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学期国学经典

2024-04-15

五年级下学期国学经典(精选6篇)

篇1:五年级下学期国学经典

wǔniánjíguóxuéjīngdiǎnsòngdúdà五 年 级 国 学 经 典 诵 读 ——《大

xué

学 》

dìyīzhāng第 一 章

dàxuãzhīdàozàimíngmíngdãzàiqīnmínzài大 学 之 道,在 明 明 德,在 亲 民,在 zhǐyúzhìshànzhīzhǐãrhîuyǒudìngdìngãrhîu止 于 至 善。知 止 而 后 有 定,定 而 后 nãngjìngjìngãrhîunãngānānãrhîunãnglǜlǜãr能 静,静 而 后 能 安,安 而 后 能 虑,虑 而 hîunãngdãwùyǒuběnmîshìyǒuzhōngshǐzhīsuǒ后 能 得。物 有 本 末,事 有 终 始。知 所 xiānhîuzãjìndàoyǐ先 后,则近道 矣。

gǔzhīyùmíngmíngdãyútiānxiàzhěxiānzhìqí古 之 欲 明 明 德 于 天 下 者,先 治 其 guïyùzhìqíguïzhěxiānqíqíjiāyùqíqíjiāzhě国。欲 治 其 国 者,先 齐 其 家 ;欲 齐 其 家 者,xiānxiūqíshēnyùxiūqíshēnzhěxiānzhângqíxīn先 修 其 身 ;欲 修 其 身 者,先 正 其 心 ;yùzhângqíxīnzhěxiānchãngqíyìyùchãngqíyì欲 正 其 心 者,先 诚 其 意 ;欲 诚 其 意 zhěxiānzhìqízhīzhìzhīzàigãwù者,先 致 其 知 ;致 知 在 格 物。

wùgããrhîuzhīzhìzhīzhìãrhîuyìchãngyì物 格 而 后 知 至,知 至 而 后 意 诚,意 chãngãrhîuxīnzhângxīnzhângãrhîushēnxiūshēn诚 而 后 心 正,心 正 而 后 身 修,身 xiūãrhîujiāqíjiāqíãrhîuguïzhìguïzhìãrhîu修 而 后 家 齐,家 齐 而 后 国 治,国 治 而 后 tiānxiàpíng天 下平。

zìtiānzǐyǐzhìyúshùrãnyīshìjiēyǐxiūshēnwãi自 天 子 以 至 于 庶 人,壹 是 皆 以 修 身 为 běnqíběnluànãrmîzhìzhěfǒuyǐqísuǒhîuzhě本。其 本 乱 而 末 治 者 否 矣。其 所 厚 者 báoãrqísuǒbáozhěhîuwâizhīyǒuyě薄,而 其 所 薄 者 厚,未 之 有 也。

dìârzhāng第 二 章

kānggàoyuēkâmíngdãtàijiǎyuēgùdì《康 诰 》曰 :“克 明 德。”《太 甲 》曰 :“顾 諟 tiānzhīmíngmìngdìdiǎnyuē天 之 明 命。”《帝 典 》曰 : kâmíngjùndãjiēzìmíngyě“克 明 峻 德。”皆 自 明 也。

dìsānzhāng第 三 章

tāngzhīpánmíngyuēgǒurìxīnrìrìxīnyîu汤 之 《盘 铭 》曰 :“苟 日 新,日 日 新,又

rìxīnkānggàoyuēzuoxīnmínshīyuē日 新。”《康 诰 》曰 :“作 新 民。”《诗 》曰 :zhōusuījiùbāngqímìngwãixīnshìgùjūnzǐwú“周 虽 旧 邦,其 命 维 新。”是 故 君 子 无 suǒbúyîngqíjí所 不 用 其 极。

dìsìzhāng第 四 章

shīyúnbāngjīqiānlǐwãimínsuǒzhǐshī《诗 》云 :“邦 畿 千 里,维 民 所 止。《”诗 》yúnmínmánhuángniǎozhǐyúqiūyú云 :“缗 蛮 黄 鸟,止 于 丘 隅。”

zǐyuēyúzhǐzhīqísuǒzhǐkěyǐrãnãrbúrúniǎo子 曰 :“于 止,知 其 所 止,可 以 人 而 不 如 鸟 hūshīyúnmùmùwãnwángyūjīxījìng乎 ?”《诗 》云 :“穆 穆 文 王,於 缉 熙 敬 zhǐwãirãnjūnzhǐyúrãnwãirãnchãnzhǐyújìng止!”为 人 君,止 于 仁 ;为 人 臣,止 于 敬 ;wãirãnzǐzhǐyúxiàowãirãnfùzhǐyúcíyǔguïrãn为 人 子,止 于 孝 ;为 人 父,止 于 慈 ;与 国 人 jiāozhǐyúxìn交,止 于 信。

shīyúnzhānbǐqíàolùzhúyīyīyǒufěijūn《诗 》云 :“瞻 彼 淇 澳,菉 竹 猗 猗。有 斐 君 zǐrúqiērúcuōrúzhuïrúmïsâxīxiànxīhâxī子,如 切 如 磋,如 琢 如 磨。瑟 兮 僴 兮,赫 兮

xuānxīyǒufěijūnzǐzhōngbúkěxuānxīrúqiērú喧 兮。有 斐 君 子,终 不 可 諠 兮!”“如 切 如 cuōzhědàoxuãyěrúzhuïrúmïzhězìxiūyě磋 ”者,道 学 也。“如 琢 如 磨 ”者,自 修 也。sâxīxiànxīzhěxúnlìyěhâxīxuānxīzhěwēi“瑟 兮 僴 兮 ”者,恂 慄 也。“赫 兮 喧 兮 ”者,威 yíyěyǒufěijūnzǐzhōngbúkěxuānxīzhědào仪 也。“有 斐 君 子,终 不 可 諠 兮 ”者,道 shângdãzhìshànmínzhībúnãngwàngyě盛 德 至 善,民 之 不 能 忘 也。

shīyúnwūhūqiánwángbúwàngjūnzǐxián《诗 》云 :“於 戏,前 王 不 忘!”君 子 贤 qíxiánãrqīnqíqīnxiǎorãnlâqílâãrlìqílìcǐ其 贤 而 亲 其 亲,小 人 乐 其 乐 而 利 其 利,此 yǐmîshìbúwàngyě以 没 世 不 忘 也。

dìwǔzhāng第 五 章

zǐyuētīngsîngwúyïurãnyěbìyěshǐwúsîng子 曰 :“听 讼,吾 犹 人 也。必 也 使 无 讼 hūwúqíngzhěbúdãjìnqícídàwâimínzhìcǐwâi乎!”无 情 者 不 得 尽 其 辞。大 畏 民 志,此 谓 zhīběn知 本 ”。

dìliùzhāng第 六 章

suǒwèizhìzhīzàigéwùzhěyányùzhìwúzhīzhī所 谓 致 知 在 格 物 者,言 欲 致 吾 之 知,zàijíwùérqióngqílǐyěgàirénxīnzhīlíngmòbú在 即 物 而 穷 其 理 也。盖 人 心 之 灵,莫 不 yǒuzhīértiānxiàzhīwùmòbúyǒulǐwéiyúlǐyǒu有 知,而 天 下 之 物,莫 不 有 理。惟 于 理 有 wèiqiónggùqízhīyǒuwèijìnyěshìyǐdàxuéshǐ未 穷,故 其 知 有 未 尽 也。是 以 《大 学 》始 jiàobìshǐxuézhějífántiānxiàzhīwùmòbúyīnqí教 , 必 使 学 者 即 凡 天 下 之 物 , 莫 不 因 其 yǐzhīzhīlǐéryìqióngzhīyǐqiúzhìhūqíjízhìyú已 知 之 理 而 益 穷 之 , 以 求 至 乎 其 极。至 于 yònglìzhījiǔyīdànhuōránguàntōngyānzézhòng用 力 之 久,一 旦 豁 然 贯 通 焉,则 众 wùzhībiǎolǐjīngcūwúbúdàoãrwúxīnzhīquántǐ物 之 表 里 精 粗 无 不 到,而 吾 心 之 全 体 dàyòngwúbúmíngyǐcǐwèiwùgécǐwèizhīzhīzhì大 用 无 不 明 矣。此 谓 物 格。此 谓 知 之 至 yěcǐzhāngwãizhūxībǔchuán也。(此 章 为 朱 熹 补 传)

dìqīzhāng第 七 章

suǒwâichãngqíyìzhěwúzìqīyěrúââchîu所 谓 诚 其 意 者,毋 自 欺 也。如 恶 恶 臭,rúhàohàosâcǐzhīwâizìqiāngùjūnzǐbìshânqí如 好 好 色,此 之 谓 自 谦。故 君 子 必 慎 其

dúyěxiǎorãnxiánjūwãibúshànwúsuǒbúzhìjiàn独 也。小 人 闲 居 为 不 善,无 所 不 至,见 jūnzǐãrhîuyànrányǎnqíbúshànãrzhùqíshàn君 子 而 后 厌 然,掩 其 不 善,而 著 其 善。rãnzhīshìjǐrújiànqífâigānránzãhãyìyǐcǐ

