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市实验小学德育工作计划

2024-04-19

江阴市实验小学德育工作计划(通用6篇)

篇1:江阴市实验小学德育工作计划

江阴市实验小学德育工作计划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导方针,以上级德育工作精神和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牢固把握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灵魂地位,坚持“实践、体验、内化、践行”的德育教育原则,推进德育理念的内化,优化德育行为,关注教育细节,规范德育管理,从小事进行德育实践,以细节提升教育质量,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道德的基石。工作思路:1、2、3、4、5、具体工作:

一、追求全员育人,打造优秀团队。目标任务:

增强全员育人的意识,形成人人抓德育的良好氛围,打造优秀的德育工作团队。操作措施:

加强师资培训,切实提高德育管理能力。通过学习理念,专题培训等方式让全体教职工要切实树立“树人先树德”“育人先育心”的教育理念,提升德育热情。通过经验交流,案例分析等方式积累育人经验,移植先进做法,创新育人策略,形成人人抓德育的良好氛围。以德育工作新秀、能手和名班主任评选为抓手,增强德育工作目标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

追求全员育人,打造优秀团队。细化德育实践,增强德育效果 强化常态管理,夯实养成教育 结合主题教育,优化班级团队 拓宽德育渠道,形成家校合力 教育活动:

1、请德育工作和少先队工作专家到校作专题讲座,学习先进理念,吸收创新育人的策略,提升育人品质。

2、撰写“我的育人故事”,进行交流活动,引导老师们多思考育人方法,多积累育人经验。

3、举办“班主任沙龙”,新老班主任相互交流,以老带新,取长补短,共同更新德育理念,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充实和丰富班主任管理方法和经验,为优秀班主任提供宣传班级管理经验的平台,也为不够成熟的班主任老师提供提高班级管理能力的台阶,加快新班主任的成长。

4、加强德育工作理论研究,以《少先队活动》杂志社为基地,争取开设我校德育工作研究专栏,将德育工作实践转化为经验和理论,打造德育工作新品牌。

5、评选校德育工作新秀、能手和名班主任,推荐送报江阴市级和无锡市级评选。以评选为契机,增强德育工作的目标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打造优秀的德育团队。

二、细化德育实践,增强德育效果 目标任务:

细化德育实践活动,突出从小事做起,选择学生可感知、可参与的、可体验的活动,持之以恒地做,增强教育效果的冲击力。

操作措施:

实践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生命,我们要努力摆脱说教的德育方式,研究和规划学生身临其境的德育教育活动,选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可参与,可体验的德育实践活动,摒弃大而空的,追求小而实的,摒弃光说不练的,追求持之以恒的,摒弃一厢情愿的,追求家校合力的,让德育回归生活,让学生在日常生活的德育实践中增强责任意识,培养道德规范,体验道德魅力。使德育工作由“由外而内”转变为“由内而外”的教育方式,让学生真正理解德育的内涵,自觉培养自身的品质修养。

教育活动:

开展“今天,我做了吗?”德育实践活动,1、具体内容: 一、二年级同学在家每天坚持扔垃圾袋。三、四年级同学在家每天坚持洗自己的袜子。五、六年级同学在家每天坚持洗自己的碗

活动要求每个同学每天坚持自己完成,并做到持之以恒,活动时间持续一个学期,并逐步养成习惯。以后的学期中能继续做到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结合学校一直以来的主题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责任教育展开,让学生明白感恩就是去为家人做实实在在的事,诚信就是我承诺的事认真做到,责任就是心中时刻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该为别人做些什么。让学生懂得感恩、诚信、责任不在华丽动听的口号里,而在实实在在的行动里。

2、过程管理。活动既注重部署,更重视过程的调查和检测,提醒和督促学生持之以恒地做到,晓之以理,施之以行。通过学生在备忘录上每天一问“今天,我做了吗?”进行自我提醒,家长督促,也利于班主任有效调查和针对教育。

3、共同关注。和家长一起关注孩子的实践体验。通过“我的孩子在长大”的调查表交流,让家长关注孩子的努力,发现孩子的进步,鼓励孩子的成长。学校和家庭的教育产生合力,增强教育效果的冲击力。

三、强化常态管理,内化文明素质

目标任务:通过对日常管理内容的分项细化,实行常态化、的教育,督查、整改,把高起点的德育目标落实到日常言行,内化为学生素质,进而促进优良的个人品德和群体风貌的形成。操作措施:

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是一个“明理、导行、评价、反馈”不断循环反复的过程,老师们必须让学生在循环中不断巩固原有的行为习惯,实现新的行为要求,因此行为训练的方式应该是多种方法的组合。

教育活动:

1、建章立制,规范言行,让德育教育科学化。

(1)根据学生守则和行为规范,针对学生思想行为现状,着重进行“四好礼仪”的教育和训练,通过“出好操、走好路、上好课、用好餐”的具体目标,有的放矢地规范学生的行为。有针对有抓手地训练我们的学生从小养成“文明用语脱口出,文明行为随处见”的习惯。

具体训练时间安排为: 九月份:出好操 十月份:走好路 十一月份:上好课 十二月份:用好餐

一月份:巩固以上行为养成。

(2)进一步规范升旗和国旗下讲话制度,切实展开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责任教育和遵纪守规教育,强化目标感、荣誉感和责任感。

2、持之以恒细节管理,让德育教育情意化。

(1)构建学校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空间大课堂,这个大课堂的教者是我们每个老师。德育者必先有德,所谓“其身正,不教而行;其身不正,虽教不从。”教师比较用自己的爱心换取学生的爱心,用自己的规范换取学生的规范,用自己的修养换取学生的修养。

(2)寓文明礼仪教育于学科教学之中。结合学科教学的内容要求和习惯训练,在平时的上课、作业等一系列的学习行为规范的教育中,通过有目标、有方法、讲艺术的指导和训练,培养学生专心倾听的习惯、尊重他人的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文明交往的习惯以及有责任心的习惯。

(3)进一步完善“红黄蓝”校园广播,分别利用学校广播站、宣传橱窗、班级板报,宣传校园的文明佳事,建立一支学生通讯员队伍,及时采集学生中的好人好事,加大宣传力度,以身边的榜样促进学生的德性养成。

3、常态管理,加强评比,让德育教育行动化。

(1)充分利用集体晨会的教育阵地,围绕每月主题训练目标,有序列地深入训练学生的行规礼仪,评选每月行规先进班级。

(2)继续“一日常规管理先进班级”的评选,严格管理,真正做到以评促改,以评促进。

(3)针对每月教育重点和班级实际,有计划地组织好每周一次的班会课,要求班主任老师认真设计班会内容、写好教案。设计内容生动活泼,有针对,有价值。平时德育处严格检查,期末进行总结评比。

(4)重视和加强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建立个性化档案和帮教机制。(5)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利用心理辅导室这个阵地积极实施心理疏导,坚实实施礼仪的思想基础。

(6)继续加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的研究,成立研究小组,以点促面,通过学科渗透来加强孩子的行为养成和品性形成。

四、结合主题教育,优化班级团队。目标任务:

突出学校的特色主题性教育,进一步加强感恩教育、责任教育、诚信教育,以此来塑造丰满人格的现代学生。结合责任教育,培育优秀的班级团队,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形成“我以班级为荣,班级以我为荣”的核心价值理念。操作措施:

通过几个学期的努力,我校建立了感恩、责任、诚信教育的基本体系,通过感恩、责任、诚信教育的系列活动的开展,“感恩、责任、诚信”已成为我校特色教育品牌。本学期,我们将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把感恩、责任、诚信教育细化深化,重点突出责任教育,利用责任教育的学生德性基础,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团队氛围,增强“班级荣誉,我的责任”的责任理念。教育活动:

1、出一期“我的班级我的家”的主题黑板报,加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为

形成“我以班级为荣,班级以我为荣”的价值理念奠定教育基调。

2、加强少先队干部建设,开展“我是班级小主人”的优秀队干部版面展,增强优秀队干部的荣誉感和成就感,从而调动学生积极为班集体服务的热情,利用队干部榜样的力量,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监督、互相管理的氛围。班级团队在队干部的带动下真正的“自转”起来。

3、以年级为组织单位,根据各年级段学生的思想状态和行为表现,开展小型多样的班级与班级之间的竞赛活动,培养班级团队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形成班级合力。学期结束评选“最受欢迎的班际活动方案”。

4、开展小型多样的少先队活动,力求做到多渠道多方式,请专家指导活动,请家长建议活动,从而提高少先队活动的现实意义,增强少先队活动的丰富性和影响力,给学生引领积极的道德导向,树立学生的正义,增强学生的正气,形成优秀的班级团队。

具体的建议活动有:

