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理念学习报告

2024-04-14

法治理念学习报告(共9篇)

篇1:法治理念学习报告

法治理念学习报告

根据“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大讨论活动第二阶段工作安排,全体人员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及徐光春书记在省委八届八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陈全国副书记在全省“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在动员学习的基础上,结合本部门的工作实际,认真查摆了思想观念、司法理念、工作标准、精神状态、自身素质、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现将查摆发现的问题归纳总结如下:

一、在思想观念上还不符合“思想大解放”的要求,存在着思想观念放不开、跟不上的问题,与新形势下思想大解放相比还保留有陈旧的思想观念。

二、社会主义司法理念有待进一步加强。对社会主义司法理念精髓的理解不深刻、不透彻,对社会主义司法理念与西方的司法理念如何辩证对待问题上存在模糊认识。

三、在实际工作中要求标准不高,存在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的思想倾向,缺少创新突破的发展意识。

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个别时候有少数同志对待当事人不够热情,存在有不耐烦的思想,个人自身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五、工作中开展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力度不够,存在有怕得罪人的思想,不利于工作的进步提高。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全庭人员认真对上述问题的原因进行剖111

析,查找根源,对照此次活动的要求及目标任务,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经过全庭人员的认真讨论和总结,在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如下整改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继续解放思想,以实际行动推动解放思想持续深入的进行。

二、牢固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司法理念,在司法实践中摒弃西法腐朽错误的司理念,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先进性和科学性,旗帜鲜明的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并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三、牢固树立审判工作服务大局的意识,在实际的形式审判工作中,严格认真履行审判职责,坚持原则、秉公执法、全面把握法律的精髓和立法的本意,坚决摒弃孤立办案,就案办案的错误观念,树立“三个至上”的办案思想,切实办好每一起案件,确保不发生错误,提高案件的审判质量,树立精品意识,打造“铁案工程”。

四、确立正确的工作标准,牢记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政法工作搞得好不好,最终要看人民满意不满意”,在实际工作中,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便民、利民的原则,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把打击“两抢一盗”犯罪活动深入的开展下去,确保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

五、加强审判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审判技能,在实际审判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准确把握和理解法律及相关的司法解释精神,大力推行阳光审判,做好判前释法和判后答疑工作。

六、增强廉洁意识,强化纪律观念,廉洁自律,奉公守法。

七、持续深入的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转变工作中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工作作风,为实现刑事审判工作的新跨越,为实现我们漯河的新崛起而奋斗。

篇2:法治理念学习报告

根据中央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要求,我认真学习了胡锦涛、罗干等中央领导和高检院、省政法委领导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指示和中央政法委印发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读本》。通过学习、深刻领会了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对检察机关的领导干部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切实增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法制理念是人们尊重并自觉服从法律的思想意识。这是严格执法、正确履行职责的思想基础。一个执法者只有发自内心地尊重法律,自觉遵守和

服从法律,才能真正做到严格执行法律,维护法律的权威与尊严。我将努力培养尊重和信仰法律的思想意识,做到不仅学法、懂法,而且要自觉依法办事。增强法制观念的基本途径仍然是学习法律知识,法律知识学得越多、越扎实、越深入,就越有利于法制观念的养成。我们更必须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二、严格执法,维护法律权威

严格执法是法治的核心,是依法办事观念对政法工作的必然要求。一部法律,即使立法意图再美好、法律结构再严谨、法律规定再具体、法律条文再完善,如果执法不严,在现实中得不到切实执行,等于一纸空文。在对待钱物上,洁身自好,不送不收,不贪不占,廉洁从检,尊纪守法意识较强,有强烈的拒腐防变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以权谋私、行贿受贿、吃拿卡要报等不良行为,侵犯群众利益等问题。坚持公正执法、执法为民,严格依法办案,不

徇私枉法,不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 在对待权力上,坚持立党为公、执检为民,把人民赋予的权利用在为人民谋利益上。

三、自觉接受监督

在社会行为中,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共产党员、检察干警,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表现,严格要求自己,积极遵守院里的规定,做到重大事项请示汇报,在工作作风上,把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群众服务放在首位,接待来访群众时,能当即答复的立即答复,态度热情。

通过自查,我感到自己在思想上和工作上仍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方面在工作上,存在着创新不够,缺乏有效的工作方法等问题,对于自己在工作中产生的问题不能正确认识,而是消极对待,但这是错误的,今后我要加强政治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另一方面要学习现代科

