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饥似渴的解释及造句

2024-04-22

如饥似渴的解释及造句(精选9篇)

篇1:如饥似渴的解释及造句

【出处】迟奉圣颜,如渴如饥。 三国魏·曹植《责躬》计

【解释】形容要求很迫切,好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指要求强烈

【近义词】迫不及待、手不释卷

【反义词】不慌不忙、四平八稳

【英语】asifthirstingorhungeringforsomething

【成语例句】

◎ 自幼喜爱沪剧的陈苏萍更是如鱼得水,如饥似渴吸取他们的精华。

◎ 让一个人如饥似渴地想要对方,本身对对方就是一种莫大的刺激与诱惑。

◎ 正是由于这个由来已久的愿望,福才这样如饥似渴地盼望与文相见。

◎ 恢复期中,不能马上到支左第一线,她就在机关如饥似渴地学习毛泽东思想,到营区和黎村宣传毛泽东思想。

◎ 他如饥似渴地记笔记、做剪报,分门别类,然后综合比较,十几年来坚持不辍。

篇2:如饥似渴的解释及造句

2、不要看我现在在文坛上颇负盛名 ,其实那还是我童年时如饥似渴地读书的成果。

3、他如饥似渴地记笔记、做剪报,分门别类,然后综合比较,十几年来坚持不辍

4、他如饥似渴地读书,从古典作品到流行小说,从洛克、霍布斯、休姆到斯宾塞、尼采、马克思无所不读。

5、他珍惜难得的读书机会,如饥似渴的阅读了大量科技书籍。

6、他迫不及待地扑进图书馆,如饥似渴地吸收看到的知识。

7、同学们在课堂如饥似渴的学习。

8、她爱读书,晚上,她会在床上躺到深夜,如饥似渴地贪读着书。

9、如饥似渴的我们看到前方的村庄,顿时有了希望。

10、妇女们发出如饥似渴的尖叫,跟在她的身后。 她们的武器各不相同,但是心中的饥渴与复仇的心情却一样。

11、小明看书看得如饥似渴,我很佩服他这种精神

12、我如饥似渴地一口气读完这篇文章。

13、我如饥似渴,贪得无厌地饱读这里的大量藏书。

14、我的学习态度和婴儿像喝奶一样,如饥似渴。

15、投资者对高回报资产如饥似渴,银行和经纪人通过共同承担和分散这些贷款种的风险,回报颇丰。

16、教室里的同学们都在如饥似渴的阅读着书本。

17、早晨,他一睁开眼睛就看到这个畜生正用一种如饥似渴的眼光瞪着他。

18、正是这种如饥似渴的求知欲聚集了我生命中所有能量,使我的智慧和记忆力得以超常的发挥,才出现了人们所看到的“无师自通”的“奇迹”。

19、爸爸给我买了一套《作文精选》,我如饥似渴地阅读起来。

20、由于家里条件差,他没能读上初中,他对知识是如饥似渴,终于义务教育让他完成了读书梦。

21、童童是个热爱学习的孩子,在知识的海洋里如饥似渴地吮吸着知识的甘露。

22、考试前充分的复习使我对考试成竹在胸 在书的海洋中,我们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的养分

23、贫困人家的孩子一旦得到读书的机会,便会如饥似渴得吸收书本里的知识

24、贫困人家的孩子一旦得到读书的机会,便会如饥似渴得吸收书本里的知识。

篇3:如饥似渴的解释及造句

一、艺术理念的消解与艺术的生活化

在抽象绘画把回归绘画艺术本体价值的主张在实践和理论领域进行积极探索的20 世纪初期, 一种反艺术的主张和观念也在悄悄的潜滋暗长。1917 年2 月, 马塞尔·杜尚把一小便器署上“R·Mutt”, 送往纽约独立美术家协会美展厅, 取名为《泉》, 当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他解释说:“一件普通生活用具, 予以它新的标题, 使人们从新的角度去看它, 这样, 它原有的实用意义就丧失殆尽, 却获得了一个新内容。” (1) 人们称此为“现成品艺术”。自杜尚以后, “现成品”成了创造的一种方式, 艺术与生活的界线开始消解。杜尚的启示和意义也就在于他通过自己的人生向世人证明:“艺术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它不值得这样被我们推崇, 艺术应该成为非艺术, 我们应该无分别地对待人类的各种活动, 这样我们就能够从自造的牢笼中走出来。” (2) 作为艺术理念的革新者, 杜尚所“嘲笑的不只是艺术的陈旧和拘泥, 而是人类认识和对待世界的狭隘和刻板, 这狭隘和刻板够他拿来笑话一辈子了”。 (3) 在经历了这一系列的对于艺术既有价值的解构性批判之后, 艺术与非艺术、艺术与生活、艺术品与生活现成品之间的界限消解了, 这一切, 都建立在对于艺术既成观念的意义解构性分析的层面上。艺术区别于其他存在的意义变得模糊和不确定, 艺术之所以作为艺术的意义在一系列的追问中失去了其神秘的原发性意义。于是艺术的观念消解了, 其后的艺术史也变成了“不是艺术的艺术史”。

二、由抽象艺术走向观念艺术

在抽象绘画的发展历程中, 对于艺术中精神性因素的强调是前所未有的, 艺术创作者精神成为了构成作品的重要部分, 通过纯粹的形式传达纯粹的思想成为了一个共有的指向。但是在20 世纪60 年代之后, 艺术演化成一种单纯体现艺术观念的行为。艺术从传统带有技艺性的艺术实践中剥离, 艺术成为了一种单纯的观念行为。“他们拒绝用身体的物理属性来进行艺术体验, 也拒绝用思维和情感进行艺术实践, 而试图用一种抽象的观念来推演不同的存在现象。” (4) 艺术的观念化不是一种突发奇想和艺术的规律特殊变异, 其有着比较清晰的时间脉络和发展线索, “现当代艺术从拥有时代文化强势的西方开始, 上世纪下半叶很大程度上离开手艺, 走向观念化, 它要求思想的技巧远甚于手艺上的技艺。艺术的疆域被开拓, 各种日常的行为、元素和形态被引入艺术工作。” (5) 艺术在很大程度上沦为一种事件和对于事件的体验行为, 抽象绘画阶段和之前的艺术品中的精神和外在的形式变得不可协调, 在艺术创作中出现了许多精神大于形式或精神与形式分裂的文本。艺术的观念化超越了艺术原有的既定概念, 艺术的创作成为了一种缺乏艺术实际文本的纯粹观念行为, “观念艺术不仅取消了画面形象、色彩、结构等传统因素, 而且也取消了绘画本身。” (6) 绘画从反对主题、形象、叙事、图解性的历程中一直向前, 直到发展成为消解自身价值的结果, 于是在这种情形下, 艺术的终结问题被提上探讨的日程。

