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项目技术路线

2024-05-13

研发项目技术路线(精选8篇)

篇1:研发项目技术路线

创新项目技术路线

1.财经类院系有哪些?以江苏南京为例,收集资料,确定所要研究的具有代表性的财经类院 校。与之对比的是找几家综合性院校做比较分析。

2.具体联系院校的招生办,获取招生数据,制作表格或者其他形式的分析图形,初步得出这一学校的男女生比例。同样的方法获取所确定的院校的男女比例。从大一至大四,做个纵向的分析,制作数据分析表。

3.横向、纵向数据分析,初步得出数据分析。

-------------此为第一部分的数据获取工作

组员讨论得出方案-----确定财经类院校、非财经类院校--------分工------联系各院校的招生办获取数据--------横向、纵向分析----制作数据分析表------知道老师给出相关意见-----修改方案-------落实-----相关负责人撰写此间活动的策划和报告,相关人员制作数据分析表---------发表相关文章、出具初期成果。

成因分析

1依据数据对比分析,团队讨论相关问题,从各个方面入手

男女比例问题-------女生居多,逐年变化情况.........原因1...........报考时

原因2..........女生居多,城市女生居多

原因3..........财经类院系的课程设置,女生的性格方面

问卷制作,个人访谈,从专业人士那询问

发扬、克服......发扬有益、克服不良影响。学生自己改怎么做,学校该从哪些方面教育。

后期出具报告,邀请相关老师在本财经类学校开展讲座。

篇2:研发项目技术路线

项目管理制度

版本号:XXXX2014 发布日期:2014年1月1日

第一条 目的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有效进行“技术创新”工作,实施公司“科技兴企”的重要决策,根据公司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促进企业高新技术产业生产的研发项目。

第三条 职责

公司的技术研发中心负责公司产品的研发工作,新产品的研究,技术管理,以及公司的技术发展的总体把握。管理公司产品整体技术的发展轨迹,以及产品的研发进度,同时对研发的成本进行控制。

一、管理权限:受总经理委托,行使对公司技术引进、新产品开发研究、新技术推广应用、技术指导与监督等全过程管理权限,并承担编制公司技术规章制度、管理规程。

二、管理职能:负责对公司产品实行技术指导、规范工艺流程、制定技术标准、抓好技术管理、实施技术监督和协调的专职管理部门,对所承担的工作负责。

第四条 立项程序

一、原则 产品研发是企业在激烈的技术竞争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命脉,是实现“生产一代、试制一代、研究一代和构思一代”的产品升级换代宗旨的重要阶段,它对企业产品发展方向,产品优势、开拓新市场、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能否顺利实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了加强对公司新产品开发和产品改进工作的管理,加快公司技术积累、打好技术基础、加快产品研发速度、完善指导产品研发工作,既要讲求经济效益,又要讲求社会效益和资源环保效益。

二、程序

1、技术研发中心根据公司长期发展规化,调查国内外市场和重要用户的技术现状和改进要求,为满足市场需求研发的不同于公司现已生产的产品和在公司已批量生产的某种产品基础上,在每一季度月初提出研究方向和重点任务。

2、各相关部门根据《产品研究重点》结合本公司生产经营需要,再通过市场评估、设备评估、生产力评估、产品检验能力评估、产品的技术发展方向和动向、市场动态及发展产品具备的技术优势,向技术研发中心提出《科技研究开发项目申请表》和项目开发可行性分析报告。

3、技术研发中心根据公司当年生产情况组织人员对申报项目进行评议和筛选,根据其重要性和创新性分为A、B、C三类:

A类:在公司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项目,其实施技术难度大,开发创新(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内容较多的项目,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以上。

B类: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总体技术水平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C类:为公司改进创新项目,创新技术在公司内部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在技术上有一定创新和技术难度,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公司领先水平。

4、项目产品经评议和筛选后,技术研发中心编制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书并呈报总经理审批后开发。

5、根据调查分析市场和主要竞争对手产品的质量、价格、市场、使用情况和用户改进要求,营销中心和技术研发中心在每个季度末(四季度除外)和在每年的12月31日之前,提交下个季度和下个的《产品研发项目建议表》。

6、公司员工对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降低产品制造成本的建议,经技术研发中心评审通过后,按本制度规定的程序进行开发。

7、为充分发挥聘请专家的作用,公司将聘请专家参与计划编制、立项评议、项目管理等有关咨询工作。所聘专家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1)、从事相关领域或专业工作满5年;(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做到独立、客观、公正廉明、实事求是;(3)、熟悉相关领域和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

8、项目实施必须明确指定项目组长,中途不得随意变更。

第五条 项目管理

一、计划管理:

1、计划的编报和审批。编报计划的依据是经批准的项目计划书或实施方案。总项目的计划,由技术研发中心于上的12月份编制,报告总经理审查后下达。需跨的项目,与申报新立项目一起报送。

2、计划的实施和检查。技术研发中心和各相关部门,按批准的计划组织实施,并经常进行监督、管理,帮助解决存在的问题。每半年由技术主管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对提交上来的《产品研发项目建议表》进行评审,对评审通过的项目上报总经理批准。

3、计划的调整,应报总经理审批。

二、经费管理:

1、按项目按进度拨款:公司要按项目进度计划及时将研发款项拨付到位,确保研制工作的资金流保持通畅。

2、对每个产品项目实行产品研发经费承包制,经费项目包括:调研费、差旅费、对外技术合作费、外委试验费、产品鉴定费、专利申请费、加班费和公司规定的完成项目奖励等。研发经费由技术主管审查,报总经理批准。

3、产品研发经费按单项预算拨给,单列帐户,实行专款专用,由技术研发中心门掌握,财务部门监督,不准挪作它用。

4、为鼓励和激发产品研发人员的研发热情,项目完成后,公司规定的项目奖励必须全额发放到项目小组,每个成员的得奖比例由技术研发中心门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确定,发放方式按公司规定执行。

5、产品研发成果按销售量提成的奖励和其它奖励按技术研发中心同公司签定的承包协议执行。

三、物资管理:

对于每一项目所需要的物资,要列入企业物资供应计划,并保证科技研发项目所需物资的充足。用于项目研发的物资,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截留或挪用。

四、成立小组:

每一个立项的项目都要成立项目小组,并设定一名组长,由技术研发中心骨干成员担任,相关部门人员参加。

第六条 专利申请

1、在注重知识产权的时代,专利申请的成功便意味着对未来市场的拓展和合法垄断,可以延缓同行的进入时机,并能以仿制嫌疑诉讼同行一些企业。公司必须重视专利申请工作,专利申请工作由技术主管负责。

2、为避免和应对同行有可能以仿制嫌疑诉讼我公司,项目小组的所有相关保密资料必须存档保存(纸质、电子版)。此项工作由技术研发中心技术主管负责。

3、技术研发中心对需要申报的专利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关资料和文件。

4、总经理批准后,由行政办协助专利申报工作。

第七条 项目的实施

1、新产品开发和产品改进都必须要有总经理审核批准的《产品研发项目任务书》。由检测部门进行检测,产品检测并经过会签(有关部门)、审核(技术部门负责人)、批准(总经理)后才能进行样试。

