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音乐学类专业统一考试大纲

2024-05-16

2024年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音乐学类专业统一考试大纲(精选6篇)

篇1:2024年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音乐学类专业统一考试大纲

2013年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音乐类专业统一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和目的

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音乐类专业统一考试(以下简称音乐统考)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普通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专业和文化成绩,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二、考试科目与计分办法

(一)考试科目

1、主科:声乐或器乐或理论作曲。

2、基本乐理。

3、音乐听觉。

(二)计分办法

总分满分为300分,三科成绩均按百分制计分。其中主科成绩占70%,音乐听觉成绩占20%,基本乐理成绩占10%。总分计分办法如下:

总分=(主科成绩×70%+音乐听觉成绩×20%+基本乐理成绩×10%)×3

三、考试内容

(一)声乐

声乐主科考试为面试,无伴奏清唱,分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原生态唱法四种。每位考生须演唱歌曲一首,曲目从《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音乐类专业统一考试声乐考试规定曲目》中选择(曲目附后),通俗唱法和原生态唱法可不受该规定曲目的限制。鉴于声乐考试不再使用全曲钢琴伴奏,因此在考生演唱前只给出歌曲第一乐句的调高速度提示。(注:声乐专业考生须提前准备所演唱歌曲的第一乐句乐谱“简谱、五线谱均可”,并标明适合自己所演唱的准确调高。如歌曲中间有间奏引导的转调,也请提供乐谱并注明所转调高,以便钢琴引导)。

(二)器乐

器乐主科考试为面试,分键盘乐器和非键盘乐器,键盘乐器类的考生须演奏练习曲一首、复调乐曲一首、独奏曲一首(中外不限),非键盘乐器类的考生须演奏练习曲一首、乐曲两首(中外不限)。每位考生考试限时约8分钟左右,由于考试时间的限制,考试过程中主考有权要求考生从乐曲的某处开始或结束。

(三)理论作曲

1、理论作曲考试为笔试,考试时间180分钟。

2、考试内容包括:

(1)和声写作:为指定的声部(高声部或低声部)配置四部和声,写作包括三和弦、七和弦、原位和弦、转位和弦以及离调和一级关系调转调等。

(2)歌曲写作:以指定的乐句为主题,依照规定的曲式结构,为所给歌词创作一首完整的歌曲。

(3)织体写作:按规定的音乐主题、规定的体裁类型创作一首小型乐曲,包括钢琴独奏、弦乐四重奏、混声四部合唱等,曲式结构不小于单三部曲式。

(4)钢琴演奏:演奏练习曲一首(程度不低于车尔尼740练习曲);乐曲一首(程度约相当于业余十级水平)。

3、相关参考书目:《和声学教程》,斯波索宾等著,人民音乐出版社。《作曲基础教程》,杨青著,高等教育出版社。《歌曲写作教程》,陈国权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曲式分析基础教程》,高为杰、陈丹布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四)音乐听觉

1、音乐听觉考试为笔试,采用录音播放听记方式,考试时间约40分钟。

2、考试内容:

(1)音组(三到五个音为一组,含各种变化音);(2)音程(含各种音程);

(3)和弦(包括三和弦、七和弦及其转位形式);

(4)节奏(长度为四到十二小节左右,一般为二拍或三拍);

(5)旋律(长度为四到十二小节左右,一般在两个升降号以内的调性范围内)。

3、所听记的音高范围一般为小字组a至小字三组c之间。

4、每项内容弹奏前均用钢琴音色给出国际标准音高,听记内容弹奏三遍,特殊题目可弹奏四到五遍。

5、节奏听记前使用钢琴音色给出标准速度,后在a音上弹奏所要记录的节奏型。记录可采用五线谱音符标记法,也可采用“x”符号进行标记。

6、所有具有固定音高的考试内容,均采用五线谱方式记录,使用简谱记录将适量扣分。

7、旋律听记前使用钢琴音色给出速律和标准音高。

(五)基本乐理

1、基本乐理考试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60分钟。

2、考试内容包括“音及音高”、“音律”、“记谱法”、“调式”、“五声调式”、“七声调式”、“大小调式”、“调式(调性)分析”、“音程”、“和弦”、“节奏节拍”、“速度力度及其标记”、“转调与转调分析”、“调式变音与半音阶”、“移调”、“各种装饰音”、“音乐术语”等。

3、主要参考书目:《音乐理论基础》,李重光编,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附录】

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音乐类专业统一考试

声乐考试规定曲目(370首)

一、中国歌曲(244首)