(1)、寻找刘天华的足迹。(通过了解刘天华的音乐作品,感受刘天华一代宗师的气质和精神,为家乡的名人骄傲,从而思考我能为江阴做些什么。)

(2)、各中队根据自身实际创造性地开展活动,吸纳队员的建议,开展队员喜闻乐见又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形成创新活动方案,从而推动优秀班集体的建设。

5、利用每周五的晨会和综班课开展感恩、责任、诚信教育为主题的十分钟队会和主题班会。做到两周一主题。每次的主题具体安排如下:

第二、三周:

感恩的心在行动 第四、六周:

我班的诚信故事 第七、八周:

班级荣辱,我的责任 第九、十周:

我是班级小主人 第十一、十二周:

夸夸我班的队干部

第十三、十四周:

和××班赛一赛(班际竞赛活动)

第十五、十六周:

我以班级为荣,班级以我为荣

第十七、十八周:

总结本学期主题教育的收获,评选“优秀队干部”,“责任小主人”。

五、拓宽德育渠道,形成家校合力。目标任务:

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追求“教”“养”一致,让学生成长、让家庭满意、让社会赞誉。家校协动,和谐育人。操作措施:

1、开展广泛的社会宣传,让我们的教育主题得到家长和社会的价值认同。通过家长学校,班级家长座谈会,家访、平时的家校沟通以及学校网站等方式,宣传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德育主题,让家长和社会更广泛深入地了解学校的办学思想。同时,广泛听取家长对学校、班级管理、教育教学的建议,积极交流,及时调整,促使学校更全面地育人,学生更全面地发展,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和谐的合力教育网络。

2、做好家访工作,提高家访效能。

3、充分利用校外辅导员的资源,组织学生开展多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请进来,走出去,开拓眼界,丰富内心,激发孩子对社会的了解和对生活的热爱。教育活动:

与 “今天,我做了没有?”的德育实践活动相结合,形成家校合力,和谐育人的良好教育网络。

六、常规工作:

1、继续红黄蓝校园广播,努力做到全校师生喜闻乐听。

2、护导、护送情况的检查评价。

3、后进生档案记载工作。

4、清卫工作的检查、评比、反馈。

5、黑板报的检查、评比、反馈、交流。

6、每学期每位教师撰写有一定质量的德育论文。

7、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研究,探索“活动、游戏”心理引导策略,让每一个孩子快乐、健康成长。

附录:

德育行事历

附:具体安排

九月份:

1、开学典礼,下发各项常规资料

2、正常护导护送,制定黑板报主题及检查详细要求

3、制定周二行规集体晨会和心理集体晨会的计划

4、选送德育论文、品德学科论文和家庭教育论文。

5、落实“今天,你做了吗?”家庭实践活动。

6、规划设计班级环境布置。

7、制定红领巾广播播出方案,正常红黄蓝校园广播

8、正常“一日常规管理先进班级”的评选工作。

9、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

10、大队委改选

11、检查班主任手册、三簿一册

12、选送“四小文明作品”

13、评选“走路好”礼仪班级

14、申报“优秀班集体”

十月份:

1、新队员入队仪式和校外辅导员聘任仪式。

2、继续开展学生家庭实践活动。

3、开展“寻找刘天华的足迹”活动。

4、召开四月份班主任工作会议

5、各年级晨会检查反馈与指导。

6、进行“出好操”行规训练,评选“出操好”礼仪班级。

十一月份:

1、检查班主任手册、三簿一册

2、组织班主任教育经验交流会

3、召开五月份班主任工作会议

4、校园艺术节

5、通过问卷和沟通调查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

6、进行“候好课”行规训练,评选“候课好”礼仪班级。

十二月份:

1、评选“最受欢迎的班际活动方案”

2、进行“用好餐”行规训练,评选“用餐好”礼仪班级。

3、“我是班级小主人”优秀队干部版面展。

4、迎新年活动暨第三届小品大赛

(二

1、二

6、三

5、三

6、三

9、四

6、五

1、五

4、五

6、五

8、六4)

5、“我的育人故事”交流大会

一月份:

1、对申报优秀班集体的班级进行评估验收

2、评选优秀班主任,优秀德育工作者

3、评选校十佳学习标兵、三好学生、各项积子

4、检查班主任手册、三簿一册

5、做好班主任考核工作

6、休业式

7、做好问题儿童档案,做好资料归档

8、做好本学期德育工作总结

篇2:江阴市实验小学德育工作计划

(2010—2012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的通知》精神以及《江苏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三年提升行动计划(2010—2012年)》、《无锡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三年提升行动计划(2010—2012年)》有关要求,深入推进实施素质教育,全力打造我市中小学德育工作新亮点,实现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新提升,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中央8号文件和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遵循中小学生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题,加强理想信念、民族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公民意识和行为规范教育,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增强德育合力,进一步提升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为我市加快转型发展,率先实现现代化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强大后备军。

(二)工作目标

认真总结德育工作经验成果,经过三年努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加普及深入,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育人网络更加健全完善,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和活动开展更加丰富生动,德育队伍更加有力,德育特色更加彰显,中小学普遍重视德育工作的氛围更加浓厚,努力推动我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继续走在全省的前列。

(三)基本原则 1.坚持德育为首。牢固确立德育在教书育人中的首要地位,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着力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2.坚持贴近实际。遵循教育规律,遵循不同学段学生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广泛开展各类丰富多彩、适合学生特点的德育活动,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3.坚持知行合一。注重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思想品德修养与文明行为规范的统一,突出体验教育和养成教育,增强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引导学生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养成文明生活的良好行为习惯。4.坚持改革创新。充分体现时代发展对德育工作和学生素质的根本要求,创新德育内容形式,优化德育活动载体,拓展德育工作途径,努力构建与时俱进、开放有效的德育工

作新机制,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动力与活力。

二、主要内容

(一)德育课程提升行动 1.改进中小学思品课教学方法和形式。积极开展德育课程体系的教学研究,充分发挥德育课程在德育工作中的突出作用,开齐开足上好中小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等德育课程,改进教学方法和形式,采用参与式、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性学习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积极实施各学科的德育渗透,落实各学科德育目标要求,寓德育于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2.积极开发实施德育校本课程。鼓励学校充分发掘利用各类历史文化资源,依托学校办学优势,积极开发体现德育工作主旋律、富有时代气息、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的德育校本课程,组织开展市级德育校本课程评选活动,初步形成优秀德育校本课程体系。规范开展国旗下讲话、班队会、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德育常规活动,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增强德育效果。

(二)德育队伍提升行动 3.加强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建立班主任上岗培训、在岗培训和骨干培训三个层次有机衔接的培训体系,开展多层次班主任工作协作交流活动,每年举办全市班主任工作技能竞赛,促进班主任工作专业化发展。实施青年班主任和德育骨干导师制,促进青年班主任加快成长。建立科学的班主任工作评价机制,完善表彰奖励制度,每两年评选表彰一批“无锡市优秀班主任”,每三年评选表彰一批“无锡市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能手”和“无锡市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新秀”。在教育媒体开设专题专栏,进一步加强优秀班主任典型事迹的宣传。4.加强中小学团队干部队伍建设。健全完善中小学团队建设“三纳入”工作体系,规范团队干部上岗制度,配齐配优中小学团委书记、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定期开展团队干部业务培训,每两年表彰一批“无锡市优秀团队干部”。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作用,实行学生干部竞选制和轮换制,推动中学生业余党团校和学生会组织全覆盖,定期评选表彰中学生业余党团校示范校,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提升。5.加强德育工作专家库建设。加快培育德育专家骨干,每三年评选表彰一批“无锡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带头人”。充分发挥德育专家示范引领作用,成立由德育工作带头人、德育教研员、优秀班主任、社会工作者等组成的“无锡市中小学德育工作视导团”,以视导、培训、交流、考核和课题研究等形式,对全市中小学德育重点工作进行研究和指导。成立由班主任工作能手、新秀和优秀班主任等组成的“无锡市班主任工作讲师团”,定期举办班主任工作专题讲座,交流推广班主任工作成功经验。6.加强德育工作志愿者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育关工委组织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实现中小学关工委组织全覆盖,积极扩展以“五老”为主体的关爱工作团和校外辅导员队伍,完善表彰奖励制度,每三年评选表彰一批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充分发挥中小学理事会成员多方组成的资源优势,开发利用理事会德育功能,依托理事会有效载体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

