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现代化自查报告

2022-08-17

根据工作的内容与性质,报告划分为不同的写作格式,加上报告的内容较多,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写报告。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教育现代化自查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教育现代化自查报告

教育现代化学校自查报告

雪岸初中自查自评报告

雪岸初中本着全面提升学校综合办学水平,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宗旨。根据“关于组织开展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评估验收的通知”精神,高度重视创建工作,认真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实施《如皋市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办学评估标准》,抢抓发展机遇,切实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确保所有指标达到评估要求。现将自查自评结果汇报如下:

亮点与特色

亮点一:一流的硬件环境。

近六年来,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中心初中的直接推动下,本校以硬件建

设为突破口,以教学质量为立足点,以常规管理为保证,大力推进学校现代化建设。经过艰辛的努力,我校硬件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符合现代化标准的学生综合楼,音乐、美术、体育、物理实验、化学实验、生物实验、地理、劳技、心理咨询各室,且严格按《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ⅰ类标准要求配备齐全;有符合规定要求的橡胶跑道的标准操场,生均校舍面积和活动场地高于国家规定标准,被评为“南通市技术装备优秀学校”;有配套设施齐全、安全设施到位的学生公寓;有符合江苏省a级标准的学生食堂,被定为“南通市a级食堂”;有彰显校园特色布局合理、优美怡人的园林景观,被评为“南通市园林式单位”。 整个校园区域划分清晰,色彩和谐,亮丽、典雅,给人以简朴、大方、清新、秀美、怡人之感。近几年还先后被评为“如皋市法治合格学校”“江苏省教育现代化示范初中”、“南通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 “如皋市教

学先进单位”、 “ 江苏省平安校园”;连续多年被评为“如皋市文明单位”。

亮点二:特色校园文化。

本校按照“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要求,立足经典文化教育,将经典文化与校园环境布置、德育教育有机契合,逐步形成了以“国学经典”为主打的校园文化特色。具体阐述为: 一是打造以国学经典为主题的校园物化环境。让校园每一座建筑物,每一面墙体,每一个角落都折射出国学的光芒,都能发挥人文教育的作用。校园主干道上11个板块的文学长廊、其西侧长达40米巨幅的“国学长廊”、学生公寓楼过道内弟子规全文和《初中生必备70首》古诗及关于做人方面的名言警句、教学楼神话寓言和文学各大流派风格介绍、综合楼过道上本校教师风采展示和巷道内荀子的《劝学篇》与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园林休闲区配备的咏物诗。这一切与雪岸初中的校风“求真、向善、唯美”形成高度的统一,充分体现经典文化特色。二是借

助课堂主渠道,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经典文化内容。如古诗文的鉴赏,古音乐欣赏,绘画、书法作品的临摹与鉴赏和思品中的经典德育故事等等。三是编写经典教育特色教材,把相关内容列入考查范畴,使学生能更方便、更主动地投入到经典文化之学习氛围中。学校编写了《国学经典伴我行》阅读校刊和题为《阅读,点亮智慧的人生》的校本教材。四是组建业余文化社团,开展各种兴趣小组活动;诸如文学社、书画社等。举办“国学经典”文化节,开展读书征文比赛、赛诗会、经典名篇诵读比赛、书法绘画比赛、手抄报评比与展示等。五是在学校与社会生活中,把学生的日常行为与经典文化结合起来,促进学生良好心性的养成以及他们精神境界的提升。切实提高经典文化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六是利用重大节日,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大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活动和实践活动,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如端午节的赛龙舟、包粽子的学生实践活

动,“教师节”的

感恩教育,“母亲节”母爱教育、清明节祭扫烈士墓、志愿者活动等。大量的实践活动、为数众多的典故和名人轶事,的确能让学生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地接受经典的熏陶。

近几年,教师参加如皋市读书征文比赛多人获得一二等奖,师生参加市局组织书画比赛,多人分获一二等奖,每年都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参加书法晋级考试,三独比赛连续几年都有多名同学获得“十佳”“十优”的称号。我们制作的以学生作品为主的雪绒花社文学专刊参加县市级校刊评比获得好评,雪绒花社舞蹈队参加了国庆城乡文艺互动雪岸专场演出,雪绒花书画社每年均有多名学生作品获得县市等级奖,本校网络读书征文篇数占学生总数比率在乡镇学校中居于前列。大型舞蹈《扇》获得如皋市二等奖,多次参加县市展演。2014年11月,雪岸初中有幸作为如皋市德育现场会分会场;2014年被评为“如皋市文明学校”、

“如皋市特色建设学校”。南通市十二五规划课题《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的研究》2014年4月在如皋市课题过程研究验收中被定为合格课题。

亮点三:精干的教师队伍。

按照市局和中心初中部署。强化集体备课、沙龙活动,加大行政蹲点、各教研组互听互评的力度,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活动。教师素质大幅提高,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成绩斐然。单是2014——2014学年度,教师参加县市级以上课堂教学比武,就有10人次获县市一等奖、11人次获县市二等奖,其中一人获得省级一等奖,两人分获南通市一二等奖;有15篇论文在省级刊物发表,有75篇论文获市级以上等级奖;有南通市级课题1项,今年有5项微型课题顺利结题,现有如皋市级立项课题7项。 成绩与差距

一、办学理念与办学行为

成绩:1.教育理念先进。坚持依法

治校,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坚持育人为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强化人人成才、多样成才和终身学习、系统培养的理念,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和充分发展。2. 办学行为规范。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公办学校择校生比例低于招生总数的10%并逐步减少。学校均衡编班,没有分重点班、快慢班、特长班、实验班等违规和各种变相违规行为。无违规编写和订用教辅材料等行为。3. 助学体系完善。学区内每个适龄儿童少年按时入学并完成学业。留守儿童少年、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残疾儿童少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学习困难学生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得到有效保障。4. 办学规模适度。实行标准班额办学,班额不超过45人。

