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记叙作文

2024-04-14

公园记叙作文(精选11篇)

篇1:公园记叙作文

花,为大自然增添色彩,让人感到美丽;花,美化了人们的生活,让我们感到快乐;花,万紫千红,娇嫩无比,为我们生活增添无限生机。所以今天我们也怀着诗人一样的心情去公园赏花。

我们先去赏杜鹃花。杜鹃花粉红粉红的,它是由五朵花瓣和花蕊组合成的,它们一簇一簇的拥抱着,好像是一个大家庭,中间的花蕊站立在花瓣的中间,好像在说:“你看,我的母亲多么漂亮啊!”杜鹃花的花瓣还有一点向下垂,看起来真像一个个小喇叭,它们的造型真独特啊!

赏完了杜鹃花该赏郁金香了。郁金香的颜色不一,有红的、黑的、浅红浅红的……红得像火的被我们称为“斯巴达克”,十分黑得被称为“母夜叉”,浅红浅红得被称为“四川辣妹”,把郁金香从上往下看真像一个高酒杯啊!它的外形好独特呀!

要赏百合了。百合有6片白色的花瓣,中间有一个好像玉米的花蕊。没开的百合看上去真像一个香蕉,开了的百合像剥了皮的香蕉,十分优美。

最后,我们来赏海棠花。海棠花是粉白的。有的只开了两三朵花像正读小学的小学生,看上去很娇嫩,有的还没有开,像一个小樱桃似的,十分小巧。

还有可爱又调皮的猫儿脸,红得似火的映山红……万紫千红,千姿百态,组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春天百花园。

篇2:公园记叙作文

吃过早饭,我们便出发了。才走了几分钟,就闻到了一阵淡淡的清香。再走近些,香味更浓了,是什么味道这么令人陶醉?这时,几簇金灿灿的小亮点在我眼前闪烁,“是桂花,桂花!”我的叫声把爸爸妈妈吸引来了。他们摘下一朵桂花放在我手中。我几乎都不敢呼吸了,生怕口中吹出的气把它那娇嫩的花瓣给吓跑了。桂花是由四片大花瓣和八片小花瓣组成的。桂花在一大片绿叶中显得更加耀眼了。我心里默默地想,如果在桂花树下一边吃桂花糕一边喝桂花茶,那该是件多么美妙地事啊!

我们继续往前走。突然,五彩缤纷的颜色出现在我眼前,我看得目瞪口呆:红花、黄花、橙花、甚至连紫花都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千姿百态的样子,让我看的`眼花缭乱。有的花像一群舞蹈家将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示给我们看;有的花像一个小娃娃一样,把全身舒展开;还有的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含苞欲放,处处躲着我。

接下来的这种花是最奇特的。它并不是一朵一朵分开,而是凑在一起紧挨着的。我第一次见到这种花,它的气味淡淡的,凉凉的是大自然的味道。一朵朵花小小的,紧紧地靠在一起。有几朵坚强的花已经慢慢展开身子了,这幅大自然的画多美啊!

篇3:高考记叙类作文精巧构思探秘

一、一线串珠法

“流水账”是记叙类作文写作的大忌, 究其因, 主要是作者缺少连缀典型事件的功力。如果作者能在文章“明晰的发展脉络”这根红线上, 巧妙地缀上几颗闪亮的“珍珠 (事件) ”, 就能逐层拓展文章丰厚的内涵, 使文章迸射出强劲的纵向穿透力。

山东一考生的《今天去远行》, 通过“行囊”中的各种物品勾起自己对生命历程中“爱”的回忆, 表现了自己对“人生行囊”的看法。作者在“行囊”这根红线上, 巧妙地缀上了“我”人生历程中四颗“沐爱”事件的“珍珠”:一是织毛衣 (妈妈的爱) , 二是找弓箭上的小铁钉 (爸爸的爱) , 三是撕书折纸飞机 (姐姐的爱) , 四是玩玻璃球 (伙伴的爱) 。请看第三、四颗“珍珠”:

远行第三站, 走着走着便饿了, 我好期待, 接下来在行囊里我将找到什么呢?一块石头?一辆玩具车?竟然是纸飞机——一架用课本折叠成的纸飞机。我恍然记起自己所犯下的过错。我仍然记得姐姐因焦急而流下的泪水。她埋怨母亲随意放置她的学习用品, 埋怨父亲只顾着看电视而不帮她找一下课本, 却一点也不怀疑她的弟弟, 她甚至害怕自己的声音太大吵醒了他——那个将她的课本当作纸折飞机来玩的人。我沉默了。姐姐的爱鼓舞我继续前行。

远行第四站, 走着走着便困了, 我放下行囊, 摸了一下自己的脸, 忽然, 一个亮晶晶的玻璃球从背包中滚了出来。我拾起来对着太阳看了一下, 仿佛有一个声音在耳边响起:“看看吧, 是不是很特别?”的确十分特别, 几种颜色交织在一起, 好像一簇斑斓的花朵, 但为什么我的心好像被针扎了一样呢?我猛然回忆起和他玩耍时的情景, 有时徜徉在河边的小坎上, 有时躲在桑树林里, 有时被邻居追着从村东头跑到村西头, 直到那天他父亲将他带走。这颗玻璃球承载了我们俩儿时的记忆。我低下了头。伙伴的爱鼓舞我继续前行。

四颗事件的“珍珠”恰似小品中的四个包袱, 不仅摇曳着“事趣”, 吊足了读者的胃口, 而且不断用“爱鼓舞我继续前行”来给力自己的远行, 给人以“人生有爱不觉寒”的浓浓暖意。

二、设计悬念法

电影“悬念大师”希区柯克对“悬念”有一句经典的诠释:“我在影片中放置的定时炸弹, 它一刻不爆炸, 观众的心就一刻放不下来。”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深刻的。如果作者能在记叙类作文中巧妙地设计出扣人心弦的悬念, 就可以使读者产生追根究底的阅读冲动, 收到“踏破铁鞋无觅处, 得来全不费工夫”的神奇的构思效果。

山东一考生的《书到用时方恨少》正是采用设计悬念法, 一下子揪住了阅卷老师的心。

当考试还剩五十分钟时, 我决定写作文, 不知是否是我过于“轻敌”, 连续读了几遍竟没读懂题目, 心中顿时警铃大作, 这时才感到脑中积累的素材如此之少。写“陈寅恪不慕学位, 一心向学”?不行。想写“刘文典之后再无狂徒”, 却发现与材料无关联。想写“钱钟书为专心写作而拒客”, 却发现与材料更是没有关系。

此时, 我的手心已是满满的汗水, 我终于体会到“热锅上的蚂蚁”是何种心情了, 距离考试结束只有三十分钟了, 我的大脑却依旧一片空白, 这该如何是好!