2、产品应采用国家标准,在充分满足使用需要的基础上,做到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

3、每一项新产品和改进产品都必须经过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后方可成批生产,样试和小批试制的产品必须经过严格的检测,具有完整的试制和检测报告。样试,批试均由技术主管主持召集有关部门进行鉴定。个别产品变化很小的新品,经检测部门审核、技术主管签字,可以不进行批试,在样品试制后直接办理成批投产的手续。

4、新产品移交生产部门,由公司技术主管主持各有关部门参加的鉴定会,多方听取意见,对新产品从技术、经济上作出评价,确认项目产品没有问题后,提出是否可以正式移交生产及移交时间的意见,报总经理批准。

5、批准移交生产的新产品,必须有产品技术标准、工艺规程、产品流程图以及其他有关的技术资料。

第八条 项目检查

1、科研项目立项后,立项小组确认项目承担人和参加人,对项目的执行情况 和经费使用情况进行跟踪检查;

2、项目跟踪检查内容:

(1)项目进展情况,项目是否按项目计划中预订的计划进行;

(2)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组成员是否按规定技术内容进行,是否变更项目负责人或项目参加人;

(3)已有的工作成果和阶段性研究成果是否按制度执行;(4)经费使用是否符合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和其他规定;(5)有无不符合项目管理办法的行为和情况。

3、项目主要负责人应保存项目资料特别是原始资料,记载从项目申请、立项、研究到结项全过程的重要情况,收藏有关材料和经费开支等材料。项目负责人每年年终应填写有关的项目检查表,提交项目研究进度和经费使用情况的书面报告,由技术主管定期向总经理汇报。

4、在项目执行的同时,技术主管要经常检查落实科技计划实施情况,加强项目管理,建立项目档案。在切实做好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尽可能为研究工作提供必要的咨询和条件。对于项目负责人提交的项目检查表进行审核,并签署审核意见。

第九条 项目变更与解除

项目在执行过程中,遇到下列情况之一,项目小组可以提出变更或解除项目申请:

1、项目小组所需资金长期不落实的;

2、经认证,项目所选技术路线、方案已无实用价值,或依托的研发项目发生较大变化致项目无法进行的;参加研究开发的合作单位或项目小组人员发生较大变化,致项目无法进展的。第十条 科技成果鉴定、评审和结题

1、科技开发项目按计划、合同完成后,由项目小组向技术研发中心提出申请鉴定或评审验收申请。符合鉴定或审评条件的,由技术研发中心组织相关专家进行鉴定或审评。

2、项目研究应在完成后对其成果进行鉴定和验收。根据项目申请书明确的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指标,项目负责人在规定时间内把项目最终成果上报技术主管,并由技术主管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评审,最终以书面形式形成技术成果,报请总经理批准。

3、合同完成后,由项目小组填写结题申请,与研究技术文件一并上报,并由技术研发中心组织人员对项目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同意项目结题。

第十一条 附则

一、本制度由公司技术中心负责解释;

二、本制度自批准发布之日起执行。

篇3:研发项目技术路线

(接上期)

形成自主研发技术路线

QY8型汽车起重机的成功研发,是对工程起重机自主研发技术路线的实践,同时促成了一条汽车起重机自主研发的技术路线,其基本原则如下:

一、严格遵照相关标准设计开发产品。工程起重机基本参数(JB1375-74)、汽车起重机和轮胎式起重机技术条件(JB2629-79)、起重机设计国际规范(当时国家标准GB 3811-83正在起草中)等3项标准,是工程起重机自主研发和国际交流技术引进的重要依据。

二、必须追求起重机总体设计的最优化,形成企业的产品风格。其技术背景主要有2点。一是最大限度地追求技术经济指标,二是最大限度地追求配套的合理化。其中对起重机技术经济指标的认知是技术路线的核心。

三、最大限度追求技术经济指标,即在起重机底盘的额定总质量范围内,要获得最大和最优的起重能力,就必须满足2个要求:一是在行驶工况时各桥载荷分配符合底盘公路行驶标准,二是在起重工况时应具有最优的稳定力矩,并能获得最大起重能力(起重力矩)。

四、为实现技术经济指标,有效降低吊臂、底架等受力结构件的自身质量,就须对起重机进行总体优化设计。QY8型汽车起重采用大箱型底架、板式转台和箱型吊臂等新型结构。其中,竺新原与同济大学郑有眕教授合作,在起重机行业首次应用SAP5软件对QY8型汽车起重机大箱型底架进行有限元分析,成为大幅度降低起重机自重的技术关键。此举是我国起重机迈入现代化设计和技术分析的起步。

五、为实现产品的可靠性,需要对机构、系统和配套件在理论上有所提升。其中对起重机底盘的选择,对受力机构、结构和液压系统的研发,需要下全力解决。QY8型汽车起重机选用二汽EQ140底盘,是能够形成经济批量生产的关键。

催生自主研发系列产品QY50型汽车起重机

1983年11月辽宁省机械局向一机部提出关于“进行QY40型汽车起重机第二轮试制”汇报,在国家物资总局的支持下,选配进口日产KW30型8×4专用底盘,对40t级起重机进行了两轮研发:

第一轮:于1982年进口2台底盘,针对该专用底盘,锦重沿续了QY8型汽车起重机的研发思路。为充分发挥底盘的承载能力,首先将产品开发目标定为QY45型起重机。在液压系统设计中选用日本岛津、内田和住友的泵、阀和马达,在总体设计上与Q Y8型汽车起重机初步形成了工厂产品风格,于1983年12月完成试制。

第二轮:于1983年进口4台底盘,并与日产进行了进一步技术交流。为充分发挥底盘承载能力,进一步提高起重机技术指标,将QY45型汽车起重机改型为QY50型汽车起重机,1983年12月完成样机试制。1984年3-6月样机在工厂进行全面试验,具备出厂条件。QY50起重机的研发成功,奠定了锦重有自主研发大型起重机的地位,并使之成为国内首先在8×4专用底盘上研发QY50型50t起重机。

QY25型汽车起重机

1980年,国家物资总局和一机部为解决国家建设的急需,安排进口300台三菱K203型6×4专用底盘,专项支持北起、徐工、长起、浦沅和锦重开发设计国产QY16起重机和生产配套。1983年国家物资总局向锦重提供22台底盘,针对该专用底盘,锦重沿续了QY8型汽车起重机的研发思路,决定将产品开发的目标定为QY25型汽车起重机,这不仅使行业放弃了用6×4底盘开发16t或20t汽车起重机的目标,也突破了当时国内行业用8×4专用底盘开发QY25型汽车起重机的习惯思维。为充分发挥K203型6×4专用底盘的承载能力,提高起重机技术指标,锦重在国内首先采用6×4专用底盘上开发了QY25型汽车起重机。该机在液压系统设计和配套上继续选用日本岛津、内田和住友的泵、阀和马达,在总体设计上与QY8、QY50型汽车起重机一起初步形成了工厂产品风格。1983年9月完成样机试制,10月完成样机试制,并在一机部工程机械试验场进行全面试验,1984年2月辽宁省机械局在锦州组织产品鉴定。QY25起重机的研发成功,标志着锦重成为国内首个采用6×4专用底盘研发25t汽车起重机的企业。

