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管理程序范文

2022-05-29

第一篇:科学管理程序范文

程序文件-作用职责和权限管理程序

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管理程序

1.0目的 Purpose 确保为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提供必要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专项技能、组织基础安环、技术和财力资源。

明确作用、分配职责和责任、授予权力以提供有效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2.0范围 Scope 适用于XXXX有限公司与EHS管理体系有关的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的确定与更改。 3.0名词定义 Definitions 3.1组织结构:为达成经营目的而编成的系统性的组织运作架构。 3.2业务分担:业务委托后部门中所管理的业务范围。

3.3职位:委托受权的一定程度的职责和权限、将其定位于组织上的地位。 3.4职责与权限:为行使部门工作的责任项目而授权的权限。 4.0职责 Responsibility 4.1总经理策划决定本公司的组织结构。

4.2EHS管理体系管理者代表对本程序的执行、适用进行监督及报告。 4.3相关部门根据公司的组织结构建立及维护本部门内的相应组织。 5.0程序 Procedure 5.1 组织结构及职责权限 5.1.1 组织结构

5.1.1.1 总经理策划决定本公司的组织结构, 原则上组织结构根据工作的区分而构成。组织结构的单位以部门命名或可根据工作需要组建所需要的单位。公司的组织结构在《EHS管理体系手册》里规定。 5.1.1.2 总经理任命公司最高管理者之一为EHS管理者代表,明确其职责和权限. 5.1.1.3 EHS管理者代表依据公司的组织结构组建安全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安委会), 明确职责权限和各成员单位的职责权限, 在《EHS管理体系手册》里规定。并根据公司业务性质设置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处理日常事务。

5.1.1.4安委会各成员单位应根据本部门的实际情况,确定部门内部的EHS组织,明确职责。

5.1.2人员设置。原则上公司各级组织应分配适当人员处理相应EHS业务,但长时间无任职或不需安排专门人员担当者,由上一或下一或同级别人员兼职处理。

5.1.3命令或指示传达。根据已形成的或系统性的业务流程将命令或指示的渠道进行明确(原则上是按级传达),在运作中根据命令或指示统一提高处理工作责任及效率。

5.1.4EHS职责分配的原则。依据部门职责里规定的相关部门执行的业务范围,分配相应的EHS职责,相关部门EHS职责在相互关系上不能存在重复或漏洞,应充分协调有效实施。 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管理程序

5.2职位和职责权限

5.2.1公司组织框架中设置以下层次的职位

A总经理:对董事会负责。公司的最高管理责任者,决定公司的一切事务及人事的权力。建立公司的管理组织框架。

B管理者代表:职责权限参考手册之《职责权限规定》。

C部门经理/总监: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和专业技能,正确理解公司EHS方针,在部门里做为最高管理者总括部门业务及下达相关活动指示,提高部门人员的道德素质及工作业绩为基本的任务。

D主管: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和专业技能,辅助部门经理/总监的工作,在部门日常工作里建立实施活动计划并通过相关活动及培训教育,达到预期的目的。彻底实施和提高本部门人员的首要素质的培训及工作业绩的基本任务。

E:班组长: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和专业技能,辅助主管的工作。根据所承担的计划进行业务管理,安排作业员的日常工作及监督管理,带领班组成员将相关工作的业绩提高为基本任务。利用工作上得到的知识,经验,培训部下及监督过程,提高班级的EHS业绩。 5.3 行使职责与权限的原则

5.3.1所有的职位根据其行使职务的需要赋予必要的权限,并对其权限的行使及不行使引起的结果承担责任。 5.3.2权限的应用不应存在损坏公司利益,名誉或公司混用的现象。

5.3.3在行使权限过程中不清楚时,应请示上司后执行,同时把握好其判断基准。

5.3.4代理权限。原职位人员出差、请假或其他的理由不能行使其权限而并没有特别规定时根据《职位代理人一览表》或其直接上司代理执行。

5.3.5权限的委托。相关职位者,可以将自己职务的一部分及连同必要的职责权限适当的委托给下属人员。 5.3.6报告。进行实施职责权限时,其过程内容及结果必须向直接上司报告。 6.0附录表格Forms/Records 无

7.0相关文件Reference 职务代理人一览表

第二篇:物资管理程序

(编号:CWSZ-CX-10)

1 目的

规范公司物资管理,明确物资供、管、用的职责,降低材料消耗,确保采购的物资满足施工质量、安全及环保要求。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为完成施工生产而进行的物资采购、验证、供应、管理、搬运及储存全过程的控制。 3 相关文件

3.1 《物资设备管理制度》。 4 定义 4.1 物资

构成产品的原材料、材料、成品、半成品、购配件、设备。 4.2 物资证明文件

随物资进入现场(仓库)证明其质量的有关文件。包括材质证明、合格证、检验报告、使用说明书及资质证书复印件等。 4.3 标识

标牌、标签、卡片、现场平面布置图。 4.4 供应商

指提供物资及设备的生产厂家或经销商。 5 职责

5.1 公司分管领导

5.1.1 负责组织制定并签发公司物资管理文件和《合格物资供方名册》,保证物资采购供应的正常运行。

5.1.2 负责物资采购计划的审核。 5.2 物资设备管理部

5.2.1 负责材料供方评审,建立《合格物资供方名册》,并定期考察、更新; 5.2.2 负责编制公司材料采购计划;