(悬念由此而生, “‘我’到底能不能顺利完成这篇高考作文”成了压在读者心头的一块沉甸甸的石头。)

这一刻, 耳边“沙沙”的写字声似乎成了一声声“催命符”, 我不禁再次感叹“书到用时方恨少”, 若是平时再多背几个人物素材就不会像现在这般狼狈不堪了。

(时间在一分一分地推移, 读者的心也随着“我”的心在一点一点地收紧。)

一滴汗水从我的鼻间凝聚, 我听见它“吧嗒”一声掉落在我的手背上, 烫得我的手火辣辣地疼, 似乎苍蝇也看出我的窘迫, 趾高气扬地飞舞在我面前, 嗡嗡地嘲笑着我的样子。

这时, 距离考试结束还有十五分钟。

(只剩下最后十五分钟了, “我”还能赶得上吗?至此, 悬念已推向极点, 读者的心弦也绷紧到了极点。)

我急躁不安, 作文还一动没动, 又发现选择题还未涂, 只好先放下这让人头痛的作文。

涂好卡后我突然想到, 这个材料不就是告诉我们, 虽然有些东西用不到, 但仍要提前做好准备, 更不用说那些会用到的东西了。这是告诉我们要做好一切准备, 免得像我现在这样啊!

正当我要提笔时, 传来了一声晴天之雷, 考试结束了!

看着空荡荡的作文, 我又叹了一声:“书到用时方恨少啊!”

当我们读到篇末800字处那句“书到用时方恨少啊”时, 一定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为考生的机智和即兴的慧悟点赞。至此, 长久以来压在读者心头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扣人心弦的悬念设计, 使读者的心与作品中人物的心一起跳动, 充分展现了悬念设计神奇的构思效果。

三、情节突变法

记叙类作文叙事的常规模式是“起因——经过——结果”, 受其影响, 许多学生的作文构思常常会落入平铺直叙的窠臼, 使读者产生“看到开头, 就知道结尾”的消极阅读心理。如果作者在构思的过程中, 能跳出程式化的框框, 别出心裁地设计出出人意料的突变式情节, 就可以使文章腾挪跌宕、一波三折, 从而激发起读者“不看不知道, 世界真奇妙”的阅读快感。

天津一考生的《才子》通过场景描写对“才子”的阅读状况做了“展示”。第一种阅读是不求甚解式阅读, “才子”竟把浮奢谄媚的杜河南说成了雅士, 把他用书装点门面说成了书香门第, 甚至把《唐语林》的作者“王谠 (dǎng) ”错读成了“王谠 (tǎng) ”。第二种阅读是功利式阅读, “才子”竟想把周国平书上的妙语剽窃到自己的作文中, 以骗取高分。如果按照程式化的情节设计, “才子”的显摆式表演已足, 作者的反讽态度已明, 也该收尾了, 但是作者却匠心独运, 设计出了的突变式结尾:

前两天, 我刚上地铁, 才子就迫不及待地开讲:

“你知道‘白银时代’吗?”

“王小波的小说。读过。”

“不对。是俄罗斯诗歌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分为前期和后期的象征主义……然后是阿克梅主义、意象主义、未来主义……”才子舌绽莲花, 我听得目瞪口呆。

“我最喜欢叶赛宁, 他像时空中的一颗彗星, 从地球闪过, 留给人间一首首灿烂的诗篇, 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男男女女……”

看起来, 才子这次真动感情了。在高考前这么紧张的当口儿, 他还能读这些跟考试关系不大的书, 才子还真不简单。

人无完人, 以前对他的“误解”, 还是擦掉吧。

突变式情节设计昭示出“青春阅读, 真喜欢才能动真情, 动真情才能得真义”的深邃内涵, 峰回路转, 意味深长, 耐人寻味, 发人深省。

四、欲扬先抑 (或“欲抑先扬”) 法

虽说日常生活信奉“平平淡淡才是真”, 但记叙类作文写作的法则绝不是平淡, 而是“文似看山不喜平”。欲扬先抑 (或“欲抑先扬”) 的构思方法能使平淡的写作素材尺水兴澜, 它通过情节的起伏、情感的波折, 激荡起阅读心理的落差, 从而产生震撼人心的构思效果。

江苏一考生的《不想再沉默》展示出了欲扬先抑手法的独特效果。文章开篇着力刻画了父亲表情之“冷”, 表现了“我”与父亲的关系之“僵”:

父亲, 十六年里, 我很少看见他那满是沟壑的脸庞上泛起笑容。面对着他, 我能感觉到的仅有威严与沉默。久而久之, 在父子之间便多了一层隔膜——沉默。无论是对我成功的喜悦, 还是对我失败的泪水, 他那刻满沧桑的脸庞上, 从未显露过一丝鼓励与安慰。

(此时, 从情感倾向上来看, 作者对父亲的态度是“抑”。但“男儿有泪不轻弹, 只因未到伤心处”, 在“我”就要离开故乡到异乡求学时, 父亲的表现发生了逆转。)

