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克伯格的创业经历

2024-05-03

扎克伯格的创业经历(通用7篇)

篇1:扎克伯格的创业经历

扎克伯格的创业经历

扎克伯格的创始

一:基本情况

扎克伯格生于1984年,在美国纽约州长大。作为牙医和心理医 生的儿子,扎克伯格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从小就是个电脑神童。10岁的时候他得到了第一台电脑,从此将大把的时间都花在了上面。高中时,他为学校设计了一款MP3播放机。之后,很多业内公司都向他抛来了橄榄枝,包括微软公司。但是扎克伯格却拒绝了年薪95万美元的工作机会,而选择去哈佛大学上学。在哈佛,主修心理学的他仍然痴迷电脑。在上哈佛的第二年,他侵入了学校的一个数据库,将学生的照片拿来用在自己设计的网站上,供同班同学评估彼此的吸引力。

黑客事件之后不久,扎克伯格 就和两位室友一起,用了一星期时间写网站程序,建立了一个为哈佛同学提供互相联系平台的网站,命名为 facebook 在2004年2月推出,即横扫整个哈佛校园。2004年年底,Facebook的注册人数已突破一百万 扎克伯格干脆从哈佛退学,全职营运网站。

二:扎克伯格创业经历

·Facebook(脸谱网)创始人,被人们冠以“盖茨第二”的美誉。哈佛大学计算机和心理学专业辍学生。

·Facebook是美国第二大社交网站,微软2.4亿美元赢得Facebook1.6%股份收购权。

facebook网站发展

facebook在2010年的注册用户已经超过了4亿,同时在线人数也超过了1亿,并且首次在2009年实现了正常运营,即不用再靠风险投资过日子,他扎克伯格的创业经历

通过网站的广告收入已经能够维持自己的开销。并且在这个时候股票在私股的交易中显示这家网络公司的市值已经有150亿美元。而扎克伯格明确表示最终肯定会上市,但是现在并不急于进行上市,在2010年福布斯公布的资产排行榜里,扎克以40亿美元成为了最年轻的入榜人。

从零到百亿Facebook Facebook发源于哈佛大学,是目前社会化网络和web2.0的风向标。这个网站目前全球排名第8位,微软公司刚刚宣布投资2.4亿美元以发展其广告事业。估值超过150亿美元。而Facebook开放平台的推出,更是让互联网业内认为它是最有可能和Google比肩的公司。Facebook创建于2004年2月。这样的高速增长和短短四年多取得的成就,成为当今互联网发展的一个奇迹。因为创建了社区网站Facebook,23岁的马克·扎克伯格 据说身家已超过30亿美元。近日,这位和微软总裁比尔·盖茨一样为创业而从哈佛退学的年轻CEO接受了美国CBS资深电视新闻女记者 的采访,谈了他自己,也谈了被认为将成为第二个Google的他的网站。

北京时间11月3日消息,如果把Facebook看成一个国家,那么它的人口数足以登上“世界第三大国”。

二十六岁、统领这个虚拟大国的扎克伯格成了全球风云人物:他是最年轻的亿万富豪,身价高达六十九亿美元;是英国首相卡麦隆一上任就要用视讯对谈,请益“管理众人之道”的重要企业领袖;他也是最近几本新书、一部新电影锁定的主角。

不少人都曾怀疑,这个一头棕色卷发、稚气未脱、上台讲话常常紧张到满身大汗的小伙子,为何能够创业成功?

“扎克伯格的视野非常、非常大,”《Fortune》资深科技记者寇派崔克观察,他很清楚Facebook未来要怎么发展,而且他虽然年轻,却有本事找到一群能力优异,又跟他志同道合的高手组成管理团队。扎克伯格的创业经历

人红是非多,十一月即将在台上映的新片《社交网战》,把扎克伯格描写成待人苛刻、工于心计的创业天才。“除了说这部电影是虚构的,我真的不晓得该怎么说,”他苦笑。

今年七月,扎克伯格与刚出版新书《Facebook效应》的寇派崔克共同参加加州计算机历史博物馆举行的一场对谈,以下是他的谈话整理:为了纪念Facebook用户突破五亿,我们搜集了过去这几年来,大家使用Facebook的各种真实体验。例如,丹麦的前总理利用Facebook,找到了一群慢跑的同好;还有一位康乃狄克州的市长在Facebook上发现,有个选民病急,需要换肾,他就捐出自己的一颗肾给对方。

我们有很多这种精彩感人的故事,但也有很多的故事很平凡,他们只想跟关心的好友家人保持联系,而Facebook就成了最方便的工具。

我们打造的是一个连结亲朋好友的平台。从前的人利用面对面的方式相互沟通,后来开始打电话连络,但始终缺乏一种理想的系统,让大家可以跟自己的好友、跟那些你很关心或很有兴趣的人,随时保持联系。

人类走向分享、开放、透明

Facebook让大家做到了这些,现在每个人都可以在Facebook上分享自己的讯息与意见。我一直认为,人们会愈来愈愿意与他人互动分享,整个世界也会走向开放与透明,这将是未来十到十五年最重大的社会趋势之一,我们希望能推动社会,往这个方向发展。

从公司创立开始,我们的团队对于Facebook的经营理念,都有很强的认同感与目的感,我们相信,只要让人们拥有分享、连结的工具,就会打开无限的可能;只要把平台做好,就会有其它人利用它来开发各种社交应用,创造出各种新体验。这种明确的目的感,给了我们前进的力量。扎克伯格的创业经历

网络世界不断快速演变,几乎每年都有新的东西出现。Google出现时,我还在念中学,搜寻引擎让你寻找任何想要的信息;Napster让你找到任何想听的歌;后来又有维基百科,让你找到任何想要的参考数据。

网络有各式各样的服务与应用。不过我认为,人最感兴趣的,还是其它人发生了什么事,这也正是Facebook为什么那么受欢迎的原因。

外界常把MySpace拿来跟我们做比较,问说:很多人喜欢MySpace是因为它又酷又好玩,所以要是有一天,Facebook不再那么酷的时候,怎么办?

Facebook不必酷,但要有用

我们的目标不是要做很酷的网站,而是要做有用的平台。酷眩的东西终究会褪流行,有用的东西却不会,它可能会延续很长一段时间。这就是我说的,Facebook的公用事业特质,我强调的就是要有用。

再过几年,将会有更多人使用社交网络,我们必须确保,Facebook是最好的一个。

我们有一千五百个员工,算是个小公司,目前只有四百个工程师在写程序,地球上没有任何一个组织只用四百人来帮五亿个用户写程序。我们还在成长,还有太多的创新要做,所以我总是担心,我们够不够快?我们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发展得更快。

很多人问我,Facebook发展到五亿用户的规模,我的角色是不是也要有所改变,不只做产品,也要向外沟通?

