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新单位的感触的范文

2024-05-08

到新单位的感触的范文(通用6篇)

篇1:到新单位的感触的范文

到新单位的自我介绍

到新单位的自我介绍1

我叫,是湖南耒阳的,也就是一个县级市。也许很多人都没听过。但大家应该知道伟大的造纸术发明人蔡伦吧!他就是我们湖南耒阳的,至今我们那还有许多关于这位伟人的遗迹呢?有机会大家可以去看看,到时候很乐意去做大家的导游啊!如果还是不知道,那我就说大点吧!那就是衡阳,我们耒阳市隶属于衡阳。

这应该都知道吧!我现在是自动化学院学电气工程的大四学生。来这边也挺久了,对这也还算有些了解和熟悉,也有一定的人脉关系。如果大家有什么需要帮忙的话,尽管找我就行了。

大家都是老乡吗?就得多多互相帮助,关爱,一起发扬我们潇湘人的优秀传统和精神气质。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啊!我的兴趣爱好:听音乐,旅游,上网,交友,和有相同志趣的人一起做有趣的事。我喜欢的音乐:中国曲风的歌曲和R&B歌曲。如后弦,许嵩,董贞……我推荐的电影:尼古拉斯凯奇和威尔史密斯的电影都很好看,我的交友宣言:只要你愿意,我们就可以成为朋友。

到新单位的自我介绍2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我叫XXX,来自XX,我性格开朗、为人正直、容易与人相处;平时爱好打篮球、爬山和跑步。我非常高兴也非常荣幸的加入到“XX”这个大家庭中来,这里不仅为我提供了一个成长锻炼、展示自我的良好平台,也让我有机会认识更多的新同事、新朋友。——借此,我非常感谢各位领导,谢谢您们能给我一次这么好的机会。

我初来乍到,还有许多方方面面的知识需要向大家学习,还望在以后的工作中大家能够多多指教!我相信,通过我们彼此之间的相互了解和认识,我们不但会成为事业上齐头并进一起奋斗的战友,更会成为人生中志同道合、荣辱与共的朋友。

最后,我愿能和大家一道为我们共同的事业而努力奋斗!谢谢大家!

到新单位的自我介绍3

我初来乍到,还有许多方方面面的知识需要向大家学习,还望在以后的工作中大家能够多多指教!

我相信,通过我们彼此之间的相互了解和认识,我们不但会成为事业上齐头并进一起奋斗的战友,更会成为人生中志同道合、荣辱与共的朋友。

最后,我愿能和大家一道为我们共同的事业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本人于暨南大学毕业,获得硕士研究生学位,毕业后从事过技术管理、教育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平安,才真正认识到保险的真实内涵,认识到工作的价值。于是我毅然辞去之前的教育工作,全身心投入保险事业,以便为更多的人与家庭带来保障送去平安!

保险营销是一份传递爱心的事业,科技越发达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就越高,正所谓意外无处不在,但我们可以将这样的风险有效地转移给保险公司,让自己有个保障,同时对身边的亲人也是责任心的体现。选择保险,要考虑三个问题:第一选择一个实力较好的保险公司;第二看这份保单是否适合自己;第三就是业务员的服务。我为人很真诚,非常乐意帮助别人,必定会为我的每一位客户提供质、最专业的服务,看到自己的客户因我的帮助而露出笑容,说声谢谢的那一刻,自己那份快乐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那也是对我工作与服务的的回报。

到新单位的.自我介绍4

大家好!我是人力资源部新来的。我叫xx。吉是大吉大利的吉。大家以后叫我小吉就可以了。感恩公司,感谢领导给我这个工作的机会。在以后的工作,我会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的做好本职的工作。借这次机会,我祝愿我们公司财运旺旺!祝愿领导及在坐的同仁,新年快乐!心想事成! 谢谢!

到新单位的自我介绍5

大家好!我叫xxx,来自XX,毕业于XX,XX专业。我来到XX公司虽然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但在这短短的一个月里,却让我感到公司领导对工作的精益求精、不断创新以及培养团队的合作精神,让我感到加入XX公司是一次职场生涯的正确选择。作为一名进入一个全新工作环境的新员工来说,尽管在过去的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但刚进入公司,难免还是有点压力。为了能让自己尽早进入工作状态和适应工作环境,有问题及时请教同事,积极学习工作所需要的各项专业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这段时间我学到了很多知识,自己的技术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高,过得非常充实和快乐,再累也是值得的!

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在这段时间帮助过我的领导和同事,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不厌其烦的帮助,才使我的于尽早从那种紧张情绪中解放出来,使我尽快地适应了环境,全情地投入了工作!在这里,我喜欢XXX这个工作岗位,因为这个岗位具有很高的挑战性,能让我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并能很好的发挥我制定计划、处理问题等方面的能力,正因为对工作的喜欢,使我能全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作为新员工,我会去主动了解、适应环境,同时也要将自己优越的方面展现给公司,在充分信任和合作的基础上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除此之外,我还要时刻保持高昂的学习激情,不断地补充知识,提高技能,以适应公司发展。在工作中我可能会有迷惑和压力,但是我相信只要能端正心态、有十足的信心勇敢地走下去,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社会在发展,信息在增长,挑战也在加剧。我不仅要发挥自身的优势,更要通过学习他人的经验,来提高自身的素质。XX公司的发展目标是宏伟而长远的,公司的发展就是我们每个人的发展,我相信我有能力把握机遇,与XX一起迎接挑战!谢谢大家!

