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团体领导班子建设做好换届选举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2024-05-23

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团体领导班子建设做好换届选举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精选6篇)

篇1: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团体领导班子建设做好换届选举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省委组织部、省民政厅

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团体领导班子建设 做好换届选举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党委组织部、民政局,各高等院校党委组织部,省委各部委、省政府各部门干部(人事)处,各人民团体组织(人事)部,各省管社会团体业务主管单位,各省管社会团体:

为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全省社会团体建设,切实做好社会团体领导班子换届(含成立、调整领导人)选举工作,促进社会团体的健康发展,根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中共山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党政机关领导干部不得兼任社会团体领导职务的通知>的实施意见》(鲁办发[1999]10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关于社会团体领导班子职数、领导干部兼职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1、社会团体领导班子职数。原则上设会长(理事长、主席)1人;副会长(副理事长、副主席)1—3人,一般不超过5人;秘书长1人。其中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兼职的一般不超过3人。

2、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一般不在社会团体兼任领导职务。学术性、专业性社会团体的会长(理事长、主席)一般由学术水平高的专业人员担任。省级领导可兼任省级及省级以下社会

— 1 — 团体的名誉职务,市厅级领导可兼任顾问或常务理事,有的也可兼任名誉职务,原则上不兼任社会团体的正副会长(理事长、主席)或秘书长。

因特殊情况确需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兼任社会团体的正副会长(理事长、主席)或秘书长职务的,必须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报批,并按以下原则掌握:(1)其社会团体必须是在国家、地区、行业和社会政治生活中起重要作用,在中介组织中有一定影响,并经民政部门批准成立的行业性、联合性社会团体组织。(2)所兼职务与本职业务相关,且无其他社会团体兼职。上级社会团体有相应部门的相应职级或相应职级以上领导干部兼职。(3)同一班子中一般只能有1名领导成员在该社会团体兼职。(4)在省级社会团体兼职的一般不超过70周岁、市级的一般不超过65周岁,任期一般不超过两届。(5)现职政府工作人员不得兼任基金会的领导职务。(6)兼职的领导干部不得领取社会团体的任何报酬。(7)到达退离休年龄时,其退离休手续按国家规定办理。

3、省委管理的干部兼任社会团体领导职务需要在请示中说明的情况。(1)社会团体的性质、任务和成立时间,批准社会团体成立的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2)领导干部现任或原任职务,兼职的理由,是否兼任法定代表人;本人是否已在其他社会团体中兼职。(3)附党组(党委)研究同意干部兼职的会议记录、拟兼职干部的《干部任免审批表》和社会团体现任领导干部名单一式3份,社会团体章程和登记证书副本(新成立的附登记管理机关批准筹备文件)复印件各l份。

二、关于社会团体领导班子换届工作

各社会团体要严格按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社会团体章程的规定,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认真做好换届选举的各项工作。各级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要负起管理监督的责任,重点审核社会团体是否按期进行换届,章程修订是否规范,领导职务候选人是否具备任职资格,领导职务候选人为党政机关领导干部的是否已按干部管理权限批准,法定代表人候选人是否还担任其他社会团体的法定代表人等。

l、实行社会团体换届(含成立、调整领导人)选举事先报批制度。社会团体应在换届(含成立、调整领导人)选举会议召开30日前,填写《社会团体换届(成立)选举报批表》,经业务主管单位初审,报登记管理机关核准同意后实施。会议召开7日前,社会团体应将会议召开的具体时间、地点、会议议程等报告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应派人出席,对选举进行具体指导。

社会团体因特殊情况需要提前或延期半年以上进行换届选举时,属提前换届的参照上述要求报送有关材料,属延期换届的需呈报《社会团体延期换届选举报批表》,经业务主管单位初审同意后报登记管理机关核准。延期换届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一年。超过一年以上的,登记管理机关应责令其限期整改,并确定该社会团体当年年检为不合格。

2、及时报送换届选举的有关材料。社会团体换届(含成立、调整领导人)选举会议结束后,应于30日内向登记管理机关报送

— 3 — 以下材料(均一式两份):(1)社会团体变更登记和核准章程申请书。(2)《社会团体变更登记表》。(3)《社会团体法定代表人登记表》。(4)会议通过的《社会团体章程》及《社会团体章程核准表》。(5)《社会团体负责人备案表》。经登记管理机关审查批准后,社会团体原领导人应按照有关规定,于5日内将社会团体证书、印章及文档等移交新任领导人。拒不移交的,登记管理机关将依照社会团体管理法规对有关责任人予以处罚。

