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华演讲稿

2024-04-12

孙晓华演讲稿(通用7篇)

篇1:孙晓华演讲稿

《种好心田——魏书生与陶继新的幸福教育》

莱阳市横岭口小学 孙晓华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种好心田——魏书生与陶继新的幸福教育》 转眼间,踏上教坛已经10多年了,回首走过的岁月,是书籍伴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华秋实的美好岁月;是书籍给我带来了智慧和力量,在我教师成长的路上不断为我“加油”。一路走来,与阅读同行,与思考为伴,进步着,收获着,快乐着!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爱读书,喜欢与书相伴,在文字中享受温暖的阳光,在阳光中收获人生的真谛。回首几年来的从教之路,读书,使我单调孤寂的生活变得丰富生动,在书中,我找到了工作的自信,教书的底气。读名师的书,看他们成长的足迹,奋斗的艰辛,追求的快乐,可以激励自己奋发有为。魏书生老师的教育智慧和班主任工作被一线教师们奉为圣经,他的相关著作也广受欢迎。同是教育者,陶继新却握住了魏书生的思想精髓,他这样解读魏书生:“他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不折腾,一心一意地种好自己的心田。”

种好心田,便能做好教育?教育对话录《种好心田——魏书生与陶继新的幸福教育》一书,从人生经历、教学、管理、心灵修炼等多方面,深入挖掘了他们的成功之道与心灵修炼之道,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细细品读。魏老师说任何岗位都光辉,不要互相攀比。停止攀比,回归内心,超越自我,种好心田,敬业乐业,尽职尽责,才有很幸福可言。他结合自己坎坷的经历告诉我们,教育做到心里那是一种享受。读完《种好心田》这本书就会知道,病由心起,一切阻挠自己成长障碍的最终祸端是自己,是因为自己没有一颗宁静的心。心浮躁,必不能专注;心抱怨,必不能长生;心不静,让自己难以畅快游走人生。

魏书生说,我们当老师的要守住个人的优点和长处,不懈怠,不动摇。用公家时间锻炼自己,把上班当做走进乐园。他使用频率最多的词汇就是“松、静、匀、乐”,他强调时时事事都要想到这四字方针。“松”就是身体要放松;“静”就是心灵要宁静;“匀”就是呼吸要均匀;“乐”就是情绪要快乐。他强调,无论做什么工作,无论多么平淡,都可以把它做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有条不紊,从从容容的。重要的是“停止攀比,回归内心,种好心田,敬业乐业,超越自我,尽职尽责。”“大的事你想通了,就容易放下自己说了不算的事,看得开,想得透,出得来,放得下。要收缩成本,回归内心,超越自我,种好心田。做好自己的事情,做好眼前的事情,尽到眼前能尽的责任。这样,你就把自己有限的成本,都投资在了你说了算的土地上,而不是投资在人家那个地上,当然,你就会快乐。”魏书生在学校上课整整35年。他只喜欢上课,喜欢看到他的学生。魏书生只要一说学校上课的事儿,他就浑身都快乐!他是一位踏实、不作秀、骨子里热爱教育、热爱孩子的教育人。“如果把工作当做兴趣,那么人生就是天堂。”魏书生做到了,他是把工作当兴趣事对待,所以他坚持上课,即便是当上了教育局长他还照常兼职上课,他始终热爱教师这个职业,所以他把转化差生当做人生最大的成就和快乐。

他本真做事,深入研究教育,发展教育,看淡名利,遵从自己的心灵,以好的心态对待自己的生活、对待自己的人生。“生命靠不断吸收营养来维持,健康靠长期坚持锻炼来巩固;合理的膳食、良好的心态和持之以恒的锻炼,造就旺盛的生命!”

我们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有着成熟心态的成年人。但事实上,有些教师的心态不够积极明朗,他们的内心世界里充溢了太多的抱怨、批评与指责。这样的情绪不但影响到教师自己的幸福指数,也影响到他们面对学生时候的心态,他们会容易唠叨、生气。魏书生老师有16个字的幸福秘诀:“收缩成本,回归内心,超越自我,种好心田”。简洁的短句,铺陈开去,无非就是敦促大家做好自己的事情,做好眼前的事情,尽到眼前能尽的责任。这些话并无新意,道理人人能懂。然而,真正数十年如一日遵从并执行的又有多少人呢?唯有把教育做到心里,才算是真正的教育。我们真应该清醒,振作精神,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积极锻炼身体,让健康身体支配自己的灵魂;主动调节心态,让平常心态支配自己的心情。进入角色、全力投入、踏实工作,工作是我们生命的主旋律,把工作当做一种享受和快乐,回归内心,超越自我,种好心田,敬业,乐业,天天就会很幸福。心灵的宁静才是是最幸福的。幸福即可外取,又可内求。不能外取,就要内求,要自得其乐。人一辈子永远不要拿工作开玩笑。

“有得就有失是一个生命准则:得的越多,负担也越重;甚至得的越多,失的也越多。无论外界的生活多么光彩照人,只有回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向内走,才会发现外界的贴上标签的幸福并不特别重要,只有心灵的力量才是生命的魂兮所系。所以,我们应当以最纯净的态度去对待生命的本然状态,“物来则应,物去不留”。因为得失在人生中总是相互转换的,我们没有必要自己丢弃本然的快乐。“(陶继新)