技知识及相关业务知识,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篇3:法治理念学习报告

了解电视法治报道的特殊性

法治电视节目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所以, 记者在进行采访的过程中, 要对法治电视节目的定位有一个准确的了解, 有助于采访内容和采访主题的确定。

法治电视节目的采访对象有一些是触犯法律的犯罪嫌疑人, 犯罪嫌疑人被逮捕时往往涉及到也给个人的隐私, 这些在采访的过程中是需要有一定的规避的, 如果在采访的过程中没有办法进行回避, 那么在电视节目的制作和传播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对其隐私的保护, 比如对犯罪嫌疑人使用化名。正确的采访应该是采用平等的视角进行对话, 记者和被采访的对象是处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的, 比如在采访的现场, 记者和被采访者可以采用平等的坐姿, 在采访时使用特写、仰视或者俯视的视角, 都应该要把握一定的分寸。在采访的过程中, 对被采访的对象的隐私进行保护, 也是法治观念贯彻实施的一个重要表现。

在采访的过程中, 不要随意涉及与案件无关的问题。在一些法治电视节目中, 有的时候为了使得节目的内容更加丰富、提高电视节目的收视率, 有的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 有可能会问到一些和案件的关系不大的问题, 这种做法也许可以吸引观众的眼光, 但是, 从法治的角度来看, 是不合理的, 因为涉及一些法治案件, 有的问题不能进行公开, 所以, 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 应该要把握好采访的度, 不能随意超越采访的界限。在采访的过程中, 也要弄清楚哪些是必须采访的环节和内容, 哪些是与电视节目的主题比较偏离的话题, 哪些内容是可以进行公开的, 哪些是需要保密的, 在判断这些内容时, 唯一的依据就是法治, 只有强化法治主题, 增强新闻工作者的法治意识, 才能促进全效的法治建设, 在采访的过程中贯彻法治理念, 保证采访的内容能合乎一定的要求。

运用法治的观念来确定报道事件和场所的特殊性

法治电视节目的取材一般都是一些犯罪的案件, 有刑事犯罪、行政犯罪、经济犯罪等, 法治节目所面临的事件一般都比较复杂, 比如一些暴力伤人的案件、一些经济诈骗的案件等, 案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曲折性, 其中的悬疑和冲突等, 都会引起观众的关注。因此, 在进行事件的采访过程中, 更是要加强对事件的真实报道。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不能掺杂个人情感, 记者应该从一个中立的角度出发去加强事件的报道, 尽量还原事件的真实性。在一些法治电视节目中, 说法和讲案是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观众往往也比较关注对案件的讲述部分, 法律法规的讲解往往不能引起观众的关注。但是, 电视节目中的案件还原和讲述, 也是为了给人们灌输法律法规的知识和意识。因此, 新闻工作者在工作中应该要加强法治理念的应用, 尤其是对案件的采访, 更是要满怀着法治的理念去采访, 从法治的角度去报道事件, 让事件最终为节目的法律内核的体现服务。在电视节目中, 应该加强法治观念来处理案件的讲述和法律宣传的关系, 无论事件发生的场所以及事件本身有多特殊、多奇怪, 都应该清醒地以法治观念的角度去看待各种事件, 尤其是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 更是应该要找到一个平衡的点, 把握事实的本质, 提高法治电视节目采访的效率。

对于一些未经许可的采访方式要合理地使用

法治电视节目的采访具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 在采访的过程中, 有时候不得不使用一些未经许可的采访手段, 但是, 使用这些采访手段时, 是要处于公共利益的目的, 不能为了私人利益而采取这种采访方式。在进行相应的采访时, 应该要在法律法规的范围之内加强采访方式的运用。对于一些被访者不愿接受采访的情形, 使用未经许可的采访方式的可能性比较大, 遇到这种情况时, 记者的采访首先应该以一个普通人的角度出发, 尊重被采访者, 受访者不愿拍摄和采访, 记者就要放弃相应的操作, 切忌强行进行采访, 记者可以加强和受访者之间的沟通, 但是, 对于一些未经许可的拍摄采访方式, 记者要进行一个准确的度量, 比如对于地沟油的采访报道, 就需要进行暗访甚至是偷拍, 这种处于保护公共利益的角度而进行的的一些采访, 是允许的, 但是, 记者要在法治规定的范围之内进行相应的采访, 决不能越界。

