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矿山治理申请

2024-05-07

废弃矿山治理申请(共8篇)

篇1:废弃矿山治理申请

解放思想开拓创新

全面推进矿山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工作

新沂市位于徐州、淮安、连云港、临沂、宿迁五市中心位置,面积1586多平方公里,人口97万。近年来,我局在省厅和徐州市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江苏省《关于加快生态省建设的决定》等法律法规及有关文件的精神,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求真务实的态度,落实矿山环境整治的各项措施,全面推进矿山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工作。

一、切实加强领导,努力营造矿山环境治理的良好氛围。

近年来,我们高度重视矿山环境治理工作,多次召开会议进行研究部署。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专门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的矿山环境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矿山环境治理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落实工作。二是加大宣传教育。通过召开动员会、印发宣传资料等方式,广泛宣传开展矿山环境治理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取得他们的支持。同时,在全市大力加强宣传矿山环境整治力度,积极争取市人大、政府的支持和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从而形成了以政府部门为核心,各项政策措施为保证,全社会共同关心和支持矿山生态环境的保护的良好氛围。

二、强化机制管理,建立考核监督机制

建立矿山环境整治目标责任制,加强督促检查和目标考核。局矿山地质环境整治领导小组认真落实省厅制定的以露采矿山为主的环境整治技术要求、标准和项目管理办法,在省厅和徐州市国土局的领导下,坚持从实际出发,结合矿山环境治理项目,认真制订具体实施意见,合理制定露采矿山环境整治实施计划,督促矿山环境整治项目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的实施。

三、不断开拓创新,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一是认真落实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强废弃矿山环境整治的意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确保政策的连续性,在充分利用地方财政投资的基础上,不懈努力,最大限度地争取中央财政及省财政的资金扶持。2006年我们争取国家财政补贴资金200万元,今年我们通过努力又争取省财政补贴100万元。二是为加速我市的矿山环境整治,依据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下发了《江苏省省级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使用管理办法》,项目的实施以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取得为前提,以打造“矿山环境整治精品工程”为目标,实现以最低的投入取得最佳治理效果。

四、精心组织,狠抓项目实施的监督管理

在矿山环境整治工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精心组织,严格把关。一是加强对矿山环境整治工程的组织实施管理。废弃露采矿山的环境整治,从源头入手,选择具备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乙级及以上资质、理论与实践经验兼备的单位编制项目可研报告、整治规划设计、工程设计方案与实施方案。同时项目施工单位的选择必须是具有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乙级及以上资质,具有强大的技术支撑和良好的矿山环境治理的业绩,从而保证项目的实施达到预期的目标和理想的治理效果。

二是整治工程项目实施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工程项目实行公开招投标、坚持保证金制度、工程监理制度、工程验收制度。由市国土资源局负责项目实施的指导、检查和监督管理。同时,建立矿山环境治理专项资金,切实加强整治经费的使用管理和监督,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资金使用情况的专项检查,追踪绩效,自觉接受财政、审计、纪委、监察等部门的监督检查。

五、夯实基础,提高我市矿山环境整治建设水平。

目前,我市已圆满地完成了马陵山废弃露采矿山的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我市的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规划,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履行矿山环境保护职能。矿山环境整治要突出科技和现代化的建设水平,要十分注重与周边的生态环境相协调。注重开展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技术特别是露采矿山治理技术的研究,确保治理成效显著的同时,努力降低治理成本,推动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科技创新和发展。

为注重开展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技术特别是露采矿山治理技术的研究,我局充分发挥主动性和能动性,通过整合社会力量,2007年,完成了省厅下达的《江苏省关闭露采矿山生态治理方法研究》课

题,并与2007年8月17日通过了省厅组织的专家组的评审验收,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并引起了相关部门的关注。

该课题的完成,提高了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技术水平,从而更好地推动了矿山环境整治工作的发展。

六、抓好当前,立足将来,矿山环境治理再上新台阶

近年来,我市矿山环境保护和整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矿山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工作逐步走向正规,强化了矿山环境保护与整治的基础调查,积极推进了以露采矿山为主的矿山环境整治,以“马陵山废弃露采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实施项目为起点,盘活了马陵山风景区内的矿山废弃地,通过一年的整治,上级领导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重点区域——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马陵山的采石宕口环境整治取得了较好效果,重现了绿色生机,为该区的旅游规划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该项目于2007年4月由省国土资源厅和徐州市国土局组织相关专家对该工程进行竣工验收,工程质量评为优良。为新沂市乃至徐州市露采矿山的地质环境治理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今年,在省厅和徐州市国土资源局的领导、关心和支持下,通过全局上下的共同努力,目前,马陵山陆庄露采矿山环境整治项目已进入实施阶段。该项目虽然得到省厅一定的资金扶持,但要想圆满完成该项目,达到预期的目标和良好的治理效果,还存在较大的难度。根据该项目的实际情况结合项目投资实际,对该项目将进行分期实施,同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吸取以往工程的成功经验与教训。通过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不断创新,运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力争

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综合效益,使矿山环境治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七、发挥“品牌工程”效应,加强宣传,推进矿山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工作

矿山环境整治工程的实施是一项涉及多部门、多专业的生态恢复和治理工作。必须善于总结废弃矿山土地资源综合利用政策、矿山治理类型优化模式等矿山环境整治工程实施中的经验,通过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增强全社会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全面推进我市矿山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工作。

总之,近年来我局的矿山环境整治工作在省厅和徐州市局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指导和支持下,精心实施,有序整治,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对照有关标准和要求,尚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整治力度有待加大,整治投入资金有待多元化等等。对此,我们将采取积极措施予以解决。我们决心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认真学习借鉴兄弟单位的好经验和好做法,全面深化矿山环境整治工作,为建设生态矿山而奋斗。