到新单位的自我介绍6

我出生在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二个春天的雨季,父母为我取名为,取意“春雨潇潇”,并希望我日后可以“潇潇洒洒走世界”。也许是人如其名,似大雨滂沱的激情活力、如细雨绵绵的诗意浪漫是我个性不可或缺的两面。韶华七年求学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游离于三个挚爱的文科专业,先后获历史学学士、英语第二学士、传播学硕士学位。闲暇喜好钢琴曲、芭蕾舞、健美操、电影赏鉴,书籍博览。现有幸就职于中心传播研究室,潇潇愿与大家一起努力去开拓中心事业更加美丽的春天。

到新单位的自我介绍7

大家好!我是人力资源部新来的.我叫xx.吉是大吉大利的吉.大家以后叫我小吉就可以了.感恩公司,感谢领导给我这个工作的机会.在以后的工作,我会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的做好本职的工作.借这次机会,我祝愿我们公司财运旺旺!祝愿领导及在坐的同仁,新年快乐!心想事成! 谢谢!

到新单位的自我介绍8

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认识大家,虽然我们都是初次见面,但我已经迫不及待想要认识每一位同学了!

首先让我介绍下自己吧:我叫,你们可以叫我王老师,但我更喜欢大家叫我芸姐姐,随便你们只要不要叫我芸阿姨就行了。

我来自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每天打交道的东西是如何把我们身边无所不在却又变化莫测的风能变为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使用的电能,是不是听起来很玄妙啊!我一开始也是这么认为的,慢慢接触多了才知道无论什么领域的学问,都是从我们生活中最简单的事物和现象开始一步一步积累和发展起来的。

到新单位的自我介绍9

大家好!我是人力资源部新来的我叫.吉是大吉大利的吉.大家以后叫我小吉就可以了.感恩公司,感谢领导给我这个工作的机会.在以后的工作,我会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的做好本职的工作.借这次机会,我祝愿我们公司08年财运旺旺!祝愿领导及在坐的同仁,新年快乐!心想事成!谢谢!

篇2:到新单位的感触的范文

各位领导(同事):

你们好!

我是xxx,很荣幸的,我来到了贵公司工作,我的兴趣是xxxx,特长是xxxx,希望在新的工作单位,我可以更好地发挥我的特长,为公司争取更大的荣誉,“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不一定是的,但是我相信,我一定是最努力的,感谢贵公司对我的信任,我一定尽善尽美,积极向上。在今后的日子里,如果我有什么做的不好的地方,希望各位多多指教。谢谢。

篇3:到新单位的感触的范文

无论是马克思·韦伯还是罗威廉等人, 他们均按照西方城市社区理论来分析清代中国城市社群问题, 无论对否, 似乎都有脱离中国城市社群发展演变的客观现实的嫌疑, 因为中国城市社会经过长期历史的演变, 形成了有别于西方的社群形态, 即费孝通先生将Community所阐述的那样:中国社会无论是在农村, 还是在城市, 都是重地缘、血缘和业缘关系的, 人们所有的活动都是建立在“地域”范围内, 并在城市空间中以社群形式凸显出来[10]5。这一论点深刻揭示出了中国城市社群历史客观性。为进一步阐述这一“历史客观性”, 笔者拟以清代城市移民社群城市认同的建构为题进行深入探讨, 并以求方家指正。

在清代, 随着工商业的发展, 大量人口移居城市, 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作用下, 他们一般按照地缘、业缘、族群等关系来组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有别于农村聚落形式的社群组织。

1. 地缘社群。

地缘是传统社会人们聚集于异乡生存、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条件。在清代, 移民在其集聚的城市, 按照传统乡土关系自发形成了形态各异的地缘社群。泾阳、三原商民多经商陇青, 被称为“西客”;同州商民多贸易川省, 故当地多“川客”;“在 (打箭) 炉 (今康定) 从事商业者, 户县人占十之八九”, 故户县多“炉客”[11]12。在京师, 28所陕西会馆及其附产都密集于中城的宣武门大街及其附近通衢小巷, 形成了以陕西人为主的聚居区[12]113。在汉口, 徽州人“挟筴而游者比比也。丛集萃处, 久而安焉。比户多乡人, 不啻旅于乡矣”, 组成了以新安街为中心的徽籍移民社群[13]625。他们为表达不忘原乡根本, 一般都会兴建体现原乡文化特色的会馆、公所等建筑物以别于其所移居的城市, 以寄托对故乡的思念。诚如诗云“一镇商人各省通, 各帮会馆竞豪雄。石梁透白阳明院, 瓷瓦描青万寿宫。”又云“咸宁会馆后湖头, 局面恢宏愿莫酬”[14]14。对此情形, 嘉庆时宦游川蜀的楚人徐陈谟曾对此感言良多:“天下郡邑之有会馆, 其始皆由同乡共里之人, 或游宦于其地, 或商贩于其区, 醵金以为公廨, 因得与岁时会议, 有故商筹, 以联桑梓之情, 而使寄寓异地者, 均不致有孤零之叹”[15]卷3《祠祀》, 30a。

