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创意美术公开课

2024-04-16

幼儿园创意美术公开课(共14篇)

篇1:幼儿园创意美术公开课

中班美术公开课教案《创意花瓶》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美术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感受彩泥等不同材料装饰瓶子所带来的美的体验,能用橡皮泥、线绳、彩珠等材料创造性地装饰不同的瓶子,幼儿能向同伴大胆介绍自己的创意作品,产生做事的成功感,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美术公开课《创意花瓶》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能用橡皮泥、线绳、彩珠等材料创造性地装饰不同的瓶子。

2.感受彩泥等不同材料装饰瓶子所带来的美的体验。

3.幼儿能向同伴大胆介绍自己的创意作品,产生做事的成功感。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1.各色橡皮泥,彩色的线绳和不同样子的空瓶子。

2.用不同材料装饰的花瓶图片。

3.幼儿学习资源。

活动过程:

1.教师展示准备好的已装饰的瓶子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激发活动兴趣。

提问:你喜欢哪个瓶子?为什么?

2.引导幼儿欣赏幼儿学习资源,了解并掌握装饰瓶子的方法。

(1)讨论交流:瓶子美在哪里?引导幼儿了解装饰的要点:可将主要花纹装饰在瓶腹、瓶颈:此外还可以在瓶口、瓶颈上配各种有规律的花纹等。

(2)讨论:还可以怎样装饰瓶子?学习用包、绕、染、黏贴的装饰方法。

包:把瓶子放在花布的中央,在瓶口处使劲拧紧。

绕:将绳子的一头固定在瓶子的最下方,一圈一圈的缠绕在瓶子上。

染:选择不同的颜料,给瓶子上色。

黏贴:将橡皮泥通过搓、团、捏的方法粘在瓶子上。

3.幼儿动手装饰,教师指导。

(1)鼓励幼儿相互间进行合作。

(2)启发幼儿对瓶子进行创造性地装饰。

布置小展台“多彩的瓶子”,幼儿相互介绍自己的作品,欣赏同伴的作品。

教学反思: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

本文扩展阅读:花瓶是一种器皿,多为陶瓷或玻璃制成,外表美观光滑;名贵者有水晶等昂贵材料制成用来盛放花枝的美丽植物,花瓶底部通常盛水,让植物保持生命与美丽。

篇2:幼儿园创意美术公开课

【活动目标】

1、认识番禺土特产——莲藕,通过观察、讨论,发现莲藕内部纹路特征。

2、能大胆地根据莲藕的内部纹路特征合理地组合、制作彩印画,体验创作的快乐。

3、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1、莲藕若干个,菜板、菜刀各一。

2、蘸有颜料的抹布若干,盘子、纸张若干。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师:“你知道莲藕是番禺哪个地方的特产?”

师:“你们吃过莲藕吗?是什么样子的?”

引导幼儿认识莲藕是万顷沙的土特产。

2、出示准备好的莲藕,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

师:“那莲藕里面是什么样的呢?”

引导幼儿大胆进行猜测,请幼儿说一说。

3、验证猜测结果:教师现场切开莲藕,请幼儿进行观察、交流,发现莲藕内部特征。

4、制作彩印画。

(1)引起幼儿对莲藕内部纹路的兴趣,加深印象。

师:“你看到的莲藕切开后是什么样的,你喜欢里面的花纹吗?”

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意见与他人进行讨论、交流。

(2)出示印有莲藕内部纹路的图画请幼儿观察并猜测做画方法,然后进行介绍。

(3)介绍活动材料和要求。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作画步骤:选择自己喜欢颜色,将莲藕平的一面蘸上颜料,然后用力在纸上按下,垂直提起,多次选择进行组合,边印边进行构图。

5、欣赏作品、交流作画感受。

鼓励幼儿间相互欣赏并大胆向同伴介绍。

教学反思

本节课源于幼儿生活,小朋友兴趣浓厚。所有的幼儿都自己动手创作莲藕印画作品。在活动中,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认真涂色,细心贴印,画面整洁,叶印清晰完整。给予了儿童足够的空间和环境让他们涂涂画画,培养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由于考虑到印画颜料是湿的容易擦花,所以没要求幼儿立即用水彩笔添画。

篇3:幼儿园创意美术公开课

一花哨的公开课

2003年我参加了深圳市龙岗区美术新课程标准学习, 期间龙岗区教研室在龙岗区某学校安排了几节探索新课程标准的美术公开课。那个时候, 美术课能上成那样让我惊讶, 因为它与以前的美术课有很大的不同。这几节美术课以美术新课标为理念, 强调以学生为主体, 提倡模糊学科门类界线, 提倡融美术各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欣赏·评述”) 为一体, 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综合, 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 提倡小组合作学习, 提倡探究性学习, 重过程轻结果等。同时新课标对不同阶段的小学生提出了不同标准, 并且明确地写在课程标准里。这些理念的贯彻使得新课标下的美术课一片生机, 好不热闹。

在新课标实行了近十年的今天, 开始有许多不同声音质疑新课标引导下的小学美术课堂。首先, 不少人认为新课标下的美术课堂, 特别是公开课, 十分花哨、做作。很多美术老师在上公开课的时候美术功底并没有表现出什么, 反倒是盛行美术教师又唱又演。也有很多老师反映, 公开课听多了, 就不想再看了。我看这里有一个主要问题, 就是“假”, 假得让人反感。偶尔在一个家长的博客空间里看到:看得出老师对这个公开课是用了心的, 每个小朋友什么时候应回答什么都是提前经过演习了的。不过这种感觉很明显是为了应付家长的检查。当然其他老师的公开课也都是提前演习过了的——看, 家长都知道公开课是假的。课前, 美其名曰是观摩课——教师把该说的每一句话, 该做的每一个小动作和表情都导演好了, 连学生背的台词也一齐教好了。课堂上, 教师十八般武艺全搬上了讲台, 学生的学习看似积极主动, 具有合作与探究学习的影子, 但实际上是走马观花, 没学到什么东西。谁都知道这么“变态”的课是“演”给“同行们”看的。公开课欣赏的主体是听课的教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公开课是教师为实现自己的一个梦而设置的一个擂台——追求教学过程完美的自我陶醉。公开课上得好不好就看谁的“演”功好不好。

