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首排比式记叙文写作指导”教学设计

2024-04-16

“段首排比式记叙文写作指导”教学设计(通用6篇)

篇1:“段首排比式记叙文写作指导”教学设计

“段首排比式记叙文写作指导”教学设计

和振海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段首排比式记叙文并能灵活运用于中考写作中。2.提高学生的应试写作能力。3.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教学重点

1.提高学生记叙文写作的应试能力。2.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教学难点

让学生灵活运用段首排比式记叙文的写法。

四、教学用时 1课时

五、教学流程

1. 导语(归纳模拟考命题作文引出段首排比式记叙文写作的课题)2. 初识其名

所谓段首排比式记叙文,就是将三个形式上相似、内容上能揭示事件意义的句子或短语分别放在三个(三个为宜,多了初中生驾驭不了)段落的开头,并形成全文主体框架的一种写法。

讨论:①由三个段首句引领事例的段落构成排比段,这些段落之间构成什么关系?(从结构方面考虑)

②这里的“段”是自然段,还是意义段? 3. 渐得其法

① 时间串联法(考虑不同的时间表现不同的感受)Ⅰ.时间切入点:“早上”、“中午”、“晚上”;“五岁”、“十岁”、“十五岁”;

“童年”、“小学”、“初中”;“春”、“夏”、“秋”、“冬”„„ Ⅱ.范例

《流年匆匆,母爱相随》

“小时候,母爱是那温馨的小屋。” “后来啊,母爱是那双拭泪的手。” “而现在,母爱是那幸福的叮咛。” 《谢谢一路有你》

“童年,是你这朵迎春花带给我快乐。” “小学,是你这棵向日葵带给我方向。” “初中,是你这株倔强梅给予我力量。” ② 空间转移法(着眼于空间位置上的变化)范例:《在路上》

“在教室里,打破沙锅问到底。” “在操场上,风霜雨雪搏激流。” “在宿舍里,非宁静无以致远。”

③ 内容提炼法(提炼事例的主要内容形成段首句)范例:《夏日汗水的味道》 “汗水是拼搏时的苦涩。” “汗水是失败时的酸楚。” “汗水是成功时的甜蜜。” ④ 对象变化法、事件发展法„„ 4.渐入佳境(灵活变通)① 范例:

《在没有妈妈的日子里》

“在没有妈妈的日子里,我的生活一塌糊涂。” “在没有妈妈的日子里,我学会了自制。” “在没有妈妈的日子里,我学会了关爱。” 《我的未来不是梦》

“取得理想的中考成绩不是梦,我的未来不是梦。” “成为有责任感的青年不是梦,我的未来不是梦。” “成为文明有礼的公民不是梦,中国的未来不是梦。”

(拓展迁移→Ⅰ位置:段首、段尾、段首或段尾、段首、段首。Ⅱ文体:记叙文、散文、小小说、日记可通用段首排比式写法。Ⅲ形式:段首排比式----小标题式)② 回顾运用这一写法的学生习作(学习小组评价四次模拟测试卷中的佳作)。③ 拟写以下作文篇目的段首排比式提纲。《收藏生活的美丽》 《因为有你》 《只要有梦想》 《追忆时光》 5. 课堂小结

段首排比式记叙文适用于选用两至三件事的文章写作。其实,学写段首排比式记叙文并不全是应试的需要,如果练好了段首排比式记叙文,再去写普通的复杂的记叙文,文章会流畅耐读得多。6. 布置作业

《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与考试说明》(语文)116页,拟写以下作文篇目的段首排比式提纲。《昨天》 《打开一扇窗》 《感谢 》 《一滴水的联想》 7. 板书设计

记叙文 散文 小小说 日记 ↘ ↓ ↓ ↙ ↘ ↓ ↓ ↙ 段首排比式写法

八、教学反思

和振海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构想来源于学生的四次模拟考写作,其中的命题作文都可以从记叙文的角度入手,可学生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如:事例堆砌、事例繁琐、主题肤浅、主次颠倒、结构单一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激发写作兴趣,从而结合中考写作要求及考场作文写作技巧,设计了本节课的教学。

本节课最大的遗憾是学生佳作分享环节未能展示(时间不足),其次板书设计未能展现亮点。

施益春评课:看到这节课的课题时,有眼前一亮之感。平常的教学自己没有养成归纳、总结的习惯,听了就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本节课最亮的设计是结合模拟考试卷回顾运用这一写法的学生习作环节,给学生提供了参与的机会,间接地肯定了她们、鼓励了她们。同时,本节课符合本班学生的认知特点、现有水平,有针对性地对中考写作进行了指导。

和云英评课:在语文教学中,我最害怕触及的是作文教学,不知道该讲什么或者怎么讲,今天刚刚看到课题的时候,自己在换位思考,如果授课者是我,课堂会出现没法继续的场面。听了和老师的课,才知道作文教学和学生写作一样,可以入题很小。而且作文标题和语言表达都很有语文味。总之,这样的境界,向往至极,羡慕至极!