2. 业缘社群。

业缘社群在发展初期往往是建立在地缘乡土关系上的, 后因移民生产经营的需要逐渐突破地缘限制向行业发展, 进而形成业缘社群。巴县“南岸有红炉四厂, 民多五方杂处”[16]299。在上海有商船会馆、茶叶会馆、木商会馆、药业会馆、钱业会馆、沪南果橘三山会馆、丝业会馆等众多行业会馆[17]295。一般而言, 从业人员一般聚居于所属行业会馆附近。例如乾隆四年药商在湘潭十二总开设有安吉、丰太、张全福、恒升、义利、大德等10家药材行, 从业人员四五百人[18]104。汉口不仅行业众多, 而且各行业相对集中于某一街区, 如食盐贸易中心在大智坊鲍家巷, 杂货交易集中在循礼坊流通巷, 杂粮交易则在居仁坊的杨家河街[19]438。以至于清代城市较普遍地形成了行业性街巷, 其“乡土性渐为冲淡”[20]33。北京临襄会馆, 其名虽带有浓厚的乡土色彩, 实际是“我 (北京) 邑业油、盐、粮行者, 咸萃于此”[21]97。“渝城丝线帮于乾隆年间, 经本省同江南、江西、湖广、贵州五省客长议立章程, 兴设葛仙会”等[16]348。这些依托于行业的移民群体似乎演变成为纯粹的行业性社群了。业缘社群的形成客观反映出了移民关系突破地域限制向行业扩展的历史事实, 这也意味着移民社群的原乡观念逐渐淡化了。

3. 民族社群。

中国民族众多, 在清代城市发展过程中, 一些民族因政治和经济原因而迁居城市, 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社群。他们因功能差异而分为军事组织社群和自然族群。前者以满族社群为代表, 清政府为监控地方, 在成都、西安、杭州、广州、荆州等20余处“紧要地方, 设立驻防旗营”[22]卷26, 按照军事组织原则, 将驻防八旗及其家属按照八旗驻防区域, 分割封闭在整齐街巷的军营里, 分以八旗名冠之, 从而形成军事组织型社群[23]85。而那些因经济活动而聚居而成的民族社群则更广泛。在河州 (今临夏) , 迄清中叶, “盖八方 (坊) 为回民商务聚集之地, 富甲省垣, 居民三万余人, 全系回族”[24]。绥远回族社群, 据1925年《重建绥远清真大寺碑》记载为3000多户[25]278。在内地汉口、西安、昆明等城市, 也有人口规模较大的民族社群———回民街。

上述移民社群除满族群体外一般不像欧美城市那样———移民之间由于民族、种族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而形成泾渭分明的族群, 其空间界限往往是模糊的、交错的, 体现出了不同行业和城市功能的自然组合[26]583。它们通过相关纽带, 彼此间发生着各种各样的联系, 相互影响, 使个体身份与社群认同紧密结合在一起, 不断促进社群融合和城市认同的发展。

城市空间, 既可见证社会的冷暖, 也是衡量着城市文明的体温计。在这个流动性强、异质性高的陌生人社会, 脱离或暂时中断了原乡血缘关系、地缘关系的传统纽带, 人们如何在充满异质性的城市开展广泛的社会活动, 将彼此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便成为城市移民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涂尔干通过考察欧洲社会, 提出了“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两个概念。涂尔干认为社会团结按照不同的社会结构可分为有机团结和机械团结。前一种团结产生在不发达的社会结构中, 是建立在“社会中个人之间的相同性与相似性特质”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社会联系, “ (其) 之所以能够存在, 是因为集体人格完全吸纳了个人人格;后一种团结之所以存在, 是因为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行动范围, 都能够自臻其境, 都有自己的人格。这样, 集体意识就为部分个人意识留出了地盘, 使它无法规定的特殊职能得到确立。这种自由发展的空间越广, 团结所产生的凝聚力就越强”[27]73。因此, 人们如何实现族群认同融合, 归根到底, 在于通过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 将社会成员打造成为利益相关、关系良好、命运相系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从而形成一个有着内在社会关联的“有机团结”体[28]。特别是作为异乡人的移民如何实现在其赖以生存的“新家”与其他群体的有机结合, 实现共同的依附归属感, 更是移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之一。其解决途径是社群内部及其之间通过长期形成的强烈的共同体意识而形成的“有机团结体”。这个“有机团结体”从表面上看, 是邻里互动、走亲访友, 从本质上看, 则是通过礼物循环、修桥筑路等事务, 将社群打造成为一个同呼吸、共命运的社区共同体。更进一步说, 共同体意识最典型的特征, 即对他人命运和社区与城市“新家”发展前景的感同身受。

社群认同首先在社群内部形成, 它通过各种形式将社群各个成员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最初以“机械团结”形式体现出来。其基本载体是承载“桑梓之谊, 群居而笃”[29]15功能的会馆、公所、祠、庙等组织。诚如上海浙绍公所参与者所说:“绍郡绅商在沪贸迁设公所以晤语。”[30]260《大足县志》亦载:“吾国人民向无团体。清初移民实川, 于是同籍客民联络醵资, 奉其原籍地方通祀之神, 或名曰庙, 或名曰宫, 或名曰祠, 通称会馆, 是为团体之始”[31]卷2, 《方舆下·团体》, 8a。民国《灌县志》也说:“县多客籍人, 怀故土而会馆以兴。彼各祀其乡之闻人, 使有统摄于以坚团结而通情谊, 亦人群之组织也[32]卷16《礼俗纪》, 2a。这样, 清代移民社群基于原乡认同在“城乡市镇为社会一宗”[33]512。后随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社群间的“有机”联系不断强化, 甚至走向联合。其途径是由各社群共同承担的修路、建桥、建育婴堂、赈灾济贫、办义学、祭祀、演剧、竞渡等一系列公共事务。

