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题目预测:透过现象看本质

2024-05-03

中考作文题目预测:透过现象看本质(精选7篇)

篇1:中考作文题目预测:透过现象看本质

要求:不少于600字,题材不限(除诗歌外),内容丰富即可。

【优秀作文】

窗外人生

窗子里的人喜欢往窗外看,看外面的景物随四时而变化,看春天花开,看冬日雪落,看风乍起,吹皱一池秋水,看雨飘落,路上的行人在夏雨中匆匆走过……

人确实需要向外看的勇气,不能囿于一室之中,泯灭突破藩篱的渴望。人在屋里憋闷得久了,倦了,懈怠了,视角就凝固了:这不是体力上的疲惫,而是心智上的衰竭。这时就需要窗子里的人走到窗前,适时放飞一下郁闷的心情,放到太阳底下晒一晒,思想就不会霉掉,人只有在天地间才会多些悟的灵感和做的创意,从容澹定之中,情感才能归于平和,真知方可还原朴素。生活在高楼大厦中被钢筋水泥日益挤压的人群不应只是伏案工作这一种姿势,人的生命也不应只有勤奋这一种底色,人的视野更不该只有室内这一种视角!什么时候能表现出那临窗极目的舒昂,这不仅是一时的心情,更是一种人生的气度。

唐人的窗外别有一番天地,“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门窗俱开的气势也只有唐人做得出。“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凭高远望,极目江河湖泊,才能看懂化外之境,天地间凝结的浩然之气尽被唐人望收眼底,一览无余。这不仅仅是一个视角的诗化,一种眼光的睿智,更是一种胸襟的开放,一个时代精神风貌的缩影。那种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人生价值观,传承为史书中的一脉奇香,引领后来人书写自己的人生。唐人的诗性内含风骨,高蹈得让那些只会追逐利益的后人满面含羞。

宋人的天地似乎是小了些,“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天空从方塘中赏鉴;“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情感交流也要隔着墙。已然没有了穿行天地间的大气,仅剩下移花接木的才气,收回可极八表的目光,定格成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偷闲。从此,大宋庭院的天空悬挂上一颗颗多感的心,从“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放与自信,演变成“倚门回首”的秀气与精致,目光不再远行,直把雕塑雕成了饰物,放在手中把玩,舒缓自己难以排解的感时伤情。即便宋人有将山水缩龙成寸的智慧,可这窗外庭院的视角也是狭隘多了。

清人是背着一肩负担看窗外的,平添了许多无奈,把凭窗的浩叹写进小说,借形象的虚拟隐晦地传达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冷眼旁观。蒲松龄的聊斋算是打开了一个与普通人对话的轩窗,让山野之人进来,让渔夫樵子进来,让他们身上的清新之气驱散狭小空间封闭了太久的腐气,晦气,浊气……可这种胸襟只体现在落第举子的身上是有清一代学子的.悲哀。曹雪芹来得率性,径直走到外面,从广阔的天地反观自己的书斋,悟通了人世间的百态人生,“世事洞明皆学问”——他饿着肚子依然能行走在大天大地里,用历经风雨饱润沧桑的笔触写出了惊世骇俗的文字,这是行走在天地间高傲的灵魂,是真正的读书人最后的尊严。在这本可窥一个王朝背影的大书中,让人看到了从兴盛到末路的历史,他开的是封建社会的天窗,容尽了世间的沧海桑田、风花雪月。

凭着这一扇扇历史中的大窗,我们仿佛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从史册的书香中向我们走来,用生命奏出金石般的声响扣开我们日益禁闭的心扉。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不能埋头做“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窗下囚徒,要从窗内的局促中走出来,任目游万仞,让思想远行。

篇2:中考作文题目预测:透过现象看本质

霍金和加州理工学院的理论物理学家莱昂纳德?蒙罗蒂诺合写的一篇文章。文章开头描述了这样的一种场景:一群金鱼被养在圆形玻璃鱼缸里,他们看到的世界和我们所处的世界,哪个更真实?鱼有的眼光,鱼有鱼的看法,我们有我们的视角和价值观,哪个更真实?这就需要我们学会透过现象,看清实质的本领,做一条不被表象迷惑的“鱼”。

色彩艳丽的野菇,很有可能会致命;白色的的雪花融化后地下可能是一滩污水;漂亮的的玫瑰长在满是尖刺的枝条上。这些看似光鲜亮丽的表面,往往是光彩照人,然而它们的本质与却大相径庭。所以我们不能仅从表面看事物,而要透过这些现象去看事物的本质。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一点,就能抓住事物的要害和本质,不被表面光鲜亮丽迷惑。