二、学校人才与教师队伍建设

成绩:5. 领导班子团结进取。校

长符合任职资格条件,办学思想端正,思路清晰,法规意识强。校级领导成员年龄、专业等结构合理,具有较高的政策、管理和业务水平。领导班子作风民主、凝聚力强,中层干部精干健全,在教职工中具有较高威信。6. 教师结构优化合理。根据国家和省有关编制标准以及教育教学需要,配齐配足学校专任教师及卫生保健教师等教学辅助人员。7. 师德建设成效显著。全体教师具有较强的教书育人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人师表,关爱学生,重视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注重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师生关系融洽,无歧视、侮辱、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现象,无有偿家教和到社会培训机构兼职等现象。坚持师德考核与业务考核并重,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8.教师培训进修制度健全,专业发展规划完善,学校学习型组织建设卓有成效,年度公用经费总额中用于教师培训部分不低于5%。9. 教研科研形成制度。学

校教研科研机构健全,教研科研工作扎实开展,校本研修制度化,教研科研成果交流和推广机制完善。教师具有较强的教研科研意识,有一定的教研科研能力,有切合本校实际的课题并取

得阶段性研究成果。今年,本校有大市级课题一个,有7个县市级课题,另有五个课题已顺利结题。

不足:6.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数量占专任教师的15%以上,其中市级以上骨干教师数量占骨干教师总数的10%以上。8. 教师业务水平较高。教师教学理念先进、执教风格鲜明,教师不能能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注重发挥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功能,具有较强的课程建设能力、专业开发能力和学具使用研发能力。

措施:

三、素质教育与学生发展

成绩:10. 德育为先全面落实。建立完整、务实、高效的德育体系,班主任、辅导员和学科教师等全员德育工作

到位、网络健全。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和学校管理等各方面,各学科教学体现德育内容,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增强。11. 课程管理制度健全。全面实施国家课程,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无随意增减科目和课时、随意调整教学进度和课程难度等现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色鲜明,各类专题教育活动丰富多彩,体现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科学有序,课程实施载体建设形式多样。12. 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普遍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注重因材施教,学习困难学生得到针对性帮助。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机整合,教学质量管理科学、保障有力。13.体育美育切实加强。坚持健康第一,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严格落实1小时“阳光体育”活动。加强美育,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艺术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强化体育艺术“2+1”专项教育活动,并形成学校特色项目。14. 评

价体系科学合理。把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作为评价的基本标准,实施适合的学习评价策略,学校、家长及社会多方参与的评价机制基本形成,素质教育校本评价体系不断完善,课业负担监测与问责制度建立健全。15. 学生综合素质较高。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学习态度端正,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习惯基本养成,学业合格率达95%以上。身体、心理健康,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达90%以上、优良率达30%以上,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无违法犯罪现象。兴趣爱好广泛,超过80%的学生有一项以上爱好或特长。

差距:12. 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教学实践体系基本形成。

四、硬件设施与条件保障

16. 校园布局合理美观。校园建设规划和功能区划科学,周边环境良好,学生交通方便。生均占地面积小学20平

方米以上、初中25平方米以上,寄宿制学校每名寄宿生增加10.5平方米,生均绿化面积5平方米以上。配备符合规定要求的跑道和一定标准的风雨操场,生均校舍面积和活动场地高于国家建设标准。18. 教学仪器设备先进。学校教育装备按《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ⅰ类要求配备。积极推进新技术和新媒体进学校、进课堂。教学仪器设备有效使用、科学管理,并形成制度。19. 财务管理规范公开。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财经纪律,学校财务会计和资产管理制度健全。科学合理使用公用经费,定期公布公用经费使用情况。

五、学校管理与办学特色

成绩:20. 常规管理制度健全。全面落实《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校园校务管理、教师学生管理、教学科研管理、后勤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岗位责任明确,工作落实到位)。学校安全保障体系健全,安保人员和安全设施齐全,有突发事件预警处理预案。21. 管理体

制机制创新。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基本建立,学校管理实现信息化、科学化。校长负责制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成效明显,教师绩效考核和流动服务考评制度完善。22. 校园文化丰富多彩。充分挖掘学校历史传统,校园环境建设富有文化底蕴和教育内涵。整体规划学校科技、体育、艺术等活动,打造特色节日文化。重视共青团和少先队工作,学生社团活动丰富多样,班级文化富有特色。注重开发和利用社区文化资源,促进学校文化与社区文化的融合互通。组织文化凝聚力强,教师合作发展机制完善,体现共同的教育信念和卓越的文化追求。24. 社会各界满意度高。学校办学成绩显著,学生、家长和社会对学校的评价较好,满意度达90%以上。

差距:23.学校办学特色鲜明。有独特的办学风格和先进的办学理念,教育教学、课程建设、教育科研、学校管理富有特色,在省内具有一定影响。

四、永葆耀华持久生命力,助推教育效能提升——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和探索

耀华中学始终致力于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1.以德为首,加强师德建设。师德是师之魂,良好师德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内化的过程。每年的教师节耀华中学都会举行教师宣誓仪式,让教师在庄严的仪式中体味教师职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了把师德建设具体化,我们通过观念培养、专题讲座、主题学习、民主测评、问卷调查、事迹发掘、典型交流、案例分析、外出学访、自我反思等一系列措施,引导教师以博大的师爱来体现崇高的师德风范,提倡“严谨治学、严于律己,严格要求”,建设一支“有志气、有朝气、有正气”的教师队伍。