和顺花评课:今天又是一场作文的盛宴,学到了很多。首先,课题着眼点较小,但可容纳的点却很多,由段首排比句可联系到结构、选材、立意、谋篇布局等,可挖掘的东西真多。其次,教学设计的流程一目了然,高度概括,各环节之间层层推进(递进关系)。最后,教学语言很有亲和力,时时都有对学生的鼓励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杨政琼评课:课题的切入点能够扣住中考要求和学生学情;教学目标落实和重难点的突破都显得张弛有度;写作技巧结合范例适合学生基础,学生易于掌握和运用。这些都是值得我学习的方面。

篇2: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中片段式训练

针对此种现状, 首先应该对初中阶段写作的教学目标进行一个比较系统的建构。初中阶段写作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写作一般的记叙文, 按年级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初一, 记事写人, 以记事为主;初二, 记事写人, 写人为主;初三, 记事写人并重, 同时还要有相应的环境描写及恰当的抒情和议论。对于每一个在教学一线工作的语文教师来说, 在设计写作教学的程序时, 既要有每年的写作教学目标设计, 又要有每个学期、每一周的目标规划。这样才能有目的地、循序渐进地对学生的写作进行系统的、多层面的训练, 从而完成整个初中阶段的写作教学目标。

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认识到, 初中生对写一篇600字的文章很有畏难情绪, 学生总觉得考虑了开头, 就照顾不到结尾, 如果把事情记叙完整的同时, 还要思考其中的思想价值或思想意义, 这对学生有一定的挑战。因此我们是否可提出一种全新的初中生写作的方法, 即每个学期都设计有记叙文的专项片段训练, 既抛开顾头又顾尾的思想负担, 又摒弃思想价值和思想意义的全面阐发, 认真着力地把片段叙述完整、清楚和生动, 再辅以写作综合训练。本人经过多年的摸索, 深感不失为一种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好方法。此方法易于操作, 效果显著, 而且即使是从中途接手学生的写作教学, 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也相当明显。[1]

本人对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中片段式训练, 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划分片段式训练专题

在完成整体目标的前提下, 有针对性地规划详细的训练专题, 如肖像描写专题、语言描写专题、心理活动描写专题、环境描写专题、行为描写专题等, 这些训练专题也就是学生片段式写作训练的重点内容。

二.训练步骤

训练专题确定之后, 每个具体的训练又分为七个步骤进行:

1.教师讲解示范

教师按训练内容精心备课, 用30分钟左右的时间给学生讲该专题训练的重点、基本要求、基本技巧, 并通过一定数量的范文分析, 为该专题做具体的示范, 使学生有章可循, 有兴趣去模仿。如语言描写专题, 训练的重点是语言要符合人物身份、个性特征、具体情境下的情绪表现, 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 使人物刻画如见其人, 给人以真切的身临其境之感。当然语言描写还可以细分为一般的语言描写、对话描写和内心独白等。这里以人物的对话描写来突出人物个性, 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写作训练为例来加以说明。

如以鲁迅《故乡》中杨二嫂和“我”的对话为例:首先, 我们看杨二嫂的语言是先声夺人, “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连用三个感叹号, 表示杨二嫂说话的语气重、声音大, 有夸张的意味。可这样的话却给“我”以什么样的感受呢?作者在这连用几个词来修饰:“尖利”、“怪”、“突然”、“大叫起来”, 说明给“我”以一种突然间很刺耳、很不舒服的感受, 这样人物的情感、态度就显露出来了。紧接着“愕然”二字更加说明了“我”对杨二嫂的神态、表情。“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又用了一个“愕然”来表达“我”的神情。母亲介绍了杨二嫂之后, 杨二嫂冷笑着说:“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尖酸的语气和神态显露无疑, “哪有这事……我……”“我”此时显得“惶恐”, 对杨二嫂的咄咄逼人之势感到有一种强烈的压迫感和不适感, 因而说话也显得不流畅, 有犹疑的感觉, 这样杨二嫂似乎获得了某种优势, 就直接指向她真正的目的:“那么, 我对你说。迅哥儿, 你阔了, 搬动又笨重, 你还要什么这些破烂木器, 让我拿去罢。我们小户人家, 用得着。”当“我”说须卖了这些而没有答应她时, 她就虚伪地恭维和放肆地撒泼:“阿呀呀, 你放了道台了, 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 还说不阔?吓, 什么都瞒不过我。”“阿呀阿呀, 真是愈有钱, 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 愈是一毫不肯放松, 便愈有钱……”把一个爱占小便宜、自私、刻薄、势利的小市民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而“我”则在她气势凌人的撒泼、刻薄面前节节败退。

然后再回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举例, 如放学后坐公交车回家时, 我和同学因为争抢座位而发生的一次“口战”;一次考试不理想 (或很优秀) , 语文老师与我的一次对话等等。这重点在于启发学生面对具体情境下进行合理的想象, 以此彰显人物的个性以及在特定语境中人物丰富的精神世界, 使人物“活”起来, 而使之避免平面化的人物刻画。

2.老师布置习作片段和学生讨论

老师布置习作片段:写一段对话, 如我为了争取多一点上网的时间, 与妈妈 (或爸爸) 的一次“斗嘴”过程等, 注意人物语言符号人物个性化, 字数不限, 时间大约为30分钟。