(三)阵地建设提升行动 7.加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贯彻落实《江苏省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管理办法》和《江苏省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课程纲要》,进一步规范江苏省无锡市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各类挂牌学生综合实践基地和各市(县)区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市(县)区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的管理,完善设施条件,丰富课程体系,提升活动效果。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实践基地的作用,开足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小学高年级和初中要组织学生开展为期1—2天的实践活动,高中要组织学生集中开展为期5天的实践活动,参加活动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考评。9.大力加强校园文化载体建设。积极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中小学每年要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读书节等活动。依托无锡教育网资源优势,每年举办全市中小学网上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加强学生课外兴趣小组和学生社团建设,依托学校办学资源优势,普遍开展学生社团活动,每两年评选表彰一批“无锡市优秀学生社团”和“无锡市十佳学生社团”,并开展学生社团建设成果网上展评活动。美化校园育人环境,加强校园广播站、电视台、校园网、校园电影院等德育阵地建设,开展优秀影视剧作品和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10.促进提升家庭教育科学化水平。密切家校联系,创设多种形式的家校合作模式,通过家长教师协会、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接待日、家访等形式与家长建立经常性联系,不断完善家校育人新机制。积极普及和倡导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办好各级网上家长学校,开办“家庭教育大讲堂”,每年举办全市现代家庭教育论坛活动。进一步巩固发展中小学家长学校,加强家庭教育科学化引领和管理德育骨干队伍建设,抓好课程管理、师资培训等重点工作,不断提高家长学校的办学质量,每三年评选表彰一批家庭教育先进工作者、优秀家长、优秀家长学校和示范家长学校。加强家庭教育校本研究,评选推荐一批现代家庭教育成功案例和优秀校本课程。

(四)专项教育提升行动 11.广泛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围绕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广泛开展主题报告会、主题班队会、征文演讲比赛、道德实践、读书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学生树立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学生的价值观念,外化为学生的自

觉行动。13.强化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2012年实现学校心理咨询室全覆盖。深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建设,开展星级心理咨询室创建、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竞赛和心理健康辅导优秀案例评比,开发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库。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提高培训,鼓励学校引进、培养心理学专业教师,专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步开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职称系列和骨干教师系列。每年5月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月”活动,组织心理健康志愿服务进学校,为师生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服务。14.建立中小学生法制教育长效机制。贯彻落实《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全面、规范开展学生法制教育工作。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明确不同学段法制教育的目标、内容,开齐开足上好法制教育课程,增强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掌握。依托班团活动、学生社团活动、国旗下讲话、职前教育、警示教育、警校共建、庭校共建等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专题活动,每年暑假前开展全市中小学“暑假法制安全教育第一课”,活动,努力增强学生的遵纪守法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配齐配优中小学法制教育辅导员和法制副校长,充分发挥他们在学生法制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深入开展“四帮一”教育和教师“爱生三走进”等帮扶助学活动,有效预防和减少在校学生违法犯罪。加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强化学生常规管理,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升职校学生综合素质。

(五)品牌活动提升行动 15.深入推进“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贯彻落实中央文明办等部门《关于开展“知荣辱、树新风、我行动”道德实践活动的通知》要求,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主题,在家庭开展“孝敬父母,体验亲情”活动,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和感恩意识;在学校开展“和谐校园,健康成长”活动,引导学生尊敬师长,友爱同学;在社会开展“传扬美德,奉献爱心”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观念。扩大主题实践活动联系点覆盖面,开展校级经验交流活动,推动每个联系点形成活动特色。每年组织开展“无锡市十佳小公民”事迹展评和“心中有祖国、心中有他人”“双有”主题教育,不断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公民道德教育。16.深入推进“我们的节日”主题文化活动。贯彻落实中央文明办关于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的部署要求,在春节和元宵节期间,突出“辞旧迎新、团圆平安、尊老爱幼”主题;在清明节期间,突出“纪念先人、缅怀先烈”主题;在端午节期间,突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主题;在中秋节期间,突出“团结、团圆、庆丰收”主题;在七夕节、重阳节期间,突出“爱情忠贞、家庭幸福、敬老孝亲”主题,开展辞旧迎新、节日民俗、经典诵读、祭奠先烈、踏青远足、中秋赏月、对联诗会、尊老敬老等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活动,在学生中深化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充分利用“五四”、“六一”、“七一”、“八一”、教师节、国庆节等节日以及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纪念日的教育资源,有针对性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活动,进一步提升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成效。17.广泛开展“七彩的假日”学生假期系列活动。稳步推进学校文体设施节假日向本校学生和所在社区中小学生免费开放,充分发挥学校和教师的骨干作用,遵循学生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精心设计“假日新视野”、主题游学、网上读书、红色旅游、“快乐大篷车”、“红领巾寻访活动”等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学生节假日活动载体,不断扩大学生的参与面。积极开展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并逐步使其制度化。加快各级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城乡社区校外辅导站建设,坚持公益性原则,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丰富学生假期生活,拓展学生能力素质。18.深入推进“共同的家园”班集体建设创新实践活动。总结班集体建设工作经验成果,积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在全市中小学深化推进现代班集体建设创新实践,组织师生共同关注、积极参与、共同建设具有“积极的发展愿景、良好的舆论规范、和谐的人际关系、自主的管理机制、鲜明的个性特质”等特征的优良班集体。精心组织“以共同的家园”为主题的班级系列教育活动,把握班级集体及成员发展中的关键性问题,创设主题教育情境,依托主题班队会、班级特色活动、社会实践、集体心理辅导以及课外集体体育游戏等活动,推动现代班集体建设创新实践,培育一批现代班集体建设特色学校,定期展示现代班集体建设优秀成果。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坚持教书育人、德育为首,把德育工作作为推进实施素质教育和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的重要抓手,摆上重要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以推动。要建立健全德育工作领导体系和组织网络,完善各项德育工作制度,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各部门密切配合,教职工全员参与的德育工作机制。要保障德育工作经费,完善德育活动场所设施,为德育工作开展创造有利条件。2.强化督导考评。要完善德育工作检查考评机制,把德育工作纳入学校办学水平督导评估体系,定期组织开展德育工作的专项督导检查,考评结果作为评价学校办学绩效的重要依据。要建立完善先进表彰制度,定期表彰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要加大德育工作的宣传力度,总结推广先进工作经验,展示德育创新成果和特色品牌,努力营造人人重视和关心支持德育工作的良好氛围。3.深化科研推动。各中小学校要充分发挥德育科研在德育工作中的引领支撑作用,针对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问题,家庭教育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组织教师立足本职工作,积极开展德育校本课题研究,着力提升教书育人的本领。各级教研部门要配备专职教研员负责德育科研工作,加强对学校德育科研工作的指导,努力推动学校德育工作形成“一校一项目,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篇二:小学德育工作三年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小学

德育工作三年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2013—2015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上级的工作部署,深入推进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加强和创新学校德育工作,全力打造经济开发区联校德育工作新亮点,实现各小学德育工作新提升,特制定本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贯彻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与时俱进,树魂立根,坚持以德治校和依法治校相结合,对教师重点进行“师德行风”教育,对学生重点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以及养成教育。将学校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各方面工作之中,坚持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以丰富多采的课内外活动为载体,积极开拓德育基地和实施途径,丰富德育内容和方法,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从而进一步提升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开创各校德育工作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

力争经过三年的努力,初步建立德育网络、德育队伍精良有力、德育途径更加广泛、德育特色更加彰显的工作局面,通过生动活泼的德育手段,富有实效的德育途径,以德育校本课程为载体,以日常行规养成教育为基础,以综合评价为导向,将日常教育与开展活动相结合,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时效性。具体目标为:教育帮助学生初步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树立基本的是非观念、法律意识和集体意识;懂得做人做事基本道理和社会生活基本常识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工作重点

三年中,要重点推进和实施以下几个行动项目:

(一)养成教育提升行动

强化日常行为规范管理。把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工程,进一步强化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切实抓好以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基本道德素质为主要内容的养成教育。各校要重点开展讲文明、讲礼貌、爱劳动、爱集体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深化、强化“学生行为规范养成训练月”(每学期的第一个月)活动,制定行为规范教育规划和工作目标,狠抓学生一日常规管理与教育,开展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量化考评,把考评结果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少先队在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中的作用,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管理模式,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自理能力的运行机制。把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延伸到家庭和社会,引导学生做到在校是个好学生、在家是个好孩子、在社会是个好公民。

大力开展文明礼仪教育。认真贯彻《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

要》,将文明礼仪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各校要结合学校日常管理,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注重文明礼仪,养成良好行为习惯。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礼貌、礼节规范,在学习、生活实践中初步养成讲文明、讲卫生、讲秩序、讲公德的良好习惯。