3、要依法进行换届审计和离任审计。根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在社会团体换届、法定代表人离任时,登记管理机关要及时组织财务审计。发现问题的,登记管理机关要会同有关部门严肃查处。

三、关于社会团体党建工作

加强和改进社会团体党建工作,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的具体措施,是促进社会团体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各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和各社会团体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和省委的部署,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抓好社会团体党的建设。

要加大在社会团体建立党组织工作力度。凡是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登记的社会团体,常设办事机构专职人员中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都要建立党组织。对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社会团体,上级党组织可向社会团体选派、输送、推荐符合条件的党员,也可指派党建工作联络员,推动党建工作的开展。社会团体党组织负责人一般应由其行政负责人中的党员担任,社会

— 4 — 团体中暂时没有合适人选的,可由上级党组织推荐或从其他单位选派。社会团体党组织要认真履行职责,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和社会团体的健康发展开展工作。要从社会团体的特点出发,积极探索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逐步实现党建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四、关于加强对社会团体的领导

各有关部门和业务主管单位党委(党组)要强化对社会团体的领导,加强对业务工作和党建工作的指导,经常了解社会团体的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保证社会团体健康发展。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要对领导干部在社会团体兼职严格把关,做到对本级管理的干部兼职,不符合规定的不上会;对上级管理的干部兼职,不符合规定的不上报;对下级报来的干部兼职,不符合规定的不审批。各级民政部门要充分发挥登记管理机关的职能作用,切实加强对社会团体的管理,对不按规定程序、规定时间和规定内容报送有关材料的,要依法不予登记,或年检确定该社团为不合格。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政治意识和组织纪律观念,严格执行有关规定,未经上级机关批准不能兼任社会团体领导职务;经审批同意兼任社会团体领导职务的要切实负起责任,坚持照章办事,认真履行职责,严格管理,保证社会团体健康有序发展,为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篇2: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团体领导班子建设做好换届选举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城镇从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劳社厅发[2003]1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

最近,一些群众来信反映,当地少数城镇企业尤其是非公有制企业不依法参保缴费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有的企业不按规定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故意逃避参保缴费责任;有的企业只为部分职工参保缴费,不及时为新招用的下岗失业人员办理参保缴费手续;有的企业以招用人员劳动合同期限短为由,拒绝为职工参保缴费,甚至随意解雇提出参保缴费合理要求的职工。这些违法行为,不仅影响了城镇新生劳动力就业和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也直接损害了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甚至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各地要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城镇从业人员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工作的重要性,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解决当前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坚决制止少数企业拒绝为职工参保缴费的行为,以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为进一步做好城镇从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认真贯彻落实社会保险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规定。各地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和《失业保险条例》等社会保险法规,进一步规范社会保险登记制度和社会保险费申报、缴纳制度,认真落实《社会保险稽核办法》,建立科学规范的社会保险审查、稽核制度,规范城镇用人单位及其职工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的行为,做到应参保的用人单位和从业人员都能够依法参保缴费。各省区市每年要组织1-2次专项检查,各地市每季度都要进行工作检查,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制定具体工作措施。

二、加强社会保险登记和社会保险费征缴工作。各地要定期开展对城镇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保险登记的检查工作,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与同级工商登记、编制管理等部门密切协作,随时掌握本地区各单位情况,对于尚未按规定进行社会保险登记的单位,要限期办理登记手续。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城镇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参保缴费情况,重点检查核实参保企业的实际用工人数、参保缴费人数、单位工资总额等情况。一经发现单位拒绝为职工参保缴费的行为,要责令改正,限期为应参保职工办理参保缴费手续并补缴费用。

三、加强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管理工作。要监督检查用人单位严格按照《劳动法》的规定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不论劳动合同期限长短,用人单位都应按规定为职工参保缴费。对用人单位以劳动合同期限短为由拒绝为职工参保缴费的行为,一经发现应严肃处理。用人单位应按照《劳动力市场管理规定》,对招用的人员向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就业登记后按规定为其参保缴费。