其实教师的“演”, 对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段的小学生, 是很难或者说根本无法感知教师“演”的良苦用心的。私下与一个美术教师探讨时, 他举了一个很好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我也深有体会) :在平时上课甚至在上公开课时, 低年级的学生对老师前面的导入根本没耐心倾听, 他们已经坐在下面唠叨:“老师怎么还不开始画画呢?”“你讲那么多干什么!”, 真的, 学生根本没有在倾听, 根本没心思去倾听, 他们的心早已直接飞到了课本画画的主题, 他们早已被期待已久的“画画”占据了整个心灵。他们的想法就是老师你快点发纸让我们早点开始画画吧, 这时任何的导入都显得多余。学生期望直接获得知识、获得体验, 而我们的老师却生怕学生获得的知识与经验不全面、不具体、不开放, 绕了一个圈“设计”一个又一个新奇的导入。而偏偏低年级段的美术课堂这个“引子”显得尤为长而花哨。这个“导入”是教师按照“新课标下的教案思维”给学生强加的一个规范化的程序, 是对“新课标”的定势思维。

另外, 值得质疑的还有, 教师花了几个星期准备, 累得“半死”, 终于把公开课上完了, 但平时的美术课堂教学又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公开课成了表演课, 它对平时的美术课堂并没有改善和提高。这样的公开课对老师是一种压力、一种负担。

花哨的公开课应给小学教师一个反思:教师不是演员, 上课不是为了演戏。课堂具有一次生成的性质, 并不像拍戏, 可以“咔嚓”重来一遍。我们应尊重教师职业的特性, 多做些真正有利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的公开课探索, 而不是为了同行们看得“过瘾”而上的假课。当然我们不能一下子否定教师的“演”功, “演”功在当下的小学阶段还是很重要。但不是为了表演而演, 而应是为了更好地传授知识而作的一个有意义的、真实的情感传递。

二回归常态课

在这么多“高投入低收入”的对比下, 有许多老师开始喜欢常态课、实在课、朴实课。他们认为不完美才是一堂真正的课, 完美了就是表演。因而, 2011年3月初, 东莞市美术骨干班学员在广州市海珠区参加同课异构的观摩研讨活动观摩金碧小学朱学贤的三年级设计应用课“汽车博览会”时, 朱老师上课的朴实得到了不少同学的赞同。有些同学直接说:“看到自己上课的影子。虽然有很多的不足, 但是看得出来这是一堂原生态的、朴实的课。”偶尔到岭南少儿美术网页看看, 发现尹少淳教授写的《美术“好课”之我见 (摘要) 》里面提到一堂好课要达到的一个要求, 即常态性。可见“编写新课标的高层”对公开课的常态性也是持赞同意见的。但什么原因导致公开课偏离常态呢?本人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中国什么都讲究示范性, 美术 (艺术) 课也不例外。或无数的新课标下的美术示范课给大家形成了一个新的定势思维:这样才是新课标下的美术课。公开课的最大的好处是让来听课的老师很快就懂得新课标下的美术课应怎么上。它具有很强的示范传递性, 这是公开课的优点, 也是公开课给美术课堂带来的“毒瘤”。

回归常态美术课, 教师们应反思:原来“不常态”的课现在看来可能是新的常态课。常态的概念也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那么什么样的常态, 才是教师应该追求的呢?现在的常态哪些是值得教师们继续发扬, 哪些需要摒弃的呢?哪些公认的常态的不好成分应该得到抑制呢?这是教师们应注意和思考的, 别让常态成为随意的代名词。

譬如, 有同学提出朱老师的示范太随意, 没有起到示范作用。这其实是说, 常态过了头。公开课毕竟是有很多老师来听的课, 教师应对教学过程及教具等有一定的设计, 美术课教师基本功的示范等常规项目应重视, 不能太随意, 要起到示范的目的。

三原生态的公开课

我想表演性的公开课在今天, 应有一个共同的心声, 那就是尽量少上。对那些花哨的课堂行为应该逐渐减少, 用真实的情感感动学生、感动同行。当然, 为了促进自己专业的成长——主要是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技能的提高, 如通过公开课提炼教师的语言、动作, 教师示范的有效性、对课堂纪律的调控等在小学阶段带有“演”性质的行为, 以及那些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行为应继续做好、做扎实。看来, 想不上那种“假”课, 教师应具备扎实的教育基本功才行。否则, 公开课将很难打动“专家”。上美术课, 美术教师 (尤其是在经济发达地区) 往往缺的不是美术专业基本功, 而是教学的技能技巧。

篇4:对美术公开课教学的思考

首先,从总体上讲参加这种比赛一定要精心准备这是大前提,包括语言、服装、教案、教具、课件等元素的准备,但我认为最关键是上课时教师要有一种气势,一种舍我其谁的气势。这种气势我个人理解为是一种累加,需要教师厚积薄发,他要求教师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具备全面的文化修养,对教育学、心理学、文学、美学、哲学、历史、美术史融会贯通。其次,上课时教师要有饱满的热情,用词再准确一点也就是教者要有激情,要让激情贯穿课堂的始终,要给听课的教师、学生带来心灵上震撼和艺术上的享受。下面就《时间的“表情”》这节课具体谈几点感受:

一、视听结合,导入新课

导课很关键,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定要精心设计。要有新意,时间要快,不能拖泥带水,我采用视听结合,导入课题。就是利用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图像加上新颖独特的声响来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从而感知时间的存在。

【片段1】

上课开始,首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聆听几组声音。(点击课件)

然后提问学生听到了哪些声音?他们都和什么有关?学生回答有公鸡的打鸣声、教堂的钟声、布谷鸟的报时声。他们都和时间有关。我总结了一下,同学们回答的很好。时间就是生命、时不我待、时不再来,我们从小就要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通过片段一让学生聆听几组声音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引出了时间的概念。

【片段2】

提问:同学们平时都是通过哪些方法知道时间的呢?

