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第五版

2022-08-11

第一篇:管理信息系统第五版

周三多《管理学》第五版习题及答案

周三多管理学第五版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

一、填充题

1、许多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已经一再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五种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

[答案]教材P12(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2、根据亨利·明茨伯格的一项被广为引用的研究,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可归为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类。

[答案]教材P21(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

3、管理二重性指的是管理既具有______属性,又具有______属性。

[答案]P15-17(自然、社会)

4、管理学是以各种管理工作中普遍适用的______和______作为研究对象的。

[答案]教材P30(原理、方法)

二、选择题

1、在同不合作的供应商进行谈判的时候,管理者扮演的是__B__。(教材P23)

A.企业家角色 B.干扰应对者角色

C.资源分配者

2、著名的霍桑研究就是采用__B___研究管理中人际关系的成功例子。(教材P32)

A.归纳法 B.试验法

C.演绎法

3、田力是某大型企业集团的总裁助理,年富力强,在助理岗位上工作得十分出色,他最近被任命为集团销售总公司的总经理,从而由一个参谋人员变成了独立部门的负责人。下面是田力最近参与的几项活动,你认为这其中的哪一项几乎与他的领导职能无关?_B___。

A.向下属传达他对销售工作目标的认识

B.与某用户谈判以期达成一项长期销售协议

C.召集各地分公司经理讨论和协调销售计划的落实情况

D.召集公司有关部门的职能人员开联谊会,鼓励他们克服难关 (教材P401领导的作用:指挥、协调、激励;B项与此无关)

4、管理人员与一般工作人员的根本区别在于_D___。

A.需要与他人配合完成组织目标

B.需要从事具体的文件签发审阅工作

C.需要对自己的工作成果负责

D.需要协调他人的努力以实现组织目标(教材P11“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5、企业管理者可以分成基层、中层、高层三种,高层管理者主要负责制定__B__。

A.日常程序性决策 B.长远全局性决策(教材P13)

C.局部程序性决策 D.短期操作性决策

6、越是处于高层的管理者,其对于概念技能、人际技能、技术技能的需要,就越是按以下顺序排列__C__。

A.概念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

B.技术技能>概念技能>人际技能

C.概念技能>人际技能>技术技能

(教材P24-25)

1

D.人际技能>技术技能>概念技能

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发展

一、填空题

1.正式组织以___为主要标准,非正式组织以___为主要标准。

[答案]教材P69或P347(效率和成本、感情和融洽的关系)

2.马斯洛的高层需要即赫茨伯格的主要___因素,而为了维持生活所必须满足的低层需要则相当于___因素。

[答案]教材P72-73(激励、保健)

3.对比X理论和Y理论,可以看出,它们的差别在于对于工人的___看法不同,因此采用的___也不相同 。

[答案]教材P74(需要、管理方法)

二、选择题

1."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是( A)。(教材P53)

A.泰罗

B.巴贝奇 C.甘特 D.福特 2.梅奥通过霍桑试验得出,人是(B)。(教材P67)

A.经纪人

B.社会人

C.理性人 D.复杂人

3.威廉·大内在分析研究了日本的企业管理经验之后,提出了(D )。(教材P75)

A.X理论 B.Y理论 C.超Y理论 D.Z理论 4.根据麦格雷戈的理论,(D )认为企业管理当局与职工的利益是一致的,两者的积极性可以融为一体。

A.X理论 B.Y理论 C.超Y理论 D.Z理论(教材P75)

5.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下列需要哪项是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的?( A)。

(1)就业保障。 (2)上司对自己工作的赞扬。 (3)工作的挑战性。(4)同乡联谊会。 (5)满足标准热量摄入量的食品。

A.(5)(1)(4)(2)(3)

B.(5)(4)(1)(3)(2) C.(5)(4)(1)(2)(3)

D.(5)(1)(3)(4)(2) (教材P73: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感情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6.1980年代,面对日本所取得的经济成就,日本企业管理模式一时间引起了世界各国企业的关注和借鉴。但最近几年,特别是东南亚金融风暴出现之后,一方面显示了美国经济的强大活力,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日本经济脆弱的一面。此时,许多人又下结论,日本企业管理模式已经过时,美国企业管理模式更加有效。对于这种情况,你赞同以下哪种说法? ( B)。

A.对管理模式的评价必须随世界经济的发展而变

B.每种管理模式都有其自身的环境适应性与局限性

C.美国的管理模式长期以来都比日本的更优秀

D.日本的管理模式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

7.俗话说“一山难容二虎”、“一条船不能有两个船长”。从管理的角度看,对这些话的如下解释,你认为哪一种最恰当?( B)。

A.在领导班子中如果有多个固执已见的人物最终会降低管理效率

B.对于需要高度集权管理的组织不能允许有多个直线领导核心

C.一个组织中的能人太多必然会造成内耗增加从而导致效率下降

2

D.组织中不能允许存在两种以上的观点,否则易造成管理混乱 (教材P291“命令统一的原则”)

第三章

管理的基本原理

一、填空题

1.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教材P117-119(客观性、概括性、稳定性、系统性)

2.管理和战略,____告诉我们怎样"做正确的事",____在解决如何"正确地做事"。

[答案](战略、管理)

3.企业的伦理经营意味着企业注重维护____的利益,从而要采取行动并付出一定的成本。

[答案]教材P154(利益相关者)

4.系统从组成要素的性质来看,可以划分为____和____,管理系统属于____。

[答案]教材P121(自然系统和人造系统、人造系统)

二、选择题

4.大多数研究表明,企业的伦理经营和长期效益之间有(A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不相关

5.职责和权限、利益、能力之间的关系遵循等边三角形定理,( B )是三角形的三个边,它们是相等的。

A.权限、利益、能力

B.职责、权限、利益(教材P135图) C.职责、权限、能力

D.职责、利益、能力

6."三个和尚没水喝"说明的是,人浮于事可能反而不如人少好办事。但是反过来,如果"三个和尚"都很负责,结果也许会造成水满为患。这两种不同的说法表明( C )。

A.管理工作的有效性需要考虑内外部环境各部分的整体效应

B.即使管理无方,人多还是比人少好办事

C.在不同的心态作用下会产生不同的群体合作结果

D.纵使管理有方,也不一定是人多好办事

(根据P11管理定义的内涵、P13管理的职能来理解)

第四章

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

一、填充题:

1.有关伦理的观点包括___、___、___、___。(旧版教材)

[答案](功利主议的伦理观、权利至上的伦理观、公平原则的伦理观、综合社会契约的伦理观)

2.道德发展要经历___、___、___、___三个层次。

[答案]教材P157(前惯例层次、惯例层次、原则层次)

3.最有可能产生高伦理标准的组织文化层是那种有较强的 ___ 以及 ___的组织文化。(旧版教材)

[答案](控制能力、风险和冲突承受能力)

二、选择题:

1.接受( A )的管理者可能决定向新来的员工支付比最低工资高一些的工资。(教材P151)

3

A.功利观 B.权力观

C.公平伦理观

D.综合社会理论观

2.下列关于伦理说法正确的是( C )。(教材P154-156)

A.合乎伦理的管理具有他律的特征

(自律)

B.具有外在控制中心的人,伦理判断和伦理行为可能更加一致

(内在)

C.合乎伦理的管理超越了法律的要求

D.合乎伦理的管理仅仅把遵守伦理规范视作组织获取利益的一种手段

(不仅)

3.克制冲动并遵守内心信念的可能性最大的人是( A )的人。(教材P158)

A.自我强度高 B.自我强度低

C.具有内在控制中心 D.具有外在控制中心

4.关于影响管理伦理的结构变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正式的规章制度会减少伦理行为的产生

(可以有效预防不道德行为)P159

B.在仅根据手段来评估绩效的地万,伦理标准会降低

(结果)P159

C.管理者的行为是个人的事情,对企业的管理伦理没有影响

(示范作用)P159

D.压力越大,越可能降低伦理标准(P160)

5.为了改善组织的伦理行为,组织的高层管理者应特别重视( D )。

A.新员工招聘 B.建立明确可行的工作目标

C.定期的道德培训 D.以上都是(P160-163)

6.下列问题对管理者的伦理行为影响较大的是( B )。

A.受伤害的人较少

B.很多人认为这种行为是邪恶的(P160)

C.行为的后果出现得很晚

D.行为发生并造成实际伤害的可能性小

7.如果一位管理者认为解雇其工厂中20%的工人是正当的,因为这将增强工厂的盈利能力,使余下的80%工人的工作更有保障以及符合股东的利益。这位管理者的伦理观是( A )。

A.伦理的功利观

(P149) B.伦理的权利观

C.公平理论伦理观

D.综合社会契约伦理观

第五章

管理的基本方法

一、填充题:

1.管理哲学由___、___、___、___方面构成。

[答案]P171-172(管理辩证法、管理认识论、管理文化、管理科学价值观)

2.管理方法一般可分为___、___、___、___、___。

[答案]P173(法律方法、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教育方法、技术方法)

3.行政方法是只依靠组织的___,运用各种行政手段,按照行政系统和层次,以___和___为前提,直接指挥下属工作的管理方法。

[答案]P177-178(权威、权威、服从)

4.奖励与惩罚最重要的是要___。 [答案]P184(严明)

4

二、选择题:

1.关于奖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P183)

A.奖金的名目应尽量多,以最大地提高职工积极性 B.奖金的数额不宜过小,以提高奖励的效价

C.奖金取得的条件不宜过严或过宽,以保证必要的期望值 D.奖金发放还要密切联系企业或部门的经济效益

2.下列方法中,( D )是实施其他各类管理方法的必要手段。

A.法律方法 B.经济方法 C.技术方法

D.行政方法 (P179)

E.教育方法

3.下列方法中具有垂直性和强制性的是( D )。

A.法律方法 B.经济方法 C.技术方法 D.行政方法 (P179) E.教育方法

4.某化工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尽可能大的长期利润,下列哪项可能削弱这一目标?( B )。

A.资助教育事业

B.对销售人员采用极具刺激性的激励政策,即大幅度提高销售人员的销售回扣提成比例,以便迅速提高企业的销售量 (会使相关人员只注重眼前的利益)

C.调整组织结构,使之适应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

D.增加职工工资和福利待遇

5.美国管理学教授彼得?德鲁克说过,如果你理解管理理论,但不具备管理技术和管理工具的运用能力你还不是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反过来说,如果你具备管理技巧和能力,但是不掌握管理理论,那么充其量你只是一个技术员。这句话说明( A )。

A.有效的管理者应该既掌握管理理论,又具备管理技巧与管理工具的运用能力

B.是否掌握管理理论对管理者工作的有效性来说无足轻重

C.如果理解管理理论,就能成为一名有效的管理者

D.有效的管理者应该注重管理技术与管理工具的运用能力,而不必注意管理理论

6.某公司新近从基层提拔了一批管理人员担任中层管理工作,上岗之前,公司要对其进行培训,你认为培训的重点应该放在( D )。

A.总结他们在基层工作的经验教训

B.熟悉公司有关中层管理人员的奖惩制度

C.促进他们重新认识管理职能的重点所在

D.帮助他们完成管理角色的转变

第六章 决策

一、填充题:

1.赫伯特·西蒙根据问题的性质把决策分为___和___。

[答案]P206-207(程序化决策、非程序化决策)

2.对古典决策理论的“经济人”假设发难的第一人是赫伯特·西蒙,他提出了___标准和___原则。

[答案]P209(有限理性、满意度)

3.西蒙决策理论的核心:___。 [答案]P209(有限理性)

二、选择题: 1.( D )是日常工作中为提高生产效率、工作效率而作出的决策,牵涉范围较窄,只对组织产生局

5

部影响。

A.战略决策 B.战术决策

C.管理决策 D.业务决策(P205)

第七章

计划与计划工作

一、填充题:

1.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___。

[答案]P233或P235(逻辑延续)

2.所有层次的、不同职能的管理人员部要做计划工作,这反映了计划的___性;同时计划工作要求纵向层次性和横向协作性,这反映了计划工作的___性。

[答案]P237(普遍性、秩序性)

3.根据综合性标准,可以把计划分为___和___。

[答案]P238计划的分类表或P240(战略性计划、战术性计划)

4.战术性计划是在战略性计划的指导下制定的,是战略性计划的___。

[答案]P240(落实)

5.常规计划包括___、___和___,所有这些都是准备用来处理常发性问题的。

[答案]P241-242(政策、标准方法、常规作业程序)

6.___和___是计划的两大显著特征。

[答案]P242(面向未来、面向行动)

7.目标结构描述了组织中各层次目标间的___。

[答案]P246(协作关系)

第八章

计划的实施

一、填充题:

1.滚动计划法的具体做法是___。

[答案]P259(用近细粗远的办法制定计划)

2.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使一个组织中的上下各级管理人员会同一起来制订共同的目标,确定彼此的成果责任,并以此项责任来作为___。

[答案]P252(指导业务和衡量各自的贡献的准则)

