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老师的心得体会

2024-04-26

幼儿老师的心得体会(精选8篇)

篇1:幼儿老师的心得体会

幼儿老师的心得体会3篇

当我们经过反思,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篇精彩的心得体会,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老师的心得体会3篇,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老师的心得体会3篇1

在我还在上小学的时候,我的心里就有一个理想——我要当一名教师!因为在我心里教师这个身份是光荣且神圣的!现今的我是一名幼儿教师,儿时的梦想也已经实现!如今每天能听到小朋友们和家长们尊敬地称呼我“老师”时,心里别提有多欣慰和自豪了!!

当我带着满腔热情来上班的时候,我才发现任何事情都不是你想得那么容易和轻松的,所以我需要的是慢慢地学习。

幼儿园的生活是忙碌而充实的,还尚年少的我照顾起孩子来还是有些吃力:我发现有些孩子性格开朗,爱玩爱闹;有些孩子则是沉默寡言,时常还会被调皮的小朋友欺负;有些孩子家里人太溺爱了,来到幼儿园就一个劲儿哭着要奶奶,要妈妈!看着这些孩子,起先我还不知道要如何与他们沟通,就这样我叫这个皮的小朋友乖乖坐下来了,另外一个文静的又被欺负哭了;当我正在教育打人的这个孩子时,又听到“我要奶奶妈妈”地哭喊声了。

嗨~真累啊!起先这个稳定孩子的情绪就不是什么易事了,一天折腾下来,甭提有多累了!还没完,回家还得备课写班务计划,还得琢磨怎么让这班小不点尽快融入到幼儿园生活中来。有时候就想着如果能好好休息下就好了,有时候我还会向妈妈喊累,真想不干了。

这时候妈就会关心地拍拍我的肩膀,既然是你自己选择的,那就不要轻言放弃!想想妈妈语重心长的话,我仿佛一下子又精力充沛了一样!当我看着孩子们稚嫩的天真的脸庞时,觉得再苦再累也值了,谁叫我就是冲着这个职业来的呢!!呵呵~我努力着向周遭的前辈学习和请教,然后真心和孩子们沟通

。渐渐得我的努力换来了孩子们上课的认真,换来了领导的信任,家长们的认可和同事们的友好。终于尝到了第一回甜头!为这可爱的职业,我要继续不断加油,加油!!

幼儿教师是一个既年轻又充满活力的职业,选择了这个职业就是选择了微笑面对每个人,积极做好每件事,开心度过每一天!!希望我能做一行爱一行,为了幼教事业,努力奋斗!

幼儿老师的`心得体会3篇2

无论是面对从天而降的巨大灾难,还是生活中那些琐碎的细节,老师用自己的爱,同样书写着不朽的传说。

虽然,在幼教工作中我们所做的事是琐碎而平凡的,但我信奉海尔总裁张瑞敏先生的那句话:“把每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作为一名普通的幼儿教师,我要在这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书写出不平凡的人生。

敬业厚德敏于行,它体现在我们每一个平凡的工作日,体现在每一个普通的岗位上。如果我们人人都能成为敬业厚德的人,把工作当成一种使命,把工作当成一种享受,那么,无数个平凡将凝聚成伟大,无数个普通将造就非凡。春有百花秋望月,夏有凉风冬听雪,待到桃李满目时,便是我们自豪时!

创先争优,是一种精神,创先争优,是一种意识,创先争优,更是一种态度。如今,创先争优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我们每一个幼教工作者正是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活动的内涵和精神。

最后我们要自豪地说一句:我是一名幼儿教师,我是一名共产党员!