三、艺术走向终结

20世纪的绘画艺术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不断变化的历史。在各领风骚数百年的艺术变革中, 绘画艺术耗尽了其能够涉及的所有的探索, 穷尽了其发展创新的各种可能性, 打破了以前基本上所有的束缚, 艺术无限制地扩大了其表现的领域。

贯穿黑格尔艺术进化观念的一个核心的词汇是精神。在象征型艺术阶段即最原始艺术阶段, 人们的精神显现没有找到更为贴切的形式来表现, 于是将自然界中存在的或是人们推崇的对象加以艺术化处理, 这时创造的形象基本是具有崇高风格的艺术品。人们在社会早期不能确认本身的价值, 只能服从于自然、敬畏自然, 从自然的模仿中选取具有崇高性特征的对象来膜拜, 这时候的艺术显现的是形式的伟大和精神性的渺小, 此时的代表是金字塔。

在其后的发展中, 这种象征型的艺术在形式上难以满足传达精神的需要, 于是一种与精神相匹配的新的形式被引入艺术的形式之中, 那就是古典型艺术。古典型艺术相对完美地将形式与精神结合起来, 达到了相对和谐的境界。但是随着精神继续向无限、自由方向发展, 精神最终必然会彻底突破有限的感性形式的束缚, 浪漫艺术也要解体, 艺术最终整个要让位给哲学, 艺术的历史也就终结了。对于艺术, “黑格尔所设定的最高职能, 就是要把‘精神’从感性现象束缚里解脱出来。” (7)

丹托的艺术终结论的基础也是立足于历史的发展情境中进行考察。在《艺术的终结》中丹托写道:“最近的艺术产品的一个特征就是关于艺术作品的理论接近于无穷, 而作品的客体接近于零, 结果在终点存在着纯粹形态的理论。那么我们就可以说, 艺术快要终结了。”在理解这句话的层面上可以分为两种形式。其一是艺术在通过形式自律的自我批判的层面上使得艺术走向了纯粹的观念, 艺术成为了一种纯粹的观念, 这也和黑格尔说的艺术要让位于哲学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其二是艺术自有明确的历史记录以来一直到20世纪后半期的艺术实践, 这个求新求变的路程的确穷尽了关于艺术所有的想象, 艺术在这种情形下只能是停留在原步, 不能再有任何创新的可能。艺术并没有退出历史的舞台以致于消失不见, 只是作为创新的艺术不会出现了而已。

结语

总之, 抽象表现主义之后的艺术理论随着艺术类型的革新出现了更多的可能性, 既有的批评方式出现了话语失效的局面。在这种情形下, 新的艺术理论伴随着艺术的发展而出现, 以艺术的生活化、艺术的观念化以及艺术走向终结为标志的新的艺术理论在这时具有了一定的适用性, 随之而来的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正如艺术批评家沃尔夫所说:“到了这样一个艺术理论代替艺术客体的阶段, 艺术进入了最后的航程, 它在一个精细的螺旋里一步步上升着, 它现在只剩下最后一个字格的自由, 只剩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状凸, 最后便消失于它自己占有的微小的孔眼之中, 终于变成了一种纯粹的艺术理论。” (8)

注释

1 (2) (3) 王瑞芸.通过杜尚--艺术史论笔札[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2 (4) 杨旭.艺术被“观念”了[J].读书, 2008 (1) .

3 (5) 赵川.传为“流言”的艺术[J].读书, 2008 (1) .

4 (6) 常宁生.艺术何以会终结--关于视觉艺术本质主义的思考[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美术与设计版) , 2007 (3) .

5 (7) 刘悦笛.哲学如何剥夺艺术--当代“艺术终结论”的哲学反思[J].哲学研究, 2002 (2) .

篇4:论影子价格的确定及经济解释

摘要:主要分析影子价格的确定和其经济意义。

关键词:线性规划;影子价格;退化最优解

1影子价格的应用

影子价格来源于线性规划及其对偶问题的经济解释,其分析建立在一个简化的经济模型上:某厂商拥有m种生产资源,可以用来生产n种产品,并且已知产品单位利润、投入产出关系和资源约束条件,该厂商在利用这些资源牟取利润时有两种选择:投产后出售n种产品;直接出售m种资源。前者利润大于后者时,厂商选择生产产品;反之,则直接出售资源.将它们分别表述为数学模型,前一方案为:

目标函数:玀ax玓=CX

s.tAX≤C(1)

x≥0

其中:A=(aij)m×n为约束条件系数矩阵,表示投入产出关系;C=(c1,c2,…,c璶)为价值向量,表示产品单位利润;b=(b1,b2,…,b璵)琓为资源量,表示资源约束条件;X=(x1,x,…,x璶)为决策变量向量,表示产品的生产数量.后一方案为前一线性规划的对偶问题:

目标函数:玀in玏=Yb

s.tYA≥C(2)

Y≥0

Y为资源的出售利润向量,这两个模型的最优目标值是相同的,对偶问题的解Y*就是资源向量b的影子价格,即:

Y*=(y*1,…,y*璱,…,y*璵)=C瑽B-1(3)

目标函数的最优值Z*为:

Z*=C瑽B-1猙=Y*b(4)

由此可得:

其中y*璱是第i资源的影子价格,所以其经济意义为:在最优生产安排下,资源b璱增加一个单位所引起的目标函数改变量,即利润的增量,代表着第i种资源的边际产出利润。

2总结

2.1影子价格经济意义

正如前面所说,影子价格的运用在日常的经济活动中可以扮演重要角色。假设市场上又出现了一种新产品丙,当只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的这个工厂要投产时候,先要考虑丙产品能带来多少效益。比如前例,若投产的新产品丙消耗的三种资源(设备,原料,燃料)的数量分别为2,1,1个单位时,根据前面测算的影子价格(4,2,1)可以计算出相应的利润为:(1,4,2)(2,1,1)琓即此种新产品丙的利润应为8元。若现在市场上此种新产品丙能有这么大的利润是合算的,否则是不合算的不能投产。从这个角度进行分析,影子价格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有重要的约束作用。

2.2求解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当线性规划问题(1)最优解为退化最优解时,表中松弛变量的检验数的相反数不一定是资源的影子价格,利用公式(6)可以得到正确的结果。不过要注意的是:公式(6)计算的影子价格仅适合于公式(5)中△b璱>0的情况,如果考察△b璱<0的影子价格的情况,则当资源的影子价格不唯一时,必须利用公式(7)。

(2)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资源量b璱的增加将使该项资源的影子价格出现台阶式下降,这说明了该项资源对目标的边际贡献越来越小,实际上也反映了经济学中的边际收益递减原理。

(3)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某项资源b璱的增加对其他资源的影子价格要产生影响,有的资源影子价格可能出现台式上升,有的资源影子价格可能出现台式下降,同时考察所有资源的影子价格某项资源b璱的变化情况,可以为决策者提供更多的信息。

通过次例题的分析,我们知道影子价格对经济发展很有帮助,影子价格除了运用于一般的决策,更可以从微观领域拓展到宏观领域,在国家宏观调控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了解商品影子价格的高低,可以知道一种资源是“长线产品”还是“短线产品”。对那些急需的短线产品,为了多鼓励生产,可以多配置一些资源,市场价格调得高一些,而对那些设备陈旧、技术老化,产品滞销的长线产品,则为了减少积压,要少配置一些资源,甚至限制生产。这样,通过配置资源和调整市场价格,可以影响有关企业生产的扩大或者缩小,影响相关企业产品结构和投资方向的变化,从而有效地引导社会资源的合理流动,使社会生产趋向结构合理的方向发展,达到国家调控经济的目的,实现社会资源配置的优化。

参考文献

[1]@陈源丽,刘涛.关于影子价格的一个理论误区[J].佳木斯大学学报,2006,(7).

篇5:如饥似渴造句

1、我捧着这本书,如饥似渴地读着,在心里反复地念叨着幸福、幸福,我不知道我究竟是感动还是羡慕,亦或者是幸福,我只知道我确实从这首诗中感受到了幸福,感受到了爱。

2、逐渐听故事已经不能满足如饥似渴的我了。

3、他和他的朋友柯伦常常一起去博物馆,更喜欢到亚厉山大里亚图书馆去,他们如饥似渴地读着借来的书,把书中的知识,特别的那些数学书上的定理和公式,刻苦地、一点一点地牢记在头脑里。

4、暑假里我终于有了一本属于自己的《红楼梦》,捧着《红楼梦》我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

5、书这位朋友一直在告诉我我不知道的知识,书这个朋友也在不停地吸引这我,让我如饥似渴地吸收着新的知识。

6、海伦凭着好奇心通过努力,终于打开了学习的大门,并且在以后更如饥似渴地学习。

7、我把它买了下来,我回到家里如饥似渴的独立起来。

8、第一次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心中便有种感动,一连几个星期我都如饥似渴地伏案细读。

9、我坐到书桌前,先粗粗看了几页,然后塞进书桌和柜子的夹缝里,接着,我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心不在焉地做了一会儿功课,我鬼头鬼脑地四处张望了一下,又悄悄地把书拿出来,如饥似渴地看了起来。

10、书店里面既明亮又宽敞,一排排书柜像一条条长龙。上面整齐地排列着各式各样的书籍,学生们如饥似渴地翻阅着书籍。

11、后来,随着时间流逝,那些童年时的.书渐渐地消失了,但我的“爱读书”没有丝毫的减退,我如饥似渴的读者妈妈给我买的新书。

12、他拼命工作,把工作看成第一生命,病魔的肆虐更让他争分夺秒如饥似渴地工作。

13、在如饥似渴的阅读中,我悟出了三大读书境界读品悟。

14、为了让这个理想早日成为现实,我如饥似渴地读着每篇名著,从中汲取着养分。

15、他勇于献身拼命工作;他酷爱学习如饥似渴;他嫉恶如仇爱恨分明;他不畏艰难挑战病魔。

16、我提心吊胆地又偷了一本书,如饥似渴地看了起来。

17、一个年近六旬的老渔夫的永不言弃的精神在吸引着我,让我第一体会到了读书时如饥似渴的感觉,一页一页地读了起来,竟然有些爱不释卷呢。

18、然而接下来的几天,我就如饥似渴废寝忘食地翻阅着这些书籍。

19、雨越下越大,农田里,雨滋润着如饥似渴的庄稼,泥土里,雨浇灌着枯枝败叶的花朵。

篇6:如饥似渴造句

2.为了让这个理想早日成为现实,我如饥似渴地读着每篇名著,从中汲取着养分。

3.第一次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心中便有种感动,一连几个星期我都如饥似渴地伏案细读。

4.他勇于献身拼命工作;他酷爱学习如饥似渴;他嫉恶如仇爱恨分明;他不畏艰难挑战病魔。

5.一个年近六旬的老渔夫的永不言弃的精神在吸引着我,让我第一体会到了读书时如饥似渴的感觉,一页一页地读了起来,竟然有些爱不释卷呢。

6.用如饥似渴怎么造句

7.我把它买了下来,我回到家里如饥似渴的独立起来。

8.我提心吊胆地又偷了一本书,如饥似渴地看了起来。

9.然而接下来的几天,我就如饥似渴废寝忘食地翻阅着这些书籍。

10.逐渐听故事已经不能满足如饥似渴的我了。

11.我坐到书桌前,先粗粗看了几页,然后塞进书桌和柜子的夹缝里,接着,我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心不在焉地做了一会儿功课,我鬼头鬼脑地四处张望了一下,又悄悄地把书拿出来,如饥似渴地看了起来。

