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支教工作总结

2024-04-27

中班支教工作总结(精选8篇)

篇1:中班支教工作总结

幼儿中班支教队员总结

——李慧

在支教活动中,我担任了中班小朋友的班主任,所以同中班小朋友的接触比较多。在第一节课,我让小朋友们作自我介绍,说说自己的爱好等,在讲台上他们并不是都活泼调皮,有些小朋友特别拘束内敛。一个个新面孔都有一个几乎共同的爱好——看电视。渴望以及对大山外的世界充满着无限遐想的新奇感,看电视便充斥着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可由于要帮年迈的爷爷奶奶分担家务,于是看电视有时都会变得奢侈。在我看来,中班三十几位留守儿童的生活是孤寂的,他们内心或多或少存在些微的自卑感,给我特别深的印象是有些孩子表现出来的是不敢正视人眼睛的“文静”!难道我们能说他们可怜吗?因为父母不在身边,连撒娇都没地儿使的他们又是怎样默默的坚强着、勤奋着、懂事着的。

我了解到他们的作息时间,小朋友们一般五点就起床了,他们有的去放牛,有的在家做饭,有的干其他的活儿,总之他们在早上上课之前为家里已经做了大量的事情。中午,离学校远一点的小朋友就不能回家吃饭了,可也没有带饭,只能饿着肚子。傍晚放学回家,同样要干活,也不知道晚饭的时间要到什么时候了。七八岁的小朋友除了上学每天还承担着如此大的家务活,有时候蓬乱的头发,沾满了泥土的花脸,一双赤脚匆匆忙忙跑来上课,让人看了很心疼,但又为他们很骄傲。有一次,一位小朋友捂着肚子,眼里噙着泪水,对我说:“姐姐,我肚子疼”,当时我一看,明明指的是胃那个地方呀!小小年纪就闹上了胃病,当时我就立马带他去吃饭,但是他挣扎着硬是不跟我走,摇着头说着“不要不要”,现在我还在想在那样的情况下为什么不吃我们的饭,可能是从小的贫困生活练就了他们的一身傲骨吧!

他们很爱学习,无论什么课,他们都会用掌声欢迎老师给他们上课,这种纯天然的热情是这里生活的人们的共同语言。并且上课的时候,一双双小眼睛总是那么有神,目不转睛的盯着老师,望着黑板,他们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想了解外面世界的热情非常高。课余时间,我们和小朋友一起打球、做游戏、下棋……不论太阳有多猛烈,操场上的灰尘扬起了多少,孩子们喜爱玩耍天性使得他们的热情只增不减。

有一次课上,要他们谈自己的梦想,他们长远的梦想倒是五花八门,有的是当发明家、造火箭、飞机、科学家、画家……眼前的目标很统一——希望同学们不要打架,要好好学习,要成为好朋友。多么可爱无邪的孩子们呀!他们听妈妈的话在学校里不能打架,要好好学习,现在来鼓励自己的同班同学也要如此。在梦想谈到一半的时候一位女同学跑上讲台,沉思了一下,然后对着下面的同学说:“我想永远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生活,永远都不分离”,我被震撼到了,下面的小朋友们全部安静下来,就那一句话几乎让教室里鸦雀无声!因为那是小朋友们一直藏在心中的不敢奢望的梦。三十几个小朋友的梦,不是,这是所有留守儿童的梦,可梦太真了!我们又怎样去解释,怎么去安慰他们呢?

我带着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来到都良田小学,来之前我心里充满了幻想:我要让他们变得快乐和自信,走出因为母爱和父爱不常常跟随的的阴影和自卑,然后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的温暖。但是遗憾的是我感觉我没有做够,在这条爱心的道路上我还有很多的温暖没有来得及送出,很多的关爱没有来得及奉献。我希望当我踏上这条“让爱飞扬”的风帆之后,我就能永远的和大家一起航行下去,爱心永不变!

篇2:中班支教工作总结

作为一个很少参加这种团体活动的我来说,这次都良田支教活动是一次很丰富的体验和挑战。以前团队对于我,就是同熟悉的人相处,同熟悉的人互相照应就行。其实我那种思想就大大的错了,加入“让爱飞扬”团队,经历了许许多多只有团队才能完成的事情,我们互相照应、集体商量,特别是在支教那块,大家每天晚上集思广益,总结支教内容、交换支教经验,团结的力量是不言而喻的了,团队中有种叫纪律性的东西,大大小小的错误让我在课堂上学到的有关团队的理论知识得到了真真切切的实践,从实践中体会到这种纪律性就是要严格遵守团队的安排,不以个人为中心,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等,在亲身经历的感受中成长,学习前所未闻的生活经验,让我受益匪浅。

在支教活动中,我担任了中班小朋友的班主任,第一次走上这么正式的讲台上,一遍又一遍的扫视着中班三十几位小朋友们可爱天真的面孔,感觉到很新鲜。因为许许多多的第一次,又不是特定的教师专业,站在讲台上虽说大部分是兴奋和激动着的,但是难免有些紧张和语无伦次,大声的说话总觉得有点不太适应。考虑到要记住小朋友们的名字,加深对他们的了解,在第一节课上,我让小朋友们作自我介绍,说说自己的爱好等等,在讲台上他们并不是都活泼调皮,有些小朋友很拘束内敛,一个个新面孔却有一个几乎共同的爱好——看电视。渴望以及对大山外世界充满着无限遐想的新奇感,看电视充斥着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可由于要帮年迈的爷爷奶奶分担家务,于是看电视有时也会变得奢侈。在我看来,中班三十几位留守儿童的生活是孤寂的,他们内心或多或少的存在些许的自卑感,给我特别深的印象是有些孩子表现出来的是不敢正视人眼睛的“文静”!我呆呆地望着孩子们,没有任何的语言能力去评价他们,我们不能说他们可怜,因为父母不在身边,那种连撒娇都没地儿使的他们又是怎样默默的坚强着、勤奋着、懂事着的。

