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壁镇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措施

2024-04-08

当壁镇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措施(精选10篇)

篇1:当壁镇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措施

当壁镇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措施

一、健全组织

1994年4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建立国家级兴凯湖自然保护区,同年,农场相应的成立了当壁镇兴凯湖自然保护区管理站。

长:朱昌荣

副站长:刘庆海

杰 成员:潘鸿海

并设专人负责自然保护区的各项管理工作,制定了管理站的工作职责,按着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范围,全长8.5公里,行使管理权。

二、健全制度

根据自然保护区的工作特点,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促进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

1、管理站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六条)

2、管理站工作人员巡察值班制(六条)

3、自然保护区案件查处制(四条)

4、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制度(八条)

5、自然保护区的宣传教育制度(五条)

三、采取的有效管理措施

我们根据旅游景区的实际情况,和自然保护区的工作性质,采取了以下有效管理措施。

1、强化宣传教育工作,对所有在自然保护区内的从业人员,及游客进行全面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的宣传教育,利用标语、板报、会议和宣传单等宣传工具进行广泛宣传,做到人人皆知,并对特殊行业签定责任状,来约束自然保护区的管理。

2、在自然保护区的重要部位,重点区域设置广告宣传牌、指示牌,给人们以警示。

3、设专人4-5人进行卫生清理,和沙滩树木的看护,设卫生垃圾清理车2台。

4、在旅游活动核心区,设置卫生厕所和环保厕所各一个,有专人负责。

5、及时处理拉沙、取土、狩猎行为,使自然保护区得以保护,多年来没有出现各类案件发生。

6、处理好旅游开发与自然保护的关系,按着自然保护区的要求,我们做了旅游中长期发展规划,做到合理的开发与利用。

当壁镇自然保护区管理站 二00一年十一月八日

篇2:当壁镇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措施

——密山市当壁镇中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专题片解说词 引 言

这是一座洒满阳光的校园,希望的幼苗在这里成长,梦想的种子在这里扎根;这是一艘起锚扬帆的航船,满载着莘莘学子遨游于知识的海洋;这是一片激情燃烧的沃土,爱心和责任成就未来,智慧和勤奋托起希望。这,就是密山市当壁镇中学。

在这片承载未来,充满活力的土地上,一位位教师辛勤耕耘,一只只雏鹰茁壮成长,一曲曲激昂的教育之歌,唱出了“办好教育为人民”的华美乐章。

时代的足音扣人心弦,前进的号角令人奋进。在当壁镇中学跨越式发展的进程中,“教育均衡”奏响最强劲的音符,成为事关民生的教育发展主旋律。

第一篇章:办学条件优良,设施与文化相得益彰。

当壁镇中学始建于1958年,是一所寄宿制农村中学。原名密山市三梭通中学,2003年,随着国家机构改革,撤乡并镇,学校更名为密山市当壁镇中学。学校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356平方米。学校现有9个教学班,在校生324人,教职工34人,高级教师6人,中级教师18人,专任教师达标率为100%。学校规划分明,布局合理,环境优雅,书香浓郁。

学校在镇党委和市教育局的高度重视和悉心关怀下,大力加强硬件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市教育局为我校在2006年建1250平方米宿舍楼,2007年配备理化生实验室,2010年建505平方米学生食堂,2013年配备计算机教师,语音室,2014年配备班班通电子白板,2015年配备教师办公笔记本电脑,还有学校图书配备,音体美三室建设,食堂建设等等,近些年来的累积投入达400余万元。如今,学校拥有多媒体电教室、综合实践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等23个专用教室,学校拥有整洁卫生的A级食堂、温暖舒适的宿舍和宽敞平整的操场,为学生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保障。

学校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还切实加强了校园人文环境建设。教学楼三个楼层的走廊文化建设,分别以四书五经、古典名著、品味人生三个主题展开,从不同的侧面感染着师生的心灵,陶冶着师生的情操。让每一名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办学理念,“尊师、守纪、勤奋、求实”的学风,都悬挂在学校醒目的地方,学校力求以文化经营学校,让环境成为一个隐性课堂,提高学校的整体形象品位,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

浓郁的人文气息和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施融为一体,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与和谐的育人环境相得益彰,使当壁镇中学成为莘莘学子求学成才和辛勤园丁施展才华的理想殿堂。第二篇章

实施务实德育,促教育管理均衡。

学校坚持德育创新,不断完善学生教育质量评价方案。树立以德树人的理念,以养成教育作为德育中心,广泛开展社会教育实践、阳光体育运动和音、体、美等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学校坚持以升旗仪式、黑板报评比、艺术节、元旦联欢、书画征文、演讲、运动会、篮球赛、法制讲座和每月一个教育主题等常规德育活动。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位学生得到全面培养,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第三篇章:锤炼教师队伍,规范办学行为,促教学管理均衡。

教育大计,教师是关键。教师资源是学校最重要的财富。我校不但环境优美,而且还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锐意进取、甘于奉献的干部教师队伍。近年来,为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并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学校适时地推出了“一对一”培养、老新教师帮扶结对工程,造就一批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通过“专题培训”“同伴互助”“课题研究”“业务学习”等途径和方法,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长期以来,学校坚持以育人为根本,教学为中心,优化管理,用规范的办学行为,为学生的均衡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

一是严格执行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和国家颁发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杜绝乱补课、乱收费、乱征订等现象,有计划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素质。二是加强教科研活动,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通过外出学习,上级培训,在既往教学模式基础上,根据我校的师情、学情,探索出“自主预习,共同探究,全面提高”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并在2012年9月为全市承担了高效课堂研讨会,使得学校的课改模式持续深入的发展。近几年来,学校加大了信息化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电子白板的使用普及已经达到100%,教师改变传统备课方式,电子