生答:看手表、教室墙上的挂钟、听学校的铃声等。

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那你们知道这些计时工具没有发明之前古人是怎样计时的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了解一下吧。(播放时钟的发展史)

视听结合中的第二元素“视”粉墨登场。利用鲜活的视觉图像吸引住学生的眼球。学生了解了钟表的发展历史,深深的为古人的智慧所折服。教师再从侧面点拨一下,但是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古人的计时工具都很原始,计时不够精确而且携带也不方便,而今天的设计师已经能够制造出计时精确、携带方便的钟表,而且设计师还给他们添加了许多美丽而又有趣的“表情”。然后正式导入课题《时间的“表情”》。

二、巧用、会用、用好多媒体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现代教学媒体普遍运用于美术教学将成为21世纪美术教育最具特色的一道风景线。尤其是计算机辅助教学,它不仅刺激了人的视觉和听觉,而且有效地唤起人的兴趣、情绪和思维,最大限度地作用于学生。这次比赛大部分教师都制作了精美的PPT课件,还有少数动画课件。可以这么说,多媒体的正确使用扩大了教学效果,它直观的表现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

【片段3】

首先,多媒体展示几组时钟设计的图片。这几组图片都是有针对性的选出。分别从时钟设计的几个要素挑选(外形设计、指针设计、钟面设计)然后提问,你们最喜欢哪一款?

这种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多媒体的使用也与听课的老师产生了共鸣。学生立刻活跃起来纷纷发表自己的想法。生答:我喜欢这一款,因为她有着天使般的外形,非常可爱。(外形设计)

紧接着我用多媒体展示了两张图表,图片和文字都是精心设计,学生一目了然。通过图表的展示变抽象的说教为形象的演示,有效的解决了教学的重难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最大限度的调动起来,使美术课堂真正做到寓教于人,美中育人。

三、重视多元评价

师评很重要,是对学生劳动成果的一种肯定,也可以促进课后学生持续关注美术。道理很简单,学生认为我的作业连老师都赞叹不已,肯定感觉自己在这方面很有天赋,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这个学生肯定在这方面会多留意,假以时日说不定就是一个优秀的设计师。

在巡视辅导作业的过程中,我就发现有个学生的作业很特别。刚开始我很奇怪,时钟的指针在哪里?后来我仔细观察,感觉很棒。在课堂上我对这个学生大加赞赏。这是一个直升机造型的时钟。这款时钟最特别的地方就是指针,设计独具匠心,他用直升机上的螺旋桨作为指针,很有创意!

篇5:幼儿园创意美术公开课

活动目标:

1、围绕我的创意作品,用完整连贯的语言简述自己的创意,并丰富幼儿的词汇。

2、幼儿在老师的启发下轮流介绍自己曾经创作或得作品,体验和同伴分享的乐趣。完整连贯的语言简述自己的创意。

3、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收集幼儿的创意作品曾获过奖的奖杯。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引导幼儿观察,讲述幼儿书中的内容,激发幼儿的讲述兴趣。

1、画面上都有谁?他们都在干什么?

2、他们都做了什么?是怎么做的?

二、基本部分。

1、教师朗诵书上的儿歌,引出讲述主题。丰富词汇:“剪、揉”

A、教师:儿歌的名字叫什么?来说说它的意思。

B、教师:小朋友是怎样创造出有趣的作品的?

2、提出讲述主题,激发幼儿的讲述兴趣。

A、教师:我们小朋友也有一双能干的小手,还有的小朋友带来了自己的创意作品,我们来说一说比一比,谁的作品最漂亮,谁就是我们班的创意点子王。

3、进一步引导幼儿讲述.介绍自己的作品。

4、请全体幼儿分小组轮流介绍自己的作品。

A、请幼儿在各组小组长的带领下,分小组进行轮流讲述。

B、小组所有人介绍完以后共同选出本组的冠军。

5、集体交流,评选班级创意点子王。

A、请每组选出的冠军轮流在集体面前讲述.介绍自己的创意作品。

B、每位幼儿介绍完毕,集体评价幼儿的讲述情况,讨论讲述中所用的好词佳句。

C、所有小组介绍完毕后集体选出全班最佳介绍奖(介绍最好的幼儿)和最佳创意奖。(作品最有创意的幼儿)成为班级的“创意点子王”

三、结束部分。

1、鼓励家长和幼儿一起利用废旧的物品进行创意活动,并带到幼儿园来展示。

2、分析教材。

本课教材适合大班幼儿的兴趣和接受水平,知识性和思想性都很强。

3、分析教法。

运用启发式和情景教学法让幼儿进行创意解说,培养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及创造力。

4、分析幼儿。

幼儿兴趣极高接受快,但有个别幼儿的创意作品不够创新,类同作品也比较多,充分说明幼儿对“创意”的理解还显得不够

篇6:幼儿园小班美术公开课教案

我们的家乡在仓前,仓前有个有名的地方�C羊锅村,那里有着肥美的羊群。小羊在那里嬉戏,草地上有的羊低着头吃草,有的羊向远处眺望,有的羊成群结对的。通过美术活动《美丽羊村》让幼儿充分感受羊村的美丽。

活动目标

1、用多种方法装饰小羊,感受美术的乐趣。

2、激发幼儿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培养幼儿初步的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

活动准备

铅画纸、蜡笔、彩色笔、颜料、毛球、报纸

活动重点感受美术的乐趣。

活动难点能够运用多种方法美化作品。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羊的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认识他是谁吗?(羊)小羊看到别的羊都有漂亮的新衣服,她也想要,怎么办?你们愿意帮助她吗?

二、小羊穿花衣

1、师:你想帮小羊穿怎样的花衣服。

2、学习基本的线条(波浪线、折线、弹簧线等)装饰羊身。

3、引导幼儿大胆尝试用各种材料装饰小羊。

三、小羊逛公园

1、小羊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开心极了。小羊说:“谢谢小朋友”。

2、小羊穿上了小朋友送的新衣服,好想去森林让好朋友看看。

3、幼儿画好树干,并运用纸团印画的方式画出森林。

4、小羊快乐地在公园跳起了舞,引导幼儿一起舞蹈。

四、作品展示

1、鼓励幼儿说一说小羊怎么了?

篇7:幼儿园小班美术公开课教案

1、初步了解变色龙会变色的特点,并根据环境色用自己喜欢的图案、线条装饰,为变色龙穿上“花花衣”。

2、体验在电子交互桌上协作画“变色龙”的乐趣。

活动准备:

SMART白板、TABLE电子交互桌、课件

活动过程:

一、找一找,特别的变色龙

1、每一个动物朋友都有自己的颜色,一起来看看吧。(点击放大等功能):鹦鹉是绿色的,金鱼是红色的,大象是灰色的,猪是粉色的。

2、可是,有一种动物的颜色很特别,它是谁呢?(出示变色龙图片)原来是变色龙.。特别在哪里呢?(请幼儿说。)

3、(课件:变色龙背景色移动)小结:它有一个有趣的本领,身上的颜色会变,就像换衣服一样,无论走到哪儿,就会和周围的颜色一模一样。

4、(出示背景图片:沙漠)猜猜,变色龙在树林里,可能会变成什么颜色呢?(出示背景图片:树林)变色龙来到沙漠里,又会变成什么颜色呢?