当然在社群认同融合发展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社会冲突。但这些冲突绝大多数是经济纠纷, 而不是纯粹的社群冲突。最终在“人以同心为贵”的原则下, 通过会馆、公所等组织和地方的协调得到了较好的解决[16]244。这样, 社群认同融合便向广度和深度不断发展。恰如汉口的经验所表明那样, “群体间的纷争本身就是社会融合的一种关键形式”[6]249。社群认同不但没有弱化反而得到了加强, 并促进了彼此间的合作, 甚至是联合。重庆各会馆通过联合组成了“八省会馆”;洪江十个会馆也组成了类似的联合会;海南琼州府、江苏常州直隶州的嘉定县、湖北荆州府的港口城市沙市, 都有这类联合会组织[18]290。有的联合会馆甚至还撰写“汉满蒙回藏五族, 粤桂湘黔闽一家”的楹联以示为一体[34]39。它们的联合虽是为了处理社群间的矛盾和开展城市公共事务而存在的, 但却实实在在地促进了城市社群彼此认同和融合的进一步发展。

正是因为城市中数量众多的会馆、公所的存在, 才将同乡与同行这两条人际关系纽带交织在一起, 把社群的情感和利益联系在一起, 并促使移民认识到可以超越社区和街衢, 形成个体身份或群体更广泛的紧密结合。城市社群认同便不断超越单一社群范围, 向高层级发展, 形成多重复合的社群, 且越来越普遍[35]18。于是, 各类社群在城市空间格局中不断突破街区限制, 重叠交错于城市网格中, 形成以“坊”为核心的城市市民社会[6]95, 泛化为街区认同, 并为移民“新家”观念的形成准备了意识条件。

随着社群认同的泛化, “新家乡”逐步成为移民实际生活的一部分, 并越来越成为主要的生活场景[36], 认同情感日渐深厚, “原乡观念”逐渐模糊, “新家”认同意识日益固化。

移民对“新家”认同的标志是定居落籍与习俗认同。在史料中, 作者经常且极为小心地使用“寓”、“侨寓”、“居”、“落籍”之类的词语, 在《扬州画舫录》中, 作者记录了与“鲍楷, 嘉兴人, 迁居扬州”、“王涛, 江南人, 移家扬州”、“张士教, 临潼人, 家扬州”、“年汝邻, 顺天人, 居扬州”等相似者数十人[37]42。又如广西龙州厅, “民族之来自闽、赣、湘、粤者日益众多。或以官而家, 或以商而家”[38]39。养利州、全茗州, “迄元明清之世, 或因避乱或作行商, 落籍于县属者, 以闽粤湘赣人为多, 遍布于通衢圩市”[39]64。因经商而迁居全州县城设店者大多为苏、浙、湘、赣及本省籍人, 定居落籍有增无减[40]103。四川成都“多广东嘉应人, 其入蜀也, 始于粤寇石达开之率众西行。石败, 众溃散, 石军多嘉应人, 遂旅蜀不返, 娶妻生子, 比于土著矣”等[41]1906。

伴随着定居落籍, 移民的社会关系网进一步扩大且不断稳定, 为扎根于落籍城市, 他们彼此之间, 甚至与土著居民结成婚姻关系。在四川中江, “先民多由闽粤楚赣而来, 先至者或恣睢自雄。今则靡相龃龉, 互通婚姻, 欢洽大和, 无复南人来土之患”[42]卷2, 《风俗》, 13b。大足县“清初移民实川……厥后客居日久, 婚媾互通”[31]卷3, 《风俗》, 1a。类似记载在家谱中亦有详细记载。例如, 自明末寓居苏州数百年的徽州潘氏, 到1769年潘奕隽进士及第后, 即改籍入吴县[43]109。其婚姻关系也由与徽籍汪氏、程氏、江氏联姻转而选择苏州门当户对的士绅家族。这样, 潘氏家族通过联姻等方式进一步融入到苏州上流社会[43]86。即便在满汉禁止通婚时期, 仍有许多满汉民族通婚事例。雍正五年, 新任福州将军秉承雍正“当加严禁”的旨意, 对旗人进行了仔细调查, 发现在1.26万名“兵壮娶民人之女以及营兵之女为妻者共214名, 将女聘为营兵为妻者2名, 余皆四旗相互嫁娶”[44]卷109。清末驻防八旗与汉人联姻更为普遍。广州“旗人向与三元里、黄定塘等数十乡通婚好, 是以与该处乡民互称‘老表’”[45]184。一首写于嘉庆八年 (1803) 的竹枝词则充分揭示了上述史料所记录移民的复杂婚姻关系[46]44。

