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韵大鼓丑末寅初教案

2024-04-15

京韵大鼓丑末寅初教案(精选6篇)

篇1:京韵大鼓丑末寅初教案

大鼓和小鼓

课型:唱奏综合课

课题:体验音乐 感受快乐——大鼓和小鼓 课时:一课时完成 教学内容:

1.歌曲《大鼓和小鼓》 2.音的强弱

教材分析:这是一首二拍子的日本儿歌,旋律共有两句,歌词内容为大鼓和小鼓一强一弱的敲击,体现音乐中力度的对比,歌曲简单易学。从第一册开始,器乐学习的内容已经从打击乐器的个人敲击到相互配合,经过了循序渐进的过程。到第三册第七课,器乐学习初步进入培养学生参与小乐队配器和多层次演奏的阶段,《大鼓和小鼓》一课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学生参与多层次演奏活动的起承转合的切入点。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大鼓和小鼓》

(2)能力目标:结合生活中的经验,用敲击、动作等方式探索、感知、体验音的强弱。

(3)情感目标:体验快乐的音乐学习,通过进行各种音乐游戏和活动,发展大脑与身体运动的协调性。

教学重点:学习歌曲《大鼓和小鼓》,能用强弱对比的手法来边唱边演奏歌曲。教学难点:分辨音的强弱,并用唱、拍、舞、奏等不同形式来表现音的强弱。教法:听唱法 示范法 启发联想法 表演法

学法: 游戏律动法 模仿表现法 综合活动法 自主活动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大鼓、小军鼓、动物头套、贴图、音响设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创设情境 1.猜谜语

圆圆一只大木桶 上下肚皮都是空 娃娃见了爱打它 一打就说咚咚咚

以生动有趣的形式抓住儿童好奇的心理,在有效引发其对课程的兴趣的同时,清晰、直观的让学生初步认识乐器—鼓。2.玩乐器

(1)认识乐器:大鼓和小鼓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鼓朋友,他们来和大家一块玩呢 一个叫大鼓。× × × 嗨 你 好!

一个叫小鼓,也叫小军鼓。× × × × × 你 好 小朋 友

(2)通过敲击、观察正确分辨大小鼓在声响、形状、敲击方式上的区别。

师:大鼓小鼓真有礼貌,小朋友要不要也和他们问好呢?运用生动的语言邀请学生进行乐器的敲击。(3)找出合适衬词,为歌曲学唱做好准备

让学生通过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为大小鼓在声响和击奏方式上分别找出合适的衬词。鼓励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选择一个最合适的词语,运用于歌曲的学唱而并非完全一致的按照书本上的来进行,这样做的目的是尊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同时有效的提升了他们对于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积极性。

(二)新课教学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学唱歌曲

1.运用课件进行歌曲旋律的学唱 2.学歌曲,听音乐 3.“大家一起唱”活动 4.为学生创设情境 5.歌曲的教唱 6.参与学生的演唱 音的强弱

1.音乐游戏“我的大鼓和小鼓” 2.通过律动发现音乐中的强弱规律

3.通过边演奏、边演唱歌曲来体现音的强弱。并进行互相的评价。4.带领学生音乐游戏

5.引导学生找到音乐中的强弱规律

6.观看学生进行歌曲的演奏和演唱,并组织学生进行评价。律动、创编

1.根据乐谱创编歌词并进行试唱 2.根据创编的歌词进行音乐律动 3.启发学生对歌曲进行各种创编 4.参与学生的律动 5.歌曲的学唱

(1)通过使用教师设计的课件,让学生用互相合作的方式,运用听唱法、模唱法进行歌曲旋律的学习。

(2)教师进行歌曲的范唱。

(3)学生将自己在前一环节选择好的衬词便成歌曲的歌词,并进行演唱,教师协助学生完成学唱的过程,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充分的给予其个人发挥的空间,并适时帮助学生解决在练唱时的困难。

(4)完整的演唱所学习的歌曲,分组合作来进行演唱。可由一个组演唱歌词,一个组演唱衬词。轮流来。

(5)教师对所有同学的表现进行肯定。6.音的强弱—游戏、演唱、演奏环节(1)节奏律动游戏——“我的大鼓和小鼓”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分辨音的强弱,并且通过唱、拍、舞、奏等形式来表现音的强弱。通过律动游戏“ 我的大鼓和小鼓” 来引入 × × × ×│×× × │ ↘ ↗ ↘ ↗ ﹨↗ 我 的 小 鼓 咚咚咚,× × × ×│×× ×│ 我 的 大 鼓 咚咚咚,× × × ×│×× ×│ 大 鼓 响 来 我跺脚 × × × ×│×× ×‖ 小 鼓 响 来 我拍 肩

让学生通过节奏律动游戏在加深对大小鼓音响、强弱对比的概念,并且能正确地区分和表现强和弱这两种不同的音乐力度的同时,加强了学生的节奏表现能力。(2)音乐律动游戏“大鼓、小鼓唱”

在学生对强弱对比有一个初步认识的时候,引入音乐的律动。请学生围成圆圈,听音乐律动。当听到大鼓和你问好的时候,用脚有节奏的敲击“1.2.3”;当听到小鼓和你们说话的时候,用你的双手拍肩。让学生体会强弱规律在音乐中的体现。

