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英写作记叙文

2024-04-29

高英写作记叙文(通用4篇)

篇1:记叙文写作如何出彩

其实,课本中就有很多片断值得学生学习,仔细阅读这些片断会对学生的写作有极大的启发。

一波三折的情节———只有一个中心事件的文章,若能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上做到张驰结合,起伏变化,则可扣人心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当鲁达听到金氏父女的哭诉后,怒火中烧,要“打死了那厮再来”时,情节陡起,似乎高潮即将到来,但作者却巧妙地让史进、李忠两个“三次五回劝的他住”。这样有急有缓,掀起波澜;当鲁达送走金氏父女,“径到状员桥来”,惩强除恶的好戏似乎就要上演时,作者却笔锋一转,写鲁达在郑屠肉铺前坐了下来,三戏郑屠。这样一放一收,又掀起波澜。简单的一个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故事,写得如此精彩,情节的一波三折功不可没。

传神的细节———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记叙文写作中,人物性格的塑造、作者感情的抒发,都离不开一字传神或一针见血的细节。鲁迅《社戏》写孩子们归航途中偷豆,阿发“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阿发“往来的摸”,有比较鉴别之意,显现出他聪明而无私的童贞,传达出作者对他的敬佩喜悦。鲁迅《孔乙己》写孔乙己“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这里的“摸”,表钱数不多之意。特定的动作正是孔乙己生活窘迫、穷困潦倒、遭遇悲惨的写照,传达出作者对他的哀伤同情。同为“摸”字,作者却在不同的地方赋予各异的含义,且凝练传神,可见匠心。

阿Q画押———“我……我……不认得字。”阿Q一把抓住了笔,惶恐而且惭愧地说。“那么,便宜你,画一个圆圈!”阿Q要画圆圈了,那手捏着笔却只是抖。于是那人替他将纸铺在地上,阿Q伏下去,使尽了平生的力气画圆圈。鲁迅写出了阿Q不觉醒的精神状态,表现了阿Q愚昧落后和麻木不仁。

严监生竖起两根指头———晚间挤了一屋子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接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著两个指头;大侄子上前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得溜圆,把头又狠狠地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妇抱著儿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惦念?”他听了这话,两眼闭著摇头。那手只是指著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老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盏灯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这一细节正写出了中国吝啬鬼严监生爱财如命的特点。

以上这些例子,都是我们常见的,但我们在学课文的时候又常常忽略这些精彩的文字,而这些精彩的文字其实都来源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他们都很普通,只不过我们没有发现,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必须处处留心、时时在意。

写记叙文,学生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学会从生活小事中挖掘深意

高中生写记叙文,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选材问题。很多教师都要求学生写记叙文“材料一定要新颖,要有新意”,面对这种要求,学生在记叙文写作方面就会非常困惑:我头脑空空,根本没有材料可言,有也是些生活中的那点“破事”,自己都觉得没有写上去的必要,更谈不上“新颖”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冥思苦想好半天,也想不出“新颖“的材料,只能仍然运用一些或陈旧、或幼稚的“破材料”,或者干脆胡编乱造一通,草草上交作文了事。

说实话,让学生在作文中运用新颖的材料,或者创新一些材料,确实有一定难度,但是如果学生能够关注生活小事,从中感悟、挖掘出生活小事中的意蕴,就完全可以把很平庸的“破事”、“破材料”写得很有新意,而且这些材料学生比较熟悉,可以手到擒来,马上使用。细节描写的成功,关键在于细节要细。细节不细,就使人物成了一个个活动的影子,事件成了一个线路图,主题也就成了没有血色的符号。这就要求我们抓住“一言一动之微,一沙一石之细”(朱自清语),把他们巧妙地镶嵌到文章的构思之中,凸显人物的神韵和文章的旨趣。

《感受母爱》中有这样一处精彩的细节描写:

我慢慢地把馒头拿起来。

忽然我在上面发现了一个非常清晰的指纹印。以它的大小,我甚至能辨认出它是母亲的中指的指印。从纹路上看,它是个“罗”,而不是“箕”。一圈一圈的,里面小,向外渐渐地扩大,如同春日池塘上小鱼喋起的波纹。波纹又渐渐荡漾开去,荡漾开去……