忍着夜的孤寂, 我独自一人走出房间, 却发现淡淡的灯光洒满了堂屋的角落。父亲房间的灯怎么没关?向前走去, 开着细缝的房门内透着淡淡的光。目光随着光望去, 我愣住了。那苍老的脸庞上, 竟泛起阵阵银光, 两道深深的泪渍嵌入其中。颤抖的双手紧紧攥着一张我旧时的照片。昏黄的灯光照亮他斑驳的双眸, 微红的双眼里, 溢满的早已不是沉默, 而是热澄澄的爱……两行热泪落下, 一个在门内, 一个在门外。

……车站, 父亲默默地收拾行装, 我伫立在一旁。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 可我并未在意, 父亲的双手颤得厉害。要发车了, 轰鸣的车笛声代我向小镇告别。我拿起行李, 走向车。回首间, 目光再一次凝滞。父亲早已泪眼婆娑, 泪水涌出他的眼眶。我也忍不住了, 冲上去一把抱住父亲。父亲那宽大的手掌紧紧抱住我, 不忍心放我离去, 早已泣不成声, 眼里的沉默早已消失, 只留惭愧、自责与不舍……朦胧的烟雨中缕缕情丝纷飞, 洒落到海角天涯……最后, 我们都没有再沉默!

从“表情之冷”到“内心之热”, 从“压抑下的沉默”到“不经意、不矫情、不掩饰的宣泄”, “我”终于真切地感受到了父爱的硬度和温度。欲扬先抑手法的成功运用, 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当代中学生对亲情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认识和感受过程。

五、细节凸现法

人们常说情节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 而细节则是人物的血肉。可见, 细节在记叙类作文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细节描写的成功, 关键在于细。细节不细, 人物便成了一个个活动的影子, 事件便成了一幅幅“骨感”的线路图, 主题也就成了没有血色的标签。这就要求我们抓住“一言一动之微, 一沙一石之细” (朱自清语) , 把它们巧妙地镶嵌到文章的构思之中, 凸现出人物的神韵和文章的旨趣。

江苏一考生的《说不尽的唠叨》正是以精彩的细节描写来彰显情感的热力的:

走近些, 看到外婆, 摇着蒲扇, 煮着中药。外婆缓缓地摇着蒲扇, 扬起四周些许的草木灰。灰粒飘浮着, 不见任何痕迹, 还能留下什么呢?我静静地站着, 默默地注视着, 一动不动地承受着。

外婆时不时打开壶盖, 看看里面灰黑的草药, 微微沸腾的汤药, 煮痛了外婆的眼与心。外婆从袋中掏出一块手帕, 擦干眼泪, 狠狠地攥紧。半晌, 才放下壶盖, 又拾起地上的蒲扇, 一下一下, 试图扇走缕缕不绝的烟雾, 似乎要扇走被煮沸升腾的苦涩。

……

外婆轻轻地放下手中的东西, 赶紧扶起外公, 用孱弱的身子斜撑起外公的病体, 将药一勺一勺地吹凉, 递近, 倾斜, 送到外公的嘴边。外公费力地含着药, 睁开了眼, 深深地看了外婆一眼, 嘴唇微微翕合, 仿佛想说什么, 手微微靠近外婆, 想要去碰触……一碗见底, 煮熬了一个清晨的药全洒在了外婆的前襟上。

那药散发着热气, 这是屋里唯一的热气。此时, 我才明白:最深的痛是无言的, 最长的唠叨也是因为爱。

摇着蒲扇、扇走烟雾、斜撑起外公的病体、一勺一勺地吹凉、递近、倾斜……外婆对外公深深的“爱”, 在这些细节中得以充分表现。外公的病情一天一天加重, 外婆的内心也一天比一天痛苦, 但为了抚慰外公那颗极度敏感、脆弱的心, 她只能无言, 只能将千言万语化作日常生活中这几个简单而熟练的动作。外婆“煮”的是对外公的真情, “喂”的是对外公的深情。大痛无言, 作者正是通过对外婆煮药、喂药细节的刻画, 将一位坚强、执着的老人形象烙印在了阅卷老师的内心深处。

六、哲理升华法

当前, 高中生的记叙类作文写作还存在着“低幼化”的弊端, 其立意高度还停滞在初中生甚至小学生的层面上, 文章中缺少生活的体味、青春的思辨和时代的激情。为此, 我们有必要在客观冷静叙述的基础上, 升华出思想感情的火花、生活哲理的闪光、人生意义的感悟。只有这样, 才能尽显当代高中生的精神风采和思想品位。

江苏一考生的《沈三怪其人其事》以客观冷静的笔调叙述了沈三怪的两件小事:一是在困难时期没有油烧鸡就在鸡汤里放黄豆 (说法是“黄豆里有油, 油是黄豆榨的”) , 遭人嘲笑;二是用“洼”给儿子取名 (说法是“洼地可以养鱼, 可以长藕”) , 别人不解。两件小事后来竟还应验了: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村里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 知道饭店里常有黄豆炖鸡、黄豆烧甲鱼、黄豆烧猪蹄等名菜, 还特地破费去品尝一番, 感觉味道真不错。他们把这些名菜告诉村里的留守老人, 老人们感叹, 三怪要是早些在镇上开个黄豆烧鸡菜馆, 早发大财了。

……众人都说“沈其洼” (大儿子叫“沈其高”) 名字起得不好, 独有一个高中生夸起得好, 说是兄弟二人, 一高一低, 一显一隐, 体现了多元互补的价值理念, 他还举了习近平、习远平兄弟的例子来佐证。沈三怪听了很高兴, 说是自己无意中跟上了老一辈革命家的“理念”。

在此基础上, 作者缘事生发, 升华出生活的哲理, 从而使文章闪耀着夺目的哲理光芒。

沈三怪还有许多这样的故事。他确实有些怪, 做事的思维方法常常与众不同, 有时几乎不近常理, 但是拉开时空距离来看, 又往往是合理的。其实, 人需要像沈三怪那样, 不囿于成见和定式, 当别人精明过人的时候我不妨糊涂一点, 当别人只看眼前的时候我不妨把目光投向远方, 当别人已说的时候我不必再说, 别人无话可说处我倒要多说几句。