我还在学习如何当CEO.我十九岁创立Facebook时,什么也不懂,后来搬到加州,运气好遇到了一些人帮忙。但是一路上,该犯的错,我们差不多也都犯过。如果未来的五年还会像过去五年这么刺激的话,我们一定会遇上许多困难的决策,我必须花很多时间好好思考,如何做出正确的决定。

我认为,想要成功创业,必须掌握两大关键。扎克伯格的创业经历

第一是要有非常清楚的方向,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因为会有太多事情让你分心,如果没有明确的目的感,你就可能会走偏。我曾经看过苹果乔布斯的一段访问,他对想要创业的人提出的建议,就是你一定要真的热爱你所做的事。

第二,必须建立一个好团队。我花了非常多的时间在这上面,一定要找到能够处理横向扩张架构、最厉害的工程部主管;能够跟每个人沟通产品计划、最优秀的产品部主管;以及最顶尖的业务主管。这个团队的任何一个人都有本事管理整个公司,就算我哪天不见了,他们任何一个人都能搞定全公司的事。

外界形容我是亿万富翁,说我的公司价值二七○亿美元,谁在乎这些?以后我只想住在公司附近,天天走路上下班。我们最近刚搬到新的办公室,加州风景这么美,我要求助理帮我在公司附近找新公寓,她找了好几个礼拜,后来在我出差时打给我说,“我找到了一栋房子,我要租了!”我根本还没看过那地方,但我不在乎,反正我只想要走路回家睡觉,再走路到公司上班。这就是我。

我真的希望,任何人在报导或介绍Facebook的故事时,至少一定要把真相弄清楚。例如,我就很感谢你投入这么多时间,访问了业界几十位知情人士,即使我不见得同意你书里的所有内容,但我接受这是认真的新闻报导。

然而除了你的书,另一本描写我们的书却是由一个小说家执笔,然后拍成电影。当初我没有接受他的采访,是因为我们从一开始就知道,他要写的是虚构的故事。

《社交网战》是虚构的电影

他告诉我们,“我最想做的,是写出一个最有趣的故事。”所以我不想参与其中,免得明明不是真的,却被说成是来自“我们跟扎克伯格的访谈”。那部电影就是根据这本书,除了说它是虚构的,我真的不晓得该怎么说。

你知道吗?电影里饰演我的那个男主角,他的表哥就在我们公司,而且是Facebook动态消息的首席设计师,我每个礼拜都要跟他碰面开会,讨论新设计。他很棒,是真的有两把刷子。扎克伯格的创业经历

我大概不会去看这部电影,他们说我是为了追女生才创立Facebook,但事 实上,我从成立Facebook之前,直到今天,都跟同一个女孩交往.三:成功经验

志向

志向,或者说对个人成就的目标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人们希望获得成功、认同感、尊重、金钱、权力和名誉。如果你相信电影《社交网络》中所说的,那么扎克伯格开发Facebook的初衷是为了女孩。不过,成功总是相对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扎克伯格对成功的定义也在变化。

志向并不需要总是挂在嘴边。当文克莱沃斯兄弟雇佣扎克伯格为他们开发社交网站时,扎克伯格从未说过想要开发自己的网站。当文克莱沃斯兄弟知道扎克伯格的志向后,已经为时太晚。

洞察力

设计的问题使得MySpace用户可以对个人页面进行随意订制。不过这带来了一个混乱的环境,而用户更喜爱Facebook清爽的界面。

Facebook并没有想出任何“革命性”的理念。如果说Facebook有何成就,那么就是扎克伯格等人发现了所有人的需求,而不仅是部分用户的需求。在Facebook获得发展之前,人们在网上寻找他人很困难。然而,这样的功能已经很自然地存在。这样的发展是一种“进化”。需要指出的是,Facebook的大部分成功并不是全新的,而是在现有技术基础上的扩展和改进。

一些批评者认为,扎克伯格缺乏领袖魅力。实际上,领袖魅力是洞察力的一部分,这样的能力帮助你说服其他人接受你的看法。不过,领袖魅力本身并非成功的必备要素,而是一个加速器或催化剂。对扎克伯格而言,Facebook快速增长本身已成为他展现个人魅力的方式。扎克伯格的创业经历

执行力

如果去了解Facebook推出初期的功能,那么可以发现功能非常简单。在用户数增长的过程中,Facebook也在不断增加新功能。这就像是在3万英尺的高空更换飞机引擎而不出现问题。Beacon和对隐私设置的调整是Facebook的失误,但这样的失误并未影响Facebook的发展。

决心

美国前总统柯立芝曾说过:“世界上没有什么可以替代毅力。才华不能,许多不成功的人都不缺才华。天赋不能,没有获得回报的天才比比皆是。教育不能,世界上有着太多受过良好教育的弃儿。毅力和决心是无所不能的。‘努力前进’的口号已经解决并将继续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

1995年,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也表示:“我相信,区别成功创业者和不成功创业者的一半因素在于是否坚持不懈。”

在扎克伯格的经历中,决心、动力和毅力是最重要的因素。他抢在被文克莱沃斯兄弟知晓之前不知疲倦地编写代码,将Facebook推广至其他大学,应对了MySpace的竞争,解决了与文克莱沃斯兄弟之间的法律纠纷,并试图探索如何利用用户隐私。

运气

在体育界和商业界,运气是最好的朋友。扎克伯格见到西恩·帕克(Sean Parker)几乎完全是靠运气,而帕克为他引荐了皮特·希尔。而没有希尔的帮助和第一笔投资,扎克伯格可能现在已经不是CEO。不过运气同样来自努力。

时机

谷歌并非第一个搜索引擎服务,YouTube不是第一个视频分享网站,而Facebook毫无疑问也不是第一个社交网站。在Facebook之前,被人们了解的社交网站就包括Geocities、Tripod、Friendster、Tribe Networks和MySpace。扎克伯格的创业经历

扎克伯格很好地把握了时机。他拖延了文克莱沃斯兄弟的项目,在哈佛大学率先推出Facebook并推广至其他高校,在适当的时刻将公司迁往加州,拒绝了维亚康姆和雅虎的收购,并完成了与微软的合作交易。

外界将Facebook的IPO与谷歌IPO进行比较是可以理解的。不过,谷歌推动了互联网公司新一轮的发展,而Facebook在多家互联网公司上市后才申请IPO。而此前上市的互联网公司目前表现并不是很好。

谷歌的IPO使该公司成为互联网行业的领头羊,而Facebook未来也将成为个人和机构投资者眼中的首选股,并推动市盈率等比率的上升。

在这样的成功公式中,前4点因素是个人可以控制的,而后两点并不完全可控。尽管外界对扎克伯格毁誉参半,但在创业者群体中,扎克伯格是一个倍受尊敬的人物。正如迈克尔·乔丹(Michael Jordan)所说:“我一生中多次失败,这就是我。四:启示

