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涵施工方案

2024-05-01

管涵施工方案(共8篇)

篇1:管涵施工方案

管涵施工方案

管涵工程属于路基工程,基本上均位于现况路面以下,在工序要求上在各个管涵所在位置的填方工作开始前必须完成且强度满足要求。同时管涵施工过程中的控制至关重要,它在整个排水系统中起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

一、施工部署

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及总体部署,来取半幅施工的方案。1.准确计算路段内逐桩坐标,然后报监理工程师认可。2.根据监理工程师认可的数据进行放样,并按监理工程师认可的方法放出管涵位置及施工范围。

二、机械准备

人员20人、翻斗车2辆、挖掘机1台、装载机1台。

三、测量准备 1.测量控制

认真对业主提供的测量数据进行复测,若在复测中发现有超出容许范围的误差,重新进行复测,直至无误为止。

2.控制点检测与横断面复核

开工前,对平面、高程控制网点进行复测验线。利用全站仪对导线点进行检测,配合水准仪及双面尺进行测量,将检测结果及时上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3.管涵施工测量

根据中线桩测放施工控制线,在管涵两面设置控制桩,并建立临时水准点,在挖槽到底后,灌筑基础前和管底高程。

(1)施工工艺顺序

基础开挖—地基检测及处理—垫层施工—安装圆管节—包封混凝土浇筑—洞口砌筑—基坑回填。

(2)基础开挖及地基检测

沟槽开挖前详细调查现况管线位置,技术人员测定管线高程并现场挖探坑,对现有管线做明显标记,开槽时遇有管线处必须人工开挖,施工中,遇到不明管线,及时妥善保护,并通知有关部门处理。

采用机械进行土方开挖,槽底预留20cm人工进行清底。遇不良地质坡度要加大,当现场不具备放坡条件时,沟槽开挖后采用背板与支撑相结合的方法。

开槽挖出的土方,堆在距离距槽边缘1米以外的位置处,堆土高度不大于1m,在下管一侧的槽边不堆土或少堆土。

沟槽开挖完成后,由经理部技术负责人约请驻地监理、总监办、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做好槽底排水措施,在槽底四周挖排水沟,并在基础外设置集水井,以排除地面水及地下水。

(3)垫层

砂石垫层施工:将砂石料卸至槽底,根据放线高度,人工分层摊铺找平,然后用打夯机振捣密实。垫层宽度和顶面高程符合设计要求。

(4)安管、下管

采用机械配合人工下管。下管前,须对管材进行外观检测,破损管材严禁用于工程。安管前,在底面上弹线,以控制管的位置。将管子沿准备铺设的管线一侧排放好,排放过程中,防止管材之间碰撞受损。

吊管时由专人指挥,在钢丝绳和管体之间垫橡胶皮以避免损伤管体,缓慢下管,防止扰动管道基础。从下游开始安管,承口为管子的进水方向。先把第一节管按照井位稳好,把第一节的承口工作面清理干净,均匀刷涂一层润滑液。并在管体套好两根钢丝绳,留以后撞口时用。由管线出水口处开始安管。

把第二节管子插口工作面清理干净,把胶圈套在插口顶端,即插口工作面始端,套好后胶圈要均匀、平直、无扭曲。这样在撞口时可以使胶圈均匀滚动。

对口时用三角架、吊链把管子吊起来呈水平状,稍离槽底即可,利用边线调整管身位置,使管子中线符合设计要求。

(5)接口

将砌石围于管涵两侧,用砂浆坐实,砌筑时砂浆应饱满,符合设计要求。接口处用砂浆密实,防止雨水渗漏。

(6)回填土施工

①回填要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要求进行,采用分层对称回填,管涵两侧高差不超过30cm。夯实采用电夯分层夯实,分层压实厚度不大于15cm,压实度达96%以上。

②背部死角范围的夯实采用打夯机进行夯实。回填表面平整、密实、均匀一致,排水良好,不得有翻浆、软弹、松散等现象。

(7)洞口施工方法

圆管涵进出口采用M7.5浆砌片石砌筑。

①砂浆严格按配合比拌和,标号不小于设计值,拌和均匀。

②砌筑时砌块错缝,坐浆挤缝,嵌紧后砂浆饱满无空洞现象。

③较大的片石用于下层,砌筑时选择形状和尺寸较为合适的片石,敲除尖锐突出部分。间缝较宽时,在浆缝中塞以小石块,不得用高于砂浆缝的小石块在下面支垫。

④砌缝不宜过大,砂浆饱满,无干缝、死缝。

篇2:管涵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道涵管位于K3+568处,涵长10米,洞口采用一字墙、八字墙形式,根据总体施工进度计划要求,为保证质量完成,圆管涵管节采用集中预制场预制,汽车运至现场后,吊装安装。

涵洞工程的进度快慢与否严重制约路基土石方的进度,为此,我部采用平行和流水施工方法相结合,加快涵洞工程的施工。我部现已完成我标段圆管涵基坑挖除作业及基础及下部构造施工放样工作,各项施工准备工作也完善,已具备开工条件。

一、工、料、机进场情况

1.投入技术人员2名,实验、质检人员各1名,石匠10人,普工15人,电工1名,现场技术负责人1人。

2.机械设备已进场,其中挖掘机一台,自卸式汽车五台,强制性350一台、18KW发电机一台、抽水机一台、振动棒二根、全站仪水准仪各一台。

3.河砂采用外购标准河砂,外购预制圆管涵,石料采用料场提供.二、施工内容 1.基坑开挖

2.换填2.5#砂浆浆砌片石 3.C15片石砼基础 4.C20砼墙身

三、施工方法

(一)测量放样

1.按照设计图纸用全站仪放出涵洞轴线控制桩,先用直径为5cm木桩定出粗样,然后再用小铁钉定出控制点准确位置。并用20#砼围裹,以保证控制桩在涵洞竣工前不被损毁。施工时通过经纬仪可随时检测涵洞轴线。