七、视角变换法

秃子头上的虱子, 明摆着, “地球人都知道”, 没啥意思, 你何不到秃子的“背面”看一看他脑后那一两根可贵的“青丝”呢?相信它会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视角的变换, 能够使文章的构思另辟蹊径, 别开生面, “见人之所未见, 发人之所未发”, 平淡中显出“奇崛”来。

2016年高考北京卷作文题之一是《神奇的书签》, 当多数考生把视角对着“人”, 大谈人借助书签阅读的时候, 阅卷老师早已心生厌倦, 而下文的作者却将视角转向了“书签”, 写书签对书和读书之人的感受, 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请看其中一个精彩片段:

我, 是一枚书签, 一枚神奇的书签。由竹子切下雕成, 也透着修竹独有的芬芳。或许是在油墨中浸润了太久的缘故, 将我拿在手中的人总会不由自主地静心, 将身心托付在书中。

初来世间, 我毛刺未脱。扎手的身体被放入一本《海国图志》中。我什么都不懂但却隐约感到从人手上传来的炙热。《天演论》《沉沦》《彷徨》……渐渐地, 我身上的毛刺被磨去, 我越发地看清了这布满硝烟的天空, 看清了那双燃烧着希望的双瞳。一个时代下, 一个民族在屈辱中守护着千年文明、奋身站起的形象印在了我身上。

……

我被长久地夹在一本杂志里, 只能透过缝隙看见人们的目光流连在刺眼的屏幕上, 手紧紧地握着冰凉的手机。他们越发地孤独, 蜷缩在心中黑暗的角落里瑟瑟发抖。

长久地等待, 长久地窥视, 我终于看懂了人们的心, 他们在年华中遗失了曾经的记忆, 迷茫在无知的昏暗中。他们狡辩说他们可以看手机中的文字, 却不懂得我较之它们更多了一份温度, 多了一份记忆, 多了风花雪月之外的家国天下、纸醉金迷之外的微言大义、醉生梦死之外的血气方刚。正因为他们缺失了对这个悠久文明的曾经的苦难辛酸的体察, 才有怅惘与迷茫……

看罢, 我们不能不惊叹于这枚书签的神奇——对作品有着深邃的见解, 对读书之人有着深切的体察, 对快节奏生活下的人们漠视阅读的现象有着深沉的忧思。同时, 我们更惊叹于作者构思的智慧——聚焦物, 烛照人。

八、结构创新法

在写作高考记叙类作文时, 如果我们能采用新颖别致的结构, 无疑会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高考记叙类作文常见的创新结构大致有以下几种:日记体结构、书信体结构、对话式结构、新闻报道结构、剧本结构等。写作结构的创新不是为新而新, 而是选用一种最恰当的形式来表现文章的立意, 从而收到化平淡为神奇的构思效果。

天津一考生的《“人生最曼妙的风景”——微信群聊天记录节选》采用的正是微信群聊天的对话结构, 让人眼前顿时一亮:

微信群:读客群

成员:我爱读书、只看经典、看云、随意

聊天记录:

我爱读书:大家好!“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 到最后才发现, 人生最曼妙的风景, 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看云:这家伙, 装哲人呢!

只看经典:不是装, 是鹦鹉学舌呢。这是杨绛老太太的话。

随意:听说过。

……

我爱读书:我觉得还是要多读书。读书就是能提高人的修养, 尤其是古圣先贤的书。通过读书, 关于人生、关于自我、关于生活, 有很多问题就能想通了。现在这个社会很浮躁, 有些人对功名利禄的追求都有些走火入魔了, 这个时候, 读书能降温祛火, 让自己的内心平静下来。平静下来, 生活就能常态化, 自己就能做个正常人。

只看经典:前些日子, 杨绛去世, 很多人都在谈杨绛。我觉得这是个好事, 最起码人们在思考她所说的人生哲理, 至于能不能做到, 那是另一回事儿。

随意:老太太100多岁了, 她达到了很高的人生境界, 我们年轻人难有她那样的心态。

我爱读书:对啊。不是说读谁的书就要成为谁。“虽不能至, 然心向往之。”心中有杆秤, 人生不走样。大家共勉之!

随意:说得好, 我也是这样想的。

看云:其实, 杨老太太在翻译及写作方面的成就还挺大的, 在事业上, 她也是执着追求的。内心淡定从容与对事业的追求并不矛盾。点赞吧!

对在当前新环境下应采取何种方式进行阅读的问题, 人人都能谈出一套公理、常理、大道理, 但作者借助微信群聊天的对话结构, 调侃了现代人的浮躁病, 阐释了阅读对修养身心的重要作用, 结构别致, 主题深刻, 充分体现了作者构思的精巧, 令阅卷者拍案称奇。

篇4:从公园里回来还得写作文

我常常在想,假如“好”孩子们也都在里面玩游戏呢?

做父母的是断断不会答应的。

孩子们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这由不得他们。我们得管管。管得越严实,咱就越放心。

这就是大多数孩子们的处境。从学校到家庭,两点一线,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儿童的学习活动高度目的化了。

有没有另一种对孩子的成长有益却自然放松的学习方式呢?有!这就是社会化的学习。我们提倡给予儿童更多的社会化学习的机会。只有让有目的的学习和没有目的的学习相互补充,儿童的生活、儿童的生命才会变幻出灿烂的景致。

增加孩子社会化学习的机会,第一个就是应该把属于孩子的社会还给孩子。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每每是遇到新同桌,必定先要和他分好课桌上的界限。现在当上了父母,却依然在做着同样的事情——不是和别人,而是和孩子划分着属于各自的界限。我们认为孩子们应该好好地呆在课桌边做自己的功课,而不应该过多地接触“社会”。“社会”是属于成人的,接触社会对孩子们没有好处。殊不知,正是这种善良的“关爱”,剥夺了孩子在自然的社会生活里学习的机会。

我们偶尔也会让孩子们接触一下“社会”,但其实那不是要让孩子们自由地阅读社会,在社会里生活,而是想把“社会”也变成“课堂”。

儿子从学校回来说,下午老师要带大家到公园去玩。

“这下可好了,大家一定很开心。”

“开心啥呢?从公园回来要写作文!”