篇2:废弃矿山治理申请

关于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的分析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各种原材料的需求迅猛增长,促进了矿产资源大规模的`开发.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有力保障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相当程度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引发出不少环境问题.环境保护越来越引起党、国家和人民重视,公众环境意识空前浓厚,迫切要求生态环境整治,再现优美和谐的大自然景观.作 者:赵艳蓉 作者单位:铁力市国土资源局,铁力,152500期 刊:活力 Journal:HUOLI年,卷(期):2010,“”(8)分类号:X7关键词:废弃矿山 地址环境治理 必然性

篇3:黑河市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浅析

1 黑河市开展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必要性

1.1 开展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黑河地处大小兴安岭交界地区, 铜多金属、煤炭及普通建筑石料资源相对丰富, 改革开放初期, 煤碳、砂金等小矿遍地开花。20世纪90年代初至21世纪, 矿山企业曾达到200多个, 对发展地方经济功不可没,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当资源耗尽或由于其它原因矿山关停后, 这些地区的经济急转直下, 有的至今还未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开展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是将矿纳入循环经济体系, 对上述关矿地区提供资金、技术、信息、政策等援助, 如通过对废弃矿地的地貌进行合理改造, 使其宜建则建、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渔则渔、宜景则景, 为这些地区的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

1.2 开展矿山治理是黑河市严峻的用地形势的需要。

近年来, 经济迅猛发展, 耕地和建设用地之间矛盾异常突出, 且今后几年的用地形势依然极为严峻。而目前全市共有废弃矿山100多个, 占用土地约1000万平方米, 但由于各种原因, 有80%左右处于荒废或闲置状态, 开展矿山治理可将这些已被破坏且荒废的土地进行复垦或生态重建, 使其恢复生产功能, 发挥应有的使用价值,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用地压力, 对黑河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部分土地如何有效开发和利用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黑河市国土资源局也已着手编制相关规划。所以说, 矿山治理不仅是环境问题, 同时也是土地问题, 它是衔接矿产资源利用和土地资源利用的重要环节。

2 黑河市当前矿山治理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2.1 剩余矿山治理难度越来越大。

黑河市从2008年起开始正式启动废弃矿山治理工作以来, 经过5年多的实践, 已治理矿山5个, 开了一个好头, 但后面的路任重而道远。因为在过去法律、法规不健全的情况下, 矿业主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通常采用乱挖乱掘的方式开采, 既不安全也给现在的复绿造成了极大的障碍。目前已治理的5个矿山应该说都是其中较易恢复且立地条件相对较好的, 剩下的矿山有相当一部分地质条件复杂, 危险性高, 无快速有效的复绿技术可以运用。

2.2 治理融资渠道不畅。

治理资金不足是阻碍黑河市废弃治理治理推进的最主要困难之一, 2013年底, 全市已累计投入治理资金近亿元, 其中大部分是政府投入, 其它渠道很少。上述数据表明, 黑河市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治理仍以政府投资为主, 对此, 各级政府都感觉到巨大的经济压力, 若不是每年的政府考核, 此项工作早已偃旗息鼓。但与此同时, 不少民营和外资企业对废弃矿山治理和废弃矿地的重建有较浓厚的兴趣, 苦于没有相关的政策, 民间资本很难涉足这一领域。

3 原因分析

3.1 矿山治理的经济效益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在谈到废弃矿山治理的益处时, 往往是改善视觉效果、防止水土流失、消除地质灾害安全隐患等抽象利益, 并没有给治理者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 从经济学角度来说目前的矿山治理大多是经济合理性从属于生态合理性, 这也是各地治理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 要使矿山治理更深入的推广, 必须使其成为一种有利可图的生态产业, 至少在一定范围内产生经济效益。

3.2 过于注重近期复绿效果。

今年, 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程被黑河市列为生态市建设工程之一, 同时又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硬工程”越来越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一些地方为了展示工作成果, 不考虑矿山的立地条件和废弃矿区将来的用途, 盲目采用复绿见效快但成本较高的喷播工艺, 而一些简单实用又廉价的土办法如攀缘植物的上爬下挂由于见效慢而少被采用。

3.3 矿山环境管理体制问题。

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涉及环境保护、边坡稳定、植树造林、土地利用等多个领域, 这项工作的开展牵涉到国土、环保、林水、公安、安全生产等多个部门的管理职能, 由于各自的责、权、利存在交叉, 以致管理上各行其是, 没有统一标准。另外, 由于矿山治理是新生事物, 没有配套的法律、法规进行对口管理, 一些部门便用过去矿山开采的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难免有些别扭。

4 建议和对策

4.1 树立科学发展观。

倡导节约治理。我国毕竟还是发展中国家, 经济能力有限, 在财政资金如此紧张的情况下, 黑河市政府能每年安排数百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废弃矿山治理已实属不易, 因此, 笔者认为“节约治理”比“速效治理”更应倡导, 各地不应为了对付检查、考核而过分注重复绿的近期效果, 应实事求是的根据各个废弃矿山的不同条件因地制宜的制定治理方案, 能省则省。治理成本至少可降低50%以上, 大大减轻经济压力, 做到“少花钱、多办事”, 也能改变部分群众对矿山治理是“奢侈工程”的看法。

4.2 尽快建立“谁治理、谁受益”政策。

“谁破坏, 谁治理”、“谁治理, 谁受益”已喊了多年, 体现“谁破坏, 谁治理”的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制度从2008年起已在黑河市全面实施, 并于今年作了进一步完善, 基本保证了持证矿山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但引导和激励社会资金投资和参与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的优惠政策迟迟没有出台, 使一些原本可以由社会资金治理的矿山不得不由政府出资。根据黑河的特点, 废弃矿山治理后的土地用途将是投资者的兴趣所在, 因此, 我们可根据不同的用地类型制定不同的政策:废弃矿地适用于工业用地的, 治理投资者可优先获得治理后矿区土地的使用权, 出让金参考基准地价或同类地段出让地价给予一定优惠;废弃矿地适用于经营性用地的, 治理投资者可按照投资比例享受治理后土地出让的收益分配;对于矿山用地为集体土地的, 治理投资者可与土地所有权人在不违反土地利用规划的前提下合作可发利用, 收益按双方协议分享。