崇高而无私的爱心,是魏书生身上熠熠闪光的灯塔。照亮了学生内心深处 颓废、阴暗的角落。他有着海洋般宽广的胸怀,能容纳和理解学生所有的错误。因而,他从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公平、公正地善待每一个学生,从不偏私。对待学生的错误,从不体罚,而是让学生唱歌或做件好事来改正错误。在充满爱的教育中,真正体现出他在学生心目中伟大的地位。学生怎能不受到 感动,不受到爱的熏陶呢?学生从内心深处信服、崇敬和爱戴他,所以,能够 主动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在魏老师伟大人格魅力熏陶下,学生才能胸怀坦 荡、光明磊落。才会敢于承认自己的所作所为,这足以说明,老师的典范作用 及伟大人格的写照。

“种好心田”,简单的四个字,正所谓大道至简。读书就是这样,让你“眺望着理想的高地”,让你学会感受幸福,捕捉美好。如果你希望自己的教师生涯变得幸福,请你现在开始把握自己读书的方向,热爱读书吧!让我们轻松地工作,乐观地对待生活,如果说一朵桃花唤醒了春天,那么这本书改变了我对教育与生活的态度,唤醒了沉睡在我心中的教育的春天。让我们静心阅读,读书将在我心灵的原野中绽开鲜艳的花!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精彩!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篇2:孙晓华演讲稿

记者:近年来,民众对民营企业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呼声越来越高。我国民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现状是怎样的呢?

孙晓华:这是一个大的问题,我们先来看看这样两个事例:一个是在几天前举行的《情系玉树 大爱无疆——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活动特别节目》中,全国共有163家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在晚会上捐款,总数是10.1亿元,占到了整个晚会募捐总额的近50%;另一个事情是,1994年由10位企业家发起的光彩事业,15年间在全国兴办了有一定规模的光彩项目19188个,实际投入的资金有1864.68亿元,培训了442.29万人,吸纳540.39万人就业,同时还带动1012.86万人实现了脱贫。

这两个事例非常典型、非常生动地展示了我国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历程和现状。事实就是这样,随着民营企业自身实力的增强,他们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在不断提升,行动普遍趋于积极自觉。

目前,民营经济对我国GDP的贡献已经超过60%,民营企业数量占到全国企业总数的70%以上。另据统计,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一半以上、85%以上的城镇新增就业岗位源于民营经济。在党的方针政策的有力推动下,民营经济的活力得以极大激发,潜力得以巨大释放,他们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也将会越来越大。

记者: 说起民营企业家的责任,最近,“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的感人事迹在中华大地广为传颂。全国工商联发出了向他们学习的通知,并专门召开了座谈会,为何这么做?

孙晓华:“信义兄弟”的事迹的确非常感人,“接力还薪”不是一个简单的欠薪还钱,它不仅体现了做人的良知和品格,更反映了我们当前非常需要的东西:社会信义。诚信缺失现在已经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对国家形象、对企业发展都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而孙氏兄弟的事迹,就好像在冬季里洒进的一缕阳光、一片真心,的确令人震撼。

我们倡导学习“信义兄弟”,主要是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内在力量,包括做人要有尊严,也要维护别人的尊严。同时还要向他们学习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使履行社会责任成为一种自觉、一种习惯。关键词:诚信做事首要是发展生产力

记者: 民营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还有哪些不足?

孙晓华:一个突出现象是个别民营企业信用低下,集中表现在企业在处理内部或外部利益相关群体时相互关系上存在对立。比如,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失信、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失信、企业与合作企业之间的失信等等。另一个是部分民营企业的经营者仍有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倾向。只关注企业的利润,对节约能源资源、搞好环境保护重视不够,对员工关心、爱护不够。

当然了,作为一个成长中的事物,我国的民营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不可能现在就达到完美无缺的程度,即使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企业不讲诚信的问题也时有发生,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就是明证。

记者:有人把民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与企业参与公益事业简单地等同起来,也有人认为,只要把企业搞好,照章纳税就等于承担了社会责任。那么您认为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包括什么?

孙晓华:这是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也可以说是一个大的课题。我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从理论层面讲大致分两类:一类是强制性的,即法律政策规定必须要做的;一类是道德层面的,即主要靠企业家的道德自觉履行。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应该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扩大生产、创造财富。企业是社会生产的基本单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企业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增加税收、增强国力提供来源。只有企业不断做强做大,才能使经济得到切实地发展,才能为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

安排就业、促进稳定。劳动力就业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必须解决好的关乎社会稳定的头等民生问题。我国人口众多,就业矛盾突出,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也在千方百计解决。事实上,就业岗位主要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提供的。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9年9月,我国个体私营企业从业人员达到1.5亿,其中城镇

新增就业的90%以上都是民营经济解决的。企业为民众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民众在企业中有了基本的生活条件、收入来源,社会才得以保持相对稳定。

诚信经营、传承文明。诚信经营应包括善待员工,为员工创造较好的工作生活条件。包括始终如一对消费者负责,坚持生产消费者信得过的产品,不造假、不伪劣,把产品质量视作生命。弘扬中华民族义利兼顾、以义为先的传统理念和美德。在我国法制不断完善的情况下,诚信经营既是一个企业遵纪守法的表现,也是企业做优做强做大做久的重要保障。

此外,还有多行慈善、支持公益;提供产品、繁荣市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自主创新、科技进步;重视安全,珍惜生命,争取公平的责任等等。

今年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民建、工商联界别委员联组会时,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讲话。他对非公有制企业提出三点明确要求:要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上有更大作为,要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有更大作为,要在提高自身素质上有更大作为,民营企业应该认真学习领会,积极贯彻落实。社会责任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会有不同要求。当前,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最重要的社会责任。关键词:公益为要展现企业和人生的追求

记者:如何履行好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呢?