案,教师空间,云平台,微课等教师们都积极应用,这些都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提高。第四篇章:开展“书香校园”特色活动,促素质教育均衡。

以书香打造特色,以书香追求卓越,是我校师生的理想追求。

我校积极投身于书香校园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引导学生养成喜爱读书的良好习惯,这将使学生终身受益,这是教育人的责任,也承载着一个国家的梦想。我们打造校园读书主题文化。学校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班团会、演讲、征文、朗读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让学生感受到浓浓的读书氛围。我们打造班级书香文化。把图书室、阅览室都搬到班级,让读书角发挥阵地作用,学校班级文化各具特色。“读书感言”汇集的是学生课外读书的心得感悟,“写作擂台”让学生找到了张扬自我、发展特长的乐趣,“读书之星”让学生体验到比学赶超、竞相争先的氛围。班级文化熏染了学生的品性,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教室真正成了学生享受读书、成长智慧的地方。我们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学校教学楼、宿舍、食堂处处体现文化,时时养成文化,凝聚并凸显文化品质和教育内涵,实现了学校的精神提升,立体式展现学校的厚重文化底蕴。第五篇章:创安全环境,促学校和谐

学校安全工作是事关师生生命安全、社会稳定和家庭幸福的头等大事。近年来,学校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始终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居安思危,警钟长鸣。加大日常安全工作的检查力度,开展一系列安全教育活动。在食堂管理中,严格把好饭菜质量关,做到营养搭配,合理安排,保证学生吃得好,吃得饱。在校车和住宿方面,严格执行上级有关规定,加强管理,确保安全。学校还注重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在安全工作上做到制度化、经常化、科学化。保证了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确保了学校财产和师生生命安全。第六篇章:硕果累累,日月争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千秋伟业,热血铸成。当壁镇中学义务教育工作硕果累累。

在2014年全市课间操比赛我校获一等奖,2015年全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我校获农村中学第二名,2016年在全市中学生篮球赛上,我校男子篮球队获第一名,并将代表密山参加鸡西市举行的中学生篮球赛。在刚刚进行完的全市中小学艺术节文艺汇演中,我校文艺节目获农村组一等奖。近几年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逐年上升,2013年升入重点高中26人,2014年29人,2015年34人,连续三年中考创学校历史新高。最让我们欣慰的是现在学校9年级毕业生已达到95%以上的学生进入上一级学校学习。在市教育局组织的学校的目标考核工作中,我校考核结果连续名列前茅。学校还多次代表密山教育及其它部门承担检查现场,2013年12月,我校接受了省教育厅安全处处长卫宝太一行三人的安全检查;2014年4月,我校代表鸡西市承担省食品药品稽查局的专项监督检查现场; 2015年9月9日,我校迎接省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汤国军等领导的“护校安园”工作检查。这是信任,是鞭策,更是动力。由于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当壁镇中学在2010年10月顺利通过省标准化合格学校验收,也获得了诸多荣誉,鸡西市和谐校园、密山市教育教学工作全面先进集体、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学校综合治理先进学校、教学工作先进集体、鸡西市先进团委等光荣称号。

那一面面锦旗,一尊尊奖杯,一个个奖证,像无言的诗,诉说着当壁镇中学辉煌的历程。结束: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团结务实的当中人,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铸就了今日的辉煌。在新时代的感召下,当壁镇中学开拓创新,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为契机,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市教育局的领导下,以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饱满的热情,不断巩固创建成果,努力提高创建质量。让我们衷心祝愿:当壁镇中学的明天会更美好!我们也有理由更相信,充满无穷活力和魅力的当壁镇中学,必将不负时代的使命,承载着当壁镇孩子们的梦想与希望,乘风破浪,扬帆远航,驶向更加灿烂辉煌的未来!

篇3:当壁镇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措施

1 自然保护区概况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二批森林和野生动物保护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地处青藏、内蒙古、黄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的祁连山北麓, 东邻永登县, 西接肃北县, 南靠青海省, 北临河西走廊, 地理位置为东经97°25′~103°46′, 北纬36°43′~39°36′。地跨张掖、金昌、武威3市的肃南、民乐、甘州、山丹、永昌、凉州、古浪、天祝8县 (区) , 东西长600km, 南北宽50~120km, 总面积265.3万hm2, 是全国大型自然保护区之一。区内森林资源丰富, 主要分布有西北特有的树种-青海云杉, 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林, 是保护区的重点保护对象。区内栖息着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 据调查野生脊椎动物共有28目63科286种[1], 分布有雪豹、马麝、藏野驴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4种, 甘肃马鹿、蓝马鸡、猞猁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39种;保护区还是我国雉鸡类集中分布地区之一, 据调查有11种。特有昆虫分布有20种, 其中祁连山高山绢蝶为世界珍稀种。此外, 保护区内分布有焉支山4A级旅游景区、马蹄寺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天祝三峡国家级森林公园、“七一”冰川等优美的生态景观和悠久的人文景观, 为开展生态旅游创造了有利条件。

2 社区概况

据调查统计[2], 保护区实际管辖范围内现有37个乡 (镇) 、236村、34162户、14.4万多居民, 主要有藏族、裕固族、回族、土族、汉族等17个民族, 其中, 农业人口13.2万人、占91.4%, 非农业人口1.2万人、占8.6%。其中藏族和裕固族为居住人数最多的两个少数民族。区内经济落后, 交通不便, 社区经济主要以农业和牧业为主, 人均收入不均衡, 其中保护区西段肃南县人均纯收入6772.4元/人, 保护区东段天祝县人均纯收入2010元/人, 人口主要居住于林区边缘地带, 属农牧交错带, 附近居民兼营农牧业生产, 对保护区生态影响较大。

3 存在的问题

3.1 人口压力大, 社区经济落后

保护区周遍分布有人口14.4万人, 社区人口密度为0.05人/km2, 在全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属于人口密度比较大的保护区[3]。

