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白兰花的花语是什么

2024-05-24

关于白兰花的花语是什么(通用12篇)

篇1:关于白兰花的花语是什么

白兰花的花语

白兰花花语:纯洁的爱,真挚的感情

白兰花是优雅的开,沉静的落,它的绽放是那么的安静,它宠辱不惊,但每一朵花都可以渲染一份心情,一份雅致而又寂静的心事。白兰花株形直立有分枝,落落大方。在南方可露地庭院栽培,是南方园林中的骨干树种。因其惧怕烟熏,应放在空气流通处,其花是呈白色,它的花瓣呈扁平状。

白兰花开了,开的如此的幽然美好。那是纯洁的花朵,恬静地开放,抹过一丁忽远忽近的淡淡的香。白兰花除了可以花叶齐观,作为一种香料植物,白兰花还可以兼做香料和药用。白兰花含有芳香性挥发油、抗氧化剂和杀菌素等物质,可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香化居室。

而且可以从白兰花中提取出的香精油与干燥香料物质,还能够用于美容、沐浴、饮食及医疗等用处,白兰花总是默默无闻的奉献他的精华,让它的香气溢满人间,这就是它-白兰花,始终坚持它的高贵。

白兰花浓浓的花香,让人神清气爽,香气扑鼻,纯洁的爱,真挚的感情,就像这句话一样,象征着美好,象征着爱情,它没有玫瑰花的妖艳,五彩缤纷,有的只是素雅与恬静,迷人与芳香。

白兰属木兰科含笑属落叶乔木,白兰花叶片青翠碧绿,花朵洁白如玉,芳香若兰,惹人喜爱。是简单而又纯粹的花儿,它有着玉一般的质地和高雅。它高高的绽放在枝头上,没有绿叶,只是一朵朵白的有些清透的花瓣,在春阳下是如此的轻盈而又美好。

玉兰的名称由来

广玉兰(学名:magnolia grandiflora linn)。 广玉兰得名应该是源于音译。讹传是“广东的玉兰花”,那是望文生义。 由于开花很大,形似荷花,固又称“荷花玉兰”。广玉兰喜生潮湿温暖的地区。原产北美洲东南部,所以又有人称它为“洋玉兰”。又有别名百花果。 现在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广为栽培。可入药,也可做道路绿化。荷花玉兰树姿雄伟壮丽,叶大绿荫浓花似荷花芳香馥郁,为美化树种,耐烟抗风,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有较强抗性,可用于净化空气保护环境。

白玉兰花语和象征代表意义

玉兰花代表着报恩。玉兰经常在一片绿意盎然中开出大轮的白色花朵,随着那芳郁的香味令人感受到一股难以言喻的气质,委实清新可人。因其株禾高大,开花位置较高,迎风摇曳,神采奕奕,宛若天女散花,非常可爱。新诗已旧不堪闻,江南荒馆隔秋云。多情不改年年色,千古芳心持增君。

其有关诗句有: “绰约新妆玉有辉,素娥千队雪成围。”(明)文征明《咏玉兰》

“千干万蕊,不叶而花,当其盛时,可称玉树。”(明)王世懋《学圃杂疏》

“如此高花白于雪,年年偏是斗风开。”(清)赵执信《大风惜兰花》

“色白微碧,香味似兰” “紫粉笔尖含火焰,红胭脂染小莲花。芳情相思知多少?恼得山僧悔出家!”

送白玉兰代表的含义

花开时异常惊艳,满树花香,花叶舒展而饱满,但花期短暂,但开放之时特别绚烂,代表一种一往无前的孤寒气和决绝的孤勇优雅而款款大方。玉兰花有着忠贞不渝爱情的寓意。每逢喜庆吉日,人们常以玉兰花馈赠,是表露爱意的使者。她有着玉兰的秀美,也有着玉兰的性格,用点点滴滴的热血浇灌,让她永远盛开,百年长久,友谊常青;若女性天天赏视玉兰,嗅着浓郁的芳香,可人老心童,留住岁月,永着青春。玉兰经常在一片绿意盎然中开出大轮的白色花朵,随着那芳郁的香味令人感受到一股难以言喻的气质,委实清新可人。玉兰经常在一片绿意盎然中开出大轮的白色花朵,随着那芳郁的香味令人感受到一股难以言喻的气质,委实清新可人。因其株禾高大,开花位置较高,迎风摇曳,神采奕奕,宛若天女散花,非常可爱。新诗已旧不堪闻,江南荒馆隔秋云。多情不改年年色,千古芳心持增君。

功效和作用

白兰花的花色洁白,且有芳香,不仅观赏价值高,还能做药物,有很多功效,主要是止咳化痰,利尿。它的花朵,叶片和根部都是很好的药材。其中花朵可以治疗支气管炎,胸闷 ,前列腺,百日咳,口渴以及妇女的白带。叶片可以治疗小便不利,泌尿系统的感染以及支气管炎。根系可以治疗小便不利,泌尿系统的感染和痈肿。

食用方法

它的功效和作用比较广泛,但在食用时一定要注意用量,不能过多,否则不仅没利,还会影响健康。但若是用量太少,也起不到药效。使用时最好能用称重器称准确量,根和叶大概0.5-1两,花朵的量要减少,大概2到4钱。此外,若是外用的新鲜叶片也要注意不能过量,使用时捣碎敷在患处就可以了。

篇2:关于白兰花的花语是什么

米兰花,别名:树兰、四季米兰、碎米兰,楝科、米仔兰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小枝顶部常被星状锈色小鳞片;羽状复叶互生,花橙黄色,极香,直径约2毫米。两性花梗稍短而粗,花萼5裂,花瓣5枚,长圆形;浆果近球形,长10-12毫米,花期为夏秋间。

米兰是人们喜爱的花卉植物,花放时节香气袭人。作为食用花卉,可提取香精。如米兰花茶。米兰盆栽可陈列于客厅、书房和门廊,清新幽雅,舒人心身。在南方庭院中米兰又是极好的风景树。放在居室中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氯气,净化空气。

在米兰开花的季节里,淡淡的香气会弥漫到整个街道,优雅、安静、温馨,如果把米兰放在家里的凉台上,你不妨敞开对外的窗户,让清新湿润的空气混合着米兰的香气布满你的房间,那份惬意和陶醉是无法形容的,如果恰好不用上班的话。

你可以在清晨打开窗,让自己完全处在晨光的照耀下,树上的鸟儿醒了,唧唧啾啾的叫着,米兰的香气一股股的漫过小小的空间,直奔你的心肺,你轻轻的闭上眼睛,聆听鸟儿的叫声,在于无声处细细的品尝大自然的恩赐,你会感觉到生命因律动而美好,生命因感悟而富有了思想和哲理,生命也会因其他生命的存在变得更加善良和温和。

米兰的花语

有爱,生命就会开花

米兰花是大叶米兰的小叶变种。花小似粟米,金黄色,杂性异株,圆锥花序腋生;新梢开花,盛花期为夏秋季;开花时清香四溢,气味似兰花

米兰花的传说

米兰花是勇敢和激情的象征。相传,有一种花,在一年中一半时间会盛开红色的花朵,另一半的时间会盛开蓝色的花朵。在太阳升起的时候,它会绽放出火红的光彩,而在月光普照的时候,它的光芒则笼罩着淡淡的蓝晕。

它是如此的神奇,伴随着日月的光辉始终精神奕奕地向上生长,于是它被人们赋予勇士之花的称号,它成为了勇敢与向上的代名词,战士出征之前都要戴上它来表现勇敢,它的名字代代相传。

但是有一天,人们发现它发生了变化,在同一个茎上竟然同时开出了蓝色与红色的花朵,这两朵花同时在阳光下闪耀,同时在月光下荡漾,同样的深邃与深情。于是人们开始了关于谁才是真正的勇敢之花的争论,这场争论旷日持久,两边都有不少的支持者,不变的是,每次战士出征的时候,还是会戴上它,只不过有的人喜欢戴蓝色的花,有的人喜欢戴红色的花。而这两种颜色的花则始终同时出现阳光与月光下,出现在勇敢的战士的头上,出现在任何需要勇气与激情的地方。这种花的名字,叫做米兰花。

米兰花的传说一直在继续,米兰花一直以红色与蓝色在阳光下荡漾着,而关于米兰花的争论也将一直进行着。而勇气与智慧的光芒,也仍然闪耀在每一个头戴着米兰之花的人的身上,人们又或许有意识到,米兰之花,是永恒的。

形态特征

篇3:关于白兰花的花语是什么

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2015年7月23日, 河南省高等教育工作会议召开, 会议决定从2015年开始启动我省高校分类发展计划, 重点建设2~3所国内高水平大学、7~10所特色骨干大学、10所左右示范性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20所左右品牌示范高等职业院校。

何为高水平大学和特色骨干大学

我省高等教育工作会议决定未来将按照高水平大学、特色骨干大学、应用技术类型大学和高职高专院校对高等院校进行分类管理。那么, 什么是高水平大学呢?

