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中学校歌

2024-05-11

温州中学校歌(共11篇)

篇1:温州中学校歌

浙江省立第十中学校歌① ① 〔浙江省立第十中学校歌〕1923到1924年,朱自清先生在这里任教,写了这首校歌,期间还创作了《温州的踪迹》。浙江省立第十中学校。前身为中山书院,1759年由温州知府李琬创建,地址在2013年的实验中学(仓桥巷)。1902年晚清大儒、教育家孙诒让改其为温州府学堂,后改为浙江第十中学堂。1912年改名为浙江省第十中学校。是浙江省温州中学的前身。②〔雁山〕泛指温州雁荡山。雁荡山分南北两山。南雁荡山在平阳县,北雁荡山在乐清市。北雁荡山顶有湖,芦苇丛生,结草成荡,秋雁长来栖宿,故称。③〔云影〕白云投射下影子。言天高气爽,景色明媚;又言其变幻多姿。

④〔瓯海〕旧县名。这里指代温州。⑤〔潮淙〕潮水淙淙。白居易《草堂前新开一池》:“淙淙三峡水,浩浩万倾陂。”这句说瓯江潮水之气象万千。瓯江江心屿江心寺有南宋王十朋对联:云朝朝(潮)朝朝朝(潮)朝朝(潮)朝散,朝(潮)长长(涨)长长长(涨)长长(涨)长消。此两句描写了云起云散,潮涨潮落的景致,正代表了温州壮丽奇妙的景色。淙,流水声音。⑥〔钟灵毓秀〕钟,汇聚。毓:养育。凝聚了自然的灵气,养育出优秀的人物。这里指温州自然灵秀之气培育俊才。宋朝张明中《贺新郎》:“卓荦欧阳子,是江山毓秀钟灵,异才问世。” ⑦〔桃李〕比喻所教的学生或所培育的人才。《韩诗外传》卷七:“夫春树桃李者,夏得阴其下,秋得其实。” ⑧〔葱茏〕形容草木青翠而茂盛。郭璞《江赋》:“潜荟葱茏。”这句形容培养的人才极多。⑨〔怀籀亭〕在浙江省第十中学校高中部(今道司前西首)。为纪念孙诒让而筑。孙诒让字仲容,号籀。故曰怀籀亭。⑩〔讲诵〕都是两种读书方法,前者相当于说,后者相当于背诵。(见朱自清全集三《论诵读》)这句说同学们在努力学习。⑪〔中山精舍〕中山,浙江省第十中学校初中部(今仓桥巷实验中学校址)后面的小山名。晚清中山书院就设在这里。这里指代第十中学校。精舍,旧指书斋、学舍,集生徒讲学之所。《后汉书·包咸传》:“因住东海,立精舍讲授。” ⑫〔坐春风〕比喻受到良师的教导。《二程全书·外书十二》:“朱公 来见明道(程颢)于汝,归,谓人曰:‘光庭在春风中坐了一个月。’”这句说学生们受到良师的教导。⑬〔英奇匡国〕英,杰出的。《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奇,罕见的。英奇,这里指罕见的杰出人物。《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匡国:挽救国家。匡,救助护正。《左传·成公十八年》:“匡乏困,救灾患。” ⑭〔作圣启蒙〕圣,圣人,即道德和智能极高的人。作 圣,做圣人。启蒙,开发蒙昧。这里指通过教育,使后进的人们接受新事物而得到进步。⑮〔上下古今一冶〕把各行各业的古今知识熔为一炉。⑯〔东西学艺攸同〕攸,助词,无义。同,聚集。《诗经·小雅·车攻》:“我车既攻,我马既同。”这句说把中外的学术技艺集于一体。

雁山②云影③,瓯海④潮淙⑤。看钟灵毓秀⑥,桃李⑦葱茏⑧。怀籀亭⑨边勤讲诵⑩,中山精舍⑪坐春风⑫。英奇匡国⑬,作圣启蒙⑭。上下古今一冶⑮,东西学艺攸同⑯。

1923年

——《朱自清全集》第五册125页

校训“英奇匡国,作圣启蒙”,意为“英才匡扶国家,作圣贤的启蒙者”。来源于温州中学校歌。“英奇匡国”回答了“温中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作圣启蒙”则可理解为做一个为民智的启蒙做贡献,并且道德高尚的“圣人”。

篇2:温州中学校歌

词:胡小石 曲: H.S.Thompson 大江滔滔东入海,我居江东,石城虎踞山蟠龙,我当其中。

钟楼嵯峨,教育之宫,桃李坐春风,思如潮,气如虹,永为南国雄。

金陵中学校训

“诚、真、勤、仁”:以诚为本,唯真是求,勤勉执着,以仁为怀

篇3:温州大学校歌的理念传承

一所大学的校歌最能直接体现出其办学理念和精神追求, 是大学独立思想与对传统精神继承的直接体现。“大哉师道天下尊, 承往哲兮启后人。厚培德本, 深濬智源, 学成致用教化谆。光大国族兮, 造福人群。东海水, 雁荡山, 我温大精神, 浩浩宕宕。”温州大学校歌直接呼应了校训“求学问是, 敢为人先”, 不仅进一步解释了温大校训的内涵, 更是对校训的一种深刻的延展, 直接反映了温州大学的传统和特色。其校歌的内涵体现了对温大办学理念和大学精神的的继承和发展, 旋律是具有广泛的流传性, 歌词和旋律的完美结合, 使得这首校歌更具有影响力和震撼力。

一、温州大学校歌的创作的时代背景

20世纪上半叶是一个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时期, 高校教育承载了中国的希望和复兴中华的责任。当时的教育理念与时代紧密结合, 以抗日救国、追求民主自由、崇儒尊孔和富国强兵为目的。中国的高等教育, 也在时代变迁中接收不断的洗礼与变革,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 诞生了西南联大、复旦大学, 浙江大学等著名大学。地处瓯越大地的温州, 虽然远离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 但也从来没有放弃过追逐自己的思想价值和对高等教育办学的尝试。