结语

法治电视节目本身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与很多其他类型的电视节目不同。在进行法治电视节目的采访过程中, 应该加强采访人员的法治观念意识, 保持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 加强各种新闻内容的采访工作, 为法治电视节目提供更多真实有效的素材。

篇4:从法治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关键词:法治 理念 法治理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法治思想诞生于几千年前的欧洲,发源于古希腊的深刻思辨,成长于古罗马的优秀实践,蛰伏于中世纪的神权统治,成熟于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它为西方文明的繁荣打下思想与制度的基础。但是在中国,法治到底是什么样的,包含了什么,应当居于何种地位,一直是法学和政治领域的争议热点。

一、法治的形式定义与实质定义

法治的形式定义,顾名思义,就是依法之治,rule by law,这种语境下的“法治”和“法”并不带有价值倾向,只是为了一个特定目标而实行的一种治国与社会管理方式,因此,形式定义的“法治”与“法”是手段而非目的,更绝对谈不上信仰。

实质意义的法治,强调“法律至上”、“制约权力”、“保障权利”的价值原则和精神,追求“公平正义”。实质的法治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不溯及既往”,更要求公权力以不妨碍私权利的合法行使为界限。可以说实质法治是以对私权利的保护为理论出发点和思想核心的,但是实质法治的实现必须以形式法治为基础和制度保证,否则制定再优秀的良法也只是一种空想。

二、法治理念的含义与主要内容

(一)法治理念的含义

理念作为“一种理想的、永恒的、精神性的”高度抽象化的概念,是某一领域的世界观。将理念引入法治思想中,产生的法治理念是对法律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一种宏观的、整体的理性认知、把握和建构,因此法治理念是法治思想的有序化、整体化、概念化的表现,是法治建设的理论基石。

(二)法治理念的主要内容

法治理念覆盖的范围很广,但是一个成熟的理念应当具有一定的体系性,法治理念的价值追求、精神内涵与核心就构成了法治理念的逻辑体系与主体架构,从而使得法治理念具有了体系性,有利于其自身的发展演进和内容自洽。

1、 公平正义理念——法治理念的最高价值追求

公平正义理念是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理念之一,具有普世性。但是在法治领域里,公平正义是最高的价值追求。将公平正义理念确定为法治理念中的最高理念是因为,公平正义理念对于法治理念范围中的各种理念具有统摄性。

2、 人权保障理念——法治理念的逻辑起点

法治思想中的“平等”、“法治”、“自由”、“保护权利”等等,甚至包括公平正义的最高价值追求,无一例外都是以保护人权为逻辑出发点,因此可以说保障人权是判断法律是否良法的首要标准。

3、 法律权威理念——法治理念的核心

法律权威作为理念强调的是树立法律具有至高无上效力的思想意识,形成以宪法为核心、以整个法律体系为根本的最高评价依据的思想观念,形成全体公民崇尚法律、尊重法律和信仰法律的理念。法治国家、法治社会中的法律必然具有至上、至圣、至信、至贵的权威。

4、 权力制约理念——法治理念的精髓

“法治期待于公民与官员都是对法律绝对忠诚。”事实上,法治肇始于法律对国家权力的限制。权力制约理念体现在法治思想的很多方面,可以说失去了权力制约理念,人权保护理念与公平正义理念的实现都会成为象征意义大于实际价值的政治口号,而法治也会随之丧失其原本的精神内核甚至沦为一种工具。

三、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现实性与必然性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含“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是对中国法治建设的经验教训的一个初步总结,其现实性与必然性体现在:

首先,法治进程以及立法、司法活动要适应中国的现实国情,这些现实问题体现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就成为了“服务大局”。

其次,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国家性质体现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就是“党的领导”和“执法为民”。

最后,“依法治国”的理念符合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公平正义”也符合中国社会的价值观与道德标准,有利于缓和日趋尖锐的矛盾。

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缺陷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作为指导中国未来法治化进程的观念与思路,它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

首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应当是当今我国官方、民众等等各方在法治问题上形成的共同信念、期盼、理解或者看法。但是概括总结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五句话”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个概念被定型化、被僵化了。

