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报告体会

2024-05-22

师德报告体会(通用10篇)

篇1:师德报告体会

听师德报告会心得体会

阚世忠

奉献是师德的根,奉献是师德的魂,奉献是师德的底线,师德报告团的教师在校领导的带领下用爱谱写着一首首赞歌。他们师德报告团的师德演讲。听众达到三千多人。他们的爱能融化冰雪,他们的爱能感天动地,他们精彩的报告让在场的老师无不振撼,很多老师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他们对学生的爱永住学生心灵永在学生身边。

市教师学校在2009年组织我们在抚顺二中听了师德报告会,我们倍受鼓舞。并深深体会到这次报告的精髓:教育是人类光辉的事业,师德是教师的灵魂,踏实勤奋,为了大家舍小家,把全部的爱都献给孩子的精神。

首先是裴蓓的报告《她用爱心浇灌希望》。一个朴实、直爽的姑娘,一个把全身心都扑在学生身上的人民教师,在北关这片热土上,用满是发自内心的爱来演绎园丁春韵。

“一看到这些学生我就高兴。”5年来,同事们经常听到裴蓓老师说这句话。这句话的背后,不仅有源于学生成长的喜悦,更蕴含着一名人民教师的艰辛付出。

作为一名北关地区的“孩子王”,裴老师要面对的是这样一群孩子:单亲家庭多、流动家庭多、下岗失业多,班级有半数同学没有去过肯德基、麦当劳,家里吃回肉得算计算计;有的孩子淘气、不爱学习,有的长年起湿疹,有的有特长却得不到培养„„为了带好这个班,裴老师先后赢得了两个绰号:“裴磨叽”和“裴小抠”。先说“裴磨叽”,她的好友曹老师说,裴蓓当时的目标就是赶超我们班,为了挖经验,天天下班特意和我一起走,边走边问我一些班级管理上的问题,这一走就是三四年;有时候为了节省电话费就在网上聊天,全是带班方面的事,一聊就聊到半夜,我儿子睡觉经常被键盘声弄醒。除了曹老师,其他老教师也都受到裴蓓“死缠烂打”般的询问,同事们不约而同地管她叫“裴磨叽”。“裴小抠”有两层含义:对同事、对自己抠,对学生不抠。许多同事反应,裴蓓经常管我们借钱,一百二百的我们从来没犹豫过,轮到我们管她借10元钱她翻遍全身也拿不出。小裴自己不舍得花钱买衣服、化妆品,要买也是50元以下的,还使劲讲价,卖货的都受不了,可是为学生、为班级花钱她却特别大方,买书、影碟、电脑、数码相机,几百几千说花就花,洗出来的照片几乎都是学生的-------其次是刘芳所做的“关爱农民工子女”介绍。在2007年的4月份,我们班的何浅浅同学得了急性阑尾炎住进了医院。当我得知这个消息后非常的焦急便马上赶往医院。到了那里以后医生告诉我孩子的病情很严重需要马上手术,而孩子的母亲坚持保守治疗不同意手术,情况变得十分危机。于是我代替医生做起了家长的思想工作,告诉她这只是一个小手术没有什么危险性而这家医院的医生医术又很值得信赖,如果不马上手术的话孩子就会有生命危险了。为了打消她的顾虑我愿意与她一起在手术单上签字。可我看她还是面露难色好象有什么难言之隐,在我的追问下她才说出了实情原来她是担心手术的费用不够。我便从兜里拿出带的六百元钱交到她的手中帮她们把手术费补齐。我与何浅浅的母亲一直在手术室的门外等着,直到手术顺利完成我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那时已经是晚上9点多了,家里还有一个刚满周岁的儿子等着我照顾。

何浅浅是随着父母从山东省来抚打工的农民工子女。他们一家在抚顺无亲无故,无依无靠。作为孩子的班主任我就是他们唯一的亲人,也是唯一可以依靠的人了。看着病床上的小何浅和她母亲孤独无助的样子,我的心里非常的难过,也确实是放心不下。所以我决定不顾嗷嗷待哺的儿子留在小河浅的身边陪伴她,安慰她,鼓励她,就像妈妈一样的照顾她。看着孩子的身体一天一天的好起来,我的心里非常的高兴。

