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无声告白》有感

2024-05-05

读《无声告白》有感(精选8篇)

篇1:读《无声告白》有感

我选择与星空诀别,让黑夜的寒冷冻住心房,或许可以冰封住疼痛与忧伤。冰澈的湖水漫向天际,我轻轻对着荡漾的水波无声告白。

《无声告白》是华裔作家伍绮诗的著作,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这部长篇小说曾夺得亚马逊年度最佳图书第一名。我每一次轻轻翻开这本书,心头总会为之颤抖,感觉刹那间全身的血液都为之凝固,深感此书获奖是实至名归。伍绮诗以细腻生动的文笔,讲述了一个中美家庭的小女孩莉迪亚从小背负着维系家庭的重担和完成父母未了的心愿,她在巨大的家庭、社会等造成的心理压力之下最终选择自尽的故事。

本书的故事扣人心弦,情节逐层推进,一波三折,奥普拉评论说:“情节展开极为机智,处处撩动你的情绪。”全书开头第一句“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作者以一个小女孩的死紧紧揪住了读者的心。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激发了读者无尽的阅读兴趣。作者从这个普通家庭的日常生活展开叙述,看似依旧平凡的一天,实际却已不再平静,看似简朴平和的语调却散发着淡淡忧伤。全书围绕寻找莉迪亚的死亡真相来展开描述,通过描写全家不同人物的故事来逐步探寻她的死亡真相。其中,作者先通过写女主人公的母亲年轻时想学医却遭他人嘲笑,最终因为家庭原因放弃梦想的情节,为下文写母亲希望甚至要求莉迪亚学理从医的情节埋下伏笔,母亲的故事情节是探索真相的核心,不仅暗示了主要原因,也巧妙地探索了性别歧视现象,家庭以及个人道路的相互影响。家,是我们休息的港湾,但对家的责任承担也许会束缚了我们振翅云霄驰骋天下的梦想,这段情节自然地引起了读者对权衡家庭责任与个人梦想的的思考。情节简单却深刻,犹如熊熊烈火的引星。

小说的高潮在怀疑莉迪亚的男性朋友杰克是凶手以及父亲出轨之时,在家庭即将破裂,似乎一切证据都指向杰克是凶手之时,却峰回路转,杰克的秘密揭示,真相另有隐情。随着故事节奏越来越快,我的心弦也绷得越来越紧,在惊心动魄之中,真相逐渐浮出水面,跌宕起伏的情节自然地引出故事的结局,在真相大白之后,我得到了宽慰。莉迪亚因始终活在父母的期待中,从而淹没了真实的自己,当她找到真正的归宿就选择了葬身于湖底,寄梦于天涯。故事的结局让人深刻地领会到“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的主题。同时,莉迪亚家庭的重新团圆,也让我们明白家人之间相互理解与尊重的重要性。

拿破仑曾说过:“一粒沙子,可以看出一个世界;一张脸上,可以看出一座天堂。”《无声告白》把诸如不同国籍间的种族歧视、社会间的性别歧视、个人间的爱情观歧视等等人性的丑恶,社会的弊端揭露得淋漓尽致。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与关怀或许在我们眼中微不足道,但在他人眼中却可能如温暖的火把点燃黑暗的夜空。全文每一处落笔,每一个精准的字眼,每一个深邃的或者戏谑的思想,都能触动我们的心,带着我们倾听那些高于或者低于浮世的响动,叩问灵魂的深处。

阅读《无声告白》是一场心灵的洗礼,能给我们那颗沾满烟火与尘埃的心带来一丝丝光明与温暖。

篇2:读《无声告白》有感

这本小说的作者叫伍绮诗(Celeste Ng),是一位美籍华人,父母均为科学家的她,是香港移民第二代。当然,介绍作者肯定有一定原因,况且此书是作者的处女作,但凡处女作必含有作者早年经历的影子,因此本书也无疑是在作者自身叙述的基础上的延伸虚构。

《无声告白》的故事由一个华裔家庭的女儿莉迪亚的突然死去引起,作者的笔牵着读者的神经在以这个华裔家庭的组建开始以后十多年的时光里任意穿梭。单单为了爱情建立家庭还是为了顺畅的人生或是其他东西,这是莉迪亚的母亲玛丽琳十几年的内心矛盾。有时候,大家都说要活得与众不同,但这种与众不同却是在李氏家庭与当地的种族差异上,可能这种差异性并不是他们想要的,恰恰这样一个家庭存在于如上述的矛盾之中,以及他们对莉迪亚死亡原因的追溯而产生的不同意见,父亲、母亲、哥哥、妹妹、警察、同学……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孤独中。

我发现美国的小说乃至电影都喜欢利用时间所产生的效果,这种效果并非是时间让人产生的历史沧桑感,而是时间的随意性。其实我们也会在中国的文学作品或影视作品里体会到,但这似乎并不是我们的传统,中国人相信因果,于是中国文学(当然指的小说)的方式也以顺叙居多。美国文化是欧洲分裂出来的文化,是从其他文化中抽离并组合起来的,因此这种起伏感、跳跃感也会在他们的文学中表现出来。

篇3:读《无声告白》有感

小说《无声告白》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一个生活在美国小镇上的混血家庭里。它有五个成员,父亲詹姆斯是华人,毕业于哈佛,在小镇的大学教美国牛仔史;母亲玛丽琳是美国白人,理想是当一个医生;儿子内斯,被哈佛录取的优等生;二女儿莉迪亚,十六岁的高中生及被忽略的小女儿汉娜。整部小说都没有超出一个家庭的范围。