人 之 视 己,如 见 其 肺 肝 然,则 何 益 矣。此 wâichãngyúzhōngxíngyúwàigùjūnzǐbìshânqídú谓 诚 于 中,形 于 外,故 君 子 必 慎 其 独 yězēngzǐyuēshímùsuǒshìshíshǒusuǒzhǐqí也。曾 子 曰 :“十 目 所 视,十 手 所 指,其 yánhūfùrùnwūdãrùnshēnxīnguǎngtǐpángù严 乎!”富 润 屋,德 润 身,心 广 体 胖。故 jūnzǐbìchãngqíyì君 子 必 诚 其 意。

dìbāzhāng

第 八 章

suǒwâixiūshēnzàizhângqíxīnzhěshēnyǒusuǒ所 谓 修 身 在 正 其 心 者,身 有 所 fânzhìzãbúdãqízhângyǒusuǒkǒngjùzãbúdãqí忿 懥,则 不 得 其 正,有 所 恐 惧,则 不 得 其 zhângyǒusuǒhǎolâzãbúdãqízhângyǒusuǒyōu正,有 所 好 乐,则 不 得 其 正,有 所 忧 huànzãbúdãqízhângxīnbúzàiyānshìãrbújiàn患,则 不 得 其 正。心 不 在 焉,视 而 不 见,tīngãrbúwãnshíãrbúzhīqíwâicǐwâixiūshēnzài听 而 不 闻,食 而 不 知 其 味。此 谓 修 身 在

zhângqíxīn正 其 心。

dìjiǔzhāng第 九 章

suǒwâiqíqíjiāzàixiūqíshēnzhěrãnzhīqísuǒ所 谓 齐 其 家 在 修 其 身 者,人 之 其 所 qīnàiãrpìyānzhīqísuǒjiànâãrpìyānzhīqí亲 爱 而 辟 焉,之 其 所 贱 恶 而 辟 焉,之 其 suǒwâijìngãrpìyānzhīqísuǒāijīnãrpìyānzhī所 畏 敬 而 辟 焉,之 其 所 哀 矜 而 辟 焉,之 qísuǒáoduîãrpìyāngùhǎoãrzhīqíââãrzhī其 所 敖 惰 而 辟 焉。故 好 而 知 其 恶,恶 而 知 qíměizhětiānxiàxiānyǐgùyànyǒuzhīyuērãnmî其 美 者,天 下 鲜 矣。故 谚 有 之 曰 :“人 莫 zhīqízǐzhīâmîzhīqímiáozhīshuîcǐwâishēn知 其 子 之 恶,莫 知 其 苗 之 硕。”此 谓 身 búxiūbúkěyǐqíqíjiā不 修 不 可 以 齐 其 家。

dìshízhāng第 十 章

suǒwâizhìguïbìxiānqíqíjiāzhěqíjiābúkějiào所 谓 治 国 必 先 齐 其 家 者,其 家 不 可 教 ãrnãngjiàorãnzhěwúzhīgùjūnzǐbúchūjiāãrchãng而 能 教 人 者,无 之。故 君 子 不 出 家 而 成 jiàoyúguïxiàozhěsuǒyǐshìjūnyědìzhěsuǒyǐ教 于 国。孝 者,所 以 事 君 也 ;弟 者,所 以

shìzhǎngyěcízhěsuǒyǐshǐzhîngyěkānggào事 长 也 ;慈 者,所 以 使 众 也。《康 诰 》yuērúbǎochìzǐxīnchãngqiúzhīsuībúzhōngbú曰 :“如 保 赤 子。”心 诚 求 之,虽 不 中 不 yuǎnyǐwâiyǒuxuãyǎngzǐãrhîujiàzhěyěyījiārãn远 矣。未 有 学 养 子 而 后 嫁 者 也。一 家 仁,yīguïxìngrãnyījiāràngyīguïxìngràngyīrãntān一 国 兴 仁 ;一 家 让,一 国 兴 让 ;一 人 贪 lìyīguïzuîluànqíjīrúcǐcǐwâiyīyánfânshì戾,一 国 作 乱 :其 机 如 此。此 谓 一 言 偾 事,yīrãndìngguïyáoshùnshuàitiānxiàyǐrãnãrmín一 人 定 国。尧、舜 率 天 下 以 仁,而 民 cïngzhījiãzhîulǜtiānxiàyǐbàoãrmíncïngzhī从 之。桀、纣 率 天 下 以 暴,而 民 从 之。qísuǒlìngfǎnqísuǒhàoãrmínbúcïngshìgùjūnzǐ其 所 令 反 其 所 好,而 民 不 从。是 故 君 子 yǒuzhūjǐãrhîuqiúzhūrãnwúzhūjǐãrhîufēizhū有 诸 己 而 后 求 诸 人,无 诸 己 而 后 非 诸 rãnsuǒcánghūshēnbúshùãrnãngyùzhūrãnzhěwâi人。所 藏 乎 身 不 恕,而 能 喻 诸 人 者,未 zhīyǒuyěgùzhìguïzàiqíqíjiā之 有 也。故 治 国 在 齐 其 家。

shīyúntáozhīyāoyāoqíyâzhēnzhēnzhī《诗 》云 :“桃 之 夭 夭,其 叶 蓁 蓁。之 zǐyúguīyíqíjiārãnyíqíjiārãnãrhîukěyǐjiào子 于 归,宜 其 家 人。”宜 其 家 人,而 后 可 以 教 guïrãnshīyúnyíxiōngyídìyíxiōngyídìãr国 人。《诗 》云 :“宜 兄 宜 弟。”宜 兄 宜 弟,而

hîukěyǐjiàoguïrãnshīyúnqíyíbútuīzhâng后 可 以 教 国 人。《诗 》云 :“其 仪 不 忒,正 shìsìguïqíwãifùzǐxiōngdìzúfǎãrhîumínfǎ是 四 国。”其 为 父 子 兄 弟 足 法,而 后 民 法 zhīyěcǐwâizhìguïzàiqíqíjiā之 也。此 谓 治 国 在 齐 其 家。

dìshíyīzhāng第 十 一 章

suǒwâipíngtiānxiàzàizhìqíguïzhěshànglǎolǎo所 谓平天 下 在 治 其 国 者,上 老 老 ãrmínxìngxiàoshàngzhǎngzhǎngãrmínxìngdì而 民 兴 孝,上 长 长 而 民 兴 弟,shàngxùgūãrmínbúbâishìyǐjūnzǐyǒujiãjǔzhī上 恤 孤 而 民 不 倍,是 以 君 子 有 絜 矩 之 dàoyěsuǒâyúshàngwúyǐshǐxiàsuǒâyúxiàwú道 也。所 恶 于 上,毋 以 使 下,所 恶 于 下,毋 yǐshìshàngsuǒâyúqiánwúyǐxiānhîusuǒâyú以 事 上 ;所 恶 于 前,毋 以 先 后 ;所 恶 于 hîuwúyǐcïngqiánsuǒâyúyîuwúyǐjiāoyúzuǒ后,毋 以 从 前 ;所 恶 于 右,毋 以 交 于 左 ;suǒâyúzuǒwúyǐjiāoyúyîucǐzhīwâijiãjǔzhī所 恶 于 左,毋 以 交 于 右 ;此 之 谓 絜 矩 之 dào道。