中国著名搏击高手武生一龙,常常能在短时间内击倒对手,赢得了鲜花和掌声。在举国喝彩中,他发现了自己抗击打能力差的弱点,从而加强自身抗击打能力的训练。最终,在与德国拳手的比赛中,他把身体全部裸露在外面,不加任何防御,让对手连打十一拳,导致对方无名指骨折,最后,三拳战胜了德国拳手,赢得比赛。可见,透过现象看本质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认识别人,要从认识自己开始。

苹果熟了,从树上掉下来,这是日常生活当中,习以为常的现象,没有人在意。然而,大物理学家牛顿却由此引发了“苹果为何不飞上天而落到地上”的联想,并且深入地研究,最终发现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透过了苹果落地这一现象,才看到它的本质是由万有引力造成的。在古代,人们看见自己生活的土地四四方方,而太阳却是东升西落。所以产生了“天圆地方”的说法,没有人去怀疑。但哥伦布环海旅行后,人们才真正意识到,地球是圆的,是一个球体。原来“天圆地方”的表象是错误的,而地球是一个球体才是本质。所以,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拨开现象的迷雾,看清本质,寻找真谛。

篇3:追根溯源,透过现象看本质

一、什么是数学概念

概念是在头脑里所形成的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的基本单位。把所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 加以概括, 就成为概念。概念都具内涵和外延, 并且随着主观、客观世界的发展而变化。数学概念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 是人脑对现实对象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特征的一种反映形式, 即一种数学的思维形式。一般来说, 数学概念是运用定义的形式来揭露其本质特征的。

二、数学概念分类

数学概念是现实对象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关系, 因此大体来说概念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对客观世界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直接抽象, 这一类的概念是对现实对象或关系直接抽象而成的, 与现实比较贴近, 所以人们常常将它们与现实原型“混为一谈”、融为一体, 如多边形、锥体、柱体、平行、垂直等都有这种特性。第二类是在已有数学理论上的逻辑建构, 这一类是纯数学抽象物, 是抽象逻辑思维的产物, 是一种数学逻辑构造, 没有客观实际与之对应, 如方程、函数、极限等, 这类概念对建构数学理论非常重要, 是数学深入发展的逻辑源泉。

三、数学概念的教学

概念教学不能只满足于告诉学生“是什么”或“什么是”, 还应让学生了解产生这个概念的背景和引入它的必要的理由, 知道它在建立、发展理论或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更重要的一点是, 对于概念的学习不能仅仅浮于定义描述的语义的理解, 也不能只是用来判断某个对象是否是它的一个标准, 还要认识它内在所包含的特点性质, 这样才能更好地、更清楚地把握好所学习的那个概念。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 例如, 等比数列的定义:在数列an!"中, 从第二项开始, 每一项与其前一项的比为同一个常数, 则这样的数列称为等比数列。这个定义能帮助判断一个数列是否为等比数列, 同时在这个定义中还有一些细节要注意。 (1) 因为是每一项与前一项的比是同一个常数, 那么等比数列中的任何一项不可以为0, 进而作为同一个常数的公比q也不可以为0; (2) 分析一下公比q分为两种情况:q>0时, 等比数列中各项的符号一致, 同为正或同为负, q<0时, 等比数列中奇数项与偶数项的符号相反; (3) 还有一个特殊情况要注意, 当q=1时, 等比数列为常数列, 在此可以联想到等差数列中公差d=0时也是常数列, 又引出一个问题:是不是常数列都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 在讨论之下, 可以得到一个结论:非零的常数列才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通过这个例子, 可以看到深入挖掘概念是非常有必要的, 这些挖掘出来的特点性质对于深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和在解决问题上是很有必要的。

当然,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教学的方法。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分析教材, 了解所要教授的概念的特性, 为教学的开始选择合适的素材, 设计适当的问题情境, 让学生在认识概念时有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 有从现实到理论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去掌握概念的不同特征, 再通过一些概念运用的训练, 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为有效地应用概念解决问题作铺垫。例如, 在学习多面体的时候, 可以先让学生自行准备一些生活中触手可及的物品作为模型带入课堂, 在课堂上通过观察分析来得出特点性质, 然后下定义。这种方法是一个由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再从抽象的思维到实际的应用的过程, 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容易, 这一种方法比较适用于第一类概念。对于第二类概念往往是要借助于已知的数学知识体系。如在讲解“等差中项”时, 除了认识“若a, b, c成等差数列, 则称b为a, c的等差中项”这一定义外, 还必须在掌握“等差数列”的基础上, 得到变式“ab=b-c”“2b=a+c”, 建立算法:a与b的等差中项是由于学生习惯形象思维与记忆, 对较抽象的数学概念要尽量引导学生从形的角度进行再认识, 以获得概念的直观、形象支撑。

篇4:透过现象看本质

问题如图1,在△ABC中,I分别为∠ABC、∠ACB的平分线的交点.

(1)若∠ABC=40°,∠ACB=60°,你能求出∠BIC的度数吗?