啊!我一颗清亮的泪水滴在手中的馒头上了。

印在馒头上的指纹印,这是一般人常常不会注意到的细节,作者注意到了,而且注意到了是“罗”,而不是“箕”。并且用一个比喻把它细致地描写出来。母亲对我的深深的爱和我对母爱的深切的感受,都在这细节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二、高中记叙文,必须表现出深厚的语言功力

有的学生的作文,之所以不上档次,还因为他的语言没有风格和特点:要么平淡枯燥,要么过于幼稚,要么晦涩难懂,做不到语言的通顺、流畅和优美,更谈不上文采和个性化。再好的材料,再深刻的思想,如果没有用优美的文笔来表现,读者也会觉得索然无味,对你的文章望而却步。如用比喻生动描绘,用排比灌注真情。如作文《人生因你而精彩》中:“茫茫人海,是你点亮了我们生命里精彩的灯;是你与我们一起走过坎坷,走向生命的坦途;是你与我们一起走过黑夜,走向黎明。是你啊,友情!”这样的语言感情丰富,气势磅礴,读来唇齿留香。再如《动力来自亲情》一文中:“亲情是一种动力,它能让你走进‘独上高楼’的境界,能让你拥有‘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著,能让你品味‘报得三春晖’的快乐。”可以说,饱含深情的诗词与匠心独运的排比句,将亲情的魅力展示得淋漓尽致。

由此可见,高中记叙文的语言除了具备初中通顺、流畅、凝练的要求之外,更要力求“美”起来,要有文采、蕴藉、含蓄、悠远,意味深长,给人以审美的感受和回味的余地。每一句话都不能简单直白,不咸不淡如温吞吞的白开水,而是要有语言的张力和表现力。

三、高中记叙文,必须精巧构思

和散文、议论文相比较,记叙文是最讲求构思的文体。再曲折生动的故事,如果事先没有构思好,就会把故事叙写得很无聊,失去应有的吸引力,从而降低了读者的阅读欲望。那么,记叙文的构思,要注意哪些方面呢?那就是要将情节安排得曲折,有波澜,有悬念,这样才能引起读者兴趣;要将开头结尾构思得巧妙一些,这样既可以吸引读者,又能使主题表达得更深刻。这种精巧构思在小说创作中被经常使用,比如《项链》、《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常春藤叶》这些小说,都具有曲折起伏、

刍议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邮市南海中学,江苏高邮

中考作文一类卷要求之一:主题突出,立意新颖。所谓“新颖”,就是要体现创新精神。素质教育十分重视对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求是是科学之本,创新是科技发展的生命力所在。”作文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不可忽视的独特作用。学生写作过程中的创新,绝非异想天开的胡编乱造、成功意义上的创新,应是理性指导下的个性张扬。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借鉴技能,模仿规则

作文是一种技能,需要反复历练才能提高。模仿是历练形式之一,由模仿到感悟,由感悟再到自我创造。学生非常需要通过模仿来打好文字基础。教会学生正确地模仿,可以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规律,总结归纳写作技能。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的规则具体实在,印象深刻。也可以由范文引路,通过欣赏范文,汲取范文在构思、立意、遣词造句上的长处。

二、广泛阅读,积累素材

广泛的阅读和丰富的积累是创新写作的基础。因此,我们应该引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作文的真正源头是生活,生活是一切艺术创造的源泉。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阅读得不多,积累的知识少,要想写出好的文章,简直是痴人说梦,更谈不上创新。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不言而喻,进行创新作文,就必须让学生广泛阅读包括文学作品、报刊杂志在内的多种读物,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当然,在学生的阅读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对课文应“少讲、精练、多读”,精心设计阅读方案,结合课文,适当补充课外读物;对学生自选的课外读物也应当给以适当指导。鼓励学生对读过的读物写读后感,制做读书卡片,交流阅读体会。要引导学生读出个性,读出收获,读出思考,读出新意;要注意引领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同类题材的作品,同一作家的作品,同一时代的作家作品,在比较阅读中体会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语言特色等的不同,以阅读的方式,让名家大家引领学生写出有创新精神的作品。要求本班的学生每周做一篇摘抄,写一篇读书心得,这样长期坚持,学生作文时就不会搜索枯肠,无从下笔了。