孙晓华:我认为首先是要养成一种理念,就是说企业家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把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作为体现人生和企业价值的重要途径,作为展示精神境界和良好品行的有效载体,形成自觉的行为习惯。

其次是培养成一种能力,就是说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是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增长、增强的。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如果仅仅是为了有“好名声”去做义事、行善举,而企业并未办好,是不可取的。换句话说,要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首先要增强企业实力。

然后就是要不断地进行实践,就是说在具备一定的基础和条件的前提下,逐步地、不断地去做,从中感受到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和有益性,“尝到甜头”,养成习惯。同时,要根据国家、社会的需求来履行社会责任。比如,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国家提出“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大多数民营企业就做到了尽最大努力不裁员、不减薪,为国分忧,为民解难。

记者:在和部分民营企业家接触的过程中,感觉到他们其实还是很重视自己承担的社会责任的,只是缺少一个承担社会责任的平台,缺少有关部门的引导。我们该如何引导民营企业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呢?

孙晓华:的确是这样,促进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需要氛围激励、政策支持、机制推动。

很多民营企业家想多承担一些社会责任,比如多做一些慈善活动,但由于我国在这方面的环境建设还不是很完善,导致他们无法去做更多的事情。政府应该建立企业社会责任的约束和监督机制,以形成企业、社会和政府三者之间的合理关系,政府对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民营企业应该给予相应的鼓励和支持。同时要充分发挥舆论媒体和民间团体的作用,企业也应当将社会责任纳入发展战略规划。

篇3:孙晓华:中华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等

一个企业如何才能做大做强做久?从表现尚佳的企业身上我们看到,企业必须走自主创新、打造自主品牌之路。在全国工商联调查中发现不少企业如今逆势而上,在2008年增长100%,我想这关键在于他们有自主品牌、有核心竞争能力。希望这次金融危机能给民营企业带来很好的思考,此前路上我们取得了成功亦有不足,后面的路要走得更快更好,实现从量到质的飞越。

◎王辉耀:欧美同学会商会会长

如果问这个时代与中国五千年有什么不同?我想最不同的就是今天是创业家风起云涌的时代。特别是在金融危机之时,我们更需要创业家精神。实际上创业应摆在我们这个社会最重要的位置——没有创业就没有就业,没有就业就没有税收,没有税收就没有整个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创业应该受到尊重,更应该受到社会支持。改革开放三十年之所以成功,就因为中国诞生了几十万家各行各业的创业型企业。

◎陈光标: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

这些年我吃的苦多吃的亏多,赚钱很难,但捐钱容易,两字一签几百万就出去了。我自己只是名抗震救灾志愿者,亦是名地球清洁环卫工人。如今,中国拆迁公司95%都追求利润最大化,牺牲子孙后代活下去的环境。房子被打掉后,废旧钢筋卖掉,建筑垃圾拖到田野里挖坑掩埋,这严重污染了耕地。企业家应追求利润最大化,但不能让子孙后代无法生活下去。

◎陈凡:量宇金融董事长

实际上任何一个企业(包括私募投资)在经济危机之中都存在软、硬实力问题。如果去跟投资者沟通,有一件事要特别重视,即“可持续增长”(可测利润)。为什么?在资本市场发高烧时,投资者与企业家都发烧。企业家总希望把企业价格卖高点,实际上他忽视了一件事,当资本市场回归正常时你将非常惨,尤其是红筹股,拿钱时投资者忽悠你预测能增长百分之多少,你说能增长60%,他要求你80%,于是你说我能做到90%。结果你被戴上一个金手铐,最后一旦你达不到目标增长率,控股权就丢了。我感觉做企业无论如何要非常非常谨慎和保守。宁可不要投资者的钱,也不能说胡话。因为当你把钱拿回来时,实际上也给自己脖子套了个套。

◎俞敏洪: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

篇4:演讲稿--孙浩然

大家好:

我是8号选手孙浩然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梦想伴我成长>>

一路走来,都有梦想陪同我前行。

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我觉得站在讲台上的老师好威风,每天都可以居高临下地“审视”这些“臣服于她的子民”。我好羡慕老师那种权利,就决定长大后当一个老师吧,一来可以好好体会老师的威风,二来把小时候挨的骂还回去。那时候都有些等不及了呢,就和小伙伴们完扮演老师的游戏,真过瘾!直到三年级,我看到的灯下备课的老师,我才知道当老师也是很辛苦的。我以前只看到老师威风的一面,其实老师都是为我们好。我感到惭愧,从此也懂得了为他人着想。后来,上了四年级,我看到电视里的歌星、影星们好风光,有么多的“粉丝”,我就想“有朝一日我如果拥有自己的粉丝该多好,我也能那么风风光光地上电视该多好。”,我就开始为这努力了起来,直到一次看电视看到明星们诉说自己背后的故事,我才明白原来风光的背后有着压力、心酸与苦难,他们也是经过一步步的努力走上了台面,迎来了风光的!我明白了任何工作都不会太轻松,凡事要靠自己的努力去拼搏,去争取。

又过了一段时间,我们遭到了流感的侵袭,电视里一天天报道着,我看着那些发高烧还必须要被隔离的人,想帮帮他们却又无能为力,我下定决心要当一名医生,去济世救人,想起前两次只看表面的理想,我去了解医生的工作,知道了做医生是很辛苦的,遇上事故,可能几天几夜不合眼。但是我一想到能让那么多病人重新拥有健康的身体,我就感到由衷的高兴。

以后我不会朝三暮四了,我会怀揣着这个梦想,踏上这条漫长而不平坦的“追梦之路”,我要好好学习,为这个理想而努力。在这条路上,也许我会摔倒,也许有时我感觉不到前方的阳光,也许我会为一个“十字路口”困惑,但是我不会放弃!我相信,通过我不懈的努力,我会走到这条路的终点,而终点,就是成功。

让梦想伴我成长......

