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诗人爱国的经典诗句摘抄

2024-04-08

古代的诗人爱国的经典诗句摘抄(精选18篇)

篇1:古代的诗人爱国的经典诗句摘抄

1、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3、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龚自珍《漫感》

4、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5、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陈陶《陇西行》

6、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于谦《咏煤炭》

7、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8、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9、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秋逢甲《春愁》

10、此中何处无人世,只恐难酬壮士心。——顾炎武《海上》

篇2:古代的诗人爱国的经典诗句摘抄

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3、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4、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

5、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6、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8、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陆游《金错刀行》

9、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严武《军城早秋》

篇3: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 (约公元前340年—前278年) 名平, 字原, 战国时期楚国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 他出身于楚国的宗室贵族, 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 博闻强识, 志向远大。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楚襄王三个时期, 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各诸侯国经过长期兼并形成了七雄并峙的局面, 其中又只有秦、楚二国的实力最强, 都想凭实力统一天下。屈原辅佐楚怀王, 起初很受怀王信任, 官至左徒,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 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 应对诸侯”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 是楚国举足轻重的政治要员, 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 主张通过改革, 对内实行美政, 对外联齐抗秦, 使楚国一度出现国富兵强, 威震诸侯的局面。屈原的改革与以怀王幼子子兰为首的腐朽贵族集团的利益发生了尖锐的冲突, 遭到贵族集团的反对和诬陷。怀王昏聩, 不辨是非, 逐渐疏远了屈原怀王十五年公元前年秦使张仪以里土地为诱饵骗怀王与盟国齐国绝交。怀王与齐断交后并未得到土地, 恼羞成怒地进攻秦国却惨遭大败, 怀王二十四年 (公元前295年) 秦王诱骗怀王到武关会面, 屈原力谏怀王不能去, 因此触怒怀王而被流放到汉北, 最终怀王不听劝阻去秦国后被扣留, 囚死于秦。楚襄王继位后, 更是偏听偏信, 屈原被流放到江南地区, 流落于沅、湘之间。眼见祖国的衰败, 屈原殊为痛心, 他以诗歌为武器, 对楚王、对贪婪的贵族进行了无情地揭露和谴责。《离骚》就是诗人被流放时忧国忧民所抒忧发愤之作, 诗中表达了坚持美政理想和对社会政治黑暗势力进行的不屈不挠斗争, 表现了屈原追求自身价值及社会理想, 历经坎坷却九死不悔, 理想破灭却忠于故国的高尚人格, 以及上下求索, 追求真理的傲岸情怀。

楚襄王二十一年 (公元前278年) 秦军攻破郢都, 楚国灭亡。屈原悲愤至极, 他“被发行吟泽畔, 颜色憔悴, 形容枯槁”, 最后自沉于汨罗江中, 以明其忠贞爱国之怀。屈原之死, 一方面是其面对黑暗现实执著坚守自己清白高洁的人格精神, 宁死也不与污秽同流合污的抗争精神的迸发;另一方面是其对祖国忠贞不渝精神的升华。这二者交汇、激荡, 才使屈原之死产生震撼千年的历史回响, 激励着后世的仁人志士, 也使屈原受到广大人民的怀念。中国民间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的习俗就源于人们对屈原的纪念。

屈原的作品很多, 其中《离骚》是他的代表作, 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全诗充满爱国激情和忧愁愤懑。除《离骚》之外, 还有《九歌》、《天问》、《九章》等主要作品。《九歌》共十一篇, 是对民间祭歌经艺术加工再创造而成的是一组清新优美的抒情诗有对自然神的热烈礼赞, 有表达神与神、神与人相爱的恋歌, 也有对爱国英雄的歌颂。《天问》是仅次于《离骚》的第二长篇, 它以问语一连向苍天提出172个问题, 涉及天文、地理、文学、哲学等许多领域, 表现了诗人大胆怀疑、追求真理的批判精神和对宇宙空间的哲学思索。《九章》共9篇, 是一组政治色彩浓重、感情充沛的抒情诗。其余如《袁郢》、《远游》等也都是描写诗人被放逐的经历, 处境和怀念祖国, 但祖国既无法留, 又不可去的苦闷心情。

屈原开创的新诗体《楚辞》, 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 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 为中国古代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同时也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后人也因此将《诗经》与《楚辞》并称为“风骚”。“风骚”也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两大源头。

篇4:当代诗人和古代诗人的对话

《楚辞笔记》

张炜 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年1月版

定价:26.00元

张炜于2011年8月折桂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在2012年1月又在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了《楚辞笔记》。这是当代知名作家与千年前诗人的一次对话,或者可以说,这是两位诗人精神上的一次链接。

《楚辞笔记》是张炜在大山孤院中,对《楚辞》中屈原创作的诗歌进行的解读,他解读了《离骚》《九歌》《天问》《九章》《招魂》等五章。他在文学和历史之间自由穿行,将单篇单部的楚辞感受化为浑然一体的生命理解。他的解读脉络,诚如北京大学龚鹏程教授所言,“分两部分,一为注释,一为串讲。注释极简,不作考辨,让人一看就明白原文的意思。串讲则介入翻译、述意、引申、诠释之间,多为张炜之心得语。”书中随处点缀着张炜对人生、文学和历史思考之后形成的精辟见解。在笔记中,张炜对《楚辞》中的美言妙句,进行了晓畅趣美、充满诗意和哲思色彩的解读。解读的过程中,张炜尤其注重《楚辞》绚烂的审美艺术和屈原对楚王那纠结难理的情绪,以此来进入屈原丰富痛苦的内心,探求其高洁的精神追求和忧国忧民的远大政治抱负。张炜进入屈原的内心和精神世界,为他欢乐,为他哀愁,为他思索,甚至忧心如焚地假设另一种历史场景下他的命运会是如何,这就是知己吧。想必,另一个时空里的屈原也能深切地感知到他彼岸知己的热切情怀而甚为慰之。

屈原去世两千多年来,学界对《楚辞》的解读也有很多种考据和解读,尤其在对《河伯》的解读上,有多种不同意见。在近现代学术界尤以郭沫若和游国恩的意见为要。郭沫若在《屈原赋今译》中认为,“送美人兮南浦”是男性的河神同女性的洛神谈恋爱,还说“河神所追求的大概是洛水之神,因为洛水是在黄河之南,下游系往北流,故说‘送美人兮南浦。波滔滔兮来迎’”;而游国恩在《楚辞概论》中认为,“《河伯》篇末‘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波滔滔兮来迎,鱼鳞鳞兮媵予’,明指嫁娶之事”,整篇是“为咏河伯娶妇事”。苏雪林和游国恩的观点类似。对此,张炜提出了自己的新见解,认为“这是一场水陆姻缘”,是一位陆上的女子在与黄河之神谈恋爱、讲婚约之事。张炜的主要依据是,“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珍宫。灵(注:张炜认为“灵”为河伯)何为兮水中?”女神是不会这么质疑河伯的,因为“她这时一点儿都不浪漫,她很现实”。