QY16A型汽车起重机

1986年,锦重择优选用黄河JN 162型4×2通用底盘,研制了QY16A型16t起重机。黄河JN162型10t载货汽车是济南汽车制造总厂取代老产品JN 150型8t载货汽车的换代产品,锦重采用其4×2通用底盘开发的QY16A型起重机,突破了当时国内行业用6×4专用底盘开发QY16型起重机的习惯思维,使之成为国内首个采用4×2通用底盘研发成功的QY16起重机。

QY16A型汽车起重机的研发成功对锦重来说具有两个重要意义:一是在1980-1986年的7年间,初步完成了QY8~QY50新一代起重机产品系列的自主研发,二是实现了与“济汽”产品的同步升级换代。在QY16A研制中,过载试验条件下的吊臂失稳,曾获得哈尔滨建工学院顾迪民教授的理论分析和指导。之后采用在4×2专用底盘开发了QY16B起重机。

QY50型汽车起重机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QY25型汽车起重机获得辽宁省经济委员会三等奖,Q Y16A型汽车起重机在1994年获得国家科委国家科技成果证书。

QY8~QY50起重机产品系列的特征

一、产品系列具有企业自主研发的特性。将产品技术经济指标的先进性和竞争性作为研发的核心指标,其内涵就是企业必须依靠技术进步实现目标,技术路线明确具体。

二、产品系列具有了企业的特征。其内涵是实现起重机产品的系列化、机构的系列化和各个系统(尤其是液压系统)的系列化,从而为设计的标准化、模块化、通用化以及工艺的典型化、生产的专业化和技术改造打下技术基础。

三、产品系列最大限度地择优配套。起重机行业需要与汽车行业、液压件行业、配套行业和钢铁行业的技术进步同步。为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竞争性,在立足于配套

国产化的基础上,需要进口部分专用底盘、进口部分优秀配套,并采用国外优质钢材。

技术引进促进企业提升国际新技术和新理念

面对国家的急需,一机部和国家物资总局以市场换技术,组织散件组装和技术引进。企业认识到,如果想发展,就必须置身于市场和国内外同行业之中,液压汽车起重机,尤其是基本建设急需的大、中型起重机,如果技术上无法满足,以进口为主就不可避免。因此在企业经济好转的情况下,应不失时机地向国外同行学习。

在全面论证的基础下,全行业开始引进日本25~50t级汽车起重机技术。如徐重、浦沅、长起引进德国利勃海尔工程起重机技术,北起引进美国格鲁夫越野轮胎起重机技术,徐州引进法国索玛桥等专用底盘的基础配套件技术。

1982年,国家物资总局向锦重下达了加藤NK-450型(采用日产8×4专用底盘)起重机散件组装任务。1983年,国家物资总局又下达了多田野TL-250E型(采用三菱6×4专用底盘)25t的起重机散件组装任务,同时引进了起重机上车、专用底盘和起重机组装技术。

锦重先后派出近百名管理、技术、工艺人员和一线工人,赴日本加藤和多田野起重机厂和日产、三菱底盘厂考察、学习和培训,全面了解起重机设计、生产、配套、组装和计算机管理。同时参观其高效率、小批量、多品种的起重机混装组装线,以便深入了解到国内外的起重机设计、制造和生产方面的差距。有识之士认识到,要想尽快赶上国外同行业先进水平,须做到以下几点:发展具有较强应变能力且具有自己工厂特色的系列产品,加强整套企业技术管理手段,形成强大的专业化生产能力;引进技术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引进了现代化生产理念,全面质量管理观念和方法,为工厂的技术改造提供有力的思想和理念基础。

QY8~QY50起重机系列产品催生工厂大规模技术改造

由于技术进步带来企业经济状况的好转,锦重在工厂的“七五”规划中,明确了锦重汽车起重机系列产品的产量、品种和质量等指标。

企业已清醒认识到原有技术基础薄弱,生产条件老化,在这样的基础上很难大批量生产出高质量、多品种、有竞争力的产品。摆在企业面前的课题就是必须通过技术改造来发展专业化大生产,提高企业综合素质。

1984年5月,按照一机部和辽宁省机械局的安排,根据8~50t产品开发中已初步实现的产品系列化和总成系列化,依据对国外先进技术和大生产方式的引进吸收消化,决定采取专业化为基础的现代化大生产方式,由一机部设计总院承担技术改造规划和厂房设计工作。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首先对钢结构专业生产线和组装专业混装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引进数控等离子切割机等关键设备,形成年产1000台8~50t起重机系列新产品的生产能力。于1985年8月奠基,1988年9月建成我国汽车起重机第一座具有现代工业水准的连跨厂房(建筑面积20000m2)和生产线。

跨1974-1986年的十余年,锦重经过技术开发。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实现了技术进步,完成了一个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过程,形成了明确的技术路线,并获得了重要的进步。

在20世纪80年代,起重机的研发已经形成“政、产、学、研”体制,机械工业部、国家物资总局、辽宁省机械工业局、锦州市机械局、北京起重机器厂、徐州重型机械厂、长江起重机厂、浦沅工程机械厂、哈尔滨建工学院、北京建工学院、同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天津工程机械研究所、长沙建筑机械研究所、机械工业部工程机械试验场、机械工业部设计总院、济南汽车厂、丹东汽车厂、鞍钢、武钢、重钢和中国机械进出口总公司等组成了产业发展的重要团队。加藤制作所、多田野株式会社、日本三菱汽车和日产汽车等成为我国起重机行业的合作伙伴。

为锦重的发展,政府官员方之昭、杨红旗、闻世震、李刚、张万玉、冯宝姗、林就发、韩学松、 孙庆瑞、苏子孟、张庆儒等为企业发展给予政策指导和重大支持,辽宁省机械工业厅方之昭厅长、杨红旗司长、李刚书记、林就发场长一直是企业发展战略的良师益友,在企业发展的各个关键阶段给予了重要的指导。在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中,朱自非、徐家栋和日本多田野久、武田完三、加藤义雄、矢代利男、浅田勉等在关键环节上起着作重要作用。

后记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小而全到专业化,通过技术开发、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中国工程起重机制造业具有了自主研发传统和核心竞争力。1989年,徐州工程机械集团公司成立,外资、民营资本进入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中国工程机械开始在体制、机制上转型,工程起重机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产业集成。体制和机制虽然在变化,但面对市场竞争、观念创新和技术路线是决定性的因素,一直没有改变。

寻求专用底盘的解决方案,一直是工程起重机配套的关键。徐重、浦沅将开发专业底盘作为技术改造的重要方面,自主研发形成6×4、8×4专用底盘,并形成了生产线。锦重自1982年起,与济汽、泰安、汉阳、一汽、二汽、丹东进行了专用底盘研发的交流与合作,形成有限的专业化供应能力。京城重工(北起)2000年再次对专用底盘进行论证,并形成专用底盘研发和生产线,供应行业和北起—多田野合资公司起重机产品配套。