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讨论, 如上网超时, 同学们各自的爸爸、妈妈的态度如何, 又是以怎样的方式来处理的。这时往往学生情绪高涨, 兴趣盎然。引导学生注意男孩与女孩的说话口吻不一样, 爸爸、妈妈的性别差异、性格差异、年龄、职业特点、受教育的程度等因素都影响着他们各自的语言和行为。

3.学生写作

因为有了明确的写作要求和训练目的, 又有一些来自学生个人本身的活生生的情感体验, 学生就不会再感到没有东西可写, 加上片段写作字数不限, 学生普遍感觉都会比较轻松, 而且片段训练也不用管如何开头、结尾以及中心思想等, 所以学生的写作兴趣会大大提高。另外, 片段训练的写作时间比较短, 一般二三十分钟就可以完成, 因此学生感到难度比以往作文要小得多, 更有成功感和满足感。

4.学生互评

学生写完后, 立即可以以组内交换、同桌互换、不同组之间交换等方式互评。互评的指导重心在于规定的训练目的, 其它方面的要求暂时忽略, 如对话描写的的片段训练, 互评的中心就紧紧围绕人物语言的个性化方面展开。因为互评的重点非常明确, 并且具有单一性, 学生互评也相对较为简单和易于操作, 这种互评更能接近学生写作的真实水平, 学生在这种互评的过程中仔细揣摩, 更加深了片段训练的理解和把握, 对其本身写作水平的提高也是功不可没。

5.教师快速批阅

因为片段式写作训练的字数不作要求, 所以一般学生的习作都比较简短, 这为教师快速批阅创造了条件。教师快速批阅学生习作具有极大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提升学生写作的成就感。教师快速批阅的目标是, 把握班级这次习作的整体水平, 评估和检验作文教学的成效, 找出优秀的学生习作, 以便做一个快速简短的评价。[2]

6.教师讲评

这个环节一般放在两课时的作文之外, 但尽量缩短时间, 最好是在一天之内。因为更有针对性, 学生对自己所写作文有记忆, 效果也更显著。教师细评的指导原则:挖掘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课后教师全面仔细评改, 评改中尽量发现学生的优点, 缺点如果不是特别严重, 一般给予忽略, 如果很严重, 应该向他单独提出要求, 而不是在班上进行点名批评。要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 就要提升学生写作的成就感, 无论文章怎样, 都是学生在特定时间特定情境下所表现出来的最好水平。教师不能以自我水平或权威来衡量学生, 将学生的作文改得满纸红, 变得不是学生作文, 而是面目全非的教师写的作文了, 这样的挫败感对于任何学生来说都会造成非常恶劣的后果。

其次, 做好评改记录。我在教学实践中, 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作文评改本:记录下学生每次作文的优点, 如醒目的标题、准确的语言表达、优美的句子和段落等。这样做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长过程, 发现自己的进步, 找到自己的优点和潜能, 并对此次片段训练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

同时, 教师讲评时将作文本和批改本同时发给学生, 并尽可能将表扬的面扩大, 争取让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被提及, 这样学生便会有一种成功感, 有一种被关注的满足感。对于持续地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有很好的作用。

最后, 开辟一块优秀习作园地。准备几个作文本, 每次将优秀的学生习作让学生本人誊写上去, 然后老师进行评阅, 再将那个本子挂在优秀习作园地。这样每个学生都可以在课外的时间进行欣赏和阅读, 其他科任老师闲暇时也可以翻阅, 能够多方面了解学生。就本人的教学实践来看, 学生对这“优秀习作园地”有着很浓厚的感情, 也成了他们写好作文的一个激励见证, 每个学期结束后, 往往有四、五个作文本。这样累积下来收获是相当可观的, 且每个学期比较下来, 学生也都很容易感受到自己作文水平的提高, 表达能力的增强。

7.布置周记

教师应根据总体写作目标中每周的训练目的布置相应的周记, 周记的重点还是细节描写的片段写作。对周记的要求不应是全方位的, 但是要尽量运用每周训练的重点来写自己生活中的点滴和在生活中的情感态度。

当然, 学生写片段的题材可以很广泛, 既可以是现实生活, 也可以是寓言、童话、科幻等题材。有些教师认为作文真情实感的要求就是一定要写现实生活中真正有的事情和真实的情感, 这样的理解应该是比较偏狭的。那安徒生写的《丑小鸭》就不是来自生活的真情实感了?那只丑小鸭其实就是安徒生本人的形象刻画, 是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是自我奋斗的肯定, 但只是借助童话的外衣而已。所以日常生活之中有印象深刻的事件可以成为学生周记的内容, 如果学生实在找不到生活的素材, 让学生进行一番生理的想像也未尝不可。总之一句话, 周记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而不是过分拘泥于周记的内容。

三.课外阅读

课内的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 但是还要辅之以课外阅读。仅仅依靠课本知识, 要想写好作文, 恐怕是很困难的。因此, 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节假日多逛书店;与学校图书馆联系, 在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带学生到阅览室上阅读课;利用我市的图书馆, 鼓励学生办理借阅证多借阅图书, 尤其是寒暑假期间;同时,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 如开展学生最喜欢书籍的调查活动, 书目由学生自己推荐, 文章可以由学生自己抄写后进行推荐, 然后每月评选出最受欢迎的图书以及你最喜爱的一篇文章等读书活动。[3]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活动, 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进行广泛阅读的兴趣, 培养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习惯, 也能极大地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

我在教学实践中得知, 要想获得初中写作教学的好成效, 首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片段训练的重要性, 其次是采用切实可行的、循序渐进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片段训练, 这是记叙文写作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在训练中, 注意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书本知识和生活实践、阅读及写作等方面的紧密结合, 这样才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经过多年的努力探索, 学生的作文创作越来越有血肉, 有亮色, 片段训练的成功能使整篇文章精彩不断, 其张力远胜于拼凑几句有意义的话。

参考文献

[1]唐四林.作文教学与创新能力之管窥[J].《文学教育》, 2010 (8) .