接下来是刘丹的《关爱》。我班的刘笨,是一名从小被父母遗弃的孤儿。跟着好心收养她的姥姥一起生活,由于从小特殊的经历,造成这个孩子自我保护意思很强,对周围的人都充满敌意,从不与人说话。刚入学时,她不会拿笔写字,课下也不会和同学们一起玩耍,只是一个人躲在角落里。这些我都看在眼里,我找到收养她的姥姥,想多了解些这个孩子。谈话中我知道了,没有人知道她的实际年龄,只是姥姥觉得她应该上学了,还有姥姥一个人,靠低保养活正在上大学的女儿和刘笨。生活压力很大,所以几次把刘笨送给条件好的人家,可每次刘笨到了别人家都是不吃不喝,又被送回来。这时老人家哭了,说:“这个孩子很懂事,从别人家回来后,跪着对她说,姥姥不要把我送人,我就跟着你每天吃白菜都行。”谈话结束了,可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我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我要让这个可怜的孩子快乐起来,敞开心扉接受我。于是,我每天都把她叫到身边,手把手的教她写字,告诉她怎样与同学们交往,教会她跳绳、踢毽、打沙包、丢手绢等游戏。中午休息的时候,我会给她梳漂亮的头发,给她剪指甲。对她点点滴滴的进步给予表扬,看到她的铅笔袋用旧了,我会买给她比别的同学更漂亮的,生病了我会买水果小食品去看她,还把落下的功课给他补上,六一儿童节我会精心准备好礼物送给她,中秋节我也会买好月饼送给她和姥姥一起吃,可每次她只是用她那双漂亮的大眼睛看着我,从不与我说话。就这样半个学期过去了,一年级下学期的一天,天气很冷她不小心把裤子尿湿了,我的家离学校较近,我就把她带到自己家里,给她换上我孩子的裤子,还把她的裤子洗干净,并告诉她记住老师家,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你有困难就可以来找老师,这也是你的家。当我说完这些话时,我发现她看着我微笑了,我的心里真的是好高兴,我知道她开始愿意接受我了。

三年来,我用爱心感动着这个可怜的孩子,使她能够敞开心扉接受我,在师爱的呵护下健健康康的成长,快快乐乐的生活。最让我欣慰的是,刘笨在一次造句中写道“老师像妈妈”。多么简单的一句话,可我知道对于这个孩子来说它的意义是不同寻常的,同时也让我深深体会到,“谁爱孩子,孩子就爱她”。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教师要用自己博大的爱去温暖身边的每一位学生。

最后是韩艳老师作报告,题目是《师就是你的妈妈》,我们都知道“爱”是教育成功的秘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想成为孩子真正的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

我做为一名班主任老师,一直以来都遵循着用爱的方式搭建起师生之间心灵沟通的桥梁。在工作中尽量做到用心倾听每一个孩子的心声,学会欣赏、肯定孩子的点滴进步,留心观察每一个孩子的细微变化,让他们在关爱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无私奉献,终身投身教育,甘为人梯,乐于奉献,追求卓越。师德时光,照亮你我,师德是火,温暖你我,是的就是要提高自我修养。宁静为学,宁静为人,让每天都成为我们的节日。

学科:小学科学

姓名:阚世忠

清原镇铁北小学

听师德报告会心得体会

姓名:阚世忠

学科:小学科学

清原镇铁北小学

篇2:师德报告体会

马校长转述完四位优秀教师生动的事迹,我被深深的感动了,震撼着我的的心灵。他们从事和我们一样平凡的职业,却在平凡中用“爱”铸造了辉煌,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爱就是奉献”的真谛。作为一名小学骨干教师,我感到和他们还有很大的距离,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

想想我自己,走上工作岗位将近十年了,但自己真正进入角色又有多长时间?自己的教师定位在哪里?值得我思考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

在这四位教师的事迹中,最感染我的就是他们对学生付出的爱,那是无私的爱,是伟大的爱。鲁迅先生说过:“教育植根于爱.” 只有爱学生的教师,他才可能教育好学生.我们应该坚信:只有教不得法的教师,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师爱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它是儿童智力、道德、个性发展的风帆.教师要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像张立华老师那样把学生看作是纯洁的天使,尤其要偏爱后进或处于困境中的学生,偏爱有缺陷的孩子,帮助他们克服自卑,树立自信,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是完全平等的。其实想想

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也证明了这一点,赵鹏飞是我所教班中的一个问题生,他的数学我刚接时只能考10分左右,但是我对他没有放弃,总给他鼓励,叫他回答问题时,没有答出时,我总是说:“别着急,大家都相信你一定能回答正确”。我这样一说,他更着急,但是从他的眼神中我看到他是认真思考的。“决不言败”是我送给他的一句话。在课下我也抓紧时间给他补习,同学们也结成互助小组帮助他。第一次月考他考了28分。在别人眼里确实很少,但是我在他的试卷上写上了这样一段话:“鹏飞,虽然你考的分数不高,但是和你自己比你已经进步了,敢于和自己赛跑的人一定会胜利的,努力吧,老师期待你更大的进步!”从那以后,他更加努力了,我想我的做法是正确的。一个学生的进步是原地踏步,两个学生的进步只是向前一步,所有学生的进步才是我的教学之路。“向百分百优秀冲刺”这是我们班级的奋斗目标。我会和四位优秀教师一样,在我今后的教学中树立“没有差生,只有差异”的信念。我相信,只要给学生更多的爱,哪怕给学生一次机会,他也将还你个奇迹。