通过了解,我知道他们的作息时间,小朋友们一般五点就起床了,起床后他们有的去放牛,有的在家做饭,有的干其他的活儿,总之他们在早上上课之前已为家里做了大量的事情。中午,离学校远一点的小朋友就不能回家吃饭了,可也没有带饭,只能饿着肚子。傍晚放学回家,同样要干活,也不知道晚饭的时间要到什么时候了。七八岁的小朋友除了上学每天还承担着如此大的家务活,有时候蓬乱的头发,沾满了泥土的花脸,一双赤脚匆匆忙忙跑来上课,让人看了很心疼,但是看到他们毫无怨言,丝毫没有懒惰的想法,依然每天充满笑容,积极乐观,又为他们很骄傲。有一次,一位小朋友捂着肚子,眼里含着泪水,对我说:“姐姐,我肚子疼”,当时我一看,明明指的是胃那个地方呀!小小年纪就闹上了胃病,当时我就立马带他去吃饭,但是他挣扎着硬是不跟我走,摇着头说着“不要不要”,现在我还在想在那样的情况下为什么不吃我们的饭,可能是从小的贫困生活练就了他们的一身傲骨吧!

我也没有特别的调查班上有过胃疼的小朋友,但是从他们的饮食习惯以及从调研队里得到的结果可以肯定,小朋友们的温饱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而更不用说因为长身体而缺乏营养的问题了。爷爷奶奶要带好几个弟弟妹妹,哪有时间和精力给他们送吃的,从小就能吃苦耐劳具备了独立自强等高尚品质的孩子们,希望他们能够永葆那份坚定执着,走出大山,创造自己的未来。

他们很爱学习,无论什么课,他们都会用掌声欢迎老师给他们上课,这种纯天然的热情是这里生活的人们的共同语言。上课的时候,一双双小眼睛总是那么有神,目不转睛的盯着老师,望着黑板,他们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想了解外面世界的热情非常高。他们好奇飞机的自由自在、爱听似有似无的童话故事……课余时间,我们和小朋友们一起打球、做游戏、下棋……从来没有一个小朋友因为玩累了而中途不玩了的,不论太阳有多猛烈,操场上的灰尘扬起了多少,孩子们喜爱玩耍天性使得他们的热情只增不减。我们的队友们也不示弱,和小朋友们尽情到底。记得那次老鹰抓小鸡的游戏,中午时分,烈日当头,我做“母鸡”为了保护 “小鸡”,累的我真是稀里哗啦的,但是非常非常的开心。

有一次课上,要他们谈自己的梦想,他们长远的梦想倒是五花八门,有的是当发明家、造火箭、飞机、科学家、画家……眼前的目标很统一——希望同学们不要打架,要好好学习,要成为好朋友。多么可爱无邪的孩子们呀!他们听妈妈的话在学校里不能打架,要好好学习,现在来鼓励自己的同班同学也要如此。在梦想谈到一半的时候一位女同学跑上讲台,沉思了一下,然后对着下面的同学们说:“我想永远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生活,永远都不分离”,我被震撼到了,可能因为我也是一个留守儿童,与我儿时的记忆产生了共鸣吧!这种缺乏的母爱和父爱我深深地有体会。下面的小朋友们全部安静下来,就那一句话几乎让教室里鸦雀无声!因为那是小朋友们一直藏在心中的不敢奢侈的梦。三十几个小朋友的梦,不是,所有留守儿童的梦,可梦太真了!除了说父母是出去赚钱给我们和弟弟妹妹们买新衣服、新玩具,除了说父母也想和我们生活在一起,只是不得已,除了说好多好多的安慰给他们听,我再不能解释什么了,因为那心结不是说解就能解开得了的。在各种无奈中,我祈福,我希望所有的孩子们能够在坚强与快乐中成长起来,走出这种阴霾,走出这种思念的悲哀。

我带着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来到都良田小学,来之前我心里充满了幻想:我要让他们变得快乐和自信,走出因为母爱和父爱不常常跟随的的阴影和自卑,然后让他们得到更多的温暖。但是遗憾的是我感觉我没有做够,在这条爱心的道路上我还有很多的温暖没有来得及送出,很多的关爱没有来得及奉献,当然还有很多的不足需要弥补。

篇3:中班支教工作总结

一、奉献, 但要注意方式

我国的支教, 源于现实教育中的校际、地区之间的教育质量差距。一般都是从教育水平较高的地区或学校抽调教师支援教育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或学校。支教行为对于社会来说, 是一项长期的行为, 但对于具体的支教教师个体来说, 一般都是短期行为, 普遍为一年至两年。支教无疑具有典型的奉献意义, 是支教教师放弃较为舒适的条件, 离开原来工作的学校和自己的家庭, 前往条件较为艰苦、教育质量较低的地区或学校。奉献意味着崇高, 但支教教师在奉献行为的背后, 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能以一个奉献者自居。在具体的工作环境中, 没有人会喜欢一个以奉献者自居的同事, 因为以奉献者自居本身就是在心理上把自己置于一个优越的地位, 这在与支教学校教师的交往中往往会潜在地转化为外在的优越感, 这是任何人都十分厌恶的一种社会交际心理。奉献意味着崇高, 但更意味着付出和实际的工作业绩。相对来说, 长期扎根于落后地区的教育工作者实际上比支教教师更值得尊敬。前者是数十年的付出, 而后者仅仅是短期的工作体验。另外, 奉献的心理还往往潜在地降低自身投入教育的热情。因此, 支教教师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奉献但不需要别人的感激, 需要感激的奉献本身就不是奉献, 而是功利的投机。

二、注意平等交往

支教教师往往来自于经济、教育水平较高的学校或地区, 在社会地位上相对于支教学校教师来说较高, 在教育理念、自身学历、教育能力上可能超过被支教学校的普遍水平。所以支教教师在工作中, 一定要持平等心理, 与本校教师平等交往, 协调交流, 共同学习, 共同进步。事实上, 贫困地区也有很多极为优秀的教师, 其水平也并不一定低于支教教师, 如果以一个高学历者、优秀教师、城市人自居, 这将严重影响支教教师与学校其他教师的交流和学习, 从而在工作中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支教教师需要的是放低身份架子, 把自己看作是学校的一名普通教师和普通教育工作者, 主动融入学校的大家庭中, 这是支教工作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三、多参与学校的活动

