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词的二次创作

2024-04-21

导游词的二次创作(精选6篇)

篇1:导游词的二次创作

浅谈声乐表演中的二次创作

摘要:声乐艺术包含了声乐表演以及声乐创作两种艺术创作形式。声乐表演与声乐创作之间的关系是属于既密切相关却又有所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歌唱艺术其实由两个创作过程组成,一是作品在最初的创作中原作者的词曲创作过程,称作“一度创作”,二是演唱者对原作品的表演过程,这个过程就称作“二次创作”。“二次创作”的声乐表演是一种对作品赋予新生命的创造行为,是表演者在对作品进行理解分析以及深入了解作品深层内涵为前提下,运用歌唱的形式原作品进而再次创作的全过程。声乐表演的二次创作的最终目的是运用理解与感情投入将作品更为鲜明更为动人的呈现给听众的行为。本位在对声乐表演的二次创作本质分析的基础上,对其意义、原则以及重要性等做了全面的分析,以望加深学习者对声乐表演艺术二次创作的认识。

关键词:声乐表演;二次创作;重要性

一、引言

声乐艺术是集创作——作品——演出——欣赏为一个整体系统的审美过程。这个过程系统的阶段性和完整性是为了人类在声乐艺术形态的表现以及审美中进行情感的交流和艺术的创造。声乐的创造过程、作品形成、演出体现以及欣赏完整地构成声乐艺术的信息传导系统。在这种有机系统中完成声乐艺术美的“二次创作”是至关重要的过程。将音乐作品中比较抽象的音乐形象及没有确定意义的音响塑造表现在舞台上具有声音表达及人物性格塑造是一件多么耗费声乐演员毕生精力的艰巨使命!声乐表演中的“二次创作”既包括着一般美学的基本原理,更是揭示出具有特定的指向构成声乐表演的具体内容。

二、声乐表演艺术二次的本质与意义

(一)声乐表演二次创作的本质于概念

声乐表演,是一种表演性特别强烈的艺术形式,它需要通过特定的某种媒介来展示其内容与本质。它与绘画等艺术不同,绘画艺术可以作为一件独立的艺术作品使人欣赏,然而声乐表演要供人欣赏是必须要由歌唱者将声乐作品变成有声、有词、有情、有型的二次创作,才会产生令人心动的音乐。作品演出要求歌唱者的积极配合以及出色的表演,使作品的潜力以及内涵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因为单纯的乐谱、音符不同于文章是可以直接向听众传输情感及思想,如果没有表演,它只是一堆毫无意义的特殊符号,因此,音乐是时刻离不开表演艺术的。

所谓的二次创作,重点强调的是“二次”,就是说声乐创作者不只是要把乐谱上的记载和基本情绪相对应,更重要的是要在演唱表演过程中提示出更深层更具体的作品内涵,以彰显出于其他作品不同的表演的艺术性及内容个性,从而使作品因创作并且通过演唱进而增添创作色彩。因二次创作中有创作人的个性扩展、内容的创新及形式创新等特点,所以一般也被称为“再创作”。声乐表演就

可以称作“二度创作”或“再创作”。

(二)声乐表演二次创作的意义

声乐表演艺术中的二次创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一,声乐表演的二次创作可以给声乐作品赋予全新的内涵诠释,这是因为不同的歌唱者的亲身阅历是不同的,而他们之间的个性以及表演方式也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所以对音乐作品的二次创作最终的结果也不会是相同的,因此,通过二次创作过程就给予了相同音乐作品不同的艺术个性及特征。第二,表演者在二次创作过程中还能更为深层次的展示出作品内部隐藏的思想及情感。作品原作者的一度创作可能给人的印象就仅仅局限于作品外在的形象感中,就如此很多人也是看不到的,更加体会不到源自作品内在的艺术美感,但经过了表演者的二次创作就可以将作品内部隐藏的情感给牵引或开拓出来,至此创作出更为生动且情感丰富的音乐形象,这个对于欣赏者来说是更具感染性的。第三,二次创作对演唱者内在的音乐素养的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要想做好一首歌曲的二次创作的任务,就必须要做好更多的工作,如对作品进行认真且透彻的分析等。日次在分析及研究的过程中是可以持续地去完善自身的探究能力也提高自身的歌唱能力。第四,二次创作是可以推动音乐作品的繁荣及发展的。音乐作品的发展及繁荣与各种形式的传播手段是分不开的,然而二次创作对于音乐作品来说就是一种很好的传播手段。因此可以说声乐表演的二次创作可以有效推动音乐作品的繁荣及发展。

三、声乐表演中二次创作的前提与基础

声乐本身是一种带有创造性的表演艺术,它更多的是要求演唱者必须有良好的文学修养,还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声乐表演作为对原作者作品的演绎过程本就是一个二次创作。它是应在第一次创作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必须把第一次创作指定为自己的出发点及归结点。所说的出发点是指,在进行歌唱表演的时候,必要对第一次创作的成果进行认真的研读及准确的诠释,并把它作为表演再次创造的依据。而归结点指的是,表演者必须要对第一次创作的音乐作品进行认真的研究和准确的理解,以最终实现对第一次创作的正确传达及再现,这是对二次创作表演的基本要求。而那些任意篡改原作违背作者医院的声乐表演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不可取的。

在声乐表演艺术中,歌唱者个人的创作性斗士源于自身的艺术才能得以表现的,为此作为声乐演唱者,具有高超的歌唱技巧与技术斗士进行二次创作的重要前提。表演技巧是对歌唱者本身专业技术的掌握为根本的,对于专业的声乐演唱者就更要掌握歌唱的技巧与方法。娴熟的技能与技巧就好比一束鲜花的枝叶要根深蒂固才能枝叶繁茂,只有基于演唱基本技能的熟练及自如的前提下,才可能逐步适应各种不同的内容及难度的技术要求,才能事倍功半。然而,没有正确的发声作为基础,也谈不得歌唱技巧与表现力了;没有演唱技巧,正确的发声及表现就不能体现;缺乏表现力的歌唱,再正确的发声方法、再高超的歌唱技巧,也都无法具有创作性的表现好作品。所以说技能与技巧的掌握是声乐表演艺术二次创作的必要物质条件,更好地为歌曲的内涵服务。