田卫东——一个执着地设计着梦想、实践着梦想,创造着梦想、成就着梦想的年轻人,用行动为我们诠释了人民教师的真正内涵。他的事迹让我深深的思考:几年之间送走了很多重点大学的学生,其中10多名清华北大的学生,这是偶然?我想这就是平凡中产生的伟大。自己自身素质的提

高,对学生的关心,对工作的兢兢业业,对师德的真正诠释……

篇3:师德报告体会

1. 爱生

要给学生一滴水, 首先教师有一桶水, 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得心应手, 游刃有余, 否则难以为师。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激烈的竞争和知识的大爆炸, 加速了科学文化知识的发展, 现在的学生知识面广, 信息量大, 因而教师只有不断地加强学习, 潜心钻研学问, 更新知识, 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积极进取, 勇于创新, 让学生跟着你能增长智慧, 给他们以启迪, 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 是新时代教师必备的品质, 授业、解惑, 须倾心血。

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 面对的是广大的学生, 教师的心灵是由爱筑起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教师对学生的爱, 简称“师爱”, 它是师德的灵魂。在一定程度上, 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更困难。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认为, “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 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 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 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情感基础, 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情感, 就会‘亲其师’, 从而‘信其道’, 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 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师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 它不仅能够提高教育质量, 也会促进学生的成人和成才, 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人格形成、职业选择和人生道路的转变。敬业爱生两者紧密相联, 敬业是爱生的前提, 爱生是敬业的归宿, 它们共同统一于热爱教育事业的大前提, 成为师德建设的核心。

2. 勤学

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具体实施者, 这种教育职业的性质客观要求自身要拥有美满人格。学校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面对的学生是实践着的有主体意识的人, 这就意味着学校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过程中肩负着双重任务:即不仅是通过教学传递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 教会学生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本领, 还要教会学生如何更好地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 在改造自我中达到人格提升, 学校教育教学的双重任务的完美、和谐的统一, 是通过教书实现育人之根本目的而实现的。人们常说:“先学会做人, 然后再去做事”, 这是很哲理的。教育学生学会做人, 教师就应该塑造好自己健全完美的人格。这样教师才能在工作中诱发、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 让每个学生都能认识自身人格发展中的潜能, 才能在市场经济出现的各种道德“潮水”中, 成为“真、善、美”的舵手, 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导航泛舟。

教师完美人格的形成, 应该是在教育的基本实践活动中实现的。提高教师人格层次需要理性的支持, 发展教师的理性, 则需要人文因素的配合。因为教师完美人格塑造, 最终是一个达到人类文明发展所已达到水平的人格, 是拥有人类已拥有的精神文明财富的人格。是从一个孤立的个体向世界性个体转变的过程, 他不可能是脱离人类文明整体发展的一种单纯的个体经验、体验过程。在人文学科的学习中, 实际上是教师与学生、与他人的一种心灵的交流, 是教师与书籍材料中的人物在精神上的对话与交流。通过这种对话与交流达到两者的融合, 既学到各门人文学科有价值的成果 (如, 对人的价值、人的信仰、人的认识意义) , 扩大学习者对人生悟觉的视野, 提高以人生感觉与体验的敏锐性与深刻性的把握并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能力, 据此得以超越自我, 获得普遍性的品质。又能使教师在接受人文学科知识的过程中, 不断扬弃旧我, 在不断改变主观世界的过程中创造自我, 在人格上逐步达到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的和谐与统一。

3. 敬业

敬业精神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础和核心, 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所倡导的首要规范。它要求人们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干一行, 爱一行, 干好一行。而教师的“敬业”, 不仅是指热爱教育事业, 更重要的是教师要为教育事业尽责尽职。从职业分工上来讲, 教师, 特别是当代教师, 肩负着为祖国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 解决“敬业”问题, 当务之急是要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职业责任问题。高尚的师德使教师具有高度的责任感, 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 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和懈怠, 唯恐误人子弟, 因而, 优秀的教师在教育、教学生涯中, 一边不断探索, 忠诚为师, 一边潜心攻读, 老实做学生。教学的过程, 也是教师学习的过程, 教学相长也就足见一斑。一位“师德”高尚的教师, 一定是一位认真施教的“先生”, 也一定是一位严谨治学的“学者”, 且一定是一位具有专业知识水平的“专家”。很难想象“师德”低劣的教师能够有高质量的教学, 能够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

师德是教师职业理想的翅膀, 那些具有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而努力奋斗的具有高尚情操的教师, 才具有崇高的理想, 由此产生巨大的努力。他们不为眼前利益所困惑, 呕心沥血, 对教育事业执着追求, 乐于奉献, 甘为人梯, 甚至贡献出自己的全部。用这种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去感化学生的品质, 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育人环境。师德不是动听的言词, 而是切实的行动, 中国古典哲学倡导的“知行合一”, 强调的就是知识与行动的统一, 一定程度上说道德的实践比道德的理论更重要, 因为道德的本身就属于行动的, 属于实践的。我们常讲“教育无小事, 事事是教育”,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重要的道德影响力。“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教师不仅仅讲授道德的理论, 更重要的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生提供一种道德的楷模。教师最起码的日常行为应该讲究文明, 以身作则。比如仪表整洁, 朴素大方, 举止表现出良好的教养和振奋精神;语言规范纯洁, 善于运用语言力量启动学生求知的欲望;把知识、真理和美好的情感送进学生的心田;礼仪容貌有时代特征, 表现出教师自身应有的风度, 反映对他人应有的尊重。教师以这样的文明礼貌的风度仪表去感染学生的行为举止, 充分发挥道德的示范作用。

