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漠化综合治理技术

2024-04-22

石漠化综合治理技术(共8篇)

篇1:石漠化综合治理技术

石漠化防治新技术

一、生态治理技术中国石漠化的综合治理技术与效果

温远光 陈放 吴庆标 刘京涛 中国一欧盟荒漠化综合治理研讨会论文集202~209 生态治理技术是利用生态自然力进行石漠化生态和植被恢复的技术。对于具有自然恢复能力的、处在不同石漠化阶段的草坡地、灌木林地、疏林地、未成林地以及难以人工造林的陡坡地,进行封山育林。通过封山育林和辅助技术措施,减轻或解除生态胁迫因子,使现有植被朝顶极群落演替。石漠化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交通不便,采用大面积人工造林或飞机播种造林的方式来恢复植被,往往事倍功半,成效并不理想,而且,由于人工造林难以模拟自然演替过程,形成的林分结构简单,在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性、群落稳定性等方面无法与自然恢复的天然林相比。研究表明,中国西南石漠化地区实行生态治理(全面封育)后,从退耕的石漠化土地到形成草本群落,大约需要3—5年时间,从草本群落到灌木群落需要5一10年,从灌木群落到喀斯特森林大约需要30—40年,形成接近顶极的喀斯特森林大约需要100年时间。利用生态自然力恢复岩溶植被虽然需要的时间较长,但投资少、操作性强、效果明显。例如,1993年广西实施岩溶山区封山育林工程,封育面积236万hm2,涉及35个石山面积占全县面积30%以的重点石山县,至1998年底,森林覆盖率由原先的5%提高到8.19%。在长期执行封育的弄岗自然保护区,现存的岩溶山地常绿季节雨林面积达77.1km2,其森林覆盖率高达96.37%,成为广西森林覆盖率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因此,生态治理是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和生态重建最直接、最经济、最有效的技术措施。运用生态系统原理,通过延长石漠化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生态链、经济链,实现石漠化生态系统的全面治理。在这方面最典型的是广西的“恭城模式”,即“养殖一沼气一种植”三位一体生态链的石漠化治理模式。该模式的广泛应用,大大减轻了岩溶山区薪柴和能源压力,岩溶植被和生态环境都得到了较快的恢复。

二、生物治理技术

生物治理技术是指利用现有的生物技术,通过人工途径恢复和重建岩溶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的措施。

在石漠化的生物治理中,形成了多种生物治理模式。按用途来分有用材林、经济林、防护林、薪炭林和特用林;按生长型划分有乔林型、灌木型、草本型和藤本型;按结构划分有林果药结合模式、用材薪柴饲料多用途林模式、乔灌草结合模式、经药藤蔓植物治理模式、林粮间作模式等;按照工程的性质分有采矿地复垦恢复模式、退耕还林还竹还草模式、种质资源保存模式等;按更新方式来分有人工更新、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和天然更新等等。这些模式在石漠化治理中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推广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例如,广西百色市平果县果化镇是典型的岩溶山区,由于耕地极少,人均不到0.5亩。石山区脆弱的生态系统在遭到人类长期干扰后,绝大多数演变成全裸的光头山。石漠化加剧了石山区的气候恶化,水源枯竭,耕地丧失,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在饱尝生态破坏的恶果之后,从1982年开始,村民在石漠化的土地上造林,经过10多年的不懈努力,累计共种植任豆林6667hm:。任豆具有很强的恢复与重建功能,在石漠化的退耕地上造林,3—5年即可郁闭成林,使光头山重新披上了绿装。生态环境的改善使已经断流的泉水重新复流,人畜饮水有了保障,旱地变成了水田(图5)。生态重建给石山区带来了希望的曙光,极大地增强了人们恢复岩溶植被和生态环境的信心。人工治理石漠的积极性高涨,从1995—1998年,广西百色市完成岩溶山地造林2.1万hm2,加快了石漠化地区植被和生态环境的恢复。造林技术措施

1树种选择石漠化治理的造林技术措施 蔡道雄 卢立华广西林业2001.5 11~12 石山地区造林是石漠化治理见效最快的唯一途径,选择适宜的造林树种是石山造林成功的关键。由于中国石漠化土地分布范围广,气候条件和生物组成的变化较大,可用于石漠化

生物治理的植物种类较多,目前治理中采用的物种达100种以上,南北之间有所不同。例如,在北热带和南亚热带区域,主要有:任豆(Zenia im函n括)、香椿(Toona sinensis)、菜豆树(Radermacherasineca)、榕树(Ficus microcarpa)、苏木(Caesalpinia sappan)、台湾相思(Acacia richii)、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蚬木(Burretiodendron hsienmu)、肥牛树(Cephalomappa sinen-睹)、蒜头果(Malania oleifera)、吊丝竹(Sinocalamus minor)、甜竹(Sinocalamusbeecheyanus)、木豆(Cajanus cajart)、山葡萄(Cayratia corniculata)、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扶方藤(Euonymusfonunei)、量天尺(Hylocereus undatus)等;在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区域,主要有:柏木(Cupressusfunebra)、侧柏(Biota orientalis)、圆柏(Sabina chnensis)、泡桐(Paulownia fortunei)、麻栎(Querc瑚acutissima)、栓皮栎(p∽rc凇variabilis)、杜仲(Eucommia ulmoides)、乌桕(Sapium sebiferum)、漆(Rhus vernicifll2,6)、桑(Morus alba)、刺梨(Rosa roxburghil)、火棘(Pyracanthafortuneana)、紫穗槐(Amorphafruticosa)、金银花、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等。

2树种选择

石山地区造林是石漠化治理见效最快的唯一途径,选择适宜的造林树种是石山造林成功的关键。我们在利用中心石山树木园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在马山县古零乡石漠化治 2确定合适的苗龄

苗龄与造林成活率关系密切,苗龄太小,苗木过于弱小,抵御恶劣环境的能力差,造林成活率低; 苗龄太大,苗木过于高大,不仅加大了造林难度,而且,苗木蒸腾作用增加,需要水分多,根系受伤严重,恢复困难,同样导致成活率不高。所以,应针对不同树种的特点,确定合适的苗龄,一般苗龄以1~1.5年为宜。4采用非常规方法整地造林