2.以业为本,促进专业发展。耀华中学成立由教务主任领衔,特级教师、

学科组长挂帅,特聘部分教学中坚骨干力量组成的“教学督导组”,以及由主管德育的副校长及德育主任领衔,由年级组长、资深班主任组成的“教育督导组”。督导组成员是集“政策领悟执行力、教学示范影响力、师傅指导亲和力、学高身正凝聚力”四种合力于一身的学校骨干,以他们为龙头,搭建出教师群体同伴互助、教教相长的桥梁。

学校还责成教科研处、教务处、德育处、行管处在党总支的领导下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君达教师学校”的培训工作,建立“四层面”、“六途径”的校本研修模式。四层面: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专业修养和专业精神的培训;教、研、训一体化的教育研究与课堂创新能力培训;拓展型、研究型课程开发能力培训,拓展专业发展空间。六途径:新教师教育行为和教育观念培训;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培训;教师心理素养和心理技能培训;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科研方法培训;学科带头人

培训。学科组的主题教研、青年教师的汇报课、骨干教师的示范课、师徒恳谈会、教师年度业务考核等均已成为每年工作中的亮丽风景,耀华杯文化大赛、学科知识竞赛等也成为学生活动的一个传统保留节目。

3.以研为导,助力科研强校。耀华中学确立“科研先导,科研强校,科研强师,科研兴教”的意识,奉行“问题即课题,工作即研究,成果即发展”的科研理念,围绕“创新德育模式、增强德育实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出现的问题与解决”以及“数字化校园建设”三个科研主线,开展本校的教育科研工作。

围绕着“数字化校园建设”展开的一系列课题的研究,使我校继续保持在全国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工作中的领先地位,我校先后被评为天津市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先进集体、全国电化教育先进单位、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常务理事单位”。市级课题“关于图书馆在青少年读书活动中功能作用的研究”的深入开

展,使我校图书馆的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学生课外阅读积极性显著提高,耀华中学被天津市教科院授予“书香校园”称号。以我校为核心承担的市教委重点科研课题——“中小学生学习成长记录电子档案袋系统的研发”,研究了新课改背景下信息技术在学生过程性评价中的作用,促进了评价本身激励、诊断、促进作用的发挥,其研究成果在全市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效果良好,被评为天津市第四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4.以质为重,关注持续发展。学校稳步推进“

一、

三、

五、十园丁锻造工程”,对新教师用一年的时间帮助其入轨,三年内通过师傅的指导和帮助促使其成为合格的教师,通过五年时间使其基本成才,用持续不断的十年培养,使其成为具有一定专长的专家型教师。“园丁锻造工程”的规划目标是构建以教育专家为塔顶,名优教师为中坚、骨干教师为塔体,教师整体素质优化为根基的

塔式结构。搭建教师专业成长的“三格”层次——新教师的入格培养、青年教师的升格培养、骨干教师的风格培养;铺设前进的“三环”道路——以教学基本功为方向的外环路、以教学策略为方向的中环路、以教学思想为方向的内环路;提供发展的“三维”空间——理论、理念的学习空间,教育、教学的实践空间,才华特长的展示空间。

我们将以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检查为契机,进一步全面提升我校办学质量,以认真的态度静心地学习相关的文件,以务实的作风诚心地查找工作的不足,以求是的举措真心地改进暴露的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苦练内功,在评价机制不断创新的过程中,思想保证与理念提升共进,组织建设与反思调整共通,稳步实施与评价跟进共融,进一步提升和加强学校的软、硬件建设,科学配置教育资源,切实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请各位领导、专家指正。

天津市耀华中学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自查报告

耀华中学校长 任奕奕

三、促成新的管理规范模式,建设现代化学校管理格局——对管理现代化的思考与实践

温家宝总理在2014年9月关于教育的讲话中强调:学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以“依靠人、为了人、服务人”为基本出发点。耀华中学在学校管理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师生共进”的理念,力争通过管理让教师有幸福感,学生有愉悦感,师生都有主人翁感。我们“用理念推动发展,用创新盘活资源,用和谐催生智慧,用文化打造品牌”,在管理过程中提倡价值提升,重心下移,结构开放,过程互动,动力内化。形成“观念导航,思想引领,精神支撑,目标激励,体制创新,机制励人,同侪相济,科研反哺,质量跟踪,立体发展”的管理

格局。

学校从制度入手,注重过程管理和结果管理相结合。在健全规章的同时制定了校内各岗位的《岗位职责》《教职工考核实施办法与细则》,坚持因岗用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尽其能。定期召开教代会,充分发挥教代会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作用。每年开展“学生最喜爱教师”的评选交流活动,进行“优秀教师具备的12条素质”问卷调查,引导教师重视师德风范、教导能力、信息素养、团队合作、教学特色和教育效果。同时,用刚性要求去规范教育教学,用人文关怀去温暖每一位师生。2014-2014年确定了“弘扬正气、凝聚团队、专心致志、注重效果”的工作要求。

在学生管理中实行学生自主化管理,各班班干部竞选上岗,实行值周班值勤,设立学生行为规范监督岗,定期召开学代会、团代会,出版《德育简报》《闪耀年华》等学生刊物,开办“耀华学声”学生校园广播电台,创办爱心志愿者

社团、心理健康使者团、原创音乐社、读书社、篮球社、吉祥社等学生社团。学生在校园生活中,人人都是小主人,锻炼了能力,开阔了视野,提升了素质。

天津市耀华中学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自查报告

各位领导、专家:

在此,我谨代表耀华中学全体师生诚挚地欢迎各位专家到我校评估检查。

天津市耀华中学创办于1927年,前身为“天津公学”,1934年更名为“耀华学校”,1952年,由私立改为国办。82年来,学校秉承“勤朴忠诚”的校训,担当着“为国育才,光耀中华”的教育使命,形成了“治学严谨、管理规范、崇尚民主、广育良才”的办学特色。