据调查保护区内古浪县人口密度最大, 肃南县最小, 其中古浪县境内保护区面积18410km2, 社区人口18575人, 人口密度1.0人/km2;肃南县境内保护区面积1895650km2, 社区人口26496人, 人口密度0.01人/km2。

由于社区人口数量多, 密度大, 加之保护区处在大山深处, 交通不便, 信息闭塞, 居民收入主要靠农牧业, 社会经济相对比较落后, 人们传统的“靠山吃山”的观念依然存在, 给保护区自然资源造成巨大压力。

3.2 林牧、林农矛盾突出

一是由于保护区成立于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之后, 土地权属不清, 大多地方存在林牧“一地两证 (林权证、草原证) ”现象, 造成林地和草地互相重叠, 导致林业和牧业部门互相争夺土地权, 既不利于生态保护, 也不利于畜牧业的发展;二是林区内由于人口逐渐增长, 毁林毁草开荒增多, 给资源管护带来一定的困难。这种林牧、林农矛盾造成双方争夺资源, 对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造成了严重破坏[4]。

3.3 管理体制不顺, 有法难依

保护区下辖22个自然保护站在行政区划上分别隶属武威、张掖、金昌三市八县 (区) , 受地方和管理局双重领导。这种特殊的管理体制, 给保护区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 尤其是对社区管理, 双方没有建立社区共管共建机构, 在资源开发和保护方面, 保护区管理机构和地方政府机构间存在许多矛盾, 地方政府倾向于资源开发, 发展地方经济, 保护区管理部门倾向于生态保护, 当生态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出现矛盾和冲突时, 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难以做到严格独立执法, 保护区管理部门缺乏权威性。

4 对策措施

4.1 加强社区宣传, 提高居民思想意识

祁连山林区居民大多都居住在林缘附近, 信息闭塞, 思想落后, 生态保护意识差, 对建立自然保护区的重大意义认识不够, 所以, 只有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居民思想意识, 让居民认识到自然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性, 引导居民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和参与到自然资源保护中, 达到真正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4.2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减轻生态压力

通过加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 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受到了限制, 耕地减少、砍伐、采集等活动受限, 使当地居民经济收入得到损失。而这种损失并没有得到相应的赔偿以及补偿。应尽快实施《祁连山北坡水源涵养区生态补偿试验示范方案》, 并完善相应的补偿法律制度, 构建合理的补偿机制, 使社区居民的损失得到补偿, 从而减轻对自然资源的压力。

4.3 发展社区产业, 提高居民收入

要利用祁连山林区丰富的自然资源,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种苗、养殖等社区产业, 增加就业岗位, 提高居民经济收入, 减少居民对自然资源的摄取量, 缓解人口众多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压力。

4.4 加强法制建设, 增强依法管理能力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政府有关自然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及《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 做到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要教育社区群众自觉遵守, 特别是居民的传统生产生活习惯必须受到自然保护区有关规定的约束, 不得从事与自然保护区相悖的生产经营活动, 防止对自然资源的破坏, 这也是搞好社区参与的重要保证。

4.5 建立社区共管机构, 促进生态保护和社区经济共同发展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社区涉及8个县 (区) , 37个乡 (镇) , 面广人多, 社区管理基本靠地方政府, 没有固定的社区共管委员会或管理机构, 保护区要积极与有关部门建立共建共管组织, 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权力, 围绕自然保护、资源利用、生产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工作, 要把保护区的建设纳入地方政府经济发展规划中, 做到保护区和社区经济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全生, 刘建泉, 汪有奎.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

[2]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 2010.

[3]苗鸿, 欧阳志云.自然保护区的社区管理:问题与对策,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四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D].2000, 37.

篇4:自然孵化鹅蛋应采取的技术措施

1.做好孵化窝 自然孵化鹅蛋时,首先要给种鹅做好窝,孵化窝要选用柔软的稻草或松针,并要根据窝的卫生情况及时更换。

2.量鹅定蛋 为确保蛋温,要根据种鹅体型大小来确定孵蛋的数量,总的原则是蛋要能被抱窝的种鹅羽毛遮盖。

3.选好种蛋和中途照蛋 入窝前,要对鹅蛋进行挑选,尽量选择蛋体均匀的蛋。中途要进行三次照蛋,孵化5~7天后,进行第一次照蛋,剔除没有血丝的无精蛋和血丝很细的弱精蛋;第二次照蛋和第三次照蛋分别在孵化15~18天和27~28天,其主要作用是剔除死胚蛋。

4.不能让母鹅洗浴 孵化期间,不能让孵蛋的种鹅洗浴,如让它洗浴,因羽毛不易干燥,会使蛋温降低,湿度增大,直接影响孵化率和小鹅成活率。

5.防母鹅啄蛋 种蛋入窝前要把蛋的外壳清理干净,如在抱窝中发现母鹅啄蛋,要立即将沾有蛋黄、蛋白的蛋揩干净,同时把啄蛋母鹅的嘴尖在地板或墙壁上磨钝。如多个母鹅同时抱窝,还要注意在窝之间用物隔开,防止母鹅相互勾蛋和互啄垫草。

6.限量饲喂种鹅 孵化中,要定时饲喂抱窝种鹅,但不能喂得过饱,要限量饲喂,一般喂六七成饱即可,否则容易使母鹅醒抱,造成孵化失败。

篇5:当壁镇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措施

一、影响旅游业发展的自然灾害的种类

黄崇福(2009)指出自然灾害是由自然事件或力量为主因造成的生命伤亡和人类社会财产损失的事件1。常见的影响旅游业发展的自然灾害可以归纳为四种:一是发生在岩石圈的自然灾害,如: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震和火山爆发等;二是发生在大气圈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旱灾、洪涝、沙尘暴等;三是发生在水圈的自然灾害,主要有风暴潮、赤潮、海啸等;四是发生在生物圈的自然灾害,影响较大的主要有禽流感、SARS等。