(2)若∠A=80°,你能求出∠BIC的度数吗?

(3)若∠A=n°,你能求出∠BIC的度数吗?

(4)由以上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分析:这道题并不难,对(1)、(2)两问,同学们很容易求得∠BIC为130°.下面我们来看如何解答第(3)问.

因为I为∠ABC、∠ACB的平分线的交点,所以∠IBC=∠ABC,∠ICB=∠ACB,则∠BIC=180°-(∠IBC+∠ICB)=180°-(∠ABC+∠ACB)=180°-(180°-∠A)=90°+∠A=90°+×n°.

由以上结果,可以发现这个恒等关系:∠BIC=90°+∠A.根据一个三角形中两个内角平分线的夹角与第三个角的关系,你能大胆猜想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外角平分线的夹角与第三个角是否也有该关系呢?如果没有该关系,它们之间有其他关系吗?

如图2,△ABC的两外角平分线交于点I,那么∠BIC与∠A是否还具有以上关系?请同学们自己动手试试!

通过计算我们发现,这时∠BIC=90°-∠A.

以上两个分别是内角平分线、外角平分线的夹角,同学们有没有再考虑:如果是一个内角平分线和一个外角平分线的夹角,它与第三个角是否也有一定的关系?如果有,又是什么关系呢?

如图3,在△ABC中,BI为∠ABC的平分线,CI为△ABC的外角∠ACD的平分线,则∠A与∠BIC之间有何关系?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与上面有所不同.因为I为∠ABC的平分线和∠ACD的平分线的交点,所以∠IBC=∠ABC,∠ICD=∠ACD,则∠BIC=∠ICD-∠IBC=(∠ACD-∠ABC)=∠A.

学数学要学会举一反三,只有这样才能触类旁通.下面请同学们结合以上的探索过程,解决这个问题.

如图4,在△ABC中,∠A=50°,延长BC到D,∠ABC的平分线和∠ACD的平分线交于点I1,∠I1BC的平分线和∠I1CD的平分线交于点I2……依此类推,∠I4BC的平分线和∠I4CD的平分线交于点I5,则∠BI5C=.

同学们,这道题你会处理吗?在数学的王国里,只要多思考,你一定会感受到数学的奥妙无穷.

篇5:透过现象看本质优秀作文600字

有人说,植树造林只是打着保护环境的旗号来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他们觉得,植树造林还不如休两栋房子来的划算,殊不知,植树造林并不是浪费人力物力财力,植树造林的意义还在于释放供人类呼吸的氧气,吸收导致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森林存在的意义远大于两栋楼存在的意义,我们不能只看到事物带给我们的短暂利益,要透过事物看本质,要考虑长远利益,要做一个有远见的人,而不是一个只能看见眼前利益,而不能透过事物看本质的人。

还有些时候,消费者的从众心理也是不能透过事物看本质的表现,消费者只考虑到买这个的人很多,一定很好,并没有考虑到我需不需要这个东西,盲目的消费,买了一些对自己来说毫无用处的东西,不紧浪费,还使事物失去了它存额价值,所以,我们要透过事物看本质,让事物有它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片面的看待某些事或物,不能使事物最大限度的发挥它应有的价值,所以,我们在看待事物时,要从多个角度去看待它,要透过事物看本质,考虑它如何存在才能发挥它的用途,不可主观的去看待事物,要客观的去看待它,透过事物看本质。

每件事物都有它存在于世间的意义,如果它存在于世间的意义没有了,那么它就相当于一件废品,毫无意义可言。如果我们都能透过事物看本质,每件事物都能有它存在于世的意义。

篇6:透过现象看本质

透过现象看本质

(一)最佳选择题

[题例1] 我国有“小儿辩日”的 故事:小儿甲认为早晨的太阳离人近,因为早晨的太阳比中午大,近大远小;小儿乙认为中午的太阳比早晨的热,近热远凉。两小儿辩论给了我们的启示是

A、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来源

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C、理性认识必须回到实践中去

D、认识事物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破译思路] 解答此题的关键有两点:第一 准确理解题干所设计的情景。两小儿辩日都只是看到事物的现象,并没有看到事物的本质。第二注意比较选项与题干是否一致。A项本身错误可以首先排除,因为无论感性认识还是理性认识都来源于实践。B 项是正确选项,因为它强调了感性认识,并指出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理性认识,符合题干要求。C项观点正确,但它属于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范围,而题干的设置的情景属于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范围,不符合题意,故不选。D项中提到的“认识”应当既有感性认识还包括理性认识,所以与题干讲的感性认识不完全相符,故也不能选,该题正确的选项是B。

[题例2 ]近年来,看相算命、巫医、巫术等封建迷信沉渣泛起。对此,我们坚决反对。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封建迷信