温州大学的校歌创作于1945年, 沿用温州师范学校的校歌, 温州大学校歌歌词结句“我温师精神”中的“温师”改为“温大”, 其余歌词不变, 曲谱不变。歌词作者为著名的词曲学家与古典文学专家王季思教授 (1906—1996) , 王季思教授著名戏曲学家。学名王起, 以字行。浙江温州瓯海人。主编的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全元戏曲》, 成为人民出版社的“镇社之宝”, 很多作品被译成日文与印尼文, 在国内外学术界中有重大影响。曲作者则为著名音乐教育家刘质平教授 (1894—1978) , 刘质平教授是著名的音乐教育家, 师承艺术家李叔同学习美术及音乐, 从美籍鲍乃德教授学钢琴。曾留学日本。回国后在多所学校任教, 并编写多部教材。抗战期间, 两位教授曾担任温州师范学校教师。正是这两位底蕴深厚的大家为温州大学创作了校歌, 也为这个在乱世中诞生的高校注入了无形的精神力量, 在今后数十年的发展中, 一直伴随着指导着学校的发展。

二、温州大学校歌的理念追求

温州大学校歌创作于民国末期, 民国时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孕育起步期, 也是东西方文化思想融合的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大学的发展理念与制度的模式, 都透着中西融合的特征, 比如蔡元培先出的“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 就是效仿德国洪堡大学的学术自由精神所提出的。而传统文化在其西方文明不断碰撞的同时, 也不断催生新的文化理念。民国时期的大学在这种东西碰撞交汇的时代, 也一步步走出了自己的特色, 每所大学也都应时代的需求, 形成了自己特有发展理念。这些也理念都在校歌中得以充分体现。如复旦大学校歌和浙江大学校歌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温州大学的校歌也体现出了自己对高等教育理念的理解与追求, 既体现出温州地域的特点, 又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了传承和发扬。

1. 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民国时期, 校歌的创作多为古体歌。温州大学校歌也不例外。“大哉师道天下尊, 承往哲兮启后人。厚培德本, 深濬智源, 学成致用教化谆。光大国族兮, 造福人群。东海水, 雁荡山, 我温大精神, 浩浩宕宕。”文辞古朴, 无不透着浓郁的儒家气质。充分反映了一所师范院校追求的崇高精神。

我国德育思想的起源于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确立了中华民族的德育思想的基本准则和发展的方向, 赋予了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的内涵和思想精神的重要支撑。指引着社会的行为规范。以德为先, 主张德才兼备、以德先人。论语中就提出过“格物而后知至, 知至而后意诚, 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强调道德是国家强盛的先行条件, 对社会发展起到的引领和主导的功能。儒家的传统文化是温州大学校歌创作的源泉, 首句“大哉师道天下尊, 承往哲兮启后人”从教师的高度立意, 强调师道之至尊至大, 并对其承继先哲、开启后人的作用予以高度的颂扬。

教师作为传到授业解惑的特殊群体, 在社会历史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师道师德师风的建设也在儒家文化里重点强调。儒家经典《大学》云:“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论语为政》里, 孔子也指出:“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都指出了师道的传统精神, 对于道德教育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对民族精神塑造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歌词的第二句“厚培德本, 深濬智源, 学成致用教化谆”。其中心思想就是强调的“德”, 对学生的道德情操提出要求, 提出了温大育人的理想标准。从温大校歌的思想价值核心中, 可以找到儒家文化的理论源头。这种具有中国特色极具内涵的德育思想, 一直伴随着温大七十年来的发展。

2. 民族责任

民国时期, 中国战乱不断, 在内忧外患之际, 学校成为青年人发愤图强, 报效祖国的战场。当时的校歌已经超越了其本身的意义, 学子们纷纷在校歌的熏陶和感召下, 发奋学习, 报效祖国。其中以西南联大的校歌最具代表性。由于抗日战争的战火越烧越旺, 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南迁, 联合成立“西南联合大学”。

由联大中文系教授罗庸作词、张清常谱曲的《西南联大校歌》为当时时代精神的代表, 歌词写到:歌词如下:“万里长征, 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 又成离别。绝徼移栽桢干质, 九州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 情弥切。千秋耻, 终当雪;中兴业, 须人杰。便一城三户, 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运, 动心性希前哲。待驱逐仇寇复神京, 还燕碣。”[1]该校歌成为西南联大的“精神支柱”, 激励莘莘学子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

教育是一个民族的希望, 高校教育最能体现出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进步。从温州大学校歌中可以感受到深沉的时代感。温大校歌的歌词并非流行的标语口号, 或空洞的政治术语, 能彰显出一种时代精神和对社会民族的责任感。歌词第三句“光大国族兮, 造福人群。”用真切平实的语句表达出对学生的希望。温大校歌创作于1945年, 中华民族刚刚经历了抗日战争的血雨腥风。温大校歌词作者王季思教授把驱除鞑虏的悲愤之情, 都凝聚在简练的歌词里。“光大国族兮, 造福人群”不仅仅体现了学者勇于担当历史责任的精神, 更是对青年学子们殷切希望和要求。希望学子承担起振兴国家民族、造福人类的重任, 树立为国家、民族和人民谋幸福之崇高理想。要求学生在国难当头, 环境艰苦中, 凭借爱国主义的强大信仰, 坚持自己的理想。温州大学在特殊的历史时期, 以校歌为宣传阵地, 使学生完成“光大国族兮, 造福人群”的历史使命。

3. 突出地域的文化特点。

优秀的大学校歌歌词, 都能寥寥数语体现出学校所在的地域特征。温州地处浙江南部地区, 有悠久的文化历史, 在这片土地上曾经产生过辉煌的瓯越文化。结句“东海水, 雁荡山, 我温大精神, 浩浩宕宕”用东海水的浩瀚博大、雁荡山的茫无涯际来比喻温大精神的, 抒写温大学人之非凡气度和胸襟。瓯越文化崇尚变革和竞争, 瓯越文化虽然是土生.