1982~1984年的技术引进发挥着重要的历史作用。引进的日本中大吨位起重机技术,虽在某种意义上又影响了一些企业系列产品的自主开发,但对缓解当时和近十年的市场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引进的德国LIEBHERR工程起重机技术(其中超前引进了重型汽车起重机和全路面起重机技术),经过行业近20年的消化和再创新,对形成中国工程起重机核心竞争力具有重大的意义。

三十年弹指一挥间,城市建设、能源建设、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建设带来巨大市场,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重型和超重型的汽车起重机、全地面起重机和履带式起重机产品的研发,同时推动着基础学科、现代优化设计技术、节能减排技术、机电液一体化技术和高强度结构材料的研发。

篇4:研发项目技术路线

摘 要:随着经济形势越发严峻,全球性竞争的加剧以及机器人技术企业业务的复杂化和多样化,项目管理的理论思想和方法已经为越来越多的机器人技术企业所接受。本文首先明确了机器人技术项目管理的含义,给出了机器人技术项目管理的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最后给出了机器人技术项目管理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项目管理;机器人技术;管理理论

1 概述

近两年,随着机器人技术行业的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机器人技术项目管理已经成为企业项目能否成功的有效保障和迫切需要。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企业需要认识到信息化的项目管理才能使得企业能够实现成本管理、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体制创新,从而增加企业在市场的核心竞争力。鉴于此,企业才把更多的精力和金钱投入到机器人技术项目管理中,以实现其公司的最终目标。产业规模的高速扩张,带来更多市场机会的同时也加剧了行业间的竞争。因此,机器人技术项目管理的研究已经是机器人技术产业发展不可缺少的环节。

2 项目管理的含义

对于接手的项目,首先要知道项目的真正意义、项目的预期目标、项目背后的技术难度和怎么来组建项目团队。当然这只是项目的开始,项目成功与否的正确引导就是项目管理。机器人技术项目管理有着普遍性、明确性、及时性、完善性和严谨性。

2.1 普遍性

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机器人被越来越多人熟知。机器人可以广泛应用于烟草、汽车制造、电子、纺织、医疗、视频、造纸行业,是机器人自动化水平的最高水平。可见,机器人项目管理普遍存在的。

2.2 明确性

在执行项目的过程中,机器人项目技术要把握好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充分明确该项目执行的时限,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2.3 及时性

在当前信息时代,资源共享已经普遍存在,机器人行业也不例外。在机器人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相关部门携手推行信息共享,有效发挥其作用效力。从而使得机器人技术项目信息准确、及时地反映,保障了信息的及时性。

2.4 完善性和严谨性

软件开发过程中,测试环节是必须存在的。测试质量对产品的质量以及开发周期和成本控制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测试过程中,务必要保证测试的严谨性以及完善性。

3 项目需求分析与项目组队

在需求分析明确后,需要根据项目来组建自己的队伍。项目的团队不能随意拼凑,好的项目团队不一定会出现卓越的成绩,但是不合理的团队却能保证带来更多问题,从而导致项目的失败。

3.1 项目任务清单

一般来说,经验不足的项目经理在接到项目任务以后,都会凭着感觉干。据统计,机器人技术项目彻底失败率约为 21%,成功率较低。机器人技术项目,仍是投入较多产品,但是50%的产品仍然无法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增加了产品成本、耗费了时间。

3.2 项目技术分析

机器人技术项目管理经常涉及很多复杂多样的技术。项目管理首先要把技术单元细化,然后总结各个部分需要的技术内容,并绘制成流程图,安排到指定的人员,保证人尽其責。

3.3 项目任务分工

项目分工主要涉及根据工作能力派发任务、发挥个人所长、责任落实到每个人、任务分配要均衡和关心项目成员的想法等。机器人技术企业得到广泛推广的同时,也伴随着许多问题,因此要做到全方位考虑,项目管理工作也应合理分工,提高关注度,从而顺利进行。

4 机器人项目管理的几点建议

研发机器人的最终目的,是使其投入市场使用。机器人的质量,不仅关系到在市场竞争与口碑,还关系到企业知名度和影响力。机器人研发特点,是零部件和子系统比较多,开发时间相对较长,供应商比较宽,客户的申请时间是复杂的,不仅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而且还应减少或防止客户投诉。

4.1 项目团队激励机制

想要项目成员在项目中不枯燥,带有激情地进行,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是对项目组员的充分信任。在现实生活中,项目经理经常喜欢问东问西,让项目成员给他解释项目的进行程度,这样会给员工造成极为不信任的体现。实际证明,很多成功的管理者都善于使用下属的这种心理。员工的潜力也是这样发挥出来的。

4.2 维持团队的稳定

如果企业想要留住人才,那么尊重员工是最基本的原则。如果项目经理要维持团队的稳定性,那么也要懂得尊重项目成员,让成员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团队的稳定性不止包含员工的内在因素也有环境的外在因素,为团队成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

4.3 项目收尾

项目收尾阶段,项目经理应该从多角度识别项目成功的指标,自我判定这个项目是否成功。一般来说,项目管理在收尾阶段一般会从多个角度来考虑,问题:财务、时间、质量、人力资源、环境、项目计划、项目控制等几个方面来衡量项目完成项目。虽然不同人对项目的结果都有自己的标准,但是归根结底,我们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①达成项目期望;②评估项目的有效性;③客户对使用效果的评估。

5 结语

篇5:研发项目技术路线

近日,北京市科委公布了第一批研发项目的鉴定结果,企业在被科委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以后,凭借现有的研发项目、研发组织管理还可以申报研发项目的鉴定,研发项目鉴定好处多。在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国家对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国家鼓励创新扶持创新政策的导向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研发项目鉴定是企业进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前提条件。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8〕116号),的规定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组织开展2013北京市企业研究开发项目鉴定工作的通知》(京科发〔2013〕93号)的要求,企业所处主管税务机关对研发项目有异议的,依据北京市科委公示的研发项目鉴定结果为准。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50%(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条),加计扣除部分已形成企业亏损,可以用以后所得弥补,但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5年。(国税函[2009]98号)

篇6:研发项目技术路线

某省法制工作由于信息化建设某公司较晚,缺乏整体规划和统一标准,特别是对通过信息化转变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对照《全国政府法制信息化建设2010-2015年规划》和某省推进信息化建设的部署要求,还存在不少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缺少建设的整体规划和统一标准;二是缺乏统一协调的平台,各个系统相对孤立,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高;三是业务系统的开发还不能完全满足政府法制工作和社会公众的需要;四是信息化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上述问题造成了法制信息化建设步伐过于缓慢,与国家和省的规划部署要求以及本办业务需求相距胜远。因此,加快推进法制政府信息化建设步伐,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二、项目总体介绍

“某某信息平台”是立足于群众需求,以法治政府应用为核心,运用“互联网+”思维和信息技术,构建出“全景化、一站式、智能型”的法制服务模式。

它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推行一站式查询,行政复议服务,让信息化服务更便民。建立全天候、全方位、全覆盖的立体服务体系,将服务平台从传统窗口延伸到短信、热线、网络、自助终端和手机APP等新兴媒介,服务功能有行政复议(俗称民告官)及复议全过程跟踪服务、某省规范性文件查询、执法人员资格查询业务,服务质量从被动受理转变为“标准化、零距离、一站式”的主动服务。