4.3 建立一套适合于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程的联合审批制度和审批程序。

矿山治理工程开工前通常需要办理采矿许可证、爆破许可证、林地使用手续以及编制多个方案, 而这些手续和方案又是在不同的职能部门办理和审查, 等手续办齐一半工期已经去掉了, 而治理工程又是一个季节性很强的工作, 错过时节有可能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 建议可建立一套适合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程的联合审批制度和审批程序, 力争一步到位, 缩短审批时间、提高行政效率。

4.4 成立矿山治理和废弃矿地再利用投资公司。

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面广、投入大、技术要求高, 治理工程有的需要政府无偿投入、有的需要政府给予扶持、有的可以市场化运作。建议借鉴在土地储备、整理、开发等方面的成熟经验, 成立专门从事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和废弃矿地再利用的投资机构, 一来有利于治理工作的统筹计划, 二来有利于发挥治理资金的资本作用。

摘要:本文根据黑河市实际情况, 研究了剩余矿山治理难度越来越大, 治理成本仍然偏高, 治理融资渠道不畅等问题。提出了尽快建立“谁治理、谁受益”政策, 建立一套适合于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程的联合审批制度和审批程序, 成立矿山治理和废弃矿地再利用投资公司等对策开展黑河市的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治理。

篇4:还废弃矿山绿色容颜

“像这样的绿色矿区全区已不是少数,这些绿色矿山助推了生态文明建设。”衢江区国土资源分局负责人说。

衢江区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但以往由于粗放开采,无序竞争,致使环境严重污染、地质灾害隐患多。进入新世纪以来,衢江区实施“生态立区”发展战略,关闭了多处石灰石开采点。但由于没从根本上得到治理,这些废弃矿山成了地质灾害的高发区,环境污染的重灾区。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衢江区把绿色矿山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着重突出绿色矿山建设,按照浙江省“四边三化”治理行动的要求推进;对全区矿山、废弃矿山进行全面治理再利用,科学制定生态修复方案,加快矿区生态修复,以规划引领矿区生态文明建设;建立固体废物二次利用补偿机制,集中整治矿区废弃物污染;督促企业完善废水收集处理设施,实现“三废”达标排放等;争取和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抓实采空区、塌陷区等地灾区安全隐患治理和矿区石漠化治理,抓好封山育林和工程营造林,提高矿区森林覆盖率;清理处置矿区废石、废渣,恢复林地、耕地。该区还制定了一系列财政奖励和扶持政策,鼓励矿山企业创绿。

废弃矿山综合治理意义重大

国土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支撑各行各业,影响千秋万代。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此,作为国土人,必须要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神圣的时代使命感,十分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切实提高资源利用效益,扎实推动生态建设。

衢州地处浙江西部,所属的浙闽赣交界山地为全国生态保护纲要确定的九个生态良好地区之一,生态区位十分重要。浙江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明确提出,“衢州要成为美丽浙江建设重要生态屏障。”近年来,衢州市委市政府把生态作为衢州的最大优势,把构建浙江绿色生态屏障作为特殊的政治责任,提出了“钱江源头筑屏障,一江清水送杭城”的目标要求,全力推进环境治理工作。

衢江区国土分局按照衢州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大力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用好土地整治、增减挂钩、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和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等政策,做优增量、做足存量,助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他们落实生态保护共同责任,完成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实施了对“重钙产业集中整治”的矿山复绿

行动。

衢江区国土资源分局负责人介绍说,开展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是衢州城市定位的客观要求。秀丽的山川对于以自然风光著称的江南来说重要性不容质疑,但由于过去矿产资源开采“重开发、轻保护”的做法使秀丽的青山变得“千疮百孔、满目苍痍”,光秃秃的矿山宕口散布在翠绿的山间,特别刺眼,大煞风景,直接影响到对各地游客和投资者的吸引力。另外,衢江区近年来大力发展绿色产业,良好的自然生态对它们来说同样至关重要。

同样,开展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衢江地处低山丘陵地区,非金属及普通建筑石料资源相对丰富,改革开放初期,山区农民为了脱贫致富,乡镇小矿遍地开花。上世纪90年代初,一些资源条件好的乡镇甚至把“石头经济”作为了支柱产业,并带动了一批如“运输”、“挖掘”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当资源耗尽或由于其它原因矿山关停后,这些地区的经济急转直下,有的至今还未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开展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是将矿业纳入循环经济体系,对上述关矿地区提供资金、技术、信息、政策等援助,如通过对废弃矿地的地貌进行合理改造,使其宜建则建、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渔则渔、宜景则景,为这些地区的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

再有,开展矿山治理也是严峻的用地形势的需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耕地和建设用地之间矛盾异常突出,且今后的用地形势依然极为严峻。而目前很多废弃矿山处于荒废或闲置状态,开展矿山治理可将这些已被破坏且荒废的土地进行复垦或生态重建,使其恢复生产功能,发挥应有的使用价值,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用地压力,对衢江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衢江区的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从无到有,管理从无章可循到基本规范,虽然起步较为艰难,但总体进展和治理效果令人满意,并在矿山生态环境治理上取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促进了当地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长期稳定和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积极探索矿山复绿

“十二五”时期是深入实施创业富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前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矿产资源对衢州市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保障性作用更为突出。为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有效保护矿山生态(地质)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矿业,推动低碳经济发展,衢江区通过规划实施和签定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目标,全区废弃矿山基本得到整治,矿山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整治好的部分矿地已成功转让,取得了矿山生态复绿复垦、景观再造、新增土地、矿地综合利用等综合效果。