总之, 教师是神圣的职业, 师德建设更是永恒的课题。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 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人才的竞争, 而要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高质量人才, 关键在教师, 尤其是师德优良的教师。在21世纪的今天, 时代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也将赋予师德建设更丰富的内涵。

摘要:教师不但要传授知识, 而且要教学生怎样做人。教师只有严谨治学、从严执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学生才会刻苦努力、勤奋学习、遵纪守法, 这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要条件。

篇4:师德修养心得体会

我感觉要成为师德高尚的老师,有以下心得体会:

一、教师要经常自省:

我认为教师这项工作,体现师德的意识是很强的。为人师,不仅要对学生负责,也要对社会负责、对科学负责。如果马马虎虎教学,也可以应付过去,这只是敷衍塞责履行教学工作。如果我们养成了自省精神,就可以在一日工作完了之后,自检一下自己是否尽职尽责。反省自己可以激励自己,这是积极进取的表现。一个人,贵在自知之明,这需要有自省作为手段。不“省”,自己就不知道自己长在哪里,缺在何处,一个人缺乏自知之明,容易骄傲自满,时间一长,就会脱离群众,就会退步,就会降低自己威信。当然,只有自己努力才是唯一的方法。

二、要正确对待学生的意见:

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我认为要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的关系实际上是一对矛盾,处理得好,会教学相长,形成一种师徒般的师生关系,但处理不好,会产生对立情绪,造成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的局面。老师应去研究学生的心理,研究人的个性,因为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然后根据不同个性的学生去因材施教,去处理一些问题,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老师要多了解学生的要求,不管是在思想工作还是教与学工作中,只要多了解学生的要求,我们的办法才会更多,处理问题会更慎重,师生间只要形成了一种和谐关系,教学工作、思想工作就会比较顺利。

三、必须树立平等对待观:

我觉得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闪光点,只是我们老师没有把他发掘出来。每一位学生都是祖国的花朵。我提倡平等对待,教师应服务于全体,不厚此薄彼,想到手心手背都是肉,好生差生都是生,努力做到一碗水端平,让所有学生同乘一辆前行的车;教师应服务于全面,对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品质,学习成绩以及身体素质都要悉心关照,服务周到,促使其全面发展。

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的智力,潜能开发。

作为教师深感责任重大,对学生严格要求固然是必要的,但不能认为师生间就是一种教育与被教育的简单关系,因为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会阻碍师生间的平等交流,观点具有“权威性”,久之则会压抑学生的潜能,不利创新人才的培养。我时常会注意到了学生的一些想法,尽量让其讲完其看法,然后我再讲讲我的看法,不同之处我们探讨,这样可激发学生的一些有见解的想法和看法。同时对我们教师的思维也有启发意义。可以说教学应以“人”为本,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创新。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之言。好的师德师风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学习、相互尊重。既然做“父亲”,就要关心爱护学生,对学生负责。教师切勿将此言理解为可以用“家长”的身份来干涉学生、指使学生甚至利用学生。有句古话说,“人有德于尔,尔不可忘。尔有德于人,尔不可不忘也”。

篇5:师德报告心得体会

霍老师在那个“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的年代里,毅然放弃了留校的请求,自愿选择了做一名小学教师。无论顺境逆境,无论国家、学校、家庭发生什么变化,他都不放弃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几十年如一日地做着最基础的小学教育。她说:“当老师是最辛苦的,但也是最光荣的、最幸福的。当你的学生一批又一批地成为国家栋梁之材的时候,你获得的欣慰是任何人也理解不了的。”霍懋征老师对自己从事基础教育60年感到无怨无悔。这是多么伟大的人生追求啊!而我呢,有时在工作中一遇到困难就会退缩,就会怀疑自己,确实应该深深地反思自己,对待工作的态度,要像霍老师这样,将工作就变成了一种享受!

