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三下乡实践报告

2022-08-26

报告是日常生活与学习的常见记录方式,报告有着明确的格式。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怎么样正确编写报告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暑期三下乡实践报告》,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暑期三下乡实践报告

暑期三下乡实践报告

大学生参与"三下乡"活动,是当年五四青年开创的"走向社会,深入民众"光荣传统的延续,是我们知识分子同工农群众相结合、教育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一贯方针在新时期的集中体现,是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在北大百年校庆讲话中提出的"四个统一"的具体行动,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将自身价值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的必由之路。

过大学学习后,要想尽快的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适应社会的需要,就要在学习期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社会位置,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锻炼意志和毅力,为适应以后的工作做一定准备.这是我参加"三下乡"活动的目的之一.

这次三下乡我们系去了中平街的青年街道,主要的任务是教小学生画画和帮助街道打扫卫生.时间为7月7日到13日.在这7天中我从中学到了许多!真的受益匪浅!作为美术教育专业的我,真的体会到了当临时老师的感受,想当一个合格的老师真的是那么的不容易!不过,无论怎样,我们这个团队路的每一个人都在认真的教他们该怎样去画,即使他们再不懂,我们都会很耐心的再告诉他们!教他们画画的同时,还教他们折纸,别看他们有的年龄很小,可真的都是心灵手巧的哦!看着他们自己画的画,我心里真的有种成就感,真的!就觉得自己心里也是很开心的!和他们在一起的每一天其实都是快乐的!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他们的天真无邪真的让我不得不羡慕!直到现在有时想起来都好怀念和他们在一起的那段时光!最后我们把社区的卫生打扫了下!我们每个人冒着酷暑仔仔细细的把卫生打扫的很干净,看着我们自己的劳动成果,心里真的是很开心!时间也许真的就是过的很快,7天也是这样就过去了!

尽管三下乡的时间不是很长,但留给我们的却是一辈子的回忆。大学生"三下乡",有利于增长才干。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历来是青年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社会实践是知识创新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磨练意志,砥砺品格,把学得的知识用于实践,在实践中继续学习提高,才能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实践以充分证明,社会实践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从与人民群众的广泛接触、了解、交流中受到真切的感染和体验,从无数活生生的典型事例中受到深刻的启发和教育,使思想得到升华,社会责任感增强。在实践中,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得到进一步的强化,提高了认识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于我们自己的一个小团体,我们也一样在努力。团结就是力量,这句话在我们这个小团体里得到了很好的诠释。无论是在前期的准备工作,还是实践过程的的点点滴滴,我们既分工也相互帮助,三下乡的时间虽然短暂,但我们却已经建立了一分牢固而真挚的友谊。

暑期三下乡虽然不能给我们所有,但却让我们在人生的舞台上得到了一个漂亮的旋转,为我们能在人生舞台上舞出更好的舞姿奠定了基础,我们必将会更有勇气更有自信的继续向前走。

第二篇:暑期三下乡实践报告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报

摘要:三农问题一直是中国最大的社会问题之一,农村问题具有复杂性的特点。所以要搞好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一直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探索一个和谐决绝三农问题的方法将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课题。通过参加今年我院的三下乡活动,我对中国农村的现状有了一定的了解,本文将对农村建设进行一些粗浅的分析。

关键词:三农问题

劳动力

教育

正文:大学生参与"三下乡"活动,是对我们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实践锻炼,是我们最需要的社会实践,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将自身价值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的必由之路。一直以来我都想参加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希望到基层了解我们农民兄弟们的情况,也希望在“三下乡”的活动过程中得到锻炼。我是一名大三的学生了,即将进入大四,本以为大学生活中都没有这个机会了,没想到这次我得到了这个机会,所以我一定要好好的珍惜这个机会。

6月30日我们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小组一行20人来到重庆市潼南县塘坝镇,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塘坝镇的三天中,我们开展了许多活动,开特殊的党组织生活会、关爱留守儿童、塘坝镇上进行文艺汇演、乡村嘉年华趣味运动会、深入农民之中调查研究等等。在农村里,我们学到了好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同时也看到了一些问题。这是我们这些大学生第一次如此热衷于农村问题,并且如此深入地思索农村问题。其中大家关心最多,也是讨论最多的,就是农村经济的发展问题。