A.是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片面的

B.是主观的东西,主观与客观是对立的

C.与科学的认识是对立的

D.只反映事物的现象,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

[破译思路] 人对事物的认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科学认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对实践起指导作用,能推动事物的发展。封建迷信思想是对事物歪曲的反映,是一种与科学认识对立的错误认识,它对实践以错导的作用,对社会具有危害性。所以我们必须反对,故应选C项。A、B、D项都不符合题干要求,而且存在不合理的因素。所以本题的答案为C。

[题例3 ]“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德国诗人莱辛的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A.认识经历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B.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C.认识不能停滞,而应该不断扩展和深化

D.改造世界比认识世界更重要

[破译思路] 解答此题的关键要懂得,我们学习的认识论是辨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为什么“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是因为真理也要发展,人的认识是受时间、地点、条件限制的,如果时间、地点、条件发生了变化,今天占有的真理将来也可能变成不是真理。因此,我们就要不断追求真理。“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因此,C项符合题干的要求。应入选,A、B、D项本身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干要求。

[题例3 ]王安石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的诗句,题咏秋菊。苏东坡则认为秋菊不可能象春花那样落英满地,以“秋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的诗句加以讽刺。后来,苏东坡在黄州果见秋菊落英方知道自己错了。在这件事上,苏东坡错在他不懂得

A.下结论要以事实为依据

B.认识受时间、地点和条件的限制

C.认识事物透过现象达到本质

D.对同一对象认识,不同的人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破译思路]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对题目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题目就苏东坡对“秋菊落英”的认识,要求学生指出他错在哪里。四个选项都对题干的意思有所体现,但要求选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秋菊到底落英不落英,受时间、地点和条件的限制,人的认识也一样。所以B项是最佳选项。A项的干扰性很强,苏东坡下结论的事实不是全部事实的总和,只是局部的,自己看到的事实。C项没有反映题干要求,D项的说法是片面的。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真理只有一个。

[题例4 ] 小灵、小敏在参加冬令营活动时迷路,天色渐晚,想点火求救,却找不到火源。情急之下,他们决定运用所学知识自己制造火源。于是他们找来了几段干稻草,用随身携带的药绵裹紧,封住两头,放在木板上,以另一块小木板压住,朝一个方向不断转动。当稻草碾碎,闻到焦味时,将绵条断开,稻草遇到氧而燃烧,终获火种,两人很快脱险。小灵、小敏取火成功,是由于他们

A、承认自然界的客观实在性 B、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分清了主流和支流 D、坚持在实践中改造主观世界

[题例5 ] 小灵 小敏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充分表现他们能正确认识和处理

A、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B、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C、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题例6 ] 小灵、小敏取火成功表明,要解决实际问题就必须

A、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 B、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C、善于抓住主要矛盾 D、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题例7] 小灵、小敏取火成功启示我们,要解决好实际问题,除了应具备必要的知识,还要善于

A、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B、掌握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C、通过实践发现新的规律 D、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破译思路

这是在2001年新出现的组合 题。题目设计的意图有四点:一是考查考生是否具备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能力,是否具备从具体到抽象的能力;二是考查考生面对同一事实,能否从不同角度运用哲学原理全面认识事物;三是在选项层层深入时,考生是否具备思维的层次;四是考查考生在特殊情况下的应变能力。显然,这类题的最大特点在于着重考查考生的能力,其立意、情景、设问角度都比较科学、可信、新颖和灵活,对考生的能力也就较高。

解决这类题的重点在于全面理解背景材料,认真把握设问角度。全面理解背景材料是前提,而认真把握设问角度则是解题的关键。题例4问小灵、小敏为什么能取火成功。这里的重点地于理解主观能动性的含义,即想、做和改造主客观世界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小灵、小敏在迷路时,不是惊慌,而是开动脑筋想办法,亲自动手实践,终获火种而脱险。这正是因为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故选B。A项和D项不是取火成功的直接的、重要的原因,所以不选,而C项与题干无直接联系,也不能选。

题例5 是从上题“小灵、小敏取火成功”引申了出来的,问他们处理了什么关系。他们在发挥主观能动性“取火”时,显然是遵循了自然规律并充分利用了规律,从而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有机地结合起来。所以应选C。

题例6,就设问“要解决实际问题就必须怎么样做?”而言,显然是既要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又要结合客观实际,做到学以致用。小灵、小敏取火成功表明他们把所学到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难题,能学以致用。所以应选A。

题例7在设计了小灵、小敏取火成功,是因为他们具备了解决实际问题必要的知识的情景后,进一步设问:怎么样才能掌握和运用这些必要的知识呢?这是顺理成章的逻辑思路。B项“掌握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C项“通过实践发现新的规律”和D项“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是与小灵、小敏取火成功没有直接的关系。他们取火成功是因为把握住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懂得火产生的原理。因而应选A。