霍老师提出精讲多练,向课堂要质量。这是值得我学习的。她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想想自己以往的教学方法,如果每一节课都能像霍老师那样认真钻研,积极思考,探究出巧妙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学生将会更喜欢我任教的学科,学生的成绩也会迅速上升。可是,有时侯真是想法是美好的,但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就难了。尤其是每一节课都要仔细琢磨,精心设计,并且一直坚持下去。说实话,我就缺少坚持的毅力。什么事刚开始做起来还不错,可后来就放纵自己,变懒惰了。然而霍老师做到了常人做不到的事情。班级中有46人参加考试,平均成绩97。46分,全班没出现一个错别字。真是了不起,我由衷地佩服,更是惊叹不已。

我更欣赏霍老师用爱教育每一个学生。她始终认为人人都是材,人人都可以教育成才。她激励每一个孩子好学上进,赏识每一个孩子的才华,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期待着每一个孩子成功。当她讲到校长想把最调皮的学生何永山送到工读学校时,她却主动要求将这个学生带到自己班级时,我又一次反思自己,自己班级中也有调皮不听话的学生,可我总在心里想让这个学生赶紧转走,省得看着心烦生气。选择的方式是消极的放弃或逃避,而不是像霍老师那样有耐心,有信心,善于发现,善于等待,善于引导。我听了报告后,最想做的是改变自己不对的想法,积极地用爱教育每一个学生。

篇6:师德报告心得体会

焦岱初中 杜春涛 2016年9月

师德报告心得体会

通过聆听几位专家的师德报告,我深深体会到爱学生就是要对每一个学生发自内心的真爱,爱得深,爱得严。感动着他们的感动,痛苦着他们的痛苦,收获着他们的收获,成功着他们的成功,在学生心灵的沃土根植美好和梦想。现就我学习几位专家师德报告体会分享给大家:

一、用亲和之心架设教育之桥

我经常这样扪心自问:做一名优秀的教师,最重要的究竟是什么,优美的语言,广博的知识,还是丰富的经验?终于,我发现,这些都是一名优秀教师不可或缺的优秀品质,但更重要的是有爱心,是穿越心灵的无私的真爱。师爱,发自内心深处的真爱,关爱使他们感到舒畅、亲切,一句恰如其分的赞扬和关心远远胜过冷冰冰的指责,这就是亲和力的作用。教育是育人的伟业,用真心触动他们的心弦,也同样收获他们真诚的爱。爱心,它是熊熊的火炬,能点燃学生的梦想;它是指路的明灯,能照亮学生前进的路程“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心,就是为师者赤诚的真心,如春风化雨,点点滴滴滋润学子心田。,师德,决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无私精神的体现,一种不息的师魂!

二、用无私之心铺就事业之路

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博大无私、宽广无边的,也是无微不至的。教师,可以感染同事,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可以感染家长,树立威信,真诚沟通;可以感染学生,积极进取,勤奋努力;我们更可以感动社会,爱岗敬业。

三、用研究者之心搭建教学之梯

在学校“科研兴校,内涵发展”思想的引领下,成为研究者、作研究型教师成为我的事业追求。我认真钻研,努力实践,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实效,四、言传身教、严格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催化剂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育实践表明,教师的道德品质、治学态度、工作作风、生活态度,乃至一言一行,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心灵。正因为言传身教这种特殊的育人效用,使为人师表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和途径。因此培养人才的素质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教师要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崇高的威信,首先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时简单的一句话会给学生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教师展示的不仅是丰富的科学知识、严谨的教学风范、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而且还有教师的个性及心理素质。教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学生尽收眼底,因而教师在课堂上所表现的优良品质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在“教书”同时起着“育人”的良好作用。其次还要严以自律,严格要求,以身作则,作身先士卒的垂范。另外还要关心热爱学生,课后倾听学生的声音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爱是人类的情感之一,情感就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及情绪体验,它在教育过程中具有巨大的作用。

五、根据新时期学生的特点启迪学生心灵

现在的学生究竟有哪些特点?这是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教书育人的指导思想一定要突出时代性,适应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多种渠道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采取适合于学生心理特点的措施加以诱导,使学生牢固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观点,明确学习目的和任务。针对学生的特点多开展一些健康有益的课外活动,把学生吸引到正面来,寓教育于各种活动之中。如经常开展纪律法制教育,增强他们的纪律法制观念,使他们懂得遵纪守法的道理。

篇7:师德报告会体会

——曹婷婷

10月30日上午,2013年郑州市师德巡回报告会在巩义市文化中心报告厅举行,我有幸到现场聆听了报告,使我如此近距离地聆听了来自我们教师群体中的最优秀的同行的心声。这些优秀教师的代表对我们所从事的这个职业的最平凡最深刻的解读让我面对这份工作时更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和神圣的使命感。

报告会的主题是“弘扬师德大爱,传递教育正能量”。本次报告会有6名报告团成员做报告,为了山里娃,在山区学校扎根28年教书育人,为学生们挑水做饭的杨台小学教师侯书营;担任班主任33年,每天到校就进班察看学生,对不到校就打电话联系学生家庭,挽救了家里煤气泄漏中毒的学生一家人,用母亲般的爱心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淮河东路小学海霞老师;兄长早逝,母亲重病卧床,孝敬伺候母亲,坚守三尺讲台,担任14年的班主任,关心学生成长,教学成绩突出的鲁庄一中王建英老师等等。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一段段焕发出师魂光辉的历程,折射出他们崇高的师德,彰显着教师的人格魅力,到会人员受到了一次次生动而又深刻的师德教育洗礼,现场不时响起阵阵掌声。

