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记叙文写作模板

2022-09-11

第一篇:中考记叙文写作模板

中考记叙文写作

授课人:

课题名称:作文指导

授课类型:新授课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写作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不同类型作文的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写出高质量的作文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

教学具体步骤:

一、学生目前写作现状:

师:大家都知道,现在我们的作文满分是40分,那么老师想问一下,平常作文能达到24分或24分以上的同学有多少呢?

生:(举手)

师:那么能达到32分或者32分以上的同学有多少呢?

生:(举手)

师:根据刚刚现场调查的情况来看,我们班同学在写作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大家还有很多潜力没有被挖掘出来,由于中考考的大多是记叙文,那么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记叙文的写作方法。

二、记叙文写作技巧:

所谓记叙文就是记载、叙述我们在生活中看到、听到、经历过、接触过的一些有人物和事件的文章。写好记叙文,应掌握记叙的四个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起因、发展、结果)。运用这些要素时,应注意时间、地点必须具体、明确;人物的出场要能推动情节的发展,记叙的事情不论大小,都应把事情的起因、发展和结果写完整。 拿到一个作文题目,不要先急于答题,要先弄清楚题目的意义、范围、中心,确定文章的体裁、题材、字数要求,再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合理布局谋篇,运用恰当的表达方式进行写作。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确立准确的内容——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写作内容

(1)思维的发散

在落笔成文前,一定要慎重,要考虑到尽可能多的写作内容。

①充分利用作文题中的提示性语言,获得写作内容

如:也许你被真挚的母爱感动过,也许你被善良的帮助感动过,也许你为奥运会场升起的五星红旗流过热泪,也许你为无私的友谊掀起过情感的波澜„„

请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作文题中的“也许„也许„„也许„„也许„„”的提示语,没有内容写的同学完全可以把这段话作为自己的写作材料,写母爱、帮助、友谊等带给自己的感动。

②开辟独特、新颖的角度

A、类似联想

如由“花与刺”联想到阳光与阴影、成功与挫折、优点与缺点等。

B、 内敛式联想

由如“英雄”联想到课堂上的英雄、公交车上的英雄、联欢会上的英雄等

C、 逆反式联想

如由“心事”联想到“我没有心事”;由“感动”联想到自己是不懂感动的人,在母爱面前一点一点被征服被融化被感动的过程。

D、虚实转换联想

如写“位置”,可以实写班级的座位、一个人的职务等,也可以虚写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等等。

(2)思维的归纳

① 写自己熟悉的内容——不要选择自己一知半解的事情作为写作材料。

② 写自己能驾驭的内容——由自己的认知水平、思想深度和语言表达能力决定。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后要做的就是突出明确的中心,具体要求如下:

(1)符合题意

准确把握文章题目的范围和内涵,注意培养明确点明中心的意识。为此,可在文章内容构思好后,围绕中心编写几句(段)话,将它们安插在文章的开头、结尾或者文章的过渡、转折的地方,既提醒自己不要偏离中心,也提醒阅卷老师你有明确的中心意识。

(2)提升中心的品位

① 要有深刻的思想

② 有小中见大的眼光

③ 有化实为虚的能力

④ 有时代意识

⑤ 有新颖的角度

例如:以“风”为话题的作文,可以化实为虚,由不同季节的风的特点联想到不同性格的人;可以联系时代,写社会上的各种风气;可以联系自己,写中学生中流行的一些风气;可以由风想到沙尘暴等社会问题;由风想到关于风筝的记忆┅┅

所谓“题好半篇文”,怀化市近两年考的是半命题作文,大家还有很大的自由空间,所以在拟题时要慎重考虑,拟出一个让人眼睛一亮的题目。我们常用的拟题技巧有修辞法、悬念法、引用法、套用法、嫁接法等手法。例如:

《我是一只飘飞的塑料袋》

《客车翻下悬崖之后》

《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世上只有爸爸坏》

《享受唠叨》

下面我们就从五个方面正式开始我们的写作历程:

(一)巧绘凤头先声夺人

文章的开头是全文的起点,它关系着下文如何开展与构思。古人就非常讲究开头,有“风头”之说,可以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那么如何开头呢?常见开头方式如下:

1、开门见山法

即文章一落笔,就直通作品的主要内容,用最简洁的语言点明题意。例如朱自清的《背影》开头段。

2、巧设悬念法

即根据表达的需要,从情节、感情、人物等角度出发设置悬念,让读者产生一种非看下去不可的强烈念头,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例如张之路的《羚羊木雕》开头段

3、直抒胸臆法

即文章开头以深情地笔触抓住感情迸发的突破口,如泉水奔涌,直抒胸臆。例茅盾的《白杨礼赞》开头段。

4、创设情境法

即根据构思的需要,在开头传神的描写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为全文创设某种情境。例如鲁迅的《孔乙己》中的开头。

5、引用开头法

即引用名言、俗语、警句、诗歌等开头,触发感情,引起回忆。

(二)打造豹尾余味无穷

结尾和开头一样也是与全文血肉相连的部分,它的好坏跟全文的好坏有很大关系。那么如何写好文章的结尾呢?常见结尾方式如下:

1、 自然收束法

文章在完成对人物的刻画或叙述事情的来龙去脉后,自然收束。例如朱自清的《背影》的结尾段。

2、 篇末点题法

即在收束全文时,以精炼的语言点明文章的主旨。这种笔法画龙点睛,发人深省。例如冯骥才的《珍珠鸟》的结尾段:信赖往往产生美好的境界。

3、 呼应篇首法

可使文章首尾圆合,结构完整,能唤起读者阅读心理上的美感。这也是各类文章极常见的收束方法。例如朱自清的《背影》的结尾段。

4、 抒情结尾法

能够表达作者心中的情愫,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引起共鸣,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的结尾段。

4、 揭示哲理法

即以议论作结,语言含蓄,见解独到,令人深思,往往具有启发性。例如鲁迅的《故乡》的结尾段,“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立路”。

5、留下空白法

即结尾之处有意留下一片空白,让读者的思维自由驰骋,纵横想象,言尽而意无穷。例如张之路的《羚羊木雕》的结尾,“可是,这能全怪我吗?”

(三)设计结构引人注目

结构松散、思路不畅是中学生写作中最为常见的毛病,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这就要设计引人注目的结构。常见结构如下:

(1)自然式结构

自然式结构是文章结构的基本布局方式,遵循自然天成的原则。

1、横向结构,即按照材料的性质或事件的场面变化和空间转换来安排结构,层次间呈并列关系。

2纵向结构,即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或者事件发生、发展顺序组织材料,或以作者认知的发展为顺序安排材料。

3、横式和纵式有机结合结构,以时间推移为纵线,每个层次并列安排为横线,纵横交错地安排文章层次。

(2)题记式结构

题记式结构能指示或凸现文章的主旨及感情,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常常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巧妙拟写题记,树起一道完整亮丽的风景线,使作品锦上添花。

题记语言的要求简洁凝练、形象生动、富有哲理。题记常见形式如下:

1、点题式或摘文中只言片语、或将内容作概括性描写,开宗明义、点明中心,使读者未见其面,先睹其采。

2、抒情式文以情取胜,这种方式能从感情上引起读者的共鸣。

3、引用式大多引用诗句,因诗文所描述的情境与作者的构思非常吻合。

4、问题式作者敏锐把握,并在开篇提出问题,更能引发思考,对人起独到的警醒作用。

5、哲理式哲理是关于宇宙、人生的富有启迪性的认识。它掩藏在五彩纷呈的生活表象之下,作者有所感悟并浓缩成文字,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令人回味,可以借用思想家、哲人说过的话,也可以是作者有感而发中升华出来的思想火花。

6、悬念式文似看山喜不平,用题记来设置悬念,以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7、题记的写法还有很多,铺垫式、联想式、烘托式、议论式等,用得恰当,可使文章别具神采,增色生辉。

(3)一线串珠式结构

“千里姻缘一线牵”。在中考构思时,我们可以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将与中心有关的材料用一根线将它们串起来,就会快速将这些材料组合成一篇很好的文章。

这种结构的作用非常有利于打开思路,让思维在广袤的心田中自由驰骋,可以上下五千年,纵横千万里,可以减少选材的重复性,让创新成为可能。

这种结构常见的线索有以下几种:时间线,地点线,感情线,人物线,事物线。

(4)画面组接式结构

写作时,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可借用电影艺术中剪辑画面、组接镜头的方法,把本来没有直接联系的生活片断(如几个典型生动的人物或事件或景物