1.啊,我的虎子哥;2.啊,中国的土地;3.八月十五月儿圆;4.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5.拔根芦柴花;6.把一切献给党;7.白云故乡;8.扳船的哥哥你慢些走;9.斑竹泪;10.半屏山;11.包楞调;12.报答;13.北风吹;14.边疆的泉水清又纯;15.不能尽孝愧对娘;16.草原之夜;17.茶山新歌;18.钗头凤;19.长城永在我心上;20.长大后我就成了你;21.长鼓敲起来;22.长恨歌;23.长江之歌;24.长相知;25.唱支山歌给党听;26.春江花月夜;27.春思曲;28.春晓;29.打起手鼓唱起歌;30.大地飞歌;31.大河涨水沙浪沙(云南民歌);32.大江东去;33.大江南;34.大森林的早晨;35.但愿不是在梦里;36.党啊!亲爱的妈妈;37.等郎;38.断桥遗梦;39.多情的土地;40.峨嵋酒家;41.儿行千里;42.二月里见罢到如今;43.飞出苦难的牢笼;44.飞天;45.枫桥夜泊;46.父老乡亲;47.父亲;48.赋登楼;49.嘎达梅林;50.嘎俄丽泰;51.赶牲灵;52.赶圩归来阿哩哩;53.敢问路在何方;54.高高太子山;55.圪梁梁上的二妹妹;56.跟你走;57.公仆赞;58.共和国之恋;59.古老的歌;60.故乡;61.故乡是北京;62.故乡雨;63.故园恋;64.滚滚长江东逝水;65.海上女民兵;66.好日子;67.荷花梦;68.黑龙江岸边一朵洁白的玫瑰花;69.恨似高山仇似海;70.红豆词;71.红梅赞;72.鸿雁(内蒙民歌);73.花儿为什么这样红;74.花非花;75.怀念战友;76.槐花海;77.槐花几时开;78.黄鹤楼;79.黄水谣;80.黄杨扁担;81.火把节的火把;82.嘉陵江上;83.假如你要认识我;84.江河万古流;85.教我如何不想他;86.节日欢歌;87.今年梅花开;88.今夜无眠;89.金风吹来的时候;90.九里里山圪塔,十里里沟;91.举杯吧朋友;92.军营里飞来一只百灵;93.喀什噶尔女郎;94.可爱的一朵玫瑰花;95.拉骆驼的黑小伙;96.蓝花花;97.蓝色爱情海;98.老师,我总是想起您;99.芦花;100.妈妈,您快留步;101.妈妈教我一支歌;102.马桑树儿搭灯台;103.卖布谣;104.满江红;105.玫瑰三愿;106.梅花引;107.梅兰芳;108.美丽的草原我的家;109.美丽的孔雀河;110.美丽的心情;111.美丽家园;112.母亲;113.母亲河;114.母亲河,我喊你一声妈妈;115.木兰从军;116.牧笛;117.牧羊姑娘;118.那就是我;119.你是这样的人;120.娘在那片云彩里;121.鸟儿在风中歌唱;122.女儿歌;123.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124.七月的草原;125.千万次地问;126.桥;127.亲吻祖国;128.青藏高原;129.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130.清晰的记忆;131.情歌(选自《苍原》);132.情满酒歌;133.晴歌;134.情姐下河洗衣裳;135.秋收;136.曲蔓地;137.人间第一情;138.日月之恋;139.绒花;140.赛吾里买;141.三十里铺(陕北民歌);142.三峡情;143.山里的女人喊太阳;144.山水醉了咱赫哲人;145.山寨素描;146.上去高山望平川;147.生命的星;148.拾彩贝;149.数九寒天下大雪;150.谁不说俺家乡好;151.谁说女子不如男;152.水姑娘;153.说给大海;154.说句心里话;155.思乡曲(夏之秋);156.松花江上;157.送别;158.送给妈妈的茉莉花;159.送上我心头的思念;160.岁月悠悠;161.塔里木;162.塔里木河;163.太湖美;164.桃花红杏花白;165.天边有颗闪亮的星;166.天路;167.天山行;168.铁蹄下的歌女;169.吐鲁番的葡萄熟了;170.驼铃;171.万里春色满家园;172.望月;173.问;174.问云儿;175.我爱梅园梅;176.我爱你,中国;177.我爱你塞北的雪;178.我爱你中华;179.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180.我爱这蓝色的海洋;181.我的祖国歌甜花香;182.我和我的祖国;183.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184.我像雪花天上来;185.我心永爱;186.我站在铁索桥上;187.我住长江头;188.乌苏里船歌;189.梧桐树;190.五哥放羊;191.西部放歌;192.西部情歌;193.洗菜心;194.乡音乡情;195.想给边防军写封信;196.想亲娘;197.想亲亲;198.想延安;199.小白菜;200.小白杨;201.小河淌水;202.信天游;203.杏花天影;204.幸福在哪里;205.绣红旗;206.血里火里又还魂;207.岩口滴水;208.雁南飞;209.燕子;210.杨白劳;211.夜空中银河低垂;212.一杯美酒;213.一个黑人姑娘在歌唱;214.一抹夕阳;215.伊犁河的月夜;216.沂蒙山我的娘亲亲;217.英雄赞歌;218.映山红;219.永恒的爱恋;220.永远的花样年华;221.有一个美丽的传说;222.又唱浏阳河;223.渔光曲;224.月光下的凤尾竹;225.月下情;226.月之故乡;227.再见了大别山;228.在灿烂阳光下;229.在那东山上;230.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231.在那遥远的地方;232.在银色的月光下;233.咱当兵的人;234.战士的第二故乡;235.昭君出塞;236.中国大舞台;237.中国新世纪;238.众人皆醉我独醒(歌剧《屈原》);239.祝福祖国;240.走西口;241.祖国,我的最爱;242.祖国啊我永远热爱你;243.祖国,慈祥的母亲;244.祖国永在我心中。

二、外国歌曲(126首)

1.阿尔卑斯山的牧羊女;2.阿玛丽莉;3.啊,我的太阳;4.啊,我的心(亨德尔);5.爱情是个小偷;6.爱情与死亡;7.求爱神给我点安慰;8.爱神悄悄的(塔尔博特浪漫曲);9.安东尼达浪漫曲;10.悲叹小夜曲;11.北方的星;12.鞭打我吧;13.别再使我痛苦,迷恾;14.不要忸怩;15.不要责备我吧,妈妈;16.敞开你的心房(比才);17.乘着歌声的翅膀;18.船手;19.春天年年到人间;20.斗牛士之歌;21.多么幸福能赞美你;22.诽谤(选自《塞维利亚的理发师》);23.快给忙人让路;24.伏尔加船夫曲;25.负心人;26.甘吉河一片金黄;27.告别时刻;28.格拉那达;29.被遗弃的新嫁娘;30.哈巴涅拉舞曲;31.好的先生,我明白了;32.花之歌(唐豪塞的咏叹调);33.回忆(歌剧《猫》);34.火焰在燃烧(选自《游吟诗人》);35.吉普赛女郎;36.假如没有那些痛苦;37.假如你爱我;38.她已死去;39.今夜无人入睡;40.星光灿烂;41.喀秋莎;42.卡迪斯城的姑娘(德立勃);43.卡洛斯是我们大家唯一爱的人;44.卡瓦多拉西咏叹调《奇妙的和谐》;45.快乐的水手;46.老人河;47.黎明;48.理想佳人;49.烈火熊熊;50.绿树成荫(亨德尔);51.妈妈不在;52.玛丽诺之歌;53.满园鲜花凋零;54.漫步街上;55.青春啊你飘向哪里;56.美丽的梦中人;57.美妙时刻将来临(选自《费加罗的婚礼》);58.明亮的窗户;59.莫斯科郊外的晚上;60.母亲教我的歌;61.那甜蜜时刻诱人入迷;62.尼娜;63.你的灵魂展开双翼;64.你玷污了我的灵魂(选自《假面舞会》;65.你们可知道;66.诺言;67.噢!特里斯,流浪者多美丽;68.破碎的心(选自《西蒙博卡内格拉》);69.菩提树;70.请你别忘了我;71.请你告诉她;72.去吧,幸运的玫瑰花;73.让我死亡;74.让我痛哭吧;75.让我痛苦吧(亨德尔);76.如果我不能陪伴他;77.三套车;78.桑塔露齐亚;79.深夜;80.深夜歌声;81.生活在向你微笑;82.胜利啊!胜利;83.圣母颂;84.世上没有犹丽狄茜我怎能活;85.曙光;86.谁能告诉我;87.死神与少女(舒伯特);88.快升起我的朝霞(苏萨宁的咏叹调);89.虽然你冷酷无情;90.叹息;91.天赐神粮;92.跳蚤之歌;93.童年的梦;94.偷洒一滴泪;95.宛如一梦(歌剧《玛尔塔》选曲);96.为我歌唱;97.为艺术为爱情;98.围绕我崇拜的人儿;99.我充满激情(选自《谭克雷迪》);100.我多么痛苦;101.我怀着满腔热情;102.我亲爱的;103.我亲爱的爸爸;104.你想跳舞吗我的小伯爵(选自《费加罗的婚礼》);105.我心里不再感到青春火焰燃烧;106.我心里充满爱情;107.西班牙女郎;108.夏天最后一朵玫瑰;109.献词(舒曼);110.像天使一样美丽(选自《唐帕斯夸了》);111.小夜曲(舒伯特);112.眼泪;113.摇篮曲(勃拉姆斯);114.遥远;115.遥远的桑塔露琪亚;116.永远的爱与忠诚;117.游移的月光;118.月亮颂;119.再不要去做情郎;120.在路旁;121.在我心里;122.责备;123.这颗美妙的心;124.重归苏连托;125.紫罗兰;126.鳟鱼。