成功不是偶然的,而是对有准备的而言的,成功需要条件,需要准备更需 胆识和勇气还有创业的条件,要有很大的社会因素,以及来自朋友和家人的帮忙。成功是机会的积累和经验的积累。成功对我们来说是来之不易的对我们来说是很大的挑战。1.敬业;

2.与所有同事分享利润,把他们视为合伙人。鼓励你的同事持有公司股份,将股权打折卖给他们,承诺退休后给予股票。

3.激励你的合伙人。设置高目标,鼓励竞争,奖励要丰厚。4.交流沟通。要与你的合伙人交流,信任他们。5.倾听公司中每一位员工的意见,广开言路; 6.感激你的同事为公司所做的每一件事。7.成功要大肆庆祝,失败则不必耿耿于怀; 8.超过顾客期望--要做得比顾客期望的更好; 9.比对手更好地控制费用;

10.逆流而上,另辟蹊径,藐视传统的观念。扎克伯格的创业经历

总之成功需要很大的努力和付出,我们要加油努力才能做一个成功的人,成功是来之不易的,所以我们要积累经验和机会。

篇2:扎克伯格的创业经历

一部《社交网络》又把27岁亿万富豪扎克伯格推到了风口浪尖,一个被哈佛精英社交圈拒之门外的IT宅男,却用自己的方法改变了全世界人的交友方式。

企业文化就该是自由而令人舒适的,交流顺畅了,思想的碰撞才会最终促成项目。一个成员间说着不同逻辑的语言、不能自由沟通的企业一定会出问题。

扎克伯格说,自己经常引导员工学习共处,帮助他们熟悉其他成员的思维逻辑,从而实现有效交流。扎克伯格认为,要尊重员工的点子,并在充分信任的基础上授权员工去实践。在他看来,正是这种看似无序的企业文化,使Facebook得以保持创新力并持续发展。

大家各司其责,很少向他人求助,但有一点是相同的:我们都试图找到一种颠覆现状的方法。也就是说,如何让这些天才的工作效率达到更高,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或许可以摒弃无休止工作的模式,毕竟他们开发的不是小儿科产品。

人员管理和做公司的CEO与做室友很不一样,真正做一件事和设想一件事也非常不同。也许有一天公司规模会发展到上千人。如何支配时间去做更多的事很关键,这与你所学的技能没什么联系。

名叫 Joe Hewitt 的移动开发者也在离开 Facebook 之际在自己的个人博客中写下了一段感想,其中高潮部分是:你经常会听到扎克和其他人说要保持公司的创业本性,而他们最直接的实践就是鼓励员工们勇于尝试新 idea。尽管有些项目最终还是要获得上层的批准,但是你真的可以自主决定走得很远。Facebook 总使我感觉这家公司是由下而上驱动得,也就是说工程师们和设计师们担负起了推动公司发展的责任,而不是等着管理层去瞎指挥告诉他们应该干什么。即便将来你无法预测他们是否仍会保持这样的做法,但是我待在那里的那段时间(员工从 250 人增长到超过 2000)我感觉公司是一直保持着这种氛围的。虽然 Facebook 是一家技术公司,但是我们的决策点却是人的需求而不是代码,我们不是为了技术而去追求技术,而是从一开始就思考怎样才能更好的改善人们的生活,然后才是去开发必须的技术来实现这一目标。

在职业生涯中,一个人的兴趣是第一位的,在机会合适的环境中,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是最有意义的最有价值的。虽然,扎克伯格是学心理学的,当时,他从小喜欢计算机编程,所以在他大学期间,主修心理学,在他业余时间都是在玩计算机编程。因为程序设计的过程完全是一种在头脑深处激发灵感的过程。人们把所想,所见,所闻的东西,通过计算机编程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是人类历史第一种用点子的方式制造出来的。扎克伯格在大量编程过程 中,又有很好的教育背景,揣摩到了人的心理所想,逐渐找到现今社会上所需要的东西,那就是社交网络,人们特别是大学生在这个网上忙的乐此不疲,从而他也获得了成功。

《哈佛商业评论》说:“听,其实是我们有待开发的潜能。” 说得愈少,听到的就愈多。只有很好地听取别人的,才能更好地说出自己的。倾听是心理学上很重要的一种与人共同的方式。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一个人在强,能力也是有限的,需要依靠大家的力量。在互联网时代,某个人的创意是至关重要的,当时,要想完善这个系统或平台,则需要依靠大家的智慧,马克就是这样的。好的企业家往往积极思考,有胆识,能够很好地应对紧张情绪。他们也善于倾听,然后将其转化为互动式学习。那么整个团队也会变得善于倾听。

如何成为一名出色的倾听者,下面有几个方法:1、2、3、4、5、倾听时,言行需保持一致

篇3:扎克伯格的明日帝国

互联网时代,企业的危机从来不是做了什么,而是没有做什么。全球最大的社交巨人Facebook也在为“抢占未来”而布局,但其技术研发和收购行为并非广撒网式的筛选,其创始人扎克伯格下賭注的三个未来都为同一个核心目标而服务——社交连接。

本文中,扎克伯格和他的高管们独家披露了很多公司信息,让我们得以了解这家拥有全球六大社交平台中的四个(Facebook、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Instagram,另外两个是YouTube和微信)的公司,是如何成长、学习,以及为未来做准备的。这也许能对我们的企业在面对未知时如何准备有所帮助。

或许是年少成名,又或者是他的外表与简单穿着,扎克伯格和他的公司长期以来被低估甚至唱衰。

但采访这家公司的时候,熟悉扎克伯格的人没有给我讲些“他天才般的决定改变了一切”的轶事,他们只是称赞:扎克伯格有好奇心、有恒心、能够利用和分配资源,并致力于提高Facebook和他自身的能力,以及他有将宏伟目标拆解成可执行的小目标的能力。

“你当然可以广泛撒网,不聚焦于某个特定产品,然后看哪些业务会最终成功。但这和我们的方法不符。我们专注于某个核心目标,挖掘更深层次的潜力。”

和谷歌的策略不同,Facebook的目标是“赋予全球每个人分享信息的能力,从而让世界变得开放和互联”。扎克伯格表示,他现在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思考未来愿景。

为了推动公司业务的持续发展,扎克伯格投了三大赌注:一是发展更先进的人工智能,帮助公司更好地理解用户;二是虚拟现实,这也是其收购奥库勒斯(Oculus,一家虚拟现实游戏公司)的初衷,扎克伯格相信虚拟现实会成为未来交互的主流方式;第三则是将包括Facebook在内的互联网推广到其还没有覆盖的近40亿人中,具体方法之一是让无人机在偏远山区的上空飞行。