移民婚姻关系的扩大不仅为其居住城市归属感的认同增添了良好的润滑剂, 而且还推动了移民城市文化习俗认同的发展。有清一代, 客籍之间与土客之间相互影响, 相互整合与协调、认同也始终未曾停止过, 最终在城市文化习俗领域获得了比较一致的认同。例如会馆文化, 它是以会馆为阵地, 以籍地为纽带, 以一种原籍区域文化形态在新的入籍地的再现。它把原乡文化习俗带到城市, 尤其是在祭祀、年节习俗方面, 并围绕这些习俗, 开展戏剧、饮食、商贸、居住等交流活动, 从而形成一个新的文化圈。城市因此习染而成的新风尚比比皆是。在扬州, 外籍商人“久而占籍, 遂为土人, 而以徽人之来为最早, 考其时代, 当在有明中叶。扬州之盛, 实徽商开之, 汪、程、江、洪诸姓皆徽人流寓而占籍也。故丧祭有徽礼、扬礼之殊, 而食物中如徽面、徽饼、徽包, 至今尤以徽为名”[47]卷30, 《杂录》, 15b。大足县“清初移民实川, 来者各从其俗, 举凡婚丧时祭诸事, 卒视原籍通行者而自为风气。厥后客居日久……廼有楚人尊用粤俗, 粤人尊用楚俗之变例”[31]卷3, 《风俗》, 1a。正如范锴1822年对风俗流变认同评价的那样:“居斯地者, 半多商贾致富, 书奇风雅勿尚, 故会馆公所之名, 野墅琳宫之号, 楹帖榜额之文, 悉皆从俗, 未能雅驯。”[48]114慢慢地连说话腔调也开始相近或一致了。湘潭, “ (辛酉) 江西优人演戏火神祠, 操土音”[49]卷11, 《食货》, 2a。又如“ (安) 县属民皆由各省客民占籍, 声音多从本俗, 有所谓广东腔者, 有所谓陕西腔、湖广宝庆腔、永州腔者, 声音多浊。近数十年来交通便利, 声音皆入于清”[50]卷56, 《杂记》, 1b。终至“子孙今皆土著, 风俗亦无差殊”[51]卷1, 《风俗》, 8a。这样, 曾经的“故乡”便因“世系相传亦浸遗失, 数典忘祖”[52]122而成为永远的过去, 其迁居城市便成为移民的“新家”。

当然决定移民对所居住的“新家”———城市认同的因素有很多, 包括籍贯距离的远近、城市社会组织的密集、地理环境和气候的适宜、城市经济与安全状况等。一般而言, 原乡情结在第一代移民中表现得极为突出, 但这种情谊随着代际发展而逐渐淡化, 如果第二、三代的大多数人仍对故乡有着强烈的感情, 并和在世的亲戚保持一定联络的话, 那么其后裔的故乡观念则因时空阻隔而成为不可触摸的虚幻, 仅仅是一个多余的符号而已, 其出生、生活的城市却是他们真正的家, 甚至在第一代移民就有这一心态的改变。这可从雍正十一年 (1733) 一群广东移民告帖得到印证:“我等来去四川, 至今四十余年, 从无在路生事, 亦无在四川做下犯法事情, 遗累广东官府。近来不知何故, 官府要把绝我等生路, 不许前去。目下龙川县地方处处拦阻, 不容我等行走。思得我等若人少, 他们必不肯放, 我们亦不敢同他们争执。但是我等进生退死, 一出家门, 一心只在四川。阻拦得我们的身, 阻拦不得我们的心肠。”[53]101这份告帖既表达出了对故乡的决绝之情, 又揭示了移民对“新家乡”的高度向往。于是, “新家”成为不同人群、不同文化集聚的熔炉, 造成一种多元文化的渗透与相互吸收, 进而形成多元文化的重建与并存, 使城市原有文化结构因“异质”楔入而发生变异、重塑[54]158, 最后形成城市独特的文化气质。城市文化的兼蓄并收又进一步促进了移民对“新家”城市的认同, 从而比较彻底地完成了移民社群结构及其所居住城市空间的重构, 初步具有某种“都会主义”特征[6]91。

篇4:从旧“三唯”到新“三维”的跨越

“语文天生重要”,语文为人生奠定文化基础,让人明白做人的道理;为人生奠定使用语言文字工具的基础;为人生奠定思维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基础;为人生奠定学会学习使其能够终生学习发展的基础。

然而我国语文教学的现状是“少、费、慢、差”,语文教育界的专家老师们辛勤耕耘,语文教材变了一种又一种,语文教改搞了一轮又一轮,教学模式层出不穷,遗憾的是,语文教学质量仍然走不出不尽人意的阴影,受到的非议与责难也不少,甚至还背上了“误尽苍生是语文”的罪名。确实旧社会读了几年私塾,就能写出一手好字,写得一手好文章的大有人在。而我们十几二十年的教育,很多大学毕业的学生连文通字顺都达不到,甚至不如外国留学生。

我们可以随意在网上选取一些教学设计来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几乎没有一个设计不是就一篇课文设计了二三十个问题的。课堂上充斥着我们的提问声以及分析标准答案的声音,偶尔是学生回答问题的声音。

这样的教学设计,这样的课堂我们再熟悉不过了,我们每天都这么上着课,而且也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这种教法很大程度上是由旧的课程标准以及旧的考试模式所决定的,每年的中考必会从190篇的基本篇目中选考其中一篇。于是教师为了追求高分,追求升学率把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放在课本的“基本篇目”上精讲,从头到尾地串讲串问, 唯恐有所遗漏。而课后还得反复练习,死记硬背标准答案。结果是初中三年宝贵的课堂时间就在老师们滔滔不绝的讲中渡过了,学生的阅读量则是少得可怜。而且即便是重点讲的基本篇目,因为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分析上,学生真正读文本的时间不多,结果是上完了,也许对课文的印象还是模糊的,更不要说语文素养的培养了。这样教出来的学生即便高分也只会是高分低能的。不少观点把问题归咎于学校老师的应试教育上。然而谁能洒脱到置成绩、前途于不顾呢?所以笔者认为问题的症结在起着指挥棒作用的课程标准上及由此衍生的考试模式上。