片段)巧妙地加以连接,组合成文。

这种结构的特点:镜头剪辑法不依靠事件的贯穿来体现作品的主题,不追求事件的完整性和时间的连续性,只将生活的片断、典型的细节、多变的场景,甚至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直接组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这种结构材料的使用方法:将剪辑的种种材料采用“排比段”这一形式,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近的段落组合成篇,可以很好地组织起全文的结构框架,使文章体现出一定的新意,并能形成排山倒海之势。

这种结构的作用:在考场作文中运用,可以快速构思,快速成文,用以叙述,则清晰深刻;用以描写,则形象生动;用以抒情,则情深意厚;用以说理,则鞭辟入里。

(5)问答互动式结构

“言为心声”,人物语言可以折射人的性格特点。对话自由灵活,内容无所不包;对话分条陈列,层次清晰明朗。作文采用问答对话的形式,是结构的一大创新。

采用问答互动式结构文章,从对话对象看,可以是现实社会中人与人的对话,也可以是幻想中今人与古人的对话,可以是与未来世界中人的对话,甚至让古今中外的历史人物或文学形象进行对话。从对话的方式上看,有面对面交谈,打电话交谈,网上交谈等。

(6)日记式结构

日记式结构体如同说心里话,不仅新颖别致,笔墨经济,而且给人以真实感和亲切感。考生往往把品味生活的甘苦,内心世界的烛照,种种情绪变幻的把握,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使读者(改卷老师)有欣会挚友之亲切,无面临生人之拘泥。

用日记的形式来写文章,表达主题,要写明时间,必须是以第一人称来写,以独立方式

用来记事,写出心理活动。

(7)书信式结构

书信式结构会使人觉得如谈家常,真切自然。运用这种方式,需要掌握书信的格式,要用第一人称。

(四)巧用技法生动感人

巧用技法可以妙笔生花,使文章一波三折、跌宕起伏,使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常用技法如下:

1、巧合法

在同一篇文章内,作者有意将现实生活中很难在同一框架内同时发生的几则故事揉合在一起,通过对这些巧合的故事的记述,展示矛盾,增强故事的曲折性,使人物形象得以最大化展示,文章主题得以深刻揭示。

2、误会法

作者故意制造人物与人物之间的一些矛盾,使双方或另一方做出错误判断,从而产生误会,最后在某种场合,由于某种原因澄清误会。于是,人物形象在误解与理解中得到生动展示,故事情节也因此变得跌宕起伏。

3、 悬念法

作者充分运用多种艺术手段,在故事或人物之间的矛盾展开时,宕开一笔,不挑明事态的真相,留下悬念,然后在适当的时候,再揭开谜底,可造成情节的大起大落,从而深化文章主题。

4、 抑扬法

抑扬法有“欲扬先抑”和“欲抑先扬”两种,“欲扬先抑”就是上文对所写的人、事、物有意贬低,下文却对其赞扬;“欲抑先扬”正好相反,上文是褒,下文是贬,一“扬”一“抑”形成鲜明的对照,从而使情节的发展跌宕起伏,悬念迭出,扣人心弦。

5、象征法。写作中,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事物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6、 比较法

选取性格相同或各异的两个人,通过对他们类似或截然相反的语言、行为、遭遇等的记叙、描写,进行比较,塑造人物形象,展现人物命运,表达自己对人生、社会、生活等的理解、思考。

(1)用对比制造情节波澜。叙述事件时,如果能用对比设计出不同情节、细节,文章就会顿起波澜。

(2)用对比塑造鲜明形象。将不同的人物或同一人物在不同情况下的言行举止进行对比可以鲜明地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3)用对比突出文章主题。作文时,如果能将不同的内容进行对比,可以突出文章主题。

五、扮靓语言展示才华

孔子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这句话告诉我们,写文章要讲究文采。如何才能使文章有文采呢?

1、 名句生辉法。诗词名句和名言警句,具有表达精炼、含义深刻、脍炙人口等特点。如果化用得当,则有助于表达的精炼和生动,使文章文采飞扬。

2、 修辞增色法。恰当的使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可以形象地描绘出事物的特点,生动地表达出作者对事物的爱憎和褒贬,强化语言的表达效果。

3、 句式参差法。根据表达的需要,灵活地运用长句与短句,整句与散句,可以使语言灵活多变,避免单调呆板,读起来富有节奏感,产生错落之美,进而增加文采,强化语

言的表达效果。

总之,通过以上五点交流可知,要想成为一篇好作文要尽量做到“八有”:

1、有靓丽的题目

2、有优美的开头

3、有有力的结尾

4、有新颖的结构

5、有恰当的技法

6、有新鲜的材料

7、有深刻的立意

8、有生动的语言

三、布置作业:

在本节课结束之际,老师要求大家每人回去写一篇记叙文,字数300字左右,主题就写我们暑期这些可爱的老师们,明天上午上课的时候交给我。

第二篇:中考语文优秀作文模板(记叙文模板)

小编导语:中考语文优秀作文模板(记叙文模板)是小编为你准备的有关中考作文模版的相关内容。需要以下资料的你一定不要错过以下内容!以下就是中考语文优秀作文模板(记叙文模板),供你学习参考!

评分标准:

一类卷(50—45分):1.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生动,有真情实感。2.结构严谨,注意照应,详略得当。3.语言得体、流畅。

二类卷(44—40分):1.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2.结构完整,条理清楚。3.语言规范、通顺。

三类卷(39-30分): 1立意明确,材料能表现中心。2.结构基本完整,有条理。3.语言基本通顺,有少数错别字。

四类卷(29-15分):1.立意不明确,材料难以表现中心。2.结构不完整,条理不清楚。

3.语言不通顺,错别字较多。

五类卷(14-0分):1.没有中心,空洞无物,严重离题。2.结构残缺,不成篇

3.文理不通,错别字较多。

加分:符合如下条件之一,可酌情加l-3分(加至本题满分为止):1.立意深刻。2.构思独特。3.语言优美。4.富有个性。5.文面整洁,书写优美。

扣分:1.无标题扣2分。2.不足500字者,每少50字扣1分。3.错别字每3个扣1分(重复的错别字不计) ,最多扣3分。4.不能正确使用标点扣1-3分。5.文面脏乱,字迹潦草、难以辨认者扣1-3分。6.出现暴露身份的真实校名、地名、人名的扣1-3分。

一、记叙文模板

模板一 记人模式

【一般模板】

一、开头:①感情化语言概括叙述我和该人的关系,重点介绍该人,如肖像描写。②两者关系及该人精神特质的议论即主题。如”他是一个勤奋的好同学”。一般写熟人:老师或者同学、亲友。

二、中间:

写一件事:从开头、发展到结尾,细致叙述和描写,在发展的高潮部分最好点出主题。写几件事:每件事即每层次前, 可以用对该人精神特质的一个因素领起。以对该人的感情体验及整体议论来贯穿几件事。

三、结尾:①重申特质,照应开头。②深化感情关系,发出感慨。

【范文】

忘不了她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像浮萍一样随波逝去,也有的像根一样牢牢地扎在人们的心里。是的,每当我看到一片绿叶,就更加深深地怀念起我的启蒙老师——王老师,我永远忘不了的人。童年时期,是在一个小山村里度过的。王老师是我童年时最好的引路人。王老师最爱绿叶,在她的书里常常可以看到用绿叶作的书签。一次我和她在野外散步,她给我讲了一个她自己经历的故事。

那时,王老师刚刚参加工作,一次去冒雨去家访一个重病的学生。这个学生觉得自己马上就要死去了,望着窗外的常青藤说:“青藤上最后一片叶子落下时,我就离开人间了”王老师立即回去,含着眼泪画了一片碧绿晶莹的叶子,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把它牢牢扎在小学生家中的青藤上。那位同学坚强地活了下来。听了王老师的叙述后,我才悟出了她喜欢绿叶的真正原因。后来,我进入了中学,和王老师分手时她送我一束花。我却说:“您还是送我一片叶吧。”王老师会心地笑了。她笑得那么甜。

去年教师节的时候,我特意去看望王老师。王老师一家四口人挤在这一间小屋里,两个上小学的孩子正在床上写作业。床分上下层两层。即使这样,屋里还支不开一张桌子。看着这一切,想起老师在课堂上给我们讲课的情景,我的眼睛湿润了。