谁是坐在CEO身边的人

Facebook布局人工智能领域已经很多年了。比如在2010年,他们就在相册产品中推出了脸部识别功能。2013年晚些时候,扎克伯格力主建立一个实验室来专门研究这个领域,他邀请到深度学习领域大牛严恩·勒昆(Yann LeCun)运营这个实验室。

与典型的Facebook年轻员工不同,勒昆已经55岁。但这位巴黎出生的纽约大学终身教授早已名满天下,他所研究的计算机视觉、图像识别以及其他技术都将帮助Facebook变得更聪明。

在Facebook的团队中,牛人比比皆是。2007年到2008年时,Facebook决定招聘更多具有硅谷经验的人,公司现任领导层中大部分都是那个时期加入的。他们挖来了谷歌的桑德伯格,Mozilla公司的斯科洛普夫等等。但在这样的团队中,扎克伯格总是能够保持稳定的领导地位,这也许与他的毅力和学习能力有关。

勒昆最早并不情愿离开学界或者纽约,扎克伯格采用变通的办法,他让勒昆将Facebook人工智能实验室的总部放在纽约曼哈顿,并承诺勒昆可以继续保留教授职位。最后,勒昆同意了他的方案,问题解决了。

由于无法每天都与勒昆进行交流,扎克伯格就安排实验室的其他人工智能研究者们坐到自己附近的办公桌,以便更好地学习互动。勒昆回忆说:“当我们搬进新办公楼时,我们和扎克伯格的距离大概3米,但他还是认为那太远了,要我们再离他近一些。”

这可以算是扎克伯格学习新知识的重要步骤,在2011年Facebook计划推出“时间线”(Timeline)功能时,扎克伯格就将其公司顶尖的设计团队安排在他的工位旁。而在收购Instagram 之后,扎克伯格还坐在其创始人斯特罗姆旁边工作了一段时间。

人工智能团队也得到了扎克伯格的授权,他们可以聚焦于更长远的研究目标。扎克伯格告诉我:“我们其中的一个目标就是面向未来5到10年,可以从人类感知的各个层面寻求技术上的突破,包括视觉、听觉、语言以及整合认知等等。”

现阶段,社交网站在收集数据方面的技术要远远高于处理和理解数据。先进的人工智能能够帮助用户找到更相关的内容,从而增强用户黏性,并给你推送更多更聚焦的广告。人工智能的研究成果将影响到Facebook的其他三个社交产品,还有希望让Facebook将各个设备,从手表到汽车都连接起来。

不过现在人工智能团队还是从一些小地方入手解决问题。一位来自于巴黎的人工智能专家正在实验室里教计算机理解一些概念,比如“约翰现在在球场”和“约翰捡起了足球”,从而让计算机处理类似于“足球在哪里?”的搜索请求。每个训练模型大约采用50个单词的词汇,这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词,研究人员能够更好分辨机器学习进展。这位专家告诉我:“这不是大数据,这是一种特别特别小的数据。”

勒昆让这个实验室有了浓厚的学校气氛。实验室的研究者不局限于跟随Facebook各个产品线的发展计划,还可以按照各自的学术研究方向分成不同小组,依托机器学习进行研究,并负责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功能。

他们孵化的技术也不断被武装到Facebook产品上,比如“时刻”,就是一个可以帮助用户识别出照片里的不同朋友,从而让用户更好地与不同朋友分享不同照片。一名研究员很享受这些成果:“其实大多数研究者很关心他们的研究能有多大的实际用途,在学术界,你最大的产出可能就是你的论文在学术会议上被查看了多少次。”

而实验室的工作也已经直接影响到Facebook底层的运营体系,比如更好的僵尸用户和垃圾信息预防体系,以及更精准和自动化的广告评测机制,过去这项工作都是人为完成的。公司的CTO迈克·斯科洛普夫说:“我曾开玩笑说,这个实验室团队提前做了未来五年要做的事。”

VR用来做什么

扎克伯格是个游戏狂,最热衷的游戏是《文明》(Civilization)。布兰登·艾里布曾经参与制作过这个游戏,他现在是奥库勒斯的CEO,这家致力于虚拟现实游戏的公司在2014年被Facebook以20亿美金收购。

而扎克伯格对虚拟现实的兴趣要回溯到他在手机上的挫败经历,Facebook没有造出自己的手机平台。“这是我最后悔的事情之一。”扎克伯格惆怅地说。

于是扎克伯格押注了VR(即虚拟现实):这将是下一个主要的计算平台,会像手机超越电脑一样取代手机。并且,人类的本性是不会变的。

“如果你去观察以前人们在计算平台上所花费的时间,无论是在电脑桌面还是手机桌面,有40%的时间都花在了某种交流工具与媒介上。”扎克伯格说,“从长期看来,当奥库勒斯最终变成一个更加成熟的平台时,我敢打赌人们还是会把40%的时间用在社交类似的事情上。这正是我们了解的部分,也是我们能做的部分。”

奥库勒斯在九月份与Facebook共同推出了具有360°视角的视频媒体:如果是在网页上,人们可以用鼠标拖动画面改变视角;如果是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转动设备的方向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看同一个视频。

不过,在扎克伯格的想法被实现之前,奥库勒斯并没有改变其近期目标——推出Rift虚拟现实头盔,并用之来吸引硬核游戏玩家。

被Facebook收购的公司其实大都获利颇多,而不是像外界担忧的那样被毁掉。

当2012年4月宣布收购Instagram时,Facebook刚刚完成IPO不到6个星期,彼时,互联网上充斥着《Facebook如何毁掉Instagram》或者《毁掉Instagram的五种方式》等文章。

但扎克伯格让Instagram的两位创始人斯特罗姆和克雷格继续负责原有团队,并鼓励他们保持原先的团队文化,同时在资源方面给予极大支持,包括接入Facebook招聘系统以及Facebook研发的反僵尸用户系统等等,从而让Instagram跑得更快。

斯特罗姆说:“扎克伯格和我在产品层面有很多沟通。想象一下,多少硅谷公司做梦都希望自己的董事会能同时拥有扎克伯格、桑德伯格、斯科洛普夫这样的人啊。”

在被Facebook收购后,Instagram的用户数量迎来井喷式增长,短短十月增长了3倍,又在接下来的13个月里再次翻番,目前这家图片社交网站拥有4亿用户。这笔收购基本成了Facebook收购整合模式的样板。

就像对待任何一个新合资企业,扎克伯格并不急着从奥库勒斯获得利润,“长期来看,我们需要确定它是可持续的。”他说,Facebook要判断的是奥库勒斯的潜能。

并不是所有人都看好VR。《华尔街日报》质疑Facebook过于前卫。有分析师担心人们的预期太高,“消费者梦想着毫无违和地进入这些互动环境,与朋友进行交流,但这个科技还在雏形之中。”