(二)不定项选择题 [题例1]某地苹果喜获丰收后,直到来年初仍然有一大半卖不出去。果农起初认为果树种植太多,超出了市场的需求,但后来发现其它地区的优质苹果却以高价畅销。这一事实使他们认识到:市场上不是不需要苹果,而是不需要品种和质量差的苹果。这一认识过程表明

A 直接经验是肤浅的,间接经验是深刻的

B 认识了事物的现象,就把握了事物的本质

C 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点,是认识事物的基础

D 成功的实践检验正确的认识,失败的实践检验错误的认识

[破译思路] 该题A项本身并没有错,但不符合题干要求,因为题干材料并没有关于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比较内容,故不应选。B项本身错误。因为认识了事物的现象并不等于认识事物的本质,不选。D项要认真思考, “成功的实践检验正确的认识,失败的实践检验错误认识”的说法就不正确。认识正确与否只有经过实践才能证明,而不是在实践之前。“成功的实践”还是“失败的实践”,一般取决于指导思想是否正确。C项反映了某地农民认识苹果市场需求上能具体的分析实际情况,所以,该题正确选项是 C。A、B、D项都不该选。

[题例2] 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就士大夫和渔工水师没有正确认识到“钟声”产生的原因时指出:“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这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包括。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认识正确与否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

D.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破译思路] 此题主要考查对钟山“钟声”产生的原因问题。苏轼认为大夫和水师渔工都没有正确认识。因为士大夫没有亲自实地考察, 仅凭主观猜测, 不可能产生正确认识, 这里包含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的道理。渔工水师虽然身临其境, 有不少感性认识, 但由于他们知识的肤浅。因此, B项和D项为正确选项。A项和C项与题目无关, 不能入选。

[题例3] 唐朝诗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诗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之句。许多人对此提出疑义。北宋科学家沈括曾在四月登庐山实地考察,亲眼见到白诗中所描绘的景象,于是在《梦溪笔谈》中指出:“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有四月花,此地势高下之不同也。”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根据高山气温垂直分布的规律,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就降低0.6℃。白诗中的大林寺位于庐山香炉峰顶,海拔约1200米,比平地气温约低7℃左右,因此,在农历四月上旬,当庐山脚下的九江市已是“芳菲尽”的时候,山顶上的大林寺则是桃花盛开,一 片春色。白诗中所描绘的景色表明

A、战役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形成不同的发展阶段 B、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 C、事物的发展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D、事物存在和发展的状况受具体条件限制

[题例4] 沈括通过实地考察,用“地势之高下之不同”解释了白诗中所描绘的景色。这说明

A、调查研究是获得正确认识的必要条件 B、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

[题例5] 高山气温垂直分布规律的发现科学地揭示了造成这一景象的原因,这表明

A、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通过现象提示本质 B、只有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C、只有通过事物的现象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 转移的

D、规律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

[破译思路] 这是一组依托唐诗而成的不定项选择题,意在考查考生联系语文、历史、地理知识并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分别考辩证法和认识认的几个知识点。能让考生从多角度、多层面思考问题,既新又活,一举多得,值得重视。[题例3] 白诗描绘了在同一时间“人间”和“山寺”的不同景色,这显然是因为受到了不同自然条件的限制所致;同时也说明了事物的发展是多样的和复杂的。所以选取CD是符合题意的。既然,描绘的是不同地方的景色,就不可能表明同一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性,更不能表明事物的对立统一性,所以A项和B项都不能选。

[题例4] 沈括“通过实地考察”得出了正确的结论,说明要正确认识事物就要调查研究;同时也表明了只有在实践中,人们才能获得认识;从白诗对现象的描绘到沈括的对景色形成原因的分析,说明人们的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因此,选取ACD是正确的,而B项中沈括解释白诗所描绘的景色,属于认识的范畴,而不属于实践的范畴,也就谈不上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所以不能入选。

[题例5] 题目问的是:规律科学地提示了造成这一景象的原因,表明了什么?表明的是认识的根本任务,还是认识的根本途径,还是规律的客观性呢?它表明了人们能够科学地认识事物的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只能是通过抽象的理性思维C项本身就是错误的,A项和D项则不是能够科学提示这一景色的原因。因此,只有B项是符合题意的。

(三)简答题

[题例1] 为了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中共中央反复强调要用邓小平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和人民。

结合上述文字,从哲学上说明以科学理论武装人的道理。

[破译思路] 解题正确思路应当是:第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一个实践过程;而实践是一个有目的、有意识物质活动,即是在一定认识的指导下的活动。而认识是有正误之分,只有正确的认识,才能指导实践向前发展。第二,科学的理论是正确的认识,是人们实践的行动指南。第三,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已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所以,必须用这一理论来指导人民,武装人民的头脑,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才能实现由精神变物质这一更具重大意义的飞跃。该题回答的重点是:“说明以科学理论武装人的道理”。就是重点说明科学理论的作用。在表述上必须要层次分明,层层深入,逻辑鲜明。