(二)生命安全教育提升行动

加强安全教育。举办安全讲座、开展知识竞赛等活动,全面系统地加强学生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火防震、防拥挤踩踏、防食物中毒、用电安全等教育。加强学生安全自救技能训练,形成学校安全演练的长效机制,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对学校特别是民办学校安全工作的领导,认真落实学校安全管理规定和工作措施,不断推进日常安全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加强校园保卫力量,加强门卫值班和校内治安巡逻、学校周边环境安全整治工作。

(三)法纪教育提升行动

全面开展“法纪进校园”和“法纪进课堂”活动,抓好每学期第一个月的“遵纪守法专题教育月”活动,形成制度并全面覆盖。学校普遍开展遵纪守法、团结友爱教育,增强学生明辨是非、自我约束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引导学生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稳步推行全员育人的“成长导师”制度,让所有教师都负责到班,责任到人,担当部分行为有偏差学生的“成长导师”,或分担部分班级管理工作,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强学校法制副校长的选聘、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和校外辅导员的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系列法纪教育活动,培养学生从小树立法制观念。加强对校园暴力、网络犯罪、勒索等小学生犯罪早期预防、预警和干预,建立学生校园伤害预警机制,减少在校学生违法犯罪,预防校园侵害案件的发生。

(四)心理健康教育提升行动

积极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建立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设立并充分发挥心理健康心理咨询室的作用。各校要积极创建市级以上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充分利用“心理健康教育周”,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团体辅导优质课评比。

(五)特殊群体关爱帮扶提升行动

建立和完善品行有缺点的学生、学习困难学生、贫困家庭学生、有心理障碍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单亲家庭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学生的关爱帮扶制度。制定关爱帮扶特殊群体工作计划,采取多种救助措施,全方位、多渠道地为特殊群体排忧解难。挖

掘亮点,培育和树立特殊群体学生优秀典型。建立特殊群体学生档案,落实“一对一”帮扶。主动加强与学生家长沟通和村(社区)联系,实施个性化的人文关怀,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转化和帮扶工作,帮助他们摆脱困境、渡过难关,逐步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预防和减少不良行为发生。配合做好“百万大手牵小手”关爱“十大工程”活动,充分发挥老同志对青少年学生的传承、引导、保护和关爱作用.(六)课堂育人提升行动

落实并抓实学科主渠道教育。切实抓好“三会一课”德育主渠道教育,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充分挖掘学科教学内容内在的德育资源,渗透德育,力求实效。积极实施各学科的德育渗透,利用各学科教材中的德育资源,找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结合点,落实各学科德育目标要求,寓德育于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

积极开发实施德育校本课程。鼓励学校充分发掘利用各类历史文化资源,依托学校办学优势,积极开发体现德育工作主旋律、富有时代气息、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的德育校本课程,组织开展德育校本课程评选活动,初步形成优秀德育校本课程体系。规范开展国旗下讲话、班队会、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和成人仪式等德育常规活动,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增强德育效果。

(七)校园文化育人提升行动

加强校园文化氛围营造。全方位构建美丽校园,优化育人环境,形成有文化底蕴的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从办学理念、学校历史、师篇三:德育工作三年提升行动计划

黄池寄宿制小学德育工作三年提升行动计划

(2013—2016学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强化德育教育与德育活动,细化德育工作内容,丰富德育内涵,全面加强和创新德育工作,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为目标,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题,以培养高尚道德情操为重点,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基础,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优化育人环境,进一步提升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开创我校德育工作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 经过三年努力,使我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加普及深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不断深化,心理健康、文明礼仪和法纪教育效果更加明显,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更加丰富生动,校园文化进一步繁荣,德育队伍素质明显提升,德育特色更加彰显,德育工作更加科学持续发展。

三、工作内容

为了保障德育工作目标的顺利实现,我校认真按照潞城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行动方案》中实施“六大行动”内容全面推进。

(一)德育课程提升行动

积极开展德育课程体系的教学研究,开全开足上好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等德育课程,贯彻落实课程改革精神,改进德育课教学,突出对话、互动、活动、实践、体验、探索性学习等方式,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各学科都要充分发掘和利用自身的德育资源,有意识地把德育内容渗透到教学各个环节。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伟大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树立建设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祖国的远大理想;通过教学,给学生传授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激发创新思维,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验操作能力;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优良品质;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结合教材中的德育内容,自觉担负起教书育人的责任。到2015年实现各学科德育有机渗透。

在重视国家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充分发掘利用我市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优越的自然资源,结合当地实际,积极开发体现德育工作主旋律、富有时代气息、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的德育校本课程。

(二)德育队伍提升行动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聘任最优秀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加强班主任培训,定期交流班主任工作经验,推广先进典型和先进经验。改善班主任工作待遇,把班主任工作业绩作为绩效、评先评优、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鼓励优秀教师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建设一支稳定的校内德育队伍。

健全完善德育团队建设,由校长牵头,分管领导、少先队辅导员、班主任等成员组建德育工作干部队伍,定期研究、部署和实施学校德育工作。学校少先队要发挥优势,培养少先队员对党、国家和社会主义的情感。

充分发挥关工委组织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扩展以“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为主体的校外辅导员队伍。加强与公安、交通、质监、食药等有关部门的相互衔接、相互贯通、相互补充,从整体上提高德育工作成效。

(三)阵地建设提升行动

充分发挥乡村少年宫德育实践活动主阵地作用,积极参加青少年活动中心举办的课外活动,乡村少年宫根据培养目标、活动 时间、活动资源容量,统筹安排,动员学生人人参与,人人有项目,根据学生爱好使学生初步掌握两种乐器演奏技能、两种体育运动技能以及两种实践操作技能。

充分发掘利用学校、社区、工厂企业、公益服务场所、社会实践基地(太南八路军纪念馆)等德育资源,开足开好劳动技术课程、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广泛开展公益劳动、社区服务、社会调查、主题教育、素质拓展等综合社会实践活动。

进一步加强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把绿化、美化、净化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常抓不懈、常抓常新。扎实开展以校风、教风、学风、班风为主要内容的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重视校风、校训的提炼和概括,重视校歌、校徽的创作和设计,使这些外显的精神文化象征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其内涵。积极打造高品位的“人文校园”、高质量的“绿色校园”、高效能的“数字校园”和安全有序的“平安校园”,形成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建立固定的宣传阵地,如黑板报、壁报、橱窗、宣传栏、广播站、校园网等,由专人管理,有计划的利用这些固定阵地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读书节等教育活动,积极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

密切家校联系,创设多种形式的家校合作模式,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访等形式与家长建立经常性联系,请家长为学校管理和德育工作献计献策。不断完善家校育人新机制,实现学校家庭互动,保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连贯和延续。各校每学年至少召开两次家长委员会议,举办两期家庭教育专题讲座,通报学校教育教学情况,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要按照“七有”,即有教学计划、有制度、有师资、有教材、有场所、有活动、有经费的要求,着力提高家长学校的开办率和合格率,积极创建示范家长学校。

(四)专项教育提升行动

深入实践《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贯彻教育部新颁发的《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文明行为习惯养成、安全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养成为重点,广泛开展“好习惯伴我成长”、“文明礼仪我先行”等专题教育和道德实践活动,加强传统美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和诚信教育,引导学生增强礼仪、礼节、礼貌意识,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管理,开展安全知识教育,增强自护、自救和自我防范能力。注重言行、交往、卫生、起居等良好习惯的养成,培养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积极进取精神。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科学学习方法的获得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贯彻落实教育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开发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库,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定期举办心理知识讲座,开设心理辅导咨询,及时了解和掌握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通过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定期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检测和分析,及时发现需要给予心理帮助的学生,积极化解学生各种心理问题,有效监控并防范各种突发事件对学生可能产生的影响。贯彻落实《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开全开足并上好法制教育课程,聘请法制副校长。依托班队活动、国旗下讲话、警示教育、警校共建、家校共建等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专题活动。

(五)品牌活动提升行动

规范开展国旗下讲话、班队会、开学典礼、毕业典礼、以“安全”为主题秋季开学第一课、9月份“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等德育常规活动。贯彻落实中央文明办等部门《关于开展“讲文明、树新风”道德实践活动的通知》要求,深入推进5月份“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积极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定期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读书节等活动。

贯彻落实中央文明办关于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的部署要求,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七夕节、重阳节期间,在学生中深化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充分利用 “六一”、“七一”、“八一”、教师节、国庆节等节日以 及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纪念日,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活动。

建立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以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为主要内容,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任务落到实处。大力开展关爱他人志愿服务,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残疾人提供更多关爱。把志愿服务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环节,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学校教育教学,体现到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之中,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各方面。

(六)先进典型选树行动 深入学校、教师和学生发现典型,树立典型,激励全体学生热爱祖国、刻苦学习、勇于实践;鼓舞全体教师不断进取、大胆开拓、勇于创新,促使广大师生学有标杆、比有榜样、赶有目标。