(3)请学生对所学歌曲进行边演唱边演奏的活动。用生动的语言暗示学生表现出强弱规律。让学生自由发挥他们想要表达的音乐和为音乐进行动作伴奏。让他们的音乐同时具备演唱、演奏和舞蹈的性质。教师组织大家一起来进行“我们是快乐的小乐手”歌曲表演环节,并请大家相互评价,表扬所有同学。7.律动、创编

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物体进行歌词的创编。如发现学生在创编的过程中有困难,可启发他们观察生活中的小动物,模仿动物的叫声来改编歌词。(例:公鸡在唱歌喔喔,小鸡在唱歌叽叽叽……)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歌词后,教师拿出动物的头套,让学生模仿动物的律动,边唱,边表演。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选择用乐器为他们伴奏。在唱唱、奏奏、跳跳中完成本课。

(三)课后总结

本节课通过和大鼓小鼓一起学唱歌曲,使同学们认识了大鼓、小鼓,并能边演唱,边运用大鼓和小鼓来进行伴奏。同学们的表演能力、音高节奏能力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对于音乐中力度变化的处理也做得十分恰当。请大家不要忘记了大鼓和小鼓,还有他们和我们一起表演的歌曲,下节课我们再见!(播放歌曲《大鼓和小鼓》)

篇2:京韵大鼓丑末寅初教案

歌曲:《大鼓小鼓》

活动目标:

1、让学生在音乐声中产生一中快乐感,一种身临其境的共鸣,流畅地演唱歌曲《大鼓小鼓》。

2、通过教学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欣赏力。

活动准备:

大鼓、小鼓。

活动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大家一起学习了歌曲《欢乐舞》,下面,让我们一起再来欣赏这首曲子好吗?

1、复习演唱歌曲《欢乐舞》。(要求学生声情并茂的演唱)

师:同学们的表现真好,都能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老师可真高兴。下面,老师请同学们看一组图片,我要看那位小同学观察事物最仔细,老师就把一个小礼物送给他。

2、欣赏鼓的图片

师:谁认识这是什么?请问你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下,看见鼓,听到鼓声的?

生:过年、过节、开庆祝会。

师:人类从大自然的风雨雷电声中得到启示并创造了鼓,鼓的种类很多,我们来欣赏一些图片大鼓、铃鼓、大军鼓、小军鼓(每显示一张图片,教师作介绍)

二、学唱歌曲

1、歌曲导入:鼓是最古老的乐器,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有一首歌曲唱得就是大鼓和小鼓的响声,你们想听吗?(想)。

(1) 生听歌曲《大鼓小鼓》。

(2) 师提问:这首歌曲中有哪些乐器?

(3)生:鼓(哪两种鼓?)大鼓和小鼓

显示课题:课件显示大鼓小鼓的图片。

2、认识力度记号

(1) 师:歌曲中大鼓的声音是怎样的?(咚咚)小鼓呢?(嗵嗵嗵)今天,老师也拿了两只鼓,大鼓和小鼓,谁愿意来敲一敲?听一听,大鼓发出的声音和小鼓发出的声音在力度上,哪个强?哪个弱?

生敲,答:大鼓发出的声音强,小鼓发出的声音弱。

(2)师:在音乐中强的记号用“f”来表示;弱的记号用“ p”来表示

(3)带领学生读一读。

(4)师:如果用拍手、拍肩、拍腿、跺脚,用哪两种拍法更能对比表示出大鼓的声音(强)和小鼓的声音(弱)?

生:跺脚表示大鼓的声音;拍手表示小鼓的声音。

师:我们来按节奏拍一拍 x x x x x

咚 咚 嗵 嗵 嗵

3、师教学生朗读歌词(1) 师读到“咚咚”,学生跺脚 x x ;师读到“嗵嗵嗵”,学生拍手x x x

4、师范唱。

师:注意听歌词中“大声是大鼓,小声是小鼓”,老师是怎样唱的?

师唱,生回答问题。

5、学唱歌词:师教唱三至五遍

6、学唱歌谱:采用听唱法,划拍视唱。(二遍)

7、演唱形式:结合律动(跺脚、拍手)

8、齐唱

三 、师生互动

1、分男女生

2、一组唱大鼓,一组唱小鼓。

3、师生接唱

4、生敲大鼓、小鼓伴奏演唱

5、歌表演《大鼓小鼓》。

(1)、同桌相互练习歌表演。

(2)、评选优胜表演者。(奖励小红星标志)

四、拓展。

1.两个小朋友对唱。(一个唱大鼓的声音,一个唱小鼓的声音)

篇3:浅析水利工程管理与关键技术

如今我们国家的水利项目管控活动开始从过去的粗放模式变为集约模式的, 从过去的那种适合计划经济发展为目前的适合市场经济。从管控的体系中分析, 开展的是从中央到地方的一种按照级别开展的管控体系, 而且设置行政以及业务两种管控组织。对于法规层次来讲, 不断的落实了很多的法律条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及《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等水利工程管理的根本法规, 而且设置了很多和上述内容保持一致的法规, 像是《混凝土大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防洪标准》、《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水库大坝注册登记办法》、《水闸安全鉴定规定》等几十种法规和技术标准。正是由于上述的法规条例的指引, 才保证我们国家的水利项目的管控活动不断的朝着法制化以及规范性的层次发展。

