子是: 。

4、表明作者感悟到深刻的人生哲理的句子是: 。

5、表明作者对远方的亲人的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

四、翻译并赏析下面的句子:

1、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五、请你写出几句有关歌咏“月”的诗句。

篇2:水调歌头练习题

1、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B )

A、上阕写词人把酒问月,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使他转向对人间的喜爱。

B、下阕写词人望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在词人眼里,月圆人团圆是一种自然常理。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时空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

D、全词以“明月”贯穿,咏月兼怀亲人,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2、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A、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阕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D、全诗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像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3、《水调歌头》中,上天为什么说“归去”?词中哪两句是由出尘之想转向入世情怀的过渡?

上天而说“归去”,因为在作者看来,也许那美好皎洁的月亮,才是自己精神的家园。上片末两句“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是两片之间的过渡句,飞天探月,出尘之思,终于让位于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4、简析“转朱阁,低椅户,照无眠”一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

“转”和“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无眠”准确地表现了离别之人因不能团圆而难以放眠的情景。

5、词的上片诗人从幻想上天写起,最后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这中间显示诗人感情起伏的词语一个是“ 我欲”,一个是 又恐、一个是 何似。(2分)

6、指出下面词语或句子所表达的情感。

①“何事长向别时圆”中的“何事”表达的情感:不能和亲人团聚的惆怅

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的情感:对亲人的美好祝愿;乐观旷达的情怀

7、本词有一端小序,其作用是 介绍写作缘由。文中说的.“子由”是词人弟弟的字,其名为 苏辙,他和苏轼, 苏洵并称文坛“三苏”。

8、全词以问句开篇,上阕问 月,下阕问 天,归根到底是在问 自己。

9、“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化用李白《把酒问月》诗句“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10、词中最富有哲理的一句是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11、下列对诗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D )

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是化用杜甫《把酒问月》中“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两句诗意。

B、“我欲乘风归云,又恐琼楼玉宇”,“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这几句设想,暗示了中秋之夜月色的明丽,夜气的清寒,但不能透露作者对人间终不忍弃绝的复杂心情。

C、下阕写词人望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在词人眼里,月圆人团圆是一种自然常理。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时空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词人终于以理遣情,希望从共赏明月中互致慰藉,离别之憾可以从兄弟友爱中获得补偿,这样也就能做到“不应有恨”了。

12、这首词反映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篇3:水调歌头

嘹亮笛声过, 天地一飞虹。宛似鲲鹏溟北, 插翅向苍穹。贴地神威虎啸, 过水灵光电闪, 车上暖融融。环宇创奇迹, 豪气满襟胸。

五千载, 强国梦, 在心中。四横四纵, 高铁无处不春风。带雨春潮送暖, 旭日吐晖绘彩, 大地百花红。领跑歌飞跃, 不改我初衷。

注: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 我国高速铁路发展以“四纵四横”为重点, 构建快速客运网的主要骨架, 形成快速、便捷、大能力的铁路客运通道, 逐步实现客货分线运输。

篇4:《水调歌头·平生太湖上》赏析

这首词是南宋时期一无名氏的作品,抒发了作者收复祖国山河的雄心和壮志难酬的悲愤的心情。上篇先写江山破碎的悲怆心情。“平生太湖上”四句,面对浩瀚无际的太湖,作者想到自己曾多次泛舟湖上,它是那样令人陶醉、那样令人感到亲切。这次重游,自己心头却笼罩着茫茫无际的愁云。从前游太湖,北宋还没有灭亡,而现在却是国土沦丧,南宋朝廷偏安一隅,胡骑南窥,所余的半壁河山也危在旦夕。作者用“何事”发问,却没有正面回答,因为在那个时代,家国之恨,使人愁生是不言而喻的。作者愁情满怀,却无计消除。南宋朝廷苟安求和,醉生梦死,纵有报国之心,却无报国之路。在无可奈何之中,他情绪陡转。“拟把匣中长剑”以下五句,写他忍痛放弃报国之志,把准备驰骋疆场的长剑换成一叶垂钓的扁舟,归隐江湖,去做渔翁。他消沉地说,做官就不是我的事,我为此耽误了隐居的山水,让它们白白地等我。作者以超脱的口吻诉说自己悲愤的心情,以归隐的行动表示自己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下篇以“脍新鲈”三句承上启下。当他吃着脍炙好的新鲜鲈鱼、喝着美酒、唱起悲壮的歌曲时,他的情绪从隐居一下又跌落到现实中了,他不能忘记灾难深重的国土。“太平生长,岂谓今日识干戈。”在太平时代生长的人,没想到也见到战争,而“干戈”给作者带来的是如大海一样汹涌的激情,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敌人的憎恶,使他顿生扭转乾坤之力。他要倾泻三江洪涛巨浪,涤荡千里中原的胡尘,用不着壮志挽天河洗兵马,要把敌人彻底消灭干净。这种钢铁誓言,如雷震耳,激荡在国人心中,所以当这首词被题在吴江长桥下时,竟不胫而走,甚至引起了朝廷的注意。现实和理想总是有矛盾的,作者虽然雄心勃勃,壮志凌云,但想到黑暗的现实,心头又愁云惨淡。最后以“回首望霄汉,双泪堕清波”作结,表现了他对朝廷的失望。全篇悲怆、激愤,波澜起伏,首尾呼应,唱出了爱国志士的心声,风格沉雄、豪放。