shīyúnlâzhījūnzǐmínzhīfùmǔmínzhī《诗 》云 :“乐 只 君 子,民 之 父 母。”民 之

suǒhǎohǎozhīmínzhīsuǒââzhīcǐzhīwâimín所 好 好 之,民 之 所 恶 恶 之,此 之 谓 民 zhīfùmǔshīyúnjiãbǐnánshānwãishíyányán之 父 母。《诗 》云 :“节 彼 南 山,维 石 岩 岩。hâhâshīyǐnmínjùěrzhānyǒuguïzhěbúkěyǐbú赫 赫 师 尹,民 具 尔 瞻。”有 国 者 不 可 以 不 shânpìzãwãitiānxiàliáoyǐshīyúnyīnzhīwâi慎,辟 则 为 天 下 僇 矣。《诗 》云 :“殷 之 未 sàngshīkâpâishàngdìyíjiānyúyīnjùnmìngbú丧 师,克 配 上 帝。仪 监 于 殷,峻 命 不 yìdàodãzhîngzãdãguïshīzhîngzãshīguïshì易。”道 得 众 则 得 国,失 众 则 失 国。是 gùjūnzǐxiānshânhūdãyǒudãcǐyǒurãnyǒurãncǐ故 君 子 先 慎 乎 德。有 德 此 有 人,有 人 此 yǒutǔyǒutǔcǐyǒucáiyǒucáicǐyǒuyîngdãzhěběn有 土,有 土 此 有 财,有 财 此 有 用。德 者 本 yěcáizhěmîyěwàiběnnâimîzhēngmínshīduï也,财 者 末 也。外 本 内 末,争 民 施 夺。shìgùcáijùzãmínsàncáisànzãmínjùshìgùyán是 故 财 聚 则 民 散,财 散 则 民 聚。是 故 言 bâiãrchūzhěyìbâiãrrùhuîbâiãrrùzhěyìbâiãr悖 而 出 者,亦 悖 而 入 ;货 悖 而 入 者,亦 悖 而 chū出。

kānggàoyuēwãimìngbúyúchángdàoshànzã《康 诰 》曰 :“惟 命 不 于 常。”道 善 则 dãzhībúshànzãshīzhīyǐchǔshūyuēchǔguï得 之,不 善 则 失 之 矣。《楚 书 》曰 :“楚 国

wúyǐwãibǎowãishànyǐwãibǎojiùfànyuēwáng无 以 为 宝,惟 善 以 为 宝。”舅 犯 曰 :“亡 rãnwúyǐwãibǎorãnqīnyǐwãibǎoqínshìyuē人 无 以 为 宝,仁 亲 以 为 宝。”《秦 誓 》曰 :ruîyǒuyīgâchãnduànduànxīwútājìqíxīnxiūxiū“若 有 一 个 臣,断 断 兮 无 他 技,其 心 休 休 yānqírúyǒurïngyānrãnzhīyǒujìruîjǐyǒuzhī焉,其 如 有 容 焉。人 之 有 技,若 己 有 之 ;rãnzhīyànshângqíxīnhǎozhībúchìruîzìqíkǒu人 之 彦 圣,其 心 好 之,不 啻 若 自 其 口 chūshínãngrïngzhīyǐnãngbǎowǒzǐsūnlímín出。实 能 容 之,以 能 保 我 子 孙 黎 民,shàngyìyǒulìzāirãnzhīyǒujìmàojíyǐâzhī尚 亦 有 利 哉!人 之 有 技,媢 嫉 以 恶 之 ;rãnzhīyànshângãrwãizhībǐbútōngshíbúnãng人 之 彦 圣,而 违 之,俾 不 通 :实 不 能 rïngyǐbúnãngbǎowǒzǐsūnlímínyìyuēdài容,以 不 能 保 我 子 孙 黎 民,亦 曰 殆 zāiwãirãnrãnfàngliúzhībângzhūsìyíbúyǔtong哉!”唯 仁 人 放 流 之,迸 诸 四 夷,不 与 同 zhōngguïcǐwâiwãirãnrãnwãinãngàirãnnãngâ中 国。此 谓 唯 仁 人 为 能 爱 人,能 恶 rãnjiànxiánãrbúnãngjǔjǔãrbúnãngxiānmìngyě人。见 贤 而 不 能 举,举 而 不 能 先,命 也 ;jiànbúshànãrbúnãngtuìtuìãrbúnãngyuǎnguîyě见 不 善 而 不 能 退,退 而 不 能 远,过 也。hǎorãnzhīsuǒâârãnzhīsuǒhǎoshìwâifúrãn好 人 之 所 恶,恶 人 之 所 好,是 谓 拂 人 zhīxìngzāibìdǎifūshēn之 性,灾 必 逮 夫 身。

shìgùjūnzǐyǒudàdàobìzhōngxìnyǐdãzhījiāo是 故 君 子 有 大 道,必 忠 信 以 得 之,骄 tàiyǐshīzhīshēngcáiyǒudàdàoshēngzhīzhě泰 以 失 之。生 财 有 大 道,生 之 者 zhîngshízhīzhěguǎwãizhīzhějíyîngzhīzhě众,食 之 者 寡,为 之 者 疾,用 之 者 shūzãcáihãngzúyǐrãnzhěyǐcáifāshēnbúrãnzhě舒,则 财 恒 足 矣。仁 者 以 财 发 身,不 仁 者 yǐshēnfācáiwâiyǒushànghǎorãnãrxiàbúhǎoyìzhě以 身 发 财。未 有 上 好 仁 而 下 不 好 义 者 yěwâiyǒuhǎoyìqíshìbúzhōngzhěyěwâiyǒufǔkù也,未 有 好 义 其 事 不 终 者 也,未 有 府 库 cáifēiqícáizhěyěmângxiànzǐyuēchùmǎchãngbú财 非 其 财 者 也。孟 献 子 曰 :“畜 马 乘 不 cháyújītúnfábīngzhījiābúchùniúyángbǎichãng察 于 鸡 豚,伐 冰 之 家 不 畜 牛 羊,百 乘 zhījiābúchùjùliǎnzhīchãnyǔqíyǒujùliǎnzhīchãn之 家 不 畜 聚 敛 之 臣。与 其 有 聚 敛 之 臣,níngyǒudàochãncǐwâiguïbúyǐlìwãilìyǐyìwãi宁 有 盗 臣。”此 谓 国 不 以 利 为 利,以 义 为 lìyězhǎngguïjiāãrwùcáiyîngzhěbìzìxiǎorãnyǐ利 也。长 国 家 而 务 财 用 者,必 自 小 人 矣。bǐwãishànzhīxiǎorãnzhīshǐwãiguïjiāzāihàibìng彼 为 善 之,小 人 之 使 为 国 家,灾 害 并 zhìsuīyǒushànzhěyìwúrúzhīhãyǐcǐwâiguïbú至。虽 有 善 者,亦 无 如 之 何 矣!此 谓 国 不 yǐlìwãilìyǐyìwãilìyě以 利 为 利,以 义 为 利 也。

篇2:五年级下学期国学经典

(一)教学时间:2016、2、29 教案序号:1 课型:新授课

一、教学目标:

1、读懂《论语》(上)相关内容,初步理解文字内容,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

2、塑造学生们的人格,提升学生的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句子。

2、在学生琅琅上口的基础上,帮助学生了解句子的意思。

难点:塑造学生们的人格,提升学生的素养。

三、教具、学具的使用:

国学课本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论语》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二、读文理解诗的内容

出示: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1、朗读课文

①范读

②全班齐读

感知课文内容。多读几遍,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根据朗读的语气、语调和停顿等,理解句子的意思。

③正音、正字

2、理解课文内容

①理解重点词语

a.教师导学

学习文言文,首先要掌握和积累一定量的文言词汇。文言文中的基本词汇大多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这好理解。但有些词,古今意义发生变化。另外,一些文言虚词,如“之”、“乎”、“者”、“也”之类,意思比较宽泛,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的意思可能不同。这就需要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

b.自主、合作、探究

先仔细读几遍,理解各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如果开始不理解懂,试着再读几遍。实在理解不了的,将问题提出来。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句子理解词义,根据词义理解句子。