作者伍绮诗抛弃华裔的身份与美国本土人的身份,在作品中表现一些超越民族和文化的、具有普世价值的东西,即普遍人的生活经历———家庭、爱和失去,每个人都能或多或少从书中人物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小说描写了家庭成员恐惧被抛弃的命运,所以隐藏真实的自己,维护表面的和睦关系,承受他人给予的而不是自己想要的爱,终于死亡将一切问题显现,每一个人不得不直面残酷的现实。小说中呈现出的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很特殊,整个家庭关系持续处于非正常状态。如女儿对母爱的忍耐,父子的针锋相对,邻居的窥视等。这些非正常家庭伦理的描写其实质都与当时社会与时代的发展密切相关。面对种族、性别这些严肃的问题时,本土人(美国人)、外国人(华人)都被当做异类而被关注、嘲笑。作者在小说中真实地反映了这种变化:特定社会环境下人的复杂心理和情感历程上的挫折与磨难,表现成为“异类”的那种负担与压力。

一、爱与恐惧的边缘生活

小说全文着重描写父亲时常颤抖的尊严、母亲对梦想的渴望以表现两个敏感惊恐的孩子在心照不宣的家庭生活中,努力维护着家庭的团结,并肩负着沉重的压力。

父亲詹姆斯是在美国土生土长的华人,外貌上的差别让他从小备受歧视。他本人渴望交到朋友,融入群体,成为真正的美国人。但因为强烈的自卑心理而自我禁锢。玛丽琳对他的执著追求使他感受到美国正对他敞开怀抱,企图通过玛丽琳确认自己的美国身份。玛丽琳天资聪颖,学习优秀,受女性主义影响,立志打破男权的专制,成为一名出色的医生。在还不开放的美国社会,这个梦想让她成为男性眼中的“异类”。玛丽琳看不起美国男性的平庸,遇见詹姆斯,让她强烈感受到何谓“与众不同”。由此两人相恋结婚,种族问题被刻意忽略。

但是后来妻子离家出走,詹姆斯强烈意识到他黄种人的身份:妻子后悔和他结婚,要去寻找与她相像的人。而事实是玛丽琳的离家出走源于发现自己走上了母亲的老路———相夫教子的女性生活模式。为了不陷入妇女囿于家庭的困境,遂离家出走重拾自己的梦想。但逃离不久,就发现自己又怀孕了。这时候她才意识到,在离开家之前偷偷把丈夫、孩子的小物件带在身上那一刻起,她的牵挂就从未间断。她只能回家,彻底放弃自己。但她很快发现,二女儿莉迪亚乖巧而善解人意,像极了自己。于是,她找到了一切未竟梦想的寄居者,以爱的名义施加给二女儿莉迪亚。

莉迪亚继承了父亲和母亲的双重梦想,表面上是“爱”让她对父母顺从,但内心却不断压抑自己,淹没真实的自我。这种对父母意志的传承其实质源于隐藏在“爱”背后的恐惧。小时候母亲离家出走,父亲崩溃,家庭破碎的回忆让莉迪亚时刻担心悲剧再次上演,这种痛苦让莉迪亚要求自己达到父母的期望,家庭就能因此团结。

父母亲将全部的爱集中于莉迪亚一人身上,注定了家庭关系的严重失衡。首先,儿子内斯与父母的关系变得疏离。父亲平时溺爱莉迪亚,对内斯却总是失望。因为詹姆斯发现自己当年因“与众不同”而受到的“被戏弄的屈辱,无法合群的挫败感”,继续在儿子身上重演———儿子正成为另一个自己,种族问题还在延续,而莉迪亚能融入群体。母亲则总是表扬莉迪亚,对内斯却视而不见,好像他是空气做的。而且玛丽琳离家出走给内斯带来的心理上的恐惧从未治愈。家人的态度让内斯只热衷于自己的天文爱好,从此对爱不敏感,对恐惧也不敏感,以此逃离家庭对他的心理伤害。

其次,兄妹关系不断疏远。内斯得不到家庭的爱,莉迪亚承受过度的爱,为和谐这种不平衡的爱,两人默默相互关心扶持。但莉迪亚把全部的信任交于内斯,致使内斯不堪重负。压力的出口就是逃离这个家庭,逃离莉迪亚。当莉迪亚得知她最信任的内斯即将离开她去哈佛求学时,她突然意识到再也不能依赖内斯,必须真正从之前的束缚状态中突围出来。邻居杰克恰恰成为莉迪亚发现真实自己的引线,他揭露了莉迪亚心中的伤痕:“至少我不要别人来告诉我,我想要什么。”“至少我知道我是谁,我想要什么。”于是莉迪亚深夜划船至湖心并最终跳入水中,以此证明她已经学会了内斯当初教过她的游泳,通过学会游泳决心明天改变一切,表现真实的自己,但代价却是死亡。

作家将性别、种族纳入家庭内部成员之间,表现种族、性别意识对他们的行动、心理的影响。小说中,五个家庭成员各自自成线索。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自我”,通过“自我”叙述自我的故事,将自己的心理活动细致地表现出来。每个“自我”在与“他人”碰撞的过程中都会隐藏秘密,继而产生缝隙,使家庭矛盾层层累积。