采取多种方式,多角度广泛学习宣传国家、省市及身边先进典型人物的先进典型事迹,逐步扩大影响力和辐射范围。通过开展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演讲会等宣讲活动,开展“学典型、赶典型,超典型”主题实践活动,对先进事迹、典型做法、成功经验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学习和宣传,不断拓展典型宣传的途径和手段,不断拓宽典型宣传的空间,着力增强宣传效果。让更多的师生了解典型、走进典型、学习典型、成为典型。

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让先进典型带头示范,推广经验,以点带面。充分发挥典型的引领作用,以先进典型为导向,引领全联校形成良好风尚,引导全体师生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和价值取向。充分发挥典型的帮带作用,实行先进帮后进,启动后进内力,达到共同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保证我校德育工作三年提升行动计划的贯彻实施,成立以刘杰彪校长为组长,崔红斌、郭锋锐为副组长,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统筹协调,整体规划学校德育工作。篇四:德育工作三年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东方学校德育工作三年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2011 年 9 月

为进一步巩固学校德育工作经验成果,不断探索学校德育工作创新发展的新路径,打造德育工作新亮点,实现德育工作新提升,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和福建省、南安市关于中小学德育工作三年提升行动计划要求,现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东方学校德育工作三年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遵循学生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题,加强理想信念,民族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公民意识和行为规范教育。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心,进一步提升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开拓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

1、经三年努力,学校德育工作有新的提升,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进一步增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育人网络更加完善、健全,德育队伍壮大,校园文化更加繁荣,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更丰富生动,心理健康,文明礼仪和法纪德育更加有效。

2、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促进学生成人成才,为学生终生发展和幸福打好基础。

三、学校德育创安工作提升行动重点项目(一)强化养成教育,促学生言行文明程度提升

1、强化日常行为规范管理。把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作为 学校道德工作的基础工程,进一步强化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切实抓好以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基本道德素质为主要内容的养成教育,重点开展遵守校规校纪教育,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社会秩序的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深化、强化“学生行为规范养成训练月 ” 活动,制定行为规范教育规划和工作目标,狠抓学生一日常规管理与教育,开展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量化考评,坚持宿舍管理和班级管理五项评比,把考评结果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共青团和学生会组织在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中的作用,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管理模式,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自理能力的运行机制。把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延伸到家庭和社会,引导学生做到在校是个好学生、在家是个好孩子、在社会是个好公民。

2、大力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将文明礼仪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注重文明礼仪,养成良好行为习惯,重点培养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

明人的意识,培养热心参与、友好交往的能力,能够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完善个人素养。让学生掌握做人做事的原则和方法,提高合作、参与、交往的能力,培养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性格,形成对家庭、社会、国家的责任感,树立社会主义公民意识。

(二)开展系列安全教育,促校园安全系数提升

2、加强安全教育。举办安全讲座、开展知识竞赛等活动,全面系统地加强学生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火防震、防拥挤踩踏、防食物中毒、用电安全等教育。加强学生安全自救技能训练,形成学校安全演练的长效机制,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对学校安全工作的领导,认真落实学校安全管理规定和工作措施,不断推进日常安全管理规范化制度。建立校园应急小分队,加强校园保卫力量,加强门卫值班和校内治安巡逻,加强学生宿

舍安全管理。(三)严慈相济,促遵纪守法意识提升 开展遵纪守法、团结友爱教育,增强学生明辨是非、自我约束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引 导学生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推行全员育人的“成长导师” 制度,让所有教师都负责到班,责任到人,担当部分行为有偏差学生的“成长导师”,或分担部分班级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和校外辅导员的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系列法纪教育活动,培养学生从小树立法制观念。加强对校园暴力、网络犯罪、勒索等中小学犯罪早期预防、预警和干预、建立学生校园伤害预警机制,减少在校学生违法犯罪,预防校园侵害案件的发生。(四)倡导德育入心,促德育实效提升

1、加强和改进德育课程教学。严格执行课程计划,确保开齐开足德育课程。组织开展系列教研活动,加强德育课程教学改革指导,提高德育课程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发挥德育名师和德育学科带头人的引 领作用,促进德育课程教学和育人团队成长。实施开展德育课程“精彩一课” 和优秀课件征集评选活动,积极推广参与式、启发式、讨论式等教育教学活动,存进德育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形式,提高德育课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德育课堂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2、积极挖掘和发挥各学科德育功能。积极实施各学科的德育渗透,利用各学科教材中的德育资源,找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结合点,落实各学科德育目标要求,寓德育于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

3、积极开发实施德育校本课程。学校充分发挥利用各类历史文化资源,依托学校办学优势,积极开发体现德育工作主旋律、富有时代气息、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的德育校本课程,组织开展德育校本课程评选活动,初步形成优秀德育校本课程体系。规范开展国旗下讲话、班队会、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和成人仪式等德育常规活动,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增强德育效果。

(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育人氛围提升

1、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按照“总体规划、分布实施、体现个性、促进发展”的要求,制定实施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规划。努力使学校拥有体现鲜明教育内涵和特色的校园文化。加强校园绿化、美化和人文环境建设,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处景观,营造德育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加强校园广播站、宣传栏、阅报栏等宣传阵地建设,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2、加强校园精神培育。建立健全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并抓好贯彻落实,做到严格管理,规范有序。深入推进篇五:金塔县北苑小学德育工作三年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北苑小学德育工作三年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2013—2016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深入推进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加强和创新学校德育工作,全力打造北苑小学德育工作新亮点,实现德育工作新提升,特制定本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贯彻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与时俱进,树魂立根,坚持以德治校和依法治校相结合,对教师重点进行“师德行风”教育,对学生重点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以及养成教育。将学校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各方面工作之中,坚持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以丰富多采的课内外活动为载体,积极开拓德育基地和实施途径,丰富德育内容和方法,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从而进一步提升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开创各校德育工作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

力争经过三年的努力,初步形成德育网络科学健全、德育队伍精良有力、德育途径更加广泛、德育特色更加彰显的工作局面,通过生动活泼的德育手段,富有实效的德育途径,以德育校本课程为载体,以日常行规养成教育为基础,以综合评价为导向,将日常教育与开展活动相结合,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时效性。

具体目标为:教育帮助学生初步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树立基本的是非观念、法律意识和集体意识;懂得做人做事基本道理和社会生活基本常识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工作重点

三年中,要重点推进和实施以下几个行动项目:

(一)养成教育提升行动

强化日常行为规范管理。把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工程,进一步强化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切实抓好以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基本道德素质为主要内容的养成教育。各年级重点开展讲文明、讲礼貌、爱劳动、爱集体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深化、强化“学生行为规范养成训练月”(每学期的第一个月)活动,制定行为规范教育规划和工作目标,狠抓学生一日常规管理与教育,开展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量化考评,把考评结果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少先队在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中的作用,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管理模式,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自理能力的运行机制。把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延伸到家庭和社会,引导学生做到在校是个好学生、在家是个好孩子、在社会是个好公民。

大力开展文明礼仪教育。认真贯彻《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将文明礼仪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各校要结合学校日常管理,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注重文明礼仪,养成良好行为习惯。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礼貌、礼节规范,在学习、生活实践中初步养成讲文明、讲卫生、讲秩序、讲公德的良好习惯。

(二)生命安全教育提升行动

加强安全教育。举办安全讲座、开展知识竞赛等活动,全面系统地加强学生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火防震、防拥挤踩踏、防食物中毒、用电安全等教育。加强学生安全自救技能训练,形成学校安全演练的长效机制,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

(三)法纪教育提升行动

全面开展“法纪进校园”和“法纪进课堂”活动,抓好每学期第一个月的“遵纪守法专题教育月”活动,形成制度并全面覆盖。学校普遍开展遵纪守法、团结友爱教育,增强学生明辨是非、自我约束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引导学生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稳步推行全员育人的“成长导师”制度,让所有教师都负责到班,责任到人,担当部分行为有偏差学生的“成长导师”,或分担部分班级管理工作,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结合多种形式的系列法纪教育活动,培养学生从小树立法制观念。加强对校园暴力、网络犯罪、勒索等小学生犯罪早期预防、预警和干预,建立学生校园伤害预警机制,减少在校学生违法犯罪,预防校园侵害案件的发生。

(四)课堂育人提升行动

落实并抓实学科主渠道教育。切实抓好“三会一课”德育主渠道教育,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充分挖掘学科教学内容内在的德育资源,渗透德育,力求实效。积极实施各学科的德育渗透,利用各学科教材中的德育资源,找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结合点,落实各学科德育目标要求,寓德育于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积极开发实施德育校本课程。鼓励学校充分发掘利用各类历史文化资源,依托学校办学优势,积极开发体现德育工作主旋律、富有时代气息、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的德育校本课程,组织开展德育校本课程评选活动,初步形成优秀德育校本课程体系。规范开展国旗下讲话、班队会等德育常规活动,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增强德育效果。