②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导学:

关于课文翻译,教师可以根据情况,给学生讲解有关信、达、雅及直译、意译等常识,但要讲得浅显易懂。指导学生逐句翻译前五段。

学生较为难以理解,须重点讲解的句子。

3、朗读、背诵

反复朗读,直到成诵。

三、作业

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9、宽

(一)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注重了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合作,特别是学习方法、态度、为人方面对自身的影响与熏陶感染,达到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的目的。

教学时间:2016、3、7 教案序号:2 课型:新授课

一、教学目标:

1、熟练背诵并正确翻译这篇课文。

2、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对照反省自己。

3、积累文言词汇.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熟练背诵并正确翻译这篇课文。

难点:

1、培养儿童读书兴趣,提高修养。

2、背诵相关段落。

三、教具、学具的使用:

国学课本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指名学生背诵上节课学习内容。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出示相关段落。

9、宽

(二)二、探究学习后两则

①全班朗读课文,教师正音。

②自主研读,疏通文意,理解主要内容。

③班上交流,重点研读以下几句: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探究第一句]

请同学们讲这句话的字面意思。理解探究深层含义。

学生小组内交流后,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诗句。

学生观点摘要: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却和这相反。

[探究第二句]

请同学翻译这两句话,其他同学评价、修正、补充。对重点词句教师要讲解。

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小组内讨论交流

由学习小组推举同学到班上交流:宽以待人,严以律己,这样就能够远离怨恨了。

朗读全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指导朗读。

提示:朗读时节奏非常重要。

四、谁能说一下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学生畅谈收获)

板书设计:

9、宽

(二)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教学反思:

10、恕

(一)教学时间:2016、3、14 教案序号:3 课型:新授课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2、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词句的意思。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句。

教学难点: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词句的意思。

三、教具、学具的使用:

国学课本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你能背诵上一节学习的段落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论语》。出示相关段落。

二、学习新知。

出示: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1、教师范读,注意文章中难读的字。

2、教师领读。

3、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三、感悟内容,理解大意。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贯:贯穿,统管。

唯:应答声。

2、全班交流。

师:请两个同学朗读,师生对读,请两名同学背诵,全班背诵。目的: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3、哪位同学有不理解的地方?同学之间互相解答。

4、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同学之间互相解答。

目的:开展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有利于学生的语言积累。

四、教师小结。

板书设计:

10、恕

(一)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教学反思:

10、恕

(二)教学时间:2016、3、21 教案序号:4 课型:新授课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2.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词句的意思。

3、以丰富事例影响和感召学生,培养高尚情操。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初步理解意思。

难点: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

三、教具、学具的使用:

国学课本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你能背诵上一节学习的段落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论语》。出示相关段落。

二、读文理解诗的内容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文中难读的字。

2、教师领读,初步理解诗的内容。

3、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小组内讨论段落的意思。

4、教师讲解,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诗的内容。注释: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我不想别人强加我的东西,我也不想强加给别人)

三、品味经典,感悟内容

1、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2、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3、指名朗读。

师:刚才,同学们读得非常投入,哪位同学想起来展示一下呢?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进行评价。

4、再读诗歌。

5、赛读

四、谈收获

理解了诗的内容,从故事中你获得了什么样的启示。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小组内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五、背诵

以小组为单位背诵,组长检查。板书设计:

10、恕

(二)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

篇3:五年级下学期国学经典

沈阳市皇姑区珠江五校是国学经典教育在区域内的首倡者, 历经十年磨一剑, 不断实践与反思, 让珠江五校在与经典文化同行的路上成为文化育人的最大受益者。

两年·春种——校园文化催生特色

走进新世纪, “小升初”考试被取消, 对于教学高质量的珠江五校, 没有了考试成绩领先的杠杆与美誉, 学校发展何去何从?不用考试衡量教育成果, “素质教育”在哪里?

2003年初, 春天带来校园的万物生机, 程林校长带来“会说话”的石头与墙壁。在萌动的绿草映衬中写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文化石端然挺立, “厚德楼”内的孔子塑像和“龙文渊”展板穿越千年, “行知楼”、“明志楼”……于无声处, 国学经典教育氛围渐渐浓厚。

从校园文化解说词, 到教师自编的《赏经》教材, 简易国学课程行走在珠五。学生在文化石前大声诵读“弃燕雀之小志, 慕鸿鹄以高翔”, 在成语展板前聆听“凿壁偷光”“划粥割齑”。在央视的百家讲坛红遍华夏之前, 老师们的“国学讲经坛”已在珠五窖酿了坛坛好酒。

师生们一面惊喜地发现, 教育不仅是教教材, 不仅是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夯实, 不仅是听说读写、作业考试, 更是文化的绵延, 思想的对接, 民族精神的传承;一面在《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学习热潮过后, 梳理着叠叠困惑:国学经典的涵盖领域如何界定?教师文化积淀的深浅与国学经典的厚重如何交融?不同学年如何优化国学课程?怎样实施国学教学评价?走出课堂诵读, 国学精神落脚何处?

同时期的实验学校大抵面临同样困境, 对此, 珠江五校没有浅尝辄止, 而是坚持知行合一, 从“专家引领”到“文化自修”、“关注课内”、“拓展课外”、“完善体系”等五方面入手, 让国学教育成为珠五的精神底色。

五年·夏花——教育实践夯实特色

《文心雕龙·宗经篇》说:“经也者, 恒久之至道, 不刊之鸿教也。”其中的“经”便是每个民族都有的传承自己文化印记的载体, 在中国, 这一载体便是“国学”。“国学”又称“汉学”或“中国学”, 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它包括中国古代的思想、哲学、历史、地理、政治、经济, 旁及书画、音乐、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诸多方面。国学文化是中国的根, 也是中国的魂。国学文化的教育功能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005年, 国学课程正式纳入珠江五校课表, 每周两课时。为避免对国学经典遴选的错误与解读的偏颇, 学校加入中国教育学会孔子研究会, 并成为中国教育学会国学实验基地。学校选派多名教师参加国学课程研修班, 参照孔子学会的《国学经典读本》修订校本教材。随着国学教育实践的不断深入, 教材多元化、教法多样化、活动立体化、评价生活化的“四化”模式, 让珠五的国学教育步步深入。

1. 教材多元化。

国学经典包罗万象, 单一的《论语》《诗经》《大学》渐渐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渴望, 编撰一套具有珠五特色的国学教材成为学校文化发展的必然。在广泛征求一线教师意见的基础上, 学校确定了国学教材编写的主题思路为“养德、明志、启思、导行”, 内容选择上体现“兼容并蓄, 择善从之” (既有百家思的汇聚, 又有民族文化的精华, 包括儒、道、墨、名等各家思想, 56个民族的文化累积, 外来文化的吸纳与发展, 文学、艺术、绘画、书法、建筑、农业等辉煌成就……) , 形式上以“仁”“义”“礼”等思想内容为主体, 将国学与礼仪、国学与赏经、国学与演讲、国学与数学、国学与艺术、国学与体育有机结合, 使本次教材的编写呈现出与众不同的亮点。

确定编写思路后, 学校组织“精兵强将”, 成立6个编写小组, 相关教师从研究性学习入手, 结合教学经验与学生特点编写教材初稿。学校聘请家长中相关专业研究人员成立“国学学术委员会”, 由他们审定教材, 并本着边实践边调整的方略, 将6年定为一个实验周期。2011年9月, 饱含教师心血的国学系列教材正式结集印刷。

为丰富国学教学内容, 我们在国学课程中鼓励个性化的班本特色学习, 如韵文诵读类的《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幼学琼林》《中华童铭》《千字文》《百家姓》《唐诗·宋词·元曲》;常识普及类的《文字的奥秘》《对联》《三十六计》《中国京剧与脸谱》《中国古代建筑》《国学常识积累》等。

在学科教学中, 学校也要求教师渗透国学思想。语文课在低年级诵读古典诗词、高年级鉴赏古典名著;音乐课经典诵唱、古乐赏析;美术教师将书法、国画引入课堂;体育教师创编了“篮球君子操”“竖笛君子操”, 将健身运动与民族文化的精髓融为一体。