其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核心概念仍然应该是“法治”,“社会主义”是对“法治”的一种政治定位,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作为“法治理念”体现了太多的政治化色彩,这于法治理念对于法治思想的传播是有害无益的。

最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表述为现在的“五句话”,它缺乏足够的法理基础作为支撑,在内容上存在缺陷。“五句话”的表述并不足以涵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应有内容,不能因此而否认这个概念本身存在的缺陷。

篇5: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习总结

常言道:无规矩不成方圆。在民族国家中,维护社会稳定的规矩当属道德和法律。在理想中,道化德育,当是维护社会稳定最好的规矩,但在现实中,道德是一种存在于人与人心灵交互之间的似实非实、似虚非虚的束缚力,具有一定的妥协性和可逆性。因而需要法治律理发挥效用来建设国家,维护社会稳定。在我国,社会经历几千年封建主义及其统治下的伦理纲常的统治,而后又经市场经济的进驻,道德已没有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完善的体制,因而其对社会应有的管辖及束缚是已大大缩小,不利于达到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因此,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显得尤为重要。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指导思想,其本质属性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三者的统一;党的事业、人民利益、宪法法律三个至上;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维护公平正义的统一;中国特色政治制度与高效权威司法制度的统一。基本特征:政治性、人民性、科学性、开放性。具体内容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等五个方面。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地位: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作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我国一切立法活动的思想先导;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我国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保证我国司法

机关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实现司法公正的思想保障;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社会法律常识的价值指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发展法学教育、繁荣法学研究的重要保障。

评价一个国家的法治效用,必须站在这个国家的法律制度是否完善的基础上,看这个国家的法治理念、法律制度是否具有让民众诚心信服权威。这种权威不是通过压制人民获取的,它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实现人民当家做主基础上的党的领导下的(1)依法治国;(2)执法为民;(3)公平正义;(4)服务大局;(5)公正司法与制约监督。

人治与法治的最大区别在于权利拥有者所制定的法律是否是为人民服务的。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及我国治国的基本方略,是我党治国理政观念的重大转变,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这决定了依法治国是依据体现了人民意志和利益的法律而不是个人的旨意来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因而要做到(1)人民民主:这是依法治国的政治基础;(2)法制完备:这是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3)树立宪法法律权威:这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4)权力制约:这是依法治国的关键环节。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是为了要让社会稳定,要让人民幸福安康,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就是执法为民:执法为民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宗旨的必然要求;执法为民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的具体体现;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始终保持正确方向的根本保证。这决定了执法为民必须:(1)

做到以人为本,这是执法为民的根本出发点(2)做到保障人权,这是执法为民的基本要求(3)做到文明执法,这是执法为民的客观需要。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主要的是要有一个完善的法律制度,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是否做到完善,不仅仅要看是否做到了法律条款的完备,更要看到法律制度是否做到公平正义,这也是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建设目标,是新时期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是立法、行政和执法司法工作的生命线。要做到公平正义,就要做到:

(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公平正义的首要内涵,更主要的是权利拥有者没有肆意妄为的权力,也没有为了达到惩罚某人的目的而在法律没有明确条款情况下追加某项条款的权力。

(2)合法合理,这是公平正义的内在品质。要合乎法律、利益均衡、情理兼顾。

(3)程序正当,这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方式与载体。

(4)及时高效,这是衡量公平正义的重要尺度。迟到的正义不是正义,所以要完善体制,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使命和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各级各类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履行职责的必然要求。这是因为:

(1)服务大局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决定的。

(2)服务大局是依法治国方略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决定的。

(3)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经验决定的。

要做到服务大局,必须要能够捕捉和把握大局,能够处理好大局和小局的关系,能够在实践中始终坚持服务大局。服务大局还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正确处理好服务大局与严格依法履行职责的关系。执法工作的根本目标是保障和服务大局,不能不顾大局去发挥职能,服务大局的重要手段和前提是依法正确履行职责,不能离开法定的职能去服务大局,要防止和纠正把服务大局单纯理解成只讲服从,忽视法治实践自身规律、原则错误倾向。

(2)要处理好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不能本末倒置,以局部代替全局。

(3)要正确处理好执法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之间的关系,坚持执法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内在一致性,要做到“两个坚持”、“两个反对”,任何只求某种单一的执法效果而忽视甚至牺牲其他效果的观念和行为都是错误的。