2 项目建设和管控时期面对的不利现象

2.1 一些已经完成的项目的设计标准非常的低, 项目的品质要显著的提升, 其不合乎防洪的规定

比如, 很多的江河项目的提防建设面对着非常多的不利现象, 比如高度太低, 断面尺寸不高等等。就拿长江来讲, 1998年洪水期间, 仅中下游干堤就出现险情6100处, 在水位较高的时候, 单天的危险情况就多达三百多处。由于洪水而导致的不利现象非常多, 通过分析得知, l993-l998年, 由于洪涝导致的损失超过一万亿元。在目前已经完工的项目之中, 其中病险项目占据大约十分之四的比例。此类项目中有一些是水位下降, 有一些是空库运作, 干扰到效益的获取。有一些是存在问题的, 严重的干扰到所在区域的群众的生命和财产的稳定性, 如果发生了问题的话, 就会导致非常多的不利现象。

2.2 过分的关注建设轻视管控, 此时就使得管控方法不合理, 技术性不高, 严重的干扰到项目建设等活动的开展

比如, 一些项目常年的得不到维护, 很多病险项目未受到综合化的加固。在管控措施和技术性层次之中, 就拿安监工作来讲, 现在的监测区域和能力和我们国家的项目安全以及调度等的规定之间不能有效的协调, 我们国家到目前还不存在有关安全监测等的管控体系。对于管控软件来讲, 不管是水利项目亦或是安全内容, 还是其他的一些要素都要对项目开展安全测评等活动。

2.3 相关的建设活动和当前的经济以及社会的发展规定之间不能协调

如今的建设活动和时代的发展步调之间不能有机协调, 很多江河项目如今都不存在控制性的项目, 没有合理的调控措施, 此时活动处在一种非常被动的局面之中。我国北方区域的旱情严重的干扰到群众的生活以及经济的进步, 国家开展的西部开发活动有一个必然的前提就是水源充足。我们国家建设了非常多的水利项目, 可是对资源总数较多的地下水库却没有深入的探索。所以在处理北方等区域的问题的时候, 要积极地发挥出它的意义。我们国家的城建活动步调非常迅速, 目前的污水排放以及处理是人们要认真关注的事项。

3 建设活动所需的重要技术

3.1 深覆盖层堤坝地基渗流控制技术

完善防渗体系、防渗效果检测技术, 分析超深、超薄防渗墙防渗机理, 使用优秀的防渗物质, 探索有着较高的抗渗特征的混凝土材料。

3.2 堤防崩岸机理分析、预报及处理措施

崩岸形成的地质资料及河流地质作用分析、崩岸变形破坏机理分析、崩岸稳定性分析及评价研究、崩岸监测研究及预报技术研究、崩岸防治及施工技术研究。

3.3 关于项目老化以及病险事项的探索

水利工程老化病害机理、堤防隐患探测技术与关键设备、病险堤坝安全评价与除险加固决策系统、堤坝渗流控制和加固关键技术、长效减压技术、堤坝防渗加固技术, 现存坝体的完善等。

3.4 水利工程监测技术

高精度、耐久、强抗干扰的小量程钢弦式孔隙水压力计, 智能型分布式自动化监测系统, 水利工程中的光导纤维监测技术, 大型水利工程泄水建筑物长期动态观测及数据分析评价方法研究, 将网络科技用到监测活动之中, 大坝工作与安全性态评价专家系统, 堤防安全监测技术, 水利工程工情与水情自动监测系统。

3.5 碾压混凝土及面板胶结堆石筑坝新技术的研究

针对碾压坝, 牵扯到设计, 物料的配比, 以及建设措施的发展等等的一些内容。做好面板胶结堆石坝, 集料级配及掺入料配台比的试验。做好胶结堆石料的耐久性、坝体可能的破坏形态及安全准则、坝体及其材料的动力特性、高坝坝体变形特性及对上游防渗体系的影响做好认真分析。

3.6 高边坡技术研究

高边坡工程力学模型破坏机理和岩石力学参数研究, 高边坡研究中的岩石水力学研究, 高边坡稳定分析及评价技术, 高边坡加固技术及施工工艺研究, 高边坡监测技术研究, 以及高边坡反馈设计理论和方法研究。

3.7 地下工程

复杂地质环境下大型地下洞室群岩体地质模型的建立及地质超前预报方法, 不均匀岩体围岩稳定力学模型及岩体力学作用研究, 围岩结构关系研究, 岩石力学参数确定及分析研究, 强度及稳定性准则研究, 应力场与渗流场的耦台研究, 大型地下洞室群工程模型研究, 洞室群布置优化, 洞口边坡与洞室相互影响及其稳定性和变形破坏规律研究, 地下洞室群施工顺序、施工技术优化, 地下洞室围岩加固机理及效应研究, 大型地下洞室群监测技术研究, 隧洞盾构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3.8 使用新的物质和结构体