书中选择了明末清初书画家、诗人陈洪绶为《楚辞》所作的十二幅版画,分别是《九歌图》十一幅、《屈子行吟图》一幅。陈洪绶的绘画特别注重线条的表现力,有一手“他人莫能措手”的线描功夫。图中的屈原,身着宽袖长袍,身佩长长的陆离宝剑,头戴高耸的切云冠,哀伤沉郁而又坚定从容地徘徊在江畔。《涉江》篇开首,屈原对自己的形象进行的描绘“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佩宝璐”,即是陈洪绶创作这幅图的原型;其后的“入溆浦余儃佪兮”等诗句写出了屈原在溆水、沅水边徘徊的情景,则是《屈子行吟图》中若隐若现的大树和江边的岩石以及画面整体渺远意境的创作背景。这组版画作品是1616年陈洪绶19岁时所绘;他仅用两日即完成,可谓天才少年画家灵感乍现之下一发而不可收的才华横溢之作。《屈子行吟图》征服后人,从此人们将屈原的形象基本定格在这幅画上,后人在塑造屈原形象时无不以《屈子行吟图》为主要依据。这十二幅版画作品线条简洁而饱满;突出人物弱化背景,人物神采飞扬,眉目神情动作之间体现出他们丰富饱满的心灵和精神世界,皆有一种庄严之端美;画境悠远绵绵引人遥思。陈洪绶简美有力的绘画,与屈原《楚辞》绚美的古诗文采和张炜简净深情的今文解读,相映生辉。

篇5:韩愈诗人的古代诗句

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韩愈诗人的古代诗句,我们来看看。

1、诗作《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初春小雨)》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2、诗作《晚春》

唐·韩愈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3、诗作《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4、诗作《山石》

唐·韩愈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铺床拂度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生衣。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促为人鞿。

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5、诗作《听颖师弹琴》

唐·韩愈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 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6、诗作《夜歌》