3.作为任务分配、自我管理、业绩考核和奖惩实施的目标具有如下特征:层次性、网络性、多样性、___、___、___和伴随信息反馈性。

[答案]P253(可考核性、可实现性、富有挑战性)

4.根据期望理论,期望值指人们对___的估计。

6

[答案]P255(自己能够完成这项工作可能性)

5.期望理论认为人们在工作中的积极性或努力程度(激发力量)是___的乘积。

[答案]P255(效价、期望值)

6.根据期望理论,效价指一个人对___的评价。

[答案]P255(某项工作及其结果能够给自己带来满足程度)

第九章

组织设计

一、填充题:

1.组织设计的实质是对管理人员的管理劳动进行___和___的分工。 [答案]P283(横向、纵向)

2.管理层次受到___和___的影响。它与组织规模成___比 ,在组织规模已定的条件下,它与管理幅度成___比。

[答案]P284(组织规模、管理幅度、正、反)

3.组织设计的任务是提供企业的___和编制___。

[答案]P287(组织结构系统图、编制职务说明书)

4.组织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是使目标活动的每项内容都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岗位,即___,而非___。

[答案]P289(“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

5.组织的经营环境按照对组织的影响程度不同可以分成___和___,其中___主要作用于对组织实现其目标具有直接影响的部门。

[答案]P293(任务环境、一般环境、任务环境)

6.环境的复杂性提高 ,使得组织的复杂程度也随之___,组织的集权化程度也必然___。

[答案]P293(提高、降低)

7.按企业对竞争的方式和态度分,其经营战略可以分为___、___ 及___。

[答案]P295(保守型战略、风险型战略、分析型战略)

选择题:

1.下列哪类企业最适合采用矩阵式组织结构? ( C )。

A.纺织厂

B.医院

C.电视剧制作中心(P310)

D.学校

2.某公司随着经营范围的扩大,其由总经理直辖的营销队伍人员也从3人增加到 100人,最近,公司发现营销队伍似乎有点松散,对公司的一些做法也有异议,但又找不到确切的原因,从管理的角度看,你认为出现这神情况的最主要原因最大可能在于( C )。

A.营销人员太多,产生了鱼龙混杂的情况

B.总经理投入的管理时间不够,致使营销人员产生了看法

C.总经理的管理幅度太宽,以致无法对营销队伍进行有效的管理(P284-285)

7

D.营销队伍的管理层次太多,使得总经理无法与营销人员有效沟通

3.不论是在企业还是在政府机构,秘书一般都是帮助高层管理者进行工作的,他们在组织的职权等级链上的位置是很低的,但是人们常常感到秘书的权力很大。那么,秘书拥有的是什么权力? ( D )。

A.合法权力

B.个人影响权力

C.强制权力

D.没有任何权力,只是比一般人更有机会接近领导(P310)

第十章 人员配备

一、填充题:

1.人员配备的工作内容和程序包括___、___、___。

[答案]P321-322(确定人员需要量、选配人员、制定和实施人员培训计划)

2.人员需要量的确定主要以设计出的___和___为依据。

[答案]P321(职务数量、职务类型)

3.管理人员选聘的标准有___、___、___、___和___。

[答案]P328-329(管理的欲望;正直、诚实的品质;冒险的精神;决策的能力;沟通的技巧)

4.管理人员的招聘程序为___、 ___、__ 、___、____。

[答案]P330-332(公开招聘;粗选;对粗选合格者进行知识与能力的考核;民意测验;选定管理人员)

5.管理人员考评的程序应为___、___、___、___、___。

[答案]P339-340(确定考评内容;选择考评者;分析考评结果,辨识误差;传达考评结果;根据考评结论,建立企业的人才档案)

6.为了得到正确的考评结果,首先要分析考评表的___。

[答案]P339(可靠性)

第十一章

组织力量的整合

一、填充题:

1.正式组织以成本和效率为主要标准,维系正式组织的主要是___的原则,而维系非正式组织的主要是___上的因素。

[答案]P347(理性;接受与欢迎或孤立与排斥等感情)

2.组织文化是指被组织成员共同接受的___、___、___等群体意识的总称。

[答案]P381(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准则)

3.组织中的管理人员是以___和___两类不同的身份来从事管理工作的。

[答案]P350(直线、参谋)

4.直线关系是一种___和___的关系,授予直线人员的是___和___的权力。

[答案]P352(指挥、命令;决策、行动)

8

5.参谋关系是一种___和___的关系 ,授予参谋的是思考、筹划和建议的权力。

[答案]P352(服务、协助)

6.委员会的工作方式所具有的局限性是___、___、___。

[答案]P360-361(时间上的延误;决策的折中性;权力和责任的分离)

二、选择题:

1.某大学毕业的一名MBA学员小王,1995年到一家私营企业工作。当时,这家企业刚创建不久,小王被分配到H省担任销售主管。几年来,小王工作热情很高,全身心地投入,销售业绩连年快速增长,小王也被连续提升。1998年小王再次被提升为大区主管,负责指挥7个省的销售工作,工资收入也连续翻番达到年薪30万元。但最近,小王却准备离开公司,另谋高就。同学们询间原因时,小王总是解释说:“现在我所在的这家公司可以说缺少谁都可以发展,我已经只是这部高速运转的机器中的一个部件了。”根据小王的说法,你能对他所在公司的发展情况作何判断?( B )。

A.公司的发展潜力不大,因为公司失去了创业初期的活力

B.公司已经步入正轨,有了较健全的组织体系和制度规范

C.无法做出判断

D.公司会面临人才危机

解析:一个组织离开谁都可以发展,而且可以保持高速运转,表明公司已经步入正轨,有了较健全的组织体系和制度规范。所以,答案B正确。

2.假设你召集下属开会,研究解决领导所布置的一项紧急任务,结果其中有位比较罗嗦的人大讲特讲与主题无关的教条理论,耽误很多时间。你认为如何应付这种情况为好? ( C )。

A.任其讲下去,让其他与会者群起而攻之

B.不客气地打断其讲话,让别人发言

C.有策略地打断其讲话,指出时间很宝贵

D.允许其畅所欲言以表示广开言路

3.某汽车公司总裁准备开发一个新的产品,为此而召集他的参谋人员开会研究,各个参谋人员的意见并不统一,于是,他们非常激烈地进行了辩论,总裁认真听取了所有参谋人员的意见后,感到自己是正确的,最后,总裁不顾所有参加讨论的参谋人员的反对,决定开发新的产品,以下关于这件事的评论中,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B )。

A.总裁太固执已见,独断专行

B.总裁是在仔细听取了其他参谋人员的看法,并经过深思熟虑后,认定自己的方案是最满意的,才做出决定

C.做决定时并非一定要少数服从多数,真理有时握在少数人手里

D.B+C

4.在某条交通流量很大的公路上,由于山洪暴发,交通受阻,被困的几十辆汽车的司机们很快自愿地组合起来,有的拿起手机通知交通部门请求援助,有的去寻找清理工具,有的去安排食宿,大家在统一的指挥下,有条不紊、齐心协力地开展工作。对于上述司机们的行为和活动,你最倾向于以下哪一种评价? (D )。

A.他们只是一个临时性的群体,与企业中的非正式组织没有什么不同

B.当紧急事件产生时,人们会自动地组合起来,并快速地进行有效的分工。企业领导如果经常营造出紧急事件,一定会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

C.受困的司机中大部分都具有奉献精神,否则就不可能有这样的情况发生 ,因 此在招聘员工时应把员工的奉献精神放在首位

9

D.这些司机事实上已经形成了一个组织,因为他们为实现共同目标而组合成了有机的整体

第二篇: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 第五版--1管理与管理者

第一章

一、组织的定义

组织是指一种由人组成的、具有明确组织目标和系统性结构的实体。 组织的特征:①由人组成、②明确目标、③系统性结构

二、组织存在的三个基本条件

1、明确的目标:目标的正确性;目标的认可性;目标的具体性;目标的愿景性

2、有效的沟通:沟通的原则性(西方人的桌面争吵);沟通的方式性;沟通的随时性;沟通的平等性

3、紧密的协作:协作的制度性;协作的责任性;协作的流程性;协作的受益性

三、管理者(Managers)和操作者 (Operatives)

管理者--是指挥别人活动的人。作为一个管理者,一定要有下级。 操作者--直接从事某项工作或任务,不具有监督其他人工作的责任。

管理者:在正式的组织内拥有正式职位,应用组织授权的制度权利,负责指挥别人的活动并承担对组织实现预期 目的做出贡献的各类主管人员。

管理者的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品质素质,道德素质,知识素质。

1高层管理者:决策性工作

是组织的战略管理者,对整个组织的管理负有全面的责任,并侧重负责制定组织的大政方针,沟通组织与外界的交往和联系等。 2中层管理者:执行性工作

有时称为战术管理者,负责将战略管理者制定的总体目标和计划转化为更具体的目标和任务。 3基层管理者:作业性工作

通常称为运作管理者,是监督组织运作的最低层的管理者。直接指挥和监督现场作业人员,保证上级下达的各项计划和指令的执行,出色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具体的任务。他本人也要参加劳动,直接与作业人员打交道,协调和解决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是整个管理系统的基础。

第一节 人类的管理活动 一:人类活动的特点 1:目的性

人类正是在为实现预期目的的活动中,在不断地劳动,思考,谋划,设计和组织管理的过程中,逐步进化的。 2:依存性:

人类的目的性来源于对外部环境和人类自身的相互依存关系。 3:知识性

人类能从过去的实践中学习,从前人的经验中学习,并能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记忆,积累,分析和推理,从而形成人类独有的知识体系。 二:管理的必要性

1:资源短缺将是一种长期的经济现象,如何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则是管理必须解决的问题。 2:科学技术是影响生产力的原因之一,实践证明只有通过有效的发展,才能使科学技术真正转化为生产力。 3:高度专业划的社会分工是现代化国家和现代企业的的基础,协调各种关系需要管理。 4:实现社会企业的长期发展,需要靠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

5:近几年来,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信息网络,互联网等在中国各行各业中得到了空前迅速的应用和普及。 第一节 管理者与组织

第二节 管理和管理的职能

一、管理的定义: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 管理含义包含的基本观点:

(1)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预期目标。 (2)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3)协调必定产生在社会组织之中。 (4)协调的中心是人。 (5)协调的方法是多样的。

二、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三、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管理的科学性是指,管理反映了管理活动自身的特点和客观规律。

管理的艺术性是指,管理者在管理实现活动中对管理原理运用的灵活性和对管理方式和方法的选择的技巧性。

四、管理的效果和效率

效率:是指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是管理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管理就是要是资源成本最小化,效率最大化。 效果:是指目标的实现,管理还要是活动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即追求活动效果。因此,效率涉及的是活动的方式,效果涉及的是活动的效果。

第二节 管理的职能与性质 一:管理的职能

许多新的管理论和管理学实践已一再证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这五种管理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

(一)计划

计划:制定目标并确实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组织中所有的管理者都必须从事计划活动。

(二)组织

组织的职能,根据工作的要求与人员的特点,设计岗位,通过授权和分工,将适当的人员安排在适当的岗位上,用制度规定各个岗位的职责和上下左右的相互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组织结构,使整个组织协调运转。 组织目标决定着组织的具体形式和特点

(三)领导

指导人们的行为,通过沟通增强人们的相互理解,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激励每个成员自觉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共同努力。

(四)控制

控制地实质就是使实践活动符合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地标准。

(五)创新

创新职能与上述各种管理职能不同,他本身并没有某种特有的表现形式,他总是在与其他管理职能的结合中表现自身的存在与价值。

二、管理的二重性

自然属性:管理与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而体现出的性质。由共同劳动的性质而产生,是合理组织生产力的一般职能。

社会属性:管理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而体现出来的性质。由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所决定,是维护和完善生产关系的职能。 第三节 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 管理者合格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前面所述的五种管理职能的履行情况。为了有效履行这些职能,管理者必须明确以下两点:

第一,自己要扮演哪些角色?

第二,在扮演这些角色的过程中,自己需要具备哪些技能?