二、自然灾害对旅游业的影响

(一)直接破坏旅游目的地的基础建设

重大自然灾害的破坏力是极大的,它直接会对旅游目的地本身如旅游基础设施、旅游交通设施和接待设施等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这使得受自然灾害打击的旅游业的恢复非常困难,目的地的旅游配套设施恢复正常运转并非一日之功2。如,11年日本东北沿海地区里氏9级的大地震造成基础设施毁损和工厂停产,对日本经济造成巨大损伤。

(二)严重威胁旅游者的人身和心理安全

安全是旅游者在选择目的地时首要考虑的因素,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3,安全需求包括人身安全和心理安全两个最基本的层次。自然灾害不仅给目的地带来直接的人员伤亡,如04年印度洋海域爆发地震和海啸,导致周边地区受损严重,近30万人丧生。同时给旅游者烙下严重的心理阴影,使其在一段时期内失去旅游的动力。对于潜在的旅游者,相关灾难的报道会增加他们对旅游风险的认知度,改变决策。如因自然灾害而导致事故频繁发生的苏花公路,被称为台湾最美的“死亡公路”,让游客望而生畏。

(三)对旅游市场的负面影响

由于旅游业综合性强、关联度高、带动效果明显。因此自然灾害对交通、商业和食宿等的负面影响极容易造成目的地市场盈利的萎缩。比如08年汶川地震,公路和铁路方面,由于地震引发的滑坡、崩塌等次生灾害,致使灾区道路和相关铁路线路影响惨重;航空方面,各航空公司飞往成都的航班量也有所减少;据统计,四川省旅行社损失累计达2.83亿元,宾馆饭店损失达95.35亿元,旅游城镇接待设施损失99.14亿元。

三、旅游目的地灾后管理措施的实施

由于自然灾害的爆发经常是不可预测的,灾难发生前的预警机制和发生过程中的救援行动固然重要,但在实际的相关对策中管理者应侧重于灾后对旅游目的地重构的管理措施制定。

(一)自然灾害对目的地旅游业影响的评估

及时开展分析突发性自然灾害对旅游目的地造成的经济和社会影响的评估,从点到面,全方位的剖析损失数额和损失程度的细分,更好的为灾后目的地重建工作打下基础。

(二)灾后目的地的重建

自然灾害结束之后,管理者应根据受灾程度和救灾情况修订抗灾策略,同时在物资救济和安抚受灾民众的基础上,要重树当地居民和周边商家的信心,制定新的城市规划,共同携手重建被摧毁的基础建设、逐步复原被破坏的生态环境、重新塑造目的地形象。

(三)目的地市场营销战略

篇6:当壁镇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措施

摘要:近年来,高强度的城市开发、高密度建筑布局和人口持续增加使城市风环境日趋恶化,为改善新建城区或旧区改造的风环境问题,本文从建筑布局、通风廊道及建筑细节三个方面提出改善街道风环境的措施,研究与相关模拟表明:交错式布局、逐渐抬升的建筑高度、顺应主导风向的建筑方位能从根本上提高自然通风环境;经过精心布局与设计,城市绿地廊道能转变成通风廊道加强自然通风;建筑基底布置、开口布置、立面凹凸等细节处理能有效改善局部风环境。

关键词:自然通风;建筑布局;通风廊道;高楼风;风压

Abstract:Recently,the high strength development of city、high density layout of the buildings and continued population increase,which lead to the wind environment be becoming worse,in order to improve the wind environment in the new city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old urban areas,it put forward th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wind environment of street from the three aspects that the layout of the building,ventilation corridor and the construction details,Research and related simulation shows:a staggered layout、building height gradually decreasing and building bearings conform to the dominant wind direction that can improve the natural ventilation environment fundamentally;After a careful layout and design,city Greenbelt corridor can turn into a ventilation channel makes strengthening natural ventilation,the construction base layout,opening position,vertical concave and convex details treatmen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local wind environment.

Keywords:natural ventilation;the layout of the building;ventilation corridor;wind of tall building;wind pressure

0引言

随着城市化发展速度的猛增,以及城市土地开发的高强度化,导致温室效应、空气污染、雾霾频发、城市热岛效应加剧等气候问题的曰益凸现,建筑与人口的日渐密集导致环境污染逐渐严峻,城市风环境亟待改善 [1]。

在全球变暖与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如高楼林立产生的高楼风使得行人举步维艰;拥挤的建筑群产生无风区无形中堆积垃圾;城市高强度的建设一方面侵占自然水体、农田,另一方面又阻碍了城市空气的流动,致使城市热岛现象严重等,这些热污染与空气污染已对城市生态环境与居民身心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而建筑自然通风无需任何能量损耗,以风压和热压为动力改善室内空气品质,从而改善城市热岛效应,使得居民生活舒适性显著提高,因此应从城市风环境的改善措施着手改善城市街道居民的生活环境。

1研究现状

自然通风以“热压”和“风压”为基本作用形式,且无需设置任何动力装置,为经济自然的通风方式,然而自然通风受室外气象条件影响,通风效果不稳定。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地区和城市已先后开展了相关研究及建设,以及利用城市风道促进城市空气循环,从而改善城市通风环境,特别是舒缓夏季的热岛效应,减低冬季雾霾发生频率,并降低空气污染。德国学者早期根据局部环流运行规律提出了下垫面气候功能评价标准,将城市通风系统进行了较细致的划分[4],近年来,自然通风应用于城市规划中,通过控制用地功能、限制建设开发强度、确定街道走向及建筑布局,链接开敞空间和绿地形成网络等措施,改善城市热、风环境[1],这些经验值得正在经历城市化发展并急需改善风环境的城市借鉴。本文在总结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大量的通风模拟数据,提出了基于自然通风改善的街道立面方向的几个主要措施。