[答案要点] 人的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错误的认识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 正确的认识则能推动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科学理论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是按内在逻辑组成一定体系的真理性认识。只有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们的头脑, 才能提高人的自觉性, 使实践活动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已被实践证明的科学理论, 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只有用这一理论武装全党和全国人民, 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

(四)辨析题

[题例] 读有字的书 ,不如去读生活这本无字的大书。

[破译思路] 题中重视“读生活这本无字的大书”是正确的。因为实践对认识有决定作用, 实践是

认识的来源, 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是认识的目的, 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不仅能获得新知识, 还能丰富和发展原来的知识。另一方面, 题目中的观点忽视“读有字的书”则是不正确的。因为每个人不可能事事都参加实践, 也没必要事事亲自实践, 而书本知识是前人和他人积累的宝贵经验和精神财富, 因此, 必须重祝书本知识的学习。

[答案要点](1).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强调“读生活这本无字的丈书”,积极投身于实践, 既能直接获得新的知识, 又能扩展和深化己有知识, 这是正确的。

(2).一个人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事事亲自实践去获取知识, “读有字的书”, 认真学习书本知识, 能尽快掌握前人和他人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 轻视“读有字的书”是错误的。

篇7:立意篇: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洗净铅华,归于明镜――立意篇: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供稿/陈 强[华东师大二附中]

专题解说

《庄子》中有这样一则寓言:庄子见鲁哀公。哀公曰:“鲁多儒士,少为先生方者。”庄子日:“鲁少儒。”哀公日:“举鲁国而儒服,何谓少乎?”庄子曰:“周闻之……君子有其道者,未必为其服也;为其服者,未必知其道也。公固以为不然,何不号于国中日:‘无此道而为此服者,其罪死!”’于是哀公号之五日,而鲁国无敢儒服者。

哀公之浅陋,在于其只重其形而忽其心;庄子之高妙,在于其抛开现象的迷惑,看到了内在的本质。

类似的例子是很多的。一如虞公信宗亲鬼神而亡国,一如桓公受孟子之教而豁然。这就是本质的力量。

治国如是,文章亦然。若能免哀、虞之粗鄙,发庄、孟之辨识,透过现象切近本质,不独能增益论说的力量,更能彰显思想之深刻。

既如此,我们又怎样做到在行文的过程中“透过现象看本质”呢?

首先在于清楚的认识

其实,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存在现象与本质两个方面。所谓现象,指的是事物的主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的外部表现,是人能够看到、听到、闻到、触摸到的各个片面或表面特征。包括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所谓本质,强调的则是事物的全体及其内部联指尖,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根本的属性。它隐藏在现象的背后,往往难以通过具体的感官感知。

由此可见,现象与本质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本质是事物的根本特征,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或共同的东西;现象是事物本质的外部表征,是局部的、个别的东西。因此,本质比现象深刻、单纯,现象则比本质丰富、生动。不同的现象可以具有共同的本质,同一本质可以表现为千差万别的现象。如世上千差万别的生命机体,其本质都为核酸和蛋白质;而同样是水,却分为雨、雪、冰、露等表象存在。世界上既没有离开现象单独存在的本质,也没有脱离本质的纯粹的现象,它们是为表里,互相依存。

其次在于自觉的意识

无锡东林书院有一副著名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对联反映了当时以顾宪成等为代表的封建士大夫们的一种博学笃己、心怀天下的自觉情怀,流传颇为久远。然而在我们今天的学堂,尚能耳闻“风声、雨声”与朗朗“读书声”,而于“家事、国事、天下事”,却往往乏于目见、置之案桌之下。个中原因自是不一。但一学子没有深广的济世之心,自然不会对世间万象投入更多的关注,而缺乏对社会现象的关注,自然难以有深远的思索与‘高瞻的识见。“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发于文章之中,也就不免于只见“叶落”而难以感受“秋之将至”了。故而要于作文中透过现象切近本质,首先心中要有现象,要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观察与积累,掌握大量生动具体的现象,形成第一手材料。因为材料是认识本质的前提条件,没有这些感性材料,就无法进入认识本质的大门。

而在积累第一手材料之后,更要有时刻剖析现象的意识。《论语》云:“学而不思则罔。”意即只是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说:“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得”从何来,来源于“求思之深”,源于“无不在”的深思。古人的话对于我们今天的作文应是有所启迪的:如果我们只津津于对象的观察与积累,而乏于思考,不仅难窥庐山之面目,更会迷失在林林之象中,其危害则更甚于“心中无象”了。

最后在于正确的方法

鲁人截杆而入城门,曹冲置船以称象,这些事例无不告诉我们,有了正确的方法,不仅能使事情达成,往往还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们的作文过程中,要真正达到透过现象看本质,掌握一些的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