三、新时代温大精神的历史传承

温州大学在复杂的历史时期举步维艰的生存下来, 并且日益发展壮大。这与温州大学始终坚持追求的办学理念有着密切联系, 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与研究。校歌作为温大精神的承载体, 在无形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温大创立之初的办学理念与新时代温大精神的历史传承。

温州大学的校歌的历史传承性, 对今后温大的发展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里面既有历史的文化底蕴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在里面, 也体现出温大独特的办学理念与发展特色。“大哉师道天下尊, 承往哲兮启后人。厚培德本, 深濬智源, 学成致用教化谆。光大国族兮, 造福人群。东海水, 雁荡山, 我温大精神, 浩浩宕宕。”短短数言, 把其特有的文化传统, 办学理念和大学精神传达出来。

瓯越文化产生于温州, 其精神实质崇尚变革和竞争, 瓯越文化虽然是土生土长的地域文化, 但在接受历史的洗礼后, 其精神愈发闪耀着独特的光辉, “温州模式”、“温州精神”都为世人所知, 温州也在争议中不断的发展和壮大。作为一所地方性师范院校, 温大追求的办学理念也随着时代的变迁发展, 而不断的完善超越。继承发扬温大创办之初的办学理念, 学校牢固树立人才培养质量是办学的生命线的理念, 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创业教育, 教师教育是学校两大人才培养特色。在保留原有办学师范特色的同时, 融入了许多服务地方, 服务社会的新的元素。办学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 传承并发展为“以人为本, 质量立校, 服务地方, 取得特色, 追求卓越的”。立足温州, 服务浙江, 面向全国, 努力建设具有鲜明区域特色, 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成为区域高层次专业人才聚集和培养的中心, 区域科技创新与研究服务的中心, 区域先进文化培育与发展的中心和国家级创业型人才设计研发型人才培养的示范基地。

温州大学校训“求学问是, 敢为人先”。在学校的发展中充分体现出来, 学校在办学中结合温州当地特有的区域文化, 与区域优势相结合, 大力开展创业教育。温州在传统文化里孕育着浓厚的创业思想。这种独特的地域文化, 这种思想与当今的社会经济大环境相结合, 产生了著名的“温州模式”, 而温州模式的内涵就是:敢为人先, 艰苦奋斗,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在国外, 西方国家的大学中创业教育已经有很长的发展历史, 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进步起到了积极地推进作用。教育部早在1999年就在清华大学进行创业教育工作试点, 我国的创业教育也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温州大学在响应教育部创业教育号召的同时, 结合地域特点, 也率先开始了创业试点, 开创了浙江省创业教育的先河, 并且逐步发展壮大。

这种创业教育看似与治学等学术没有关系, 但恰恰是符合时代社会发展变迁的要求, 也是校歌内涵在新时期的解读和延续。“光大国族兮, 造福人群。东海水, 雁荡山, 我温大精神, 浩浩宕宕。”这句歌词里的内涵也会继续指明温大在今后的发展中方向。

2. 校歌现实的指导意义

曾任中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司志说过:“音乐的魅力在它能使生活更有情趣, 思维更有创意, 工作更有效率, 领导更有艺术, 人生更加丰富, 希望大家都成为音乐的爱好者。”可见音乐对于学子的教化作用是明显的。温大校歌作为学校办学理念的直接表达, 在各个时期都发挥着积极向上的作用, 指引着学校的办学思路, 激励着学子勇于担当。在社会动荡的战乱时期, 校歌引领学子向往光明, 给他们信心, 给他们希望。在当今太平盛世里, 校歌同样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当下社会里, 经济飞速发展, 物欲横流, 青年学子的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日趋多元化。浅薄、浮躁、功利、充斥着当今中国的大学校园。学生品位低下、不思进取、沉迷网络等等现象在校园里比比皆是。校歌的功能性和价值导向作用就会显现出来。校歌丰富的文化内涵, 可以营造健康积极的校园环境, 对社会上低俗的文化内容和价值取向可以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用校歌加以引导, 青年学子在这个年龄段的世界观价值观最易改变, 此时进行积极干预, 会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极其重要的帮助, 进而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民族的振兴和富强。

摘要:校歌是一所大学的灵魂, 歌词与旋律承载的除了学校的历史和文化, 更是其办学理念与思想的体现。一部优秀的校歌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的同时, 其内涵也有其延展性, 温州大学在七十多年的历史变迁中, 依然传承着学校建立之初的理念和办学精神。其深厚的内涵对现在的温大发展依然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温州大学,校歌,理念传承

参考文献

[1].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第1卷[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 1998:38-39.

篇4:温州中学校歌

本学期,年级开展了研究性学习。班上有一个小组进行的就是这个课题的研究,并请我做指导老师。

开始,我认为这个课题涉及集体性荣誉和个性之间的矛盾,于是建议学生多找心理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获得相应的理论知识,再做问卷调查,以期达到研究目的。

学生将这个课题的研究意义定义为:“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集体荣誉感。”

一段时间后,学生们来找我进行指导,同时拿出印发的问卷。

组长姚xx说,收回来的问卷主要是本班的,外班收回来的不多。“有的写得很认真,有的写得太好笑了。”

我翻阅了问卷。大吃一惊!