高水平大学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与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是软实力和硬实力的重要体现, 也是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标志。教育弱则国家弱, 教育强则国家强。综观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 无论大小, 基本上都是高等教育强国, 都或多或少拥有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水平大学。按照笔者的理解, 所谓高水平大学就是国内一流、在世界上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研究型大学。20世纪90年代末, 我国实施的“985工程”大学 (共39所) 的建设目标就是建设世界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因此, 在本文中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同等意义的范畴。

什么是特色骨干大学?笔者认为, 所谓特色骨干大学是指在国内拥有较高知名度、具有较高水平的行业性特色大学。2011年,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13所部属大学所共同组建的“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 就是一个典型的特色骨干大学联盟。

作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和高等教育资源大省, 考虑到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 我省决定重点建设2~3所国内高水平大学和7~10所特色骨干大学, 正是基于省情做出的正确选择。

为什么要建设高水平大学和特色骨干大学

大学尤其是高水平大学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长期的积淀和高投入才能逐渐发展起来, 但也有少数例外, 如香港科技大学仅有20余年的办学历程就已经成为世界知名高校。为什么要建设高水平大学和特色骨干大学呢?

其一, 我省区域社会经济和高科技发展的需要。现代社会的竞争, 不管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还是高科技的竞争, 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但人才特别是高科技人才离不开大学特别是高水平大学的培养。以美国为例, 美国只有3.1亿人, 却拥有4724所高校, 其中, 本科院校就达3039所。在世界排名前100的一流大学中, 美国的大学就占了约60%。香港地区虽然仅有700万人, 却有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多所世界知名大学。我省目前正处于社会和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 社会的转型和经济发展的升级换代, 离开高水平大学和特色骨干大学是难以想象的。

其二, 我省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严重短缺, 亟待建设高水平大学和特色骨干大学。我省129所普通高校中仅有一所“211工程”大学, 这与我省作为第一人口大省和经济大省的地位是不相称的。就全国而言, 截止到目前, 全国共有普通高校2529所, 其中“985工程”大学和“211工程”大学分别为39所和112所, 平均每65所普通高校中有1所“985工程”大学、每22所普通高校中有1所“211工程”大学。如果按此比例, 河南省应有2所“985工程”大学和5所“211工程”大学。如果按人口比例来算, 我省应有“985工程”大学和“211工程”大学分别为3所和8所。可见, 我省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严重不足, 高水平大学严重稀缺。

其三, 我省普通高校办学同质化现象严重, 缺少特色骨干大学。目前, 在我省50多所本科院校中, 办学目标、办学模式和学科专业设置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之所以如此, 是因为不少高校的管理者在办学目标定位上贪大求全, 盲目跟风设置所谓的“热门专业”, 导致一些所谓的热门专业设置过多过滥, 致使不少毕业生出现就业困难, 造成了高等教育资源的浪费。

比如, 我省本科院校设置英语专业的有44所高校, 开设国际贸易、市场营销专业同为40所, 开设工商管理和法学专业的分别为38所和34所, 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有19所, 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有18所, 开设行政管理和公共管理专业的有16所。同质化导致大而全的办学定位, 不可避免地使一些以理工类为主的高校, 也纷纷办起了文学院、法学院等, 向综合性大学看齐, 这种办学定位的错位和贪大求全, 致使这些原来以理工见长的大学失去了办学特色。

如何建设高水平大学和特色骨干大学

那么, 河南省应该如何建设高水平大学和特色骨干大学呢?

首先, 建立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积极推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曾任哈佛大学校长的詹姆斯·布莱恩特·科南特也指出:“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 而在于它一代代教师的质量。”建立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建设高水平大学和特色骨干大学的必然选择, 师资力量是建设一流大学和特色骨干大学的关键。

2015年10月, 国务院开始实施《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 乘此东风, 我省应从“十三五”规划开始, 把郑州大学和河南大学按照国家一流、世界知名大学的标准进行建设。

其次, 明晰办学目标定位, 积极推进特色骨干大学建设。办学定位涉及大学特色学科建设, 事实上, 不少世界一流大学诸如普林斯顿大学 (0.79万人) 、巴黎高等师范学院 (0.2万人) 等在校生规模并不算大, 有的甚至可以称之为袖珍大学, 但这并不妨碍这些大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因此, 根据我们的省情, 从“十三五”计划开始, 我省应积极引导省内高校明晰各自学校的办学定位, 控制盲目的贪大求全, 以服务我省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为导向, 重点培育与我省优势产业相关的特色骨干大学, 经过15年到30年的建设, 使这些特色骨干大学在全国拥有较高的知名度。

再次, 积极培育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特色骨干大学) 是研究高深学问和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场所。因此, 学科建设是高水平和特色骨干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所在。综观国内外的世界一流大学, 即使是综合性大学也并非所有的学科都是世界一流, 都有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 如芝加哥大学自1970年至今共有12人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在45年内独占世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经济学研究的鳌头。因此, 我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应以本校的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为突破点, 采取重点培育举措, 力争把这些重点或优势学科建成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学科, 从而提升本校的办学层次和知名度。

篇4:苜蓿的花语是爱和希望

后来,他读小学了,跟我一个学校。由于我在学校是个品学兼优的三好生,而他又过于顽劣,所以,我就成了老师教育他的正面教材。那时候老师和同学都习惯叫他小蓿的弟弟。对于这个,他烦不胜烦。终于有一天,他彻底爆发,冲着我喊,以后再也不想做你弟弟!

从那天过后,他当真没再叫过我姐姐。有时候实在避不过,他就喊我,小蓿。不过,他的功课倒是上心了很多,偶尔也会拿个优回来。

我以为我们会这么一直无忧无虑生活地下去。但高三那年,父母在一场车祸中丧生。我觉得天一下子塌了。料理完父母的后事,我想了很久,最后决定我辍学去广州打工挣钱供他上学。想好后,我把自己的打算告诉了他。他沉默了半天才说,姐,我不想读书了,你去读吧,我来供你。那也是他那么多年第一次叫我姐,他说这话时的语气像个深思熟虑的成年人。可他只是一个十四岁才念到初三的孩子,他拿什么供我?

那天晚上,我们争执到很晚也没有结果。第二天一早,小苜就不见了踪影,晚上很晚才回家,回家后他倒头就睡。一连几天,天天如此。到了第七天晚上,他早早地回来了,兴奋地对我说,姐,你可以安心去上学了。我找到工作了。原来,这些天,他在一个建筑工地找到了一份打杂的活。我问他,你能吃得消吗?他笑笑,能,不过是把拌好的水泥用推车从公路的这边推到那边而已。我又问他,你才十四岁,别人怎么会雇你?他说,我不是长得高吗?我跟他们说,我有十七岁了。小苜说,姐,你放心去读书吧。我已经挺过了七天试用期。而且,我一定可以坚持下来。

拗不过小苜,我还是去读书了。高三的课程很紧张,直到高考完,拿了大学录取通知书,我才想起去他的工地看看他。那时我才发现他的工作辛苦又琐碎,根本不像他说的那么简单。原来,他一直在骗我。

大学四年,我边工边读,加上小苜打工挣的钱,我们的日子尚可。原以为大学毕业了,我们的好日子就来了,但是工作的种种不如意,让我决定去考研。小苜听说后,竟然把自己准备开店的积蓄全部给了我,让我辞了职专心去考。而他的小女友知道后,和他闹翻了,小苜失恋了。他颓废了好一阵子,才振作起来。

我现在已经成功考取了研究生。而小苜却还在这个城市打着零工,他说,姐,只要我们努力,一切会好起来的。

有一天,在看书时,我偶然看到一则介绍苜蓿的资料。上面说,苜蓿的花语是爱和希望。还说,苜和蓿这两个字合并在一起,代表一种草质优良的牧草。而这两个字并不能单独使用,当它们分开,就没了意义。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忍不住泪流满面。原来,我和小苜这辈子的姐弟情是注定的,因为,我们合在一起,就代表着希望和爱。

篇5:关于米兰花的花语有什么含义

它的一个花语就是“隐约之美”。所谓隐约之美大概就是美的忽隐忽现,美的朦朦胧胧。那种美在一闪之间是无法领略的,只有仔细观瞧才能发现一二。而米兰花本身花小,颜色也有叶子相仿,不仔细看真的不易看到,所以很符合这个隐约之美的含义。

二、有爱,生命就会开花

米兰花的另一个花语就是“有爱,生命就会开花”。正如其花本身,花小如米,其香如兰。无论怎么开也无法与群花争芳斗艳,但它依旧存在,仿佛是生命的奇迹。即便花小又能如何,即便色淡又能如何,依旧能展现生命的含义——爱。

三、长寿

篇6:关于络石的花语是什么

络石(拉丁学名: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 (Lindl.) Lem.,英文名:China Starjasmine,Confederate-Jasmine )是夹竹桃科,络石属常绿木质藤本植物,茎赤褐色,幼枝被黄色柔毛长,有气生根。常攀缘在树木、岩石墙垣上生长;初夏5月开白色花,形如“万”字,芳香。络石原产中国山东、山西、河南、江苏等地,络石喜半阴湿润的环境,耐旱也耐湿,对土壤要求不严,以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最为适宜。在园林中多作地被。

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全株有毒,症状与海柁果中毒相似。

分布很广,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江西、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陕西等省区都有分布。日本、朝鲜和越南也有。

络石的药用价值

综合利用

根、茎、叶、果实供药用,有祛风活络、利关节、止血、止痛消肿、清热解毒之效能,我国民间有用来治关节炎、肌肉痹痛、跌打损伤、产后腹痛等;安徽地区有用作治血吸虫腹水病。乳汁有毒,对心脏有毒害作用。茎皮纤维拉力强,可制绳索、造纸及人造棉。花芳香,可提取“络石浸膏”。

药理作用

1、抑菌作用:本品50%%u714E剂用平板挖沟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及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