马上要初中毕业了。三年的初中生活是多么令人难忘啊!究竟老师和同学们给了我多少爱,这是无法计算的。然而给我印象最深的,令我永远忘不了的是王老师和她的事业——尽管花的事业是珍贵的,是甜美的,但我爱叶的事业,因为叶的事业是谦逊的。

花蕾待放倍思园丁苦,万紫千红更爱育花人,愿所有的人和我一样,永远记住她吧——一个从事叶的事业的人。

模板二 叙事模式

【一般模板】

一、开头:①感情化语言概括叙述事情。

②议论这件事对我的启发意义。如“这件事给了我深刻的印象”。

二、中间:从开头、发展到结尾,细致叙述和描写。在发展的高潮部分点出启发意义即主题。

三、结尾:重申意义,照应开头,发出感慨。

【范文】

挫 折

中考在即,校园里小树林边常有一个十四五岁的男孩在那里紧张而又稳重地复习着课本知识。这男孩就是我。可是三年前,我并非如此。 我的改变全因为那一次挫折。玩过了小学,我走进了初中。由于有几分灵气,我的成绩倒也不错。于是,我持着“聪明”的护照继续逍遥。一天,老师对我说:“过几天要举行数学竞赛。你要好好干,准备得个名次。”我一听,心想:“哼,我还用好好干吗?凭我的聪明劲儿,特等奖非我莫属。”有了这“自信”,在别人积极翻阅各种资料时,我却活跃在篮球场上。

赛场上,我傻眼了。且不说试卷题难,有些数学符号我都从未见过。我勉强做了几道题,虽在试卷上留了一大片空白,可我仍认为自己做的题百分之百正确。我想,自己不会做的,别人也不会比我强。下课铃响了,我信心十足地交了卷子。

颁奖仪式开始了。我静坐着,期盼着那“第一名”和紧接着我名字的呼叫声。可是,上帝是公正的,不会轻易将成功赐予一个未付出艰辛的人。我垂下了头,心灰意冷,怏怏地离开了会场,心中有着不可名状的迷惑:我一直是幸运儿,这回怎么了。正在我为失败而渐渐消沉时,老师送给我箫伯纳的一句话:“人生有两大悲剧,一个是踌躇满志,一个是万念俱毁”我恍然大悟:我已经经历了一个悲剧,现在又进入另一个悲剧。

自那次挫折以后,我慢慢改变了自己,使悲剧少了一个主人公,奋斗史册上多了一个既不自傲、也不悲观的我。

模板三 借景抒情式

【一般模板】

一、【开头】(1)叙述自己与景物的关系。重点写景,用感情化口语。

(2)议论景物即主题。

二、【中间】(1)描写景物,分出层次,细致动人。

(2)联想发挥,更大意义。

三、【结尾】结尾重申景物意义,照应开头,发出感慨。

【范文】

我感兴趣的一个季节

春天,生机勃勃,万紫千红;夏天,烈日当空,晴空万里;冬天,雪白一片,北风呼呼。 然而,我感兴趣的一个季节,不是春、夏、冬,而是秋。

秋天,天高气爽,金灿迷人,实在令人陶醉!秋天,金灿灿的一片。田野里,沉甸甸的稻穗令农民享受着丰收的喜悦。瞧,那稻穗上还闪着农民晶莹的汗珠啊!怪不得有人说秋天是一个喜悦的季节呢!

秋夜,树影婆娑,凉风习习。我和朋友坐在平静的湖边,听着秋风吹动树叶的沙沙声响,仰望着夜空中一颗颗夺目的星星。它们在秋的夜空里璀璨争辉,像一颗颗镶嵌在夜幕里的宝石,美丽极了!闪闪亮星汇集在一起,那是银河!看,牛郎和织女正在好儿漫步。秋夜的美实在是妙不可言啊!

秋风萧瑟,一片片枯黄的叶子飘落下来。它们曾经是那么的翠绿,然而,它们就这样结束了一生吗?不对,明年的春天,它又给予人绿色的力量,绿色的希望。我看着这飘落的黄叶,想起了以往的欢声笑语,以往的欢乐时光,当然也有以往的忧悉,不愉快的事。回忆往往是令人激动的。其实人生应像这落叶一样,过去就过去了。我们不能只回忆过去,还要打算将来。落叶明年再会翠绿,人生明天会更美好。

啊!秋,我终于明白了!人生是希望,人生是美好的。秋是令人神怡的!我深爱秋天。秋使我得到人生的启示。秋,我感兴趣的一个季节。

模板四 时空交互式

时空交互式”结构顾名思义,是指将时间和空间相互糅合在一起,以此来组织材料和编排内容的一种结构。这种结构的记叙文,其内容一般都是时间跨度较大,而空间转移又比较频繁的人事等。采用”时空交互式”,有利于对处于不同时段不同空间的人事等有条理地进行叙述。

【一般模式】开头(交待物象,引出材料①)→发展(引出材料②)→高潮(情节在时间和空间的穿插推进)→结尾抒情、议论

【示例模板】

一、直抒胸臆,引出即将描写的对象。

二、进行事件背景下的情景(场景)渲染。

三、以时间为顺序穿插不同空间的事件(如范文中的”这时→渐渐地,也越来越深→也更深了”以提示时间线索。

四、以情景描写过渡,引发现实的情感(或感悟)。

五、首尾呼应,彰显文章主题思想。

【范文】

精 彩 乡 村 夜

在乡村,最美的不是黎明,也不是盛夏的树阴,而是那美丽的夜晚。

傍晚的太阳终于顶不住那沉重的夜幕,在昆虫和各种动物的催促下,终于被压下了地平线。 但是太阳神是永远都不会屈服的,于是他奋力地甩下一片多姿多彩的火烧云,气愤地消失了。

这时,孩子们在大地母亲的呼唤下,也渐渐回到了那温暖的小家。于是,每一个火柴盒一样大小的房子开始冒烟,庆祝夜晚的来临,也庆祝一天的收获。不一会儿,各家各户都搬出了桌椅和饭菜,男的光着膀子一边喝酒一边聊天,孩子们迅速地吃完饭后偎依在母亲的怀抱中撒娇、玩耍,一边欣赏着那变幻莫测的火烧云,闻着那迷人的稻花香。

渐渐地,夜越来越深。这时,昆虫和月亮开始了黑夜奏鸣曲,蝙蝠和各种昆虫便借着昏暗的月光跳起了华尔兹,音乐会和舞会,这在田野上是多么热闹呀!此时,孩子们早已不在母亲的怀抱里了,他们正借着微弱的月光玩起了捉迷藏。

如果你正好走过,一定会被吓得五魂出壳,因为在你的四面八方都有晃动的黑影,不时

还有一两声怪叫。也许你想逃,可刚一抬腿就被绊倒在地,紧接着便是一阵哄闹和嬉笑,等你一抬头,却除了嫦娥在广寒宫朝你妩媚的一笑,便什么都没了。你也只好认了。

夜更深了,孩子们也回到家中躺在床上睡着了,嘴里还不时地发出甜美的笑声,似乎还在为刚才的恶作剧喝彩。

月更亮了,而田野上却悄无声息。

夜,也更美了。

我爱这精彩的乡村之夜!