(五)实践育人提升行动

教导处每学期要制定学生大型活动计划,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及校外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到大自然中体验,培养动手动脑能力,并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家乡的精神和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环保意识。以少先队为组织途径,把学生放进社会大课堂中接受体验教育。增强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的信念。

(六)队伍建设提升行动

关注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推广实行“成长导师制”,提倡教师人人做学生的导师,一岗双责,既教书又育人,要求对挂钩结对的学生做到思想上引导、学业上辅导、心理上疏导、生活上指导,形成“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强化教师全员培训,提高全体教师的德育工作能力;抓好班主任、年级组长队伍培训工作,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全校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发挥少先队组织作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发挥学校教导处作用,认真研究新形势下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的问题,开展理论研究,加强实践指导。发挥综治副校长及校外辅导员作用,建立家长学校,提高全民德育意识,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德育管理网络。

(二)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引导全校上下牢固树立德育为首、育人为本和重在落实的思想。通过举办德育例会、组织优秀德育案例评选、开设德育培训讲座等多种形式,围绕德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开展德育热点、难点工作研讨,促进教师更新德育观念,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篇3:江阴市实验小学德育工作计划

一、我校教师团队建设的目标追求:道法自然、自我 释然

教师团队建设, 需要每一位教师积极主动地调动已有的经验、意识和创造力, 进行思维的碰撞、个性的交融, 实现教育经验与智慧的共享。这也是一个自我内化、自我觉醒的心理发展过程。教师团队建设的实质是一种思想体系与价值观的发育, 创造意识与创造能力的引导, 团队精神与个体活力的焕发。我们认为, 将教师个体发展置于团队发展之中, 不仅有利于真理的验证、积淀的加速、精华的吸收、智慧的生长, 还有助于实现合作式发展、多元化发展、创造性发展, 凝聚团队的精、气、神, 让教师在思想与行为的豁然贯通之时, 体验到由团队发展带来的一种成就感、愉悦感, 进入一种道法自然中的自我释然的境界。教师团队建设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涵:

1.合作式发展是教师团队建设的坚实根基

一个优秀教师团队存在的基础, 在于这个团队内部及每一名成员之间是否真正建立了合作关系, 成为一个有机的共同体。教师团队让原本孤立的、分散的、个体的学习思考、实践研究与经验积淀, 转变成一种联合的、统一的、团队式的合作行为。显然, 这样的组织方式, 对每一位教师的内涵发展都能提供巨大的正能量;反之, 每一个体的内涵发展, 又为团队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直接决定着团队建设的质量与水平。教师团队的合作式发展是一个长期积淀、持续发展的过程, 是团队建设的根基。我们通过营造团队氛围, 物化教育思想, 验证教育真理, 凝练教育主张, 让团队及其个体的思想与行为获得同步发展, 以此促进教师团队的合作式发展。

2.多元化发展是教师团队建设的本源动力

气聚而生万物。一个团队建设的品格如何, 关键在于团队之“气”, “气”为团队建设的本原。团队之“气”应该表现为一个团队丰富的内涵——真气、和谐的关系, 和气、宏大的气魄——大气。这种团队气魄的培育, 必须接受多元文化的影响与熏陶, 以此博采众长、吸收精华、滋生内涵。我们认为, 只限于书本知识、基本技能、实践经验的团队建设, 是一种狭隘的、片面的教师团队观。教师团队建设要克服本本主义、本位主义, 它应该是一种价值、精神、制度、行为等多元文化关照下的生动践行。只有在多元文化整体关照下的教师团队, 才会洋溢一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团队气韵, 展现出团队的蓬勃朝气。

3.创造性发展是教师团队建设的核心

对一个教师团队建设品质的判断, 关键要看它是否产生一种对教育主体与客体的批判与觉悟。伴随着批判与觉悟的内涵的不断丰富, 对话与思维的交叉点就越多, 彼此的实践、研究与经验之间的联系就越紧密、意义就越深刻, 就会逐步形成一种思想及价值观体系, 由此团队灵魂便应运而生了, 这种团队灵魂叫教育智慧。一个教师团队只有产生了教育智慧, 才能真正彰显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性与能动性, 也才能真正走向教育的创新发展之路。这是一般模仿式教育、个体式发展、重复累积而缺少批判的教育所无法实现的。我们通过创设思想自由的环境氛围, 以反思、对话、批判为基本方式, 以凝练教育主张为价值追求, 涵养教育智慧, 促进教育创新, 培育团队灵魂。

二、我校教师团队建设的基本内容:内涵发展、构建 体系

1.教师团队的愿景规划

教师团队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愿景规划。团队愿景是团队及其个体发展前景与发展方向的一种设想与规划。良好的团队愿景不仅有助于提高团队的领导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还能为个体创造更多、更广、更优的发展空间。愿景规划的最终目的是把个体的创造意识和创造潜能诱发出来, 把个体的思想与行为统一到团队的思想与行为体系中来, 实现个体与团队的有机融合, 从而焕发团队及个体的精神与活力。我校教师团队的愿景规划主要包括团队主张与前景规划。

2.教师团队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一种基于团队愿景的集体性学习行为。相比个体学习而言, 合作学习更强调整体推进、互动对话、知识共享, 是一种直指组织与个体共同进步、双赢发展的学习组织方式。我们的做法是:一是加强合作团队的专业学习, 要求每一名教师每学期必须通读一本教育专著, 完成5000字的摘记, 每一个团队每学期举行一次专题讲座、学术沙龙;二是开展基于学习的反思提炼, 每学期各个团队要在相关案例、课例的基础上开展反思与批判, 以此推进学科特色的构建、校本教材的编写;三是提供合作学习的技术支撑, 学校平均每学年投入近二十万元用于教师的培训学习以及购置教师用书, 每位教师配备一台笔记本电脑、一本电子图书, 切实保障团队学习的有效开展;四是组织合作学习的专业指导, 我们与各级学术机构、杂志社及大学高校等建立了合作机制, 邀请专家来校讲座指导, 平均每学年三十余人次。

3.教师团队的习性涵养

教师的团队习性是在长期的团队行为及思想影响下养成的一种内化的、下意识的自觉行为特性。团队习性是一种自生、自动、自能的意识形态与行为方式, 是团队及个体的思想方式、认知结构与行为模式的综合反映。团队习性使个性涵养得以最优化、团队合力得以最大化。我校教师团队的习性涵养包括“五种专业习性”:让读书成为一种需求, 让磨课成为一种研讨, 让反思成为一种自觉, 让总结成为一种习惯, 让科研成为一种追求。

4.教师团队的智慧凝炼

团队智慧是团队及教师个体在教育教学实际中, 基于教育问题的敏锐判断、娴熟运用、综合决策时的科学性、及时性、准确性的综合体现, 是一个教师团队在渐进性改变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的根本性变化的反映。它是一个团队综合素养的外在表现, 更是一个成熟团队的气质流露, 是教师团队专业化发展的应有状态和重要标志。我校教师团队智慧的凝练主要做法是“三个维度的成果提炼”:以教学手记、课堂案例、课题研究三种形式, 进行教育管理、教材教法、教育主张三个维度的成果提炼。

三、我校教师团队建设的实施管理:团队推进、制度 引领

1.团队建设的社团管理

团队协作、团队引领, 既是提高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组织形式, 也是推动学校教师整体发展的有效手段, 更是教育研究团队合作发展的趋势。我校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教师团队建设, 先后组建了多种形态、不同层次的教师团队, 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态势:按结构体系分, 有校本课程大纲编写小组、校本教材编写小组、单元教学内容整合小组等;按学科分, 有经典文学研究社团、思维训练研究团队、艺术训练指导团队等;按学术倾向分, 有教育科学研究小组、教材教法研究小组、青蓝结对团队、导师团队等;按组织形式分, 有年级组、教研组、课题组等。团队的建设与发展, 使每一位教师教有所长、术有专攻, 人人有所学, 人人有所思, 人人有所研, 最终人人有所长, 彰显我校教育朴素而普适的一面。为了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需求, 学校又成立了名师工作室, 分别是语文名师工作室、数学名师工作室、英语名师工作室、德育名师工作室、科研名师工作室, 旨在通过推动名特优教师团队的发展, 推进学校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2.团队建设的过程管理