2、对血管及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牛蒡甙可刺激冷血及温血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使呼吸加快,大剂量引起呼吸衰竭,对心脏作用较弱,可引起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并使小鼠皮肤发红、腹泻。此外对离体兔肠及子宫却有抑制作用,甲醇提取物给大鼠腹腔注射250mg/kg,对足浮肿有60%%u4EE5上抑制率;小鼠皮下注射l00mg/kg对醋酸扭体反应有30%%u4EE5上的抑制率。

络石的花语

篇7:关于银杏花语是什么

坚韧与沉着,即使在冬天,那金黄的叶子飘舞的时候,就在希望中酝酿着另一个肃杀的秋。她代表着永恒的爱,或者说一生。

银杏的象征代表意义

银杏为银杏科唯一生存的种类,是着名的活化石植物,又是珍贵的用材和干果树种,由于具有许多原始性状,对研究裸子植物系统发育、古植物区系、古地理及第四纪冰川气候有重要价值。叶形奇特而古雅,是优美的庭园观赏树。对烟尘和二氧化硫有特残的抵抗能力,为优良的抗污染树种。种子作干果。叶、种子还可作药用。银杏适应能力强,是速生丰产林、农田防护林、护路林、护岸林、护滩林、护村林、林粮间作及“四旁”绿化的理想树种。它不仅可以提供大量的优质木材、叶子和种子,同时还可以绿化环境、净化空气、保持水土、防治虫害、调节气温、调节心理等,是一个良好的造林、绿化和观赏树种,对我国大江南北农林种植结构调整、平原农区林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银杏具有良好的观赏价值,银杏夏天一片葱绿,秋天金黄可掬,给人以俊俏雄奇、华贵典雅之感。因此古今中外均把银杏作为庭院、行道、园林绿化的重要树种。

银杏的形态特征

银杏树又名白果树,生长较慢,寿命极长,自然条件下生长中的银杏从栽种到结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因此别名“公孙树”,有“公种而孙得食”的含义,是树中的老寿星,古称“白果”。银杏树具有欣赏,经济,药用价值,全身是“宝”。银杏树是第四纪冰川运动后遗留下来的最古老的裸子植物,是世界上十分珍贵的树种之一,因此被当作植物界中的“活化石”,有观赏价值。

银杏的食用禁忌

银杏叶不能与茶叶和菊花一同泡茶喝。银杏叶内含有大量的银杏酸,银杏酸是有毒性的,一般采来的叶子未经过深加工和炮制,鲜叶里面所含有的银杏酸含量高达3000~4000ppm。由于银杏酸是水溶性的,而其中有药用价值的银杏黄酮等是脂溶性的,泡水冲饮会导致将有毒物质溶出,饮用容易造成中毒。在药品方面,特别是医院用药的银杏制品里面允许略含10ppm的银杏酸。

预防中毒

银杏种仁特别是胚和子叶中含少量银杏酸、银杏酚和银杏醇等有毒物质,生食或熟食过量会引起中毒。中毒因人而异,中毒症状轻者表现为全身不适、嗜睡,中毒重者表现为呕吐、抽筋、嘴唇青紫、恶心、呼吸困难等。中毒轻者喝浓茶或咖啡,卧床休息可康复,重者应送医院救治。为安全食用银杏仁,应去掉胚和子叶,先用清水煮沸,倒去水和内种皮后,再加水煮熟或用于烹饪。此外,已发芽的银杏种仁不能食用,食银杏种仁时切忌同时吃鱼。

主要价值银杏树高大挺拔,叶似扇形。冠大荫状,具有降温作用。叶形古雅,寿命绵长。无病虫害,不污染环境,树干光洁,是著名的无公害树种、有利于银杏的繁殖和增添风景。适应性强,银杏对气候土壤要求都很宽范。抗烟尘、抗火灾、抗有毒气体。银杏树体高大,树干通直,姿态优美,春夏翠绿,深秋金黄,是理想的园林绿化、行道树种。可用于园林绿化、行道、公路、田间林网、防风林带的理想栽培树种。被列为中国四大长寿观赏树种(松、柏、槐、银杏)。

银杏的食用价值

白果内含有氢氰酸毒素,毒性很强,遇热后毒性减小,故生食更易中毒。一般中毒剂量为10~50颗,中毒症状发生在进食白果后1~12小时。为预防白果中毒,不宜多吃更不宜生吃白果。

【性味归经】性平,味甘苦涩,有小毒;入肺、肾经。抑菌杀菌银杏叶;祛疾止咳;抗涝抑虫;止带浊;降低血清胆固醇

【功效主治】敛肺气,定喘嗽,止带浊,缩小便,消毒杀虫。主治哮喘,痰嗽,梦遗,白带,白浊,小儿腹泻,虫积,肠风脏毒,淋病,小便频数,以及疥癣、漆疮、白瘤风等病症。

【营养成分】每100克含蛋白质6.4克,脂肪2.4克,碳水化合物36克,粗纤维1.2克,蔗糖52克,还原糖1.1 ,钙10毫克,磷218毫克,铁1毫克,胡萝卜素320微克,核黄素50微克,以及白果醇、白果酚、白果酸等多种成分。

银杏的美容

1.美白方面:银杏叶中所含有的黄酮成分可以阻碍色素在真皮层的形成与沉着,达到美白肌肤与防治色素斑块的作用。除了黄酮之外,银杏叶中的锌、锰、钼等微量元素,亦能清除氧自由基及抑制黑色素生长。

2.除皱方面:人体的肌肤完全更新一次需要历时3个月左右,脸上有小细纹,原因在于,真皮层所形成的新生细胞在还没抵达到皮肤表层时就已经被过多的自由基氧化,当其抵达至表皮层时已经属于老化细胞了。银杏叶中的黄酮甙与黄酮醇都是自由基的清道夫,能保护真皮层细胞,改善血液循环,防止细胞被氧化产生皱纹。

3.银杏和自由基:银杏是具有抗活性基因能力的草药之一,银杏在保护脂质(细胞膜的组成部分)免受自由基伤害方面很有效。在保护细胞(特别是脑细胞)的过程中,银杏扮演着多重角色。首先,它促进血液循环,以及对细胞的氧气和葡萄糖的输送;其次,在自由基威胁细胞时,银杏可以保护细胞免受伤害,并将自由基清除出体外。

银杏的生态价值

绿化环境:银杏抗病虫害,被公认为无公害的种树,是观赏绿化最理想树种。

净化空气:具抗污染、抗烟火、抗尘埃等功能。

保持水土:银杏有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等功效。

防治虫害:银杏有杀死农作物病虫之功能,尤其对棉花、叶螨、桃蚜、二化螟虫等尤其有效。

调节气温:银杏树具冬暖夏凉特异功能。

篇8:关于白兰花的花语是什么

笔者认为, 在此类课文的处理上,追问“人物形象是怎样被塑造出来的”比“人物形象是什么样的”更重要,因为前者更有“语文味”,可以生发出更丰富的内容,形成阅读的专题。所以, 语文教师不妨将评价项羽功过, 鉴赏项羽的形象留给历史课,语文课上应该要问:司马迁是如何写末路英雄项羽,感动读者两 千年 ,“司马迁 的项羽”究竟是怎样“炼”成的。

一、小文本之内的追问

1.《垓下歌》的著作权

司马迁钟爱项羽, 这是阅读、研究《史记》的人的共识。仅仅在《项羽之死》中,司马迁就用三个镜头, 展现了末路英雄项羽带给我们的三种震撼:慷慨而歌的“悲”, 大显神通的“勇”,生死抉择的“壮”。这些镜头一次次攫住我们的心, 刺激着我们的神经与项羽同呼吸共命运。

垓下之围中的慷慨 悲歌 ,让人颇有感触。项羽八年来破釜沉舟、叱咤风云的光辉岁月到败局已定,英雄末路的无奈,复杂的感情变化,都在28个字间流露出来。不敢想象,缺了这《垓下歌》, 项羽在这里流下一生唯一的一次泪就显得突兀,缺了这《垓下歌》项羽还能不能让“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还能不能如此鲜活地活在几千年间各种戏剧的舞台上, 活在中国人的心头。

作为文学作品的《史记》,作为文学形象的“项羽”是应该从属于作者司马迁的, 探讨司马迁为何 给项羽配 上《垓下歌》,才是“语文”课堂的问题。

明末清初周亮工言:“垓下是何等时? 虞姬死而子弟散,匹马逃亡,身迷大泽,亦何暇更作歌诗? 即有作,亦谁闻之,而谁记之欤? 吾谓此数语者,无论事之有无, 应是太史公‘笔补造化’、‘代为传神’。”正是这一“补 ”,这一“代”,项羽的形象丰满了, 项羽的悲剧变成了千古以来一种悲剧美, 感动中国几千年。当然这一笔,司马迁还把它赋予了易水边整装待发的荆轲, 让这位英雄在悲壮中自己走向死亡; 赋予了垂暮之年的刘邦, 让大汉的最高统治者也流下混浊的泪。千年后,这一笔也被曹雪 芹赋予了 葬花的黛玉,以及更多鲜活的“人”。

2.谁派来的小船

如果说上一个问题是最容易被学生忽视的, 而苍茫乌江上, 那只来接项羽小船是谁派来的, 则往往最能引起学生热烈讨论。富有历史知识和幻想精神的学生总能在此时跃跃欲试, 想写出一部推理小说。的确,这是个颇有戏剧性的场面:项羽带领着自己仅有的二十六骑,后面是数千追兵,前面是苍茫大江, 项羽想要渡江了,于是,乌江亭长舣船待。有船,且只有一条船。这的确让人怀疑其来历。然而, 无论是江东父老、刘邦或者其他的谁派来的,似乎都不要紧。而在语文课堂上,我们要讨论的则是,多了这条小船, 项羽的形象有了怎样的改变。