二是构建智能型执法业务平台,让信息化执法更高效。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执法工作深度融合,利用移动执法客户端及时提醒待办事项,满足执法人员随时随地开展工作,自动处理程序性事务,实时更新海量数据,智能推送执法条例和自由裁量权辅助行政执法,并支持不同角色的个性化定制服务,助力“执法效率、执法质量、执法服务”。

三是打造全景化、现代化执法,让信息化管理更科学。推动构建“纵向贯通、横向集成、共享共用、安全可靠”的信息化综合应用系统,实行各领域、各环节、各部门、各岗位网络全面覆盖,图像、声音、关联信息等技术全面升级,不同系统、不同执法单位、不同政府法制办信息资源全面联动,打造信息化现代化法治化的“某某信息平台”。

为尽快实施某省法制政府信息化建设工作,高效完成工作任务,同时,及时、成功地实施法治政府平台,提高某省法制政府对法制工作的整体创新和应变能力,使行政执法人员及行政机关内外实现高效信息沟通,并帮助某省法制政府最终实现规范化管理,促进政执法人员从彼此独立、被动的管理模式转向一体化、信息共享的统一管理模式,将管理运作与管理模式提升到更高、更新的层次,实现某省法制政府管理、办事、服务的转变和升华。

三、项目主要研发内容及技术创新点 3.1项目主要研发内容:

根据某省法制工作内容,整个“某某信息平台”设计为内部应用信息平台和外部服务公开平台两大部分,对外提供公众信息服务包含政府规章及规范性文件查询、执法人员资格查询,政务信息公开,行政复议等功能。对内提供智慧政务移动系统、执法证件网上考试系统、智慧移动行政执法、等子系统,同时通过统一的对外接口连接到各行政执法单位,如公安,检察院等,建立行政执法数据库,实现对全省执法单位的执法监督。同时上级可接入到国发办业务系统,形成国家-省-州市-县的一体化某某信息平台。1)一个基础资源

某省政府规划了“云上云”行动计划,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为建设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构建基础服务平台,某省“某某信息平台”基础资源平台建设需响应省委省政府整体规划要求,通过“云上云”基础服务平台为“某某信息平台”提供基础计算资源。

由于“云上云计划”云计算平台的完成建设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在“云上云计划”云计算平台建设完成之前,“某某信息平台”基础运行环境依托于移动公司的IDC机房云计算中心。2)建设两个平台

1、智慧法制社会公众信息服务平台。利用法律资源数据库及执法资格数据库建设基于互联网的智慧门户网站和微网站,开通微信公众号,同时通过传统PC端和智能移动端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2、智慧法制内部综合业务平台。围绕政府法制中心工作,在尽快建设机关智慧移动办公系统和执法证考试系统、行政执法、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等政府法制工作的综合业务办公平台。(具体包括4个应用系统)3)三种网络资源

1、电子政务内网(涉密网):按照国家和省的统一部署,搭建电子政务内网,实现涉密信息处理。

2.电子政务外网:依托我省现有电子政务外网,开展业务应用,共享信息资源、实现非涉密业务的协同办理。

3.互联网:通过省信息中心的网络安全建设,与互联网互通互联,实现公众服务信息的采集与发布。

通过互联网提供对外公共信息服务,通过电子政务外网实现内部办公应用,并上联到国发办系统,下行接入到各州市及区县,实现信息的快速通达。同时通过电子政务外网可接入全省行政执法单位,通过数据共享切实履行执法监督职能。4)四个数据库

数据中心任务是解决各个系统数据库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交换,通过数据整合,将各个业务应用系统中的基础数据采集到统一的共享库中,便于对其进行综合查询分析。根据数据共享、交换功能要求的分析,数据中心实际上是一个需要跨越各个系统业务数据之上,对分布在不同系统中的数据进行集成,实现共享和交换。对整个法制信息系统所有应用数据信息统一管理,做到数据分布存储,集中上传、统一管理。

法制信息系统需建立的数据库有:

1.机构及人员数据库。包括省、市、县三个政府法制机构及人员数据库。2.综合业务数据库。包括办公业务库,行政执法库、行政执法监督库、规范性文件本案审查库等数据库。

3.档案数据库。包括文件档案、图片档案、视频档案等数据库。4.公众信息服务数据库。包含政府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库、政府信息公开库、行政复议库、执法资格数据库等数据库。5)六个应用系统

智慧法制社会公众信息服务平台子系统3个:

(1)政府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发布及查询系统,向社会公众权威发布法律法规,政府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并提供多维度的查询功能,实现法律法规文件的推广和普法工作。

(2)执法人员资格查询系统。主要功能包括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审查管理、行政执法证件审查管理、行政执法主体及人员信息统计分析、行政执法证件信息发布。

(3)网上行政复议系统。主要功能包括行政复议案件管理、行政应诉案件管理、行政复议信息统计分析、行政复议典型案例管理、行政复议案件公众服务管理。

智慧法制内部综合业务平台子系统3个:

(1)智慧移动办公系统。主要功能包括法制文件管理、工作台账管理、档案管理、会议管理、人事管理、党务管理、财务及资产管理、后勤服务管理等。

(2)执法证件网上考试系统。主要功能包括考试信息管理、题库信息管理、考务流程管理、考试信息统计分析、考试成绩信息发布,考生资料报送,执法人员证件管理。

篇7:研发项目技术路线

关于《苏州市新国都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筹电子支付技 术苏州研发基地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数据中心建设的

补充说明

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二 ○ 一 三 年 十 二 月

苏州市新国都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筹

关于《苏州市新国都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筹电子支付技 术苏州研发基地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数据中心建设的

补充说明 院 长:赵 振 元 总工程师:王 明 荣 项目负责人:黎 瑛

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编 制 人 员 项目负责人 :黎 瑛 技术负责人 :吴 庆 钢 经济负责人 :佟 一 文

合作编制单位 :深圳市新国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目 录

第一章 本补充说明的范围..................................................5第二章 数据中心机房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6第三章 市场分析..................................................................8第四章 业务、技术............................................................10第五章 项目设计方案........................................................11第六章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15第七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6第八章 经济分

析................................................................19第九章 结论........................................................................23

补 充 说 明

第一章 本补充说明的范围

根据《苏州市新国都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筹电子支付技术苏 州研发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可知,项目的建设内容中 包括一栋数据中心大楼的建设,该大楼为二类高层民用建筑,层数 7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高度为 31.8米,建筑占地面积为 2400㎡,建筑面积 15800㎡。

该数据中心大楼主体建成完工后,拟分几期完成数据中心机房 的建设和部署工作,其中一期机房拟投资 1.3亿元,使用大楼的第 一层和第二层建设完成。而这一期机房的建设即为本补充说明的补 充内容,即本补充说明的范围为: 本补充说明针对《苏州市新国都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筹 电子 支付技术苏州研发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数据中心大楼一期 机房的建设编制完成。补 充 说 明