这个市场的竞争也十分激烈,索尼与HTC将在下一年推出自己的VR头盔。还有谷歌,它的Cardboard工具包可以在智能手机上提供体验虚拟现实的机会,其风头与奥库勒斯不相上下,而成本只有15美元——奥库勒斯公布的头盔及一台PC的成本大约是1500美元。

扎克伯格心中对奥库勒斯的未来有更宏大的计划。10月,扎克伯格和艾里布公开宣布,奥库勒斯正在研究AR,即增强现实,这种技术能将虚拟物体覆于真实世界之上。

如果奥库勒斯能浓缩成一副眼镜似的装置,并让你同时看见真实和虚拟的世界,“这将是许多人需要购买的最后一件电子产品。”扎克伯格说,而这一次,Facebook将成为售卖这件产品的公司。

无人机的另一种飞行模式

2014年,Facebook通过投资一家英国初创公司Ascenta,立即成立了无人机部门。一如既往的,扎克伯格的远见卓识是其强大的招聘手段。

他亲自给NASA喷气式推进实验室做激光通信工作的大牛打电话。“你想干吗?”对方问。“我们要连接世界,我想让你加入,我们会一起做出重大改变!”即使只是回忆当时的情境,扎克伯格也激动不已。

14个月后,Facebook发布了由超轻碳纤维制成的全尺寸原型机——天鹰座(Aquila)。新型波音737-600客机机身重量约4万千克,翼展约34米,而天鹰座翼展约42米,机身重量不到400千克。公司计划2015年底进行试飞。

但天鹰座并不是用来摄影,或是送货,它的诞生是为了把“最后的10%”连接起来——“全世界只有10%的地方,电话是其唯一与外界联系的工具。我们实验室专注的,同时也从公司的战略任务角度来看,就是想办法解决如何连接那最后的10%。”Facebook“连通”(Connectivity)实验室主任耶尔·麦古尔说。

比起无人机,麦古尔倾向于用更加中立性的词汇:HAPI连接,即高空互联网连接平台。在1.8万千米到2.7万千米的高空利用太阳能对飞行器充电,同时基本上避免天气和普通民航的干扰,公司希望它能够通过激光将高速英特网连接信号傳送给地面需求点。

项目启动之初,Facebook其实已经有很多电子硬件方面的工程经验。早于5年前,执行层判断,Facebook只有通过建设自己的数据中心和服务器,才能向数以亿计的用户提供稳定有效的服务,那时公司便开始积累这方面的经验。“连通”实验室的任务就是搭建节能、方便维修的服务器,来让公司安装遍布世界各地的数据中心。

无人机数据中心的搭建,除了电池、传输等技术问题,还有政策问题需要解决。麦古尔认为计算机科学都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无人机也只是连接的一部分。借助无人机让Wi-Fi覆盖全球,Facebook的真正野心是Internet.org。这是一个旨在连通全球的创新计划,想要为全世界不能上网的人带去互联网,而这些人占了全球人口的60%。从短期来看,这个项目是一个利他主义的行为,但长期来看,它却是以资本为导向的。

Internet.org的第一步是一个App,让人们可以免费接入Facebook、新闻、搜索、职位列表等服务。这个App已在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菲律宾、南非以及其他24个国家上线。

但是,这个App在多方面遭到了一些挫败,特别是因为它只提供经过策划的特定服务,而不是完全自由的互联网——批评者称,这违背了网络中立原则,还有投资人抨击其是“经济层面的种族主义”。

对于这些争论,扎克伯格说,“Internet.org一直在运作,从中我们也学到了很多。从连接的网络社区伙伴那里,我们一直倾听他们的反馈,并就此做了很多的修改。”调整包括了加强App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现在也能够让任何第三方开发商提交融合进App服务的申请等。

扎克伯格在Facebook上说:“没人认为这是桩好生意,因此没有人去尝试。”他亲自研究并撰写了关于连接的Facebook白皮书。

“在Facebook创立初期,我不知道该怎样发展。”他说,“我只知道这是件值得去做的事。”如今,大家都知道Facebook不仅是桩好生意,而且是家伟大的企业。扎克伯格已经依据形势重新调整了自己的雄心壮志。未来还很长,正如马克·安德森所言:“他才31岁,还有40到50年的发展空间。”

篇4:马克扎克伯格语录

2.在开发这项功能时我们犯了许多错误。不过在如何处理这些问题上,我们花费了更多的时间。我们在这个版本上的表现的确不佳,我对此表示歉意。在我对我们的错误深感失望的同时,我对收到的用户反馈表示感激。马克因为备受争议的beacon服务而做出以上道歉!

3.我们不会开发手机,对于我们而言这不是正确的战略。我们或许能够销售出1000万部手机但这只占到用户总数的1%?谁在乎这些?,这是当初对传的沸沸扬扬的facebook手机做出的回应,但在如今看来,马克将会推出facebook手机似乎不是一个秘密了!而这些回应似乎也变得毫无意义了!

4.这周我得到一部iPhone。这个周末我用了四个充电器,以便我随时能够充电。我还装了一部固定电话,以确保随时可以打电话。虽然对iphone的电池待机差做出了批评,但乔布斯和马克还是亦师亦友的关系!

5.我不知道为什么他们相信我一群白痴。这句话,相信很多人都听过,也就是这句话,表明了马克的自私一面,这是马克对于能轻松获取用户信任后,在网络聊天发表的话,以至于虽然目前已经发展到10亿用户,但仍有部分人不再相信马克了!

6.当Facebook股价在上市后不断下跌之后,扎克伯格表示:没办法,但不要忘记,Facebook在过去一直都不是一家没有争议的公司。这不是我们第一次经历起伏跌宕。

7.冷静;深呼吸;我们在听。当用户对news feed动态消息表现不满的时候时,马克用他另类带着社交风格的方式发表了一篇博客回应此事!

8.我担心所做的事情并不是能够做到的最有意义的事情。

9.我的意思是说,真正的故事可能很无聊,不是这样吗?我们坐在计算机前面写代码也只有6年的时间。

10.我们的使命是让世界更加开放、联通。通过让人们分享想要分享的内容,与想联系的人进行沟通,无论他们身在何方,我们力图实现这一点。

11.当人们发表关于我们的正面评论,一定要说不要相信这一切。当人们发表关于我们的负面评论,也一定要说不要相信这一切。

12.很简单:我们不是创建服务不是为了赚钱;我们赚钱是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我们认为这才是做事的.态度。似乎如今的马克说出的话不在显得年少轻狂,不再那么自私自利了!