5、(出示有变色龙的树林背景图)不好!危险来了!(老鹰飞来,变色龙消失)变色龙藏了起来。现在请宝贝们用放大镜来找找变色龙藏在哪里。(课件:放大镜置于背景与变色龙图层之间)再来找找藏沙漠里的变色龙吧。

6、小结:变色龙的颜色会变得和周围的环境色一样,融合在一起了,就不容易被敌人发现,可以保护自己。

二、变一变,有趣的变色龙

1、(出示枫树林)看!变色龙又来到了哪里?这是什么颜色的呢?(红色)想不被敌人发现,需要为它穿上什么颜色的衣服?(红色)所以要先选择红色的魔术笔(教师示范使用“画笔”选择颜色)

2、(出示有变色龙黑影的底板)那你们想设计什么样“花纹”的衣服呢?(引导幼儿使用自己喜欢的图案或线条装饰。教师使用“画笔”示范在“变色龙”身上画出“花花衣”。)

3、好神奇噢!原来只要用魔法笔,就能为变色龙穿上花花衣咯!注意衣服的大小要合身。(提示幼儿不涂在黑影之外。)

4、现在就要请你们四人一组合作,到魔法桌上试一试吧!(幼儿多次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将已经完成的图片截屏,背景透明,放进背景图)

5、变色龙喜欢到处走走玩玩,有时又会躲到花丛里,(切换背景图:花丛)仔细观察环境色,挑选相应颜色的魔法笔。

6、幼儿再次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并截屏)

三、玩一玩,漂亮的变色龙

1、(课件:将互动桌的作品投射到白板上展示)宝贝们,变色龙聚会咯!一起来看看吧。

2、你们觉得哪一只的变色龙隐藏得最好,敌人不容易发现它?为什么?(引导幼儿从颜色上来说)

3、请你来说一说,你为你们的变色龙设计了一件什么样的衣服呀?(引导幼儿说一说用了什么花纹)

篇8:幼儿园创意美术公开课

新课程中, 重视学生美术素养的形成, 在素养的形成过程中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面向全体,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美术课程标准》要求:“了解美术术语的表达方式和方法, 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思想。”那么对美术术语该作何处理呢?《美术课程标准》前言:“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以学习活动方式分美术学习领域, 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 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精密关联。”在现实教学中有两种方法处理“术语”问题, 把“术语”的落实当作美术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是力求术语落实, 二是把美术术语抛给学生。有这样的两堂小学美术课就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

二、教学案例

案例1:《形的渐变》浙美版五年级

师:今天, 老师带来了一件神秘的物品, 它叫俄罗斯套娃, 他有一个秘密, 谁能发现这个秘密? (出示:一套分开由大到小摆好的套娃。)

生1:它里面的娃娃越来越小。

生2:它在远处的是小的, 在近处的是大的。

生3:从前到后是由大到小, 从前到后是由小到大。有规律的。

师:它的变化从前到后由大到小, 从后到前由小到大, 这样由大到小, 由小到大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我们把它叫渐变。

板书:规律秩序变化

师:像这种由大到小, 由小到大的渐变我们叫它大小渐变。生活中哪些东西有这种渐变。

生1:梯子

生2:屋上的瓦。生3:电视机的尺寸。生4:课桌的由近到远。

师:同学们都理解了大小渐变, 我们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现这种渐变呢?

生1:可以说出大小不同的物体。

生2:可以把大小不同的纸贴出一种渐变。

生3:可以用高矮不同的同学排队形成渐变。

幻灯出示:形状渐变图片 (略)

师:这是一种形状渐变。

师生共同分析形状渐变, 分辨大小渐变和形状渐变图。

案例2:《美丽的花边》三年级

……

师:这些花边放进去有什么作用?

生:好看。

生:漂亮。

师:装饰作用, 装饰得漂漂亮亮的。

……

师:这些花边有什么特点?

生1:里面都是花。

生2:里面都是同样的东西。

师:这个花边里重复出现的我们叫它单独纹样。

……

出示:一朵花的衣服

师:这花我们叫它什么?

生:图案。

师:是单独纹样。

师:这一朵花能不能成为一个花边?

生:不能。

出示:带有一条花边的衣服

师:怎样才能成为花边?

生: (无答)

师:单独花边重复排列的我们叫它花边。

……

三、案例反思

这两堂课都涉及到美术专业术语的落实问题, 一堂是理解大小渐变和形状渐变, 一堂是理解花边和单独纹样, 在年级段上看第一个是属于高年级, 第二个是属于中年级。而学生的心理发展是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发展的, 对事物的认识也是较具象的比较容易接受。所以在美术术语的掌握上我认为能在具象的事物中了解就可以了, 重要的是美术素养的形成不在于术语的掌握, 理论可以到专业学校里再学习, 学生只要知道有这样的东西就可以了。第一个就运用了套娃这样的大小渐变, 然后具体如梯子, 屋上的瓦等等具象的例子来了解大小渐变这样的一个概念, 而形状渐变就用了一个图片来说明“象这样就是”轻轻松松地把问题抛给学生自己去理解。这样的解释针对高年级和最善于模仿的小学生来说就显得轻松, 而概念虽然比较模糊, 但效果不错。第二个虽然也运用了一些例子来增进了解概念, 在概括的时候用语专业、严密, 力求专业的落实。但是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因为学生是低年级, 对抽象的语言表达比较难理解和记忆, 他们自己又概括不出这样的语句, 因此学生掌握的不是太好, 如果把概念给形象化和模糊化, 就说这样的就是花边, 或者说花边中的这个就是单独纹样, 让学生来指, 效果可能要好点。