其实,在我的身边,与我朝夕相处的同事们中间,每天都在发生着类似这样的事情。我身边的每一位老师都是值得我学习的榜样。

潘文辉老师是我的良师益友。生活中,她处处体现出大姐姐的细致呵护、无微不至;工作中,她更是倾心传授,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作为校本课程,书法课有着它的特殊性,教师除了要集体讲解,更多的是针对每个学生的个别辅导。一堂课下来,常常是口干舌燥,腰酸背疼。但每次上课她都是认真对待,耐心指导。她的这种任劳任怨、忘我的工作态度值得我学习。魏亚利老师所教的班级问题学生很多,但她凭着一颗教师的爱生之心如春风化雨,如细雨润物,悄然地改变着她的孩子们。从对孩子们亲切的称呼,到生活上的细心关注,到言行上的严爱有加,到人格素质的培养锻造,她倾注了满腔的热情,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孩子们天真的个性,使他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杨素杰老师作为学校里的一名年轻教师,工作上积极进取,不甘落后。她的家在鲁庄,离单位最远,但每天她都是来的最早,走的最晚。

篇8:师德报告体会

当前, 我国学术界在高校师德建设方面已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相关理论研究氛围日渐浓厚。陕西省教育厅在《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陕西省教育厅2009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截至目前, 对陕西省高校师德建设进行研究的文献, 仅限报纸和年鉴资料, 研究型论文的数量较少, 缺乏专业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为深入了解我省高校师德现状, 陕西省教育厅发放了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调查问卷, 问卷调查从教师 (特指从事教学和科研的专职教师, 不包括行政管理人员) 和学生两个角度进行。在陕西省一类高校、省属高校及其他院校中选取样本开展调查, 发放问卷800份, 其中教师卷450份, 学生卷350分, 共回收741份, 回收率92.6%。本次调查涉及面较广、覆盖面较宽、回收率高, 调查结果有一定的普遍性和代表性。调查研究表明, 当前陕西省高校师德的现状良好, 教师、学生对教师的总评均是积极的, 其中优秀教师占四成, 但不可否认少数高校教师的师德水平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1 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道德

数据分析显示, 八成以上的教师、学生认为教师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职业, 但仍有20.5%的教师认为教师仅是一种谋生的职业而已。调查中, 因为热爱教育工作而选择从事教师职业的教师不到半数, 其中女教师的比例更高些。这表明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信念不够坚定。

在教师的工作态度调查中, 多数教师认为应不断提高自身科研能力, 在具有丰富知识的同时应有高超的教育艺术。这说明, 目前, 我省高校教师的工作状态总体来说较为积极。然而, 仍有少数高校教师不注意为人师表, 存在上课敷衍、散漫随意、态度粗暴、热衷于第二职业等现象。

从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看, 五成以上学生表示师德师风中最不满意的是教师上课敷衍, 教师只要不影响教学科研可以兼职。近九成的学生认为教师热爱本职工作、严谨负责, 七成以上学生认为教师的业务能力较强, 能遵守学校纪律,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能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培养学生优良学风。研究还表明, 重视自我提高的教师与课堂表现呈正相关。

2 教师对待学生的道德

近八成的学生认为教师能以良好的品行影响学生, 教师个人道德是师德的一部分。活泼严谨的教学风格更能吸引学生, 严格责任、尊重信任也是教师的重要品质。

九成的教师认为高校教师应热爱所有学生, 一视同仁, 但仅有9.1%的学生认为没有出现教师对待学生不公平的现象。这说明教师的自我认知与学生对于教师公平品质的期望存在明显差距。

目前, 高校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在频度和程度上都还远远不够。近二成教师认为在关心学生上做的很好, 四成学生认为教师的关心方式是认真组织教学, 而对学生思想状况和生活状况关心较少。

3 教师对待教师集体的道德

研究显示, 只有近五成教师认为能遵守教育规律, 维护其他同事尊严, 可见目前, 我省高校教师的集体观念相对淡漠, 教师更注重个人科研发展, 教师的人际关系需要改善, 进而才能提高教师团队的合作创新精神。

4 教师对待自己的道德

半数的教师认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主要靠自我修炼, 近四成教师认为需要自律与他律相结合。近九成的教师会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道德方面的反思。研究发现, 教师进行道德反思的积极性与学校类别存在相关, 相对重点的学校教师进行道德反思的自觉性更高。

六成的学生认为教师应“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八成的教师则非常赞同教师的言传身教。可见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应是在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注重德育的教师, 教师自身的学识与道德修养直接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研究发现, 女学生比男学生更关注教师在道德方面的表现。

调查显示, 九成的教师认为教师应以身作则、礼貌待人、作风正派,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七成的教师认为应重视仪表和语言的文明, 认为不应以权谋私。六成的教师认为教师应具有敬业精神、无私奉献, 能抵御社会不良之风。数据结果说明仍有部分教师道德反思意识淡薄, 在教育教学中存在以权谋私、敬业精神欠佳、受社会不良之风影响的现象。