通过在“潼南县塘坝镇”的进行三下乡的这几天时间里,我们发现农村发展缓慢主要的原因有这几个:一,现今农村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年青人都外出打工挣钱,留在农村生活的差不多就是些孤寡老人和我们所说的留守儿童。而这一群人中,老人按部就班的按着老一辈的农业生产方式劳作,不可能带动经济的发展,而且更多的情况是儿女在外打工,不忍老父亲、老母亲在家幸苦,往往劝其不再劳作,各种生活物资都买着吃。想想从事农业生产的一群人都买粮食来吃了,怎么可能使农村的经济得到发展。二,生产方式还停留在以前的春耕秋收的传统农业模式,没有新进的农业生产模式的带动,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根本不能带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举个例子:农村很多家庭收入都靠养猪,而我们来算一头猪的成本,一户农家一年的粮食(主要是玉米和红薯),可以养200斤三头猪左右,按照市价七八块的生猪价格,一年的粮食养出的猪能给一户农家带来五千块钱左右的收入。我们再来算算粮食的价格,红薯和玉米在超市的零售价差不多都在两块左右,一年的红薯差不多有两三千斤左右,玉米也差不多是这个数目,这样一算下来光是养猪的粮食都不止猪的收入了,那么养猪就是一个亏本的买卖。可是在现在的中国农村这种养猪模式确实普遍存在的。这样的一种模式怎么能带动农村经济高速发展。所以我说农村经济要得到发展就一定要摆脱现在的生产模式,创建一个能够发挥农村基础资源的优秀的新模式。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将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现代化进程,对农业将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国的经济结构能否顺利调整,国民经济能否发展的更快一些、更好一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基础是否稳固。只有加强农业基础,确保农产品供给,才能顺利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只有加强农业基础,开拓农业市场,才能支持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

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十五"计划纲要提出,必须高度重视农民收入问题,把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做好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目标。

我们本次三下乡还特别关注的一个问题是农村的教育问题,人们在形容农村的教育状况时总是用"适龄儿童入学率低"、"失学率高"、"教育状况落后"等短语一言概之。这就模糊了教育落后的根本原因,甚至误导读者进入"边远地区人们不重视教育"这一误区。

经过这一段时间与乡亲们的接触,我深深地感到:农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比起城市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越是贫穷地区的人们对教育的渴望越强烈。教育滞后的根源不在于观念的落后而在于经济的落后。

让我们来看一组调查结果,在我们调查的家庭中有80%的家庭的三分之二家庭收入用于孩子的教育,绝大部分的家长非常希望孩子能上到大学.我依然清楚地记得乡亲们朴实的话语,搞调查时,当问及孩子们的学习情况时,他们总说:我的孩子能像你们一样就好了.其实我们这么辛苦,啥也不图,就希望他们多学点东西,找一条好的出路.还记得有个老汉对我们说:俺孩子能上到哪,我供到哪,就算砸锅卖铁也得上.。由此,我们转过头来想一想,一个地区是否重视教育能单凭入学率或人口文化水平来衡量吗?答案是否定的。对于农村来说,判断人们重视教育程度的标准应是他们用于教育的开支所占家庭收入的比重。虽然农村地区经济落后,但也正因为落后,他们比城里人更渴望受到教育、更渴望"个个都能考上大学"!

我再来列举一个事实,农村以社来划分地域,每个社平均下来可能一个大学生都没有。在农村往往有这样的情况,只要某家的孩子考上了大学,那就算在当地出人头地了,他们的说法是考上大学就脱离了农村了,而脱离农村就是他们最大的愿望。大多数的情况是农村的孩子往往都是上了一两年高中就辍学了,在农村的很大一部分人都可以认为是文盲,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整个农村的教育水平很低下。农民们对孩子的教育如此重视,但是很多孩子不能读出头,原因何在?难道真的是农村的孩子就笨些吗?不是的。实际情况是留守儿童得到的关爱太少,加上爷爷奶奶管不住孩子,导致孩子读书不用心,最终辍学。

在三下乡期间,我感受很多,对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我觉得解决农村现状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

一.必须改变现在农村传统的生产模式。找出一条适合当地发展的生产模式,通过新模式来拉动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只有新模式才能让外出打工的年轻劳动了重新回到农村来建设农村。我想只要在农村中也能得到可观的经济收入,没有多少人愿意背井离乡出去打工。

二.想办法把外出打工的年青人都留下来,因为农村要摆脱贫穷落后的现状, 靠留在农村的孤寡老人是根本不可能的。只有把年青的劳动力留在农村才能使农村建设得到根本的保障。而且年青人留在农村,孩子们得到更多关爱,更能好好引导孩子读书,对于提高农村文化水平也是有着大好处的。

上述两个方法全部实现就能形成良性的循环,把优秀的年轻劳动力留在农村,把读出头的优秀学子也留在农村,那还愁农村经济不能快速发展?