由于石灰岩溶地区土壤的特殊性,石漠化治理也必须采取特殊的方式。首先,造林整地不能炼山 并应尽可能保留石山上的原生植被。原生植被不仅能给新造林起到遮荫,提高造林成活率的作用,也能起到水土保持的作用,而且,能为今后形成多树种立体混交林奠定基础。其次,适当控制密度,过密不仅大量破坏原生植被,而且对今后的林木生长也不利; 过疏则造林效果慢,甚至起不到造林效果。因此,造林密度应控制在900~1050 株/km2为宜,且密度不能强求一致,只能采取“见缝插针”的方式,且造林苗木最好都能用营养袋苗,如有困难,也应采取营养苗、裸根苗、种子直播并举的技术路线。根据 石山土壤情况,在土层相对较厚,并能保持相当水量的地方,采用裸根苗;在土层较薄,保水量少的地段,采用营养袋苗;而在石缝、石隙,采用种子直播。再次,必须掌握好造林时机,月为造林定植的适宜季节,选择在阴雨天,且定植坑已经湿透时造林。苗木定植后,在定植坑面盖上杂草、枯枝或小石块,有条件的最好能盖上薄膜,这样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造林成活率。5实行封山

森林植被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而封山育林是恢复和建设植被最省钱、省工的办法。封山育林就是以封禁为手段,利用林木天然更新能力、植物群落自然演替规律,使疏林、灌木林、散生木林、荒山等林业用地自然成林。封山育林形成的森林结构是由乔木、灌木、草本组成的立体结构,其根系也在地下组成立体结构,深根、浅根合理分布于不同的土层,能充分利用不同土层中的水分和养分,故有利于植被的恢复和生长,从而,能提高石山岩溶地区植被的覆盖度,而且,封山形成的林分生态功能最全、生态效益最高。爆破造隙蓄水凿岩挖坑培土植树造林技术第2 9 卷 第1 期0 1 0年 3月

溶 32~34 试谈岩溶石漠化地区植树造林构想

— —

爆破造隙蓄水凿岩挖坑培土植树造林法

杨 光 忠

所谓的爆破造隙蓄水凿岩挖坑培土植树造林,就是在坡度适宜且无地质灾害等不良环境地质问题的地形地貌有利地带,按照一定 网度钻取 2 ~3

m 深的炮眼,装上适量硝酸铵炸药及雷管,通过爆破将岩体适当震松,利用爆破漏斗的一系列裂隙作为地下水储集介质而构建局部地下水仓,并在地表凿岩挖出0.5 ~1 m深坑 口然后培土植树。

种草主要技术措施

石漠化治理的种草技术

张月涛 赵武林 文玉兴 张 霞 文 琴四川畜牧兽医 2009·07期 总第 225期47~48 围栏封育

工艺流程:围栏→ 落实承包人→ 管护利用→ 草地监测 草地改良

工艺流程:清除有毒有害植物→ 半垦或免耕→ 补播改良草场→ 配套养畜→ 草地监测 人工种草

工艺流程:土地开垦→ 整地→土壤处理→ 施肥→ 播种→ 压实→ 田间管理→ 草场利用和管理

“籐冠”技术国家专利申请号:201010220964.9

籐冠技术是依据热带亚热带特别是石漠化地区自然植被次生演替序列的客观规律,参照自然演替序列中生物量及凋落物量最高、养分分解速率最快的最为重要的“籐冠”演替阶段,通过人工网络架构等技术手段,借助藤本植物生长迅速、用土节约等优点,将石漠化地块迅速进入“籐冠”演替阶段,收到快速、高效的生物生产效果,并为尽快恢复至多层多种森林植被打下环境基础。

籐冠技术的主体结构,是借助石漠化中的大小石头,建立供籐本植物攀爬的各类棚架,这些棚架,又可作为接雨棚的支架,将降雨接住,顺利解决了石漠化地块中重要的“水”问题。攀爬有籐本植物的棚架,又是种植喜阴植物的遮荫棚,并具有大棚增温增湿效果。籐本植物的特殊性,又为石漠化地块中土壤缺乏找到了解决办法,棚架下的广阔天地,又是发展养殖业的良好场所。

三、生物与工程治理技术及效果

生物与工程治理技术是指以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石漠化的技术。如何保护好岩溶山区土壤,扩大耕地面积,提高土地的使固面积和效率.是石漠化治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主要措施有炸石集土,砌墙保土,坡改梯地,梯地种植高效的农作物.经济作物或林木.这样既减步了床土流失、保护了土壤也使农业稳产高产、不同等级石漠化综合治理生态工程技术集成

喀斯特小流域不同等级石漠化综合治理生态工程技术集成研究

隋结 熊康宁 牟祥会 廖炳恒 陈永毕 肖时珍 中国水土保持 SWCC 2010年第4期17~19 1)强度石漠化地区综合治理生态工程技术集成(1)封山育林与先锋物种保存技术。

在生态恢复过程中,针对不同先锋植物,选择具有一定种群规模(或物种多样性相对高)的区域进行重点保护,定期检查植被生长状况,必要时可进行人工干预,如清除杂草、砍灌等,以保证先锋植物的存活量和生存环境。(2)人促封山育林与先锋物种恢复技术。

在流域内植被垂直结构分异不明显、乔木层严重缺失的区域,选择培植耐旱、喜钙、适地、速生的树种如香椿、任豆、花椒等。在流域内物种多样性相对高的区域,除进行自然封育外,适当补充石榴、核桃、枇杷、花椒等偏经济型树种调节物种结构。在退耕还林还草区域,种

植经济作物如花椒等,以解决当地群众的生计问题。苗木种植采用喀斯特地区困难立地造林技术,以小生境(片、面、点、坑、窝、沟、槽等)为种植地点,利用生根粉和保水剂进行种苗处理,加强后期抚育和管护,保证苗木成活率。