[2]邓立萍.浅谈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J].《读与写》 (教育教学刊) , 2008 (12) .

篇3:时空序列式结构记叙文写作指导

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也是运用时空序列式结构的代表作,诗人把“乡愁”按照“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呵”、“而现在”的时序比作“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借助时空的变化,层层推进诗情的抒发。

时空序列式结构也是记叙文、散文常用的结构模式。因为人物的性格成长、事件的发生发展,总是处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维度里的,所以,一般人在写记叙文时都喜欢采用这种时空结构。这类文章按事情发生、发展的时空顺序来组织文章的结构,可分为时空正常式与时空穿越式。

一、时空正常式

1.时序式(纵式)结构。就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写人叙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连贯式的,即在时间上不间断的故事;一种是不连贯式的,即截取几个生活片段,然后按照时间顺序组合起来。从另一角度来看,时序式有顺时针方向的顺进式和逆时针方向的逆进式。“顺进式”即按照时间先后和事件的发展顺序安排的结构,“逆进式”即开篇倒叙,然后回过头来再按时间顺序展开回忆的结构。

2.空间转换式(横式)结构。就是按照空间转换的顺序安排文章结构。人物的活动和事件的展开都要以一定的空间为背景,所以,人们在写记叙类文章时也常常会采用空间转换式的结构。随着地点的变换,分别展现不同的画面。在游记类散文中常以行踪和方位变化为序,无论是移步换景,还是定点观察都是空间顺序的体现。

3.时空式结构。这种文章以时间的先后推移为经、空间的方位变换为纬,将时间和空间相互糅合在一起,以此来组织材料和编排内容。这种结构,既可以把不同时间、相同(或不同)地点发生的事情从“纵”的方面串连在一起,又可以把相同时间、不同地点发生的事情从“横”的方面向外扩延。既要保持时间的连续性,又要注意空间的并列性。这类文章常有时间和空间两条线索。

二、时空穿越式

这种结构的文章常打破时空界限,可以把过去当成现在来处理,人物在时空中穿越,历史和现实交错并置,人物或事件处于多时空变化的格局中。以主观意图来重新安排事物。这种结构的记叙文,其内容一般都是时间跨度较大,而空间转移又比较频繁的人事等。

时空序列式作文一般以人物活动为线索,其情节结构一般分为“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六个环节。其中的“序幕”与“尾声”不是必需的,视情况而定。

请看下面一篇佳作。

忧 与 爱

①早晨,于惴惴不安之中,凌晨三点十分,我便醒了。紧张,焦虑,万分不安都藏于心底,心儿咚咚跳个不停。今日,我将走向考场。

②天刚蒙蒙亮,走出卧室便看到厨房亮着灯,与对面楼层的漆黑一片相比,我家的灯格外突兀。妈妈在准备早饭,可是我的心情迫使我吃不下去,便倒了一大杯水想要一饮而尽。“别,今天语文考三个小时,中途不能上厕所,少喝点。”妈妈连忙阻拦,我恋恋不舍地放下杯子。

③时间嘀嘀嗒嗒,坐立不安的我更加焦躁,口渴难忍可家人不让喝水也令我有几分懊恼。好不容易校车来了,我才风一般地冲下楼去,同校的学生们没有了往日的叽叽喳喳,都在看题目,我也拿出讲义继续翻看。

④看到校车上有饮水机,我便拿出水杯去接,水刚送到嘴边,送考老师便嚷道:“上午少喝水,考语文。”我再次放下了杯子,下了校车领了准考证,我便拉着好友的手去报刊亭买水,谁知她也来了一句:“别买了,上午考语文,三小时呢!”我如泄了气的皮球一般又被从救我于水火之中的纯净水旁拉了回来,“考场里有水,你进去再喝。”我无奈地点了点头,此刻的我已没了说话的力气。

⑤进了考场,我先环视了考场一周,传闻中的考生用水呢?根本没有。讲台上只有两瓶农夫山泉,这大抵也是监考老师的吧,我咽了咽干得难受的嗓子,在监考老师用金属探测仪探我的时候,我终于忍不住问了一句:“老师,考场哪儿有水?”前面瘦小的女老师腼腆地笑了:“你想喝水啊,桌子上那两瓶水你拿一瓶吧,我不喝了。”我羞涩地笑了,还是不拿了吧,那是老师的,我又咽了咽口水。

⑥找到座位,坐了下来,肚子开始咕咕叫,早上没吃饭,喝点水也是好的呀。我趴在桌子上,一手捂着肚子,一面听着心跳加快“咚咚咚咚……”

⑦耳朵紧紧挨着桌面,咦?仿佛有人向我走来又走了回去。我抬头一看,一瓶水正静静地站在我的桌上,那名齐耳短发、矮矮小小的老师对我一笑,一丝感动涌上心头,温暖我整个宇宙,我迫不及待地拧了开来,畅饮几口,想起早上妈妈、老师、好友的叮咛,我又放下了瓶子,只是那份清凉早已沁入心脾,湿润了我的嗓子,甘甜了我的胃脾。

⑧“谢谢你们,妈妈,送考老师,好友以及这位素不相识的老师。你们担忧我喝水过多影响正常发挥,同时那位女老师又担心我口渴难忍,我感受到你们的忧虑与背后那份朴实的爱!”