2.通过已放出的涵洞轴线控制桩,用测距仪测出涵洞进出口位置及涵洞中心位置。用水准仪测出各点原地面高程。以此通过设计图纸算出开挖深度。并通过开挖深度、坑壁坡度、基础尺寸计算出开挖尺寸,放出开挖线。经监理工程师许可后进入下道工序。

(二)基坑开挖

1.基坑开挖采用机械开挖。首先用挖掘机按预定的坡度进行开挖,并随时检查以防止挖至设计高程时,出现基坑超挖。

2.当基坑内有水时,应设置集水坑或排水沟,并用抽水机将集水排出。

3.挖出的土如果不能利用填方应用自卸式汽车运至弃土场,可利用的土方将运至邻近填方段落。不能即时运走的土方应堆放在不影响基坑稳定的范围外。基坑顶有机械设备时,应远离基坑,以保证坑壁边坡稳定。

4.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时,应通知监理工程师检验基坑底地基承载力。如果能满足设计要求;应用人工将基底检平,修整至满足设计要求。并通知监理工程师检验基坑,检验合格并作好隐蔽工程的照像和摄像工作后进入下道工序。

5.如果基坑开挖至设标高后不能满足基底承载力要求。应及时通知监理工程师、设计代表以及业主。待定出变更处治方案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三)砂浆拌合

砂浆采用砂浆搅拌机拌合,水泥、河砂和水的掺配严格按施工配合比用重量掺配。并保证拌合机的拌合时间每盘不能小于3min。拌制后的砂浆应有良好的和易性、保水性、及适宜的硬化速度。

(四)2.5#砂浆浆砌片石换填 1.基底处理

a.基底为斜坡时,应按设计要求挖成水平台阶,基底应大致检平,有泥土时应冲洗干净。

b.基坑内有水,必须在基础范围以外挖排水沟引至集水坑排出。砌体部分不能被水长期侵泡。2.片石砌筑

a.浆砌片石时,应利用片石的形状相互交错地衔接在一起,应先铺砂浆再安放片石,经左右揉动几下后,再用手锤轻击,将下面砂将挤压密实。在已砌好的片石侧面继续砌筑时,除坐浆外应在相临石块倾面铺抹砂浆再砌片石。

b.片石应分层砌筑,宜以2~3层砌块组成一工作层。每一工作层的水平缝应大致找平,各工作层竖缝应相互错开,不得贯通。c.片石使用应有计划。角石、面石应先选择形状较为方正及尺

寸较大的片石备用,砌筑时应长短相间地里外层砌块咬接。d.沉降缝应根据地基地质情况并结合基础、台身考虑每隔4~6米设置一道。在基底地质发生变化的地方必须设置,缝宽2cm并垂直贯通整个涵身,不得有咬合或挤紧现象.并保证缝宽一致。沉降缝采用沥青麻絮填塞,沥青麻絮处理深度不能小于10cm。

e.换填完工后,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后进入下道工序。

(五)C15排时砼基础及C20砼墙身

1、模板安装

模板采用木模,为确保盖板的外观质量,模板要求内表面光滑、平整,接头严密不漏浆,并具有足够的刚度。模板安装后,应在模板内表面涂刷脱膜剂,脱膜剂应采用同一品种,并涂刷均匀,以保证砼表面色泽一致。

2、钢筋制作及安装

a、钢筋规格、性能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钢筋表面应洁净,使用前将钢筋表面油渍、鳞锈等清除干净。

b、根据钢筋设计图和钢筋实际长度进行下料。

c、钢筋需要连接时采用搭结电弧焊,先将两钢筋搭接端部预先折向一侧,使两接合钢筋轴线一致。接头双面焊长度不小于5d,单面焊长度不小于10d。

d、钢筋间距、尺寸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3、砼拌制、运输、浇筑:

a、砼拌制、运输

(1)、水泥、河砂、碎石的质量、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严格按照设计配合比采用强制式砼搅拌机拌和。

(2)砼拌和物应拌和均匀、颜色一致,不得有离析和泌水现象。(3)砼拌和物应按照要求测定坍落度,并保证具有良好的粘聚性和保水性。

(4)砼运输采用手推车运至施工现场。

4、砼浇筑

(1)浇筑前应对模板内的杂物清理干净,并预留锚栓孔洞。(2)盖板砼采取一次性水平浇筑。

(3)砼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振动器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应保持50~100mm的距离;每一处振动完毕后应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应避免碰触模板、钢筋及其它预埋件。

(4)振动应均匀、密实,不过振,以砼停止下沉,不再冒气泡,表面平坦、泛浆为准。

5.砼养护、拆模

a.待砼浇筑完成后,应在收浆后尽快予以覆盖和洒水养护。覆盖不得损伤或污染砼表面。

b.当气温低于5摄氏度时,应覆盖保温,并不得洒水。c.砼强度达到2.5Mpa后即可拆模。

四、管节吊装

1.按涵顶填土高度调用相应管节,管节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2.各管节应顺流水坡度安装平顺,当管壁厚度不一致时应调整高度使管壁内壁齐平,管节必须垫稳坐实,管道内不得遗留泥土等杂物。

3.管节安装从下游开始,使接头面向上游,每节管涵应紧贴于垫层或基座上,使涵管受力均匀,所有管节按正确轴线安装。

4.安装完成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进行护壁混凝土的浇筑。5.接缝处理

根据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接缝工序。接缝宽度不得大于2CM,禁止加大接缝宽度来满足涵长的要求,用沥青麻絮或者其他不透水的材料填塞接缝内、外侧,以形成柔性密封层。

6.台背回填

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在管节来年公测分层回填砂砾,与涵管中线齐平对称回填、压实。回填压实时应注意涵管及接缝部位,避免有任何损坏及扰动。

五、质量保证措施

为确保实现分项工程得分95以上的目标,在施工中我们将采取以下质量管理措施。

1.加强思想建设,提高质量意识。坚持把“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宣传教育工作贯穿施工的全过程,不断加强全员的质量意识,用良好的工作来保证各工序的质量,将全挂你今儿面质量管理的思想、方法贯穿于施工全过程。