2)中度石漠化地区综合治理生态工程技术集成

(1)喀斯特地区人工诱导植被恢复技术。木工小流域中度石漠化地区多分布在峰丛中下部、坡麓地带和海拔8 5 0 —1 0 0 0 m的区域,应在峰丛中下部和较陡坡麓地带进行生态恢复建 设,营造适宜当地生长且水土保持功能较好的苗木如花椒、香椿等。苗木宜采用块状混交方式栽植,可适当密植并加强后期人工抚育,以保证苗木成活率。在海拔8 5 0 一1 0 0 0 m的区域,可密植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植物如金银花等。孔落箐小流域中度石漠化地区多分布在峰丛中部,坡缓土薄,水土流失严重,治理过程中以稳定当地生态系统顺向演替为目标。流域内可规划为新生产用地的地类数量极少,治理技术主要是人工诱导植被恢复,采用“ 经济型灌草 +水保林” 间作治理方式,选择喀斯特地区先锋物种金银花、花椒等进行栽植,栽植过程中要留足后续补植苗木,种植密度约为 2 m/株,待灌草形成一定规模之后,再栽植生态价值较高 的树种如女贞、刺槐等,形成林、灌、草复合生态结构。

(2)喀斯特地区经济林草配套规范种植技术。在两小流域

土壤条件较好、坡度相对较缓的坡麓地带采取“ 经果林(石榴、核桃)+花椒”、“经果林(枇杷、脐橙、柑橘)+经济型牧草(黑麦草、三叶草)” 和“ 花椒 +矮秆经济作物(如辣椒、花生、豌豆)” 的治理方式(表4)。)轻度石漠化地区综合治理生态工程技术集成

(1)林草配置技术。木工小流域轻度石漠化地区土地利用 结构单一,2 0 0 9年花江示范区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数据表明,木工村和孔落箐村9 0 %左右的养殖饲料仍以玉米为主。通过在> 2 5。坡耕地和其他草地大力发展经济型牧草(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根据禾本科和豆科牧草混播比例(约 3: 1)进行条播 撒播,并在稳定已有林草配置结构的基础上,引进新草种(光叶紫花苕、串叶松香草、百喜草等),这样能保证四季牧草供给和

牧草的多样性。

(2)特色经济林果种植技术。木工小流域气候干热,光照较强,降雨量较少,特别适合热带、亚热带水果生长,宜选择市 场前景好、收益回报高、对生长条件要求不是很严格的火龙果 进行规模化种植。种植时一般行距 6~7 m,株距3~4 m,每公顷36570穴,每穴3~4株。管理过程中采用有机肥,注意灌溉 和排涝,防积水,避免细菌、真菌感染。孔落箐小流域土地“ 梯化” 程度较高,宜发展区域性特色果木林。为形成具有独特竞争力的产业,结合市场发展需求和当地村民发展意愿,可大力发展枇杷、脐橙种植,进一步优化、规范林粮间作模式。粮食作物之间需留出1~2m的空间以满足

四、工程治理技术及效果

修建家庭水柜、地头水柜和排洪渠是岩溶地区治山治水的有效措施之一

另一个措施是推广使用沼气池,寻找替代能源,减轻割草砍柴对岩溶山地植被的压力,有效缓解石漠化发展。

五、社会经济治理技术及效果

据统计中国西南石漠化严重的黔滇桂三省(区)的平均人口密厦为163人/km2,比全国平均人口密度113/km2高出46 8%,人均耕地0 96亩.比全国人均耕地少三分之一。三省区岩溶山区的人均耕地面积比三省区的平均水平还要低得多。

目前,石漠化治理过程中的社会经济措施主要是“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异地安置,生态移民”和“项目带动,发展中小城镇”。

我国县级石漠化综合治理的思路与技术探讨 吴协保 第28卷第1期5~7 2009年2月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篇2:石漠化综合治理技术

我国县级石漠化综合治理的思路与技术探讨

分析了我国岩溶地区石漠化现状及特点,根据国务院批复的<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大纲>中确定的.8省(区)100个县的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范围,提出县级石漠化综合治理的思路,对现有治理技术进行归纳、分类,形成综合治理技术体系,为试点阶段县级实施方案编制以及综合治理提供参考.

作 者:吴协保 WU Xie-bao  作者单位: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长沙,410014 刊 名: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英文刊名:CENTRAL SOUTH 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 年,卷(期):2009 28(1) 分类号:P588.24 关键词:石漠化   综合治理   思路   技术体系  

篇3:石漠化综合治理技术

在我国四大地质生态灾难中,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是最难整治、最难摆脱贫困的地区。我国是一个岩溶大国,裸露型、埋藏型,以及覆盖型岩溶的面积总和达344万km2,岩溶区的分布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3,是世界上四大岩溶集中分布片区之一[3]。特别是在我国的西南地区,喀斯特石漠化程度已经相当严重[4,5],其裸露型岩溶区是全球三大碳酸盐岩连续分布区之一,石漠化问题已严重制约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的西南岩溶山区是全球三大岩溶集中连片区中面积最大、岩溶发育最强烈的典型生态脆弱区[6]。

从地质构造上而言,重庆市地处四川盆地东沿,位于大巴山断褶带、川东断褶带和川鄂湘黔隆起褶皱带,地势崎岖、群山连绵、沟壑纵横、峰峦叠嶂,生态系统异常敏感与脆弱,是我国重要的石灰岩分布地区,碳酸盐岩出露面积3.20万km2,占区域幅员面积的38.9%。重庆市境内40个区县中有37个区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石漠化,主要集中于渝东北和渝东南各区县市,其中碳酸盐岩面积占土地面积50%以上的区县有万盛区、南川、武隆、彭水、黔江、酉阳、秀山、巫溪和城口[7]。另一方面,重庆石漠化地区的地质地貌、水文、土壤和植被具有特殊的生态环境特征,如生境基岩裸露、土体浅薄、土壤渗透严重、保水性差、土壤生态脆弱,加之石灰岩地区的岩溶生态系统具有环境因子的利弊兼容性、生境的多样性和严酷性、水分亏缺的异质性和派生性、环境的脆弱性和改造的艰难性[8,9]等,重庆地区石漠化问题已日益突出。同时,重庆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是全国石漠化综合治理八大重点区域之一,近年来局部区域虽得到一定程度的治理,但总体趋势仍在加剧。全市所有16个贫困县和366万贫困人口的95%均集中在岩溶石漠化地区。在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的矛盾下,来自人口和资源利用的双重压力使得重庆市石灰岩地区面对严重的石漠化现状。因此,石漠化治理已成为重庆岩溶地区当前生态与环境建设的首要任务之一,有效治理重庆岩溶石漠化、恢复其生态植被至关重要。

本文立足于重庆,在综述国内外对喀斯特生态系统的石漠化治理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3套我国目前采取的主要的石漠化治理措施及模式,并针对岩溶石漠化山地治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一定的解决办法,旨在为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的生态恢复和治理提供参考。