10年间, 国学教材成为珠江五校国学教育的重要载体, 其高质量的编写水平也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中央精神文明办主任、中宣部副部长王世明在视察时对珠江五校的《国学教育立人系列校本教材》给予了高度关注。这部涉及学校教育教学方方面面的系统校本教材, 将填补国内基础教育尚无“多元一体的完整国学教材”的空白。

2. 教法多样化。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诵读国学, 学校在课堂教学方式方法上进行深入研究。《论语》《大学》《孝经》《道德经》等国学精粹积累部分, 低年段以熟读成诵、不求甚解为主;中年段在诵读的基础上,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感悟, 然后背诵;高年段在背诵的基础上, 加入反思和批判性学习, 辩证地接纳古代先贤的观点和学说。

班本特色部分, “韵文诵读类”班本特色的教学与“国学精粹积累部分”大体相同, 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积累, 建议采用“国学小讲坛”每日晨读等方式学习;“常识普及类”班本特色坚持“自主”“合作”“探究”, 建议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做好小课题选题指导、研究过程跟踪、研究成果展示等工作。

推荐常用教学模式为:复习导入—配乐诵读—故事理解—联系生活—熟读成诵—总结升华—内容拓展—导行实践。“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授之以法”是我们指导学生国学学习的不二法门。

3. 活动立体化。

学校还将国学教育贯彻到学生的每日常规, 以此涵养“净敬之气”, 培养学生的君子雅行。如一年级以“温良恭俭让”为主题开展入学教育, 中高年级以“传承儒雅之风, 学做少年君子”“文明志愿者在行动”为主题, 落实学生“自主成长、自我管理”的目标。我们还把传承国学文化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以英雄中队的社会实践为途径, 让学生深入社会生活, 培养责任感, 锻造精进之气, 健身励志。如充分利用传统节日的契机, 组织学生访问福利院、参加社区公益活动等。

与此同时, 学校精心打造古筝、二胡、京剧、书法、国画、围棋等自主选修课程, 充分发挥校园网站、广播站、社会实践基地的作用, 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 让国学文化的薪火在珠五学子身上发扬光大。

4. 评价生活化。

国学育人评价不在于一张试卷、一个分数, 而在于对文化长期熏陶而生成的一个人的整体气质的动态评价。

在校园, 每一个给老师的标准敬礼都是学生用行动阐释“礼仪之道”;在家中, 每一个关爱父母的举动都是孩子用心灵注解“孝心之道”;每年6月和12月的国学积累月, 都有铿锵的国学交响乐在校园回荡;每学年一次的“国学经典烛照童心”国学小讲坛擂主争霸赛, 选手们都展示着引经据典、满腹经纶的本领和成果。

伴随着国学状元班的评选, “与人为善”“仁者爱人”“止于至善”的德行准则润物无声地滋养着学生的心灵。

三年·秋实——国学立人孕育特色

近三年, 珠江五校发展成为拥有203位教师, 3800多名学生的皇姑区教育旗舰校。在郑斌校长的带领下, 学校提出“优质教学立名, 艺术教育立校, 国学教育立人”的办学思想。在珠五国学教育底色下, 将“立人”作为学校工作的主旋律, 用国学文化孕育珠五的个性与风采。

1.吐故纳新, 全面注释“国学文化立人”的内涵。

国学文化博大精深, 气象氤氲, 绵延悠久。上下五千年, 几经兴衰考验, 依然熠熠生辉, 是中国人极为宝贵的精神纽带和思想资源。对于国学文化的传承, 首先是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传承。在中华文化价值体系中,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以人为本、和合中庸、经世致用等思想历久弥新。

学校从对国学精神的理解入手, 将“立人”的实践轨迹确定为立言、立行、立德。在学校教师中开展“立人”文化的研讨, 在广大家长中进行“立人”文化的调研。结合校情, 修订“国学文化立人”的文化内涵, 即:

基于此, 学校重新梳理、明确办学理念和管理理念, 重新规范校训、校风、教风和学风, 修改校徽、校歌歌词、网站设计风格等, 让国学文化立人的灵魂与精髓融入学校的点滴细节。

2.涵心养性, 方寸空间凸显国学的表现与存在。

珠江五校是皇姑区政府、皇姑区教育局投入资金重建的皇姑教育旗舰校, 是2011年政府为百姓做的10件好事之一。2012年9月学校回迁, 校舍庄严、厚重, 设备设施先进、齐备, 宽敞的教室、绿化的操场, 让师生赏心悦目, 乐学其中。

为了更好地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让一花一木, 一墙一屋都成为育人的同盟, 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煞费苦心。“1475”工程, 是珠五人共同的蓝图与梦想:

“1”是指珠五校园建设围绕一个主题:薪火相传, 写意珠五。

“4”是指教学楼4个楼层按照4个板块整体规划, 也是校园文化最铿锵的律动——

一楼:书海徜徉, 学而不倦。 (将经典读物、儿童读物在走廊的书架开放式陈列, 让书籍成为学生成长的土壤。图书漂流是珠江五校流动的风景线)

二楼:国学长廊, 贵和尚合。 (用展板、塑像、格言的方式将国学经典呈现在学生面前, 如名人简介、成语故事、四大发明、名人名言等, 让学生耳濡目染于瑰丽的国学殿堂, 将见贤思齐的种子播撒在学生心田)

三楼:星汉灿烂, 瑰丽艺术。 (艺术教育立校是珠江五校的特色之一, 三楼围绕天籁之音乐之美、婀娜多姿舞之美、书法绘画境之美、巧夺天工建筑美展开)

四楼:科技创新, 格物成器。 (从四大发明到火箭登月, 无处不彰显智慧之美, 倡导创新精神, 也是对国学文化的最佳传承方式)

“75”代表75个班级, 各班自主设计班级文化, “我的地盘我做主”。班主任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与家长委员会的代表共同商议班级文化建设方案。国学小讲堂、英雄旗帜代代传、勇夺智慧星、今天你进步了吗、书法绘画作品展等设计, 让班级建设个性鲜明。

学生漫步校园, 善学、仁爱、和美、创新时时相伴, 传统文化沁入身心, 携一路清新, 徜徉于求学的乐土。

篇4: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自测题

1.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应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2.从2:30到2:40,分针顺时针旋转了()淮?:40开始,分针顺时针旋转()00。

3. 60dm3=()m3 1.2 dm3=() cm3=()mL

0.82L=()mL 3.05 m3=()dm3=()L

4.()=5 )=0.2==

5. a是自然数,如果是真分数,那么a最小是();如果是假分数,那么a可以是()。

6.在○里填上“>”、“<”或“=”。

○○0.48○○

7.把一根5m长的绳子平均分成6段,每段长( )m,每段绳子是全长的 。

二、数学法庭(5分)

1.一个长方体可能有两个面是正方形。()

2.一个数的因数一定比它的倍数小。()

3.分数单位大的分数比较大。()

4. 3kg的与1kg的一样重。 ()

5.约分就是把分数变小。 ()

三、火眼金睛(5分)

1.把图形通过多次()后可以组合成右图。

A.平移 B.旋转 C.对称变换

2.整数中凡是2的倍数都是()。

A.奇数B.偶数C.质数D.合数

3.一小瓶眼药水的容积是10()。

A.mL B.L C.cm3 D.dm3

4.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是 ,与②相对的面是()。

A.①B.④ C.⑤ D.⑥

5.的分子加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

A.加6B.乘6C.乘2D.乘3

四、百花园地(23分)

1.填表。( 9分 )

2.把不是最简分数的化成最简分数,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4分 )

3.找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6分 )

12和165和815和60

4.把下面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4分 )

0.15

五、图形世界( 16分 )

1.根据右图计算。(单位:cm)

(1)求表面积和体积。

(2)把长方体切成两个小长方体,要使表面积增加12 cm2,该怎样切?用虚线表示切痕。

2.画一画。

(1)画出虚线左边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将“风筝”A绕点O顺时针旋转90玫健胺珞荨盉。

(3)将“风筝”B 向右平移6格,得到“风筝”C。

六、解决问题(30分)

1.在一块长45m、宽28m的长方形地上铺一层4cm厚的沙土。

(1)需要沙土多少方?

(2)一辆车每次运送1.5m3的沙土,至少需要运多少次?