第三篇:中考记叙文写作技巧谈

一、细读题目,审题技巧

首先要认真读题。弄清题目和材料的要求,关键的词语要用笔点出,重点思考理解。

其次找题眼,题目若是短语,可以用结构分析法来找题眼,如作文题目《告诉你使我高兴的一件事》。这是个动宾短语。文中要写的事只能是一件,这件事“使我高兴”,而不是“你”高兴;而且是“我”告诉“你”的。题目若是一个记事,可以用词语诠释法。如:“琐忆”,“琐”字有两层含义,一是写的事“小”:二是写的事情“多”。“忆”字表示是回忆过去的事,文章没限定写谁,作者就可以发挥了。第三,要审清题目的内涵和外延。记叙文要明确写谁,写群体还是个人,写一件事还是多件事。如“美在我们中间”。本题中“美”的内涵不是指人的外表美,而是指人的心灵美。这种心灵美的人在我们中间到处都是,这就不是一个人,可以写多人一事,也可以写多人多事。

半命题作文,在明白题意之后再把题目补完整,所补的内容要鲜明、新颖、正确。选好角度有利于行文,作文熟悉的人、事或者头脑中有几篇这一类的范文。如《老师,今天我要……》。不要填消极方面的内容,像“累”“烦”等,可填上“高兴”“自豪”等。竞赛获奖令人高兴,考试第一令人自豪。这些内容写起来就可以得心应手,容易取胜。

材料作文的审题,功夫下在阅读上,要读懂材料,抓住中心,明确要求;还要对材料作细致的筛选、分析、提炼,选择最佳写作角度。

二、深思熟虑,选题技巧

一篇作文能否一气呵成,能否成功,关键在于选材是否得当,大家知道材料的来源一是生活,二是阅读。在考场上,只能靠平时积累的各种材料的记忆,选出典型的人、事,来表现中心思想。比较有效的是翻文“炒”章法。阅读的佳作像货物一样贮存在脑子中,现在要用了,就想一想,哪篇文章中的材料可用在自己的文章里,这就如同在食堂里买来的饭菜 ,虽然是佳肴,可不一定适合自己喜欢的口味,因此“炒一炒”,淡了加点盐,咸了添点水,冷了热一热,硬了煮一煮,这样一番加工,就更合适了。“佳作”中的材料,摇身一变就写进了自己的文章中了。

如写《难忘的恩师情》,选材上就可以仿照魏巍的《我的老师》。若这是位充满父爱的老师,就想到朱自清的《背影》。若这位老师有慈母情,再想到朱德的《我的母亲》。若这位老师治学严谨,还可以联想到鲁迅的《藤野先生》。另外,再回忆平时阅读过的中学生写老师这方面的佳作,还有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各位老师,选取其中一位做模型,“杂取”其他老师所长,“合成一个”,“合成”的这位老师就是你作文中的有个性的“这一个”“主人翁”。

三、准确把握,立意技巧

笔者认为“顺乎其材,出乎其理”,是其原则,意思是,应该根据作文材料自身的特点,发掘它具备的主题思想。

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立意和选材应该是同时进行,几经反复,根据审题,头脑中有了许多材料,再经过对材料的提炼,明确了主题。主题确立,再进行精心选材,主题好比人的大脑,文章的材料选择都受它的支配,立意要做到准确、深刻、新颖。

准确,就是要切合文章的含义或材料的中心,同时又要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主题要正确,积极向上。

深刻,就是要站得高,看得远,对读者有积极参与的教育性。新颖:就是作文要另辟蹊径,转换思维角度,不落俗套,表现出自己的独到的见解和感受。如:写一位同学经常擦黑板,若只停留在表扬好人好事,乐于助人上,那就肤浅且落入俗套了,若能再往深处挖掘,那就会妙笔生花,由粉笔末有害,想到利用科技研制电子粉笔,营养粉笔,食用粉笔。这些粉笔香味怡人,又能食用,而且有益于身体健康,这样文章的主题就深刻了。

四、运筹帷幄,谋篇技巧

记叙文一般分为三部分,开篇点题,再具体的叙述,最后写出自己的感受,谋篇反映了作者为表达中心,剪裁、组织材料的思维过程和思维能力,还要考虑到过渡、照应、记叙的线索、记叙的顺序等。因考场时间紧,不能打草稿,只能打腹稿,编提纲,在编提纲时要处理好如下事宜: 1. 段落层次;2.过渡,若过渡不成自然段,就在需要过渡的下一自然段开头写过渡句,这一过渡句的作用是承上启下;3. 材料的详略;4. 记叙的顺序;5.开头和结尾的照应等。

五、清晰流畅,行文技巧

考场作文要头脑冷静,思维敏捷,切忌心慌意乱,俗话说:“凤头豹尾”开头要颇费心思,能一语惊人,抓住阅卷老师的眼睛,起码让他知道作者的功底不薄,懂的不少,还可以把自己认为最得意的语句上面加点,引起老师的注意。

行文认真,书写工整,字迹清秀,格式正确,标点符号使用得当,少涂改,无错别字、病句。

六、脍炙人口,语言技巧

在考场上,我们不大可能对全文的语言字斟句酌,因为展示事情全过程必须使用大量的叙述、交代、说明性语言,所以我们展示自己的语言功底,应以使用片段性、局部性的生动、形象的语言为主。可以是风趣幽默的“移用句”:“家里来了客,那美味佳肴就像兄弟姐妹一大群,齐刷刷地来到桌子上。客人走了,你再看,„计划生育‟起作用了,一碗好菜成了独生子女了!”让人读了忍俊不禁。也可以是气势磅礴的排比句:“美是江南水乡的温柔,美是塞外风雪的粗犷,美是雄关险隘的豪情,美是小桥流水的韵致。美啊,你就是我亲爱的祖国!”读来气势雄壮,动人心魄。还可以是思想深邃、含蓄隽永的哲理句,脍炙人口、深入人心的引用句,等等。这些句子点缀、穿插在文章之中,会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考场作文无定法,但有技艺,这技艺能否淋漓尽致地发挥,“功夫在诗外”,还要靠平时练就的真功夫,同学们平时要多看、多思、多读、多写,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加之掌握作文技巧,考场作文一定能一“文”惊人,厚积薄发,考出好的成绩来。

第四篇:中考作文指导----记叙文写作

记叙文的种类

依内容性质论,记叙文分为下列五类

一、记人:记叙人的形貌、心理、语言、动作等。

二、叙事:以记叙事件的演变过程为主。

三、状物:以记叙静物或动物的形态、性情、效用等。

四、写景:以描述自然界的景物,如山、水、植物、天象的状态和变化等,以及描写人文景观,如建筑巷弄器物等。

五、游记:记叙人在行程中所见闻的景、物或经历的事情,融人、事、物、景于其中。

写作记叙文的共同原则

一、扣紧题旨,掌握特色

记叙文是用来表达思想或情感的,不管采取哪一种表现方式,均有一个题旨,写作时必须紧扣题旨,不可任意越轨驰骋。题旨定了,还要看准事物的特色,加以发挥。

如朱自清的<背影>,叙述父亲和他一起到南京,父亲送他北上的经过。在南京他们共留了两天,父亲送他上车的时间只有几个钟头,但作者对父亲送行的一幕却极力敷陈,其余只以「到南京时,有朋友相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几句话轻轻带过。因为作者写作的题旨是「父爱」,在车站看到的父亲的背影,才是令他体会到父爱的媒介,所以作者由父亲的背影来写父爱,就是能够把握特色。

二、材料要剪裁---去芜存菁

大雕刻家米开朗基罗说:「当我雕刻时,我想象着每块石头里,都有着一个完成的雕像,而我,只是把其它部分去除掉罢了。」写作记叙文亦是如此,凡是跟题旨无关的材料都要舍弃,保留与题旨有关的材料。材料的选择,要像沙里淘金,把无用的渣滓筛出来,只留下一点精华。切记不要贪多,只要精采。

如胡适<母亲的教诲>一文,表达的主题是「母亲是严师兼慈母」,所以作者选择母亲在他犯错时责罚他的方式,以及母亲为他舔去眼翳二件事,作为表现的材料,其余则省略不谈。

三、要确立人称

记叙文的材料,有的是作者自己的经验,有的是从他人的传说和书籍的记载得来的,材料的来源不一,观点就难以一致,将这些材料连缀成文时,也就易混淆不清,而显得杂乱无章。所以记叙文要成功,必须先选好角度,人称确立了,方能展开记叙。记叙的人称有两种: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

(一)第一人称

即以主观者的角度,用「我」的口气、从「我」的角度记叙所见、所闻、所感。用第一人称记叙,可以给予读者亲切真实的感觉,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同时也便于抒发感情和发表议论。如琦君的<一对金手镯>,通篇以「我」的角度叙述自己与阿月俩异姓姐妹 间分分合合的往事,表达出对朋友的怀念与人生际遇的无奈,情感真挚而能引人共鸣。

但用第一人称叙事,会受「我」的活动范围的限制,在文章里不能写「我」看不到、听不到的情况。

(二)第三人称

即用旁观者的角度向读者叙述事情,写法较为灵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什么内容都可以反映,各种表现手法都可以运用,所以大部分的记叙文都是用第三人称写的。如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以第三人称的客观角度,全知地介绍五柳先生的人格特质。