2014年我校由纯高中校开始招收初中学生。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三个年级共有12个教学班,学生589人。

根据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教委关于实施天津市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

标准意见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按照市教委《实施意见》的要求,我校各部门认真对照《标准》进行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为成功的人生奠基——耀华中学的办学理念

耀华中学的办学理念是“为成功的人生奠基”。这里所说的成功的人生是指在与国家发展方向一致的前提下,个人的个性、爱好、特长得到促进,能力得到科学的引领和科学的发展,得到社会的认同和肯定。为了学生将来能走向成功的人生,学校在以下四个方面着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引领学生形成高尚的品德修养;教导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和获得知识的方法;促进学生获得良好的语言表达、沟通协作、艺术鉴赏、思辨创新、锻炼身心等多方面的能力。

近年来,学校围绕这一办学理念,努力实现三个创新:一是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上的创新,形成“勤奋、纯朴、忠

实、诚信”的校风;二是在教学上创新,形成“以德为首、以业为本、以研为导、以质为重”的教风;三是在养育养成上创新,狠抓基础性,重视层次性,突出实效性,形成“勤朴忠诚,奋发有为,志存高远,光耀中华”的学风。

文 章

来源

课件 w ww.5 y kj.co m来源

耀华中学校长 任奕奕

二、历史传承,文化引领;修才修性,学习型团队建设——耀华中学办学优势

1.耀华中学十分注重挖掘和传承优良传统,每年一度的建校纪念周,使耀华师生重温历史。校史馆则是耀华学子研读校史、感悟耀华精神、激发前进动力的传统教育阵地。四座新教学楼分别以“尚勤”“尚朴”“惟忠”“惟诚”命名,寓意着“勤朴忠诚”校训贯穿于耀华教育的始终。耀华路上十五位院士校友和校史

馆前三位烈士的铜像是激发学生发奋学习、报效祖国的生动教材。综合楼一楼的“耀华名师风采墙”,使耀华学子时时感受到老师们敬业爱生的崇高品德。82年的薪火传承、开拓创新,凝结出深邃的学校文化特质,“勤朴忠诚”的校训,成为耀华精神最凝练深刻的表达,内化为一代代耀华人光耀中华的价值观、行为准则、气质特点和精神风貌。

2.耀华中学在学校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师生共进”的理念,潜心打造具有奉献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安全意识、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的干部团队;治学严谨、以身示范、敬业乐群、教艺精湛,能够持续推进素质教育实践,会学习、会共享同时又富有教育个性的品牌教师团队;品行高尚、基础深厚、特长鲜明、素质全面、富于创造、身心健康、适应发展的学生团队。

在干部队伍建设中,制定了《耀华中学干部形象标准》,要求干部做到“胸中有书、脑中有网、手中有活、目中有

人、眼中有爱、行中有威”,实行干部首问负责制、双周例会学习制度,所有教员出身的干部都要深入教育一线任课、听课。在学生团队的建设中,倡导“全面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德育观,制定《耀华中学学生形象标准》《耀华学生行为规范准则》《耀华学生在校一日常规》等德育目标和考评细则,修炼耀华学子的行为举止、仪表气度。耀华学生的不唯上、不唯书,思维活跃,敢于创新,勇于担当的精神特质,成为他们升入高校和工作后不懈努力、厚积薄发的内驱力。

文 章

来源

课件 w ww.5 y kj.co m来源

第二篇:教育现代化自评自查报告

一、学校基本概况

(略)

二、创建情况及自评工作

学校按照规定配齐了领导班子,学校设置了教导处、政教处、总务处、工会、少先队等机构和组织人员,配备合理,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人。我校根据《XX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2012年工作要点》

【X政教督【2012】1号】文件精神和《关于在全市普通中小学开展教育现代化自评活动的通知》的要求,积极开展教育现代化自评活动。我校成立了自评教育现代化领导小组,由学校领导、各职能处室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组成,校长XXX任组长负总责,并明确了校级领导XXX任学校联络员,负责教育现代化创建的具体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分工合理,职责明确。领导小组统一认识,端正态度,充分认识到学校自评工作的重要性,通过自评及时总结学校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查缺补漏,进行整改,争取早日争创成功。我们按照《XX市普通中小学教育现代化督导评估方案实施细则》的内容及评估程序,规范操作,按照《XX市普通中小学教育现代化督导评估档案整理的有关要求》认真地进行自评工作。我校教育现代化创建领导小组将评估指标分解到各部门及相关责任人,落实到人。相关责任人按各自分解的三级指标的评估内容,通过收集资料和典型事例、整理分析有关数据、写出自

评意见,提出初评得分建议。学校自评领导小组在各部门及相关责任人自评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全面衡量,填写了学校自评打分表。

三、主要成绩、经验和特色

1、明确办学方向。我校认真组织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以师生共同发展为本,遵循依法治校、民主合作的管理理念,深入细致抓落实,强化了人文教育,培养了创新精神,提高了综合素质,指导和促进了学校工作全面开展。我校加强软件建设和硬件投入,使队伍建设、教育教学、学生发展、办学条件等各方面都得到巩固提高。

2、我校坚持“德育为首,五育并举”的工作思路,积极研究德育工作内容,革新德育形式,针对新时期德育工作出现的新问题,提出学校德育工作新思路,以提高情商、促进智商,强化好习惯等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

3、强化教学教研,规范了年级备课组管理。首先,认真落实了每周一次的备课组教研活动和业务领导下备课组教研制度。每次教研活动前,先由备课组长和成员根据活动主题和学科特点,拟订活动内容。过程中做到有主题,有计划,有总结反馈,有教研内容记录。形式上做到有学习、有交流、有反思,有讨论。