二、改变现状的时机已成熟

1.新课程标准的提出

解决问题的关键首先在于搞清楚语文教学的目标是什么。经过对过去几十年的语文教学的反思,新的课程标准终于在2001年7月出台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在表,是信息的凭借和依托物;人文性在里,是语言的内容和灵魂,是信息生命之所在;工具性在文,人文性在道,文道统一,体现了语文的特性。但无论是从工具性的角度还是从人文性的角度看,学生的语文素养只能通过学生自身的阅读才能实现。我们知道,字词的掌握,靠读;语意的理解、主题的把握,靠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靠读;领悟文章中的思想道理观点,内化为自身的品格修养更靠读。而绝不是对仅仅两百篇的基本篇目来个掘地三尺的深挖深讲。打一个比方:语文学习最像学游泳,单听旁人讲方法而不下水游是永远学不会游泳的。只有讲而没有读的阅读教学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读,是我们中国语文传统的教法,也是学生最佳的传统学法。语文学习需要积累,厚积才能薄发。读的过程既是感悟的过程,又是性情陶冶的过程。凡是教学成绩突出的专家、教师,无不是强调学生的读。复旦大学附中黄玉峰老师说过:“靠自己看书,靠自己领悟,靠自己修炼;让学生自己看书,和古人对话,和外国人对话,自己升华。”韩军老师也说过:“我曾对学生说,你的语文能力强,素养高,不是我教得好,而是你学得好。”这里可能有谦虚的成分,但一语中的,道出了事实。张志公先生说:“语文这个工具掌握得好,运用得好,首先必须手中握有丰富的材料,贫乏是语文能力的致命伤。古人一直强调多读,他们认为只有多读,才能善写。他们不主张狭窄,主张广博。”既然这样,我们就应该尽量少讲一些,多让学生读悟。

新课程标准还首次确立了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三维课程目标。虽然这是一个新提法,但我们大可不必把它复杂化。如果把“语文课程目标”比作一个“球体”的话,那么,球体的“经线”包括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这是隐性目标;球体的“纬线”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与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这是显性目标;而“球心”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1]。语文课程目标的这种设计,经纬分明,隐性目标与显性目标融为一体,但都是服务于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过程和方法是语文教育的重点。语文教育是过程和结果的统一,是外化和内化的统一,因而语文教育不只是最终的结果,还应当把它看作一个过程。如果语文教育离开了语言的活动和交往、语言的运用和实践的过程,显然难以使语文知识内化为语文能力,难以养成良好的语文行为习惯,更难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方法则是语文素质教育的基点,因为探索知识的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比获得现成的知识更有价值。可以说语文素质教育的基础就是语文学习方法的教育,语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就是语文实践活动的过程。所以不能局限于教材,课文只是例子。要教会学生举一反三,学会迁移阅读;至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是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的,而且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由此看来,“三维”目标的提出无非让师生们从过去的“三唯”:唯教材、唯教参、唯教案中解放出来,回归到语文教育“读”的本质中,强调学生的自主阅读以及广泛的阅读积累。

2.考试题型的悄然改变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起着指挥棒作用的考试题型已悄然改变,今后更会朝以下的几个方向发展:

(1)坚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而不是教材,适当考虑教材,要显示灵活多样,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2)重视测试学生的阅读积累,注重学生学习的全程性和方法的迁移运用。

(3)重在测试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使用本国语言工具的能力,突出语言的工具性以及学习的应用性。

(4)答案多元的开放性试题必须占一定比例[2]。

(5)在时代性上求创新,结合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社会、人类命运,突出语言的人文性。

这些变化显示出命题者力图把师生从对课文的机械记忆中解放出来,更多的是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课堂教学改革方向——精讲

新课程标准已为我们纠正了方向,考试模式也已随之改变,我们的课堂教学具备了抛弃一直以来唯教材、唯教参、唯教案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然而现在的问题是几年过去了,我们这些在学生时代接受满堂讲教法,从教后又习惯了这种教法的老师们绝大多数并未改变教法。我们总以为少讲发挥不出老师的水平和作用,不把课文讲透心里就不塌实。于是老师越是认真负责,讲得越多越发无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课堂40分钟是个常数,结果是老师讲得多,分析得越多,留给学生的读书时间就越少了。时不我待,我们必须舍得舍弃,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教法,在课堂上精讲,保证在我们自己的课堂上留出更多的时间给学生阅读。唯如此才能实现培养学生全面语文素养的目标,唯如此才能适应新的考试题型,才能为提高国民素质,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尽我们神圣的职责。

那我们该如何精讲呢?

(一)用好课文这个“例子”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课文不外乎是个例子”,这在语言教育界其实早已达成共识[3]。但我们仍存在教学内容教条化的倾向,具体表现在“三唯”:唯教材、唯教参、唯教案。魏书生老师很早就说过,一本教材中抽出十篇经典文章,不讲行不行?答案是肯定的。连经典文章都可不讲,我们还有什么课文是不能舍弃的?用好 “例子”可理解为三个层面的内涵:一是我们在一篇文章中可以精讲某个段落,“授之以渔”,其余部分由学生讨论解决或师生合作解决。如余光中的《乡愁》;二是在一个单元中,我们精讲一篇,“牵一发而动全身”,如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戏剧单元就完全可以只教《威尼斯商人》一篇,其余三篇就自读完成。三是以一套教材的能力训练为主线,传授阅读方法,用其他文本来丰富它的内容。一言以蔽之,教材课文无非是例子,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才是我们的目标。