nlc202309030107

篇5:《水调歌头·台城游》阅读练习

南国本潇洒,六代浸豪奢。台城游冶,襞笺能赋属宫娃①。云观登临清夏,璧月留连长夜,吟醉送年华。回首飞鸳瓦,却羡井中蛙②。

访乌衣,成白社,不容车。旧时王谢,堂前双燕过谁家?楼外河横斗挂,淮上潮平霜下,樯影落寒沙。商女篷窗罅,犹唱《后庭花》。

【注】①陈后主沉湎酒色,宫中宴会,令八妇人襞(bì,折纸)彩笺作诗,十客唱和,稍慢则罚酒。②“回首”二句:鸳瓦,华丽建筑物上覆盖的鸳鸯瓦;井中蛙,陈亡,后主偕二妃躲入井中,隋军扬言欲下石,后主惊叫,隋军用绳索把他们拉出井外。

1、结合词作的具体内容,简要分析词人所表达的情感。(5分)

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词的上片进行赏析。(6分)

参考答案:

1、上片通过偏安江南的六朝君主奢侈豪华、陈后主亡国的.史实的描写,表现了词人鲜明的态度和强烈的爱憎之情。下片化用唐人诗句,由咏史转入抚今,表现沧桑巨变、兴亡之感,抒发了作者对北宋朝廷奢侈腐化的不满和批评。通过昔盛今衰的对比,表达了对某些人奢靡的批评,抒发了作者空怀壮志、报国无门的苦闷。

篇6:水调歌头练习题

(山西课改)

比较阅读苏轼两篇作品,完成3-7题。(10分)

[甲]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保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把洒问青天( )

(2)念无与为乐者( )

4.下列句中的“/”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不知/天上宫阙 B.我/欲乘风归去

C.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D.相与/步于中庭

5.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3分)

(1)请出与“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怎比得上人间”想对应的作品原句。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笔下柏影也。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乙两篇均写于作者仁途失意之时,甲表现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乙透露出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情。

B.甲、乙两篇都写月,甲以美丽的想像、明睿的哲理,创造出幽深高远的境界;乙用形象的.比喻、传神的文字,描绘了空灵澄澈的景象。

C.甲中的“婵娟”指月中的仙女;乙中的“闲人”指无所事事之人。

D.甲、乙两篇分别是词和散文,体裁不同决定了语言风格的不同:前者浪漫洒脱如行云流水,后者凝练含蓄饶有余味。

7.仔细体会以上两篇作品的诗情文意,谈谈你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的认识。(2分)

答案:

3、(1)端起洒杯 (2)考虑 或:想着

4.B

5.(1)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2)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6.(C)

篇7:水调歌头练习题

水调歌头,水调歌头程,水调歌头的意思,水调歌头赏析 -诗词大全

水调歌头

作者:程  朝代:宋  体裁:词   日毂金钲赤,雪窦水晶寒。支机石下翻浪,喷薄出层关。半夜雌龙惊走,明日灵蛇张甲,蜚上石盘桓。多谢山君护,未放醉翁闲。安得醉,风,露珊珊。翠云老子,邀我瑶佩驾红鸾。一勺流觞何有,万石横缸如注,虹气饮溪乾。忽梦坐银井,长啸俯清湍。

篇8:《水调歌头·平生太湖上》赏析

脍新鲈,斟美酒,起悲歌。太平生长,岂谓今日识兵戈?欲泻三江雪浪,净洗胡尘千里,不用挽天河!回首望霄汉,双泪堕清波。

这首词抒发了收复祖国山河的雄心和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

上片先写江山破碎的悲怆心情。“平生太湖上”四句,面对浩瀚无际的太湖,作者想到自己曾多次泛舟湖上,它是那样令人陶醉,那样令人感到亲切,这次重游,自己心头却笼罩着茫茫无际的愁云。从前游太湖,北宋还没有灭亡,而现在却是国土沦丧,南宋朝廷偏安一隅,胡骑南窥,所余的半壁河山也危在旦夕。作者用“何事”发问,却没有正面回答,因为在那个时代,家国之恨,使人愁生是不言而喻的。作者愁情满怀,却无计消除,南宋朝廷苟安求和,醉生梦死,纵有报国之心,却无报国之路,在无可奈何之中,他情绪陡转。“拟把匣中长剑”以下五句,写他忍痛放弃报国之志,把准备驰骋疆场的长剑换成一叶垂钓的扁舟,归隐江湖,去做渔翁。他消沉地说,做官就不是我的事,我为此耽误了隐居的山水,让它们白白地等我。作者以超脱的口吻诉说自己悲愤的心情,以归隐的行动表示自己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下片以“脍新鲈”三句承上启下,当他吃着脍制好的新鲜鲈鱼、喝着美酒、唱起悲壮的歌曲时,他的情绪从隐居一下又跌落到现实中了,他不能忘记灾难深重的国土。“太平生长,岂谓今日识干戈”,在太平时代生长的人,没想到今天也见到战争,而“干戈”给作者带来的是如大海一样汹涌的激情,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敌人的憎恶,使他顿生扭转乾坤之力,他要倾泻三江洪涛巨浪,涤荡千里中原的胡尘,用不着壮志挽天河洗兵马,要把敌人彻底消灭干净。这种钢铁誓言,如雷震耳,激荡在国人心中,所以当这首词被题在吴江长桥下时,竟不胫而走,甚至引起了朝廷的注意。现实和理想总是有矛盾的,作者虽然雄心勃勃,壮志凌云,但想到黑暗的现实,心头又愁云惨淡,最后以“回首望霄汉,双泪堕清波”作结,表现了他对朝廷的失望。