四、做好社会保险关系转移和接续工作。各地区要针对城镇从业人员流动情况,做好社会保险关系转移和接续工作,特别是对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的,应及时为其接续社会保险关系,督促新的用人单位为其继续参保缴费,并认真落实社会保险补贴政策。要探索以灵活方式就业的人员参加社会保险的办法,并针对这些人员的特点,研究新的管理服务方式。同时,要避免职工因在多个单位就业重复参加养老保险的现象,一旦发现要及时妥善处理。

五、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要通过日常巡视监察、专项检查、劳动保障年检等方式,加大对用人单位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申报缴费情况的监察力度。对用人单位不依法参保缴费等行为,及时依法严肃查处。要认真做好群众举报案件查处工作,公布举报电话,设立举报信箱,对于群众的举报和投诉,及时处理结案。各级劳动保障监察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密切配合,建立和完善定期相互通报制度,全面掌握本地区参保缴费单位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经查属于未按规定进行社会保险登记和申报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单位,除依法处罚外,还要在新闻媒体上进行曝光,督促其改正。

篇3: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团体领导班子建设做好换届选举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一、进一步落实地方政府责任。

地方政府要切实承担起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责任, 严格执行国发10号文件及其相关配套政策, 切实将房价控制在合理水平。2011年各城市人民政府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目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和居民住房支付能力, 合理确定本地区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 并于一季度向社会公布。各地要继续增加土地有效供应, 进一步加大普通住房建设力度;继续完善严格的差别化住房信贷和税收政策, 进一步有效遏制投机投资性购房;加快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 逐步完善房地产统计基础数据;继续做好住房保障工作, 全面落实好年内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的目标任务。

二、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

2011年, 全国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1000万套。各地要通过新建、改建、购买、长期租赁等方式, 多渠道筹集保障性住房房源, 逐步扩大住房保障制度覆盖面。中央将加大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地方人民政府要切实落实土地供应、资金投入和税费优惠等政策, 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积极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 确保完成计划任务。加强保障性住房管理, 健全准入退出机制, 切实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有条件的地区, 可以把建制镇纳入住房保障工作范围。

要努力增加公共租赁住房供应。各地要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 完善体制机制, 运用土地供应、投资补助、财政贴息或注入资本金、税费优惠等政策措施, 合理确定租金水平, 吸引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运营。鼓励金融机构发放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运营中长期贷款。要研究制定优惠政策, 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普通商品住房建设项目中配建一定比例的公共租赁住房, 并持有、经营, 或由政府回购。

三、调整完善相关税收政策, 加强税收征管

调整个人转让住房营业税政策, 对个人购买住房不足5年转手交易的, 统一按其销售收入全额征税。税务部门要进一步采取措施, 确保政策执行到位。加强对土地增值税征管情况的监督和检查, 重点对定价明显超过周边房价水平的房地产开发项目, 进行土地增值税清算和稽查。加大应用房地产价格评估技术加强存量房交易税收征管工作的试点和推广力度, 坚决堵塞“阴阳合同”产生的税收漏洞。严格执行个人转让房地产所得税征收政策。

四、强化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 首付款比例不低于60%, 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可根据当地人民政府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和政策要求, 在国家统一信贷政策的基础上, 提高第二套住房贷款的首付款比例和利率。银行业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商业银行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情况的监督检查, 对违规行为要严肃处理。

五、严格住房用地供应管理

各地要增加土地有效供应, 认真落实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不低于住房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的70%的要求。在新增建设用地年度计划中, 要单列保障性住房用地, 做到应保尽保。今年的商品住房用地供应计划总量原则上不得低于前2年年均实际供应量。进一步完善土地出让方式, 大力推广“限房价、竞地价”方式供应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用地。房价高的城市要增加限价商品住房用地计划供应量。

加强对企业土地市场准入资格和资金来源的审查。参加土地竞买的单位或个人, 必须说明资金来源并提供相应证明。对擅自改变保障性住房用地性质的, 要坚决纠正和严肃查处。对已供房地产用地, 超过两年没有取得施工许可证进行开工建设的, 必须及时收回土地使用权, 并处以闲置一年以上罚款。要依法查处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的行为, 对房地产开发建设投资达不到25%以上的 (不含土地价款) , 不得以任何方式转让土地及合同约定的土地开发项目。