衢江区某石灰岩矿位于衢北地区上方镇某村西侧山体,该矿山为多年开采废弃矿山,前期采石过程中,留存长380米、高30米?50米左右的采石边坡,坡体基岩裸露,坡度多数大于70度,局部近于直立。矿区东部为原有焚烧矿石的窑厂,现今窑炉已经废弃,且周边杂乱堆积弃碴。矿区下方为某钙粉厂,目前正在运营中,主要对外购矿石进行钙粉加工。废弃矿山采石边坡和废弃窑厂区坡表裸露,视觉效果差;且运营中的钙粉厂排放大量粉尘,影响大气质量和周边环境;同时原有采石平台、废弃窑厂区和厂房分布区占用大量土地空间,绝大多数闲置废弃,且周边分布较多荒地,造成极大的土地资源浪费。

本着矿山生态环境整治、资源综合利用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衢江区国土资源分局开展了对该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程。

相关负责人在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后,给出了综合治理方案:结合废弃矿山留存采石边坡的现状特征和稳定性状,结合场区地形条件、地质岩性条件和施工技术条件,同时考虑生态环境绿化美观、资源综合利用、节约集约土地和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等要求,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采取采石边坡安全整治、矿区场地整平、生态环境绿化美观、土地复垦综合利用为主要措施,辅以配套建设截排水系统、河流防洪堤以及村庄道路等附属工程。

据介绍,在边坡安全整治中,他们实施了分级削坡工程、随机锚杆加固、主动柔性防护网加固等方法。在矿区场地整平中,为最大限度地利用场地空间范围,他们对原有采石平台区域进行场地整平,一方面扩大土地利用空间,另一方面促进石料资源的综合利用。同时,关闭东侧现有鹿角堰钙粉厂,有效清理废弃窑厂,对厂房建筑等进行拆除,对弃碴堆料等进行清理,以促进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在生态环境绿化环节中,他们对矿区采石边坡分级削坡的多级边坡坡面、马道平台、坡脚区域、废弃窑厂区等进行了生态复绿。在土地复垦综合利用环节,他们充分利用西侧芝溪丰富的河水有利条件,对其进行基本农田土地复垦,通过铺设有效垫层,覆盖种植土,增施有机肥料,设置农田灌溉系统,以此有力保障农田土地的有效利用。

“通过实施多级分台阶削坡和边坡安全整治工程,为基本农田作物种植和行人提供保障条件;实施生态复绿工程,绿化山体面积73000平方米,有效促进了生态环境绿化和美观,还当地绿水青山;结合重钙产业整治,拆除钙粉厂,有效降低粉尘排放和避免环境污染,还当地和周边村庄一个干净的环境;通过促进土地资源综合利用,实施土地复垦,恢复基本农田88亩,有效扩大当地村民的生产田地和促进粮食作物的增收。”衢江区国土分局负责人说,“建设美丽浙江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作出努力。”

篇5:废弃矿山治理申请

为贯彻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落实《浙江省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解决矿产资源开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重塑“青山、绿水、碧空、蓝天”,实现** “生态县”建设的目标任务,推进“绿色浙江”建设的进程。近年来,我县坚持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依靠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实施矿山勘查、开发全过程的生态环境管理,有序安排废弃矿山治理,确保不负新帐,逐步还清老帐,最大限度地减轻矿业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最大程度地提高矿山生态环境管理的综合效益。

一、我县废弃矿山生态治理与矿地利用现状

根据《**县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规划》统计,全县共有废弃矿山54个,其中需工程治理矿山31个,共需安排治理资金2399.5万元,治理完毕后预计可新增土地面积32.4公顷。截止2007年底,全县已治理废弃矿山13个,占需工程治理矿山数42%,投入治理资金1397.98万元,实现可利用土地资源面积11.63万平方米。

2007年我县共有“土地利用型”矿山治理项目5个,其中县级“百矿示范”项目昆阳沙岗废弃取土场引入浙江一鸣奶业有限公司进行治理,治理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矿山治理好后将为企业提供建设用地80多亩,目前该治理工程施工已经基本结束,部分厂房已开始建设。2007年度“百矿示范”项目鳌江青山天财废弃矿山综合生态治理已挂牌出让,治理完毕将为鳌江镇提供建设用地50多亩。榆垟镇荷花废弃采石场治理项目,将用于村民安置房建设,项目主体工程目前已经完工,矿底可提供建设用地近20亩。另外桃源曾山废弃取土场、桃源薛宅废弃取土场等矿山治理方案也已完成编制,相关政策处理已基本落实,地类调整已经通过审批,通过削坡矿权和矿底土地出让不仅可解决治理经费不足问题,还可综合利用土地100多亩,使原本“累赘”的治理项目产出最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县已治理废弃矿山一览表

序号 废弃矿山名称 治理面积(万m2)完工 时间 治理费用(万元)备注

坡面 场地 **县昆阳镇水塔采石场 0.3 0.18 2012 80

**县昆阳镇鸣山采石场 0.24 —— 2012 120

高速公路平苍段联南取土场 0.28 0.35 2005 5

**县钱仓镇凤山寺采石场 0.5 0.4 2005 80

**县麻步镇新桥采石场 0.18 0.1 2012 50

**县萧江镇桔坡山采石场 0.26 0.15 2012 20 **县凤卧镇洋头采石一场 —— 0.3 2005 3 自然复绿**县钱仓镇新屋采石场 0.3 0.2 2012 20

**县钱仓镇岩下堂采石场 0.5 0.4 2012 30

**县水头镇章岙采石场 0.8 0.35 2012 10

**县榆洋镇下周采石场 1.1 1.2 2006 92.4 **县桃源乡曾山南取土场 0.4 3.5 2006 47.71 百矿示范**县昆阳镇沙岗取土场 —— 4.5 2006 839.87

合计 4.86 11.63

1397.98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土材料 > 地质环境 > 矿山地质环境 **县废弃矿山生态治理与矿地利用的思考与对策