2.改善措施

从建筑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建筑环境主要关注建筑热湿环境、声环境、光环境和室内空气质量。其中,建筑的室外风环境是影响生活其中人员舒适性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室内热、风环境的基础条件。合理的建筑布局、体型设计和室外园林绿化布置往往产生舒适的室外风环境和理想的室内自然通风,也会减少室内空调负荷,体现了节能、生态、绿色的建筑理念。

2.1建筑布局是根本

城市建筑在规划上的不合理是造成城市通风不良的一大原因。,如布局封闭、外部空间安排不当等,由于城市建筑布局的封闭,阻挡来流风速使得不能深入建筑区域的内部,并且城区内住宅、商业等公共建筑密集且大量消耗能源,如此,在微风和静风情况下,城区将处于窒息状态[2]。建筑群體的布局作为影响城市街道自然通风的根本因素,改善街道立面风环境应从建筑布局着手,作为构建城市舒适生活环境的首要条件。建筑布局应采用交错排列或前低后高,或前后逐层加高的布置。

a)为了保证建筑的自然通风效果,建筑的主要进风面一般应与建筑所在地的夏季主导风向呈60°至90°角,且不宜低于45°角,同时应避免大面积外墙和玻璃受到西晒;

b)建筑物长边与长年风向平行,城市主要大街、大道应与盛行风的方向并行排列或最多成30°角,令盛行风得以顺利的进入小区或建筑群体内部,如下图1中a)所示(红色箭头为盛行风向),风速大部分在2.0m/s左右,且建筑物与相邻建筑之间应留有充足的空间使得室外风的畅通,加大间隔避免产生局部峡谷风;而图b)为建筑大道与盛行风夹角在45°时,风速大部分在1.5m/s左右,较平行风向区内风速明显降低,且由于建筑间距不足形成了局部峡谷风,如图中红圈部分所示。

a)建筑物长边与常年风向平行时 b)建筑大道与盛行风夹角45°时

图1 建筑物的布局朝向对自然通风的影响

c)阶梯式高度轮廓可令风转吹向建筑高度较低的区域,高度轮廓差异可促进空气流动,如下图2所示,风速可顺着建筑的阶梯性依次增加或递减,降低高速风或避免产生无风状态。

图2 阶梯式建筑布局利用自然通风示意图

2.2通风廊道为辅助

由于城区与周围郊区的连贯性,通常认为,城市内部纵横交错的各级道路和街道同样也能作为城市风廊为城市起到空气流通的作用。但通过对城市风场模拟分析可得:一般的城市道路和街道由于宽度不够、朝向不合理、下垫面阻碍较多、城市风速偏小以及街道本身的温度较高,实际上难以达到为城市通风散热的目的。因而,基于自然要素的城市通风廊道将是促进城市通风、缓解城市热岛的主要载体。

篇7:高山台站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

无线发射高山台站因其特殊的工作性质,大都建在偏远山区或高山地区,这就使得高山台站极易受到大风、暴雨、地震、地表沉陷、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的侵害,自然灾害不但对安全播出和发射工作造成严重危害,同时还严重威胁着高山台站干部职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如何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建立和加强防灾减灾体系,有效降低自然灾害对高山台站安全播出的影响,就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

2 自然灾害对高山发射台站的影响

2.1 大风。

当风力达到10级以上时它可以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害,大风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还会损毁房屋、树木、车辆、电讯及电力设施,而高山台站遇10级以上的大风非常普遍,更容易受到风灾的影响。2011年某台遭受大风破坏,房顶被大风刮起,台站基础设施也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多万元。图1为被大风刮坏的铁皮房顶。

2.2 暴雨和山体滑坡。

高山台站降雨量大,容易造成山体滑坡,而暴雨、山体滑坡不仅会冲毁道路、桥梁等交通设施,造成交通中断,而且还会损坏供电线路,房屋倒塌,造成人员伤亡,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2.3 地震。

地震将造成屋倒塌、道路中断、地面裂缝、塌陷、山体滑坡、铁塔倒塌、电力中断、人员伤亡。另外地震的直接灾害发生后,会引发出次生灾害。如火灾(由震后火源失控引起);水灾(由水坝决口或山崩壅塞河道等引起);毒气泄漏(由建筑物或装置破坏等引起);瘟疫(由震后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所引起);有时,次生灾害所造成的伤亡和损失,比直接灾害还大。

2.4 雪灾。

高山地区高寒缺氧降雪量大,而且降雪时常伴随着低温冻害,积雪常年不化,行成冻雪,道路形成积冰,极易引发交通事故,严重影响交通安全,另外,大雪还会压断通讯、供电线路,造成通讯、供电线路中断,给人们生活带来许多不便。

2.5 地表沉降。

高山台站由于受地形地质的影响,大部分机房建造在山坡上,机房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由于雨水的冲刷,就会出现地面沉陷,造成机房地面出现下沉现象,使机房墙面出现裂缝,严重时造成房屋倒塌,这将给高山台站安全播出工作,造成严重隐患。图2为某高山台站机房由于地面沉陷,造成的裂缝。

3 高山台站防御自然灾害的措施

3.1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经常宣传自然灾害事件的预防知识,定期进行防灾避险演练,提高干部职工防灾减灾安全保护意识,提高应对灾害的处置能力。加强日常检查,发现隐患及早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努力减少自然灾害事件的损失。

3.2 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制定本系统及各台站的自然灾害防灾避险应急预案,成立自然灾害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预防、指挥、协调、处理工作。

3.3 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统一的灾情监测、跟踪、预警、应急系统,增强人力、物力、财力储备,提高应急处理能力。一旦发生自然灾害事件,快速反应,及时高效地做好处置工作。