一、管理者的角色理论

根据亨利·明茨伯格(Henry Mintzberg)的一项研究,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这十种角色可被归入三大类: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管理者角色理论可用下图来表示。

讨论:管理者角色理论是有效的吗? 后续研究一般都支持如下观点:

不论何种类型的组织和在组织的哪个层次上,管理者都扮演着相似的角色。但管理者角色的侧重点随管理者所处的组织的等级层次而变化。

二、管理者的技能

根据罗伯特·卡茨(Robert L.Katz)的研究,管理者必须具备概念技能、人际关系技能、技术技能这三类技能。

1、技术技能(Technical Skills):

指使用某一专业领域内有关的程序、技术、知识和方法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

2、人际技能(Human Skills):

是指与处理人际关系有关的技能,不仅包括沟通、协作、激励、合作等,也包括团队精神和团队工作方式。

这种能力也是一种领导能力。

3、概念技能(Conceptual Skills) :

概念技能是指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是对问题进行思考和推理的能力。 概念技能也称为决策技能,具体包括:

—把握全局的能力;

—理解事物的相互关联性,从而识别关键因素的能力;

—权衡方案优劣及其内在风险的能力。 不同层次管理者技能的要求

Harold Koontz则将概念化能力进一步分为

①认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大智”

②规划决策能力,,是一种“大勇”。

③创新性能力 第四节 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 一: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各种管理工作中普遍适用的原理与方法 二: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三种:归纳法、试验法、演绎法

(一) 归纳法 个别——一般

通过对客观存在的一系列典型事物(经验)进行观察,从掌握典型事物的典型特点、典型关系。典型规律入手,研究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从中找出事物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1,在管理学研究中,归纳法应用最广,但其局限性也十分明显 2,运用归纳法时应注意的几点: a,弄清与研究事物相关的因素,以及系统的干扰因素 b,选择好典型

c,按抽样检验原理,保证样本容量

d,调查问卷时应包括较多的信息数量,并作出简单明确的答案。

(二) 试验法

(三) 演绎法 一般——个别 进一步的讨论

一、管理者的工作具有普遍性吗? 1.组织的层次:

作为管理者,无论他处于那一个层次上,都要制定决策,履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职能,只是他们花在每项职能上的时间不同。 2.组织的类型:

无论何种类型的组织,管理者的工作都具有共同性,他们都要做决策,设立目标,建立有效的组织结构,雇佣和激励员工,从法律上保障组织的生存,以及获得内部的政治支持以实现计划。 3.组织的规模:

大小企业中管理者角色的重要性

4.管理概念是否在不同国家间具有可转移性?

如果管理的概念具有完全的一般性,无论在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方面存在任何差异,都可以被普遍地应用。关于不同国家管理实践的比较研究表明,只有哪些在文化、宗教、政治等方面具有较高控制性的国家,管理的概念需要进行一定的修改才能适用。

三、有效的管理者也是成功的管理者吗

在组织中提升得最快的管理者,与在组织中成绩最佳的管理者从事的是同样的活动吗?他们对管理者工作的强调重点一样吗? 你也许趋向于认为,在工作上最有成绩的管理者,也会是在组织中提升得最快的人,但是事情似乎并非如此。

第三篇:管理学原理与方法 第五版 周三多等 案例分析

案 例 分 析 一 、原因分析

三鹿问题奶粉事件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通过调查反思,这一事件之所以发生,主要有六个方面的直接原因:

一是小农散养的奶源供应方式与现代化企业规模生产严重不适应。因奶源生产地分散,质量控制难度大,这一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二是少数奶站经营者利欲熏心、违法犯罪。为追求利润,明目张胆地制造销售和向原料奶中添加三聚氰胺。

三是三鹿集团见利忘义、故意隐瞒真相。三鹿集团公司在得知产品质量出 了问

食品工业与安全题之后,不是积极处理,召回产品,应对危机,而是在长达8 个月的时间里未向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也未采取积极补救措施,导致事态进一步扩大,结果给消费者造成了重大的人身伤害。

四是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存在漏洞。由于要追求利润,质检过严必然提高成本。因此,并不是每一个企业对产品质量控制都十分重视。三鹿集团的产品质量控制形同虚设,落实不够,漏洞很多。

五是社会监督软弱无力。从“三鹿奶粉”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来自外部的监管几乎没有。担负食品质量主要监管职责的政府职能部门,反而给三鹿集团公司颁发了免检证书,放弃了外部监管。

六是政府处置不力、报告不及时。目前,我国还没有从国家的层面制定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运行中存在明显的政出多门、职能交叉重叠、权责不明等问题,同时又缺乏一个权威主体负责所有的食品安全执法。

二 、三鹿集团的应对措施

三鹿集团面对奶粉中出现三聚氰胺、造成许多儿童患病、肾衰竭甚至死亡这一事件,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点应对措施:

1“.堵”住消费者的嘴:2008年5月20日,一名网友在天涯社区发帖揭露在超市里买的三鹿奶粉的质量问题。5月31日上午,三鹿集团的温州地区总经理找到该网友的家,拿出一份“确认书”,答应给他市场价约2500元左右的三鹿产品,但前提条件是他必须删除先前发在网上的涉及三鹿奶粉质量问题的帖子。

2对上级部门隐瞒实情:作为中外合资企业,外方要求三鹿召回市场上销售的受污染奶粉并向中国政府有关部门报告,然而,三鹿原奶事业部,销售部,传媒部各自分工,试图通过原奶检查,产品调换,加大品牌广告投放和宣传等手段,将“三鹿”与“肾结石”的关联封杀于无形。

3 造假获得“质量安全”:9月11日,三鹿集团称委托甘肃省质量技术监

管理学案例分析 6 督局对三鹿奶粉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各项标准均符合国家的质量标准。不过事后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声明该局从未接受过三鹿集团的委托检验。

4 暗箱操作:三鹿以秘密方式缓慢从市场上换货,却仍未说明换货原因。9月12日,网易财经编辑从三鹿品牌总监处得到确认,8月5日就通知各地经销商,三鹿在3月至8月5日之间生产的产品受到污染,停售优加系列产品,并且秘密召回,但未公之于众。

5死不承认,推脱责任:9月11日上午10时,新民网连线三鹿集团传媒部,该负责人表示,无证据显示这些婴儿是因为吃了三鹿奶粉而致病。三鹿集团当天通过各种途径公开回应:“我们可以肯定的说,我们所有的产品都是没有问题的。”9月14日,三鹿集团发布消息,称此事件是由不法奶农为获取更多的利润向牛奶中加入三聚氰胺,“不法奶农才是这次事件的真凶”。 6.公开道歉,但并未认识到自身问题:9月15日下午,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振岭在河北省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宣读了致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消费者的一封公开信,向因食用三鹿婴幼儿配方奶粉导致的患儿及家属道歉。但这封所谓的道歉信也只是强调外部原因,仍然没有对自己内部问题进行反省。 三 、措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我们的启示 存在问题

(一)源头控制缺失

食品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其原材料直接来源于农牧渔业,农牧渔产品的质量状况决定着最终食品的质量水平。但是,在农牧渔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影响其质量的因素很多。如在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农药的不合理使用等都会直接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在牧业和渔业,环境污染、抗生素滥用和违禁药品的使用,饲料添加剂的不安全使用等,都会使有害物质进入动物体内,并随着动物的生理活动,在动物体内产生富集。这些富集了有害物质的动物体本身或者动物生产的蛋、奶等产品必然不符合基本的安全卫生要求。以不符合食品质量安全要求的原料生产的食品也不可能是优质、安全的食品。因农牧渔业的分散生产,质量控制难度大,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三鹿毒奶粉事件,原因在于原料奶中加入了有害物质———三聚氰胺。三鹿集团的问题,可以说不是个案,而是集中暴露了我国食品生产企业源头控制上的薄弱问题。

(二)企业内控不严 对于一个负责任的食品企业而言,提供安全的产品应该是他们最基本的社会责任。但是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要追求利润,质检过严必然提高成本。因此,并不是每一个企业对产品质量控制都十分重视。相对而言,大企业控制严些,如三鹿集团就号称:他们有1100 多道检测工序;还有一食品企业称:他们有2000 多道检测工序。但实际的结果是,三鹿等企业在产品质量上出了重大问题。这说明他们质量控制形同虚设,落实不够,漏洞很多。也说明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不强。更令人发指的是,三鹿集团公司在得知产品质量出了问题之后,不是积极处理,召回产品,应对危机,而是在长达8 个月的时间里未向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也未采取积极补救措施,导致事态进一步扩大,结果给消费者造成了重大的人身

案例分析:通用电气公司的组织管理

1、你如何看待通用电气公司组织结构调整的合理性的? (1)经营环境变化要求通用公司进行战略调整 (2)提高组织整体管理水平的要求 (3)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4)提高公司的收益

(5)管理理念需要与时俱进。

2、为什么在大讲授权管理的时代,通用电气组织调整回考虑重新集权化? 因为(1)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需要 (2)保证决策执行的效率

(3)保住组织总体政策的统一性 (4)战略决策的需要。

3、通用电气公司组织结构调整过程运用了哪些组织管理原则? 通用电气公司组织调整过程运用的管理原则有: (1) 统一指挥原则 (2) 管理幅度适中原则 (3) 集权与分权的平衡 (4) 分工协作原则 (5) 弹性原则

案例分析:闲可钓鱼与无暇吃鱼

1、 同为一厂之长,为什么王、步两人忙闲如此悬殊?是从领导方式和管理措施上分析原因。 (1) 从领导方式上看,王业震民主型领导方式,步鑫为专制领导方式

(2) 从领导措施上分析①从管理对象看,王侧重对人的管理,步侧重对事的管理②从权力集中看,王分权制、步高度集权。

2、 作为厂长或经理,“从早忙到晚”意味着什么?试评述其得与失。 从早忙到晚意味着厂长角色定位存在问题,做了不该做的事

(1) 一方面,从早忙到晚意味着厂长尽职尽责,优点:①以身作则,为员工树立好榜样②使组织管理更加严格,增强了纪律性

(2) 从早忙到晚也说明了厂长角色定位存在偏差,会造成:①使企业内部分工不明确②决策容易出现偏差错误③不能调动员工积极性④不能很好地完成本职工作。

3、 只是组织中领导者和管理者的时间经常被无效利用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主要原因有:(1)没有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和全应职责(2)没有分清工作的轻重缓急(3)时间浪费在会议上(4)外部因素的干扰,如突然地人事造访(5)没有合理的援权(6)计划不明确,导致处理事务时浪费时间。 案例分析:施贵宝公司内部控制制度

1、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采取了哪些方面的控制方法? (1)程序控制:体现在内部控制流程的设计

(2)预算控制:对存货规定合理的储存定额,采购员职能在批准的采购计划内就货物名称、规格、数量进行采购。

(3)内部审计:健全的内部审计

(4)过程控制:如在采购原料中,从采购到付款的结束都制定了严格的制度和标准。

2、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的内部控制方法有哪些优点和不足,你有什么改进建议? 施贵宝公司的控制缺乏弹性,控制系统较为僵化,可能会影响到员工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并且对于公司中一些难以量化的因素没有制定控制标准和方法。

因此,施贵宝公司应该增加控制系统的弹性,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同时,也应该加强对非量化因素的控制,并且,要以人为本实施人性化的控制机制,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案例分析:英特尔公司创新文化

结合英特尔公司的实践,分析企业文化在企业创新中的作用。

1. 企业文化与创新的含义

2. 企业文化与创新是不可分割的

(1) 企业文化为创新提供了导向和动力 (2) 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为创新提供了支持

(3) 企业文化为创新营造尝试、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

(4) 企业文化通过激励作用,为创新提供丰富的人才支援。

第四篇:宪法第五版备考

一、名词解析

1、成文宪法:指由一个或者几个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的宪法性法律文件所构成的宪法典。

(最早成文宪法是1787年美国宪法和1791年法国宪法)(现代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宪法都是成文宪法)

2、不成文宪法:指由书面形式的宪法性法律文件、宪法判例,和非书面形式的宪法惯例等构成的宪法。 (英国宪法是典型的不成文宪法)

(以上两者的分类依据和标准是宪法是否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

3、刚性宪法:指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宪法。

(当今大多数国家宪法所属)

4、柔性宪法:指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法律效力上与普通法律完全相同的宪法。

(英国是典型的柔性宪法国家、1848年的意大利宪法)

5、国体:又称国家性质,国家阶级本质,它就是反应社会各阶级、阶层在社会中的地位的国家基本制度。

(第一个真实确认国家阶级属性的宪法是1918年的《苏俄宪法》) (我国的国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6、政体:又称政权组织形式,是指一国统治阶级按照一定的原则建立起来的行使国家权力、实现国家统治和管理职能的政权机关的组织与活动体制。

(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7、选区:它是以一定数量的人口为基础划分的区域,是选民选举产生人民代表的基本单位。

8、选举制度:指关于选举国家代表机关代表与国家公职人员的原则、程序与具体方法的各项制度的总称。

9、选举权:指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性质的直接体现,是人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本权利,即公民依法享有选举和罢免代表机关代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权利。

10、违宪审查:是指由特定国家机关依据特定的程序和方式对宪法行为是否符合宪法进行审查并作出处理的制度。

11、公民:指具有一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享有权利和义务的人。

12、基本权利:宪法规定的公民进行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所享有的最基本、最主要且具有重要意义的权利。它是一国宪法确认的公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人身等方面所享有的基本权利。

13、政党制度:它是国家政治制度的组成部分,是国家有关政党的组织、活动以及政党参与政权的方式和途径等一系列法律、政策 和惯例的总和。

14、行政区划:国家为了实现有效的行政管理,依照一定的原则,全国领土划分为若干部分,并分级设立政权机关的制度.我国基本行政区划为省、县、乡三级。

15、民族自治地方:指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的行政区域.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各民族自治地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16、特别行政区(制度):指在我国的版图内,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专门设立的,实行不同于一般行政区域、经济制度,直辖于中央政府领导的行政区域.特别行政区是国家不可分离的一部分,享有高度的自治权(的制度)。