篇4: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团体领导班子建设做好换届选举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截至2009年8月,遵循国家及省相关政策并结合实际,我省已连续4年顺利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简称特岗计划)。随着2009年特岗计划工作任务的完成,届时我省通过特岗计划充实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新教师将达2万余名。为进一步做好我省特岗计划实施工作,使之成为农村中小学补充新教师的稳定长效机制,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做好特岗计划实施的工作总结

请各州、市结合本地实际,在做好调研的基础上,适时掌握各县(市、区)特岗计划实施情况和特岗教师教育教学状况,注意总结特岗计划实施和特岗教师管理过程中具有各地特色的新做法、新举措,特别注意发掘特岗教师中的教育教学工作成功典型,形成书面汇报材料,并填写《特岗计划实施和特岗教师管理情况调查表》,于2009年8月20日前通过纸质文件和电子邮件报送省教育厅人事处。

二、做好聘期届满特岗教师转聘为正式在编教师有关工作

对3年聘期届满的特岗教师,国家和省有关文件均有明确规定,即对考核合格、自愿留在本地学校任教的特岗教师,纳入国家正式在编职工管理,由当地负责发放工资。当前,我省2006年招聘的特岗教师将于2009年9月聘期届满,提早谋划、积极做好其工作安置,意义重大。请各州市、县(市、区)教育局与人事、编制、财政等相关部门加强协调、密切协作,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按照《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财政厅、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云南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继续组织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通知》(云教人〔2009〕44号)要求,在充分尊重聘期届满特岗教师合理意愿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做好聘期届满特岗教师的就业安置工作。在做好相关工作的同时,务请填写《3年聘期届满转聘正式在编教师工作进度表》和《3年聘期届满特岗教师去向情况统计表》,于2009年8月20日前、2009年9月底前,分两次通过纸质文件和电子邮件报送省教育厅人事处。

三、加快推进2009年特岗教师招聘工作

2009年我省特岗教师招聘笔试成绩已于8月3日在云南省教育网公示。各地要严格按照《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分配2009年度特岗教师招聘指标执行计划的通知》(云教人〔2009〕39号)和《云南省教育厅关于2009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招聘考试安排的通知》(云教人〔2009〕40号)要求,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落实工作责任,把握工作进程,加快工作进度,做好后续的面试、体检、聘用、岗前培训、安排上岗、工资兑现等工作,确保本科生招聘比例不低于往年,确保2009年新聘特岗教师于2009年秋季学期准时到岗。请各州市认真填写《2009年特岗教师招聘工作进度表》,于2009年8月10日前通过纸质文件和电子邮件报送省教育厅人事处。

省教育厅人事处电子邮箱:jytrsc@126.com。联系电话:0871-5141453;传真:0871-5141255;联系人:吴昌银。

为积极组织实施好我省特岗计划工作,省教育厅将于近期派出调研督查组,赴有关州市进行抽查和调研。

篇5: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团体领导班子建设做好换届选举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做好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工作

有关问题的通知

各镇党委、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委和区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各人民团体:

11月7日,区年度目标责任考核领导小组召开了2007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指标运行分析会。会上区委常委、区委组织部部长杨存悌就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民生活、资源环境、社会安全五个方面的各项具体指标作了全面通报。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就今年1—10月份承担市上各项指标任务完成情况作了汇报发言。区委副书记刘军传达了区委书记曾广中的指示:“要认真跟踪我区各项指标完成情况,确保今年考核工作结果取得好名次,让全区42万人民满意。”根据区委领导的讲话精神和批示要求,现就进一步做好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工作、圆满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

今年是我区换届后的第一年,也是省、市新的考核办法实施的第一年,圆满完成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最近,赵乐际同志在听取全省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工作汇报后讲话要求:“要始终把目标责任考核工作作为推动全省工作、建设西部强省的有力抓手和制度保证。把目标责任考核同干部的考察、使用结合起来,严格考核,兑现奖惩。有些指标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有实现,不管什么原因,都不能迁就,完成了就是完成了,没完成就是没完成。奖惩一定要严肃,就是要让没有完成任务的、没有做好工作的有危机感,觉得有压力、坐不住,这样考核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省考核办按照这些要求,根据省委、省政府目标责任考核《试行办法》,提出了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试行办法《实施细则》,对目标责任考核指标体系、考核程序和方法、分值评定与等次确定、考核结果运用、考核纪律与监督等作了进一步的细化和明确,目前正下发各市征求意见。从省委主要领导的讲话和试行办法《实施细则》可以看出,省委对实施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工作的标准越来越高、措施越来越实、要求越来越严。现在距年底仅剩1个多月时间,从目前我区的实际情况来看,要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市上下达各项目标,任务十分艰巨。各镇办、区级各部门一定要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统筹兼顾,合理安排,采取得力措施,真正把今年各项目标任务完成好,把市对区考核的各项工作抓细、抓实、抓出成效。