5.2.3 负责组织主要材料、重大材料、战略材料的招投标工作; 5.2.4 组织材料合同的评审,监督合同履行情况; 5.2.5 负责建立材料合同台帐; 5.2.6 负责施工现场废旧物资的处理;

5.2.7 负责项目竣工后剩余材料、周转材料的评估; 5.2.8 负责市场材料信息询价工作。 5.2.9 负责监督检查指导项目部材料人员工作和施工现场材料管理工作。 5.3 项目经理部

5.3.1 负责编制单位工程材料需求总计划、月计划、加工计划; 5.3.2 负责材料的验收验证工作; 5.3.3 负责施工现场材料管理工作;

5.3.4 参与材料综合选择、考察、招标工作。 6 工作程序 6.1 物资采购

6.1.1 供货方的选择、评价

工程物资按其对工程质量、功能的影响大小分为A、B、C三类(见附录),采用不同程度的控制方法,并分别对供货方进行选择评价。 6.1.1.1 供货方的评价

a) 应用市场调查、网上查询、实地考察等方法,掌握了解供货方提供采购物资的能力和产品质量等,并评价和选择供货方,填制《合格供货方预审评价表》;

b) 根据《合格供货方预审评价表》评价结果,编制《合格物资供方名册》,报公司主管领导批准后下发至有关部门和单位,A、B类物资采购时,应从《合格物资供方名册》中选择供货方;

c) 工程急需或其他特殊原因,来不及对某种物资的供货方进行评价时,填写《合格物资供方外采购报告表》,报主管领导审批后实施并备案;

d) 当顾客通过与公司签订的协议书、合同、或用其他书面形式指定物资供货方时,也应按本程序对其指定的供货方进行评价,并实施物资采购; 6.1.1.2 供货方的选择

公司成立评审小组,根据所需物资的品种,在《合格物资供方名册》中选择几家诚信度、质量、价格、供货准时度、供货能力、资金垫付等综合能力好的供方,通过招标、报价会签、询价比价等程序,并填写招标采购相关表格、报价会签单、询价、比价表,经审核批准确定供方后实施采购。 6.1.1.3 供货方的评定与更新

a) 对A、B类物资的合格供应方应建立档案,保存对其审批、评定、到供货方验证、不合格品报告、现场对其环境行为监控、技术质量资料等验证记录,以作为跟踪监控、评定的依据;

b) 物资采购人员应及时掌握合格物资供方的供货情况,当出现供货不及时、质量保证资料传递不及时、出现不合格品、供货方环境行为不符合公司相关要求等现象应及时将相关信息反馈给供货方,并共同进行分析改进,同时记录存档;

c) 每年12月25日前,物资设备部组织对当年供货方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填写《供货方评定表》,评定表纳入各合格物资供方的监控档案;对诚信不好的给予除名。 6.2 物资采购文件

6.2.1 材料需求计划的编制与审批

a) 项目部根据施工预算、月度施工生产计划、加工翻样及技术人员提出的有关要求,编制《材料需求计划》;

b) 材料需求计划每月25日前报公司物资设备部; c) 材料需求计划有变更时,施工单位及时补充材料需求计划,报公司物资设备部;

d) 加工制作的材料需求计划要在使用前两个月报公司物资设备部,要有规范图样、加工要求或样品及其他必要的技术资料,并注明进场时间;

e) 项目技术、预算人员根据施工图纸和现场施工进度,按施工合同的要求分阶段上报甲供材料需求计划表,计划表上必须明确规格、型号、进场日期。 6.2.2 物资采购计划的编制与审批

物资设备部将《材料需求计划》分类汇总平衡后,编制《物资采购计划》,公司主管领导审批后物资设备部进行实施采购。 6.2.3 采购合同

6.2.3.1 物资设备部根据材料计划的内容要求起草合同,其内容包括:

a) 产品名称、规格型号、品牌、生产单位、质量标准及要求、质量资料、交货时间及方式、验证方式、价格、付款方式、服务、违约责任等;

b) 加工定做合同,还应包括执行标准图集的编号或技术交底;

c) 对采购物资需要或顾客提出在供货方的货源地实施验证时,应在合同中规定验证的方式和采购物资的放行办法。

6.2.3.2 物资采购合同经有关部门会签审批后加盖“公司合同专用章”生效。 6.2.4 非合同订货

a) 与公司长期合作、质量稳定可靠、供货及时、诚信服务好、价格合理的合格供货方,可直接电话通知供货;

b) 对零星和小批量材料,由公司物资设备部直接通知供货方供货。 6.3 物资的验收 6.3.1 进场检验

6.3.1.1 工程使用的所有物资(含甲供材料)在进场或入库时,各单位材料员必须按相应标准进行验收,必要时由材料员组织技术、生产、质检人员共同验证签名,填写验证记录。

6.3.1.2 经检验不合格、供量不足或超供的物资,材料员应当场拒收,并要求供应商及时补足或退货,如无法马上退货,对不合格物资标识,做好记录,并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要求执行。