四、声乐表演艺术中“二次创作”遵循的原则

声乐艺术的研究在于揭示音乐艺术形态的特殊性,从而全面把握声乐艺术的本质与规律。原由在于声乐作为音乐艺术的形态之一,它与器乐艺术有着原则的区别。具体而言,声乐作品进行二次创作中,也必须要遵循一定艺术创作和表演的原则。

(一)音乐作品真实性与音乐表演创造性的统一

声乐表演本身属于作品“二度创造”的角色,决定了再进行作品演绎的同时要兼顾到真实性及创造性两个方面,并力求做好两方面的协调与统一。所谓的作品真实性,指的是音乐原作的终始再现。每一部音乐作品,都有属于他特定的历史时代及风格范畴,切实掌握音乐作品形式与内涵的规定性,是进行第二次创造的前提,也 是音乐表演获得真实性的基本保证。音乐表演的真实性是建立在对原作者的乐谱规范的全面解读的前提下进行的,声乐表演者第一要对乐谱进行认真的研读与揣摩,这里把握住它的真实内涵。但是,音乐表演要作为第二次存在,光是具有真实性显然是不足的,它必须还要4演唱者的创造性相结合,实现真实性与创作性的统一,这样才能更圆满的实现音乐表演的艺术使命。演唱者对音乐作品的诠释既要符合原作的基本精神,又要体现出表演者的创造个性。即使是在同样忠于原作的基础下,不同的歌唱者对于同一部作品或同一角色也应做出具有不同特性的艺术处理。正式由于这些独具匠心的表演创造,才能使同一部作品获有不同的艺术表现,而这也正式音乐作为表演艺术的一种所应具备的独特魅力。

(二)声乐表演中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声乐表演的又一重要原则是,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声乐作品中的特定历史风格与它的歌唱者所身处的时代中的精神特征相温和,在一定时期内的创作或者是表演的作品必然会被烙上那个时代的特殊烙印。其实,每一部音乐作品,都属于该历史时代特定的形式的产物,必然是具有当时那些岁月的特定痕迹及音乐风格。每一位歌唱艺术家都力求对音乐作品所专属的历史风格进行准确的把握及再现,是对于音乐作品历史个性的尊重及复原,在此同时也要明确音乐作品的社会意义、历史意义以及现实意义的统一,从而使得音乐作品具有更加鲜活和长久的艺术魅力。声乐表演既然作为历史洪流中随波逐流的万千支流中的其一,就必要伴随着时代的前进而汇总合流成新的水源,对存在于过往历史发展中的声乐作品所产生的新的解释,使其迸发出绚烂的色彩。在音乐作品中相对来说的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作为一项音乐表演追求的美学原则和审美理想是指的我们的坚守。声乐表演的真实性与创造想的统一相同,都需要在声乐表演艺术的历史性与时代性之间寻求到某种特定的平衡支点。

(三)演唱技巧与情感表现的有机统一

出色的声乐表演技巧与完美的情感表现在声乐演唱中是相辅相成的、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演唱的专业技巧相对于声乐艺术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基础之一。音乐演唱中的技巧在音乐表演中的重要作用是无需多说的,且看古今中外所有有成就的音乐表演艺术家,都无一例外的统统具备了高超的音乐表演技巧及丰富的表演情感与激情。但是如今高超的音乐技巧以及表演都并不是

声乐表演与舞台的角色塑造所获得成功的唯一条件,也不是音乐表演的目的。它只是音乐表演的手段,只有当技巧与艺术情感的表达相结合时,那么所获得的与艺术的形象塑造才是完美统一的,音乐表演中的“二次创作”才能真正的实现自身的价值。

(四)要遵从原作品的原创性基调和风格

声乐表演的二次创作是需要在原作品的基础上展开的,尤其是原作品的原创性的基调及风格是不能改变的。所以在进行二次创作的时候必须要保留住原作品的真实性。在二次创作的过程中必须要积极地发挥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想象力,只有这样才能努力地创作出更加丰富更加生动的音乐形象,只有这样才能给予原作品更为绚丽多彩的魅力,使其更具有生命力。

五、声乐表演中“二次创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一)声乐表演中“二次创作”的重要性

所谓的声乐作品的“二次创作”则是指在理解原作者在创作乐思及作品所要表达的意境外,要通过演唱者本身的再次音乐表演来诠释或再现乐谱中生动的乐思的过程。演唱者是通过指定的艺术表现手法去赋予音乐作品全新的生命以及焕然一新的艺术面貌,优秀的表演创造,也可以通过探索音乐作品的内在含义,去强调原作者在创作词曲中的积极因素,使该作品的精华体现得更加鲜明突出,甚至超出作曲家的预想。声乐演唱者或是音乐表演者身为联系音乐创作与音乐欣赏的中间环节,不仅仅背负着创造性的再现原作者在音乐作品中的使命,并且要通过创造性的艺术表现,来丰富音乐作品原本的羽翼,给音乐欣赏者的心中安装上羽翼,让他们飞向音乐作品中最好的彼岸。身为二次创作的声乐表演环节,要在准确且完美的赋予表演创造性及对作品的再现的同时,除了要对原有的音乐形象、音乐作品的把握外,最终的目的不在于按不见就搬的仅去表现乐谱的内容,而是要声情并茂地去演绎去诠释音乐作品的内涵。也可以说,声乐创作是声乐表演的最坚实的基础,声乐表演是声乐创作的艺术展示。

声乐表演的二次创作是声乐表演艺术的血肉与骨骼。声乐艺术的主体指的是声乐二次创作过程中将声乐作品的曲调和歌词内容表达给音乐欣赏者的音乐作品解读的过程。而,音乐表演艺术的骨骼指的是声乐艺术表演过程中对声乐作品的创作性表演。声乐表演的“二次创作”是声乐表演的魅力所在,因为声乐作品的二次创作始终处于再现音乐作品与音乐形象和音乐音响的表现之中。因此,声乐表演的“二次创作”对于声乐作品的诠释及表达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总之,声乐表演的致命环节及本质要求就是进行声乐作品的二次创作,与此同时赋予声乐作品以便更加鲜活的音乐生命力及更加激越的情感震撼。

