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屏山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2024-05-03

翠屏山旅游资源调查报告(通用8篇)

篇1:翠屏山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翠屏山旅游资源调查

一、翠屏山的历史与现状

翠屏山位于宜宾市城西,海拔507米,因山势巍峨,树木苍翠,屏峙江岸而得名。翠屏山与真武山毗连,山上森林茂密,是我省城市近郊最大的森林公园。翠屏山海拔503米,它因“山色四季常青,望之若屏”故名。山前有宽阔的石级,蜿蜒曲折,迎接四方,直达山巅。两旁绿树扶疏,藤萝缠绕,繁花飘香。

根据对2010年的谷歌地图搜索,宜宾翠屏山最高点的海拔高度为483米。

山上有唐代石刻千佛岩。“翠屏晚钟”是“宜宾八景”之一。每当丽日晴空,可从山顶俯瞰宜宾全城;极目远望,著名的“叙府三塔”:鹫州塔、白塔、黑塔鼎足而立,一览无遗。山上花径曲折,藤蔓绕枝,池沼亭榭,错落有致。山上原有古迹翠屏书院,现辟为抗日民族女英雄“赵一曼纪念馆”。

四川省级森林公园。旧县志记:山上竹木森列,四时山色常青,故名翠屏。但民国时期,山上树木被砍伐殆尽,1953年,建立国有林区,1954年起连续大面积造林育林,至1984年被评为仅次于南京紫金山的全国城市人工造林第二名。现植树28科60种,立木蓄积量11140立方米。林下地被植物36科125种,且有鸟类近百种,野生动物12种,果园6万多平方米,果树7400余株并且广布松、杉、柏等树木。活化石树蕨已发现有150余株。该山于1958年辟为公园,建有公路和石级,皆可直达山顶。新建

有百草园、动物园、哪吒行宫、三友亭、三江一览楼、盆景园、儿童乐园、茶园、露天影剧场、赵一曼纪念馆、翠屏山庄等游览点。且新建成900米架空索道,由山麓可达山顶。原有古迹明代千佛寺、神仙庙等亦修整一新。由于是大面积的林木,且在城市之中,便成为少有的城市森林公园,每日清晨上山锻炼者上千人,年游人达150万人次。

翠屏山又称城市的“绿肺”,赋予了我们低碳、环保的健身之地。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更多关注身体健康。心情愉悦,幸福指数的增加,必须以良好的身体条件作为基础。正因如此,宜宾的健身大军,在翠屏山森林公园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特别是早上和下午来山上进行户外锻炼的人群络绎不绝。

每逢重要节日,宜宾城都被绚丽的鲜花点缀的格外美丽,你可知道,这一盆盆、一株株绽放的鲜花主要来自翠屏山森林公园。平日里,它们默默的生长在不起眼的地方,需要时,它们就会把城市精心的装扮起来

城市名片既能从外在形象彰显其魅力,又能从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思想内涵。翠屏山森林公园以其苍穹的林木,巍峨的气势展现在城市的腹地。形成了他的外在形象。而唐朝宋贞元年开凿的千佛岩、抗日女英雄赵一曼、哪咤三太子修行宫殿、古时宜宾最高学府“翠屏晚钟”,这些正是宜宾的历史、人物、文化和思想的内在沉淀,与我们今天倡导的“诚信、包容、智慧、创新”的宜宾精神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环境分析

1、自然环境

(1)翠屏山的概况:翠屏山位于宜宾市翠屏区城西约10公里处,海拔507米,因山势巍峨,树木苍翠,屏峙江岸而得名。翠屏山与真武山毗连,山上森林茂密,人造森林3200亩,是我省城市近郊第二大的森林公园。翠屏山海拔503米,它因“山色四季常青,望之若屏”故名。山前有宽阔的石级,蜿蜒曲折,迎接四方,直达山巅。两旁绿树扶疏,藤萝缠绕,繁花飘香。

(2)气候条件: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热量充足,年平均气温17.5度,最低一月均温7.8度,最高七月均温26.8度。总体降水较多,平均年总降水量在1100毫米以上,翠屏山因植被多,大气污染不是很严重。

(3)地质地貌条件:地貌是高山耸峙,山势巍峨,无特殊的地质条件。

(4)水体环境:翠屏山内主要都是湖水,且为不流动的。水面垃圾多,水质很差,时时有恶臭散出,水体污染严重。

(5)生物环境:旧县志记:山上竹木森列,四时山色常青,故名翠屏。但民国时期,山上树木被砍伐殆尽,1953年,建立国有林区,1954年起连续大面积造林育林,至1984年被评为仅次于南京紫金山的全国城市人工造林第二名。现植树28科60种,立木蓄积量11140立方米。林下地被植物36科125种,且有鸟类近百种,野生动物12种,果园6万多平方米,果树7400余株并且广布松、杉、柏等树木。

活化石树蕨已发现有150余株。2.人文环境

(1)历史沿革: 市翠屏公园,成立于1958年8月,1日,由翠屏、衰声两山组成。全山总面积¨21宙,其中森挤商积为2315.5亩。翠屏山,因山色四时常青,望之若屏,故名。位于市区西北隅,东经104„31—104„42,北纬28′42—28„49之间,主峰海拔502.9米,与真武山毗连。公园靠市区一片林海,真武山古庙宇群隐现林中,两山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有“城市中的森林公园”之称。

公园至2003年底,共有职工270人,年接待游人量达130万人次,于1992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2001年获建设部先进单位。

(2)经济状况:党的十五大以来,翠屏区高度重视了个私经济的发展,始终把个体私营经济摆在经济工作的重中只重,常抓不懈,提出了“以构建个私经济为主体的区域经济新格局”的发展战略,制定和实行了一系列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全力推进个私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2003年,全区新发展私营企业389户,个体工商户3184户,个体和私营经济新增注册资金2.73亿元,新增投资和从业人员6498人;招商引资到位3.1亿元,完成出口创汇756万美元;2003年,区属经济总量达到35.8亿元,其中非公有制经济占区属经济总量的80%,截止2003年底,全区个体工商户累计达18504户,私营企业2924户;个体私营经济注册资本总额17.69亿元。其中,个体

工商户注册资金1.17亿元,私营企业注册资本金16.52亿元。

通过强化农业,提升工业,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实施工业强区、科技兴区、商贸富区战略,翠屏山周边经济状况良好,人民生活水平较高。

(3)社会文化环境:离翠屏山不远有宜宾学院这所本科院校,周边文化环境很好,因又接近市中心,市民的普遍文化素质较高。医疗,邮政,电信等基础设施也齐全,市民多为上班族,学生和退休老人,社会价值和审美观念也较好。

三、宜宾市翠屏山旅游资源评价

翠屏山是四川省级森林公园,位于宜宾市城区西部,海拔504.5米,该山与真武山紧连,占地面积约221公顷,现绿化覆盖面积160公顷。

旧县志记:山上竹木森列,四时山色常青,故名翠屏。但民国时期,山上树木被砍伐殆尽,1953年,建立国有林区,1954年起连续大面积造林育林,至1984年被评为仅次于南京紫金山的全国城市人工造林第二名。现植树28科60种,立木蓄积量11140立方米。林下地被植物36科125种,且有鸟类近百种,野生动物12种,果园6万多平方米,果树7400余株。活化石树蕨已发现有150余株。该山于1958年辟为公园,建有公路和石级,皆可直达山顶。新建有百草园、动物园、哪吒行宫、三友亭、三江一览楼、盆景园、儿童乐园、茶园、露天影剧场、赵一曼纪念馆、翠屏山庄等游览点。且新建成

900米架空索道,由山麓可达山顶。原有古迹明代千佛寺、神仙庙等亦修整一新。由于广布松、杉、柏等树木,成为少有的城市森林公园。

翠屏山后山有公路可达山顶,前山有上山索道,年老者可走这两条路。如要一次游览两座山,可从翠屏山前山拾阶而上至哪吒行宫,再转道后山去真武山。从真武山可直接下到岷江边。

山前有宽阔的石级直达山巅。两旁绿树扶疏,藤萝缠绕,繁花飘香。山上有唐代石刻千佛岩。“翠屏晚钟”是“宜宾八景”之一。每当丽日晴空,可从山顶俯瞰宜宾全城;极目远望,著名的“叙府三塔”:鹫州塔、白塔、黑塔鼎足而立,一览无遗。

哪吒行宫:地2000平方米,由山门、太子殿、哪吒洞三部分组成,是中国唯一的哪吒(三太子)祖庙,每年来此寻根祭祖的港澳台同胞及东南亚侨胞络绎不绝。1998年哪吒行宫应邀赴台访问,三太子金身绕台岛半年,突出了祖庙地位