项羽本来要渡江的, 看到远远漂来的一只小船, 他的心里无疑应该是庆幸的, 甚至是狂喜的。然而,当乌江亭长一番表忠心的话之后,项羽拒渡了,选择留下继续战斗, 虽然明知结果就是死亡。毫无疑问,在项羽生死抉择的关头, 真正起作用的不是那一只小船, 而是乌江亭长的一番话。正是这一番话,则是让项羽从容地“笑”着说出那一席流传千古的豪言壮语。可以说,没有这条船,没有这段话,项羽只是战死的,是万千战场陨命的将领之一, 而说出了这番豪言壮语后, 项羽就成为以死殉志的悲情英雄。也正是因为此,感动了李清照,吟出“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因而, 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说,至少在语文课上,苍茫乌江上漂来的一只小船, 正是司马迁派来的。

二、大文本中的补充:请来项羽的死敌

秦末汉初的舞台, 项羽和刘邦永远 唱着对手 戏 , 《鸿门宴》中的勾心斗角,刀光剑影还历历在目,而《项羽之死》中似乎少了一个主角。缺了对手的英雄是孤独的, 缺少对手的形象是单薄的。为此,在项羽生命的最后一刻, 刘邦的缺席让我们觉得少了什么。

在这里, 我们需要请来项羽的死敌———刘邦, 请他见证项羽一生唯一的一次哭泣,见证项羽的慷慨赴死。我们无法揣度刘邦看到项羽的眼泪,看到项羽拔剑自刎后会是什么样的神情,但是,我们可以从同样情境下,看到“司马迁的项羽”的光辉。

项羽的哭,“泣数行下”,一生只有一次;刘邦的泪,曾为义帝而流,“袒而大哭”。一“哭”一“泣”,立见性情。所谓“泣”, 是动之于内的,“哭”是行之于外的。刘邦的哭,故作伤悲,因而显得夸张虚伪; 项羽泣, 默默的、隐忍的,它是伤于情却无意于他人听到或看到的, 慷慨悲壮,让人动容。如郑板桥所叹:“何以英雄骏马与美人 ,乌江过者皆流涕。”

项羽的笑, 其实也并不常见,除了少年时见到兵书的“大喜”,便是英雄末路的苍凉一笑了。这位以勇猛著称于世的西楚霸王凄凉的, 透着英雄失路时仍强撑着的豪气, 同时也是愧疚的强颜欢笑, 一直横在世人的眼前;而刘邦的笑,往往深藏不漏,他喜欢“乃心独喜”将隐秘藏于心, 他的笑里透着事故、沉着、智慧与狡诈。

项羽在生的可能性下 ,选择了死, 而刘邦的求生则显得慌张:

(刘邦在溃逃途 中 )道逢得孝惠、鲁元, 乃载行。楚骑追汉王, 汉王急, 推堕孝惠、鲁元车下, 滕公常下 收载之, 如是者三。

而在项羽死后, 作为刘邦代表的汉将的表演, 则让刘邦在读者心中彻底输给了项羽:

王翳取其头, 馀骑相蹂践争项王, 相杀者数十人。最其后, 郎中骑杨喜, 骑司马吕马童, 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五人共会其体,皆是。故分其地为五:封吕马童为中水侯,封王翳为杜衍侯, 封杨喜为赤泉侯,封杨武为吴防侯,封吕胜为涅阳侯。

《项羽之死》, 刘邦虽然不在现场, 司马迁却将他安排在另一个舞 台和项羽 遥相辉映着,“司马迁的项羽”在这种辉映中, 愈行愈远, 却越来越高大。

三、文本外的思索:项羽的死与司马迁的生

读罢《项羽之死 》,总感觉司马迁对项羽情有独钟, 他把最悲壮的诗篇、最动容的神情,最慷慨的死亡都赋予了项羽。可谓“是太史公以全神付之,才成此英雄力量之文。”然而,为何司马迁给项羽一个在生死抉择上的机会, 然后让他在一番豪言壮语之后毅然赴死, 使项羽的形象 永远闪着 熠熠的光辉, 自己却忍受着当时人的冷眼,顽强地活着?

或者, 当我们深入研读那些出现在司马迁笔下的人物,也会发现这样生与死的纠葛。选择死的有屈原自沉汨罗江,侯嬴“北向而自刭”,还有田光、田横、田横五百士自觉地赴死……选择生的则有韩信受“胯下之辱”,管仲“幽囚受辱”,还有季布,伍子胥,苏武……

桑弘羊曾云:

古者,君子不近刑人,刑人非人也,身放殛而辱后世,故无贤不肖, 莫不耻也。今无行之人,贪利以陷其身,蒙戮辱而捐礼义,恒于苟生。何者? 一日下蚕室,创未瘳,宿卫人主,出入宫殿, 由得受奉禄, 食大官享赐, 身以尊荣, 妻子获其饶。……夫何耻之有!

篇9:关于天堂鸟的花语是什么

天堂鸟花的寓意值得就是这种植物花卉本身的寓意是什么意思,就目前社会上人们对于天堂鸟花的看法,天堂鸟花的寓意可归纳为百合这么一个寓意,预示着百年好合的意思,所以总结起来天堂鸟花的寓意就是比翼双飞,百年好合以及心心相印等等意思。这和天堂鸟花的花名是比较符合的,天堂鸟本来就是一种十分纯洁幸福的鸟,能够得到天堂鸟花祝福的人一辈子大概也能幸福吧。

篇10:关于长春花的花语是什么

长春花的花历

自古以来,基督教里就有将圣人与特定花朵连结在一起的习惯,这因循于教会在纪念圣人时,常以盛开的花朵点缀祭坛所致!而在中世纪的天主教修道院内,更是有如园艺中心 般的种植着各式各样的花朵,久而久之,教会便将366天的圣人分别和不同的花朵合在一起,形成所谓的花历。

当时大部分的修道院都位在南欧地区,而南欧属地中海型气候,极适合栽种花草。小长春花便是被选来祭祀17世纪的法国隐士--圣威克特尔。

长春花代表的生日特征(2月26日)

性格:虽然2月26日出生的人是十足的个人主义者,喜欢独来独往安静做自己的事,但是在别人眼里,他们的沉默却充满了神秘感,使他们更具吸引力。大多数在这一天出生的人不大会公开地表达情感,他们也是一个安静严谨而爱好和平的人。不过在工作方面,他们倒是相当积极进取。

幸运数字和守护星:2月26日出生的人受数字8(2+6=8)和土星的影响。对2月26日出生的人来说,最大的影响就是保守、独裁的倾向。土星与海王星双重的影响,造成莫大的魅力,可说是近乎催眠般的吸引力。受数字8影响的人通常会很谨慎地建立他们的生活和事业。虽然他们有一副温和热切的好心肠,但是由于受到土星的影响,他们的外表可能相当严肃刻板。

健康:在2月26日出生的人很有信心能以积极的态度督促自己保持健康。不过,必须特别小心别过度食用油脂、奶油类,至于那些有浓郁淋汁的佳肴或是丰盛但过于油腻的美食也要少吃,尽量规律地参与一些温和适度、没有竞争性的运动。

诞生石:紫水晶

生日占卜:你是个深具影响力的人,你的言论可以鼓舞别人的情绪及思想,并将众人焦点转移至社会及他人的问题上,一针见血,直接而毫不回避。处理问题时,你表现得冷静以及充满攻击性,难度愈高的事情,你愈有冲劲,因此你给人积极进取的印象。然而,私底下你却是个沉默寡言的人。

小长春花是一种适宜半阴条件生长的藤蔓植物,可以拓展绿化空间、增加植物景观层次的变化,植株终年常绿,生长繁茂,枝叶光滑青翠,富于光泽。将其种于高处,让茎蔓自然下垂、柔顺的枝条看上去轻盈飘逸,绿意盎然,别有韵味。给园林建筑赋予生机,创造出幽雅的意境,太还是理想的地被植物。

传说

长春花是属于那些念旧的人,有一个关于哲学家卢梭与她母亲的故事。

卢梭与他的母亲外出散步。她看见路边有蓝色的小花,就对卢梭说:“瞧!长春花还开着呢!”但卢梭从来没有见过长春花,加上眼睛近视很严重,即使低下头也很难看清地上的植物。对于那棵花,卢梭只是匆匆的瞥了它一眼,从那以后,差不多三十年过去了,他再也没有见过这种花,更不曾留意过这种花。

篇11:关于橙花的花语是什么

贞洁。橙花是指苦橙的白色花瓣,芬芳的花香,萦绕不去。精油为采用蒸馏法而得,接近透明的浅黄,价格昂贵,因为其产出比和玫瑰几乎一样少,为带有点苦味、药味的百合花香味。

橙花的传说

传说苦橙花的名称是来自于意大利一位公主Neroli,因为这位公主非常喜爱苦橙花的味道而以之命名。同时她也是第一位用苦橙花油来熏香手套与泡澡的人,据说她用苦橙花熏香过的手套显得特别香郁,所以在宴会或任何交际的场合中,总是成为众所瞩目的焦点,也因此在当时的贵族间掀起了一股流行的风潮!