3.4 定期排查,风险评估。

定期对建筑物、设备进行检查,通过抗震加固,修砌护坡、泄洪沟渠等措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同时还要将广播电视重大项目的灾害风险评估,纳入到项目建议书中去。

摘要:高山台站因工作性质大多建在高山和边远地区,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侵害,加强防灾减灾能力,降低自然灾害的影响十分必要和迫切。

篇8:浅谈泥河湾保护区的技术保护措施

【关键词】泥河湾;地质遗迹;保护措施

地质遗迹是在地质历史时期中,由内外地质作用形成的,反映了地质历史演变过程形成时的物理、化学条件和古地理古气候的变化,是人类认识地质现象、推测地质环境的重要依据,是人们恢复地质历史的主要参数。地质遗迹是不可再生的宝贵的自然遗产,一旦遭到破坏就永远不可恢复,也就失去了研究地质作用过程和形成原因的实际资料。因此,加强地质遗迹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保护好地质遗迹,国家主要采取了建设地质公园和建立地质遗迹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两种形式。泥河湾的保护形式就属于后者。

一、保护区地质遗迹资源概述

河北省泥河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冀西北张家口市阳原县与蔚县境内,实际保护面积为东经113°45′—114°45′,北纬40°00′—40°20′之间的1015公顷。主要保护对象包括:①晚新生代典型地层剖面;②晚新生代地层中的哺乳动物化石及其主要发掘遗址;③地层中的人类文化遗迹和古人类活动遗址;④晚新生代地层中的軟体和微体动物化石、湖相叠层石;⑤发育在泥河湾地层中的特殊地貌景观。

作为国际第四纪早更新世标准地层和重要的古生物化石原产地,泥河湾记录了二三百万年以来地球演化、气候变化、古生物演化、人类进化的历史,是研究我国第三纪晚期到第四纪的地层、古生物、古人类、古环境、古地理及新构造运动等学科的天然地质博物馆,科学研究价值和自然遗产保护价值极高。因此,保护好这一地质瑰宝意义重大。

二、潜在威胁分析

区内的地质遗迹面临的威胁主要来自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两个方面。

区内遗迹资源属于晚新生代湖河相松散堆积及保存于其中的物质遗存或形成于这一基础之上的地质地貌景观,其共同特点是易于受到自然营力的破坏,主要有流水侵蚀、潜蚀;重力崩塌、滑塌(小规模滑坡)、撒落;冬冻春融的冻融风化;风蚀作用等。其中以流水侵蚀和重力崩塌、撒落为主,造成部分结构的剥蚀崩塌,影响整体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人为的破坏威胁主要来自当地群众为了生产生活的需要,在不了解保护对象价值的情况下,就近在保护区范围内挖沙取土,造成地质遗迹的破坏。

三、有的放矢地采取应对措施

针对这两类性质不同的潜在威胁,保护区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实施防护工程,缓解自然条件侵蚀

在受自然条件侵蚀最为严重的下沙沟和东窑子头两个保护分区,分别对下沙沟剖面和大南沟剖面实施防护工程建设:在自然形成的河道与地质剖面毗邻一侧建设浆砌石结构的防护坝,有效减轻雨水洪流对剖面底部的侵蚀,达到稳固基础的作用;在防护坝顶端,顺着剖面的地形走势,建筑同结构的护坡,起到辅助稳固的效果,避免剖面陡壁外露面受雨水的侧切作用不断从上方坍塌下来。同时,在防护工程上绘制醒目的标语,起到宣传警示的作用。

2.明确范围,建立健全标识设施

许多破坏都是当地百姓在不了解地质遗迹的情况下发生的。因此,开展广泛的宣传显得十分必要。除了在“4·22地球日”“6·5全国土地日”等主题宣传日开展专题的宣传活动外,还需要建立起完备的标识设施,永久性地竖立在保护区关键点。为此,保护区进行了内部功能区的划分,制作安装了界碑界桩,明确了保护范围;在各个主要路口,竖立了道路导向牌,准确指示保护区各分区及重要地质剖面化石点位置;在重要的地质剖面、化石点及遗址,设立宣传说明碑,详细说明保护对象的价值、保护意义及保护规定,起到宣传、教育和警示作用;在参观考察较为集中的小长梁遗址上方平台,设立了法制宣传碑,着重写明了国家关于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规定,使人们在参观遗址,感受地质遗迹的魅力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相关法律法规的教育,避免出现违反规定的活动。

3.完善制度建设,加大巡护检查力度

为了有效预防和应对人为破坏活动,保护区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和《河北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为依据,结合多年实际巡护管理经验,制定了《泥河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场巡护制度》。现场巡护制度不仅明确了巡护的原则,而且规定了巡护时间、内容和方式,要求巡护人员在巡护过程中应当使用随身携带的照相机、摄像机、望远镜、测高仪等设备,全面完整地记录巡护情况,如实填写、保存好巡护记录,并在巡护记录上签字,准确注明巡护时间。现场巡护制度还规定了相应的巡护纪律及处罚,要求巡护过程中认真听取当地群众的意见和反映,接受举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和处理;严格遵守群众纪律,不踩踏和破坏庄稼,妥善处理好与当地居民的关系。

按照制度规范化开展常规密集的巡护检查,既有效显示了管理机构的存在,对随意破坏区内地质遗迹的行为形成震慑,有效降低了人为破坏风险,保证了区内地质遗迹的安全完整。

四、结语

保护好珍贵的地质遗迹,需要采取适应本地区特点的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泥河湾保护区从实际出发,采取了相应的保护措施,起到了预期的保护作用,但也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这需要相关领域的专家以及科研机构提出合理化建议,帮助保护区在不影响保护对象天然完整的前提下,做好保护工作,为专家们留下“天然实验室”,为社会大众留下“天然的博物馆”,为实现地质遗迹的永续利用提供基本条件。

参考文献:

[1]姜建军.加强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公园建设.地球,2009,4:15-19.