全篇悲怆、激愤,波澜起伏,首尾呼应,唱出了爱国志士的心声,风格沉雄、豪放。

篇9:水调歌头练习题

水调歌头

作者:张 朝代:宋 体裁:词 雪月两相映,水石互悲鸣。不知岩上枯木,今夜若为情。应见尘中胶扰,便道山间空旷,与麽了平生。与麽平生了,□水不流行。起披衣,瞻碧汉,露华清。寥寥千载,此事本分明。若向乾坤识易,便信行藏无间,处处总圆成。记取渊冰语,莫错定盘星。

篇10:水调歌头练习题

水调歌头,水调歌头石孝友,水调歌头的意思,水调歌头赏析 -诗词大全

水调歌头

作者:石孝友朝代:宋体裁:词 萧滩韵环佩,玉笥灿玲珑。仙原积庆,当日占梦兆维熊。学业肯先歆向,文焰已高白贺,飞步更蟾宫。秀色溢眉宇,雄辩倒心胸。作儿戏,为亲寿,捧霞锺。彩衣摇曳,光映怀橘堕双红。正好平分风月,且伴能言桃李,鲸吸海涛洪。行赴紫泥诏,归拜黑头公。

篇11:水调歌头练习题

水调歌头,水调歌头赵老,水调歌头的意思,水调歌头赏析 -诗词大全

水调歌头

作者:赵老  朝代:宋  体裁:词   梅仙了无讼,拄笏看西山。山涵秋晓,水光磨荡有无间。自是灵襟空洞,更望风云吞吐,浩渺白鸥闲。高诵远游赋,独立桂香阑。谩常谈,如观水,要观澜。物情长在,人生何用苦求难。随我一觞一咏,任彼非元彼非白,唯放酒杯宽。富贵偿来事,天道管知还。

篇12:水调歌头练习题

水调歌头,水调歌头郑雪岩,水调歌头的意思,水调歌头赏析 -诗词大全

水调歌头

作者:郑雪岩  朝代:宋  体裁:词   甫营亭子小,花柳斩新裁。衰翁馀暇,何妨领客少徘徊。堪叹人生离合,恰似燕莺来往,光景暗中催。芦荻晚风起,明月满沙堆。去年秋,如此夜,有谁陪。欲挽天河无路,满眼总尘埃。未了痴儿官事,行止从来难定,又趣到苏台。不作别离句,共醉十分杯。

篇13:水调歌头练习题

水调歌头,水调歌头曾布,水调歌头的意思,水调歌头赏析 -诗词大全

水调歌头

作者:曾布朝代:宋体裁:词 袖笼鞭敲镫。无语独闲行。绿杨下、人初静。烟澹夕阳明。窈窕佳人,独立瑶阶,掷果潘郎,瞥见红颜横波_,不胜娇软倚银屏。曳红裳,频推朱户,半开还掩,似欲倚、咿哑声里,细说深情。因遣林间青鸟,为言彼此心期,的的深相许,窃香解佩,绸缪相顾不胜情。

篇14:水调歌头练习题

水调歌头,水调歌头江万里,水调歌头的意思,水调歌头赏析 -诗词大全

水调歌头

作者:江万里朝代:宋体裁:词 生日重重见,馀闰有新春。为吾母寿,富贵外物总休论。且说家怀旧话,教学也曾菽水,亲意尽欣欣。只此是真乐,乐岂在邦君。吾二老,常说与,要廉勤。庐陵几千万户,休戚属儿身。三瑞堂中绿醑,酿就满城和气,端又属人伦。吾亦老吾老,谁不敬其亲。

篇15:水调歌头练习题

水调歌头,水调歌头葛长庚,水调歌头的意思,水调歌头赏析 -诗词大全

水调歌头

作者:葛长庚朝代:宋体裁:词 误触紫清帝,谪下汉山川。既来尘世,奇奇怪怪被人嫌。懒去蓬莱三岛,且看江南风月,一住数千年。天风自霄汉,吹到剑峰前。做些诗,吃些酒,放些颠。木精石怪,时时唤作地行仙。朝隐四山猿鹤,夜枕一天星斗,纸被裹云眠。梦为蝴蝶去,依约在三天。

上一篇:高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精编下一篇:黄沙小学安全台账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