一个国家的法治,有了法律制度的保障,还需要公正司法和制约监督,人民的利益和社会的问道,要法律的保障,而法律保障的途径是通过司法机关实现的,如果做不到司法公正和制约监督,那么建设法治国家无异于纸上谈兵,而要做到这点,必须要做到:

(1)严格公正司法。要切实维护司法公正,坚持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兼顾。不断提高司法效率。不断提高办案效率,做到公正和效率兼顾。努力树立司法权威。要严格公正文明司法,提高司法的公信

力,要努力维护司法权威,创造良好执法环境。充分发扬司法民主。要充分体现司法主体民主,积极促进司法公开,切实完善司法为民措施。

(2)加强对权力的制约监督。加强制约监督是人民主权的必然要求,是规范权力行为的重要保障,有助于提高公共权力运作效率。因此,要加强国家机关权力的制约监督,加强国家行政机关的制约监督,加强国家司法机关的制约监督,加强政治及社会组织的制约监督,加强社会舆论的制约监督,加强公民的制约监督。要切实增强制约监督的合理和实效,加强和改进党内制约监督,支持和保证人大监督,支持和保证政府司法机关制约监督,支持和保证政协及各民主党派的制约监督,加强公民和舆论的制约监督。

篇6:法治理念学习报告

织金县第六中学 卢春凤

2010年4月

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是党中央对加强教职工思想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质上就是教职工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实践经验、合理借鉴中外法治文明发展的优势成果基础上形成的,是科学的先进的理念,为当前和今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正确的思想指南。本人结合本职工作从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及内涵,对教师队伍如何运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来指导实践等方面谈些体会。

理念是指“一种理想的、永恒的、精神性的普遍类型”。法治理念是人们对法治本质及其规律的理性认识与整体把握而形成的一系列理性的基本观念,是对法律精神的理解和对法律价值的解读而形成的一种认知模式。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的内容。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教师队伍必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自觉运用这一理念指导教育行为。如何全面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和深刻内涵,并自觉坚持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教育实践呢?

首先,牢固树立依法治国理念,准确把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严格依法办事的基本内涵。随着我国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市场经济利益法则也影响着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思想上的任何偏差和动摇,都可能使教育目标和教育发展方向发生错误,教育方向和教育行为都可能被扭曲,给学生、家长和社会造成损失。教师队伍应该努力提高法律素养,模范遵守法律,自觉接受监督,把监督制约作为推动和改进工作的动力,保证和促进严格公正文明教育。

第二,法治是一种理性的办事原则。即“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其基本含义是:在法律制定之后,任何人和组织的社会活动都要受到既定法律的约束和规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对随意废法和立法,强调法律的稳定性、连续性、普遍性和一致性,认为在法律面前,只有首先承认形式的合理性,才能承认实质的合理性。这是法治建立的基本要求。

第三,法治代表一种文明的法律精神。即体现为一整套关于法律、权利、权力等问题的原则、观念和价值体系,反映了人们的价值追求和需要,成为人们设计法律制度的价值标准和执行法律的指导思想。对人类法治思想与实践的发展历史进行总结和提炼,我们认为当代法治所蕴含的法律精神包括:法律至上、善法之治、平等适用、制约权力、权利本位、正当程序等内容。

第四,牢固树立坚持党的领导的理念,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师队伍要切实增强党性观念,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始终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真正做到永远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忠于法律。

篇7: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习体会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判断国际国内形势,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着眼于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结合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际,作出的重大决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央概括为五个方面内容。即以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从这五个方面内容看,它全面地反映了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时代要求。它揭示了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和对法治功能的高度概括。它既有对我国传统法治文化的继承,也有对我国法治实践成果的肯定以及国外先进法律文化的合理吸收和借鉴。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相互关系看,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五个方面从内涵上互有含盖,从外延上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由此我们可以比较清晰地解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特征。