发布时间:2010-11-10 点击:36 次

来源:

作者: 本文所属专题:※国土资源调研论文

※理论论文

标签:对策

思考

矿山-(1)将有条件的矿地整治项目列入“造田造地”计划。目前,省政府为鼓励“造田造地”设立专项资金,凡列入省级“造田造地”计划的,省财政给予资金补贴。矿地整治后达到新增耕地标准的,应享受“造田造地”项目的同等待遇。(2)建立废弃矿山矿地整治的资金筹措机制。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和矿地的整治是对自然生态环境欠下的历史老帐,由于过去尚无建立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制度,关闭矿山的业主不可能承担治理经费,则需要建立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和矿地整治的资金筹措机制。治理资金的来源可有三方面组成:一是关闭矿山治理性开采的收益;二是矿业权出让所得中的地方留成部分提取一定的比例用于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和矿地整治;三是土地出让金提取一定比例用于矿地的整治。(3)提高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的标准。目前我县执行的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的标准是根据浙江省《关于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收取管理办法的通知》(浙政发〔2001〕81号)文件的规定,平均按6元/平方米收取,远不足以满足治理的需要。根据测算,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的实际成本达到80元/平方米以上,如果不提高备用金标准,无法实现省厅提出的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新帐”不欠的目标,但如果由各地提高收取标准,则物价部门通不过,应由省厅与有关部门联系,修订备用金标准。(4)建立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和矿地整治政府领导责任制。地方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和矿地整治负总责,每年由省政府下达治理任务,地方政府签订责任状,完成或超额完成治理任务的给予奖励。

4、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废弃矿山矿地整治工作新机制。矿山生态环境治理与矿地整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达到矿山复绿,又要实现矿地整治后可利用的目的,工程量大,时间长,涉及的部门多,需要由政府主导,否则单靠国土资源部门难于承担。政府的职责应是制定规划,编制治理方案,组织治理工程的招投标和项目的竣工验收。具有矿山生态环境治理资格的企业,通过招投标取得项目的施工任务,成为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矿地整治的主体,具体负责治理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5、坚持“谁投入、谁得益”的原则,鼓励多元资本投资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和矿地整治,并建立治理资金投入和利益补偿机制,推动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和矿地整治的发展。本文来自国土资源文秘网:http:///20101110/n-29377_3.html 共1/3页

下一页 尾页

篇6:矿山废弃土地复垦技术研究进展

[摘要]矿业开发破坏和侵占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其生态恢复成为当前世界尤其是我国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废弃地的研究现状以及我国矿区废弃地复垦的紧迫性,同时总结了矿区废弃地的复垦技术以及复垦后的效果。

0引言

矿山废弃地是指采矿剥离土、废矿坑、尾矿、矸石和洗矿废水沉淀物等占用的土地,还包括采矿作业面、机械设施、矿山辅助建筑物和矿山道路等先占用后废弃的土地。矿山废弃地往往含有多种污染物,如高含量的重金属、极端的pH值和有害的选矿材料等。这些污染物通过大气和水体等途径广为扩散,污染矿山及周边地区,导致生态系统受到破坏;未经处理的废石和尾矿堆,因其结构不稳定,还会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并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等。

我国是一个矿产资源大国,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矿产资源开发的速度越来越快,矿山废弃地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尽管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进行了矿山土地复垦方面的工作,可是在经济、技术、政策上明显落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因此矿山废弃地的生态恢复作为保护耕地资源的重要手段之一,应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占有一席之地。国内外对矿山废弃地复垦的研究现状 欧美等国家对土地复垦技术的基础研究开展较早,促进了对土壤改造、政策法规及现场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和水平的提高,积累了大量的成功经验,形成了庞大的技术产业。国外普遍采用的技术方案可归纳为直接恢复法和快速转换法,或是两者的结合。土地复垦后的利用模式则可以多种多样,通常是视采矿废弃地自身的特点、位置

而定。可供选择的利用模式有林、农、牧、保护区、娱乐、工商业用地、房地产及垃圾填埋等多种形式。国外在此领域取得了以下成就:1)开创了应用生态学的新领域——恢复生态学,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多种矿山土地复垦模式和自维持生态系统;2)经复垦后的矿山废弃地有了新的使用价值,改善了人类社会的生存环境并创造了全新的生态系统;3)在环境恶化的区域,矿山废弃地面积有所减少,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改善;4)发展了一支由专业化程度较高、具有较高理论和实践水平的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队伍,为进一步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工作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于当时的政策和技术方面的原因,废弃地生态恢复工作在总体上处于零星、分散、小规模、低水平的状态。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我国土地复垦经历了从自发性零星复垦到自觉性有计划复垦、从单一型复垦到多形式复垦、从无组织到有组织、从无法可依到有法可依的巨大变化。尤其是1988年国务院颁布的《土地复垦规定》实施以后,采矿塌陷地、矸石山、露天采矿场、排土场、尾矿场和砖瓦窑取土坑等各类破坏土地的复垦工作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复垦方法从“一挖二平三改造”的简单工程处理发展到基塘复垦、疏排降非充填复垦、矸石和粉煤灰等充填复垦、生态工程和生物复垦等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多种方法相结合的复垦技术体系。近几年,我国对于废弃地的复垦技术不仅逐渐向生态恢复转变,还对修复后的土壤肥力以及各项指标进行了研究,使我国的废弃地复垦工作逐渐迈上了系统化、整体化和高效化相结合的生态发展阶段。