翠屏山有着不错的人文自然景观,就目前开发状况而言,它明显缺乏应有的市场经济性,大多数情况是作为市民休闲、娱乐、健身与红色教育的地方,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支持不够。要想让翠屏山有更进一步的发展,相关部门不光是要在语言上给予重视,还要拿出更多的相应措施。对于翠屏山未来的发展,我们不光光是要看到其本身资源的开发,还要从其他相关方面给予配合。例如城市交通、旅游住宿、空气质量、环境保护、市民素质、购物娱乐等等。

四、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建议:

1、旅游资源的开发

(1)继续坚持目前的发展方向,丰富景区旅游内容

(2)开发利用方式的多样性和增值性,吸引新的投资者开发潜在价值

(3)市场优先原则,开发满足旅游者需求的新项目,譬如体验类的。

2、旅游资源的保护

(1)加强旅游资源保护意识和宣传教育意识(2)大力开展旅游资源保护的研究和人才培养(3)健全旅游资源法制管理体系(4)在旅游业发展中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篇2:翠屏山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浅谈课堂教师教学行为对课堂的作用

(10小教3班 10150306 陈华)

2011年12月5日,我们来到了翠屏山小学,开始了为期一周的见习。这一次,我们见习的主题是:课堂教学行为的观察与分析。在上一次“察校园建筑”的见习后,我们对见习的热情更为高涨。我们希望能在见习后了解到课堂教学行为的分类,观察方法,统计,分析等知识,利用这次经历来储备我们未来岗位的各种需求。

在见习之前,我事先独立了解了各种教学行为分析的维度。而结合个人实际情况和合理的观察实例,我自制了简单的观察表,按照合理维度设臵观察点。在观察点的设臵中,我学习到了一些知识。下面做一下简单的分享。

首先,我所确定的观察点都可观察的现象。观察点的品质必须是:可观察、可记录、可解释。当然,观察只能得到行为表象。我们很难真的观察到学生、教师头脑里的东西。也就是说,我们能通过观察得到的东西只有诸如:人物(行为发生的主体)、频率(行为发生的程度)、性质(行为的表现性)、持续时间(行为持续的时间长度)、反应时间(学生接收指示与作出要求的行为所间隔的时间)、强度(行为的强度和力度)、地点(行为在哪里发生)等。因此,我的观察表设臵都是依据此展开的。除此之外,我认识到,所确定的观察点还必须是可记录的和可解释的——

1所以我“不可记录等于不可观察,不可解释等于没有观察。”○的表格还是设臵了我对观察得到的事物的评价。

其次,我们要根据我们此次见习的目的以及上课教师的需要确定观察点。“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关心的问题不同、需求

2但,在我的实际观察不同,因而确定的课堂观察点就不同。”○

中发现,我(即观察者)和授课老师(被观察者)的需求其实不是完全一致的,所以,在课后,我和老师的沟通就尤为重要,我也在确定了具体的目标之后,重新考虑与研究主题最密切相关的观察点,在此基础上根据“设计——观察——反思——改进”的行为链条进行了我的见习观察。

在准备好了观察工具后,我们的见习就正式开始了。在一周的学习、观察中,我得到了一系列相关数据,我也通过整理分析得到了一些简单的关于教学行为的知识。下面,我将分主题给出我的观察表的分析信息。

(一)课堂口头语言(讲述)行为的观察与分析

在这一项的观察中,我感到十分庆幸的是,翠小正在进行一场江宁区小学的数学赛课。我们听了四堂不同老师讲授的《认识分数》。通过同一篇课文不同老师的讲授过程,我观察记录了数学课课堂口头语言行为的一些数据。(详情见表一)

简单介绍下观察基信息。我们观察的地点都是在翠屏山小学的演播室,因此孩子们的桌椅统一都是摆放成秧田式。授课教师共有四位,此处我分别记为1(男),2(女),3(女),4(男),上课的内容的是三年级的《认识分数》。

观察记录数据表明,课堂上口头用语中,教学口语与教育口语的比例接近一比一(135:139)。由此我认为,在课堂口头语言的使用里,不仅要注重课程内容的讲授,也要照顾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

而,在导入语的观察中,我发现,四位老师同样都用了“郊游”这一情景导入的模式,虽然易于小孩子的理解,但是看得出来都是课标要求的,所以个人认为缺乏了创新。值得注意的是,我发现男女老师在对学生问题解决是说服还是启迪上有所差异,(女26:男15)明显女老师偏向于使用说服用语,并且使用的较多;而男老师习惯使用启迪用语,而学生理解后,并不用解释太多,所以我认为连贯了课堂。

同时我发现,现在老师上表扬多于批评(72:11),从这里可以看出,老师在教学模式上的改变。记得我在上小学的时候,老师的教学建立与教鞭和单调重复。所以我认为,学会用表扬用语对课堂,学生学习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总结来说,不管老师在教学过程使用什么类型语言,其最终目标是让学生融会贯通,所以,我还简单观察了学生的反应。发现学生对积极的,快乐的,表扬的语言反应比较快,比较多。

(二)课堂书面语言(板书)行为的观察与分析

在观察小学主要几个科目(数学、语文、英语)的板书使用中,首先发现的是,老师如果是在讲授课程内容,则板书规范且

字迹较为清晰,相反,如果是习题课,老师就显得随意很多。而板书的丰富度,我发现语文和英语课堂更为丰富多彩。由于现在教学借助更多的是多媒体,所以旧时的挂图、贴纸使用就相对较少,但是通过老师的使用,我发现,挂图对学生的吸引力要强于多媒体。我推测,是因为ppt观看是,受背景和老师播放速度的影响,导致学生无法认真观察一幅与课外图片。

如果分学科统计,数学课在使用教具(各种尺子使用了13次)上更为频繁,当然这和课程内容(课题)有关;语文课则更重视汉字书写(规范所占比例为50%);英语课注重对板书的文字的认知。

总之,根据不同科目的要求与重点,板书的设计各有特点,但是也有它共同的特性,如标题一定要规范书写,居于黑板中央等。而这些,不论是共同的,还是由差异的,更坚定了我要好好学习粉笔的信心。只有更好的掌握基本功,才能掌控黑板这一方天地。

(三)课题声像呈现(多媒体)行为的观察与分析

现在的教室,绝大多数都配备了多媒体硬件。而老师熟练使用这些硬件给课程带来很多便利,也是学生更能投入课堂,理解课题。而老师在制作软件上是主体。现在的课件类型主要有:Authorware、powerpoint(ppt)和配套光盘的动画,视频等。

而在我观察中,ppt占据主要地位,使用配套光盘较少,而使用Authorware几乎没有,观察所得比例为5:1:0。在使用ppt的几堂课里也有几个异同点,我觉得对自己以后教学有用。首先,ppt制作上有些注意的地方,且该问题出现频率较高:1.图片背景多数来自课文,而课文图片多数颜色较为鲜艳,这就带来添加文本时候,会有字迹看不清的情况。2.由于课文较长,有些老师就在同一张幻灯片添加了很多文字,每个字体都很小,后排的小朋友看的很吃力。3.有一堂课,老师使用了动漫角色,最后发现小朋友的注意力都被喜洋洋吸引走了。4.添加的音乐声音太小,(喇叭质量不好)小朋友没听到重点。所以我觉得老师亲自朗读比较好。其次,是选择插入视频或动画的课件得到了很多孩子的喜爱,但是我发现,这样的设计放在课堂快结束比较好,因为小朋友注意力过度分散就再难自然回收,非得“严肃”对待才可以了。最后,ppt之间的联系强度也决定了这堂课使用ppt 的成功

与否。换句话说,就是,如果每一页ppt都有很强的递进关系会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思维的拓展。而这一个方面,数学课件体现似乎更明显。

对比过几节课的ppt的使用,总结了的心得让我受益匪浅。当然老师准备一堂课不仅仅是ppt的准备,如何设计板书,如何设计导入语都是很重要的,而很多人说讲台是舞台,而老师要作为一个演员用表演感染观众(学生),因此,我们不得不提到另外一个教师教学行为——体态语。

(四)课堂动作呈现(体态语)观察与分析

我们都知道,语言是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但是,在语言尚未发展的时候,人们更多使用一种非语言——其中也包括我们要说的体态语。我觉得就算时至今日,非语言交流对我们的意义也很重大:当我们牙牙学语,妈妈用“抚摸”安慰我们,鼓励我们;当我们在吵闹的地方交流,眼神和肢体动作让我们交谈无障碍,所以“有的学者认为在实际的交际过程中,只有35%的信息是由语言传递的,而剩下的65%是由非语言语传递的。”

“关世杰先生在《跨文化交流学》中把人体语分为了8个小类,包括:面部语言语、眼神语、手势语、体态语、接触语、副言语、气味语、相貌服饰语”,我们要讨论观察的体态语正式其中之一,在我自己观察之后总结了几个常用的体态语:头势(点头:表示肯定、强调。摇头:否定。)手势(摆手:不正确。把手往下按:表示不看书;指学生:表示请学生回答问题或复述;指书:表示看或是提醒注意;用手势打节拍手向上挥:一起读)还有一些面部表情(微笑:情感上的肯定或否定。)