他们设计的问题不多:1.你是否喜欢国歌?2.你是否喜欢校歌?3.集会时你是否大声唱了国歌、校歌?4.你为什么愿意大声唱或不愿意大声唱?5.如果校会时只选一首歌曲,你选哪一首?请解释原因。

第一个问题,多数学生选“喜欢”。

第二个问题,多数学生选“不喜欢”。

第三个问题,绝大多数学生选“否”。

第四个问题,选“不愿意大声唱”的学生中,大多数答的是“从众心理”;不少答的是“不想标新立异”;也有少数学生以极其轻蔑、轻佻的口气回答了这个问题,借此来表明自己的不屑乃至厌恶。

第五个问题,多数学生选“国歌”,原因多数答“爱国”;个别第一个问题选“不喜欢”的学生解释理由为“毕竟我是中国人”,语气似乎透出一种无奈;只有少数学生选的答案是“校歌”;也有一些学生用极其轻蔑的言词表达对校歌的厌恶。

看了这些问卷,很久,我才说了一句:“我们的教育太失败了。”姚xx说,国歌的歌词已经跟不上时代,应该修改。

姚是一个很認真的女生。

我只好告诉她,1977年我上小学的时候,“顺应时代的潮流”,国歌歌词改得很有时代特征,原来的“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被改作了“我们千秋万代,高举毛泽东旗帜,前进,前进”,但唱了也就那么两年左右吧,歌词仍然改回了《义勇军进行曲》的原词。

这回该姚xx大吃一惊了:原来国歌的歌词还真的改过?

我问姚xx国歌的歌词为何还是要改回来,姚想了很久,说了四个字——居安思危。我说,对,只有《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才体现了中华民族永不屈服的精神,所以它具有永恒的意义。

姚xx走后,我的心依然沉甸甸的。我们的教育,在教给学生怎么应付考试之外,究竟还教给了学生什么?爱国主义,原本多么神圣的感情,在现在的学生这儿,究竟还有多少分量?最能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国歌,为什么却会受到学生如此的冷落?

刚好,我参与了中央教科所国家级课题《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子课题“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的途径”的研究。自从走上教师岗位以来,我一直坚持进行语文素质教育的探索,一直相信,语文的意义不在于一纸试卷而在于学生的心灵,不在于考试分数而在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我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我看重富有凝聚力的班级建设,我重视每一次大型活动对学生的影响——其中,尤其是“一二·九”歌咏比赛,我更是视为对学生精神的洗礼。我想,不能触及学生灵魂的语文,不是真正的语文。

这是一个契机,一个唤醒学生心中神圣感和使命感的契机。

针对问卷中学生表现出的困惑,我在班上做了公开的答复和批评:

一、国歌,凝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斗志,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的缩影,也是一个民族不朽的文化传承

我给学生讲了法国国歌《马赛曲》的由来,也讲了俄罗斯国歌几十年间的变化过程,但不管怎样,那些国歌都凝聚着一个民族最强大的力量和最根本的精神,就像我们的《义勇军进行曲》一样,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她们唤醒了人们心中最本质的诉求,最强烈的渴望。所以,国歌,就是爱国主义的体现;大声唱国歌,就是对国家的爱的表达。我们不愿意唱国歌甚至不尊重国歌,是不是恰好表明我们没有民族自豪感呢?同样,我们不愿意唱校歌甚至不尊重校歌,是不是也表明了我们没有学校认同感呢?

二、我们为什么要有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最无情、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一个真正热爱祖国的人,在各个方面都是一个真正的人!”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说:“爱国主义的力量多么伟大呀!在它面前,人的爱生之念,畏苦之情,算得是什么呢!在它面前,人本身也算得是什么呢?”当然,也许同学们更熟悉的是列宁的论述:“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为什么今天世界上有很多人看不起中国人?那就是因为很多中国人缺少一份信仰,缺少一份真正的中国情怀。

三、不少学生表示,不喜欢国歌、校歌,是因为国歌、校歌缺乏时尚元素

时尚,代表着个性。而国歌、校歌,恰恰需要的是共性,需要的是集体的力量和集体的荣誉。你们所自认为的个性,其实是“集体无个性”——无眼光,无胸襟,无真正的独立思想,在长期的应试过程中,失去了个性,却膨胀了私欲;失去了责任感,却膨胀了享乐主义;失去了神圣感,却膨胀了名利心。

一年一度的“一二·九”歌咏比赛来临了,几经周折,学生选好了歌,认真地练了起来,他们充满了信心,他们将唱出集体的心声,他们期盼着,站上那一方激情洋溢的舞台;他们期盼着——呐喊!

我又找来了姚xx,说:把这个课题继续做下去,我觉得它可以做成关于教育的本质意义的深刻课题。我希望你们深入下去,振聋发聩!

篇5:温州中学校歌

美丽的校园

倒映在桃源锦江 琅琅的书声 回荡在蝴蝶镇上 勤奋创新强素质 博学谦逊记心上 啊坝黄逸夫中学 我成长的地方 青春在这里放飞 智慧在这里闪光

篇6:温州中学新疆部见习报告

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09应用心理学 谢熠程

身为温州大学09应用心理学的一员,很荣幸被分派到温州中学新疆部开始为期五天的见习生活,扮演高三(3)班见习班主任的角色。

2010年10月18日早晨,我们教育学院08和09心理系的学生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踏上了见习之旅。大家都认为这是一次更深入了解、锻炼自己专业的机会。况且对象还是新疆学生,我们更加充满期待。

据了解,温州中学新疆部是选拔新疆的优秀初中毕业生,在温州中学就读高中,利用温州经济、教育优势提高边疆各民族学生受教育质量的办学模式。这些学生,经过志愿报名、校方推荐、参加考试后,成绩优秀的学生才具备入读内地新疆高中班资格。实行了考试成绩公示、体检名单公示、体检结果公示、建档名单公示、录取结果公示和贫困等级公示等“六公示”制度,可以说都是百里挑一的人才。

而且为了让新疆学子顺利安全抵达温州,温州中学派出了多名教师,包括各新疆班的班主任,赴新疆迎接该批学生,全程陪护

为了让这些来自新疆各地少数民族的孩子吃得习惯,住得安心。温州中学特开辟专用清真食堂,聘请了两位新疆厨师,精心为同学们创造家的感觉。

在新疆班学生的住宿安排上,校方也做了充分的准备以保证“学生一到,就可以洗澡、睡觉了。”;同时抽调了骨干教学力量成立新疆高中部。

从这些我们都可以看出这些孩子的不同之处,他们长期远离自己的父母,突然来到这么远而且与自己的家乡气候等条件相差这么大的地方读书;他们是从众多学生中脱颖而出的,每个都是精英都是天之骄子,他们是否会骄傲自满?这些选拔队他们来说到底是给他们创造了机会,还是给他们埋下了危机的种子?