2.一个无盖长方体铁皮水槽长12dm,宽5 dm,高2 dm,做这个水槽最少需要多大面积的铁皮?这个水槽最多可以盛水多少升?

3.实验小学五年级学生人数在250~300人之间。如果把所有学生按9人一组分组,正好分完;按10人一组分组,也正好分完。该校五年级有多少人?

4.在200m跑步比赛中,甲用了分钟,乙用了0.45分钟,丙用了分钟。谁跑得最快,谁跑得最慢?

5.在北京奥运会上,我国获得了51枚金牌,其中乒乓球队获4枚金牌,跳水队获7枚金牌,体操队获9枚金牌,羽毛球队获得的金牌数占总数的。

(1)乒乓球队获得的金牌数占总数的,体操队的金牌数占总数的。

(2)跳水队的金牌数是体操队的。

(3)乒乓球队和羽毛球队哪队获得的金牌多?

(4)你还能提出哪些有关分数的问题?

七、智力冲浪(做对加10分)

篇5:五年级下国学经典诵读课外篇目

问刘十九

作者:白居易【唐代】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注解

1、绿蚁:指浮在新酿的没有过滤的米酒上的绿色泡沫。2、醅:没有过滤的酒。译文

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 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天快黑了,大雪要来啦…… 能否共饮一杯否?老兄!

赏析

意在描写雪天邀友小饮御寒,促膝夜话。诗中蕴含生活气息,不加任何雕琢,信手拈来,遂成妙章。语言平淡而情味盎然。细细品味,胜于醇酒,令人身心俱醉。

酬张少府

作者:王维【唐代】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译文

人到晚年特别喜好安静,对人间万事都漠不关心。自思没有高策可以报国,只要求归隐家乡的山林。宽解衣带对着松风乘凉,山月高照正好弄弦弹琴。君若问穷困通达的道理,请听水浦深处渔歌声音。

注解

⑴酬:回赠。

⑵唯:亦写作“惟”,只。好(haò):爱好。⑶自顾:看自己。长策:好计策。

⑷空知:徒然知道。旧林:旧日曾经隐居的园林。⑸吹解带:吹着人宽解衣带时的闲散心情。⑹穷:不能当官。通:能当官。理:道理。⑺渔歌:隐士的歌。浦深:河岸的深处。

终南山

作者:王维【唐代】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译文

巍巍的太乙山临近长安城,山连着山一直蜿蜒到海边。白云缭绕回望中合成一片,青霭迷茫进入山中都不见。中央主峰把终南东西隔开,各山间山谷迥异阴晴多变。想在山中找个人家去投宿,隔水询问那樵夫可否方便? 注解

1.终南山,在长安南五十里,秦岭主峰之一。古人又称秦岭山脉为终南山。秦岭绵延八百余里,是渭水和汉水的分水岭。

2.太乙:又名太一,秦岭之一峰。唐人每称终南山一名太一,如《元和郡县志》:“终南山在县(京兆万年县)南五十里。按经传所说,终南山一名太一,亦名中南”。3.天都:天帝所居,这里指帝都长安。4.青霭:山中的岚气。霭:云气。

5.海隅:海边。终南山并不到海,此为夸张之词。分野:古天文学名词。古人以天上的二十八个星宿的位置来区分中国境内的地域,被称为分野。地上的每一个区域都对应星空的某一处分野。

7.壑:山谷。“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这两句是说终南山连绵延伸,占地极广,中峰两侧的分野都变了,众山谷的天气也阴晴变化,各自不同。8.人处:有人烟处

赏析

总起来看,这首诗的主要特点和优点是善于“以不全求全”,从而收到了“以少总多”、“意余于象”的艺术效果。本诗旨在咏叹终南山的宏伟壮观。

登岳阳楼

作者:杜甫【唐代】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译文 很早听过闻名遐迩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大湖浩瀚像把吴楚东南隔开,天地像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漂泊江湖亲朋故旧不寄一字,年老体弱生活在这一叶孤舟。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涕泪交流。注解

⑴洞庭水:即洞庭湖,在今湖南北部,长江南岸,是中国第二淡水湖。

⑵岳阳楼:即岳阳城西门楼,在湖南省岳阳市,下临洞庭湖,为游览胜地。⑶吴楚句:吴楚两地在我国东南。坼(chè):分裂。

⑷乾坤:指日、月。浮: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飘浮在洞庭湖上。⑸无一字:音讯全无。字:这里指书信。

⑹老病:杜甫时年五十七岁,身患肺病,风痹,右耳已聋。有孤舟:唯有孤舟一叶飘零无定。

⑺戎马:指战争。关山北:北方边境。⑻凭轩:靠着窗户。涕泗(sì)流:眼泪禁不住地流淌。

旅夜书怀

作者:杜甫【唐代】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译文

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零地停泊着。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我难道是因为文章而著名吗?年老病多也应该休官了。

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注解

(1)岸:指江岸边。

(2)危樯(qiáng通“墙”):高竖的桅杆。危,高。樯,船上挂风帆的桅杆。(3)独夜舟:是说自己孤零零的一个人夜泊江边。(4)星垂平野阔:星空低垂,原野显得格外广阔。(5)月涌:月亮倒映,随水流涌。大江:指长江。

(6)名岂:这句连下句,是用“反言以见意”的手法写的。杜甫确实是以文章而著名的,却偏说不是,可见另有抱负,所以这句是自豪语。休官明明是因论事见弃,却说不是,是什么老而且病,所以这句是自解语了。

(7)官应老病休:官倒是因为年老多病而被罢退。应,认为是、是。

(8)飘飘:飞翔的样子,这里含月“飘零”、“飘泊”的意思,因为这里是借沙鸥以写人的飘泊。

月夜

作者:杜甫【唐代】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译文

今夜鄜州月亮,一定同样清圆,遥想闺中妻子,只能独自观赏。可怜幼小的儿女,怎懂思念的心酸?

蒙蒙雾气,或许沾湿了妻子的鬓发;冷冷月光,该是映寒了妻子的玉臂。

何时才能团圆相见,倚靠薄帷共赏明月。那是一定月色依旧,就让月光默默照干我们的泪痕。注解

⑴鄜(fū)州:今陕西省富县。当时杜甫的家属在鄜州的羌村,杜甫在长安。⑵闺中:内室。看,读平声kān。⑶怜:想。

⑷未解:尚不懂得。

⑸香雾云鬟(huán)湿,清辉玉臂寒:写想象中妻独自久立,望月怀人的形象。香雾:雾本来没有香气,因为香气从涂有膏沐的云鬟中散发出来,所以说“香雾”。望月已久,雾深露重,故云鬟沾湿,玉臂生寒。杨慎谓:“雨未尝有香,而无微之云:„雨香云淡觉微和。‟云未尝有香,而卢象诗云:„云气香流水。‟今按:雾本无香,香从鬟中膏沐生耳。如薛能诗„和花香雪九重城‟,则以香雪借形柳花也。梁章隐《咏素馨花》诗:„细花穿弱缕,盘向绿云鬟。‟”云鬟,古代妇女的环形发饰。⑹清辉:阮籍诗《咏怀》其十四:“明月耀清晖。” ⑺虚幌:透明的窗帷。幌,帷幔。

⑻双照:与上面的“独看”对应,表示对未来团聚的期望。泪痕:隋宫诗《叹疆场》“泪痕犹尚在。”

西塞山怀古

作者:刘禹锡【唐代】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译文

王濬的战船从益州出发,东吴的王气便黯然消逝。千丈长的铁链沉入江底,一片降旗挂在石头城头。人生中多少次伤怀往事,山形依然不变靠着寒流。从今以后天下归为一同,芦荻在旧垒上萧萧飘摇。注解 ⑴西塞山:位于今湖北省黄石市,又名道士洑,山体突出到长江中,因而形成长江弯道,站在山顶犹如身临江中。