二、再添措施,高质量地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

各镇办、区级各部门特别是承担市对区考核指标的区级有关职能部门,要对照《区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暂行规定》,以年初区上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特别是市对区考核的各项指标为主要内容,以党风廉政、社会稳定、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计划生育等目标任务为重点,认真开展自查工作。自查中,要逐项逐条进行梳理,把每一项任务、每一个工作环节都考虑到,真正做到不留死角、不出漏洞。对未完成的或虽已完成但质量不高的目标任务,都要认真分析、查找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和加强措施,排出工作日程表,明确具体责任人,切实抓紧抓好落实。

区考核办要认真履行职责,通过明察暗访等多种形式,积极主动地深入开展督查活动。要善于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敢于不留情面、严肃指出,责成有关方面限期整改。对于年底前没有完成目标任务、影响市对区考核结果的镇办、区级部门,区上年终考核时实行“一票否决”,其主要领导年终考核直接确定为不称职。

三、提早动手,做好年终考核的各项准备工作

区考核办要继续做好与市考核办的衔接工作,统筹谋划好市对区以及区对镇办、区级部门的目标责任考核工作,认

真制定全区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工作实施方案,严格考核程序,严格兑现奖惩,确保年终考核工作健康有序进行。承担基础管理工作考核的区级有关部门,要尽快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考核方案,与区考核办沟通衔接;承担指标数据认定的区级职能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及时汇总全区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民生活、资源环境、社会安全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提前做好资料汇总和数据分析认定工作,为区上年终考核提供客观、准确的计分依据。承担市对区考核目标任务的区级职能部门,要对照市上的考核试行办法,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按照市、区规定的有关考核内容、考核程序、评分标准的具体要求,逐项完善有关资料。同时,负责做好镇办、区级其他相关部门资料的整理、完善和检查工作,确保市对区考核工作各个环节不出问题。

四、加强领导,建立并坚持必要的工作沟通衔接制度 镇办(工)党委书记、区级部门主要领导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把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作为本镇办、本部门各项工作的总抓手,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三个率先”、建设和谐奋进新渭城的重要举措,摆上议事日程。要树立大局意识,镇办之间、区级部门之间以及镇办和区级部门之间都要加强协作,建立并坚持必要的沟通联系制度,定期互通情况,加强工作衔接。区级各部门要经常性地与市级对口部门保持联系,及时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效,掌握有关信息,力争使市上各个方面更多地了解我区工作。年底前,承担市上考核任务的区级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同志,都要向市上对口部门专题汇报一次工作,争取更大的支持。同时要加强与我区与其它县区的工作联系,学习借鉴好的经验和做法,了解他们的工作进度,掌握本部门工作在全市的位置,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咸阳市渭城区年度目标责任考核领导小组

篇6: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团体领导班子建设做好换届选举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质检总局令第129号)、《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2010版)》(质检总局2010年第88号公告)等有关规定,严格许可程序、规范许可行为、提高许可质量,经组织专家论证,现就进一步加强全省食品生产许可工作作出如下规定,请认真贯彻执行。

【发布单位】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 2011-09-08 【生效日期】

【效 力】

【备 注】

各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山东质量认证中心: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质检总局令第129号)、《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2010版)》(质检总局2010年第88号公告)等有关规定,严格许可程序、规范许可行为、提高许可质量,经组织专家论证,现就进一步加强全省食品生产许可工作作出如下规定,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关于食品生产许可证申请者资质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总局第129号令)和总局对广东省局《关于食品生产许可申请者资质问题的复函》(总局质检办食函[2010]835号)有关规定,以非企业组织形式的名称提交的食品生产许可申请,不属于《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调整的范围,个体工商户不是企业组织形式,因此对于个体工商户提出的换、发食品生产许可证申请,不予受理。