第二章 数据中心机房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

随着中国市场的大数据时代到来,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及规划, 本项目原规划苏州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大楼中的数据中心已 无法满足公司未来业务发展需

要。为了实现支持公司从电子支付技 术服务向基于互联网技术和应用的电子支付技术运营的业务发展升 级,公司拟增加苏州数据中心的投资,即进行苏州研发基地数据中 心大楼一期机房的建设,以达到满足公司未来业务发展的需求。苏州数据中心是公司未来提供电子支付技术运营业务的物理基 础,通过虚拟化、自动化部署等技术,构建可伸缩的虚拟化基础架 构,将数据存储技术与云计算技术相结合,建设统一的数据运营和 管理系统。苏州数据中心建成后,公司将采用集中管理、分布服务 模式,向用户提供一点受理、全网服务的电子支付技术运营方案与 服务。这主要是通过将现有电子支付技术与云计算技术相结合,将 现有分散在不同地区的基础资源集中起来,统一面向客户和终端商 户提供电子支付技术运营服务,从而帮助客户和终端商户有效实现 节约成本、提高运营效率。

苏州数据中心还将通过云服务技术, 实现 IT 资源的灵活、动态 分配和调度,提高数据资源利用能力和服务可靠性,从而想用户提 供更多的支付安全机制和可靠性机制。

因此,通过苏州数据中心的建设,可有效提升公司的信息化服 补 充 说 明

务能力,帮助客户和商户积累数据资产,满足公司未来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领域的发展需要。

补 充 说 明 第三章 市场分析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我国智能城市、智能交通、互联网金 融等业务的兴起,中国市场迎来了大数据经济时代,这促使越来越 多的公司,特别是中小型科技公司,不得不对爆炸式增长的海量信 息作出回应。

数据中心将用于大规模数据存储、数据分析与整合、系统优化 以及云计算服务,最终将以达到处理海量的数据规模、快速的数据 流转、动态的数据体系、多样 的数据类型和形成巨大的数据价值为 目的。目前中国数据中心市场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但现有数据中心 数量仍远远不能满足目前国内企业的需求。根据知名市场调研公司 Gartner 给出的数据预计, 2013年全年, 全球在数据中心建设方面的 总投资将超过 1430亿美元。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 IDC 全球存储软件 QView 报告, 2013年第 一季度全球存储软件市场比去年同期增长了 3.2%。第一季度的收入 总额为 36亿美元。而据来自 SpringboardResearch 的一份研究报告显 示,国内的云存储市场在近几年内得到迅猛的发展。国内的云存储 服务市场将由 2009年的 605万美元快速增长至 2014年的 2.0854亿 美元。

随着 4G 时代的到来,我国在信息服务的投入和需求都将迎来 爆发式的增长。同样来自根据 Springboard 的报告显示, 在中国的交

补 充 说 明

通运输业、制造业、公共事业以及能源业,对云存储服务将有高潜 在需求,而且那些中小企业不仅需要的是云存储的服务,更需要云 存储的解决方案。

就电子支付收单市场来看,目前,全球的电子支付终端供应商 提供的终端设备和清算机构提供的清算系统软件,出于综合成本的 考虑,同时受到清算业务规范的限制,在数据收集和处理的功能设 置上,均未设置大量存储交易数据、记录核心交易信息的功能。电 子支付受理终端设备的零散分布状态,导致收单服务机构的运营维 护成本居高不下。另外,在大数据时代,消费者交易信息的有效存 储和分析将成为精准营销、互联网金融的重要分析依据。目前市场 上仍缺乏为收单服务机构和商户提供电子支付技术信息存储和服务 的技术服务商。公司将针对上述市场需求,建设苏州数据中心,向 收单服务机构、银行、第三方电子支付运营商、中小企业和商户等 提供电子支付数据综合解决方案。

补 充 说 明 第四章 业务、技术

4.1 业务简介

本项目数据中心向收单服务机构、银行、第三方电子支付运营 商、中小企业和商户等提供电子支付数据综合解决方案。主要业务 包括:服务器托管和租赁服务;后台软件的定制开发和维护(不单 独销售;交易数据的技术处理和存储服务;云计算服务等等。4.2 业务实力与技术来源

数据中心提供融合了计算、存储、网络等模块化、标准化的产 品服务、技术服务,及软件的整体解决方案,客户能够减少整体采 购成本和使用成本。软件服务在数据中心的建造以及后期的运维等 方面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它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数据中心的效率。通过软件技术和硬件服务,为客户实现智能化的管理,包括互不相 同的管理层级、类别,涉及物理基础设施、IT 设备、应用管理等多 个方面。

本项目技术来源于新国都自主研发。新国都坚持以市场为驱动 的研发模式进行自主创新,通过独立自主的开发主体,层次分明、科学规范的创新体系、持续的研发投入, 已取得一系列的科技成果。随着电子支付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国都会在现有技术基础上不断加 大投入,进行新一轮的创新技术研发和储备。

补 充 说 明

第五章 项目设计方案 5.1 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 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如下: — 利用新国都苏州研发基地数据中心大楼第一、第二层建设一期 机房,建筑面积 4650㎡;— 数据中心大楼新增设备、仪器 29台 /套;灾备机房新增设备、仪器 18台 /套;— 总投资 13000万元,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12979万元, 铺底流 动资金 21万元。

— 项目建成后形成年处理支付交易数量达到 1亿笔级别的数据 处理、存储能力。

5.2 通风、空调 5.2.1 通风

— 卫生间设置全室通风,排风经卫生间通风器直接由外墙排出。— 动力站、变电站、水泵房等站房及电梯机房等辅助用房设置排 风机进行机械全室通风。

5.2.2 空气调节

数据中心设置空调系统, 采用中央空调系统, 由水冷冷水机组、冷却塔、水泵等组成。办公部分采用 VRV 空调系统。大空间区域采

补 充 说 明

用全空气系统,空调机组设立于空调机房内,回风和新风在空调机 房内混合后,经风柜处理后送至服务区域。过渡季节考虑全新风工 况。办公室及其他小空间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新风通过全热 回收新风换气机进行处理,经风管输配到各层房间。

5.3 消防 5.3.1 建筑构造

— 建筑的楼板、隔墙、防火墙、防火门均按消防要求设置,均满 足规范要求。— 建筑物按规范设防火分区, 数据中心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每 层为一个防火分区(防火分区面积不超过 3000m 2规范要求。— 建筑每个防火分区均设有两个以上疏散口或疏散楼梯。疏散楼 梯为封闭楼梯,根据规范要求采用自然排烟。

— 建筑内部装修将按照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 范》有关规定执行。

5.3.2 室内消防

本项目室内设置的灭火系统有: — 室内消火栓系统 —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 七氟丙烷洁净气体灭火系统

