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培训小结

2024-05-07

指南培训小结(精选6篇)

篇1:指南培训小结

2015—2016学年 第一学期指南培训小结

教 师:李美娇

班 级:大三班 工作至今已有一年有余,与刚进来时相比自觉多了分沉稳,多了份自信,但同时也发现越来越多的不足。随着时代的进步,家长们对孩子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作为老师要更加全面的完善自己。不愧于“蜡烛”的光荣称号,争取给孩子们带来更多的光明和温暖。

作为一名新老师我一直在摸索中前行,而幼儿园指南给我指明了很好的前行方向,通过对指南的解读、学习,让我对自己的工作、责任有个更深一层的认识,也让我深深体会到这份职业的无尚使命感。

人们常说一口水吃不成胖子,对于指南的精神也一样,所以我在进入幼儿园的第一年我给自己立了个目标,首先从我能做到的开始,并认真将它完成。其中就包括指南第十三条中提到的:教师要熟练掌握和使用各类教具及教辅设备;课前熟悉所教内容,做到儿歌能熟练背诵,故事能脱稿讲述,歌曲能熟练弹唱,科学实验事先做过,避免组织无准备的活动,我觉得这是我能做到的,同时也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像我这样的新教师,由于经验不是很丰富,只有自己胸有成竹了,才能有这份自信去教孩子,而且这也是对自我的一种提升。我也积极参加学校给我们组织的新教师培训活动,在这期间也让我更深入的接触到了指南的内涵。收获非常大。

通过对指南的不断解读,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的责任不仅是传授孩子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做人。其中指南中第六条就这样指出:要树立一日生活皆课程的教育理念。我想这也是一名好的幼儿教师必备的一种教育理念。我曾在实习期间就亲眼目睹过将这一理念落实的很好的老师,她从幼儿早上来园,到放学回家这段时间了,不时渗透一些为人处事,做人的道理。如:早上来园时积极接应幼儿的问候,主动向内向的小朋友先打招呼,教育孩子要有礼貌,当处理好孩子间抢玩具时,不仅教育孩子同伴间相互谦让,还教孩子一些解决矛盾的方法等等。好的教师就要从幼儿身边发生的小事情中

优秀教师,我正在不断努力,力求做的更好。

在本学期中,我又将通过学习指南,我也有针对性地对自己的一日教学进行了反思,也有了很大的改观,如在安排幼儿在园时间上,指南中指出: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避免消极等待和时间的隐性浪费。以前我忽略了这点,自从学了指南,我就利用起了一些隐形的时间,如在孩子刚上床,还未入睡前,我会给孩子讲一个小故事,起床之后,在帮女孩子梳辫子时,和大家一起念一念儿歌等等。发现这样做后,效果很好,不仅帮助孩子巩固了知识,同时也没有了以前的喧哗声,真是一举两得。

最近幼儿园十分重视教师在课程安排上的领域均衡,动静相宜,这也是指南中明确指出的,为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所服务,经过学习,发现自己进步了很多。保教指南中还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值得我们探讨的,我想这份指南,我不会只在今天看,在今后的日子我仍然会认真阅读,到时一定还会有新的认识与感想。总之,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把研究学习和提高保教能力相结合,在教育教学实际中去发现和提炼现实问题,针对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真实的具体问题,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提高幼儿的发展水平。

做一名教师不难,做一名好的幼儿教师真的不易,指南是我们不断前进的方向,也是我们成为好老师的评价标准,我想只要我们真真切切地将指南的精神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教学中,我们将会离优秀教师越来越近。

篇2:指南培训小结

我院十分重视这次中医药知识培训工作,为了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培训任务,组成由院长带头,院委办工作人员负责,卫生院中医医师××医师培训,按照《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培训教材及中医相关内容培训,这次共 35人参加了这次知识培训,现将培训情况小结如下:

一、培训目的

为了提高基层医务人员业务素质,充分发挥中药注射剂在基层防治常见病多发病中的优势和作用,确保医务人员准确、规范应用中药注射剂,发挥中医药预防保健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独特作用,使广大基层人民群众得到实惠。