(二)声乐表演中“二次创作”的必要性

二次创作在声乐表演过程中具有极其显著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

1、审美价值的间接性使声乐表演必须注重二度创作

声乐作品虽然与文学作品一样,都属于文艺类型的范畴之下,但是却不像文

学作品或者绘画作品一样指要求单单的创作完成,就可以供人们之间欣赏,由于表现形式的直观性使得其审美价值被隐藏于后,必须要通过二次创作对欣赏者加以引导,去体现其作为艺术品真正的审美价值所在。

2、声乐表演的本质意义对情感的要求决定了声乐表演的二次创作的重大价值

声乐表演不是简单的模仿,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要求创作者必须将主观意念尤其是情感与一度创作进行有机结合。如果演唱者在声乐演唱的过程中知识按乐谱的记载而不加修饰的进行演唱,那么演唱就不能称其表演,也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由此可见二次创作在主观情感的表达上是具有十分重要的。

3、艺术创作适度的标新立异要求声乐表演必须进行二次创作

声乐演唱有两个大敌,一是完完全全、毫无创意的“模仿”,二是彻彻底底、毫无保留的“推翻”,这两种对完整的声乐表演来说都是致命的。所以二次创作的适度应用就变得十分重要了,它既可以保证艺术创作的“适度”,又可以做的“标新立异”,最终使声乐表演达到一个和谐、规整的程度。

六、提高二次创作能力的方法

(一)充分而透彻的理解作品

作曲家通过作品将其度人生的感悟与经历抒发出来,这种灵魂深处的情感表达成就了作品风格和思想基调。声乐表演者在对作品进行演绎之前,首先就应该对歌曲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理解,对歌曲的时代背景、风格等音源要素进行充分而透彻的理解。一个优秀的演唱者在进行二次创作时,能够对作品的风格进行精湛演绎,通过对作品内在情感的理解,将作曲家的创作意图淋漓尽致的发挥,使作品的精华完美的呈现给欣赏者,就是对作品深入的理解的重要意义。

(二)熟练运用歌唱技术、技巧

演唱者的技术与技巧不仅包括在对音准、节奏、咬字、吐字以及呼吸的精确把握上,还要对歌曲的节奏、速度、力度、分局以及高潮等相关要素进行分析。歌唱者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对音乐节奏的掌握,音乐节奏可以说是乐感的核心,歌唱者对歌曲进行二次创作时,要突出音乐节奏中的重点部分,以便使歌曲具有鲜明的流动感。声乐表演时的联想和想象能力也非常的重要,表演者想象力越是丰富,越是能够使其快速的进入角色。

总结:

声乐表演者作为二次创作,是一种赋予音乐作品新生命的创造性行为,这不仅仅是忠实地再现了原作,并且还通过富于创造性的表演,对作品原形予以补偿及丰富,是音乐作品萌发出新的光彩。演唱者多为声乐表演艺术中二次创造的主体,只有实现了真实性与创造性相统一、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技巧性与表现性相结合,才能沿着前辈歌唱家的脚步,使声乐表演艺术更具有独特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刘芳,付鋐.把握大舞台 塑造好形象——声乐表演艺术中的二度创作[J].黑河学刊.2010(04)[2] 孙治国.声乐表演应该遵循的美学原则[J].大舞台.2011(04)[3] 徐冰.浅谈声乐表演二度创造的重要性[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6(01)[4] 郇玖妹.声乐表演艺术中的二度创作[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09)[5] 党宇娜.加强声乐演唱中的二度创作能力[J].大众文艺.2010(23)[6] 姜泰峰.浅析声乐艺术表演中的二度创作[J].才智.2010(29)[7] 曹鹏.声乐表演的必要准备[J].北方音乐.2010(10)[8] 郑德芳.试谈声乐演唱中的二度创作[J].艺术教育.2010(05)[9] 韩艳萍.浅论声乐歌唱艺术中的二度创作[J].商情(科学教育家).2008(04)[10] 李岚华,刘文荣.论声乐表演的二度创作[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3)[11] 刘冰.声乐表演的二度创作之我见[J].学周刊.2012(10)[12] 楚小利.试论声乐演唱表演艺术中的二度创作[J].名作欣赏.2012(12)[13] 陈晶晶.试谈声乐艺术中的二度创作[J].大众文艺.2012(07)[14] 陶芳渊.试论声乐表演艺术中的二度创作[J].黄河之声.2010(05)[15] 王丽华.声乐表演的真实性与创作性的关系[J].音乐生活.2009(06)

篇2:导游词的二次创作

谈到创业这个词,我想我们并不陌生,“创业”顾名思义、就是要开创一番事业。需要有开拓进取的精神和创新意识、需要有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和劈荆斩棘的魄力。在展开二次创业我们干什么、怎么干的话题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什么是二次创业?为什么要二次创业?我查了一下互联网,上面给出了一段话:说创业过程有两大阶段,生存创业与生态创业。第一次创业是生存创业,第二次创业是生态创业。开发区在经历了一次创业之后,本身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力,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没有一层不变的事物。要想让开发区继续发展下去,实现更高的目标,只有进行改革,让其在一个新的台阶上重新发展。我认为开发区进行二次创业,就是开发区在取得一定成果之后,为了谋求进一步的发展而进行的内部变革过程。其实质是开发区发展到一定阶段所进行的一次战略转型,是其发展过程中的一次革命性的进一步的发展。下面我借二次创业表达我的实际行动。首先要敬业。敬业是一种姿态,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理念。只有敬爱自己的行业,立足于本职,才会创造一个和谐愉悦的工作环境。

其次要勤业。事业兴旺勤为先,面对创业的大好形势,我们都应积极行动起来,少一点闲聊、多一点思考,少一点索取,多一点奉献,少一点浮夸,多一点实干。

最后要精业。精是精益求精,“小进即满”、“小富即安”的思想会让我们的思想变懒惰,会让我们的工作变乏味,会让我们的事业变平庸。对工作对事业我们要不知足、不满足,要有“一日无为,三日不安”的精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开创工作的新局面、才能不断攀登事业的新高峰。