4、抓好学科教学质量,每位教师抓住40分钟,向每一节随堂课要质量。我们要求每位教师从备好每节课,用好每节教案做起,向每一节随堂课要质量。学校领导则从开学第一天起,每天全体深入到教

学一线,抽、听、评各学科教师的随堂课,检查教师上课的情况,检测学生的听讲情况和听讲效果。

5、以校本教研为载体,实施分层教研,重点抓好教研组教研,教研组的教研主题要尽可能小而精,要充分发挥教研组每个教师的智慧与合力,解决好阻碍本年级教学质量提高的实际问题。

6、开展丰富多采的阅读活动,每月举行一次集体活动,活动前做好充分准备,确定好活动的时间、内容和形式,活动后做好总结与评比。

四、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学校自评领导小组在相关责任人自评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全面衡量,讨论形成了本单位的自评分,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如下:A1级指标:A1素质教育75分,A2学生发展53分,A3学校发展66分,A4队伍建设46分,A5教学设施27分。

五、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存在问题:(1)学校的发展和目标的达成度还不适应家长的需要及社会的期望。主要表现在学校特色创建等方面有待强化,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有待不断努力。(2)教师自身素质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

整改措施:(1)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素养。(2)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重点是把握课程改革这一主题,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增强科研意识,加大教科研力度,向科研与课堂要质量、要成效,切实提高教学质量。(3)

进一步树立服务意识,继续改善办学条件与环境,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创造可靠的物质和技术保障。(4)抓好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良好习惯养成。(5)继续推进学校各项改革,积极创建现代学校管理制度。

六、未来的打算与展望

面对问题和不足,我们决心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在市教体育领导的关心指导下,镇中心校的直接领导下,我们今后的工作方向更明,思路更清,动力更强。我们全体师生一定会更加团结一致,开拓奋进,实施精细化管理,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地发展,把XXX越办越好,创社会满意的学校。

XXX

二〇一二年六月八日

第三篇:现代远程教育自查报告

小坪地学校2009-2010学现代远程教育

1

自 查 报 告

板桥镇小坪地学校 0一0年7月十日

二小坪地学校2009-2010学现代远程教育

自查报告

为了更好地管理好远程教育设施设备,充分应用好远程教育设施设备,不断将远程教育资源应用于教学,促进我校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做好迎接省远教办及上级领导的检查准备,结合我校远程教育在教育教学应用上和培训上存在的各类因素及种种情况,根据上级文件和中心校有关领导的要求,特把这一学年以来所存在的情况作自查自评如下:

一、 基本情况

我校的远程教育主要为模式二:同时,在健全远程教育设施的同时,我校同时今年6月份接入了互联网,建设了以远程教育资源为主,以互联网为辅,网线直通学校办公室,让各位教师都可以方便的查阅所需的各种各类资源。

二、 远程教育开展情况

为了更好地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发挥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优势、利用好管理好资源设备,学校成立了以校长郭奠琨为组长,郭电发为副组长,段学举、郭电文等成员的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各种制度并上墙。制定了远程教育工作计划。要求校远程教育管理员及时接收,下载,整理各种远程教育资源。及时收集下载资源、文本资料、课件资料、教学设计以及教案等教学资源。对VCD(DVD)光盘及系统工具等软件资源进行了规范整理,使用、借、还都比较方便,并作好使用记录。同时对远程教育设备的运行作好记录,对于运行不正常的,及时处理,处理不了的上报处理。在教育教学运用远程2 教育资源的做好资料记录、借阅登记、归还登记等,确保工作的正常运行。在教学应用远程教育资源,年轻教师每周不得少于1节课到远程教育室上课。

我校教师在教学中都能以自身的条件,不同程度地利用远程教育进行教学工作,使学生能充分地应用教学资源。同时学校还利用互联网,平时鼓励教师多多利用网上的各种教育资源,下载一些教育资源,以充实学校资源。

同时,我校的一部分教师对远程教育认识有些不足,应从在思想上加强对远程教育的重视,加大学校的远教力度,多督促各位教师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开展教学工作。我校在工作中将不断加强远程教育教学工作。

三、 存在的问题

主要有三个,第一是条件有限,这个对资料建设影响很大,我校由于缺乏服务器,微机硬盘容量较小,不能容纳较多的教育资料;第二是由于我校地处山区,雷雨天气多,加之时常停电等原因,这给远程教育资源的接受带来了困难,有时还会烧坏电脑等设备。第三是由于我校教师紧缺,我们远程教育兼职教师工作量大,就管理员郭电发老师来说除了管理远程教育工作以外,还要每周担任16节课的的教学任务、分管实验室、团支部等工作,这给开展远程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虽然在远程教育的实际工作中下了一定功夫,但是在资料方面还是有些没有做得不够充实。

四、 今后的工作打算

1、转变思想,要建立健全远程教育工作,把资料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以实际的工作,完善的资料来迎接领导的检查。

3

2、加大对远程教育的经费投入,加微机硬盘容量,以便储存较多的资源,安装防雷保护设施,以便保证远程教育资源接收机的正常运行。

3、加大教师的应用能力培训工作。要充分应用远程教育进行教学,教师应用能力是关键,一个学校如果教师都不能正确查阅远程教育信息资源,如何能够应用这一些资源?我校以校本为龙头,来动员各位教师认真学习电脑知识,远程教育资源的查阅和利用的知识等,使各位教师能正常运用远程教育信息资源,同时能够上网查阅自己所需的各项资料。鼓励教师认真学电脑、用电脑,教师的电脑水平逐渐提高。