而经过我自己的数据表明。老师使用体态语的频率很高,有明显意义的动作我共记录到254个,其中用于表达情感的动作占到31.1%,代替语言表达所占比例也很高。而不同动作,学生对其反应也各有不同。比如说,学生对老师的表露性动作反应较为明显,即,当老师仅用眼神示意时,学生能很快意会并安静下来。我此我认为不同体态语之间的功能各有不同,只有掌握其中的意义,并正确使用才能保证课堂的正常有序进行。

(五)课堂问答(教师提问)与讨论(教师干预)观察分析我觉得提问时老师必须具备的一项行为能力之一。且是很重要的一个。从我的数据我发现几个特点。

一、低年级老师提问

多是记忆性问题,(借着不断的重复来加深、巩固孩子的记忆力。占比例为37.6%)和常规管理性问题(占比例35.6%)。

二、老师在挑选回答问题是,还是按照常规的“提问后叫举手的人回答”,这样的问答,给了学生一定的心理准备和思维准备。但是也有情况是,课堂出现走神的孩子,老师通过提问后,挑选没举手的孩子回答来使孩子集中注意力。

三、现在的老师在理答的时候,越来越避免消极的,批评的言语,从记录的数据可以发现,鼓励性质的理答占据比例67.3%。

与提问形式对比,讨论模式的出现让课堂的形式更为活泼。但是由于学生人数,教师面积,桌椅摆放等的限制,观察到的互动还是多以师生互动为主,老师调控干预讨论也比较能让场面更为有序。这种互动模式,让我感觉课堂的活力和学生的主动思考的“天马行空”之妙。

总之,我可以感觉到,不论是提问还是讨论,老师如何选择自己的角色很重要,是作为裁判?还是作为参赛选手?而,还有一个数据,能发现,现如今,老师的角色定位,更多的不是裁判而是一名矫正,帮助者。下面我就表扬与批评行为进行浅显分析。

(六)课堂表扬与批评行为观察与分析

总体来说,表扬行为还是比批评更为明显。但是在实际的观察记录中,我还发现,不同学科的表扬行为次数也不大一样。首先,在我参与的几节英语课的课堂中,我发现老师表扬行为几乎是其他学科的一半,老师使用:“Good”“Nice”“Very good”“Perfect!”等表扬的语言占据了课堂。学生每一次回答,开口都能得到老师表扬。我觉得这与课堂的基调有关,因为小学英语的要求并不高,所以老师多以鼓励学生大胆说为主,而不是书写、阅读、理解等其他难度较大情况。

再说数学课,数学课上的表扬就很贫乏了,多数是:“对!”“好”、“很好”等简单表扬。而且都是对问题解决而给出的表扬。但是这就带来一些问题,如果学生无法给出正确答案,为了及时帮助梳理知识内容,给出的都是以纠正为主非表扬行为。

但是,数学课上也并非没有办法用积极,正面的行为纠正孩子。如,在一堂习题课上,老师选择不回答对错,而是使用:“你同意吗?”来征集其他孩子的建议,然后,如果答错了,就

会说:“你回答的不错,但是还是要完善”等话。让学生感觉到不是错了,而是不到位。所以,积极的,表扬的行为也能达到纠正的效果。但是要讲究技巧。

篇3:翠屏山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1屏山县江北农业生态旅游观光园的基础条件

1.1区位条件

屏山县江北农业生态旅游观光园位于屏山新县城的屏山镇,距宜宾市城区23km,距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46km,属宜宾“半小时核心经济圈”和“成渝两小时经济圈”,具有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独特的区位优势。

1.2交通现状

水陆交通便捷,水运有岷江河黄金水道,陆运有已经建成的沿江一级宜屏快速通道23km直达宜宾,即将建成的“宜宾-乐山”高速公路连接线和成贵高铁屏山站,区内村道四通八达,村村通水泥路,基本形成了铁路、公路、航运的立体交通网络。

1.3资源条件

项目区为河谷坝地及浅丘陵地带,最低海拔276 m,最高海拔1190 m。气候温和(年平均日照时数1120~1140h,年平均气温20℃),无霜期在320d以上,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100~1200mm)。区内旅游资源丰富,现有极具开发价值的小(一)型五指水库(雷家沟水库)和刘家大院的休闲垂钓园区;有高标准早春茶园面积达733.33hm2的万亩早春茶园区,实现茶叶“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管理、产业化经营”目标;有面积达733.33hm2的缸坪油樟场,属宜宾“油樟王国”的一部分,农业生态旅游资源丰富。

2屏山县江北农业生态旅游观光园存在的问题

屏山县江北农业生态旅游观光园发展虽然拥有很多自然资源优势,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主要表现为:

2.1发展规划起步较迟,定位不高

自“屏山县2015年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统揽建设农村产业发展综合示范区项目”建设以来,屏山镇才正式提出农业生态旅游发展计划———《屏山镇江北农旅观光示范园发展规划》。屏山镇农业生态旅游观光园定位为基础性休闲观光及一般的乡土农情体验,缺乏参与性和互动性,缺乏充分的市场分析及目标市场研究,很难形成旅游品牌效益。

2.2从业人员素质较低,专业人才匮乏

屏山县江北农业生态旅游观光园区群众素质较低,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及农业生态旅游从业人员缺乏。

2.3基础设施等旅游综合配套体系不健全

屏山县江北农业生态旅游园区的休闲、度假、购物、娱乐、餐饮等设施配套不到位,交通设施还不够完善,接待能力差。

2.4项目建设资金不足,未有效捆绑整合使用其他资金

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必须要有资金保障,屏山县江北农业生态旅游观光园建设投资主要由政府投资,投资渠道单一且资金严重不足。截止目前,2015年仅投资0.3亿元用于现代农业集中示范项目建设。资金不足严重影响了农业生态旅游观光园的建设进度。

3对策建议

3.1政府推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高起点宣传打造旅游品牌

规划是农业生态旅游建设的基础,是党委、政府科学决策和指导、调控农业生态旅游建设的重要依据。建设农业生态旅游,应制定起点高、定位准的高质量规划。针对屏山县城周边缺少休闲场所,生态旅游资源建丰富的特点,建议以五指水库以及万亩早春茶基地和缸坪油樟场为核心区,集中升级开发打造4A级乡村旅游景点,进一步宣传具有屏山浓郁地方特色的早茶文化和旅游资源。采取制作高规格宣传短片方式,通过电视、广播和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以及旅行社、广大市民等,多方位、多渠道宣传屏山早春茶园、香樟树林、五指水库、红枫林道等生态旅游资源以及特色生态产品、旅游线路、深度体验游、价格优惠等,让更多人了解屏山、走进屏山、爱上屏山。积极探索“互联网+开心农场”、户外拓展、露营体验等互动参与式旅游产品,聚集人气,留住游客,提升屏山旅游竞争力,努力打造一个高规格的农业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景区。

3.2注重园区群众素质提高和职工培训及专业人才的引进,加强人员管理

第一,通过开办学习班、技术培训等方式免费对园区群众开展技能、技术和文化培训,普遍提高群众素质。第二,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餐饮服务、住宿接待、对外宣传等基本技能职业培训,进一步增强农业生态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农业生态旅游人员服务能力和素质。第三,引进专业人才,确保农业旅游项目建设的技术指导服务和运营管理。

3.3统筹项目建设,加强农业旅游观光园内基础设施和综合配套设施建设

建议在充分调研、合理规划、科学决策的基础上,结合新农村建设、扶贫、交通、农业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农业生态旅游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综合配套设施建设,为提升农业生态旅游接待能力的提升和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一是进一步改善园区内部交通环境,形成村与村之间相通的交通网络,实现区内各旅游景点整合利用,优化旅游线路。二是积极培植发展特色突出的星级农家乐、渔家乐等,合理配置乡村酒店和特色乡村宾馆,确保园区接待能力。

4加大农业旅游观光园招商融资及对上争取政策力度

4.1要全方位推进招商引资

采取会展招商、亲情招商、以商招商、网上招商等办法,提高招商引资成功率,扩宽融资渠道。

4.2要加大对上争取

篇4:翠屏山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摘要】 目的:探讨居民代谢综合征患病现况及干预措施。方法:采用等比例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翠屏区18 岁以上常住居民3000人进行询问调查、体格检查及血液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代谢综合征患病19.52%, 男女性患病率分别为16.91%、21.27%, 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代谢综合征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有明显上升的趋势, 且与职业、文化程度、体重有关。结论:翠屏区居民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低于北京及上海水平, 改善生活方式是降低代谢综合征患病率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患病率; 干预

【中图分类号】R58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4-0118-01

Survey on metabolic syndrome of residents in cuiping district

Yan Rong

(Sichuan Yibin Cuiping District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Yibin,Sichuan,644000)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status on metabolic syndrome (MS) of residents in Haidian district and intervention measures. Methods Stratified multi-stage cluster random sampling method was used to select 3000 participants from the residents who were above 18 years living in Cuiping district. Interview, physical examination and laboratory test were carried out. Results: The MS prevalence was 19.52%, male 16.91% and female 21.27%. Conclusion:Improving life- style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reduce the MS prevalence.