篇2:2024年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音乐学类专业统一考试大纲

业统一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和目的

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编导类(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普通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专业和文化成绩,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二、考试科目与计分办法

(一)考试科目

1、笔试

(1)文学艺术与广播影视基础知识,30分;(2)材料作文,20分;(3)影视作品分析,30分;(4)节目策划,20分。

2、面试

(1)自我介绍,20分;(2)编讲故事,50分;(3)回答考官提问,30分。

(二)计分办法

总分满分为300分,笔试、面试均按百分制进行评分,其中笔试部分占80%,面试部分占20%,总分计算方法如下:

总分=(笔试成绩×80%+面试成绩×20%)×3

三、笔试考试内容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笔试为闭卷集中考试,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含影视作品放映时间)。

(一)文学艺术与广播影视基础知识

1、考核目标

(1)考查考生对中学语文教材所涉及的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的掌握程度;(2)考查考生是否具备今后学习和将来从事本专业所应具备的戏剧、戏曲、美术、音乐、舞蹈等艺术常识;

(3)考查考生是否具备今后学习和将来从事本专业所应具备的广播电影电视基本常识。

2、考试题型:填空题、选择题。

3、考试要求

(1)对基本知识识记准确,对基本概念理解正确;(2)文字通顺,表述准确;(3)卷面整洁。

4、考核知识点

(1)中国文学常识,如《诗经》与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源头、“唐诗宋词”的重要代表作家及其作品、鲁迅小说和杂文、莫言的小说等;

(2)外国文学常识,如古希腊神话和史诗、欧洲现代文学、川端康成的作品等;

(3)戏剧常识,如世界三大古老戏剧、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及其代表作品等;

(4)音乐常识,如民族乐器的基本分类及西洋乐器的基本分类、声乐的分类和演唱形式的分类、古典音乐(巴赫、莫扎特、贝多芬等作曲家及其代表作品)等;

(5)舞蹈常识,如民间舞蹈、现代舞、芭蕾舞剧等;

(6)绘画、书法常识,如“文房四宝”与“书法五体”、中国绘画题材、中国画名家及代表作品、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及其代表作品等;

(7)广播影视专业基础知识,如电影电视的出现、电视节目类型划分、电视节目拍摄基本方法、色彩常识等。

(二)材料作文

1、考核目标

(1)考查考生能否准确概括、提炼背景资料的主题思想;

(2)考查考生能否深入、客观地分析背景资料中所反映的现象、问题,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考查考生能否联系实际、有理有据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考试题型:材料作文。

3、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写作的文章达到:

(1)内容健康,观点正确,中心明确;(2)结构完整、合理,层次清楚;(3)语言通顺,论述严谨;(4)卷面整洁。

4、考核知识点

(1)提炼背景材料主题思想的基本方法;(2)对现象、问题及根源的分析方法;(3)总论点、分论点的提炼及其结构布局。

(三)影视作品分析

1、考核目标

(1)考查考生对影视作品的感悟能力、鉴赏能力;(2)考查考生对影视艺术常识的掌握程度;

(3)考查考生灵活运用相关理论和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考查考生是否具备今后学习和将来从事影视编导类专业的潜在素质;(5)考查考生是否具备今后学习和将来从事影视编导类专业所必须具备的写作能力。

2、考试题型:作品分析题。

播放一部20-30分钟左右的影视作品,考生观看后,根据试卷要求回答问题。(注:命题人员应根据作品的特点和考生的理解能力,确定作品放映的次数并在试题中注明,作品放映次数不超过2次。为了保证考生有足够的答题时间,作品放映的总时间一般不超过40分钟。)

3、考试要求

(1)回答问题时应围绕所观看的作品,力争做到清晰准确;

(2)评析性文章属于议论文范畴,切忌写成感想式的读后感、随笔、散文之类的文章;

(3)语言通顺、卷面整洁。

4、考核知识点

影视作品类型:电影短片、电视纪录片、电视专题片、电视短剧、剧情类MV等。要求考生针对作品本体进行分析,包括作品的主题与结构,音乐、音响、画面等影视语言的初步解读,作品的艺术特色等。

(四)节目策划

1、考核目标

(1)考查考生对特定广播电视节目形态的熟悉程度;(2)考查考生创意和策划组织能力。

2、考试形式:创作题

3、考试要求

(1)掌握不同节目形态的制作步骤和流程;(2)掌握不同节目形态的基本风格和编导理念;(3)掌握节目策划方案的基本格式;(4)策划方案能够体现出一定的编导智慧。

4、考核知识点

访谈类节目、新闻类节目、专题类节目、综艺类节目以及纪录片、专题片等节目的策划和方案写作。

四、面试考试内容

面试含自我介绍、编讲故事、回答考官提问三个部分,满分100分。

(一)自我介绍

1、考核目标

(1)能简练、清晰、流畅地完成自我介绍;