12.我捧着这本书,如饥似渴地读着,在心里反复地念叨着幸福、幸福,我不知道我究竟是感动还是羡慕,亦或者是幸福,我只知道我确实从这首诗中感受到了幸福,感受到了爱。

13.他和他的朋友柯伦常常一起去博物馆,更喜欢到亚厉山大里亚图书馆去,他们如饥似渴地读着借来的书,把书中的知识,特别的那些数学书上的定理和公式,刻苦地、一点一点地牢记在头脑里。

14.暑假里我终于有了一本属于自己的《红楼梦》,捧着《红楼梦》我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

15.一个炎热的下午,一个小姑娘静静地坐在窗前,如饥似渴地读着一本书,眼里充满着对书的渴望……

16.海伦凭着好奇心通过努力,终于打开了学习的大门,并且在以后更如饥似渴地学习。

17.书这位朋友一直在告诉我我不知道的知识,书这个朋友也在不停地吸引这我,让我如饥似渴地吸收着新的知识。

18.后来,随着时间流逝,那些童年时的书渐渐地消失了,但我的“爱读书”没有丝毫的减退,我如饥似渴的读者妈妈给我买的新书。

19.他拼命工作,把工作看成第一生命,病魔的肆虐更让他争分夺秒如饥似渴地工作。

20.雨越下越大,农田里,雨滋润着如饥似渴的庄稼,泥土里,雨浇灌着枯枝败叶的花朵。

篇7:如饥似渴成语造句

如饥似渴 rú jī sì kě

释义:形容要求很迫切;好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

语出:《三国志·陈思王值传》:“迟奉圣颜;如饥似渴。”

近义词: 迫不及待 手不释卷

反义词: 不慌不忙 四平八稳

造句:

1、人们如饥似渴地学习科学技术;决心为祖国的四个现代化贡献力量。

2、他珍惜难得的读书机会,如饥似渴的阅读了大量科技书籍。

3、平时我最爱看书,一上街,我就缠着妈妈给我买书,书买到手我就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

4、爸爸给我买了一套《作文精选》,我如饥似渴地阅读起来。

5、童童是个热爱学习的孩子,在知识的海洋里如饥似渴地吮吸着知识的.甘露。

6、贫困人家的孩子一旦得到读书的机会,便会如饥似渴得吸收书本里的知识。

7、暑假里我终于有了一本属于自己的《红楼梦》,捧着《红楼梦》我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

8、他拼命工作,把工作看成第一生命,病魔的肆虐更让他争分夺秒如饥似渴地工作。

9、雨越下越大,农田里,雨滋润着如饥似渴的庄稼,泥土里,雨浇灌着枯枝败叶的花朵。

篇8:如饥似渴的解释及造句

“斯密问题”的首次提出应该归功于德国历史学派经济学家斯卡尔茨基,在其1878年出版的《亚当·斯密的道德哲学及其作为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这本书中,他认为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及的经济人是利己的,而《道德情操论》中论述的人性观是利他的。自此,人性在斯密的著作中被理解成了水火难容的对立———伦理学中的利他主义者和经济学中的利己主义者。由此引发了后世学者关于斯密两部著作持久不断的争论,这就是经济思想史上著名的“斯密问题”。

在这两本名著中,斯密企图对人的行为及其动机背后的人性基础进行深刻的剖析,并以此为基础构筑起一个庞大统一、兼容并包的思想体系。然而他的著作被后世学者人为地割裂与误读,造成学术界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在《道德情操论》中,斯密从伦理道德的视角出发,认为正义感、同情心等道德因素对人的行为有重要的影响。斯密指出,“无论人们会认为某人怎样自私,这个人的天赋中总是明显地存在着这样一些本性,这些本性使他关心别人的命运,把别人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事情,虽然他除了看到别人幸福而感到高兴以外,一无所得。这种本性就是怜悯或同情,就是当我们看到或逼真地想象到他人的不幸遭遇时所产生的感情。”[1]接着斯密进一步说明,“这种情感同人性中所有其它的原始感情一样,决不只是品行高尚的人才具备”,即使“最大的恶棍,极其严重地违犯社会法律的人,也不会全然丧失同情心。”[1]显而易见,在这里斯密把道德人与生俱来的“同情心”看做是驱使其行为的基本动机。而在《国富论》中,“经济人”这个词汇全书只出现了两次,但斯密对经济人的描绘可以用淋漓尽致来形容。他说:“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自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的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2]继而斯密论证了个人利益的追求怎样导致社会利益的提高。他又曾说过,“每个个人都努力使其生产物的价值达到最高程度……他通常既不打算促进公共的利益,也不知道他自己是在什么程度上促进那种利益,他只是盘算自己的安全;由于他管理产业的方式目的在于使其生产物的价值达到最大程度,他所盘算的也只是他自己的利益。”[2]斯密认为,人类天生就具有的互通有无、互相交易的人性基础是出自于利己主义的考虑,这不仅是社会分工的基础,也是推动自由经济进步的真正动力。

以上这两段精彩陈述分别出自《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被后世学者们广泛引用,用来证明“斯密问题”不是子虚乌有,而是真实存在。需要说明的是,对“经济人”普世信条的抨击之所以由德国历史学家首先发动,“斯密问题”,即两种互相割裂与对立的人性———《国富论》中的利己主义与《道德情操论》中的利他主义,也由他们首先提出。是因为他们反对理论经济学的演绎方法,提倡历史归纳的研究方法,强调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对人的经济行为的影响。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是既要考虑制度的进化历史,还要考虑经济制度在其中运行的政治、法律、社会和文化背景。与之相对应的是边际学派积极提倡作为“精密科学”的理论经济学,认为斯密的两部著作是基于同一思想立场,并把“经济人”的假设作为经济学研究的假定前提,作为不可动摇的基石。