三、张扬个性,力求多样

创新写作的关键就是张扬学生的个性,展示鲜活的“这一个”。这样,就要让学生从传统的窠臼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在精神上和写作上得到充分的自由。古人云:“诗言志。”哪一篇流传千古的好文章不是作者真挚感情的迸发?因而,我们要给学生创作以相当自由的空间,让他们保持对生活的热情,使他们迸发出激情的火花。为此,我们应当要求学生细心观察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使之变成涌动着生活气息的文字。其次,让学生用自己敏感的神经体味生活的深刻内涵,写出寓意深刻的好文章来。这样,读者的心灵才能得到震撼。要使学生得以自由创作,首先必须明确,写作题材是相当宽泛的。春夏秋冬,走过四季都是诗;天地之间,人生百味皆成文。客观世界的万物人生的酸甜苦辣,都可以入文。其次,教师在命题上力求话题宽泛,使学生的思维力争受到较少的限制。另外,在作文形式上,还要力求多样,让写作中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四、点燃火花,激发兴趣

心理学表明:兴趣是人们积极主动地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充满悬念的情节,回扣前文、深化主题、令人回味无穷甚至出人意料、令人拍案叫绝的结尾。一篇记叙文如果能够做到小说这样曲折的情节,结尾能够有自己独到的构思,将会对文章的

心理倾向,它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动力。学生一旦产生兴趣,就会充满激情。在作文中,我尝试用以下几种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1. 爱心激趣。

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教学气氛,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理”。只要教师发自内心地去爱自己的学生,达到情感沟通,师生就会感情交融。教师要力争用赞赏的眼光,表扬的话语,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树立学生创新写作的主观信心。

2. 美学激趣。

美学知识的传授及熏陶,能陶冶学生情操,升华学生的精神境界,健全学生的人格。音乐蕴含着丰富的美育资源,它的本身就最具有情感的艺术。在写作课上,为了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放一曲《爱的奉献》或一曲《绿叶对根的情意》,学生沉浸在用心的倾听和欣赏中,体会到音乐中美的感染力,调动了全部激情与心智,激发了无穷的想象力,达到了写作创新的最佳情境。

3. 活动激趣。

新课标理念是强调语文课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难以想象在倍感压抑的氛围中,学生能够灵感不断,感悟无穷。因而,我们的课堂必须充满情趣。每天的课前,可安排三分钟的演讲,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利用好这几分钟,让学生自由发挥。演讲的内容可以是当日新闻、道听途说、童年趣事、人物介绍、课堂偶得等。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既能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又能丰富作文素材。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表演话剧等。这些都可以成为作文丰富的内容和形式。另外,还可以让学生走出校园,积极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样,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作文创新活力。再者,组织学生春游、扫墓、看演出。2009年暑假我校还安排学生赴韩国学习,让学生在自然和社会中陶冶情操,培养兴趣。这样,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会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对于活动要注意实效。每次活动教师要明确主题、要求任务,让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以提高对活动的关注,激发参与的热情,营造创新写作的客观氛围。

五、赏识教育,挖掘潜力

创新教学强调评价要有赏识性,要着眼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给予更多的肯定和鼓励,更多地看到他们的长处和优点,创造出一种善意和谐的环境,使学生产生热情向上的信心,从内心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作文赏识性的评价是创新写作的有效途径。作文讲评包括两个途径,即评改和讲评。在评改作文时,不妨站在学生的角度,理解学生的心理,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不吝啬分数,多给学生一些高分,多一些赏识,多一些鼓励,让批改作文成为师生交流情感的过程。让作文基本功好的学生在教师的赏识性的评语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基本功差的学生获得一份自信。实践证明,作文评语中的一句鼓励甚至可以让一些失意的学生看到生活的希望。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自评和互评,将学生的优秀作文拿到班级来欣赏。每次考试我都把满分作文收集、整理打印给学生,并及时评讲。另外,中考前我还进行面批,把每位学生存在的问题一一指出,再要求学生重新修改作文,直到我满意为止。实践证明这种效果非常好。这样,作文教学就成了师生交流感情的过程,是学生激情的发祥地,是学生才华的演练场。我们就可以在愉快的氛围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写作能力。