团队建设的过程管理不仅是对团队建设目标、内容、过程及预期成效等诸因素进行的统筹兼顾, 更是对团队建设过程的一种实时保障、动态调整。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 学校以制度建设来推进团队建设。一是规范团队的专题研讨制度。定点、定时、定内容, 以主讲人宣讲—组员研讨—达成共识—落实教学行为—教学反思—总结经验为基本程序的公开教研制度;二是规范团队的集体备课制度。由各组组长提前一周公布研究内容, 集体现场分析教材、课例, 集中每个成员的智慧与建议, 最终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详案的集体备课制度;三是规范团队的教材过关制度。以某一课或某一单元为研究内容, 跨组或跨校口述团队的综合观点、设计思想和教学设计方案, “以说代上”式的教材解读制度;四是规范团队的理论学习制度。根据团队共建目标与要求, 以完成一本业务学习手册的记录、整理一份高质量的教案设计、完成一份教育个案、撰写一篇高质量的教育论文等“一本三文”为主的团队学习制度, 等等。通过制度建设, 不仅有效保障了教师团队建设的管理过程, 更促进了学校制度文化的健康发展。

3.团队建设的评价管理

我校团队建设的评价管理旨在把团队发展要求与个体的内在需求相结合, 在内在需求得以满足的同时实现团队的文化发展。因此, 我们的积分评价管理是一种唤醒、发现与培植, 追求的是“上善若水”的教育评价体系。我们主要采取“积分制”的评价管理方法, 即每个评价项目设置合理的积分, 每个团队及成员在规定时间内修完规定的积分。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团队规范, 即团队建设所形成的规范与标准;二是团队秩序, 即开展团队活动的过程与方法;三是团队成效, 即团队建设的目标达成与建设成果;四是团队文化, 即团队建设的辐射与影响。通过“积分制”评价管理, 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团队中教师个体参与的主观能动性, 实现了团队建设效益的最大化和协作调控的最优化。与此同时, 通过实施积分评价管理, 实现了教育评价管理的转型, 让评价管理走向了一种实践文化的建构。

篇4:江阴市实验小学德育工作计划

创设礼仪氛围:让礼仪之风悄然入心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孔子讲的就是环境熏陶的作用。学校通过对校园环境的精心布置和主题化营造,创设良好的文明礼仪教育氛围,从而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1礼仪长廊,接受礼仪熏陶

学校精心设计建造了开放式的礼仪长廊,以礼仪小故事、礼仪格言、节日礼仪、涉外礼仪等形式图文并茂地展示家庭礼仪、学校礼仪、社会礼仪,使礼仪内容更加丰富,礼仪知识更加具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与感染。礼仪长廊里还配有多媒体设备。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在长廊里上课,让学生身临其境,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

为了让参观的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礼仪内容,学校选出16名学生,作为学校礼仪宣讲员,培训合格后佩戴绶带上岗服务。课间、中午、活动课都可以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礼仪宣讲员真诚的笑容、耐心的讲解、规范的示范,深受同学们的欢迎。

2礼仪专题,营造礼仪氛围

学校的春晖电视台节目每月开设礼仪教育专题节目,每周一次的红领巾广播节目也开设礼仪教育栏目,随时报道学校开展的礼仪活动,展示各班的礼仪教育成果,表彰礼仪标兵或礼仪之星等,营造“人人讲文明、人人知礼仪”的氛围。

3礼仪论坛,规范礼仪言行

学校利用校园网,开设礼仪教育论坛。对同学们在活动中出现的一些共性问题组织讨论。师生们畅所欲言,对一些不良行为在网上进行曝光,引导同学们在辨别中知礼明礼,正确实施礼仪规范。

开设礼仪课堂:让礼仪规范逐步养成

学校以礼仪教育为切入点,开设校本课程,将礼仪教育纳入课堂,使礼仪教育常态化、持久化。

学校组织骨干教师编写了教材《晨光实验小学学生文明礼仪手册》。每册教材的内容包括学校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等多个方面。教材编排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规律,并力求做到图文并茂。注意趣味性、实用性、科学性相结合。

每课时教材分为“礼仪引言”

“礼仪导航”“星光闪耀”

“快乐体验”四个模块。以两个卡通人物——小绅士“彬彬”和小淑女“文文”的对话引出课题:

“礼仪导航”是教学的主体部分,通过情境图从正反两方面介绍礼仪知识。使同学们明白道理、明辨是非;

“星光闪耀”是教材的拓展部分,通过欣赏小故事、名人名言、儿歌等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

“快乐体验”则以说一说、评一评、演一演的形式为活动载体,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

开展礼仪活动:让礼仪训练生动活泼

学校把礼仪教育渗透到活动中,使学生在活动的乐趣中熟悉礼仪、走近礼仪、懂得礼仪、践行礼仪。

1课问活动“玩”礼仪

课间十分钟是学生们最宝贵的活动时间,学校把无序的课间活动变为有老师参与、学生自己组织开展的活动。“编、编、编花篮,花篮里面有小孩。小孩名叫讲文明,见到老师问声好,求人请字别忘了……”“爷爷年纪大,头发白花花,我帮爷爷脱鞋袜,爷爷笑哈哈……”。同学们把平时最爱唱的儿歌、最爱玩的游戏。融入文明礼仪知识,既玩得开心,又受到教育。

2主题教育“学”礼仪

学校围绕礼仪教育精心设计了春晖艺术节系列活动。如“文明礼仪,伴我成长”系列活动,通过举行礼仪知识竞赛、讲礼仪故事、做礼仪书签、评礼仪之星等活动。让同学们知礼仪;“展礼仪风采,树文明形象”系列活动,通过开展礼仪风采大赛、礼仪中队主题活动、写礼仪教育案例、评礼仪标兵等活动,展示礼仪教育成果;“小手拉大手,我把礼仪带回家”系列活动,通过开展给父母写一封文明礼仪建议信、与父母共读礼仪书、改掉家庭成员一个陋习、与父母共为电影节做一次志愿者活动、评礼仪使者等活动,与父母共树礼仪形象。

拓展校外资源:让礼仪之花尽情开放

学校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礼仪教育网络和科学的管理体系,把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结合起来,进行辐射性的礼仪教育,通过“小手拉大手,我把礼仪带回家”和走进社区等活动,真正让文明礼仪深入人心、落实为行。

1向家庭延伸,亲子共读礼仪之书

学校通过开好家长会、办好家长学校等渠道,及时向家长通报礼仪教育计划,并要求家长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规范的礼仪影响孩子;另外,学校要求孩子把学到的礼仪知识向家长宣传,和父母共同学习《江阴市文明礼仪手册》,在亲子互动中提高认识。

2向社区延伸,社群齐学礼仪之事

每到节假日,学校会给学生布置实践作业——参与社区活动,并请社区或村民委员会对自己进行礼仪评价。校少先队在辅导员的带领下,走进芙蓉社区、五星社区、通渡社区,队员们通过发宣传单、张贴宣传标语等形式,宣传遵章守纪,保护环境等知识,协助西郊岗亭的交警宣传交通规则、文明出行,通过这样的活动倡导道德规范,践行文明行为。

(作者单位:江阴市晨光实验小学

江苏江阴214433)

篇5:江阴市实验小学德育工作计划

在全面培养学生素质和教育过程中,校园文化承担着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价值功能。校园文化是师生精神风貌、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是在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中逐渐创造生成的。校园文化建设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和谐社会的需要,是提升教育内涵、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校园文化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与缩影,它以特有的精神活动和文化氛围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习惯的陶冶和塑造。鉴于此认识,特制订青阳实验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全面规划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宗旨,以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具体目标,以“书香校园、文明校园、法制校园、和谐校园、现代校园”建设为重点,突出“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为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创造优良的人文环境,使学校成为师生身心愉悦的成长乐园,从而提高学校综合办学水平,全面推动学生、教师和学校三位一体的和谐发展,形成能够充分展示学校个性魅力和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

二、目标与要求

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将围绕“使每位学生、每一位教师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个总目标去进行,努力建设内容丰富多彩,格调健康向上,既充满生机活力又促进教师学生共同发展的校园文化。要求做到:

1、营造学习氛围浓厚、创新意识强烈、身心愉悦的工作环境。

2、提炼出师生高度认同的学校办学理念,打造独具特色的青小精神。

3、健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体现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三、具体内容与措施

(一)物质文化建设:

本着“追求高品味,着眼实用性,科学规范,合理高效”的原则,搞好校园绿化、美化,适当设置具备育人功能的景点,做到点面结合,使校园成为工作、学习、休憩的理想育人场所。

1、优化校园外部环境。

校园环境规划体现一定的文化内涵,巧妙设计各景点,花草树木布局错落有致、疏密合理,边边角角也不放过,力争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香,冬有绿”;不断优化校园音响系统,上下课电铃设为动听的音乐铃,课前一分钟进行温馨提示,课余时间则播放轻松欢快的轻音乐,让师生在其中得到美的享受;利用好校园监控设施,共建平安校园。