一是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强调了法治的阶级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旗帜鲜明地宣示了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为国家的现代化事业服务的,是社会主义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是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法的阶级性,是法律制度的本质特征,它不是一个新话题,但不论承认与否,它都是国家政治体制的伴生物。不论过去还是现在,从来不存在超越现实的,超越政治制度的法治状态。强调法治的阶级性,并不是否定法治的普遍价值观,而恰恰它揭示了法律价值观的本质。合乎逻辑地解释了不同制度下,对诸如公平正义,真实与客观以及人权等一些法律名词和价值理念会有认知上的差异和不同解读的原因。法治的阶级性说明,做为政权的产物和政治的附属物,法律制度的改变是以政权更叠为前提的,法治是不能直接移植的。我觉得,搞清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二是要立足于中国的国情,强调了法治的民族性。(传统性)我们所力于建设和完善的社会主义法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不是抽象的社会主义法治。它是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土壤之上的,具有显而易见的民族性特征的法治。其实,任何一个国家的法治,都有它浓郁的民族性的痕迹,都是其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这也就合理地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会看到,在当今不同的或相同的社会制度框架下,各国又能形成特色各异,特点鲜明的法治形态。综观世界各国家、民族,虽然有文明程度的差异,有发展水平的高低,但民族文化没有优劣之别。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之根,发展之源,也是一个国家法治发展进步的动力。

三是坚持与时俱进和不断创新,强调了法治发展的阶段性、过程性。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样,都是在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也都不可能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更找不到书本。都只能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去不断探索。

篇8:法治理念学习报告

关键词:法治,法治理念,法学教育,社会定位

一、法治理念与现代法学教育的社会定位

法治理念, 是人们关于法治的理论、理想和信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尊重法治、崇尚法治、积极参与法治活动的坚定信念, 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精神和灵魂。2005年提出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确立了我国民主政治和法治实践的方向, 使得我们可以逐步脱离西方现代法治的模式和价值诉求, 开辟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化道路。

法学教育对于社会的意义在于为法治的实践培育法律文化基础, 具有特定的知识结构、意识、理念及思维模式的法律人才资源。而法律人才是建设法治国家的首要基础资源, 因此法学教育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国家法治的进程甚至法治改革的成败。从历史上看, 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制度的建设过程中, 法治理念与法学教育相伴相随, 有着相同的阶段性发展过程。随着当今社会法治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社会需要大批的各类法律人才, 此时的法学教育肩负着为经济和公共事务的发展提供高级法律人才的社会责任, 而且承担着从事法学研究、发展法学理论和为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完善提供理论支撑的历史使命。可以说, 一方面, 法学教育是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的基础之一, 法学教育为法治理念的形成培育了法律文化基础及法律人才资源;另一方面,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更新与发展决定并引导着法学教育的方向、宗旨、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实现形式。因此, 我国的法学教育, 需要在准确把握法治发展趋势的基础上, 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具体制度的改革, 同时更应该通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宣传教育, 把握好中国法学教育的特色和方向。首先, 法学教育须培养具有法律知识的人才, 身为法律人首先应该精通法律知识, 熟悉法律的适用程序, 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其次, 法学教育须培养具有法律道德的人才, 法律人是为社会服务, 为公众谋利的人, 必须能为国家、为社会创造福祉, 无愧为社会法治化进程的有力推进者。

二、法学教育的时代性与地方性

法学教育应当与本国的具体情况相适应, 因此, 法学教育应当关注其所处的社会历史状况及其发展变化, 探索法学学科的内在规律, 考察本国法学教育的过去、现状, 从而推演出适合本国法学教育的科学培养目标与模式。进而, 我国的法学教育应当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进程相适应, 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时代要求。从我国的国情上看, 我国人口多底子薄、资源稀缺、教育和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社会发展不平衡, 而所有这些因素决定了我国的法学教育不可能简单地照搬照抄西方的经验, 它注定要走一条借鉴外来经验、同时又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自主的法学教育发展道路。对于法学教育的目标、内容及标准等, 必须要有我国自主的定位, 而这正是由法学教育的时代性与地方性所决定的。

综上所述, 基于法学教育的时代性和地方性的特征, 我们的法学教育必须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 培养包括我国社会基层需要并能消费得起的法律人。