篇5:孙双喜自强之星演讲稿

——孙双喜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晚上好,我是来自10级土木一班的孙双喜,我很荣幸今天能在这里跟大家分享我的经历,我总觉得这个人生的舞台上有太多的波折,太多的坎坷,但是不管怎样我们都应该作为一个人勇敢的活下去,身体曾受过伤痛,失望曾留下泪水,内心曾有过失落,但是我始终没有放弃,把软弱放在心理,去拼搏,去努力,去奋斗,去争取属于自己的荣耀。

高中的时候我成绩不好,尤其是数学,英语,高中三年读完还没及过格,周围的同学也都是一群不爱学习的人,抽烟喝酒,打架辍学在我身边时有发生,当时的我从不敢奢求有多大成就,以后有饭吃就行,所以我也破罐子破摔,整天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第一次高考前一个星期都是在网吧度过的,后来高考结果可想而知,我被淘汰了,在成绩出来的当天全家人都沉默了,妈妈甚至留下了眼泪,爸爸深深的看着我,我永远忘不了爸爸的眼神,我第一次感觉我是那么的不肖,我明明知道我们家还没出过大学生,我明明知道家人把希望寄托在我的身上,我明明知道我本是我弟的榜样,结果我辜负了所有人的希望,无助,失落涌上心头,但是我没有放弃,无论什么时候我都坚信人定胜天,于是我毅然而然选择了复读,我深知自己水平很低,在应届的时候考过的最高分也差二本线70多分,在这一年中我每天早出晚归,起的比别人早,睡的比别人晚,只为了不辜负爸妈的期望,要知道送一个连三本线都没过的人复读要顶住多大的压力呀,终于第二次高考,我考上了贵校,并且比第一次整整高出150分,当时我对我妈说:爸,妈,现在儿子我对得起你们了。

在来大学的前一天爸爸跟我说了做人三句话,我时刻牢记与心,怀着对大学的期待和家人的希望,我踏上了我的大学之路,来了之后我知道了一种叫做建工的精神,当运动员在赛场拼搏时拉风卖力的加油时,当建工学院取得一个又一个荣誉时,当“建工建工,谁与争锋”的口号响彻全场时,我被深深的打动了,因为我是建工人,我骄傲我自豪,我不在迷茫,我知道我应该干什么,我希望有一天也能带领建工学院称霸学校,于是我加入了团总支学生会这个大

家庭,这一年中我积极参加各项活动,担任10级土木一班班长,心理健康部副部长,院编辑部记者,土建学院报编辑,我还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如为帮助残疾儿童上街义卖报纸,定期爱心献血等,为了减轻父母的压力,我还抽空去做兼职,参加学院的勤工俭学,并组织班上同学和学院同学参加各项活动,我还记得当我们成功组织心话实说获校领导认可时的喜悦,当我们班在系宿舍文化节团体比赛中获团体第一名时,全场沸腾。此外,我还组织了阳光心理舞台获二等奖,“12·9”诗歌朗诵获三等奖。本人获“先进个人”“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荣誉称号,在学习上我吃苦耐劳,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在此次综合素质测评中全班第一,获甲等奖学金。我骄傲,因为我是建工人。

今天我要感谢一些人,这一路走来,风风雨雨,因为你们的支持和帮助,让我走到了今天,都说大学最重要的是考级,计算机二级,英语四六级,但我觉得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了你们,也许我还不够强大,也许我有很多缺点,也许我还不够坚强,但是因为你们,我不再迷茫,在我失败的时候,你们鼓励我,在我成功的时候不忘告诫我,我总觉得我是幸运的,有这么关心我的班主任,辅导员,还有一群值得信任的朋友和同学,千言万语我只想说一句,感谢你们。

篇6:演讲稿:我选择、我追求孙小娜

一粒种子埋进土里,生根发芽,会结出累累硕果;一颗爱心洒向人间,真诚无私,会赢得颗颗童心。

七年的教学生涯如白驹过隙,眨眼间我已经从一名刚刚跨出大学校门的学生,成长为了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七年时间,也让我明白教师这种职业,平凡得就像点缀在夜空上的繁星,虽然没有太阳那样热烈,也没有月亮那样皎洁,更没有朝霞那样绚丽,白云那样飘渺,日日耕耘在讲台上,吟诵不变的篇章,回报的没有掌声、没有鲜花,更没有众口皆碑的名誉和万众瞩目的地位,但我们一直坚守,像冻土下的种子坚守着春的来临、像鹅黄的嫩叶和花蕾坚守着夏的而至、像盛开的花朵和葳蕤的华盖坚守着秋的硕果,像平静的红枫和淡泊的落叶坚守着春雷乍响的早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矢志不移、奉献始终。

抬头看远山,凝重而肃穆的崇山峻岭并没有因沉寂而心甘冷漠,并没有因无人喝彩、无人登临而死气沉沉,而是以灿烂的鲜花向寂寞挑战,以蓬勃的生机对生命喝彩,所以我想生命中的挫折没有什么可怕,生命中的孤独没有必要悲伤,生命中的高墙与埋没无关,关键是即使在始终无人注目的黑夜中,你可曾忘情地燃烧,去答谢这一段短暂的青春岁月?