⑵王濬:晋益州刺史。一作“西晋”。益州:晋时郡治在今成都。晋武帝谋伐吴,派王濬造大船,出巴蜀,船上以木为城,起楼,每船可容二千余人。

⑶金陵:今南京,当时是吴国的都城。王气:帝王之气。黯然:一作“漠然”。

⑷千寻铁锁沉江底:东吴末帝孙皓命人在江中轩铁锥,又用大铁索横于江面,拦截晋船,终失败。寻:长度单位。

⑸一片降幡(fān)出石头:王濬率船队从武昌顺流而下,直到金陵,攻破石头城,吴主孙皓到营门投降。

⑹人世几回伤往事:一作“荒苑至今生茂草”。⑺枕寒流:一作“枕江流”。⑻今逢:一作“从今”。

⑼“四海为家”两句:如今国家统一,旧时的壁垒早已荒芜。

晚次鄂州

作者:卢纶【唐代】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译文

雾散云开远远望见汉阳城,孤舟漂游还要走一日路程。商贾在白日睡觉知道浪静,船夫在夜间说话感到潮生。看三湘秋色两边鬓发衰白,望万里明月思归心意更增。家乡旧业已经被战乱毁尽,哪堪再听见江上鼓角声声。注解

⑴晚次:指晚上到达。鄂州:唐时属江南道,在今湖北省鄂州市。⑵汉阳城:今湖北汉阳,在汉水北岸,鄂州之西。⑶一日程:指一天的水路。⑷估客:商人。

⑸舟人:船夫。夜语:晚上说话。舟人夜语觉潮生:因为潮生,故而船家相呼,众声杂作。

⑹衰三湘:湘江的三条支流漓湘、潇湘、蒸湘的总称。在今湖南境内。由鄂州上去即三湘地。这里泛指汉阳、鄂州一带。衰鬓逢秋色:是说衰鬓承受着秋色。这里的鬓发已衰白,故也与秋意相应。一作“愁鬓”。

⑺更堪:更难堪,犹岂能再听。征战:指安史之乱。江:指长江。鼓鼙(pí):军用大鼓和小鼓,后也指战事。

同题仙游观

作者:韩翃[hóng] 【唐代】

仙台下见五城楼,风物凄凄宿雨收。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闲小洞幽。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

译文

在仙台上刚见到五城楼,夜雨初停景物冷落凄清。晓山翠色遥连秦地树木,汉宫砧声报讯寒秋来临。空坛澄清疏松影落水底,小洞清幽细草芳香沁人。何必去寻找世外的仙境,人世间就有美好的桃源。注解

⑴同题仙游观:一本无“同”字。仙游观:在今河南嵩山逍遥谷内。唐高宗为道士潘师正所建。⑵五城楼:《史记·封禅书 》记方士曾言:“黄帝时为五层十二楼,以候神人于执期,命曰迎年”,这里借指仙游观。⑶宿雨:隔宿的雨。

⑷砧声:在捣衣石上捣衣的声音。⑸闲:一本作“开”。

⑹方外:神仙居住的世外仙境。⑺丹丘:指神仙居处,昼夜长明。

寄李儋元锡

作者:韦应物【唐代】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译文

去年那花开时节我们依依惜别,如今花开时节我们分别已一年。世事渺茫自我的命运怎能预料,只有黯然的春愁让我孤枕难眠。多病的身躯让我想归隐田园间,看着流亡的百姓愧对国家俸禄。早听说你将要来此地与我相见,我倒西楼眺望几度看到明月圆。注解

⑴李儋(dān)元锡:李儋,曾任殿中侍御史,为作者密友;元锡,字君贶,为作者在长安鄠县时旧友。

⑵春愁:因春季来临而引起的愁绪。黯黯:低沉暗淡。一作“忽忽”。⑶思田里:想念田园乡里,即想到归隐。⑷邑有流亡:指在自己管辖的地区内还有百姓流亡。愧俸钱:感到惭愧的是自己食国家的俸禄,而没有把百姓安定下来。⑸问讯:探望。

赠阙下裴舍人

作者:钱起【唐代】

二月黄莺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长怀捧日心。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

译文

二月天黄莺鸟飞到上林苑,春天早上紫禁城郁郁葱葱。长乐宫钟声消逝在花丛外,龙池杨柳沐春雨翠色更深。和煦春日也难消穷途遗恨,耿耿胸中永怀着捧日忠心。献赋十年至今仍未得恩遇,如今白发丛生羞对裴舍人。注解

⑴阙下:宫阙之下,指帝王所居之地。阙是宫门前的望楼。裴舍人:生平不详。舍人:指中书舍人,其职责是草拟诏书,任职者须有文学资望。

⑵黄莺:一作“黄鹂”。上林:指上林苑,汉武帝时据旧苑扩充修建的御苑。此处泛指宫苑。

⑶紫禁:皇宫。一作“紫陌”。阴阴:一作“沈沈”。

⑷长乐:即长乐宫。西汉主要宫殿之一,在长安城内。这里借指唐代长安宫殿。⑸龙池:唐玄宗登位前王邸中的一个小湖,后王邸改为兴庆宫,玄宗常在此听政,日常起居也多在此。

⑹阳和:指二月仲春,与开头二月相应。⑺霄汉:指高空。长怀:一作“长悬”。

⑻献赋:西汉时司马相如向汉武帝献赋而被进用,后为许多文人效仿。此指参加科举考试。遇:遇时,指被重用。

⑼华簪:古人戴帽,为使帽子固定,便用簪子连帽穿结于发髻上。有装饰的簪,就是华簪,是达官贵人的冠饰。

望月怀远

作者:张九龄【唐代】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译文

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此时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有情之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注解

⑴怀远:怀念远方的亲人。

⑵首二句: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使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亲友,此时此刻也该是望着同一轮明月。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

⑶情人:多情的人,指作者自己;一说指亲人。遥夜:长夜。怨遥夜:因离别而幽怨失眠,以至抱怨夜长。竟夕:终宵,即一整夜。

⑷怜:爱。滋:湿润。怜光满:爱惜满屋的月光。这里的灭烛怜光满,很显然根据上下文,这应该是个月明的时候,应该在农历十五左右。此时月光敞亮,就是在现在今天,熄掉油灯仍然感受得到月光的霞美。当一个人静静的在屋子里面享受月光,就有种“怜”的感觉,这只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受而已,读读人,应该理解当时诗人的心理才能读懂诗词。光满自然就是月光照射充盈的样子,“满”描写了一个状态,应该是月光直射到屋内。

⑸末两句:月华虽好但是不能相赠,不如回入梦乡觅取佳期。陆机《拟明月何皎皎》:“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盈手:双手捧满之意。盈:满(指那种满荡荡的充盈的状态)。

题菊花

作者:黄巢【唐代】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译文

飒飒秋风卷地而来,满园菊花瑟瑟飘摇。花蕊花香充满寒意,蝴蝶蜜蜂难以到来。有朝一日,我要当了春神,我将安排菊花和桃花同在春天盛开。注解

⑴飒飒:形容风声。⑵蕊:花心儿。

篇6:五年级国学经典

1、《老人与海鸥》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聪明的人喜爱水,仁德的人喜爱山。聪明的人活跃,仁德的人沉静。聪明的人快乐,仁德的人长寿。

2、《跑进家来的小松鼠》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译文:有钱的人房间装饰得很华丽,有仁德的人心里宽畅,身体自然也安舒了。

3、《最后一头战象》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译文: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态,想要端正自己的心态,就先要证实自己的诚意,想要证实自己的诚意,就先要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识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4、《金色的脚印》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译文: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终,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18、《十六年前的回忆》

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译文:君子有个大原则,就是必须用忠诚信义来争取民心,骄横奢侈就会失去民心。

5、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译文:创造财富有个大原则: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创造得迅速,使用得舒缓,这样国家财富就可以经常保持充足。

《中庸》

17、《和田的维吾尔》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译文:天赋予人的品德叫做“性”,遵循事物本性就叫做“道”,使人修养遵循道就叫做“教”。

21、《一夜的工作》

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译文:喜欢向别人请教,而且喜欢体察人们浅近的话语;消除消极的东西,而宣扬人们的善行;善于把握事情的两个极端,采用恰当的做法施行于人民。

9、《学奕》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译文:广泛地学习知识,详细地询问事物发展的原因,慎重地加以思考,明确地辨别是非,踏实地去实践。

24、《鲁滨孙漂流记》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译文:由于诚恳而明白事理,这叫做天性;由于明白事理而做到诚恳,这是教育的结果。真诚就会明白事理,能够明白事理也就能够做到真诚了。

《论语》

6、《月光曲》《学奕》、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译文:学习知识而又能经常去复习、练习,不也是很令人高兴的事么?有朋友远道而来,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么?