二、食品原料是否纳入食品生产许可范围

国家质检总局《关于食品原料半成品生产许可有关问题的复函》(质检办食监函[2011]225号)明确答复,按照《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第四十条规定,食品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九条等规定的食品,但不包括食用农产品、声称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食品生产许可应严格执行《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及相关的生产许可规章、规范性文件。利用新原料从事食品加工,首先应符合新资源食品相关管理规定。

关于食品归类问题,原则上按其生产工艺及原料属性对照生产许可审查细则中食品归类进行划分,如果对照细则无法界定食品类别,可以归入其他食品进行管理,现场审查参照审查通则、产品标准及企业实际工艺执行。

另有一些产品虽然可以作为食品原料或可供人直接使用,但该产品在我国没有相应食用习惯,此类产品的生产企业应首先向卫生行政部门申报,经安全评价证明其使用安全性或者证明其可以作为普通食品生产经营,再依据批复内容视情按程序予以办理。

三、新资源食品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的问题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关于新资源食品办理许可证有关问题的意见》(国质检食监函[2010]461号)的有关规定,企业生产经卫生部批准的新资源食品应当申请食品生产许可,但须注意以下问题:

1、企业申请新资源食品生产许可时,应提交经卫生部批准的新资源食品的工艺、质量标准、使用范围等相关资料,以及按照《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的要求提交生产新资源食品执行的标准等相关材料。企业生产新资源食品执行备案的企业标准时,标准中应包含产品的特征性指标,并且应作为企业的出厂检验项目予以控制。

2、企业产品进行许可检验时,原则上应选择通过计量认证并具有食品发证检验资质的检验机构;针对目前具备新资源食品特征性指标检验资质的发证检验机构较少,如果企业选择的发证检验机构没有新资源食品特征性指标资质,可仅此指标委托其他有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检验报告由发证检验机构合并出具。

3、企业申请新资源食品时,产品的工艺、原料、性质等应与卫生部门公告完全一致,不一致的须经卫生部门重新确认后予以办理。

4、卫生行政部门明令禁止生产销售已批准的新资源食品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依法撤回已批准的食品生产许可。

5、新资源食品中属食用农产品的,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管理。

四、阿胶及阿胶制品是否纳入发证范围的问题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关于食用阿胶食品生产许可有关问题的请示的复函》,阿胶不能纳入发证范围。阿胶制品(以阿胶为主要原料,添加其他辅料生产加工的产品)可以纳入发证范围,但应关注其产品名称是否能够反映产品真实属性,不能有易引起消费者误解或与纯阿胶概念混淆的信息。

五、工业用果蔬汁办理生产许可证的有关问题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关于食品原料半成品生产许可有关问题的复函》(质检办食监函[2011]225号)的答复,工业用果蔬汁应纳入许可范围。

但由于此类产品是作为食品工业原料进行销售的,多数情况下为大包装形式,其产品包装多为25升的耐高温塑料桶,该桶的灌装口是一种非对称型设计,对灌装大包装工业用果蔬汁而言,目前国内尚未有全自动灌装机灌装该包装桶。考虑到企业生产产品的实际情况,对于大包装产品,灌装设备可根据实际工艺进行审查,但企业应从人员、灌装环境、设备消毒等方面进行严格的控制,确保产品不能受到污染。

六、关于胶囊等产品是否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问题

依据国家质检总局《关于胶囊等产品暂不纳入市场准入范围请示的回复》(质检食监函[2007]155号)第二条规定,胶囊、口服液、片剂、冲剂等其名称、形态、食用方法极易使消费者造成保健品或药品误导的产品,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普通食品,该类产品暂不纳入市场准入发证范围。

七、关于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能否作为普通食品原料使用问题

国家规定的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只能在保健食品中使用,不能加入到普通食品中,卫生部已经批复作为新资源食品或转为普通食品进行管理的除外。可用于保健食品的具体物品名单参照《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卫法监发[2002]51号)。就此问题,在受理和审查过程中要严格审查,对配制酒产品要重点关注。

八、食品生产许可涉及企业标准问题

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的备案工作由卫生行政部门负责。产品标准是企业组织生产、判定产品是否合格的重要依据,如果企业标准不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要求,不仅影响生产许可工作质量,也不能保证发证食品的质量安全。因此在食品生产许可过程中应对企业标准涉及质量安全问题进行严格审查,具体情况及要求如下:

1、在食品生产许可受理环节,市局工作人员应对备案的企业标准进行审查,重点关注:产品名称是否能反映产品的真实属性,是否符合《食品标识管理规定》和GB7718规定,是否将产品的特征性指标作为出厂检验项目予以控制,标准中涉及产品安全性的指标是否与国家强制性标准相冲突等。如发现企业标准中存在以上或其他问题,应明确存在的问题,提出补正意见,按照补正程序进行补正。如有问题难以把握,及时报省局许可办。

2、在食品生产许可现场审查环节发现:一是企业标准中的产品名称不能反映产品的真实属性,则依据《审查记录表》中1.9采购验证制度条款内容,判该企业食品标签标识不符合《食品标识管理规定》和GB7718规定,二是产品的出厂检验项目无产品的特征性指标或不能对食品质量有效控制、标准中涉及产品安全性的指标与国家强制性标准相冲突等其他问题,按照“1.5.2条款予以判定,判该企业明示的企业标准不符合《食品安全法》的要求”,结论为不符合。

如有问题难以把握,审查员及时反馈审查组织部门,待审查组织部门请示许可办后另行处理。

3、许可检验过程中发现企业标准存在严重问题,应依据相应的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进行判定,其他问题报许可办答复后处理。

4、许可审批环节发现企业标准存在问题的,需组织召开专家评审会议,对发现问题进行分析,确定最终处理方案。

5、在食品生产许可过程中,因标准的更新使得产品标准中规定的出厂检验项目和相应产品细则规定的出厂项目不一致,应根据《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规定,从严执行。当产品审查细则规定出厂检验项目多于产品标准规定出厂项目时,应依照细则结合产品标准执行;当产品标准规定出厂项目多于产品审查细则规定出厂检验项目时,应按照产品标准执行。企业应具备相应的检测设备。

九、关于企业委托检验问题

根据《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规定食品应具备产品细则规定的必备出厂检验设备,因产品标准更新,标准中检验项目多于细则规定的出厂检验项目和*号、型式检验项目企业无检验项能力的,应当委托有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签订合法有效的委托检验合同或协议。出厂检验项目的委托检验合同或协议应明确检验机构依照标准检验并对企业批次负责,合同或协议应覆盖一个行政许可周期(三年),*号、型式检验项目委托检验合同或协议可以分续签。

十、食品生产许可产品抽样原则及证书副页中品种明细打印问题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关于食品生产许可证副页有关问题的复函》(质检办食监函[2011]825号)的规定,综合新通则实施以来现场审查过程产品抽样及证书明细打印过程中的各种情况,参考广东、浙江等省的具体做法,食品发证产品检验抽样原则及食品生产许可证副页食品品种明细打印要求如下:

产品检验抽样原则:采用标准与细则相结合的抽样原则,即正常情况下每个产品标准抽取一个样品,当细则中对于执行同一标准的产品另有抽样要求时,应同时满足细则要求,如:企业生产熟啤酒、生啤酒、鲜啤酒、特种啤酒4个产品,均执行《啤酒》(GB 4927-2008),但啤酒生产许可审查细则要求,根据企业申请取证的产品品种,每类随机抽取1种产品进行发证检验,所以如果企业申请以上4个产品,均应进行生产许可抽样检验。

食品生产许可证副页食品品种明细打印准则:企业申请产品的执行标准名称+标准号(年代号不打印),多个产品的用分号间隔,如小麦粉(GB1355);面包用小麦粉(SB/T10136)。

十一、在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结论判定中增加“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其他情形”项

目前食品生产许可现场审查工作主要依据审查通则中“对设立食品生产企业的申请人规定条件审查记录表”中的37个条款进行审查,由于记录表中所列内容的局限性,可能存在现场审查发现有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形,没有对应条款进行判定,为了保证食品生产许可审查工作质量,确保食品安全,应参照工业产品企业实地核查办法在结论判定中增加“其他情况说明”项,在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结论判定中增加“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其他情形”项,具体格式参见附件。