【Keywords】Metabolic syndrome ; Prevalence ; Intervention

代谢综合征为代表的代谢异常疾病已成为当前社会影响人类健康最主要的非传染性疾病之一,这些代谢异常大多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为了探讨翠屏区居民代谢综合征患病现况及干预措施,于2007年10月对翠屏区18岁以上居民进行了抽样调查。

1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为翠屏区18岁以上常住居民,采用等比例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全区共抽取12个生活社区和15个功能社区,3000个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回收合格问卷2859份,合格率95.3%。

1.2调查方法调查工作由经过专门培训的工作人员进行,采用集中调查和入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按照四川省监测方案与工作手册要求,统一调查方法和标准, 填写调查表,调查当天进行体格检查。

1.3 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按照中华医学会提出中国人MS的诊断标准[1]:具备以下4项组成成分中的3项或全部者:①超重和(或)肥胖:BMI≥25.0(kg/m2)。②高血糖:FPG≥6.1mmol/L及(或)2hPG≥7.8mmol/L,及(或)已确诊为糖尿病并治疗者。③高血压:SBP/DBP≥140/90mmHg,及(或)已确诊为高血压并治疗者。④血脂紊乱:TG≥1.7mmol/L及(或)HDL-C(男)﹤0.9mmol/L;(女)﹤1.0mmol/L。

1.4 统计处理全部数据采用EPI录入,SPSS13.0版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 代谢综合征患病率本次调查中男性1200人,女性1659人,共检出代谢综合征患者558人,代谢综合征患病率19.52%,用2000年全国人口构成比标化代谢综合征患病率14.20%。

2.2 性别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本组共检出代谢综合征患者558例,男性203例,患病率16.91%,女性353例,患病率21.27%,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2.3 年龄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代谢综合征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60岁以上组达到高峰为30.26%,各组间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2.6 慢性病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分别为61.78%、11.61%,高血压患者与非高血压患者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分别为44.12%、1.88%,血脂异常患者与非血脂异常患者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分别为26.89%、2.81%,二者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

2.7 体重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以肥胖组为最高,约为体重正常组的23.9倍,各组间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3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翠屏区居民代谢综合征患病19.52%,男女性患病率分别为16.91%、21.27%,随年龄的增长,代谢综合征患病率逐渐增加,这一特点在各次调查中均显示一致的结果。代谢综合征的大多数组成成分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所以代谢综合征患者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代谢综合征的防治应采取以改善胰岛素抵抗为基础的全面防治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措施。首先以饮食控制及运动疗法作为长期干预的基础措施,降低血糖,纠正血脂紊乱。就代谢综合征这个疾病来说,更强调的是预防。从公共卫生学的角度来看,肥胖和体力活动少是当前代谢综合征发病迅速增多的主要影响因素。过量进食和静坐的生活方式作用的代谢性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降低生活质量、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杀手。所以,我们建议那些高危个体应该从青春期或青壮年时就开始调节饮食,控制体重,坚持锻炼,若干年后才能遏制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增长的势头。

篇5:屏山写生报告.doc

我们写生的地方就是我们所住的屏山村。屏山,一个简单安静的古村落,因其山如屏风而得名,一条小河围绕村子,绕屋穿户流入村外。我们在屏山呆的时间最长,这里没有游人的熙攘,真正处于和谐自然的状态里。这里的明清建筑保留很完整,距今时间也比较久,我们参观的有庆堂和咸宜堂都是有保存较完善的代表建筑,第一天就看到了精美的木雕。随后我们在幽深巷道里转了好几天,寻找有特色的景画画,感受.徽式建筑的古老美丽。

地处黟城东北约4公里的屏风山和吉阳山的山麓。吉阳溪九曲十弯,穿村而过,两岸石磅不时飞来村妇浣洗的锤声,蓄水石磅白花飞溅;青砖灰瓦的民居祠堂和前店后铺的商铺夹岸而建;十余座各具特色的石桥横跨溪上,构成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特有的风韵。屏山村又称舒村,这个村子舒姓居多。舒秀文的故居也坐落在此。这里与长沙相比充满了浓郁的自然气息。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你来到这会不由自主的想拿起笔将这里的美景记录在自己的画纸上。

老师说过照片与画的最大区别就是,我们可以突出我们心中的感受,画我们想画的。可以表现出虚实,突出我们的感受。如果说照片是死的,那么我们的画就是活的。人们可以从画中体会到画者的想法。这就是我来到安徽体会到的第一个心得。

这的美景和建筑不仅仅迷倒老师和学生,就连许多有名的大导演都来这取景。

之后,我们又有了新任务:进行古建筑测绘。下午,带队老师布置了任务并且分好了组,我知道我们真正的挑战来了,不仅是专业技术上的或是耐心毅力上的挑战,我想这更是在团队合作,协调上的挑战。很多时候都会问自己:你能和别人合作的很好吗?我从不怀疑过自己的能力,过分的自信有时让我感觉不是很好,所以我想对我的挑战也许后者更重要。真正能理解这其中的意味的人也许就已经算是一种成功了吧!当然,生活刚刚开始,更大的挑战还在等着我们,我们现在应做的就是从中去体验,并且学会什么------学会什么呢?

我们测绘的是一个屏山的民间古居。

皖南古筑在基本定式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装饰手法,建小庭院,开凿水池,安置漏窗,巧设盆景,雕梁画栋,提兰名匾额,创造优雅的生活环境,均体现了当地居民极高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皖南古村落选址、建设遵循的是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周易风水理论,强调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和对自然环境的充分尊重,注重物质和精神是双重需求,有科学的基础和很高的审美观念。皖南古筑——徽派民居的建筑特色是随着明清时期徽商的兴盛而发展起来的,能够在有限的建筑空间内最大程度地体现其构思的精巧以及工艺的高超,实为别具匠心的建筑形式。后来徽商逐渐衰败没落,而这种徽派建筑的特色却依附在古筑里保留下来,因此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建筑价值。

对于我们将要做的这次课程设计,我觉得这次测绘是相当有好处和帮助的。原先我的设想是建造一个比较现代的建筑,但是通过这次测绘,我真正了解到了什么才是皖南的风韵。徽州特有的古朴和秀气深深感染了我们,所以我想,这次的专业课设计应该把它作为一个“单元”来设计,怎么和屏山这个村落融合,怎么才能和皖南的山、水融合在一起,这也许就是难度所在吧。

之后的日子,老师们带我们去参观了两个著名建筑:西递,宏村。据史料记载,西递始祖为唐朝皇室后代,因遭变乱逃匿民间到此隐姓改名为胡,繁衍生息,形成聚居村落,有着“桃花源里人家”之称,西递整体都保留下原始的基本特征和面貌,东水西流,四周群山围绕,非常的象个世外桃源。村口的胡文光牌坊是西递的标志,牌坊两旁上 3

方衬有盘龙浮雕,表明牌坊主人深得皇帝宠信,特赦才建此牌坊,非常大气的石雕。还有一座非常典型的绣楼,是当年有钱的富家小姐抛绣球择婿的地方。“大夫第”门额下还有“作退一步想”的题字,语意双关,耐人寻味,有退一步海阔天空的说法。登楼可以望远,故主人家书“山市“两字高悬楼檐上。在东园旁围墙上有个很特色的叶型窗,叶尖朝下,旁有古树枝攀墙而上,寓意落叶归根。此外,村中各家各户的富丽宅院、精巧的花园、黑色大理石制作的门框、漏窗,石雕的奇花异卉、飞禽走兽,砖雕的楼台亭阁、人物戏文,及精美的木雕,绚丽的彩绘、璧画,都体现了中国古代艺术之精华。且“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文化内涵之深”,为国内古民居建筑群所罕见,堪为徽派古民居建筑艺术之典范。

第二的地方,宏村。宏村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至今800余年。它背倚黄山余脉羊栈岭、雷岗山等,地势较高,常常云蒸霞蔚,时而如泼墨重彩,时而如淡抹写意,恰似山水长卷,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特别是整个村子呈“牛”型结构布局,更是被誉为当今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一大奇迹。那巍峨苍翠的雷岗当为牛首,参天古木是牛角,由东而西错落有致的民居群宛如宠大的牛躯。从整个外观上说,宏村是古黟桃花源里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既有山林野趣,又有水乡风貌,素有“中国画里的乡村”之美誉。村中各户皆有水道相连,汩汩清泉从各户潺潺流过,层楼叠院与湖光山色交辉相映,处处是景,步步入画。闲庭兴步其间,悠然之情浓烈得让人心醉。村中数百幢古民居鳞次栉比,其间的“承志堂”是黟县保