二、走出家庭困境:跨越种族的爱

莉迪亚的死亡让每个人追踪她死亡的原因。父亲詹姆斯认为家庭悲剧最初的源头是他与玛丽琳的结婚,玛丽琳的母亲不断声明这段婚姻“是不对的”,提醒她要为他们将来的孩子想想,他们可能走到哪里都不合群。这些话一直让詹姆斯忧心忡忡,不得安宁,让他觉得自己的血统害人不浅。多年以后这个预言在他的孩子身上上演,莉迪亚死亡。而女儿莉迪亚的死亡迫使他正视这一问题:“如果她是白人女孩,如果我是白人,她就能适应环境了。”他跟玛丽琳最后一次吵架时,终于对玛丽琳说出了憋在心里很久的话:“你母亲说得对,你应该和一个更像你的人结婚。”

种族矛盾是玛丽琳与丈夫詹姆斯所有矛盾的根源。作者处理跨族裔的婚姻矛盾时,在小说结尾处这样写道,“我以为你走了”,她(玛丽琳)终于说。詹姆斯的声音嘶哑而尖利:“我以为你走了。”其语言背后真正的含义是他们相互爱着对方,离不开对方。种族从来不是我们该在意的问题,爱才是我们想要表达的,爱没有国界。

玛丽琳在寻找女儿死亡真相的过程中,不断回忆女儿的一切,发现她对自我理想的追求以爱为理由施加给女儿,造成对女儿天性的扼杀。她给的不是女儿真正想要的,而是她想要的。玛丽琳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对女儿的爱。

内斯的自我救赎依赖于同龄邻居男孩杰克,全文围绕杰克表现内斯对莉迪亚死亡的情绪变化。他先是把责任全部归结为杰克。因为他发现莉迪亚死之前与杰克关系亲密。而一直以来他都很厌恶杰克。他在与杰克纠缠的同时,伴随着与莉迪亚从小长大的回忆。回忆越深刻,他越痛苦。父母将爱集中在莉迪亚身上,小女孩的莉迪亚难以承受,内斯伸出双手支撑她。内斯受到两方的压力:一是父母对自己的忽视,不认可自己。二是莉迪亚过度的信任、依赖。随着时间的流逝,压力的增大,对莉迪亚的态度从同情、同甘共苦到不耐烦、疏离、逃避。内斯愧疚自己对莉迪亚的态度,为了发泄这种苦闷,杰克成了出气筒。当他再也不能说服自己与莉迪亚的死亡无关时,他毫不犹豫地跳进湖里,感受莉迪亚接近死亡的体验。

透过莉迪亚的死,每个人都将自己长久以来隐藏的声音表达出来,让他人看到真实的自己,不用猜测他人的心思,家庭获得新生。

三、结语

小说从种族、性别角度对爱进行了严肃的思考。丈夫、孩子渴望的家庭和爱因种族、性别的差异而失去,造成每一个人的伤痛。华人丈夫与白人妻子结婚,特殊的家庭组合让孩子的心理敏感而脆弱。詹姆斯隐藏起自己的华裔身份,想在美国主流社会谋得一席之地,可申请的哈佛教职被拒绝,始终迈不过种族的门槛。玛丽琳年轻时满怀事业心,渴望在男人的世界里有所作为,可是当时社会环境让她不得不成为一个家庭主妇,她将当医生的愿望全部简单粗暴地倾注给莉迪亚。这对父母甚至将人际交往变成了一项任务,送给莉迪亚《如何赢得朋友和影响他人》,希望她尽快融入白人朋友圈,为了显得更像“自己人”。同时为了维护家庭的完整,不脱离家庭这个宇宙中心,成为被抛弃的存在,迫使自己隐藏真实的心理,表现别人希望的自己,致使小说中人物的精神一直处于无安全感、矛盾、恐惧的状态中。恐惧使每个人对爱的感受能力微弱,让他们更强烈地感受到自己的害怕,因心中的恐惧只能小心翼翼地表现自己,更注意自己的言行。这就决定了家庭中每个人紧张的关系。

当每个人竭力隐藏的东西不得不面对时,只能打破沉默,直面情感的伤疤。大声告白之后,人们反而能相互体谅对方,反思自己,改变自己,彼此温柔相待。

参考文献

[1][美]伍绮诗,著.孙璐,译.无声告白[M].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5.

[2][法]格罗塞,著.身份认同的困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3]程爱民,主编.美国华裔文学研究[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陈燕琼.浅析《无声告白》的边缘化书写[J].作家,2015.

篇4:《无声告白》:于无声处听惊雷

There is so much more to do, so much yet to be mended. But for now, he2) thinks only of this, his daughter3), here in his arms. He had forgotten what it was like to hold a child—to hold anyone—like that. How their weight sank into you, how they clung instinctively. How they trusted you. It is a long time before he is ready to let her go.

And when Marilyn4) wakes and comes downstairs, just as the light is fading, this is what she finds: her husband cradling their youngest in a circle of lamplight, a tender look of calm on his face.

“You’re home,” Marilyn says. All of them know it is a question.

“I’m home,” James says, and Hannah rises on tiptoes, edging toward the door. She can feel the room is poised on the edge—of what, she’s not sure, but she does not want to destroy this beautiful, sensitive balance. Accustomed to being overlooked, she sidles toward her mother, ready to slip by unnoticed. Then Marilyn touches a gentle hand to her shoulder, and Hannah’s heels land on the floor with a surprised thump5).