十二、企业检验能力有关问题

1、化验员数量要求:企业的化验员数量要和该企业的生产规模相匹配,规模较小企业至少要有两名化验员。

2、化验员资质要求:《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规定:生产许可申请人应具有专(兼)职质量检验人员,并具有相应检验资格和能力。因此,食品企业申请生产许可证,应按规定配备检验人员,检验人员应获得劳动部门颁发的食品检验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3、现场核查时核查人员应根据企业申请材料,首先落实化验员资质及身份,然后选择申请产品出厂检验项目中两个较为复杂的指标进行操作考核,至少选择两名检验员,同时对两个指标进行操作考核,核查人员应全过程跟踪,并详实记录相关情况。记录内容应包括:检验人员姓名,资格证书颁发机关、编号,操作情况(包括样品处理、仪器操作、数据处理等),检验结果与原出厂检验结果的一致性等,同时将检验的原始记录作为核查材料上报。对不能正确、熟练操作,记录不正确不完整的,视情况对相应条款做出判定结论。

4、企业化验室缺少相应的辅助设施、试剂

针对此类问题,现场审查时除关注细则规定的必备检验设备外,还应关注企业产品实际执行标准中规定的出厂检验项目所需设备、药品、试剂是否齐全,对企业化验室符合情况的判定应以企业能够实际开展出厂指标检验为依据。

十三、企业工艺布局合理性审查问题

飞行检查过程中发现此类问题出现较为普遍,反映出审查员的实际专业能力存在欠缺,审查部应针对产品特点,收集企业工艺布局案例进行分析、汇总,选择典型问题作为审查员培训内容,使他们形成交叉污染的统一概念,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十四、生产设备和申报产品生产能力相适应的问题

《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规定:企业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其设备必须与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但在飞行检查中发现,企业虽然有相应的生产设备,但设备不能和申报的品种、产能相适应。如速冻产品,细则要求企业应具备速冻设备,如没有速冻设备,只有低温库,要对低温库的速冻能力是否符合速冻要求进行检测,达到速冻的标准要求。现场审查时对于通过低温库实现速冻工艺的企业,应查看低温库的实际速冻能力是否能够满足企业产能的要求,并根据企业生产情况测定正常产能条件下,产品是否能够实现30分钟内中心温度从-1℃降到-5℃,审查员上报材料中,要有对低温库实际速冻能力的测试记录,并以此作为判定生产设备设施是否达到要求的依据。

十五、全省审查员审查尺度把握问题

为解决控制审查尺度参差不齐的问题,审查部在审查员管理方面,应在熟知审查员能力、素质的基础上,挑选骨干审查员,作为审查的中坚力量,优先使用,优先培养,待审查要求逐渐明确、把握尺度逐渐统一后,通过他们传递到整个审查员队伍。

在审查员安排方面可以采取传帮带的模式,针对不同产品,有计划的选择专业能力过硬、责任心较强的审查组长组成审查组,给予宽裕的审查时间,结合同类产品不同规模的企业实际情况详细研究、制定审查方法及要求,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审查方案,再由该审查组成员分别作为组长,将统一的要求传达下去,形成传帮带模式,辐射到整个审查员队伍中,实现审查尺度的逐步统一。

十六、加强行政许可各环节监督,提高行政许可工作质量

各市局在受理环节要严格把关,材料不符合要求,不符合法定形式,一律不予受理。

省审查部对市局受理的材料在安排计划前,对材料中产品是否属于发证范围、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产品标准执行情况等方面进行预审,发现问题及时报省局许可办,许可办对审查部反映的问题分析研究做出决定,由审查部退回市局或做其他方式处理。市局的行政许可工作质量将作为省局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为加强审查工作的监督,省局将定期组织对待发证食品企业生产许可实施抽查复审,对抽查复审中发现的问题,省局将根据出现问题的环节落实责任,按照有关规定对相关责任人和单位进行责任追究。

十七、规范观察员工作行为

观察员在生产许可工作中,要严格按照《行政许可实地核查观察员管理暂行办法》,认真履行观察员的职责和义务,不干预审查组实地核查工作,不参与审查组审查结论的评价;对审查结论有异议或发现审查员违规行为,应当专题报告市局和省局许可办;如实填写实地核查观察记录,将观察报告及时上传山东金质网上审批系统。

十八、本通知自下发之日起执行。省质监局在本通知下发前发布的有关食品生产许可工作的文件与本通知不一致的,以本通知为准。

附件审查报告格式.doc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上一篇:旅游安全协议书集合下一篇:论“独立守神”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