2.健全自检组织,加强质量领导,项目部由总工牵头、专职质检员、旁站员组成自上而下的质量检查工作网络,对该项工程各部位作好全

面质量监控。杜绝质量事故的发生。

3.严格质量管理制度,根据措施落实。项目部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坚持贯彻执行工程测量双检复核制度,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度,质量事故报告制度,关键工序把关制度,施工现场旁站制度;努力做到管理体系规范化、制度化。

4.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不合格材料坚决不允许进场。

5.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监理程序办事,坚持工序报检,并在施工过程中安排质检员实行全过程旁站。

六、文明施工

1.对施工队伍签定文明施工协议,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把文明施工责任落到实处、提高全体人员的文明施工自觉性。

2.施工现场周围应做到道路平整、无积水。现场布置合理,材料堆放有序,不乱堆乱放。设置施工标示牌并做到内容齐全、数字准确、清晰、醒目。

七、安全施工

1.设立专置安全员,随时对施工各环节作到安全监控,消除安全隐患。

2.施工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施工人员、施工机械、行人、车辆的安全。施工重地、重点工程、危险地段都必须树立安全警示牌。爆破区域爆破时必须驱散人群并鸣哨以示警告,确保施工安全。3.加强安全生产教育,使安全工作经常化、制度化。4.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均持证上岗,特别是爆破施工的各种人

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爆破证。

5.所有使用电源地方必须由持有上岗证电工接线使用。必须有用电安全标志和安全保护器以保证用电安全。

八、环境保证措施

1.施工期间加强环保意识,保持工地清洁。

2.在指定地点堆放弃土,并做好保护措施避免水土流失。3.加强油料管理,防止油料泄漏造成环境污染。

篇3:论管涵施工技术

关键词:桥涵工程,管涵,施工技术,地基,安装

1 引言

圆管涵是农村公路路基排水中最常用的涵洞结构类型, 它不仅力学性能好, 而且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工期短、造价低。圆管涵中最常见的是钢筋混凝土圆管涵, 施工工艺简单便于运输存放现场安装方便, 解决北方寒冷地区对桥梁和管涵的结构破坏问题, 组装快速, 工期短等优点。

2 管涵的预制和运输

公路工程中的管涵有混凝土管涵和钢筋混凝土管涵, 目前我国公路工程中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管涵。公路管涵的施工多是预制成管节, 每节长度多为1m, 然后运往现场安装。预制混凝土圆管可采用振动制管法、离心法、悬辊法和立式挤压法。鉴于公路工程中涵管一般为外购, 故对涵管预制不再进行详细说明, 但涵管进场后必须对其质量进行检验。管节成品的质量检验分为管节尺寸检验和管节强度检验。涵管强度试验应按规范要求的方法进行, 其抽样数量及合格要求为:

(1) 如首次抽样试验未能达到试验标准时, 允许对其余同孔径管节再抽选2个重新试验。只有当2个重复试验的管节达到强度要求时, 涵管才可验收涵管试验数量应为涵管总数的1%-2%, 但每种孔径的涵管至少要试验1个。在进行大量涵管检验性试验时, 是以试验荷载大于或等于裂缝荷载 (0.2mm) 时还没有出现裂缝者为达到标准。

(2) 在北方冬季寒冷冰冻地区, 混凝土涵管还应进行吸水率试验, 要求钢筋混凝土和无筋混凝土涵管的吸水率不得超过干管质量的6%。

(3) 管节运输与装卸过程中, 待运的管节其各项质量应符合前述的质量标准, 应特别注意检查待运管节设计涵顶填土高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防止错装、错运。运输管节的工具, 可根据道路情况和设备条件采用汽车、拖拉机拖车, 不通公路地段可采用马车。管节的装卸可根据工地条件, 使用各种起重设备如龙门吊机、汽车吊和小型起重工具滑车、链滑车等。从车上卸下管节时, 应采用起重设备。严禁在汽车上将管节滚下, 造成管节破裂。

3 管涵的施工程序

管涵可分为单孔、双孔的有圬工基础和无圬工基础管涵。各自的施工程序见下。

(1) 单孔有圬工基础管涵其施工程序为:

挖基坑并准备修筑管涵基础的材料。砌筑圬工基础或浇筑混凝土基础。安装涵洞管节, 修筑涵管出入口端墙、翼墙及涵底。铺设管涵防水层及修整。铺设管涵顶部防水粘土, 填筑涵洞缺口填土及修建加固工程。单孔无圬工基础管涵, 其洞身安装程序:在捣固夯实的天然土表层或矿砂垫层上, 修筑截面为圆弧状的管座, 其深度等于管壁的厚度。在圆弧管座上铺设垫层的防水层, 然后安装管节, 管节间接缝宜留lcm宽。缝中填防水材料。在管节的下侧再用天然土或砂砾垫层材料作培填料, 捣实至设计高程, 并切实保证培填料与管节密贴。再将防水层向上包裹管节, 防水层外再铺设粘质土, 水平径线以下的部分, 应立即填筑, 以免管节下面的砂垫层松散, 并保证其与管节密贴。在严寒地区这部分特别填土必须填筑不冻胀土料。修筑管涵出入口端墙、翼墙及两端涵底并进行整修工作。

(2) 双孔无圬工基础管涵:

挖基、备料与前同。在捣固夯实的天然土表层或砂垫层上修筑圆弧状管座, 其深度等于管壁的厚度。先安装右边管并铺设防水层, 在左边一孔管节未安装前, 在砂垫层上先铺设垫底的防水层, 然后按同样的方法安装管节。管节间接缝尽量抵紧, 管节内外接缝均以强度10MPa的水泥砂浆填塞。在管节下侧用天然土或砂垫层材料做填料, 夯实至设计高程处, 并切实保证与管节密贴。左侧防水层铺设完后, 用贫混凝土填充管节间的上部空腔, 再铺设软塑状粘土。防水层及粘土铺设后, 涵管两侧水平直径线以下的一部分填土应立即填筑, 以免管节下面砂垫层松散。在严寒地区此部分填土必须填筑不冻胀土料。修筑管涵出入口两端端墙、翼墙及涵底并进行整修工作。

(3) 涵底陡坡台阶式基础管涵:

沟底纵坡很陡时, 为防止涵洞基础和管节向下滑移, 可采用管节为台阶式的管涵, 每段长度一般为3~5m, 台阶高差一般不超过相邻涵节最小壁厚的3/4。如坡度较大, 可按2~3m分段或加大台阶高度, 但不应大于0.7m, 且台阶处的净空高度不应小于1.0m。此时在低处的涵顶上应设挡墙, 以掩盖可能产生的缝隙。无圬工基础的陡坡管涵, 只可采用管节斜置的办法, 斜置的坡度不得大于5%。

4 管涵的基础修筑

(1) 地基土为岩石时, 管节下采用无圬工基础, 管节下挖去风化层或软层后, 填筑0.4m厚砂垫层;出入口两端墙、翼墙下, 在岩石层上用15号混凝土做基础, 埋置深度至风化层以下0.15~0.25m, 且最小等于管壁厚度加5cm。风化层过深时, 可改用片石圬工, 最深不大于1m。管节下为硬岩时, 可用混凝土抹成与管节密贴的垫层。

(2) 地基土为砾石土、卵石土或砂砾、粗砂、中砂、细砂或匀质粘性土时, 管节下一般采用无圬工基础。对砾、卵石土先用砂填充地基土空隙并夯实, 然后填筑0.4m厚砂垫层;对粗、中、细砂地基土表层应夯实;对匀质粘性地基土应做砂垫层。出入口两端端墙、翼墙的圬工基础埋置深度, 设计无规定时为1.0m;对于匀质粘性土, 负温时的地下水位在冻结深度以上时, 出入口两端端墙、翼墙圬工基础埋置深度为1.0~1.5m;当冻结土深度不深时, 基础埋深宜等于冻结深度的0.7倍;当此值大于1.5m时, 可采用砂夹卵石在圬工基础下换填至冻结深度的0.7倍。

(3) 地基土为粘性土时, 管节下应采用0.5m厚的圬工基础。出入口两端端墙、翼墙基础埋置深度为1.0~0.5m;当地下水冻结深度不深时, 埋深应等于冻结深度;当冻结深度大于1.5m时, 可在圬工基础下用砂夹卵石换填至冻结深度。

(4) 严寒地区的管涵基础施工。常年最冷月份平均气温低于-15aC的地区称严寒地区, 这些地区管涵的施工应注意:匀质粘性土和一般粘性土的基础均须采用圬工基础。出入口两端端墙、翼墙基础应埋置在冻结线以下0.25m。一般粘性土地区的地下水位在冻结深度以上时不小于0.5m, 也不得超过1.5m。

(5) 基础砂垫层材料, 可采用砂~砾石或碎石, 但必须注意清除基底耕作层。为避免管节承受冒尖石料的集中应力, 当使用碎石、卵石作垫层时, 要有一定级配或掺入一定数量的砂, 并夯捣密实。

(6) 软土地区管涵地基处理:管涵地基土如遇到软土, 应按软土层厚度分别进行处理。当软土层厚度小于2.0m时, 可采取换填土法处理, 即将软土层全部挖除, 换填当地碎石、卵石、砂夹石、土夹石、砾砂、粗砂、中砂等材料并碾压密实, 压实度要求94%~97%。如采用灰土换填, 压实度要求93%~95%, 换填土的干密度宜用重型击实试验法确定。碎石或卵石的干密度可取2.2~2.4t/m3。换填层上面再砌筑0.5m厚的圬工基础。当软土层超过2m时, 应按软土层厚度、路堤高度、软土性质作特殊设计处理。

5 管节安装

可根据地形及设备条件采用下列各种方法:

(1) 滚动安装法:管节在垫板上滚动至安装位置前, 转动900使其与涵管方向一致, 略偏一地侧。在管节后端用木橇棍拨动至设计位置, 然后将管节向侧面推开, 取出垫板再滚回原位。

(2) 滚木安装法:先将管节沿基础滚至安装位置前1m处, 旋转900使与涵管方向一致。把薄铁板放在管节前的基础上, 摆上圆滚木6根, 在管节两端放入半圆形承托木架, 把杉木杆插入管内, 用力将前端撬起, 垫入圆滚木再滚动管节至安装位置将管节侧向推开, 取出滚木及铁板, 再滚回来并以撬棍仔细调整。

(3) 压绳下管法:当涵洞基坑较深, 需沿基坑边坡侧向将管滚入基坑时, 可采用压绳下管法, 压绳下管法是侧向下管的方法之一, 下管前, 应在涵管基坑外3~5m处埋设木桩, 木桩直径不小于25cm, 长2.5m, 埋深最少1m。桩为缠绳用。在管两端各套一根长绳, 绳一端紧固于桩上, 另一端在桩上缠两圈后, 绳端分别用两组人或两盘绞车拉紧。下管时由专人指挥, 两端徐徐松绳, 管渐渐由边坡滚入基坑内。大绳用优质麻制成, 直径50mm, 绳长应满足下管要求。下管前应检查管质量及绳子、绳扣是否牢固, 下管时基坑内严禁站人。管节滚入基坑后, 再用滚动安装法或滚木安装法将管节准确安装于设计位置。

(4) 龙门架安装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孔径较大管节的安装, 移动龙门架时, 可在柱脚下放3根滚托用撬棒拔移。

6 结语

涵洞旋工质量控制严格,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好各个施工环节, 将会很大程度地避免涵洞出现裂纹、沉降、开裂等病害, 从而使整个公路工程稳固、持久、耐用。

参考文献

[1]王伟广.沿海地区高速公路涵洞病害成因及防治对策[J].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1 (6) :169-170.