— 灭火器配置:根据 GB50140-2005的要求,本工程各建筑均配 置 A 类磷酸氨盐干粉灭火器。

5.3.3 通风和空气调节 补 充 说 明

— 当发生火警时, 除消防用排烟外, 其余空调、通风设备均自动 切断电源。— 穿越防火墙、变形缝的风管设置防火阀。5.4 电气

— 本工程常用电源:为保证数据中心的安全运行, 由市政引入三 路 10KV 高压电源,接入园区高压配电室;在数据中心设置终 端变电站,满足正常要求用电负荷。

— 本工程备用电源 1:项目配置 UPS 电源,满足数据中心机房 1小 时的用电需求。

— 本工程备用电源 2:项目配置应急发电机组,应急发电机组采 用备用的柴油发电机组, 当常用电源发生故障时, 保证数据中 心机房、应急照明、其他一级负荷、消防负荷及部分二级负荷 的供电。

— 防雷:项目设置保护接地、防雷接地系统。

5.5 通信、信息 5.5.1 门禁控制

门禁系统设置在各主要建筑进出主通道、数据中心机房、关键 部门出入口等处。

门禁系统由中央安全计算机,门禁软件,通道控制器,现场接 线盘,读卡器,电磁门锁,门磁开关,出门按钮, ISO 非接触式接近识别卡等组成。中央安全计算机设在服务中心安全控制中心内。门禁系统可对相应的的入口进行人员流动的控制及管理,防止

补 充 说 明

非法进入。在紧急状态下,入口处的门均被打开。该系统通过 UPS 电源供电,保证可靠工作。5.5.2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根据数据中心的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将 火灾保护对象等级定为一级。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报警系 统采用二总线、地址编码、分布式智能型探测系统。消防安保室设 置在园区服务中心大楼一层。

在办公室、电梯间、门厅、变电站等处设置智能感烟探测器, 在建筑内适当地方设置手动报警按钮。另外设置智能消火栓按钮, 在变配电站等处设置消防专用电话分机。

5.5.3 火灾应急广播系统

数据中心大楼内设置火灾应急广播, 以便火灾时进行疏散广播。广播扩音机及信号源等设备设在园区服务中心大楼一层消防安保室 内。室内在有吊顶的区域设置嵌入式 3W 扬声器。

5.5.4 其他系统

数据中心机房还设置 7*24小时全面视频监控系统, 短信、语音、邮件自动报警系统,环境检测记录系统(温度、湿度、电力情况 等等。

补 充 说 明

第六章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预计项目建设期为 1年,详见下表: 表 6-1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补 充 说 明

第七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7.1 固定资产投资估算

7.1.1 投资估算范围

本项目投资估算包括购置设备费、建筑工程费、配置动力设备、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

7.1.2 投资估算依据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详见总论。·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经济基础资料 7.1.3 投资估算办法及说明 7.1.3.1工程费用

·国内设备按设备清单价计算 , 设备运杂费按 3%, 设备安装费 按 5%计算。·动力设备包含空调及冷冻设备、供配电设备、消防设施等。设备运杂费按 3%,设备安装费按 8%计算。

·建筑工程费:建筑工程费根据项目建设内容按当地造价水平进行估算。7.1.3.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包括建设单位管理费、勘察及设计费、咨询及环境评价费、工程建设监理费、施工图审查费、工程招标代理服务费。

补 充 说 明 7.1.3.3 预备费

·基本预备费:按工程费用加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之和的 5%计算。7.1.4投资估算结果

本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估算结果为 12979万元。详见总投资估算 表(表 B1 ,按费用构成划分的估算表见表 7-1。

表 7-1 按费用构成划分估算表

7.2 流动资金估算

7.2.1 按详细计算法依据应收帐款、存货、现金、应付帐款周转天 数计算,详见流动资金估算表(附表 2。

7.2.2 估算结果

根据项目生产规模,达产年流动资金为 71万元。7.3 项目总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为 13000万元。其中: 固定资产投资 12979万元 补 充 说 明

铺底流动资金 21万元 7.4 资金筹措

7.4.1 固定资产投资筹措

本项目固定资产投资 12979万元,其中 12184.61万元由上市 募集资金解决, 794.39万元由企业自筹解决。

7.4.2 流动资金筹措

经测算本项目需流动资金 71万元, 其中铺底流动资金 21万元, 全部资金由企业自筹解决。

补 充 说 明 第八章 经 济 分 析 8.1 基本数据

8.1.1 成本中的有关问题说明

— 燃料及动力费根据消耗量和当地价格计算。

— 工资及附加按生产及辅助职工总人数 40人计算,分别按各 类人员不同工资级别进行估算,全年工资总额为 360万元,以后每 年按 5%逐年递增。

— 固定资产折旧费按平均年限法计算,其中:生产设备按 10年折旧、动力设备按 10年折旧、房屋建筑按 10年折旧, 残值率 5%, 其他固定资产按 10年折旧,残值率 5%。

— 维修费按固定资产年折旧的 10%计算。— 其它费用按销售收入的 5%计算。

— 营业费用按销售收入的 2%计算。8.1.2 销售单价(不含税价

销售价格按企业预测售价计算,各年售价见表 B9。8.1.3 销售收入

计算期平均销售收入 4457万元(详见表 B5。8.1.4 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该项目增值税按 6%计算,城市维护建设税为增值税的 5%, 教育费附加为增值税的 3%。

补 充 说 明 8.1.5 所得税

所得税从项目获利后按应纳税额的 25%计算。8.1.6 盈余公积金

法定盈余公积金按税后利润的 10%提取。9.2 财务评价 8.1.7 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财务内部收益率:11.05%(税后 财务净现值 ic=12%:667万元(税后

总投资回收期:7.12年(含建设期 8.1.8 不确定性分析 — 盈亏平衡分析 CF

BEF= ×100 %=60.76% S – CV – T 当产量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 60.76%时,项目即可不亏不盈。— 敏感性分析 项目实施过程中有很多因素可能会发生变化,这里对销售价 格、经营成本、建设投资发生 ±5%变化时,对财务内部收益率的影 响进行分析。

表 8-1 敏感性分析表

补 充 说 明 5 6 7 经营成本-5% 建设投资+5% 建设投资-5% 11.61% 10.12% 12.06% 1.01-1.70 1.81 8.2 经济分析主要结果 经济分析结果见表 8-2。21 补 充 说 明 表 8-2 经济分析主要结果 序号 1 总投资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铺底流动资金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流动资金 销售收入 销售税金及附加 利润总额 销售毛利率 总投资收益率 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 销售利润率 投资利润率 财务内部收益率 财务净现值(ic=12%)总投资回收期 盈亏平衡点 项 目 单位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 % % % % % 万元 年 % 数据和指标 13000 12979 21 71 4457 289 1679 45.16 12.92 9.07 37.68 12.92 11.05 667 7.12 60.76 计算期年平均 计算期年平均 计算期年平均 计算期年平均 计算期年平均 计算期年平均 计算期年平均 计算期年平均(税后)(税后)(含建设期)(以生产能力表示)备 注 8.3 综合评价 本项目的计算结果表明,各项指标良好,其中:项目达到设计 服务能力后平均年创利润 1679 元、财务内部收益率为 11.05%、总 投资回收期为 7.12 年、不