唐·韩愈

静夜有清光,闲堂仍独息。

念身幸无恨,志气方自得。

乐哉何所忧,所忧非我力。

7、诗作《送文畅师北游》

唐·韩愈

昔在四门馆,晨有僧来谒。自言本吴人,少小学城阙。

已穷佛根源,粗识事輗軏。挛拘屈吾真,戒辖思远发。

荐绅秉笔徒,声誉耀前阀。从求送行诗,屡造忍颠蹶。

今成十馀卷,浩汗罗斧钺。先生閟穷巷,未得窥剞劂。

又闻识大道,何路补黥刖。出其囊中文,满听实清越。

谓僧当少安,草序颇排讦。上论古之初,所以施赏罚。

下开迷惑胸,窙豁劚株橛。僧时不听莹,若饮水救暍。

风尘一出门,时日多如发。三年窜荒岭,守县坐深樾。

征租聚异物,诡制怛巾袜。幽穷谁共语,思想甚含哕。

昨来得京官,照壁喜见蝎。况逢旧亲识,无不比鹣蟩。

长安多门户,吊庆少休歇。而能勤来过,重惠安可揭。

当今圣政初,恩泽完i狘。胡为不自暇,飘戾逐鹯鷢。

仆射领北门,威德压胡羯。相公镇幽都,竹帛烂勋伐。

酒场舞闺姝,猎骑围边月。开张箧中宝,自可得津筏。

从兹富裘马,宁复茹藜蕨。余期报恩后,谢病老耕垡。

庇身指蓬茅,逞志纵猃猲。僧还相访来,山药煮可掘。

8、诗作《古风》

唐·韩愈

今日曷不乐,幸时不用兵。无曰既蹙矣,乃尚可以生。

彼州之赋,去汝不顾。此州之役,去我奚适。一邑之水,

可走而违。天下汤汤,曷其而归。好我衣服,甘我饮食。

无念百年,聊乐一日。

9、诗作《汴泗交流赠张仆射》

唐·韩愈

汴泗交流郡城角,筑场十步平如削。短垣三面缭逶迤,

击鼓腾腾树赤旗。新秋朝凉未见日,公早结束来何为。

分曹决胜约前定,百马攒蹄近相映。球惊杖奋合且离,

红牛缨绂黄金羁。侧身转臂着马腹,霹雳应手神珠驰。

超遥散漫两闲暇,挥霍纷纭争变化。发难得巧意气粗,

欢声四合壮士呼。此诚习战非为剧,岂若安坐行良图。

当今忠臣不可得,公马莫走须杀贼。

10、诗作《忽忽》

唐·韩愈

忽忽乎余未知生之为乐也,愿脱去而无因。

安得长翮大翼如云生我身,乘风振奋出六合。

绝浮尘,死生哀乐两相弃,是非得失付闲人。

11、诗作《雉带箭》

唐·韩愈

原头火烧静兀兀,野雉畏鹰出复没。将军欲以巧伏人,

盘马弯弓惜不发。地形渐窄观者多,雉惊弓满劲箭加。

冲人决起百馀尺,红翎白镞相倾斜。将军仰笑军吏贺,

五色离披马前堕。

12、诗作《古意》

唐·韩愈

太华峰头玉井莲,开花十丈藕如船。冷比雪霜甘比蜜,

一片入口沈痾痊。我欲求之不惮远,青壁无路难夤缘。

安得长梯上摘实,下种七泽根株连。

13、诗作《双鸟诗》

唐·韩愈

双鸟海外来,飞飞到中州。一鸟落城市,一鸟集岩幽。

不得相伴鸣,尔来三千秋。两鸟各闭口,万象衔口头。

春风卷地起,百鸟皆飘浮。两鸟忽相逢,百日鸣不休。

有耳聒皆聋,有口反自羞。百舌旧饶声,从此恒低头。

得病不呻唤,泯默至死休。雷公告天公,百物须膏油。

自从两鸟鸣,聒乱雷声收。鬼神怕嘲咏,造化皆停留。

草木有微情,挑抉示九州。虫鼠诚微物,不堪苦诛求。

不停两鸟鸣,百物皆生愁。不停两鸟鸣,自此无春秋。

不停两鸟鸣,日月难旋輈。不停两鸟鸣,大法失九畴。

周公不为公,孔丘不为丘。天公怪两鸟,各捉一处囚。

百虫与百鸟,然后鸣啾啾。两鸟既别处,闭声省愆尤。

朝食千头龙,暮食千头牛。朝饮河生尘,暮饮海绝流。

还当三千秋,更起鸣相酬。

14、诗作《调张籍》

唐·韩愈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

夜梦多见之,昼思反微茫。徒观斧凿痕,不瞩治水航。

想当施手时,巨刃磨天扬。垠崖划崩豁,乾坤摆雷硠。

惟此两夫子,家居率荒凉。帝欲长吟哦,故遣起且僵。

剪翎送笼中,使看百鸟翔。平生千万篇,金薤垂琳琅。

仙官敕七丁,雷电下取将。流落人间者,太山一毫芒。

我愿生两翅,捕逐出八荒。精诚忽交通,百怪入我肠。

刺手拔鲸牙,举瓢酌天浆。腾身跨汗漫,不着织女襄。

顾语地上友,经营无太忙。乞君飞霞佩,与我高颉颃。

15、诗作《猛虎行》

唐·韩愈

猛虎虽云恶,亦各有匹侪。群行深谷间,百兽望风低。

身食黄熊父,子食赤豹麛。择肉于熊罴,肯视兔与狸。

正昼当谷眠,眼有百步威。自矜无当对,气性纵以乖。

朝怒杀其子,暮还飧其妃。匹侪四散走,猛虎还孤栖。

狐鸣门四旁,乌鹊从噪之。出逐猴入居,虎不知所归。

谁云猛虎恶,中路正悲啼。豹来衔其尾,熊来攫其颐。

猛虎死不辞,但惭前所为。虎坐无助死,况如汝细微。

故当结以信,亲当结以私。亲故且不保,人谁信汝为。

16、诗作《游太平公主山庄》

唐·韩愈

公主当年欲占春,故将台榭押城闉。

欲知前面花多少,直到南山不属人。

17、诗作《晚春》

唐·韩愈

谁收春色将归去,慢绿妖红半不存。

榆荚只能随柳絮,等闲撩乱走空园。

18、诗作《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

唐·韩愈

荆山已去华山来,日出潼关四扇开。

刺史莫辞迎候远,相公亲破蔡州回。

19、诗作《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

唐·韩愈

漠漠轻阴晚自开,青天白日映楼台。

曲江水满花千树,有底忙时不肯来。

20、诗作《春雪》

唐·韩愈

片片驱鸿急,纷纷逐吹斜。到江还作水,着树渐成花。

越喜飞排瘴,胡愁厚盖砂。兼云封洞口,助月照天涯。

篇6:爱国诗人陆游的诗句

1、《示儿》

死去原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洲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2、《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3、《龙兴寺吊少陵先生寓居》

中原草草失承平,

戍火胡尘到两京。

扈跸老臣身万里,

天寒来此听江声!

4、《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5、《病起书怀》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6、《夜泊水村》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7、《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8、《秋晚登城北楼》

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

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

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

9、《金错刀行》

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

10、《关山月》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作者简介资料:

作者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月26日) ,南宋诗人。汉族。其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12岁即能诗文,一生著述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种存世,存诗9000多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他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 为南宋四大家诗人之一。陆游的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

篇7:诗人爱国之情的诗句

2. 科学不没有国界的,因为她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是照亮世界的火把,但学者是属于祖国的。 —— 巴斯德

3. 爱国主义的力量多么伟大呀!在它面前,人的爱生之念,畏苦之情,算得什么呢!在它面前,人本身也算得是甚么呢! —— 车尔尼雪夫斯基

4. 我赞美目前的祖国,更要三倍地赞美它的将来。 — 马雅可夫斯基:《马雅可夫斯基诗选》

5. 一般就在部分之中;谁属于自己的祖国那么他就不属于人类。 —— 别林斯基:《威克裴牧师传》

6. 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国界。 —— 《巴甫洛夫百年诞辰》

7. 爱国心再和敌人的仇恨用乘法乘起来——-只有这样的爱国心才能导向胜利。 —— 奥斯特洛夫斯基:《演讲•论文•书信集》

8. 爱国主义也和其它道德感与信念一样,使人趋于高尚,使他愈来愈能了解并爱好真正美丽的东西,从对于美丽东西的知觉中体验到快乐,并且用尽一切方法使美丽的东西体现在行动中。 —— 凯洛夫:《教育学》

9. 位卑未敢忘忧国。 —— 陆游

10.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顾炎武

11. 名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 詹天佑

12. 英雄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 —— 陈辉

13.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 周恩来:《大江歌罢掉头东》

14. 一致是强有力的,而纷争易于被征服。 —— 《伊索寓言》

15. 要永远觉得祖国的`土地是稳固地在你的脚下,要与集体一起生活,要记住,是集体教育了你。哪一天你若和集体脱离,那便是末路的开始。 —— 《奥斯特洛夫斯基两卷集》

16.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唐•李白《古风》(十九)

17. 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18.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9.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20.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1.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22.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23. 关于爱国的古代诗句

24.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5. 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26. 晏殊和尚的诗句“: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无端欢笑无端哭,纵有欢肠已成冰。”

27.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28.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29. 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0.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31.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32.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33. 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34.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篇8:壮志难酬的南宋爱国诗人陆游

关键词:陆游,爱国情怀,诗歌,壮志难酬

爱国情怀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之一。一般而言,越是在国家面临忧患的时代,国人的爱国情怀表现得越是明显。我国南宋时期国力衰弱、政治腐朽,于江南一隅偏安,频繁受到外族的欺辱。南宋各阶层人民的爱国行为、反抗壮举在此背景下风起云涌。其中,陆游是诗人群体当中最响亮奏起爱国主义号角的一位。他一生写下了近万首诗篇,诗中大多灌注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浩然爱国正气,使得陆游的南宋爱国诗人形象十分鲜明[1]43。

一、诗书武功气质兼备,不忘家训忠义满堂

陆游,号放翁,字务观,今浙江绍兴人。绍兴在南宋时期被称为山阴,而山阴的陆家是当地有名望的大家族。从陆游的高祖开始,其曾祖、祖父、父亲都当过朝廷的大官。陆游的几位伯叔要么是中散大夫,要么是右朝散大夫。他的多位同胞兄弟有朝奉大夫、奉直大夫等,皆是主文章、通政事的知识分子和官僚精英。可见,陆游出生于一个有着深厚传统文化和官僚背景的大地主之家。陆游的父亲陆宰,官拜直秘阁朝请大夫,在山阴一带以喜好藏书闻名。此外,他还是一位极富爱国心肠、日夜为国思虑的好官。陆游小时候就经常到父亲的藏书楼饱览群书。他曾在《解嘲》中说,“万卷纵横眼欲枯”,一则表明其父陆宰收藏颇丰,二则表明陆游自己嗜书、看书的时间之长、程度之深。在万卷书当中,陆游尤其喜好读兵书,还喜好在读完兵书之后到藏书楼外的院子里练剑。他曾在多首诗篇中说道:“夜读兵书”、“学剑四十年”、“上马能击贼”、“终夜守短檠”。