篇4:浅谈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以及施工

关键词: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施工

中图分类号:TB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6(a)-0080-01

1 模板支架立杆稳定性计算

立杆稳定性计算公式σ=N/ΦA≤f,N为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A为立杆净截面面积,Φ为轴向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λ=l0/i查表得到,i为立杆截面回转半径。

按照《扣件式规范》JGJ130—2001,立杆计算长度10=Kuh,K为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其值为1.155;u为考虑支架整体稳定因素的单杆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u值可取1.7;h为立杆步距,10=Kuh=1.155×1.7×h=1.9635h。

按照《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立杆计算长度10=h(h同上)

由此可见,JGJ130-2001确定的计算长度是JGJ162-2008确定的计算长度的两倍,长细比λ也是两倍,由长细比λ确定的稳定系数φ是0.5倍,立杆承载应力σ是两倍。

按JGJ130-2001确定的立杆承载力更偏安全。

2 模板架体水平杆中存在水平力

钢管扣件式支模架,由垂直立杆、水平杆、斜杆、扣件等组成,支架顶水平杆上的垂直荷载向立杆中心平移,就得到沿着立杆轴线的垂直荷载及立杆横截面上的弯矩,此弯矩和立杆相交的水平杆轴力平衡,这就是水平杆上形成轴力的原因之一;振捣砼的侧压力,风荷载等也在水平杆中形成轴力。

水平杆轴力要有清晰的传递路线,传递到架体之外,否则水平杆受到的较大轴力,将会导致水平杆与立杆连接的扣件失效,立杆计算步距增大,立杆中产生较大的弯曲应力,大大降低立杆垂直荷载的承载力。

模板架体坍塌的重要原因就是水平杆轴力设有可靠地传递到架体之外。水平杆的端部应于剪力墙或柱顶紧顶牢,无处可顶时,宜在梁底受荷较大的立杆上沿梁跨方向设置连续竖直剪刀撑,在另一方向每隔四排设置一道竖直剪刀撑。

3 模板支架面竖向标高

确定模板支架面竖向标高要考虑支撑架支承地面沉降变形量△1的影响;支撑立杆弹性压缩变形△2=NH/EA的影响(N为立杆轴向力,H为立杆实际高度,A为立杆截面面积,E为立杆弹性模量);支撑立杆接头处的非弹性变形△3=nδ的影响(n为立杆实际高度H范围内接头数量,δ为立杆接头处非弹性变形值,可取为0.5mm);支撑立杆由温度引起的线弹性变形△4=H.α.△t的影响(α为立杆线膨胀系数、△t为钢管计算温差)。当竖向变形总量超过10mm,应考虑在设计支撑高度上有预留量。

4 支承面验算

支承面是砼楼面时,除了验算立杆底部砼板局部承压以及砼板冲切承载力外,还宜验算楼面抗弯承载力。

5 高支模施工中的问题

5.1 操作工资质问题

高支模承重支撑架搭设属于特种作业范围,应由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的架子工完成。事实上,搭设支撑架的操作往往由不具备上岗条件的木工替代,这样给高支模的安全埋下事故隐患。

5.2 钢管扣件质量不符合要求

钢管实际壁厚往往小于设计壁厚,钢管上有孔眼,扣件有裂缝变形,螺栓出现滑丝等。

5.3 立杆接长

立杆接长有的不是采用对接扣件连接,而是采用搭接连接,违反《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中6.2.4强制性条文规定。

5.4 扣件抗滑承载力

扣件抗滑承载力大小取决于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值,拧紧扭力矩值不应小于40N·m,不应大于65N·m。扣件抗滑承载力是否达到设计要求,要用力矩板手检查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值。工程上往往力矩板手数量不足甚至没有力矩板手,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扣件抗滑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留下悬念。

5.5 水平杆的问题

与立杆连接的纵横水平杆不贯通,甚至一方向设置,另一方向不设置。

5.6 剪刀撑问题

剪刀撑下端没有伸到支承面与立杆用扣件连接,中间与立杆连接的扣件过少,上端没有到达立杆顶部用扣件与之连接。剪刀撑搭接长度不够,部分搭接只有300~500mm,小于规范不小于1M的规范。

5.7 扫地杆问题

纵向扫地杆距立杆底座高度不符合小于等于200mm的规定,有些工程甚至不设扫地杆。

5.8 交底问題

技术交底、安全交底往往是形式,没有深度,不能发挥应有作用,操作人员没有明白应该怎样做,应当注意事项。施工项目部应当依据《高支模施工方案》、《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等,对操作人员作详细的书面交底,履行签字手续、存档。

5.9 安全检查问题

高支模搭设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应由专职安全检查人员督促整改。事实上,专职安全检查人员往往不到位或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未能起到检查、督促、落实整改的作用,安全隐患不能及时消除,应当清醒认识到专职安全检查人员在高支模施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配置具有相应职业技能、职业道德的专职安全检查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不放过任何一个安全隐患,这是高支模施工顺利进行的保证。

5.10 验收

高支模搭设完成,施工单位应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验收,履行安全职责。

5.11 砼浇筑观测

砼浇筑时,应派有经验的专职人员观察模板及其支撑系统的变形情况,发现异常现象时,应立即暂停施工,并将施工人员撤离危险区域,待彻底排除安全隐患后,恢复砼浇筑。

6 结论

高支模施工发生倒塌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人员伤亡占建筑工程事故死亡人数的比例相当之高,施工企业应高度重视,首先要周密设计高支模施工方案,其次,严格按照经过专家论证和审查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验收,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高支模施工发生安全事故。

参考文献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I30—200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I162—2008.

篇5:管涵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

1、编制依据

①投标文件、招标文件。

②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及交通部颁布的高速公路工程设计、安全施工规范和路桥建设公司有关文件。

2、编制原则

严格按照施工招标书及合同条款规定的编制范围、内容、技术 要求和规定格式进行编制,满足业主及合同要求的工期、质量、安全目标,争创一流工程。

3、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河都高速公路第三合同段所有涵洞施工。

二、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共有涵洞及通道1550米/35道,其中圆管涵296米/9道,盖板涵1254米/26道。沿线存在的不良地质类型主要有岩溶、软(弱)土等。基岩多为灰岩,第四系土层不发育。

三、施工计划

1、施工目标

在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的同时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进行,不发生伤亡性安全事故,尽可能的减少对施工周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2、施工准备

①在进行涵洞施工前,准备开工工点的施工组织设计及开工报告经监理和业主审批通过,并与设备管理单位(施工队)签订施工安全协议。对参加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安全技术交底后才能上岗作业。