主题立意起到良好的效果。

篇2:谈谈记叙文的写作

先看学生的作文片段:

我曾经观察过母亲的发丝, 那瀑布般的绿云, 令我爱不释手, 我轻轻的抚摸着它们, 生怕弄痛了, 我在心里偷偷地想:要是我的头发也能这样, 该多好呀……我的黑发哪是时间梳成的, 分明是母亲用她的心血一点一点染成的啊, 我痛恨这无情的光阴, 夺去母亲那曾经的美丽, 可又无可奈何, 谁能阻止得住它呢?只有在今后无愧于光阴, 才对得起母亲……

这是一次作文题目为《光阴的故事》中学生的考场作文。这个片段是赞美妈妈的, 它通过“我”和母亲的头发由于“光阴”的作用而发生的变化, 表现了小作者对母亲养育自己的深深的感激之情。这类题材学生从小到大写的太多太多, 许多学生都觉得自己的妈妈的确平凡而伟大, 但一写到与此相关的作文又总觉得不能感动自己, 更别说打动别人了, 为此, 相当一部分学生也感到很无奈。为什么这篇文章读后能让人有所触动呢?首先, 小作者观察细致, 进而产生联想和想象, ‘我的头发能像这样吗?’‘天地间垂着的那一片黑瀑布, 便是我的青发’;其次文笔细腻, 多次运用比喻, 如“天地间垂着的那一片黑瀑布”、“毛糙糙的如亚麻绳一般”、“时间真是位公平的法官”, 另外还有对话, 有动作“揉揉”、“摆”、“摸”, 有心理活动等;第三, 小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着对母亲的感激之情特别细腻真挚, 并能在描写的基础上恰当的提炼, 比如, “我的黑发哪是时间梳成的, 分明是母亲用她的心血一点一点染成的啊”。

再看一个学生的作文片段:

是那枚精致的玉戒吗?那是, 年少的我不知怎么回事, 特别的顽皮, 这玉戒是我从妈妈的宝贝箱里淘出的物件儿。不知是对它有什么特殊的感觉, 那是我把它揣在身上到处摆弄。一不小心, ‘叮’的一声清脆的响声, 玉戒从我手上滑落, 掉在地上, 妈妈觅声而来, 慌忙拾起了那枚玉戒。‘这是你爸爸给我的。’妈妈自言自语。‘哦?’我来了兴致, 见妈妈脸上竟有了难以察觉的红晕。‘就是那年去武当山, 回来时顺路买的啊。’妈妈爱抚着, 轻轻的把它放回去……

这个片段写的是“我”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了妈妈的“秘密”, 它实际上涉及了许多中学生很少提及的关于自己父母的“敏感”话题———爱情。篇幅虽然很短, 但是, 读者读完这个片段后, 会马上体会到人物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 文中两个人物鲜明的个性也会立刻展现在自己面前:从“淘出”、“摆弄”、“来了兴致”等可以看出小作者的机灵、天真与调皮;从“慌忙拾起”、“难以察觉的红晕”、“爱抚”等词语可以感受到小作者母亲羞涩中饱含着对自己甜蜜爱情的珍视与自豪的回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在这么短的篇幅中情节还起了波澜, 显得摇曳多姿。同上面的文章片段一样, 这个片段也充分运用对话、动作、心理活动描写等手法, 也同样能在描写的基础上恰当的画龙点睛, 如“那枚玉戒似乎装满了父母的青春岁月”。就这样, 小作者从自己独特的视角, 通过多种途径传神地表现了父母之间甜蜜的爱情, 诠释了“光阴的故事”。

最后来看一个记叙性的课堂练笔:

只听见飒飒飒记笔记的声音, 有的时候就有一点哗哗的翻书的声音, 老师讲话的声音虽然不大, 但是大家都听得清清楚楚, 窗外有的时候还传来两声鸟叫, 有一个同学一不小心把铅笔盒碰得掉在地上, 大家很吃惊地回过头来看着他。