陆游的诗书、武功气质兼备多少与其父陆宰有很大关系。作为一位出了名的爱国知识分子和官僚,陆宰经常在距离南宋都城临安不远的家中招待前来高谈阔论国事的士大夫们。这些士大夫忠君爱国,对卖国贼所带来的国耻国难而痛心疾首,多是南宋朝廷中的积极主战派。他们在陆宰家中每每谈及国事,“未尝没有掩面落泪者,虽投食在前,却无法下咽”。有一次,陆宰和士大夫们谈到宋徽宗、宋钦宗两位皇帝被金人虏劫,敌寇残暴、百姓涂炭,在场所有人都目眦欲裂、怒发上指,恨不能立即上战场与敌寇拼个你死我活。顿时,一股忠义豪气在陆宰家的议事堂内弥漫,深深感染到了正在一旁旁听的青年陆游。在家接触到多堂生动的“爱国教育课”,陆游很早便形成了坚定的爱国主义理想,也很早就写下了“下马草军书,上马击狂胡”的激昂壮志诗篇[2]21。

二、人生得意唏嘘时短,人生失意忧患愁长

纵观陆游的一生,大约只经历过三次比较得意的时期。第一次是奸人秦桧一命呜呼,让时年34岁的陆游有了出官的机会。他一开始先是在宁德县担任主簿一职,后又担任福州的绝曹,在官场上初次展现了他的才华。第二次是朝廷充分肯定了陆游的政绩和才华,逐步升他为大理司直、枢密院编修、编类圣政所检讨官,并被赐予了进士出身,受到宋孝宗的亲自接见。为报皇恩,陆游先后起草了《蜡弹省札》、《与夏国主书》、《条对状》等多篇政论文章,深得宋孝宗和多位朝廷重臣的赏识。第三次是1176年,宋孝宗亲命陆游为四川宣抚使司干办公事,赴前线履职。尽管这一差事只干了不到一年,但陆游策马巡边、纵情宴博、打猎射虎,堪称其人生当中的最得意时刻,甚至连诗歌创作风格都有所改变。

上述陆游的人生得意时期加在一起不到六年时间,与之相比,他所遭受的人生挫折和打击时间更长,影响也更大。他的第一次人生打击发生在他22岁那年,他迫于家命,休掉了与自己情投意合的妻子唐氏,给他造成了一生无法抹平的内心伤痛。第二次挫折是他29岁参加朝廷选拔人才的考试时,主考官已经擢陆游为第一名,但由于秦桧、孙秦埙等人的阻挠,陆游未能因此而出官。第三次是陆游年近40岁时,因与多位大臣谈论朝廷上下结党营私一事被宋孝宗察觉知晓,陆游被贬官到镇江任通判。仅过了两年,陆游就遭到了人生第四次打击。有朝中不满他的官员向皇帝上奏弹劾陆游的通判之职,原因是他罔议朝政、力荐张浚领兵、有不臣之心。而皇帝误信人言,真的将陆游从隆兴通判之职上罢免。十年后,52岁的陆游第五次遭遇打击。他刚刚重新受到朝廷启用,又被其他官员举报其“燕饮颓放”而被免去了嘉州新命的官职。其后从56岁到84岁,二十多年时间里,陆游在官场三起三落,接二连三遭到打击挫折。如此波折的人生经历消磨了陆游很多精力,但他的爱国情怀却从未消散过[3]26。例如他每一次被启用,几乎都是缘自其救国救民之愤书疾言,而他每一次被罢官,并非有逆君不臣之心,而是要么被小人陷害,要么是由于其爱国言论或方式超出了皇帝可以接受的范围。

三、壮志难酬悲恸言诗,痛斥权贵寄情山水

当代人们认识陆游,皆是由于他是一位作品等身的爱国诗人,其落脚点仅仅是在“诗人”上。但事实上,陆游当时并非想以诗人为其终身的职业,他的人生理想就是想做一位像吕尚、伊尹那样有功国家、辅佐明君的臣子。他在《初冬杂咏》、《春夜读书感怀》等多首诗篇中说道:“蹲蹬乃去作诗人”、“丹心向谁明”、“后世但作诗人看”等,表明写诗只是为了表达他壮志难酬的爱国情怀而已。陆游一生创作近万首诗篇,看似言及范围极广,实则有一个基本的主题红线,那就是统一中华、恢复中原。例如在四川,陆游看完长安城的布防图后,创作了一首《观长安城图》,诗曰:“三秦父老应惆怅,不见王师出散关。”道出了百姓不见朝廷派兵出征收复失地的惆怅之情,这也是陆游自己内心惆怅之所在。再有,即便是一些小事也能够激荡起陆游统一国家的诸多联想。在《秋夜将晓》中,陆游诗曰:“三万里河东如海……南望王师又一年。”道出了陆游在秋夜小河边想起万里黄河看不到朝廷派兵前来“拯救”自己的悲凉。陆游寄情于诗句中的理想无法得到实现,于是就成了他的梦结或酒殇。

由于统一中华、恢复中原无法实现,陆游后来便将诗歌创作的风格方向转变为痛斥权贵、反对投降上。他认为,那些主张投降的权贵卖国贼正是阻碍朝廷统一中华、恢复中原的罪魁祸首。此类诗歌有《战城南》、《出塞曲》、《关山月》等等。例如在《关山月》中,陆游巧妙地借用了戍守边疆的士兵之口,深刻揭露出戍边将领求和而不战、士兵求战却不能、边民望恢复而不得的残酷实情,痛斥了朝廷投降派和主和派的政策误国、亡国,最后将矛头隐晦地指向了下诏“和戎”的皇帝。陆游还在《追赶往事》、《夜读揽辔录》中斥责朝廷“无人用岳飞”、“诸公可叹善谋身”,认为投降派和主和派早已勾结在一起,罔顾国家统一大业和国家利益。此外,陆游还严辞抨击了这群只顾独享荣华、不顾百姓国家的害群之马,骂他们“巨浸稽天日沸腾……俊宇雕墙已遽兴”[4]134,说总有一天会因他们的误国而弄得天怒人怨。作为朝廷主战派的中坚力量,陆游从未屈服过投降派和主和派的人身威胁,并一直到生命结束的那一刻都还在写诗痛斥他们。

即便是陆游的一些山水诗也在不同程度上透射出他浓浓的爱国情怀。陆游一生宦游多地,钟情山水、热爱家乡。作为一位爱国诗人,除了为国献计献策、痛斥昏庸官吏之外,陆游还用诗歌褒赞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例如,《思故乡》一开始便唱道:“听我长歌歌镜湖”;《夏日六言》诗曰:“溪涨清风拂面……一声笛起山前”,既绘情又绘景,别有一番风味在诗句间;《柳桥晚眺》诗曰:“小浦闻鱼跃……故傍碧山飞”,在近观远眺之处,情景交融,仿佛诗人早已融入了秀美的大自然中;《稽山行》虽然没有显露出太多的个人情感,但它有数家珍一般描绘了秀丽的山川、富饶的物产、幸福的百姓、和乐的风俗,假如不是发自内心的爱国情怀,这些景象也不会那么容易就印刻在诗人的脑海里、展现在诗人的诗篇中。