“三下乡”活动虽然早已结束,但它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思考。它时时刻刻提醒我们,在生活着九亿多农民的广大农村中,还存在着许许多多这样或那样问题,那里的经济还不够发达,那里的政治体制还不够健全,非常需要我们这些大学生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尽自己应尽的一份力,作出自己应做的一份贡献!

第三篇:暑期三下乡实践报告

暑期“三下乡”活动实践报告

12级农业水利工程王海波2012101955

1.实践目的:

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毕业后能真正真正走入社会,并且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我们怀着同样的梦想参加了这次的社会活动,在活动中我们体会快乐,在活动中我们汲取更多的知识;在活动中我们深入民心!我们深入农村,了解民情。参加暑期“三下乡”,我真的感到很荣幸。虽然是短短的十几天,却是截然不同的体会。

这次我去的是我所生活的村庄,在这里我和几个玩得好的同学开始了我这个假期的社会实践。实践,一方面,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于零。另一方面,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

2.实践内容

三下乡已经结束了,回顾那段难忘的日子,我感慨良多,留给我们的不仅是感动,还有成长。对比以前,感觉自己成长了不

少,变得更加成熟、勇敢、自信。生活对我如此慷慨,让我在付出一点点的时候却让我收获了很多,学会了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而这些都是我人生不可缺少的财富。为了让我们“三下乡”这个品牌活动更出色,这次活动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主要内容涉及以下六个方面:

2.1、支教

在支教方面,我们结合自身的特长,给初中孩子们进行授课,内容有,首先,我们讲述我们的大学生活,让他们更好的了解大学校园,促进他们的求知欲。其次,我们将自己成功和学习的的经验传授给他们,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

2.2、支农

在业余时间,我们将深入基层,帮助农民干农活,真正的走进农民,了解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同时也是实践与知识的一个结合过程,是我们的“第二课堂”。

2.3、支持环保,低碳宣传

当今社会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环保意识也逐渐在人们头脑中淡化,加之我们实际行动的破坏,整个地球的环境问题不能忽视,热爱我们的地球,热爱我们的家,就让我们献出自己微笑的一点点力量,所以我们设计了这次活动。

支教、支农和支持环保,低碳宣传活动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我仍然历历在目,却无法用笔一一记录。每次,当我想起大伙在例会上激烈讨论的情景,我满腔热情;当我想起在每次活动中

大伙忙碌的身影时,我满怀感动;当我想起学生淳朴的笑容时,我满盈开心„„成长看似是一瞬间的事情,但我知道,我是在经历中体会成长。这种成长,何其珍贵!

3.实践感想

从活动进入最后的筹备开始,我就深深感受到了大家团结的力量。我们齐心合力的备课,我们认真的排练,我们激励的讨论。这一切都是“我们”,而不是“我”,团队凝聚力、团队合作精神就应该是这样的。八名队员除我外在陌生的地方,面对陌生的人群,总有众多挑战和艰难,但是,当八个人的智慧融合在一起,任何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团结互助,挑战艰难,这是本次活动的主旋律。

在实践的这段时间内,我们穿街走户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和事,这些都是在学校里无法感受到的,在学校里也许有老师分配说今天做些什么,明天做些什么,但在这里,不会有人会告诉你这些,你必须要知道做什么,要自己地去做,而且要尽自已的努力做到最好。

在学校,只有学习的氛围,毕竟学校是学习的场所,每一个学生都在为取得更高的成绩而努力。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存在着竞争,在竞争中就要不断学习别人先进的地方,也要不断学习别人怎样做人,以提高自已的能力!记得老师曾经说过大学是一个小社会,但我总觉得校园里总少不了那份纯真,那份真诚,尽管是大学高校,学生还终归保持着学生的身份。接触