1 国内外石漠化治理进展情况

由于岩溶区的生态脆弱性,近年来,世界各国开展了一系列有关岩溶地区的石漠化研究治理工作。例如,从20世纪30年代起,加拿大政府开始在其东南部的布鲁斯(Bruce)半岛实行退耕还林制度[10];日本在秩父地区采取了工程措施恢复石灰岩植被;澳大利亚用桉树治理岩溶地区盐碱化;法国以岩溶区建畜牧业基地;美国对田纳西河流域石漠化开展综合治理与开发;瑞士则充分利用岩溶山区的景观资源发展旅游业等[11]。纵观各国,欧洲偏重岩溶区的矿地恢复,北美偏重岩溶区的水体和林地恢复,而新西兰和澳洲则以岩溶区的草原管理为主。总体而言,国外对岩溶区石漠化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已总结出一批较为成熟的石漠化生态治理模式。

我国对石漠化生态治理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围绕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的石漠化治理模式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效果。我国科技工作者和当地干部群众一道,努力开发岩溶山地退化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技术,具体包括表层岩溶水调蓄与开发技术、土壤改良与生物培肥技术、造林技术、栽培技术等。多种不同类型的整治模式的采用获得了局部区域石漠化治理的成功,如节水农业型、林业先导型、异地移土型、上保中治下开发型、流域单元治理型、坡面生态工程型、环境移民型等[12]。但是,这些研究大多规模小、不系统,缺乏持续性,因而尚未形成地方群众能普遍接受的综合技术体系,石漠化生态治理过程中的一些关键科技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

2 我国目前采取的主要的石漠化治理措施

大量研究认为,岩溶区生态环境建设和石漠化治理的首要任务是植被恢复和重建[13]。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常用的主要途径有2种:一是人工造林,即在破坏彻底、深度退化、土壤较少、自然恢复潜力较小的地段进行客土造林;二是封山育林,即对不能采取人工造林的地段,如石面、石缝、石沟等各种小生态环境,采用封山育林的方式恢复植被[14]。目前,石漠化治理的方式主要采取生物措施、工程措施以及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生物措施主要是通过人为方式恢复地表植被,是恢复和重建岩溶石漠化地区的主要措施;工程措施主要用于防止岩溶石漠化地区的水土流失。对严重退化的岩溶石漠化区域,辅以工程措施、改善环境是非常必要的。山地石漠化的生态工程大体可分为调节型与修复型2类。

目前,我国较为成功的针对不同石漠化程度生境的植被恢复模式主要有如下3类。

2.1 岩溶石漠化山地封山育林的植被恢复模式

岩石裸露率在70%以上的石山地区,土壤很少,土层极薄,地表水极度匮乏,立地条件极差,基本不具备人工造林的条件。针对如此区域,采取全面封禁的技术措施,减少人为活动和牲畜破坏,利用周围地区的天然下种能力,先培育草类,进而培育灌木,通过较长时间的封育,最终发展成乔、灌、草相结合的植被群落,提高乔灌草藤覆盖率,控制土壤侵蚀,保持水土。在石漠化发生的初期,利用生态系统具有的自我恢复特性,采取封山育林的办法效果明显。如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山县石灰岩溶区封山育林3年后,植被覆盖率提高10%~30%,6年可基本达到郁蔽[15]。一般喀斯特石质山地封山育林3~4年后,群落盖度将平均增长32.8%[16]。

2.2 岩溶石漠化山地乔灌混交防护林的植被恢复模式

岩石裸露率为50%~70%的半石山及部分条件相对较好的石山,土层相对较厚,存在部分灌木或具有天然下种的条件。对这类地区采取天然更新、人工造林相结合的措施,通过“栽针(叶)、留灌(丛)、补阔(叶)”或“栽阔、抚灌”的措施形成复层乔、灌、草混交林,人工造林的树种可兼顾当地有经济价值的用材树种、薪炭林,甚至油料林。此外,人工栽种适宜当地的乔、灌乡土树种可以明显加速植被的正向演替进程,有利于对岩溶石漠化地区的生态恢复。例如,金小麒[17]表明,在贵州省凯里、黄平等地的白云质石灰岩山地的恢复植被实践中,由草被演变为藤刺灌丛约8~10年,再演替为萌生灌丛约7年,再演替为疏林7~10年,进而演替为喀斯特森林又约9年,即由灌丛草被演替为喀斯特森林需要35年。

2.3 岩溶石漠化山地生态经济林的植被恢复模式

岩溶山地中下部地区坡度相对平缓,裸岩率一般在30%~50%,有一定的藤刺草灌甚至乔木树种分布,自然条件相对较好,因而在这种地区应以种植经济树种为主,通过以生态经济型林草为核心的植被恢复重构岩溶石漠化山地顶级植被群落,改善岩溶石漠化山地的生态环境。例如,在贵州岩溶石漠化地区,建立以喜钙、耐旱、水土保持效果好的多年生植物———顶坛花椒(Zanthoxylum planispinum var dingtanensis)为主,具有喀斯特峡谷特色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已成为恢复与重建喀斯特峡谷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同时,还可通过栽植高抗高效益型物种,如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桑树(Morusalba)、香椿(Toonasinensis)、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等石漠化地区优良适生植物种类,加快石漠化地区的治理进程和成效。

3 岩溶石漠化山地治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尽管社会各界对我国岩溶石漠化问题高度重视,并针对不同岩溶环境类型及石漠化发育程度采取了相应的生态和工程治理措施,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岩溶石漠化治理成效并不明显,不少岩溶地区的石漠化仍在不断加剧。与之相反,国外的岩溶石漠化治理成效却已相当明显。纵观多年来国内外的岩溶石漠化治理进程,不难发现,导致我国岩溶石漠化治理成效不显著的关键原因是缺乏真正实质性的喀斯特生态系统综合管理。