6.3.1.3 收料单位向供货方索要物资材质证明、产品质量合格证明等相关质量文件并存档。

6.3.1.4 现场加工件,由工长组织现场技术、质量人员按《加工单》对加工质量进行确认,确认合格并在加工单上签字后方可使用。

6.3.1.5 对于采购合同中规定在供方现场实施验证的物资送达现场后,由收料单位材料员依据合同及物资验收验证记录中的要求予以验收。 6.3.2 材料复试

a) 需复试的材料,各单位要及时取样试验,试验员应及时将试验结果复印件传递给材料员重新标识产品的检验和试验状态并存档。有见证取样要求的按监理和建设单位要求送有关试验单位进行试验;

b) 当物资贮存时间较长发现异常或贮存物资超过期限时,材料员应组织相关人员对该物资进行重新检验和试验;

c) 严格按《监视和测量程序》办理。 6.3.3 未经验证物资的紧急放行

a) 若因生产急需来不及检验和试验或检验和试验结果尚未确定的物资(必须可追回和更换,不影响结构和使用功能)投入使用时,由工程项目生产负责人书面提出紧急放行申请,经甲方、监理认可,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材料员在收料单“备注”栏中注明“紧急放行”字样;

b) 不能追回和更换或追回和更换影响结构和使用功能的物资,严禁紧急放行。

6.3.4 货源地采购的验证

采购合同规定到供方货源地对物资验证时,由采购业务员对采购物资的外观质量、质量证明文件、规格型号等进行验证,必要时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前往验证,并填写《物资验收验证记录表》,验证合格后方可供货; 6.3.5 对供货方行为要求的监督

a) 现场材料员在收料时,对供货方提出具体要求,每月对供货方进行抽查,填写《供货方行为检查记录》;

b) 对于连续两次违反公司要求的,供货不诚实、弄虚做假的供货方,报物资设备部,经物资设备部核实后,取消其合格供方资格。 6.4 库房及现场管理

库房及现场物资(含甲供材料)管理执行公司《物资管理制度》中的相关规定。

6.5 物资的收发

6.5.1 物资在进场签收后,应依据原始单据开据点收单入库,甲供材料要单独建立材料台帐。

6.5.2 发料手续应齐全、库存物资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并建立领用台帐,记录领用状况和节超状况。 6.6 材料节约

工程用料(含甲供材料)实行材料包干制,有条件的实行限额用料,实行修旧利废,严格材料消耗、收、发料手续。 6.7 物资的清退、回收、处理

执行公司《物资管理制度》规定。废旧材料的处理由公司物资设备部鉴定后统一办理,不能擅自处理。 7 表格

7.1 《合格供货方预审评价表》 编号:CX-10-01 7.2 《供货方评定表》 编号:CX-10-02 7.3 《合格物资供方外采购报告表》 编号:CX-10-03 7.4 《项目月度材料需求计划》 编号:CX-10-04 7.5 《物资采购计划表》 编号:CX-10-05 7.6 《物资采购记录》 编号:CX-10-06 7.7 《物资验收验证记录》 编号:CX-10-07 7.8 《供货方行为检查记录》 编号:CX-10-08 7.9 《紧急放行物资申请表》 编号:CX-10-09 7.10 《开标签到表》 编号:CX-10-10 7.11 《招标文件领取签到表》 编号:CX-10-11 7.12 《招标文件回标签到表》 编号:CX-10-12 7.13 《评标报告流转表》 编号:CX-10-13 7.14 《谈判记录表》 编号:CX-10-14 7.15 《物资采购询价比价表》 编号:CX-10-15

第三篇:冷链管理程序

一.目的:

为规范冷藏药品在储存、流通中的操作,确保药品质量,特制订本程序。 二.依据: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卫生部令第90号)及其附录。 三.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冷藏药品物流链过程中的收货、验收、储存、养护、发货、运输、温度控制和检测等管理全过程。 四.责任:

质量管理部、储运部对本程序的实施负责。 五.冷链管理设备:

1. 冷库:符合国家《GB50072冷库设计规范》,具双制冷机系统,配备备用发电机。 2. 冷藏车:符合国家QC/T 450-2000标准。 3. 保温箱。

4. 自动温湿度监测、报警设备。 5. 手持式红外温度测量仪。

以上冷链管理设备需依照《设施设备的验证和校准管理制度》的规定,经过验证,才可投入使用。 六.冷藏药品的收货:

1. 保管员负责冷藏药品的收货。

2. 检查运输药品的冷藏车、冷藏箱或保温箱是否符合规定。

3. 查看并记录冷藏车、冷藏箱或保温箱到货时温度数据,导出、保存并查验运输过程的温度记录,确认运输全过程温度状态是否符合规定。

4. 将药品从泡沫包装箱或冷藏箱、保温箱中拿出,放入冷库中的待验区。 5. 上述到货温度检查符合规定的,药品放置在冷库待验区中正常待验。

6. 到货温度检查不符合规定的,将药品隔离存放在冷库待验区,挂“待处理”标识,报质量管理部,同时由采购部联系供应厂商处理。供应厂商应抽样送至广东省药品检验所等法定药品检验机构检验,检验合格,我公司可以办理正式入库手续,正常销售;检验不合格,应通知当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监督销毁。 7. 冷库开门,货物入库的过程应在14分钟以内完成。

1 七.冷藏药品的验收:

1. 验收员负责冷藏药品的验收。

2. 按照公司《药品收货与验收管理程序》,在冷库内对冷藏药品进行验收。 八.冷藏药品的存储、养护:

1. 验收合格的冷藏药品应移入冷库中绿色合格区存放。

2. 冷库的存储温度应设置在2-8℃,温度超出此范围时,自动温湿度监控系统会发出报警,养护员应指导保管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控,防止温度超标对药品质量造成影响。