三国的周瑜,24岁,坐镇都督帐,“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宋朝的辛弃疾,21岁,就领兵抗金,“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唐朝的王勃,25岁,滕王阁上口诵华章,“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抚摸时代丰碑,追寻英雄足迹,我感慨,既然自己长成不了参天大树做栋梁之才,不妨当一颗小草为春天献上一丝新绿,不能像海洋用宽阔的胸怀拥抱百川,又怎么不可以是一条小溪,为干旱的土地奉上甘露。

我们既然选择了讲台,就选择默默奉献吧!虽然一辈子出不了名,发不了财,但只要发出一分光和热,何尝不是一种价值呢?

从教的生活虽然清苦,但我的心是满足的,今年我任教高二,校园里,经常和教过的学生不期而遇,“老师,好久不见了!”“老师,真怀念我们一起的日子!”短短的问侯,我心里涌起阵阵暖流。能与一些人相逢,在分离后又常常被挂念,真是一种幸福。

从教的生活虽然清苦,但我的心是充实的。高二语文组的14位姐妹就像我们qq群名字——女儿国,在这片教育的领空,我们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蔡淑敏老师经常给我们推荐好书,提议我们过一种有境界的生活,她常说,有境界的人才能触摸到更好的幸福与快乐,教育才能灵活、简单、自然。

王晓燕老师,工作务实、态度认真,寂静的办公室,总是第一个踏入,最后一个离开,在别人都去享受甜蜜时光时,他依然守候在案桌旁,把准备的教案、课件修改一遍又一遍。

李玉兰老师是教学的智多星,再怎么枯燥的内容,到他手里,手法一番新,就趣味盎然。向她求教,他总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最让我感动的是朱登洲老师,一次和朱老师吃饭,饭后,朱老师叫服务员将最后送上的汤打包,说,晚上回家,就着馒头就是一顿饭。朱老师和夫人经过半辈子的奋斗,可以说衣食无虞,但是朱老师还是坚守着平凡的教师岗位,生活上很低调,从来不和人攀比,每年他和夫人资助着许多名贫困大学生完成大学学业,从不图回报,只希望这些贫困大学生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回报社会。

每天采摘一片绿叶,装饰教育的心房,心灵绿地便渐行渐宽,难道你不陶醉这种生活吗?所以我选择、我无悔。

虽然放飞理想的教室里,守巢的永远是自己。

虽然写下真理的那块黑板,总是把功利抹去。

虽然粉笔绘出的彩虹,总是伴随着辛苦的汗滴。

篇7:孙晓华演讲稿

这位演讲者就是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孙晓华。

孙晓华是本刊的老朋友,曾作为嘉宾出席过本刊主办的“第一届青年企业家北大湖论坛”、“与共和国60年共成长·中华儿女商界群英会”启动仪式等多场活动,所作的有关演讲因为针对性强、视角独到、有思想深度而在网民中得到积极的反响。

现在民企所面临的内外部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竞争加剧,挑战也越来越多,特别是面对全球性的“金融海啸”和中国经济社会的一次次转型,中国民营企业在这个“经济冬天”怎么过?民营企业的“下一桶金”从哪儿来?作为广大民企“娘家”主人之一的孙晓华苦苦探寻民企的“过冬”之策,以求帮助民企尽快渡过难关,共克时艰。

于是,天南地北都留下了这位中国民营企业贴心人忙碌调研的身影。一路调研,他一路思索……

成功转换不同的人生角色

2002年11月底,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在这次会议上,孙晓华当选为全国工商联副主席。2007年11月,在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后召开的十届一次执委会上,他又连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几年中,他先后分管过办公厅、研究室、联络部、法律部和宣教部等部门的工作。分管宣传、教育、培训等方面工作。

当选为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是孙晓华人生的又一个新起点。回首这些年来自己所走过的路,他感到欣慰……

1950年10月,孙晓华出生在天津,5岁时因父母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工作,去了沈阳,在那里读完了小学和初一。13岁时,又因父母工作调动,到了西安,继续上初中。尽管中学学习成绩不错,然而“文化大革命”使他被迫中断自己的学业。1968年11月,他到陕西省西部的偏远的陇县插队。“既来之,则安之”,孙晓华在这里乐于接受劳动锻炼。工余,回到房间,孙晓华不忘学习。晚上,小瓦数电灯那红红的灯丝发出微弱的光芒,照不出几米远就被黑暗吞没。然而,孙晓华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坚持自学。

两年后,孙晓华进了解放军2367工程筹建处当工人。变的是工作内容,不变的是学习情结。由于工作积极,热爱学习,表现突出,1972年4月他被单位选送到山东大学光学系激光专业学习。

孙晓华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学习一直很努力,成绩在班上比较靠前,一直担任学生干部。富有激情的孙晓华喜欢诗歌、摄影,更爱唱歌,是班上各种活动少不了的“主角”,深得同学的拥护。由于政治上积极上进,品学兼优,1975年1月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班党支部在校期间发展的几名党员之一。这时,他才24岁。