二、“斯密问题”争论的正反两方面

国内外学者围绕“斯密问题”的争论,主要可以归纳为正反两个方面。

一是斯密两本著作中所体现出的人性矛盾是否真实存在的问题。一种很有影响力的观点是前苏联著名经济学说史专家卢森贝提出的,在其名著《政治经济学说史》中,他认为“斯密问题”是确实存在的,斯密的经济学和伦理学的思想之间存在难以克服的矛盾。斯密的这两本名著割裂了经济和道德世界的联系,研究道德世界的出发点是具有利他同情心的道德人,反之研究经济世界的出发点则是利己主义———具有工具理性的经济人所追求的完全是个人利益。同样,雅各·布瓦依纳也认为,《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对人行为的描述有本质的差别,两种人性的对立是无法调和的,否定“斯密问题”存在就是曲解作者的原意。

我国经济学家樊纲在“不道德的经济学”一文中明确表示,“斯密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他认为,斯密写《道德情操论》的时候,已经跳出了经济学的圈子,不是作为一个经济学家在进行经济分析,而是作为一名伦理学家在讨论问题。梁小民在《读书》杂志发表了“亚当·斯密问题之解”一文,文中认为,哲学家大卫·休漠的人性论对斯密有深深的影响。斯密的人性观不是一元,而是二元。从动物的一面出发,人是利己的;而从天使的一面出发,人又是富有同情心的。复旦大学陈其人教授也持相同的观点,认为斯密的“道德人”实际上是自然人或氏族人的道德规范的人格化,而“经济人”脱胎于商品经济的大环境,是价值规律作用的产物。斯密混淆这两者,离开人活动的环境孤立地谈人性是问题产生的根源。

与此对立的观点则认为,斯密的两本著作之间、伦理学与经济学的思想体系之间、“经济人”与“道德人”之间是内在统一的。这种观点最坚强的捍卫者是新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他认为经济学本质上主要是“研究在人的日常生活事务方面最有力、最坚定地影响人类行为的那些动机,这个动机是为一定数额的货币所引起的”[3]。可见,在马歇尔看来,人们对货币财富的渴望与追求是影响人类经济行为的决定性因素。虽然马歇尔同时也承认“经济动机不全是利己的,对金钱的欲望并不排斥金钱以外的影响,这种欲望本身也许出于高尚的动机,经济衡量的范围可以扩大到包括许多利人的活动在内”[3]。马歇尔的观点是道德人的利他也应该进入经济人效用函数,“经济人”的普世信条在社会科学中,至少经济研究中应该坚持。

我国已故的老一辈经济学大师陈岱孙先生也认为所谓的斯密问题是一个伪问题,因为那个时代苏格兰大学里的学科划分,经济学和伦理学都是道德哲学的构成部分,斯密在两本书中对不同的方面给予强调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不能因之而认为二者之间就必然构成不可调和的矛盾。朱绍文老前辈2010年在《经济学动态》杂志上还专门发表了“亚当·斯密的《道德感情论》与所谓‘斯密问题’”,认为汉语翻译有误。《道德情操论》中的“情操”是指“感情”与“情感”,“亚当·斯密问题”是一个莫须有的伪命题。《道德情操论》的中文译者蒋自强教授也认为,虽然论述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本质上二者是一致的,《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这两部著作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是从两部著作的交替创作、修订及斯密整个研究框架、写作计划安排来看,都不能断然下结论“斯密问题”是斯密有意安排,其学术思想体系在本质上存在着对立。二是《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都是从人的利己行为本质出发的。在蒋教授看来,各种利他都是“一种开明的自利”,人们的利他行为无非是“自爱”的拓展和延伸,也应该进入一个人效用函数。

上述的观点构成了“斯密问题”的争论双方,可以说莫衷一是,都很难相互说服。笔者认为,要深刻理解所谓的“斯密问题”,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解读。

三、“斯密问题”的重新解读

1. 写作背景决定的创作意图否定了斯密矛盾的存在

在斯密时代,思想家们开始重新构建对人类和社会关系的理解,这种努力是文艺复兴及自然科学发展的结果。15—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提倡理性和科学,削弱了关于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宗教学说。17—18世纪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的发展强调了自然主义,形成了用自然力解释社会现象的观念。这一时期对自然科学进步的最大推动力来自牛顿,其《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揭示了宇宙万物在运动、引力、能量守恒的自然法则作用下达到均衡的机制。在牛顿哲学的影响下,寻找与自然秩序一致的社会秩序,建立与自然和谐一致的社会和谐成为当时思想家的任务。斯密将牛顿哲学看成是“人类曾经做出的最伟大的贡献”,《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体现了他对于道德和社会牛顿式秩序的理解。《道德情操论》阐明了道德世界的和谐与秩序的建立,而《国富论》则将世界是一个和谐而秩序的机械装置这一思想扩张到政治经济学领域。

2. 两部名著的交替创作与当时的学科划分否定了“斯密问题”的存在

斯密的两部著作充分地利用他在格拉斯哥大学讲授道德哲学和在爱丁堡大学讲授经济学的讲义。1759年4月,斯密在对道德哲学讲稿第二部分加工整理的基础上,以《道德情操论》为书名出版了对其一生影响深远的伦理学著作。这部杰出的著作不仅从伦理道德的角度,而且从法学、哲学、心理学和经济学等多维度的角度,对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作出了探讨。从1759年到1774年,《道德情操论》共出了四个不同的版本(1759年第一版,1761年第二版,1767年第三版,1774年第四版)。在对《道德情操论》修订的过程中,斯密充分利用道德哲学讲稿的第四部分,以及他在格拉斯哥大学所作的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演讲稿,又酝酿创造了《国富论》。《国富论》于1776年出版,1778年,他又修订出版了《国富论》第二版。《国富论》出版之后,斯密也没有停止对《道德情操论》的修订工作,1781年他又出版了《道德情操论》第五版。1784年和1786年出版了《国富论》第三、第四版后,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即1790年,他终于完成了《道德情操论》第六版的重大修改和出版工作。从以上两部著作的交替创作、修订再版过程,可以发现这两部著作对于斯密来讲是密切联系的整体,绝不能任意割裂两者之间在创作计划上、内容衔接上的联系,把两者对立起来看待的观点是不可取的。