“It’s all right,” Marilyn says. “Your father and I just need to talk.” Then—and Hannah flushes with delight—she kisses her on the head, right where the hair parts, and says, “We’ll see you in the morning.”

Halfway up the steps, Hannah pauses. From downstairs, she hears only a low murmur of voices, but for once she does not creep back down to listen. We’ll see you in the morning, her mother had said, and she takes this as a promise. She tiptoes across the landing—past Nath6)’s room, where behind the closed door her brother lies in a dreamless sleep, the remnants of the whiskey slowly steaming from his pores; past Lydia’s room, which looks, in the dark, like nothing has changed, though nothing could be further from the truth; all the way up to her own room, where through the windows the lawn outside is just beginning to turn from inky blue to black. Her glow-in-the-dark clock reads just past eight, but it feels later, like the middle of the night, the darkness quiet and thick as a down comforter. She wraps that feeling around her. From up here, she can’t hear her parents talking. But it’s enough to know that they’re there.

………………………………………

Downstairs, Marilyn lingers in the doorway, one hand on the jamb7). James tries to swallow, but something hard and sharp lodges in his throat, like a fishbone. Once he had been able to read his wife’s mood even from her back. By the tilt8) of her shoulders, by the shifting of her weight from left foot to right, he would have known what she was thinking. But it’s been a long time since he looked at her carefully, and now, even face-to-face, all he can see are the faint wrinkles at the corners of her eyes, the faint wrinkles where her blouse has been crushed, then straightened.

“I thought you’d gone,” she says at last.

When James’s voice squeezes around the sharp thing in his throat, it comes out thin and scratched. “I thought you had.”

And for the moment, this is everything they need to say.

Some things they will never discuss: James will never talk to Louisa9) again, and he will be ashamed of this for as long as he lives. Later, slowly, they will piece together other things that have never been said. He will show her the coroner10)’s report; she will press the cookbook into his hands. How long it will be before he speaks to his son without flint11) in his voice; how long it will be before Nath no longer flinches12) when his father speaks. For the rest of the summer, and for years after that, they will grope for the words that say what they mean: to Nath, to Hannah, to each other. There is so much they need to say.

In this moment of silence, something touches James’s hand, so light he can barely feel it. A moth, he thinks. The sleeve of his shirt. But when he looks down, he sees Marilyn’s fingers curled over his, the merest curve as they squeeze. He has almost forgotten what it felt like, to touch her. To be forgiven even just this much. He bows his head and rests it on the back of her hand, overwhelmed with gratitude at having one more day.

作品赏析

在小说《无声告白》中,李先生一家人的人生在1977年5月3日彻底改变了。这一天,这个家庭的大女儿莉迪亚在湖中溺水身亡。她因何而死?是意外事故?是遭遇谋杀?是绝望自杀?小说犹如侦探剧一样的开篇令人们不禁想要探究事实的真相,而在所有人中,最渴望找到答案的是莉迪亚的家人。

莉迪亚一家生活在美国俄亥俄州一个典型的中产阶级社区。父亲詹姆斯·李是华裔,娶了白人妻子玛丽琳。这个家庭采用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模式,李先生在大学教历史,玛丽琳是家庭主妇。夫妻俩育有三个孩子。长子内斯已经考取哈佛大学,即将去读书。大女儿莉迪亚正在上高中。小女儿汉娜还在读小学。从表面看,这是一个幸福的家庭。父亲儒雅而博学,母亲专心相夫教子,而他们的三个孩子有着华裔家庭出身的乖巧听话和勤奋刻苦。莉迪亚自小懂事,不曾离经叛道,更不曾结下仇家。她为什么会溺亡湖中?在李先生一家人看来,原因必定是来自于外部世界。是不是女儿途经湖边时,遇到了穷凶极恶的歹徒?但警察经过调查却告诉他们,莉迪亚死于自杀,而不是他杀。他们于是又联想到,会不会女儿在学校遇到了欺凌?有没有可能是邻居的坏小子伤害了她,让她觉得生无可恋?

故事抽丝剥茧地展开,我们随着情节的层层递进渐渐发现,外因不是莉迪亚之死的主导因素。莉迪亚自杀的诱因其实深埋在这个表面看起来一团祥和的家庭中。一层又一层无言的压力逼迫着这个孩子,她的敏感和脆弱最终将她带向了绝望的深渊。

莉迪亚体会到的第一重压力是她一直在为别人而活。她童年时曾经目睹母亲玛丽琳离家出走。她以为是因为自己让母亲失望,母亲才会选择离开。当母亲回来后,她下定决心要做个听话的好孩子。从此,她将自己人生的主导权交给了母亲。玛丽琳曾想当一名医生,却做了家庭主妇。所以,她格外看重莉迪亚,希望孩子能够延续她的梦想。而莉迪亚便以此为理想,渴望成为母亲心目中的女儿。她放弃了童年的嬉戏,刻苦用功,是大家眼中的乖乖女和优等生。母亲也常常对她满意地微笑。可是进入高中,功课的难度加大,无论她如何努力,成绩单上的分数却越来越让人失望。她体会到浓重的焦虑感,而沉重的心理负担只能令她的成绩每况愈下。