二、培训内容

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指南。

三、培训对象

全镇35个村医生。

四、培训教材

《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指南》。

五、培训结果

通过我院这次组织对全镇村级医务人员的中医药知识培训后,使乡

村医生掌握了中成药的概述,包括中成药的常用剂型、分类以及其安全性,保证培训效果,为中药注射剂在基层临床应用中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培训后,又进行了考试,基本达到了培训要求,为以后乡村医生合理、规范使用中药注射剂打下了基础。

镇卫生院

0一二年八月十二日2

篇3:指南培训小结

一、《指南》培训的价值取向:从关注显性结果到关注教师内在需求的激发

还清楚地记得一位园长在一次关于“如何开展纲要理念学习”调研时的回答, 她说, 我们幼儿园多次开展了关于纲要的理论考试与学习体会的撰写活动, 并把理论考试的成绩、教学体会论文的撰写与教师年终考核紧密挂钩, 可以说, 我们教师对纲要的掌握应该比较到位, 理解得比较透彻。然而, 在随后的课堂观察以及与教师的交流中发现, 教师对纲要理念的学习还仅仅停留在会背诵、能考试的层面。

不得不承认, 我们当下很多的教研和培训, 最不缺乏的仍然是形而下的、技术层面的东西。我们更多关注的是看得见的结果, 即开展了多少次培训、有多少人参加了培训, 培训通过的合格率有多高等, 很少关注到被培训者内心的真正需求。因此, 要真正提高《指南》学习的实效, 各级培训的组织者应更加关注作为“人”的被培训者, 要更多一些形而上的教育追求。

1. 尊重教师丰富独特的经验

奥苏伯尔指出:“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 那么, 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 要探明这一点, 并应据此进行教学。”[1]这里的学生, 也应该包括作为被培训者的教师。众所周知, 参与《指南》学习的教师, 大多数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 有些教师的经验还极为丰富与独特。这些经验不仅会影响到教师对于《指南》学习的需求、兴趣与动机, 而且还会影响到他们对《指南》内容的认识与评价。因此, 如果在《指南》培训的过程中, 能对学员的经验加以适当利用与整合, 必能激发学员学习的内驱力, 提高培训活动的效率。

如在解读《指南》科学领域的内容时, 我们可以精心设计一些教学片段或剪辑一些特级教师课堂教学的精彩瞬间, 让教师围绕“如何支持和鼓励幼儿的探究行为”“如何引发孩子们的思考”等问题进行讨论, 并对教学片段中的精彩与独到之处作出自己的解读。一个参培的群体中, 一定有很多幼儿园的骨干力量, 甚至还会有市县级的骨干教师在内, 他们在科学领域方面应该有自己较为独特的见解和体会。因此, 这一环节的设计必将调动起他们的已有经验, 激活他们的思维, 激发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 唤醒教师自我发展的意识

培训最好的方式就是唤醒自我培训的意识。美国教育家帕克·帕尔默认为, 真正的好教师来自教师对自我本质身份的认同和自我生命的完整性、生机性。[2]学习《指南》的过程, 其实就是一个教师不断学习、反思与研究的过程, 并在研究与发现儿童的过程中获得自我的成长与提升, 而这个成长的过程一定是教师自主成长的过程。它是教师自觉自愿的行为, 因为成长没有任何强迫, 同时在行为上还有着很强的自我控制能力。

如何唤醒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呢?笔者认为, 在《指南》学习的过程中, 各级培训者与活动的组织者, 不仅要做到尊重教师丰富而独特的教育教学经验, 还要尊重教师的自主性, 相信他们中的每一个都有学习和进步的意愿, 有自我实现的需求, 同时还要为每个参与学习的教师提供展示个人魅力的舞台, 让他们在不同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从而满足他们作为成人更需得到尊重的心理需求。而一旦教师具有了自我发展与教育的意识, 他们对《指南》的学习必将更为主动与积极, 从而培训的结果会更有效。