17、直接选举:由选民依法投票直接选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选举方式.我国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的选举采用这一方式。

18、间接选举: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选出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方式.我国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和全国人大的代表选举采用这一方式。

19、无记名投票:指选民不署自己的姓名,亲自书写选票并将选票投入密封票箱的一种投票方法。

20、宪法规范:指调整宪法关系并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各种规范的总和。

21、宪法惯例:是指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中形成,并被反复运用,为国家机关、政党及人民所普遍遵循而实际上与宪法具有同等效力的习惯或传统。

22、宪法性法律:一般是指有关调整宪法关系内容的法律,是从部门法意义上按其调整的对象所作的一种法律分类。

23、宪法解释:指宪法解释机关根据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对对宪法规定的含义、界限及相互关系所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说明。

24、宪法修正案:是指以修改宪法年代的先后重新设立条文,附于宪法典之后,或将其内容融于宪法典之中,而成为宪法典的组成部分。

25、宪法判例:是判例法国家(主要是英美法国家)的法院,特别是最高法院的关于国家重大问题的判决而导出的宪法规范。

26、国家结构形式:是指特定国家的统治阶级所采取的,划分国家内部区域,调整国家整体和组成部分、中央和地方之间相互关系的原则和形式。

27、表现自由:指的是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将自己内心的精神作用公诸外部的精神活动的自由。

28、政治权利:又称参政权或政治参加的权利,是人们参与政治活动的一切权利和自由的总称。

29、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在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基础上,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依照法定程序,通过选举产生人民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此基础上产生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共同行使国家权力,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一种特定的政治制度。

二、简答题

1、为什么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答:

(1)宪法的内容: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制度和最基本的国策,它不仅规定国家政体以及公民同政府之间的关系等原则,而且规定了国家的阶级本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等内容,而一般的法律往往只规定某一方面或者某个领域的制度和政策。

(2)宪法的效力:宪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居于最高的地位,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3)宪法的规范: 宪法是根本的行为准则。虽然其他的一般法律也都是行为准则,但宪法乃是各政党、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4)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一般法律的程序更为严格。

从一定意义上说,宪法和法律都是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表现。但是,宪法与一般法律相比,则更加全面、更加集中的反映社会各种政治力量(包括居于首要地位的阶级力量;与阶级力量有直接联系的同一阶级内的各个阶层、各个派别的力量;与阶级力量既有若干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各种社会集团的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

2、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表现在哪些方面?

(1)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普通法律的内容必须符合宪法,同宪法的内容保持一致。

(2)如果普通法律与宪法相抵触,就必须修改。否则,相抵触的部分无效。

(3)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枳和全体公民的根本的行为准则。

3、宪法规范的基本特点

(1)根本性和最高性:其效力高于其它法律。

(2)广泛性:总体涵盖了社会生活和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

(3)原则性:确定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根本原则。

(4) 适应性和稳定性: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和能够在实施以后较长时间内不作较大变动。

4、宪法的基本原则

(1)人民主权原则

(2)基本人权原则

(3)法治原则

(4)权力制约原则或民主集中制原则

5、宪法的一般特征

(1)宪法诉讼判断的依据是宪法的最高价值

民主社会人们意念中的价值目标,在政治上的显现必然是立宪主义政治。

(2)宪法诉讼中行使违宪审查权的是特定的机关

诉讼,就其一般情形而言,有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之分,但具体到宪法诉讼,就应该而且只能采职权主义方式。 (3)宪法诉讼的对象是特定法律的违宪与否

从本质上讲,特定法律是否违宪属于一种政治冲突———社会冲突的极端形式。

(4)宪法诉讼的结果是:违宪法律无效 宪法诉讼是一种特殊的诉讼形态,具体到判决方面,体现为:它不设定具体的权利义务,也不科以具体的处罚,只是宣布某项法律违宪无效。但如前所述,两大法系宪法诉讼的主体机构是不一致的,其各自所作出的判决效力因而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6、简述违宪审查的体制和方式

体制:(1)最高代表机关审查制。

(2)司法审查制。

(3)宪法法院审查制。

(4)宪法委员会审查制。

方式: 在监督机关审查处理违宪案件的方式上,各国也各不相同。就处理法律、法令等规范性文件与宪法相抵触的案件来说,有以下两种不同方式:

①事后审查,即在规范性文件颁布实施之后审查。大多数国家采取事后审查的方式。

②事前审查,即在规范性文件颁布实施以前,先由宪法监督机关审查。采取事前审查制度的国家很少。中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撤销与宪法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规范性文件,这属于事后审查的方式;宪法同时规定,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要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这就带有事前审查的性质。

7、我国行政区划的原则有哪些 (1)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原则; (2)有利于民族团结的原则; (3)便于管理的原则;

(4)照顾自然条件和历史状况的原则

8、简述我国公民社会经济权利体系

(1)财产权

(2)劳动权

(3)休息权

(4)生存权

(5)受教育权

9、全国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有哪些? 权利:

1.提出议案和建议、批评、意见的权利; 2. 提出人事罢免案的权利; 3.提出质询案和进行询问的权利;

4.在全国人大召开的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追究; 5.在大会开会或闭会期间,非经许可,不受逮捕和刑事审判。 6.对围绕人大审议议题及有关内容,有视察的权利;

7.在出席全国人大会议和执行其他属于代表职务的时候,国家和社会应根据实际需要为代表提供保障。

义务:

(1)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 (2)同原选举单位和群众保持密切联系; (3)保守国家秘密; (4)在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5)接受原选举单位和群众监督,代表要及时向原选举单位报告自己的工作,听取他们对自己工作的意见和要求。

10、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有哪些?

(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二)言论自由

(三)出版自由

(四)集会、游行、示威自由

(五)结社自由

(六)宗教信仰自由

(七)批评建议权,申诉、控告、检举权,取得国家赔偿权

11、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 (1)民主集中制原则; (2)联系群众,为人民服务原则 (3)法治原则 (4)权责统一原则 (5)精减和效率原则 (6)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 (7)权利监督和制约原则

12、中央人民政府对特别行政区行使的职权:中央对特别行政区行使的主要权利有:

(1)中央人民政府负责管理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有关的外交事务,外交部在特别行政区设立机构处理外交事务

(2)中央人民政府负责管理特别行政区的防务,派驻特别行政区负责防务的军队不干预特别行政区的地方事务,在必要时,特别行政区政府可向中央人民政府请求驻军协助维持社会治安和救助灾害;

(3)中央人民政府依照基本法的规定任命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行政机关的主要官员;

(4)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决定特别行政区进入紧急状态;

(5)全国人大常委会享有对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解释权;

(6)全国人大常委会享有对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修改权。

13、宗教信仰自由的内容:所谓宗教信仰,指的是对具有超自然的超人格性质的存在的确信、畏敬或崇拜的心情和行为。

(1)内心的信仰自由

(2)宗教上的行为的自由

(3)宗教上的结社的自由

14、我国总理负责制的内容:

(1)总理全面领导国务院工作,其下属机关负责人对总理负责。

(2)总理负责召集和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国务院全体会议,并对重大问题拥有最后决定权。

(3)总理有人事提名权。

(4)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接受其监督。

15、全国人大的性质和地位: 性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地位:

(1)全国人大作为全国人民的代表机关,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2)全国人大代表人民统一行使最高的国家权力

(3)全国人大在整个国家机构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16、简述人大的含义及其构成环节:

含义,就是指我国人民在中国中产党的领导下,在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基础上,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依照法定的程序,首先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人民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以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组织对它负责、受它监督的各级其他国家机关,组成同统一 、协调的国家政权机关体系,共同行使国家权力,实现人民当家做主权利的一种特定政治制度。

构成环节,

(1)贯彻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政治原则,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民主权利。

(2)民主选举人民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3)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组织全部国家机构

(4)所有国家机关统

一、协调,共同实现国家权力。

三、论述题

1、我国的宪法审查制度

内容:

(1)违宪审查通常只能由宪法明确规定的特定国家机关进行。

(2)违宪审查有特定的程序和方式。 (3)违宪审查的对象是宪法行为

(4)违宪审查机关作违宪判断或者合宪判断

(5)违宪审查机关如果认为构成违宪则进行处理,即进行宪法制裁。 完善

(一)设立专职的违宪审查机构

需要设立专职的违宪审查委员会。违宪审查委员会的设置由全国人大进行,独立于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并行常设机构,其政治地位从属于全国人大,平行于全国人大常委会,人大闭会期间不受人大常委会领导,只对全国人大负责,向其汇报工作。其违宪审查职权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来自于宪法第六十二条及立法法第八十八条规定的全国人大的违宪审查职权,即撤销它的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不适当的法律及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的违背宪法和本法第六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另一部分来源于宪法第六十七条和立法法第九十条规定的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违宪审查职权,即撤销同宪法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同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审查工作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如此,一方面将违宪审查权从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中独立出来,单独由违宪审查委员会行使,有效地促进了立法权和违宪审查权的分离;另一方面,将同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审查工作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有效地促进了合法性审查权和违宪审查权的分离。

(二)完善违宪审查制程序

违宪审查制度能否在实际中及时而有效的运行,除了有明确的机构负责违宪审查工作外,还需要有一套既明确又具体的法律程序来保障违宪审查的实施。这种程序应当从提请审查程序开始,以正式作出违宪审查结论并且公布违宪审查结果为止。应根据不同的审查范围确定不同的审查程序和方式。第一,提出违宪审查的主体,应当包括全国人大主席团、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家主席以及其它国家机关、政党、企业事业组织,公民当然有权提出违宪审查。但考虑到违宪审查事关国家根本问题,为避免提出请求的随意性,可规定公民申请违宪审查时,应当由人数不少于30人的公民联名提出。第二,申请的形式要件。申请应当以书面形式提出,明确违宪的具体问题、宪法依据以及理由。第三,期限。该委员会接到违宪审查申请后,应当在规定的时限内进行审查,并做出是否立案审查的决定。进入违宪审查阶段后,需要听证的,应当在规定的时限内举行听证。违宪审查应当在规定的时限内结束,并做出是否违宪的决定。对于全国人大的法律草案的违宪审查及有关宪法问题的咨询,也应在规定的时限内提出审查意见和答复。第四,审查方式。对于全国人大的法律草案的违宪审查及有关宪法问题的咨询,应当属于事先审查。对于其它问题的违宪审查,应当属于事后审查。第五,决定的效力。该委员会做出的是否违宪的决定,是终局性的结论。一经公布。即发生法律效力。

(三)完善违宪审查范围

从我国当前实际和今后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出发,宪法法院的违宪审查范围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审查立法的合宪性,包括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和规范性法律文件,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被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二是审查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为的合宪性。三是审查各政党(包括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行为)、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行为的合宪性。四是裁决国家机关之间的权限争议,因为国家机关的权限争端属于宪法争议。五是接受政党及中央有关国家机关有关宪法问题的咨询。

第五篇:《普通逻辑》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普通逻辑》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一、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逻辑”一词的含义:

1.指思维的规律、规则。

2.指逻辑学。

3.“逻辑修养”指把握、运用逻辑知识的能力,或在逻辑学上的造诣。显然,这里的“逻辑”一词,指的是逻辑学。

4.指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

5.“不可战胜的逻辑力量”一词用来形容思维清晰,论证严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在这里,“逻辑”一词指思维的规律、规则。

6.指某种特殊的立场、观点或看问题的方法。

7.“马克思没有遗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意指马克思没有写过逻辑学的专门著作,这里的“逻辑”指逻辑学;“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意指马克思留下了体现在《资本论》中的逻辑思想,这里的“逻辑”指的是思维的规律、规则。

8.指逻辑学。

二、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命题或推理,并用公式表示之。

答:①

1、10两段是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推理,用公式可表示为“所有M是P;所有S是M;所以,所有S是P。”

2、4两段是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命题,用公式可表示为:“如果p,那么q。”

3、11两段是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命题,用公式可表示为:“只有p,才q。” ④

5、12两段是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命题;用公式可表示为:“p并且q,而且r。”

6、8两段是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命题,用公式可表示为:“或者p,或者q。”

7、9两段是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推理,用公式可表示为:“如果p,那么q;p;所以,q。” 第二章

一、下列语句是否表达命题?为什么? 1.不表达命题,因为它只是提出疑问,没有对事物情况做出反映。

2.表达命题,因为它用一个反诘疑问句,表达了对事物情况的反映,即“没有耕耘是不会有收获的。”

3.不表达命题。

4.表达命题。

5.表达命题,它用一个反诘疑问句,表达了“要想加罪于人,就不愁找不到借口”的命题。

6.表达命题。

7.不表达命题。

8.不表达命题。

9.不表达命题。

10.表达命题。

二、下列命题各属何种选言命题? 1.相容的选言命题。在自然语言中,“或者„„或者„„或者”这个逻辑联结词是有歧义的。在某种语境中,它可以用来作为相容选言命题的联结词;在另一种语境中,它也可能用来作为不相容选言命题的联结词。(考虑到肯定否定式推理不适合它.) 2.相容的选言命题。