作者简介:

篇9:当壁镇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措施

在柴达木盆地的东北部有2个美丽又恬静的湖泊, 它们镶嵌在浩瀚的戈壁、茫茫的草原之间。其中最大的就是可鲁克湖-托素湖。可鲁克湖-托素湖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 柴达木盆地东北部, 德令哈盆地西部, 地理坐标为N37°15´~37°20´, E96°51´~96°58´, 东距德令哈市42km。托素湖是柴达木盆地最低点, 可鲁克湖是德令哈盆地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四周有多条山谷洪积扇向心于此, 总面积41100hm2。另外, 可鲁克湖和托素湖是紧密相连的一淡一咸的姊妹湖, 是德令哈市的生命之湖。可鲁克湖和托素湖虽然相距很近, 而且有着相同的生态环境和变迁历史, 然而它们的姿态、风貌和性格却迥然不同。可鲁克湖是柴达木盆地最大的淡水湖, 湖水主要来源于巴音河, 是许多重要水禽栖息和繁殖的场所。与之紧邻的托素湖为咸水湖泊, 其主要水源来源于可鲁克湖。

保护区地处青海省西部, 青藏高原中部, 柴达木盆地东北部的荒漠、半荒漠地带,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山地、高原、盆地等生境过渡地带为珍稀动物和众多的野生动物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据综合科学考察, 可鲁克湖-托素湖及其周边地区栖息的水禽和鸟类有130余种, 在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的柴达木盆地, 其生态区位十分重要。可鲁克湖还是青海省境内唯一适宜淡水养殖的中型浅水草湖, 其养殖水面占全省养殖水面积的90.5%, 在青海省渔业资源急剧衰减的情况下, 其经济地位也十分重要。

2 存在的问题

2.1 人为干扰比较严重

由于可鲁克湖-托素湖是当地生态条件最好的地区, 可鲁克湖还是青海省最大的淡水养殖湖泊, 因此, 保护区周边居民比较多, 保护区的养殖面积也较大。居民点的密集直接影响了鸟类的栖息, 破坏了湿地水生植被, 水面养殖则有引起湖水富营养化的倾向。

2.2 土地沙化现象比较严重

由于气候干燥和过度放牧等原因, 连接可鲁克湖和托素湖的连通河两岸和可鲁克湖-托素湖周边地区的土地沙化现象严重, 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已经威胁到可鲁克湖-托素湖及其生物多样性资源的生态安全。

2.3 湿地萎缩、栖息地破坏

长期以来, 由于进行上游修建水库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 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 保护区的湿地呈萎缩趋势。同时由于过度放牧和湿地萎缩, 使得保护区作为珍稀鸟类栖息地的破坏也很严重, 影响了珍稀鸟类的生存和繁衍, 影响了湿地生态服务功能的发挥。

2.4 资金缺乏

资金严重不足是可鲁克湖-托素湖湿地保护和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虽然德令哈市对可鲁克湖-托素湖自然保护区安排了一定的资金, 但也难以满足保护区保护任务的需要, 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巡护管理工作, 不能进行必要的基础设施、设备建设。

2.5 保护基础设施、设备不足

虽然可鲁克湖-托素湖自然保护区2000年升级为青海省级自然保护区, 但由于资金投入不足, 保护区的各项基础设施、设备严重不足, 至今仍与德令哈市林业局合署办公, 导致保护管理队伍极不稳定, 专业人员奇缺, 各项工作严重滞后, 严重影响了自然保护区的发展。

3 建议及措施

根据可鲁克湖—托素湖自然保护区存在人为干扰严重、植被退化、栖息地退化、资金缺乏、保护基础设施、设备和人员不足等主要问题, 湿地保护工程建设应采取的实施措施就是:

3.1 建立生态定位监测站

为及时了解保护区内湿地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状况以及区内水文、土壤、植被等情况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以便有的放矢地落实各项保护措施, 需对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进行动态监测, 在可鲁克湖保护管理站建立生态定位监测站1处, 建设气象观测塔1座, 配备监测设备, 并配备专职科研人员进行长期观测。

3.2 鸟类救治站

可鲁克湖—托素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是重要的鸟类迁徙通道, 栖息的候鸟众多, 春夏季在这里繁殖的鸟多达119种, 占所有候鸟种类的74.84%。规划在可鲁克湖保护管理站建立1处鸟类救治站, 建筑面积100m2, 配备相应的设备, 为栖息的珍稀鸟类提供救治。

3.3 在合理利用湿地资源的过程中始终突出保护第一的原则

在湿地资源整体处于资源衰竭, 生态环境逐步恶化的现阶段, 湿地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3方面中应着重考虑其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在可鲁克湖—托素湖自然保护区, 由于地处保护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 春季干旱多风, 夏季短暂干热, 秋季多雨而早霜, 冬季寒冷漫长, 是典型的高寒干燥大陆性气候区。不影响着当地生态环境的质量, 也给柴达木盆地的生态平衡和经济发展带来一定威胁。因此, 合理开发利用湿地资源的必要前提是要保护好现有的湿地资源。湿地的诸多效益只有在良好的生态循环机制下才能充分发挥, 生态趋于恶化的湿地只能使其资源逐渐枯竭, 资源质量逐渐下降, 从而无法保障资源的永续利用。

3.4 遵循生态经济学的原理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

湿地资源属生态资源, 其开发利用既要遵循生态学的基本规律, 还要遵循一般的经济规律。以往那种掠夺式的资源开发以及只顾局部利益不顾整体利益的资源开发方式, 带来资源严重耗损和多种负面效应。今后湿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应在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 以生态经济学、系统生态学和生物工程学等的理论与方法为指导, 研究湿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最佳模式, 实施综合管理合理开发的保护性利用。