13.对于公司没有推出自有移动应用,扎克伯格表示:这是最大的错误之一,但不是我们犯下的最大战略错误。我们将来会开发的。

14.社交图谱的理念是,如果勾画出世界上人与人之间的关联,就形成了社交图谱,这也是Facebook正在做的事情。一旦完成此时,你能够开始打造在它们上的服务,把它变为更多的平台,开发游戏等等。许多人都认为社交图谱是我们拥有或控制的东西,但并不是这样。这是扎克伯格在接受采访时对社交图谱做出的解释。

篇5:扎克伯格写给女儿的一封信

这两天被扎克伯格庆祝女儿出生、捐出450亿的消息刷屏了,而那封令人动容的家书,更值得细细品味:

亲爱的麦柯斯:

你妈妈和我还找不到词汇来描述你给我们带来的对未来的期望,扎克伯格写给女儿的信。你的新生活充满了潜能,我们愿你能健康快乐,以让你充分地去探索研究。你已经给了我们一个理由去反思我们希望你生活的那个世界。

像所有的父母一样,我们想要你长大后的世界比我们今天更好。

新闻总是会报道哪里出了问题,但在好多方面这个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好。健康状况在改善、贫困人群在减少、大家的知识水平在增加,人们彼此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技术在各个方面的进步意味着你们这一代的生活会比我们现在有巨大的.变化。

我们会尽全力让这种变化发生,不仅仅是因为我们爱你,更是因为我们有责任去爱护下一代所有的孩子。

我们相信所有的生命都有同等的价值,这里面包括生活在未来和现在的所有人。我们的社会有义务去为所有即将来到这个世界的生命去投资,而不是仅仅关注眼前和当下。

当下,人们主要死于五种情况——心脏病、癌症、中风、神经退行性和传染性疾病——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快在这些方面取得进展去解决问题。

当我们想到你们这一代和你的孩子们的一代如果可以不再受到这些疾病的困扰,我们就觉得我们有义务去投资让这种假设在未来变成现实。你的妈妈和我都想尽我们自己的力量。

疾病的治疗需要时间。短期比如五年或十年可能都看不出任何差别,但是从长远来看,种子播下去就会生长,终有一天,你或者你的孩子们会看到一个没有疾病的世界,而我们却只能想象那一天的到来了,家长之友《扎克伯格写给女儿的信》。

有好多机会就是这像是这样。如果社会能够把精力关注到这些伟大的挑战上,那么我们将会给你们这一代人留下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我们希望你们这一代关注两个概念:推进人类潜能和促进平等。

挖掘人类潜能就是开发人类所能到达的极限去发现一个人到底有多大的能耐。

推进平等就是要确保每一个人都有平等接近机会的权利,无论在什么样的国家、家庭和情况下出生。

我们的社会必须这样做不仅是为了正义或慈善,而是为了伟大的人类进步。

今天,你妈妈和我将用一生的时间去帮助解决这些挑战,以作出自己的小小贡献。我仍将担任Facebook的CEO,担任很久,但是这些问题太重要了,我们不能等到你更大了,或者我们更老了才去解决它们。我们希望早早地开始,在有生之年就看到成果。

当你在作为陈-扎克伯格家的下一代开始长大时,我们也开始了一个名为陈-扎克伯格的项目,与全世界的人一起努力,为下一代所有的孩子们,开发人类潜能并促进平等。在起步之初,我们将把重心放在个性化学习、疾病治疗、互联网连接,以及社区的发展上。

我们将捐出所持有的Facebook99%的股份——目前市值约450亿美元——在我们的有生之年去促进这一使命的完成。我们知道,比起已经在这个领域投入的资源和人力相比,这只是很小的贡献,但是我们想尽我们所能,与其他人一起努力。

当我们为人父母,开启我们人生新篇章的时候,我们想要分享我们对所有让这个奇迹成为的可能的人们的感恩之情。

我们之所以做这项工作,是因为在我们身后有一个强有力的全球社区。创建Facebook使我们为下一代改善世界拥有了资源,Facebook社区的每一个成员都在发挥作用。

我们之所以能朝着这些机会进步,是因为我们站在专家的肩膀上——我们的导师、伴侣,以及许许多多在这一领域做出贡献的了不起的人。

我们之所以能服务于这个社区和这一使命,是因为我们周围有相亲相爱的家人、互相支持的朋友、特别棒的同事。我们希望你的人生中也有这样深刻和鼓舞人心的关系。

麦柯斯,我们爱你,我们觉得为你和所有的孩子们建立一个更好的世界是我们的责任。我们祝愿你的一生都充满了爱、希望、欢乐,就像你带给我们的那样。我们已等不及想要看到你会给世界带来什么。

爱你的,

篇6:扎克伯格经典语录语句

良好关系至关重要。他说:“专注于与所爱的人建立良好关系,没有人能够一臂擎天。伟大的友谊令生活富有乐趣和意义。”

做你爱做的事。他说:“如果做你所爱的事,在逆境中依然有力量。而当你从事喜爱的工作时,专注于挑战要容易得多。”

――扎克伯格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门罗帕克的一所中学发表主题为“不要再说‘我不能’”的演讲。

2、不能靠一时的灵感或才华,而是需要一年又一年的实践和努力。凡事了不起的事情都需要大量的努力。

――扎克伯格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门罗帕克的一所中学发表主题为“不要再说‘我不能’”的演讲。

3、很多公司都会开发类似于视频聊天这样的功能,但Facebook的竞争对手还必须要首先打造自己的社交图谱。Facebook的工作就是保持创新。

――7月6日,MySpace创始人兼前总裁汤姆?安德森撰文披露,Facebook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在宣布推出视频通话功能时,对Google+带来的挑战做出回应。

4、两件事你需要关注--第一,保持现有的;第二,持续发展。我们现有的就是完善的应用程序,我们要保持这种风格,不靠噱头和花招。同时,要在不破坏现有水准的前提下,关注那些持续发展的、容易扩大规模的产品或趋势。

――10月26日,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在斯坦福大学发表公开演讲

5、我要做很多类似的决定,而且要靠直觉判断。我一直努力以最学术的态度去谨慎思考不同方式所能产生的不同结果,但多数时候,你必须先确定目标,知道你要什么,然后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

――月26日,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在斯坦福大学发表公开演讲

6、我要找的人得具备两个特征,第一是高智商。你可以聘请一位有工作经验的软件工程师,这个人如果做了10年软件工程师,可能这辈子都会做这行。这样挺好,这种人很能干,对公司很有帮助。还有另外一些人,他们聪明过人但缺乏工作经验,接受和学习新事物的速度很快,也能在短时间里做很多事,经验丰富的人往往做不了这些事。第二种人是我迫切需要的。