篇8:研发项目技术路线

通过文献可以发现在新产品的研发这个范围内, 各种技术风险、技术风险因素的定义内涵都相差不大, 一般都认为复杂产品研制过程中项目在预订的资源约束条件下, 达不到要求的技术指标的可能性及差额幅度。而技术风险因素就是导致技术风险发生的各种风险源, 技术风险一旦发生则产生技术风险事件。但是由于研究问题或者研究的出发点不同, 各种技术风险、技术风险因素的确定与寻找的侧重点都不相同。有两个大的方向, 一个是从整体的角度来寻找技术风险、技术风险因素, 即从整个项目进度、费用、性能方面的不确定性考虑问题。这样的文献有很多, 比如[1][2][3], 这也是目前研究的最主要的方向。另一类研究是深入到复杂产品的内部来研究技术风险与技术风险因素, 它是考虑导致产品中某个具体的功能缺陷的技术风险, 考虑导致某个具体的部件失效的技术风险, 并以此来寻找技术风险源, 即技术风险因素。这类的文献有[4][5], 目前非常少, 但是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因为它更加符合企业研发的实际需要。研发单位往往需要更加具体地来把握各种研发过程中的技术风险。

1 技术风险识别流程

技术风险的识别应做到两点:第一, 必须比较好地找出潜在的技术风险以及影响其发生的潜在的技术风险因素;第二, 能够精确地描述技术风险以及技术风险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为技术风险的进一步量化研究做好准备。

本文的技术风险识别的着眼点在于深入到复杂产品的内部来研究技术风险与技术风险因素, 考虑导致产品中某个具体的功能缺陷的技术风险, 考虑导致某个具体的部件失效的技术风险, 并以此来寻找技术风险源。由于复杂

产品研发的复杂性, 引入产品分解结构 (PBS) 与工作分解结构 (WBS) 来辅助进行识别。其中PBS可以指导风险识别人员来了解整个产品, 知道整个产品的结构、模快, 从而明确高风险的部件、模块;而WBS可以使技术风险识别人员熟悉在整个研发过程中进行的一系列具体工作, 从而使风险识别人员明确高技术风险的步骤。这样为下一步利用核对表找出潜在的技术风险与技术风险因素做好准备。本文识别技术风险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借助于产品分解结构 (PBS) 与工作分解结构 (WBS) , 利用核对表的方法找出导致功能模块内发生技术风险的风险因素, 然后利用解析结构模型来研究各风险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进而将其转化为贝叶斯网络模型, 进一步量化地研究技术风险发生的概率以及后果。识别流程图如图1所示。

2 技术风险识别模型

2.1 识别技术风险因素

识别技术风险因素就是找出潜在的技术风险以及影响其发生的潜在的技术风险因子。在PBS与WBSS的基础上, 风险识别人员可以利用风险识别核对表来进行各技术风险与技术风险因素的识别, 表1为技术风险识别核对表。

2.2 利用ISM建立技术风险因素间的相互关系

解析结构模型 (ISM) 可以把模糊不清的思想、看法转化为直观的具有良好结构关系的模型[6]。解析结构模型在复杂产品系统结构分析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可以使研发人员借助结构模型了解对象系统的结构特点和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因此将其运用于复杂产品的技术风险因子的识别, 具有很大的优势。借助于它, 可以将各风险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透彻, 这样就为进一步量化技术风险的研究提供了基础与前提。

2.3 转化为贝叶斯网络模型

2.3.1 向贝叶斯网络转化

反应风险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的解释结构模型可以及其方便地转化为贝叶斯网络模型, 因为两者在描述系统的结构关系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这种相似性的结构同样具有描述变量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复杂系统的能力。而运用贝叶斯网络能够进行精确的概率推理与估计, 这样为后续的技术风险评估工作做了最好的基础准备工作。

(表中L、M、H分别表示风险因素状态变量的取值为低、中、高)

2.3.2 状态变量与状态变量值的定义

风险贝叶斯网络模型建立后, 此时贝叶斯网络中每个节点便代表一种技术风险因素, 这些技术风险因素存在不同的状态, 每一种风险因素对应一种状态变量, 状态值可以被定义为一系类的离散量。表2为一个贝叶斯网络中各状态变量与状态变量值的定义。

这样在研发过程中, 实验或者仿真收集相应风险因素状态值, 就可以利用贝叶斯网络的强大的推理、诊断功能进行复杂产品研发技术风险的评估与评价等后续量化工作。

3 案例分析

在飞机发动机研发过程中, 充满了各种技术风险, 参考学者对于发动机叶片断裂这样的技术风险的研究[7], 基于以上识别模型, 可以进行如下识别步骤:

3.1 识别技术风险因素通过核对表的方法识别出这样的一组技术风险因素, 识别结果如表3所示。

3.2 利用ISM建立技术风险与风险因素间的相互影响关系ISM小组用有向图表示各风险因素之间的复杂的相互影响结构, 如图2所示。

根据相互影响关系图, 建立连接矩阵为:

经过运算建立可达性矩阵:

根据可达性矩阵, 通过建立区域划分表与级别划分表进行区域与级别的划分:所有要素均属于同一个区域, 级别划分为:π (S) ={L1, L2, L3, L4, L5}={{15}, {8, 11, 12, 13}, {3, 7, 9, 10, 14}, {2, 4, 6}, {1, 5}}

建立结构模型, 如图3所示。

3.3 转化为贝叶斯网络模型

对贝叶斯网络模型中状态变量与状态变量值进行定义, 如表4。其它的识别出的风险因素状态变量可以依照此进行定义, 按照出现问题的程度不一样, 来定义不同的状态, 这就需要研发的专业技术人员与风险管理人员一起来进行定义。

4 结束语

本文通过综合运用风险核对表、解析结构模型与贝叶斯网络技术进行复杂产品研发技术风险的识别, 能够较好地解决由于复杂产品研发的独特特点所带来的一系列识别难题。这些成果对复杂产品研发过程中技术风险识别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表中VL、L、M、H、VH分别表示风险因素状态变量的取值为非常低、低、中、高、非常高) .

摘要:对复杂产品研发项目, 本文综合运用核对表、解析结构模型与贝叶斯网络技术来完成技术风险的识别工作, 为进一步量化研究技术风险发生的概率以及后果做好准备工作。此识别技术能够提高识别的效率与准确性。

关键词:复杂产品,研发项目,技术风险识别,贝叶斯网络

参考文献

[1]陈劲, 景劲松, 童亮.复杂产品系统创新项目风险因素实证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5, 17 (6) :62-69.

[2]迟宝山, 蒋科林, 李永泰, 邢俊文.基于不确定性的研制技术风险度量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06, 26:126-130.

[3]孙志武, 李平.航空发动机研制项目风险分析指标体系设计[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10, 23 (3) :62-65.

[4]蒋明夫, 郭昕, 陈光宇, 龚小琦.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实验风险分析研究[J].燃气涡轮实验与研究, 2010, 23 (2) :52-57.

[5]陈明.复杂产品研发的技术风险分析与应用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 2006.

[6]谭跃进.系统工程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

上一篇:PS初学者实例教程――花纹红木地板的制作下一篇:宣传方案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