四、记事重事实,叙事重经纬

(一)记事重事实 写作记事文的目的,在将我们所觉知的人事物,传达给第三者,让人分享其中的意义和趣味,所以要讲求林料的真。实际自己看到、听到、做过的材料最好,但人生有限,势必无法经验过所有的事物,这时写作记事文不妨根据想象找材料。但想象并非凭空臆造,而是仍要以事实作基础,也就是要合乎事情可能发生的道理,纵然是虚构的小说、寓言,也要和真有其事一样。

如胡适的<母亲的教诲>,是作者记载亲身的经历,所以读来有真实亲切的感觉。又如吴敬梓的<王冕的少年时代>,虽是一篇小说,但所记叙的无不合情合理,使读者觉得真实,可见作者所记所叙一定和现实社会有深相契合之处。

(二)叙事重经纬

「经」指文章的主体布局结构,「纬」指在布局结构中运用的材料内容。写记叙文应就题意,裁定经纬。或以时为经,以事为纬;或以地为经,以景为纬;或以事为经,以人为纬。如《水浒传.林冲夜奔》,以时间的先后顺序为经,以有关林冲的事情为纬,交织成一篇精彩而又条理井然的文章。

五、人物分主客

如果文中有二个以上的人物出现,必须分出主客,主角应详加叙述,配角应简单介绍即可;配角可以「以宾显主」,却不能「喧宾夺主」。

如陈衡哲的<居里夫人小传>虽也记叙居里先生的事,但全文的主干为居里夫夫,所有的事,都是围绕着她而写的,居里先生则简略带过而已;又如吴敬梓的<王冕的少年时代>,全文均在记叙王冕的事迹,王冕的母亲及邻人秦老不过略述作为陪衬。

六、前后呼应

记叙文因材料较琐碎,所以常在写作时,不知不觉就偏离轨道而不自知。故写作记叙文要时时注意因果互见,一事一物要前后呼应,前言不对后语即是一大败笔。欲避免此一毛病除了扣紧主题外,也可以在文章的结尾与前文做一呼应,做一个完整的收束。

如杨牧的<山谷记载>,从进入山谷前至进入山谷后,全是围绕着山谷来记载,又以「我们来记载一个山谷罢。」起首,以「我停止记载一个山谷」作结,不仅在内容上做到前后观照,且能首尾呼应。

七、加入抒情或议论的成份 学生因为囿于生活经验的狭隘,所以写作纯粹的记叙文往往易流于肤浅,变成琐碎数据的连缀,故最好在记叙文中加入抒情或议论的成份,以增强文章的深度。

记叙文中的抒情包含著作者的主观爱憎,它可以表达感情,渲染气氛,以加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主题。文章总是有情物,文情并茂才是好文章,所以记叙文充满情感,才能打动读者。如钟理和的<草坡上>,借小鸡丧失母鸡来描写亲情,使得作者一家人因而更珍惜彼此的感情,文中充满作者的同情心及仁厚之情。

记叙文中的议论可以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深刻地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一般放在文章的末尾,以画龙点睛、突出主题。记叙文的议论有别于议论文的议论,它往往不需要过多的逻辑推理和周密的论证,而是针对具体的记叙材料,发表精辟简洁的评论,故不宜过多,以免喧宾夺主。如范仲淹<岳阳楼记>,由岳阳楼所见之景,带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将原本偏重于写景的记叙文,带入更高层的意境。

记叙文布局的方法

一、以时间来论

(一)顺叙法

按人物经历或事情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所进行的叙述。

顺叙是最基本的一种叙述方法,这样进行叙述的文章,层次段落和事件发展的过程,基本上是一样的,所以其优点是容易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比较合乎读者的阅读习惯,便于掌握事情的来龙去脉;但容易流于平铺直叙,因此要注意要有主次、详略,有波澜曲折,能突出重点。

如<左传.烛之武退秦师>中,就先叙述秦国、晋国围攻郑国的危急情况,接着讲郑公请求烛之武为国家出去说服秦君,然后,着墨于烛之武说服秦君的一段传神、精采的外交辞令,最后,秦国反而派兵保护郑国,晋国也只好退兵。依照时间顺序而来叙述,情节曲折变化,故事合情合理,结构紧密,将顺序法的优点做恰当的发挥。

(二)倒叙法

把后发生的事提到前面叙述,然后再顺序发生前面的事。

倒叙的运用有几个类型:一种是把事件的结局提前,造成悬念,然后,再按时间顺序,叙述事情的发生与发展;一种是把事件中最精采或最紧张的片段撷取下来,写在前面,震动和吸引读者,然后按时间顺序,叙述事件的起因发展与结局;一种是先写眼前的事物或景况,由此及彼,引起回忆,再追叙往事,最后再回到眼前的事物或景况,这是运用「现在-过去-现在」的方法。

运用倒叙的方法,能够突出事件的结局或事件中最精采的片段,并造成悬念,使作品开卷生波,紧紧吸引读者的好奇心、注意力。但使用倒叙时,要注意交代清楚起点,顺序与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线,有必要的文字过渡,衔接要自然,才能使文思有整体感。如朱自清<背影>: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两年余,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首段) 那年冬天,……(中略)

……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结段)

作者先以现在的立场,回想起父亲,怀念二年前父亲的背影作开头,再带入二年前所发生的事;文末,写作者读父亲来信时,眼前又浮现父亲的背影,激起心中的怀念与感慨作结。全文利用倒叙起首,前后呼应,扣紧读者心思,更让人感受父亲的爱。

(三)插叙法

在叙述主要过程中,由于表达的需要,中断了原来的叙述而插进另一段有关内容的叙述,这段插入的叙述结束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 成功的插叙可以帮助行文起伏有变化,多方展现人物形象,丰富作品内容,从而深化作品的主题。

运用插叙时应注意:首先,一切要符合主题需要,不可随意乱插叙。其次,插叙的内容应与中心思想有关,才不会使文章紊乱,中心模糊。三要交代清楚,插叙起始要交代清楚,承转要自然缜密,使读者既能分清插叙内容与情节主干,又不感到叙述的混乱和情节的支蔓。四要主客分明,才不会喧宾夺主。如袁枚<祭妹文>:

汝之义绝高氏而归也,堂上阿奶,仗汝扶持;家中文墨,瞬汝办治。尝谓女流中最少明经义、谙雅

故者;汝嫂非不婉嫕,而于此微缺然。

袁枚为了烘托其妹素文的贤淑,特插叙其妻以为对照,这样运用插叙,与主题相关、清晰明白,使得其妹贤淑的形象更为鲜明。

(四)补叙法

在记叙过程中,有一些小事必须明白写出,为了不破坏文章的统一,不在正文中说明,而在文末补述出来。

运用补叙法,不仅可以在记叙事件或人物时,有头有尾,脉落清楚,从而使情节更加完整充实,而且,由于在前面的叙述中,故设疑团,从而加强情节的曲折性,使作品体现出扣人心弦的魅力。

运用补叙法,首先应要扣紧前面的叙述,只补充其有待叙述者,切不可节外生枝。其次,要注意文字简洁,叙事精练,不能拖泥带水。第三,补叙应当顺其文势,合乎情节发展的逻辑,补得自然紧凑。如方苞<左忠毅公轶事>最后一段

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即补充说明文中谈到的小故事,乃言之有据,这样的补叙可让加强文章内容的充实,让人更清晰明白左公为人之忠义。

二、以空间来看

(一)中心景点法

观察事物时,选定一个中心固定点,由此,将所看到的景物按一定顺序描写出来。所谓一定顺序是指由近而远、由远而近、或由高到低、由低到高。但不管按什么顺序写,作者的中心点始终不可发生变化,必须固定在一个基础点上。这种方法若运用的好,可以把景物写得层次清楚、鲜明逼真,给人如临其境、如在眼前的感受。

如钟理和<做田>中,即是选定一个观察点,先看远方的中央山脉,再顺着山,抬头看蓝天白云,再从蓝天白云的映照田水中,看到田里头工作的男男女女、飞翔的鹞鹰……。整体将农村中自然及人文景象作和谐、有次序的描述。

(二)步移法

就是不固定立足点和观察点,一边走一边看,把看到的不同景物依次描写下来。

运用这种方法,首先要注意把立足点的变化交代清楚,如交代不清就会使读者如堕雾中;其次,要注意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不能写成流水帐。这样的描述方式,若能恰当运用,就如同一位导游在眼前具体生动地介绍风光,让读者有身历其境的感受。