幼儿老师的心得体会3篇3

说到师德师风,相信人们马上会想到这样一些词儿: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确,这说的就是我们人民教师,但是我们应该要对得起这一个个赞美的词,不辜负人们对我们的期望。这是我们所需要努力的方向,也是必须要达到的目标。

师德师风对一个教师来说特别的重要,因为,教师是孩子行动的标杆,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因此,师德师风的好坏往往影响和决定了学校的校风和学风的好坏。

通过对师德师风的学习,我简单得谈谈以下几点体会:

第一,严以律己,注重言行。为人师表,坚持严以律己,增强自身的自控能力,每天都带着一份好心情投入到工作中,带着微笑迎接孩子。幼儿园的工作繁琐、压力大,但我都坦然的面对,不以个人的得失斤斤计较,不把个人情绪带到工作中。可以说每天我都是以平和的心态、饱满的情绪,真诚的对待每一位孩子。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心情来干实实在在的事情。

第二,培养良好的内在素养。天生丽质固然能给人以美感,使人愉悦,但是作为一名教师更重要的是塑造内在的修养,这样教师本人的学识和内在素养就显得格外重要。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学生。在教学中我们要做到有效地备课,体现教师教学的智慧,常规教学做到扎实有效。

第三,刻苦钻研业务。精通教学业务是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的关键。只有精通业务,才能将科学文化知识准确地传授给学生。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总是不能准确地解答,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威信就会逐步丧失,学生对教师也没有信心可言,教师要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就必须自觉坚持学习和参加业务培训,并在教学实践中锻炼和提高。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积极进取,开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

第三,坚持“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与每一个孩子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孩子,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孩子的潜在优秀品质,正确处理教师与孩子家长的关系。只有我们把学生看重了,学生得到老师的尊重了,他们才会尊重老师,愿意学习这个老师所传授的各种知识。用师爱铸就崇高的师魂,在教育中要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如果我们把学生当成天使,那么我们就生活在天堂。

第四,注重团队合作。幼儿园的工作需要多方人员的配合才能得以良好运作,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团队精神”。团队精神,字只有四个,简单的说来就是沟通、信任、团结、协作、配合、互相帮助。幼儿园是一个大家庭,个人只有融入到这个大家庭才能得到提高,体会到工作的愉快,幼儿园也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因此,在工作中我们应该注意与老师的合作,不计较个人得失,以集体荣誉为前提,做好每一项工作。

因此,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在我的人生中,不需要轰轰烈烈,只要将作为教师的美德继续下去,让自己在不断自我剖析、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中实现我的人生价值!

篇2:幼儿老师的心得体会

虽然,在幼教工作中我们所做的事是琐碎而平凡的,但我信奉海尔总裁张瑞敏先生的那句话:“把每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作为一名普通的幼儿教师,我要在这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书写出不平凡的人生。

敬业厚德敏于行,它体现在我们每一个平凡的工作日,体现在每一个普通的岗位上。如果我们人人都能成为敬业厚德的人,把工作当成一种使命,把工作当成一种享受,那么,无数个平凡将凝聚成伟大,无数个普通将造就非凡。春有百花秋望月,夏有凉风冬听雪,待到桃李满目时,便是我们自豪时!

创先争优,是一种精神,创先争优,是一种意识,创先争优,更是一种态度。如今,创先争优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我们每一个幼教工作者正是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活动的内涵和精神。

篇3:幼儿老师的心得体会

近期, 本栏目记者组赴上海采访了李老师, 她结合工作实例跟我们谈了当前幼儿园美术教育实践中涉及的五个方面的问题, 现将访谈的要点摘录如下:

一、幼儿园开展美术活动的意义在哪里?

李:美术活动的有效开展可以实现三个教育目标:1.创造美。美术教育活动在幼儿园教学中的不可替代性就体现在它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上, 画画是孩子表达自己想象的最直接的手段。2.发现美。美术可以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美丑观念, 并让他带着这样的美丑观念去认识这个世界, 认识什么是美好的, 什么是丑恶的。3.提高修养。美术教育更多地带给孩子直接的主观的审美体验和情趣, 从而影响孩子的心灵, 这对现代人来说非常重要。

二、在幼儿园美术教育中, 如何把孩子创造力培养的问题落到实处?