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引领下的中国法学教育

在变革中的中国, 法学教育也必须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 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我国经济社会结构。而这一改革和创新的成败取决于建立和实施与时代需求一致的、正确的法学教育观。这就要求我们将意识形态化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通过法学教育转化为受教育者的内在资质和价值追求。我国当前, 因过度功利化的受教育观念和不断增加的社会就业压力, 法学教育并未将主要资源注入受教育者思想素质和法律素质的提高方面, 而是使受教育者将主要精力放在以应试为目的的法律条文背诵或案例分析, 却忽视了现代民主意识、法治理念等素质教育, 结果受教育者大多成为法律技术意义上的法律从业者, 而不是具有现代法治精神的、真正的法律人。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对我国的法学教育的发展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通过新的体制安排和新的教育技术, 使得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融入法学教学的方方面面, 贯穿法学教育的整个过程, 使受教育者牢固认同并树立“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一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理念, 是我国法学教育无法推卸的时代责任。首先, 我们的法学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领导人民立法, 也领导人民遵守和执行法律。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根本保证。因此, 我们的法学教育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 方可使法学教育符合我国发展的基本方向, 适应当前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需要, 才能更好地完成法学教育的历史使命。其次, 我们的法学教育必须贯彻人民当家作主的观念, 必须坚持人民主权原则。在我国, 立法权、司法权及执法权均归属于人民, 因此, 法学教育的内容和方式都应当体现人民的愿望与利益, 需要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再次, 我们的法学教育必须认真贯彻服务大局的理念, 因为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是根据全体人民的普遍意志及根本利益总结出来的, 为大局服务, 正是社会主义法本质的体现, 也是法的核心功能所在。因此, 法学教育也不能脱离服务大局这一重大决策。第四, 我们的法学教育必须以维护公平正义为重要的目标, 公平正义应当是法律人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 只有体现公平正义之理念的法律, 才能够成为受普遍尊重并遵守的“良法”, 只有这样的法律才能真正维护人民的利益, 因此, 法学教育也必须传送公平正义的观念, 使更多地法律人在社会中伸张公平正义。最后, 我们的法学教育应当为贯行依法治国的基本国策而服务, 为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想培育大量的法律人才。

总之, 我国法学教育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基本方针, 必须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指引下制定, 法学教育必须围绕“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内容开展, 在法律知识传授与法律信仰的培养中, 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融入其中, 渗透在法学教学与研究中, 使之转化为受教育者内在的法律素养和坚定的法治信念。

参考文献

[1]柴荣.论新中国法治思想与法学教育的发展.当代中国史研究.

[2]徐显明.中国法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改革任务.中国大学教学, 2009, (12) .

[3]苏力.走不出的风景.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篇9:法治理念学习报告

关键词:气象;依法治国;法治;理念;思维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能依法进行,使国家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是社会从人治向法治转变的历史进程的客观表现,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更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依法治国的前提是全民法律意识和法治思维的建立,核心是依法治权、依法行政。

一、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的内涵

法治理念是法治的靈魂,体现法治的精神实质和价值追求,它根植于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诸方面必然性要求中并受其制约。具体而言,法治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法律的权威性是法治实现的根本保障;二是限制公权力是法治实现的基本精神;三是公正是法治实现最普遍的价值表述;四是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的价值实质。

法治思维是人们以法治理念为指导,依照法律的逻辑规则,运用法律规范、法律原则和法律精神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事务的思维方式。它要求崇尚法治、尊重法律,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和推进工作,其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七个方面:一是法律权威、宪法至上思维。宪法和法律的尊严高于一切,一切组织机构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二是合法性优先思维。即在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时,要把合法性评价放在优先位置考虑,要根据法律来进行合法与非法的预判,包括目的是否合法、权限是否合法、内容是否合法、手段是否合法等等。三是人民主权思维。法治是民主的法制,人民主权是民主的本质体现。因此,法治思维也成为人民主权思维的本质要求。在立法、执法、司法上要充分体现人民意志,做到执法为民、司法为民。四是权利义务思维。法律问题说到底就是权利义务的问题,法律关系就是权利义务关系。尊重他人权利是法治思维的表现,侵犯他人权利则是人治思维的表现。五是正当程序思维。正当程序是保障实体正义的基础,被称为“看得见的正义”。程序正义是制度正义最为关键的组成部分,也是保障实现个案实体正义最有力的制度性重要条件[1]。六是法律效率思维。迟到的正义是非正义,效率对于个案的实体正义同样不可或缺。七是逻辑推理思维。从法律方法论的角度看,法治思维就是把法律作为修辞讲法说理,运用法律逻辑规则、法律谁规则和法律解释规则等进行思维决策,探寻用法治的方式解决现实社会中的纠纷与问题。[2]

综上可知,法治理念是培育法治思维的基础,而法治思维又是自觉运用法治方式的前提。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目标和任务之一就是增强全民法律意识,采取措施着重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