如朱自清<荷塘月色>,即是按作者步移顺序而观察有感的文章。作者因心情烦闷而外出散步,从沿着荷塘四周的路开始描述,由远而近,由近而远,观看月光映照下的荷塘风光,如荷叶、荷花的姿态、香味,以及周围的景色,描写细腻生动。最后,作者在不知不觉中,又踱步回到家中。这样的描述,有次序、能掌握景物特点,让我们随著作者的步伐移动,细细观察了荷塘一周。

(三)鸟瞰法

着重在全面,只记叙事物概略的轮廓,如在飞机上拍摄地面的风景或登高远眺一样,眼帘所收取的只是景物大概的轮廓。这样的描述,可以将全部景色作一概略叙述,使人一目了然。如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遯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作者登上西山后,对景色作概括性描述,便是运用鸟瞰法取材。让我们一看就明白,登高远眺后,山势高低起伏,白云缭绕山间,千里风景尽收眼底。

(四)侧叙法

侧重叙述主题的某一方面,避开正面的描写,以收烘托主题之效。

如方苞<左忠毅公轶事>,第三段侧写史公奉檄守御,日夜不休,明写史公,实则借史公言行,以见左公的影子。因为史公是左公一手提拔、寄予厚望的学生,史公言行足见左公的教诲,左公尽忠刚正负责的个性。

不过在侧写烘托时,要注意材料的相关性,才能使内容更紧密,达到烘托的效果。

三、以材料性质来分

题材的处理须视题目及材料的内容而定,有些题目只适宜用某种方法,有些则适用多种方法。 比如环岛一周的旅行结束后,游记的写法,可以按时间顺序描写;也可以分静态活动与动态活动来写;亦可分自然生态与人文景观部分写作……。 不管做怎样的分类,都要注意统

一、秩序、连贯的基本原则。

第五篇:中考记叙文写作指导结构篇

记叙文写作指导安排结构

【能力解说】

记叙文结构是指文章在刻画人物形象、叙述事件过程中的谋篇布局。它是建构记叙文的骨架,主要涉及开头结尾的设计、主体部分展开的方式、情节叙述的角度、段落层次的照应、悬念伏笔的安排等。这些环节在记叙文中并不是以单个形式出现,通常是多个

环节的合理组合,它们共同构成了记叙文的整体结构模式。

【应对策略】

怎样才能安排好记叙文的写作结构?

一、平中见奇,写好串珠线链式结构

依照事件的本来面目来叙述是记叙文写作的常见结构形式,通常是按事件的发展顺序,依次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安排结构时,可以人物、思想、物件为红线,形成“线链式结构”串编各环节,在对事件开端、发展、高潮、结尾的叙述中,加以传神的描写、真切的抒情,于平淡朴实中见丰姿神韵。

二、奇峰突起,写好悬念回放式结构

在记叙文的开篇,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放到前面去叙写,再按事件的发展顺序来进行叙述。这种“悬念回放式”结构常能使文章开篇就悬念迭起,妙趣横生,使行文结构一波三折。

三、剪接镜头,写好片段连缀式结构

记叙文并不只叙述单个的事情,有时可以将几个有内在联系的生活片段连缀起来,力图从多角度来反映文章主题。此种结构要求从不同角度去描写刻画人物或表达中心思想,各片段间的逻辑关系可以表现为时间先后、先因后果、递进加深等。片段的组合上,可采用小标题来显示各部分之关系,也可用过渡语句衔接上下文意,力求使文章在结构形式上分中有连,浑

然一体。

四、花开并蒂,写好对比映照式结构

有些记叙文内容比较丰富,往往表现为一人多事或一事数人,在结构的构架上更需仔细斟酌。具体安排时,可以从一个中心出发,将两件事情设计为同类事件的以好衬好,或是不同事件的对比反衬。在结构的衔接上,要找出两件事情的映衬点和对比点;在事件的写法上,两件事情要浓淡相宜、有详有略;在表现的角度上,要正面侧面多方衬托,或鲜明对比、或反面映照。

当然,文无定式。记叙文的写作结构是多种多样的,但无论采用何种构架形式,都要根据中心和内容的需要而定,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考题模拟】

一、天空感谢飞鸟,因为鸟儿给它带来生机;高山感谢流水,因为流水为它冲涤尘埃。只要心存感激,心灵就会敞亮;只要心存感激,人生就会豁达。

请以“感谢有你”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00字。

写作引路:构思时,可以“你”为线索,用“线链式”结构来构思全篇,在舒卷自如的记叙描写中展现文章主旨;也可以运用“回放式”结构,开头凸显“你”对“我”的人生意义,主体部分展开对事件的叙述,交代结局;还可以同时记叙两件事,通过对比映照,突出对“你”的感激之情。

范文引路:

别大声叫嚷

□丁立梅

周末,是乡下家长来学校看孩子日。每逢这时,学校门口涌满人。那些家长们,无一不是手提肩背的,里面塞满父母对儿女的牵挂和怜爱。

有一幕,总遇见:驼背的母亲,无比艰难地在人群中挪着步。那背,可真叫驼,已弯曲成一把弓。做儿子的,与母亲恰恰相反,生得高大挺拔。他在人群里,早已看到母亲了,并不叫唤,而是一阵风似的冲出校门,路过母亲身边时,用胳膊肘捅捅母亲,算做招呼,脚步匆匆,继续前行。

母亲见到儿子,笑容绽放,一叠声唤着儿子的小名,踩着碎步,艰难地跟在儿子后面跑。

她的叫声,以及她奇怪的走姿,引来一些人张望。儿子急,在人少的地方停下来,回头,眉头紧皱,对母亲跺脚。等母亲气喘吁吁赶到他跟前,他俯视着母亲,低声呵斥:“你叫什么叫,生怕别人听不见哪?”一把拽过母亲背上的包裹,恨恨道:“跟你说过多少回了,不要来,不要来,你为什么还要来?”

母亲不恼,仰着头看着儿子,轻言慢语说:“我不来,谁给你送吃的穿的啊?”

“我会自己请假回去拿的。”儿子的眼睛,不看母亲,他扫视周围的人,那眼神,明显有些躲闪。

母亲还是宽容地笑:“你这来来回回的,多浪费时间哪,我给你送来,省得你来回跑。”

儿子一听,恼了,跺脚叫:“谁要你送!”话说完,提了东西要走。母亲赶紧拉住儿子,细细叮嘱,包里面煮的鸡蛋要趁早吃掉,不然会坏掉的;被子要时常捧出来晒„„

儿子哪里耐烦听?他打断她的话:“好了好了,下次你不要再来了!”他挣脱母亲的手,甩开大步,往学校跑去,一路之上,头也没回。做母亲的站定在原地,目送着儿子,直到儿子的背影消失。

在校园里,我亦曾碰见过另一个女学生,对着前来看她的父亲发火。嫌父亲给她买的外套不好,女学生叫嚷:“谁让你买的?乱做主!这颜色难看死了,我不穿!”做父亲的捧着那件外套,讪讪笑着,束手无策地站在一边。

女学生我教过,平日里,是个温文尔雅的孩子,却在父亲面前,全然失了礼貌。看见我,很尴尬,低声叫了声:“老师。”我摸摸那件衣,说:“挺好看的呀!”做父亲的如同得了“天书”:“你看,你们老师都说好看的。”女学生瞅了父亲一眼,红着脸,不情愿地接下了父亲买的衣。

我很想告诉这些孩子,请不要对那个人大声叫嚷。他们或许贫穷,或许丑陋,或许木讷,可是,他们的爱,一样醇厚,一样珍贵,因为,那是血浓于水。你的叫嚷,是对他们爱的践踏。

(选自《读书文摘》2010年第6期)

写作借鉴

本文在结构上很有新意。作者开头以简笔勾勒了事情发生的场景,主体部分运用比照式结构,精心选择了同类主题的两个事件,一详一略,鲜明地突出了孩子对父母要心存感激的主题,引发了读者的共鸣与思考。

佳作展示一:

感谢有你

□徐 慧

我是个爱做梦的女孩,我喜欢在方格的天地里憧憬着玫瑰色的梦。

年少的我,第一次在一首稚嫩的小诗上工整地署上自己的大名,然后踮起脚尖,小心翼翼地将第一朵希望之花投进了墨绿色的大邮筒,从此,它便开始了沉甸甸的希望之旅。等待的日子总是那么漫长,随着时间的流逝,热切的希望之旅变成了一次没有归期的行程。 我不甘心那瑰丽的文学梦从此逝去。在多少个秋虫呢喃的夜晚、多少个寒风呼啸的日子,我一篇篇地写,一次次地寄,一天天地等,但却一次又一次地忍受着失落。

我陷入了沉思:我的梦想风筝为什么不能高飞在年少的天空?我的希望花蕾为什么不能盛开在青春的园地?——原来没有结实的绳索怎能放飞翱翔的风筝,没有坚实的根基怎会开出鲜艳的花朵,没有丰厚的文学底蕴定然叩不开文学的神圣殿堂!