橙花的含义

橙树的花语叫做「新娘的喜悦」,因为苦橙花高雅洁白,且花型十分讨人喜爱,数百年来它不仅被用来作为新娘的捧花、头饰外,在希腊的克里特岛居民,每位新人都要喷洒苦橙花芳香水,代表对婚姻的纯洁与忠贞;而阿拉伯回教徒则是将苦橙花视为快乐及丰富婚礼的象征,甚至就连热情美艳的西班牙妓女也对它情有独钟,她们认为在身上喷洒苦橙花水,其浓郁芬芳的气味会让自己吸引更多的客人。

清丽活泼的花之精灵

细致甜蜜的橘子香,却不若橘子般的轻浮单纯,而是有更深沉复杂的甘味内涵其中,是一种闻了会让人感到幸福的味道。橙花精油早在欧洲一带,常被一些名媛贵族哪来涂抹于发稍、群摆之间当作香水使用,使她们走起路来香气弥漫,更添幽雅风采,所以一直以来被视为是贵族的香气。

橙花的各种疗效

1、催眠,使人精神愉快,可减轻长期的焦虑、沮丧和压力。情绪起伏、歇斯底里和受到惊吓时,橙花能提供安抚作用,带来祥和的感受。

2、因有增强细胞活动力的特性,能帮助细胞再生,增加皮肤弹性。美白、保湿、淡斑。适合干性、敏感及成熟型肌肤,对于其它的皮肤问题也都有帮助,特别是螺旋状的静脉曲张、疤痕及妊娠纹。在照X光时,亦可用来保护皮肤。

中医论证认为,橙花催眠,使人精神愉快,可减轻长期的焦虑、沮丧和压力。情绪起伏、歇斯底里和受到惊吓时,橙花能提供安抚作用,带来祥和的感受。因此它对于轻度失眠具有一定的疗效。另外,失眠患者应该培养起较好的生活习惯,如晚饭后多散步,平常多运动等等,这些对于失眠症状的恢复均有很好的帮助。

简介

橙花是指苦橙的白色花瓣,主要来源为法国南部、摩洛哥、埃及、意大利,精油为采用蒸馏法而得,接近透明的浅黄,价格昂贵,因为其产出比和玫瑰几乎一样少,100公斤才可生产80公克,为带有点苦味、药味的百合花香味。

橙花精油

苦橙花精油以醇类、萜烯类及酯类化合物为主,酮类、醛类及有机酸类化合物较少。苦橙花精油中的主要挥发性成分为β-蒎烯、柠檬烯、罗勒烯、芳樟醇、乙酸芳樟酯、α-松油醇、乙酸橙花酯、乙酸香叶酯、香叶醇、橙花叔醇)、金合欢醇。

香气特征

自然甜鲜的花香香韵,带有轻扬的柑橘果香,香气浓郁、明快,似有一定的甘苦感。

使用

沐浴时,可滴几滴橙花精油,能舒缓筋骨,放松肌肉,可已有助眠的效果,克服

情绪的沮丧焦虑,特别建议使用在月经前期,或是更年期的妇女,非常具有镇定心悸、清血、促进循环的效果。

在脸盆里面滴3滴橙花精油,用热毛巾,敷后颈部,可以缓解头痛,头晕目眩。用橙花与乳香、檀香搭配加在基底油中可以按摩脸部,有防皱纹,促进皮肤新生,活化细胞,增加弹性的作用,特别适合,缺水性油性皮肤,或是干性、敏感性肌肤。用橙花加基底油可以按摩腿部,预防静脉曲张,怀孕期间按摩肚皮还可消除妊娠纹。

1.将橙花精油6滴滴入浴缸中泡澡,可有效软化皮肤的角质,及改善松弛的肌肤,对于消除一天的紧张疲劳也很有帮助。

2.用橙花精油混和基底油并与熏衣草、柠檬精油混和,可以改善皮肤的暗陈与消除疤痕。

3.将橙花精油直接滴在枕头上,可以帮助睡眠,改善多梦、将橙花精油直接滴在枕头上,有助眠的效果,可以脑神经衰弱及沮丧所致的久久不能成眠,以改善睡眠品质。

4.与橙花水搭配以作为香水或化妆水:在100ml的橙花晶露中添加橙花精油2滴

5.橙花数滴加入基底油中,按摩腹部,可以安抚肠胃,对付肠胃方面的痉挛疼痛非常有效。

6.增加皮肤弹性,改善老化皮肤:橙花能帮助老化松弛的皮肤恢复弹性,将橙花精油3滴+乳香精油2滴+甜杏仁油5毫升做皮肤按摩。

搭配性

适合与之调和的精油有:安息香、佛手柑、天竺葵、茉莉、熏衣草、柠檬、甜橙

、玫瑰、迷迭香、檀香、依兰依兰。

橙花混和乳香属用于皮肤可以对抗老化皱纹。

橙花与茉莉、熏衣草混和能用来活化皮肤新生,有抗疤,柔软皮肤的作用。

清丽活泼的花之精灵

细致甜蜜的橘子香,却不若橘子般的轻浮单纯,而是有更深沉复杂的甘味内涵其中,是一种闻了会让人感到幸福的味道。

橙花精油早在欧洲一带,常被一些名媛贵族哪来涂抹于发稍、群摆之间当作香水使用,使她们走起路来香气弥漫,更添幽雅风采,所以一直以来被视为是贵族的香气。

里面最珍贵的就是「右旋柠檬烯」,而苦橙花含量较甜橙花高,价格也比较昂贵;甜橙的气味甘甜浓郁,后劲强,感觉上会让人较轻快无压力;苦橙花气味徐缓深沉,带有甘味,后劲十足,闻后会让人感到和缓放松。两者的气味虽略有不同,但是都属于橙类系列的衍生味道,对人抑制交感神经过渡兴奋所致的心跳加速、血压上升,可调节自律神经系统。

橙花是属于镇定、平衡的精油,可以消除神经紧张、烦躁、及释放压力,闻后可让人感到松弛,足以提供情绪及生理的安抚作用,也可带来舒眠的效果。

抑菌作用

篇12:什么是语音?什么是字母?

什么是字母?语音是由音素构成的, 字母是音素的符号。②

语音学就是根据语音的定义建立的, 语音学只研究语音, 也就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不研究语言所表达的意义。语音学认为语音是由音素合成的。因此, 语音学是通过物理学和生理学的方法来分析和研究语音并用字母来描述语音系统的构成。上述语音和字母的定义是西方人提出来的, 语音学也是由西方人建立起来的。

语音的定义正确吗?字母的定义正确吗?西方人为什么这样研究语音呢?他们是用什么样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来认识语音和研究语音呢?这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本文讨论五个问题: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吗?西方人为什么孤立地研究语音呢?音素是独立存在的吗?字母是音素的符号吗?语音是由音素合成的吗?分析西方语音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吗?

我认为这样定义语音是不正确的, 不能认为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因为根据这个定义, 语言还有一个精神内核, 语言是由物质外壳和精神内核两部分构成的, 这样, 语音就成了语言的一部分, 语音和语言就成了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而实际上, 语言是人发出和听到的表达意义的声音, 人是通过语言的声音来感知语言的存在的, 也就是说, 没有语音就没有语言, 二者不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另外, 语言的声音是表达意义的声音, 如果认为语言是由物质外壳和精神内核构成的, 这样, 语言的声音和意义就成了可以分开的两部分。而实际上, 没有意义的声音不是语音, 是语音就一定有意义, 也就是说, 语言的声音和意义是一个不能分开的整体, 是二者共同构成了语言。

因为语言的声音和意义是一个不能分开的整体, 所以从研究语言的角度来说, 就不应孤立地研究语音。研究语言应该从听觉认知的角度研究语音是如何表达语义的, 如果孤立地研究语音, 也就是说, 把语音和语义分开来研究就不是研究语言了。

既然孤立地研究语音就不是研究语言了, 那西方人为什么孤立地研究语音呢?

西方人是为了创造文字。西方的字母文字, 如最早出现的腓尼基字母以及后来的希腊字母、拉丁字母等都是西方人在分析语音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通过分析语音, 西方人认为语音是由一些不同的音素构成的, 认为音素是独立存在的, 于是就创造了一些不同的视觉图形来代表这些音素, 这些视觉图形就是字母, 如“A”“B”“C”“D”“E”等。但字母不表示意义, 所以西方人并不是只孤立地分析语音, 还分析语音是如何表示意义的。他们发现由几个音素拼合的语音片段表示一定的意义, 于是就把几个代表音素的字母拼写在一起, 从而就用字母创造出了表示意义的文字单位——词 (英文叫word) 。于是西方人就认为“字母是音素的符号”, 字母代表音素, 字母表示音素, 用字母拼合的文字就是语音的符号, 文字代表语音, 文字表示语音, 这就是为什么西方人把他们的文字称为表音文字的原因。因为西方人认为他们的字母文字是表音文字, 用字母拼写的文字单位代表语言单位, 表示语言单位, 所以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认为“语言是心境的符号, 文字是语言的符号”③, 而文字是用于书写的, 既然字母是记录音素的, 用字母拼写的文字单位是记录语言单位的, 于是西方人就认为“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 文字是研究语言的材料, 应通过书写的文字材料来认识语言。西方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也没有否定西方人对文字的传统看法, 而是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 即“文字表现语言”④。也就是说, 字母表现音素, 文字表现语音, 文字单位表现语言单位。根据索绪尔的“文字表语说”, 字母就是音素, 文字单位就是语言单位, 文字也是语言, 是书面语言, 书面语言表现口说语言, 文法 (grammar) 就是语法。因此, 索绪尔主张语言学只研究语言, 不研究文字, 因为文字只是研究语言的材料, 文字不是独立存在的, 文字是由语言决定的, 是从属于语言的。也就是说, 索绪尔把文字当作了语言。