2矿区废弃地的复垦技术 2.1 物理措施

改善矿区受污染土壤的物理措施包括排土、换土、去表土、取客土4种方法能够解决上述各种问题,但覆盖土壤的费用较高,在经济条件较好、生态环保意识较强的矿山较容易使用。在清水塘重金属污染地区的复垦中,使用客土的方法进行修复,修复后的效果较好[1]。

露天和井下采矿因采矿工序的不同所产生的废弃地不尽相同,因此在其物理修复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方法:

——露天采矿废弃地物理复垦技术:露天采矿主要会产生露天的采场和排土场,以及废弃的矿坑和堆放的尾渣,其复垦方法:1)露天采场的复垦主要是将矿坑内排土回填后,再覆盖一定厚度表土,形成供农业或林业发展用的梯田;2)排土场复垦主要包括排弃物料的分采、分堆和土场的整治。分采分堆是根据土壤和围岩的物理化学性质,实现排弃物料的合理立体分布,形成适合农业或林业的土层;排土场整治主要指土场的后期整平和变坡措施;3)废弃矿坑的复垦主要是充填复垦技术,现在较成熟的采用粉煤灰充填复垦,该方法既利用了固体废弃物,又防止其占用土地和污染地下水;4)尾渣堆的复垦主要采用覆土方法,将废弃尾渣平整后,用熟土和尾渣的混合土进行覆盖。舒俭民等[2]在对石墨矿尾渣堆的复垦

中发现,复垦后的土壤必须补充一定的水分和肥料后才能恢复种植。

——井下采矿废弃地物理复垦技术:主要造成的废弃地就是塌陷地,其土地复垦主要包括疏干法、挖深垫浅法以及充填复垦。疏干法主要是指开挖大量排水渠,使塌陷区的积水排干,再加以必要的整修工程,使塌陷区不再积水,并得以恢复利用;挖深垫浅法是将塌陷深的区域再挖深,形成水(鱼)塘,取出的土方充填塌陷坑浅的区域,形成耕地,达到水产养殖和农业种植并举的目的;充填复垦技术是采用粉煤灰进行充填。李芬等[3]通过对采煤沉陷地的新型修复材料进行研究发现,粉煤灰和糠醛渣以4:1和9:1的质量比混配的新型基质适合多种植物正常生长的肥力标准,而且重金属含量不超标,为沉陷地的修复提供了新的理论与途径,而且以废治废,大大降低了复垦成本,该方法值得借鉴。

对于废弃地的物理修复还有动电修复方

法,它是在污染土壤中插入电极对,并通以直流电,使重金属离子在电场作用下通过电渗析向电极室迁移,然后将其收集,并作进一步的处理。动电修复作为一种原位修复技术,近年来发展较快。但由于土壤系统中组分的复杂性,经常出现实际应用与实验结果相反的现象,而使该方法的推广受到限制。

2.2化学措施

由于矿区废弃地受到破坏与污染,其土壤结构很差或被破坏,土壤养分本来就不多且流失加速,或含有过高的重金属以及过酸或盐渍化,因此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降低其酸性,提高土壤肥力。目前采用的化学措施主要有:

——施用易溶性磷酸盐可促使土壤中重金属形成难溶性盐,可以减少土壤中大多数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如在土壤中增施易溶性磷酸盐(Na3PO4等),可提高土壤中磷的含量,增加土壤肥力,也可促使重金属形成不溶性化合物(磷酸盐),其形态有利于这些重金属的固定,并可降低其生物可利用性。Ma[4]发现磷石灰(Ca5(PO4)3OH)可以固定溶解性的铅;Cotter-Howells[5]对污染土壤中的铅和锌的磷酸盐形态的修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无机磷酸盐会促使矿区废弃地中的重金属磷酸盐的形成,从而降低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Sally Brown [6]等用交互实验研究调查镉、铅和锌污染土壤修复的效果,结果发现磷以颗粒态或磷酸的形式加入可降低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增加植物产量。

——施用含Ca2+化合物。在废弃地中施加 CaSO4或CaCO3等可以解决Ca2+含量低和改善其酸性条件的问题。一般来说,重金属氢氧化物溶解度仅次于硫化物,并可通过施加CaCO3提高pH值,降低其溶解度。土壤中施用石灰,使重金属生成氢氧化物,而且可以提高土壤的pH值,引起重金属与钙共沉淀现象来促进重金属沉淀的产生。当废弃地的酸性较高时,应少量多次施用碳酸氢盐与石灰,防止局部石灰过多而使土壤呈碱性;对于碱性废弃地,宜采用CaSO4以及硫酸氢盐等物质改善废弃地的环境。J.G.Davis[7]等通过对污染土壤中锌毒性实验研究,结果发现加入石灰石能提高土壤 pH值,降低植物中锌的浓度,同时提高了植物的产量。

——添加营养物质提高土壤肥力。大部分矿山废弃地缺乏N、P等营养物质,一般添加肥料或

利用豆科植物的固氮能力提高土壤肥力。速效的肥料极易被淋溶,因此须少量、多次的施肥补充土壤的肥力效果才好;有机肥料可分为:1)生物活性有机肥料,如动物粪便、人粪尿、鸟粪、污水污泥等;2)生物惰性有机肥料,如泥炭和泥炭类物质及各种矿质添加剂的混合物。这些都可作为阴阳离子的有效吸附剂,提高土壤的缓冲能力,降低土壤中盐分的浓度,促使多种重金属的植物毒性降低,阻碍它们进入植物体,同时加入的有机质还可以螯合或者络合部分重金属离子,缓解其毒性,提高基质持水保肥的能力。