(2)能充分说明或展示自己适宜学习本专业的潜质;(3)能自然地展示自己的形象气质和个性特征。

2、考试形式(1)面试;

(2)时间不超过1分钟。3.考核内容

(1)个人基本情况,如年龄、民族等;

(2)个人兴趣爱好,应突出介绍或展示对学习本专业有益的方面;(3)选报本专业的缘由及奋斗目标;(4)自认为应该介绍的其它内容。

4、考试要求

(1)克服紧张情绪,以充满自信的姿态完成整个过程;(2)态度诚恳,谦虚,语言富有特点;

(3)语言幽默朴实,声音洪亮清晰,仪态自然大方;

(4)展现自己优势、特长、兴趣、爱好、理想等等,切忌夸大其词和哗众取宠;

(5)应自然流畅地“说”给考官听,切忌“背诵”式介绍;(6)考生不得透漏个人身份信息。

(二)编讲故事

1、考核目标

(1)考查考生设置情节的能力;(2)考查考生塑造人物的能力;(3)考查考生通过环境描写来烘托主题的能力。

2、考试形式(1)面试;

(2)现场抽题依据三个关键词来串联故事,关键词一般为名词;(3)总时间5分钟,准备时间不超过2分钟,考试时间不超过3分钟。

3、考试要求

(1)关键词运用恰当,不能被简单地设置为一个“道具”;(2)确定一个好的主题;(3)内容具有较强的原创性;

(4)设置人物和情节,有一定的矛盾冲突,具有较强的故事性;(5)所讲故事应遵循基本的生活逻辑;(6)注意故事的节奏和张力;

(7)要有良好的语言组织能力,用适合情境的语言来表达;(8)由于考试时间限制,主考有权要求考生停止回答。

(三)回答考官提问

1、考核目标

重点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如专业知识的积累程度,对艺术的感悟能力,考生的气质、应变能力、心理素质等。

2、考试形式(1)面试;

(2)时间不超过2分钟。

3、考试要求(1)有问必答;

(2)考生应该有较强的思辨能力;(3)有较强的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4)回答问题应简练、清晰、流畅;

篇3:2024年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音乐学类专业统一考试大纲

第Ⅰ卷

第一部分 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同全国新课标卷听力

第二部 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 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同全国新课标卷

第二节 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1.5分。满分30分)

同全国新课标卷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共20 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 B, 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且卡上将该项涂黑。

A、B两篇阅读同全国新课标卷B、C两篇阅读

C

Last night I was driving from Harrisburg to Lewisburg,a distance of about eighty miles. It was late. Several times I got stuck behind a slow-moving truck on a narrow road with a solid white line on my left, and I became increasingly impatient.

At one point along an open road, I came to a crossing with a traffic light. I was alone on the road by now, but as I drove near the light, it turned red and I made a stop. I looked left, right and behind me. Nothing. Not a car, no suggestion of car lamps, but there I sat, waiting for the light to change, the only human being for at least a mile in any direction.

I started wondering why I refused to run the light. I was not afraid of being caught, because there was clearly no policeman around. and there certainly would have been no danger in going through it.

Much later that night, the question of why I’d stopped for that light came back to me. I think I stopped because it’s part of a contract(契约) we all have with each other. It’s not only the law, but it is an agreement we have, and we trust each other to honor it: we don’t go through red lights.

Trust is our first inclination(倾向). Doubting others does not seem to be natural to us. The whole construction of our society depends on mutual(相互) trust, not distrust. We do what we say we’ll do; we show up when we say we’ll show up; and we pay when we say we’ll pay. We trust each other in these matters, and we’re angry or disappointed with the person or organization that breaks the trust we have in them.

I was so proud of myself for stopping for the red light that night.

63. Why did the author get impatient while driving?

A. He was lonely on the road.

B. He was slowed down by a truck.

C. He got tired of driving too long.

D. He came across too many traffic lights.

64. What was the author’s immediate action when the traffic light turned red?

A. Stopping still.

B. Driving through it.

C. Looking around for other cars.

D. Checking out for traffic police.

65. The event made the author strongly believe that _________________.

A. traffic rules may be unnecessary

B. doubting others is human nature

C. patience is important to drivers

D. a society needs mutual trust

66. Why was the author proud of himself?

A. He kept his promise.

B. He held back his anger.

C. He followed his inclination.

D. He made a right decision.

D篇同全国新课标卷D篇阅读

E篇同全国新课标卷A篇阅读

第Ⅱ卷

第四部分 写作(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 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此题要求改正所给短文中的错误。对标有题号的每一行作出判断:如无错误。在该行右边板线上画一个勾(√):如有错误(每行只有一个错误),则按下列情况改正:

该行多一个词: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在该行右边横线上写出该词,并也用斜线划掉。

该行缺一个词:在缺词处加一个缺字符号(∧),在该行右边横线上写出该加的词。

该行错一个词: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在该行右边横线上写出改正后的词。

注意:原行没有错的不要改。

Every one of us can make a great efforts to76. _________________

cut off the use of energy in our country. To begin with, all77. _________________

of us can start reducing to the use of oil by driving only78. _________________

when we have a real need. That won’t be easy ,I know, 79. _________________

but we have to start anywhere. What’s more, we can go to80. _________________

work by bike once and twice a week, and we can also buy81. _________________

smaller cars that burn less oil. Other way is to watch our82. _________________

everyday use of water and electric at home. For example,83. _________________

how many times have you walked out of a room and leave the84. _________________

lights or television when no one else was there?85. 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 书面表达(满分25分)

篇4:2024年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音乐学类专业统一考试大纲

甲方李作玉、李宗伟,在西陵镇芳李村有宅基一处,房屋四间,东屋两间。东邻银行,西邻李宗生,南邻李作安,北邻大街。因我不在家,交于乙方李百正管理。乙方只有使用权,无所有权,即无转让、买卖等其他权力。立字为证,本公约一式三份,即日起生效。甲方:

乙方:

见证人:

篇5:2024年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音乐学类专业统一考试大纲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数学试题(文史类)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全集U={1,2,3,4,5,6},集合P={1,3,5},Q={1,2,4},则=()

A.{1}

B.{3,5}

C.{1,2,4,6}

D.{1,2,3,4,5}

【答案】C

考点:补集的运算.【易错点睛】解本题时要看清楚是求“”还是求“”,否则很容易出现错误;一定要注意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防止出现错误.