3.不相容的选言命题。

4.不相容的选言命题。

5.相容的选言命题。

6. 不相容选言命题。

三、指出下列各题中,A是B的什么条件(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 1.充分条件。

2. 充分必要条件。

3.充分必要条件。

4.必要条件。

5. 必要条件。

6.必要条件。

7.充分条件。

8.充分条件。

9.充分必要条件。

10.充分条件。

四、用p、q、r„„等分别表示不同内容的简单命题,并用符号表示其逻辑联结词,写出下列复合命题的逻辑形式。

1.用p表示“曹丕是文学家”,用q表示“曹植是文学家”,这样,这个命题的逻辑形式可表示为“pÙq”。

2.用p表示“Q上场”,用q表示“T上场”,这样,这个命题的逻辑形式可表示为“p

q”。

3.用p表示“大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用q表示“小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这样,这个命题的逻辑形式可表示为“pÙq”。

4.用p表示“甲看过《牛虻》”,用q表示“乙看过《牛虻》”,用r表示“丙看过《牛虻》”,这样,这个命题的逻辑形式可表示为“pÚqÚr”。

5.用p表示“甲看过《苔丝》”,用q表示“乙看过《苔丝》”,用r表示“丙看过《苔丝》”。这样,这个命题的逻辑形式可表示为:“Ø(pÙqÙr)”。

6.这个语句实际上表达的是“如果皮不存在了,那么,毛将无处依附”这样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用p表示“皮不存在了”,用q表示“毛将无处依附”,这样,这个命题的逻辑形式可表示为“p→q”。

7.用p表示“小明去”,用q表示“小红去”,用r表示“小芸去”。这样,这个命题的逻辑形式可表示为“(pÙq)←r”。

8.用p表示“方老师有病”,用q表示“方老师有急事”,用r表示“方老师不来上课”。这样,这个命题的逻辑形式可表示为“(pÚq)←r”。

9.用p表示“马克思主义害怕批评”,用q表示“马克思主义会被批评倒”,用r表示“马克思主义就没有用了”。这样,这个命题的逻辑形式可表示为“(pÚq)→r”._(本题有讨论余地.理解有不同) 10. 答:用p表达“A得一等奖”,用q表达“B得一等奖”,用r表达“C得一等奖”,用s表达“D得一等奖”,这样,这个命题的逻辑形式可以表示为“pÙqÙrÙs”。

五、下列联言推理是什么式? 1.组合式。

2.分解式。

3.组合式。

4.分解式。

5.组合式。

六、请运用选言推理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选言肢不相容的情况下,这个推理是有效的。例如,“这件出土文物或者是唐代的,或者是宋代的,或者是元代的。或者是明代的;这件出土文物是唐代的;所以,这件出土文物不是宋代的,不是元代的,不是明代的”。而在选言肢相容的情况下,这个推理是无效的。例如,“某人或者是京剧演员,或者是昆剧演员,或者是汉剧演员,或者是豫剧演员;某人是京剧演员;所以,他不是昆剧演员,不是汉剧演员,不是豫剧演员”。

2.这个命题是相容的选言命题,如果以此为大前提,加上“这份统计材料计算有错误”的小前提,无法得出“不是原始材料有错误,也不是两者兼而有之”的结论。与本章第二大题第一题对照,有讨论余地.) 3.加上前提(A)不能得结论,因为相容选言推理不能用肯定否定式。加上前提(B)可得出“艺术上有缺点”的结论,因为否定肯定式是相容选言推理的有效式。

4.《黄》的导演姓白,《孙》的导演姓黄,《白》的导演姓孙。

这个结论是通过选言推理得出的。因为《黄》的导演或姓孙、或姓白;而姓孙的导演曾同他对过话,可见他不姓孙。根据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可得结论:《黄》的导演姓。《孙》的导演或姓黄、或姓白,既然《黄》的导演姓白,他只能姓黄了。这样,《白》的导演只能姓孙了。 5.这里包含有两个选言推理。

第一个选言推理是:墓主人或是自然老死,或是暴力致死,或是病死(此前提省略);经检查确认墓主人不是自然老死,也不是暴力致死;所以得出结论:墓主人是病死的。

第二个选言推理是:墓主人或因慢性病而死,或因急性病(包括慢性病急性发作)而死;经检查,未见慢性病致死的证据;所以得出结论:墓主人是因急性病(包括慢性病急性发作)而死亡的。

七、请运用假言推理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错误。因为这是个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则指出:“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而这个推理却是从否定前件到否定后件。

2.错误。因为这是个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它的前提否定了后件,从而结论否定了前件,违反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则。

3.正确。这个推理的形式可表示为:((pÙqÙr) ←s)Ù (ØpÚØqÚØr)→Øs。这是个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前件式,它是个有效式。

4.学生甲、乙两人的回答都不合逻辑。甲运用的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他违反了“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的规则。乙运用的是必要条件假言推理,他违反了“肯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的规则。

5.A、B、C、D四个学生关于裹尸布真伪的言论,都运用了假言推理。因此,他们的言论是否正确,我们只要借助假言推理的规则逐一加以检查就清楚了。

①A的言论实际上包含一个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这个推理就其形式结构来说是正确的(符合“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的规则)。但是它的大前提是错误的。即“如果它是假的,那么它就不可能在六百多年时间里一直被我们的教友所敬奉”,这一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在事实也是不成立的。因为,由于宗教迷信的影响和欺骗,即使它是假的,也可能为宗教徒所祟拜。 ②B的看法也包含一个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这个推理在形式上是错误的,因为它是从肯定后件到肯定前件,违反了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则。

③C的看法包含一个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它从肯定前件到肯定后件,这是违反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则的。

④D的看法运用了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即从否定后件到否定前件,这是符合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则的,因而他的推理是合乎逻辑的。

6.警方的三个推理都是错误的。警方的第一个推理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它从肯定前件到肯定后件,违反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则,警方的第二个推理,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它从肯定后件到肯定前件,违反了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则;警方的第三个推理,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它从否定前件到否定后件,违反了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则。

7.可以认为包含着一个必要条件的假言推理:“只有念书念得好,才能住这样漂亮的高楼;爷爷未能住这样漂亮的高楼,所以,爷爷一定是没有好好学习。”这个推理是不正确的,它违反了“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的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则。当然,爷爷的话也未必正确。

8.①如果甲的自述是错误的,那么,甲、乙、丙、丁分别为B、O、AB、A型。因为如果甲是错误的,那么,乙、丙、丁的自述就正确了。这样,乙为O型,丙为AB型,丁或者是A,或者是B。既然甲不是A型,那么,丁是A型,而甲就是B型了。

②如果乙的自述是错误的,那么,同理,甲、乙、丙、丁分别为A、B、AB、O型。

③如果丙的自述是错误的,不能得出结论。因为如果丙的自述是错误的,那么,甲、乙、丁的自述就正确了。这样,甲、乙、丁应分别为A、O、B型。结果,丙应为AB型。但丙自述为AB型是错误的,这就说明上述的前提是不能得出结论的。

④如果丁的自述是错误的,同理,也不能得出结论。

9.上场的是G、A、B、C、E、R六名队员。整个推理分九个步骤: (1)根据前提②和“G一定要上场”的题设,可以推出D不上场。其推理公式为:只有D不上场,G才上场;现已知G上场,所以,D不上场。这是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后件式。 (2)根据前提④,可以推知R上场。其推理式为:当且仅当D上场,R才不上场;现已知D不上场;所以,R上场。这是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前件式。

(3)根据前提⑤,可推知C上场。其推理形式为:只有R不上场,C才不上场;现已知R上场,所以,C也要上场。这是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前件式。

(4)根据前提③,可推A上场。其推理形式为:当且仅当A上场,C才上场;现已知C上场,所以,A也上场。这是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后件式。

(5)根据前提⑥,可推知P不上场。其推理形式为:要么P上场,要么A上场;已知A上场,所以,P不上场。这是不相容选言推理的肯定否定式。

(6)根据前提①可推知S不上场。其推理形式为:如果P不上场,那么,S就不上场;现已知P不上场,所以,S不上场。这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前件式。

(7)根据前提⑦,可推知T和Q不上场。其推理形式为:如果S不上场,那么T和Q不上场;已知S不上场,所以,T和Q不上场。这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前件式。

(8)根据前提⑧,可推知F不上场。其推理形式为:如果R上场,那么F不上场;已知R上场;所以,F不上场。这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前件式。 通过以上几个步骤推知不上场的队员是D、P、S、T、F、Q。

(9)最后通过不相容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可推知B和E上场。其推理形式为:B和E要么上场,要么不上场;已知,B和E不上场是不可能的(已有D、P、S、T、F、Q六人不上场;所以,B和E要上场

10.9号不该上场。推理过程如下:

根据前提②,可推出3号上场(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前件式); 根据前提③,可推出6号不上场(不相容选言推理的肯定否定式);

根据前提①,可推知4号不上场(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

根据前提④,可推出9号不上场(先运用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式推出“并非9号和12号同时上场”,然后通过相容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推出9号不上场)。

八、以下列命题为前提进行推理,能否得出结论?如果能,结论是什么?并把推理形式写出来。

1.不能得结论。

以p表示“这份统计表材料失实”,用q表示“这份统计表抄写有误”,用r表示“这份统计表计算有误”,这样,这个推理形式可表示为: (pÚqÚr) Ùq→?这是个相容选言推理的肯定式,而肯定式是个错误式。

2.能。结论是“这个人的业余生活肯定是比较单调的”。

以p表示“某人爱好文学艺术”,以q表示“某人爱好体育活动”,以r表示“某人的业余生活肯定是比较单调的。”这样,这个推理形式可表示为: ((ØpÙØq→r) ÙØ (pÚq)→r)。

这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前件式,是个正确式。

3.能。结论是:“或者他头脑不清楚,或者他态度不诚恳”。

以p表示“他头脑清楚”,以q表示“他态度诚恳”,以r表示“他就会认识自己的错误”,以s表示“他就会承认自己的错误”。这样,这个推理的形式可表示为: ((p→r) Ù(q→s)) Ù(ØrÚØs)→(ØpÚØq)。这是复杂破坏式二难推理,其推理形式是正确的。 4.能。结论是:“老赵临时有急事”。

以p表示“老赵有病”,以q表示“老赵临时有急事”,以r表示“老赵会打电话来”。这里包含着两个推理,它们的推理形式可表示为: (p→r) ÙØr→Øp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

(pÚq) ÙØp→q 相容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

5.结论是:唐颖和祝芳去苏州旅游。

用p表示“王璐去苏州旅游”,用q表示“唐颖去苏州旅游”,用r表示“祝芳去苏州旅游”,用s表示“陈蓉必然知道”,推理过程可表示为:(p→s) Ù Øs→Øp; (pÚq) ÙØp→q; (q→r) Ùq→r。

九、给出下列命题的负命题及其等值推理。

1.负命题是:“并非某人只有贪污,他才算是犯罪”。以此为前提进行等值推理可以推出“某人并没有贪污,他却犯了罪”。

2.负命题是:“并非如果某人发高烧,那么他就一定是患了肺炎”。以此为前提进行等值推理,可以得出结论:“某人发高烧,但是他没有患肺炎”。

3.负命题是:“并非当且仅当某年风调雨顺,这一年才能获得丰收”。以此为前提进行等值推理,可以得出结论:“某年风调雨顺,但是没有获得丰收,或者,某年不风调雨顺,但是却获得了丰收”。

4.负命题是:“并非丽莎爱好唱歌,而且爱好跳舞”。以此为前提进行等值推理,可以指出结论:“丽莎或者不爱好唱歌,或者不爱好跳舞”。

5.负命题是:“并非张小燕或者是女飞行员,或者是女宇航员”。以此为前提进行等值推理,可以得出结论:“张小燕既不是女飞行员,也不是女宇航员”。

6.负命题是:“并非那封信要么寄往北京,要么寄往上海”。以此为前提进行等值推理,可以得出结论:“那封信寄往北京,又寄往上海,或者,那封信不寄往北京,又不寄往上海”。

7.负命题是:“并非或者A和B去看电影,或者C和D去看电影”。以此为前提进行等值推理,可以得出结论:“并非A和B去看电影,并且并非C和D去看电影”。 8.负命题是:“并非一个人没有一定的生活基础,或者缺乏文字表达能力,他要写出好小说也是可能的”。以此为前提进行等值推理,可以得出结论:“一个人没有一定的生活基础,或者缺乏文字表达能力,他要写出好小说是不可能的”。