②对施工场地进行平整,竖立有关的标志、标牌,对于紧邻交通便道和村舍的施工场地,必须做好安全防护围挡,拉警戒线等,避免无关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发生安全事故。

③对开挖基坑的机械进行认真检查,在场地周边做好排水沟,预留足够的弃土场地。

④对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进行合理布置,严格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执行。

3、涵洞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安全工作和措施

①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必须安要求佩戴防护用品。

②基坑开挖采用人机混合开挖作业的,机械作业距离人工开挖大于10米,距离不足的严禁同时进行人工和机械开挖作业。

③基坑开挖出来的土石方堆放边缘与基坑周边的距离不小于基坑的宽度。

④对于深度超过5米的基坑开挖,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要求施工,注意观察基坑周壁的情况,防止出现塌方事故,必要时进行支护。

⑤下雨天施工,做好基坑周边的排水工作,防止雨水对基坑壁的冲刷,形成积水。夏季高温天气施工时,做好防暑降温、防雷电措施。

⑥施工队制定专职安全员对现场进行安全监控,时刻注意现场施工安全,对于基坑壁的变形进行观察,对坑壁进行加固。

⑦在开挖开挖过程中如遇到管、线、电缆等隐蔽设施时,必须及时采取保护措施后方可继续作业。

⑧对于开挖后的基坑进行围挡,拉警戒线,竖立警示标志牌。⑨在基坑开挖到标高后,要对基底进行承载力检测,报请监理人员旁站,确认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⑩盖板或圆管的吊装,必须认真检查吊车的各个安全部件性能是否良好,现场吊装必须专人指挥,吊车作业半径内不得有人,拉好警戒线,吊车操作人员和指挥人员沟通良好,指令清楚明白。

四、安全保证体系

1、个涵洞施工开工前建立安全领导小组,小组成员有涵洞施工点所在工区人员组成,具体安排如下:

长:所在工区主管生产副经理 副组长:所在工区主任

成员:所在工区技术员、施工队负责人、施工队专职安全员 开工后安全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涵洞施工安全,同时结合项目部有关安全应急救援预案做好相关工作。

2、涵洞施工点所在工区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物资,如有困难和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协商解决。

五、文明施工措施

1、施工过程中必须遵守项目部文明施工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加强对员工的文明行为教育,做到管理程序化,作业标准化。现场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生产作业符合技术规范和程序要求。

合理布置场地,现场标识齐全,场地整洁、道路平顺、排水畅通、标志醒目、生产环境达标。设备、机具和材料摆放整齐。

2、防止对原地地貌和环境产生大面积的影响或破损,做到治理周全,永无后患。弃碴运输少占施工便道以外的耕地和农田,不得破坏道路以外的树木及植被,保护自然环境。弃碴场地作好坡脚挡墙防护,工程竣工后对碴场进行平整、绿化、还耕,防止水土流失和形成人为泥石流。

施工期间生产场地和生活区修建必要的临时排水渠道,污水经处理后,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接,不至引起渠道淤积冲刷。

六、应急救援预案

1、应急响应

一旦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现场专职安全员立即组织现场抢救,如有受伤人员,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且维持现场秩序,同时打电话报告工区安全领导小组组长(主管生产副经理)。

2、应急救援

工区安全领导小组成员到达事故现场,进一步组织救援,对受伤人员进行简单处理(配备有急救医疗箱),等待120救援。并疏散人群,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对事故现场进行保护,以调查事故原因。

3、事故调查和处理

篇6:管涵施工方案

国生教育

二级建造师市政工程考点:管涵施工技术

涵洞有管涵、拱形涵、盖板涵、箱涵。

一、管涵施工技术要点

(1)管节断面形式分为圆形、椭圆形、卵形、矩形等。

(2)当管涵设计为混凝土或砌体基础时,基础上面应设混凝土管座,其顶部弧形面应与管身紧贴合,使管节均匀受力。

(3)当管涵为无混凝土(或砌体)基础、管体直接设置在天然地基上时,应按照设计要求将管底土层夯压密实,并做成与管身弧度密贴的弧形管座,安装管节时应注意保持完整。

(4)管涵的沉降缝应设在管节接缝处。

二、拱形涵、盖板涵施工技术要点

(5)遇有地下水时,应先将地下水降至基底以下500mm方可施工,且降水应连续进行直至工程完成到地下水位500mm以上且具有抗浮及防渗漏能力方可停止降水。

(6)拱圈和拱上端墙应由两侧向中间同时、对称施工。

篇7:钢筋混凝土管涵施工技术

1.1 沟槽开挖前的准备工作

根据设计图纸的设计要求进行测量放线,定出中心桩、槽边线。先查明段地下管线及其它地下构筑物情况,会同有关部门作出妥善处理,确保施工安全。沟槽开挖前应做好沟槽外四周的排水工作,保证场外地表水不流入沟槽。

按工程监测要求,开挖前先布置各种类型的观测点,并测定初始资料。准备好所有的机械设备及场内外运输道路,以利土方开挖工作连续快速完成。土方的开挖填写沟槽隐蔽验收记录,回填做密实度检测资料以及按统表自检评定记录表。

1.2 沟槽开挖方法

土方开挖采用自然放坡开挖,放坡系数为1∶0.5,喷射10 cm厚素混凝土硬化坡面。

开挖方式以机械开挖为主,人工开挖进行配合。土方采用分段分层开挖的方式进行,开挖深度3.0 m以内的,采用挖掘机一次开挖至距沟槽底20.0 cm;开挖深度超过3.0 m的,采用挖掘机分两次开挖至距沟槽底20.0 cm,挖出的土方用自卸运土车运至指定余泥堆场。

沟槽基底标高以上20 cm的土层,采用人工开挖、清理、平整,以免扰动基底土,严禁超挖。沟槽开挖过程中,不同土层面标高须报验监理、业主确认,并做好记录。土层与设计不符时,及时通知设计、监理单位,由设计、监理及施工单位共同商讨处理方法。