4 结语

篇10:当壁镇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自然灾害;档案;侵袭;措施

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部分地区受到水灾、泥石流、台流及地震等灾害的侵袭,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损失。也给地震带来了毁灭性的破坏。由于档案具有不可重性,在自然力强大破坏下,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无法估量。因此需要对各种灾害可能对档案事定数的侵袭及后果进行深入分析,从而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有效的保护档案的安全。

一、各种灾害对档案的侵袭及后果

在地震、滑坡及泥石流灾害发生后,受灾地区的档案馆不可避免的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毁坏,如墙体和地面出现裂缝,墙体分离错位,档案馆建筑整体发生倾斜,房子倒塌等,都会对档案带来不可估量的破坏。另外,在火灾和水灾发生时,也会给档案带来毁灭性的影响。近年来,各地水灾发生十分频繁,其作为非常严重的自然灾害,一旦水灾发生,会对档案带来重大的危机,档案一旦被水侵蚀,特别是纸质档案在水的侵泡下不仅会发生膨胀,而且还会粘在淤泥,发生严重的变形。对于受到水侵袭的纸质档案,如果没有及时进行烘干处理,极易产生霉菌。而对于一些胶片及磁性为载体的档案,在受到水灾侵袭后,非常容易出现划伤及溶化等现象,不能得到及时处理时,则会导致档案信息无法读取。火灾在各地经常发生,也是威胁档案安全的最重要灾害之一,当档案馆发生火灾时,档案往往会大面积被焚毁,对档案来讲火灾具有毁灭性,纵观我国历史,出不难发现,很大一部分档案就是在火灾中毁灭,造成无据可查,给国家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二、应对自然灾害对档案侵袭的有效措施

自然灾害对档案的安全会产生严重的威胁,一旦档案受到自然灾害的侵袭,则会给档案事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需要为档案创造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档案所处的自然环境是由档案所处的地理位置、气象、地形、地表形态、水文等自然条件所决定。在以往的档案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自然灾害对档案带来的破坏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首先,自然灾害推毁档案建筑,从而间接来对档案资源带来破坏;其次,自然灾害直接对档案资源造成毁坏。这就需要我们在具体档案管理工作中,需要做好应对自然灾害所带来破坏的应对工作,避免损失的发生,有效的保证档案资源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一)牢固树立政治责任和历史责任意识。档案管理部门及档案工作人员需要树立高度的政治责任和历史责任意识,这样在重大自然灾害突发时才能临危不惧,从容应对。这种责任意识的增强需要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培养,是一项长期性的重要任务,档案部门需要加强档案人员阶伍建设,从而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的高素质档案队伍。

(二)建立健全档案工作应急长效机制。各种突发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但大灾发生后对档案的抢救保护则通过人为努力完全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的档案工作部门应在充分调查研究、反复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和进一步修订系统完备、科学有效的应对各种突发重大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及相关配套的措施、规章等,以此在档案工作系统建立健全起组织领导明确、任务目标明确、责任分工明确、后勤保障明确的应急长效工作机制,确保一旦遇到突发重大自然灾害,能够安全有序地启动“预案”。

(三)逐步提升抢救保护档案的科技手段。自然灾害发生后对档案资源会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这就需做好灾后的修复、修补及复制等工作,但对于档案载体形式多样化,档案种类较多,这就对档案抢救工作具有较强的技术性要求。因引需要加强对档案抢救和保护方面的研究,努力提高档案抢救保护的科技水平,使其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有效的实现对档案的保护。同时各级政府也需要增加这方面的经费投入,为档案科研工作提供财力保障。

(四)科学对档案建筑进行设计。档案馆建筑的选址以及设计都要做严格的要求,要做到抗震,防潮、防火等方面的要求。经常发生洪灾的地方,应将档案馆建在地势较高的地方;滑坡、沦陷、泥石流经常发生的地方建档案馆时应对当地地质机构进行勘探,要避开滑坡、沦陷、泥石流地段。台风出没的地方,档案馆应该避开风口,水边,山边等处。

(五)关注救灾和复建资料的收集归档。(1)实施统一指挥领导。当突发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时,从中央到灾区地方的档案工作部门,都应迅速建立起坚强有力的应急领導机构,对抢险救灾和恢复建设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进行统一指挥领导,确保工作紧张有序、有条不紊地进行。领导机构应由有关领导和有关专家组成,以便实施科学谋划、科学指挥。(2)集中使用专业力量。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保管,专业性很强,在大的自然灾害发生后,档案专业技术力量往往与其所承担的任务不相适应,要求可分门别类组织若干专业工作组,落实责任区域和责任目标,集中开展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3)确保安全规范管理。依法依标对抢险救灾和恢复建设档案资料整理归档,是实现档案安全规范管理的前提基础。这项工作从一开始就应立足于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立足于长远和未来。吸取灾区档案管理经验,对突发重大自然灾害抢险和复建过程中形成的档案的管理,应视规模、价值等建立专题档案室和专门档案馆,也可以保留灾害遗址,将具有典型意义和科研价值的重大自然灾害遗址作为实物档案保存下来,供后人考察参观和科学研究之用。

三、结束语

档案是人类社会活动中所形成的重要原始记录,其作为记载社会活动的重要载体,对人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作用。因此需要我们做好档案的保护工作。这就需要档案部门及档案工作者要努力提高档案工作的应急能力和应变能力,在各种特殊、复杂及紧急环境下都能够做好档案工作,不断增强忧患意识,做好档案的保护工作。

参考文献

[1]向立文,昌珍霞.档案部门自然灾害管理机制研究[J].档案学通讯,2011-09-18.

上一篇:昔日的近义词下一篇:党员不准搞封建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