第二,要对我们的事业有认同感。一个人无论多聪明并极富效率,但如果缺少认同感,他不会真正努力。我从斯坦福挑选了几个工程师,他们没有多少工作经验,但绝顶聪明,同时很想从事这个行业,愿意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譬如创建Facebook相册。在我看来,这样的人比很多资深程序员更具价值。

――年10月26日,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在斯坦福大学发表公开演讲

7、在Facebook里,有一点我十分关注,就是友好的企业文化,大家都泡在一起,我不让员工花20%的时间去进行各自的项目,我让他们都呆在一块儿。我是说,我不是让他们非得成为朋友,而是,你懂的,我不能强迫大家在工作之余也都在一起,但可以让他们在与同事相处的时候觉得更舒服,交流得更自由,这不是一个很正式的规则,我觉得就该是这样,想都不用想,这样一来,我们就营造了一种文化,使人们可以随意交流,而且让他们能够比在官僚的机构中,或者比在个人观点不被重视的地方更好地了解彼此的想法,因为交流更顺畅了,思想互相碰撞,最终就会有人开始着手做些什么,这样就行了。

――选自斯坦福大学公开课Facebook创始人扎克“自由时间孕育自由思想”的创业演讲

8、很多公司经营的网站都声称立足于社交网络,他们的网站大同小异,提供的都是约会地点、媒体信息集萃,或者交流社区类似的信息,但是Facebook旨在帮助人们理解这个世界。我们肯定不会效仿门户网站,让用户尽可能多地在网站上消耗时间。我相信Facebook未来一定有盈利的。

――面对未知的未来,扎克伯格表示很有自信

9、我想你得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去设想未来的前景,近义词,你得有一个研发团队,他们可以一起开发你正在开发的产品,然后你就需要一个财务部,或是其他什么你以前觉得根本不需要的东西。比如去运营一个网站,使设施运转起来,来维持一个二三十的开发团队,有了人手之后,你就要去监督他们的工作,但不能过分控制他们。他们都是很聪明的人,我们雇佣他们是因为他们有着绝佳的点子以及独立研发的能力,但你还要保证这些点子和产品与标准相符,或是在产品和研发方面都很出色,有点异想天开吧。

――选自斯坦福大学公开课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创业演讲谈团队管理

篇7:扎克伯格的明日帝国

但采访这家公司的时候,熟悉扎克伯格的人没有给我讲些“他天才般的决定改变了一切”的轶事,他们只是称赞:扎克伯格有好奇心、有恒心、能够利用和分配资源,并致力于提高Facebook(脸谱网)和他自身的能力,以及他有将宏伟目标拆解成可执行的小目标的能力。

“你当然可以广泛撒网,不聚焦于某个特定产品,然后看哪些业务会最终成功。但这和我们的方法不符。我们专注于某个核心目标,挖掘更深层次的潜力。”

和谷歌的策略不同,Facebook的目标是“赋予全球每个人分享信息的能力,从而让世界变得开放和互联”。扎克伯格表示,他现在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思考未来愿景。

为了推动公司业务的持续发展,扎克伯格投了三大赌注:一是发展更先进的人工智能,帮助公司更好地理解用户;二是虚拟现实,这也是其收购奥库勒斯(Oculus,一家虚拟现实游戏公司)的初衷,扎克伯格相信虚拟现实会成为未来交互的主流方式;第三则是将包括Facebook在内的互联网推广到其还没有覆盖的近40亿人中,具体方法之一是让无人机在偏远山区的上空飞行。

谁是坐在CEO身边的人

Facebook布局人工智能领域已经很多年了。比如在2010年,他们就在相册产品中推出了脸部识别功能。2013年晚些时候,扎克伯格力主建立一个实验室来专门研究这个领域,他邀请到深度学习领域大牛严恩·勒昆运营这个实验室。

与典型的Facebook年轻员工不同,勒昆已经55岁。但这位巴黎出生的纽约大学终身教授早已名满天下,他所研究的计算机视觉、图像识别以及其他技术都将帮助Facebook变得更聪明。

在Facebook的团队中,牛人比比皆是。2007年到2008年时,Facebook决定招聘更多具有硅谷经验的人,公司现任领导层中大部分都是那个时期加入的。他们挖来了谷歌的桑德伯格,Mozilla公司的斯科洛普夫等等。但在这样的团队中,扎克伯格总是能够保持稳定的领导地位,这也许与他的毅力和学习能力有关。

勒昆最早并不情愿离开学界或者纽约,扎克伯格采用变通的办法,他让勒昆将Facebook人工智能实验室的总部放在纽约曼哈顿,并承诺勒昆可以继续保留教授职位。最后,勒昆同意了他的方案,问题解决了。

由于无法每天都与勒昆进行交流,扎克伯格就安排实验室的其他人工智能研究者们坐到自己附近的办公,以便更好地学习互动。勒昆回忆说:“当我们搬进新办公楼时,我们和扎克伯格的距离大概3米,但他还是认为那太远了,要我们再离他近一些。”

这可以算是扎克伯格学习新知识的重要步骤,在2011年Facebook计划推出“时间线”功能时,扎克伯格就将其公司顶尖的设计团队安排在他的工位旁。而在收购Instagram之后,扎克伯格还坐在其创始人斯特罗姆旁边工作了一段时间。

人工智能团队也得到了扎克伯格的授权。扎克伯格告诉我:“我们其中的一个目标就是面向未来5到10年,可以从人类感知的各个层面寻求技术上的突破,包括视觉、听觉、语言以及整合认知。”

现阶段,社交网站在收集数据方面的技术要远远高于处理和理解数据。先进的人工智能能够帮助用户找到更相关的内容,从而增强用户黏性,并给你推送更多更聚焦的广告。人工智能的研究成果将影响到Facebook的其他三个社交产品,还有希望让Facebook将各个设备,从手表到汽车都连接起来。

不过现在人工智能团队还是从一些小地方入手解决问题。一位来自于巴黎的人工智能专家正在实验室里教计算机理解一些概念,比如“约翰现在在球场”和“约翰捡起了足球”,从而让计算机处理类似于“足球在哪里?”的搜索请求。每个训练模型大约采用50个单词的词汇,这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词,研究人员能够更好地分辨机器学习进展。这位专家告诉我:“这不是大数据,这是一种特别特别小的数据。”

勒昆让这个实验室有了浓厚的学校气氛。实验室的研究者不局限于跟随Facebook各个产品线的发展计划,还可以按照各自的学术研究方向分成不同小组,依托机器学习进行研究,并负责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功能。

他们孵化的技术也不断被武装到Facebook产品上,比如“时刻”,就是一个可以帮助用户识别出照片里的不同朋友,从而让用户更好地与不同朋友分享不同照片。一名研究员很享受这些成果:“其实大多数研究者很关心他们的研究能有多大的实际用途,在学术界,你最大的产出可能就是你的论文在学术会议上被查看了多少次。”