李:要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首先要尊重孩子的创造力、发现孩子的创造力。从创造性思维来说, 孩子是成人的老师, 孩子有孩子的思维方法, 孩子有不同于成人的创造手段。其次, 我们要给孩子提供创造的空间。每一个美术活动你都要想孩子的空间在哪里, 这个空间放得越大, 他积累的符号经验就会越多。当孩子慢慢地从无意注意过渡到有意注意的时候, 他就可以大胆地把他想的图象清晰地表达出来。

三、给孩子创造空间不是放任, 这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控制?

李:给孩子创造一个空间, 我们要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 结合美术元素, 因势利导, 适度推进。我们首先要了解孩子想要表达什么。我们所有的活动题材应来源于孩子对生活的认识和情感, 对于这个题材老师需要做一个加工, 让它更有艺术性, 更让孩子有一个想象的天地。其次我们要知道美术是有很多元素的, 这些元素涉及到一些方法、孩子已有的经验和他的思维水平。在这些基础上, 我们要给孩子提出新的建议和问题给他们去思考, 让他慢慢地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去解决今天遇到的新问题, 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步提高。

四、如何用孩子的作品来布置环境, 让其与环境协调起来?

李:首先要让孩子发现他的作品是很美的, 他的作品和小朋友的作品放在一起是更美的, 而且他的作品与小朋友的作品放在一起后, 他还有空间去补充。其次, 老师要想好这些作品我要以什么方式呈现。幼儿园的美术教育要像衣橱里的樟脑丸, 它挂在那里, 不管哪件衣服都会有樟脑丸的味道。我希望我们的美术教育在幼儿园里能给孩子润物细无声的美术熏陶。

五、幼儿园在设计美术活动方案时如何准确定位活动目标呢?

篇4:幼儿永远是我的老师

李慰宜老师1956年毕业于上海幼儿师范学校,是上海市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上海市劳动模范,曾任上海市一期课改幼儿园教材編委、上海市第一届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导师,现任上海市二期课改幼儿同教材副主編、至上李慰宜教师培训学校校长。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她对幼儿同如何开展美术教育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总结,曾出版《走进幼儿绘画世界》《幼儿园绘画活动设计》《幼儿园绘画活动指导》《幼儿绘画欣赏与表现》《幼儿同绘厕教学手册》等个人专著,在幼教界享有很高的声誉。现在,她已年过七旬,但仍然活跃在课堂里,和幼儿一起上课做游戏。在长达五十余年的教育生涯中.她的认真勤奋,尤其是对事业的执着和挚爱,不乏童心的精彩教学艺术,令无数青年教师折服。和李老师一起工作的教师都会感受到她的无穷魅力,常把她称为幼教同地里的一棵常青树。

在诸多业内人士的推荐下,本栏目记者组赴上海采访了李老师,她结合工作实例跟我们谈了当前幼儿园美术教育实践中涉及的五个方面的问题。从她清晰的思路和热情的言语中,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她对这份事业的执着。

记者:当前幼儿园都很重视美术活动,请您就幼儿园开展美术活动的意义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李:这是我很想淡的问题。美术活动的有效开展可以实现三个教育目标:1创造美。美术教育活动在幼儿园教学中的不可替代性就体现在它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上,画画是孩子最直接地表达自己想象的手段,也是孩子最乐此不疲地参与这个活动的因素。2发现美。幼儿园的孩子都很喜欢用他的画表达他的想象和创作,而一个人的想象和创作不仅在幼儿园阶段,今后对他的一生都会有作用,因为美术可以帮助他建立正确的美丑观念,并让他带着这样的美丑观念去认识这个世界,认识什么是美好的,什么是丑恶的。3提高修养。美术教育更多地带给孩子直接的主观的审美体验和情趣,从而影响孩子的心灵,这对现代人来说非常重要。

记者:我们都在提创造力培养的问题,那么在幼儿园美术教育中,如何把孩子创造力培养的问题落到实处呢?