因为西方的字母文字是在分析语音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 西方人一直认为语音是由音素构成的, 音素是独立存在的, 所以他们认为文字是由语音决定的, 根据音素创造的字母文字是世界上最好、最先进的文字。而中国的文字不是根据音素创造的文字, 因此, 汉字被西方人认为是原始、落后的文字。于是西方的一些传教士就用根据音素创造字母的方法来学习他们不懂的语言, 还用这种方法帮助一些没有文字的民族来创造自己的文字或者用这种方法把非字母文字改造成像西方一样的字母文字, 如现代越南文。

通过分析语音来创造文字的结果使西方人认为研究语音就是研究语言, 研究语音就是分析语音的音素并用字母来描写语音的构成, 也就是说, 最初西方人把研究语音看作是研究语言的一部分。直到近代, 西方各国学者才建立了以专门研究语音为对象的普通语音学。普通语音学采用现代研究声学的方法以及生理学和人体解剖学的方法来研究语音。因为语音是一种声音, 从研究声音的角度说, 各种声音都可以作为声学的研究对象。所以语音也可以作为声学的研究对象, 可以从声音的物理属性, 如音高、音长、音强和音色等方面进行研究。另外, 人发出语音是人体器官运动的结果, 因此, 从生理解剖学的角度, 还可以对人体器官的发音机理进行研究。为了便于学术交流, 西方研究语音的学者于1886年成立了国际语音协会。为了把各种语言的音素精确地标注出来, 国际语音协会于1888年制定和公布了一个《国际音标》。

中国的普通语音学是从西方引进的, 是根据西方人的理论建立起来的。中国历史上是没有语音学的, 中国的音韵学过去是为学习使用汉字服务的。中国古代是诗、文并重, 诗词不仅要抒情达意, 而且朗读出来还要合辙押韵, 富有音乐美, 于是中国历代学者为了写诗填词的方便就根据当时汉字的读音编写了大量的韵书。明清两代, 西方人来到了中国, 是高本汉等一些西方语言学家将西方人研究语音的原则和方法引进了中国, ⑤于是中国的不少学者也就开始把中国传统的文字学看成是语言学, 也认为语音是由音素构成的, 就把中国的音韵学改造成了西方的语音学。他们利用中国古代的韵书和字书, 开始了“古音重建”, 开始用西方的字母来描写中国古代汉语的语音系统。

根据语音学的理论, 语音是由音素构成的, 字母是音素的符号, 文字是语音的符号, 中国的语音学家自然也认为西方的字母文字是世界上最好、最先进的文字。因此, 中国的语音学家是主张汉字拉丁化的, 是在理论上支持中国进行文字改革的, 认为“新的拼音文字方案必须在语音学的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设计, 才会是科学的, 完善的文字”⑥, 也就是说, 汉字是不科学的, 不完善的, 于是中国的语音学家就根据普通话的语音系统创造出了一个西方字母文字方案, 现在我们所使用的《汉语拼音方案》就是这个文字方案, 创造这个文字方案的人是想用它来替代汉字的, 目前是暂被用作辅助学习汉语普通话的工具。

通过上一节的分析, 我们知道西方人的“文字是语言的符号”的理论是建立在“文字是语音的符号”的基础上的, 而“文字是语音的符号”的理论是建立在“字母是音素的符号”的基础上的, 而“字母是音素的符号”的理论是建立在“音素是独立存在的”基础上的。因此, 研究西方的语言文字理论应从两个最基本的概念研究起, 一个是音素, 一个是字母。音素是什么?音素是独立存在的吗?字母是什么?字母是音素的符号吗?

西方语音学家认为音素是构成语音的最小元素, 也就是说, 音素是独立存在的。

音素是独立存在的吗?

我认为音素不是独立存在的, 因为语音是不可以切分的。语音是人发出和听到的表达意义的语流, 人说话时是会出现停顿, 也就是说, 语流是一段一段连成的, 但一段语流是不可以切分的, 是不能从语流中切分出音素的。因为语流不是静止的, 是流动的。认为语流可以切分, 就像是认为水流可以切分一样可笑。另外, 人在发出最小的语音片段时口腔的运动也不是几个割裂的动作, 而是一个连贯的动作。

语音看不见, 没有形象, 人们使用电子仪器可以把语流转化成电流的脉冲信号图形。尽管这种图形不是语音的形象, 但就是这样的图形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也不是由一个一个有明显界限的小图形拼合的, 而是一个整体的图形, 由此也可以证明:语音是不可以切分的, 语音是一个整体, 部分和整体是分不开的。也就是说, 语流中的音素是分不开的, 是紧密地连在一起的, 而不是独立存在的。

实际上, 音素是人们从语流中分析出来的, 或者说, 是人为分离出来的。

因为语流不能切分, 但人的口腔却能单独发出最小的声音片段, 人也可以听到这最小的声音片段, 语音学家把这最小的声音片段称为音节。而音节的声音是有差异的, 如∕ba∕和∕ma∕, 于是语音学家就根据这些差异认为音节是由比音节更小的元素构成的并把这最小的元素称为音素。也就是说, 音素在语流中不是独立存在的, 而是人为分析出来的。

有人会说, 既然音素不是独立存在的, 那为什么人们可以把一个音节分成两部分, 还能把每一部分单独发出来呢?如“ma”这个音节可以分成“m”“a”两个单音, 而且人们也可以把这两个单音发出来, 这单独发出的音不就是音素吗?

单独发出的音不是音素, 或者说, 也不是单音。人的发音器官可以发出各种声音, 如口技演员可以模仿火车和飞机以及各种鸟叫的声音, 但发出的声音不都是语音。也就是说, 人的发音器官可以把从语流中人为分离出来的声音发出来, 但这些孤立的声音已经不是语流中的音素了, 因为这些声音已经失去了和其他音素的联系。也就是说, “m”和“a”的发音已经不是语流中的音素了。打个比方说, 心脏是人体中的一个器官, 但人体的心脏不是独立存在的, 是和人体的其他器官联系在一起而存在的。人体是个整体, 人们可以把心脏从人体中切下来, 但切下的心脏就不是人体的心脏了, 而是一块死肉了, 切下的心脏失去了和人体其他器官的联系, 已经不具有心脏的功能了。

字母是音素的符号吗?

我认为字母不是音素的符号, 因为认为字母是音素的符号的前提是符号所指的事物应该是独立存在的, 而实际上, 音素在语流中不是独立存在的, 也就是说, 符号所指的事物不是独立存在的, 所以字母就不能说是音素的符号。其实, 西方字母文字中的很多现象可以证明字母不是音素的符号, 如英文中拼写“write”和“right”的字母是不同的, 如果字母是音素的符号的话, 这两个词的发音应该是不同的, 但这两个词的发音是相同的。

字母不是音素的符号, 字母不代表音素, 也不表示音素, 那字母是什么呢?字母不是音素的符号, 文字也就不是语言的符号了, 那文字是什么呢?

我认为字母不是符号, 而是符号的构件, 字母只是西方人根据语音的差异创造出的一种视觉图形, 西方人拼写这些视觉图形才创造出了大量的表示意义的视觉符号——文字单位 (word) 。也就是说, 西方人分析的是语音, 但创造出的却是视觉表意符号。字母是“字”之“母”, 是文字单位之母, 而不是语音之母, A、B、C、D等西方人创造的字母就像是拼图游戏中的不规则的碎片, 这些碎片本身什么也不表示, 只有把它们拼合成一个完整的图形才知道这个图表示的是什么。拿英文的文字单位来说, book这个文字单位是由四个字母拼合成的, 单个字母什么也不表示, 只有拼合在一起才表示一定的意义。因此, 文字不是语言的符号, 不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 而是用来书写文章的表示意义的视觉符号。因为文字是人为创造出来的, 创造什么样的字形是由人决定的, 而不是由语音决定的, 所以语言不决定文字, 文字不是从属于语言的, 语言和文字是两种不同的具有本质区别的、相对独立的表示意义的符号系统, 语言是听懂的, 是听觉符号, 是以“音”示“义”, 文字是看懂的, 是视觉符号, 是以“形”示“义”。因为西方文字是根据语音创造的, 文字是要学习的, 通过学习文字, 字形和语音在大脑中建立了联系, 所以文字可以读出音来。但是字音不是文字的本质, 因为人只要知道字形所表示的意义, 就是不读出字音 (默读) , 或者读不出字音 (聋哑人) , 也是可以看懂文章的, 但即使能读出字音, 却不知道字形表示的意义, 也还是看不懂文章, 所以文字的本质不是字音, 而是字形, 没有字形就没有文字。⑦另外, 语言可以写成文字, 但写成的已经不是语言了, 文字也可以读成语言, 但读成的已经不是文字了, 这是两种不同的符号系统——听觉符号系统和视觉符号系统通过人的大脑和器官进行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现象。因此, 我们应该区分语言和文字, 不应把语言和文字混为一谈。

因为字母不是音素的符号, 字母不代表音素, 也不表示音素, 所以西方的字母文字不是表音文字, 而是表意文字。因为音素在语流中不是独立存在的, 所以用独立的字母, 就是用国际音标描写的也不是语言的语音系统。