5 师德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市场经济的挑战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广大教师对中国传统师德的认同度, 而我省属于欠发达地区, 因此受市场经济的影响更大。研究发现, 我省高校教师的职业信念很薄弱, 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较尖锐, 在调查中近四成的教师认为影响高校现有师德状况的原因是经济环境的压力。调查中, 五成的教师认为产生师德水平下滑问题原因在于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

5.2 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当前,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出现道德水平滑坡、社会不公等现象在所难免。在社会生活中, 贪污腐化、浮夸作假、形式主义、奢侈浪费等风气呈蔓延之势。受这些不良风气的影响, 少数高校教师不能严格自律, 出现了学风浮躁、学术腐败等失德行为。

5.3 高校师德建设工作乏力

第一, 师德规范不完善。调查显示, 七成的教师认为有必要制订师德规范, 四成的教师与学生均认为制定相关师德规范与明细非常重要, 近六成教师认为学校现行的师德规范内容有些空泛。这说明制订高校教师师德规范具有必要性, 同时内容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第二, 师德建设成效不显著。七成的教师与学生认为目前, 陕西省高校较重视师德师风建设, 多数教师认为本校教师的师德总体状态较好, 但四成教师和学生均认为相比以前, 当前高校师德素质有所下降, 这说明我省师德建设工作的开展有待加强改进。

第三, 师德的激励机制乏力。师德激励机制不健全。精神奖励是学校使用最多的似的奖励形式, 但物质奖励是教师最希望采用的奖励形式。这是导致一些高校教师道德行为偏差的重要原因。据调查显示, 有近四成的教师非常赞同宣传表彰师德先进个人。

第四, 高校师德考评制度不完善。高校对教师的考核直接关系到教师的切身利益 (如职称评定等) , 因而对教师的心理状态有直接的影响。[2]完善的考评制度可以鼓励教师扬长补短、塑造高尚的职业道德;而不合理的考评制度一方面失去了考评本身的意义, 另一方面还有损于教师对师德规范的认同感, 不利于师德建设。调查中, 六成的教师以及九成的学生均认为应该把师德作为评价指标, 列入年终考核和职称评定, 但对于在年终考核等方面师德一票否决制没有得到教师和学生的认可。

5.4 高校少数教师不重自身师德修养

主要表现在:一是, 疲于应付业务, 心理亚健康。繁忙的业务和巨大的工作压力, 使高校教师忙碌而疲惫, 往往忽视自身的道德修养。二是, 急功近利, 不甘“安贫乐道”。在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下, 部分高校教师急功近利思想严重, 极力追求物质利益。三是, 重才轻德, 忽视师德修养。据调查显示, 近一半的教师和学生均认为高校教师师德存在学术功利化严重的问题, 两成的教师认为教师的爱岗敬业精神不足, 而两成以上的学生则认为教师的合作创新精神不强, 育人意识淡漠。

6 师德建设制度和途径

6.1 师德建设制度改进

据调查显示, 10%的教师认为应调整奖惩合理, 23%的教师认为应实施分配的民主公平, 50%以上的教师认为目前高校师德建设应该改进的工作是增加行政透明。多数教师认为应加强教师的师德培训, 培训的内容应细化完善。

6.2 师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在调查师德建设的有效途径时, 教师认为首先应抓好教学科研工作的环境建设, 培养教师师德。

其次, 应完善激励机制, 建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 是对高校教师心理问题的一种制度化关怀, 在通过诊断和分析的基础上, 以制度的形式予以保障其问题的有效克服和治理, 恢复教师正常的职业心理情绪, 这样就在教师的心理层面上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再次, 应加强师德制度建设, 引入教师上岗竞争制度。在引进教师时, 高校要坚持高标准的教师准入制度, 不仅要注意引进教师的学历学位, 而且要注意考察其思想道德素质。

最后, 引导教师加强师德修养的学习与反思, 积极寻找自修师德修养的方法, 学会心理健康的自我调试, 保持健康的心态, 进而促进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健康发展。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陕西省高校师德建设研究存在的不足, 以陕西省教育厅发放的高校师德师风调查问卷为基础展开调查分析。首先, 以问卷调查结果为依据, 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揭示陕西省高校师德现状;然后, 对高校师德的影响因素做出分析;最后, 探讨了推进高校师德建设的制度与途径。

关键词:陕西,高校师德,现状,影响因素,制度,途径

参考文献

[1]黄建.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对策[D].重庆:西南大学, 2008, 4.