1.3 沟槽排水措施

在沟槽外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截止沟槽外地表水流入沟槽,集水井内的污水经沉淀后排放。开挖时基底设置临时排水沟,排水沟的截面尺寸为200 mm×300 mm,沿着临时排水沟每隔20 m设置600 mm×600 mm×800 mm的集水井,采用潜水泵把集水井的水抽出沟槽外

在沟槽开挖过程中出现的渗漏水应及时进行处理,处理的方法为:渗漏水较少时,直接封堵;渗漏水较大时,在沟槽外侧施工摆喷或灌浆止水。

开挖后的土方如达到回填质量要求并经监理确认后应用于填筑材料,不适用于回填的土料弃于业主、监理指定地点。

沟槽开挖时其断面尺寸必须准确,沟底平直,沟内无塌方,无积水,无各种油类及杂物,转角符合设计要求。土方外运采用载重自卸车,沿施工现场临时施工便道,将余泥运至弃土场。

沟槽放坡段采用C15喷射混凝土支护,护坡施工前,必须用人工对边坡进行夯实修整,以免边坡失稳,喷射混凝土时由下而上进行,施工严格按喷射混凝土工艺进行,配合比的设计严格执行相关规范。夜间开挖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并要合理安排开挖顺序,防止错挖或超挖。

2 管涵基础

管涵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管1800混凝土基础,具体图纸见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给水排水标准图集。开挖的沟槽人工整平后,标高复测无误即铺设砂碎石垫层,整平夯实后再次复测标高,无误再支模浇注管涵基础。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0,第一次浇注(管座平基)的高度为300 mm,应振捣密实,表面应做成毛面。

第二次浇注是在管道安装完毕后进行,浇注的高度为150 mm,浇注前应将第一次浇注的混凝土表面清洗干净,清除模板中的尘渣、异物,核实模板尺寸,并将管座平基与管材相接触的三角部位用同强度的混凝土砂浆填满、捣实。浇注时应注意振捣密实。

3 管材的选用

工程施工采用的钢筋混凝土管必须保证可以承受6.0 m覆土压力,可以选用平口管。

4 管道安装

钢筋混凝土管必须在内部热涂沥青一道后再安装连接。管道安装是在管道基础第一次浇注完成后3 d进行,安装前要进行标高复测,无误后才能安装。

用汽车式起重机下管;两侧用撑杆撑住,防止管节发生滚动,采用砖块、碎石等在管节两侧做垫块,用于调整管节中心位置及内底高程,使管节中心及内底高程符合设计规定。管节中心及内底高程经监理复验合格后,应及时进行管涵基础的第二次浇注。

工程混凝土管接口采用1800混凝土管基现浇混凝土套管接口,见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给水排水标准图集。管节中心及内底高程经监理复验合格后,用1∶3水泥砂浆捻缝,再进行管涵基础的第二次浇注。

在管涵基础的第二次浇注后3 d进行套环浇注,支模板前将管基与套环相接处凿毛并清理干净。套环混凝土为C20。竖直段直接浇注用振捣棒振捣密实,斜坡段和水平段用人工抹上去,混凝土浇注完后要及时进行养护。

5 土方回填

待管道安装完成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土方回填。回填材料选用合适的并经监理确认的挖出土或经试验合格的外运材料。土方回填前,首先需要确保沟槽内无积水。严把填料质量关,不得回填淤泥、腐植土、冻土及有机物质。土方回填采用分层对称回填、分层夯实的方法,严格控制每层填土的厚度,每层回填厚度不大于300 mm。

回填土夯压密实度达不到要求的密实度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加适量石灰土、砂、砂砾或其他可达到要求密实度的材料。回填管道两侧土方时,应避免碰撞管道以免损坏,每层回填完后,采用打夯机夯实。管顶土方回填时,按照规定严格控制路基不同深度的压实度。路基面以下深度范围压实度要求为:0~800 mm范围压实度不小于95%;800~1 500 mm范围压实度不小于93%;1 500 mm以下压实度不小于90%。对填土的压实度按要求进行检验,确保压实度满足质量要求。

摘要:文章就钢筋混凝土管涵施工中的沟槽土方开挖、管涵基础施工、管涵安装及土方回填几方面进行论述, 希望能与同行共同交流、相互学习。

关键词:钢筋混泥土,管涵,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张起君.混凝土圆管涵的病害分析及预防[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 , 2009 (8) .

[2]于澜涛, 王明辉, 张旭.公路设计中适时选用圆管涵[J].中国水运 (理论版) , 2007 (12) .

[3]白利庆.高等级公路圆管涵开裂原因及防治措施[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8 (4) .

篇8:绿色施工方案

摘要: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

关键词:绿色施工

1环境影响

1.1场地环境保护

1.1.1工程开工前,应对施工场地所在地区的土壤环境现状进行调查,针对土壤情况提出对策,采取科学的保护或恢复措施,防止施工过程中造成土壤侵蚀、退化,减少施工活动对土壤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1.1.2施工总平面布置首先应考虑利用荒地、劣地、废地或已被污染的土地。施工现场物料堆放占用场地应紧凑,尽量节约施工用地,如果现场场地狭小,应选择第二场地堆放材料。材料堆放、加工以及工人宿舍等临时用地应尽量利用废地、荒地。

1.1.3施工中开挖的弃土,有场地堆放的应提前进行挖填平衡计算,尽量利用原土回填,做到土方量挖填平衡。挖出的弃土暂时无法回填利用的,应堆放在安全的、专的用的场地上,同时进行覆盖保护。

1.1.4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由于地表径流或风化引起的场地内水土流失(如保护表层土、稳定斜坡、植被覆盖等)。在施工现场出入口和围墙边有条件的地方进行绿化或摆放盆花,美化环境,防止土体流失。

1.1.5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由雨水管道、地表径流和空气带来的杂质、颗粒所产生的沉淀物污染环境。

1.1.6对不可再生利用的施工废弃物的处理应符合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要求,防止土壤和地下水被污染。