伴随着脑海中的一串串问题,我们抵达温州中学。我们的带队老师曹老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给我们进行见习前的指导,阐述一些注意事项,尤其是在民族方面的种种忌讳,作了再三强调。

我们这次的见习任务主要是担任实习班主任、做调研报告、完成听课记录以及见习报告等。具体工作分配完毕后,我们开始了见习生涯的第一步——认识自己班的班主任。高三(3)班的班主任是位年轻有为的生物老师,笑容亲切阳光。由于事先没接到通知,当陌生的我出现在他面前时,他明显一愣„„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我忙作自我介绍,可更让我惊讶的是,这位似乎一点也不知情的班主任竟劈头就问了句:需要我做些什么呢?原本等待接受调遣的我顿时傻了眼,不过还好反应还算快,我迅速回神尴尬解释自己类似于你的助手,是帮助你管理班级日常规范,观察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作必要的心理辅导„„老师总算明白了,和我聊了会,又告诉我可以做些什么„„初次交谈,我了解到高三(3)班的学生是很乖巧听话的。后来得知原来柯老师的班是新疆部最优秀的毕业班。见习第一天由于安排了两节心理听课,比较匆忙,我只是在傍晚跑操的时候粗粗见了同学们一面,然后和班主任柯老师聊了会有关新疆部学生的问题。

第二天我早早来到温中,因为早自习,我要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新疆的孩子并没有我想象当中的那么孤僻、怕生,他们热情地接纳了我。看到讲台下一个个有着深邃目光的单纯面孔,我的心暖暖的„„

由于工作的繁忙,再加上教室在六楼,他们课业繁重,事实上,我都没怎么照顾他们,这是我忙碌的一周来最最遗憾的事。我感到很抱歉,尤其是班上同学在我告别的那一天那不舍的表情、话语,让我更加自责。觉得自己辜负了他们的期望。

五天的见习体验带给我入学以来最繁忙但却最充实的感受。

见习第二天,也就是我自我介绍的那天,我在三班开了一堂主题为《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的班会课。由于他们月考刚结束,成绩还未全部汇总,我便自告奋勇地接下了第一次给高三学生开班会的任务。利用前半节班会课,我给同学们进行了九型人格问卷测试,目的是让他们洞察真我以及内在潜能,引导自我成长的能力,创造更和谐且更具创造力的生活,促成更有同理心、慈悲心和创造力的人际关系,共同健康成长。帮助他们认识自我,知道自己该向哪方面发展,如何发展,理想在哪里,目标在哪里,自己的优势和缺点在哪里以及资源在哪里等问题。人是活的,人通过心灵地图找到发展方向。看人生航线哪里有暗礁,哪里有风险,然后我们绕过去,最终达致成功的彼岸。后半堂课,我带领我班学生到操场和高一的学弟学妹们进行了“松鼠搬家”的小游戏,一开始感觉学生大多缺乏热情,不太配合,不太愿意和同学合作„„我举着喇叭,喊着口令,使出浑身解数活跃气氛,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的激情终于稍稍被调动起来,活动最终还算圆满结束。通过这次班会课,我发现新疆班的学生都比较独立。整个班级凝聚力并不是很强。而且在后来我和他们一起上的体育课上,我也发现他们的主观参与度也比较低,打篮球也往往多是个人在练习投篮。我觉得主要原因是由于这些学生的家庭状况并不富裕,因此从小他们就比较独立。另外,远离家乡异地求学也让他们更加独立自主,久而久之形成了较为独立的人格,不太擅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后来,我和三班的体育老师稍作了些交流,一致认为对新疆班学生的心理辅导是非常有必要的。

温中不愧是温州所有高校中的“大哥大”,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非常严谨,为同学们准备了“三操”——早操、眼保健操和跑操。午自修也非常严格,一点是禁校时间。规范化的管理,特殊的环境锻炼出新疆部学生较强的时间观念和坚毅的品质。

预科班的学生相对较活泼,上课积极,下课活跃,那一声声清脆的“老师好”宛如一泓清泉,为我冲淡了一天的疲惫。和预科班的小可爱们投缘,我有幸为他们上了一堂公开课——《我的未来我做主--职业生涯规划》。说到上课,可以说是我见习内容范围之外的一次重大挑战,是我见习生涯第一站的里程碑。周三晚上确定下我的上课时间,所以我的备课时间只有短短一天。第一次见习,原本只是来观摩学长学姐们的课,而不曾想自己也加入了上课组的队伍。从来都没制作过正式心理课的PPT,更别说教案的设计,再加上要当着70多个人的面第一次登台给高中生上课(后面听课的就有30多个人),主题也尚未确定好„„众多挑战摆在眼前,我真不晓得自己能不能完美迎接„„但是,我终究是不会轻易放弃,不会轻易说“不”的人,既然接下了任务,就要竭尽全力,做到最好。无论最终结果怎样,我尽力了,也就没什么遗憾了。我咬咬牙,开始复杂的准备工作。从当天晚上起我一直忙到凌晨三点半多才上床睡觉,早晨六点就爬起来,洗漱完毕后奔赴温中,给学姐说课,请他们指点。周四在繁忙的听课和备课中悄然溜走,“黑色”周五已在向我招手微笑了。这天,是我们见习活动的最后一天。但是,对我来说,它的意义远不止这个。它是我勇敢迎接挑战的日子,是我展现自己风采的日子,更是我见习生涯第一站的里程碑„„上课时,我从容面对大家,本以