莉迪亚体会到的第二重压力来自于她在家庭关系中感觉到的不安全感。她不仅因为母亲离家出走体会到了被抛弃的痛苦,而且也感到了哥哥对自己的嫉妒和敌意。她一直是三个孩子中最受爸爸妈妈宠爱的,这不免引起了被忽视的哥哥内斯的敌意。内斯甚至有一次将她推下湖,害她几乎淹死。同时,天生敏感的她近期还看到了自己的父亲和年轻的助教路易莎在一起谈吐亲密,误认为父亲已经有了外遇。她不敢问父亲,怕引起他的不快,也不敢告诉母亲,怕她伤心。

莉迪亚体会到的第三重压力来自于她形单影只的校园生活。她是个16岁的少女,正该无忧无虑和同学们一起享受青春的人生,可是在学校里,她没有知心的好友,只是同学眼中沉默寡言的书呆子。她内心苦闷,为了反叛,她主动接近邻居家声名不佳的男孩杰克。幸好杰克虽外表浪荡,对她却很尊重,也能理解她的痛苦,给了她不少安慰。可是最终她才发现,杰克是没有出柜的同性恋,对她友善,是因为默默地喜欢着她的哥哥内斯。

《无声告白》虽然是伍绮诗的长篇小说处女作,但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对叙述节奏却有着超乎寻常的成熟掌控。我们随着故事的推进,慢慢走进莉迪亚这个内向、敏感的少女的内心世界。在那里,我们能够听到她深沉的渴望、翻涌的焦虑和绝望的告白。而形成反差的是,现实中的她却越来越拒绝表达。她没有来得及体会生的美好,只感觉到了生的重荷,自杀对她来说是解脱。她死于沉默。

内心越是充满了挣扎与尖叫,面对这个世界时,越是不知道从何说起。这不仅是《无声告白》中莉迪亚的困境,也是她的家人的困境。莉迪亚的父亲李先生没有告诉过家人他的无奈。他毕业于哈佛大学,本可以留校,却因为华裔身份,不得不委身在一所普通大学教书。他娶了白人做妻子,内心却明了自己没有能够满足妻子的期待。他爱自己的孩子,却不懂如何表达。莉迪亚的妈妈玛丽琳也有无法言说的伤怀往事。她曾立志做医生,不想拘囿在家庭主妇围着丈夫孩子转的逼仄空间,甚至一度离家出走,然而发现自己又怀孕了,只好又回到家里。她将受挫的梦想转移到大女儿身上,但她的过度期望却将女儿逼上绝路。除了莉迪亚,这个家里的另外两个孩子也是沉默的。内斯想要成为宇航员,却只能够按照父母的心意,主动填报哈佛大学为志愿。汉娜是这个家里被人忽视的小女儿,默默地生活在哥哥姐姐的阴影里。

莉迪亚死于花季年华,这是悲剧。在她死后,所有的家人都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如果他们能够敞开心扉,坦承人生的挫折感,不将压力转给他人,或许莉迪亚也能学会原谅她自己,不必因学习成绩不够理想而自杀。如果他们能够仔细聆听莉迪亚的内心,而不是封闭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或许莉迪亚也能更勇敢地表达自己,不必溺亡在孤独中。

我们往往将缄默与隐忍当做美德。我们那些琐屑的烦恼何足道?我们不该用自己的渴望打扰他人。我们更没有必要袒露自身,让别人看到软弱的自己。殊不知,缄默往往会导致深重的误会,乃至更大的悲剧。不习惯言说,日久天长,可能会彻底丧失了言说的能力。“于无声处听惊雷。”《无声告白》中,莉迪亚用死亡发出了最尖锐的求救与呼号,唤醒了她最亲最爱的家人。这不是个习惯交流与表达的家庭。每个人都为他人着想,隐藏着自己的内心。每个人都怀着受挫的梦想,各自在孤独中煎熬。莉迪亚的死逼迫他们用言说疗伤,用拥抱取暖,也正视渺小脆弱的自己。李先生和玛丽琳争吵、分手、复合,走过了一个轮回,心灵反而靠得更近。内斯决定追随梦想,成为一名宇航员。汉娜得到了父母的关爱,不会再重蹈姐姐的覆辙。这个家庭的创痛是永远的:他们错失了听到莉迪亚告白的机会,终生负疚。或许能够令莉迪亚在另一个世界里感到安慰的是,他们没有错失她用死亡传递的呼唤,走出了各自的小世界,学会了坦诚言说自我,学会了专注倾听他人。

1.节选部分选自小说的最后一章,主要讲述了弄清楚莉迪亚(Lydia)死因的一家人虽然还无法完全接受这一现实,但情绪已变得平静许多,并在积蓄生活下去的勇气。

2.he:此处指小说中莉迪亚的父亲詹姆斯·李(James Lee)。

3.his daughter:此处指小说中莉迪亚的妹妹汉娜(Hannah)。

4.Marilyn:玛丽琳,小说中莉迪亚的母亲

5.thump [θ?mp] n. 重击声,砰然声

6.Nath:内斯,小说中莉迪亚的哥哥

7.jamb [d??m] n. 门窗边框

8.tilt [t?lt] n. 倾斜

9.Louisa:路易莎,小说中她是莉迪亚的父亲詹姆斯的助教,曾和詹姆斯有暧昧关系。

10.coroner [?k?r?n?(r)] n. 验尸官

11.flint [fl?nt] n. 打火石

篇5:读《无声告白》有感

书中人物都特别有代表性。我们或多或少都能在书中的人物身上找到些自己的影子。小说中有6个主要人物。女孩莉迪亚,妈妈玛丽琳,爸爸詹姆斯,哥哥内斯,妹妹汉娜及同学杰克。小说围绕莉迪亚的死展开描写。莉迪亚是谁?她怎么了?她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在不断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我们最终了解了莉迪亚的死因,全程仿佛是一种无声的诉说。