孩子们猜透了大人的想法。正因为这样,当我们带着孩子逛商店的时候,他们不一定会显出多少高兴的神情,因为他们知道,给他们买东西不是无条件的,他们得好好学习,得考一百分。否则,下次休想!

去公园也罢,逛商店也罢,原本是孩子们自由地融入这个社会的机会。可这些机会基本上都被我们剥夺了。

做父母也罢,做老师也罢,在孩子们离开了书本之后,能不能就别再提作文之类的事情?

增加孩子社会化学习的机会,第二就是要做到善待社会。

除了学校与家庭之外,我们不想让孩子进入社会,最重要的原因可能就是我们对“社会”的评价比较低。一想到游戏房,我们就会觉得那是没出息的人去的地方;一谈到歌舞厅,我们就觉得里面多是些不三不四的人……孩子们怎么能到这样的地方呢?于是,当我们准备让孩子接触一下社会的时候,马上就会想到少年宫、儿童乐园,或是某某风景区。仔细想来,我们为孩子们作出的安排仍然具有太多的人为的成分,具有太明显的教育目的。一句话,孩子们其实还是没有摆脱我们为他们设计好的大网,还是没有真正地走进社会。很多家长都已经注意到了这样一个现象:从商店里买来的玩具,孩子们不一定真正喜爱,他们真正喜爱的倒可能是那些自己发现的、自己做出来的乱七八糟的东西。同样,他们真正喜欢去的地方,不一定就是我们为他们选择好的那些风景区,倒可能是那些破旧不堪甚至很不干净但却有条小狗的老胡同。——问题是,他们几乎没有多少机会自己作出选择。

比如年龄较小的孩子,是不是可以让他们在社区的范围里活动;孩子年龄稍大,就应该鼓励他们在几公里、几十公里甚至更大的社会范围里活动,而不能总是希望他呆在家里。

可能绝大多数家长会说:“把孩子丢在社会上,我们能放心吗?”确实如此,但愿我们的社会环境变得更加自然、平和而美好。

增加孩子社会化学习的机会,第三个就是要在家庭里表现出一些自然的气氛。

孩子进了学校,学习就成了他们生活的中心和主旋律。这样的变化也会深深地影响到我们做家长的心态。于是,我们会觉得,除了孩子的学习,什么都不重要。孩子的学习状况甚至成了家庭气氛的“晴雨表”。这样的家庭生活,该是多么的乏味。家庭是社会的一个部分,是一处特殊的社会。这里面有着孩子永远也读不完的东西。因此,当孩子做完了功课之后,我们不妨尽情地沉浸在家庭生活的天伦之乐中。

孩子们一定会深深感受到这种快乐。

篇5:游公园记叙作文

到了公园后,看到一片苏州园林式的假山连绵起伏,上面怪石嶙峋,高高的亭台显得特别威武雄壮。假山的旁边紧挨着一个小湖,一座拱桥跨越在湖的两岸。湖水显得非常绿,绿得仿佛是一块无暇的翡翠。公园里真是人山人海,有的在划船,有的在散步,还有的在读书看报。人们尽情地游玩着,欢笑声此起彼伏。

湖里的游船各式各样,有电动的, 有脚蹬的,还有的用桨划的。我们选择了一个电动游船玩了起来。一开始我们没有掌握划船的方法,有时候往左偏,和别人“撞车”,还有的时候撞到了桥底下的柱子上。后来,我们很快就学会了掌握方向。在舅舅和表弟划船的时候,我发现公园的景色真漂亮。这里的水真静呀,静的让人感觉不到它在流动;岸边的柳枝真长呀,像女孩子的辫子一样,随风摆动。阳光洒在了碧绿的湖面上,显得波光粼粼。

篇6:海洋公园记叙作文

到了海洋公园,我们先去坐缆车,通过缆车我们从海洋公园的山下来到山上。接着,我们首先参观了鲨鱼馆,那里有许多鲨鱼,它们在水里得意洋洋的遨游,多么神气。

参观完鲨鱼馆,我们又去了海洋馆,里面有各种各样的鱼,有的温柔可爱,有的凶猛无比,令我大开眼界。其中最有趣的还是海豚表演。它们像一个个跳水健将,给我们表演了精彩的节目。有的海狮会用鳍站立和走路,非常滑稽。更可笑的是,有一只调皮的海狮乘演员不注意把他推下水,引的游客哈哈大笑。

告别了可爱的海洋动物,我们又玩了疯狂过山车,它是全香港最长的过山车,而且路径曲折,速度惊人,好象人就要掉下来一样,吓的我心惊胆战。真是一个动人心魄的旅程啊!

篇7:雷州西湖公园记叙作文

游雷州西湖公园先话“湖”:西湖在宋代以前是一处烟水苍茫,任流任伏的“野水”,是宋代城郊水利工程的“水库”,为浩瀚的东洋潮田输送甘露,亦是古代雷州的一处游览胜地,留下过不少文土贤臣的脚印。其古称“雷湖”,那时,它的储水面积约为现在西湖的五六倍,随着环境的变迁,曾经有过湖变田,田变湖的反复过程。