护最完美的古民居,其正厅横梁、斗拱、花门、窗棂上的木刻,工艺精细、层次繁复、人物众多,人不同面,面不同神,堪称徽派“四雕”艺术中的木雕精品。

初进入宏村就被那美景吸引,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小桥流水人家”。也明白为什么《卧虎藏龙》的导演为什么会在这选景。真是“浣汲未防溪路远,家家门前有清泉”。写生是快乐的,和谐的,同学们都有一颗真挚的心,在学术面前都很谦虚、谨慎地接受生活速写写生训练和美术理论的学习。同学们面对古老的皖南徽派民居建筑文化艺术熏陶,在艺术创作中得到滋生与运用。在生活速写写生训练中,同学们都以自己的艺术风格和艺术语言来诠释宏村文化,从人文到建筑,从山水到一草一木,整个人文风情都被同学们记忆忧心,宏村百姓热情好客的没有印象使我们终生难忘,同学们在皖南黄山脚下的“画里宏村”度过了美好而难忘的金秋,在画家的笔下描绘的淋漓尽致。对速写而言,事物的表象也不停留在它们的造型,而更在于发掘造型线条的秩序特征上,更在于使各个特征有机散布于画面的线条,或构成它的节奏的特殊价值。构图当然对速写重要,按照整个画面来改变形态,组织区域和线条。我从山、石、草、木等种种形象中发现造型与结构秩序,我们用点、线或者组成的面来解释和描绘自然中的生动形态。我们不仅关注造型的有趣,而且关注散布于整体画面的线条——组成形象的线条,构成着线面形式节奏的特殊价值。这里所意味的,不仅仅只是线条语言的表现。马蒂斯说:“色彩和线条是力量,而在这里的游戏里,在画的平衡里,隐蔽着创作的秘密。”

在这十天的写生日子里,我饱览到了很多美丽的景色,领略到了精湛的古徽州工艺,亲身感受到了向往已久的古徽州建筑,除了这些,在这期间我还接触了很多人,见识了很多事物,学会了很多东西。最重要的是我们班的同学更加团结,大家就像兄弟姐妹一样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一起学习,一起嬉戏。这对我们整个班来说大概是最大的收获吧,就连平常不怎么跟同学说话的同学都融入其中,加入这个大家庭。在这次外出写生中,使我进一步提高了对新生事物的判断和洞察,让我们开心的是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这也说明了写生不仅仅在于画画,更多的是对美的审核。也使我更多更深一层次的去欣赏去思考美。

篇6:安徽屏山村考察报告大全

时间:2016年3月20日-2016年4月2日 地点:安徽屏山

一、写生主题

徽派民居速写写生、徽派民居测绘考察。

二、概述

(一)写生目的

通过外出写生考察,进一步加强我们对徽派民居及自然风景的感受能力,提高写生的审美能力、加强和拓宽写生对美的修养;同时锻炼我们在实践中的意志力、吃苦精神、协作与友爱精神。培养对自然界、风景、民居等建筑造型、的感受能力和表现力,使我们感受地方特色,锻炼自己的表现技法,学习和借鉴优秀文化,为以后的设计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还能够增强班级集体荣誉感。

(二)写生对象和写生内容,包括写生时间、地点、对象、范围、写生要点及所要解答的问题。

(1)写生对象:徽派民居,徽州地方山水。(2)写生时间:2016年3月20日-2016年4月2日(3)写生地点: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屏山村(4)写生范围:屏山村

(5)写生要点:作画过程中如何选景与确定构图,如何处理好广阔与深远的空间关系以及测绘过程中如何测量民居、整理数据、最终绘图。

(6)解答问题:解决自己在速写以及测绘方面的一些不足,通过写生考察来提高自己的技法。

(三)写生技法研究

民居写生是一个观察—感受—理解—表现的过程。在速写的过程中学会观察,培养感受。作为基础训练,以研究民居为起点,以客观事物为凭借,通过观察、分析、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表现 经过了一天的颠簸,终于到达了我们的目的地屏山村。来到这个既陌生又熟悉的地方,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激动。坐着大巴我们来到了考察点—屏山。拖着沉重的皮箱,迈着同样沉重的脚步,行走在村间的小路上,我开始被这里独特人文气息所吸引。奇特的房屋造型,灰白斑驳的墙面,村间穿过的小溪,西边青石上的青苔,还有忙碌中的村民,这里给我的第一印象很奇特很独特。我们住在了屏山客栈,躺在床上,感觉自己还在火车上晃晃荡荡,这是我第一次坐这么长时间的火车,有点不适应,不过感觉挺好,心想,古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现在书没读几本,总算是行了几千里路了。午饭前,由导游带我们参观村子,穿过小巷,来到了屏山村古村落。这里的陈设很有意思,靠墙放着一个几案,案上左放一个花瓶,右放一面镜子,意喻平静,中间放一个钟摆,寓意终生平静。地也很有讲究,据说是用吃的东西调和在一起铺成的,真是煞费苦心。院子里种着几棵竹子,远看是圆的,上前一摸却是方的。这一方小院虽然不大,却给人一种很舒适很亲近的感觉。由于景点很多,我们没有过多停留。出了舒秀文故居,来到下一个景点,村口的绣楼和小溪上的凉亭。这个绣楼很小,不过很精致,楼檐上有不少木刻,楼上开一扇小窗,据导游说这里就是抛绣球的地方。回想那个年代,这里应该是多么的喜庆热闹。小溪上的凉亭据说年代已经很久远了,看上去很破旧,但很结实,亭子上柱子与柱子之间有几幅画,画着菩萨童子等吉祥图案,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导游给我们讲解了一些当地的建筑特色,这一带的民居叫徽州民居,房子上很有特色的墙叫马头墙,这里房子的门都不会向南开,门口也不能正对墙角,如见死角,要把死角磨平,可见古时封建思想的严重。接下来导游又待我们去了敦仁堂和三姑庙。敦仁堂的门很有特色,是一座八角门楼,楼上雕着很多具有浓郁传统气息的纹样,而且都有其寓意,不得不佩服古人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技艺。三姑庙是村上一处古庙,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对于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在心中总有那么一点点排斥,毕竟从小受的教育就是重科学反封建,但封建庙宇中的艺术成分还是很高的,而且受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历史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也是离不开封建的东西的。封建思想是应该摒弃的,但其影响下所产生的这些文化瑰宝却也给后世留下了一份伟大财富。

休息了一晚上,总算是修整过来了。吃过早饭,拿上相机,我准备在村子好好转转。可能是本能的原因,我还是顺着来时的那条路向前走。路很窄,在溪与屋之间,宽不到两米,看上去有些危险,小溪旁有几个村民正在洗东西,溪上时不时游过几只鸭子。不知是不是因为我们家那边无山无水的原因,我对这里的村民总有种羡慕之情,靠山而做,靠水而居,生活的多么惬意。这里的人们养蚕的很多,应该是他们收入的主要来源。对于我这个从小就生长在城市的人来说,这些农活真的是很新奇。北方与南方有很多差异,城市与农村也有很多差异,这些差异自然给人一种巨大冲击力。所以我也就看什么都觉得新奇。村子里的房子大多年代久远,全都是统一的灰白色调,给人一种很纯朴素净的感觉。远望去屋与屋之间林此节比,层次感很强,透露出一种整体美。由于屋与屋之间离得很近,是这里的小巷显得越发的神秘深邃,从小巷头望到小巷尾,就好像回到了那个古老的年的年代,历史感油生。很早就喜欢小巷,他向上向前的趋势给人一种流动感,让时间与空间同时流动,这种感觉很奇妙,能让人久久回味。喜欢站在这小巷上,让他带我回忆过去,展望未来。

过了几天,我们来到第二个考察地——宏村,这里有“中国画里乡村”之称,属于世界文化遗产。跟着导游,我们进入了村子。导游告诉我们这个村子是个牛形村。整个村子像一只卧着的水牛。村子里水渠贯通,据说代表了牛肠,水渠经过每家每户门前供村民使用,设计的十分巧妙也很人性化。村民们现在还保持着八点之前打饮用水,八点之后洗衣服的习惯。不久我们来到牛的胃部——月沼。这是一个半圆形的水塘,塘水波光粼粼,倒影着周围的民居。水中养了不少的大红鲤,在水中游弋。继续前行我们来到了一栋大型徽商民宅——承志堂。这是一栋很大的宅子,屋内三雕俱全,花卉果木,水井池塘,配之楹联字画,文化底蕴深厚。侧门很有特色,叫商字门,整体像一个商字,是主人为了提高自己商人的地位,特意设计的。古人的这种设计想法着实是让人佩服。设计无处不在,这句话实在是很有道理,经济的富足必然导致文化的发展,而设计就蕴含在文化范畴之内。在这个曾经十分富足村子里,就无处不体现着精妙的设计,作为一个设计专业的学生,在佩服前人高明的智慧同时,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绝对不虚此行。