一者学会抽象思维,切忌停留表象。所谓抽象思维,是人们在对事物进行分析、综合、比较的基础上,抽取出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思维过程。它能使人们通过认识活动获得远远超出靠感觉器官直接感知的知识。如面对五颜六色的苹果、柑橘、香蕉、菠萝,面对千姿百态的大雁、海燕、仙鹤、天鹅,我们只识其为“水果”,又或者只见其为“鸟类”,这是不是无趣且无味呢?如若我们能于其“水果”“鸟・类”的外表下抽象出生命的共性,能看到它们“五颜六色”“多姿多彩”背后生命的勃发,能看到世界上万物共生的和谐,那么,我们的文章是否也就显得诗意盎然,甚至于附着了些生命的光辉呢?

二来学会由此及彼,切忌就事论事一考场作文大多有这样的经验,对于单一的一则材料,常常难以一下把握其要旨,若能有两则相近或者相反的材料,理解起来反而容易得多。这是因为两则材料,往往提供了一个比较点,而这一个点恰恰是材料的关键所在。透过现象看本质亦然,因为现象是复杂的、多变的,而本质却常常是单纯的、固定的。如果我们能从一种现象联想到与之相类似的现象,再由多个现象去发现其共同点,其内在所蕴含的本质也就离我们不远了。比如前些时间沸沸扬扬的小悦悦事件,如果我们仅仅关注这一事件中路人的行为,那么大致也就停留在对人性冷漠、道德沦丧的审判层面;若是能够联系到社会中层出不穷的诸如老人倒而不扶的现象,便能引发我们对产生人性冷漠、道德沦丧背后的社会原因、价值取向的深思了。

三则学会慧眼识珠,切忌为假象所迷。负鼠假死而逃生,树蛇化枯木而毙敌。现象对人的迷惑不仅仅在于它的复杂,还在于它的真假。假象之所以成功,源于人自身的局限与盲目,只有不为假象所迷,才能发现其背后的本质。一如近些年盛行的古城重建风,行事者多打着“保护历史”“弘扬文化”的旗号,粗略一看不无裨益。但如果我们将这些现象仔细分析,又有多少重建真正是为了历史与文化,是痛心于历史的湮没与文化的失落?其背后隐藏的大多是政绩的需要,行的是开发旅游、聚敛钱财之实。试想“历史”怎能轻易重建,“文化”怎能一天速成?透过假象,这些所谓的“历史、文化”运动,不过成了物质的附庸、利益的面具,岂不悲哉!

四要学会抽丝剥茧,切忌半途而终。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和灭亡有一个过程,它的本质的暴露也有一个过程,因而,对于现象,要善于作多层次的分析,像剥笋一样,一层深入一层,如登山一般,一级更上一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品得笋的美味,才能领略山之险峻,也才能体悟到现象背后有别于一般认识的更深层的意蕴。如上海高考之“丹麦人钓鱼”的`材料,有人着眼于人的行为,于是谈“舍得”的智慧;有人专注人的智慧,从而谈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有人推究人的意识,所以谈人与自然的和谐。三者之间,已然形成剥笋之效。但还有人由此思考人性,探究人如此行为的根本目的,进而论及人类的先存之见,视其为自私的“智慧”,与前三者相较,似又深入一层了。

当然,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不止于此,比如转换角度、见微知著、因小及大等等,限于篇幅,不再一一赘述。要之,多观察、多思考、多总结,这是提升文章立意的不二法门。

百无一用是书生

文/陶文婷[华东师大二附中]

在现今的社会里,文人们走到了穷途末路。从中文系的深闺大院中刚探出头来,大学生们便发现,这个社会已没有角落供他们舞笛吹笙。小帽绸衣褪落,留下一个个形销骨立的落寞书生。

无处弄文。几乎没有企业招聘时考的是“文字素养”,考精算和经管的倒是不少;就业率排名列表上,计算机雄踞一方,把中文哲学远远甩在后面。文科生们孕育了四年的诗情豪气,还没啸出就只得失望地生生咽下。做什么好呢?写小说需要新鲜噱头,搞理论研究不能维生,出国吧――文科类专业前景不佳。

前段时间,哈工大一位教授更是直截了当地断言:“文史哲是文不聪的渊薮。”言下之意,文科类研究已成为现代化社会发展的一块绊脚石,陈旧、冗长,仿佛旧社会中抽出来的一块裹脚布。

百无一用是书生,的确。“想天上宫阙”不能把人类送人太空,“风花雪月”也不能阻止气候变暖。“千金散尽”不仅不会“还复来”,还很有可能加剧了通货膨胀。这些幻梦般的呓语和玫瑰色的理想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人们自然敬而远之。

但我们真的不需要书生了吗?讲科学爱理性的今天,我们真的应该急切地甩去这个老朽的累赘吗?