十、下列推理各属何种形式的二难推理呢? 1.简单破坏式。

2.复杂构成式。

3. 复杂构成式。

4.简单构成式。

5.复杂构成式。

一、请运用二难推理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山姆有罪。

如果吉宁土不是罪犯,那么,山姆是罪犯(因为汤姆不会开汽车) 如果吉宁士是罪犯,;吉宁士只有伙同山姆才能作案。这样,山姆必定有罪。

或者吉宁士是罪犯,或者吉宁士不是罪犯,总之,山姆是有罪的。

2.如果A是盗窃犯,那么,A是说假话。这样,他必然说“自己不是盗窃犯”;如果A不是盗窃犯,那么,他是说真话的,这样,他也必然说“自己不是盗窃犯”;所以,不管什么情况,A都说“自己不是盗窃犯”。

在这种情况下,B如实地转述了A的话,所以,B是说真话的,因而不是盗窃犯。C有意地错述了A的话,所以,C是说假话的,因而C是盗窃犯。

二、下列推理属何种推理?请列出它们的推理形式,说明是否有效?为什么? 1.这是个充分条件假言易位推理,其推理形式为:(p→q)→(Øq→Øp)。这是个有效式。 2.这是个必要条件假言易位推理,其推理形式为:(p←q)→(Øq→Øp)。这是个非有效式。

3.这是个必要条件假言联锁推理的肯定式,其推理形式为:((p←q) Ù(q←r))→(r→p)。这是个有效的推理形式。

4.这是个充分条件假言联锁推理,其推理形式为:((p→q) Ù(q→r))→(r→p)。这是个错误的推理,因为充分条件假言联锁推理不能从肯定后件到肯定前件。

5.这是个假言联言推理,其推理形式为:(p→q) Ù(r→s) Ù (pÙr)→(qÙs)。这是个有效的推理形式。

6.这是一个假言联锁推理,其推理形式为:((Øp→Øq) Ù (Øq→r))→(p→Ør)。这个推理形式是非有效的。因充分条件假言推理不能由否定前件得出否定后件的结论。

第四章 简单命题的基本要素——概念

一、下列各段文字中括号内的语词或语句是从内涵方面还是从外延方面来说明标有横线的概念的? 1.前一个括号是从内涵方面说明;后一个括号是从外延方面说明的。

2.第一个括号从内涵方面说明;后面七个括号都是从外延方面说明的。

3.第一个括号从内涵方面说明;第二个括号从外延方面说明。

4.前一个括号从内涵方面说明;后一个括号从外延方面说明。

5.第

一、二个括号从内涵方面说明;第

三、四个括号从外延方面说明。

6.第

一、二个括号从内涵方面说明;第三个括号从外延方面说明。

二、在下列各段文字中,哪些语词或语句是标有横线的概念的内涵或外延? 1.“通过塑造形象,具体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一定思想感情的—种社会意识形态”是“艺术”的内涵;“表演艺术(如音乐、舞蹈)、造型艺术(如绘画、雕塑)、语言艺术(如文学)和综合艺术(如戏剧、电影)”是“艺术”的外延。

2.“现实世界在人们主观意识里的一种反映,不过它是虚妄的、颠倒的反映”,“对神灵、魔鬼、偶像等‘超人间力量’的崇拜”、“统治人民和维护剥削制度的精神力量”等是“宗教”的内涵;“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以及“道教”、“神道教”、“印度教”、“犹太教”等是“宗教”的外延。

3.“用实物来塑造形象,在三度空间中再现的艺术形式”,“主要是塑造人物的形象;着力于人物本身的刻画,表现人物的形貌特征和思想性格”,“能表现人物、事物的一个瞬间”等都是“雕塑”这个概念的内涵,“雕”、“塑”以及“石雕”、“木雕”、“泥雕”、“纪念性雕塑”、“建筑装饰雕塑”、“园林雕塑”、“头像”、“胸像”、“半身像”、“全身像”“群像”等等都是“雕塑”的外延。

4.“主要研究预防、医疗、科研、管理等医疗活动中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规范”是“医学伦理学”的内涵。

5.“有节奏的声音,并借以抒发激情”,“富有音乐性,语言凝炼、含蓄,讲究节奏、音韵,它专长于抒情言志”是“诗歌”的内涵,“抒情诗和叙事诗”、“格律诗和自由诗”是“诗歌”的外延。

三、下列语句中标有横线的概念是单独概念还是普通概念,是正概念还是负概念? 1.单独概念,正概念。

2.单独概念,正概念。

3.单独概念,正概念。

4.普遍概念,正概念。

5.普通概念,正概念。 6.普遍概念,负概念。

7.普遍概念,正概念。

8.单独概念,正概念。

9.普遍概念,负概念。

10.普遍概念,负概念。

四、指出下列各题中标有横线的语词,是在集合意义下使用,表达集合概念,还是在非集合意义下使用,表达非集合概念? 1.是在非集合意义下使用的,表达的是非集合概念。

2.两个“人民”都是在集合意义下使用的,表达的都是集合概念。

3.是在集合意义下使用的,表达的是集合概念。

4.是在非集合意义下使用的,表达的是非集合概念。

5.是在集合意义下使用的,表达的是集合概念。

6.是在集合意义下使用的,表达的是集合概念。

7.“社会主义国家”和“地区”是在非集合意义下使用的,表达非集合概念;“第三世界”是在集合意义下使用的,表达集合概念。

8.是在集合意义下使用的,表达集合概念。

9.是在非集合意义下使用的,表达非集合概念。

10.是在非集合意义下使用的,表达非集合概念。

11.是在非集合意义下使用的,表达非集合概念。 12.是在集合意义下使用的,表达集合概念。

五、下列各组概念是什么关系? 1.真包含关系。

2.矛盾关系。

3.反对关系。

4.真包含关系。

5.真包含关系。

6.反对关系。

7.全同关系。

8.交叉关系。

9.交叉关系。

10.全同关系。

六、指出下列各题中标有横线的概念之间的关系:

1.“共产党人”对“党的高级干部”是真包含关系。

2.全同关系。

3.“英国”、“法国”、“日本”、“沙皇俄国”、“德国”、“美国”、“意大利”、“奥匈帝国”两两之间都是反对关系;“帝国主义国家”与“英国”等八个国家之间的关系是真包含关系;“帝国主义国家”与“中国”之间的关系是反对关系。

4.矛盾关系。 5.“生物”和“非生物”之间是矛盾关系;“宏观”和“微观”之间是反对关系;“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间是反对关系。

6.“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发明家”等概念两两之间都是交叉关系。

7.“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之间是矛盾关系;“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等概念两两之间都是反对关系;这四个概念对“一般能力”分别都是真包含于关系;“计算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绘图能力”这三个概念两两之间都是反对关系,它们对“特殊能力”是真包含于关系。

七、下面是八种表示概念间关系的图形,又有八组概念,请在每组概念后面的括号内填上对应的图形编号。 1.(D)。

2.(A)。

3.(H)。

4.(B)。 5.(F)。

6.(C)。

7.(G)。

8.(E)。

八、请选出符合下列各图所示关系的概念,分别填入图中:

1. A:教师;B:语文教师;C:优秀教师。

2. A:工人;B:女工;C:党员。 3. A:工人;B:运动员;C:铁路工人运动员。

4. A:中国;B:社会主义国家;C:美国。

5. A:产品;B:商品;C:电器;D:国货。

九、下列语句作为定义都是错误的。请指出它们各违反了下定义的哪条规则?请略加分析。

1.这个定义违反了“定义必须是相应相称的”的规则,犯了“定义过窄”的错误,因为定义概念的外延小于被定义概念的外延。若这个定义能成立,显然就把“半月刊”、“季刊”等排斥在期刊之外了。

2.“塑造出来的模式化”含混不清,令人费解,因而这个定义违反了“定义必须清楚确切”的规则。

3.这个定义违反了“定义必须是相应相称的”的规则,犯了“定义过宽”的错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不一定都是生产关系,即“生产关系”的外延比“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外延要小。

4.这个定义违反了“定义项中不得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的规则,犯了“同语反复”的错误。

5.这个定义违反了“定义必须是相应相称的”的规则,犯了“定义过窄”的错误。

6.这个定义违反了“定义必须是相应相称的”的规则,犯了“定义过窄”的错误。

7.这个定义违反了“定义项中不得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的规则,犯了“循环定义”的错误。这里下定义者先用“小国”来定义什么叫“大国”,然后又用“大国”来定义什么叫“小国”,这样一来,“大国”与“小国”就互相定义了。

8.这个定义违反了“定义项中不得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的规则,犯了“循环定义”的错误。 9.这个定义违反了“定义项中不得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的规则,犯了“同语反复”的错误。

10.“人们从生活矿藏中提炼出来的艺术纯金,是人的闪光思想、豪迈情怀的结晶”是比喻之词,这些语句并没有揭示“警句”的内涵,因而,这个定义违反了“定义必须清楚确切”的规则。

十、定义分析。

1.(A)这里的错误有两个:一是在下定义时未使用科学术语而使用了含混的语言,因为“东南西北”是口头俚语,用它来指称“各地”,并非是科学术语;二是“定义过宽”,因为各地所发生的事并非都是新闻。

(B)这里的错误也有两个:一是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因为新闻不一定都是报道离奇事情的;二是这里所使用的“非同一般”、“出乎意料”很难有个明确的衡量标准,显然不是科学的术语。

(C)这里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因为新闻所报道的内容,并非都有“刺激性”。

(D)这里的错误是把“新闻”定义为“新事的记录”,这是“同语反复”。把“新闻”定义为“不是过去发生事情的报道”违反了“定义一般必须用肯定形式”这条规则。

2.第一个定义违反了“定义必须相应相称”的规则,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第二个定义违反了“定义一般必须用肯定的语句形式和正概念”的规则;第三个定义违反了“定义必须清楚确切”的规则。

一、下列各题,哪些属于划分?哪些不属于划分?试作简要分析。

1.不属于划分。因为划分是把外延较大的概念分成若干个外延较小的概念,即把大类分成若干个小类,这样,被划分的概念同划分以后得到的概念之间,一定是属概念与种概念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把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实际上是把整体分成若干个部分,这是分解,而不是逻辑划分。 2.不属于划分。“主语”、“谓语”、“补语”、“定语”、“状语”等同“句子”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属于逻辑划分。

4.属于逻辑划分。

5.不属于划分。因为“树”和“树根”、“树干”、“树枝”、“树叶”之间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6.不属于逻辑划分。因为上海市的各个“区”与“上海市”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而不是种概念与属概念之间的关系。

二、下列划分各违反了哪条规则? 1.违反了“划分必须是相称的”的规则,犯了“划分不全”的错误。因为这里缺少子项“微生物”。

2.违反了“每次划分根据必须同一”和“划分的子项应相互排斥”的规则,犯了“混淆根据”和“子项相容”的错误。

3.违反了“划分必须相称”的规则,犯了“多出子项”的错误。因为太阳能利用工业、原子能工业不是“燃料工业”的子项。

4.对“文学体裁”的划分不完全,漏掉了子项“散文”;对“小说”的划分犯了“混淆根据”和“子项相容”的错误,同时,划分也不完全,缺少子项“中篇小说”;对“诗歌”的划分也犯了“混淆根据”和“子项相容”的错误。

5.犯了“混淆根据”和“子项相容”的逻辑错误。

6.违反了“划分必须是相称的”的规则,犯了“划分不全”的错误。

7.犯了“子项相容”的错误。

8.犯了“根据混淆”和“子项相容”的错误。 9.犯了“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因为祖父母、同胞兄弟姐妹和孙辈都不属于“直系亲属”。

10.犯了“混淆根据”和“子项相容”的错误。

十三、对下列概念各作一次概括和限制:

1.散文→文学作品(概括) 散文→古代散文(限制) 2.鲸鱼→哺乳动物(概括) 鲸鱼→虎鲸(限制) 3.历史科学→社会科学(概括) 历史科学→中国历史科学(限制) 4.资本主义国家→国家(概括) 资本主义国家→英国(限制) 5.初等数学→数学(概括) 初等效学→算术(限制) 6.经典著作→著作(概括) 经典著作→《反杜林论》(限制) 7.悲剧→戏剧(概括) 悲剧→古典悲剧(限制) 8.坦克车→武器(概括) 坦克车→新式坦克车(限制) 9.外交部→政府机关(概括) 外交部→中国外交部(限制) 10.机电产品→产品(概括) 机电产品→发电机(限制) 十

四、下列概念的概括和限制是否正确?为什么? 1.“学生”限制到“中学生”是正确的;但概括为“知识分子”是不正确的,因为“知识分子”不是“学生”的属概念。

2.“北京大学”概括为“高等院校”是正确的;但限制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是不正确的,因为这二者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而不是属种关系。

3.“唯心主义”概括为“哲学”是正确的,因为“唯心主义”是“哲学”的种概念;但把“唯心主义”限制为“黑格尔”是不正确的,因为“唯心主义”是一种哲学思想,“黑格尔”是一个人,二者不是属种关系。

4.把“非金属元素”概括为“元素”是正确的,但限制为“塑料”是不正确的。因为“非金属元素”指金属以外的元素,而塑料是化合物,它同“非金属元素”之间不是属种关系。

5.把“舟山群岛”概括为“岛”,限制为“蚂蚁岛”都是不正确的。因为“舟山群岛”是集合概念,而“岛”是非集合概念;“蚂蚁岛”与“舟山群岛”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不是种属关系。