篇3:小说欣赏中的二次创作

文学作品是艺术, 艺术可留下空白, 留下空间, 留下未明确写出来的部分 (或提示或暗示的东西, 而这部分却耐人寻味, 耐人思索, 深刻有哲理。) 一部作品问世, 对作品的解读便留给了读者, 也就是读者的二次创作。语文课堂上学生的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 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总是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或想象对文本进行一番新的补充、加工和改造, 其实质就是二次创作的过程。因此, 课堂上教师应对文章最易产生个性解读处指导学生进行二次创作, 也就是常说的补白, 以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 为学生提供想象创新的空间。

巴尔扎克说, 作家要用最小的面积, 惊人地表现最大量的思想。小说中写得含蓄, 留给读者想象空间的地方, 往往是作品最精彩、最吸引人的“神来之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想使学生更好地体味小说“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魅力, 就应该深谙“二次创作”的艺术, 指导学生“用心于着墨处”, 在空白处咀嚼再三, 用自己的想象去拓展思维的空间, 用合理的形式构建文本的完整意义, 丰富地再现作家创造的形象及精神内核, 实现艺术的再创造, 获得审美感悟的愉悦。

一.对“含蓄处”进行二次创作

(1) 伸延标题

小说的标题, 往往是能用最少的文字“惊人地表现最大量的思想”。如鲁迅小说《祝福》作者为何把这篇小说取名为“祝福”呢?这就得启发学生从全文内容看。什么地方写到祝福?作者紧扣住什么来展开情节的。“祝福”这个标题起什么作用?标题在表现主题方面起什么作用?通过这些问题的启发, 学生便能自觉地开展二次阅读, 去获取知识, 从而进行二次创作, 老师再总结, 纠正偏差, 肯定成绩, 必定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如:鲁迅的《药》, 标题“药”指什么? (指人血馒头) 血是谁的? (是被害的革命者夏瑜的鲜血, 给华小栓治病用。) 这是不是“包好”的良药?为什么?小说是怎样围绕“药”来展开情节的?明线暗线是如何融合的?有何深刻含义?教学时既要适当的启发, 又要留有余地让学生思考、捉摸、联想, 进行二次创作, 使学生产生求知欲, 产生美感。

(2) 巧续结尾

《孔乙己》一文结尾说“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给我们留下了人物结局的空白。我先让学生共同探究孔乙己悲剧形成的原因, 再让学生通过阅读、讨论, 进一步体会孔乙己最后一次在咸亨酒店的情景以及文章耐人寻味的结尾, 然后抓住时机, 引导学生自由地发挥联想和想象, 让学生们讨论以至争论, 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最后, 我布置题为《孔乙己离开酒店之后》的续写练习, 只要求想象合理, 不强求一律, 这样便于学生自由发挥, 写出具有鲜明独创性的文章。有一位学生是这样续写的:

在人们的笑声中, 孔乙己用那只沾满泥土的手艰难地爬出了酒店, 刚才喝了一碗酒, 现在他的心里舒畅多了, 身上也暖和多了。一路上孔乙己心里一直愤愤不平, 他想:“他们这些短衣帮也配笑我这个读书人吗?我被丁举人打毫无怨言, 因为他和我一样也是一个读书人, 只有读书人才配欺负我呀!”爬了很长一段路后, 他觉得累了, 刚才喝的那碗酒现在已不起作用, 那寒风吹在脸上, 像刀割了一样疼, 肚子也唱起了空城计。于是, 他找了一个破庙歇脚, 他蜷缩在一个角落里, 那件破棉袄一点也不遮风, 他的脸已经冻得发紫, 浑身颤抖着, 不知不觉他竟睡着了。他做了一个美丽的梦:他考上了举人, 自己穿着长衫喝着美酒, 吃着好菜, 他笑了, 他带着微笑, 永远地去了……

(3) 补白对话

“补白”就是引导学生对文本含蓄简省之处进行大胆联想、想象、补充, 从而发掘出文本更广阔的世界和更深邃的思想。这样对文本“空白”的二次创造, 无疑是对学生阅读创新素质的很好培养。

如教鲁迅小说《祝福》, 文中鲁四老爷有两处对话都仅有半截:“可恶!然而……”、“然而……”。就此, 我引导学生根据人物本身的性格和具体的语言环境通过自己的合理想象补出文中省略的部分。当时学生的思维相当活跃, 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对前一处对话, 经过争论, 学生对“可恶”里的潜台词和“然而”之后的“空白”大都取得一致意见:鲁四老爷之所以恼怒地说“可恶”, 是觉得自己的尊严受到像卫老婆子这样一类“愚民”的冒犯而无法忍受;而“然而”这一语气的转换又自然地揭示出人物的封建卫道士性格, 因为捆走祥林嫂的是她的婆婆, 自然也就是天经地义的了。对后一处对话中“然而”后的“空白”, 学生的争论则激烈得多, “补白”也多种多样。有的认为后半句是“你不要再找当过寡妇的来”, 有的认为是“你还能找得到这么当使的人么”, 也有的认为空白部分是“你不要把人荐来又把人捆走”等等。通过这样的“补白”训练, 有利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同时也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小说人物的性格特点, 体会鲁迅先生描写人物对话的简练、含蓄和精妙。诸如此类的艺术“空白”以及相应的“补白”训练, 《故乡》中闰土断断续续说了几句, 便“只有摇头……沉默了片刻, 便拿起烟管来默默地吸烟了”。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语境暗示对以上几处“空白”进行填补, 进而会更深入地领会文本意蕴。

二.对“着墨处”进行二次创作

(1) 关注时空。

在小说家眼里, 他要面对两个时空, 一个是真实世界的时空, 一个是小说家创造的艺术时空。艺术时空包孕过去和未来的瞬间, 可以蕴含丰富的生活定义、深刻的历史和人生哲理。空间内涵越深刻, 越可以丰富小说的内涵。有时小说发生的时空背景, 在随着情节推进过程中渐渐成为故事情节的核心。如澳大利亚作者泰格特的微型小说《窗》, 作者把空间定为只能容得下两位病人的窄小的“病房”, “病房设有一扇门和一个窗户, 门通向走廊, 透过窗, 可以看到外界”。知道了故事发生的空间, 有必要让学生猜想这“空间”里将会发生的故事:两人在病房中相处融洽吗?病能治愈吗?窗外的美景会激发病人生存的希望吗?等等, 激起阅读的兴趣, 引发对时空的思考。