二、当前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现状分析

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16字方针,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再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新16字方针,中国的法治事业蒸蒸日上,依法治国执政理政能力逐步提高,人民的法治意识也得到了较高的提升,诸如“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无禁止即自由、法无授权即禁止、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中”等法律语言已经是全民耳熟能详。但同时,受到中国当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制约,在法治实践中法治精神缺失的现象仍层出不穷、不可忽视。比如“权力主治”而非“规则至上”、“守法机会主义”而非“法律得到普遍的遵守”、“选择性执法”而非“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走关系”而非走“程序”。[3]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

1.法律意识淡薄

虽然都能背上几句法律格言、法律精神甚至法律条文,但是没有牢固树立法律至上的理念,没有“法治下,法律就是国王”等的法律权威的意识,仍残存着人治大于法治的心理。同时,在法律规则涉及自身时,总是想着无数的借口采取利已原则,对法律制裁存有侥幸心理。

2.法律执行不到位

不少人戏称如今是“拼爹拼妈”时代,这里的“拼爹拼妈”拼的更多的是背后的权力。从法治精神上讲,权力应该依法运行,严守现代法治“法无授权即禁止”原则,然而当前的许多诸如“拼爹拼妈”等权力滥用现象,使法律规则效力被减损,而法律监督体系的执行不到位更是无形中助长了权力滥用,破坏法律权威。

三、加强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的几点想法

1.牢固树立法律至上、宪法至上的法治理念

法律在一个国家中是否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是区分这个国家究竟是人治还是法治的根本标准。法律至上体现了对法治的认同,没有了这种认同,法治就无从谈起。

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借鉴世界各国先进法治经验、对近现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发展的历史经验的总结,是我国法治的精髓和灵魂。因此,对于我国当前来说,牢固树立法治理念就是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秉持“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的大旗,为官者依法用权、执政为民;执法者公正执法、执法为民;全社会共同自觉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权威、严格依法办事。

2.充分建立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法治思维

卢梭说过:“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它形成了国家的真正宪法,它每天都在获得新的力量,当其他法律衰老或消亡的时候,它可以复活那些法律或代替那些法律,它可以保持一个民族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现行宪法公布施行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由此可知,法律不应该只是写在纸上,也从来不是形而上学意义上的虚无飘渺的东西,它是环绕在我们生活周围的鲜活的细节,可查可考,也只有在这些实践细节中,法律才得以铭刻在人民内心,法治精神才得以传承。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学习并熟练掌握用法律维护自我权益、维护他人合法利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并持之以恒,时刻坚信并维护法律的权威,时刻用实际行动践行法治精神,时长日久,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自会深入骨髓。

3.坚持依法治权,依法行政

法治从国家层面上说就是依法治国,而依法治国的核心则是依法治权、依法行政。《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国发〔2010〕33号)提出深入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九点意见:一是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二是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三是加强和改进制度建设;四是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五是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六是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七是强化行政监督和问责;八是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九是加強组织领导和督促检查。这九点意见指向明确且操作性强,要求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无论是决策、执行还是解决矛盾、推动发展,都要不断自觉审视行政行为的内容、程序、手段、目的等是否合法,自觉将手中的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自觉践行“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同时加强依法监督,坚决抵制和打击行政腐败,坚决维护法律尊严。

4.有效普法,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法治是一个全民的概念,有效普法,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着力提升全民法律素养,着力法治精神的发扬和传承,才是法治最终实现的基础和保证力量。

有效普法,就是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体现在各类课程教育当中,从“学生”抓起;就是要把法治教育结合不同地区、不同岗位、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体现在工作学习生活当中,从日常抓起;就是要各级各部门扎实开展各类法律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充分利用国家宪法日、防灾减灾月、世界环保日等开展专题宣传教育,不走过场不敷衍了事;就是要不折不扣的执行法律,尤其是执行监督法律执行的法律,以公平正义的法律实践引导全社会自觉依法维护法定权益、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提高司法公信力,树立法律权威,让法律真正成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总之,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的建立并非一日之功,不可一蹴而就,我们需要的是牢记初心、紧跟当前、立足长远、不断前进,在法治实践的道路上一步一步走出我们自己的法治之路。

参考文献:

[1]陈瑞华,《看得见的正义》,2013.

[2]陈金钊.对“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诠释[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3,(2).

上一篇:乡镇2005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总结下一篇:节日自查报告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