新物质的探索牵扯到混凝土添加剂以及排水体系和一些防护物质, 水上以及水下的修补物质等等。

3.9 开展好安全管控体系的设置活动

设置场地的自动采集体系, 远距离传输体系的探索, 中心站网络系统与综合数据库的建立及信息接收子系统、数据库管理子系统、安全评价子系统与信息服务子系统等。

4 结束语

作为经济的基基建项目, 如今水利已然成为了干扰到社会进步的重点内容, 像是洪涝以及旱情和水质恶化是当前要认真处理的三项内容, 水利项目的建设以及管控活动要切实的围绕上述的三个要素而进行。科技是最为显著的要素, 要开展好相关的规划工作, 而且将其落到实处。在使用优秀的工程措施的时候, 还要使用与之对应的非工程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汪恕诚.在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上的工作报告[J].水利建设与管理, 1999 (1) .[1]汪恕诚.在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上的工作报告[J].水利建设与管理, 1999 (1) .

[2]张基尧.认真贯彻十五届三中全台精神, 建设高标准、高质量的江河堤防-在全国江河堤防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J].水利建设与管理, 1999 (1) .[2]张基尧.认真贯彻十五届三中全台精神, 建设高标准、高质量的江河堤防-在全国江河堤防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J].水利建设与管理, 1999 (1) .

[3]许百立, 朱伯芳, 陈明致, 等.中国水利水电技术发展与成就[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1997.[3]许百立, 朱伯芳, 陈明致, 等.中国水利水电技术发展与成就[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1997.

[4]邴凤山.21世纪初中国水电建设的展望[J].水电能源科学, 1999.[4]邴凤山.21世纪初中国水电建设的展望[J].水电能源科学, 1999.

篇4:《丑末寅初》唱词考

《丑末寅初》是京韵大鼓传统唱段中脍炙人口的经典名作,自刘宝全至骆玉笙及传人,数代传唱不辍。作品以四百六十余字的精短篇幅和简练生动的蒙太奇笔法,勾勒出寅时日出前后,我国古代人民生机勃勃的晨作画卷。在结构上作品独具特色,计有①日转扶桑、②明月西坠、③金鸡唱晓(举子赶路)、④渔翁出航、⑤樵夫上山、⑥农夫下地、⑦学生上学、⑧佳人梳妆、⑨牧童短笛共九折,九组长句,宛如九幅水墨丹青,活泼灵动,意趣盎然。

《丑末寅初》未见于各种子弟书传本,向无原稿,传唱年代既久,唱词小有流变。各唱家除了根据个人演唱习惯加入了“这个”、“他是”之类连缀衬字外,唱词中也衍变出不甚合理处,最典型的当属第七折“学生上学”中的“仓皇”二字:

念书的学生走出了大门外,我只见他,头戴着方巾,身穿着蓝衫,腰系丝绦,足下蹬着福履,怀里抱着书包,一步三摇,脚步儿仓皇,(他是)走进了(这座)书房。(根据骆玉笙演唱录音记录)

“脚步儿仓皇”,言学生脚步仓促、张皇,这与前句“一步三摇”的从容镇定是很不协调的。

一直以来,笔者怀疑“仓皇”二字是作品流传中的讹变。

笔者对此存疑日久,查骆玉笙各时期演唱录音均如此,好友清平客兄查阅各种资料,发现众多京韵大鼓唱词文本更是异说纷纭,略举数例如下:

“只见他,头戴方巾,身着蓝衫,腰系丝绦,足下登着福履,怀里抱着书包,一步三摇,脚步踉跄,走进了书房。”(范伯群、金名主编《中国近代文学大系·第7集·第20卷·俗文学集一》,上海书店1992年版,第204页);

“只见他,头戴着方巾,身穿蓝衫,腰系着丝绦,足下登着云履,怀抱着书包,一步儿三摇,脚步儿跄踉,走入了书房。”(刘宝全唱段,周纯一译谱,周纯一编著《刘宝全的京韵大鼓艺术》,“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1989年印行,第39页);

“我只见他头带着方巾,身穿着蓝衫,腰系着丝绦,足下登着云履,怀里抱着书包,一步儿三摇,脚步儿踉跄(读仓)哪,走入了书房。”(刘宝全大鼓词,章翠凤《大鼓生涯的回忆》,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1967年版,第198页);

“我只见他头戴着方巾,身穿着蓝衫,腰系丝绦,足下蹬着福履,怀里抱着书包,一步三摇脚步儿仓惶,他是走进了这座书房。”(天津市曲艺团编《骆玉笙演唱京韵大鼓选》,百花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198~199页);

“我只见他头戴着方巾,身穿着蓝衫,腰系丝绦,足下蹬着福履,怀里抱着书包,一步三摇脚步儿仓皇,他是走进了(这座)书房。”(宫辛编《骆玉笙演唱京韵大鼓选集》,大众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48页);

“只见他,头戴方巾,身穿蓝衫,腰系丝绦,足登云履,怀抱着书包,一步三摇脚步儿跄慌,走进了书房。”(胡孟祥、王中一主编《孙书筠京韵大鼓演唱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155页);

“我只见他,头戴着方巾,身穿着蓝衫,腰系丝绦,足下登着云履,怀里抱着书包,一步三摇,脚步儿仓皇,他是走进了书房。”(白奉霖供稿,刘洪滨、刘梓钰主编《京韵大鼓传统唱词大全》,中国戏剧出版社2000年版,第78页);