喀斯特生态系统综合管理(Integrated Karst Ecosystem Management),是将喀斯特生态系统的土地、水、生物资源和土著居民进行综合管理的策略,目的是采用一种公平的方法促进喀斯特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持续利用[18]。喀斯特生态系统综合管理要求综合对待喀斯特生态系统的各组成成分(包括土著居民),综合考虑社会、经济、自然(包括环境、资源和生物等)的需要和价值,综合采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综合运用行政的、市场的和社会的调整机制,来解决喀斯特生态系统的资源利用、生态保护,以及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以达到创造和实现经济的、社会的和环境的多元惠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因此,喀斯特生态系统综合管理特别强调生态环境正义、生态环境公平(包括代内公平、代际公平、种际公平和区际公平)与生态环境秩序(包括维护生态安全和生态平衡);生态基础制约与环境承载力有限;热爱自然、尊敬生命和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人和谐相处等原则和理念。因此,必须通过系统分析,界定和识别与特定喀斯特生态系统相关的多个利益相关体,采用恰当的激励机制,充分吸纳各个不同层级的利益相关体最大程度地参与喀斯特生态系统的综合管理。同时,运用人与自然耦联系统(Coupled Human and Natural Systems,CHANS)理论[19]来探明喀斯特生态系统中,人与喀斯特生态系统在时间层面、空间层面与组织层面上的耦联关系,着力提高当地群众的理解接受能力与运用环境友好型的持续性管理方式的能力,在充分考虑喀斯特生态系统自回复力(Ecosystem self-resilience)的基础上,采取切实有效的适应性管理方式(Adaptive management),对喀斯特生态系统进行真正实质性的综合管理。

然而,尽管较多的“喀斯特山地退化生态系统综合整治技术与模式”方面的项目工作已被或正在被实施,但未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喀斯特生态系统综合管理的要求。就我国岩溶石漠化地区的实际情况而言,切实解决好当地群众的替代性生计问题乃是喀斯特生态系统生态恢复的重要前提。

4 展望

篇4:石漠化治理的对策及造林技术研究

【关键词】石漠化;治理;造林技术

1 石漠化的概念

石漠化现象已经成为石灰岩溶地区严重的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备受各界的广泛关注。所谓石漠化就是石质荒漠化土地的简称,是指在亚热带湿润地区喀斯特极其发育的自然环境下,受人为活动的干扰,造成植被严重破坏和土壤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呈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

2 石漠化成因

石漠化不是一种单纯的自然现象,而是与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是各种复杂的自然、生物、政治、社会、文化和经济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虽然促成石漠化的因素很多,但主要原因首先是石山岩溶地区恶劣的自然条件,其次是脆弱的生态环境下超出允许范围的人类活动。

由于石山地区土少石多,土层浅薄、干燥,许多植物都难以生长,石山植物生长慢,石灰岩溶地区人民并不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石山植被资源,一直以来采用刀耕火种、广种薄收的传统经营方式,长期在石山上开荒、放牧、打柴、开山取石,致使石山植被遭受严重的破坏,岩石裸露,土壤被严重侵蚀,土层浅薄、干燥,保水、保肥性能差,水土流失加剧,农业产量低而不稳,自然灾害发生频繁,人民生活极端贫困。而石山区人民为了生存和摆脱贫困,又把目光投向了石山,从而陷入了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最终导致了严重石漠化的产生。

3 主要造林技术措施

石灰岩溶地区独特的自然条件,决定了石山造林有别于常规造林,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石山造林技术措施。

3.1 树种选择

石山地区造林是石漠化治理见效最快的途径,选择适宜的造林树种是石山造林成功的关键。此外,在立地条件较好、地势较平坦的山坡地,选择当地名、特、优的竹、藤、经济林、果等营造生态经济型林,可在实现生态效益的同时,增加农民收入,从而为石山区人民实现脱贫致富创造条件。

3.2 培育壮苗

苗木质量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明显,把好苗木关,是石山造林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首先要严把种子关,应强调选用良种育苗,种子要粒大、饱满、无病虫害,并经消毒处理后才能播种;其次,把好苗木管理关,种子发芽后要精细管理,发现病虫害及时防治,及时调整苗木密度,适时施肥,保证苗木在合适的密度下健康生长。同时,造林前一定要炼苗,以增强苗木适应恶劣环境的能力,提高造林成活率。

3.3 确定合适的苗龄

苗龄与造林成活率关系密切,苗龄太小,苗木过于弱小,抵御恶劣环境条件的能力差,造林成活率低;苗龄太长,苗木过大,不仅加大了造林难度,而且,苗木蒸腾作用增加,需要水分多,根系受伤严重,恢复困难,同样导致成活率不高,所以,应针对不同树种的特点,确定合适的苗龄,一般苗龄以1~1.5年为宜。

3.4 采用非常规方法整地造林

由于石灰岩溶地区土壤的特殊性,石漠化治理也必须采取特殊的方式。首先,造林整地不能炼山,并应尽可能保留石山上的原生植被。原生植被不仅能给新造林起到遮阴、提高造林成活率的作用,也能起到水土保持的作用,而且能为今后形成多树种立体混交林奠定基础。其次,适当控制密度,过密不仅大量破坏原生植被,而且对今后的林木生长也不利,过疏则造林效果不好,甚至达不到造林效果。因此,造林密度应控制在900~1 050株/hm2为宜,且密度不能强求一致,只能采取“见缝插针”的方式,造林苗木最好都能用营养袋苗,如有困难,也应采取营养苗、裸根苗、种子直播并举的技术路线,根据石山土壤情况, 在土层相对较厚,并能保持相当水量的地方,采用裸根苗;在土层较薄,保水量少的地段,采用营养袋苗;而在石缝、石隙,采用种子直播。再次,必须掌握好造林时机,2~3月为造林定植的适宜季节,选择在阴雨天,且定植坑已经湿透时造林。苗木定植后,在定植坑面盖上杂草、枯枝或小石块,有条件的最好能盖上薄膜,这样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造林成活率。

3.5 实行封山

森林植被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而封山育林是恢复和建设植被最省钱、省工的办法。封山育林就是以封禁为手段,利用林木天然更新能力、植物群落自然演替规律,使疏林、灌木林、散生木林、荒山等林业用地自然成林。封山育林形成的森林结构是由乔木、灌木、草本组成的立体结构,其根系也在地下组成立体结构,深根、浅根合理分布于不同的土层,能充分利用不同土层中的水分和养分,故有利于植被的恢复和生长,从而,能提高石山岩溶地区植被的覆盖度,而且,封山形成的林分生态功能最全、生态效益最高。

石山岩溶地区植物资源本来就贫乏,人畜活动频繁,人畜的活动不仅对石山区原生植被造成严重破坏,而且也严重影响石山造林的成活及生长,因此,不论是造林区,还是封山育林区,都应该严格实行封山,严禁在封山区内放牧、打柴、开垦、采石等。只有真正实现了封山,才能达到石山岩溶地区造林绿化和封山育林的效果,才有利于石山植被的恢复与生长,才能不断提高石山造林区的植被覆盖率,才能最终实现石山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与生态重建的目标。

4 结语

综上所述可见,石灰岩溶地区进行石漠化治理,最终实现生态重建,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完全可行的。只要全民重视,技术措施科学,方法到位,恢复石山植被,重建石灰岩溶地区的生态环境,实现石灰岩溶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经营,并最终将其建设成秀美山川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参考文献

[1]梁仕生,陆志星.岩溶地区石山造林绿化刻不容缓.广西林业,2000(3):16.