因为支教工作一般时间较短, 往往支教教师刚刚熟悉学校的工作和环境, 就到了结束的时间。因此, 支教教师需要尽可能多地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 这对于成功的支教教师来说, 是非常重要的。正是在参与学校的教研教学活动中, 在参与各种会议和生活中的各种活动中, 支教教师才能够深刻地理解学校的教育文化心理和本校教师的教育理念, 了解学生的学习规律, 才能够在这些活动中学习到本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艺术和经验, 同时, 也才能把自己的理念和教育教学经验、体会与支教学校的教师交流、分享。这些不论是对于支教教师个人来说, 还是对于支教工作, 都是大有裨益的。多参与学校活动, 还能够使支教教师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心理上更快地融入校园文化中。

四、在工作中多做少说

基于学历、教育经历和教育环境的区别, 支教教师在教育理念和具体的教育行为上往往与学校教师之间有着较大的差距和区别, 如果不注意, 有可能产生矛盾和隔阂。一方面支教教师如果认为本校教师教育理念落后、学校管理不善, 自己作为一名支教教师, 有必要也有义务指出来以促进学校教育的发展和提高, 但要讲究方式方法;另一方面本校教师往往对于支教教师的行为情感大于理性, 学校领导也可能认为支教教师幼稚, 不切实际, 甚至认为影响了自身的领导权威。因此, 作为支教教师必须认识到, 每所学校都有其独特的校情, 学校的教育水平和理念不一定完全合理、优秀, 但一定有其合理的一面, 它至少是很多教师的经验的集中体现, 支教教师必须抱着尊重的眼光去看待。实际上支教教师的意见也不一定正确, 因为外来者往往也是带着有色眼镜的。在工作中, 支教教师最重要的是多做少说, 用自己的业绩而不是自己的语言去说服别人, 如果自身的工作确实出色, 无疑学校教师会心悦诚服地向自己学习, 如果仅仅局限于语言的评判和批评, 这往往会造成很大的麻烦。

五、正确对待教育理念的分歧

一般情况下, 支教教师有着相对较好的教育理论基础, 容易迷信自己的教育理念, 从而认为自身拥有较高的专业权威。这是要时刻提醒自己的。支教教师必须认识到, 教育理论并不能提供一个适用于任何环境中的完美的教育模式, 教育理论必须与教育实践相结合, 必须对教育现实进行具体分析, 虽然很多教育行为本身不合理, 不科学, 但也可能有其存在的价值, 能存在的自然有它背后的原因和基础。在这方面, 我们需要的不只是深厚的教育理论基础, 还必须有着尊重实践和经验的态度。关注现实, 调整自身的教育行为, 这是支教教师必需持有的一种心态。

六、多与班主任沟通

在学校中, 班主任一般都是最为熟悉学生情况、影响力最大的教师。对于仅仅到校工作一两年的支教教师来说, 尽快地融入和熟悉班级教学情况无疑非常重要, 多与班主任沟通, 这是最为便捷的手段和渠道。一个不了解学生的教师是不可能成为优秀教师的, 而在日常教育教学中, 特别是在遇到教学问题时, 班主任的帮助往往是极其有效的, 与班主任的沟通, 至少能够保证正常教育教学的进行和开展。

七、少说“你们”, 多说“我们”

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支教教师要调整好心态, 在内心深处一定要把自己看作学校的一名普通教师, 千万不要以外来者自居。特别是在工作中, 一个经常说“你们”而时刻提醒别人自身身份的人是令人厌恶的。因为在说“你们”的同时, 实际上潜伏着自身的优越感, 体现着与别人保持距离。而这, 往往可能招致本校教师和学生的反感, 存在着这样的反感是教学行为可能失败的重要因素。因此, “我们”的心理是支教教师的心理必备。

八、注意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支教教师工作时间的短暂和没有相对严格的考核制度, 使支教教师往往能够拥有比原来教师与学生之间更为紧密的关系。不同的教育理念也可能会在学生管理上有着与前任不同的风格而得到学生的喜欢。这既是支教教师的优势, 但也有可能成为问题之源。因为良好的人际关系既可能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 促使教育教学行为的高效化, 也可能降低教师的自身权威, 从而降低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所以支教教师要注意与学生保持必要的距离, 以免引起纪律失控, 为后面教师留下大包袱。

九、注意理解学校文化与管理思路

每个学校都有着自身的特色和文化, 需要外来者用心去思考和体会, 以调整自身去适应新的环境。支教教师不能想当然的以自身以前的教育文化的认识去参与新的环境, 必须在理解新的学校文化环境的基础上, 对照自身的教育经验与技能予以调整。不一定要完全适应新的教育文化理念, 但必须要在大的方面不与新学校的教育传统有过多的冲突。只有这种适度的调整, 才能带来新的教育文化, 同时也能够保证学生的适应性。

十、对支教学校的学习与指导

篇4:让城镇教师支教工作提高效率

支教工作的现状如何?