3. 冷库内的堆垛、药品与地面、墙壁、库顶部的间距要符合《仓库管理程序》的要求;冷库内制冷机组出风口100厘米范围内,以及高于冷风机出风口的位置,不得码放药品。

4. 冷藏药品均属于重点养护品种,养护员应定期养护检查。 九.冷藏药品的发货、包装:

1. 冷藏药品的装箱发货、复核、包装应在冷库内完成。

2. 装箱前将干冰等蓄冷剂在小冰箱内预冷至符合药品包装标示的温度范围。 3. 使用保温箱运送药品时,按照验证确定的条件,在保温箱内合理配备适当数量的蓄冷剂。箱内应使用隔热装置将药品与低温蓄冷剂进行隔离。

4. 使用冷藏车运送整件药品时,采用药品供应厂商提供的冷藏泡沫箱进行包装,在箱内按照供应厂商的标准放入适当的冰袋,不得随意减少数量。 十.冷藏药品的运输:

1. 冷藏车运送药品时,应提前15分钟后打开温度调控和监测设备,将车厢预冷至规定的温度。

2. 开始装车/卸车时关闭温度调控设备,尽快完成药品装车。

3. 药品装车/卸车完毕,及时关闭车厢厢门,检查厢门密闭情况,并上锁。 4. 启动温度调控设备,检查温度调控和检测设备运行状况,运行正常后方可启运。 5. 运输过程中,要随时查看温度记录显示仪,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启动《冷链管理紧急预案程序》。

6. 药品运送结束,冷藏车、保温箱返回公司后,应导出温度记录,由养护员存档。 7. 冷藏药品运输时应当做好运输记录,内容包括运输工具和启运时间、到达时间等。 十一.冷藏药品的销后退回:

1. 对于销后退回的冷藏药品,首先应核实其批号、数量,以确认确实是我公司销售

2 的药品。

2. 应检查退货单位提供的温度控制说明文件和售出期间温度控制的相关数据。对不能提供文件、数据或温度控制不符合规定的,应当拒收,做好记录并报质量管理部门处理。

3. 对于符合规定的退货,应按验收程序,验收合格后重新办理入库。 十二.冷藏药品的温度控制和监测:

1. 制冷设备的启停温度设置在2-8℃。

2. 冷藏药品应进行24小时连续、自动温度记录和监控,温度记录间隔时间设置不超过30分钟/次。

3. 冷藏车、保温箱在运输途中要使用自动监测、自动调控、自动记录及报警装置,对运输过程中进行温度的实时监测并记录,温度记录时间间隔设置不超过10分钟,数据可读取。

4. 应按规定对自动温度记录设备、温度自动监控及报警装置等设备进行校验,保持准确完好。

第四篇:管理评审程序

1. 目的

确保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总经理组织公司的最高管理层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进行的评审。

3. 职责

3.1 公司总经理负责主持管理评审会议;批准管理评审计划和管理评审报告。

3.2 管理者代表负责编制管理评审的计划;编制管理评审报告;提供全面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的报告(包括方针和目标的实施情况);对管理评审报告中提出的各项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跟踪和验证。

3.3 公司各部门主管领导负责准备并提供本部门主管的各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活动的实施情况报告;制定并实施管理评审中与本部门有关的各项纠正和预防措施。

4. 工作程序 4.1 评审频次

4.1.1 一般情况下,公司于每年的12月下旬进行一次管理评审。 4.1.2 在下列情况下,由公司总经理提出,适时进行管理评审:

① 当公司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发生重大调整、市场战略及社会要求或环境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时;

② 当公司发生重大质量事故、重大环境污染事故、重大OHS事故或相关方有重大投诉时; ③ 当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发生变更时; ④ 当总经理认为必要时。 4.2 评审人员

4.2.1 管理评审由公司总经理负责主持,管理者代表协助。由管理者代表作好与管理评审有关的各项准备工作。

4.2.2 参加管理评审的人员通常有:各职能部门经理、主管。 4.2.3 必要时,由总经理决定是否需要增加参与管理评审的人员。 4.2.4 每次管理评审的参加人员,在管理评审计划中做出具体规定。 4.3 管理评审计划

4.3.1 一般情况下,在每年的11月初编制管理评审计划。如发生4.1.2之情况,则适时编制管理评审计划。管理评审计划由管理者代表编制。管理评审计划的内容包括:评审目的、评审内容、评审人员、时间安排、评审方法、评审输入的准备等。管理评审计划报总经理批准。 4.3.2 管理者代表负责将总经理批准后的管理评审计划下发给参加管理评审的有关人员。 4.3.3管理评审计划的审批原件由管理者代表归档保存。 4.4 管理评审的输入 4.4.1 评审输入的准备

参加管理评审的人员在收到管理评审计划后,依据评审目的和内容,通过调查研究、分析有关的职业健康安全记录,在二周内,准备好需提交的资料。通常情况下,各职能部门/人员应按以下分工,准备管理评审所需的各类总结性报告和资料(这些报告和资料可以汇总在一份报告里): ① 质量环境安全部(QEHS)

◆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状况的总结报告。 ◆ 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总结报告。

◆ 应急准备和响应情况总结,事件、事故调查处理情况总结报告。 ◆ 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情况报告。