这次考察给我的收获很大,有些能用文字表达,但大部分难以言喻,但我知道这些潜移默化东西已经容入到自己的思想当中了,希望在以后的设计中把自己的这份阅历加以体现。

关于遗留符号所带来的历史感来源的思考

图形符号能带给我们很多信息,也能触发我们很多感想。这次考察所见到的的符号大多是一些传统纹样,这些纹样和材料结合在一起从三方面把历史感传达给人们。一,通过内容。纹样的内容大多来自于中国古代一些人们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这些是中国传统文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中国人文化底蕴的承载。所以当这些纹样出现的时候,会使人不由自主的在内心中产生一种思想的共鸣。在人与物中间产生了一种微妙的联系,一种亲切的,自豪的,庄严的复杂感情。二,通过形式。纹样的表现形式以概括的形为主,但又不失写实的方面。形式上能给最直观的表达,当人看到这些符号是会和自己的知识结构相碰撞,并反映出其传统感历史感。三,通过材料。这次考察所接触的符号,大多是通过四雕来表现的,而像砖、竹子、木头、石头这些材料在经历了时间的冲刷之后会留下很多斑驳的痕迹,这些是历史的痕迹,是时间走过的烙印,历史感。关于现代符号与历史遗留符号融合与碰撞的思考

在这次考察中有几处细节引起了我的兴趣。一处是我们参观老宅时墙上挂着的禁止吸烟的标志。这个标志整体是一个本地老房子的形状,中间画着禁烟符号。这应该说是一个很现代的标志,但放在这么一个历史感极强的地方却一点也没让人感到不舒服不协调,反而由于恰当的设计而使现代与传统恰当的结合到了一起,让人印象深刻。另一处是在西递时发现的老房上的路灯。灯的造型现代味十足,西式的风格,和传统的中式的房子放在一起感觉很独特,这里面既有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同时也透漏着中西方文化的融合,让人过目难忘。关于考察地历史遗留符号与其它地区符号的比照

篇7:安徽宏村 屏山写生实习报告

实习地点:安徽宏村、屏山

实习形式:写生

实习目的:通过实地的写生,锻炼同学们对建筑、空间场景的感知能力,提高对传统建筑形式、建筑风格、建筑传统的理解和认识。学习和领悟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和风土人情。通过实地写生,增强对空间场景光影变化、虚实关系等的理解及在图面上的表现能力,提高学生手绘水平。培养学生交际鉴赏能力,开阔视野等。

实习为期两周的时间,在这两周的时间里,我们收获良多。从我自身来讲,我总结了我的收获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心灵上对情操的陶冶,精神上的升华;

二、知识面的增长,视野的开阔;

三、技能上的提高,手绘表达能力的提升。接下来,我从这几个方面依次阐述:

一、陶冶情操,精神升华

从第一天到达徽州这片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上开始,我就被一路上目不暇接的自然风光所震撼,也被这里淳朴的生活,传统的风土人情所感染,我从心里涌出一句话:文化艺术的沃土,华夏儿女的精神家园。

我们的第一站是在宏村。在饭后我们就上老街上逛了一趟。只见一张张朴实的笑脸,琳琅满目的具有本土特色的工艺纪念品。多的话不用说,我就这一路走来,是恨不得把看到的东西都买一遍全带走。那些工艺品着实精美,有雕刻的手工品、编织的手工品;石头的、木头的、布艺的;精致的头簪、项链、镯子、耳环、戒子等装饰品;质朴的草帽、竹杯、木盒等日用品。目不暇接。这些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技艺,是文化和艺术的沉淀哪!再看这一位位摊主,都是普普通通的当地老百姓。我深深的感觉到这里的传统文化一深深地烙印在了这片沃土之上这些人们可能对艺术知之甚少,但他们做出来的东西却实实在在是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

除了给人以美感和精神享受的艺术品,这里还有可口的美食,梅菜饼、我叫不出名字的鸡腿、各种糕点都让人吃了回味无穷。特别是百姓家自酿的乌梅酒,喝上一口,香气萦绕口中。这里还有各种其他的酒,润喉爽口,准有你爱喝的一口。

当然,这里最让人心旷神怡的还是美丽的自然风光。早上起来在天台上眺望,青山绿水,烟雾缭绕,一栋栋白墙黑瓦的老房子还没睡醒的样子,依偎在一起。隐约的凉风更是给人带来夏日里一丝畅快舒爽中午的时候,人身熙攘,村子里绿影重重。这是的老房子尤其好看,光影变幻,韵律无穷。这是到山脚下的小溪里面踩一踩可是无比的惬意,和同学们在这里戏水嬉戏,尤其热闹。水清见底,有急有缓,爬上前方的一个小“瀑布”,脚踩在结着青苔的石板上,让流水流过脚间,仿佛少女的手轻抚脚背。到了晚上,村子里只有稀稀落落的几盏灯,让人想起这是否就是劳动人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而此时,街上确实另一番景象,灯火通明,五色五香,那是游客晚上的放松去处。

到达宏村的第二天早上,导游带我们游览了整个村子,似乎这一栋栋老房子都有一个小故事,而这一个个小故事有共同组成了这整个村落的大故事。看着南湖、月沼、墙脚下的“牛肠”水渠,游览老房子的门窗梁枋、厅室厨房,享受这份美的同时,又由衷地佩服老祖先的智慧与思想。

到了屏山之后,我们发现,这里比宏村要安静许多,但却显得它更有乡土气息。在这里我们还看到了大片的田野。如果说宏村有着浓郁的文化气息,那么我觉得这里就更实在,更贴近村里传统生活一点。在这里我们看到农家的人到溪水里洗衣洗菜,看到猫狗闲逛,看到农家袅袅炊烟。这里的人很热情,请我们到家里坐,请我们喝茶,别说,这茶还是真的好,清香四溢。还有大伯叫我们去他家吃玉米。这里的静谧给人一种舒服的感觉,也给了我们写生需要的安静环境。我们的大部分画都是在这里完成的。有时还能听到邻接的小巷阁楼上有

人抚琴,很有味道。就这样,没有太多吵闹,没有太多人,就静静地,将这一幅幅美描绘在素描本上,不知不觉就是日升日落。

二、增阔视长知识,开野

在宏村,导游给我们介绍了很多关于这里的历史也近况。最后一天还请一位老先生给我们详细讲解了一回。从中我学到了好多,也感触很多。通过了解和调查,我对宏村大概有了这些了解:

宏村镇位于黄山南麓,黟县县城东北,地处黟县、黄山区、休宁上区县交界处,离县城 11公里,往东可达太平湖、九华山风景区,北上铜陵、合肥,往南可达屯溪、杭州、景德镇等地。交通十分便利。

宏村早在唐宋期间就曾繁荣一时,南宋绍兴年间,汪姓聚族于此建村。历代沿更曾名:怀仁乡、贤仁里、十都、弘村,乾隆年间,更名宏村,距今860余年历史

宏村镇管辖11个行政村,总人口8838人。宏村资源丰富,是黟县优质木材毛竹、名优茶产地之一。2001连5月被确定为第五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宏村地形犹如一头卧牛,亦称牛形古村,有举世无双的环村水系,水圳、月沼、南湖及串起的池、塘、窑、坑、涧、榭等水系艺术设施。村中有被人们称为民间故宫的“承志堂”、“培德堂”。有保存完整全省仅存的古代书院——南湖书院等重要文物、历史设施。

宏村不仅拥有世界文化遗产的古民居,同时地处新安江源头,群山环抱,自然风光十分优美。在宏村方圆不到十公里之内已开发旅游景区——木坑竹海、塔川秋色和正待开发的奇墅湖水上乐园、协里风光、羊栈岭古道、新安江源头生态游等众多山水田园风光,被誉为“中国画里乡村”。

对于宏村,进村便是秀丽的南湖和横跨其上的画桥,湖中芙蓉俏,湖边垂柳生,电影里李慕白牵马过桥的场景再次浮现眼前。宏村的水系遍布全村的街道,每家每户出门便可打到清水做饭洗衣。村中心是有牛胃之称的月沼,因为池塘的形状为规则的半月,所以村中人又叫它半月谭。想起宏村,自然会想到村中老者挎着竹篮的叫卖声“糯米饼,桂花麻饼”,还有香甜的板栗。宏村里还有很多存活几百年以上的古树,枝繁叶茂,遮天蔽日。

据史学家考证,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源自黟县,而宏村以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和优美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堪称桃花源里人家。明代诗人罗洪先曰:清流如带漾涟漪,白板桥头与客期,指点农家村口路,雎阳亭外柳丝丝,桃花夹路多枝柯,花影参差映碧波„„