这是学生写教室的“安静”, 片段中没有直接提到“静”, 但读后让人分明感到教室很安静。

综上所述, 学生写作文尤其是记叙文, 必须要做到真、细、小。所谓“真”就是指所选择的题材要真实, 特别是写作水平不高的中学生, 提倡最好写身边的真人真事;所谓“小”指题材小, 角度小;所谓“细”就是指观察要仔细, 体验感悟情感要细腻, 描写要细致。上述几个作文片段无一例外就是体现了记叙文写作的基本前提———真、细、小。

摘要:学生从小学到高中, 一直在坚持记叙性文体的写作, 老师运用了各种手段, 想尽了一切办法, 力图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但是, 不可否认的是, 到了高中, 大多数学生仍然害怕写作文, 特别是害怕写记叙文。那么, 到底有没有什么办法指导学生把记叙文写得具体、生动一些呢?本文笔者就此谈谈看法。

篇3:记叙文写作教学设计

1、读范文, 明确真情实感的的载体因素;

2、写片段, 演习细节传情的方式与方法。

一.明:向山进发

桃花笑红了春风, 桂香染醉了秋雨;荷叶托举了一个民族的情操, 梅花更新了一代名士的情怀。

而人间真情或人生感悟又需要由什么来承载或托举呢?

让我们尝试以《水果都削好了》为题, 来写一篇抒发真情实感的记叙文。

(明确:写作目标, 向山进发。) 二.学:他山之石

首先, 让我们来看看, 《水果都削好了》这个题好不好写?

(生:不好写, 太空、太大。)

让我们先引他山之石, 来学一学丁立梅老师《花都开好了》, 看她是怎样在记叙文中抒发真情实感的。

(一) 阅读《花都开好了》:

1、用———提取文中直接抒情的句子。

参考:

时光便亮丽得像花一样。

一家人最快乐的时光就要来了。

天不老, 地不老, 情不老, 永永远远。

花, 继续在开;爱, 绵绵不绝。

它让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 这世界上有好人, 有善心, 有至纯, 有至真。

2、用“至纯”的语言形式压缩上列各句表达的情感。

参考:至美———至亲———至爱———至纯———至真。

(二) 再读课文, 看文章是用什么来承载这些人间“至情”的?

1、学生自读、查阅。

2、交流。参考:

A、承载物———细节

细节, 就是人、事、物、景的细微末节。人物的一颦一笑、景物的一花一木, 都是细节。情感起于细微。

B、细节 (素材) 1、事物细节———物为心像

花:凤仙花———晚婆娘花———桃花——蔷薇———海棠———红梅花。

话:花都开好了。

家:家家有———厨房门口———把四方桌在院子里———回家———陈先生家———饭。

2、人物细节———人为心系

母亲、女孩、祖母、爸爸、陈先生。

3、行为细节———行为心表

笑:花笑、母亲笑、父亲笑。

等待:母亲等待女儿爱美心的成长;

祖母等待晚归的儿女归来;

爸爸等待丧母的女儿的健康成长;

陈先生等待远游的学子。

C、小结:是啊, “花都开好了, 饭在等你。”原来, 等待也是一种美丽。在等待中儿女成长, 愿望达成, 花继续开放……

文章对人间的至爱与至情, 就是通过以上细节来承载的。

(三) 而这些厚重的人间真情与琐碎的细节, 又是通过什么方式 (构思艺术) 组合起来的呢?

1、苍鹰鸟瞰:梳理构思特点。

2、合作交流:一唱三叹。

参考:一唱三叹, 首先可以隐藏作者本人的想法;其次, 它带领读者反复体验心中所愿, 符合人们向真、向善、向美的趋向。

三.习:拾级而上

(一) 请以《水果都削好了》为题, 尝试选取细节。

1、选取什么水果?