为会非常紧张的我竟然伴着上课的乐声迅速进入教师角色,用柔美的嗓音,淡雅的风格,真诚的笑容赢得同学和老师的肯定。我又一次看到了自己的潜力„„虽然在授课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的瑕疵(评议会上,学姐们真诚地指出不足之处),但我还是发挥出自己的水平,成功迎接了挑战。学生们的赞扬、老师的肯定、学姐们的鼓励„„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自己上一堂课和听别人一堂课,感受是完全不同的。亲身的体验,让我深深体会到平时让我轻易获取知识的一张张幻灯片饱含着授课老师多少心血啊!而我有时候却那么不尊重他们的劳动果实,想想惭愧;亲身的体验也让我更深刻地了解到自己上课时的优点和缺点,学姐老师的客观评价,使我获益匪浅。我明白了自己在节奏的把握、环节间的衔接、结构的安排、指导语的表达、眼神的交流、师生的互动、对课堂的掌控以及内容深度方面所存在的不足点。听课过程是简单的,备课过程是艰辛的,上课过程是享受的„„听课者们的建议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它是一面镜子,帮助我进行自我定位,扬长避短,勇往直前。正所谓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短暂的见习宣告落幕,告别可亲的老师,告别可爱的学生,告别陪伴我五天不的办公桌„„我的内心是复杂的,有不舍,有感动,有遗憾„„我对这个原本陌生的地方产生了感情,这里曾留下我的足迹„„

篇7:温州中学校歌

——该不该?

首先我们应该先了解事情的原委,之后我们应该从各个角度来分析这件事情。第一,从老师的角度考虑。首先老师知道这件事情吗?如果知道,从他们的角度来看是对是错?我个人认为他们是错的,可是事实极大可能是他们认为是对的,尽管他们掩饰他们的本意,但我不难看出他们的本意,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就连学校这片本是净土的地方,也挂起了奢靡之风。

第二,从同学的角度考虑。同学都来自五湖四海,来一趟不容易,希望这次的谢师会能顺利的开展,所以从他们的本意出发,他们的本意是好的,但是也不用如此的天价,使得本来的好意被社会认为是一种奢侈,再说想一想那些同学的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难道非要勉强让人拿出1000元吗?难道没有钱就不能谢师?

第三,从家长的角度考虑。家长们组织这次活动就是这次活动的导火索,而且有些家长自认为自己有钱就可以肆意的张扬,我是十分鄙视这种行为的,或许我的言语有些过激,但是真的有必要整3万元一桌的东西?所以我希望家长能够正视谢师宴,通过一些合理、大度、高雅而且简单的方式去谢师,谢师主要主动的自发的从心里精神上的感谢而不是用物质去麻痹。

第四,从社会的角度考虑。因为社会的奢靡之风盛行,所以冲击着各行各业,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在这件事件中家长的影响最大,因为他们渗透在各行各业,又影响着孩子,难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但是我们还是要怀着一颗抵制之心去抵制这些透露着奢靡之风。

篇8:温州中学校歌

【关键词】温州市实验中学;中学生体质健康;评价指标

1.前言

青少年是祖国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他们体质状况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的提高,是关系到国力兴衰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的问题。本次学生体质调研工作,就是要全面掌握温州市实验中学生身体形态发育、身体机能和素质的发展状况,建立温州市实验中学学生体质调研和评价体系,以推动新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温州市实验中学各个年级全体学生1099人,七、八、九年级三个年级段。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实施办法》的测试标准,测试项目为身高、体重、肺活量、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或跳绳(二项选一项)、1000米(男)、800米(女)。

2.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主要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硕士论文数据库、学校图书馆等地方查阅了国家有关中学生体质状况、了解中学生体质测试的项目,掌握标准的体质测试方法和评分标准及分析方法。

(2)测试法:安排三个半天的时间对全体学生进行相应项目的测试并记录成绩。所有指标的测试均严格按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实施方案的要求进行。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测试结果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按照学生所得的总分的高与低划分为优秀(86分上)、良好(76分-85分)、及格(60分-75分)、不及格(59分以下)五个相应等级。按照标准的评分标准,我校学生的优秀率为33.67%,良好率为54.41%,及格率为8.28%不及格率3.64%。与国家教委制定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设计比例相比较,基本呈正态分布。

立定跳远和跳绳是测试学生速度、灵敏素质及神经系统灵活性的发展水平,它可反映你神经过程的灵活性、身体的协调性、关节和肌肉的柔韧性以及肌肉的力量和耐力。肌肉无力、协调性和柔韧性很好的人可以在立定跳远的测试中取得好成绩。因此立定跳远的测试成绩可部分地反映身体运动的综合素质,它也是从事体育运动,学习运动机能所必须具备的身体基本素质。我校是通过立定跳远和跳绳二选一来测试的,所以优秀率看七年级男52.1%、女57.93%、八年级男56.72%、女55.17%、九年级男、76.77%、女84.34%可以看出,身体灵巧类还是非常好的。

坐位体前屈测量学生在静止状态下的躯干、腰、髋等关节可能达到的活动幅度,主要反映这些部位关节、韧带和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及学生身体柔韧素质的发展水平,女生的坐位体前屈成绩都比较理想,优秀良好人数都占一半以上。男生的不合格率都还有5%左右,所以在平时还要加强锻炼。

1000米、800米是测试学生速度、灵敏及耐久力的发展水平,需要多方面的素质要求。我校女生的耐力方面是非常好的,只有七年级1.8%左右不合格率,其他的全部合格。而男生就差很多了,尤其是七年级的达到了11.3%不合格率,说明男生在耐力方面远远不如女生,耐力方面不及格那么他的总分就不及格,所以要加强速度、耐力方面的练习。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身高体重指数是反映学生身体形态发育水平的重要指标,对评价学生的身体匀称度、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学生的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产生重要影响,能间接反映学生的身体状况.说明学生超重和肥胖现象有点明显,女生尤甚。在其他的项目上女生和男生都非常的好,优秀率达到了33.67%、良好率达到了54.41%说明温州市实验中学在优良率方面是非常好的,但男生在肺活量和七年级在耐力项目上还有点不够理想。