(二)长文短教

长文短教让我们的学生赢得了更多的时间走出教材,走进丰富的阅读世界,走进生活;给了学生更多的自由,去关注更多的社会问题;更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长文短教的具体操作如下:

1.备课思考要简洁。 简单备课方法是,先不看任何的教参材料,先把课文认认真真仔仔细细读一遍,只读一遍,不读第二遍,但是读得非常认真,非常仔细,读完了以后把书合起来,思考。首先考虑这篇文章的整体内容。它要表达什么?如果读好几遍才思考,文章的枝枝叶叶和一些细节心里都明白了,再去思考它的整体思想反而不太好把握,所以要先整体思考,通过这一思考把握住课文的整体。因为语文是整体性很强的一门功课,所以应先把握住它的整体。接下来考虑这一篇课文在读了一遍的情况下,脑子里留下了一些什么印象?印象最深的是哪些东西?因为如果只读一遍就在你脑子里留下印象的东西,一般来说,都是作者浓墨重笔写成的,就是作者着力要表现的事物,一般来说就是文章的重点了。这两个思考,就把文章的整体和重点思考清楚了。

2.教学目的要简化。一篇课文即使很简单,能够教给学生的东西也是很多的。如果能教的都教,这课将是大杂烩,简单不了,所以也要简单确定教学目标,根据自己班的实际情况,选定一两个目标,重点来抓。一课一得已提倡很多年了。舍弃一些东西,重点突出一些东西。而这课舍弃的东西可能在别的课中突出体现,做到课课有重点,最后实现全面丰收。当然要实现这一点,我们就得对六册教材,对整个初中阶段的能力要求胸有成竹,作通盘考虑。

3.提问设计要精简。一篇课文用尽可能少的问题串起来。问题少了,涵盖面大了,容易使学生产生独特的体验。(独特的不一定是正确的,所以要注意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给与学生大的空间,简单的就能求倍。如《“阿长”与山海经》可以只问两个问题就已包含两个教学目标:1.作者对阿长是什么感情?2.依据是什么?又如《变色龙》一课,我们一上课就可以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文章为什么以变色龙为题?”要求学生尽可能具体全面地思考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其实包含了好几个细问题:什么是变色龙?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事件上是如何反复变化的?他为什么会反复变化?说明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以变色龙为题有什么好处?问题的涵盖面大了,学生的阅读视角就会拓宽,甚至会把注释也认真阅读了,同时思考就会更深入,阅读钻研文本的时间就长了。学生能在一个简单的问题中深入思考,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分量。

4.板书设计要简明。记忆的规律是字节越少,越容易记住,记得越牢固,所以我们的板书力求简单,把最重要的内容用最简洁的文字表达出来。而且学生抄笔记的时间少了,才能腾出更多阅读的时间。此举可谓一箭双雕。

我们提倡精讲,其中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教学目标简化了,教学步骤简化了,教学内容简单了,实际上就是给了学生更大的空间,活动就更多了。简单是老师简单了,学生得益了。

(三)基本甚至完全不讲

有些文章比较长,但文质兼美,如九年级下册的《热爱生命》《地下森林断想》《人生》等文章。我们可以采取放录音朗读的教学方式,学生边听边划有文采的或有哲理的语句,需要的话就用三五分钟点拨一下。因为文章本身出彩,学生往往听得很投入,经常有学生会追问笔者什么时候有录音听。而且因为听时,学生得逐字逐句听,对于文章的遣词造句,文章的思想感情把握得仔细,更容易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从而更好地培养自身的语文素养。

(四)先学后教

由重课后操练转化为课前预习、课堂反馈。素质教育主张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广泛地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自实践。学后教重视课前预习,课堂反馈,这样,能够真正让学生阅读文本,形成良好的学习阅读习惯。 学后教模式强调的是学生自主学习,从时间序列上对学、教、练作了规定:以“学”作“教”的基础和前提,以“教”作为“学”的发展和深化,以“练”作为“学”的巩固和提高。在“学”“教”“练”三者关系中,“学”为主轴,“教”和“练”都围绕“学”这主轴展开。因为是先学后教,教时当然就可精讲,从而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五)洗净课堂上的浮华,多一点“实”,少一点 “虚”

1.目前,多媒体和各学科的课程整合问题是人们研究和讨论的热点,但我们好像又步入了一个误区:不用多媒体就是理念不先进,教学手段落后。如讲《斑羚飞渡》一课,课堂上使用大量的多媒体,把斑羚飞渡的全过程,如老少斑羚起跳的顺序,空中对接,老斑羚的笔直坠落等都用多媒体展示。学生如同看动画片一样,很认真,可是学生对课文中的斑羚飞渡这一段精彩动作描写及文中的重点语句的学习和理解都被忽略了。本可以用边读课文边进行思考的方法,想象这惊心动魄的全过程,用心去感受伤心崖上那惨烈的一幕,用心去领略老斑羚为种族生存而甘愿牺牲的悲壮美。此时却被多媒体画面所取代,课文都没仔细认真阅读,更谈不上思维训练。每一年全国性的语文课堂教学大赛,不少老师没有使用多媒体,照样把课上得很精彩。使用多媒体,关键要使用得当,因为它毕竟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如果课堂一味围着多媒体转,学生连看文本的时间都不够充分,这样的课堂绝对是本末倒置,与教学目标是南辕北辙。我们更应该注重教学的实效性,只有注重实效的理念才是先进的。