李:现在幼儿同各个领域的教育都会把创造力培养提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上,从美术来讲,它的方法更直接。在幼儿园教育中,美术活动对孩子创造力的培养有它的优势,孩子的想象都可以通过绘画直接表现出来,比如他想飞,他只要画上两个翅膀就能把想法表达出来。要培养孩子的创造力,首先要尊重孩子的创造力,发现孩子的创造力。从这一点来说,孩子是成人的老师,孩子有孩子的思维方法,孩子有不同于我们成人的创造手段。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老师普遍有一个问题,就是对结果的一种同有的期盼。这种期盼往往会限制小孩子的创造力,当孩子们的表现与老师的期单不相符时,老师往往会用一些方法引导孩子跟着老师的想法去做,这是不可取的。其次,我们要给孩子提供创造的空间。我觉得3岁左右是孩子的想象力特别丰富的时候,也是他创造符号特别丰富的时候。这个时候,老师在每一个活动里都要给孩子创造一个空间,让孩子尽量地涂鸦。每一个美术活动你都要思考给孩子的空间在哪里,这个空间放得越大,他积累的符号经验就会越多。当孩子慢慢地从无意注意过渡到有意注意的时候,他就可以大胆地把他创造的图像逐步由笼统变得清晰起来。否则幼儿就会等待老师的答案,最直接的回答就是:“老师没有教过的我不会,老师没有画过我不会!”如果孩子画的每一样东西都要老师教过的,那么孩子的创造住哪里呢?所以我觉得幼儿园从小班开始一定要给孩子创造空间,不要把这个空间的门关掉了,只追求最后的结果。

记者:我们放手追求创造力后,有时候会有另外一个极端,就是任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甚至会出现违背科学性的“异想天开”。关于这个问题您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控制呢?

李:所谓给孩子创造一个空间,这个空间就意味着我们要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结合美术元素,因势利导,适度推进。我们首先要了解孩子想要表达什么。我们所有的活动题材应来源于孩子对生活的认识和情感,这个题材不是从老师那里来的,而是从孩子那里来的。对于这个题材老师需要做一个加工,让它更有艺术性,更让孩子有一个想象的天地。幼儿园的美术活动一定是在情境当中进行的,越是情境化就越适合孩子。其次我们要知道美术是有很多元素的,这些元素涉及到一些方法,应在把握孩子已有的经验和思维水平基础上,向孩子提m新的建议或问题,给他去思考,让他尝试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去解决遇到的新问题,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步提高。有很多的活动目标也是这样,如果这个目标离现实太远他就只能你画什么我画什么,幼儿他如果不断重复已有经验就会疲劳,继而失去进一步学习的兴趣。比如我们在大班常常讲到渐变接色,我觉得渐变接色不仅是一种美术表现的技能,更应是表达幼儿对颜色的认识手段,这是在发展颜色敏感的过程中慢慢建立起来的,离开幼儿对色彩的感受去教是没有意义的,我们不要着急。又如:最初幼儿认为红只是一种颜色,我们可以引导幼儿去发现红色是有多种变化的,当孩子已经有这样的经验以后,又会举一反三地发现其他颜色的变化,就和渐变接色自然地联系起来,以后甚至可以发现红和绿这两个看起来差别极大的颜色也可以加入中间色让它们联系起来。在引导探索中逐渐往前推进,对色彩探索与表现是这样,对形的表现和画面的安排也是这样,都要把握好孩子的原有基础。老师做的事情就是适度推进。

记者:每个幼儿园在美术教学活动开展之后都会产生一些优秀的孩子作品,一般幼儿园都会用孩子的作品来布置环境。在这个环节中如何更好地展示孩子作品,让其与环境协调起来呢?