◆ 监视和测量报告(在报告里,对环境表现数据的监测(污染物排放的监测,资源、能源消耗的监测)情况,OHS运行参数的监测情况,运行控制的监控情况,产品质量统计分析情况,目标、指标的符合情况,管理方案完成进度,法律法规遵循情况的检查进行总结)。 ◆ 相关方的投诉、建议及其要求报告。

◆ 改进建议(可涉及目标、管理方案的调整,资源增加等内容),本部门目标、管理方案实施情况报告。

② 产品研发部(R&D)

◆ 产品开发、改进情况报告。

◆ 新产品开发中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情况。 ◆ 新产品开发中防止环境污染、节约资源和能源的情况。 ◆ 减少电脑辐射的措施。

◆ 改进建议,本部门目标、管理方案实施情况报告。 ③ 生产技术部(PE)

◆ 生产过程测量和监控情况报告(包括特殊过程的确认及监控情况,生产过程的能力信息等)。

◆ 设备管理情况报告(含压力容器管理情况、设备安全运行情况)。 ◆ 设施、设备更新、调整时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情况。

◆ 设备运行中的环境保护情况(如对设备噪声的控制,对漏、滴油的控制与处理等等)。 ◆ 设施、设备更新、调整时的环境因素控制情况。 ◆ 新、改、扩建工程中环境保护的情况。 ◆ 生产用电、用水、用气情况分析报告。 ◆ 污水处理情况。

◆ 对工程施工单位环境、OHS施加影响的报告。

◆ 改进建议,本部门目标、管理方案实施情况报告。 ④ 生产部

◆ 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报告。 ◆ 生产成本、物料耗损情况报告。 ◆ 生产现场质量控制情况报告。

◆ 工作场所的风险(噪音、有毒化学品的使用等)控制情况报告。 ◆ 工作场所事故、事件统计报告。 ◆ 工艺纪律执行情况报告。 ◆ 工时合理性分析报告。

◆ 生产中噪音、废气、污水、废弃物、有毒化学品的控制情况报告。 ◆ 物料消耗分析报告。

◆ 改进建议,本部门目标、管理方案实施情况报告。 ⑤ 仓库

◆ 仓库管理、产品贮存状况报告。

◆ 仓库安全管理情况(防火、化学品的管理等)。

◆ 改进建议,本部门OHS目标、OHS管理方案实施情况报告。 ⑥ 采购部

◆ 供应商业绩情况报告。 ◆ 供应商业绩情况报告。

◆ 对生产物资供应商施加环境、OHS影响的报告。 ◆ 改进建议,本部门目标、管理方案实施情况报告。 ⑦ 人事行政部

◆ 组织机构适宜性、人力资源的总体分析报告(分析人力资源的配置是否与消除和降低OHS风险、消除和降低环境污染相适应,等等)。 ◆ 人员培训情况报告。 ◆ 消防演习情况总结报告。

◆ 员工健康情况检查、劳动纪律检查总结报告。

◆ 对生活物资供应商、废弃物回收商环境、OHS施加影响的报告。 ◆ 改进建议(包括员工合理化建议),本部门目标、管理方案实施情况报告。 ⑧ 营销部

◆ 服务情况报告(包括顾客的满意度、与顾客沟通的情况、顾客投诉处理的情况以及顾客反馈的其他信息)。

◆ 本销售及市场分析报告(报告中应说明有无对管理体系产生影响的市场环境变化,等等)。

◆ 对运输公司、报关公司环境、OHS施加影响的报告。 ◆ 新产品开发建议(含产品环境、安全建议)。 ◆ 客户使用产品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 ◆ 出差过程中出现的事故情况总结。 ◆ 合同的执行状况报告。

◆ 改进建议,本部门目标、管理方案实施情况报告。 ⑨ 生产车间

◆ 生产计划完成情况报告。 ◆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情况报告。 ◆ 生产现场质量控制情况报告。

◆ 生产中噪音、废气、污水、废弃物、有毒化学品的控制情况报告。 ◆ 物料、能源消耗分析报告。 ◆ 工作场所事故、事件统计报告。 ◆ 生产安全情况报告。

◆ 改进建议,本部门目标、管理方案实施情况报告。 ⑩ 总经理

必要时,总经理就企业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战略提交报告。 11 管理者代表

管理者代表对各部门提交的报告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编写“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报告”,内容包括: ◆ 方针、目标实施情况。

◆ 前次管理评审跟踪措施的落实情况和效果评价。 ◆ 内、外部审核的结果。

◆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变动、组织结构的变动以及其他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如法律法规的变化等)。

◆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的初步总体评价。 ◆ 改进建议。

4.4.2评审输入资料的提交

① 各职能部门准备的各类报告应于管理评审实施前一周提交给管理者代表,管理者代表在此基础上,准备好全面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报告。 ② 各职能部门/人员应按管理评审计划中所确定的参加本次管理评审的人数,准备相应数量的报告/资料,提交管理评审,并另外准备一份交管理者代表归档保存。 4.5

召开管理评审会

4.5.1本公司所进行的管理评审通常以会议的形式进行,管理评审会由总经理主持,管理者代表负责会议的准备工作,作好会议签到和会议记录并予以保存。 4.5.2管理评审的内容

参加管理评审会的人员应按管理评审计划的安排,对所提交的报告/资料进行逐项的分析并就以下内容进行评审:

◆ 方针是否适宜?方针实现程度如何?是否需要更新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

◆ 现有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是否适宜。风险的现有水平和现行控制措施是否有效?

◆ 现有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是否适宜?现行环境控制措施是否有效?