宏村民居是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产物,是徽州古建筑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无论以形式、特征、特点、意识都离不开这个特定的自然与社会环境。先说他的自然环境:徽州地处安徽南端,北有黄山,南有天目,新安江青弋江的源头都在境内,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气候宜人,物产丰富。再说她的社会环境,远在秦汉时期中原文化就影响到了新安,南宋时期这里已融入中原文化为盛期。特别是南宋期间由于帝都南迁临安,这样的社会背景造就了民居的文化内涵。她在建筑学家的眼中是件无暇的建筑珍品,在历史学家的眼中是无法估值的文物瑰宝,在美术学家眼中是一幅诗魂画境的艺术杰作。民居与青山绿水辉映一体,古树从中粉墙黛瓦淡雅清新,一眼望去仍是幅静态雅致的图画。统一中的变化,厚实稳重的高墙和瓦檐,神秘莫测的卷门和漏窗,都给观者一种感官上的强烈刺激。宏村民居深宅高墙,屋内采光仅靠一方天井,厅堂半明半昏,而房间即使暗黑,从黑房到厅堂是一个从压抑到舒畅的过程。

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宏村背枕雷岗,面对奇墅湖,谓是枕高岗面流水。一望无际的村庄内有月沼、南湖辉映诸峰远近、倒影入池。春天当你漫步湖畔,柳絮飞舞、桃花夹路、青山苍绿、小路上老牛悠悠,和自然浑然一体,犹如人间仙境。

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宏村古民居以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宏村古民居的存在就是宏村

千百年历史的存在。从这些古民居中可以展示宏村、徽州、乃至中华文化的辉煌和文明的久远。现代生活五光十色、日益繁荣,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不断提高,但对古民居德典雅古朴、安宁恬静,以及土味乡韵的习俗,更使人们向往回归自然。

宏村古民居的艺术价值在于她的文化内涵深厚,造型奇特变化万千。田园绿树与乡村道路,黛瓦与白墙、抵出的门罩和深花漏窗、波光粼粼的湖面和溪畔卵石砌磅、河畔的浣纱淑女、山道岗坡的马车老牛,一眼望去,得体均衡,虚实相生。湖畔和月沼旁的民居和水相衬,更是妙趣横生。

古民居的形态决定了她的气韵,无论是高矗飞檐的古祠高屋,还是普通的民宅楼房,不仅气势宏伟,而且韵味无限。这主要是由于她的块面是由无数流动的线条组成,给人厚重与轻松、压抑与豪放、件事与流畅的感受。这种意识上的疏通,正是绘画上所追求的神韵,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这种气韵的旋律不断变化,使气势更加磅礴宏伟。

马头墙起伏变化、湖面的波光粼粼、圳中的潺潺清流和田埂的曲曲折折,白墙黛瓦与窗罩飞檐,这些形成了音乐的旋律。这一切对园林、绘画、工艺美学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它和敦煌壁画一样,都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是徽州文化的一棵奇葩。几百年人家烟火数千载的沧海桑田,今天宏村以她独特的方式保留,标志着徽州文化内涵的古貌遗风。桃花源里人家、世界文化遗产吸引着国内外无数学者、专家、游人,他们纷纷从四面八方来寻芳踏幽,还有数不清的校园学子踏入这片陌生的神奇土地,从这古老的民居中汲取营养„„

另外,作为皖南古建筑的典型代表,其村落规划精巧之处在于:

①顺其自然的整体构筑。黟县境内群山逶迤,丘陵连片,古溪较多。古村镇布局因地制宜,巧妙利用自然环境和自然水系脉络特点,多依山傍水而聚。宏村背枕雷岗山,北围月塘,南附南湖,其间层楼叠院鳞次栉比、层层跌落。整个村落大多处于平坦地带,靠山脚却依山势而上。背山起楼,面坡垒园;石径幽幽,信步盘桓;一庭一院,无不独具匠心。

②巧妙的人工水系安排。皖南古村落的水系很注意把握自然景观的利用、塘渠处理、楼舍建筑三个子体构思的融合关系,别具一格的人工水系网络丰富村落景观,使楼舍前后有潺潺碧流。这种人工水系格局,有利于生活、生产用水,也有利于防火、调节水位、净化空气,美化村落环境。宏村的塘渠水系一条人工水坝从村西石碣引水,经九曲十弯,贯村舍,过村中心月塘,最后流入村南南湖。街巷下面设活水道,坝旁塘畔民居庭院内有花池小塘,水绕屋,楼傍水。整个村落内形成四通八达的人工水系网络。

③水口。水口是徽州村落结构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它是村落空间的起始,是进入村落的形象标志。宏村“背有雷刚耸峙,碣溪环带,形势较胜。”其水口在村西水坝头,俗称石碣头。在村西横溪建石碣,拦一泓碧水,清澈澄碧,远处平冈田畴,叠陇乔林,水坝蜿蜒曲绕,垒院设园,外河内湖,溪水活泼。

从宏村古代村落的整个形成历史过程,可以看到我们的祖先,早在八、九百年前就有村镇整体规划及保护环境重要性的观念。尽管这种思维观念的形成有一个不断认同和适应的漫长过程。“置高岗而流水,一望无际”,依山傍水而聚,村后以青山为屏障,可挡北面来风,地势高爽,吴山洪暴发冲击之危,有仰观山色俯听泉声之乐。杰出的建筑师善于巧妙地利用地形的变化,顺应地势建造村落,利用山势的坡度,造成水系的落差,使水始终处于流动、飞溅状态,具有动态美和生命感。当你沿坡而上,沿途观景,不知不觉的登上高坡,登高俯瞰,风光辽阔尽收眼底。因地制宜的利用和改造了自然地势地形,减少了土、石方移填工程,节省了人力物力。村镇建筑的文化价值在于它是一个吻合的文化整体,具有功能的综合性,生态上的科学性,技术上的渗透性。人们从宏村这部立体史书中可以感受到古代文化的脉冲和现代文明的搏动,体现的是人类技术、艺术、文化的动态平衡和凝聚,至今仍有很强的感染力。

从中可以了解到很多的知识。比如,宏村水系的安排就给我们一个启示:规划要依照地

形的特点来安排建筑群落,可以因地制宜的改造自然让其适宜人们的生活和当地的发展,对水网,电网等各种基础设施的安排也可以学习这样主次分明,分工到位,构成系统,因地制宜。另外,在艺术创作方面我们也可以学校到对线面的组织与安排,注重韵律的表现,等等。这些都是很有营养的东西。

三、提高技能与表现水平,实际操作能力

在这里写生的两个星期里面,写生过程中最大的感受就是,写生和临摹是完全不同的,临摹可以按部就班,循序渐进,而写生就是真正考验能力的时候了。在写生的过程中会发现,平时已经觉得学得很好的透视在这里突然不知道怎么安排的了,画的东西怎么画怎么不像,平时觉得临摹的时候觉得自己什么都懂,可是到了写生的时候却完全不知道该怎么表现,该用什么点,该用什么线,该实还是该虚,这些都在临场没了感觉。

不过就像老师说的,大家都在这十几天里各有各的提高和进步。一个明显的感受,只有当实际写生之后发现自己真正学的怎么样,真正什么懂什么不懂,自己的缺陷在哪里之后才会让我们暴露出厄待解决的部分。

这时,每天老师的评画就有作用了,用药要对症,这是永远不变的道理。有时老师的一句点评就胜过我们看好多的资料和书籍。依然记得老师说的,熟能生巧,量到了,效果就出来了,就一定会有提高;画画要有悟性,学会在画画前组织画面,在心里有数了之后下笔;画画要大胆,勇于尝试;注意画面的虚实关系,主次关系,节奏和韵律,明暗关系等,一句话我们还老喜欢学来着:密不透风,疏能跑马。这些都在我们写生过程中起到了点拨指导的作用。大家大部分都能在这十几天的时间里有质的提高。

但是我要说的一点就是,就算我们进步了,但是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水平还是不够。这次写生主要还是让我们认清自己的问题,然后给我们改掉方向上的问题,至于要达到高水平,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这就需要我们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当中抽出时间继续练习手绘,有志向考研的但是手绘实在提高不大的可以考虑找班学习等等。总之认清问题是最重要的。

以上几点就是我此次写生实习的收获和感受。总之看了很多,听了很多,学到很多。快乐与成长同时进行。也希望将这种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继续下去,努力在学习生活中多长一双眼睛,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努力改进。

篇8:翠屏山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关键词:翠屏区,农民专合组织,发展

1 翠屏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基本情况

1.1 翠屏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类型

翠屏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一是企业依托型。这种模式是以企业牵头, 以“公司+协会+基地”为运作模式, 充分利用企业的优势, 发挥专合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结成紧密的产加销一条龙, 农工贸一体化的生产体系, 如李庄生猪养殖合作社和牟坪优质稻合作社。

二是农民合作型。由农村能人或专业大户组建, 以“协会+农户”为运作模式, 以种养大户牵头, 销售经纪人为纽带, 技术人员为支撑, 把分散经营的农户联合起来, 形成统一生产、加工、销售联合体, 如宗场沙梨协会、赵场花卉协会等。

三是涉农部门领办型。以“部门+协会+农户”为运作模式, 发挥部门技术、经营管理及市场销售等优势, 统一生产、统一品牌、统一营销、统一服务, 如翠屏区蔬菜协会、区果业协会等。