“只见他,头戴着方巾,身穿着蓝衫,腰系丝绦,足下登着云履,怀里抱着书包,一步三摇,脚步儿仓皇,走进了书房。”(白奉霖编著《京韵梅花大鼓词》,开明出版社2003年版,第191页);

“只见他,头戴着方巾,身穿蓝衫,腰系着丝绦,足下登着云履,怀里抱着书包,一步三摇脚步儿怆慌,走进了书房。”(白奉霖《鼓曲四大派》,新华出版社2006年版,第219~220页);

“我只见他,头戴着方巾,身穿着蓝衫,腰系丝绦,足下登着云履,怀里抱着书包,一步三摇,脚步儿仓皇,他是走进了书房。”(刘春爱根据骆玉笙演唱录音记录本,鲁学政、孙福海主编《天津鼓坛名家传统唱段选》,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

以上10种文献,竟多达6种措辞:踉跄(2处)、跄踉、仓皇(4处)、仓惶、跄慌、怆慌。

其中,“跄踉”实为叠韵连绵词“踉跄”的异形词,故可归结为“踉跄”3处,均为刘宝全的唱词;

“仓惶”亦是叠韵连绵词“仓皇”的异形,而“跄慌”和“怆慌”实为“仓皇”的讹写,故可归结为“仓皇”7处,除刘宝全外其他人均唱作“仓皇”。

问题在于,无论是“脚步踉跄”,还是“脚步仓皇”,均与文意相悖。

日前,清平客兄淘得1957年沈阳文联编《鼓词汇集》(第六辑),其中收录了由朱寿亭记录的《丑末寅初》唱词,文字虽有荒疏处,唯“学生上学”一折颇发人深省:

“念书的学生,走出了大门外。我只见他,头戴方巾,身穿蓝(原文误作“兰”)衫,腰系丝绦,足下蹬着福履,怀里抱着书包,一步三摇,脚步儿跄跄,走进了书房。”(第269~270页)

既非“踉跄”,亦非“仓皇”,而是“跄跄”。

查《汉语大词典》,“跄跄”词条云:

跄跄:形容走路有节奏的样子。《诗·小雅·楚茨》:“济济跄跄,絜尔牛羊。” 高亨注:“跄跄,步趋有节貌。”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唐则诗人济济,宋则文士跄跄。”

果然“跄跄”的词义与“踉跄”和“仓皇”大相径庭。“脚步跄跄”是脚步有节奏,稳健合礼仪,这与“一步三摇”的从容就相匹配了,这才是圣人门生的做派。

我们无从判断朱寿亭“跄跄”二字的来历和依据,但显然“脚步跄跄”大优于“脚步踉跄”和“脚步仓皇”,与作品的意境更为契合,应为正字。

那么,“跄跄”是如何讹变为形音相近而词义大异的“踉跄”和“仓皇”的呢?

所幸有刘宝全《丑末寅初》早年录音可资考证,事实上,上述前三种文献中刘宝全的唱词也是根据唱片录音记录出来的。根据京剧老唱片网站(http://oldrecords.xikao.com)资料,1929年刘宝全携三弦王文川、四胡韩德荣二位琴师与胜利唱片公司合作,为这一小段灌制了唱片,音频至今珍存:“……一步三摇,脚步cāng cāng,走入了书房。”

nlc202309081254

值得注意的是,刘宝全所唱并非后人所记的“踉跄(liàng qiàng)”,更非“仓皇(cāng huáng)”,而是“cāng cāng”。

“脚步cāng cāng”是一种什么意象?表意是非常模糊的;究竟对应哪个词呢?遍翻词典,未能找到一个恰当的叠韵词,最贴切的反倒就是“跄跄”。愚以为,很可能刘宝全望字生音,把“跄跄”二字错唱成了“cāng cāng”。

跄,正音qiāng,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七羊切”,即“七”的声母与“羊”的韵母相切成音。换言之,在东汉许慎年代,这个字就念qiāng,不念cāng 。《康熙字典》云:“《唐韵》七羊切。《集韵》《韵会》《正韵》千羊切,音锵。”亦即,从唐至清均念qiāng。又,根据《王力古汉语词典》(中华书局2000年),跄、蹡、鎗、锵等互为异体。窃认为这是一组拟声字,拟金属撞击声则以“金”作形旁,即“鎗/锵”;拟走路之节律声则以“足”作形旁,即“跄/蹡”,总之,字音均念qiāng。

看来,1929年灌制唱片时,刘宝全所唱“脚步cāng cāng”就是“脚步跄跄”之讹。需要反复强调的是,文献里为刘氏所记“脚步踉跄”实为记录者的臆测讹文,而刘宝全本人在唱片中并未唱作“脚步踉跄”。

资料所限,我们无从考察从何时起、又由何人把“脚步cāng cāng”再改为“脚步仓皇”。可以确定的是,至少1938年骆玉笙灌制的唱片里就已是“仓皇”了,骆玉笙、孙书筠、小岚云的当代录音均唱作“仓皇”,看来该错讹由来已久,自上世纪三十年代起,即成定格。而“仓皇”二字,是在刘宝全的唱法上的连环错,不但未能厘清模糊的文意,反导致文意不通了。