那些刚刚毕业的学长学姐,他们总是队我说要好好珍惜在学校的时间。在这次实践中,我感受很深的一点是,在学校,理论的学习很多,而且是多方面的,几乎是面面俱到;而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书本上没学到的,又可能是书本上的知识一点都用不上的情况。

回想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学到了很多,从我接触的每个人身上学到了很多社会经验,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而这些在学校里是学不到的。在社会上要善于与别人沟通是需要长期的练习。以前没有工作的机会,使我与别人对话时不会应变,会使谈话时有冷场,这是很尴尬的。人在社会中都会融入社会这个团体中,人与人之间合力去做事,使其做事的过程中更加融洽,事半功倍。别人给你的意见,你要听取、耐心、虚心地接受。在工作上还要有自信。自信不是麻木的自夸,而是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肯定。社会经验缺乏,学历不足等种种原因会使自己缺乏自信。其实有谁一生下来句什么都会的,只要有自信,就能克服心理障碍,那一切就变得容易解决了。知识的积累也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犹如人的血液。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这次接触的酿造业,对我来说很陌生,要想把工作做好,就必须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对其各方面都有深入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应用于工作中。 这次亲身体验让我有了深刻感触,这不仅是一次实践,还是一次人生经历,是一生宝贵的财富。在今后我要参加更多的社会

实践,磨练自己的同时让自己认识的更多,使自己未踏入社会就已体会社会更多方面。作为当代大学生,或许真正的磨难只是与我们擦肩而过,并没有过多的纠缠。大多数的我们一直在安逸的环境下生活、学习。很多东西都可以唾手可得,但是在某个遥远的角落里,却有一些人过着与我们截然不同的生活。山村里,面对知识,孩子们露出如饥似渴的眼神;面对生活,农民们展示出与烈日暴雨搏斗的精神。谁能不为之震憾,不为之动容呢?此次,我们走进山区,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一场心灵的碰撞,一种关心,一份感动。

4.结束语

我们是社会未来的建设者,我们应该积极走出象牙塔,到社会中去,了解国情,服务社会。暑期 “三下乡”社会实践就是让我们认识社会、服务社会、锻炼自我的有效途径。这次“三下乡”社会实践,使我认识了自己所处的社会位置,明确了自己肩上的使命,更进一步激发了我的学习热情。我深刻认识到,老师是学生的榜样,我们的一言一行都被学生看在眼里。所以,我们在教授学生的同时,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同时我也深刻认识到,老师除了要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此次暑期社会实践不但培养了我们理论运用于实际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磨练了我们坚强的意志,也实现了社会实践过程中“服务社会、锻炼成才”的目标。记得有人曾说过:

一个毕业生是不是人才,一看学历,二看社会实践经验。因为光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没有一点社会实践能力,就无法与快速发展的社会接轨。于是有了此次的龙颈行。

一次活动,一个过程,一段难忘的记忆。我想我们的每个队员在这次活动中都有不少的收获。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起点。现在,对我而言,这也将是我人生的另一个起点,在这里,我将怀揣着这一段美好的记忆,带着感动与思考起程,去探索更加广阔的生命长河,投身于以后的工作建设中去!这次实践活动的时间虽短,但它留给我们的启迪却是深刻而长远的,是我们人生道路上坚实的一步。我通过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认识了社会,认识到自己的社会位置,明确了自己的历史使命,激发了自己的学习热情,我会不断地调整活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挫折,锻炼自己的意志和毅力,为适应今后的工作做好准备。动结束后,我们每个人,都洋溢着笑容,可以看出这次的活动是圆满结束的!

今后如果有机会,我将继续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服务我省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祖国的富强作出贡献。

第四篇:暑期三下乡实践报告

参加暑期“三下乡”,我真的感到很荣幸。回顾那段难忘的日子,我感慨良多,留给我们的不仅是感动,还有成长。对比以前,感觉自己成长了不少,变得更加成熟、勇敢、自信。生活对我如此慷慨,让我在付出一点点的时候却让我收获了很多,学会了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而这些都是我人生不可缺少的财富。作为当代大学生,或许真正的磨难只是与我们擦肩而过,并没有过多的纠缠。大多数的我们一直在安逸的环境下生活、学习。很多东西都可以唾手可得,但是在某个遥远的角落里,却有一些人过着与我们截然不同的生活。山村里,面对知识,孩子们露出如饥似渴的眼神;面对生活,农民们展示出与烈日暴雨搏斗的精神。谁能不为之震憾,不为之动容呢?此次,我们走进山区,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一场心灵的碰撞,一种关心,一份感动。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利用暑期的空余时间到乡下到农村去帮助农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一方面可以锻炼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以及社会生存能力,还可以帮助加快城乡差距的缩小,提高乡村小孩的科学文化素质,为新中国的发展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这也是当今社会对大学生的一些小小的要求和期盼,也是我们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能够为祖国做出的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