当然,我校在工作中还在摸索一条更适合我校实际远程教育工作的路子,为了我校的远程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以后的工作还要以实际工作为主,只有根据实际,然后结合远程教育信息资源,才能让学生能实际地利用信息资源,学好各种知识,才能真正地发挥远程教育的目的,才能进一步把我校教育教学提高一个新的台阶。

板桥镇小坪地学校 二0一0年七月十日

4

第四篇:七宝明强小学推进教育现代化情况自查报告

一、学校基本情况

七宝明强小学始创于1905年,目前有74个教学班,210名教职员工。近年来,学校先后成为全国“新基础教育”推广性研究实验校及成型性研究基地校、上海市二期课改实验校、闵行区国家级课题《区域现代学校制度理论与实践》试点学校、闵行区首批数字化实验学校等。

我校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和现代教育理念的百年老校,近年来以“两明两强”(明事理、明自我、强精神、强体魄)校训为抓手,致力于百年老校学校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已连续7届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09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10年又被评为“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是全国“和谐德育”研究课题实施学校、“市政府‘家校互动’实事项目先进集体”、“上海市红旗大队”、“上海市红旗中队”等。在闵行区历次办学水平评估均达到A等一级,学校发展始终处于高端稳定的格局。同时还是“中国特色教育理念与实践项目学校”、“上海市行为规范学校”、“上海市体育先进单位”、“上海市卫生先进单位”、“上海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上海市优秀家长学校”、“上海市劳模集体(行政组)”。

二、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做法与基本经验

(一)主要做法

1、教育现代化的软件建设

至2011学年底,我校的发展定位是:城市化地区优质教育的新型学校。围绕这一目标,我们进行了历时三年的“新基础教育”扎根研究实践,将我们与华师大专家组共同开展的“新基础教育”成型性实践研究的成果,深深扎入明强小学本土化的土壤中,扎在每一个明强教师的心里与教学行为中,使“新基础教育”与百年明强的学校文化紧密融合,在传承与发展中实现明强教育现代化的稳步发展。

(1)教育现代化的观念提升

首先是在全体教师中树立正确的“教育现代化”的观念。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新基础教育的“生命实践”理念为行为指导,在全体教师中进一步开展“新

1 基础教育”和国家及上海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学习与讨论活动,邀请专家、学者来校讲课,在思想观念上形成共识。

其次是教育行为的现代化。基于“新基础教育”的扎根实践,关注课堂的生成性、开放性,编制明强小学“幸福教师”“七彩童年”课程的校历,提升教师幸福指数,丰富学生童年生活。

再次是教育目标的现代化。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确立了为了每个孩子的终身发展,为了每个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为最终的培养目标。 (2)教育现代化的队伍建设

首先,以校训精神为底色加强教师团队建设。将“两明两强”融入教师发展和梯队成长之中,通过骨干示范、引领及辐射作用,加强教师团队建设。

其次,以课堂教学为平台提升教师团队研究水平。创新教研形式,以“学习交流——二十分钟精品课——教学研究沙龙”为抓手,开展校本教研,提升教研活动质量。聚焦课堂教学,以“和美课堂”课题研究为抓手,不断提升教师专题研究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定期开展现场教学设计、练习设计、反思能力等比赛,充实丰富考核内容。

再次,基于生命自觉的教师读书活动。积极创建创新教师读书机制,提升教师思维品质。十年“新基础教育”,我们将教师读书作为一种制度确立下来,形成了将读书活动与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相结合,与教师的生命自觉相结合,与教师的绩效考核相结合的运作机制。 (3)教育现代化的能力提高

全员参加现代教育技术学习、培训与考核。学校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学习信息技术。立足实践,注重针对性,实用性,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实践水平与能力。近年来,教师历次考试通过率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广大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的自觉行为。

2、 教育现代化的硬件建设

学校将安全教育要求纳入家校《育苗宝典》课程,实现家校共育。实行“活动中教育”的策略,使安全教育凸显过程性。多方面打造安全校园,确保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1)校园物质环境的建设

2 我们通过校园环境建设,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近年来,学校增添新的教学设施,如艺术楼、温馨的绿化、浮雕等,学生徜徉校园,犹如进入童话世界,陶冶了情操,美化了学习环境,帮助学生突破应试教育的束缚,走进个性发展的天地,丰富了学生的童年生活。 (2)校园安全设施设备的建设

学校重视校园安全管理,技防措施不仅“追求有”而且“坚持用”。其次,让“体验式”安全教育入脑入心。同时,强化日常化的教师护导管理机制,强化应急预案的模拟演习,努力将校园安全隐患杜绝于萌芽状态,有效降低校园的伤害事故。

(3)校园计算机网络化管理与教学建设

以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整合为导向,加强学校网络平台及数字化校园整体建设。一是整合网络资源,开展有效的应用研究;如与兄弟学校开展网络教学研讨,初建区校两级各类教学资源的管理平台,推进校际间的教学资源共享;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研究和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NOC)研究,确保处于全国同类研究前列。二是完成和完善学校数字化网络管理平台建设,逐步实现办公系统与教育管理的自动高效,体现现代化学校的现代管理效能。

3、教育现代化的文化建设

(1)致力于百年学校文化传承与发展

我们系统地梳理了百年老校文化发展历程,寻求形成明强文化“审美超越”这一核心理念的历史根基。探索“审美超越”学校文化培育明强人身心素质、精神力量和对明强人生命和精神开发--提升当代明强人审美品质的实施途径。确立继承与发扬“审美超越”文化的基本原则,从而丰富和提升百年明强教育的内涵及当代价值。“明强文化”日渐被广大明强师生、区教育系统以及本区社会各界所认可和认同。2010年市级课题《百年老校学校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实践和探索》获准立项,目前正在结题阶段。