美术是视觉艺术, 而视觉在人一出生就已经存在, 在人的生活中总是要看到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东西, 那么就面临着两个问题, 何为美、何为丑?为何美?前者“何为美、何为丑?”是低层次的问题也是关键的问题。我们义务教育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 人的素质中心就是真、善、美这些人文主义的问题。那么美术素养的中心也就是审美的能力,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运用自己对美的理解去审美也就可以了。也就是说我们的美术教学是素质的教学, 对于美术术语只要做个大概了解, 能针对术语用自己的话和想法去解释就可以了。

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学生知识习得的规律要求我们把美术术语形象化和朦胧化。学生的思维是由形象到抽象发展, 对事物的认识也是这样, 我们小学的学生认识偏重形象思维, 我们对美术术语的落实也可以按照这一规律, 用具象的例子来解释和用形象的比喻来落实, 对术语内涵的定义可以是模糊的、朦胧的, 不要求严密、明确。概念和术语的内涵会随着学生成长而不断的丰富和趋于严密和精确。

篇9:幼儿园创意美术教学浅析

关键词:创意美术;自然材料;想象力;开放空间

所谓创意美术,就是让幼儿在自己简单的思维上实现突破的一种绘画方式。通过绘画,幼儿会把自己对外界信息的掌握,用小手、眼睛、大脑之间的协作,通过纸跟笔,充分地展现出来。如何让孩子的想象力更为丰富,如何让孩子们的想法尽情地在纸上体现,这就成为幼儿美术教学的目标。

一、让孩子们先体验绘画的乐趣,要巧妙地学会使用自然材料

1.在组织课外活动的时候,我会告诉孩子们,要收集一些自己认为可以画出来的东西。孩子们在玩的时候,会把一片树叶、一棵小树、一根树根当成宝贝。有的小姑娘会把树叶插在自己头上,感觉自己就是一个地道的“小公主”。有的小男孩把一个小树根当成一条“毛毛虫”在偷偷地“吓唬”小伙伴……孩子们在玩耍、嬉闹的过程中搜集到了各种天然的材料,也让孩子们不知不觉中体验了创造的乐趣。

2.家园互动,是现在幼教过程很重要的一部分,在实际教学中,我也会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让家长带着孩子搜集一些瓶盖、贝壳、各种孩子们喜欢的水果等。“老师,搜集这些东西,是让孩子们做手工吗?我们怎样跟孩子一起做呢?”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家长和孩子共同搜集这些材料的过程中,家长也会主动地和孩子一起研究这些材料中的美术价值,从这个方面也可以提高孩子们学习的兴趣。

二、让孩子们在开放式的空间中,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在以往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大部分都是采取讲解的方式,忽略了孩子的个体差异以及兴趣,让孩子失去创作、想象的空间。让孩子通过对自己找到的材料,以及通过家长辅助孩子们找到的材料的认识,在比较开放自由的空间中,自己选择做自己最喜欢的东西。例如,在一节幼儿自主手工课上,我提前把孩子们搜集并带来的材料准备好,并且标上姓名。只要小朋友们允许的话大家可以相互的交换借用。这样也可以增加小朋友之间的分享意识。有个叫豆豆的小朋友用橡皮泥做了一个降落伞;小畅畅用皱纹纸、彩色塑料袋做了一个小裙子;×××用小剪刀把一片树叶制作成了一个小手等等。自主手工课上,让孩子们用自己熟悉的材料,更容易被孩子们接受,在其他的小同学使用他们的材料的时候,他们也会有一种自豪感(因为这些材料都是他们自己搜集的)。通过这一节课的实践,孩子们通过对创意美工的“玩耍”,提高了创新的意识。

三、营造氛围,让孩子们拥有想象的空间

在绘画课开始以前,教师要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创作的氛围,让孩子在玩以前告诉他们我们这节课需要做什么,提醒孩子们在玩的时候注意观察,让孩子们在情境中产生对绘画的兴趣、在实际活动过程中让孩子们充分想象、在鼓励的过程中让孩子找到自己的价值。如,在组织《狐狸捉小鸡》的创意美术教学课开始以前,我组织孩子们先做游戏,并进行角色表演,让孩子们知道,狐狸想吃小鸡的想法,并产生想保护小鸡的欲望,并且注意观察周围的环境。游戏结束后,提出问题:“怎样保护自己”“怎样打跑狐狸”“用什么打跑狐狸”激发孩子们画画的欲望。接下来,在孩子们作画的过程中,我时常地提醒:用什么打跑狐狸?怎样才能打跑狐狸?让孩子们大胆地想象。其中有一个小朋友画了一个房子,把小鸡藏起来了;还有一个小朋友画了一门大炮,炮口冲准狐狸;还有小朋友画了一个超人……最后,让孩子们自己说说自己的作品,并对每个孩子的作品给予肯定,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

这里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在评价过程中,语言组织非常重要,既要生动恰当,又要起到激励孩子的作用。孩子们对外界评价很敏感,往往将老师或者家长的评价作为认识自己的依据。因此,在创意美术教学中,如何表扬激励孩子也是一门艺术。永远不要对孩子的作品说“你画错了”,应该引导性地告诉孩子,你想想,在游戏的时候,如果这样画的话,是不是要好一些。让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学习,用游戏的情境引入,这样既符合孩子的天性,又会让孩子们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体会绘画。比起单纯临摹的授课方式要好得多。这样也就解放了孩子的天性,画出来的作品也就带入了孩子们的想法以及生活,更能体現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创意。

综上所述,美术本身能给孩子带来快乐,不应当让孩子们感受到压力,应该让孩子在欢乐的氛围中学习画画。这是本人在实际教学中所感、所悟,现在写出来供大家参考,不足之处,还望指正。

参考文献:

[1]邓子红.幼儿园创造性美术活动的开展[J].学前教育研究,2009(8).

篇10:幼儿园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

【活动目标】

1.欣赏蒙德里安作品,观察线条与色块,感受格子画的特点和含义。

2.能借助格子画并变化横线与竖线的间距、格子的密度,用不规则的色块进行装饰,体验创作的满足感。

3.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4.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活动准备】

蒙德里安作品、操作画纸、调好的颜料、排笔、黑色油画棒等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欣赏蒙德里安的作品,引出主题。

1.通过课件出示蒙德里安的《红、黄、蓝的构成》,引导幼儿观察画中的线条和色块。

(1)老师带来了一些特别的图画,请你们看看这幅画上有什么?

(2)它们是什么形状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3)你还发现画里有什么?(黑线)

2.小结:这些画都是一个名叫蒙德里安的画家画的,这些画上虽然只有黑色的线条和几个彩色格子,但看起来非常漂亮,真神奇!