1975年7月,大学毕业。孙晓华被分配到七机部二院25所担任技术员,后任组织干事、团总支书记。从此,他与共青团工作结上了缘。1981年8月,他当选为七机部二院团委书记,一年后即调任航天部政治部组织部青年处副处长,后任航天部京区团委书记,继而被选任为中央国家机关团委副书记。1988年5月起,他先后调任航空航天部政治部办公室副主任、主任,三年后任中央统战部一局副局长、局长,2000年10月出任中央统战部秘书长。

2002年底,孙晓华被调到全国工商联工作。从统战部到工商联,孙晓华在很短的时间内成功过渡了角色的切换,他认为毕竟工作的对象还是与统战工作有密切关系。到了新的环境,他经常深入实际,到企业中去,到会员中去,或是把会员请到机关,用心地倾听会员的想法,交流思想,开展工作,及时反映他们的意见、建议,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孙晓华当选为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之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负责工商联的有关“私产入宪”提案。早在1998年,全国工商联就在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健全财产法律制度依法保护各类财产的合法权益”的提案,呼吁“将保护私有财产写入宪法”。这在当时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支持者不仅仅是民营企业家,还有法律界、经济界甚至政界的一批知名人士。2002年,全国工商联再次在全国政协会议上提案“将保护私人财产写进宪法”。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认识的滞后,这项提案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

时间到了2003年,新任全国工商聯副主席孙晓华接过了修宪提案的接力棒。事实上,孙晓华很早就关心物权的问题了,也注意到宪法在私人财产保护上表述的确有些含糊不清,私人财产没能真正获得完整法律地位。宪法是我国根本大法,在法律体系中权威性最高,呼吁“将保护私有财产写入宪法”十分必要。

尽管事先知道2003年的全国人大议程并没有修宪的内容,然而全国工商联还是在政协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又一次提出了有关保护私人财产的建议案。孙晓华回忆说:“这次提案是由我组织负责起草的。实际上促使全国工商联第三次提出修改宪法,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的提案,有两个直接动力。第一个动力是政策环境的不断改善使得私人财产保护问题有望得到解决。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明确要求‘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这既是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保障人民财产安全、促进民间投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2002年12月23日,提请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审议的民法典草案,第一次明确规定了私人所有权,这具有前所未有的历史意义,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的一大进步。应当看到,保护私人财产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第二个直接动力是;一些现实问题使得保护私人财产问题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一段时间里,许多民营企业家‘落马’、民营资本外逃等现象屡屡发生,引发了人们对私有财产问题的思考和激烈辩论。这对全国工商联的触动巨大,促使全国工商联深入研究私有财产保护问题。”

如果说,1998年的提案主要内容是:明确社会主义公共财产和合法的私有财产同样神圣不可侵犯,以保证法律的公正和平等,2002年提案的重点是建议修改宪法的话,那么,2003年的提案就是明确提出要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

在前两次建议案的基础上,孙晓华组织有关人士做了大量深入的调查研究,并在论点和论据方面作了许多调整。在他看来,“市场经济是一种平等经济,明确财产所有权首先是为市场竞争提供平等的法律前提。民法作为市场经济的最基本法律和社会生活的基本准则,规范的是平等主体

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民法赋予每个主体平等的法律地位,使之在同一起跑线上展开自由、公平、合理的竞争。物权法就要平等地保护市场公平竞争的结果。惟其如此,市场机制的形成、市场经济的发展才是正常的、可能的”。

2004年3月召開的第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是对我国《宪法》的第4次重大修改。这次修改的最大突破之一是“私产入宪”。修正案中加入了“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以及“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等条款。孙晓华知道后,十分高兴,感到这寥寥数语里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精神,体现出我们党“执政为民”、“修宪为民”的新思想。孙晓华说:“工商联3次向政协大会提交提案,促成了‘私产入宪’。当然,也不能完全说是工商联的功劳,从根本上说,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与时俱进、坚持依法治国的结果,但工商联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这对民营企业的整体发展是一个极具意义的事件。”

“私产入宪”令企业和个人的合法所得在法律上获得了保护,同时《宪法》的修改完善,为后来的《物权法》通过提供了宪法依据。随后,工商联在不同场合呼吁《物权法》的出台,将“私产入宪”更加具体化、法律化。其间,孙晓华同样做出了很多的努力。

2007年3月16日上午,《物权法》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高票通过。法律规定,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尤其体现了对私人物权保护的重视。

听到这一消息,孙晓华自然十分兴奋,他清楚:《物权法》的通过标志着中国人第一次拥有了现代意义上的真正的产权,中国的市场经济走进了“物权时代”。

随着2007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正式开始施行,各种纷争终于尘埃落定。在孙晓华看来,《物权法》体现了对财产权的平等保护,能够有效地鼓励和刺激企业家勇于创新、创造财富。

探寻民企危机管理的良方

孙晓华一直关注影响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一些因素,亲自挂帅调研组,踏访11个省市,与全国工商联的其他同志探讨民营企业的风险防范和危机管理问题,针对民营企业的风险防范和危机管理工作进行过专题座谈。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指导民营企业加强危机管理工作的思路。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广泛的调研、长时间的关注与思考,全国工商联于2007年初完成了《关于指导民营企业加强危机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这是我国首部针对民营企业危机管理实践的具有极强操作性的规范,很快传达到千万民营企业中,很好地指导和帮助了民企提高危机防范与危机化解能力和水平。这薄薄数页纸里,浸透着孙晓华等工商联人的殷殷发展情。《意见》出炉的背后,是一个个忙碌调研的足迹。可以说,全国工商联援手民企经济安全的急迫之心跃然纸上。