当学校建议我们利用暑期前往农村实践的时候,我就期盼着能够三下乡为农民群众们做一些贡献。三下乡能够让我们体验一下生活,感受一下其他地方的特色和不同,为我们以后的人生之路可以做一些很好的铺垫和准备。

在暑期到来之前我们经历了残酷的军训生活,在军训中我们懂得了艰苦和坚持,军训让我们学会了再大的苦都是浮云,有什么还比军训更苦呢,所以尽管别人告诉我三下乡有多苦,我也没有在乎,再苦我也得去尝试,去经历。在学校放假后我就跟朋友一起前往了达州市通川区双龙镇双丰村,这是一个贫瘠的小镇,但是却丝毫没有影响到我们三下乡的热情。所以在经过短暂的休整后,有的人便去找当地政府的人说一些事情,做一些前期的准备工作和调查,而其余一些人就去了解一些这个地方周围的环境,为以后出行和做活动服务,方便。在第一天的晚上,我们开了一个很长很长的会议,主要围绕我们今后几天的活动而开展的,人物分配很是详细和具体,每一个人也都有他自己的人物和负责

的方面,第一天就这样过去了,正式的活动还在今后几天。

在我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中最令我们记忆深刻的是跟当地的农民伯伯们一起收玉米,因为不是在农村长大,所以也不懂农活应该怎么做才好。跟着农民伯伯们一起盯着大太阳前往玉米地里,望着一大片玉米地,心里想的却是怎么这么大一片,能完成吗?但是没再想太多就埋头苦干。可是收着收着就被农民伯伯制止了说我这样做是不对的,会伤着玉米,搞得我一头雾水。后来在农民伯伯的教导下我终于掌握了收玉米的正确方法。看着我手下来的玉米,心里可高兴了。在实践活动中,我们还看望了一些留守儿童。每一个孩子脸上都是同年龄孩子不应该又得憔悴和沧桑,唯一让我们难以忘记的是他们的眼睛,每一双眼睛都清澈明亮,都渴望着外面的世界。他们不停的询问我们外面的城市景象,想知道爸爸妈妈打工生活的地方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每一个孩子都可爱可怜,都惹人怜爱。

在短短几天的三下乡活动中,我们懂得了很多,虽然我们为当地居民做的不多,但是我们也体会到了农民群众的辛苦和艰辛。学生是社会未来的建设者,我们应该积极走出象牙塔,到社会中去,了解国情,服务社会。暑期 “三下乡”社会实践就是让我们认识社会、服务社会、锻炼自我的有效途径。这次“三下乡”社会实践,使我认识了自己所处的社会位置,明确了自己肩上的使命,更进一步激发了我的学习热情。我深刻认识到,老师是学生的榜样,我们的一言一行都被学生看在眼里。所以,我们在教授学生的同时,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同时我也深刻认识到,老师除了要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此次暑期社会实践不但培养了我们理论运用于实际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磨练了我们坚强的意志,也实现了社会实践过程中“服务社会、锻炼成才”的目标。记得有人曾说过:一个毕业生是不是人才,一看学历,二看社会实践经验。因为光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没有一点社会实践能力,就无法与快速发展的社会接轨。真的很怀念那一段时光,大家一起吃饭,一起出去办事,所有都是集体行动,这是对于集体的一种忠诚和信赖。一次军训已经让我明白了很多东西,给我许多的启示,苦和累在我面前算什么,我也只是轻轻说那只是浮云。而这次的三下乡更加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友谊,什么事社会,怎样在社会中生存,怎样与人交流,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大

学生,怎样为新中国的发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真的舍不得那些小孩,尽管要回了,但是这次的三下乡我是不会忘记的,它会在我的人生路上留下它应有的足迹,而我的脑中也会为它永远留一个位置!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更加坚信:意气风发的我们经历了下乡的再次洗礼,象牙塔里的我们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年轻的我们拥有绚丽的青春年华,走出校园,踏上社会,我们仍会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总之,这个暑假的社会实践是丰富而有意义的,一些心得和体会让人感到兴奋,但却决不仅仅用兴奋就能描述清楚的,因为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收获。这不仅是一次实践,还是一次人生经历,是一生宝贵的财富!