2.已知互相垂直的平面交于直线l.若直线m,n满足m∥α,n⊥β,则()

A.m∥l

B.m∥n

C.n⊥l

D.m⊥n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知,.故选C.

考点:线面位置关系.【思路点睛】解决这类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问题,一般是借助长方体(或正方体),能形象直观地看出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

3.函数y=sinx2的图象是()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为偶函数,所以它的图象关于轴对称,排除A、C选项;当,即时,排除B选项,故选D.考点:三角函数图象.【方法点睛】给定函数的解析式识别图象,一般从五个方面排除、筛选错误或正确的选项:(1)从函数的定义域,判断图象左右的位置,从函数的值域,判断图象的上下位置;(2)从函数的单调性,判断图象的变化趋势;(3)从函数的奇偶性,判断图象的对称性;(4)从函数的周期性,判断函数的循环往复;(5)从特殊点出发,排除不符合要求的选项.4.若平面区域

夹在两条斜率为1的平行直线之间,则这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的最

小值是()

A.B.C.D.【答案】B

考点:线性规划.【思路点睛】先根据不等式组画出可行域,再根据可行域的特点确定取得最值的最优解,代入计算.画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时要注意通过特殊点验证,防止出现错误.

5.已知a,b>0,且a≠1,b≠1,若,则()

A.B.C.D.【答案】D

考点:对数函数的性质.【易错点睛】在解不等式时,一定要注意对分为和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否则很容易出现错误.

6.已知函数f(x)=x2+bx,则“b<0”是“f(f(x))的最小值与f(x)的最小值相等”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知,最小值为.令,则,当时,的最小值为,所以“”能推出“的最小值与的最小值相等”;

当时,的最小值为0,的最小值也为0,所以“的最小值与的最小值相等”不能推出“”.故选A.

考点:充分必要条件.【方法点睛】解题时一定要注意时,是的充分条件,是的必要条件,否则很容易出现错误.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即判断命题的真假,在解题中可以根据原命题与其逆否命题进行等价转化.

7.已知函数满足:且.()

A.若,则

B.若,则

C.若,则

D.若,则

【答案】B

考点:函数的奇偶性.【思路点睛】先由已知条件可得的解析式,再由的解析式判断的奇偶性,进而对选项逐个进行排除.

8.如图,点列分别在某锐角的两边上,且,.(P≠Q表示点P与Q不重合)若,为的面积,则()

A.是等差数列

B.是等差数列

C.是等差数列

D.是等差数列

【答案】A

【解析】

考点:新定义题、三角形面积公式.【思路点睛】先求出的高,再求出和的面积和,进而根据等差数列的定义可得为定值,即可得是等差数列.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多空题每题6分,单空题每题4分,共36分.)

9.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______cm2,体积是______cm3.【答案】80;40.

【解析】

试题分析:由三视图知该组合体是一个长方体上面放置了一个小正方体,.

考点:三视图.【方法点睛】解决由三视图求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问题,一般是先根据三视图确定该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再准确利用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公式计算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10.已知,方程表示圆,则圆心坐标是_____,半径是

______.【答案】;5.

考点:圆的标准方程.【易错点睛】由方程表示圆可得的方程,解得的值,一定要注意检验的值是否符合题意,否则很容易出现错误.

11.已知,则______,______.

【答案】;1.

【解析】

试题分析:,所以

考点:三角恒等变换.【思路点睛】解答本题时先用降幂公式化简,再用辅助角公式化简,进而对照可得和.

12.设函数f(x)=x3+3x2+1.已知a≠0,且f(x)–f(a)=(x–b)(x–a)2,x∈R,则实数a=_____,b=______.

【答案】-2;1.]

【解析】

试题分析:,所以,解得.

考点:函数解析式.【思路点睛】先计算,再将展开,进而对照系数可得含有,的方程组,解方程组可得和的值.

13.设双曲线x2–=1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若点P在双曲线上,且△F1PF2为锐角三角形,则|PF1|+|PF2|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答案】.

考点:双曲线的几何性质.【思路点睛】先由对称性可设点在右支上,进而可得和,再由为锐角三角形可得,进而可得的不等式,解不等式可得的取值范围.

14.如图,已知平面四边形ABCD,AB=BC=3,CD=1,AD=,∠ADC=90°.沿直线AC将△ACD翻折

成△,直线AC与所成角的余弦的最大值是______.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设直线与所成角为.

设是中点,由已知得,如图,以为轴,为轴,过与平面垂直的直线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由,,作于,翻折过程中,始终与垂直,则,因此可设,则,与平行的单位向量为,所以=,所以时,取最大值.

考点:异面直线所成角.【思路点睛】先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再计算与平行的单位向量和,进而可得直线与所成角的余弦值,最后利用三角函数的性质可得直线与所成角的余弦值的最大值.

15.已知平面向量a,b,|a|=1,|b|=2,a·b=1.若e为平面单位向量,则|a·e|+|b·e|的最大

值是______.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由已知得,不妨取,设,则,取等号时与同号.

所以,(其中,取为锐角).

显然

易知当时,取最大值1,此时为锐角,同为正,因此上述不等式中等号能同时取到.故所求最大值为.

考点: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和模.【思路点睛】先设,和的坐标,再将转化为三角函数,进而用辅助角公式将三角函数进行化简,最后用三角函数的性质可得三角函数的最大值,进而可得的最大值.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本题满分14分)在△ABC中,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b+c=2acos

B.

(Ⅰ)证明:A=2B;

(Ⅱ)若cos

B=,求cos

C的值.

【答案】(I)证明见解析;(II).因此,(舍去)或,所以,.(II)由,得,故,.考点:三角函数及其变换、正弦和余弦定理.【思路点睛】(I)用正弦定理将边转化为角,进而用两角和的正弦公式转化为含有,的式子,根据角的范围可证;(II)先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及二倍角公式可得,进而可得和,再用两角和的余弦公式可得.

17.(本题满分15分)设数列{}的前项和为.已知=4,=2+1,.(I)求通项公式;

(II)求数列{}的前项和.【答案】(I);(II).考点:等差、等比数列的基础知识.【方法点睛】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1)错位相减法:形如数列的求和,其中是等差数列,是等比数列;(2)裂项法:形如数列或的求和,其中,是关于的一次函数;(3)分组法:数列的通项公式可分解为几个容易求和的部分.