空间在推进情节发展中由背景转为一个道具。作为空间之一的“窗”, 作者花了1/3的篇幅描绘了窗外的一幅幅美景:湖中漫游的天鹅、孩子们的嬉戏、恋人们的散步、网球场的比赛……为什么对于窗外景色作出如此详尽的描写呢?其实, “窗”已经从故事发生的背景转成了故事发展的核心道具了。“窗”成了生命的象征、利益的象征, 它把叙述者和聆听者两种矛盾对立的人物串联起来, 也把小说主题突现出来, 面对死亡与生存, 利已与利人, 两种人的态度如何。

(2) 关注情节。

从情节发展的前因后果中找出文中的一个主要情节, 发现聚焦于爆发点的主要矛盾, 归纳某种发亮点的人物性格元素, 提炼出小说的一个主旨。如《窗》, 作者描述了发生在两位病人之间的故事。窄小的病房只能容下两个病重的人, 不妨把两位病人视为叙述者和聆听者。叙述者坐在临窗的位置每天在固定的时间为聆听者描述窗外美好的景物, 聆听者由原来的享受临窗者的讲述渐渐转为攫取临窗病床的念头, 以致面对叙述者病危, 见死不救;在叙述者死后, 占据了临窗的床位, 当他用力支撑起身体看窗外时, 所见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从描述的篇幅中, 作品把矛盾聚焦点聚集在想占据临窗床位的聆听者身上, 着力刻画聆听者心理变化的历程, 从平和的享受——嫉妒——内心自责———攫取与放弃的选择———见死不救———舒坦占据, 一步步的强化到了见死不救冷漠的程度, 从而批判了聆听者狭隘自私的阴暗心理。

(3) 关注细节

如鲁迅小说《祝福》两处描写祥林嫂的衣着都是“头上扎着白头绳, 乌裙, 蓝夹袄, 月白背心”。这个细节描写有何深刻含义呢?有的学生回答是以不变衬她的变, 衬托眼睛的变化,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透过眼睛的变化, 看出人物内心的变化。有的学生说属于“守孝”的衣着, 看出人物善良、质朴的性格。有的同学说祥林嫂这样的打扮是很美的, 是祥林嫂热爱生活的表现, 而生活不让她活, 反映了她所处的生活环境的险恶及黑暗, 要不得, 必须推翻这样的非人的世界, 也就深化了小说的反封建主题等等。甚至有的说祥林嫂没有其他衣服穿, 反映生活贫困。总之, 这个问题作者没有加以说明, 教参也没有谈及, 学生的回答也很有道理, 这样填补了作品的意义空白。

三.对“空白处”进行二次创作

小说的“空白”, 根据断裂距离的大小, 经常把它归为三类, 即线状空白、块状空白和雾遮式空白。

线状空白指的是作品中距离极细的空白。在这种空白中, 读者会取消和无视那些阻止或妨碍使作品简洁的内容, 如作品中同等内容的重复或段落间的跨度不大的省略。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中多处运用了省略号, 同样的符号但蕴涵的内容却不尽相同, 这时就要引导学生认真思考这些省略掉的“空白”是否相同, 作者这样表现的独特之处是什么。比如当闰土递过纸包时说:“冬天没有什么东西了, 这一点干青豆倒是自家晒在那里的, 请老爷——”这里省略的内容并不复杂, 学生基本上都能补充完整, “收下”或是“不要嫌弃”之类都可以。但要让学生明白鲁迅先生的良苦用心则需要同学们做深入思考。此时教师无须急忙道出答案, 而应该给予学生较为宽裕的时间, 让学生研读课文, 走进闰土的内心世界, 走进作者鲁迅的世界;考虑闰土见到阔别二十年现在已经是“老爷”的迅哥时的心理, 思考闰土这二十年来的生活状况, 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而这些问题都需要学生花费一定的时间去思考, 去探究, 也只有我们教师舍得在学生学习之后留一些时间给我们的学生, 让他们围绕教学内容进行活动, 学生才真正会有收获。真正明白鲁迅先生使用省略号的用意:这里的空白, 蕴涵闰土因所带的东西少而感到拿不出手、道不出口的难堪心理, 以及由于经济上的窘困和精神上的折磨所造成的麻木迂讷的性格, 还可以看到作为贫苦农民闰土和作为“老爷”的“我”之间的可怕的隔阂。

块状空白指的是小说在叙述过程中, 省略了部分情节, 使读者在表层叙述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延伸或重新组合使之正确完整。比如《祝福》中的主要人物祥林嫂, 本是一个老实而又胆小的寡妇, 她是因何逃到鲁镇来做工的呢?在讨论这个问题时, 我让学生自己设计补上这一段情节“空白”。大概因为小说前边曾经点出过祥林嫂家里有一个“严厉的婆婆”, 所以大多数学生都设计安排一个祥林嫂不堪婆婆虐待而被迫逃离夫家的情节。但是有一个学生思路却不相同。他认为祥林嫂既能干又能吃苦, 逆来顺受, 很容易满足, 既然如此, 那么只有一个原因使他逃离夫家, 那就是婆婆的“迫嫁”。因害怕被迫改嫁而出逃, 这样的设想, 符合人物的性格, 也使小说情节中祥林嫂被捆回去“嫁”到山里很自然地成为第一次迫嫁的继续。学生们能有这样独特而又持之有据的思考和想象, 是教师始料不及的, 又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即使它未必尽合作者的原意但却符合小说人物的性格和全篇的主旨, 而且反映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我当即对学生的设想给予充分的肯定。能获得这样的学习效果, 我认为是十分成功的。因为我觉得,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兴趣比教会他们读懂一篇课文要重要得多。