(2)致力于“审美超越”文化核心理念的文化建设

“审美超越”是“明强文化”的核心理念,在明强百年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这一理念所产生的文化张力,均得到充分的体现。我们将“审美超越”理念下的 3 文化育人,落实在培养学生审美品质的目标上,遵循目标实施的五大原则,开辟了五大实施途径。即:生命为魂、实践为本、生活为经、年段为纬、融通为型的五大原则,以及基于校园文化、艺术教育、和美课堂、成长体验、教师垂范的五大实施途径。详见市级课题《以“审美超越”为核心理念的学校文化实践研究》(荣获区级第十九届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3)致力于“两明两强”校训精神及内涵的内化

校训是一所学校的立校之本。尤其是明强校训,经过百年的变迁,从办学初期的“国势民生,赖以明赖以强也”到当今“明事理、明自我,强精神、强体魄”始终没有离开“明”和“强”两字。强化校训精神:在校门至教学大楼矗立五块历经沧桑岁月的不同年代校训名言;每一次广播操全校师生都高呼校训入场;解读校训的校歌每周都唱;以“明”字为冠名的教学楼单元。内化校训内涵:参观校史陈列室感受明强先辈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邀请老校友、老革命后代来明强讲述当年地下工作的峥嵘岁月;走进古镇浸润民族精神与传承民间文化等。

(二)基本经验

1、教育现代化必须与教师的教育理念更新相统一——以理论为指导。

教育现代化,首先是教师的现代化,教师现代化,关键是教师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智慧的教师才会在培养智慧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上具有的高度的智慧和特有的创造性。为此,明强十分关注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以骨干带动全体教师的自觉发展。目前已申报有区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养基地、区小学语文学科教研训基地、区小学数学学科教研训基地以及区班主任名师郭芳工作室四个区级层面的教师专业发展基地。

通过生命自觉提升价值追求和责任意识;追求理念与实践的双向建构;提升课程开发和学科整合意识;形成独特个性教学风格等,实现教师的价值提升、重新下移、过程互动、动态生成、动力内化。

2、教育现代化必须与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相统一——为孩子的幸福。

在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明强化大力气开发了颇具特色的“七彩童年”课程,排出了“强强系列活动”校历表。充分利用校园的空间,建设了“体育活动中心”、“艺术楼”、“种植园”、“科技园”等,学生的各项课外活动都有专门的区域,孩子们的个性爱好和艺术特长有了充分发挥的场所。明强还针对不同年段学生的 4 特点,编写了《七宝古今风貌》、《校园四季植物》、《七宝皮影进课堂》、《童心稚笔绘古镇》、《明强人》等校本教材,拓宽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探究、传承学校文化。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3、教育现代化必须与学校的悠久传统文化相统一——在传承中发展。

明强小学的世界,之所以与众不同,不仅是因为有自己百年的文化传统,也不仅是因为有了“新基础教育”的精神底蕴渗透其中,而是因为“新基础教育”所代表的教育现代化的文化“新质”,与明强的文化传统,在相融共生中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由此创生的文化世界孕育出了独特的明强人。

顽固死守与盲目抛弃都是不可取的,明强人自豪地做到了将传统和现代在一所学校的发展中融合共生。

三、特色与亮点

1、将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与“新基础教育”扎根实践相结合

进入新基础教育扎根研究阶段,学校努力做好新基础教育的“本土化”研究。开展“小教研组领衔式专题教研”,真正实现“动力内化和重心下移”,每学科都确立了共同的研究主题,各年级小教研组还建立了与之相关的小课题。围绕“成熟课型精品化,成型课型普及化,薄弱课型成型化”。做实以“日常化研究性实践”为特征的校本研修,打造了明强教师凸显的团队与个人研究自觉,扎稳扎深教师团队发展的根。

2、将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与百年老校学校文化传承与发展相结合

以学校“四大工程”(即智慧管理工程、“七彩童年”工程、和美课堂工程、幸福教师工程)建设为载体,将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与百年老校学校文化传承与发展相结合。

智慧管理强调管理者要特别注重培育自我及师生的变革和发展自觉,变行政化管理为智慧管理,追求“自己与每一个师生主动健康发展”的教育境界。

“七彩童年”工程,强调学生立场,从校园环境与氛围开始,时刻关注儿童主动发展的需求和潜能,重视为儿童的生命成长提供物质、场所的支持及精神的涵泳。引导学生回归快乐童年,彰显健康个性。

“幸福教师”主要为教师提供自我调整与更新的力量。围绕“合作、共享、创新、休闲”展开,鼓励教师在与学生亲密互动的过程中追求积极的职业定位,

5 在教育转型与变革实践中,感受因专业成长带来的深层次的幸福和愉悦。

“和美课堂”追求精特美,追求课堂教学各要素的和谐与统一,强调课堂是师生共同体验与成长的场所。包括教师与学生的和谐,主体与环境的和谐,教学内容与方式的和谐;追求理想的教学内容结构之美,教学设计开放之美,教学资源生成之美,生命涌动活力之美,又实际表现为探究、互动、真实、德性和审美的课堂。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改进工作的对策

(一)存在问题

1、学校规模较大,东西两校区发展水平不均衡

西校目前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如何和总校一样,都办成“人民满意的教育”,是目前的一个重要工作。虽然西校与总校在教育教学上保持一致,但融合的不够。

2、教师队伍庞大,教师个体专业成长与发展不均衡

一方面,多年来教师已经将研究的意识全程渗透于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之中,努力使自身实践成为研究性变革实践。但由于一些教师自身素养和积累的欠缺和不均衡性,导致许多实践研究的品质有待提高。另一方面,一个长期困扰和制约教师和管理者发展的瓶颈性问题是思维品质和思维方式。割裂式思维、点状式思维和结果式思维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这样的思维不利于个人的发展,不利于师生的和谐,不利于团队的合作,不利于学校的持续发展。