⑨特别是这位瘦小的老师,大概我这一生与你只有一面之缘,可是你给予我的那份清凉我不能忘。

⑩忧的背后隐藏着爱,爱与忧本是同一物,有了爱才能感到忧虑不是吗?谢谢你们对我担忧,忧的背后的那份爱我更铭刻于心。

忧与爱正在考场中进行着……

这篇文章便是时空序列式结构的典范。

这位同学非常机智,没有从平时积累的素材中选择材料,而是就以高考当天的经历为写作素材,巧借高考说事。所写的事情很单纯,“我”想多喝水,而身边的人一个个都劝“我”少喝,因考语文要考三小时,大家担忧喝水影响考试。而监考老师见“我”口渴难耐,担忧影响考试,于是把自己的水拿给“我”喝。无论是劝“我”别喝水,还是让“我”喝水,都是出于一种担忧,而这种担忧中饱含着爱。选材切合题意,感情真挚。

文章以时空变化为序,脉络清晰。任何故事都发生在一定的时空里,不同时空里人和事构成了叙事写人类文章的主要内容。围绕着“喝水”这件事,运用顺叙方法,文章依次写了五个时段、五个空间。时间上从凌晨到天亮到赶赴考场的路上到考场当中,空间上从卧室到厨房到校车上到报刊亭到考场。时空虽然多变,但交代清楚,并不凌乱。文章将考生活动的时空一一交代清楚,将每个时空里的事情也叙述得清清楚楚。

按照时空顺序写作容易陷入平铺直叙,而文似看山不喜平。本文就巧妙运用了复叠和翻转手法,把一个简单的故事演绎得波澜起伏,妙趣横生,且巧妙地扣住了“忧中见爱”的主题。在厨房、校车上和报刊亭附近,妈妈、送考老师和好友都劝我少喝水,三次情节相似,“我”三次想喝水,三次都被劝阻,这是复叠,“担忧”中显示大家对“我”的关爱。到了考场上,“我”再次想喝水,这时情节发生了翻转,监考老师把自己的水送给了“我”,监考老师也是出于对“我”的担忧,担忧“我”口渴影响考试。按照时空安排结构,便于将文章写得波澜起伏。

篇4:体验式作文教学之高中记叙文写作

一、记叙文写作现状

据了解, 初中三年的作文教学是以记叙文教学为主, 照理说学生的记叙文写作能力应已初步成形, 写作素材的积累也无需再从头开始引导。因此, 高中语文老师在这一能力点的训练上自然就有所放松。两次作文训练后, 我发现学生的素材还是停留在初中甚至是小学时所接触的人、事、物上。也许我在本文中要提到的体 验式作文在小学和初中实行得还挺好, 学生啃啃老本还行, 但是雷同的素材, 写多了学生自己也没有感觉, 抒写的时候不会产生新的独特的感悟, 而阅卷老师也定会产生审美疲劳。

或许是我们高中作文教学的重大失误, 没能延续小学和初中的良好的写作教学训练, 才会出现学生叹气锁眉的痛苦状态或是不动脑筋地去写些较为幼稚的文章, 如“回忆小学时或幼儿园时与好朋友之间的小矛盾”;再如“假期中自己偷着打游戏被老妈发现的情形”;再如“儿时与伙伴一起钓鱼虾”等等, 假设学生在描述此类事情时语言精彩, 情节跌荡, 倒也是挺有生活趣味的, 只是事与愿违, 情况实属不理想。看到这样的情形, 教师不得不认真反思, 到底该给学生怎样的训练, 才会让这种写作状态有所改观?

二、根本问题所在

我手写我心, 面对一个作文题, 有太多的生活细节要去抒写, 有太多的感悟要与大家一起分享, 写出来的作文才会有生命力。一位教师曾说过“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我也常跟学生说这样的话, 每天精彩的生活都是很好的写作素材。而学生回应我的却是, 他们每天的生活都是一样的, 就是家、教室、食堂的三点一线, 他们每天眼中的风景当然都是一样的, 无精彩可言。其实这就是典型的有生活体验, 但无思索。

散文大家余秋雨说过这样一句话:“感性体验”与“理性思辨”完美的结合, 是散文写作的最高境界。而我们学生面对的常常就是有体验但不感性, 过于理性而不思索。他们不会在简单平实的人与事, 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中挖掘出细微的感情。而有的学生的情感细腻, 对生活有很强烈的感知, 即有“感性体验”, 但可惜他们没有个性化思索并形成文字的习惯, 因此很多绝好的素材就从他们的指间溜走了。