5、《伯牙绝弦》、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我每天多次地进行自我反省:为别人办事竭尽全力了吗?和朋友交往免诚实守信吗?老师传授知识,是否用心认真地复习?

3、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花言巧语、假装和善的脸色,这样的人很少有仁德的!

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文: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的东西确立了,仁道也就产生了。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就是行仁的根本吧!

9、《学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知道的就承认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惘,无所收获;只是思考而不读书,有时就会空想,疑惑不解。

7、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三十岁开始自立,四十岁面对一切事情都能明白其中之理而不被迷惑,五十岁了解宇宙自然之理,六十岁时对别人所说的话能分清是非,七十岁便能随心所欲、随意而为,但一切行为都不会超越规矩准则的。

8、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君子亲密团结而不想到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亲密团结。

22、《卖火柴的小女孩》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文:已经做过的事就不要再解释了,已经完成的事就不要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就不必再追究了。

23、《凡卡》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君子晓得的是道义,小人懂得的是财利。

7、《蒙娜丽莎之约》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译文:腐朽的木头不可用以雕刻,腐土一样的墙壁是不可以被粉刷的。

9、《两小儿辩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译文:聪明而喜爱学习,向地位、学识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并不感到耻辱。

25、《汤姆索亚历险记》三思而后行。

每件事情都要经过多次考虑,然后才去行动。

28、《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三人一路同行,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的人,选择他们好的地方向他们学习,不好的地方自己如果有就要改正。

10、《匆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文:消逝的时间,像流水一样呀!日日夜夜一刻不停地流去。

18、《十六年前的回忆》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三军的统帅可以被夺去,却不可以强使一个男子汉的志向改变。

24、《鲁滨孙漂流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如果不是天气寒冷,就不会知道松树、柏树是最少落叶的。

12、《顶碗少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聪明的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无所畏惧。

《孟子》名句欣赏

29、《我最好的老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文:尊敬自己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儿女。

20、《为人民服务》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译文:以人民的快乐为自己快乐的人,人民也会以他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人民忧愁为自己忧愁的人,人民也会以他的忧愁为忧愁。

3、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译文:他们产生在这个人群中,但远远超出了他们那一类,大大高出了他们那一群。自有人类以来,没有比孔子更伟大的人了。

18、《十六年前的回忆》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译文:天降的灾祸还可以躲避,自己造成的罪孽是无法逃脱的。

5、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译文: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就感到高兴。

6、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

译文:对于行善,没有别人和自己的区分,抛弃自己的不对,接受人家对的,非常快乐地吸取别人的优点来做好事。

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5、《藏戏》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译文: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译文:在上位的有什么爱好,在下面的人一定爱好得更加利害。

21、《一夜的工作》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译文:脑力劳动者统治别人,体力劳动者被人统治;被统治者养活别人,统治者靠别人养活,这是天下的共同原则。

5、《伯牙绝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译文:父子之间要亲爱,君臣之间要有礼义,夫妇之间要挚爱但还要有内外之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要有诚信之德。

18、、《十六年前的回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

译文:富贵不能使我的思想迷乱,贫贱不能使我改变志向,威武不能使我节操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

14、《北京的春节》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

译文:我爱人家,人家却不亲近我,那得反问自己,自己的仁爱还不够吗?我管理人家,人家却不受我的管理,那得反问自己,自己的智慧和知识还不够吗?我有礼貌地对待别人,可是得不到相应的回答,那得反问自己,自己的敬意还不够吗?

14、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译文: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侮辱他;家必先有自取毁坏的因素,别人才毁坏它;国家必先有自己被攻打的原因,别人才攻打它。

15、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译文:鱼是我所喜欢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欢的,两种东西不能同时拥有,就舍弃鱼去取得熊掌。生命是我所喜欢的,义也是我所喜欢的,如果两种东西不能同时拥有,就舍弃生命去取得大义。

19、《灯光》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文:所以天将要把重大任务落到这个人身上,一定先要使他的心志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身体饥饿,使他的身子穷困,并且使他的每一行为总是不能如意,借此来使他的内心 震动,坚韧他的性情,增加他的才干。

《诗经》名句欣赏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译文:雎鸠关关相对唱,双栖河中小洲上。纯洁美丽好姑娘,正是我心中的好对象。

2、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译文:紧紧拉着你的手,愿意白头偕老。

3、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译文:一天不见心上人,就好像隔了三秋长啊!

16、《各具特色的民居》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译文:我已决心离开你,去那理想新乐土。

7、《蒙娜丽莎之约》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译文:河畔芦苇白茫茫,夜来清露凝成霜。我所思念的那个人,正在河水的那一方。

6、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译文:心中这样爱着他,为什么不大胆向他/她诉说?爱情的种子深埋心中,何时能忘,不受折磨?

《尚书》名句

1、静言庸违,象恭滔天。译文:花言巧语,阳奉阴违,貌似恭敬,实际上对上天轻慢不敬。

2、侮慢自贤,反道败德。

译文:轻慢众人,妄自尊大;违反正道,败坏德义。

3、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

译文:没有经过验证的话不轻信,没有征询过众人意见的谋略不轻用。

4、视远惟明,听德惟聪。

译文:能看到远处,才是视觉锐利;能听从好话,才是听觉灵敏。

5、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

译文:就好像把网结在纲上,才能有条理而不紊乱。

6、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译文:玩弄人会丧失德行,玩弄物会丧失抱负。

7、为山九刃,功亏一篑。

译文:譬如堆垒九仞高的土山,只差一筐土,还是不算完成。

《礼记》名句

1、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译文:傲慢不可滋长,欲望不可放纵,高洁的志向不可满足,享乐之情不可无尽。

2、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译文:对有德才的人要亲近而且敬重,畏服而且爱慕他。对于自己所爱的人,要能知道他的缺点,对于自己所憎恶的人,要能看到他的好处。

3、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译文:那些能博闻强记而且能礼让,修身行善而且不懈怠的人,可以称之为君子。

4、知为人子,然后可以为人父;知为人臣,然后可以为人君;知事人,然后能使人。

译文:能知道做一个好儿子,然后才能做一个好父亲;知道做一个好臣下,然后才能做一个好的君主;明白如何为人做事,然后才能使唤他人。

8、《我的舞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译文:美玉不雕琢,不能成为好的器具;人不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

6、《月光曲》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译文:善于唱歌的人,能让人沉浸在他的歌声中;善于教学的人,能让人继承他的志向。

7、差若毫厘,缪以千里。

译文:开头虽然只有毫厘的差别,到后来却错到千里那么远了。

《易经》名句

27、《千年梦圆在今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译文:天道刚健,君子以天为法,故而自强不息。

26、《跨越百年的美丽》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译文:君子以学习来积累知识,以多问来明辨是非,以宽容待人,以仁心行事。

13、《手指》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译文:两

人同心,像刀那样锋利,可以切断金属。同心的话,像兰花那样幽香。

4、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译文:道行不通时就得变,变了之后就会豁然开通,行得通则可以长久。

5、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译文:天下人要归同一个地方,只是道路不同;达到同一个目的,只是思虑多种多样。

6、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译文:不积累善行达不到成名,不积累恶行达不到灭身。

7、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译文:见善就向他学习,有过就改。

《左传》名句

1、多行不义,必自毙。译文:多作不义的事情,必定会自我灭亡。

3、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译文:节俭是一切美德中最大的德,奢侈是一切恶行中最大的恶。

4、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译文:面颊和牙床骨互相依存,失去了嘴唇,牙齿就会露出来受寒。

5、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译文:哪个人没有犯过错误呢,有了过错但能够改正,就是最大的好事。

6、举不失德,赏不失劳。

译文:举荐人才,不要把有道德的人遗漏;赏赐爵禄,不要忘记有功劳的人。

7、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译文:处于安乐的环境中要保持警惕,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险,想到了就有防备,有了准备就会免遭祸患。

11、《桃花心木》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译文:树梢大于树干,树就要折断;尾巴大了就一定不能摇摆灵活。

11、《桃花心木》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

上一篇:衍射光栅实验报告答案下一篇:无房无地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