首先支教教师工作被动性大。笔者走访了周边地区10所有支教工作人员的学校,共调查了15位支教人员。调查表明,真正意义上愿意下到乡镇去支教的仅有2人,占支教总人数的14%(其中有一人还是因为在原校由于人际关系紧张,不得已而为之),86%的支教教师是迫于压力而来,因为从上至下关于支教的文件中都明确规定:不支教,晋职、晋级、评优资格取消。教师们普遍认为,把支教作为硬性规定与晋职、晋级、评优挂钩,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制度,它不能从根本上调动大多数支教教师的积极性。所以,支教教师被动性很大。很多支教教师到农村学校后,为了完成任务,像本校教师一样,只是单纯地上课,没有把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观念带到农村学校。可以说,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支教,充其量是为了完成政治任务,是“下乡上课”或增加一点个人政治资本而已。

其次是支教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有些城镇学校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根据教师个人需要,如推算到哪一年该轮到哪些教师晋级了,便“合理”地安排这些教师去支教,学校真正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是学校的招牌,一般是不会派去支教的。还有的学校是通过抽签、抓阄的形式选派支教教师,更有甚者是学校“末位陶汰者”或是平时不受校领导欢迎,早就有意要“安排”的对象,这样导致支教队伍素质高低不一,水平参差不齐。这类人员在调查对象中有4人,占调查总数的26%。

再次是支教教师给农村教师带来心理逆差。为了让下乡支教者安心工作,关于支教的文件都规定:支教教师享受派出单位同级别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有的学校还出台了种种优惠政策,如在支教期间,按每人每月300至500元标准发放生活补贴,每月报销一次往返交通费等。如此优厚的待遇在一定程度上鼓动了城镇教师去支教,但容易让收入微薄的农村教师产生心理失衡,都是教师,凭什么咱们同工不同酬?仅仅就因为是来自城里吗?咱乡村教师在艰苦的条件下工作一辈子呢!如此种种,乡村学校教师对城镇教师的心理反差加大,同时加剧了城乡教师之间的心理隔阂,不平等感越加强烈。

最后是支教教师“两头忙”现象突出。表现在工作上面,部分支教教师是学校教学骨干或学科带头人,他们大多承担着学校的重要工作,如管理、科研等。一旦支教走人,学校一时无法有适合的人选替代,许多事情仍得由支教教师完成,毕竟支教时间是短的,只有一年,于是支教教师不得不奔波在两校之间;在生活方面,支教教师大多数年富力强,他们上有老、下有小,是家庭的顶梁柱。支教时许多杂事仍要完成,他们一心挂两头,条件好的地方可早上出去下午归来,成为“走教”教师或“两栖”教师。

原因有哪些?

首先是思想认识不足。部分教育管理部门和城镇学校把支教工作当作政治任务来安排。在学期开学时召开支教会议、布置支教工作,联系支教对口学校,此后,在对支教教师工作的实效性进行跟踪评价,及时了解支教效果等方面均缺乏具体的措施,使支教工作成为支教教师的个人行为,大多支教教师只能凭着教师的责任心或良心去工作,其效果有好有坏不言而喻。

其次是受支教学校重视不够。任何事情除了外因推进,关键还是内因的趋动,如果缺乏内因的主动追求,注定不会长久甚至要失败。农村学校往往对支教产生过高的期望,希望能解决本校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一切问题,于是只是被动地等待输入,管理层缺乏借助支教推动自己学校内部发展的规划,不能借助支教的有利时机激发本校教师的发展需求,没有及时开展相应的教学研究活动,甚至部分受支教学校干脆把支教教师像安排本校教师上课一样给予安排上课科目,这样的支教尽管形式上到位,但其内容、质量很难得到保证。

最后是支教活动形式单一。支教的宗旨是推动农村教育发展,实现教育公平公正,支教教师带去的往往不仅是课堂教学,而且还有较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这些都需要通过恰当的活动形式来表达。据了解,大部分支教工作往往采取支教教师到对口学校上课这一形式进行,支教教师上课期间会给某一班级学生带来变化,但对所在学校的影响却不够充分。农村学校教师任课较多,任务繁重,他们不可能有充足的时间去听课,即使听了课,如果没有人说课、评课,受条件和水平的局限,教师的收获也不能达到最大值。支教活动形式的单一阻碍了最终效果的实现。

怎样提高效率?

要建立健全科学的经费保障体系。各地大多对支教教师采取精神奖励政策,应有一定的专项经费,要将支教经费纳入经费预算,或采取其他渠道,如企业赞助等方式,为支教单位和教师提供强有力的经济保障,同时建立经费审查制度,对支教经费进行专项督查,确保落到实处。

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一方面要建立对支教学校的评价激励机制,将支教工作纳入教育行政部门对支教学校的考核内容,保障学校支持该项工作,另一方面要建立对支教教师的科学评价体系,既要有学校的评价,又要有校外尤其是学生家长的评价,既要有领导的评价,又要有老师及学生的评价。评价要客观、全面,重点是工作绩效,如教研风气、教学效果、教师观念等。对优秀支教单位或个人要给予适当的物质与精神奖励,对差的应取消其享受相关优惠政策的资格。

要建立灵活的支教活动体系。组织骨干教师兼职支教。定期组织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兼职授课,将城镇优质教育资源送到农村学校。

优秀教师巡回讲学。定期组织“优秀教师讲学团”到农村学校巡回讲学,让优秀教师通过上示范课、作专题报告等形式送教下乡,指导学科的教学和研究,传授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实行导师制度。由支教学校有经验的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在对口学校带几名教师,每月定期坚持听课指导,进行交流活动,促进对口学校本地教师迅速成长。

实行跟教学习制度。参照行政机关用人模式,对口学校选派教师到支教学校跟班学习或跟教学习,体验支教学校的管理、教学、研究等优秀模式,开拓受支教学校教师视野,丰富其经历,锻炼其成长。

开展跨校联合校本研究。支教学校与对口学校成立联合校本教研小组,组织跨校性校本研究。在跨校联合体研究中,组织教师上研究课,作专题发言或作重点准备的点评,联合校本教研负责人对上课、说课和点评作评价。同时,对口学校要借助支教之力充分开展校本研究,主动造血。

举办双休日专题讲座或培训。充分利用双休日,支教学校根据对口学校的需要,举办双休日专题讲座或培训,大面积提高对口学校教师的素质。

开设拓展型课程。城镇支教教师根据自己的优势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在对口学校开设拓展型课程,指导、培养农村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农村学生特长教育,提高农村学校学生的基本素质。