4.2建议

(1)学校要加强对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领导,将其列人学校工作计划,做好宣传教育工作;配备足够的教师,加强对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和实施;为学校课外体育活动顺利开展,提供人力、物力、财力。将课外体育活动纳人教学管理的范畴,规定学生每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和时间,每周不少于4次大课间体育活动,每次锻炼时间不少于半小时,并进行严格的考勤和考核。只有这样,才能从制度上、管理上保证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这样能够使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满足,在兴高采烈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体育能力,丰富了校园课外活动,促进了学生体质全面发展。

(2)体育教学无法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每周三学时体育课仅120分钟,如果有效练习密度按35%计算,学生每周直接的身体练习不超过45分钟,无论从哪个角度都达不到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的效果。而体育大课间活动,无论在锻炼时间、活动内容、锻炼的实效性上,都是“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的最佳组织形式。此外课外体育活动,可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和需求,从事各自选择的运动项目进行锻炼,有利于培养自觉、主动参与锻炼的意识与习,为终生锻炼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晓荣.安徽省大中中学生身体素质的状态分析朱保成[J].安徽体育科技.2006年06期

[2]刘仕敏.浅谈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原因与解决办法[J].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篇9:温州中学校歌

从你们踏入温州中学新疆部校园时青涩懵懂,到今天展现出来的成熟自信。四年间,我们全体老师见证了你们的成长:刚下火车时的好奇、忐忑,初来乍到时水土的不服,想家时的嚎啕大哭;慢慢适应后,教室里的执着努力,运动场上的永不言弃,军训的汗水,青春的歌舞;还有你们的贪玩、调皮,甚至你们在和学校和我们班主任的交锋中,一次又一次总是以失败而告终的斗智斗勇,最终还是被通报被处分的不甘和沮丧;高一分班时李同学因对原班级的不舍,在走廊上偷偷哭泣;第一次选考时古某同学因为紧张找到我,抱着我在我怀里跳着双脚放声大哭的发泄;等等等等,一幕一幕,仿佛就在眼前。四年高中生活,不管你是精彩辉煌,还是平平淡淡,它一定都是你生命中最美的岁月。毕业并不代表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希望你们记住:身处顺境,要乘风破浪;面临困境,更不能自暴自弃。当你受委屈当你无助的时候,不要埋怨别人没有帮你,更不要奢求别人会为了你奋不顾身,你应该做的是如何让自己强大,拥有一颗不屈的心,有力量,有追求,这样你才会拥有真正的朋友。希望你们将来能成为有抱负有担当的人,希望你们能永远拥有爱和宽容!希望你们懂得感恩,懂得释怀,懂得取舍。希望你们在未来的日子里能拥有快乐和从容!希望„„哎,这就是老师的职业病,对学生希望太多。

此时此刻,我百感交集。和你们一样,老师也怀着伤感与留恋。时光流逝像一首无声的歌,俯仰之间,毕业的钟声已悄然敲响。人的一生里,欢乐总是乍现就凋落,走得最快的总是最美好的时光。从此,同学们将告别母校,你们的欢笑我何时再闻,你们的身影我何时重见?四年师生情长,一朝别离恨短。从此,天南地北,你将带走老师的牵挂,而老师只能留你入梦。真心希望你们能常回家看看。这里有你熟悉的校园,有牵挂你的老师,还有陪伴你们度过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內派老师。

和你们一样,老师也有着愧疚和遗憾。有人说:“教育永远是一种留有遗憾的艺术。”但这并不减轻我内心的负担,因为我知道,虽然你只是我的一个学生,但对于你还有你的父母却是整个天。有时我们会悔:那件事当时如果能换一种方式处理多好,那个同学的问题如果能早一点发现多好,新年的钟声敲响时如果和你们在一起多好„„有时我们会恨:恨自己拙嘴笨腮,不能更好地说服你;恨自己才疏学浅,不能更好地教导你;恨自己技穷智短,不能更好地成就你„„但一切已成过去,一切不可重来,在此,真诚地请同学们原谅!

和你们一样,老师也有着欣慰和骄傲。得英才而教之,人生一大快事也。也许你们觉得学校、老师平时对你们的要求严厉,近乎苛责,甚至不近人情,那是因为你们是一块真正的璞玉,我们必须要倾心、精心的雕琢。我今天要告诉你们一句发自心底的话:孩子们,你们,是老师最优秀最出色的学生!你们是我们骄傲!我骄傲,是因为“英奇匡国,作圣启蒙”的精神在你们身上彰显;我骄傲,因为你们朝气蓬勃,个性张扬;我骄傲,因为你们勇于创新,追逐梦想;我骄傲,因为你们富有爱心,勇于担当。我骄傲,因为四年虽短,却看到你们已练就一双坚硬的翅膀,必将在九天高翔。是你们让老师体验到了存在的价值,是你们让老师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是你们让老师永远保持一颗青春的心。同学们,老师衷心地谢谢你们。

篇10:温州中学校歌

★团温中〔2007〕5号 2007学年温州中学团委学生会

新干事名单

团委:

组织部:一(5)吴丽丽一(10)叶逢煜一(10)李洋洋一(12)章慧颖一(14)谷一曼一(15)李思民 电视台:一(1)庄乐一(2)郑博扬一(2)陈菀尔 一(4)林宸西一(4)孙望舒一(6)朱吉慎一(13)郑冰茹一(14)陈诺

青年报:一(1)李自清一(3)陈艳妍一(3)娄烂慧 一(4)于淼一(5)陈君一(8)谬沛真一(8)陈彦一(8)王洁静一(8)凌佳佳 一(9)陈丹青一(12)王涵 广播站:

音乐组:一(5)张嘉优一(8)金倩倩一(15)李浩然一(16)谷依茜

体育组:一(2)黄超凡一(2)陈豪爽一(7)林唯雅 新闻组:一(1)曾南希一(3)黄昊一(9)吴文珠 文学组:一(5)朱平一(8)吴莲洁一(11)陈雷

一(12)张莉

英语组:一(3)徐琦坪一(9)邱依茹一(11)许泽旭一(16)林希

网络电台:一(3)郑心泓一(5)周潇一(6)周露佳

一(12)陈伊睿一(12)张凝慧一(12)戴伟洁

一(12)邱婧一(12)刘心蓓一(13)朱逸翔

一(15)陈林懿一(15)李浩然一(16)陈鹏

一(16)郑友普

平面设计工作室:

一(4)林冬雪一(6)陈逸伦一(9)李冰蕾

一(12)章慧颖一(10)范豪一(13)潘冰

一(16)黄州海二(4)叶觉易

学生会:

秘书处:一(2)蒋川流一(2)黄依一(3)郑心泓

一(5)叶树茂一(5)郑炯炯一(7)杨晓宴

一(13)陈国建

宣传部:一(4)卢文斌一(5)谢璇一(8)黄汀一(9)卓璇一(10)范豪一(12)周扬帆

一(14)张默涵一(14)王逍一(16)周瑞思 权益部:一(1)王盛业一(1)诸海婷一(3)张全

一(6)翁杨一(7)尤温豪一(12)王若聪

文艺部:一(2)胡子翔一(3)戴家玮一(3)刘展翔

一(6)杨洋一(9)倪百慧一(9)陈易雨

一(14)江周杰

体育部: 一(5)虞轶然一(8)刘敏明一(10)李达

一(10)林怡汝一(10)潘嫦一(15)陈奔

纪检部: 一(2)叶翔一(4)王俊力一(7)黄亚鹏

一(9)林潮铮一(11)陈佳亮一(12)陈丹丹

一(12)金慧中一(13)厉雅一(14)曾如枫

一(16)张木梁

学习部: 一(1)陈愉恺一(1)徐莹翔一(4)张璇

一(4)林静一(8)董悠盈一(11)李昱

一(12)刘翊超

篇11:温州中学校歌

一、组织分工 总指挥:朱恒高 导演:韦恩东 主持:邵徐爽

会前节目:邵西芝 教育论坛:李坚 时政要闻:黎红兵 颁奖词主持人:叶艳

灯光、音响、背景、音乐:戴元聪

(会前布置:彩色喷绘 合作的力量 要求:大气,有飘动感,有震撼力

背景音乐:众人划桨开大船 支持人服饰:正装)主持人:

尊敬的卢总校长,亲爱的老师,员工们: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高中部的数学老师邵徐爽。今天的教职工例会由我来担任主持。

刚才大家听了背景音乐,众人划桨开大船。是呀,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个人的世界都不是单一而孤独的。众人划桨方能把那大船开动。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想成就一番大事,必须靠大家的共同努力。今天我们会议的主题是:合作的力量。我们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为了共同的目标,来到温州这方热土。温州,文化灿烂,是中国山水诗的发祥地,是中国南戏的故乡。温州民谣以它独特的魅力,为人们所喜爱。下面有请邵西芝老师做客艺术鉴赏,她为大家带来了一首温州民谣<叮叮当>.大家掌声欢迎邵老师!(掌声)

二、流程

1.邵西芝10分钟 讲稿:

主持人:感谢邵西芝老师给我们带来的温州民谣,让我们感受到温州文化的独特魅力。

翔宇教育集团自2013年1月落户永嘉,短短的办学时间,取得了骄人的业绩。这份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老师员工们的辛勤付出。正是因为他们的勤勉工作,正是因为的无私爱心,正是他们的团结合作,才取得了我们今天的大好局面。下面有请叶艳老师为我们的道德模范宣读颁奖词。(背景音乐要求: 轻柔舒缓

宣读人服饰:正装)

2.道德模范:

李坚:他认为师道的尊严绝对不是言语的高高在上,只有与学生坦诚相见,才能赢得真正的理解和尊重;他秉承“底线加创造”的工作态度,在班级管理及学科教学中不断探索前行;他好学上进,有一种自强不息的韧劲,凭借着无比的努力,顽强的学习,在不倦中追求完美的教师人生!刘静: 费晓东: 夏春雨: 董兆玲:

主持人:谢谢叶艳老师。感谢李坚、刘静、费晓东:夏春雨:董兆玲的辛勤付出。

合作无处不在。即便是在自然界中,人们也不难发现合作的身影。蚂蚁家族,就是合作的典范。工蚁负责探路和寻找食物,兵蚁肩负蚁巢的安全保障,蚁后则生育繁衍。正是它们的团结合作,才形成了庞大的蚂蚁家族。我们事业的成功,同样离不开合作。下面是教育论坛版块,有请李坚老师,谈谈他对合作的看法。

3.教育论坛:10分,合作的力量 李坚:

主持人:纵观世界风云,感知时事变迁。有请黎红兵老师给我们带来的时政速递。

4.时政速递 黎红兵:

主持人: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高校长做校务工作布置。

5.校务工作: 课件: 高立顺:

主持人:曾经,我们有孤单的迷茫;一个人的身影在凄风中飘荡,一路披荆斩棘,历经了太多的沧桑!

但看哪,我们这方明亮!温州翔宇,你给了我们无穷的力量;团结合作,为我们增添了飞翔的翅膀!

合作的力量,让我们每一步踏向朝阳;合作的力量,使我们的每一天都包含希望;合作的力量,让我们愈发坚强!

既然向往海到天边的辽阔舒畅,既然向往山登绝顶的豪气万丈,让我们心手相连,团结合作,一定能到达我们心中的天堂!

今天的例会到此结束!

(背景音乐:众人划桨开大船)

上一篇:11小学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下一篇:生活处处是课堂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