二、《指南》培训的方式变革:从路径依赖到方式创新

当代新制度经济学家诺思1990年提出了“路径依赖”这一重要的概念, 它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 就是指一旦进入某一路径 (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 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3]传统的幼儿园教师培训方式基本是填鸭式教学, 都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主要渠道, 忽视了作为成人角色的幼儿园教师的需求和职业特点, 自然导致培训的实效性不高。而《指南》的出台, 需要我们打破路径依赖, 大胆进行培训与研修方式的创新与改革, 以真正提升《指南》学习与培训的实效。

1. 外控式培训与内塑式培训相结合

所谓外控式培训, 是指培训的内容与方式基本以专家与园长的讲座、听课、观摩等活动为主, 培训要求基本统一、培训形式封闭, 缺乏针对性与有效性。《指南》的学习, 不仅需要以行政主导为主的外控式培训, 更需要以教师为主体的内塑式的培训方式, 即可以根据不同参培主体的实际发展水平和要求, 采用诸如案例式、体验式、参与式、嵌入式、团队合作式等园本教研和培训方式, 从而更好地凸显广大幼儿教师的主体性、参与性、反思性和操作性。

北京大学教授陈向明认为:“如果一个人要真正改变自己的行为, 一定需要将观念渗入自己的头脑, 一定要在行为上进行反复的操练。”[4]因此, 在《指南》的培训中, 一定要设法让参培的教师参与进来, 使每个人都能有体验、探究、合作与表达和交流的机会, 能够始终以“在场者”的身份参与学习的过程。例如在解读《指南》语言领域的内容时, 可以组织教师就“如何引导幼儿学会倾听”来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认识, 然后组织交流与沟通;也可以采用团队合作的学习方式来设计一个教学案例, 然后运用《指南》的精神相互之间进行研讨与观摩, 等等。外控与内塑的有机融合, 不仅能够充分发挥行政主导的作用, 更能促进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全员式培训与专题式培训相结合

《指南》这一法规性文件的出台, 不仅能让所有的幼教人员得以重新审视、修正自身的教育观、儿童观和评价观, 而且还能够很好地引导家庭和社会人员树立科学、新型的儿童观和质量观, 即通过全员式的培训, 帮助家长在内的所有教育人员了解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建立起对儿童发展的合理期望, 克服因家庭、社会人员的不合理期望而导致的学前教育“小学化”“功利化”等倾向。

在全员培训的同时, 我们还可以针对不同对象开展专题式培训, 引领不同群体人员的发展。例如, 我们可以组织幼儿园骨干教师的专题培训, 就《指南》提出的内容和建议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全员和专题培训的有机结合, 能在普及的基础上做到有目的的提升, 促使指南的学习全面而透彻、深入而持久。

此外, 我们还可以采用集中学习与自我学习相结合、主题式培训与菜单式培训相结合等方式。同时, 在《指南》的学习和培训过程中, 还需要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统, 如经费的投入、培训团队的合理构成、培训时间的保障、培训管理机制的建立、《指南》实践基地的确定等, 以确保《指南》培训真正有效。

参考文献

[1][美]奥苏伯尔.教育心理学:一种认知观[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

[2][美]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吴国珍, 余巍, 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3]宫少华.从路径依赖理论看历史教学的模式创新[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2 (3) .

篇4:F1车手培训指南之基本设置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电脑的配置对于车子的成绩也有一定的影响。

首先,车手应该有一台能流幅运行F1C的电脑,因为F1速度很快,在一档内车速已可破百。如果赛车在200公里的时速下,画面停顿0.2秒,赛车已驶出了5.5米远。好在F1C对机器配置的要求不高。PⅢ1G.TNT2显卡,128M内存足可保证8辆赛车同场竞技的需要。

其次,车手需要一台17寸的显示器,这样才能得到开阔的视野,眼睛才不容易疲劳。F1C对于显示器并没有特别的要求,一台16毫秒的LCD也足以保证比赛时所需的流畅度与亮度。