三、体验式作文教学对策初探

屠格涅夫说:“弹旧调不管弹得多么热情, 总有一点学生练习本的味道。即使愚笨也好, 但必须是你自己的!要有自己的气息, 自己固有的气息, 这一点最重要!”这无非想说明自己的东西才是独特的, 才具有他人不可匹敌的思想性。就算我们没有直接的生活体验, 在处理一个间接的“体验”时, 如果能够设身处地地思考并形成文字, 相信也会诞生闪烁着思想光芒的个性化文章。

(一) 重视每一次活动

体验式作文, 就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受益, 在活动中学会表达。让其学会体验生活, 感悟人生、认识社会, 是写好作文的重要途径。笔者所在的学校组织很多活动, 比如3月爱心节让学生们做一件对父母特别是母亲有意义的事情并写随笔。有很多学生写了自己洗衣服, 做一顿丰盛的晚餐, 用自己的零花钱给妈妈买她最爱吃的糖果等。这些活动都是学生作文的绝佳素材, 每次活动后, 总会有令人眼前一亮的习作诞生。

(二) 深究每一篇阅读

对于体验, 获得过茅盾文学奖的作家路遥有独到的理解: “所谓写最熟悉的生活、最熟悉的人物, 也就是写自己最熟悉的体验。这种体验, 是一种非常长远的积累。它不是仅仅对生活外在形式的体验, 而是情绪、感情的体验, 一种最细微的心理上的体验, 而这些东西是你作品中最重要的, 也是最感动人的地方。”写作是一种生活, 是显现生命价值的一种需要。有情不抒不快, 有感不发不畅, 生活中的真情实感正是人性最本真的“原生态”, 写作就应把这种“本真”的东西展示出来。

笔者把一些好的文章介绍给学生阅读, 如《清明》《窗外人生》《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等, 好的文章, 不仅用来阅读还可以进行作文教学, 学生可以很快理清文章思路, 从而试着去模仿。

(三) 捕捉生活小镜头

体验式作文教学的基本思路, 就是以激发情感和抒发生活体验为基础, 通过创设一定的写作情境, 引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融入感受生活、体验自主创作, 让作文回归生活, 成为学生生命体验的激情表达。在教学必修三专题三时, 让学生们搜集一组家庭的新老照片, 以“昨天和今天”为题, 写一写照片上的故事, 字数不得少于800字, 全班分组交流。

每次课前分享学生作文时, 都有学生表达遗憾之情, 问我, 老师能不能让我重新再做一遍来分享?老师我没交, 下次做了交行不行?笔者为同学们的作文不断地鼓掌, 因为我看到的是一种绽放的独特的姿态, 也许语言不是特别精美, 但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个有生命力的个体, 所以平淡的文字就变得有味起来。

(四) 摘评随笔

若只是自己写, 没有与人交流, 估计写的欲望就不会很高, 但如果能与教师或同学一起分享阅读, 分享思考, 他就不再孤单。摘闪着思想光芒的语句, 摘美如月光下流水的文字, 或评论, 或感悟, 或联想, 或仿写。有的学生不太会写, 多摘录自己喜欢的文句, 多发表自己的见解, 总是能提高一些分析问题的能力。每周都有字数要求, 让学生养成写的习惯之后, 就可以没有字数的限制。

篇5:高考记叙文写作方法指导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将高中作文教学大纲的要求, 具体地列出项目, 从内容、表达、特征三个方面提出了非常具体的要求。其中对内容的要求是:符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挚, 这里面涉及到了作文的主旨, 选材, 剪裁, 审题立意等写作常识;其中对表达的要求是: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迹工整, 这里面涉及到的是作文的文体常识、思路结构方法、语言表达、书写规矩等;其中对特征的要求是: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 这是对考生作文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在思想认识上的“深刻”, 主要是针对作文主旨的, 在经历学识上的“丰富”, 主要是针对选材剪裁的, “有文采”则是对遣词造句修辞等语言表达的高层次提出的, “有创意”则是对思想的独到、写法的新颖、语言的创造提出的。高考评分标准上连国家教学大纲, 下达中学教学实践, 所以, 在作文备考中, 记叙文的应试作文指导, 必须进行一番整合, 才能纳入到高考应试作文的轨道上, 其中“五段三事四表达”就应运出台了。

“五段”的设计, 即指应试记叙文全文分为五个部分, 主要是应对高考时间、分值、字数、文体、文章行文构思的普遍规律。

高考语文时间为150分钟, 满分为150分, 平均每分钟一分, 作文满分60分, 作文的时间也应当不超过60分钟时间;考生的书写速度一般在每分钟20字左右, 书写就需要40分钟, 加上审题立意, 边构思边书写的时间, 作文时间必须保证不能超过60分钟, 否则就会挤占其它题型时间;高考作文字数有明确的底线, 不能少于800字, 正如前面所计算的, 一般书写速度在每分钟20字, 800字需要40分钟, 这样的写作时间底线, 不允许考生写作长篇大论的文章, 没有长篇大论的可能, 所以段落上就不能过多。另外, 段落过多在800字的文章中, 会显得凌乱, 空格太多, 会使文章单薄不充实, 有凑字嫌疑;但作为记叙文, 三段以下过少的段落又无法体现六要素的文体特征, 同时, 文章行文构思的起承转合规律也不能让记叙文段落过少。综合考虑上述几个要素, 所以, 在高考作文备考期间, 训练学生记叙文时, 就将写作段落规定为“五段”, 当然, 除此, 还有其它多方面考虑。