因为字母是有形的, 把字母和字母拼写在一起是拼形, 不是拼音, 所以西方的字母文字不能叫拼音文字, 而应叫拼形文字。也就是说, 一切文字都是“拼形表意”。文字的本质是一样的, 文字的字形都是由人创造的, 是由人决定的, 而不是由语音决定的。汉字是中国人创造的拼形表意文字, 只是中国人创造字形的方式与西方人不同, 也就是说, 中国人创造的汉字字形不是不科学的, 不完善的, 而是独特的。中国方言众多, 说不同语言的人能使用同一种文字, 几千年不衰, 这是中国人创造文字的智慧。应该承认西方人通过分析语音创造字母文字也是一种智慧, 但这种创造文字的方式使研究语言文字的西方学者犯了一个重大错误, 这就是认为字母是音素的符号,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 把书写的文字当成听觉的语言了, 而没认识到文字是视觉表意符号。

虽然索绪尔认为语言和文字是两种不同的符号系统, 但他没有指出这两种符号系统有什么不同。因为他对符号认识有问题, 把符号只看作是由能指和所指构成的, 没有认识到符号的类型是由人的感官决定的, 没有认识到符号必须是表示意义的, 所以他没有认识到语言是听觉表意符号, 文字是视觉表意符号, 因此, 他才提出了“文字表现语言”的错误理论。其实, 语言是无形的, 是听觉符号, 是看不见的;但是由人创造出的文字是有形的, 是视觉符号, 是看得见的, 而有形的文字是不可能表现无形的语言的。实际上, 索绪尔根据西方字母文字的现象也发现“文字表现语言”的提法有问题, 他也指出“口说的词中没有一个音是用固有的符号表示的, 这可连那语言的一点儿影子也没有了。”他也警告人们“文字遮掩了语言的面貌, 文字不是一件衣服, 而是一种假装。”⑧总之, 索绪尔始终没有走出“文字表现语言”的思维。其实, 文字连语言的假装也不是, 文字就是文字本身, 文字是用本身的形体来表示意义的, 因为人不仅有听觉认知能力, 还有视觉认知能力。也就是说, 文字不是表现语言的, 字母表现的不是音素, 字母的拼合表现的也不是音节, 文字单位表现的更不是语言单位, 文字单位是用于书写文章的单位。因为索绪尔认为“文字表现语言”, 把文字当成了语言, 所以他就用文字材料来研究语言, 于是就把文字单位当成了语言单位, 把“文法”当成了“语法”。也就是说, 索绪尔并没有真正地研究听觉的语言, 他的所谓现代语言学理论也不是建立在真正研究语言的基础上的, 还是建立在西方字母文字的基础上的。

因为西方语言学不区分语言和文字, 所以西方人没有认识到语言是自然产生的, 而文字是人为创造的, 语言和文字的产生方式和社会功能是不同的, 因此, 西方人没有认识到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实, 语言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基本要素, 而文字的产生才使人类社会进入了文明时代, 历史事实已经证明人类创造的能够超越时空的文字对社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比一发即逝的语言要大得多。试问如果中国没有汉字, 中国会是今天的中国吗?如果世界没有文字, 世界会是今天的世界吗?

因为西方语言学不区分语言和文字, 所以西方人不区分语言单位和文字单位, 认为语言单位和文字单位是相同的, 认为写文章要“我笔写我口”。其实, 语言单位和文字单位是不同的, 人听说语言的“语法”和读写文章的“文法”是不一样的, 是“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因为西方语言学不区分语言和文字, 所以也不区分语言能力和文字能力, 因此, 西方人没有认识到人获得语言能力和文字能力的方式是不同的。其实, 世界各国都有文盲, 文盲的现象说明人听说语言的能力自然可以获得, 是不用教的, 应该教的是读写文字的能力。因为人读写文字的能力必须通过学习才可以获得, 也就是说, 学校的基础教育应该是教儿童读写从古至今的文章, 而不是教听说当下现时的语言。

综上所述, 认为文字是语言的符号, 文字表现语言, 西方人对语言和文字之间关系的认识, 不论是“符号说”, 还是“表现说”都是错误的, 而这些都是语言文字的基础理论。也就是说, 西方的语音学和语言学的基础理论是错误的, 而中国的语音学和语言学都是从西方引进的, 错误的理论导致错误的实践。中国发生的文字改革运动、中国人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普遍下降、中国的教改屡遭诟病、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出现断裂以及与方言相关的地域文化的式微等诸多文化教育问题, 从学术层面分析, 都与引进西方语音学和语言学的错误理论密切相关。

语言和文字的教学理念源于语言和文字的基础理论。西方语言学不区分语言和文字, 所以源于西方语言学的教学理念也不区分语言教学和文字教学, 不仅认为教文字就是教语言;而且还认为语音是由音素合成的, 音素合成音节, 音节合成词汇, 词汇合成句子, 也就是说, 语言是合成的, 而语言的合成论源于语音的合成论。

语音是由音素合成的吗?语言是合成的吗?

我认为语音不是由音素合成的。如果是由音素合成的, 就是认为音素产生在语音之前, 是先有音素, 后有语音, 有了音素才能合成语音。而实际上, 并不是先有音素, 音素在语流中不是独立存在的, 是人为分析出来的, 我们不能根据人为可以分析出音素就认为语音是由音素合成的。一棵大树可以分析出树干、树枝和树叶, 能说大树是由树干、树枝和树叶合成的吗?显然不行。大树的树干、树枝和树叶是由种子生长成的, 而不是合成的;人体也可以分析出不同的器官, 但人体也不是由器官合成的, 而是受精卵在母体中由小到大生长成的。所以不能说语音是由音素合成的。

第二语言教学的实践证明语音是不能合成的, 语言也是不能合成的。

语言的“合成论”在第二语言教学上的应用就是“合成法”。合成法认为字母是音素的符号, 音素合成音节, 音节合成词, 词合成句子, 合成法认为是先有砖头, 后有房子, 盖房子, 要先准备好砖头, 然后用砖头盖房子。因此, 合成法的教学过程是先用字母教音素, 然后用字母的拼合教音节和词汇, 最后用词汇合成句子, 也就是讲解以“词”造“句”的语法规则。合成法的教学效果如何呢?具有教学经历的教师都会发现, 学生可以准确地发出字母的读音, 也可以准确地发出词的音, 但一说话, 也就是说一个句子, 整个语流就是不像标准的语音。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语音不能合成, “合成法”不是一种正确的教语音的方法。另外, 教了词汇, 也讲解了以词造句的语法规则, 学生可以读懂文字, 但是不会说话, 成了“哑巴英语”。如果语言是合成的, 为什么我们给了词汇和语法规则, 学生却听不懂和说不出句子呢?语言是先有的砖头, 后有的房子吗?“哑巴英语”的现象证明语言是先有的房子, 不是先有的砖头, 语言是不能合成的, “合成法”也不是一种正确的教语言的方法。其实, 教师并没有教“第二语言” (英语) , 教的是“第二文字” (英文) , 所以学生只获得了读写文字的能力, 但没有获得听说语言的能力。

儿童自然获得语言的现象证明语言不是合成的, 而是生成的。

儿童生活在说句子的语言环境中, 儿童学语言是从听人说话开始的, 儿童听到的不是音素, 而是语流。音素不是独立存在的, 儿童听到的也不是孤立的词, 而是一个一个表达意义的句子, 儿童是先听懂的句子, 所以儿童不是先发出音素, 而是先发出语流, 不是获得了词和语法规则后才把句子造出来的, 而是先模仿句子, 后仿造句子。儿童的认知是先整体后部分, 也就是说, 语言不是先有的砖头, 后有的房子, 而是先有的房子。儿童是在大量听说句子的过程中获得了听说语言的能力。这说明:人的语言能力不是由音素、词汇合成的, 而是在语言环境的作用下, 由人体的语言器官自然生成的。

因此, 我们不仅要区分母语和母文, 还要区分第二语言和第二文字, 应该根据母语自然习得的规律来指导第二语言教学, 根据母文的学习规律来指导第二文字教学。

母语和第二语言都是语言, 母语是自然习得的, 第二语言可以用人工的方式来培养, 也就是说, 可以通过教学来获得, 但是人工培养应遵循自然生长的规律。因为母语的听说能力不是合成的, 而是生成的, 所以教第二语言不应采用合成法, 而应采用生成法。语音是人听到和发出的表达意义的声音, 所以教语音就是教学生获得听懂和发出表达意义的声音。也就是说, 教语言就是教语音, 不应把语言教学和语音教学截然分开, 应在课堂中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教学过程不应从教音素到教词汇, 从教词汇到教句子, 而应该从听句子入手, 以句子为基本单位, 从模仿句子到仿造句子, 只有在大量的听说句子的过程中才能使学生获得第二语言的听说能力。

母文是通过教学获得的, 第二文字也要通过教学获得, 因此, 第二文字教学应遵循母文教学的规律。因为母语是自然习得的, 不需要教, 而母文需要教, 所以一个文明社会的基础教育是母文教学。语言是当下现时的, 人们只能说当下现时的语言, 而文字是超时的, 人们能学习历史上的经典古文, 可以读写从古至今的文章。因此, 文字的历史越长, 母文的文献积累得越多, 教师教授母文的经验就越丰富, 教师也就越了解母文教学的规律。

自中国人的祖先创造了汉字, 中国人就有了自己的母文教学——汉文教学, 距今至少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在三千多年的长期教学实践中, 中国的教育家已经认识了汉文教学的规律, 已经找到了使学生能快速获得汉文读写能力的捷径。

通过前面的分析, 我们发现西方人对语言和文字以及语言和文字之间的关系等基础理论问题之所以产生错误的认识是因为他们没有正确地认识什么是语音和什么是字母以及语音和字母之间的关系。

本节要讨论的是西方人为什么会认为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呢?为什么会认为语言分为语音和语义两部分呢?为什么会认为语音是由音素构成的呢?为什么会认为字母是音素的符号呢?为什么会认为语音是合成的呢?也就是说, 西方人是用什么样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来认识语音和研究语音的呢?