18.(本题满分15分)如图,在三棱台ABC-DEF中,平面BCFE⊥平面ABC,∠ACB=90°,BE=EF=FC=1,BC=2,AC=3.(I)求证:BF⊥平面ACFD;

(II)求直线BD与平面ACFD所成角的余弦值.【答案】(I)证明见解析;(II).【解析】

试题分析:(I)先证,再证,进而可证平面;(II)先找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再在中计算,即可得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余弦值.

试题解析:(I)延长相交于一点,如图所示,因为平面平面,且,所以

考点:空间点、线、面位置关系、线面角.【方法点睛】解题时一定要注意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范围,否则很容易出现错误.证明线面垂直的关键是证明线线垂直,证明线线垂直常用的方法是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和菱形、正方形的对角线.

19.(本题满分15分)如图,设抛物线的焦点为F,抛物线上的点A到y轴的距

离等于|AF|-1.(I)求p的值;

(II)若直线AF交抛物线于另一点B,过B与x轴平行的直线和过F与AB垂直的直线交于点N,AN与x[轴交于点M.求M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答案】(I);(II).设M(m,0),由A,M,N三点共线得:,于是,经检验,m<0或m>2满足题意.综上,点M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是.考点:抛物线的几何性质、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思路点睛】(I)当题目中出现抛物线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时,一般会想到转化为抛物线上的点到准线的距离.解答本题时转化为抛物线上的点到准线的距离,进而可得点到轴的距离;(II)通过联立方程组可得点的坐标,进而可得点的坐标,再利用,三点共线可得用含有的式子表示,进而可得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20.(本题满分15分)设函数=,.证明:

(I);

篇6:2024年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音乐学类专业统一考试大纲

一、现代文阅读(9分,第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准确的。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段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簪献曲”或者“瞍赋”、“矇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段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和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晨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将仲子》本来是一首爱情诗歌,这当中有“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的话,是说女的爱着男的,又怕旁人说闲话;子晨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

三百篇到了孔子的时代,由于新声代替古乐,造成了诗与乐的分家,诗也就由乐歌逐 渐变为纯粹的语言艺术了,“赋诗”、“献曲”也不大见到了。诗三百篇在社会上的实际用途缩小了,封建士大夫就逐渐把诗的意义和封建教化的原则联系起来。比如公孙丑问《伐檀》诗中,为什么君子不耕而食?孟子回答道:“国君用了他,就得到安富尊荣;子弟信从他,就学会孝悌忠信。君子不劳而食,还有谁比他功劳更大呢?”封建统治阶级就是这样“以意逆志”,最后把诗尊为“经”。直到五四运动以后,这部伟大的诗集才冲开了各种乌烟瘴气,在思想和艺术上放射出夺目的光辉。

(摘编自中华书局“知识丛书”金开诚《诗经》)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意,但是封建统治阶级却把它尊为经典,用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B在春秋中叶以前,诗三百篇曾经作为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成为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的一部分仪式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C所谓“献诗陈志”,一种情况是指卿士通过贡献诗歌,向国君或同僚陈述自己的心意,以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D.在古籍记载中,卿士“献诗”经常和“瞽献曲”、“矇诵”等一起出现,是因为卿士做诗以后,总是通过乐工的演唱来呈献。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C】

A.宋国人民讥笑败军之将华元的诗歌,也是用来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所以从性质上说,跟卿士的“献诗陈志”没有什么不同。

B.古人在“赋诗言志”时所言的志,往往不为原诗所具有,而是赋诗者采用断章取义的办法法,寄托在诗中某些句子之上的。

C.子展借用《诗经·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一句话,他的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词令人担心,请晋侯不要听信。

D.到孔子时代,新音乐逐渐兴起,古乐逐渐失传,由此造成诗与乐分家,《诗经》也就变成纯粹的语言文学作品,而与音乐无关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在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的政治、外交和其他社会生活中,《诗经》被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往往能收到平常语言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B.上古时候,人民群众的作品如果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就可能进入诗三百篇中,不然则仍然是没有曲调的“徒歌”。

C.古人在“赋诗言志”时采用的都是现成的诗篇,其含意大家都清楚,所以能够通过诗歌的来回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

D.孟子解释《伐檀》说,君子使国君得到安富尊荣,使子弟学会孝悌忠信,所以君子可以不劳而食。这就曲解了《诗经》的原意。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成4~7题。

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武选登第,为河东从事。经略使韩缜语之曰:“君奇士也,他日当据吾坐。”为府州、火山军巡检。辽人常越境而汲,灌亲申画界堠,遏其来,忿而举兵犯我。灌迎高射之,发辄中,或著崖石皆没镞,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后三十年,契丹萧太师与灌会,道曩事,数何巡检神射,灌曰:“即灌是也。”萧矍然起拜。为河东将,与夏人遇,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羌惧而引却。张康国荐于徽宗,召对,问西北边事,以笏画御榻,指坐衣花纹为形势。帝曰:“敌在吾目中矣。” 提点河东刑狱,迁西上阁门使、领威州刺史、知沧州。以治城鄣功,转引进使。诏运粟三十万石于并塞三州,灌言:“水浅不胜舟,陆当用车八千乘,沿边方登麦,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奏上,报可。未几,知岷州,引邈川水溉间田千顷,湟人号广利渠。徙河州,复守岷,提举熙河兰湟弓箭手。入言:“若先葺渠引水,使田不病旱,则人乐应募,而射士之额足矣。”从之。甫半岁,得善田二万六千顷,募士七千四百人,为他路最。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再发则否。客曰:“太尉不能耶?”曰:“非也,以礼让客耳。”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迁步军都虞候。金师南下,悉出禁旅付梁方平守黎阳。靖康元年正月二日,次滑州,方平南奔,灌亦望风迎溃。黄河南岸无一人御敌,金师遂直叩京城。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背城拒战凡三日,被创,没于阵,年六十二。(节选自《宋史·何灌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A.辽人常越境而汲

汲:取水。

B.灌迎高射之,发辄中

迎:面对。

C.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

敛:躲藏。Spark100.com

D.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

彻:穿透。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何灌行事有成的一组是(3分)

【D】

①灌亲申画界堠,遏其来

②或著崖石皆没镞

③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

④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

⑤得善田二万六千顷

⑥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傍远村。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8.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答: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经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9.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

答: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

③写哀景抒哀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三、文史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血的故事 林海音

南腔北调的夏夜乘凉会,一直聊到月上中天,还没有散去的意思。

大家被彭先生的故事迷住了。

彭先生是张医师的朋友。张医师最近常鼓励大家去验血型。大家都没有动过大手术,对于血的一切不够亲切。

今晚又谈到了血型。这位彭先生说,作为现代的国民,血型不可不验,而且它或许还有意想不到的妙用呢!