◆ 过程控制情况如何(包括过程是否受控?某些过程是否需要改善或优化)? ◆ 产品质量状况如何(有无重大质量问题)? ◆ 环境、OHS绩效趋势。

◆ 事故和事件的调查处理情况。 ◆ 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情况。

◆ 顾客的满意度、与顾客沟通的情况、顾客投诉处理的情况以及顾客反馈的其他信息。 ◆ 相关方的投诉、建议及其要求。 ◆ 法规和其他要求符合性状况如何?

◆ 资源是否配置得当,能否满足实现方针和目标的要求?

◆ 组织结构、管理职能是否合适和协调?活动及其相应文件是否需要修正? ◆ 自前次管理评审以来所进行的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的结果及其有效性。 ◆ 管理体系适应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 ◆ 需要改进和加强的领域是什么?

4.5.3 管理评审中应对确定的改进项目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改进的建议,落实责任部门。 4.5.4 评审结论(评审输出)

总经理在以上评审的基础上作出评审结论并对评审后的改进活动提出明确要求。 评审结论包括:

① 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结论。 ② 组织机构是否需要调整。

③ 管理体系文件(主要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综合管理手册、程序文件)是否需要修改。

④ 资源配备是否充足,是否需要调整增加。

⑤ 方针、目标、管理方案是否适宜?是否需要修改。

⑥ 制订下一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的建议。 ⑦ 需要修改的管理体系要素、过程和产品(如有的话)。 4.6 管理评审报告

4.6.1管理评审结束后三日内,由管理者代表编写出“管理评审报告”。

内容包括:评审目的、评审日期、评审内容、评审时间、组织人、参加人员、管理评审结论(包括采取的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

4.6.2管理评审报告经总经理审批后,由管理者代表负责在管理评审结束7个工作日内,分发给参加管理评审会的有关部门/人员。 4.7 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与验证

4.7.1 对管理评审中确定的突破性改进项目,按《持续改进控制程序》的要求实施与验证。 4.7.2 对管理评审中确定的维持性改进项目,由质量环境安全部(QEHS)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要求表”,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下发给相应的责任部门。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与跟踪验证执行“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4.8 管理者代表负责按《记录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保存与管理评审有关的记录。 4.9

由管理评审所引起的文件更改执行《文件控制程序》。

5.支持性文件

5.1 《持续改进控制程序》

5.2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5.3 《记录控制程序》 5.4 《文件控制程序》

6.记录

6.1 管理评审计划 6.2 管理评审报告

6.3 纠正和预防措施要求表 6.4 各类评审输入资料

第五篇:设备设施管理程序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1. 1目的

通过对设备设施的运行、检修、 备件管理和控制及设备规程、固定资产的管理,保证

和提高设备性能、精度和技术水平,满足产品质量、安全环境管理的要求。

1.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生产设备、设施的控制、管理(其中包括工业建筑、炉窑、烟囱、特种设备、基础自动化系统、仪控系统成套设备硬件及软件、自动防火、自动报警、环保设备、监视和测量设备)。

2.相关文件和术语

2.1相关文件

2.1.1《消防管理程序》

2.1.2《生产设备检修安全管理规定》

2.1.3《相关方管理程序》

2.1.4《外委工程及外协施工单位安全管理规定》

2.1.5《公司外委设备检修工程安全环境管理规定》

2.1.6《固体废物控制程序》

2.1.7《生产设备事故紧急状态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2.1.8《工业厂房可靠性鉴定标准》(BGJ144—90)

2.1.9《设备检修改造设计管理的规定》

2.1.10 《生产设备设施运行管理办法》

2.1.11 《生产设备设施检修管理办法》

2.1.12 《推进和规范协议保产的有关规定》

2.1.13 《关于规范生产设备维修计划工程及外协施工单位管理的规定》

2.1.14 《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2.1.15 《公司事故管理文件》

2.1.16 《设备设施使用、维护、检修规程的管理办法》

2.2术语

2.2.1五定:定点、定质、定量、定期、定人

2.2.2事故四不放过: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

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2.2.3 “三清”退场:指项目完工后,工棚铁房、设备与工器具及建材物资、废物垃圾要清

理退场。

2.2.4 “三同时”:新、改、扩项目,执行职业安全健康、环境保护设备设施与主体工艺设

备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2.2.5 设备“三大规程”:设备使用规程、设备维护规程、设备检修规程。

3.职责

3.1公司设备管理部是公司生产设备、设施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公司设备、设施管

理的组织、协调、 控制、指导、监督执行。

3.2二级单位

3.2.1二级单位设备部是设备管理执行机构,负责设备管理有关业务的日常管理,保证设备

设施的安全、正常运行,满足生产、环境、人身安全管理要求。

3.2.2二级单位生产岗位人员,负责设备日常点检工作,责任区域设备的清扫、安全措施的

确认,设备隐患、缺陷信息的反馈并参与检修后验收及性能认可。

3.2.3二级单位设备点检、维护人员,负责生产设备的点检、维护,满足生产工艺、产品质

量要求。根据需要对设备进行计划性检修、日常维修或小改小革,改善设备运行技术状况,并组织和参与设备检修后的验收工作(包括特殊过程生产设备的认可),设备计划性检修和技改工程由公司设备管理部组织和管理,设备常规性检修由二单位组织管理。