综上,《丑末寅初》的合理唱词应当是:“一步三摇,脚步跄跄(音枪,qiāng),走进了(这座)书房。”

如果我们对“跄跄”二字仍无直感,不妨使用其异体“蹡蹡”:“一步三摇,脚步蹡蹡(音枪,qiāng),走进了(这座)书房。”

错讹虽久,今后演唱中改正,犹未为迟。

“跄跄”是一个文言词,故《丑末寅初》当为晚清文人的游戏之作,可惜至1920年代,鼓界大王刘宝全虽经文人庄荫棠全力提携,却也未能准确唱诵这一文言,未能准确表达作品的意境,以致讹音讹字流传,迄今近百年。之所以产生连环错讹,与“跄跄”这一古词逐渐退出白话文,以及“跄跄”与“踉跄”之间的字义模糊、交叉有关。

根据上文所引《汉语大词典》释义,“跄跄”一词早在《诗经》年代就出现了,本义为“走路有节奏”,本音为阴平qiāng。这与“踉跄”词义不相关,甚至完全相反。

“踉”字,不见于《说文解字》,是东汉后新起的形声兼会意字,基于“浪”字更换形旁“足”而成:“浪,水往高处涌起。……踉,往高处跳。”(殷寄明《汉语同源字汇丛考》,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版,第231页)当组成叠韵连绵词“踉跄”时,偏义在“踉”字,即“蹿跃跌撞,走路不稳”,此时“跄”只是拉来凑数的衬字,与本义无关,故破读为去声qiàng,以区别于本义。

可是,本义的“跄跄”越来越生僻,后起的“踉跄”反而成了常用词,以至于干扰了“跄”的字义。到1920年代,很多人已不理解“跄跄”一词,不仅错读作cāng cāng,而且想当然地等同于意义迥异的“踉跄”,反过来记成文本强加给了一代鼓界大王。

至于再后来几成定格的“脚步仓皇”,则与《丑末寅初》的意境有秦越之远,实不足为训。

《丑末寅初》唱词的嬗变,是个有意义的话题,兹将最具代表性的刘宝全、骆玉笙唱本附于文后,供读者比较。除了以上对“仓皇”的考证,最饶有趣味的当属第二、七折人物形象的变化,今把关键词对比如下:

无疑,刘宝全1929年唱片保留了更多的作品原始面目,“赶路的举子”、“奋志的学生”、“绣房”、“书房”等唱词残留了晚清文人笔法的痕迹。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引此段说明京韵大鼓形成年代,称该段正名为《三春景》,从举子、谯楼、绣房等名词可推断为1905年清末废除科举之前的作品,诚为洞见。

随着科举制度愈行愈远,艺人们把“行路的举子”换成了“行路之人”,把追求科考功名“奋志的学生”换成了略模糊的“念书的学生”,“绣房(门)”换成了宅院的“大门”,而骆玉笙“(这座)书房”分明变成了新式学堂,取代了大宅院内的旧式私塾。由此可见艺人们与时俱进、试图贴近时代的用心。有趣的是,小岚云至晚年仍按刘宝全的路子,坚持唱“行路的举子”。

其实,即便完全恢复刘宝全的“举子”和“奋志的学生”唱词,亦未尝不可,因为这段《丑末寅初》勾勒的终归是我国古代的诗意田园生活。从作品所描绘的渔樵耕读画面中,我们分明感受到了传统中国人的生活意趣;而从举子赶考和佳人梳妆中,我们还隐隐地看到了苦读奋进甚至“书中自有颜如玉”的传统价值观。所以,这段《丑末寅初》貌似一段堆砌、空泛之作,实则于恬淡的白描中蕴含了悠远的传统审美与精神追求,故可判断是清末闲适文人的遣兴之作,这与清门文人所作《八扇屏》《八猫图》的意趣也颇有几分相似。据白奉霖《京韵梅花大鼓词》(第191页)称,上世纪30年代中,刘宝全在天津歌舞楼(后改名小梨园)以加唱《丑末寅初》再接《南阳关》作卖点,提掇上座率不佳的《南阳关》,并大获成功,足见这段《丑末寅初》受欢迎的程度,其实这两段的唯一共同点只是“江阳辙”,内容上毫无关联,但从此掌故中足见观众对《丑末寅初》的审美意趣是非常共鸣的。

《丑末寅初》本名《三春景》。所谓三春,既可通指孟春、仲春、季春三个月,又可专指季春第三月。我们从寅时日出以及牧童装束中可以推断,本作品的“三春景”,应是指暖春三月,即季春。至于《丑末寅初》之题,则是撷取首句来定名作品,这也是曲艺、戏曲的通常做法。丑末寅初,即丑时、寅时相交时分,亦即清晨五时前后,这只是第一折“日转扶桑”的时间,并不涵盖后面八折。后面的场景,是依时间迁流而徐徐道来,及至学生上学、佳人梳妆时,时间应当到了寅末卯初了吧……

nlc202309081254

附一:关于朱寿亭

1957年沈阳文联编《鼓词汇集》(第六辑)所载《丑末寅初》文本,记录者为朱寿亭(1909-1992),南京曲艺名家,号木皮轩主人,擅鼓词,与相声名家张永熙交好。骆玉笙文《金陵旧事》记载了晚年与朱氏的交游。朱寿亭于1992年过世,有万字鼓词《秦淮八艳》存世。