四、梦诗风骚梦境凯旋,醉酒当歌醉诗当抒

在陆游一生的爱国实践和近万首诗篇中,“梦诗”是最能代表他的爱国情怀和诗歌创作造诣的作品,这类诗歌数量庞大、内容独领风骚。所谓的“梦诗”,指的是与梦境相关的诗歌作品,它们或者是诗人从梦境中得到创作灵感后的杰作,或者是诗人直接以梦境为素材的创作,又或者是诗人借梦和诗直抒胸臆。在中国诗歌创作史上,“梦诗”向来是众多古代诗人最喜欢的创作方式之一,而陆游堪称这方面的佼佼者,而且他的“梦诗”与他浓浓的爱国情怀紧密结合,散发出别样的风采。由于前文已知的时代背景、家庭环境、社会氛围、官场气息,陆游深受民族意识、爱国情怀的熏陶,积极主张抵抗和反击外辱,却一直不能如愿。所以他只能在梦境里和“梦诗”中追求实现自己的理想。例如前文提到过的《九月十六日觉而有作》诗曰:“杀气昏昏横塞上……夜脱貂裘抚降将……朔风卷地吹急雪……太行北岳元无恙。”陆游作此诗时正履职于嘉州,眼见国家收复失地的希望越来越渺茫,他只能无奈地将希望变成梦幻,在梦境中寻找寄托。

陆游不仅统一大梦不能实现,而且还多生空有满腔爱国热情而报国无门之感。前文已述,陆游的祖上都是心系国家、民族的士大夫。而陆游生不逢时,出官时早已过了而立之年,此后虽然被步步擢升,但也因各种原因被多次罢官。在官场起伏数十年直到临终,陆游深感虽身在官场却有太多身不由己,以至于报国理想没有机会实现。所以,陆游不仅在梦境中寻求慰藉,而且在现实中经常以饮酒来麻痹自己,创作出不少爱国情意绵长的“醉梦诗”。例如《楼上醉书》诗曰:“丈夫不虚生世间……八年梁益凋朱颜……益州官楼酒如海……信手枭卢喝成采……故都九庙臣敢忘,祖宗神灵在帝旁”[5]168,诗中描绘了陆游自己豪饮于酒楼的场景。最后两句说明,他即便宿醉也念念不忘报国之志,搬出宋室列祖列宗来蔑视当朝统治者和那些昏庸的官僚,其郁积在内心的悲愤之情和爱国之志也只能在酒醉后借诗篇畅快地抒发出来。

参考文献

[1]孔凡礼.陆游资料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4.

[2]齐治平.陆游传论[M].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1984.

[3]邱鸣皋.陆游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严修.陆游诗集导读[M].成都:巴蜀书社,1996.

篇9:古代诗人的雅称

诗仙: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其诗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唐代另一诗人贺知章十分欣赏他的诗,竟把他看作天上下凡的“仙人”。由此后人便称李白为“诗仙”。

诗圣:唐代现实主义伟大诗人杜甫,其诗气势雄浑,绚丽含蓄,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历代许多诗人都把他的诗奉为学习的典范,尊称他为“诗圣”。

诗魔:唐代另一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写诗非常刻苦。“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过分的诵读和书写,竟到了口舌生疮、手指成胝的地步。所以被人称为“诗魔”。

诗鬼:唐代诗人李贺的诗构思奇特,意境怪诞,迷离恍惚,变幻莫测。可惜他多才却命短,宋魏庆之云:“太白仙才,长吉鬼才。”故有“诗鬼”之称。又因其手指奇而长,被人称为“长爪郎”。

张三影:宋代词人张先善写影而自称为“张三影”。一位客人曾对他说:“人们都叫你‘张三中’哩!因为你的《行香子》写出了‘心中事,眼中景,意中人’的佳句。”张先不以为然地说:“那倒不如叫我‘张三影’吧!”客人不解其意,张解释道:“‘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柳径无人,堕絮飞无影’,这三个‘影’字是我平生最得意的呵!”于是,“张三影”便传开了!

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宋代宋祁在《玉楼春》中,以“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传神句,把早春景色写活了,时人因此称之为“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

贺梅子:宋代贺铸有首《青玉案》词,其中有“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佳句,人皆服其比喻之妙,士大夫谓之为“贺梅子”。

郑鹧鸪:唐代诗人郑谷以《鹧鸪诗》而闻名,故有“郑鹧鸪”之称。

崔鸳鸯:唐代诗人崔珏因赋《鸳鸯诗》别具一格,人称其“崔鸳鸯”。

诗家天子:唐代诗人王昌龄七绝写得“深情幽怨,意旨微茫”,而被誉为“诗家天子”。

寒酸夫子:孟郊一生坎坷,际遇凄凉,被称作“寒酸夫子”。

杜紫薇:杜牧曾写过《紫薇花》,咏物抒情,借花自喻,人称其为“杜紫薇”。

温八叉:温庭筠才思敏捷,每次入试,八叉手即成八韵,人呼他为“温八叉”。

五言长城:刘长卿擅长五言诗,他的五言诗作占全部诗作的十分之七八,人称他为“五言长城”。

梅河豚:宋代诗人梅尧臣以《河豚诗》而得名,人称“梅河豚”。

鲍孤雁:宋代诗人鲍当以《孤雁诗》而得名。人称“鲍孤雁”。

张孤雁:宋代诗人张炎以《解连环?孤雁》词扬名,人称“张孤雁”。

谢蝴蝶:宋代谢学士吟咏《蝴蝶诗》三百首,人称“谢蝴蝶”。

袁白燕:明代诗人袁凯以《白燕诗》出名,人称“袁白燕”。

篇10:古代诗人抒写爱国情怀的名句

2、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屈原《国殇》

3、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岳飞《满江红·写怀》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5、归来报名主,恢复旧神州。——岳飞《送紫岩张先生北伐》

6、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王维《少年行四首》

7、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杨继盛《就义诗》

8、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

9、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及其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篇11:古代的诗人抒写爱国的诗词名句

2、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陆游《关山月》

3、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战国策》

4、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5、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鹧鸪天》

6、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过若松町》

7、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

8、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杨济翁

9、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关山月》

10、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滕王阁序》

11、宁不知倾城与倾国。——李延年《北方有佳人》

1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白马篇》

13、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

14、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易水歌》

15、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读陆放翁集》

16、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17、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破阵子》