雾遮式空白叙述者在前部分叙述时, 先将故事原因遮住, 形成空白, 然后在距离适当的位置补出来。叙述者是知道故事的全过程的, 但叙述者故意对故事的起因或某一重要环节淡化描写不进行任何描述, 等故事临近结束时才突然告诉真相。如《窗》从文章的开始到结尾, 都存在着雾遮式的空白---在作品的结局, 聆听者“实现”了龌龊的愿望, “他”气喘吁吁地支撑起自己的病躯, 看到窗外竟是一堵光秃秃的墙!这个结局令读者感到意外, 刺激了阅读探究的愿望:这样的结局符合情理吗?如果合理, 在文中何处留下了因果链节点?从内容叙述中看有无伏笔?答案不难找到, 在作品的前半部分中, 已经埋下伏笔, “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外界”, 然而外界并非一定是美景。“其中一位病人经过允许”, “允许”的理由可以想见。“每当这时, 他就开始为同伴描述他所见的窗外的一切”。描述的目的性很强, 因此, 从内容叙述中看, “窗”外存在光秃秃的“墙”极有可能。当然, 学生也可以想像聆听者当时复杂的心情, 懊悔、沮丧、自我嘲讽、惭愧、自责、反省……小说的主体也顿然显现:对善良者的赞美, 对自私者的鞭挞。

篇4:小说欣赏中的二次创作

文学作品是艺术,艺术可留下空白,留下空间,留下未明确写出来的部分(或提示或暗示的东西。而这部分却耐人寻味,耐人思索,深刻有哲理。)一部作品问世,对作品的解读便留给了读者,也就是读者的二次创作。语文课堂上学生的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总是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或想象对文本进行一番新的补充、加工和改造,其实质就是二次创作的过程。因此,课堂上教师应对文章最易产生个性解读处指导学生进行二次创作,也就是常说的补白,以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为学生提供想象创新的空间。

巴尔扎克说,作家要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表现最大量的思想。小说中写得含蓄,留给读者想象空间的地方,往往是作品最精彩、最吸引人的“神来之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使学生更好地体味小说“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魅力,就应该深谙“二次创作”的艺术,指导学生“用心于着墨处”,在空白处咀嚼再三,用自己的想象去拓展思维的空间,用合理的形式构建文本的完整意义,丰富地再现作家创造的形象及精神内核,实现艺术的再创造,获得审美感悟的愉悦。

一、对“含蓄处”进行二次创作

(1)伸延标题

小说的标题,往往是能用最少的文字“惊人地表现最大量的思想”。如鲁迅小说《祝福》作者为何把这篇小说取名为“祝福”呢?这就得启发学生从全文内容看。什么地方写到祝福?作者紧扣住什么来展开情节的。“祝福”这个标题起什么作用?标题在表现主题方面起什么作用?通过这些问题的启发,学生便能自觉地开展二次阅读,去获取知识,从而进行二次创作,老师再总结,纠正偏差,肯定成绩,必定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如:鲁迅的《药》,标题“药”指什么?(指人血馒头)血是谁的?(是被害的革命者夏瑜的鲜血,给华小栓治病用。)这是不是“包好”的良药?为什么?小说是怎样围绕“药”来展开情节的?明线暗线是如何融合的'有何深刻含义?教学时既要适当的启发,又要留有余地让学生思考、捉摸、联想,进行二次创作,使学生产生求知欲,产生美感。

(2)巧续结尾

《孔乙己》一文结尾说“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给我们留下了人物结局的空白。我先让学生共同探究孔乙己悲剧形成的原因,再让学生通过阅读、讨论,进一步体会孔乙己最后一次在咸亨酒店的情景以及文章耐人寻味的结尾,然后抓住时机,引导学生自由地发挥联想和想象,让学生们讨论以至争论,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最后,我布置题为《孔乙己离开酒店之后》的续写练习,只要求想象合理,不强求一律,这样便于学生自由发挥,写出具有鲜明独创性的文章。有一位学生是这样续写的:

在人们的笑声中。孔乙己用那只沾满泥土的手艰难地爬出了酒店,刚才喝了一碗酒。现在他的心里舒畅多了,身上也暖和多了。一路上孔乙己心里一直愤愤不平,他想:“他们这些短衣帮也配笑我这个读书人吗?我被丁举人打毫无怨言,因为他和我一样也是一个读书人,只有读书人才配欺负我呀!”爬了很长一段路后,他觉得累了,刚才喝的那碗酒现在已不起作用,那寒风吹在脸上,像刀割了一样疼,肚子也唱起了空城计。于是,他找了一个破庙歇脚,他蜷缩在一个角落里,那件破棉袄一点也不遮风,他的脸已经冻得发紫,浑身颤抖着。不知不觉他竟睡着了。他做了一个美丽的梦:他考上了举人,自己穿着长衫喝着美酒,吃着好菜,他笑了,他带着微笑,永远地去了……

(3)补白对话

“补白”就是引导学生对文本含蓄简省之处进行大胆联想、想象、补充,从而发掘出文本更广阔的世界和更深邃的思想。这样对文本“空白”的二次创造,无疑是对学生阅读创新素质的很好培养。

如教鲁迅小说《祝福》,文中鲁四老爷有两处对话都仅有半截:“可恶!然而……”、“然而……”。就此。我引导学生根据人物本身的性格和具体的语言环境通过自己的合理想象补出文中省略的部分。当时学生的思维相当活跃,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对前一处对话,经过争论,学生对“可恶”里的潜台词和“然而”之后的“空白”大都取得一致意见:鲁四老爷之所以恼怒地说“可恶”,是觉得自己的尊严受到像卫老婆子这样一类“愚民”的冒犯而无法忍受;而“然而”这一语气的转换又自然地揭示出人物的封建卫道士性格,因为捆走祥林嫂的是她的婆婆,自然也就是天经地义的了。对后一处对话中“然而”后的“空白”,学生的争论则激烈得多。“补白”也多种多样。有的认为后半句是“你不要再找当过寡妇的来”,有的认为是“你还能找得到这么当使的人么”。也有的认为空白部分是“你不要把人荐来又把人捆走”等等。通过这样的“补白”训练,有利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同时也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小说人物的性格特点,体会鲁迅先生描写人物对话的简练、含蓄和精妙。诸如此类的艺术“空白”以及相应的“补白”训练。《故乡》中闰土断断续续说了几句,便“只有摇头……沉默了片刻,便拿起烟管来默默地吸烟了”。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语境暗示对以上几处“空白”进行填补,进而会更深入地领会文本意蕴。