对于模拟赛车软件来说,能为其配备一款方向盘是最好不过的了。

车手可根据个人经济实力,挑选购买自己中意的方向盘,但切记要购买三轴方向盘。即方向盘X轴、油门Y轴、刹车Z轴,

F1讲究的是在尽可能低的档位下,用尽可能高的转速来维持引擎最大输出功率。车手在弯中刹车的同时,轻踩油门,可使赛车在减速的同时,车手得到安定,也可保持引擎转速不至于下降的太快,以保证出弯时轮胎能得到足够大的加速性。

辨认三轴方向盘的方法很简单,进入windows控制面板,选择游戏控制器,进入属性界面。同时踩下油门与刹车踏板,如果与之相对应的指示条可以互不干扰的自由独立动作,那么可以认定是三轴方向盘,反之则是二轴方向盘。当然对于力反馈方向盘,大多数必须安装驱动以后,才能开启三轴的功能。

在购买方向盘后,并不意味着车手能立刻驾驭他,拥有价值上千元方向盘的车手不一定能赢过驾驶300元方向盘的车手,在赛车模拟中,处主导地位的永远是人。

部分车手在拥有了第一款方向盘后,会突然感到不会开车了,在一段时间的驾驶后,会弃用方向盘重回键盘,其实,在购入方向盘后,车手需要一定的时间去磨合适应。

在F1C里,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赛道可作为车手进行方向盘适应性训练的场地,车手可紧贴大直道路边高速行使。以锻炼其走直线的基本技能;高速并紧贴T13弯内侧行驶,以锻炼在高速弯角内对方向的把握;美国站独特的超低速S弯适合车手锻炼方向,油门、刹车三者的配合能力。

下面简要的介绍下方向盘使用的量高境界,无辅助级别的方向盘使用要领。

模拟驾驶赛车级别中量高等级非属“无辅助驾驶”。“无辅助驾驶”的简称为“NO AID”。顾名思义,即为“车手”通过控制器在模拟软件中关闭一切在真实赛车上真实存在的帮助车手更加稳定控制赛车的电控系统以及在针对游戏而言的人为制作的帮助控制赛车的选项。

看起来很复杂,其实很简单,但是其中的奥秘和困难却是让很多国内“车手”不敢接触NO AID原因。

我们以模拟驾驶F1赛车软件为例,在国际国内上目前被普遍采取的最多的软件就是F1C,最简单和通俗的NO AID模式在游戏中的设置就是F1-F11全部为OFF,我们以下面的表格为例介绍。

梅红色的部分在现实中是有的.但是对于无辅助模拟F1驾驶来说是不需要的。

自动换档:在真实F1中,自动换档大家都知道是不存在的,它的换档模式是通过方向盘后面的换档拨片通过电子离合器快速的在01秒钟之内进行手动档位的变化。而对于NO AID来说,车手需要通过自己操作方向盘上面的控制键来进行升降档。

防抱死刹车:对于民用车来说,ABS现在已经是标准配置了。可是如果赛车手还需要通过ABS来控制赛车,我想赛车比赛也就失去了它根本的意义,因此NOAID对于这个选项肯定也是DISALLOWED。

进入真正的无辅助驾驶NO AID

在国内的F1C联赛中,参赛人员有超过150人,在这150人中却只有不超过10个人拥有NO AID驾驶级别的能力。可能很多人会对此表示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实也就是我们看见的红色区域中的黑色部分。这个禁区往往是很多车手不愿意涉及的。今天我们的重点也就是在这里。

TRACTION CONTROL(简称TC),即为大家所知的牵引力控制。它的工作原理简单描述是TC系统通过在一个或多个车轮在光滑路面上失去牵引时,为每个车轮均分配动力。这项功能完全自动操作,无须驾驶员的介入。

TC在F1的实际运用中最直接的表现即为驱动轮即使在面对相同赛道路面但是有不同的情况下,踏下油门,赛车的驱动轮会出现左右因为摩擦力不同导致不同转速造成SPIN的情况,而最为明显的部分在于赛车在进入弯道后,内外侧轮胎的转速、摩擦力不同,造成赛车的SPIN。因此F1在98年后重新引入了TC系统,目的是为了“解放车手”,让车手能将自己的能力和体力尽量不要消耗在防止赛车SPIN的基础上,可是当现在电子系统运用到赛车的各个部分的时候赛车也就失去了体现车手能力的意义。越来越将赛车变成了一个遥控汽车了。