李:作品的呈现展示也是美术活动的一部分。怎么呈现?首先要让孩子发现他的作品是很美的,他的作品和小朋友的作品放在一起是更美的,而且他的作品与小朋友的作品放在一起后,他还有机会去补充,使作品展示成为与孩子不断产生互动的环境。这里,老师是要做很多工作的。在做之前,老师首先就要想,这些作品要以什么方式呈现,能把孩子的作品放在一起后,让它比原来更美。孩子的作品是主角,老师就是在做包装,比如是否可以构成一幅更大的图画;是否将其他的材料穿插其中,再给孩子补充想象的空间;是否适当配上些许说明;是否衬托某种背景等。我们幼儿园的美术教育要像衣橱里的樟脑丸,放在那里,不管哪件衣服都会有樟脑丸的味道,我希望我们的美术教育在幼儿园里能给孩子润物细无声的审美熏陶。人生能画儿童画的时间是很短的,一般孩子到六七岁以后,他也不会再画这种画的。但是这段经历可以给孩子创造一个美丽人生的起点。

记者:幼儿园在设计美术活动方案时如何准确定位活动目标呢?

李:幼儿园所有的教育都与孩子的年龄特点有一定关系,就美术而言,会涉及不同年龄幼儿注意力发展的程度、不同的思维水平、手部肌肉动作的协调能力等生理和心理特征。所以,小、中、大班会有很大的差异。小班孩子重要的是创造图形。小班孩子还处于感知事物的时期,他的注意力处于无意注意的状态,所以小班孩子不大可能建立一个完整的形态。我对小班的教师一直提出来,要让幼儿把他自己认为合适的符号或图像充分地表达出来,不要用成人意想的图像去限制幼儿。中班的重点是引导幼儿有目的地观察,与周围的环境建立互动。中班是从无意注意发展到有意注意,所以培养他的有意注意是很重要的。就是让孩子在与外部世界的互动过程当中,注意看它是什么样的,它是什么形状的。它是什么颜色的,比较它们的不同,然后让他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从用笼统的图形和线条慢慢过渡到运用各种图形的变化组合,表现客观事物各不相同的特征。大班孩子的逻辑思维开始发展,大班的重点除了培养孩子注意力的稳定以外,还应注意培养孩子注意力的持久,有目的地计划和安排自己的活动。我们要引导幼儿关注事物之间的关系,例如:图像与背景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物体内部结构之间的关系,使用各种工具材料之间的关系等,有条理地梳理自己的思路,安排自己创造表现的步骤等,然后逐步推进。

在访谈过程中,李老师反复强调这样一句话:“要使我们的教学取得成效,一定要不断了解幼儿的特点。幼儿和成人截然不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幼儿永远是我的老师。”采访期间正逢“毕加索2011中国大展”,画展入口处有毕加索的一句话:“我在小时候已经画得像大师拉斐尔一样,但是我却花了一生的时间去学习如何画得像这些孩子一样。”这让李老师很有共鸣,我想这也值得每一个幼儿美术教育工作者去思考。

篇5:幼儿园老师的心得体会

今天是幼儿园对家长开放的半日活动,我的心从前几天就已经开始忐忑不安了,一想到孩子们看到家长时那种蠢蠢欲动的样子,我就。。。

早上一起床我就安慰自己,美好的一天开始了,要用全新的心情去对待一切,就这样我在班上迎来了小朋友们。

篇6:做幼儿喜爱的好老师心得体会

——做幼儿喜爱的好老师心得体会 高台县第一幼儿园 郑雪娟

莫源秋说:“爱是一种需要,得到爱就会感到幸福和安全。”不仅幼儿需要教师的爱,教师对幼儿的爱同样有一种深深地渴求。幼儿在教师爱的包围中体验着一种安全感和归属感,教师在幼儿爱的举止中品尝着作为教师的幸福和快乐!

一、要关心爱护每个孩子

教师的爱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前提,只有关心爱护幼儿,才能了解幼儿的优点和缺点,并接纳他们的一切。我们班有一个内向的男孩,内向、不与老师小朋友交流,其他孩子在玩,他却只是低个头,站在原地一动不动。在我与孩子的家长沟通后,得知平时父母种蔬菜比较忙,孩子在家大多都是一个人玩,或者看动画片,孩子缺少父母的关爱,为此,我也经常和他谈心,和他做朋友,让其他孩子邀请他一起做游戏,平时上课的时候在全班面前表扬他做的好的地方,慢慢的这个孩子胆子大了,上课举手发言的次数多了,玩游戏的时候,他会主动和其他孩子一起玩,现在的他活泼开朗的多了。这让我懂得了老师的爱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我们要付出所有的爱,让每个孩子在老师爱的温暖下茁壮成长,时时刻刻感受到老师的爱。