宋代以前,湖滨只有天宁古刹与碧水朝夕相依,宋咸淳年间湖滨始建横舟、狎鸥、涿飞、放生、总宜、流水孤舟、州之眉目、泼泼地等八个亭,横跨南堤建惠济东、西两座桥梁。此后,又出现苏公亭及其名反复更改的与众、信芳、湖心等亭。从这些亭、桥的雅趣的、有特定内涵的命名,可以追溯此湖当年的风貌。一幅波光上下,亭榭辉映,鸟翔鱼跃,扁舟溅浪的画图展示在眼前。自从大文豪苏轼兄弟在此醉游之后,罗湖更名为西湖。由罗湖到西湖历经千百年沧桑,时兴时衰。它曾以“西湖翠拥”列入古雷州八景之一。当年之湖滨与唐代始建的天宁禅寺连成一片,正因为有它壮丽的美景衬托,古寺才有幸取得“万山第一”的赞语。明代进士、海北南守道袁茂美对西湖景物的观察十分详尽,他围绕湖、堤、亭、船、田、鱼、月、雨写了八咏,其中咏《西湖亭》是这样描述的:“湖水流澹动,亭台巧结作。倒影青天里,分明七星落。四窗纳靓景,高树罩疏幂。于焉暂游想,俯仰尽寥廓。”

由于种种原因,西湖亦曾经出现过“牛眠荒草夕阳多”的荒芜景象。世纪80年代起,地方政府把建设雷州西湖公园作为一项精神文明建设工程来抓,经过多年的修茸点缀,它又开始复苏并显得更加优美。人们从跨湖九曲桥、苏公亭、别湖亭、迎秀亭伫立眺望,澄湖碧柳,绿波粼粼,这个具有亚热带和江南水乡色彩的公园沉浸在绿色之中,明月清风,春色盎然。椰树、槟椰树扶摇直上和与湖水结有不懈之缘的垂柳及各种多姿的花草林木,争奇斗艳,姹紫嫣红,组成一幅瑰丽的青纱帐,其间隐隐约约地微露出红墙绿瓦,龙凤飞檐。夏秋时节,青蝉从清晨到傍晚尽情鸣唱。

篇8:记叙类作文教学的导学启创

一、导学。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所谓“引导”, 强调教师示范性地“教导”, 注重教师循序渐进地“诱导”, 珍视教师有耐心地“辅导”。比如, 一次作文教学时, 我指导学生赏析我班学生的作文《清明时节雨纷纷》:

今天是清明节, 我们去为红军长征途中牺牲的烈士扫墓。天公显灵, 飞起毛毛细雨, 让我们体验“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的诗境。

我们手捧小花, 排着队伍, 沿着小路缓缓地前行。到墓地后, 由老师主持祭扫。先是献花, 再是鞠躬, 然后是请红军老爷爷讲战斗故事。老爷爷“未开言来珠泪滚”, 惹得我们也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老爷爷终于稳定了情绪, 上气不接下气地讲大墩梁战斗的情景, 讲罗南辉军长壮烈牺牲的经过。这故事早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了, 但今天再听, 感觉却大不一样。老爷爷讲完故事, 我们就返回学校了。到学校, 老师为我们播放了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长征的录像资料, 雪山、草地, 艰难爬涉的红军, 苍凉的情景, 悲壮的画面。我们静静地观看, 没有喧闹, 只有低低的哭泣声———我们被感动了!真是“清明时节雨纷纷”啊!

———这篇作文就是很不错的记叙类文章。文章把记叙的六个要素反映得十分清楚。时间———“今天是清明节”;人物———我和同学、老师、红军老爷爷;地点———烈士公园、教室;事件的起因———清明扫墓的传统;经过———去扫墓, 听红军老爷爷讲故事, 回学校看长征录像;结果———我们被感动得流泪。

二、启创, 即启发学生创新。

为了让学生对这类文章有更深刻的认识, 我又举了一例:《我考上初中了》:六月下旬的天, 热得让人窒息。一下车, 我就背起大包提起小包急匆匆回家。

一进门, 妈妈就告诉我:“你考上了!”妈妈兴奋得脸上放红光, 她一边接我背上的大包, 一边抑制不住兴奋地说:“听到考试榜贴出来的消息, 我就去看。会师中学校门两侧, 人群拥挤, 妈妈在录取的榜上看到了你的名字后, 就去市场买了鸡、虾、水果, 准备了丰盛的午餐。这次榜示, 考上的只出名字, 没出成绩, 没考上的, 又出名字又出成绩。快, 洗洗脸, 凉快凉快, 就赶紧吃饭。”

“我考上了!”我一边洗脸, 一边为自己祝福。

———学生阅读后, 我让他们自己去赏析, 理清六个要素的同时, 感受“我”考上初中后妈妈兴奋的心情、举止。在此基础上, 我启发学生:生活中, 让你感受最深、给你留下美好的或辛酸的是哪一件事呢, 请你叙述给大家听一听。结果, 有学生在课余就写出了下面这篇好作文:

正月初三, 我给老师去拜年。陈老师住在花园小区8号楼2单元102。走进客厅刚坐下, 就听见北边卧室里传来老奶奶上气不接小气的咳嗽声。陈老师向我递糖的手缩回去了, 赶紧冲进老奶奶的卧室。我也跟着进去, 只见老奶奶脸色青黑青黑的, 呼吸很困难。陈老师立即跪在床上, 把老奶奶放平, 口对住老奶奶的嘴用力吸, 吸着吸着, 老奶奶的喉结处一动, 陈老师吸出丁老奶奶的痰, 陈老师把痰吐在床边的痰盂里, 又去吸老奶奶的痰, 这样做了四次, 老奶奶的气畅通了, 不咳嗽了, 脸色也开始变了。我站在旁边看陈老师吸痰, 恶心得差点吐出来。陈老师扶起老奶奶, 给老奶奶后背放了两床被子, 老奶奶斜靠在被子上, 睁眼看我, 微微一点头, 陈老师说:“现在没事了, 我们去客厅。”我没去客厅, 坐在床边拿住老奶奶的手, 我说不出话来。陈老师去洗手间漱口洗手, 回来说:“这是我婆婆, 我丈夫是个当兵的, 今年忙, 回不来。”老奶奶眼睛一挤, 两行眼泪流出来, 我的眼泪也就来了。这时候, 陈老师的小姑娘来了, 她是给奶奶买药去的。我坐了会儿就向老师和老奶奶告辞了。回到家, 我就把这事告诉爸爸和妈妈, 爸爸妈妈说:“明天, 我们去乡下看爷爷奶奶去。”