如:苹果、香蕉、杨桃、猕猴桃、火龙果等

2、选择什么行为?如:唤醒

3、选择哪些人物对象?确定唤醒的内容。

如:家人唤醒病人的健康;母亲唤醒顽童的童真;

妻子唤醒丈夫的责任;儿女唤醒老人的希望;老师唤醒学子的激情……

(二) 请自选一组人物关系及一种水果作为细节, 写一段以“唤醒”为话题的记叙文段, 文尾用一句抒情句作结。

1、学生练笔 (约8分钟) 2、大班交流、点评。

(三) 同学们, 香蕉唤醒了顽童;杨桃唤醒了丈夫……真情来自细节, 实感依托细节。请用一唱三叹的方式, 选取三个典型细节, 反映相同的主题。

参考:

三个男人削水果。

爸爸通常用水果机, 压榨柳橙子汁, 唤醒我沉睡的记忆;

伯伯每每用花菜刀, 制作水果拼盘, 唤醒我灵动的思维;

爷爷时时用木柄刀, 削制杨桃花星, 唤醒我宁静的心性。

四.演:巅峰体验

同学们, 桃花笑红了春风, 桂香染醉了秋雨;荷叶托举了一个民族的情操, 梅花更新了一代名士的情怀。

而人间真情或人生感悟可以借助于各种形象体作为载体来承载, 往往, 形象的力量要远远大于思想的力量, 细节的张力也远胜于理论的说教。

请以《都好了》为题, 写一篇中心明确, 细节突出, 真情实感的记叙文, 字数600字左右。

附录选文———

花都开好了丁立梅

记忆里, 乡村多花, 而夏季, 简直就是花的季节, 随便一抬眼, 就能看到一串艳红, 或一串粉白, 趴在草丛中笑。

凤仙花是不消说的, 家家有。那是女孩子的花。女孩子们用它来染红指甲。花都开好的时候, 最是热闹, 星星点点, 像绿色的叶间, 落满粉色的蝶, 它们就要振翅飞了呀。猫在花丛中追着蝴蝶跑, 母亲经过花丛旁, 会不经意地笑一笑。时光便亮丽得像花一样。

最为奇怪的是这样一种花, 只在傍晚太阳落山时开放。花长在厨房门口, 一大蓬, 特别茂密。傍晚时分, 花开好了, 浅粉的一朵朵, 像小喇叭, 欢欢喜喜的。祖母瞟一眼花说, 该煮晚饭了, 遂转身到厨房里。不一会儿, 屋角上方, 炊烟就会升起来。狗开始撒着欢往家跑, 那后面, 一定有荷锄的父母, 披着淡淡夜色。我们早早把四方桌在院子里摆上了, 地面上洒了井水 (消暑热的) , 一家人最快乐的时光就要来了。

这样的花开好了的时候, 充满合家团聚的温馨。花名更是耐人咀嚼, 祖母叫它晚婆娘花, 是一个喜眉喜眼守着家的女子呀, 等候着晚归的家人。天不老, 地不老, 情不老, 永永远远。

……

亦看过一个有关花的感人故事。故事讲的是, 一个女孩, 在三岁时失去了母亲, 父亲不忍心让小小的她受到伤害, 就骗她说, 妈妈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了, 等院子里的桃花开了, 妈妈就回来了。女孩于是日日跑去看桃树, 整整守候了一个冬天。次年三月, 满树的桃花开了。女孩很高兴, 跑去告诉父亲:爸爸, 桃花都开好了, 妈妈就要回来了吧?父亲笑笑说:哦, 等屋后的蔷薇花开了, 妈妈就回来了。女孩于是又充满希望地天天跑到屋后看蔷薇。等蔷薇花都开好了, 做父亲的又告诉女儿, 等窗台上的海棠花开好了, 妈妈就回来了。就这样, 一年一年的, 女孩在美丽的等待中长大, 健康而活泼, 身上没有一丝忧郁悲苦的影子。在女孩十八岁生日那天, 女孩深情地拥抱了父亲, 俯到父亲耳边说的一句话是:爸, 感谢你这些年来的美丽谎言。

花, 继续在开;爱, 绵绵不绝。

画家黄永玉曾在一篇回忆录里, 提到红梅花, 那是他与一陈姓先生的一段忘年交。当年, 黄永玉还是潦倒的穷孩子, 到处教书, 到处投稿, 但每年除夕都会赶到陈先生家。那时, 陈先生家的红梅花开得正好。有一年, 黄永玉没能如期赶去, 陈先生就给他写信, 在信中这样写道:花都开了, 饭在等你, 以为晚上那顿饭你一定赶来, 可你没有赶回来。你看, 花都开了。