二、尊重每个幼儿

孩子们虽然还小,但他们都是独立的人,他们的有思想、有情感、有意志,他们有许多不同于我们成人的特点和需要,他们需要我们的尊重、关心和爱护。尊重就是让孩子对自己充满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出正确的选择。就是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把幼儿看做是一个发展中的有独立意识、独立人格的个体。我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理解、尊重,幼儿感知之后心里需求就会得到满足,身心和智力就可能得到发展。

三、平等对待每个幼儿

孩子的内心是很敏感的,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教师的关注,希望老师表扬他。教师心中的天平不应有任何的倾斜,每个孩子在我们心中的份量都应该是一样重的。我会经常区域活动的时间,教他点数玩具,从最基础的画圈开始教他,有时小朋友也会叫他画画,表扬他细微的进步。慢慢的他会照着其他孩子那样画了,看到作业本也不再是个大哭脸了,现在的他还会关心帮助别人,看到孩子的进步,孩子的父母也愿意配合我们的工作了,这让我非常的欣慰。让每个孩子得到一视同仁的爱,让孩子的心灵绽放出绚烂的色彩!

四、做个有魅力的老师

哪位老师不想赢得幼儿的喜爱,可是我们是否有想过如何做孩子才会更喜爱我们呢?其实,孩子们喜欢的是那些对他们友善,热情,温柔,尊重他们,乐意和他们一起玩耍,给予他们自主自由权利的教师。想幼儿爱我们,那么我们首先应该让幼儿感受到你对他的喜爱,你对他的关爱,让幼儿对你产生安全感。

篇7:幼儿园老师家访的心得

老师们来到幼儿家中,亲切自然地自我介绍,叫叫幼儿小名使幼儿初步熟悉自己的老师,消除陌生感。牵牵小手,简单的身体接触使幼儿对教师产生好感及亲切感。和孩子一起玩他们喜欢的玩具,谈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还可采取送小礼物的方法缩短彼此间的距离。在家访期间老师们观察幼儿的生活环境,如幼儿的游戏室是如何布置的,他喜欢玩什么玩具等,这是为了便于教师在幼儿园尽可能为幼儿营造他熟悉的环境。同时,向家长了解孩子的一些生活习惯及饮食爱好,以便教师在幼儿园做好孩子的护理工作。

通过家访,一方面了解幼儿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和家庭教育环境、以及他们在对待幼儿教育问题上所持的观点等;另一方面通过家访让幼儿和家长尽早熟悉老师,初步建立师生间的感情。虽然短暂的家访并不能够完全改变孩子入园时的情绪,但老师们用爱心设身处地的去理解和关心爱护幼儿、教育幼儿,一定能够让孩子们尽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篇8:论幼儿对老师的文化改造

一、幼儿对老师文化改造的具体表现

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持续发展的过程, 其形成与发展受着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幼儿对老师的文化改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物质文化方面的改造, 二是制度文化方面的改造, 三是观念文化方面的改造。