(二)改进策略

1、构建一校两区“同而自主”的发展格局

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尽力让每一个进入明强小学的学生都能享受大致公平的优质教育,加快西校区发展步伐,从校园硬件环境营造、内涵发展引领、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素质培养等全方位进行打造,关注东校区优质资源的共享与辐射,重视西校区自身独特优质资源的培育和发展,使一校两区尽早实现“同而自主”的发展态势。

2、为每一个教师专业发展搭建平台

一要历练师德涵养。开展“向身边的同伴学习”活动,使教师从眼里、心里、行动上切实做到关爱学生,努力成为“鲜明儿童立场的思辨者、充满实践智慧的整合者、学习反思重建的研究者”。二要提升教育境界。树立“为每一个学生终

6 身发展”服务的专业信念,不断提升教师对当代教育内涵与目标的理解水平,使更多教师懂得追求并享受教育职业内在的尊严与价值。三要稳固知识与技能。通过团队及个人“学习、实践、研究、反思”途径不断使自己的教学走向成熟,追求个人在本学科领域的不朽地位与独特价值。四要强化自主研究实践。逐步建立和完善校本化教师专业发展激励机制,让不同梯队教师都有成长平台和成功体验。

第五篇: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自查报告

一、明确任务、提高认识、认真落实

我校对现代远程教育项目给予了高度重视,认真领会上级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把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摆上重要位置,迅速启动,周密部署,狠抓落实。为了争取主动,学校先后召开专题会议,部署远程教育项目工作。

xx年7月,对远教设备进行了安装调试(具体设备为接收天线、数字接收机、电视机、电脑等),8月初,远程教育项目培训启动,我校选派了两名教师去沈阳参加了培训,历时5天,学习了远程教育的基础知识,微机操作基础及远程ip接收系统的安装、调试及相关知识,并获得了省级培训证书。三月份正式投入运行,接收教育资源,获得同步课堂、综合信息、信息技术、农业技术中的大量资料,极大的方便了师生的教学活动,为教师备课、上课、开展教学研究提供了高质量的素材,为我校师生吸取新的教法、学法及教学观念的转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于8月份,我校又派了两名主任级领导参加了省里的管理者培训班,学到了许多专业方面及管理方面的知识,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获得了省级培训合格证书。

二、健全组织、完善制度、明细管理

为了更好顺利地运用设备,发挥远程教育项目的优势,我校还成立了教研组织机构,组员由中学部各科教研组组长和小学的学年组长担任起到了头雁作用。

同时依据上级的标准和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宣城市第二小学远程教育项目设备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做到了机构健全、制度完善、分工明确、责任落实、明细管理。

三、开辟时间、有序组织、积极培训

为了普及远程教育,我校开辟时间,利用每周五的最后一节学生扫除的时间,对中青年教师进行了培训,学习dvd、电视机和计算机的使用,幻灯片制作等技能,培训面达80%。培训人数73人。

为了更好的有效的使用远程教育项目资源,我校对教师以学科为单位进行远程教育校本培训,由参加过远程教育培训的教师承担指导全体教师参加校本培训。主要内容是组织教师观看远程教育节目(如示范课、同步课堂);根据校本培训计划及周工作安排,由指导教师负责对教师进行微机基础的培训(如windows xp 操作、电子表格、演示文稿等);另外,我们已经把接收的全部视频刻成vcd光盘,统一安排教师利用接收到的教学资源(如示范课、同步课堂及相应学科课件),在光盘播放教室直接进行学习。使教师进一步掌握了使用农远设备获取教育信息的方法,从而有力的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水平的提高,有效地达到了资源共享。

技术人员,在搞好培训的同时为了把工作开展得更好,设法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另外利用闲暇时间学习图片处理软件photoshop,和影片处理软件《会声会影》等,并学习了各种格式的刻盘技术。为做好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范文网[CHAZIDIAN.COM]

四、拓宽途径、认真整合、大胆运用

首先给予充分的时间做保证,每班除了每周一节的计算机课之外,另外为每班开辟了一节课时间,运用远程教育设备,(光盘播放室和多媒体教室任选一)我校充分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并纳入到我校的教学计划当中。

充分利用远程资源进行教研,发挥远程资源作用,在各科教研组长的带动下,每位老师对设备运用的能力有所提高,同时也涌现出一批电化教学的能手。语文教师董久永,能熟练地运用资源制作课件,并由学生进行操作,完成了一节戏剧赏析课,受到了全体教师的好评;语文教师杨宏伟,带动本年组的语文教师吉香清,利用资源进行期末复习,成绩有了历史性的突破;英语科教师杨丹,利用资源上课,得到了县教研部门的认可;生物科教师周玉民,利用课余时间,收集信息,对七年级的上册的整册教材进行了电子备课,并在县教研会上做了展示,取得了颇佳的效果,所上的课也被评为市区级优质课。

在运用远程资源上,我校还打破了学科的限制,除了语数外物化等学科外,学校倡导音乐、美术等其它学科,也要充分利用资源,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德育方面,远程教育资源也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在下载的资源当中有关于爱国主义教育,和养成教育的资料,还有一些历史资料,德育处能充分利用资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从国旗下讲话,到各班德育活动的开展,教育资源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上学期五年级班主任何强生老师设计的关于以抗日为主题的班会就有效地利用了远程资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科研方面,过程教育资源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校负责科研的石凤琴主任,经常利用资源,查看其它地区的科研资料,结合我校的实际,确立科研项目,开展科研活动,收到较好的效果,使我校的科研走在了全县的前列。

上一篇:教研组会议校长发言下一篇:加油站风险管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