于是,我不再是一个整天爱做梦的女孩,春日的草坪上少了我开怀欢畅的笑声,秋天的小河边少了我悠然漫步的身影,图书馆的一隅却多了一个整天抄抄写写、潜心阅读的小姑娘。

终于,一个露珠未干的早晨,我鼓起勇气,满怀着憧憬与希望,写下了一行行工整的文字,再次把它投进墨绿色的邮筒,又一次拉开了等待的帷幕。

日子在希望中流过,漫长的等待后我收到了编辑部的回信,一篇饱含少年心事的稚嫩稿件终于发表了。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我在坚守中收获了甘甜的果实!

感谢你——文学!感谢有你一路陪伴与相扶,有你的日子,我格外珍惜,因为我明白了:希望在海的彼岸,成功在山的那边!只要我坚定梦想,执著努力,我一定能渡过那片海,翻过那座山——感谢有你!

点评

作者以饱含感情的笔触,娓娓叙写了自己追寻文学之梦的旅程。文章情节一波三折,曲折地讲述了自己在文学之路上的求索过程;在内容上,点面结合、有详有略;在行文上,峰回路转、文末点题。作者在清新质朴的语言中,表达了文学给予自己的成长启迪。

佳作展示二:

感谢有你

□明 倩

小时候,爸爸总在外地打工,常常隔很长时间才能回来一趟,我们一家人总是聚少离多。在我儿时的记忆里,家中总是我和妈妈相伴。

上小学了,看到别的小朋友牵着爸爸的大手开心地回家,我总是羡慕不已。妈妈因为工作忙,不能来接我,幼小的我经常独自一人回家。后来,我渐渐习惯了缺少父爱的生活。有时父亲一脸疲惫突然回家,却不能带给我丝毫惊喜,父女俩常是相对无言。尽管我知道父亲外出打工是为了补贴家用,可对父亲在感情上却总是疙疙瘩瘩的。

转眼我上初中了。六月的一天,学校举行艺术节活动,要求家长参加。那天,我的心情沮丧极了:妈妈要加班,肯定去不了。爸爸更不用说,根本指望不上。中午,我一个人几乎是含着眼泪无滋无味地吃完妈妈留在锅里的饭菜,任时针“滴答滴答”地搅动着我失望、烦闷的心绪。

“咚咚”,门外响起了敲门声,会是谁呢?我快步上前打开门,没想到竟是许久没有回家的父亲!父亲风尘仆仆,提着大包小包,微笑道:“小倩,爸爸回来了!”我一脸惊诧地问:“您怎么回来了?”

爸爸放下东西,笑着说:“本来是后天回的,你妈打电话说你们学校下午搞活动,要求家长参加,你妈没时间去,我就向老总请了假提前回来了。”说着,爸爸转身就准备去洗脸。望着爸爸双鬓夹杂的白发和微微佝偻的身子,我眼眶一热:爸爸在外打工那么辛苦,心里还惦着我的事。小时候的我不懂事,现在我长大了,应该体谅爸爸的辛苦了。

我赶紧给爸爸取来崭新的毛巾,在龙头下洗净、

拧干,递给爸爸。爸爸的归来似一股清风吹散了我心头的乌云,只觉得刚才的烦恼与失望顿时跑到九霄云外去了,一股快乐的清泉在我心田流淌,心中有说不出的畅快。

从那时起,我释怀了!我似乎读懂了父亲深沉的爱,是父亲厚实的爱融化了我心头的坚冰,是父亲如山般的爱撑起了我心中的天空。感谢有你,让我理解了爱,也懂得了爱!

点评

文章采用“线链式”结构组织内容,以“儿时——小学——初中”的时间为序,先略后详地叙述了自己对父亲情感转变的过程。

二、请以“心的呼唤”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要表达出自己对生活的感悟。

要求:主题鲜明,内容丰富。不少于600字。

写作引路:“呼唤”意为“召唤、叫喊”,从题意看,重在表现人物思想的蜕变、心灵的成长、情感的转

化。在结构上宜采用小标题式画面组合,表现人物在不同场景中的感受;也可以采用前后对比式结构,

有层次地展现人物的情感变化过程;还可以采用回

放式结构,在波折中展示人物思想的变化与心灵

的成长。

范文引路:

童年笨事

□赵丽宏

如果回想一下,每个人儿时都会做过一些笨事,但做笨事并不一定是笨人。聪明人和笨人的区别在于:聪明人做了笨事之后会改,并且从中悟出一些道理,而笨人则屡错屡做,永远笨头笨脑地错下去。

追“屁”

五六岁的时候,我有个奇怪的嗜好:喜欢闻汽油的气味。有一次跟哥哥出去,他发现我不停地用鼻子吸气,便问:“你在做什么?”我回答:“我在追汽车放出来的气。”哥哥大笑道:“这是汽车在放屁呀,你追屁干吗?”

一次,一辆摩托车停在我家弄堂口。摩托车尾部有一根粗粗的排气管,机器发动时会喷出又黑又浓的油气。我很耐心地在弄堂口等着,一会儿,摩托车的主人来了,等他坐到摩托车上,准备发动时,我动作敏捷地趴到地上,将鼻子凑近排气管的出口处等着。只见他的脚用力踩动了几下,摩托车呼啸着箭一般蹿出去。而我呢,趴在路边几乎昏倒。

那一瞬间的感觉,我永远不会忘记——随着那机器的发动声轰然而起,一团黑色的烟雾扑面而来,把我整个儿包裹起来。根本没有什么美妙的气味,只有一股刺鼻的、几乎使人窒息的怪味从我的眼睛、鼻孔、嘴巴里钻进来,钻进我的脑子,钻进我的五脏六腑。我又是流泪,又是咳嗽,只感到头晕眼花、天昏地黑,恨不得把肚皮里的一切东西都呕出来„„

从此以后,我开始讨厌汽油味,并且逐渐懂得,任何事情,做得过分以后,便会变得荒唐,变得令人难以忍受。

囚蚁

一天,我和妹妹忽发奇想:为什么不能把蚂蚁养起来呢?像养小鸡小鸭那样养它们,给它们吃喝,它们一定会长大,长得比蟋蟀和蝈蝈们还要大。

我们找来一只火柴盒子,为蚂蚁们做了个新居。怕它们再闷死,妹妹用大头针在火柴盒上扎出一些小洞眼。当时已是深秋,天气有些冷,于是妹妹担忧:“火柴盒里很冷,小蚂蚁要冻死的!”我从保暖用的草窝里抽出几根稻草,用剪刀将稻草剪碎后装到火柴盒里,这样,我们的蚂蚁客人就有了一个又透气又暖和的新家了。我们抓来一些蚂蚁关进火柴盒里,还放进一些饼干屑,我们相信蚂蚁们会喜欢这个新家。

把火柴盒贴在耳朵上,听见它们的脚步声,这些窸窸窣窣的声音极其轻微,必须在夜深人静时听,而

且要平心静气地听。在这若有若无的微响中,我曾经有过奇妙的遐想,我仿佛已看见那些快乐的小蚂蚁正在长大,它们长出了美丽的翅膀,像一群威风凛凛的大蟋蟀„„

然而我们的试验没有成功。不到两天时间,火柴盒里的蚂蚁们全都逃得无影无踪。我也终于明白,蚂蚁们是不愿意被关起来的,它们宁可在墙角、路边和野地里辛辛苦苦地忙碌搏斗,也不愿意在人们为它们设置的安乐窝里享福。对它们来说,没有什么比自由的生活更为可贵。

(选自《文学与人生》2006年第13期,有删节)

写作借鉴

作者开篇以哲理起笔,自然地引出回忆。主体部分以小标题的形式,分叙了童年的两件往事。标题通俗生动,留有悬念。所叙的童年往事,均采用先叙后议的形式,使文章整体结构疾徐有度,分叙部分眉目清楚。