3.3各二级单位应承接细化本程序:《设备设施管理程序》编号:ZGT/CX16-05C/0。

4.活动描述

4.1使用、维护、管理适宜设备、设施所具备的条件

4.1.1二级单位生产岗位人员上岗操作设备之前必须经岗位培训才能上岗。特种作业必须持

有有关部门颁发的《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上岗。按设备使用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操作设备。

4.1.2二级单位设备点检、维护人员必须进行相应专业技能的培训,经考试或考核合格后方

能上岗。严格按设备点检标准、维护规程、检修规程维护设备。

4.1.3二级单位设备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大专以上学历和专业技术职称,并应有相应的设备管

理水平,认真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的相关规定。

4.1.4 公司设备管理人员必须具备本科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具有良好的设备

管理水平,组织公司设备系统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行业规定、技术标准和公司相

关规定。

4.2使用适宜的设备并实施设备点检

4.2.1生产岗位人员操作前和运行中对所属设备进行日常点检,做好记录,发现隐患、缺陷

及时向设备维护人员反馈信息,做到闭环管理。

4.2.2 对所属设备进行维护、清扫,并对安全措施进行确认,保证设备清洁和适宜的工作环

境。检修、改造后,参加设备验收,并对所操作的设备性能进行认可。

4.3生产过程设备设施的日常运行、维修管理

4.3.1 设备维护必须有专人负责,项目负责人同时也是安全责任人。

4.3.2 并做好设备运行、维护、检修记录。及时处理生产岗位人员反馈的设备问题。

4.3.3设备维护人员按责任区进行设备点检,专职点检员在实施专业点检的同时,检查日

常点检执行情况,并对安全设施或装置进行检查,对日常点检记录认可。

4.3.4专职点检员对设备或安全设施存在的隐患、缺陷及时登记到“设备点检信息汇总台

帐”,提出整改措施,必要时下达“缺陷项目整改通知单”,并对整改措施进行评价 和验证。对重大设备缺陷或安全隐患应上报主管部门,并纳入检修计划。

4.3.5设备的液压润滑油、脂要按“五定”要求执行,对换下的油、脂做好回收工作,并

做好记录和保管油脂化验单。对使用液压润滑油、脂牌号的更换必须经公司设备管理部批准,方能实施。

4.3.6各二级单位的设备、设施运行实施,应制定相应的作业文件进行过程控制。

4.3.7各二级单位按要求向公司设备管理部申报设备大修项目、隐患整改项目和技术进步

项目,由公司设备管理部各专业处室审查立项,经主管领导审批后,下达计划实施。

4.3.8设备检修人员在检修前、后必须按《消防管理控制程序》规定做好检查确认。依据

设备定修模型、计划性检修实施设备检修。设备检修实施过程严格执行设备检修规程及相关技术标准,并按公司《生产设备检修安全管理规定》执行,对外委施工单位的管理按《相关方管理程序》、《外委工程及外协施工单位安全管理规定》、《公司外委设备检修工程安全环境管理规定》执行。检修、改造、小改小革、更新后,做好设备调整、试车记录和设备验收记录,验收工作包括工程质量(设备的性能及精度)、安全和环保等内容。同时实施特殊过程生产设备的认可(相应制定特殊过程生产设备认可要求),并做好“三清退场”工作。外委工程由施工单位进行“三清退场”,并分类处理,设备管理部组织各二级单位进行验收,符合《固体废弃物控制程序》要求,各二级单位的设备设施检修实施,应制定相应的作业文件进行过程控制。

4.3.9二级单位及相关部门必须建全关键设备事故的抢修应急预案的管理。贯彻执行公司

《生产设备事故紧急状态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4.3.10各二级单位每年 11月之前向公司设备管理部报送次年的起重机械设备定期检验项

目。经省(市)特种设备检验所检验后,各二级单位在接到省(市)特种设备检验

所下达的书面整改通知后一周内应整改完毕,并将整改结果向设备管理部进行书面反馈。一周内不能完成的整改项目,必须向设备管理部提交书面报告,经同意后按规定进行立项发包。起重机检验周期为两年,电梯和载人升降机检验周期为一年。检验合格并办理《安全检验合格》证后方可使用。对起重设备、电梯等特种设备的检修,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修单位承接。

4.3.11依据《工业厂房可靠性鉴定标准》(BGJ144—90), 各二级单位每年6月20日、1

2月20日由专业人员对所属工业建筑进行技术状况评定。公司设备管理部专业科室对各二级单位申报的“工业建筑技术状况评定表”进行审核,负责编制公司《工业建筑重大隐患整改计划》下发各二级单位并组织实施。

4.3.12 现用的自动防火、自动报警消防设备、设施必须纳入设备管理范围,建立健全设备档

案,制订检查、维护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绘制系统控制图,标明控制区域。各二级单位设备部为消防设备的管理实施单位,各二级单位保卫部门为消防设备日常检查、督促、事故应急处理组织单位。

4.3.13设备管理部组织各二级单位每年一次的防雷设施的专项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实施监督整改。设备管理部及各二级单位参与现用自动防火、自动报警消防设备、设施的全面检查测试和维护保养。

4.3.14 基础自动化系统、仪控系统的软件必须由专业人员负责保管及维护,其内容的修改、

变动、复制必须经授权人的批准,授权人为二级单位设备部专业管理人员。

4.3.15各二级单位负责向公司设备管理部申报生产设备小改小革项目和检修改造设计计

划,按照公司《设备检修改造设计管理的规定》执行。设备技改项目责任人组织二级单位及施工单位相关人员在项目设计阶段,对改造工程的环境因素、危险源进行辩识,对设备技改工程安全、环保专业“三同时”的方案进行审查。设备技术改造的控制和管理二级单位执行相应的作业文件,