妈妈玛丽琳,一心想成为医生,却最终放弃学业,成为了家庭主妇。但是她放不下自己的梦想。最后,她把自己一切的梦想都强加到她的女儿莉迪亚身上,对她倾注所有的关心,甚至忽视了她另外的两个孩子。然而她却没有注意到这些压在莉迪亚身上的东西太沉重了。

爸爸詹姆斯是华裔,无论他怎样努力,学业怎样出色,他都无法融入美国社会。他不想莉迪亚也和他一样,便送给女儿如何与人相处的书,希望她快乐开朗,但是他不知道,其实是他和妻子的爱和期待,牢牢的将莉迪亚禁锢起来。

杰克的出现点醒了莉迪亚,让她明白自己一直以来都不够勇敢,是她的软弱将自己的内心一点一点隐藏起来。最后她想明白了一切,她想游到对岸去证明自己的内心。然而,莉迪亚忘记了一件事――她根本不会游泳。最后所有的秘密都被藏在这深深的湖水中。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却让人难以忘怀。

故事中的父母其实很像现在的许多父母们,把自己的想法和期望强加在子女的身上,把自己认为发展好、有前途的职业规划在自己孩子的成长路上,但是从来没有问过孩子们的意见,也从来不关心他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实际上,在教育中,家庭教育尤为重要。生命之初,孩子就是一张白纸。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应当充分保护孩子的个性。家庭是温暖的港湾,对话是爱的桥梁,沟通的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家庭意识到。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关系,才能实现真正的有效沟通,才能帮助孩子在实现自己梦想的道路上提供帮助。

篇6:读无声告白有感

作者耐心地层层剥开死亡的袈裟,细腻地切割读者的心。

莉迪亚,父母的宠儿,在父母的眼中,只有这一个孩子,因为她继承了母亲的蓝眼睛。不幸的父亲是中国人。父母深信,莉迪亚一定能实现他们无法实现的梦想。

詹姆斯的一生,极力避免与众不同,渴望融入美国主流社会,却始终迈不过种族的门槛。玛莉琳呢,她的医生梦在遇到詹姆斯时就悄然破灭了。詹姆斯作为一个优秀的哈佛男人,无形中也应了玛莉琳母亲的要求。也许相夫教子的生活也是玛莉琳的.母亲对她的期望。我母亲一辈子都想把我变成她那种类型的人。

内斯和汉娜,拥有父亲的血统,应该说是幸运吧,因此逃过一劫。莉迪亚作为家庭的焦点,不得不用她稚嫩的肩膀承载父母亲的殷切期待。这期待,一遍遍拍打着莉迪亚幼小的心灵,她像一根纤细的琴弦,父亲和母亲都想在她身上弹奏属于自己的华美篇章,无奈,绷紧的弦终于在某一刻,断裂。这是无声的回响,沉默的告白,这诉说,应该鞭挞我们每一个自私的灵魂。

父母亲喜欢把自己的期待当成礼物送给莉迪亚。

父亲会送她《如何赢得朋友和影响他人》,我觉得你可能需要它。他说,它能呃,帮你赢得朋友,变得受欢迎。父亲的目光像利剑,一点点绞碎莉迪亚的心。破天荒的,有一次父亲终于送她想要的礼物,项链,但打开挂坠时,呆住了,里面有父亲的和她参加舞会时的相片。项链是银的,我本来想买金的,但可靠人士告诉我,今年大家都戴银的。詹姆斯永远都在关心大家都在做什么,而忽略了女儿真正想要什么,多么可悲。

母亲热心辅导莉迪亚,会把铅笔削好,把作业放在粥碗的旁边。母亲会在她生日时送她《医学简史》、《罗莎琳愿焕伎肆钟DNA》、《人体解剖学色彩图集》、《科学界的女先驱》、《你的身体是如何工作的》、《儿童化学实验》和《医学的故事》等等诸如此类的书籍。这些书,对莉迪亚来说,是一座座高山,光是看着就很有压迫力,无奈的是它们一直压在心头。也许在下一刻,她就会窒息而死。

这些还不够。母亲曾经离家出走,为了母亲能够回来,莉迪亚暗下决心,母亲说什么,她就做什么。她要实现母亲的每一个意愿。这是悲剧的一个征兆。从此,母亲将倾尽余生指引莉迪亚,庇护她,像培育观赏玫瑰一样。

终于,在某个夜晚,莉迪亚想到了当初的那个码头,这是开始还是结束?她最后还是踏入了湖里,在父母的眼光汇聚而成的海洋里沉没。

纪伯伦有首诗很精辟,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蔽他们的灵魂。

每个生命个体都渴望活出自己的本色,而不是成为一个模具。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可,很多人的一生,都在为博取别人的认同而努力,我不能说这有什么错,但是人生有无数种可能性,你就不想为自己活出,哪怕只有一丝丝与众不同的光彩?那光彩,是海浪拍打海岸时不断漂移的涟漪;丝丝缕缕,像空气萦绕在我们身旁的无形场域,蜕变于一声声无言的呼唤,它来自我们的内心深处。我们要做的,是倾听,抛开一切纷扰的倾听,然后起航。你会知道梦的那边是梦还是现实的。

即使是一支羽毛,也有自己的色彩,不是吗?