“三事”的设计, 主要是应对中心突出、内容充实、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深刻、丰富。

中国人历来有“三者为众”的观念, 作文也不例外, 所以, 写记叙文的主体部分要有三件事或者是一件事的三个波澜, 这样就能够体现出在众多的事件中突出主题的效果;也能证明选材过程中的内容充实;更符合记叙文起伏跌宕的文体特征;同时, 在三件事叙述的过程中, 充分体现起承转合的构文特点, 使得结构严谨凸现出来;三件事或三个波澜的描述中, 记叙文的深刻和丰富也在其中表现出来。

“四表达”的设计, 是应对符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挚, 是应对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流畅, 是应对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

“四表达”包括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这四个表达方式是记叙文中重要的表达方式, 是记叙文的顶梁柱, 是记叙文思想内容、文体特征、创新创意的操作要素。

记叙, 是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 应试记叙文的“记叙”应当将事件由此及彼的拉下去, 并让事件产生曲折的感觉, 所以, 指导应试记叙文“记叙”练习, 要把握三个层次:一要写清时间、地点, 二要选好时间、地点, 三要写活时间、地点。在这样的练习程序中, 使应考的考生逐步达到内容充实、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流畅要求。

描写, 是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 应试记叙文的“描写”应当将事件中最能突出题意的细节描摹出来, 并让事件产生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感觉, 所以, 指导应试记叙文的“描写”练习, 要把握好三个重点:一是选准描写对象 (它一定是凸显主旨的对象) , 二是选好描写方式 (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 , 三是产生浸润感染真挚情感的作用。在反复的练习过程中, 使考生达到符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挚、符合文体要求、语言流畅、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等要求。

议论, 是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 应试记叙文的“论文”应当将事件的内涵直接揭示出来, 并让事件产生哲理效应, 但提醒注意的是, 记叙文中的议论, 一定不要喧宾夺主, 一定要把握少而精的尺度。所以, 应试记叙文的“议论”练习, 要有三个原则:一要遵循理从事中出的原则, 不要高谈阔论, 无边无际;二要遵循精辟的原则, 不要做过多的因果分析, 详细论理;三要遵循扣住出题主旨的原则, 不要自行发挥, 信笔随写。

抒情, 是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 应试记叙文的“抒情”应当将作者在事件中的情感明确的表达出来, 抒情与议论相比, 更应突出的是感性, 当然这个感性应当是真挚的, 不是做作的。同样, 记叙文中的“抒情”与抒情散文的要有区别, 不能一味的抒情, 必须是在叙事的基础上。所以, 应试记叙文的“抒情”的练习, 要有三个注意:一要注意情从事来, 二要注意情真意切, 三要注意情扣主题。

四种表达方式, 在应试记叙文段落结构中应当明确显现出来, 所以, 在“五段三事四表达”应试记叙文的练习过程中, 既要完全表现, 又要重点表现。第一段和第五段, 应当以议论、抒情为主。主体部分的三件事或三个波澜, 每一件事或波澜的完整过程, 应当贯穿四种表达方式, 以记叙、描写为主, 以议论、抒情为辅;记叙与描写两种表达, 以描写为主, 记叙为辅;每一件事的记叙和描写作为一个段落, 议论和抒情作文一个段落, 这样就能凸显出事件与主旨的明确表现, 从结构的角度看, 既清晰又结构严谨。从四种表达方式字数的分配上, 应当体现出记叙文的文体特点, 大约为:记叙﹕描写﹕议论、抒情=3﹕5﹕2。这样的训练模式, 将使应试记叙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主旨明确、扣题突出, 符合高考评分标准的各项要求。

“五段三事四表达”的应试记叙文指导方法, 看似模式化, 但它是遵循着记叙文的文体知识, 融合了高考评分标准, 将写作规范到了高考作文实际情形中, 是操作性极强的方法。有了这种方法, 再去根据自己的优势在各个方面发挥, 以有法不拘法的大法去灵活运用, 相信高考作文会得到重大成功。

附:五段三事四表达模式范文

我又一次握住了他的手

邵兴伟

友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即使隔得再远, 只要有友情, 哪怕万水千山, 我们的手也是始终紧握在一起的。

想一想我们已经分开好久好久了。我想起刚刚开学军训整理内务训练。被子必须叠成豆腐块儿一样方正。我皱着眉头, 想象着天使来帮我多好。这时他就出现了, 被子在他手中一摊一折一捏, 就见棱见角地放在我面前了。看着他那双灵巧的手, 在那翻来倒去, 在那认认真真, 我的手恨不得马上伸过去, 握住它, 等到他终于叠完, 我一把拉过他的手, 紧紧地握在手里, 放在胸前:“你真是我的天使, 我的大救星, 太感谢你了!”第一次握住他的手, 握住了他对我的帮助, 握住了我们的友情, 现在, 我仿佛还在握着他那双如同天使一样救助的手呢。