从现代的观点来看,《国富论》所阐述的是经济学主题,而《道德情操论》所研究的是伦理道德问题。二者分属于不同的学科,前者属于哲学中的伦理学,而后者属于经济学中的理论经济学。但在斯密任教的年代,根据苏格兰大学的学科分类法,两者都是“道德哲学”这一门大学科下的分支学科。按我们今天的话来讲,道德哲学是一级学科的话,伦理学是二级学科,政治经济学只能是三级学科,它们也不是并列的关系。斯密的教职是格拉斯哥大学的“道德哲学”教授,其讲授的道德哲学内容宽广,包括神学、伦理学、法学和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分属于政治学门下。可见,道德哲学囊括了今天社会科学的许多方面。

从斯密的创作初衷来看,他最初的计划并不仅仅是写出某一方面主题的著作,而是写出一部著作能涵盖道德哲学的全部内容,揭示人类行为的本质属性及其人类生活的终极目的,从而建立一个庞大精深的学术体系,实现社会科学的大综合。后来斯密显然没有完成这个宏大计划,只写出了伦理学的经典———《道德情操论》和政治经济学划时代著作———《国富论》。由于斯密临终前烧毁了他没有发表的全部手稿,今天我们也难以了解他这个庞大理论体系的框架。只要看一下斯密《道德感情论》的第六版,他在书中第一页就强调了“本书第一版的最后一段话”,《致读者》。大意是“我将在其他著述中,不仅进一步阐述关于法律和政治的一般原理,以及不同时代和不同社会阶段所发生的不同革命,不仅关于正义,还要涉及警察、税收和国防以及其他有关法学对象的事情。在《国富论》中我至少已部分地完成了我的诺言。……虽然我年事已高,很难指望如愿地完成这个巨大工作,但我并没有完全放弃这个计划。从我打算要做到自己能做的事情这种责任感出发,我仍希望能继续完成它。”可见,斯密是想把二者统一起来,并没有向后世留下“斯密问题”的主观意愿。

摘要:亚当·斯密是英国著名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他的研究领域横跨当代好几个学科。斯密的名著《国富论》有经济学“圣经”的美誉,而《道德情操论》则是伦理学中的经典。然而,正是这两部传世佳作带来的所谓“斯密问题”,引发了后世学者关于人的本质究竟是利己还是利他的争论不休。基于此,通过梳理文献,考证“斯密问题”的由来,归纳国内外学者关于斯密问题的观点,最后诠释自己对此问题的解读。

关键词:斯密问题,道德情操论,国富论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篇9:如饥似渴的解释及造句

摘要:经典的激励理论在实践中面临诸多困境,有许多现象无法解释,文章从行为激励理论出发,考虑行为动机对行为的影响,力图对这些现象加以解释,并指出行为激励理论在制度设计中的意义。

关键词:经典激励理论;行为激励;公平偏好;互惠动机

近年来,人们发现经典的激励理论无法解释诸多现实,出现了理论与实践不一致的现象,面临许多不解之谜。例如经典激励理论认为人们是由经济利益驱动的,所以要让员工更努力,必须要通过用经济手段进行激励,不过有证据表明,不恰当地运用经济手段进行激励反而会打击人们努力的积极性;再如,经典激励理论认为委托人采用的契约应该是完全的,也就是说委托人要搜集代理人尽可能多的信息,而且信息要能被第三方机构比如法庭所证实,委托人要对代理人进行完全的监督与控制,不过实验却表明现实中的委托人有时更偏好不完全契约,并没有对代理人进行完全的监督与控制,而是对代理人进行一定的信任,而且信任带来的激励效率更高一些;又如,经典激励理论认为,团队生产往往会陷入囚徒困境,然而现实中人们有效合作又是普遍事实。近年来兴起的行为激励理论打破经典激励理论纯粹自利的经济人假设,在自利假设的基础上,引入了互惠公平等各种社会性偏好和心理动机,从而能解释许多经典激励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

一、 礼物交换博弈

在礼物交换博弈里,实验者被分为委托人和代理人,進行一次性博弈。委托人给代理人发工资,代理人收到工资后,他可以选择为委托人努力工作,也可以选择偷懒。根据经典的博弈论可知,代理人的最优选择一定是偷懒,而委托人的最优选择的是发最低工资。其中的道理是很简单的:根据博弈论求解的逆向推理法,工资到手的代理人没有必要选择努力工作,因为一次性博弈中,不论他如何努力,都不会增加他的工资收入;相反,偷懒并不会降低他的工资收入,反而因为偷懒付出的成本较低,会为代理人带来更高的净收益。但委托人同样是理性的,他会正确地预见到代理人不会努力工作,因此最优选择就是发最低工资。所以委托人发最低工资,代理人不努力构成该博弈的唯一纳什均衡。可是,实验结果却是老板发的工资大大高于最低工资,员工也非常努力地工作,而且存在这样一个正比关系:老板发的工资越高,员工越努力。

这个博弈实验之所以叫礼物交换博弈,是因为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好像存在这样一种礼物交换关系:委托人用高工资当做礼物送给代理人,而代理人把努力工作当做礼物回馈给委托人。经济学家认为这种类似礼物交换的行为是基于人类普遍具有一种公平互惠偏好。公平互惠偏好首先由Rabin Matthew在他1993年的一篇著名的论文里提出。他指出人们并非一味的利己,也并非一味的利他。一个在某些场合对别人友善的人在另外一些场合也会出现不善的行为。其中的缘由是人们往往会根据对方的行为去判断其行为背后的动机,然后采取相应的行为。如果对方行为背后的动机是善意的,那么自己也会选择善意的行为;如果对方行为背后的动机是恶意的,那么自己也会选择恶意的行为,即使采取这样“争锋相对”的行为会给自己带来额外的成本也在所不惜。所以简单的说,公平互惠偏好就是“以善对善,以恶对恶”。其中“以恶对恶”被称为消极互惠(Negative Reciprocity),“以善对善”被称为积极互惠(Positive Reciprocity)。在礼物交换博弈实验中,老板在正常情形下本来只需支付最低工资,但却支付更高的工资给员工,这被员工理解为“善”;员工有“以善对善”的积极互惠动机,因此愿意以努力工作来回馈老板对自己的“善”。老板虽然支付了高工资,但却因为员工努力工作反而增加了企业的利润。