佳作展示一:

心灵的“地震”

□任思霖

走出网吧,李进的脑子依然昏沉沉的,他还沉醉在刚才惊险刺激的游戏中。“明儿再来玩,我一定能闯关成功。”他愉快地想。

看了看表,已是下午一点多。从昨晚到现在还没吃饭呢,这会儿才觉得肚子真是饿了。瞧见街边有个面馆,他走进去,点了一碗牛肉面。

“小伙子,面来了,趁热吃吧!”不大一会儿,店主就将满满一大碗牛肉面端到李进面前。这面真香,油汪汪的面汤里有堆着好几块酱牛肉,衬着碧绿的菜

叶,令人垂涎。李进端过碗来,抽了双筷子,立刻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小伙子,看你说话,不像本地人,没和家里人一起来吗?”店主是位胖大妈,见店里暂时没什么客人,便坐在李进对面随口攀谈起来。李进透过腾腾的热气瞥了她一眼:好像和妈妈差不多的年纪,脸色苍老,天不热,她额头上却冒着汗,两鬓也有些斑白。

“我一个人在这里读书。”李进有些不耐烦。长期打游戏,李进已经不大习惯和别人交流了。“爹妈不在身边,可要照顾好自己,生活可别省,也别光顾了学习耽误吃饭!”李进听了很不以为然,心中越发地不耐烦,低头大口地吃起面来,心里思忖:自己的父母都是农民,只知道种田,带来的生活费因为进网吧玩游戏常常不够用,班里“富二代”的名牌运动鞋都是自己可望而不可即的。想到这里,李进对老实巴交的父母不免怨恨起来。

店主没察觉李进的不快,还在絮絮叨叨地说:“孩子,多吃点儿,这顿面大妈免费送你。你爹妈要是看见你瘦了,肯定心疼,唉,孩子一个人在外上学,不容易啊!”不知怎的,李进突然停了筷子,鼻子一酸,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为了让自己有个好前途,父母白天黑夜地在地里忙碌着,父亲早被生活压弯了腰,

母亲累得下不了床,可自己在干什么?逃课、上网、睡觉„„眼见就要中考了,自己还整天在外面昏天黑地打游戏„„

“哟,水开了!”店主赶紧去灶上忙开了。

“啪嗒”,一滴眼泪落了下来。“啪嗒”,又一滴„„

李进的眼睛里噙满了泪水,一抬眼,看见门外走过三三两两背着书包的学生。他赶紧抹干了眼泪,掏出五元钱放在桌边,对着店主大妈的背影,深深地鞠了个躬,转身快步向学校走去。

点评

文章采用特写镜头的方式,具体生动地展现了人物“无动于衷——心生不快——渐入沉思——蓦然感动”的心理变化过程,主干鲜明,在看似寻常的生活场面中,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和主人公心灵的震动。

佳作展示二:

少年的心事

□朱 安

暑假的一天,异常的沉闷,一如陈浩乱糟糟的心情。

失神地望着有点破损的屋顶,陈浩独自躺在床上,胸口似乎压了块沉重的大石头,使他难以呼吸。他长叹了一口气——唉!别了,我的学校!别了,我的老师!别了,我的朋友们!

虽说自己成绩优异,却因为父亲早亡,母亲多病,家中经济状况捉襟见肘,陈浩不忍母亲拖着病体还要去做工,便决定辍学外出挣钱。过几天就要和表哥一同到南方去了,想到这儿,陈浩感觉仿佛跌入了无底深渊。上学的每一天,他都是快乐的,优异的成绩、赞许的目光、羡慕的眼神„„可这一切都将成为过去。童年的梦想、少年的憧憬,在这残酷的现实面前显得是那么苍白无力。贫穷——这两个可怕的大字把所有希望的灯都关上了,留给他的只剩一个漆黑的梦。

窗外响起邻家孩子快乐的玩耍声。陈浩悄悄地拉上被子蒙住脸,在黑暗中轻轻地啜泣,凄凉的感觉弥漫在陈浩的心中,侵蚀着他心房的每一个角落。

“咚咚咚”,急促的敲门声响起,陈浩的思绪被拉回了现实,母亲怎么不等自己去接她,这么早就回来了?他心中正疑惑,打开门一看,是满头大汗的徐老师——他的班主任,一个认真严肃的倔老头。

陈浩眼睛一亮,随即又黯淡下来,他嗫嚅着问:

“徐老师,您怎么来了?”

徐老师进了屋,擦擦满头的汗说:“是这样,我有一个亲戚是做柿子批发生意的,这些日子正缺货。我想到你们家门口有一大片柿子林,正好可以转卖

给他。”

蓦地,陈浩心头一喜,转念又低声地说:“老师,那些柿子还没熟。”

徐老师摆摆手说:“不打紧,运到那边正好熟。”

„„

结算下来,竟盈利千余元。听徐老师说,他家亲戚准备长期购买陈浩家的杮子,这可解了陈浩的燃眉之急,有了这些钱,自己就可以继续念书了,母亲也不用那么辛苦了。

开学后的第一个月假,陈浩回家。经过集市时,他突然看到徐老师推着两箱柿子在叫卖。看到头发花白的徐老师吃力地推着车子,陈浩的眼眶湿润了,他赶紧上前,一声不吭地在后面推着。

徐老师一扭头,四目相对,陈浩汹涌的泪水夺眶而出„„

点评

文章在结构上别具匠心,将多种结构形式综合运用:开篇采用引人入胜的悬念法;文中运用奇峰突起式结构延续下文;文末又戛然而止,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留给读者的是暖暖的心灵感动。

【失误警示】

一、忌“平铺直叙,寸波不兴”。“文似看山不喜平”,记叙文最忌把内容写成“流水账”、把结构列成“老三段”。有同学写记叙文时,只是将事件中的各环节简单陈述,如竹筒倒豆,从头至尾写得单调乏味;在结构形式上,“开头空、中间繁、结尾淡”,内容不分层,情节不蓄势。

二、忌“线索不清,结构混乱”。记叙文重在把事件叙述清楚,同学们无论采用何种结构形式,一定要内容清楚、脉络分明。切忌为了制造行文波折,频繁穿插片段内容,随意组合倒叙插叙,结果使文章内容凌乱松散,文意前后不连贯,令人读来一头雾水。

三、忌“盲目求异,胡乱拼接”。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不可凌驾于内容之上。有同学在文中“前有题记,后有附记,中间还列小标题”,为了形式将记叙内容分割得支离破碎。还有同学为求创新,强用“剧本式”“日记式”“说明书式”等结构。这些不顾内容需要,只求形式创新的做法,只能给人以行文混乱之感。

【实战演练】

一、请以“生活,因

而精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真实自然地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不少于

600字。

思路拓展: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题中空缺处可填“倾听”“变化”“奋斗”“坚持”“感动”等词语来缩小写作范围,确定取材角度。立足生活,既可从国家大事入手,也可从百姓小事着眼;立足自我,既可写成长历程,也可写青春梦想。在谋篇布局上,可采用蓄势突转法,先蓄势在前,再逆转在后,在峰回路转中表现生活之精彩;也可采用画面组合式结构,以并列式多角度表现生活、以递进式深入揭示真谛。

二、请以“难忘那道风景”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00字。

思路拓展:“风景”不仅指大自然展现给我们的花鸟草虫的自然风景,还可指生活中五彩缤纷的人文风景。无论是何处之风景,出发点都要在令人感动、使人顿悟等心理感受上。构思时可采用倒叙的方法,主体部分如展卷式描绘难忘的风景;也可采用剪接组合式结构,将一组相关的片断连缀成篇,从不同角度展现自然、生活、社会给自己带来的亮丽风景。

三、请以“告别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表达自己对成长的感悟,不少于600字。

思路拓展:首先,立意上要高远出新。人的一生,伴随着许许多多的告别,告别童年,告别朋友,告别心爱的事物,告别不良的习惯等。在告别中,我们不断成长,渐渐成熟。其次,选材上要从小处着手,避开寻常的素材,可从反面材料中筛选题材来出奇制胜。再次,结构上要力求突破,如写告别网吧,可用剧本形式;写告别亲朋,可用书信、日记的形式;写告别幼稚,可用谈心式结构。

上一篇:中考满分作文写人篇下一篇:周口人事培训网答案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