2.3生物措施

——植物修复。主要是利用超积累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作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把重金属由地下转移到地上部分(含根茎),随后收割地上部分进行集中处理,以降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它是一种有效和廉价处理某些有害废物的新方法。Mishraa [8]等对盐碱化土壤种植植物后的理化特征研究表明,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的理化性质都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提高了土壤肥力。我国曾在植物修复方面作过很多研究[9,10]。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较多问题,因此植物修复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微生物修复。指利用微生物的生命代谢活动减少土壤中有毒有害物的浓度或使其完全无害化,从而使受污染的土壤能够部分或完全地恢复到原始状态。因为有些微生物具有嗜重金属性,利用微生物对重金属污染介质进行净化,在水体污染中被证明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微生物修复用于土壤污染的治理已近十余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目前我国对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的原理 3 进行了积极的研究。目前修复技术包括:添加营养、接种外源降解菌、生物通气、土地处理、堆肥式处理等。

3矿区废弃地复垦效果研究

尽管对于废弃地的修复有诸多措施,但不同的方法都存在着利弊关系。近年来,对废弃地的科学研究已经从单一的复垦措施发展到对修复后的土壤各项指标的广泛研究。

张蕾娜[11]等对采煤沉陷区复垦土地的养分含量、物理性质以及作物产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用粉煤灰充填复垦的土壤随着复垦年限的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呈增加的趋势,土壤容重逐渐减小,种植作物的产量逐渐增加,5年后基本达到或超过中等水平。孙泰森[12]等通过对五阳矿区采煤塌陷地混推和剥离两种复垦技术以及不同复垦时间条件下土壤养分(有机质、氮、磷、钾)和重金属元素(镉、铅、铬、汞)含量及物理性质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煤矿区采煤塌陷地复垦的技术对土壤养分含量、物理性状以及在土体中的分布状况影响较大,并且剥离复垦技术的效益较好,为合理确定矿区土地复垦的技术和地力恢复时间提供一定的借鉴。然而,胡振琪等[13,14]通过对粉煤灰充填复垦土壤理化形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随着复垦年限的增加,土壤渗透率也逐渐增加,复垦土壤碱性过强土壤有机质含量低。通过对复垦时间不同的粉煤灰复垦土壤中各种重金属和微量元素含量的时空变异性的研究发现,随着复垦时间的增加,表层复垦土壤的污染指数呈递增趋势,复垦12年的土壤受粉煤灰的污染影响最重。

胡宏伟等[15]对广东乐昌铅锌尾矿废弃地的复垦试验地研究表明,在12种不同的改良措施中,在废弃地上覆盖厚约20cm垃圾及20kg/m2石灰的改良效果最好,两年后收获的生物量最高。Chen等[16]在镉污染土壤中添加碳酸钙、铁矿泥和炉渣,结果发现炉渣能有效地提高作物产量和降低土壤中镉的浓度,同时种植香根草研究发现,化学和植物修复联合使用对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效果最好。Donna等[17]通过两年多研究发现,只有把添加肥料和种植植物两种方法同时进行,才能对尾矿中的有毒金属离子的固定达到最优的效果。展望

篇7:废弃矿山治理申请

一、工作任务

采取工程和生物管理措施相结合,项目资金和社会资金相结合的办法,全面完玉成市废弃稀土矿山环境整治工作。为确保全市废弃稀土矿山环境综合管理项目可行性研究讲演编制、项目申报、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市政府成立全市废弃稀土矿山环境综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全市废弃稀土矿山环境综合管理可行性研究讲演编制、项目申报、工程管理工作,在市政府领导下开展,由市矿管局负责,将全市废弃稀土矿山地质环境综合管理整体打包成一个大项目,编制《废弃稀土矿山地质环境综合管理可行性研究讲演》。水土流失破坏面积7.72平方公里,共计85.85平方公里。市矿管局、国土局、林业局、环保局和水保局等单位也要制定工作方案,加强协调,通力合作,分工负责,各司其职。

第一阶段为可行性研究讲演编制阶段,全市废弃稀土矿山环境综合管理、土地复垦、造林复绿、矿山环境整治和水土保持管理可行性研究讲演编制经费由市财政解决,市矿管局、国土局、林业局、环保局和水保局等单位可直接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可行性研究讲演编制。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矿管局,由市矿管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副局长兼任办公室副主任。

全市废弃稀土矿山环境综合管理工作分三个阶段实施:

二、时间铺排

除稀土废弃矿山外,其它废弃矿山的综合管理工作由各县(市、区)政府负责,礼聘有资质的单位编制综合管理可行性研究讲演(可以打包成一个项目,也可以按矿区编制讲演),向上申报项目,争取资金。并在划定时间内完成可行性讲演编制工作。各县(市、区)政府负责辖区内废弃矿山(含有证矿山内已废弃的矿区)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恢复管理工作,将稀土废弃矿山环境综合管理整体打包成一个项目,编制可行性研究讲演,向国家和省里申报立项,申请专项管理资金;赣州稀土矿业有限公司负责正在开采和以后开采的稀土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水土流失和恢复管理工作。主要达到如下目标:

三、工作目标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惟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为先、生态为重、立异为魂、民生为本”理念,鼎力实施“新型产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生态化”战略,遵循“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水则水、宜工则工”的工作原则,积极推进全市稀土废弃矿山环境综合管理。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确保职员、经费到位。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计数据显示,全市稀土矿山毁坏面积78.13平方公里。

(二)全面遏制废弃稀土矿山水土流失,整治水土流失面积1万亩;

(三)全面整治废弃稀土矿山环境,各项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划定尺度;

(四)实施废弃稀土矿山造林复绿工作,完成造林复绿面积4万亩;

(五)实施废弃稀土矿山土地复垦工作,完成土地复垦面积3万亩;