18、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十一月四日》

19、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宋·郑思肖《二砺》

篇12:古代诗人描写读书的诗句

2.雕琢文章字字精,我经此处倍伤情。——崔涂《过长江贾岛主簿旧厅》

3.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韩愈《符读书城南》

4.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赵恒《劝学诗》

5.仍闻圣主知书癖,凤阁烧香对五车。——鲍溶《夏日怀杜悰驸马》

6.荒斋读书罢,出门步青春。——苏泂《郊行吊古呈友人》

7.高斋晓开卷,独共圣人语。——皮日休《读书》

8.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杜甫《柏学士茅屋》

9.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赵恒《劝学诗》

10.身病多思虑,亦读神农经。——张籍《卧疾》

11.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韩愈《符读书城南》

12.十五好诗书,二十弹冠仕。楚王赐颜色,出入章华里。——颜之推《古意·十五好诗书》

13.枕上从妨一夜睡,灯前读尽十年诗。——白居易《岁暮寄微之三首》

14.读书已废虚长夜,护塞无共负盛秋。——陆游《秋夜·老觉人间岁月遒》

15.古人己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杜甫《柏学士茅屋》

16.学问藏之身,身在则有馀。——韩愈《符读书城南》

17.香杀柑花麝不如,晚窗重理读残书。——郑会《斋中独坐》

18.此去定知偿隐趣,石田春雨读书耕。——殷尧藩《送刘禹锡侍御出刺连州》

19.作赋凌屈原,读书夸左史。数从明月宴,或侍朝云祀。——颜之推《古意·十五好诗书》

篇13:古代诗人的月亮情怀

何以至此呢?朱光潜先生在《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一文中谈道:“西方诗人所爱好的自然是大海,是狂风暴雨,是峭壁,是日景;中国诗人所爱的自然是明溪疏柳,是微风细雨,是湖光山色,是月星。”仰望悬挂空中的一轮孤月,置身于清明澄澈的天地间,有多少诗人神思飞扬,探索着人生的哲理和宇宙的奥秘,由此写出了许多千古传诵的诗篇。

中学语文课本里古诗词中涉及月亮的诗句有近二十处之多,细细品味作者们笔下“升起的明月”,情意之浓,乡思之烈,可见一斑。

一、借月述志

为寄托美好的理想和抱负,弹响激奋的心灵之弦,遭流放的屈原,行吟于水乡泽国,唱出了“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的心声。这不但加浓了诗的意境,而且抒发了不与邪恶势力合污,高洁自好,肝胆永如日月生光的心志。曹操在《短歌行》中,通过对月的描绘,把自己内心的忧思与宏愿一展无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人才的难得如同无法揽取的明月,是那样可望而不可即,只有像周公那样礼贤下士,方能征服天下人之心。明月,代表了作者求贤若渴,一统天下之雄心。同样是曹操,在击败乌桓后,登临碣石,咏出了“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光灿烂,若出其里”的诗句。雄阔的气象,映衬着这位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拓业壮志,昂扬进取的精神。南宋词人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中写道:“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从月亮的皎洁、安祥与和蔼中,在湖波的摇篮里,月光的爱抚下,词人原先那躁动不安的灵魂找到了最好的休憩和归宿之处。

二、邀月壮怀

“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具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李白《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这是中国古代多数知识分子的理想抱负。可“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在壮志难酬,屡遭排挤流放之际,明月,成了他们的寄托乃至知己。天宝初年,李白奉诏入京供奉翰林,却遭到排挤和诋毁,朝廷也无重用之意,只是命其侍宴陪酒,作诗助兴,心情之愤闷可见一斑。但作者并不沉沦,更不同流,而是邀月壮怀。“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李白《月下独酌》),原本孤独的诗人在与月亮的感情交流中达到了一种契合,执意把月亮引为知己,结为忘情之交,相约在高远的银河岸边相聚,创造出一个“人月相得”的心理神话,找到了精神的归宿和心灵的家园。“乌台诗案”,使苏轼从名满天下的大学士,沦落至挨骂受辱的阶下囚,且一贬再贬,苏轼的内心经历多少番隐忍与挣扎!面对如梦的人生,他并未一味悲叹,而是邀月入诗,借祭江中之月以壮怀——“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生命短暂,江月永恒,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从来都不会因人生的得意与失意而慷慨或吝惜,要在有限的生命中尽情享用无限的自然美景,从而释放自己,放开怀抱,完成自己的精神突围与提升。明月,是李白与苏轼达观豪放的见证。

三、托月抒情

“月是故乡明”,月亮最容易撩起古人的乡愁,成为诗人乡愁最无言的见证,而乡愁又是古代社会最为普遍的一种情感,再加上我们这个农耕民族又有一种特别的根深蒂固的家乡观念,人客居他乡便是分离,回到故乡才算团圆。于是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团圆观念在月亮的阴晴圆缺中得到了认同和共鸣。“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你看,月亮的消瘦和圆满都会触动诗人的情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月亮寄托了诗人词客脉脉的乡情和美好的祝愿。这种情感,在古诗词的长廊里,举不胜举。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更是把景情通过月亮和盘托出,由床前的月景而生思乡之情。这眷眷的乡思,寄于太清中的一轮朗月。人间共婵娟,故乡的夜空上,不也高悬着这轮朗月么?柳永的《雨霖铃》中的“残月”,寄托的则是一种离情:“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别京都恋人远去,身处于烟波之上的游子,无限怅然。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词人以“残月”寄情,恰当地表达出分离的苦痛和对恋人的思念。姜夔笔下的“冷月”,道出的又是另一种情思:“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杨州慢》)。春风十里杨州路,昔日的繁华已随战火逝去。以冷月寄托词人思绪之悲凉痛惜,可谓精当无比,景情交融。

四、以月言理

那高悬于天际的明月,常常引发诗人们的哲理思考:明月亘古如斯,跨越时空,而相比之下,人生是多么的短暂和渺小。在他们的诗歌中,月亮这一意象成了亘古不变的象征和世事变迁的永恒见证。“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纵横历史,英雄伟业;时空交错,物是人非。月亮在此,成了跨越时空的见证。“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明月长存而人生短暂,其间有不尽的坎坷、曲折、孤独、寂寞,人类个体虽然不可能永远享有生命,但其精神和理性却可以永远享有宇宙。“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不知江月照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面对人生的短暂和月亮的永恒,诗人难免有淡淡的伤感,但是没有颓废的绝望。对于生与死,诗人有自己独特的解脱方式。“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江月如此,人物不绝。生命个体当然是有限的,但生命通过族类的繁衍却是无穷的。这样一来,“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与“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个体生命的经验经由诗人的思考上升为一种“整体生存话语”,有限的生命个体由此诗意言说获致整体生命的无限性。宇宙的无限,时间的永恒,生命的短暂,引起诗人的沉思,月夜的美景因这些富于哲理意味的诗句而增添了神秘的气氛,望月怀人的情绪又因这种对宇宙无穷的思索而变得深沉、幽邃。所以诗人感受的不只是欣慰,更是永恒。

五、吟月添景

作品的意境离不开景物,诗词的作者们常在景物的描写中“邀”进了月亮,使意境顿生,情更真切。试看:“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这些诗句,描绘出一幅清丽、明朗、宁静的月夜景象,诗意皆因月色而加浓。“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查慎行《舟夜书所见》),作者给予我们的是一种朦胧美的享受:时隐时现的月光下,闪烁着一点流萤似的渔灯,贴切地描绘出明暗相间的舟夜所见景物。“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的雄浑意境,反衬出诗人晚年孤苦伶仃的形象和凄苦无奈的心境。“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情境纵然明丽,却无人欣赏,意境之悲,哀意之深,实在难以言喻。“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游子的孤独,思乡的愁绪,已使人不能入睡,再加秋深,夜静,渐渐落下之月,此情此景,使诗人越发感到凄凉难奈。“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淡雅的水边月色,柔和而幽静,与作者要表现的那种声色歌舞、纸醉金迷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着对国事怀抱隐忧的心境。“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月光如水,松枝疏朗,泉水清澈,山石历历。幽静、明净而又充满情趣的意境充溢其间,同时,作者对山水的热爱和隐逸其间的情怀,一展无余。