二、对“着墨处”进行二次创作

(1)关注时空。

在小说家眼里,他要面对两个时空,一个是真实世界的时空,一个是小说家创造的艺术时空。艺术时空包孕过去和未来的瞬间,可以蕴含丰富的生活定义、深刻的历史和人生哲理。空间内涵越深刻,越可以丰富小说的内涵。有时小说发生的时空背景,在随着情节推进过程中渐渐成为故事情节的核心。如澳大利亚作者泰格特的微型小说《窗》,作者把空间定为只能容得下两位病人的窄小的“病房”,“病房设有一扇门和一个窗户,门通向走廊,透过窗,可以看到外界”。知道了故事发生的空间,有必要让学生猜想这“空间”里将会发生的故事:两人在病房中相处融洽吗?病能治愈吗?窗外的美景会激发病人生存的希望吗?等等,激起阅读的兴趣,引发对时空的思考。

空间在推进情节发展中由背景转为一个道具。作为空间之一的“窗”,作者花了1/3的篇幅描绘了窗外的一幅幅美

景:湖中漫游的天鹅、孩子们的嬉戏、恋人们的散步、网球场的比赛……为什么对于窗外景色作出如此详尽的描写呢?其实,“窗”已经从故事发生的背景转成了故事发展的核心道具了。“窗”成了生命的象征、利益的象征,它把叙述者和聆听者两种矛盾对立的人物串联起来,也把小说主题突现出来,面对死亡与生存,利已与利人,两种人的态度如何。

(2)关注情节。

从情节发展的前因后果中找出文中的一个主要情节,发现聚焦于爆发点的主要矛盾,归纳某种发亮点的人物性格元素,提炼出小说的一个主旨。如《窗》,作者描述了发生在两位病人之间的故事。窄小的病房只能容下两个病重的人,不妨把两位病人视为叙述者和聆听者。叙述者坐在临窗的位置每天在固定的时间为聆听者描述窗外美好的景物,聆听者由原来的享受临窗者的讲述渐渐转为攫取临窗病床的念头,以致面对叙述者病危,见死不救;在叙述者死后,占据了临窗的床位,当他用力支撑起身体看窗外时,所见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从描述的篇幅中,作品把矛盾聚焦点聚集在想占据临窗床位的聆听者身上,着力刻画聆听者心理变化的历程,从平和的享受——嫉妒——内心自责——攫取与放弃的选择——见死不救——舒坦占据,一步步的强化到了见死不救冷漠的程度,从而批判了聆听者狭隘自私的阴暗心理。

(3)关注细节

如鲁迅小说《祝福》两处描写祥林嫂的衣着都是“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这个细节描写有何深刻含义呢?有的学生回答是以不变衬她的变,衬托眼睛的变化,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眼睛的变化,看出人物内心的变化。有的学生说属于“守孝”的衣着,看出人物善良、质朴的性格。有的同学说祥林嫂这样的打扮是很美的,是祥林嫂热爱生活的表现,而生活不让她活,反映了她所处的生活环境的险恶及黑暗,要不得,必须推翻这样的非人的世界,也就深化了小说的反封建主题等等。甚至有的说祥林嫂没有其他衣服穿,反映生活贫困。总之,这个问题作者没有加以说明,教参也没有谈及,学生的回答也很有道理,这样填补了作品的意义空白。

三、对“空白处”进行二次创作

小说的“空白”,根据断裂距离的大小,经常把它归为三类,即线状空白、块状空白和雾遮式空白。

线状空白指的是作品中距离极细的空白。在这种空白中,读者会取消和无视那些阻止或妨碍使作品简洁的内容,如作品中同等内容的重复或段落间的跨度不大的省略。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中多处运用了省略号,同样的符号但蕴涵的内容却不尽相同,这时就要引导学生认真思考这些省略掉的“空白”是否相同,作者这样表现的独特之处是什么。比如当闰土递过纸包时说:“冬天没有什么东西了,这一点干青豆倒是自家晒在那里的,请老爷——”这里省略的内容并不复杂,学生基本上都能补充完整,“收下”或是“不要嫌弃”之类都可以。但要让学生明白鲁迅先生的良苦用心则需要同学们做深入思考。此时教师无须急忙道出答案,而应该给予学生较为宽裕的时间,让学生研读课文,走进闰土的内心世界,走进作者鲁迅的世界;考虑闰土见到阔别二十年现在已经是“老爷”的迅哥时的心理,思考闫土这二十年来的生活状况,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而这些问题都需要学生花费一定的时间去思考,去探究,也只有我们教师舍得在学生学习之后留一些时间给我们的学生,让他们围绕教学内容进行活动,学生才真正会有收获。真正明白鲁迅先生使用省略号的用意:这里的空白,蕴涵闰土因所带的东西少而感到拿不出手、道不出口的难堪心理,以及由于经济上的窘困和精神上的折磨所造成的麻木迂讷的性格,还可以看到作为贫苦农民闫土和作为“老爷”的“我”之间的可怕的隔阂。

块状空白指的是小说在叙述过程中,省略了部分情节,使读者在表层叙述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延伸或重新组合使之正确完整。比如《祝福》中的主要人物祥林嫂,本是一个老实而又胆小的寡妇,她是因何逃到鲁镇来做工的呢?在讨论这个问题时,我让学生自己设计补上这一段情节“空白”。大概因为小说前边曾经点出过祥林嫂家里有一个“严厉的婆婆”,所以大多数学生都设计安排一个祥林嫂不堪婆婆虐待而被迫逃离夫家的情节。但是有一个学生思路却不相同。他认为样林嫂既能干又能吃苦,逆来顺受,很容易满足,既然如此,那么只有一个原因使他逃离夫家,那就是婆婆的“迫嫁”。因害怕被迫改嫁而出逃,这样的设想,符合人物的性格,也使小说情节中祥林嫂被捆回去“嫁”到山里很自然地成为第一次迫嫁的继续。学生们能有这样独特而又持之有据的思考和想象,是教师始料不及的,又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即使它未必尽合作者的原意但却符合小说人物的性格和全篇的主旨,而且反映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我当即对学生的设想给予充分的肯定。能获得这样的学习效果,我认为是十分成功的。因为我觉得。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兴趣比教会他们读懂一篇课文要重要得多。