篇5:支教 支教个人总结

支教个人总结

支教

支教个人总结

20**至20**学,我们迎来了支教生活的第二年,在这一年中,通过与孩子们的接触,和本校老师的共同学习,我在思想上有了新的理解,在教学工作上有了新的认识,在对待自身的要求上有了更高的觉悟。感慨颇多,现将一年来的支教情况做一下具体的汇报:

一、思想认识更加深刻,明白了更多的道理

我作为一名支教老师,万分幸运地来到了***中学。和第一年相比,我们心里也更加成熟,也逐渐爱上了这片沃土。爱上了她的人杰地灵,爱上了她的憨厚朴实,爱上了她的每一个黎明和黄昏。从我周围的同事身上,看到了他们在以身作则地忠于党的教育事业;从上级领导的细致要求上,看到了教育事业生生不息,蒸蒸日上的源泉;从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中,我看到了未来和希望。在这里,有一种无形的精神在陶冶着我的心灵,有一种无形的动力在鞭策着自己前进。在这里我明白了奥斯特洛夫斯基关于生命的名言,明白了事无具细的道理,更懂得了要将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忠诚融入奉献中去。

二、业务水平的改进与提高

在本学年,乘着国家对农村基础教育加大投入的春风,我们***中学业也增添了许多硬件设备,为教学水平的提高配置了必备条件。我有幸成为一名农远工程的受益者,享受了国家对学校的细致入微的关怀。在这一年中,我和更多的同事,学习了很多有关电脑和卫星接收的知识,并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对学生教育的水平提高。我们将所用材料实现自动化,无纸化,大大提高了教育教学效率。同时,根据农远所学知识,我们的业务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如结合第三轮继续教育,我们学习了新的教学方法,并应用于广大教学实践中去。

三、以身作责,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一走进我们***中学,就会被她浓浓的学习气氛所感染。在一年来,教育局领导多次来我校检查指导工作,予以很多的关怀。中心校领导更是严格要求,从制度上给予我们更高的进步台阶,而更多的老师早来晚走,更给了我们学生良好的榜样。而我作为一名支教老师,有着其他老师不具备的条件。我们生活在学校,有了更多的与孩子朝夕相处的环境。每天早晨,我第一个走进教室,迎接孩子们的到来,晚上,送走所有的孩子,再关上教室的门。在给孩子良好榜样的同时,也对学生的安全提供了切实的保障,对此,我无愿无悔。

四、一年来的成绩与经验

在这一年来,我通过不断地学习、研究、反思各种教学方法,使自己在新课改的春风下,以新的姿态来融入教育教学中去。努力实现素质教育和科学发展的精神,教育学生做人与学习并重,知识与技能等会值,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让自己养成习惯,并影响着孩子的今后的更长远的路。在上级严格要求与细心关怀下,我们龙小这片沃土上的学生也取得也相应的成绩,在上学期全区期末各中心校*年级语文抽考中,我们班取得了全区第一名的好成绩,但我们仍不能满足。今后还要继续努力,服从上级的安排,为党和国家教育事业多做贡献。

支教

支教个人总结

一学期的支教生活即将结束,回顾一年来自己的工作和表现,能够赢得学生的喜爱,受到同事的好评,得到受援学校的肯定,对于我真是莫大的安慰。而我自己在支教的同时也得到了升华,无论在思想上、业务上也可以说获益非浅!我敬佩招贤老师忘我的奉献精神,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她们——才是我真正学习的榜样。在双方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同事的无私关怀下,我顺利完成了一年的支教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思想方面

做为一名支教老师,首先,我坚持走教育方针的基本路线,根据教育大纲进行教学。在思想上我积极要求进步,爱岗敬业,为人师表,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类政治学习,并且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及时总结反省,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不断地完善自我。其次,端正自己的服务态度,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经常利用课余时间跟同事和学生进行交流,使自己成为同事们的知己,学生们的良师益友。支教对我们每个支教老师来说,是一次磨练,毕竟它打破了原有的生活规律,要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因此,当我加入“支教”队伍之前,自己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不管遇到多大困难,一定要坚持下来,尽自己的努力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严格要求自己,主动的与其他的科任的老师沟通交流,传播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同时也虚心向他们学习。

二、踏踏实实教书,全心全意育人

平时我切实做到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力求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支教一学期里,我主要担任五年级语文、健康教育、美术、一年级音乐等课的教学工作,每周共22节课,我深感肩上责任的重大。在所教的学生身上,我倾注了全部的爱。在语文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他们写读书笔记、练习演讲指导学生积累语言,通过课外阅读丰富知识等而且尽量让每个学生都不掉队。尽量要每个学生都完善自己在各个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课前,我坚持做到认真备课,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课堂上我再现教师的风采,循循的诱导,及时鼓励,引导学生们大胆质疑拓宽阅读渠道。课后,我认真批改作业,对于后进生的问题我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尊重对他们重点辅导;对于中等生,我努力使他们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培优工作中,我鼓励他们放远眼光,开拓知识面,抓住亮点求更高的发展。

通过了解,我感觉农村的学生真的很苦。班上大部分学生是住校生,只有星期天才能回家。而且家长也只能是管住孩子的吃喝,很少给孩子必要的交流和学习上的辅导。课余生活贫乏除了疯跑之外别无其他。了解到他们的家庭情况和学生内心的世界后,我及时加以引导、教育,并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通过这一举措,学生有什么事情都愿意和我交流。当我了解到我班陈建斌同学家里比较困难,我就买一些学习用品送给他,并且还动员同事一起来帮助生活有困难的学生。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每单元测验我都自费购买作业本及中性笔奖励优秀学生及进步生,班级学风有了很大改观。

我还非常注意学生的养成教育,个人卫生教育,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我还针对学生课外知识面狭窄这一实际情况,利用班级图书角,动员他们主动读书,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课外知识储备量。