当然,在我们这次活动取得丰收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我们的工作也仍存在着诸多不足或做得不够的地方,如对下乡的总体认识还不够深刻,由于缺乏经验,一些准备工作跟实际的工作有一定差距,一些工作细节也还考虑或做得不到位等。但我们依然相信,有收获,有经验,有挫折,有教训的活动才是一个真正意义的完整的实践活动。作为当代大学生,这也是一份社会责任感,用我们所学的去回馈给予我们更多的社会。一步一脚印,希望我们的足迹可以遍布乡村每个角落,让希望在乡村中蔓延。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前面的道路还很长,我们即将踏上新的征程,每个人都将年轻,都将正年轻,都将年轻过,上天只给每个人一次年轻的机会。现在正当年轻的我们有着许多许多的梦想,我们正一个一个去实现它们,或许我们的步履没有长者的坚定,又或许我们的眼光没有长者的长远,又或许我们的思维没有长者的成熟,但这是我们成长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我们唯一的筹码就是我们的青春。青春年少时正是我们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时期,我们有理由相信:凭着青春与热情,凭着真情与能力,无论前方的路怎么样,我们能行。

覃雅茜

2010级儿英1班1000511220722011年8月28日

第五篇:暑期三下乡实践报告

对这次为期九天的下乡活动,感受挺复杂的。有煎熬,有收获。

刚到公庄第一中学,感觉不错,环境优美。但到当见到了厕所、宿舍、洗澡间,还是有些难以接受,虽然在此前想过这里的条件不会太好,但现实比想象中的还差。

外在的环境还是容易适应的,反正就几天,克服克服就过去了。难受的是心,说实话,一开始我并没什么热情,而且我的第一节课是排在第五天,前四天基本没什么事情做,我都不知道自己下乡是来干什么的。而且本身不善于与人交流,和学生交流少,不熟悉他们,每当听到别的队友都在讨论我们的某某同学怎么样怎么样的时候,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因为自己没什么好说的,有一种融不进去的感觉。但也不能说全都是消极的,在听课的过程当中还是有很多感触的,并且学到了很多东西。我们的队友太厉害了,在讲台上各有各的风采,特别是听谢雯的课,太精彩了,她很有老师的风范,特别善于引导学生。在佩服别人的同时自己也有些心虚,太没底了,真的很怕在讲台上冷场。

前四天过的实在是痛苦,那种煎熬呀,吃不香,睡不着,弄得身心疲惫的。这种状况到了第五天才有了改善。那天终于轮到我上课了,铃声没响之前,我紧张得都想逃跑了,舍友一直给我鼓励,还到场为我加油,虽然给了我很大的安慰,但紧张的情绪一直没有减少。上台后,我以为自己会紧张到晕过去,没想到最后还是顺利上完了一节课,反响还可以,比想象中的好。上完一节课后,整个人都轻松了,终于可以睡个好觉了。

接下来的几天总体来说过得挺愉快的。

没下乡之前,觉得不下乡也没什么,但有了这种经历,就觉得如果当初不来就太可惜了。如果没有这次的体验,我不会那么深刻地了解到自己的缺点;如果没有这次经历,我不会知道,自己其实是挺喜欢站在讲台上的感觉的。虽然是师范生,但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站在讲台上讲过课,也没有其他类似的经验。对于未来是否要当一名老师也很不确定,因为有时候觉得自己实在是太容易怯场了,实在不适合老师这样的职业。但经过这次活动,我觉得自己还是可以的。

这次活动也让我认识到,当一名老师真的挺不容易的,要具备的条件很多,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等。前一条还比较容易达到,后面的就不太容易了。

万事开头难,在迈出第一步之前会有许多煎熬、挣扎,但只要迈出了这一步,以后的路就好走多了。这是我最深切的体会

上一篇:胜任力模型构建方法下一篇:社区小型商业综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