你一定会摇头,即便只是因为你月月都看的《读者》或者《青年文摘》,书生,或者“文艺青年”们,是他们不懈的吟诵使我们精神世界不至于空虚垮塌。至少是几丛小繁花。

他们还有更重要的意义。

他们是民族的记忆者。数千年前那个纤巧的少女已经不在,但“青青子衿”仍被一个又一个有情人哼唱着;长江边的白发渔樵已然仙逝,但“看秋月春风”的笑声依然回荡。一分一秒,一颦一笑,文人用笔挽留下了五千年。是谁告诉你“气之轻清者上浮为天”?是谁教导你“吾日三省吾身”?没有书生,这些都会埋没在黄土里;是他们用孱弱的双手把这些珍宝挖了出来。

他们是社会的呼唤者。社会的发展总有**,那挥舞旗帜的就是他们。我记得韩寒曾义愤填膺地写《三峡是个好大坝》,也记得蒋方舟说“快乐不是派发药丸”。风口浪尖上,是文人喊出了群众的心声。

的确,文科生造不出跨海大桥,但他们大笔一挥便绘出巨龙越江的图景。哲学不是我们的双手,而是头脑、内心和灵魂。如果文科生真的领略了自己的所学所感,他们绝不会茫然不知何从。他们明白社会需要自己。

因为,总需要有仰望星空的人。

专题点评

材料提供的是当今社会对于文科生和理科生的看法:文科生落寞寂寥、缺乏前途;理科生蔚为大观、备受追捧。文章扣住了材料提供的信息,却不局限于材料提供的信息,她从文科的背后看到了文化,从理科的背后看到了科学,从而将文科、理科形而下之争升华为文化、科学形而上之辩,这便是一个抽象思维的过程。有了这样一个过程,文章的立意自然具有高屋建瓴之势,而不存在就事论事之弊了。

(陈 强)

知“文”论世

文/陈韵菲[华东师大二附中]

“文史哲是文不聪的渊薮,从那里出来的人多半不具有科学世界观,反科学、爱哲学、挺中医,将贻害社会”,这一出自哈工大某教授的言论,恐怕是寻常人也不敢苟同的吧?

且先不论文、哲的好处,这位教授的论断本身就是片面的、矛盾的。他说“文史哲是文不聪的渊薮”,可于大学文科学堂,却不难发现如蒋方舟这样的知性青年;他说文科生“反科学、爱哲学”,可是哲学原本就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与总结,何以既“爱”且“反”呢?他说“挺中医,将贻害社会”,那中医文化又怎能延续千年,并在科学日新月异的今天正步出国门、走向世界呢?从个人主观角度…发,武断且不合实际地作出评价,只能说这位教授在“科学理性”的重压下,不自觉地陷入了唯心主义与经验主义怪圈,能不谬哉?

文、史、哲,是祖先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不断积累的成果,是先人思想与文化的结晶。放眼中国,从《诗经》《楚辞》到明清小说,从《史记》《春秋》到《资治通鉴》,从“天人之辩”到“气理之论”,正是它们铸造了中华几千年文明,也正是它们滋养了一代义一代中国人的精神。再通观世界,古代丽河流域的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古希腊的神话与悲剧,古罗马的十二铜法表,谁又能否认它们对于人类发展无可估量的价值?

的确,这是信息化的时代,高科技产品在“理”的基础上层出不穷,不仅种类丰富,甚至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但这并不能就此否认、抹杀“文”的重要性。想想,诺贝尔在嘉奖物理、化学的同时,也为文学领域的杰出者留下了一席之地,不是吗?

由此可见,那些嘲讽“文”的人,不尊重“文”之价值的人,大概也是不懂“文”的人吧。

当然,明“文”之意,重“文”之用,却也不能偏执于“文”,唯有“文理兼备”,方能从容行走于天下,立足于世问。

宋朝以文为贵,文人掌控朝政要职,武将稀缺,终因外敌入侵而致朝代更替。 林肯做律师时,每晚睡前都要阅读《几何原本》,其严谨的思维、敏捷的谈吐,想必也有此书一功。

晚清时期政府开设京师同文馆,引进两方的算术、天文、地理,培养科技人才,于是延续几千年的儒者,也终于感受到了科学的精妙。

今天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在社会“重理轻文”的大环境下,这位教授的言论若不细究,似乎也能得到很多人的认同。但作者并没有被这看似正确的论断所迷惑,她首先通过细致的分析,对教授言论本身存在的矛盾进行了逐一批驳;再引经据典,利用有力的实证,进一步证明了自己的判断。从而揭示了所谓教授乃至社会上大多数人“轻文”这一现象的背后,其真正的实质是“不懂”罢了。

上一篇:课堂教学模式辅导材料下一篇:涵养身心读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