[本文系甘肃省“十二五“规划课题《小学作文教学“导学—启创”模式的应用研究》 (课题立项编号:GS[2011]GHB021) 子课题]

摘要:记叙类文章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 通过社会现实中的人物事迹、事件、过程和景物性状来表达思想感情的文章。教学时, 教师要示范性地“教导”, 循序渐进地“诱导”, 有耐心地“辅导”, 以此让学生学有所得, 写有创新。

篇9:初中记叙文作文教学初探

关键词:记叙文;创设意境;情感;评讲;互改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较原语文教学大纲相比,它以鲜明的理念、明晰的目標、全新的框架和科学的教学理念,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语文教学中比不缺少的组成部分。面对社会发展和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必须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理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及方法等方面进行一定的改革。那么,作文教学中如何才能提高学生记叙文的写作水平呢?我认为教师的教法至关重要。唯有教学得法,才能提高效益,少走弯路。叶圣陶曾讲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教师恰当的教学方法是与学生的记叙文写作水平的提高紧密联系相关的。下面,就有关记叙文的教法谈几点体会。

一、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新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对“写作有一定的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一个人只要对一事物有兴趣,就会产生无穷的力量去追求,就不会产生厌烦和排斥。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写记叙文的作文兴趣呢?我是这样做的:首先让他们感到有东西可写。要明确告诉学生“写记叙文就是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的事物的认识和感想”,指导学生把“想”和“说”、“说”和“写”结合起来。然后,想法设法提高学生的写作信心,对学生的作文要多鼓励、少批评,多引导,少灌输。尤其在评语中教师应以热情和爱护的态度去激励学生的作文积极性。

二、创设意境

记叙文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各种手段去感染学生情趣、创设意境,渲染气氛。所谓意境,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语言或教学视频创设一种情景把学生带到饱含情感的意境之中,让他们的心灵深处受到强烈的震撼而产生共鸣,从而和我们所要传播的知识相呼应。创设一个好的意境,可以把学生的思维带到你所创造的那个特定的环境中去,使学生受到感染,引起沉思和联想,开拓学生思路的作用。例如我在课堂上经常准备一些学生比较喜欢的小文章,读给学生听,这些文章或者文采优美;或者哲理深刻;或者让人觉得有趣味;或着力渲染文化氛围;或用一段音乐、一段导语去渲染气氛,陶冶学生情趣,从而进入作文教学。

三、引发情感

《初中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在记叙文的教学中,我认为可采用以下的方式引导学生的情感:

第一、先设题让学生围绕题目酝酿情感后再动笔。如:在一次作文课上我要求学生根据学校的环境风貌写一篇记叙文《美在此处》。学生一见到题目觉得很模糊,于是启发引导他们,设身处景。首先让学生仔细观察一下学校所处的地理环境及校园内的风貌景物,然后讨论:(1)哪些景物在你的心目中印象最深?(2)你在这些景物中,难道没有感情吗?(3)当你有一天离开学校时,哪些景物会是你留意,并在你的心目中引发联想,使你由景及事?老师的设题引发犹如一枚石头投入心湖,学生感情的涟漪就此激荡开来,笔下的语言也便像淙淙泉水那样流淌出来。

第二、先引导学生谈自己的生活感受,引发情感。如在写《我的妈妈》这篇作文之前,让学生说母亲的二三事。其中一名平时很不喜欢上语文课的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谈到他母亲在他上网夜不归宿的时候,怎样在家门口等他,甚至于在家门口睡着了;当他第二天回家时,妈妈因受凉病倒了。他讲得声泪俱下,学生们都被深深感染了。接着,好多学生都激动地讲起了母爱的感人事迹,一股柔情爱意抚慰着学生,也开启着学生语言的闸门,随之一篇篇有真情实感的作文便形成了。

四、注重评讲

要想把一篇记叙文写好,教师的评讲也尤为重要。上课时,我们要有的放矢地评讲学生写作的成功与不足之处,特别是学生的思路上,语言上,结构上,选材内容上等方面的问题。现以《难忘的一件事》学生的作文为例说明:一同学说:“我说的是上学期的一件事。坐在我前面的是两个女同学,我发现他们有时背靠我的桌子的边缘。有一次,我偷偷地把钢笔水涂在上面,结果那两个女同学的衣服浸湿了一滩墨迹。”我问道:“对最后那句话,你再说一遍,看有无语病?”他还没有回答出来,另一位女同学就迫不及待地喊了出来:“不对,应该说那两个女同学的衣服被印上了一滩墨迹,少了个‘被’字,‘浸湿’用得不恰当,应改为‘印上’。”我说:“很好,这名同学改对了,今后大家写作,要注意斟词酌句,看这些词用得准不准,好不好,句子顺不顺,要善于发现错误,及时改正。”针对她说的这件事,我想到了学生作文中那些选材上千篇一律的问题,就对同学们讲:“由上一同学所说的这件事,我想到了平时大家作文中常出现的雷同作文:一是老大娘摔倒我去扶起,二是帮老大爷推车,三是我病了老师去给我补课,还是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四是老师带病上课、备课、批改作业等,五是我们之间有了矛盾,事后他真诚帮助我,矛盾解决了等等。”我一说这些内容,同学们都笑了。我又对学生讲:“作文时切忌东搬西抄,要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从生老病死、婚丧嫁娶,衣食住行多方面考虑,不要千篇一律。”又如《我爱我家》作文中,我念一学生的作文:“我的爸爸是个懒猪,我妈妈很勤劳,我很爱笑。”学生一听便哈哈大笑起来,我问:“你们笑什么呢?”一学生马上站起来回答:“这只是写他家人如何如何,根本没有写出他为何爱家。中心意思不明确。”我说:“好。文章的中心思想,千万不能弄错,否则就文不对题了。”