三、不断加强学习,强化自身素养

自己在不断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一有时间就走进其他老师的课堂,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通过对比,及时弥补自身不足,进一步完善自身教学策略。我常常在备课时,边参考教学用书,边考虑农村学校的教学资源和学生的实际水平,从学生的角度去备课。课堂上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采用师生互动,以学生为主体启发引导的教学方式。课堂上,气氛逐渐活跃起来,连那些经常不善言语的学生都开始积极回答问题了;那些调皮捣蛋的也认真听课了,学生的改变让我钻研地劲头更足了。同时我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工作中,我服从学校的统一管理,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纪律要求,做到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旷课,有事先请假,坚持集体办公,按时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学期的支教工作是短暂的,是忙碌的,也是充实的。重温自己的支教生活,尽管看起来显得有些平淡,但是它让我受益匪浅,更使我对支教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支教生活所焕发的光芒将照亮我今后的人生道路。

支教

支教个人总结

20**年的7月15日我们来到了清远英德的浛洸一中,在这我度过了**年暑假的最美好时光。有努力的汗水,有奋斗的欢笑,有无限的感动……这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这是我的成长过程。作为支教组的组长,我承担的更多,付出的努力要更多,但我愿意,因为我相信成长收获也多。

从方案开始着手写到最终的当地实践,风风雨雨,一直努力~

从一到达时的卫生打扫到最后的送车离别,点点滴滴,无限感动~

从陌生相聚、相识到一起生活、一起挑战,友谊天长地久~

还记得,一到学校,我们看到我们的宿舍那个不好开口的脏呀!不过我们齐齐打扫二小时搞定了全部卫生。对比下,真是有成就感啊!呵呵~然后就是我主持启动仪式,与学生初次见面,与学校主任交涉,开始忙碌咯。学校的主任很愿意帮助我们,谢谢主任了!这次下乡,麻烦主任很多事情了,主任很热心,总是尽最大的能力帮我们,十分感谢!在之后就是大家一起在饭堂吃饭啦!吃饭前唱队歌,呵呵~很开心!接下来的日子,重新安排课程,上课,与学生相处,解决支教组问题,与其他组一起搞户外活动,与队友的相处等等,整个过程,有开心,有委屈,有欢笑,有泪水,还有汗水,有感动,有不舍……

作为支教组组长,一开始去到发现学校的设备根本上不了我之前写方案时安排的很多课程。我不得不再重新安排,重新设计、写教案。这让我很担心、很着急。因为我想做到最好,不求轰轰烈烈,但求默默努力、尽如人意得做好。所以前两天的时间,我很挑剔,也不经常和学生接触,一直为我们支教组的整个教学计划的安排而担心。真的很愁,但是又不能说出来。每个组有每个组的忙碌和问题要解决。我作为组长,一定要自己承担好,做好支教这一块的工作!虽然我们支教组做事情低调,但我们很努力,付出了其他人不是明显看到的努力;我们很团结,每天晚上都要进行小组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所以,因为有了我们支教组的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一切都顺利地进行着。作为组长,我有组长的责任。不仅仅要负责课程的安排,还要管理好学生和组员。我会根据组员不同的特点来安排课程,也结合自愿原则,希望组员得到最大的锻炼也是我下乡的一个目标之一。

最基本的我负责的课程我还是要好好上好,做好带头作用。对着学生不管上课前有多委屈,心情多不好,一旦上课我都会调整好心情,以最好的状态面对学生,上好课程。我负责的课程有英语口语、趣味语文、主题班会、中学生礼仪等。虽说课堂上会出现有个别学生不听课,但整个课堂气氛和效果我都挺满意的,蛮好,比起上一次下乡,上课明显好多啦!我一直相信多锻炼就会有提高!多努力就会有收获!重新备课,真的很难。既要考虑学生的特点和接受能力,又要想好讲授表现的方式,还要准备课件和大量的资料。这对与我们来说都是一个挑战。我相信我们支教组每一个人在教学上都有很大的锻炼。我也是!呵呵~但我认为我这里在不知不觉中提高的。

篇6:中班支教工作总结

还记得刚来时,埋在心头的那份惊诧和悲伤。这里的一切仿佛就像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初,一座破旧的教学楼,到处是半人高的荒草,太阳烤着满是石子的道路仿佛就要冒烟。这分明就是一座废弃的荒园,哪像我想象中的半点学校的样子。比我所做的最坏的打算还要糟糕。这让我想到了我那高楼林立的大学教学楼,想起了我那郁郁葱葱,四季飘着桂香的大学校园,也想起了我那在大城市里奋斗遨游的身影。但是……然而,如果今天让我来谈感受,我想在我脸上时刻闪现的笑容最能诠释我此刻的心情。如果要说这三年来的收获,我想应该把当初那些大姐姐大哥哥们的名言回赠我自己“三年支教,终生受益”。在这里我收获了爱的果实;在这里我挖到了我踏入社会的第一桶金;在这里我获得了自信,得到了认可。支教工作和生活,让我和这里的孩子打成了一片,让我和这里的同事结下了深深的情谊,他们舍不得我,我更舍不得他们,这段支教工作是对我人生经历的一次丰富和挑战,也将在我的工作生涯中写下不平凡的一页。

一、教育教学工作方面:

1、吃透文件、领会精神,提升自己的支教工作能力和水平。工作中,我不耻下问、虚心请教,力求准确无误。闲暇时,我认真学习,积极投身实践,在实践中提高,在学习中进步,使自己的支教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2、沟通:要尽快的融入到支教单位的工作中来,必须要先了解学校的现状。通过与学校领导与老师的交流,了解到了茗山中学基础教育现状,师资现状和学生现状。对支教工作来说,沟通是最重要的,它包括我与学校的沟通,我与教育部门的沟通,我与其他支教者的沟通和我与学生、老师的沟通。