我惊异于人类的可笑,不停地变换着角色,自然地遗忘自己过去曾背负的伤痛,奴性十足,反过来又鞭打着另一批无辜者,衔接得如流水般顺畅。

篇7:读《无声告白》有感

——读《无声告白》有感

李谦

《无声告白》是华人女作家伍绮诗的作品,初次看到是在榜单推荐上,只是刚好手边没有书所以试试看的态度,一向是不迷信榜单推荐的,读书是一件很主观的事,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这本书给了我很多惊喜与思考。

书的主角是一个混血的华人家庭的孩子,书的一开始就非常沉重,主角去世了,我怀着沉重的心情看这本书,一度搁置了下来,但是很庆幸,最终看完了,拨开迷雾,结局是灿烂的阳光。

华人在异国想要融入非常困难,近年来留学日趋低龄化,移民的数量也急速攀升,随之而来的负面新闻也多了起来。近期还爆出新闻,中国留学生在国外进行校园欺凌被告上法庭,家长欲与被欺凌者私了,被控告贿赂证人。中国人的特点决定,适应移民是个非常痛苦的过程。在外国人的眼里,中国人不喜欢和外人交流,他们喜欢聚在一起,对圈外的人非常警惕。这其中有歧视,当然也有我们本身的民族性格原因,我们隐忍,安静,聪明,同时也难以融入完全不同的环境。别说是异国,即使在同一个国家,要异地都很困难。一个外乡人要融入北京尚且需要几代人的时间,户口、房子,然后是话题、口音,需要几代人埋头苦干的努力,才能让后代过上和当地人一样的悠闲生活。

主角也是这样,经历和祖父,父亲的艰苦努力,才能堂堂正正进入美国的学校,做一个普通的学生。但是内心的孤独很难除掉,在美国同学眼里,主角是东方人,但东方人看来,混血的主角显然是个异类。父母各有各自的问题,母亲好强,女权主义,把自己没有完成的愿望都寄托在同为女性的女儿身上,父亲一直困扰于华人的身份,内心自卑的他很为金发的女儿自豪,每天都鼓励主角与当地人交朋友,唯一知心人的哥哥考上了大学,迫不及待的要离开这个让人窒息的家庭。

书的前半段,把主角一点点的从父母对她的乖乖女印象里解放出来,女主从来没什么朋友,父亲看到的每晚与好友煲电话粥其实只是孤单的独角戏,女主从不爱学习,面对母亲每一份礼物都是科技书籍,女主的灿烂笑容只是因为担心母亲再离开自己,女主与学校公认的坏男生交往,女主因为哥哥马上就让把自己一个人撇下独自奔向自由而心灰意冷。书中的角色,一点点的从特性变成了共性,抛开异国的背景,女主的这些问题是我们所有人必然经历的放大,每个人都是害怕孤独的,但是在父母殷切的眼神下,有些孤独与彷徨又是说不得的。可怜天下父母心,没有父母不是希望自己的儿女好的,但是他们认为的好,大都并不是开心,更多的是殷实,衣食无忧,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国家,我们普通家庭的基础很薄,父母禁不住的要担心我们未来的生活。他们不断的说加油:加油学习,以后才能考上好大学,有个好工作,能负担自己的生活;加油交朋友,因为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没有人脉那是高分低能;加油学特长,因为一招鲜吃遍天,特长是你能力的补充,是将来踏入社会的砝码,我们有太多要加油的东西,以至于迷失了自己,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但是我最喜欢的演员却说,请千万不要加油,请千万不要努力,请慢下脚步。在每一个人生的低谷中,我们需要的并不是不断的强迫自己,对自己说加油、努力,而是对自己说,让我难过一会儿吧,让我自己拥抱自己一下,让我有足够的时间,看清心底的悲伤,然后自然的痊愈。很庆幸,在生命的尽头,女主甩开了跟随她短暂一生的悲伤和彷徨,她的心境是明朗,澄明的。

篇8:读无声告白有感(小编推荐)

——读《无声告白》有感

紫萧

看到自己喜欢的微信公众号作者推荐了《无声告白》这本书,并且好评如潮,于是满怀期待的看完了这本书。

“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是“无声告白”的原版意义,在这里我觉得“无声告白”对读者的吸引力更大,为什么告白会是“无声”的呢?

从小说刚开头就设置了整个故事的悬念,“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这句话就足够引起我们的阅读兴趣继续往文章里探索。带着各种疑问我像被吸引进去了一样看完了这本书。心情有点沉重,也思考了许久。

玛丽琳,也可以算小说最核心的人物,是一个特立独行的美国女人,甚至到了刻意追求与众不同的地步,而这一切似乎就是和自己原本很普通的生活相矛盾,而她的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家政课教师,对她的期望就是嫁给一个成功的哈佛男人。她作为一个女儿,又作为一个母亲,在母亲的期待下又期待着自己的女儿来实现自己未完成的梦。

小说的男主人公詹姆斯。李,是一个追随打工父母偷渡到美国的中国人,在种族歧视的环境中,凭借努力与天赋,一路学霸到哈佛。他与玛丽琳相反,他努力的想融入这个白人的环境中,希望与周遭美好的共处,可他似乎没有那种社交能力,这也与自己本身的现实形成了矛盾。