一轮高悬天宇的孤月,竟使得这些古人如此多情,除了前面所引朱光潜先生论述之因外,我认为,它还有着极其重要的文化渊源。道家以“无”为本,强调虚静;儒家倡导温柔敦厚的君子人格以和为贵的行为准则;再看看艺术史中崇尚含蓄冲淡的意境、大团圆的结局,那么,月亮受到古代文人的喜爱,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今月曾经照古人。数千年来,明月成就了无数的诗人,无数的诗人也成就了明月。月亮是诗人的灵魂,而诗人是月亮的化身。月意便是心意,思情便是月情。仰望夜空的明月,似乎听到了古代诗人们对月的吟哦,引起我们无限的情思。体会古代诗人的月亮情怀,这对加深理解课文内容,陶冶高尚的情操,该是大有裨益的。

篇14:诗人赞美梅花的古代诗句

1、恼得梅花睡不成。——黄升《南乡子·冬夜》

2、为谁憔悴损芳姿。——李清照《临江仙·梅》

3、娥寒初破东风影。——朱淑真《菩萨蛮·咏梅》

4、一枝先破玉溪春。——宋朝诗人辛弃疾《临江仙·探梅》

5、竹根流水带溪云。——宋朝诗人辛弃疾《临江仙·探梅》

6、等闲老去年华促。——孙道绚《滴滴金·梅》

7、为容不在貌,独抱孤洁。——张炎《疏影·梅影》

8、月光飞入林前屋。——孙道绚《滴滴金·梅》

9、不须横管吹江郭,最惜空枝冷夕曛。——律然《落梅》

10、雪花全似梅花萼。——王旭《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11、雪向梅花枝上堆。——吴淑姬《长相思令·烟霏霏》