附二:《丑末寅初》文本订正及对照

刘宝全唱片文本

丑末寅初,日转扶桑。猛抬头,遥望见,天上的星,星和斗,斗和辰,(是那)渺渺茫茫,恍恍忽忽,密密匝匝,直冲云霄汉,减去了辉煌。

一轮明月朝西坠。听不见那,在那花鼓谯楼上,梆儿听不见的敲,铃儿听不见晃,锣儿听不见筛呀,钟儿听不见撞,那些值更的人儿(他)沉睡如雷,梦入了黄粱。

架上金鸡,不住地连声唱。千门开,万户放,行路的举子,急急忙忙,慌里慌张,打点着行囊,出离了店房,遘奔了前边那一座村庄。

渔翁出舱解开了缆。只见他,操起了篙,驾起了小航,飘飘摇摇,晃里晃当,惊动了那水中的(那些)鹭鸶,对对的鸳鸯,(它是)扑楞楞楞两翅儿忙,(这不)飞过了那扬子江。

打柴的樵夫把高山上。猛抬头,遥望见,云淡淡,雾茫茫,山长着青云,云罩着青松,松藏古寺,寺里隐着山僧,山僧在佛堂上,把木鱼敲得响乒乓,念佛(外带着)烧香。

农夫清晨早下地。拉过牛,套上犁,一到南洼去耕种,耕的是(那)春种秋收,冬藏闭户,奉上那一份钱粮。

奋志的学生走出了绣房外。只见他,头戴着方巾,身穿着蓝衫,腰系着丝绦,足下蹬着云履,怀里抱着书包,一步三摇,脚步儿跄跄,走入了书房。

绣房的佳人要早起。(我)只见她,面对着菱花,云飞两鬓,鬓上戴着鲜花,花枝招展,俏梳妆。

牧牛童儿不住地连声唱。(我)只见他,头戴斗笠,身披着蓑衣,下穿水裤,足下蹬着草鞋,腕挂藤鞭,倒骑牛背,口横短笛,吹得是自在逍遥。吹出来的(那个)山歌儿,野调无腔,(它)绕过了(这)小溪旁。

骆玉笙录音文本

丑末寅初,日转扶桑。(我)猛抬头,见天上星,星拱斗,斗和辰,(它是)渺渺茫茫,恍恍忽忽,密密匝匝,直冲霄汉,减去了辉煌。

一轮明月朝西坠。(我)听也听不见,在那花鼓谯楼上,梆儿听不见(那)敲,钟儿听不见(那)撞,锣儿听不见(那)筛呀,(这个)铃儿听不见(那)晃,那些值更的人儿(他)沉睡如雷,梦入了黄粱。

架上金鸡,不住地连声唱。千门开,万户放,(这才)惊动了行路之人,急急忙忙打点着行囊,出离了店房,遘奔了前边那一座村庄。

渔翁出舱解开缆。拿起了篙,驾起了小航,飘飘摇摇,晃里晃当,惊动了(那)水中的(个)鹭鸶,对对的鸳鸯,(是)扑楞楞楞两翅儿忙,(这才)飞过了那扬子江。

打柴的樵夫就把(这个)高山上。遥望见,山长着青云,云罩着青松,松藏古寺,寺里隐着山僧,僧在佛堂上,把那木鱼敲得响乒乓,(他是)念佛烧香。

农夫清晨早下地。拉过牛,套上犁,一到南洼去耕地,耕的是春种秋收,冬藏闭户,奉上那一份钱粮。

念书的学生走出了大门外。(我)只见他,头戴着方巾,身穿着蓝衫,腰系丝绦,足下蹬着福履,怀里抱着书包,一步三摇,脚步儿跄跄,(他是)走进了(这座)书房。

绣房的佳人要早起。(我)只见她,面对着菱花,云飞两鬓,鬓上戴着鲜花,花枝招展,(她是)俏梳妆。

牧牛童儿不住地连声唱。(我)只见他,头戴着斗笠,身披着蓑衣,下穿水裤,足下蹬着草鞋,腕挂藤鞭,倒骑牛背,口横短笛,吹得是自在逍遥。吹出来的(这个)山歌儿,野调无腔,(这不)越过了小溪旁。

篇5:大鼓和小鼓教案

教学目标,要求:

1.用敲击、动作等方式探索,感知和体验音的强弱。2.用有力地声音演唱歌曲《大鼓和小鼓》。3.认识强弱力度记号(f p)教学重点,难点:

分辨音的强弱,用强弱对比的手法演唱歌曲 教具准备:

课件,大堂鼓,小堂鼓,录音机,电子钢琴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动动脑筋先来猜猜谜语: 圆圆一只大木桶,上下肚皮都是空,娃娃见了爱打它,一打就说咚咚咚(学生猜一乐器:鼓)二. 教授新知:

同学们今天我给你们介绍两个新朋友,今天我们仔细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认识乐器:

1.观察大堂鼓和小堂鼓,让学生观察大小,形状,区分大小。

2.敲击大堂鼓和小堂鼓,老师:用不同的速度和力度敲击大鼓与小鼓,让学生感受声音的强弱高低与音色。

生:在鼓上尝试并感受不同的部位,不同的敲击法,及不同的声音效果和节奏。

3.运用课件和录音机聆听歌曲旋律,初步感受旋律和节奏。4.运用课件教授歌曲节奏,跟着节奏带领学生读歌词,不加音高,旋律,只对应节奏把歌词读准确。(注意一音多字,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节奏)

5.音乐游戏“我的大鼓和小鼓”通过律动游戏发现音乐中的强弱规律。

×

×

×

×│ ×

× │ 我 的 大 鼓 咚

咚,×

×

×

×│ ×

×

×│ 我 的 小 鼓

嗵 嗵 嗵,×

×

×

×│ ×

×

×│ 大 鼓 响 来 我 跺 脚 ×

×

×

×│ ×

×

×‖ 小 鼓 响 来

我拍 肩

让学生通过节奏律动游戏在加深对大鼓小鼓音响,强弱对比的概念,并且能够正确的区分和表现强和弱这两种不同的音乐力度的同时,加强了学生的节奏表现能力。

6.在学生对声音强弱对比有一个初步认识时,引入音乐的律动,听到大鼓的时候,用脚敲击XX,听到小鼓的时候用双手拍肩,让学生体会音的强弱规律引入到歌曲《大鼓和小鼓》中,在歌词中遇到大鼓和小鼓的声音时用相应动作表示。7.歌曲的学唱:

1)通过使用课件,让学生和老师互相合作的方式,运用听唱法,模唱法进行歌曲旋律的学习。2)教师进行歌曲的范唱。

3)教师帮厨学生完成学唱的过程,随时关注学生学唱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比如:音的强弱,吐字的清晰,一音多字的节奏,唱歌方法等问题)。

4)用有力地声音完整的演唱所学习的歌曲,分组合作来进行演唱,可由一个组演唱歌词,一个组演唱模仿衬词;也可以和老师分组演唱,轮流来。同时 可以请同学上讲台敲击大鼓和小鼓,陪和学生模仿衬词,感受声音的强弱,其余同学用脚敲击和拍肩的方式表示歌词的强弱。

5)这节课我们通过对大鼓和小鼓的认识学习了歌曲《大鼓和小鼓》,我们对歌曲节奏和音乐中力度变化处理都有了新的认识和感受,请大家不要忘记了大堂鼓和小堂鼓,还有和他们一起表演的歌曲,下节课再见!总结:

篇6:《京腔京韵》教案

型:综合课

一、教学目标:

1、在听、看,唱的音乐活动中走进国粹京剧,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增强对祖国传统艺术的热爱之情和民族自豪感。

2、认识京剧的行当,并能听出乐曲中行当唱腔。

二、教学重难点:

欣赏、学唱与表演学生能初步感受“京腔京韵”的独特魅力,了解、熟悉、热爱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热情。

三、教材分析:

京剧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在一节课根本无法全部讲完。因此本课结合欣赏京剧选段《包龙图打坐开封府》以及同时选取了京剧的发展,唱腔、板式、表演形式等内容做浅近的介绍,使学生对京剧的相关知识有更多的了解,让学生欣赏模仿富有创造性的音乐活动中感受体验京剧这一古老剧种的艺术魅力。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视听法、对比法、欣赏法.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欣赏《说唱脸谱》

刚才这首歌曲想必大家都听过,通过欣赏,再根据同学们自己积累的知识,同学们应该知道这首歌是唱什么说什么的?(学生回答京剧)对——京剧。说起京剧同学们可能都不太喜欢,那是因为你不了解京剧,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认识一下京剧。如果你了解京剧了,那以后再欣赏到京剧你就慢慢的喜欢上了京剧。京剧可是我们中国的国粹(国粹指的是指一个国家固有文化中的精华,誉满中外的中国京剧、中国画、中国医学,被世人称为“中国的三大国粹”)所以说同学们作为中国人不懂京剧就太不应该了。

二、教学授课:

1、看课件《走进京剧》。老师操作并讲解

a:认识京剧的发展由来和历史。(四大徽班进京200多年历史)b:了解京剧的表现形式(唱念做打)唱腔(西皮、二黄)京剧的场面(文场、武场)伴奏乐器(京胡 京二胡 月琴)c:了解京剧的行当(生旦净丑)

2、随课练习京剧习题: 目的巩固掌握京剧的基本常识。

三、课堂拓展:

1、欣赏京剧:《同光十三绝》

《同光十三绝》综合了京剧名家名段,同学们会看到全方位的综合京剧艺术。带着刚才我们了解的京剧知识,一起来欣赏这段《同光十三绝》

2、学唱课本歌曲《校园小戏迷》

那了解了京剧,又欣赏了精彩的京剧,下面咱们就来试着学唱京剧,来切身体验

京剧的京腔京韵。a听学法2遍.B老师有重难点的教唱一遍 c试唱一遍,并跟伴奏。

四、小结:

上一篇:海初中作文1200字下一篇:陈店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工作总结讲解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