3、教学工作:既然在沟通的基础上有了了解,就要努力的开展工作,降低重心做人,脚踏实地做事。刚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里,熟悉环境,适应环境便成了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作为一名支教教师,我对自己的要求是:虚心交流、取长补短、管理自我、工作认真、要有吃苦精神。到茗山中学的前段时间,我多听、多看、多调查,虽然很苦很累,但能让我学到很多知识,生活也很充实,同时也得到了学校领导和老师的认可。我不是来渡假的,是来干实事的。工作中我认真备课、备学生,努力钻研教学大纲,积极进行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与学生、班主任老师及时交流、沟通和反馈。针对农村教育与城镇教育之间的差异,在教学中我积极思考,将农村教育教学思想与城镇教育教学思想进行有机融合,制定出适合这里的课堂教学模式。针对学生存在差别的特点,采取分组分层次的教学方法,遵循“因材施教”原则。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学中,我将兴趣与情感激励相结合,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尽情发挥。我的理想并不是使每个学生都完美无缺,但我要尽量使每个学生都完善自己,都在某种程度上有所提高。

4、协调:支教工作并不是我一个人的工作,它关系到很多的人,关系到方方面面,协调好支教单位很后援单位的,协调好支教者和支教队的关系是很重要的。支教期间,我及时向学校提出我的建议,工作中的得失,并向领导做好汇报工作,协调好与其他老师的关系。

二、生活方面:

在没来支教之前我就想:到农村支教应该是很苦,很乏味的,生活应该是无聊的,远离家人,远离城市的繁华,没有车水马龙,没有高楼大厦,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没有认识的同事,没有亲属朋友,每天都是三点一线,办公室、教室、宿舍。可到了这里没多久,我就很快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和这里的领导、老师、学生打成了一片,领导和同事们对我都非常好,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工作学习上都很照顾我,支持我,让我倍感温暖。学生们对我也非常热情,让我感觉就像是在自己家一样,是他们让我看到了农村人的纯朴和真诚。

支教的时间里,我与学生交下了深深的情谊,学生对我上的课都很感兴趣,也都很喜欢我。我所教的学生的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们的综合能力也得到了锻炼。教学不仅仅要教会学生学习,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篇7:支教总结:生命因支教而多彩

------2011~2012学年度支教总结

周玉兰

有人说:“使人成熟的,并不是岁月,而是经历。”一年的支教生活即将结束,我审视这一年的支教生活:我的教学赢得了学生喜爱,我的业务受到同事好评,我的业绩得到学校领导肯定,我的思想和教学得到升华。这一年的支教生活对我来说,无论在思想上、业务上都可以说获益非浅,我的整个身心得到了提升!有付出的辛苦,有收获的喜悦,我体味到了支教赋予我生活的精彩。

一、思想方面:

“支教”工作是我市教委为贯彻国家关于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精神,选派城镇中小学在职教师到农村师资薄弱学校任教,促进教育人才资源合理配置,改善农村偏远学校师资力量不足和教学质量不高,为推动教育全面、持续、均衡发展,为实现教育公平,构建和谐教育所做出的一项重要举措。作为一名 “学科带头人”,支教成了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在支教期间,我热爱党的教育事业,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宗旨,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

二、工作方面:

我并没有因为自己是一位支教教师就有了什么“光环”。自从我踏进小渡中学校园那一刻起,就把自己当成一个真正的“小渡人”,以高度负责的主人翁精神,在每一个平凡的支教日子里挥汗泼墨,辛 勤付出。首先,服从领导工作安排,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旷课,有事先请假,按时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本学年,我担任了九年级两个班的化学课。

做一名合格的教师,要从教育、教学、教研三方面进行,这样才能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水平。

1、教育方面:关心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支教一年里,我在所教的学生身上,倾注了全部的爱。支教学校在一个小镇上,学生几乎都来自周边的农村,绝大多数都是留守孩子,极少数学生父母在身旁也是忙于自己的生意,顾不了孩子的学习。很多孩子的孤独、迷茫、落寞的心理问题让人感到心酸。这些情况对学生的生活、学习影响很大。为了尽快的走进学生,我从班主任、科任老师那里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交流谈心,当我了解很多学生利用手机上网时,我将自己的手机号码、QQ号码、电子邮箱都告诉学生,手机短信、QQ留言、电子邮件成了师生交流的一种新方式,在这无声的交流里,学生更易敞开自己的心扉,倾诉他们生活中的困难、成长中的烦恼、学习中的困惑,大胆的提出对老师教学和班级管理的建议,与你分享他们的快乐与进步,在这真诚、无声、温暖的交流里,你会觉得,老师就是学生的朋友。踏踏实实教书,全心全意育人

2.在教学方面:精心设计每一堂课

课前,我坚持做到认真备课,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在备课时,结合本学校的教学资源,学生的水平等综合考虑,从学生 的角度去备课。课堂上我循循的诱导,及时鼓励,引导学生们大胆质疑,这样,我的课堂气氛特别活跃,带动了那些经常不善言语的学生都开始积极回答问题.课后,我认真批改作业,对于后进生的问题,我给予更多的鼓励和尊重,对他们重点辅导;对于中等生,我努力使他们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思维能力,以“启蒙”为基准,联系生活、生产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落实教学“双基”。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在教学中,既要注意概念的科学性,又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注重概念的发展,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为学生的继续学习留下开阔的发展空间;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等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及变化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从细微之处规范化学用语;落实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础教学:元素化合物知识对于学生打好化学学习的基础十分重要。为了使学生学好元素化合物知识,我在教学中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实验教学和电化教学,让学生接触实物,动手实验,增加感性知识。

3.在教研方面:精心准备教研活动,共同提高。

作为一名支教教师,我深深地知道,单纯搞好自己的教学,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在抓好自己的教学工作的同时,我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去带动全校的化学教研工作,我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多次给全校的化学教师们上示范课,观摩课,然后和各位老师谈本节课的设计理念、设计思路,和她们一起探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相互交流,共同提高。一年来我坚持听课20多节,并和他们交流有什么地方不足,或者那种方法能使学生更容易接受。从而快速提高教学技能。