6.把“勇敢”概括为“品德”是正确的;但限制为“勇敢的战士”是不正确的,因为“勇敢”与“勇敢的战士”不是属种关系。

7.这里的概括是不正确的。因为“六连战士”与“中国人民解放军”不是种属关系;这里的限制是正确的,因为“六连战士”与“六连一排战士”是属种关系。 8.把“喜马拉雅山脉”概括为“山”是错误的,因为这里的“喜马拉雅山脉”是集合概念,而“山”是非集合概念,它们之间并不是属种关系;“喜马拉雅山脉”限制为“珠穆朗玛峰”也是错误的,它们之间也不是属种关系。

第五章 性质命题及其推理

(2007-12-03 21:25:54) 转载 标签:

学习公社

一、下列命题各属何种性质命题?其主谓项的周延情况如何? 1.全称否定命题。其主、谓项都周延。

2.全称肯定命题。其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3.特称肯定命题。其主、谓项都不周延。

4.单称肯定命题。主项“人民群众”周延,谓项“历史的创造者”不周延。

5.全称否定命题。其主、谓项都周延。

6.特称否定命题。其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

7.这个命题可以理解为特称肯定命题,也可以理解为特称否定命题。因为这里的联项“是”被省略了。如果“是”放在“不”字前面,可以构成一个特称肯定命题,即“我班有些同学数学考试成绩是不理想(的)”。这时,主项“我班同学(的)数学考试成绩”不周延,谓项“不理想”也不周延;如果“是”摆在“不”字后面,可以构成一个特称否定命题,即“我班有些同学数学考试成绩不是理想(的)”。这时,主项(“我班同学数学考试成绩”)不周延,谓项“理想(的)”周延。

8.特称否定命题。其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

二、用欧拉图表示性质命题的主项(S)和谓项(P)的关系。 1.“所有S都是P”为假,S和P的关系有三种可能,用欧拉图表示如下:

S

P S

P

S

P

(1)(1)表示实际上S真包含P。 (2)表示S和P实际上是交叉关系。

2) 3) (( (3)表示S和P实际上是全异关系。

如果在事实上S和P是处于上述三种关系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做出“所有S都是P”这个命题,就是假命题。例如,“所有人是欧洲人”(1);“所有医生是作家”(2);“所有的大学生是文盲”(3)。

1. “有S不是P”为假,S和P之间的关系有两种可能,用欧拉图表示如下:

S P S P

(1) (2)

(1)表示S和P实际上是全同关系。

(2)表示实际上S真包含于P。 如果S和P在事实上是处于上述两种关系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做出“有S不是P”这个命题,就是假命题。例如,“有的等边三角形不是等角三角形”(1);“有的苹果不是水果”(2)。

2. “有S是P”为真,S和P之间的关系有四种可能,用欧拉图可表示如下:

S P S

P

S P

P S

(1) 2) (3)4)

( ( (1)表示实际上S和P是全同关系。

(2)表示实际上S真包含于P。

(3)表示实际上S真包含P。

(4)表示S和P实际上是交叉关系。

如果事实上S和P是处于上述四种关系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做出“有S是P”这个命题,就是真命题。例如,“有的花是种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1);“有的欧洲人是人”(2);“有些人是懂西班牙语的”(3);“有些学生是非洲人”(4)。

3. “有些S不是P”为真,S和P之间的关系有三种可能,用欧拉图可表示如下:

S P P

S

S P

(1) (2) (3)

(1)表示实际上S真包含P。

(2)表示S和P实际上是交叉关系。

(3)表示S和P实际上是全异关系。

如果S和P在事实上处于上述三种关系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做出“有些S不是P”的命题,就是真命题。例如,“有些工人不是铁路工人”(1);“有些大学生不是足球运动员”(2);“有的牛不是植物”(3)。

5.“所有S都不是P”为假,S与P之间的关系有四种可能,用欧拉图表示如下:

S P S P S P

P S

(1) (2) (3) (4)

(1)表示S和P是全同关系。

(2)表示S真包含于P。 (3)表示S真包含P。

(4)表示S和P是交叉关系。

如果在事实上S和P是处于上述四种关系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做出“所有S都不是P”这个命题,就是假命题。例如,“所有的花都不是种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1);“所有的植物不是生物”(2);“所有的花不是玫瑰花”(3);“所有的花不是红的”(4)。

三、已知下列命题为真,请根据命题间的对当关系,指出与其素材相同的其它三个命题的真假。

1.该命题为E命题。当E命题为真时,同素材的A命题“W学院所有的学生都是印第安人”是假的;同素材的I命题“W学院有些学生是印第安人”也是假的;同素材的O命题“W学院有些学生不是印第安人”是真的。

2.该命题为A命题。当A命题真时,同素材的E命题为假,同素材的I命题为真,同素材的O命题为假。

3.该命题为O命题。在O命题为真的情况下,同素材的A命题为假,同素材的E、I命题均真假不定。

4.该命题为I命题。在I命题为真的情况下,同素材的E命题为假,同素材的A、O命题均真假不定。

5.该命题是A命题,当A命题为真时,同素材的E命题是假的;同素材的I命题是真的;同素材的O命题是假的。

四、已知下列命题为假,请根据命题间的对当关系,指出与其素材相同的其它三个命题的真假。

1.该命题为A命题。当A命题为假时,同素材的E命题、I命题均真假不定,而同素材的O命题肯定是真的。

2.该命题为I命题。在I命题为假的情况下,同素材的A命题为假,同素材的E、O命题均为真。

3.该命题为E命题。在E命题为假的情况下,同素材的A、O命题均真假不定,而同素材的I命题肯定是真的。

4.该命题为O命题。在O命题为假的情况下,同素材的E命题肯定是假的,而同素材的A、I命题肯定是真的。

5.该命题为E命题。当E命题假时,同素材的A命题真假不定,同素材的I命题真,同素材的O命题真假不定。

五、按命题间的对当关系,选择相应的真命题来驳斥下列假命题。

1.被驳斥的命题为A命题。驳斥A命题可以运用对当关系中的矛盾关系或反对关系。如果能确定同素材的O命题“某国国会有些议员不是工人出身的”为真,运用矛盾关系,即可确定A命题为假(即被驳倒);同样,如果能确定同素材的E命题为真,根据反对关系,也可以确定被反驳的A命题为假。

2.被驳斥的命题为E命题。驳斥E命题也可以运用对当关系中的矛盾关系或反对关系。如果能确定同素材的I命题“β星系中有些星是双子星”为真,根据矛盾关系,可以确定被驳斥的E命题为假;同样,如果能确定同素材的A命题“β星系中所有的星都是双子星”为真,也可以确定被驳斥的E命题为假。

3.被驳斥的命题是O命题。驳斥O命题,只能运用对当关系中的矛盾关系,即只有确定同素材的A命题“所有的昆虫都是六只脚的”为真,才可以确定被驳斥的O命题为假。 4.被驳斥的命题是I命题。驳斥I命题,不能用A命题,也不能用O命题,而只能运用E命题。根据对当关系中的矛盾关系,确定同素材的E命题“所有的人都不是长生不老的”为真,可以确定被反驳的I命题为假。

5.被反驳的命题是E命题。驳斥E命题,可以运用矛盾关系或反对关系,如果能确定同素材的I命题真,就可以确定E命题假,如果能确定A命题真,也可以确定E命题假。

六、下列根据对当关系所进行的推理是否有效?为什么? 1.非有效。因为从SIP真不能推出SOP真,SIP和SOP之间是下反对关系,当SIP真时,SOP是真假不定的。

2.有效。因为从SAP,可以推出。

3.非有效。因为根据对当关系,从,只能推出SOP,而不能推出SIP。

4.有效,因为从SOP,可以推出 。 5.有效,因为从 ,可以推出SOP。

6.非有效。因为SOP与SIP是下反对关系,当SOP真,SIP真假不定。

7.非有效。因为根据下反对关系,当SOP真时,SIP真假不定。

七、对下列命题进行换质,并用公式表示之。

1.“有些花不是红的”换质为“有些花是非红的”。其公式为:SOP→SI 。

2.“逻辑学不是不能学好的”换质为“逻辑学是能学好的”。其公式为:SE →SAP。

3.“有些战争是非正义战争”换质为“有些战争不是正义战争”。其公式为:SI →SOP。 4.“所有的事物都是运动着的”换质为“所有事物都不是不运动着的”。其公式为:SAP→SE 。

5.“甲厂所有的产品都是优质产品”换质为“甲厂所有的产品都不是非优质产品”。其公式为:SAP→SE 。

第五章答案2 (2007-12-03 21:32:47) 转载 标签:

学习公社

八、下列命题能否换位?如能,请进行换位,并用公式表示之。

1.能;换位后的结论是:“任何马克思主义者都不是有神论者”。其公式为:SEP→PES。

2.不能。

3.能。换位后的结论是:“有些卵生动物是鱼类”。其公式为:SIP→PIS。 4.不能。

5.能。换位后的结论是:“有些周延的(项)是否定命题的谓项”。其公式为:SAP→PIS。

6.不能。

7.能。换位后的结论是:“科学的世界观不是唯心主义”。其公式为:SEP→PES。

8.不能。

9.能。换位后的结论是:“有些中国制造的产品是电子产品”。其公式为:SIP→PIS。

九、对下列判断进行换质位,并用公式表示之。

l.“A厂所有的技术员都是勤奋学习的”,先换质为:“A厂所有的技术员都不是不勤奋学习的”;然后换位为:“不勤奋学习的不是A厂的技术员”。其公式为SAP→SE → ES。 2.“有些大学生不是南方人”,先换质为“有些大学生是非南方人”,然后换位为:“有些非南方人是大学生”。其公式为SOP→SI → IS。

3.“丙厂所有的产品都不是出口产品”,先换质为:“丙厂所有的产品都是非出口产品”,然后,换位为:“有些非出口产品是丙厂的产品”。其公式为:SEP→SA → IS。

4.“没有事物不是运动的”,意即“任何事物都是运动的”。先换质为:“任何事物都不是不运动的”,然后换位为:“不运动的不是事物”。其公式为:SAP→SE → ES。

5.“A歌舞团所有的演员都不是大学毕业的”,先换质为“A歌舞团所有的演员都是非大学毕业的”,然后换位为:“有些非大学毕业的人是A歌舞团的演员”。其公式为:SEP→SA → IS。

十、下列直接推理能否成立?如能成立,请用公式写出它的推理过程:

1.能成立。其推理过程为:SOP→SI → IS→ O 。

2.能成立。其推理过程为:SEP→SA → IS→ O 。 3.不能成立。因为SAP→SE → ES→ A , A 与 O 为矛盾关系,所以推不出 O 。

4.不能成立。因为从SIP真,只能推出SO 真,而不可能推出 O 真。

5.不能成立。因为从SEP真,经过换质位,只能推出 IS真,而不能推出 AS真。

6.能成立。其推理过程为:SEP→SA → IS。

7.不能成立。因为从SAP真,经过换质、换位,能推出 I ,不能推出 A 。

一、请根据换质法和换位法的规则,回答下列问题。

1.能推出。这个推理过程的公式是:SAP→SE → ES。

2.能推出。这个推理过程的公式是:SA →SEP→PES。但不能推出:“不学日语的都是我们班同学”的结论,因为这违反了推理的规则。(“不学日语的”原来不周延,在结论中变为周延了)。

3.能推出“得食者是劳动者”。因为根据直接推理的规则,以下推出过程能够成立: A → EP→PE →PAS。

4.能推出“有些形式正确的推理是正确的推理”(因为根据换位规则,SAP能换位为PIS),又能推出“有些不正确的推理是形式不正确的推理”(因为运用换质法和换位法,从SAP能得 I 的结论)。推理过程如下:SAP→SE → ES→ A → I 。

5.不能推出“有些好的干部不是密切联系群众的”,即由SAP推不出SOP。

能推出“不密切联系群众的干部是不好的干部”。推理过程为:SAP→SE → ES→ A 。

不能推出“密切联系群众的干部是好干部”。因为SAP换位后,只能得出PIS,得不出PAS。

二、指出下列三段论中的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以及大项、中项、小项。 1.大前提是“客观规律总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小前提是“经济规律是客观规律”,结论是“经济规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经济规律”分别为大项、中项、小项。

2.“有些文科学生必修逻辑课”是结论,“所有哲学系学生必修逻辑课”是大前提,“哲学系学生是文科学生”是小前提;“文科学生”、“必修逻辑课”、“哲学系学生”分别为小项、大项、中项。

3.“凡唯物主义哲学家都是承认物质第一性的”是大前提,“有些哲学家不承认物质第一性”是小前提,“有些哲学家不是唯物主义哲学家”是结论。大项是“唯物主义哲学家”,中项是“承认物质第一性”,小项是“哲学家”。