而实验室的工作也已经直接影响到Facebook底层的运营体系,比如更好的僵尸用户和垃圾信息预防体系,以及更精准和自动化的广告评测机制,过去这项工作都是人为完成的。

VR用来做什么

扎克伯格是个游戏狂,最热衷的游戏是《文明》。布兰登·艾里布曾经参与制作过这个游戏,他现在是奥库勒斯的CEO,这家致力于虚拟现实游戏的公司在2014年被Facebook以20亿美金收购。

而扎克伯格对虚拟现实的兴趣要回溯到他在手机上的挫败经历,Facebook没有造出自己的手机平台。“这是我最后悔的事情之一。”扎克伯格惆怅地说。

于是扎克伯格押注了VR(即虚拟现实):这将是下一个主要的计算平台,会像手机超越电脑一样取代手机。并且,人类的本性是不会变的。

“如果你去观察以前人们在计算平台上所花费的时间,无论是在电脑桌面还是手机桌面,有40%的时间都花在了某种交流工具与媒介上。”扎克伯格说,“从长期看来,当奥库勒斯最终变成一个更加成熟的平台时,我敢打赌人们还是会把40%的时间用在社交类似的事情上。这正是我们了解的部分,也是我们能做的部分。”

奥库勒斯在9月份与Facebook共同推出了具有360°视角的视频媒体:如果是在网页上,人们可以用鼠标拖动画面改变视角;如果是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转动设备的方向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看同一个视频。

不过,在扎克伯格的想法被实现之前,奥库勒斯并没有改变其近期目标——推出Rift虚拟现实头盔,并用之来吸引硬核游戏玩家。

被Facebook收购的公司其实大都获利颇多,而不是像外界担忧的那样被毁掉。

当2012年4月宣布收购Instagram时,Facebook刚刚完成IPO不到6个星期,彼时,互联网上充斥着《Facebook如何毁掉Instagram》或者《毁掉Instagram的五种方式》等文章。

但扎克伯格让Instagram的两位创始人斯特罗姆和克雷格继续负责原有团队,并鼓励他们保持原先的团队文化,同时在资源方面给予极大支持,包括接入Facebook招聘系统以及Facebook研发的反僵尸用户系统等等,从而让Instagram跑得更快。

在被Facebook收购后,Instagram的用户数量迎来井喷式增长,短短10月增长了3倍。这笔收购基本成了Facebook收购整合模式的样板。

就像对待任何一个新合资企业,扎克伯格并不急着从奥库勒斯获得利润:“长期来看,我们需要确定它是可持续的。”他说,Facebook要判断的是奥库勒斯的潜能。

并不是所有人都看好VR。《华尔街日报》质疑Facebook过于前卫。有分析师担心人们的预期太高,“消费者梦想着毫无违和地进入这些互动环境,与朋友进行交流,但这个科技还在雏形之中。”

这个市场的竞争也十分激烈,索尼与HTC将在下一年推出自己的VR头盔。还有谷歌,它的Cardboard工具包可以在智能手机上提供体验虚拟现实的机会,其风头与奥库勒斯不相上下,而成本只有15美元——奥库勒斯公布的头盔及一台PC的成本大约是1500美元。

扎克伯格心中对奥库勒斯的未来有更宏大的计划。10月,扎克伯格和艾里布公开宣布,奥库勒斯正在研究AR,即增强现实,这种技术能将虚拟物体覆于真实世界之上。

如果奥库勒斯能浓缩成一副眼镜似的装置,并让你同时看见真实和虚拟的世界,“这将是许多人需要购买的最后一件电子产品。”扎克伯格说,而这一次,Facebook将成为售卖这件产品的公司。

无人机的另一种飞行模式

2014年,Facebook通过投资一家英国初创公司Ascenta,立即成立了无人机部门。一如既往的,扎克伯格的远见卓识是其强大的招聘手段。

他亲自给NASA喷气式推进实验室做激光通信工作的大牛打电话。“你想干吗?”对方问。“我们要连接世界,我想让你加入,我们会一起做出重大改变!”即使只是回忆当时的情境,扎克伯格也激动不已。

14个月后,Facebook发布了由超轻碳纤维制成的全尺寸原型机——天鹰座(Aquila)。新型波音737-600客机机身重量约4万千克,翼展约34米,而天鹰座翼展约42米,机身重量不到400千克。公司计划2015年年底进行试飞。

但天鹰座并不是用来摄影或是送货,它的诞生是为了把“最后的10%”连接起来——“全世界只有10%的地方,电话是其唯一与外界联系的工具。我们实验室专注的,同时也从公司的战略任务角度来看,就是想办法解决如何连接那最后的10%。”Facebook“连通”实验室主任耶尔·麦古尔说。

比起无人机,麦古尔倾向于用更加中立性的词汇:HAPI连接,即高空互联网连接平台。在1.8万千米到2.7万千米的高空利用太阳能对飞行器充电,同时基本上避免天气和普通民航的干扰,公司希望它能够通过激光将高速英特网连接信号传送给地面需求点。

项目启动之初,Facebook其实已经有很多电子硬件方面的工程经验。早于5年前,执行层判断,Facebook只有通过建设自己的数据中心和服务器,才能向数以亿计的用户提供稳定有效的服务,那时公司便开始积累这方面的经验。“连通”实验室的任务就是搭建节能、方便维修的服务器,来让公司安装遍布世界各地的数据中心。

无人机数据中心的搭建,除了电池、传输等技术问题,还有政策问题需要解决。麦古尔认为计算机科学都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无人机也只是连接的一部分。借助无人机让Wi-Fi覆盖全球,Facebook的真正野心是Internet.org。这是一个旨在连通全球的创新计划,想要为全世界不能上网的人带去互联网,而这些人占了全球人口的60%。

Internet.org的第一步是一个App,让人们可以免费接入Facebook、新闻、搜索、职位列表等服务。这个App已在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菲律宾、南非以及其他24个国家上线。

但是,这个App在多方面遭到了一些挫败,特别是因为它只提供经过策划的特定服务,而不是完全自由的互联网——批评者称,这违背了网络中立原则,还有投资人抨击其是“经济层面的种族主义”。

对于这些争论,扎克伯格说,“Internet.org一直在运作,从中我们也学到了很多。从连接的网络社区伙伴那里,我们一直倾听他们的反馈,并就此做了很多的修改。”调整包括了加强App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现在也能够让任何第三方开发商提交融合进App服务的申请等。

扎克伯格在Facebook上说:“没人认为这是桩好生意,因此没有人去尝试。”他亲自研究并撰写了关于连接的Facebook白皮书。

上一篇:2023年 考核自我评价下一篇:*村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