[2]蔡延松.西部开发生态为本.世界林业研究,2000,13(2):1~2.

作者简介:

篇5:石漠化综合治理技术

根据安排,我将威奢乡石漠化综合治理的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威奢乡位于赫章县东南面,距县城25公里,总土地面积90.03平方公里,辖11个村61个村民组,共3131户13287人。全乡最高海拔2440米,最低海拔1440米,平均海拔1635米左右,境内峰峦重迭,沟壑纵横,地势起伏变化大,垂直差异明显,喀斯特地貌突出。全乡现有耕地22300亩,荒山草地35108亩,林地面积72592亩,属典型的农业乡。

2008年,威奢乡作为赫章县石漠化治理试点乡,启动“二台坡小流域”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2009年,实施“威奢小流域”治理工作。通过努力,在两个流域开展了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通过人工种草,使我乡植被覆盖率明显提高,新增林草覆盖率17.6%,达到74.4%;通过石漠化综合治理植树造林,森林覆盖率提高12.6%,达到48%。

一、石漠化综合治理基本情况和建设内容

(一)、二台坡小流域

小流域面积为3069.62公顷,岩溶面积为3069.60公顷,石漠化面积为1118.08公顷,其中轻度石漠化面积662.5公顷,中度石漠化面积为343.90公顷,强度石漠化面积为111.60公顷。工程治理面积1049公顷,总投资440万元,其中中央石漠化综合治理资金40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40万元。

二台坡小流域石漠化治理已建设内容:人工造林区划面积为184.41公顷,其中:经济林133.6公顷,涉及小班35个,小班平均面积为3.82 公顷;生态林(林药间作)50.81公顷,小班34个,小班平均面积为1.49公顷。封山育林面积665.54公顷,小班47个,小班面积为14.2公顷;中药材种植面积50.81公顷,小班34个,小班平均面积为1.49公顷。畜牧种草面积198.94公顷,其中:人工种草173.50公顷,小班122个,小班平均面积为1.42公顷;草地改良25.44 公顷,小班22个,小班平均面积为1.16公顷;棚圈建设3405平方米,青贮窖2020立方米,改良种畜4000头,饲草机械24台/套,水利水保工程修建蓄水池11个,共计蓄水2200立方米,铺设种草牧地灌溉各种规格引水管3.2千米,灌溉种草牧地43公顷。

(二)、威奢小流域

威奢小流域投入资金800万元,人工造林面积为174公顷,小班9个,小班平均面积为19.4公顷。封山育林578.3公顷,小班26个,小班平均面积为23.1公顷。中药材种植面积195.1公顷,小班10个,小班平均面积19.5公顷。建设圈舍2833平方米,建设青贮池3640立方米,机械购置45台。铺设种草牧地灌溉各种规格引水管6.1千米,灌溉种草牧地90公顷。

二、石漠化治理主要工作方法和措施

威奢乡在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中,结合“生态立乡、养殖富乡”的战略目标,始终坚持“生态优先、因地制宜、科学治理、调整产业、改善环境、权属明确”的原则,把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人,确保措施到位,工作有力,扎实开展治理工作。

1、思路明确,因地制宜,找准切入点。

我乡石漠化治理的基本思路是“抓住两大机遇”、做到“四个统一”和“六个结合”、达到“五个目标”。即:抓住毕节试验区大发展和赫章 2 县实施“三个百万”工程的机遇,做到山、水、林(草、药)、畜、路、电、气(沼气)统一规划,以小流域为重点统一综合治理,根据主体气候的特点,实行统一开发。把封禁治理、恢复天然植被与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相结合,实行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把石漠化治理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把石漠化治理与增加农民收入相结合,把石漠化治理与“生态移民工程”相结合,把石漠化治理与“阿西里西生态旅游”相结合,达到搞好生态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民增收、提高群众生活水平、打造生态旅游的目标。最终实现威奢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健全机构,完善制度,落实责任。

一是成立了在“威奢乡石漠化综合治理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二是制定管理措施,把责任层层分解、层层落实,做到有章可依,有章可循。三是明确了管护人员,做到每一个山头地块林草有人护,责有人担。在石漠化治理工作中,严格实行石漠化防治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谁来落实、怎么落实、何时落实的工作落实机制,加大巡山巡查力度,确保了威奢乡石漠化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的部署和要求付诸实践、见诸行动、取得实效,在森林火灾、病虫害等方面能得到有效遏制。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牢固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广大农户的根本要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认真宣传和发动群众,增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意识,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处理好长远生态效益与当前群众生计,树立大环境、大生态意识,推动草地畜牧业、粮食优质高产及相关工程全面发展。

二是认真组织实施石漠化治理各项工程。按照 “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要求,严格按各项工程的具体规定开展工作,使工程的实施及 3 管理做到系统化、规范化,全面提高工程质量。严格遵守各项工程的政策规定和纪律要求,决不允许任何违反政策和纪律的现象发生。

三是进一步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在石漠化治理工作中,要努力协调解决各项工程有关问题,搞好服务工作,形成上下一心、协调一致的良性互动格局。

四是改革行业管理体制,逐步实现向全民参与,全社会治理转变。进一步做大做强草地生态畜牧业,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成功经验,积极鼓励龙头企业参与生态建设,保护其合法权益。