4.“瓦特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是大前提,“瓦特是大发明家”是小前提,“有些大发明家并未受过高等教育”是结论。大项是“受过高等教育”,小项是“大发明家”,中项是“瓦特”。

5.“鱼是用鳃呼吸的”是大前提,“鲸不是用鳃呼吸的”是小前提,“鲸不是鱼”是结论;“鱼”是大项,“用鳃呼吸的”是中项,“鲸”是小项。

三、下列各段文章中,是否包含有三段论?如有,请指出该三段论的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

1.包含有两个三段论:

①“凡是超过群众觉悟程度企图‘拔苗助长’的总是错误的”是大前提,“命令主义超过了群众的觉悟程度,害了急性病”是小前提,“命令主义是错误的”是结论。

②“凡是落后于群众的觉悟程度又违反了领导群众前进一步的原则的,总是错误的”是大前提,“尾巴主义落后于群众的觉悟程度,害了慢性病”是小前提,“尾巴主义是错误的”是结论。 2.包含有一个三段论。这个三段论的大前提是“凡是有水生生物化石的地层都是地质史上的古海洋地区”,小前提是“喜马拉雅山系的地层遍布了珊瑚、苔藓、海藻、鱼龙、海百合等化石”,结论是“喜马拉雅山在过去的地质年代里,曾经被海洋淹没过”。

3.包含有一个三段论。这个三段论的大前提是“凡是陨石坠地引起的灾变总有陨石残迹”,小前提是“这里的灾变找不到陨石残迹”,结论是“这里的灾变不是陨石坠地引起的”。

4.包含有一个三段论。大前提是:“所有在前沿科学取得重大成就的科学家都是懂得数学语言的”,小前提是:“有些年老的科学家不懂得数学语言”,结论是:“有些年老的科学家不能成为在前沿科学取得重大成就的科学家”。

十四、下列三段论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它违反了哪条规则? 1.不正确。它违反了“中项在前提中至少要周延一次”的规则。

2.正确。符合三段论的一切规则。

3.不正确。它违反了“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的规则,犯了“大项扩大”的逻辑错误。

4.不正确。它违反了“两个特称前提不能得出结论”的规则。

5.不正确。以两个否定判断为前提是不能得出必然结论的。

6.不正确。以两个特称判断为前提不能得出必然的结论。

7.不正确。“并非所有的唯物主义者都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等值于“有些唯物主义者是马克思主义者”;“没有一个共产主义者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等值于“所有的共产主义者都是马克思主义者”。以这两个判断为前提进行三段论推理,违反了“中项在前提至少要周延一次”的规则。

8.不正确。“某电大班没有一个学员不是北京人”,等值于“某电大班所有的学员都是北京人”;“某电大班没有一个学员不是学经济的”,等值于“某电大班所有的学员都是学经济的”。以这两个判断为前提进行三段论推理,只能得出“有些学经济的是北京人”,而不能得出“所有学经济的都是北京人”的结论。这个三段论推理,违反了“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里也不得周延”的规则,犯了“小项扩大”的错误。

9.不正确。以两个特称判断作为前提,不能得出必然结论。

10.正确。它符合三段论的一切规则。

11.正确。“没有优秀的文艺作品不受群众欢迎的”,等值于“所有优秀的文艺作品都是受群众欢迎的”;“长篇小说并不都是受群众欢迎的”等值于“有些长篇小说不是受群众欢迎的”。以这两个判断为前提,能推出“有些长篇小说不是优秀的文艺作品”的结论。推理符合三段论的一切规则。

五、在下列括号内填入适当的符号,构成一个正确的三段论,并写出推导过程。

1.这个正确的三段论是:

(P) (A) (M) S O M ∴S (O) P 推导过程为:①先确定结论一定是O判断,这是因为前提中有一个是否定,结论一定是否定;前提中有一个是特称,结论一定是特称。②再确定大前提一定是A命题。这是因为,如果大前提是E或O命题,则会由于两个都是否定前提而得不出必然的结论;如果大前提是I命题,则会由于两个前提都是特称而得不出必然的结论。③最后确定大前提的主项一定是大项,这是因为大项在结论中周延;因此,它在前提中必须周延,否则就会违反“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的规则。

2.这个正确的三段论是:

M O P (M) (A) (S) ∴S (O) P 推导过程为:①先确定结论一定是O命题,理由同上。②再确定小前提一定是A命题,理由同上。③最后确定小前提的主项一定是中项M,因为中项在大前提中不周延,如果它在小前提中也不周延(A判断的谓项),这样就会违反:“中项在前提中至少要周延一次”的三段论规则。

3.这个正确的三段论式可以是:

(P) E (M) M I S ∴S O P 也可以是:

(M) E (P) M I S ∴S O P 推导过程为:①因为前提中有一个是特称命题,所以结论只能是特称的;②因为前提中有一个是否定命题,所以结论只能是否定的;③这样,结论只能是O命题;④结论是O命题,大项P周延,这就要求P在大前提中用延。由于大前提是E命题,所以P在大前提中既可以作主项,也可以作谓项;⑤中项M在小前提中不周延,这就要求它在大前提中周延。由于大前提是E命题,所以M既可以作谓项,也可以作主项。

六、试分析下列省略三段论,要求:(A)指出它省略了哪一部分;(B)把它恢复成完整的三段论;(C)分析它是否正确。 1.省略了大前提。其完整的三段论是:“前进中的困难都是能够克服的,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所碰到的困难是前进中的困难,因而,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所碰到的困难都是能够克服的。”这个三段论符合规则,是正确的。

2.省略了大前提。其完整的三段论是:“马克思主义者都不应当割断历史,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所以,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这个三段论符合规则,是正确的。

3.省略了结论。其完整的三段论是:“坚持真理必须旗帜鲜明,我们必须坚持真理,所以我们必须旗帜鲜明。”这个三段论符合规则,是正确的。

4.省略了结论。其完整的三段论是:“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所以没有文化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这个三段论符合规则,是正确的。

5.省略了小前提。其完整的三段论是:“一切革命者都应该学习毛泽东思想,文艺工作者是革命者,所以文艺工作者也不例外(即应该学习毛泽东思想)。”这个三段论符合规则,是正确的。

6.省略了大前提。其完整的三段论是:“一切得奖的影片都是优秀影片,《大决战》是得奖影片,所以它是优秀影片。”这个三段论符合规则,是正确的。

七、请运用三段论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以“有些A是B”为大前提,以“所有的B是C”为小前提进行三段论推理,能推出“有些C是A”的结论。这个推理属于三段论第四格的IAI式,是正确式。如果以“所有B是C”为大前提,以“有些A是B”为小前提,进行三段论推理,能推出“有些A是C”的结论。这个推理属于三段论第一格的AII式,是正确式。

2.以A为大前提,以E为小前提进行三段论推理,只有当属于第二格或第四格的情况下,才能必然推出结论。因为第一格和第三格都要求小前提肯定,如果构成第二格或第四格,可以得E(或O)的结论。

3.如果以“所有的A都不是B”为大前提,以“所有的C都是B”为小前提进行三段论推理,能推出“所有的C不是A”(或“有些C不是A”)的结论。这个推理属于第二格的EAE式(或EAO式),是正确式。如果以“所有的C都是B”为大前提,以“所有的A都不是B”为小前提进行三段论推理,则能推出“所有A都不是C”(或“有些A不是C”)的结论。这个推理是第二格的AEE式(或AEO式)。

4.不能必然得出结论。因为这个推理属于第二格,根据第二格的规则,“两个前提中必有一个是否定的”,而这里两个前提都是肯定的。

5.结论应该是O判断。因为前提中有一个是否定的,结论一定是否定的;又因为前提中有一个是特称的,结论应该是特称的。所以,结论是O判断。

6.这个三段论式应为“所有P都是M,有些S不是M,所以,有些S不是P。”

7.如果结论是否定的,那么大项一定是周延的;如果大项在结论中周延,那么就要求大项在前提中也是周延的,而I命题的主谓项都不周延,因此大前提不能是I命题。

8.从三段论的角度来分析,本题中的三段话所包含的逻辑错误是不少的。它违反三段论中关于项(中项、大项和小项)的各条规则。现择要分析如下:

“你说中国不好。你是外国人么?为什么不到外国去?”这几句话也包含着一个错误的三段论:

外国人是说中国不好的(被省略的大前提),

你说中国不好,

所以,你是外国人。

这个推理的中项一次也不周延,违反了“中项在前提中至少要周延一次”的规则,所以是错误的。

“你说甲生疮,甲是中国人,你就是说中国人生疮了。”这里包含着这样的一个错误的三段论:

甲生疮, 甲是中国人,

所以,中国人生疮。

这个推理显然违反了“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里也不得周延”的规则。因为“中国人”在前提中是小前提的谓项,它是不周延的,而在结论中作为主项就成为周延的了,因此是错误的。

“倘你没有生疮,是说诳也。卖国贼是说诳的,所以你是卖国贼。”这里也包含有一个错误的三段论:

卖国贼是说诳的,

你是说诳的,

所以,你是卖国贼。

这个三段论违反了“中项在前提中至少要周延一次”的规则,因而是错误的。

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 答:

(4)C与D不相容(即全异) (3)联言推理分解式

(5)A真包含于B (1)、(4)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式

(6)B与D相容(即不全异) (3)联言推理分解式

(7)B真包含于D (2)、(6)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前件式

(8)A真包含于D (5)、(7)传递性关系推理

据(4)、(5)、(7)和(8)可作欧拉图如下:

D B A

C

二、答:

A真包含于B,则所有A是B;

由所有A是B,有C不是B,可得有C不是A(三段论);

由有C不是A,可得并非C真包含于A(4);

由此可知C真包含A((3)、(4)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式)。 A、B、C三概念的外延关系可作欧拉图如下:

C B A

B

C

A

图 1 图 2

三、答:

设大学生或是A,或是B,或是C;已知B不是大学生,C也不是大学生(根据(2)和(3));所以,A是大学生(4)(选言推理否定肯定式);

根据(1)和(2)、(4)B年龄大于A,A年龄大于战士,所以,B年龄大于战士,即B不是战士,可以推知B是会计(选言推理否定肯定式);最后可推知C是战士(选言推理否定肯定式)。

四、答:

(5)若设A去

(6)B去 (1)、(5)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式

(7)C去 (2)、(6)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后件式

A、B、C同去,与题意不符。

(8)A不能去 归谬法

(9)D去 (4)、(8)选言推理否定肯定式

(10)E去 (3)、(9)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前件式

根据(9)、(10)可知:侦察连长应挑选D和E去深入敌区。

五、答:

(4)A参加了自学考试 (3)联言推理分解式

(5)C参加了自学考试 (3)联言推理分解式

(6)并非A和B参加自学考试 (1)、(5)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式 (7)A不参加自学考试,或者,B不参加自学考试 (6)负联言命题等值推理

(8)B不参加自学考试 (4)、(7)选言推理否定肯定式

(9)D不参加自学考试 (2)、(8)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前件式

结论是:B和D不参加自学考试。

六、答:

(6)或A或B或C不是罪犯 (1)、(2)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前件式

(7)B是罪犯 (4)、(5)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式

(8)A是罪犯 (3)、(7)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式

(9)C不是罪犯 (6)、(7)、(8)选言推理否定肯定式

七、答:D得冠军。

设(3)假,则A是冠军。此时(1)为真,(2)的前后件均真,(2)为真;

由题意(1)、(2)、(3)中只有一真,(3)假不能成立,故(3)为真;

(1)和(2)均假,即(1)和(2)的否定为真,即冠军不是A,不是B,不是C,而是D。

八、答:

(1)与(2)为下反对关系,必有一真,据此,则(3)假;

(3)假,则“班长会使用计算机”(4);

由(4)可知(1)真,据此,则(2)假;

由(2)假,可推出:全班46名学生都会使用计算机。

九、答: 由(1)和(3)可知“只有甲队球迷才穿黄色运动服”(5);

由(2)和(3)可知“只有乙队球迷才穿白色运动服”(6);

由(3)可知:“要么是甲队球迷,要么是乙队球迷”(7);

由(4)和(6)可得:“W是乙队球迷”(8);

由(8)和(7)可得:“W不是甲队球迷”(9)。

由(8)和(9)可知:A和B均正确。

十、答;该三段论形式为:

P A M M A S ∴S I P

推导过程可以是:如果大项在前提中周延,则大前提可为PAM或否定命题;如果大前提否定,则结论否定,则大项在结论中周延,这与题意矛盾,所以大前提为PAM。大项在结论中不周延,由于只有肯定命题谓项不周延,因此结论为肯定。据规则:两个前提中如果有一个是否定的,则结论是否定的,知结论肯定,则大小前提均为肯定。又据规则: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中项M在大前提中为肯定命题的谓项,不周延,在小前提中必须周延。在肯定命题中要周延须是MAS。根据规则: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小项在前提中为肯定命题的谓项,不周延,在结论中也不能周延。由于S在结论中是主项,其结论必为SIP。

上一篇:公仆意识与职业精神下一篇:管理信息系统肯尼斯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