做为模拟无辅助驾驶,目的就是为了让“车手”更加体会真实,感受快乐,领悟人生。很多车手惧怕NO AID的原因就是即使拥有一个价值不菲的控制器,但是一旦踏下油门赛车就不停的原地打转,对于自己除了没有关闭TC系统外已经得心应手的赛道,只要采取了NO AID模式甚至一圈也没有办法完整的完成,更不要说是取得非常不错的单圈成绩。因此,所有的车手都知道,对于NO AID驾驶F1C,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去适应如何踩油门,如何控制驱动轮的转速,如何面对不同的弯角和速度采用什么样的档位。在这一切的如何下,就让很多车手退去了。而且对于NO AID的来说,还有一样非常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我们所说的“调教”,这个东西需要自己完全根据自身的感受来设定这才会是完整的NOAID。

也许会有人说真实的F1中不是还拥有TC么,你看雷诺的赛车在弯道中将TC的优势发挥得伶俐精致。是的,这点对于我们NO AID人必须承认,可是我们的依托不就是游戏么,游戏让我们不会有赛车撞击后的损失,不会有G力的影响,那么我们还剩下什么?只有NO AID才能释放出一个模拟车手的全部潜能。

篇5:指南培训心得

旬阳县第三幼儿园 郭远玉

作为一名转岗幼儿教师,即使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认真学习一遍,也没有深入领会其内涵,也不知如何在组织幼儿一日活动中去贯彻《指南》精神。因此,在暑假里我踊跃报名参加了学前教育集中培训。培训中,几位骨干老师针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分领域进行了解读。通过培训,使我对《指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对其精神有了更深刻的领悟,从中我获得了很多启示。

启示一:对3——6岁儿童各领域各年龄段的教育目标有了全面的认识和理解。《指南》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每个领域都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其中学习与发展目标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都做了表述。这样让我对各领域各年龄段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目标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在教育实践中也能更全面地了解幼儿,观察幼儿。细观这些目标,不难发现各年龄段发展目标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如:“语言领域”子项目“阅读和书写准备”目标1“喜欢听故事,看图书”中,对三个年龄段孩子阅读方面提出了不同的要求,3-4岁第一条是“经常主动要求成人讲故事、读图书”,4-5岁第一条是“经常反复看自己喜欢的图书”,5-6岁第一条是“经常专注地阅读图书”,一一对应着看,可以清晰地看出对每个年龄阶段的幼儿在要求上的逐渐提升。这样对于我们教师来说,能清楚地知道我所教育的每个年龄段孩子一般应该具体达到怎样的目标,这些目标对于我今后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非常大的指导作用,防止对幼儿产生一些滞后或者超前的教育行为,违背幼儿的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

在详细说明了各年龄段的具体目标的同时,每一个目标都有具体实施的教育建议,如:“为幼儿提供一些有趣的探究工具,用自己的好奇心和探究积极性感染和带动幼儿”;“和幼儿一起发现并分享周围新奇、有趣的事物或现象,一起寻找问题的答案”;“鼓励并认真对待幼儿的问题,引导他们猜一猜、想一想,有条件时和幼儿一起做一些简易的调查或有趣的小实验”;“容忍幼儿因探究而弄脏、弄乱、甚至破坏物品的行为,可引导他们活动后做好收拾整理„„”细琢这些建议,不难发现这些建议针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目标而列举了一些能够有效帮助和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与方法,为我的保育教育工作指引了一条明路。