篇8:中班支教工作总结

一、营造参与式教学氛围

只有自主的成长才是真正的成长。在某种程度上,可将推动学生自主成长的过程称为参与式教学。所以,支教教师有必要营造参与式教学的氛围。

自主成长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包括:了解和挖掘,批判性地学习,形成新的知识、技能和观念,通过生活检验,强化新的知识、技能和观念。支教工作提供丰富的生活元素促使学生把情感、知识和智慧投入到这一过程中。

课程是自主成长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在原有的学习中,学生的知识仅局限于课本,生活中的学习素材没有得到开发。同样,他们的价值观、技能和智慧没有获得良好的发展空间。因此,志愿者要钻研,尽可能设计出系统、有趣的,让受教者得到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课程,这样丰富而有趣的生活和学习便是他们成长的基础。

还有,在具体的教学中,参与式教学的操作在实践上具有递进性:一是安排生动有趣的课程内容,这是基本要求;二是合理地设计互动,给学生更多的表达机会,这可以激发受教者的积极性;三是布置受教者运用以前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来完成作业或活动任务,这能让他们更加投入;四是让受教者自己组织和设计教学,这是更高层次的参与。

只有支教者逐渐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和主动性,挖掘他们的天赋,才能让他们走进高层次的参与。当然,不能对学生的状态过于强求,否则会变成变相的打击。及时有效的激励可以推动这个过程的实现。何谓有效的激励?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用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表达赞赏,而更深一层的激励是对他们的信任。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越活跃的课堂,学生的参与度就越高;并非越活跃的孩子,收获就越多。基于此,参与式教学既需要活泼的形式,又要有充实的内容;参与式教学要求支教者时刻察觉学生的状态、情绪、愿望、知识水平和知识漏洞等。保持这种察觉需抱有这样的心态,即每一个学生身上都蕴含着可供挖掘的优秀才能和丰富的本土知识,而支教者自身所拥有的知识、见识和思想是有限且需经受考验的。

二、注重朋辈影响

任何人都行走在学习的路上,这是强调朋辈影响的原因。在支教工作的开展中,支教者需在“亦师亦友”的天平中更偏向朋友那边。如果说教师主要是以知识和智慧影响学生,那朋友则是以行为和精神面貌感染朋友。支教者需认识到自身言行对学生可兼具这两种影响,而尤以后者的影响更为突出。正是支教者以哥哥姐姐、叔叔阿姨的身份而不是教师的身份进入,因而能够快速与学生结成朋友,建立信任。这一关系在教学过程中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传统课堂上“教师—学生”的角色定位,弱化传统课堂中的思维定式,有利于释放学生的积极性。总之,朋辈关系的建立,需要支教者积极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共同完成课程和活动,体验和分享乐趣。

如何运用朋辈的角色开展活动?所谓言传身教,首先需注意支教者的言行和精神面貌。支教者对生活、学习、挑战以及待人接物的态度,会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中。支教者只有积极向上、情绪高昂,学生才不会自由散漫。支教者需要真心地去爱学生,给他们树立健康的典范才会得到他们真心的回应。支教者也要看到学生身边有着众多的朋辈,需要把他们相互之间的影响引向正确的方向,进而与支教者施与的影响形成正向合力。鼓励和创造机会让学生之间进行相互影响,通过共同解决问题,合理竞争以及共处一个团体或者分享经验的方式,引导学生互相学习。

也许,部分支教者会担忧,“我们若与学生太接近,学生不怕我们了,课堂就难以控制了。”“某些学生总是粘在一起,另一些碰在一起总会不得安宁。”其实,这恰好是提醒支教者要有意识地建立新的规矩,营造新的氛围。这也是课程设计的一部分,一种积极、团结、坦诚和信任的氛围可以推动整个课程活动的深化,学生从中所得不亚于知识的收获。班级营造这种氛围的方式多种多样,例如:进行班级建设,开办兴趣组,建立成长训练营以及参与素质拓展活动等,引导学生体会如何参与集体生活,如何对集体和他人负责,如何提高与人交往的素质,如何与人互助互爱,等等。这一切,在建设班集体时需考虑,实施朋辈教育的过程中更应考虑。

三、乡土认同

乡土认同包括对家乡的认同及情感。一个人只有认同自己才会得到别人的认同,而若对自己的出身和成长一直带有一种“我不如人”的卑怯,又怎能在与他人交往中挺起胸膛,展现自我呢?

在支教的过程中,支教者可以开展对当地历史、文化的探索活动,将本土文化变为教学资源。积极引导学生深入地认识自己的家乡和生活,在此过程中需尽量运用自身学到的知识。这是让学习生活化,让知识能够联系生活,理论联系实践的有效方式。教学活动应多从当地取材,且充分利用这些最有效的教学素材。这既能促使学生快速进入思考而不用艰难地分辨他们本不知道的词汇和素材,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除此之外,这也能拉近支教者与学生的距离,建立良好的朋辈关系,顺利开展教学工作的有效手段之一。

支教者能力的提升和支教工作的深化相辅相成。支教始终是支教者和受教者双向学习、共同成长的过程。如果支教者对成长充满渴望并积极行动,受教者必然深受影响;如果支教者对理想执著求索,受教者必然不会停步;如果支教者愿意被孩子拥有,必将获得受教者的真心回馈。在抱着一颗关注受教群体之心的同时,亦需支教者仔细地探索更高效合理的工作方式。支教工作需要温度,也需要深度。

其实,对支教者的要求同样适宜于每位普通教育工作者,支教者对自身支教活动的反思启发教师要时常对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将参与式教学、朋辈影响和乡土认同的教育理念深入到基础教育阶段的工作中,力争让基础教育显现成效。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中班支教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幼儿园支教老师支教总结05-12

支教教师总结04-17

湘西支教总结04-30

支教工作鉴定05-13

支教实践总结05-18

《支教工作总结》04-21

支教工作个人总结07-28

教师支教个人总结07-06

教师下乡支教总结07-06

教师支教述职总结07-06

上一篇:《流浪猫和流浪狗》读后感下一篇:部分国资背景上市公司及大股东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