作为《意见》的起草负责人,孙晓华这样解释引发民营经济风险和危机的原因:“一是民营经济不断壮大,一些民营企业扩张心切,盲目发展,而对面临的风险防范不够。二是国家的法律制度越来越完善,有些作为在过去不是问题,现在却成了问题。三是国家实施的诸如环境保护、产品安全等重大战略对企业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对民营企业也越来越关注,企业自身的一些问题一旦暴露,往往会被扩大。”根据这些情况,孙晓华一直倡导民营企业,首先要立足于“做优”,再考虑做强、做大。“因为企业的风险是大量的、普遍的和经常存在的,所以不能一味地追求强或者大,更要考虑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加强危机管理,防止那些大量、普遍、经常存在的风险酿成危机,尤其是影响企业生存的危机。”他说,防止企业出现危机的前提是要有风险意识,不断发现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从目前的形势看,民营经济虽然步入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也面临着风险和危机的高发期。”对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的诊断分析和科学的把握,从而达到提升企业成长能力的目的,是每一个企业都需要面对的重大课题。

如果企业发展不能与国家的发展要求统一起来,企业就不可能做强做久。如何实现民营企业的科学发展,孙晓华强调要以人为本、以环保为重、以文化为基、以科技领先、以品牌至上。

“对于民企来说,以人为本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以员工为本。员工是企业的重要生产要素,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本力量,只有善待企业员工,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才能更好地发展。许多来自农村的劳动力在企业学会了一技之长,学会了许多知识,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不仅满足了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对提高国民素质也具有重要意义。另一个含义是以国民为本。一个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创造的效益,不仅从自己的企业考虑,还要对社会负责。有这样的思想基础,企业就不会去做假冒伪劣的产品,就要朝着‘成为受社会尊重的企业’的目标努力。”孙晓华说,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我国面临的资源、能源瓶颈有很大关系,国家大力倡导节能减排,关于环保的法律法规越来越多,执法力度也越来越大,民企注重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坚持文明、绿色生产对自身十分有利,抱违法经营的侥幸心理,不采取节能减排的措施,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表现,是坑害国家和子孙后代的行为,即使暂时获利,迟早要吃大亏。

孙晓华特别强调,国家和社会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文化,对于企业来说理亦如此,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员工共同铸造的价值观与认同感。他认为,现在企业文化建设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实现由老板文化向全员文化转型和突出企业文化的个性化符号特色。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物质财富的积累,更离不开文化道德的引导。孙晓华说,物质财富为企业发展提供经济基础,道德文化则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精神保障。“人无信不立,事无信不成”,中外名牌企业无不把品牌信誉视作企业的生命,信誉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汇集着企业的凝聚力、亲和力的宝贵财富。没有品牌信誉或者品牌信誉较差的企业是不可能获得长远发展的。

在第四届“加快民营经济与区域经济共同发展论坛”上,孙晓华指出,以科技领先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保持持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企业重视科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本身是开拓新产品的需要,同时也是获取更大经济效益的需要。创新固然不易,要冒风险、要大投入,但不创新,没有自主知识产权,肯定缺乏核心竞争力,无疑有一天会被淘汰。”他的有关论述在听众引起共鸣,大家一次次以掌声回报他的精彩演讲。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全国工商联又组织了多次调研,走访了浙江、广东的很多企业,孙晓华注意到有一批企业在逆势中仍然在高速发展,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自主创新型的制造业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孙晓华说,这次横扫全球的国际

金融危机表明,经济发展片面依靠金融、房地产等服务业难以持续,必须同时也注重制造业和实体经济的发展。但这不意味着简单制造业有多大生存空间,事实上中国应该大力发展的是高附加值的“中国创造”。如何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升级,最关键是要重视自主创新。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舉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有很多很多,从一定意义上讲,一个就是非公有制经济的兴起与发展,再一个就是中国制造业的大力提升和迅速发展。“中国制造的的确确为中国的发展、为世界人民的生活都做出了显而易见的了不起的贡献,但是我们的问题也是非常突出的,比如:我们的工业品价格过于低廉,质量还不能完全得到保证;我们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数量可以说相当少。这让我想到航天技术方面,我曾经在航天部工作多少年,我国的航天技术就是拥有完全自主产权的,这个技术别人不可能给你,你只能自己去创造,而很多产业行业就没有这方面的优势和能力。”孙晓华认为要逐步实行行业的整合,发挥整体的优势,有必要提倡实行差异化的战略,抢占一些行业制高点,并提出要加强自主创新,努力打造品牌。

在孙晓华视野里,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最活跃的部分,它的发展撑起了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他说,虽然目前存在各种各样的困难,但相信在国家有关产业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中国的民营企业可以在“中国创造”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为“金融海啸”闯关掬尽心智

对于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同时中国经济发展也出现了拐点效应,在这样一种特殊的时刻,孙晓华认为我们的思想也需要有一个拐点,这个拐点应该从积极的意义或者正面的角度去认识、去理解。在世界性金融危机面前,“中国的中小企业,广大民营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这是事实。这个不容否认,也不容回避。但是如果一味的看到困难,那么你就会丧失斗志,就会心灰意冷。我认为在看到困难的同时还要看到机遇,毕竟机遇和挑战从来就是并存的。机遇是很多的,所以人和人的差别,或者企业家和企业家的差别可能有的时候就体现在你有没有战略眼光,你有没有比较强的决断力。抓住了一个机遇就实现了一次新的发展”。