幼儿对老师物质方面的改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在对幼儿教科书、教玩具等的选择上就有所制约, 所选的教材必须符合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教师只有认识到幼儿期心理特点, 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依据幼儿现有的生活经验、学习能力来进行选材, 真正做到适合幼儿的课程才是最好的课程, 让幼儿接受到启蒙性的、具体可直观化的基础教育。其次在幼儿的饮食, 桌椅等硬件物质选择上, 老师也必须考虑到幼儿期生理发展的特点, 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让他们对其物质有着高要求, 在饮食上要根据幼儿的年龄所需选择营养、可口易消化的食物, 保证孩子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在桌椅的选择上除了要满足常规的安全、美观、环保和实用这几大基本要素以外, 还要注重色彩的选择, 保护幼儿的视力等。选择了最适合幼儿的课程及设施, 才能营造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的和谐环境!幼儿对老师制度文化方面的改造主要反映在教师为幼儿制订一日生活作息制度, 各种活动常规安排等方面, 老师在制定时应根据幼儿的实际生理基础, 安排每天的活动内容、活动时间。各种常规活动的制定则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 注重动静交替原则, 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 根据皮亚杰的游戏理论, 幼儿在2~7岁时处于象征性游戏阶段, 幼儿的日常学习生活都应以游戏形式开展, 根据这些特征要求, 我园在发展幼儿能力课程的实践中, 制订一日活动安排, 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目标与过程, 在安排一日活动中, 我们注重幼儿的主导性, 除开展适合幼儿的各科领域课程, 且增设了适合幼儿的角色游戏时间、手工制作时间。幼儿的学习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所以我们强调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多一些动手操作, 因此我园在下午开设了美工一小时的活动情景, 在美工区角领域里孩子可自行选择材料、工具制作出各种新颖的手工制作品, 通过这些操作幼儿可以多方位地认知物体, 把幼儿在物体操作中建立起来的感情作为其理解人和物之间关系的基础, 更符合幼儿自我建构学习的需要。在美工区角以外我们还有适合幼儿游戏的娃娃家、商店、玩具角、自然角等各区角活动。让孩子在这些区角游戏时间里尽情享受游戏带来的乐趣, 体验玩的乐趣。观念文化方面的改造是幼儿对教师文化改造的最主要方面, 幼儿的气质、性别、长相、家庭及其经济地位也会影响到老师对幼儿的看法, 可我们都知道, 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都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恪守承诺、平等对待的基础之上的, 尊重是前提。新课改也指出, 老师应做孩子学习上的引导者、合作者, 真正做到孩子学习上的伙伴。因此老师更应该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 注重孩子的个别差异, 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 关注孩子的心情状态、学习状态、发展状态, 不以孩子的其他因素而制约。儿童在教育活动中的表现, 展现出老师教育文化修养, 也影响着老师教育观的形成, 我们孩子就像小小的树苗, 只有在正确的呵护与激励中, 才能健康成长。

二、幼儿对教师文化改造的方式

幼儿对教师文化改造的方式有直接和间接两种, 幼儿对教师文化的直接改造主要体现在幼儿和老师的互动中, 具体表现为幼儿对老师行为的反馈强化、质疑和诘难。反馈强化是幼儿对老师进行文化改造的最常用方式, 孩子的微笑, 聚精会神会强化老师对孩子的积极观念、态度和行为。质疑表现为孩子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诘难的方式更是反映了孩子们的批判反思意识和斗争精神, 他们常常直言不讳地向老师表达自己的不满, 反抗老师对自己的忽略, 从而让老师正确认识自己的教育者身份, 严谨自己的教育行为。幼儿的各种活动能力、行为思想也在间接的影响着老师的文化修养, 正所谓有什么样的老师就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 孩子的一言一行, 一举一动都体现了老师的教育。

三、幼儿对老师文化改造和过程

在幼儿对老师的文化改造中, 老师必须是一个细致的观察者, 耐心的倾听者, 成熟的自我监控者和勇于改造自己的反省者。老师应能正确的根据孩子的各种行为反馈, 反思到自已的日常教学及生活中来, 依据正确的教育理念, 对幼儿进行教育, 合理地将知觉到信息类别化, 并将进行正确的归纳和意义解释。将好的教育文化观念反馈给幼儿, 从而形成和幼儿互动的新的交往习惯和动力定型。

幼儿和老师在教育过程中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老师的影响是幼儿成长的最为关健的能动性因素, 教育从来都是不完美的, 但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应在实践中不断反思, 在反思的总结中提升和超越自我。浅论教育活动中儿童对老师的文化改造, 只是为了提醒教师在对幼儿进行一日常规教育时注意自己的言行, 形成孩子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的心态意识, 相互制约的观念, 更好地促进教育中教师和儿童的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上一篇:古代诗歌的教学设计下一篇:世界这么乱装纯给谁看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