3.组织幼儿欣赏蒙德里安的“格子”在生活中的运用。

师:人们都很喜欢蒙德里安的画,就把这种绘画风格用到了生活的各个地方。(出示他人参考蒙德里安作品风格设计的服饰、建筑物等图片,如:格子衣服、格子鞋子)

师:你还看过怎样的格子物品?

二、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操作方法。

1.出示利用蒙德里安的作品设计的几件衣服,讨论:用了什么方法?怎么画的?

2.引导幼儿总结绘画的正确顺序。(先画黑色的边框再进行选色最后涂色)

三、幼儿练习在布上进行绘画

提示幼儿利用勾线笔在布上画出黑色的边框,用横竖直线从最顶端画到最末端,但是涂色时注意不混色及颜色之间的间隔。

四、展示幼儿的作品:请幼儿互相交流

教学反思:

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分析原因,平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

活动目标:

1、学习用不同形状的树叶进行拼图、组合,并能表现出物体的主要形象特征。

2、学习正确的粘贴方法,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3、体验创作过程中的乐趣和成功后的自豪。

4、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5、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事先引导幼儿认识并和家长收集各种不同的树的叶子。

2、物质准备:事先准备几副树叶拼贴画的作品。几种不同形状的树叶、彩笔、画纸、糨糊。背景墙:“美丽的秋天”〔有枫树,大雁,向日葵等,麦田等〕

活动过程:

一、欣赏树叶拼贴画,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副画,我们一起来欣赏下。(幼儿欣赏)

这些画有个小秘密,它们是用什么制作成的?(树叶)你们观察的真仔细。是的,这些画是用树叶拼贴而成的,所以叫做树叶拼贴画。

二、教师示范操作,让幼儿了解制作的方法和步骤。

1、师:小朋友捡到了很多树叶,我们也来制作漂亮的树叶拼贴画好吗?看看这些树叶一样吗?(不一样)有什么形状的呢?

师:树叶形状有桃形、卵形、扇形、柳叶形、枣核形、圆形、掌形,……每一片树叶和不同的树叶组合就会有不同的图形……。

2、现在,老师要变一个魔术,看,把这两片树叶放在一起,你们看象什么?(象帆船、小伞等)这么漂亮的树叶拼的图画我们要拿出去展览给别的小朋友,小弟弟,小妹妹看一看,但是会掉下来,你有什么好办法?(幼儿回答:用胶水,用双面胶……)嗯,你们真聪明。我们拼好树叶后,再一片片在树叶后面抹上糨糊,贴在画纸上,再用手轻轻压一压。最后,可以用彩笔添画和装饰,但不能太多,不要涂在树叶上,这样一幅漂亮的树叶拼贴画就好了。

3、教师重新出示一些其他形状的叶子,启发幼儿想象。

师:你们也想来试一试吗?那谁来告诉老师你想用树叶做成什么?

三、介绍树叶拼贴画的方法。

师:小朋友可以先选自己喜欢的树叶,再在纸上拼出图形,图形拼好后,再一片片在树叶后面抹上糨糊,贴在纸上,再用手轻轻压一压。最后,可以用彩笔添画和装饰,但不能太多,不要涂在树叶上,要突出树叶拼图的特点。

四、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鼓励幼儿大胆作画,并选用合适的树叶表现物体的主要特征。

2、师提醒小朋友使用浆糊时应注意保持桌子及衣服的清洁。

五、结束贴画,引导幼儿展示作品并互相欣赏。

师:请完成的小朋友,把图画贴在背景墙上,互相看一看,你最喜欢小朋友拼的哪一幅图,你看出来他拼的是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你的好朋友。

幼儿已有经验:

1、引导幼儿认识树叶的形状并和家长收集各种不同的树的叶子。

(有桃形、卵形、扇形、柳叶形、枣核形、圆形、掌形等)

2、请家长帮助与幼儿共同拼贴树叶画。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点是他们主动学习的起点,由幼儿的兴趣点引发的教育才能成为幼儿主动学习的内部动机。秋天的树叶来自幼儿的生活,为幼儿所喜欢。拼拼、贴贴、画画又是中班小朋友喜欢的活动,因此树叶拼贴画就是根据幼儿的兴趣、内在需求组织的。

活动目标

1、能画出人物的主要特征及坐、走、跑等基本动态。

2、大胆想象进入小学后的情境,进一步增强进入小学的光荣感。

3、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已经多次欣赏过小学生活动的照片或已参观过小学。

活动过程

1、谈谈对小学生活的印象。

提问:你在参观小学时,看到小学生都在干什么呀?

篇11:幼儿园中班美术公开课《坦克》

1、幼儿知道坦克的外形特征,并且能运用简单线条绘画坦克。

2、大胆细致的绘画,体验创作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图片、视频、绘画材料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好朋友,让我们看看它是谁?出示坦克的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二、展开过程:

1、幼儿欣赏图片,教师提问:这是什么?(坦克)

2、小朋友你知道坦克是用来干什么的吗?

教师:坦克也称之为战车,它是我们部队陆地作战的主要武器,它具有强大的射击火力。

3、我们来欣赏一下坦克在作战时候是什么样的,看看它的威力有多大。

4、下面我们来观察一下坦克的外部特征:坦克有很多轮子,被履带包着,通过转动轮子,绕动履带使坦克行走,有一个发射炮筒。

5、小朋友,刚才我们了解了坦克的外部特征,老师编了一个小儿歌来帮助我们画坦克,我们来看看。(观看儿歌、视频,绘画坦克)

6、教师出示范画,讲清绘画之前的要求。

7、分发绘画材料,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结束部分

展示幼儿作品

活动反思:

篇12:幼儿园创意美术公开课

目标预设:

1.感受烟花绽放时的色彩,造型美。

2.尝试运用各种线条表现烟花的绽放。

3.体验油画棒、水粉颜料等不同材料作画的乐趣及变化。

活动准备:

油画棒若干、黑色颜料、有小房子背景的白纸等。

燃放烟花的录像片段和燃放烟花的图片。

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掌握油画棒和水彩相结合的画法.

难点: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后,能较自如地表现对烟花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1.小朋友们,刚刚我们过了个什么节呀?(国庆节、中秋节)

2.过节时你们都在家干了些什么呀?心情怎么样呀?