孙晓华分析指出,首先,现在原材料的价格大幅下降,为民营企业低成本扩张提供了良机;其次,在金融危机中,国外的很多资产价格大幅下降,正是民营企业家走出国门、参与海外并购的好时机,同时亦是企业吸纳先进技术和高端人才的机遇。更重要的,是党和国家、各级党委、政府出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考虑,出台了前所未有的扶持民营企业的诸多政策及相应措施。他希望企业家们能够把握好这些机会,挺过金融危机。

全国工商联作为广大民营企业的“娘家”,一直在考虑如何帮助中小企业渡过目前的难关。据孙晓华透露,一方面向党中央国务院积极反映这方面的情况,提出意见建议,促进党和国家进一步出台一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在他眼里,这个相对来说惠及面会更广一些,政策出台扶助政策对于广大中小企业来说本身就是一种阳光雨露。另一方面,工商联在具体地来关心一些中小企业,能够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金融危机发生后,孙晓华和全国工商联其他领导同志一次次到基层就中小企业所面临困难进行调研,到各地工商联考察,通过调研或考察具体分析哪些企业遇到了困难,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遇到困难的原因是什么,采取什么样的救助措施。在他看来,一个方子包治不了百病,必须对症下药,要具体了解才能采取不同的救治措施。“现在企业的困难突出的还是在资金方面,针对这些困难一方面呼吁政府能够有一些资金方面的支持,并加大支持力度。还有就是针对新的情况能够开设一些新的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

在当今中国,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企业群体的主要部分,成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力量。孙晓华说,尽管在党和国家的正式文件中尚未出现“民营企业”的称谓,但“民营企业”这一概念在社会上已被广泛使用。“大量数据说明民营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的比重相当大,和国有经济是一样的。并不是说国有经济是先进生产力的承担者,而民营经济不是。过去对民营经济的理解,就是开饭馆的、做小买卖的。可是,现在科技型产业中,民营科技企业占了绝大部分。也就是说,除了国家垄断的行业之外,新兴的科技产业基本上都是民营。比如计算机的普及和中关村的崛起,绝对是民营企业在起作用。因此,说民营经济是我国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承担者之一,丝毫都不过分。”

的确,民营经济是一步一个脚印地在共和国成长的历程当中往前走。在“与共和国60年共成长·中华儿女商界群英会”启动仪式的访谈中,言及商界精英的定位时,孙晓华说:“我们的民营企业家爱国情怀和一般的公民有所不同。因为企业家本身创造财富、拥有资本,他的爱国情怀同履行社会责任是紧密相连的,也是相辅相成的。有了崇高的爱国情怀,就会更加自觉地去履行社会责任,通过履行社会责任来展示和增强爱国情怀,所以,这两个关系应该是非常紧密的,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同时,他谈到,中国的民营企业家爱国情怀“从他创业就可以视作是一种具体的行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经济还是比较弱的,可是广大的民营企业家走上了自主创新的道路,创办了企业,发展了生产,为国家也创造了财富,增加了税收,活跃了市场,等等。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企业家有了这种能力,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他说,办好企业、创造财富是社会责任,扩大就业搞活资源也是社会责任,做社会公益事业等方面企业都可以去做。的确,民营企业家作为改革开放的最大受益者,要增强感恩意识,倾情回报社会。他的访谈通过人民网“强国论坛”现场直播,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有2000多位网友踊跃跟帖,好评如潮。

谈到情怀,不禁使我们要对孙晓华的“民营经济情怀”书上一笔。2005年,孙晓华参加为期2个月的省部级干部研讨班学习,在一次听报告的过程中,他听到国家有关部门负责人讲“国有企业是共产党执政的基础”,感到这一说法不够妥当,或者是不够全面,便在一次与党校负责同志的聚会中提出党校不能只讲公有制经济和国有企业,也要讲非公有制经济和民营企业的建议,当党校负责同志问“谁来讲啊?”孙晓华自告奋勇地说“我来讲”。经允许后,孙晓华作了认真准备,自己亲手写了讲稿,以“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社会服务体系”为题,在中央党校大礼堂作了报告,得到听课的包括国家发改委一位副主任在内许多省部级干部和其他学员的认可。要知道,在中央党校这个中国共产党培养干部的最高学府讲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讲不好或观点有问题是要受指责的,甚至会对政治前途带来不利影响。孙晓华甘冒风险,主动请缨讲民营经济,说明了他对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一种情怀。这些年来,孙晓华经常出现在国内一些有关民营经济发展的论坛和其他活动中,发表见解,阐明观点,获得了普遍好评。他之所以放弃许多休息日甘愿奔波忙碌,是出于对民营经济的认识。他在中央统战部多年从事民主党派工作,专心致志,全力以赴。与民主党派的许多同志建立了真诚友谊,为多党合作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从事工商联工作,他就抱定要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和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做出不懈努力的志向。因为实现了“两个健康”,不仅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综合国力、国民素质的提高,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坚持和完善,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的巩固和扩大,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改善,甚至关系到我国的国际影响。而民营经济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成长的环境还要经过更多的努力才能不断、真正地优化。有了这样的认识,也就自然有了自觉、积极的行动。

上一篇:演讲稿《处处有礼仪》下一篇:发怒的大海环保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