篇6:石漠化综合治理技术

一、布拖县基本情况

布拖县位于凉山州东南部,与昭觉、普格、宁南、金阳等县接壤,隔金沙江与云南省巧家县相望,是一个彝族聚居的高寒山区半农半牧县。全县幅员面积1685平方公里,有耕地31.65万亩,林地84万亩,草地118万亩。全县地理气候可概括为“三个坝子四片坡(指布拖、拖觉、西溪河三个坝子面积共15万亩和衣某、西溪河、拖觉、交际河四片陡坡和缓坡),两条江河绕县过(指流经布拖的金沙江和西溪河),九分高山一分沟(县境内海拔2000米以上高寒山区占全县幅员面积的89%,海拔2000米以下地区占11%),立体气候灾害多(常年干旱、洪涝、泥石流、冰雹、霜冻等自然灾害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境内最高的阿布择鲁山海拔3891米,最低的“三江”汇合口海拔535米,高差3300多米。县城海拔2385米,距州府西昌114公里。全县辖3个镇、27个乡、190个村、103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7.23万人,有彝、汉、藏、苗等13个民族,其中,彝族人口占94%,总人口中农业人口占93%。

布拖县以中山山原地貌为主,总的趋势是东南低而陡,西北高而缓。布拖县气候属典型的季风气候,气候分布呈立体型。县境内海拔535-3891米,县城所在地海拔2385米,年平均温度10.1℃,年降雨量1102.1毫米,无霜期平均201天,年日照时数1989.2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75%。气候特征为冬干、春旱、夏涝、秋雨,雨量集中,分布不均,干雨季明显。

全县粮食作物主要有洋芋、玉米、荞子、燕麦,兼有少量的水稻、小麦,经济作物有附子、甘蔗、花生;主要经济林木有花椒、核桃、梨子、蚕桑等,特色农产品马铃薯、荞子、燕麦等已获无公害产品称号,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境内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7条,水能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在50万千瓦以上;县内矿产资源有铅、锌、铁、铜、石英石、大理石、煤等14种,布拖还是火把节的发源地,保留了较为完整的彝族阿都文化,素有“火把圣地”的美称,于2004年12月被授予“彝族火把文化之乡”称号,为全省首批省级民间艺术之乡之一,民族风情旅游开发前景较好。1986年,我县被列为省照顾贫困县、国定贫困县后,又相继被国务院列为全国27个牧区半牧区贫困县、331个工业贫困县和141个少数民族贫困县之一。

2011年,布拖县广大干部群众政府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依靠全县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把握“跑步追赶,跨越发展”的工作基调,坚持“规划先行、项目引领、产业支撑、改善民生、优化服务”的工作方针,大力实施提速增量、提质增效“双提升”战略,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新的跨越。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9.4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5.01亿元、第二产业10.16亿元、第三产业4.27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8321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7亿元;粮食总产量完成7.22万吨,肉类总产量达到1.7万吨,农业产值完成8.2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75元。

二、布拖县石漠化治理工作资金整合情况

共整合农村能源建设项目资金120万元,在项目区完成沼气池建设600口。整合以工代赈资金1650万元,新建公路94.5公里,桥梁9座,供水站、蓄水池9个750立方米,人工种草2600亩。整合易地扶贫资金5563万元,搬迁2046户共计10104人,建房180549平方米。整合退耕还林资金570万元,配套荒山荒地造林任务9.84万亩,整合水土流失资金360万元,完成水土流失治理2.4万亩,整合饮水安全资金3061.75万元,解决7.37万人饮水安全问题。

三、主要成效

布拖县石漠化治理工程目前没有专项资金投入,仅开展了对全县石漠化的监测工作,经过此次的石漠化监测,我县石漠化情况与第二次(2011年)监测结果完全相同。

四、存在困难和问题

1.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时间不长,工作经验不足,单位面积投资较低,难以达到综合治理的总体目标

2.项目下达时间跨度大,影响了项目建设时间。

3.按照草随林走的原则,部分农户的耕地全部在规划区内,出现了地块规划落实难。部分群众思想意识差,发展意识不强,种草养畜积极性不够,影响了项目的实施进度。

4.项目建设缺乏工作经费,而项目工作量大,程序多,工作开展难度大。

5.项目区地形复杂,交通条件差,给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五、下步工作措施及建议

一是由于我县受牛栏江峡谷的深切,地貌属深切割中山岩溶区,山峦起伏,沟谷密布,山地分布最广,坡度大,全县岩溶面积485.7平方公里,希望上级发改部门加大对我县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项目的投入。

二是加强组织领导。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是一项系统工程,从项目的实施到投入使用,需要各级的重视和多部门的密切配合,各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潜力,认真梳理各项目落实情况,查找问题并进行整改,进一步总结经验,为今后的相关项目建设提供借鉴。

三是加强项目管理使用。项目建成后,相关项目乡、村抓紧建立健全项目管理使用的规章制度,明确管理责任单位,制定管理方案,确定项目使用范围,加强规范化管理,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四是保证项目正常运行。项目建成后,认真开展效益评价,科学分析和评价工程实施效果,测算项目后续管理维护所需经费,整合资金,保障投入,并积极争取后续产业项目支撑,保证项目正常运行。

五是进一步加强对项目的管理力度,质量监督、对工程质量严格把关。科学规划、坚持规范施工、严格检查验收。

布拖县发展改革和经济信息化局局

篇7:石漠化综合治理技术

工程县级验收会议纪要

根据xx文件批复,xx县2012年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选择项目区的混寨河小流域作为本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治理范围,该项目于2012年9月动工建设,截止2013年10月已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共治理岩溶面积20平方公里、石漠化面积13.1平方公里。

一、项目批复基本情况

(一)建设内容和规模

1、林草植被保护和建设:封山育林82公顷,其中人工促进16公顷,补植补造树种为香樟、柏木,封育类型为乔灌型;人工造林42公顷,其中经济林种植油茶3公顷、紫竹10公顷、桃10公顷、金银花1公顷;防护林260公顷(楠竹40公顷,樟木和柏木220公顷)。

2、草食畜牧业发展:人工种植草7公顷,建设棚圈50平方米,青贮窖90立方米。

3、坡改梯及小型水利水保工程:新建作业便道2公里;蓄

水池25口;沉砂池3口;截排水沟8千米;灌溉渠道5.5千米。

(二)工程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2012年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总投资为68万元,其中中央专项资金6万元,地方配套9万元。