12、坐客无毡醉不知。——苏轼《南乡子·梅花词和杨元素》

13、曾把芳心深相许。——史达祖《留春令·咏梅花》

14、梦回处,梅梢半笼残月。——阮逸女《花心动·春词》

15、流水泠泠,断桥横路梅枝亚。——朱翌《点绛唇·梅》

16、无意争先,梅蕊休相妒。——王十朋《点绛唇·素香丁香》

17、年年为客遍天涯。——赵长卿《阮郎归·客中见梅》

18、做弄得、酒醒天寒,空对一庭香雪。——张炎《疏影·梅影》

19、相思血,都沁绿筠枝。——姜夔《小重山令·赋潭州红梅》

20、潇洒江梅,向竹梢疏处,横两三枝。——李邴《汉宫春·梅》

21、侵夜可能争桂魄,忍寒应欲试梅妆。——诗人李商隐《对雪二首》

22、疑净洗铅华,无限佳丽。——诗人周邦彦《花犯·小石梅花》

23、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诗人苏轼《南乡子·梅花词和杨元素》

24、小莲风韵出瑶池。——晏几道《鹧鸪天·梅蕊新妆桂叶眉》

25、伤心故人去后,冷落新诗。——诗人李邴《汉宫春·梅》

26、想含香弄粉,艳妆难学。——诗人宋朝诗人辛弃疾《瑞鹤仙·赋梅》

27、醉折残梅一两枝,不妨桃李自逢时。——诗人陆游《落梅》

28、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婉香。——诗人苏轼《减字木兰花·春月》

29、回首孤山山下路,霜禽粉蝶任纷纷。——律然《落梅》

30、笑杀东君虚占断,多少朱朱白白。——宋朝诗人辛弃疾《念奴娇·梅》

31、江寒水不流,鱼嚼梅花影。——释敬安《题寒江钓雪图》

32、雪里温柔,水边明秀,不借春工力。——宋朝诗人辛弃疾《念奴娇·梅》

33、花尽酒阑春到也,离离。——苏轼《南乡子·梅花词和杨元素》

34、雪岸丛梅发,春泥百草生。——杜甫《陪裴使君登岳阳楼》

35、夜来风雨洗春娇。——吴文英《浣溪沙·琴川慧日寺蜡梅》

36、遥想疏梅此际,月底香英白。——晏几道《六么令·雪残风信》

37、柔绿篙添梅子雨,淡黄衫耐藕丝风。——王世贞《忆江南·歌起处》

38、离恨又迎春,相思难重陈。——和凝《菩萨蛮·越梅半拆轻寒里》

39、更可惜,雪中高树,香篝熏素被。——周邦彦《花犯·小石梅花》

40、粉蝶儿只解,寻桃觅柳,开遍南枝未觉。——宋朝诗人辛弃疾《瑞鹤仙·赋梅》

41、借问落梅凡几曲,从风一夜满关山。——高适《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

42、江北江南春灿烂,寄言蜂蝶漫疑猜。——文学家曹雪芹《咏红梅花得“梅”字》

43、直饶更、疏疏淡淡,终有一般情别。——晁补之《盐角儿·亳社观梅》

44、休把闲心随物态,何事,酒生微晕沁瑶肌。——苏轼《少年游·咏红梅》

45、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文学家曹雪芹《咏红梅花得“梅”字》

46、越梅半拆轻寒里,冰清淡薄笼蓝水。——和凝《菩萨蛮·越梅半拆轻寒里》

47、松雪飘寒,岭云吹冻,红破数椒春浅。——周密《献仙音·吊雪香亭梅》

48、西园何限相思树,辛苦梅花候海棠。——元好问《鹧鸪天·候馆灯昏雨送凉》

49、云随绿水歌声转,雪绕红绡舞袖垂。——晏几道《鹧鸪天·梅蕊新妆桂叶眉》

50、一春幽事有谁知?东风冷,香远茜裙归。——诗人姜夔《小重山令·赋潭州红梅》

51、梅花正结双头梦,被玉龙、吹散幽香。——诗人吴文英《风入松·为友人放琴客赋》

52、荏苒一枝春,恨东风、人似天远。——诗人王沂孙《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

53、湿红恨墨浅封题。——诗人姜夔《江梅引·丙辰之冬予留梁溪将诣淮而不得因梦思以述志》

54、层绿峨峨,纤琼皎皎,倒压波痕清浅。——王沂孙《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

篇15:著名诗人杜甫的爱国诗句

东藩驻皂盖,北渚凌青荷。

海内此亭古,济南名士多。

云山已发兴,玉佩仍当歌。

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

蕴真惬所遇,落日将如何。

贵贱俱物役,从公难重过。

同李太守登历下古城员外新亭,亭对鹊湖 唐代知名诗人:杜甫介绍

新亭结构罢,隐见清湖阴。

迹籍台观旧,气溟海岳深。

圆荷想自昔,遗堞感至今。

芳宴此时具,哀丝千古心。

主称寿尊客,筵秩宴北林。

不阻蓬荜兴,得兼梁甫吟。

玄都坛歌,寄元逸人 唐代知名诗人:杜甫介绍

故人昔隐东蒙峰,已佩含景苍精龙。故人今居子午谷,

独在阴崖结茅屋。屋前太古玄都坛,青石漠漠常风寒。

子规夜啼山竹裂,王母昼下云旗翻。知君此计成长往,

芝草琅玕日应长。铁锁高垂不可攀,致身福地何萧爽。

今夕行 唐代知名诗人:杜甫介绍

今夕何夕岁云徂,更长烛明不可孤。咸阳客舍一事无,

相与博塞为欢娱。冯陵大叫呼五白,袒跣不肯成枭卢。

英雄有时亦如此,邂逅岂即非良图。

君莫笑刘毅从来布衣愿,家无儋石输百万。

贫交行 唐代知名诗人:杜甫介绍

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

送高三十五书记  唐代知名诗人:杜甫介绍

崆峒小麦熟,且愿休王师。请公问主将,焉用穷荒为。

饥鹰未饱肉,侧翅随人飞。高生跨鞍马,有似幽并儿。

脱身簿尉中,始与捶楚辞。借问今何官,触热向武威。

答云一书记,所愧国士知。人实不易知,更须慎其仪。

十年出幕府,自可持旌麾。此行既特达,足以慰所思。

男儿功名遂,亦在老大时。常恨结欢浅,各在天一涯。

又如参与商,惨惨中肠悲。惊风吹鸿鹄,不得相追随。

篇16:表达诗人爱国情怀的诗句

2. 归老宁无五亩田,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读书》

3. 愁损辞乡去国人。——朱敦儒《采桑子·彭浪矶》

4.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陈与义《咏牡丹》

5.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曹松《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

6. 中兴诸将谁降敌,负国奸臣主议和。——于谦《岳忠武王祠》

7.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屈原《国殇》

8. 歌钟旋可望,衽席岂难行。——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9. 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曹操《薤露》

10.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11.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12.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屈原《国殇》

13.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

14.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扬子江》

15.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16.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17.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18. 尚忆先朝多乐事,孝皇曾为两宫开。——王守仁《元夕二首》

19.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刘禹锡《蜀先主庙》

篇17:古代诗人的“一字之工”

一、一字之工源于生活

唐代边塞诗人高适有一首七言绝句:“绝岭秋风已自凉,鹤翔松露湿衣裳。前村月落半江水,僧在翠微闲竹房。”这是他做两浙观察使时巡察路过杭州清风岭,留宿僧房,夜晚赏月而在庙墙上写下的一首诗。诗中“半江水”原为“一江水”,怎么改了呢?原来钱塘江水是随潮汐涨落的。月上中天时,江水盈涨,才有“一江”;月落时,江水随潮而退,只剩“半江”了。诗人第二天清早乘船离开清风岭,看到了“半江”这一事实,发现了诗中的错误。但因行色匆匆,未及改成。

后来,高适巡察返回恰巧又经清风岭,想起了那首有错误的诗。他走进大庙,驻足墙前,不觉一惊,原来庙墙上的“一”字已改成了“半”字。经询问寺中老僧,才知是一不知名的过路客人改的。高适捋着胡须连声道:“改得好!改得好啊!”

二、一字之工源于虚心

据宋代陶岳《五代史补》卷三载:唐代诗僧齐己作《早梅》诗一首,诗中有“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之句。当时的诗人郑谷读到“昨夜数枝开”句时,觉得似有不妥之处:既为早梅,数枝已开,何以见其早?于是改“数枝”为“一枝”。齐己听闻,见郑谷而下拜。当时人因此而称郑谷为“一字师”。

三、一字之工源于推敲

“推敲”的故事由诗人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联而传扬开来,这为众人皆知,不再赘述。

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极富表现力的“绿”字就是精心筛选出来的。据洪迈《容斋续笔》卷八载:“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作者认为“到”“过”“入”“满”等字都不理想,只有“绿”字最为精警。用通感手法把只可感触的春风转换成醒目的视觉形象,描绘了江岸美丽的春色,寄托了诗人浩荡的情思,这正是诗人推敲频改所致。难怪《彦周诗话》赞誉本诗为“超然迈伦,能追逐李杜陶谢”。

四、一字之工源于功力

据南宋魏庆之的诗话集《诗人玉屑》记载:一天,陈舍人得到一本杜甫的诗集,可惜的是因年长月久,诗集破损,有些诗句也残缺不全,其中“身轻一鸟”一句的最后一字不知为何字。于是,他就请来了许多秀才,想补上这个字。秀才们竞相比试:“身轻一鸟疾”“身轻一鸟落”“身轻一鸟起”“身轻一鸟下”……可谓众说纷纭,到底哪位补的字妥帖,一时难有结果。

后来,他又偶然得到了一本完整的杜甫诗集,原来杜诗原句是“身轻一鸟过”,过,一掠而过,而显其身之“轻”。“过”字显然比以上众位秀才补的字高明,功力、境界尽出,真可谓一“过”之工见匠心!

诗人作诗补字之工,值得我们借鉴。作诗如此,为文亦然。

篇18:唐代诗人孟郊的诗句摘抄

2.相思塞心胸,高逸难攀援。——孟郊《戏赠无本》

3.常恐金石契,断为相思肠。——孟郊《遣兴联句》

4.徘徊相思心,老泪双滂沱。——孟郊《送淡公》

5.巴江上峡重复重,阳台碧峭十二峰。——孟郊《巫山曲》

6.轻红流烟湿艳姿,行云飞去明星稀。——孟郊《巫山曲》

7.仙界一日内,人间千载穷。——孟郊《烂柯石》

8.夜半姮娥朝太一,人间本自无灵匹。——孟郊《婵娟篇》

9.汉宫承宠不多时,飞燕婕妤相妒嫉。——孟郊《婵娟篇》

10.行人悠悠朝与暮,千年万年色如故。——孟郊《望夫石》

11.心心复心心,结爱务在深。——孟郊《结爱》

12.坐结行亦结,结尽百年月。——孟郊《结爱》

13.愁人独有夜灯见,一纸乡书泪滴穿。——孟郊《闻夜啼赠刘正元》

14.种树皆待春,春至难久留。君看朝夕花,谁免离别愁。——孟郊《观种树》

15.慈亲倚堂门,不见萱草花。——孟郊《游子》

16.冬至日光白,始知阴气凝。——孟郊《寒江吟》

17.昨夜一霎雨,天意苏群物。——孟郊《春雨后》

18.泪墨洒为书,将寄万里亲。——孟郊《归信吟》

19.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孟郊《游终南山》

上一篇:中学生心理论文下一篇:义务植树活动方案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