另外一个礼物交换博弈是在真实情形下发生的。20世纪初的美国汽车产业里,工人消极怠工现象非常严重,即便开除这些工人,工人也可以马上在另外一家工厂获得同样的工资。福特决定把工人的工资从2.34美元的市场工资提高到5美元,虽然工资增幅超过100%,却因为工人的积极工作,效率大增,利润也增加了。

二、 不完全契约

公平互惠偏好还可以解释激励契约的不完全性。Fehr、Klein和Schmidt在一个实验里,把实验对象分为委托人和代理人,由委托人选择契约,由代理人选择努力程度。契约包括较为完全的“激励性契约”和较不完全的“信任性契约”。“激励性契约”下代理人的努力可以观察,并且可以被第三方机构如法庭等证实。一旦代理人的努力程度没有令委托人满意,委托人可以对代理人进行惩罚。不过惩罚是有上限的,并没有达到完全契约所要求的最佳惩罚值,因此“激励性契约”虽然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激励性,比较完全,但并非是一个完全契约。“信任契约”则是由委托人首先向代理人宣布,如果代理人足够努力,委托人会向代理人支付一笔奖金。但该契约存在双重道德风险。一是代理人付出了足够的努力,但事后委托人不兑现承诺,不向代理人支付奖金,这是委托方的道德风险;二是代理人没有付出足够的努力,但宣称付出了足够的努力,要委托方向自己支付奖金。之所以代理人会这样做,是因为代理人的努力虽然可以被双方所观察,但并不能为法庭所证实。这是代理方的道德风险。因此“信任契约”要有效执行,必须依赖于双方的相互信任。所以“信任性契约”与“激励性契约”相比,是较为不完全的。然而实验结果却表明,委托人往往会选择不完全程度较高的“信任性契约”,而不是完全性程度较高的“激励性契约”。而且“信任性契约”的最终效率往往高于“激励性契约”。这是经典激励契约理论无法解释的。因为根据经典激励契约理论,人是纯粹自利的,具有机会主义行为。只有完全性较高的“激励性契约”才能防范人们的机会主义行为和各种道德风险。而根据行为激励理论,委托人之所以选择不完全性程度较高的“信任契约”,是因为委托人相信代理人存在公平互惠偏好,通过选择“信任性契约”表示出对代理人的信任,而代理人也通过努力工作表达出委托人的信任,然后委托人通过支付高水平的奖金来回报代理人的信任。这样双方的信任关系不断被强化。如果委托人一开始就选择完全性较高的“激励性契约”,这会被具有公平互惠偏好的代理人理解为委托人对自己的不信任。由于不会担心受到完全的惩罚,因此代理人并不会付出高水平的努力水平,导致完全性程度较高的“激励性契约”的最终效率不如完全性程度较低的“信任性契约”。

三、 超完全契约

行为激励不仅能解释激励契约的不完全性,而且还可以解释激励契约的超完全性。由于外在风险的存在,企业的收入并不由代理人的努力单独决定。宏观经济进入上升通道,市场繁荣,那么即便代理人努力程度不变,企业的收入也会增加。经典契约理论认为,企业的收入增加仅仅是因为宏观经济繁荣,而员工并没有更加努力,那么委托人不必向代理人支付更高的工资薪酬,因为这并不具有激励作用,委托人只应该对代理人的努力进行激励。而现实是,代理人会获得“运气支付”,也就是说既会因为自身的努力而获得报酬,也会因为外部的好运气而获得报酬,激励契约表现出一定的“超完全性”。(Bertand & Mullainathan,2000)。行为激励理论对此的解释是,当外在好运气带来企业收入增长时,如果代理人的报酬不变,那么委托人的报酬必然增加。而具有公平偏好的代理人会比较委托人与自己的收入差距而感受到不公平,为了避免代理人因为不公平感带来的负效用,委托人有必要向代理人支付更高的工资报酬。当然,如果外在坏运气带来的企业收入减少甚至亏损时,具有公平偏好的代理人比纯粹自利偏好的代理人更能接受更低的工资报酬,甚至可以低于自己的保留工资报酬。所以不难理解在宏观经济欠佳的环境下,经常有新闻报道某公司高管愿意接受降薪甚至接受年薪1元的的工资报酬。

四、 货币激励困境

经典的激励理论认为,人们是由经济利益驱动的,货币具有较强的激励作用,然而现实中货币有时会出现激励困境。在一次著名的智商测试实验中,实验者把实验对象分成四组:免费、答对1题奖1角钱、1元钱或3元钱。根据经典激励理论的预言,成绩从高到低的小组顺序应该是奖励3元、1元、1角、免费。实验结果出乎预料,表现最差的并不是免费的小组,而是答对一题奖1角钱的那个组。在另一个实验中,实验者让孩子去筹集慈善捐款,然后分别按照慈善捐款的10%、1%和0%进行奖励。实验结果是,没奖励的小组和获得10%奖励的小组筹集到的捐款多于按照1%进行奖励的小组。

行为激励理论对此的解释是,人类的行为是由以下两种因素之一驱动的,一种是货币因素,这往往发生在市场交易过程中;另一种是伦理规范因素,这往往发生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这两类因素是相互冲突的。在上述实验中,当行为是免费的时候,人们就按照社会伦理规范行事,比如义务参与智商测验,是基于为科学奉献的精神;而义务参与慈善捐款,是基于救助他人,让社会变得更美好的高尚情操。当人们的行为与经济利益挂钩的时候,人们就开始按照市场规则行事,根据收入成本分析来选择自己的行为,所以才会出现“小奖不如不奖”的结果。