篇9:师德师风教育心得体会

有一种爱,叫无私,有一种爱,叫关怀,有一种爱,刻画着伟大的灵魂,有一种爱,歌咏着崇高的品质。古语有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转眼间,踏上讲台身为人师已经有4年,一路走来,有泪水,也有欢笑;有迷茫,也有收获。刚刚踏上讲台之时,战战兢兢,教书育人,事关国计,马虎不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于是乎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学习,学习他们的教书之法,秉承他们的育人之德。半年下来,长进甚大,成熟不少。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师德、优良的师风。师德建设决定教师队伍建设的成败,教师素质的高低又直接决定着培养人材素质的高低;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决定着教育事业发展的成败。陶行知先生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说的都是为师者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师德。优良的师德、高尚的师风是搞好教育的灵魂。

班里有位学生叫赵琪,他常常完不成作业,我找他谈了几次话教育他端正学习态度。他虽然表示改正错误,可没过一天就又完不成作业了。同学们也讽刺他,疏远他,他情绪一落千丈,他对我敬而远之,不敢跟我说话,有时在路上遇见我便绕道而走。看到此情景,我心里很不是滋味,难道我就像老虎那样凶,叫人害怕吗?我反省自己的一言一行,原因就在于缺乏关爱每一位学生,对有缺点的学生不能耐心教育。因此在教学时,我把评价纳入课堂教学的全过程,给后进生恰如其当、全方位的评价,同时恰当增加夸奖力度,欣赏后进生的点滴进步。当他们不敢发言或回答问题不完整甚至错误时,我就耐心对待,热情启发,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宽容。这些鼓励性的语言,点燃了孩子们智慧的火花,使他们获得了满足,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温和友善,胜于强力风暴。教师一个灿烂的微笑,一个赏识的眼神,一句热情的话语都能缩短师生间的差距。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多么需要以上所讲的微微的南来风。

有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创造一个奇迹;老师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也许会扼杀一个人才。”老师习以为常的行为,对学生终身的发展也许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做一名老师应该经常回顾自己以往的教育历程,反思一下:我造就了多少个遗憾,刺伤了多少颗童心,遗忘了多少个不该遗忘的角落!

作为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占了班级学生的大多数。很多孩子对于父母的印象只存在于电话中或者春节的匆匆相见。对于这类孩子,他们缺少父母的关心与教育,没有家长在身边,对于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没有正确的认识,这就导致了很多同学性格上的孤僻,学习上的不上进。很多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的出路就是和家长一起去广东打工。对于这种现象,当老师的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次在网上看见一组图片讲的是童工在工厂的现状,图片上的孩子们每天辛苦的工作,大部分的孩子身上是伤痕累累,呈现出一种病态。配上让人心酸的音乐,让人忍不住流泪。我再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对比了读书与不读书的区别。从那以后,真的有一批学生改变了学习态度,他们的心中有一个坚定的目标——上高中再上大学。一定要走与父辈不一样的路。作为老师看到这种现象很是欣慰。

篇10:师德标兵报告心得体会

好教师首先必须有敬业精神,要毕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要做到这一点,就应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意义,从而深深地热爱教育事业。如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孟二冬同志,他二十几年如一日,潜心学问、刻苦钻研、严谨治学、热爱学生,默默地、一丝不苟地履行着一名高校教师的职责。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传统道德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完美结合。他的确是我们广大教师的楷模。

现代的时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国与国的竞争主要体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靠的是教育,靠的是教师兢兢业业的工作。只有深深地认识这一点,才能激发对教师工作的热爱,也才能把这种爱倾注到对学生的教育中去。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具体工作在于“传道、授业、解惑”,也就是说教师要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给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懂得、各种事理。这就要求教师应具有“学而不厌,悔人不倦”来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要有崇高的理想,完善的道德情操,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品质,并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浅够默化的影响和熏陶。这样,才能培养出祖国需要的,全面发展的,能适应竞争形势的有用之才。

其次,必须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教师应该是一位雕塑大师,能将一块坯材,用自己的思想与感情,将它雕塑成一件艺术精品。从本质上看,学生并不存在好与差之分,“差生”之所以“差”,原因在于他们潜能被种.种主客观因素所束缚,而未得到充分的释放而已。来自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和来自客观的影响。主客观的因素,都会严重束缚学生内在潜能的发挥,都会成为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的障碍。正因如此,我们教师对这些所谓的“差生”,更应加备的关爱与呵护。在他们身上,我们要倾注全部的爱,去发现他们学习上每一点滴的进步,去寻找他们生活中,品德上每一个闪光点,然后运用激励机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恢复感到温暖,增强自信,从而缩小师生间心灵上的距离,使他们产生“向师性”。这样,才会在他们成长与发展的道路上有一个质的飞跃。

第三,一个好教师还必须十分重视“言传”外的“身教”,要以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表率使学生从教师身上懂得什么应为之,什么不可为。因此,教师的教学,待人接物,行为举止,一言一行都必须认真、稳重、规范、得体,切不可马虎、轻率、任性、不负责任。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和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心灵沟通,向学生畅开心灵,既可以向学生谈自己从人生中取得的宝贵经验,也可以向学生坦诚地公开自己的生活教训,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你不仅是良师还是益友。

上一篇:加油卡专项检查的通报下一篇:装饰集团网站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