所以两个矛盾的个体无意中又组合在了一起。玛丽琳所处在社会是一个都觉得女性就应该学学烹饪全心全意照顾家庭的社会,但是相反她热爱化学,很渴望当一名医生,她讨厌社会对女性的框定,所以总是显得与众不同,包括主动告白这个同学都不喜欢的华裔男教师詹姆斯。李,诚然,李对这份感情欣然接受,一部分因为爱,另一部分因为跟一个白人姑娘结婚从某个角度上证明他融入了这个社会。所以可想而知,他们的组合最后一定会产生问题,就这样,玛丽琳发现现实与自己的理想相差太远时,她不负责任的离家出走了,九个月后她主动联系了李并回家,可她没想到这次离家出走会给她的女儿莉迪亚造成一生的伤害。

小小莉迪亚害怕极了,她害怕母亲哪天又会突然离去,母亲回来时她暗暗发誓一定要听妈妈的话,做个乖孩子,让妈妈快乐,一个很小的孩子因为家庭原因承受了她原本不应该在这个年纪承受的东西。她知道妈妈喜欢化学,她便也表现的对化学很感兴趣,每天都让妈妈告诉她很多化学知识。妈妈希望她以后当医生,她的志向便是当一名医生。她每天每天努力的学习那些本来不喜欢的东西还得装作很喜欢的样子,她如此乖巧的模样让父母觉得这个女儿一定能成大器,这时儿子内斯和小女儿汉娜就这样被父母忽略了。

莉迪亚身上同时承载着两个大人实现不了的梦想,满足妈妈的期望当医生,满足爸爸的期望积极融入群体多交朋友,李对于白人社会心底里是带着低人一等的想法的,所以他的主动融入更显卑微,可怕的是他做不到的事让自己的女儿做。他们不知道莉迪亚每天超前学着高年级的课程有多辛苦,他们也不知道他们眼前每天貌似很热情的给同学打电话的女儿其实一个朋友也没有。在她很想要洋娃娃的时候她的礼物是父亲送的一本如何更好融入群体的成功学,当她很想要一串漂亮的项链的时候母亲开心的送给她一个听诊器,她想要这么少,可是一样也得不到。作为一个孩子,她最想要的是爸爸妈妈开心,妈妈不会走。

莉迪亚在这世界上唯一的温暖应该只有哥哥内斯了,只有内斯懂她的痛苦,可惜内斯帮不了他什么。这一切年幼的汉娜最清楚,她总是躲在桌子底下偷听偷看这个家庭发生的一切,只是她不会说出来。在小说中,大人和小孩其实对这一切都知道,但是谁也没说,没有任何声音出现,每个人都是主角,每个人也都是旁观者。

从小说一开始就开始探索莉迪亚为什么死了,其实从整个环境来看,她的死我们心知肚明,这不仅仅是一个女孩的死,而揭示了深刻的社会问题。

记得小王子里有一句话,“大人都曾是孩子,然而很多大人后来忘了”.玛丽琳还是少女时期受不了妈妈老跟她说女人只要会烹饪会做家务找个好男人就行了,她的梦想就是当一名医生所以她离开了自己的妈妈,然而当她成为母亲后却开始在莉迪亚的身上延续自己的梦想告诉女儿没有什么比当一名医生更酷,然而莉迪亚没有离开她而选择默默承受了这么多年,只是因为爱她,不想失去她。玛丽琳真的不知道莉迪亚并不喜欢物理吗?真的不清楚自己的女儿没那么想当医生吗?我想不是,她只是选择忽视而已吧,这么些年她送给莉迪亚的医学书她都会马上借过去看,真正想当医生的是她,看到女医生也会极度羡慕的是她。玛丽琳一次又一次地被命运拉回属于她的人生轨迹。而在玛丽琳看来,自己是被命运一次又一次推出了自己原本设计好的人生。而对此一切,玛丽琳的丈夫似乎一无所知,他只是安于家庭生活,爱着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做着他那一份教书匠的工作。因为是华裔,丈夫詹姆斯一生都在试图融入美国社会,成为最普通的一个美国公民。而恰恰相反的是,玛丽琳并不甘于平庸,她想与众不同。两个人从内心深处对生活就有着截然不同的期待,命运却让这两个人相爱并生活在了一起。

重新回归家庭的玛丽琳,内心并没有真正妥协。她开始拒绝做饭,又把自己全部的野心和梦想寄托在了女儿莉迪亚身上。她把莉迪亚当作了另一个自己,要求她热爱理科,并热切期盼她有一天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医生。莉迪亚为了博得母亲的欢心,也害怕母亲再次离家出走,全然失去自我地配合着母亲,直至有一天承受不住这样的压力而投河自尽。

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每个人都仿佛身处一个皆然不同的世界。每个人都有说不出来的痛苦,每个人都无处宣泄。

书的封面是这样一句话:“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人人都知道往事不可追,所以当我们想要后悔又无可作为的时候,老是做出错误的决定和行为,并不是自己不知道这治标不治本,而是为了好让自己好受一些,要想想至少我做了一些什么。

你也曾经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王小波说过,“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可是你一直做着黄金时代的梦,没有预见到这一点。当你意识到这事儿的时候,锤子已经落下来了。

这本小说讲的是家庭教育,看完我多多少少有一点感同身受。

上一篇:学生会女生部发言稿下一篇:我的最爱酒酿汤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