雾遮式空白叙述者在前部分叙述时,先将故事原因遮住。形成空白,然后在距离适当的位置补出来。叙述者是知道故事的全过程的,但叙述者故意对故事的起因或某一重要环节淡化描写不进行任何描述,等故事临近结束时才突然告诉真相。如《窗》从文章的开始到结尾,都存在着雾遮式的空白一在作品的结局,聆听者“实现”了(齿星)龊的愿望,“他”气喘吁吁地支撑起自己的病躯,看到窗外竟是一堵光秃秃的墙!这个结局令读者感到意外,刺激了阅读探究的愿望:这样的结局符合情理吗?如果合理,在文中何处留下了因果链节点?从内容叙述中看有无伏笔?答案不难找到,在作品的前半部分中,已经埋下伏笔,“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外界”,然而外界并非一定是美景。“其中一位病人经过允许”,“允许”的理由可以想见。“每当这时,他就开始为同伴描述他所见的窗外的一切”。描述的目的性很强,因此,从内容叙述中看,“窗”外存在光秃秃的“墙”极有可能。当然,学生也可以想像聆听者当时复杂的心情,懊悔、沮丧、自我嘲讽、惭愧、自责、反省……小说的主体也顿然显现:对善良者的赞美。对自私者的鞭挞。

篇5:故事中的二次函数

初中函数教学是一个重点,在教学时要努力挖掘身边的材料,以便充分调动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让学生体会数学源于生活,数学用于生活。

针对以往学生在教学后存在的种种现象,我在教学教学一次函数时进行了改动,首先给学生讲述一个故事:据说,在一次国际性会议上,来自世界各地的许多数学家共进早餐。一位法国数学家突然向在场的人们提出了一个被他认为是“最困难”的问题:某轮船公司每天中午都有一艘轮船从哈佛开往纽约,并且每天的同一时刻也有一艘轮船从纽约开往哈佛,轮船在途中所花的时间都是七天,假设它们都是匀速航行在同一条直线上,问今天中午从哈佛开出的轮船,在开往纽约的航行过程中,将会遇到几艘同一公司的轮船从对面开来(包括在两港口相遇)。一时竟真的难住了数学家们,尽管为此进行探讨和争论,但得到的答案并不一致,也就是说这次会议并没有真正解决这个问题。事后许久,才有一位数学家实验性地挂出了一个简单到几乎小学生都能看懂的图形,从而宣告问题的解决。在讲故事的时候,课堂上静悄悄的,所有的学生无一例外都被故事吸引过来,后来他们跃跃欲试地要寻求答案,于是把话题一转,说:“其实,这个奥秘用咱们学过的知识就可以解决”。“那么用我们学过的什么知识解决呢?请大家回忆一下一次函数。”这时学生就开动脑筋,分别说出了关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如何求解析式、一次函数的图像、图像上的交点等。-----当同学们将基本知识点回顾得差不多时,我趁热打铁,说“你们回答得都非常正确,这些都是解决函数问题的知识,可是大家会用吗?比如:观察图像与解析式关系,方程组与交点的关系,方程与函数的关系等等,这节课我们就要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课堂中首先是抛给学生两个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先对这类习题有个初步的研究方案,然后才出示一个这样的问题:如图,表示一辆自行车和一辆摩托车沿相同的路线由甲地到乙地行驶过程的函数图像,两地间的路程是80km,请根据图像回答下面的问题:

(1)

1、谁出发的较早?早多长时间?谁先到达乙地较早?早多长时间?(2)

2、两人在途中行驶的速度分别是多少?(3)

3、请你分别求出表示自行车和摩托车行驶过程的函数解析式;(4)

篇6:《图形的二次分类》教学反思

1.师与生

在此次教学中,老师与学生的配合还算是比较默契的。首先,我并没有为自己戴上“教师”的帽子。在课程的一开始,我就用一个与教学有关的小魔术来和幼儿“套近乎”,使幼儿开始对听课老师所产生的好奇与紧张感抛至九霄。

在后来的幼儿自行练习环节环节中,有一个小朋友将三角形与正方形放在了同一个方框里。我轻轻对她说:“海燕,你把三角形送错‘家’了!”而她旁边的源源则立刻说:“三角形只是到正方形家里玩玩。”面对这样的回答,我不知所措的同时也被他的思维与想象力所折服。思考片刻后,我对他说:“三角图形宝贝的`妈妈正在家里等他呢,所以他必须回家,让妈妈放心。”既巧妙的回答了源源的话,又明确的告诉海燕,不同的图形宝贝应当看清楚条件分类。

2.教与学

本次教学的教法,我用一个《解救图形宝贝》的故事贯穿始终。给孩子一个能解救图形宝贝的“小勇士”的角色,让他们充满激情的完成“解救任务”,让他们充满兴趣的完成学习任务。在玩中认真地学,在学中快乐地玩。看着孩子脸上充满“我不怕”、“快点、快点”的表情时候,我非常安慰。

在最后自行练习的环节中,有一名幼儿没有完成图形的二次分类。从结果来看,孩子们学得似乎都很好,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也教高。但是在课程结束后,我却对自己的教法产生了些许不满。我将在第三点中谈到。

3.得与失

这次教学,能把握住孩子的注意力与兴致是我最大的收获。在教学上还有令我深思的地方。目标达成度高的同时,似乎有一条无形的绳索,绳索的一头被老师牵引着,绳索的另一头是孩子正在一步一步完成老师早就设计好的路。儿童教育观认为:“幼儿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达,而是注重儿童情感态度和儿童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该做的是在旁的指导而不是在前的牵引。我的这堂课,教师的主体地位比较明显,真正的突出学生的主导作用是我以后的教学中所需要加强与注重的。

上一篇:体液实习自我总结下一篇:浮士德大学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