上述例子,通过当堂评讲,解决了学生遣词造句和掌握记叙文的要素问题。启发学生写自身经历的事情,提醒学生注意选材时不要千篇一律。指出如何使自己写的文章中心明确,文题统一。这样,很多学生作文常易出现的问题在未写前就解决了,既拓开了学生思路、锻炼了学生能力,又减轻了老师评改作文时的负担。

五、尝试互改

叶圣陶先生说“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认为在记叙文的教学中,要让学生互相修改,重点改错字,标点和自己能看出的语病、结构及其他问题。学生在修改过程中,往往是尽自己最大能力发挥自己最高水平去修改,这样,既促进了别人,又督促了自己,两三名同学互改的问题加在一块,数量是可观的。就错别字而言,一次作文两人合起来,就可以消灭一部分,那么两篇、三篇……写得多,改得多,错别字也就销声匿迹了,其它问题也如此。

篇10:南山公园的记叙作文

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不知不觉就到了南山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公园中央那个高大的摩天轮,它闪着彩灯,像一朵五彩的花朵正在灿烂地开放。公园里不时传来了一阵阵欢呼声,人们为何如此兴奋?我们迫不及待地走进去想看个究竟。

呵,公园里的游乐项目可真多呀!有激战鲨鱼岛、太空漫步、海盗船、狂呼……我和成乾开开心心地把所有项目玩了个遍。其中最让我难忘的要数海盗船和狂呼了。

一坐上海盗船,成乾就兴奋地紧紧抓住了我的手!上次在苏州乐园,他因为个子太矮,所以工作人员拒绝他上船。现在他长高了,终于可以上船了,怎能不令他激动万分呢?

海盗船开了,一开始只是轻轻地晃动,接着越来越猛烈。当我们上升时,由于巨大的冲力,我感觉自己快要飞出船舱了。当我们下降时,船好像要翻过来把我们甩出去似的。成乾紧张得闭着眼睛大喊大叫:“这风浪太大了,我的头好晕啊!”

离开海盗船,我们又去玩狂呼。坐上旋转车,我就给成乾讲笑话,以赶走大家的恐惧。当我们慢慢旋转到顶部时,我看到了美丽的公园全景。离我们不远处有一个巨大的人工湖,湖面波光粼粼,有几艘小船轻轻地划过,湖面留下了一道道波纹。我瞪大眼睛尽情欣赏着美景,可成乾却吓得大声尖叫着。我们又慢慢转了一会儿,忽然在半空中停住了,原来接下来要反转了。哇,那种快速旋转下降的感觉真刺激啊!我们立刻大声尖叫起来。只见我们越转越快,衣服和裤子都灌满空气鼓起来了。直到从车上心惊胆颤地走下来,我还沉浸在紧张和欢乐之中。可成乾早已吓得脸色苍白,两腿发软,路都走不动了。小表弟指着成乾奶声奶气地对我们说:“刚才成乾哥哥还在上面哭的呢,但我一点儿也不怕,因为我是男子汉!”他的这番话惹得我们哈哈大笑。

篇11:记叙作文公园一日游

今天,天高气爽,我们在补习班门口集合,老师带我们去森林公园游玩。

7:20我们自驾车(自行车)准时出发了,经过四十五分钟的日晒,到达了1号目的地——热带植物馆。在外面看是一个绿色透明的半球体,直径大约10五六米,矗立在四个钢结构焊接的大花瓣中,四周草坪和绿树环抱着,我们故意等着那360度旋转喷头转向我时喷我一身,啊!爽、很爽、爽极了,和这大自然一起沐浴是别样的感觉。买完票走进植物馆,啊,这些陌生而又熟悉的热带植物今天终于可以亲自一睹你的芳容了,秀美的竹子,挺拔的油柏,大扇子般的芭蕉树,千年开花的铁树,麻绳一般的棕榈树,树冠似大伞的榕树,根系发达纵横交错的龟背竹,火喷龙舌两边带刺的龙舌兰努力向更远伸去……品种繁多,错落有致,我想把每种植物牢牢记住,可还是让我眼花缭乱没能记全。还有小桥流水,池塘假山,摇椅雕像穿插其中,让这个馆内有了别样的情趣,再加上我们的嬉戏说笑和这个馆的回声功能使这里好热闹,馆内的空气也和外面不一样,闷热潮湿,是热带植物蒸发的水分太多吧。准备出去时,门口大缸里养着两个乌龟,有伸开的手掌哪么大了,我抓起一只乌龟从头到脚把它“欺侮”了一通,它缩头缩手又缩脚,连尾巴都紧贴在屁股上,搬也搬不动,老师说:“放了吧,小心咬你。”“好吧,等下次来教训你,拜拜”,说完我们就向武当庙出发去爬山了。

巍巍贺兰山脚下,顺着坡修建了一座很大的寺庙——武当庙,每年都会举行几次盛大的庙会,平时也有游人来这里拜佛求神。让这座不秀美却很刚毅的大山有几分神秘。向山上望去,很少看见成片的树木,只有漫山遍野突兀坚硬的石头,让我想起刚劲有力的西北汉子。和山下这郁郁葱葱绿树成荫的森林公园形成两道不一样的风景线。最明显的是半山坡那个隶书大佛字,用石头刻成的,上面刷上了黄漆。山顶上有几个凉亭。我们顺着修建的台阶爬上凉亭,虽不是最高的山,看山下的一切却又“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我们席地而坐,有的吃东西,有的玩斗地主,有的向更高的山爬去,有的去山洞里探险,不知不觉两个小时过去了,我们该下山了。

回去的路上有一段陡坡,我们几乎不用蹬就坐在车上享受着,一转眼溜到荷花池了。这里粉的,红的,白的荷花早已竞相开放,蹲在碧绿的荷叶上是那么婀娜多姿,肥美的鲤鱼在荷叶下嬉戏着,偶尔探出头吐个泡泡,池水也是那么清,都有荷花的倒影,再有岸上的“万条垂下绿丝绦”,这里就像一个“美少女”的聚会。

上一篇:Unit5ALet’stalk教学反思下一篇:深奥点的人生哲理句子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