这时,钱太太开腔了:“干脆说罢,我就怕验出是AB型的!”

钱太太所以这么说,实在也怪张医师,他曾说AB型是不祥之兆。

“我丈母娘就是AB型的。”这时,彭先生忽然冒出来这么一句话。钱太太“咯”地笑了:“还管丈母娘的血型呢!”

张医师紧接着说:“提到彭先生的丈母娘,你们别笑,这里还有段恋爱悲喜剧呢!倒是可以请彭先生讲给你们听。”

“谈起来,是五年前的事了,”彭先生躺在藤椅上,仰着头,喷着烟,微笑着,他倒真是在做甜蜜的回忆呢!“那时秀鸾在秘书室做打字员,天天从我办公桌的窗前经过。”

“你就拿眼盯着看!”有人插嘴。

“不错,我盯着她那会说话的眼睛,淘气的鼻子,甜蜜的小嘴儿„„”

“结果认识了没有?”

“我们当然有机会认识啦!日子一久,我们就坠入情网了,互订终身。热带的小姐,实在另有她们可爱之处。”

“台湾小姐?”到这时大家才知道是位台湾小姐。

“糟糕的就在秀鸾是台湾小姐。”彭先生接着说。

“我知道,一定是聘金的问题。”有人说。

彭先生悠然地吸着烟,摇摇头:“是我那位老丈人的问题!”

“我那老丈人真是铁打的心肠,任凭秀鸾怎么哀求,就是不许她嫁给我。”

“他认准了‘外省郎’没好的。秀鸾跟她爸说,如果不答应,她宁可去死。老头子也说,你要嫁给那小子,我只当你死了。结果,秀鸾还是投进了我的怀抱。”

“但是关于你丈母娘的AB型呢?”这时钱太太又想起了这件事。

大家笑起来了,彭先生接着讲:

“我是很乐观的,我总以为我们结婚以后,一定会把我们翁婿之间的关系慢慢调整过来。可是一年下来,我的愿望始终就没实现,有时看着秀鸾挺着大肚子进去,就让我风里雨里站在门口,我真想冲进去。可是我心疼秀鸾,到底还是忍住了。”

“真惨!”林太太不胜唏嘘。

“倒是我那丈母娘会偷偷出来塞给我点心什么的。”

“有一天我独个儿上了老丈人家的门儿喽!”

“好大胆子!”有位先生插嘴。

“你以为我上门找打架哪,我是报告秀鸾入院待产的消息去了。大胖儿子生下了,算是又见了一代,可是我们的情形并未见好转,老丈人在他女儿面前连半个字都没问过我。”

“迭格【注】老泰山凶得来!”

“硬是要不得!”

“有一天,”这段回忆大概很有趣,彭先生自己也未语先笑了,“秀鸾匆匆忙忙回来了,慌慌张张地说:‘爸爸病了!’‘什么病呀?’‘肠子!肠子要剪断!快走。!唉!我那铁石心肠的老丈人呀!也有一天柔肠寸断了!”

大家听到这里哄然大笑。林太太说:“彭先生,你解恨了,是不是?”

“不敢!”彭先生虽然这么说,可是仍然可以看出他的轻松。“秀鸾说爸爸需要输血,但秀鸾是A型,小舅子是B型,丈母娘是AB型„„”

“他们都不能给病人输血,买血要五百块钱100CC,共需300CC一千五,秀鸾母女在着急。我对秀鸾说:‘这样说来,你爸爸是O血型的喽?’秀鸾点点头。我说:‘你何必着急呢!现成的大血人在这儿哪!我也是O型的呀!’

“第二天,我那干巴巴的老丈人,一把拉住我的手,‘你金家伙!你金家伙,’„„”

“你金家伙?是日本话,还是骂人的话?”

“‘你金家伙’,台湾话‘你真正好’也!我们爷儿俩的手紧紧地握着,两股热血交流,一切嫌隙都被血般的事实给溶化了!彭先生说到这里,向张医师挤了一下眼,微笑着,“所以,我要奉劝诸位,血型不可不验,它实在有意想不到的妙用!”

故事讲完了,大家觉得非常有趣,林先生首先说:“血型不可不验,明天就去验。张医师,先给我挂个号。”

“对!对!血型不可不验。”大家同声地说。

(有删改)【注】迭格:吴方言,意为“这个”。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张医师紧接过彭先生的话,让彭先生讲述自己的恋爱悲喜剧,因为他事先知道彭先生

的爱情故事很是生动曲折。

B.台湾姑娘秀鸾与彭先生相爱,却遭到了她父亲的反对。为了捍卫爱情,她不惜牺牲亲

情,以至于以死抗争。

C“铁石心肠”的老丈人有一天“柔肠寸断”,这是他改变对女婿态度的起因,而这一情节

设计是作者的匠心所在。Spark100.com

D.这篇小说借助人物之间的对话,讲述了一个与血型有些关系的婚恋故事;巧妙地传达

了作品的内在意蕴。

E.这篇小说的内容是关于南腔北调的外省人在台湾的爱情故事。小说带有浓郁的台湾风情,文笔诙谐而又细腻。

答C给3分,答D给2分,答B给1分;答A、E不给分。

(2)小说一开始就写乘凉会上“南腔北调”,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答:①表明乘凉会上的人们的外省人身份;②提示小说主题的解读路径;③照应下文出现的各种方言。

(3)“外省郎”彭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答:①有担当,明大义:在老丈人危难时,以亲情、和睦为重,不计前嫌,施以援手,最终赢得信任;②执著隐忍;面对老丈人的排斥:不轻言放弃,不莽撞行事,捍卫了自己的爱情;③幽默乐观:说话风趣,与人为善,遇事能有良好的心态。(4)小说的题目是“血的故事”,但主要内容是围绕血型而展开的,如果以“血型的故事”为题,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8分)答:观点一:以“血型的故事”为题不合适。①“血”这个词可让人联想到“血脉”、“血缘”、“血性”等多种含义,如果以“血型的故事”为题,题意就显得单一了;②外省人和台湾人血脉同源,这是“血般的故事” ③彭先生的恋爱故事,实质上折射了外省人与台湾人之间的冲突与融合问题,小说表达了中华民族血浓于水,应该“一家亲”的主题。