3.你们开心的时候会做什么呢?

二、欣赏烟花,了解烟花的各种色彩及造型。

1.老师在假日里也很开心,老师在家里做了一件事,瞧!(播放烟花视频)

2.哇!烟花多绚烂呀!老师在家里放了好多好多的烟花呢!

3.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好多好玩好看的烟花,你们想不想放呢?老师来当点火的人,小朋友们当烟花……砰啪!烟花绽放啦!(出示烟花的图片)

4.你们看到的烟花是什么样的啊?

5.你们发现这么多美丽的烟花有什么特点吗?

6.对了,烟花到了天空中都是从一点向四周绽放的,就像花的花骨朵开放过来一样呢!

7.你们看!这朵烟花的线条是什么样子的呢?(一朵直线条的烟花)

8、对啦!这朵烟花的线条是直直的,它是从一点向四周绽放开来的呢!请你上来画给大家看看好吗?(请幼儿上来示范)

9.除了有直直线条的烟花,你们还看到有什么线条不一样的烟花吗?(请幼儿上来示范)

10.那么小朋友们,你们还知道哪些好看的线条吗?(幼儿说一种师画一种,最后组合成一朵烟花)

11.呀!原来美丽的烟花里面藏着这么多美丽的线条呀!

12.出示有小房子背景的白纸,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老师带来了一片蓝蓝的.天空,这片天空中的烟花还没有绽放呢!下面请小朋友们为这片天空画上美丽的烟花好吗?

三、幼儿创作,教师指导。

1.强调用不同的线条、不同的颜色从一点向四周画烟花。

2.提问:孩子们你们说,是白天放烟花好看还是晚上放烟花好看呢?(用黑色颜料经行油墨分离)

四、小结

1.学生上讲台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互评,教师小结。

2.评价建议:是否能够教好的处理画面,是否表现出自己对烟花的独特感受,是否与众不同。

五、延伸

篇13:幼儿园创意美术公开课

一、节目定位的创意表现在

1、中国青年心中的榜样—与榜样对话,传承思想力量

《开讲啦》的每位演讲嘉宾都是中国青年心中的榜样,他们是文化、艺术、政治、学术、商界、体育等多个领域最重量级的意见领袖,无疑成为当下青年人的人生导师,用真诚地态度和有力的语言去影响和改变一个受众群体。《开讲啦》从2012年8月27日第一期的播出,到现在已请到了161位明星,同样是想要利用明星效应,同样是好奇于明星真实的一面,《开讲啦》与其他节目不同,它没有冗杂的游戏环节,不需要过度开发明星的娱乐细胞,也没有夸张的挑战任务,明星卸下一切光环,只需要面对三百位大学生真诚地分享自己的人生经验,真正地起到明星榜样的作用。例如在著名导演王潮歌的开题《那么,我是谁?》中,讲到自己成长学习的经历,分享自己的寻梦经验,因为认识自己才知道自己的内心诉求,才能明确寻梦方向,这样的平等对话与励志演讲更能激起青年人的前进动力。

2、节目组成部分:一位人生导师,八到十位青年代表,300位大学生

《开讲啦》针对当下青年群体,大学生成为主导力量。八到十位青年代表可以针对演讲嘉宾的开讲的内容进行发问交流。青年群体的特点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自信于赤手空拳开辟一片新天地,自卑于难以融入多元社会,而演讲嘉宾已然成为当下人定义的“成功人士”,自然可以与青年群体分享成功经验和生命感悟,这样的节目创意形式在之前的语言类节目中属首创。例如演讲嘉宾李彦宏的开讲内容《抉择改变人生》,他提到自己在高中阶段因学校偏僻,信息资源的不平等而限制他更好地学习发展,所以在16岁时便埋下理想的种子,让全中国人不管在多偏僻的地方都能方便、平等地或等信息,找到所求。李彦宏的开讲内容给现场及电视机前所有的青年人都上了很好的一课,青年人又刚好处在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上,这样的平等对话交流,无疑是更好地思想传承。

3、创作团队的独辟蹊径、大胆创新

《开讲啦》是由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和唯众传媒联合制作的中国首档青年电视公开课,运用访谈对话的方式让每期演讲嘉宾与大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唯众传媒创办于2006年,主打独特的“唯众气质”,以独特的视角捕捉市场动向,倡导“新思维理念”,在这十年中不断创新变革,不仅创下了《开讲啦》的高收视率,同时还有《你正常吗?》、《中国范儿》等深受青年人喜爱的节目,央视与唯众传媒的合作,无疑在受众群上就把握了青年观众的所求。

二、节目内容的创新体现在

1、每期主题都具鲜明特征,绝无雷同

《开讲啦》每期都会请到不同的演讲嘉宾,而每个开奖嘉宾都会针对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生命体悟拟定不同的演讲题目,几乎囊括了青年人关注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人生路上可能会遇到的种种转折,例如李连杰讲到《人生就是一种寻找》,赖声川讲到《走别人不走的路》,科比.布莱恩特讲到《如果你永不畏惧》,青年人若有困惑都可以与自己崇拜的嘉宾面对面交流。

2、用演讲诠释真实,“真”是永恒

同为语言类节目,《开讲啦》的创意核心在“讲”上,脱口秀节目的创意在“秀”上,通过综艺娱乐表演让观众寓教于乐。而“讲”是榜样对话,传承思想的力量。

演讲是指“在公众场所,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以体态语言为辅助手段,针对某个具体问题,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发情感,进行宣传鼓动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通过演讲来感染和影响受众并不是在今天才有,早在古希腊时期就诞生了像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这样的雄辩家,他们通过敏锐的视角,洞悉人之本性,以雄辩、演讲激起观众的同情、悲悯等爱憎情绪。而今在西方发达国家各大高校开设了专门的演讲专业,使他们拥有雄辩的口才,演讲也是政客们赢得选票的重要途径。而《开讲啦》之所以选择“演讲”这一节目表现形式,是因为古往今来不管是政坛领袖还是文人墨客都用演讲最直接最权威的表达自己的意识,而真实地、激情澎湃的演讲更具感染力和煽动性。讲需要真诚,只有最真最纯粹的内容才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唯众传媒的总裁杨晖提到《开讲啦》最大特色是“说人话,不端着,够真诚,正能量”。这句话道出了节目宗旨和成功真谛。