采取土地复垦、造林复绿、水土保持及矿山地质环境管理等措施,对54.03平方公里废弃稀土矿山进行综合管理,力争2年左右时间整治到位。各县(市、区)按要求对口上报可行性研究讲演。由市委常委、农工部部长任组长,市政府副市长,市长助理,市政府副秘书任副组长,成员由市矿管、国土、财政、林业、环保、水保、市稀土矿业有限公司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主要领导组成,负责指导协调全市废弃稀土矿山环境综合管理工作。用2年左右时间将全市稀土废弃矿山环境基本管理到位。

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管理,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落实稀土废弃矿山环境综合管理责任。土地复垦、造林复绿、矿山环境整治和水土保持管理可研讲演的编制、项目申报、工程施工,分别由市国土局、市林业局、市环保局和市水保局负责。各县(市、区)政府也应成立相应的机构。

四、指导思惟

我市开展了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摸底调查工作。国土、林业、环保、水保等部分分别向省以上国土、林业、环保、水保等部分申报项目立项,申请管理专项资金。力争5年内基本完成管理工作。

五、保障措施

(一)确保经费到位。市矿管局将全市废弃稀土矿山地质环境管理整体打包成一个大项目,向省国土资源厅、国土资源部申报项目立项,申请管理专项资金。废弃稀土矿山环境综合管理、土地复垦、造林复绿、矿山环境整治和水土保持管理可行性研究讲演编制经费先由各县(市、区)财政解决,项目立项批准后可从项目资金中列支。稀土矿山环境管理任务十分繁重,预算管理资金高达20亿元。4月15日前,市矿管局、国土局、林业局、环保局和水保局等单位分别完玉成市废弃稀土矿山地质环境管理、土地复垦、造林复绿、矿山环境整治和水土保持管理可行性研究讲演,并报市政府。

(二)各县(市、区)政府根据稀土废弃矿区摸底调查的数据资料和调查讲演,由矿管、国土、林业、环保、水保部分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分别编制废弃矿山地质环境管理可研讲演、土地复垦可研讲演、造林复绿可研讲演、矿山环境整治和水土保持管理可研讲演,对口上报上级有关部分审批、立项,争取项目资金。为有效改善赣州的生态环境,积极争取国家、省里项目和资金,力争用2年左右时间,完玉成市稀土矿山环境综合管理工作任务。

(三)明确工作责任。由各县(市、区)政府组织项目实施,相关部分按时间要求抓好落实。

篇8:废弃矿山治理申请

1 植物修复基本作用方式

1.1 植物根系的固定作用[1]

植物根系稳定表土层结构、提高土壤入渗性能和抗剪强度、增强土壤抗冲性的有效性机理是植被抵抗径流侵蚀动态过程及土壤侵蚀。植物根系增加了水稳性团粒及有机质含量, 稳定土层尤其是表土层结构, 创造抗冲性强的土体构型。

1.2 植物对重金属的修复机理[2]

1) 植物稳定修复。

通过耐性植物根系分泌物质来积累和沉淀根际圈污染物质, 使其失去生物有效性, 以减少污染物质的毒害作用, 能起到这种作用的植物叫做固化植物。固化植物在污染场地的生长能对污染物起到稳定作用, 防止污染物向周围环境扩散造成二次污染。如利用植物根系分泌物将毒性较大的Cr6+转化为毒性较小的Cr3+, 将生物活性很高的铅通过螯合和沉淀作用形成铅盐, 成为难溶性化合物, 很难为植物所利用。

2) 植物提取修复。

利用超积累植物重污染土壤或水体中超量吸收、积累一种或几种重金属元素, 之后将植物整体 (包括部分根) 移走, 然后再重复种植、移走植物最终使污染环境中重金属含量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如布氏香芥对Ni的富集作用, 天蓝芥蓝菜对Zn和Cr的富集提取作用等。

3) 植物挥发。

植物挥发是利用植物的吸收、积累和挥发功能而减少土壤中一些挥发性污染物, 即植物将污染物吸收到体内后将其转化为气态物质, 释放到大气中, 从而减轻土壤污染。许多植物可以从污染的土壤中吸收易挥发的元素Se和Hg。

2 植物修复技术的研究

近年来, 植物修复技术成为我国研究热点, 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果。刘秀梅等[3]对某铅锌矿区附近生长的6种植物筛选, 发现羽叶鬼针草和酸模对Pb有很好的耐性, 且S/R值大于0.5;张志权等[4]研究了从引入的土壤种子库中所萌发并成功定居在铅锌尾矿上的4个优势种植物, 表明双穗雀稗和黄花稔具有Pb修复潜力。在废弃3000余年的湖北铜绿山古冶炼渣已形成了以草本植物为主体的植被。其中, 鸭跖草是Cu的超富集植物, 可用于Cu污染土壤的修复与重建。目前已发现的部分可用于修复矿山废弃地重金属污染的植物见表1。

3 植物修复技术在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3.1 植物修复的优势

与物理修复和化学修复方法相比, 植物修复有自身的优势,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植物修复技术相对简单、费用较低, 可以对大面积的污染区域进行治理。2) 利用植物的提取修复作用可以永久性的解决环境污染问题。3) 不仅不破坏场地结构, 还可以修复受损土壤, 逐步改善土壤环境。4) 经过植物修复作用的土壤可再利用, 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2 植物修复的局限性

植物修复技术有一定的范围, 只是针对表层土壤及浅层地下水的污染物进行治理。对于污染程度过于严重或污染物分布为植物根系达不到的污染土壤和水体修复效果不明显。对于复合型污染土壤和水体需要采用几种修复植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处理, 而且植物修复周期较长, 难以满足快速修复环境的要求。

4 展望

植物修复有其他技术无可替代的优越性, 也是近年来治理土壤污染的新技术, 开发潜力很大。植物修复技术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 但是应用到实际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涉及到生物学、土壤学、植物学、气候学等多门学科及其交叉学科。未来植物修复技术的研究应该考虑到多方面因素。

上一篇:防汛和防溺水安全教育大会下一篇:井下电气安全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