五、 团队生产

经典的激励契约认为,团队生产中由于个人的努力不可相互观察(或不可验证),从而大家都会偷懒,相互搭便车,不能实现帕累托效率最优。(Alchian & Demsetz,1972;Holmstrom,1982)。行为激励理论表明,基于公平互惠的偏好,团队生产中的人们会相互合作。下面用一个简单模型来说明这一点。

假设甲乙两人进行团队生产,两人可以选择努力,也可以选择偷懒。下面是两人进行团队生产的收益矩阵。

我们首先看个人理性选择下甲的决策。给定乙努力,甲偷懒的收益为3,努力的收益为2,因此偷懒比努力好;给定乙偷懒,甲偷懒的收益为1,努力的收益为0,因此偷懒比努力好。也就是说,不论乙如何选择,甲的最佳选择是偷懒,偷懒构成甲的占优战略;同样,偷懒也是乙的占优战略。因此(偷懒,偷懒)构成上述博弈的占优战略均衡,两人的收益分别为1。但是从集体理性的角度,两个人应该相互合作,共同努力,各获得2的收益,这样才符合Pareto效率最优。

现在,如果两人都具有公平互惠偏好,并且假定公平系数为?滋。引入Rabin(1993)对公平偏好函数的定义,那么把融入了互惠公平偏好的效用函数写入新的收益矩阵里。

我们发现,当公平系数u>2时,上述博弈变成协调博弈,(努力,努力)和(偷懒,偷懒)构成协调博弈的两个解。其中(努力,努力)是原有博弈不存在而新出现的公平均衡。引入互惠公平偏好,从而走出了原有的囚徒困境,实现了团队的有效合作。这个例子说明,只要团队成员具有互惠公平偏好,那么可以通过激发大家的互惠公平偏好实现团队生产的帕累托最优。

六、 工资刚性

一个普遍的宏观经济现象就是工资具有刚性(或粘性)。工资刚性的成因很多,行为激励理论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释。假设一个企业里存在互惠型和纯粹自利型两类员工。员工知道自己的类型,但企业不知道。也就是说员工的类型是其私人信息。根据Siemens(2005)的理论,当企业同时雇佣这两类员工时,企业并不能制定区别性的报酬契约来分离这两类员工。由于报酬契约无法分离,因此报酬契约在外在宏观经济繁荣时弹性大,而在外部宏观经济萧条时弹性小。其原因在于,宏观经济繁荣时,企业收入增加,纯粹自利型的员工的最优报酬契约是不变的(如果员工的努力程度并没有增加),但是互惠型员工的报酬契约具有超完全性,也就是说互惠型员工的报酬会随着企业的收入增加而增加(即使员工的努力水平并没有变化),否则互惠型员工会感觉到不公平。由于企业不能制定区别性的报酬契约,所有的员工工资都将因为经济繁荣而上升。

当宏观环境恶化时,企业的收入大幅下降,甚至出现亏损。如果纯粹自利型员工的努力程度并没有发生改变,那么企业对员工支付的报酬也应该保持不变。但是互惠型员工的报酬契約具有超完全性,他们的工资可以随着外部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甚至可以接受低于保留工资的薪酬契约(因为互惠型员工获得了物质效用外的公平效用)。由于企业不能制定区别性的报酬契约,因此所有的员工工资在经济萧条时保持不变,从而表现出向下的刚性。

七、 结语

通过对以上著名实验和现实中的相关现象的分析,我们能够知道经典激励理论应用中的不足,在引入行为激励中关于人的的公平互惠偏好后就能够很好的得以解释,同时也对企业的激励制度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正如Fehr指出的,我们可以把公平互惠本身当做一种新的激励要素对员工进行激励。因为公平互惠会大大改善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促进企业内部的和谐,和谐的组织氛围有利于企业的员工增强组织认同感,增加工作满意度,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 J Laffont, D Martimort,著.陈志俊,等译.激励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第一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Fehr, E., Kirchsteiger, G., Riedl, A.Does Fairness Prevent Market Clearing? An Ex- 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3:437-460.

3.Bowles, Samuel.Microeconomics: Behavior, Institutions and Evolution.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4.

4.Bertand, M ., Mullainathan, S.Do CEOs Set Their Own Pay? The Ones without Principals Do.N BER Working Papers 7604,2000.

5.Gneezy, Rustichini, Pay Enough or Don't Pay At All,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 2000,(115):791-810.

6.Alchian, A.A., Demsetz, H. Production, Information, Costs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2,62(3):777-795.

7.Holmstrom, B.Moral Hazard in Teanm.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1982,(13):324-340.

8.Fehr, E., Gacher, R.Cooperation and Punishments in Public Goods Experiment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0,(90):980-994.

9.Hamilton, B.H., Nickerson, J.A., Owan, H.Team Incentives and Work Heterogeneity: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Teams on Productivity and Participation.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003,111(3):465-497.

10.肖文.企業激励链研究.电子科技大学学位论文,2007.

11.廖小菲.基于股权激励的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研究.南京理工大学学位论文,2007.

12.朱平辉.企业家行为的博弈分析.厦门大学学位论文,2002.

13.郭晔.“有限理性”框架下证券交易监管研究.厦门大学学位论文,2002.

14.于璐.现代公司激励机制研究.四川大学学位论文,2003.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资助项目(项目号:08AJY026);重庆市教育规划课题(项目号:2012-GX-049;2014-GX-006);重庆师范大学基金项目(项目号:2011XWQ08;11XWB038)。

作者简介:孟卫东(1964-),男,汉族,重庆市人,重庆大学副校长,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机制设计理论、战略管理;汪翔(1977-),女,汉族,贵州省遵义市人,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博弈论与机制设计理论;吴国东(1973-),男,汉族,四川省仁寿县人,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重庆大学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博弈论与机制设计理论。

上一篇:教师课堂管理十大实用技巧下一篇:王雅茹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