二、项目完成基本情况

(一)工程量完成情况

1、林草植被保护和建设:封山育林8公顷(其中人工促进16公顷,补植补造树种为香樟、柏木,封育类型为乔灌型;人工造林4公顷,其中经济林种植油茶37公顷、紫竹10公顷、桃10公顷、金银花13公顷;防护林26公顷(楠竹40公顷,樟木和柏木220公顷),以上工程均完成计划任务的100%。

2、草食畜牧业发展:人工种植草7公顷,建设棚圈50平方米,青贮窖9立方米,以上工程均完成计划任务的10%。

3、坡改梯及小型水利水保工程:新建作业便道4公里;蓄水池2口;沉砂池2口;截排水沟5千米;灌溉渠道5千米,以上工程均完成计划任务的90%。

(二)投资完成情况

玉屏县2012年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完成总投资70

万元,其中:国家石漠化治理专项资金70万元,地方配套4万元。

三、项目验收基本情况

为了使该项目能在建成后较短时间内发挥最大的社会、经济及生态综合效益,以便更好的开展好下一步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经请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以县发改局党委书记xx同志为组长,财政、审计、监察等相关单位为成员的验收小组。针对工程项目实施情况,参会人员发表了各自的意见和建议,验收小组人员一致认为该项目建设基本符合基本建设程序和要求,予以通过县级验收,验收的有关事项纪要如下:

(一)项目建设符合我县总体建设发展规划,工程量基本达到上级批复初步设计的工作总量。

(二)项目工程资金到位及时,使用和管理符合基本建设工程要求和资金管理要求。

(三)项目资料归档基本齐全、完整。

四、项目验收建议

(一)各项目实施单位要抓紧完善相关资料,将验收资料

按照要求补充齐全。

(二)补充监理报告、财务决算、审计报告。

(三)加强项目后续管理,使其发挥长远运营效益。

(二)总结完善2012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实施经验,为下工程实施奠定良好基础。

篇8:石漠化综合治理技术

关键词:喀斯特高原,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技术集成

一直以来, 我国政府不断强调喀斯特高原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性, 并大力提供政策及资金支持, 虽然有关学者总结出了一些可行的综合治理模式, 但是, 要想获得良好的治理效果, 还需要有相关的综合治理模式与技术集成作为支撑, 目前有些模式的内涵及技术支撑体系等并不完善, 可操作性、普适性差, 喀斯特高原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与技术集成有待进一步提升[1]。笔者通过深入研究, 对喀斯特高原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与技术集成进行了综合分析, 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 喀斯特高原石漠化的综合治理模式

1.1大力发展恢复植被增强水土保持的综合治理模式

提高植被覆盖率, 增强水土保持是治理石漠化的重要手段[2]。对于不同类型的岩溶山区的石漠化可采用不同的植树造林治理模式, 进行石漠化治理要做到因地制宜, 结合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因素, 选择适合不同地貌类型石漠化地区的植被, 在促进水土保持、有效治理石漠化的同时, 可以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一定贡献[3]。

1.2探索发展生态农业及旅游业的综合治理模式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建立“种植- 养殖- 沼气”的生态农业模式, 既产生了生态效益, 又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升, 调动了当地农民的积极性, 对当地石漠化的治理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例如, 建立“花椒- 猪- 沼气”的生态农业模式, 农民种植花椒, 将花椒的收入用于养猪, 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猪粪可以用来产生沼气、也可以用来施肥, 猪的粪便及沼气废渣作为有机肥还田, 可以保持土地肥沃。

1.3积极发展草地畜牧业的综合治理模式

积极进行种草, 发展草地畜牧业, 在保持水土、治理石漠化的同时, 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对于不同类型的地域实行不同的种草模式, 并发展相配套的畜牧业。例如, 山顶的自然条件适合种植优良牧草, 而林下种草的模式则适合山腰的自然环境。要对草地进行后期管理。可以将草地与畜禽养殖结合在一起, 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便可以用来生产沼气。沼气可以解决当地的能源问题, 防止居民为获得能源对林木过度砍伐。积极发展畜牧业的综合治理模式在促进石漠化治理的同时, 丰富了石漠化地区的生态结构和经济模式, 增加了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 治理效果显著。

2 喀斯特高原石漠化综合治理的技术集成

相关研究表明, 喀斯特高原石漠化地区的植被在恢复阶段中的恢复特点的与所处恢复阶段有关 (详见表1) 。然而, 不同强度的石漠化地区植被所处的恢复阶段、植被组成、覆盖情况等均有不同, 因此, 针对不同强度的石漠化地区应该采用不同的技术集成方式。

对于低海拔轻度石漠化地区进行治理的技术集成, 可以侧重于优化林草配置、发展经济林树种植等。例如, 在草林配置结构基本达标的情况下, 引进其他草种, 如百喜草等, 增加牧草多样性;引进对生长环境要求不高, 经济效益好的果树 (如刺梨) 进行规模化种植。对于中度石漠化地区进行治理的技术集成, 要大力发展林草配套种植技术以及人工诱导的植被恢复技术。比较规范合理的林草配套种植技术有:花椒+ 矮杆农作物 (花生、辣椒等) ;经果林 (核桃等) + 牧草 (黑麦草等) ;经果林 (枇杷等) + 牧草 (三叶草等) 。要做到合理密植, 控制适当的行距和密度。海拔在2000m左右的区域, 种植具有良好药效价值的忍冬科植物金银花, 金银花可以适当密植, 而且苗木成活率高, 人工抚育工作量也不大。

做好岩溶高原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这篇文章, 对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综合分析了积极发展恢复植被增强水土保持、发展生态农业及旅游业、发展草地畜牧业、这3 种喀斯特高原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 并针对不同强度的石漠化地区综合治理的技术集成做了探讨。希望更多的专业人士能投身到该课题的研究中, 针对文中的不足之处, 提出指正建议, 为促进喀斯特高原石漠化的治理做出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熊康宁, 张浩, 苏蒙蒙等.岩溶山区石漠化草畜治理工程区域对策分析——以花江顶坛小流域为例[J].中国草地学报, 2013, 35 (6) :4-8.

[2]高守荣, 韦清章, 焦丽等.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构建与技术支撑研究——以贵州省毕节市朝营小流域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 2014 (22) :7579-7584, 7655.

上一篇:送刘校书游东鲁,送刘校书游东鲁许棠,送刘校书游东鲁的意思,送刘校书游东鲁下一篇:贵重物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