想一想我们分开的好远好远, 他去了远方求学, 我在家乡的学校学习。想起以前我的成绩一直不好, 他每天都在晚自习后, 帮我补习到深夜, 宿舍的灯熄了, 我们就在水房的灯下, 看着他拿笔的手在本上写来写去, 看着他的手指这指那, 我就觉得这双手真亲切, 等到他讲完了, 我就握住他的手焐着, 我握住他的手, 充满了无限感激之情, 他也乖乖地把手放在我的手里, 就这样, 温暖的友情从我们的手中传递到心中。想起这些, 我就觉得我们没有分开, 他劝我认真学习的情景又出现在眼前, 他的手还在为我指点迷津。

终于放假了, 他要回来了。我早早地到车站等候, 想着他的样子, 想着他的手里一定会拎着很重的行李, 我一定要把东西抢到我的手里。车终于进站了, 我跑到车门前, 焦急地盯着每一个下车的人, 终于他下来了, 我上前抢过他的行李, 真的很沉, 但我觉得, 由我来接他, 真好。把行李放在候车室, 我们才站定, 互相审视着, 两个人同时伸出手, 紧紧地握在一起。又一次握住他的手, 我们使劲地握着, 好像在较劲, 好像在用手交流着想要问的许多许多问题, 许多许多感情。

篇6:记叙文写作指导例谈

一、指导写人物细节

1、外貌见命运

祥林嫂的悲剧命运让人刻骨铭心, 突出外貌描写是《祝福》中写人的重要技巧, 在外貌的变化中人物的命运一次次悲惨。

初到鲁镇:头上扎着白头绳, 乌裙, 蓝夹袄, 月白背心, 年纪大约二十六七, 脸色青黄, 但两颊却是红的。手脚都壮大, 又只是顺着眼。

……

临终前:五年前花脸上白的头发, 即今已经全白, 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 黄中带黑, 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 仿佛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 还可以表示他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 内中一个破碗, 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 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作者笔下的她眼色、脸色特写重复出现但一次比一次凄惨, 她的悲剧一次次加深, 外貌的变化中变化着人物的命运。

2、对话显个性

水生和水生嫂爱家爱国、互相关爱的个性是通过他们之间的对话展示出来的, 对话朴实、真情, 感动着读者。

四个不知名的女人个性鲜明, 也是通过他们探夫前的对话展示的:

“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 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这是个机智的女人。

“我有句要紧的话, 得和他说说。”这是个直率的女人。

“听他说, 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这是稳重的水生嫂。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 我们快去快回来。”这是个性急的女人。

“我本来不想去, 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这是个害羞的女人。

思念关心丈夫却又有不同的搪塞理由, 这充满生活气息、有真情实感的对话使人物的个性鲜明。

3、漫画中讽刺

别里科夫这个套忠人是生活中各种框框条条的代名词, 他的讽刺意义在于作者运用漫画法夸张这个人物:

他的外貌:他也真怪, 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 也穿上雨鞋, 带着雨伞, 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 他总是把雨伞装在套子里, 把表放在一个灰色的鹿皮套子里;就是那削铅笔的小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套子里。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 因为他总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戴黑眼镜, 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

他的口头禅:“千万别出什么乱子。”

漫画这个滑稽可笑的人物, 夸张性的映射生活中的某类现实, 使人物的意义明显, 可以指导学生借鉴《装在套子里的人》中漫画人物的方法。用文字的形式表现漫画的艺术, 漫画的人物形象更有讽刺力度。

二、指导叙事件曲折

1、倒叙构成悬念

倒叙, 先叙述故事的结局, 在叙故事的经过, 这样更能引起阅读的兴趣。

《祝福》运用倒叙来叙述构成悬念, 构成祥林嫂故事的曲折性。开头写祥林嫂在祝福中死去, 使人物命运悲凉, 再叙先后到鲁镇的经历, 介绍她悲惨死去的原因。

倒叙使故事曲折, 使故事产生悬念, 让学生借鉴这种方法来叙事, 以增加叙事的曲折性。

2、新编复原现实

新编故事的前提是把握好原著原人, 借鉴原著的相关情节, 在基本不改变主要人物的情况下, 试着将原著中的背景移接到现实生活。

庄周著有《华南经》一书, 有《秋水》一文, 有“涸辙之鲋”的寓言。作者尊重原著重新复原现实组编《庄周买水》:庄周因《华南经》销售困难而弃文从商, 准备买水养鱼, 却遇到若大人、海大人的责难, 困难重重的庄周又遇到鲋鱼求救, 在耗尽资力、精力时又巧遇秋水甘霖, 新编重组的庄周的故事十分有力的讽刺了现实中的歪风邪气。

重组新编让故事情节曲折, 但需要阅读储备, 才能组出有价值的作品。

3、寓言形式寄意

寓言就是在故事中寄寓哲理、道理。

《钟树郭橐驼传》在写郭橐驼种树的故事中寄寓着治民的道理, 用寓言的形式写故事来叙事说理, 浅易的叙事中见深刻。

4、悬念扣人心弦

《鸿门宴》中宴前、宴中, 刘邦的性命令人担心不已, 悬念叠起, 项伯宴前夜见, 樊哙宴中闯帐化解悬念, 情节在悬念中曲折发展, 紧扣读者心弦。

上一篇:镇特色产业工作总结下一篇:什么是安全第一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