启示二:《指南》的学习让我更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地教育幼儿、评价幼儿、理解幼儿。一切从有利于孩子的发展角度出发,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给孩子真正需要的关爱,但不能把它当标尺去测量幼儿,变成束缚幼儿和老师自己的绳索。创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调整自己的教育思路,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创设符合孩子发展需要的活动、环境、游戏,提供孩子操作的机会,让孩子通过游戏与环境、材料相互作用来获得经验,让幼儿自主学习、探索,成为活动中的积极参与者。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要避免用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要积极看待幼儿的每一点进步并及时给予表扬。当孩子犯了错,教师要以慈母般的胸怀理解孩子,而不是不分青红皂白责骂孩子。一直会看到这样的事例:XX老师,指责孩子“你怎么这么笨,这个都不会,你要有那个孩子那么聪明老师就省力”了。老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老师要用合理的方式让孩子明白,而不是责怪孩子,更不能去和别的孩子进行对比,这样会伤害幼儿的自尊心。“教育建议”中就说到“不要拿幼儿的不足与其他幼儿的优点作比较。”“允许幼儿犯错误,告诉他改了就好。”因此,我们要客观地去理解幼儿、评价幼儿。

启示三:《指南》是一本教师家长共用的“指路明灯”,成人的榜样作用在幼儿的发展中有着直接的、巨大的影响力。如:“成人要耐心倾听别人(包括幼儿)的讲话,等别人讲完再表达自己的观点”;“成人要注

意语言文明,为幼儿做出表率”;“成人以身作则,以尊重、关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父母、长辈和其他人”;“成人要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等。由此可见,教师和家长应该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以自己积极、向上、正确的态度和行为影响幼儿。“身教重于言教”,的确如此。《解读》中有这样一个案例:3岁半的小雅和妈妈玩上课游戏,凶巴巴地说:“你是怎么回事!没听见我说上课了吗?”“你,请把嘴闭上!”边说还边瞪着眼睛看着妈妈。这是一个典型的模仿学习的实例,或许这只是个别现象,但却对所有的幼儿园教师有一种警示意义。我不禁也在思考着:我平时是怎样对幼儿说话的呢?

此外,《解读》中还讲述了许许多多的案例,这也更加真实地给我指明了教育的方向和在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每一个案例对我们都是一种启示,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的不足以及努力的方向。同时,从一个个案例分析中,我也领会到教育教学实践一定要遵循孩子学习与发展的规律,如果幼儿的行为特点与《指南》不完全一致,不可以简单轻率地对幼儿发展的好坏下判断,因为《指南》的“目标”不是准则,而是指引的方向;因为《指南》是整体,而孩子是个体,不能把它当作“标准”作筛选幼儿的工具。

篇6:幼师指南培训心得

《指南》提出了每个阶段幼儿应达到的发展水平,但是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我们老师遇到的所有孩子不是都能同时达到同一个水平。在孩子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有部分孩子明显高出或低于应有的发展水平。作为老师,我们要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允许孩子存在这种差异,耐心运用各种方法来进行鼓励、指导和帮助,使每个孩子都得到较好的发展。比如,对于能力强的孩子很轻松就达到了规定的发展水平,对这个孩子而言,没有挑战性。那么这时,我们就要对他适当提高要求,让他跳一跳才能达到,这样,会提高他的积极性。对于能力弱的孩子,很努力了却还是达不到应有的水平,对这个孩子而言,难度太大,会让他丧失信心,失去兴趣,会打击他的积极性。在这时,我们要适当降低难度和要求,并鼓励他通过努力来完成,也让他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然后再慢慢增加难度,使他渐渐靠近并达到应有的发展水平。

其实,在活动中,每个孩子都非常在意老师对他的评价,都希望得到老师的鼓励与肯定。所以我们老师要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给予每个孩子适当的鼓励与帮助,引导他们发挥各自的特长。因人施教,使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得到充分的发挥。不要只重视结果,说不定在孩子游戏的过程中会让你有惊喜的发现。

在进行家园共育的时候,我总是强调让家长以欣赏的态度对待孩子,不能从成人的眼光来评价孩子的行为表现。要注意发现孩子的优点,接受孩子的不足,要和孩子自己作比较,不与他的同伴做横向比较。要看到孩子的点滴进步,并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上一篇:给心灵洗个澡800字作文下一篇:汇丰银行开立视频外币帐户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