4.3.16 各二级单位每日登录设备日常运行数据,以便公司生成“生产设备运行月报” ,由

设备管理部汇总“主要生产设备作业率及事故故障报表”。

4.3.17 各二级单位设备部每月8日前提交“生产设备技术经济指标月报表”,为公司设备管

理技术经济指标统计分析及各钢铁企业对标提供依据。

4.3.18 各二级单位各备件计划人员根据本厂设备运行、检修需要和库存及设备管理部的要

求,编制备件计划,报公司设备管理部。设备管理部设备管理人员,根据二级单位申报的备件计划,进行审核平衡,经主管领导审批后形成“备品备件需求计划”。各二级单位备件计划不得含有国家禁止使用的设备、备件,对压力容器、制冷设备、放射性仪器仪表等危险品的采购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满足相关职业健康安全和环保要求。二级单位应按合同和图纸技术要求对备品、备件进行验收。备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质量异议,二级单位应及时报设备管理部进行落实处理。备品、备件的

计划管理、采购、修复、验收等执行相关的备品、备件管理文件。

4.4生产设备、设施的提供

4.4.1 成套生产设备的采购、提供过程实施外包委托。

4.4.2 备品、备件的采购、提供过程实施外包委托。

4.5设备管理工作

4.5.1由设备管理部组织每年年初召开公司设备工作会,每月组织召开公司设备厂长例会,

并对二级单位提出设备问题进行督办、整改。

4.5.2公司归口管理部门和各二级单位归口管理部门编制全年设备工作实施计划,并组织实

施。

4.5.3 设备管理贯彻点检定修为核心的“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预防与预知维修相结合,

推行设备状态检测与故障诊断相结合的管理模式。设备运行管理由设备管理部组织各二级单位贯彻实施,并对设备、设施的点检、维护情况指导、监督、检查,及时掌握主要生产设备、设施的技术状况及设备安全状况。设备运行的管理执行《生产设备设施运行管理办法》。

4.5.4 公司设备管理部对各二级单位提出检修项目和设备缺陷进行立项审核,编制检修计

划,选择合格的施工方,组织及参与设计方案审查和施工图审查,组织设备计划性检修。工程竣工时,组织相关单位和各专业进行检修验收,保存“设备检修工程交工验收单 ”等检修记录。设备检修的管理执行《生产设备设施检修管理办法》。

4.5.5公司设备管理部组织对主要生产设备协议保产项目进行确定,对各专业保产立项,明

确保产范围及深度的界定及技术质量标准,对保产单位的确定和维保合同执行情况的评价考核,协议保产的实施按公司《推进和规范协议保产的有关规定》执行。

4.5.6公司设备管理部对申报生产设备小改小革项目进行审查,组织项目监督实施。配合集

团公司技术改造做好投资项目的实施工作。参与技改前期的工作,及施工过程的跟踪,后期的功能考核和验收。

4.5.7起重设备应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有关规定进行管理。公司设备管理部根据二级

单位每年申报的起重机械设备检验项目,制定全公司起重机械设备定期检验计划,于每年12月之前报省(市)特种设备检验所。并督促各二级单位对整改项目进行整改,确认整改结果,汇总后按季度向省(市)特种设备检验所进行书面反馈。办理《安全检验合格》证。

4.5.8新增固定资产工程竣工后,由工程主管部门组织施工单位、使用单位办理工程交接手

续,填写好“各项工程固定资产完工交接单 ”,报公司设备管理部归口管理。各二级单位将其报送有关领导和相关部门审批,经审批后,二级单位方能办理新增入帐手续。对符合报废固定资产条件的,使用单位应完整准确地填写“固定资产报废申请单” 报公司设备管理部,办理报废手续。固定资产管理过程实施按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执行。

4.5.9 每年年底公司设备部门按“星级设备管理标准”,参与对各厂设备管理工作的评审。

4.5.10设备事故管理按《公司事故管理文件》执行。

4.5.11设备规程的编制、修订、审批执行《设备设施使用、维护、检修规程的管理办法》

5.记录

5.1ZGJ/CX1601设备点检信息汇总台帐

5.2ZGJ/CX1602缺陷项目整改通知单

5.3ZGJ/CX1603工业建筑技术状况评定表

5.4ZGJ/CX1604生产设备运行月报

5.5ZGJ/CX1605主要生产设备作业率及事故故障报表

5.6ZGJ/CX1606生产设备技术经济指标月报表

5.7ZGJ/CX1607备品备件需求计划(IN库存管理系统)

5.8ZGJ/CX1608设备检修工程交工验收单

5.9ZGJ/CX1609各项工程固定资产完工交接单

5.10 固定资产报废申清单(MAD+厂代码+日期+流水号)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科学管理程序范文】相关文章:

后勤管理程序范文05-27

入职管理程序范文05-31

程序化物资管理范文06-08

环保管理程序04-17

代工管理程序04-22

程序重启范文05-15

程序检验范文05-16

程序仲裁范文05-16

调解程序范文05-16

纪委程序范文05-16

上一篇:科学教学故事范文下一篇:考试面试技巧范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