我认为这与西方的哲学有关, 西方的科学源于西方的哲学, 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源于哲学的认识论。西方的传统哲学是一种认为整体可分为部分的哲学, 为什么西方人一直热衷于讨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呢?因为西方人认为物质和意识是可分的。所谓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也认为整体是可分为部分的, 只不过对整体和部分之间关系的看法与形而上学不一样。这与中国传统哲学是不同的。中国传统哲学是认为整体不可分为部分的哲学, 是“阴阳观”。中国人认为“阴”与“阳”构成了一个整体, “阴”不能离开“阳”而单独存在, “阳”也不能离开“阴”而单独存在, 中国人还认为“阴阳者, 天地之道, 万物之纲纪, 变化之父母”, 所以中国人有“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国哲学家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不可分离的整体, 也就是说, 物质世界和人的意识是分不开的, 没有物质世界, 哪儿来的精神世界呀!因此, 用“阴阳观”观察万物的中国人不会提出“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这种把语言的声音和意义截然分开的概念, 也不会用这种认识论来认识语言和研究语言。

法国思想家笛卡儿被黑格尔称为西方“现代哲学之父”, 也被西方科学界誉为“近代科学的始祖”, 因为他所倡导的科学方法论对西方近代科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笛卡儿哲学是二元对立的认识论, 他倡导的科学方法论是还原论 (reductionism) 和合成论, 还原论认为存在的事物都是可以分析还原的。也就是说, 事物的整体都可分为基础部分, 整体是由基础部分构成的, 部分代表整体, 部分反映了事物的结构和属性, 是部分合成了整体。因此, 还原论认为不了解部分就不能认识整体, 因此, 有必要把部分从整体中分离出来, 单独地、分别地进行专门的研究。根据还原论来认识语言, 西方人认为语言也是可以分为语音和语义两部分。根据合成论来研究语音, 西方人认为语音是由音素构成的, 音素的构成反映语音的结构和属性, 是音素合成了语音, 所以就认为人为分析出的音素是独立存在的并用人造的视觉图形来代表它。结果, 不仅用文字来描写语言, 形成了错误的合成论的语言观, 而且还把视觉的文字当成听觉的语言, 又形成了错误的文字观。也就是说, 西方学者提出的“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这一概念以及关于语言和文字等一系列错误理论是西方的传统哲学和笛卡儿所倡导的还原论和合成论在语言和文字研究上的反映。

近400年来, 西方的近代科学是一个以还原论和合成论为主导的世界。其实, 还原论和合成论是有局限性的, 特别是自然产生的有机物是不能还原和合成的, 如自然界的生命现象等。而且这种科学方法论导致了诸多全球性问题乃至文明的危机, 如环境问题, 这一点目前有些西方学者已经认识到了, 他们把目光转向了中国哲学, 希望从中国哲学中获取智慧, 以使全球走出危机。因为中国哲学是整体论哲学, 认为整体是不能分割成部分的, 整体存在于部分之中, 部分是依赖于整体而存在的, 部分不反映整体, 不能代表整体, 整体也不是由部分合成的。中国哲学的方法论是研究任何事物, 首先把所研究的对象看成是一个整体, 从整体来认识和分析局部, 否则, 那是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 是“盲人摸象”, 就是把象的局部摸得再清楚, 也不可能得到对大象的整体认识, 反而会对大象得出错误认识。中医理论就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人体是不能分成部分的, 人体也不是由部分合成的, 而是自然生成的。因此, 注重“阴阳”关系的中国人自古就没有像西方人那样用二元对立的认识论来认识自然产生的语言, 不会把语言的声音和意义分开进行单独的研究, 也不会用还原论和合成论的方法来研究语音和语言, 认为语音是由音素合成的, 语言是由词汇合成的, 当然更不会把人为创造的文字当成自然产生的语言, 把学习文字当成学习语言。

人的语言和人体一样不是合成的, 是自然生成的。这一点, 西方人从儿童自然获得母语能力的过程中已经观察到了。但他们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并没有转变, 还继续相信还原论, 而不是整体论, 还继续使用合成论, 而不是生成论, 因此, 还认为文字是语言的符号, 文字表现语言, 还使用西方的字母文字来建立所谓的“普遍语法”, 我认为这是西方语言研究不能深入下去的主要原因。其实, 儿童自然获得母语的现象已经证明还原论和合成论不是普遍真理。爱因斯坦曾对中国哲学中没有类似西方哲学中的那些概念, 但却发展出那么发达的古代文明而感到困惑, 觉得这是个迷。今天谜底已经揭开, 这就是中国的整体论哲学。自西学东渐以来, 我们中国不仅引进了西方的各种学科, 而且还引进了西方哲学的认识论和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论, 因此, 现在不是继续思考我们如何与西方的学术接轨的问题, 而是到了对西方哲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进行反思的时候了。也就是说, 研究语言, 我们不仅要纠正西方人所提出的一系列错误概念, 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在哲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上转向, 应从还原论转向整体论, 从合成论转向生成论。怎么转向呢?首先要区分语言和文字, 区分自然产生的语言和人为创造的文字, 不能把人为创造的文字当成自然产生的语言。⑨也就是说, 不能把人造之物当成自然之物, 应建立生成论的语言观和合成论的文字观, 应正确处理语言和文字的关系, 使自然的语言和人造的文字和谐相处, 人类是要创造和使用文字, 但不应以破坏自然的语言环境为代价, 应像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一样来保护自然的语言环境。另外, 区分两种不同的表示意义的符号系统, 自然产生的语言是听觉表意符号系统, 人为创造的文字是视觉表意符号系统。符号都是由人的感官接收, 由大脑认知的。所以我们要改变研究的方法, 不应通过文字来研究语言;而应对语言和文字分别进行研究, 应通过听觉认知来研究语言, 通过视觉认知来研究文字。也就是说, 要区分语言的听觉材料和文字的视觉材料, 不能把文料当作语料, 不能把研究视觉的文字当作研究听觉的语言。其次是区分语言能力和文字能力, 应通过听觉认知来研究人的语言能力是如何自然获得的, 应通过视觉认知来研究人的文字能力是如何学习获得的。另外, 语言的听觉符号和文字的视觉符号都是存储在人脑中并由神经网络连接起来的, 所以人的语言能力和文字能力通过人脑是可以进行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 所以我们还要结合人脑的结构和机制来研究人听说语言的能力和读写文字的能力是如何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

自中国引进西方的语音学和语言学以来, 中国有位著名的语言学家就认为“为什么直到大约七八十年前, 中国人的语言生活是这样一种畸形现象:嘴里说的是方言, 笔底下写的是文言, 两不相干?”⑩于是他就主张消灭方言和废除文言文。这显然是用“文字是语言的符号”“文字表现语言”等西方的语言文字理论来观察中国的语言文字现象, 是要用西方的错误理论来改造中国。其实正相反, 中国人的语言生活和使用文字的现象不是畸形的, 而是正常的, 中国人“说方言”和“书同文”不是两不相干, 而是密切相关, 因为只有这样, 中国的语言和文字才能和谐相处。

中国人研究和教授中国的文字已有几千年历史了。我们不能把中国古人研究和教授用汉字写的古文当作是研究和教授语言, 不应废除古文教学, 而应继承中国人研究和教授古文的传统, 因为这些不是糟粕, 而是精华。“文法”不是“语法”, “文法”是人类创造文字、传承文化之法, 不是语言自然产生之法。“文法”是字形的构造和组合之法, 不是语音的构造和组合之法。“文法”是学习读写文章之法, 不是学习听说语言之法。

中国方言众多, 方言的存在并不是中国发展的不利条件, 而是国家宝贵的语言资源。语言是自然产生的, 不同的语言是人类不同的生活方式,

我们研究语言的主要目的不是为消灭方言, 不是为创造西方的字母文字以利早日实现语言的统一。而是为保护中国人生活的自然语言环境免遭人为的破坏, 是为正确认识方言 (母语) 和通用语 (第二语言) 的关系, 为使方言和通用语和谐共存。因此, 我们研究语言应由分析语言的构成元素转向对语言的生成环境和生成过程的研究, 为需要学习通用语或第二语言的人给予理论的指导, 为如何保护中国多方言的语言环境提供科学的依据。

几百年后……如果方言消失了, 中国人都说一种语言, 那将是中国巨大的智力灾难!

注释

1罗常培、王均《普通语音学纲要》, 商务印书馆, 1981

2亚里士多德《范畴篇》, 方书春译, 商务印书馆, 1959

3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 商务印书馆, 1982

4王力《中国语言学史》,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0

5张朋朋《论文字的本质》, 见《文字论》, 华语教学出版社, 2007

6张朋朋《语言和文字不属于同一类事物》, 见《汉字文化》2008年第2期

上一篇:编导员工考核个人总结下一篇:税务局纳税服务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