观点二:以“血型的故事”为题合适。

①“血”有类型之别,而语言有“南腔北调”之分,以“血型的故事”为题,可彰显作者的巧思;②小说的主要内容是围绕血型而展开的,以“血型的故事”为题;可与内容更吻合;③可显示“验血型”在文中的重要性,也与中华民族血浓于水,应该“一家亲”的主题不相冲突。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下笔不觉师造化

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隐居的时期。这并不是纯粹的巧合,无需应酬杂务的宁静生活可以让他深思内省,促使画作和自然风景、隐居生活进一步契合。池阳湖画风之变是一次突变,源自他对江湖水光天色的写生,也来自他蓄积已久的思考,还来自苦涩现实对他心灵的影响。其弟子王伯敏多年后还难忘他老师的教诲:“读书的人,要甘于寂寞。寂寞能安定,定则心静,静则心清,清则心明,明则明白一切事理。作画,墨是黑的,只要眼明心清,便能悟出知白守黑的道理,画便猛进。”

1929年的一件盛事是教育部在上海举办的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南北国画家都参加。此时在上海美专任教的黄宾虹参加了展出工作,并发表了评介文章《美展国画谈》。文章提倡士大夫的逸品画格,以为不必求悦于人,人不知而不愠,才是真画者;还以为当时沪上流行的一种是细谨、工于涂泽的媚人习气,另一种是自矜才气、沦于放诞的欺人画风,以浮滑为潇洒、以轻软为秀润,真画者反不合时宜。他希望画者能坚持避俗趋雅的操守,力求华滋浑厚的画风,不要因一时俗世弃取而改变。

对金钱的开通看法和潇洒追求,有过极高的润格,也卖商品画,出手阔绰。不同的人生态度最终体现在他们的画中,黄宾虹的画是典型的恪守传统的雅正的士夫画,张大千的画则有趋向民间、时尚的意趣。两人都是一代宗师,只是在境界上和被认可的领域不同而已。

(摘编自吴晶《画之大者——黄宾虹传》)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针对当时沪上流行的细谨、涂泽的媚人习气和自矜才气、沦于放诞的欺人画风,黄宾

虹推崇细腻、轻软的逸品画格,倡导做“真画者”。

B.由于我国书法、文字、金石、绘画同源异流,道归于一,要研究中国书法、绘画的笔法意

蕴,就只能从上古时期的甲骨、古玉、铜器人手。

C.书画家常能从观察自然中领悟到艺术的真谛,如由雨后看车行泥沼悟得笔法的疾徐粘脱,由石的阴阻向背、树的交互参差悟出笔法的变化。

D.张大千有着深厚的艺术修养,模仿的水平也极为高超,以至于他仿作的石涛画,甚至瞒过了当时的书画大行家罗振玉等人。

E.本文通过记述黄宾虹博采众长、学习绘画的艰苦历程,描写了他在中国绘画艺术上的理论创见与突出成就,为我们展示了一位艺术家的感人形象。答C给3分,答D给2分,答B给1分;答A、E不给分。

(2)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的隐居时期。这是什么原因?请简要分析。(6分)答:①减少应酬杂务,生活清净,便于深思内省和作画;②对江湖水光天色的写生使他的画风发生了突变;③安定生活使他眼明心清,能够悟出知白守黑的道理,画艺猛进。(3)黄宾虹作画时为什么要把金石拓本摆在案头?请简要分析。(6分)

答:①从金石文字的点画结构中,他受到绘画笔法与章法布置方面的启发;②从金石拓本认识到书画同源,悟出画艺回归造化的路径。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D】

A.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促使知识分子自觉自愿又步履维艰地开始了

从器物技术到思想文化的现代性追求。

B.经过长达两个星期的鏖战,本届世界锦标赛最终尘埃落定,中国队在赛程极其不利

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获得冠军。

C.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总是合天地之灵气,妙手偶得,据说《蓝色多瑙河》就是作者在用

餐时灵感一来随手写在袖口上的。

D.碳排放过量会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不设法加以遏制,必然会威胁 人类生存,全球性大灾难指日可待。

14.下列各句中,没有病句的一句是(3分)【A】

A.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课题。

B.为了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为旅客创造和谐的候车环境、快乐的人性化服务。

C.这种感冒新药经过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开封等地医院的400多个病例中临床试用,80%反映确实有疗效。

D.校庆在即,学校要求全体师生注重礼仪,热情待客,以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C】

我国是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才能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增强消费安全感。①强化执法措施,严惩违法犯罪分子

②食品产业涉及环节多,哪一环出现漏洞都会给食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③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④坚决淘汰劣质企业,以震慑所有企业使之不敢越雷池半步

⑤保障食品安全需要生产经营者诚信自律,更需要严格的法律制度约束和有效监管

⑥因此,必须保持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态势,及时消除各环节的隐患 A.②⑥①③④⑤

B.②⑤⑥①④③

C.⑤②⑥③①④

D.⑤⑥②④③①

16.把下面这个长句改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5分)

巴黎之行让我对法国作家和诗人维克多·雨果为建立法国文学创作者的著作权保护机构——法国文学家协会所做的工作,为促成制定保护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国际公约——伯尔尼公约做出的杰出贡献有了更深的了解。

答:巴黎之行让我对法国作家和诗人维克多·雨果有了更深的了解。他在著作权保护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促成了法国文学创作者的著作权保护机构——法国文学家协会的建立,促成了保护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国际公约——伯尔尼公约的制定。

17.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平凡是泥土,孕育着收获,只要你肯耕耘;平凡是苗圃,孕育着烂漫,只要你肯浇灌;平凡是细流,孕育着浩瀚,只要你肯积聚。答案略。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最近公布了21世纪全球十大新闻,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的崛起排在第一位,是新世纪的最大新闻。该所跟踪全球75万家主要纸媒体、电子媒体和互联 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关中国崛起的新闻已经播发了3亿次。

对于中国的巨大变化,其中最值得展示的突出变化又是什么呢?据《中国青年报》和新 浪网对中国公众的调查,得票率依次是“经济成就”、“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化进程”、“开放程度”。

上一篇:最实用的消防知识培训下一篇:单位文件泄密整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