四是村集体组织牵头型。由村党支部或村委会发起, 以“村集体组织+专合组织+农户”为运行模式, 利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组织优势, 围绕本村主导产业, 促进产业发展, 增加农民收入, 如凉姜水果协会、邱场茶农协会等。

1.2 翠屏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特点

1.2.1 专合组织发展迅速。

2003年翠屏区被省委、省政府列入全省加快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20个试点示范区县之一, 政府专门成立领导小组, 实行乡镇、部门“联挂制”, 推行“协会作中介、银行发贷款、银农获双赢”的“银协合作”模式, 突破协会资金“瓶颈”, 形成了良好的运行机制。经过多年发展, 到今年上半年全区有专合组织88个, 会员2.5万人, 带动农户8.7万户, 占全区农户总数的72.5% (如表1) 。

1.2.2 专合组织多数依托于市场。

翠屏区现有专合组织18个依托于企业, 59个由农民自主建立完全依托于市场, 11个依托于供销社、农业有关部门和团体。在专合组织中每一种依托的介入都有其特定的利益动机,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专合组织与农户之间联系度的疏密以及组织生命力的强弱。由农民自己组建的组织, 没有外界力量的介入, 农民真正居支配地位, 而在其他依托力量介入的专合组织中, 农民的主体地位就值得怀疑了。

1.2.3 从产业分布上看, 种养业较多 (行业分布) 。

翠屏区现有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按行业划分:种植业59个, 畜牧业20个, 农资流通3个, 其他6个 (如表2) 。专合组织中种植业历年来占比过半, 种养业占总数的绝大部分。

1.2.4 以低成本的技术、信息服务为主

翠屏区专合组织的合作层次总体上来说还较低、范围较窄。从目前看, 翠屏区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大多在技术服务、信息服务和生产物资的采购等较低的层次上开展合作, 对市场营销合作等较高层次的合作只在少数运作较规范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进行, 而这又是广大农民和会员所急需的。

1.2.5 资金来源上以自筹为主。

翠屏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资金主要来源于社员交纳的会费和收入提成, 其次是政府补贴和社会赞助, 多数专合组织的资金来源是非单一渠道, 混合出资情况普遍。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政府补贴占到了所有资金的40%左右, 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比例, 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了翠屏区专合组织对政府扶持的依赖性。

1.3 翠屏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成效

1.3.1 增强了农畜产品市场竞争力。

专合组织使分散的农户实行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操作规程、统一产品质量标准、统一农资供应、统一注册产品商标, 打造优质品牌, 推选绿色农产品生产, 大大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在区政府的引导支持下, 翠屏区专合组织的品牌意识不断增强, 已拥有“白莲池”大米、“涪溪”肉鸭、“九里鲜”水果、宗场沙梨、李庄生姜等19个品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也积极参与品牌的打造。目前, 宜宾芽菜已成功申报“地理标志产品”。叙府酒业、碎米芽菜等龙头企业还同时拥有“四川省著名商标”、“四川名牌产品”。通过品牌建设, 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1.3.2 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发展商品生产, 关键是市场, 农民最担心的是生产出来的产品卖不出去, 卖不到好价钱。翠屏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按照市场需求开展规模生产, 引导农民有序、有组织地进入市场, 克服了经营规模过小所产生的弱势, 以组织的形式, 形成抗衡力量, 抵御市场风险。如宗场乡沙梨协会, 通过规范运作, 协会规模不断扩大, 加入协会的农户由32户增加到现在的1143户, 带动农户2350户, 带动建立了666.67hm2的水果生产基地, 有力地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1.3.3 促进了农业科技的普及推广。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多数是以科技示范户、专业户为骨干的“科技联合体”, 把科学技术直接、迅速、有效地传播到农民群众中, 有效地促进了先进适用技术的普及推广和新产品开发。同时组织会员学习先进适用技术, 交流管理和市场营销经验, 培养了大批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人才。如凉姜乡水果协会针对会员水果生产技术低和会员科技素质不高的现状, 以技术培训、技术指导、技术咨询为重点开展服务工作务。2004~2008年, 协会技术人员开展小组培训136次, 集中培训18次, 技术咨询9100余人次;对果农进行不同层次的培训, 从而提高会员的整体素质。

2 翠屏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行政介入过多

作为一种政府主导性制度创新,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从一开始就与各级政府部门衍生出十分复杂的关系。一方面, 农技站、供销社等部门往往通过兴办专合组织行使其职责;另一方面, 专合组织也通过依托或挂靠这些部门寻求支持。翠屏区多数专合组织是在政府部门推动下组建的, 其中政府部门还存在角色定位不当的问题, 要么在扶持过程中介入过多, 要么因精力有限, 组建后就无暇顾及。

2.2 专合组织大多规模小、辐射面窄

由于处于起步阶段, 翠屏区现有的专合组织规模多数不大, 力量薄弱, 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非常有限, 对其他农户也就难以产生吸引力。之所以形成这种状况, 可能与农村干部和农户对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缺乏了解有关。由于大部分农村干部和农户并不理解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内涵, 一部分人甚至认为专业合作组织就是村集体和供销合作社, 从而对专业合作组织缺乏热情。

2.3 内部制度不完善, 专业人才匮乏

由于专合组织成员多数文化素质不高, 难免存在着组织结构不严密, 规章制度不完备, 责权不明等问题。调查发现, 有的专合组织, 会员代表会、理事会、监事会形同虚设;有的财务制度不健全, 账目混乱;几乎全部翠屏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都没有专职的持证会计人员, 其中34%的专合组织采用临时聘请会计人员的办法对财务记录等资料进行“集中”整理, 这种情况下其真实性和客观性完全不能得到保障。

2.4 社员与组织无紧密产权联系

翠屏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社员间以及社员与专合组织之间的联结不紧密。专业合作组织资金来源表明, 绝大多数的专合组织都未能实现所有者与惠顾者二者身份的统一, 资金来源表明外部力量借助雄厚的资金实力渗入专合组织;而绝大多数社员仅持有少量甚至根本不持有股金, 资本所有者和惠顾者的身份很难同一。这一现象与合作经济组织的原则相违背, 必须提高广大会员在组织中的参与度, 才能真正体现出合作性, 将合作经济组织办成真正的农民自己的组织。

3 对推动翠屏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建议

3.1 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 走市场化道路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要坚持农民自愿成立、自动办会、自我发展的原则。坚持自愿, 把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成一种真正的自由进出的联合体;坚持民办民有;组织类型要突出专业, 因地制宜, 允许多样性;对已经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 政府部门要给予积极引导和扶持。政府必须对自身角色正确定位, 推动而不强迫, 扶持而不干预, 参与而不包办。

发展专合组织要以市场为导向, 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功能, 抓住传统产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和产品, 组织农民兴办专合组织;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建立规范化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体系;从市场和农民生产生活需要出发, 适合发展什么就发展什么, 通过市场竞争, 实行优胜劣汰。

3.2 完善内部制度、坚持民主管理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必须严格遵循民主管理的原则, 按照章程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要坚持“责权平等、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实行民主管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服务内容、范围、生产经营计划、盈余分配方案等重大事项必须经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审议通过, 经营情况和重大事项要定期向全体会员公布;组织章程应明确发展目标, 规范运作程序, 载明组织名称、业务范围、宗旨等;对成员的加人与退出、权利与义务、股金数额及缴纳办法、盈余和亏损处理办法等事项必须要有明确的规章制度。

3.3 加强纵、横向联合

通过合作组织把农产品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各个环节连成一个整体, 农户在产中的联合有利于抵御自然风险, 而产前和产后的联合则有利于抵御市场风险。当然, 这就要求合作组织本身必须首先完成一个提质的过程, 以一个规范的经济主体参与到市场体系中去。在个别环节的跨区域横向联合能够在短时间内扩大同类合作组织的整体实力, 提升合作的规模, 进而产生规模效益。相对而言, 合作组织之间的横向联合对合作组织自身的管理要求要低一些, 因此更加易于开展, 但前提条件是邻近地区必须要有多个类似的小规模合作组织存在。

3.4 明晰产权关系, 健全管理机制

产权明晰是农村中介组织健康发展的关键, 要使农户真正享有决策权、剩余索取权等。产权明晰关键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规范的管理机制。包括建立内部约束和责任制度, 财务核算制度和利益分配制度。农户自愿加入组织, 以契约的形式明确各方的责、权、利, 做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能够通过加工和销售得到增值利润, 解决农户的利益保护问题, 以增强组织凝聚力。

参考文献

[1]黄祖辉, 徐旭初, 冯冠胜.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 2002年3月:13-21.

[2]马春梅, 刘杰, 杨文林.对宁城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调整与思考[J].农业经济, 2007年7月:69-71.

[3]王瑜, 贾宪威.四川农村水果专业合作组织调查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7年3月:22-23.

[4]郑俊义, 何国长.论甘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问题[J].兰州商学院学报, 2006年6月:90-95.

上一篇:基层纪委书记如何提高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下一篇:农村留守儿童社会策略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