1.1.7危险品、化学品存放处和危险性废物堆放场应有严格的隔水层设计,做好渗漏液收集和处理工程,防止土壤被污染。

1.1.8对施工期间破坏植被,造成裸土的地块,及时覆盖砂石或种植速生草种,以减少土壤侵蚀。施工结束后,再恢复其原有植被或进行合理的绿化。

1.2大气环境保护

1.2.1施工现场扬尘管理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定。施工现场采取有效的防尘和降尘等保护措施。

1.2.2规划市区的施工现场,混凝土累计用量超过100立方米的工程,应当使用预拌混凝土;施工现场设置砂浆搅拌机,机棚必须封闭,并配备有效降尘防尘装置。

1.2.3水泥和其它易产生扬尘的细颗粒建筑材料应密闭存放保管,使用过程中要有防护措施。

1.2.4施工现场裸露地面要派专人负责洒水降尘。对大面积的裸露地面、坡面、集中堆放的土方应采用覆盖或固化的降尘措施。

1.2.5施工现场设立垃圾站,垃圾实行分类管理,及时分拣、回收和清运现场垃圾。垃圾清运应按照批准路线和时间到指定的消纳场所倾倒。高层或者多层建筑清理施工垃圾,应搭设封闭式临时专用垃圾道或者采用容器吊运。

1.2.6遇有四级风以上天气不得进行土方回填、转运以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作业施工。

1.2.7在采用机械剔凿作业时,可用局部遮挡、掩盖或采取水淋等防护措施。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配备防护用品。

1.3噪声影响

1.3.1施工现场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f2523-90)的要求,将噪声大的机具合理布局,闹静分开。舍理安排噪声作业时间,减轻噪声扰民。

1.3.2对搅拌机、空气压缩机、木工机具等噪声大的机械,尽可能安排远离周围居民区一侧,从空间布置上减少噪声影响。

1.3.3施工现场应选用能耗低、性能好、技术含量高、噪声小的电动工具。

1.3.4打桩施工时不得随意敲打钻杆,施工噪音控制在85db以下,且尽量安排在白天施工。

1.3.5机械剔凿作业使用低噪音的破碎炮和风镐等剔凿机械。夜间(22:00~6:00)、午休(12:00~14:00)不得进行剔凿作业。

1.3.6对混凝土输送泵、振捣棒、木工棚、包锯、钢筋加工场等强噪音设备,要采取降噪防护措施:①施工中混凝土振动棒、手动电锤、锯等机具,通过时间安排上减少噪声影响;②现场混凝土输送泵应设置隔音棚遮挡,实行封闭式隔音处理;③现场混凝土振捣采用低噪音振捣棒,振捣混凝土时,不得振钢筋和模板,并做到快插慢拔,减少噪音的排放;④模板加工的木工棚采用全封闭房间,门口挂降噪屏(工作时放下,起到隔音的作用),窗户用降噪屏封闭;⑤现场进行钢筋加工及成型时,将钢筋加工机械安放在平整度较高的平台上,下垫木板,并定期检查各种零部件,如发现零部件有松动、磨损,及时紧固或更换;⑥进行夜间施工作业的模板、脚手架支搭、拆除搬运时必须轻拿轻放;⑦根据噪音防治需要,将外脚手架满挂密目安全网,并在结构施工楼层设置降噪围档;⑧施工现场界内应设置噪音监控点,监测方法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噪声值不应超过国家或地方噪声排放标准。施工噪音一旦超标,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1.3.7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保噪音标准(分贝)日夜施工要求的不同,应合理协调安排分项施工的作业时间:

1.4水污染施工现场污水排放标准应符合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要求。对暴雨径流、生活污水、工程污水等不同来源的工地污水,采取去除泥沙、去除油污、分解有机物、沉淀过滤、酸碱中和等有针对性的处理方式。

2材料与水资源

2.1材料节约

2.1.1制定材料进场、保管、出库计划和管理制度。

2.1.2材料合理使用,减少废料率,建立可再生废料的回收管理办法。

2.1.3对废料进行二次选用,达到使用条件的要充分利用。

2.1.4减少材料运输过程中材料的损耗率,加强施工过程材料可利用率。

2.1.5周转材料注意维护,延长自有周转材料使用寿命。对租赁的周转材料依据施工周期,精确计算使用天数,不需用时及时退回租赁单位。

2.1.6要回收利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可再利用的材料。

2.1.7比较实际施工材料消耗量与计算材料消耗量,提高节材率。

2.2水资源节约

2.2.1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节水方案和技术措施,加强施工用水管理,尽量做到回收重复利用;

2.2.2制订计划严格控制施工阶段用水量,比较实际施工用水量与定额计算用水量,按预算用水量下调10%为施工阶段总用水量:

2.2.3水消耗量较大的工艺制定专项节水措施,指派专人负责监督节水措施的实施,提高节水率;

2.2.4生产、生活要推广节水型水龙头和使用变频泵节水器具,实施有效的节水措施,降低用水量。

3施工场地文明,人员安全与健康

3.1场地文明

3.1.1施工现场的环境必须保证员工生理、心理健康,保持文明洁净、整齐有序。

3.1.2工地大门、围墙、密目式安全网及建筑物外立面悬挂物规范、清洁、美观。

3.1.3材料、构件、料具、机械按审批方案中的施工平面布置图堆放。现场材料堆放按种类、规格堆放整齊,并挂标牌、危险品分类存放,有保护措施。

3.1.4办公区域和生活区域因地制宜设置绿化。

3.2人员安全

3.2.1工程项目施工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应按照地方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完善各项安全防护设施,达到文明安全施工条件。

3.2.2施工现场应按照《项目安全管理手册》要求,建立安全管理制度;

3.2.3制订严格的防护措施:

3.3卫生防疫

3.3.1必须严格执行卫生防疫管理规定,建立卫生防疫管理制度,并制定法定传染病、食物中毒、急性职业中毒等灾发疾病应急预案;

3.3.2生活区应配备保健药箱、常用药及绷带、止血带、颈托、担架等急救器材;

3.3.3办公室、食堂、宿舍、浴室等整洁干净,无污染、无异味,符合卫生、通风、照明等要求:

上一篇:物业定岗定编标准下一篇: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