2.当今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了什么,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获取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据此我们又要防止步入另一个误区:为显示自主、合作、探究,便让学生漫无边际地随意讨论,看似发挥了语文人文性的功能,实则只是一种表面漂亮、热闹的教学形式,失去了语文的本色,是以牺牲语文工具性为代价来张扬所谓的人文性。还是那句话:多一点“实”,少一点“虚”。

当今社会青少年阅读低幼化,动漫化现象严重 ,不少大学生是依靠动漫了解《三国演义》《水浒传》《悲惨世界》的,原本就阅读量贫乏。身为祖国语言文化教育者如果不敢舍弃多年以来一直运用的这种抛开文本,一味提问、分析的高耗低效的阅读教学方式,如果仍不敢采用精讲的阅读教学方式,让学生有广泛的阅读,那么高效的语文教学将遥遥无期,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将无从培养。

参考文献:

[1]罗瑞宁.语文教育评价的三个维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姚守梅.新课改中的命题原则[J].中学语文教学,2003,(2).

[3]贾琦.阅读,为人生而奠基——试析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与考试[J].贵州教育,2007,(22).

篇5:到新单位的心得体会

一、认真学习,踏实工作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策水平。这段时间我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了《_____条例》、《_____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条例》、局党委《关于加强_____的意见》、《河北省_____若干规定(试行)》、局政治部《关于_____有关问题的通知》和《_____工作制度程序》,对政治部的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相关的政策规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增强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性,提高了政策水平。

(二)加强实践锻炼,提高执行能力。积极参与到政治部的各项工作中去,在报批_____方案、整理_____、考察_____、编辑简报、撰写文字材料等各项工作中虚心请教、认真学习,尽快掌握了解工作要求和工作程序,坚持做到执行政策不走样、坚持原则不变通、落实指示不折扣。这段时间共编辑《_____》2期,撰写_____1期、_____报告2篇,撰写了《_____的报告》,并为主任起草了《_____提纲》,在领导的大力指导和同事们的热情帮助下,我从版面设置、行文格式、语言风格等方面入手,边学习、边工作、边总结、边提高,对撰写的文字材料不断修改完善,最终达到了领导的要求。同时也通过参与各方面的工作积累了工作经验,锻炼了工作能力,提高了执行力。

二、总结经验,用心体会

(一)踏实工作“要知足”。刚到_____机关工作,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与以往有了很大的变化,对年轻人来说有很大的新鲜感和诱惑力,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会遇到很多种工作,熟悉的固然得心应手、没有接触过的肯定感到新鲜、不擅长的尽管有些困难,但是我们不能拈轻怕重、不能挑三拣四、不能喜新厌旧、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不能朝秦暮楚,不管做什么工作,都要知足,要有成就感,要以平和的心态和务实的作风,静下心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认认真真的干好本职工作,踏踏实实的钻研业务知识,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干好一行。

(二)谦虚好学“知不足”。刚刚从基层来到_____机关工作,在处理事务的经验上、分析问题的能力上、运用政策的水平上都还有很大的欠缺,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看到自身的不足,正确对待自身的不足。知不足,才能找准差距;知不足,才能有压力和动力;知不足,才能明确努力方向;知不足,才能有的放矢。面对不足,我们要以“知耻近乎勇”的精神,以谦虚好学的态度,虚心向领导和同事们请教,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勤奋好学、善于思考、学以致用,努力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努力提高运用法规政策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奋发有为“不知足”到_____机关工作后,工作条件、工作环境等有了很大改善,但是工作压力更大、责任更重,对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也更高。面对良好的办公条件、宽松的工作环境和领导的殷切希望,我们应该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要在“要知足”和“知不足”的基础上,做到“不知足”,不能妄自尊大、骄傲自满,不能固步自封、停滞不前,不能碌碌无为、无所事事,要继续发扬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继续保持不怕困难、不甘落后的朝气,通过踏踏实实的工作和谦虚认真的学习,使工作上一个更高的台阶,使事业有一个更好的发展。

篇6:到新单位的心得体会

虽然第一天上岗时跟着师傅,什么都是懵懵懂懂的,却很有满足感。刚刚开始接触自己的工作,什么都很陌生,但是师傅非常有耐心地一点一点的为我讲解,即便我吸收的不快,理解较慢,师傅依旧很有耐心的一遍遍的教导你,为我渐渐的加深印象,真的很感谢师傅的谆谆教诲。

第一天上岗接触后,我也第一次同大家一起参加了我们服务一科的学习培训会议,关于半年述职会及张站讲话的学习。可能对公司还没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吧,对本次科室讲的内容可能一知半解,但是却很有感触。开会时科室的氛围特别好,每个人都认真听讲诶,并相互之间交流自己的看法,这样的范围非常的吸引我。

在这次会议中,我觉得“五个不自”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既:不自知、不自律、不自信、不自励、不自调。不仅仅是在工作中,在生活中也有很多时候都是这样的状态面对事情。面对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却没有自知之明;无法按照规章制度办事;面对事情缩手缩脚,不敢去干;不会鼓励他人;在自己心态不佳时无法及时调整。我们不能一直以这样的状态面对工作与生活,我们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面对困难要自信,不要害怕,对自已无法完成的事情要虚心请教并接受他人的帮助,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效率才会提升,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上一篇:实验水墨下一篇:《学舍记》阅读练习答案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