2、统一学校形象标识。

由德育室、美术组、音乐组牵头,广泛征集意见,进一步完善、统一学校各种形象标识,规范使用校徽,制作、美化各类指示牌。宣传小组负责办好学校校刊——《激扬》,以充分显示学校办学思想和人文特色。

3、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

学校的校训、校风将以多种方式在校园内呈现,对内引领师生的教育行为,对外彰显青小人的教育品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在教学楼学生必经的走廊内创设“双语文化长廊”。班级教室的布置要兼顾共性与个性,各班师生可根据各自的特点创设不同的风格与追求,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班级文化建设,通过班风、学风、教风的建设来体现隐性文化,让教室成为学生表现自我,优化个性的场所。

4、努力构建数字校园。

我校拥有完善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及技术过硬的计算机管理人员,在开展教学、科研和管理及对外通讯过程中,要运用宽带、局域网将校园内的各种信息数字化,以增进交流,改变教师的授课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校管理的水平。学校要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作用,精心设计网页,经常更新网站内容,丰富信息流量,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社会搭建一个交流平台。

(二)精神文化建设:

1、打造“和谐、务实、团结、进取”的青精神。

(1)继续开展师德建设活动。这个要与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紧密结合起来,突出开展“对学生要有爱心,对工作要有责任心,对同事要有诚心”三心活动,使师生凝心聚力。

(2)与时俱进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再次唱响“八荣八耻儿歌”,对学生进行荣辱观教育;再次抽背“小学生每日规范”“日常行为规范”,并能搞一次知识抢答赛,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

(3)提高师生的团队精神。在师生中创造性地开展一些活动,重点突出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学生:青苑校园文化艺术节、英语节、科技节、读书节、体育节等)、(教师:教师节联欢、教工文体一月一赛等),让师生在活动中感受到快乐,感受到温暖。这些活动由教导处、德育室、体育组、音乐组予以落实。

2、打造“尽责、好学、合作、创新”的教师文化。

(1)开发校本培训,构建教师文化。

采取“经验交流(班主任)、案例分析、课堂研讨”等形式来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

用“终身学习”的理念指导、鼓励教师多读书,促进教师养成自觉读书学习的习惯;

开展以“教师教学展示”为主要内容的活动,邀请家长到学校参加听课、评课,使家长了解支持学校的工作;

评选青名师,引领学校校本培训和教科研工作。

(2)开展校本研究,重建教研文化。

提供机会让老师走出去学习,利用专业引领这一形式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

落实学校教研组 教研制,加强教师之间的对话、互动和合作;

要求教师做好教学反思,从四个方面“精彩回顾、弥补追述、教育摘录、教学随想”是大家在自我反思中提升教学综合能力。

3、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感悟生活。

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体验每天有进步和成功的快乐。

4、营造书香校园。

读书启迪心智,读书滋养心灵,读书涵养人生。我们应努力守住心灵的净土,走进名家伟人的精神世界,与他们进行心灵对话,陶冶自己,提升自己,以读书丰富校园文化,营造书香校园。教导处将拟定详尽的读书计划,既有量上的要求,又有质上的检查,使“读书—学习—反思”成为每位教师的行为习惯。

要求做到三个结合:

(1)读书与反思相结合。只读不思,资源流失严重,读读、想想、写写才能有所收获。

(2)读书与批判、继承、创新相结合。有些书的观点,随着时代的发展,难免有误,我们必须持继承和批判、创新和发展的态度,最终达到书以致用,化为行为的最终目的。

(3)读书与研究相结合。今年教导处在确定教研计划的时候,必须安排读书教研活动,学生继续进行古诗诵读和加强少年儿童读物的阅读。

教师第一学期突出教育名家名著的教研,留有详细的记录,配有读书反思交流活动;第二学期开始涉猎其他领域的名家名著的读书教研,学校将组织读书演讲活动。

(三)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因此制度形成必须由管理者和师生共同参与制订,这样形成的制度,将会“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更显出它的优越性,最后能够转化为全体教职工主动遵守的制度。

1、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

这是一项代表教职工心声的制度,学校工会要发挥其职能作用,把这项工作做好。新学期我们将选举新一届校务委员成员,时刻倾听他们的建议,保证学校决策无误、行动无误。学校领导班子主要成员要定期与教职工谈心,谈心主题要鲜明,留有谈心记录。对群众反映出来的问题,条件成熟的要马上改,暂时不能改的也要向老师们解释清楚。

2、继续完善各种制度

《教职工考核制度》、《班级考核制度》、《教学工作制度》《德育工作制度》、《学生管理制度》、《教师申述制度》、《学生申述制度》等等,使更具有人性化、合理化。

3、坚持依法治校,加强民主管理与监督。

鼓励师生有问题积极反映,校长将及时给予回复。

四、组织管理与措施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校园文化建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大力加强和建设校园文化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推进高品位校园文化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能为社会提供新的文化规范,有利于培养造就大批有较高文化素质和人文精神的人才,因此全校教职工要提高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把思想自觉统一到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行动上来。

2、加强领导,明确职责,确保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成立由学校党支部、校行政为主要成员、师生代表参加的校园文化建设组织机构,全面组织领导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根据目标任务,明确各处室的职责,确保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具体分工:

校长(支部)室:学校风纪、制度建设、宣传舆论、道德规范

教导(教科)处:师生风纪、教风建设、教学教研、道德规范

德育(少先队):师生风纪、思想建设、文化氛围、道德规范

总务(安监)处:服务质量、环境建设、美化绿化、道德规范

工会(群团):组织教职工积极参与,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3、以人为本,发挥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篇6:实验小学德育工作计划

以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和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精神,以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重点,以《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为指导,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准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重视抓好师德师风建设和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以体验教育活动为基本载体,进一步深化实施雏鹰行动,积极拓展德育工作渠道,加快德育工作的创新的步伐,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努力使学校德育工作在完善管理机制、创新工作方法、强化特色建设等方面取得更显著的成绩。

二、工作目标

1、重视法制教育,确保在校生违法犯罪率为0。加强安全教育,确保校内无重大责任事故发生。

2、进一步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切实转变育人理念,以提高班主任业务素质为突破,以师德规范为核心,加强学校德育常规工作的管理,完善班主任工作考评机制和奖励机制,调动全体教师的育人积极性,造就一支“讲奉献、素质优、业务精”的德育工作者队伍。充分发挥苏州市德育师示范学校的模范带头作用。

3、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特点,适应小学德育工作的`时代特征,进一步突出学校德育工作的层次性和阶段性,按照中小学德育大纲的要求,认真实施分年级德育目标,积极探索和构件“分层次、抓基础、重建设”的德育工作管理、考核、评估机制,不断提高德育工作效能。

4、积极培植德育典型。加强对德育工作的研究和指导,积极探索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总结和提炼德育经验特色,树立一批在创新方法、提高实效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先进班队和先进班主任。

三、具体工作和措施

(一)加大力度,坚持不懈,着力抓好德育师资队伍建设

1、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是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的保证。一个好班主任就是一个好班级;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就是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其工作的重要性是一般教师难于替代的,所以班主任的工作具有艰巨性。学校建立班主任上岗申报和审批制,选任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工作进取心强的老师担任班主任,设立正副班主任制,明确正副班主任的职责和任务。制订好班主任教师的培训计划,对新上岗班主任进行培训,开展师徒结对活动,不断增强学校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素质。

2、进一步完善和健全班主任工作的考核制度和奖励制度,尤其要突出班级常规工作的检查、考核和奖励,调动全体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工作的责任心,讲究工作的艺术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期末要考核评比一批德育工作先进典型,使广大教师学有目标,赶有方向。并举行学校班主任先进经验交流会。

3、加强班主任的岗位培训,加强理论学习,为班主任订阅有关优秀理论书刊,认真上好晨、周会课,每月进行班主任例会,交流工作经验和方法,探讨德育工作中的得与失,使班主任常规管理水平不断得到新的提高。

(二)、拓宽渠道,注重实效,广泛开展德育实践活动

大力加强德育实践环节,把激发和组织学生参加德育实践活动作为提高德育工作实效的一个重要途径。

1、继续开展“雏鹰行动”,培养学生的“五自”能力。各中队要组织队员学习雏鹰行动实施细则的内容,结合实际情况定章,要指导各中队学章、评章、考章,并与少先队活动,学校中心工作相结合。同时要组织好雏鹰假日小队深入社区开展各类实践活动,让队员在实践体验中锻炼成长。

上一篇:英语教师个人研修计划下一篇:济水一中关于开展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