3、节目传播价值—弘扬中国正能量

明星参与综艺真人秀所带来的回报要远高于参演影视作品,也许达到了明星效应,但未必实现了自我价值。《开讲啦》每个演讲嘉宾面对青年观众的这份热诚与毫无保留的分享总让我们动容。例如李雪健老师讲到:珍惜“演员”这两个字,陈坤讲到“人生路,莫慌张”。他们都以自我解剖的方式,把自己摔碎了再重建给观众,让观众仿佛也置身于其中,每一个独特的故事,每一段特别的经历都只为思想的传承。

三、撒贝宁主持风格的诙谐生动

在每期节目中撒贝宁总能在嘉宾与观众之间起到很好的语言桥梁作用,把观众的诉求告知嘉宾,也把嘉宾偶尔没落地的话换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传达给受众,让整个节目氛围年轻、自由、充满正能量。

《开讲啦》所体现的普世价值就如同著名画家委拉斯凯兹的作品《买水的老人》一般,水如同我们的精神源泉生生不息,青少年的迷惘、困惑都在智者的知识传承中获得了新生的力量。

注释

篇14:幼儿园创意美术公开课

关键词:新课程公开课评课资源

近几年来,由于美术新课程的实施,对于美术教师的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各地美术教师对于新课程的实施进行大胆改革,纷纷提出了自己独到见解……在新课程的指导下,学生们在课堂中得到了美的实践和体验,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学生的艺术观念大大增强。新课程的实施,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近两年,我有幸参加过多次地市级公开课、县级公开课等活动。听课后的感受很强烈,确实感到有别于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面貌大为改观,课堂容量大,师生互动强烈,教学方法、思路有创新,许多方面值得我学习。公开课结束后,往往要求听课人员进行评课,评课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接打分的,即每个听课者对执教者进行打分,每个人员在上课前就会领到一张评分表,要求从教学目标、方法、过程、效果等逐项打分,汇总分数后写下听课意见,最后签上大名。另一种方法是座谈会的形式,即由某负责人组织,将听课老师召集座谈,听课者逐个发表自己的意见。每个人都会从自己的角度,对老师们进行综合评价。总体而言,老师们大都以赞誉,少数则予以保留,很为谦虚到表达:学习收获较大,课堂教学效果较好,教学思路有创新。有些观摩课是由部分专家组成评委团,由专家当场评分,听课后当场评奖,宣布获奖名单,不要求观摩的老师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最后是领导讲话,讲活动的目的、意义等,宣布活动结束总的感觉是来看别人拿奖的,收获不是很多,仅仅带回一堆别人的教学案例。对于公开课,大多知名学校在经常开展,搞得有声有色,影响较大。但有些观摩课、公开课选送的不尽如人意,尤其作为大市级公开课、观摩课,有的一天安排若干节,听课专家、老师感觉很是劳累,有些应接不暇。而其中,有少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安排明显不够合理,对教材把握不当,教法的处理不够灵活,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连专家、老师们都在课堂下面议论纷纷而表示不满。还有的授课教师对新课程把握不透彻,还是以满堂灌的授课形式上课,更谈不上什么师生互动了,居然有一位教师从头到尾在读课本……这样就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会出现选送一些不如人意的“优质”课呢?既然是公开课、观摩课,就应该是代表本地区最好的课程,代表本地区的走在前沿的较高水平的课程,应该是示范课,给听课老师们学习以启发的新课程,是准备不足,还是……?让人大惑不解。就正常地进行公开课或观摩课活动而言,这些活动应该开展,而且应该多开展,然开课之后,接下来应该做些什么,是我们应该探讨的话题,大多数人经常参加培训、观摩等一系列活动,可收获又有多少呢?就我个人而言,就美术公开课活动的开展及其活动之后做些什么,想谈一些浅显的认识。

1.公开课要选送最精彩的教学案例。首先要选,而且要精选,不要流于形式,不需要一些专家出来为活动解围,说什么贵在参与之类的话语,而要宁缺毋滥,要么就等条件成熟些再开展这项活动。省得有人在背后说组织部门或组织者的不是。

2.不要让人有作秀之嫌。这是许多老师经常在听公开课期间碰到的事情,实际上,一节课,事前上没上过,听课老师一听就明白了,我们允许老师在课堂上出现一些小瑕疵,这样更能体现老师课堂的真实性,更能反映老师的教育机制。而有的课堂像表演似的,学生全部应对自如,老师上课游刃有余,简直让人无可挑剔。他平时的课到底是如何上的,真的会如此完美吗?

3.评课很重要而且很有必要。观摩课之后,评课是很又必要的,通过评课活动,一是能够促进授课老师水平的提高。二是促进其他老师们相互间的交流,有所感悟、对提升自己教学水平有很大帮助。只有老师们才能够说出课堂教学中的要点,因为老师们是实践者,每天都在跟学生打交道,在执行新课程目标,他们最有发言权。

所以,这就要组织部门营造一个良好的评课氛围。让听课者主动参与进来,愿意讲出心里话,有一说一,最好能说出欠缺的地方,这是组织者着力挖掘的。最后,还要进行评课总结,有学科带头人或教学专家相关人员进行总结最好,他们的话,人们愿意去聆听,他们知道如何评课。从那些方面评课,不是只抓住枝叶末梢,根本性的东西没有谈到,更不是各个方面都好,不谈缺点。还有,发评分表的评课形式,评课者打的分数的高低,可能对你的教学都不会有什么帮助,也许是形式上的需要,也许是教务人员的抽查或学校开课的统一要求。如果没有真实的评课活动,对开课者无益,对学校的美术教学无助,可能也不是开公开课的目的。

4.好的教学资源要充分利用。教无定法,有些个性化的教学值得推崇,别人想模仿,但是,又不能达到那种境界。好的教案、课件如果能够共享,对有些老师来讲,就会少花时间、少走弯路。现在都讲究集体备课,一节好课,需要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教材怎么处理、用什么方法讲、怎么互动等需要共同探讨。而大家共同认可的好课,为什么不能学习或模仿呢?但是,好的资源也不是直接的拿来,而是要进行借鉴。所以,对于他人的成果,要尽量多听取他人意见,有针对性地增加或删减,这样才能变成自己的教学素材。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6

上一篇:关于三年级日记 老师,谢谢您下一篇:述职报告(士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