篇4:记叙文写作指导例谈

一、指导写人物细节

1、外貌见命运

祥林嫂的悲剧命运让人刻骨铭心, 突出外貌描写是《祝福》中写人的重要技巧, 在外貌的变化中人物的命运一次次悲惨。

初到鲁镇:头上扎着白头绳, 乌裙, 蓝夹袄, 月白背心, 年纪大约二十六七, 脸色青黄, 但两颊却是红的。手脚都壮大, 又只是顺着眼。

……

临终前:五年前花脸上白的头发, 即今已经全白, 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 黄中带黑, 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 仿佛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 还可以表示他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 内中一个破碗, 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 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作者笔下的她眼色、脸色特写重复出现但一次比一次凄惨, 她的悲剧一次次加深, 外貌的变化中变化着人物的命运。

2、对话显个性

水生和水生嫂爱家爱国、互相关爱的个性是通过他们之间的对话展示出来的, 对话朴实、真情, 感动着读者。

四个不知名的女人个性鲜明, 也是通过他们探夫前的对话展示的:

“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 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这是个机智的女人。

“我有句要紧的话, 得和他说说。”这是个直率的女人。

“听他说, 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这是稳重的水生嫂。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 我们快去快回来。”这是个性急的女人。

“我本来不想去, 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这是个害羞的女人。

思念关心丈夫却又有不同的搪塞理由, 这充满生活气息、有真情实感的对话使人物的个性鲜明。

3、漫画中讽刺

别里科夫这个套忠人是生活中各种框框条条的代名词, 他的讽刺意义在于作者运用漫画法夸张这个人物:

他的外貌:他也真怪, 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 也穿上雨鞋, 带着雨伞, 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 他总是把雨伞装在套子里, 把表放在一个灰色的鹿皮套子里;就是那削铅笔的小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套子里。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 因为他总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戴黑眼镜, 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

他的口头禅:“千万别出什么乱子。”

漫画这个滑稽可笑的人物, 夸张性的映射生活中的某类现实, 使人物的意义明显, 可以指导学生借鉴《装在套子里的人》中漫画人物的方法。用文字的形式表现漫画的艺术, 漫画的人物形象更有讽刺力度。

二、指导叙事件曲折

1、倒叙构成悬念

倒叙, 先叙述故事的结局, 在叙故事的经过, 这样更能引起阅读的兴趣。

《祝福》运用倒叙来叙述构成悬念, 构成祥林嫂故事的曲折性。开头写祥林嫂在祝福中死去, 使人物命运悲凉, 再叙先后到鲁镇的经历, 介绍她悲惨死去的原因。

倒叙使故事曲折, 使故事产生悬念, 让学生借鉴这种方法来叙事, 以增加叙事的曲折性。

2、新编复原现实

新编故事的前提是把握好原著原人, 借鉴原著的相关情节, 在基本不改变主要人物的情况下, 试着将原著中的背景移接到现实生活。

庄周著有《华南经》一书, 有《秋水》一文, 有“涸辙之鲋”的寓言。作者尊重原著重新复原现实组编《庄周买水》:庄周因《华南经》销售困难而弃文从商, 准备买水养鱼, 却遇到若大人、海大人的责难, 困难重重的庄周又遇到鲋鱼求救, 在耗尽资力、精力时又巧遇秋水甘霖, 新编重组的庄周的故事十分有力的讽刺了现实中的歪风邪气。

重组新编让故事情节曲折, 但需要阅读储备, 才能组出有价值的作品。

3、寓言形式寄意

寓言就是在故事中寄寓哲理、道理。

《钟树郭橐驼传》在写郭橐驼种树的故事中寄寓着治民的道理, 用寓言的形式写故事来叙事说理, 浅易的叙事中见深刻。

4、悬念扣人心弦

《鸿门宴》中宴前、宴中, 刘邦的性命令人担心不已, 悬念叠起, 项伯宴前夜见, 樊哙宴中闯帐化解悬念, 情节在悬念中曲折发展, 紧扣读者心弦。

上一篇:听林闯教授讲座有感下一篇:读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