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修复方案范文

2022-05-27

方案在我们工作与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我们进一步开展工作与学习,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那么一份科学的方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环境修复方案范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一篇:环境修复方案范文

太原市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方案

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太原市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方案的通知

(并政发〔2008〕34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有关单位:

《太原市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二○○八年九月十三日

太原市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方案

近年来,随着人口增长、城市扩张,对资源的过度开采,汾河流域生态环境受到极大破坏,直接制约了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影响人民群众生存质量。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的决定,有效改善汾河流域生态环境,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建设宜居城市为目标,坚持修复与保护、疏浚与治污并重、当前与长远兼顾原则,突出重点,依法治理,有效遏制流域内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使之得到修复保护,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二、总体目标

在汾河进入娄烦县河段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的前提下,通过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对流域内地表水、中水、矿井水等水资源合理调度,达到以下目标:

(一)疏浚目标:确保汾河干流188公里河道常年至少保持最低生态流量及部分农业灌溉用水,恢复汾河自然流水;河道复流入渗,逐年补给兰村、晋祠泉域地下水,确保地下水位止降复升;修复河道自然形态,提高河道行洪能力,改善沿河生态环境,促使适宜浅水生物生存的湿地基本得到修复和改善;力争通过城区主干道径流量达到5立方米 /秒。最终通过对流域内各种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对传统产业的提升改造,实现绿色转型。

(二)治污目标:汾河干流兰村以上河段常年争取达到地表水Ⅲ类,兰村以下河段力争常年保持地表水Ⅴ类;对严重污染企业实施关停搬迁,使水资源和水生态得到有效保护;种树、种草,有效管护,加强流域内植被绿化和水土保持,涵养水源,形成自然生态良性循环。

三、分期实施目

(一)近期目标(2年)

疏浚目标:对太原汾河干流河道综合整治,落实途水量补给方案,实施对流域内雨洪水、中水、矿坑水的统一调度应用,实现太原汾河干流常年全线复流目标;汾河河道复流输水经过渗漏段补给地下水,并对汾河流域主要地下水超采漏斗区关井限采,止降回升地下水位;严格实行节水政策措施,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各类水工程,提高全社会用水效率。

治污目标:加强干流两岸植被建设与管护,有效保护水源地,使汾河干流面貌明显改观;严格监管干流沿线工业和生活污废水达标排放,确保复流后的汾河干流河段上、中游水质分别达到地表水Ⅲ、Ⅴ类水水质标准;制定合理中水水价,扩大中水利用市场,实现污水处理厂良性运行;加快生活垃圾集中填埋和无害化集中处理,使太原汾河干流基本恢复河道自然生态功能;配合封山禁牧,实施干流沿线草地治理,支持发展设施养殖,实现畜牧养殖业由自然粗放型向生态集约型的平稳过渡,保护农民利益。

(二)中期目标(5年)

在太原汾河干流河道水生态环境初步改观的情况下,按照生态文明和以人为本要求,结合富民工程和传统产业提升改造,进一步扩大汾河干流沿岸植被绿化范围,在主要支流源头建设水源涵养林,在主要支流入汾段建设水土保持林;在干流中游河段基本达到地表水V类水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治理重点放在一级支流(北涧河、北沙河、南沙河、北排洪沟、玉门河、虎峪河、九院沙河、风峪河),实现工业污废水在现有条件下提高一个档次、生活污水达到一级A类标准排放,确保汾河中游河段水质常年保持V类标准、部分河段逐步达到地表水IV类标准;实施工业企业污水深度处理及回用工程,在有条件的煤矿和矿井实施煤水双采,全面实施坑井水处理回用工程;全部关闭汾河流域煤炭禁采区内30万吨∕年及以下煤矿,实施限采区内煤矿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加强汾河流域主要泉域保护。通过以上措施,使汾河干流及主要一级支流河道自然生态基本得到修复改善,为全流域自然生态恢复奠定良好基础。

(三)远期目标(10年)

着眼于重塑太原汾河流域自然生态,以天然林保护为主,建设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在汾河中游河段,利用地形条件扩大塘池、湖泊和湿地面积,形成人水和谐的自然生态;充分应用新技术提高污废水处理水平和水重复利用率;继续对散居在汾河流域的偏远村落实施移民搬迁,从根本上减少人为环境破坏,使地表水系生态自然恢复、地下水水位逐渐回升;根据汾河流域生态功能区划、水功能区划要求和流域水资源及环境承载能力,合理调配、疏解重构汾河流域生产力格局,逐步实现汾河流域生态恢复和水源涵养,建立高效稳定的“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实现“蓝天碧水”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四、建设项目和治理措施

(一)近期建设项目和治理措施

1.疏浚项目

(1)汾河兰村至清徐段河道生态修复工程

汾河兰村至清徐段河道整治疏浚项目

从兰村至清徐韩武汾河河道长约73公里,除太原汾河治理美化段16.5公里(从森林公园西门至南延3#橡胶坝)外,对其余56.5公里河道主槽进行清淤疏浚,疏浚宽度80~120米。具体分布为:尖草坪区14.0公里,清淤100.4万立方米;晋源区25.0公里,清淤45.19万立方米;小店区21.5公里,清淤39.94万立方米;清徐县3.5公里(左岸)及18公里(两岸),清淤59.3万立方米。工程总投资4187万元,按城市段省、市3∶

7、农村段省、市7∶3投资比例,省级投资2265万元,市投资1922万元。由市水务局牵头组织。

汾河人工湿地建设项目

从火炬桥下游500米处南延3#橡胶坝开始至刘家堡桥下游1.5公里处,共修建18座浅坝,在横向上将水面扩宽至60-80米,在南环高速桥上下游各2公里,刘家堡桥、小店桥上下游各1.5公里范围内将水面扩宽至180-250米,形成水面面积约230万平方米,湿地面积370万平方米。对3座桥上下游各500米防洪堤内外侧种植低矮灌木进行绿化,对防护林缺失地段进行补栽,两岸修建4米宽泥结石路面。工程总投资23472万元,按照农村段省、市7∶

3、城市段省、市3∶7投资比例,省级投资15135万元,市级投资8337万元。由市水务局组织实施。

调蓄工程清淤项目(二坝库区)

对二坝库区进行清淤,清淤量约120万平方米,修建右岸防洪大堤2.0公里,对工作桥面板进行更换。项目总投资4755万元,属干流重点生态治理河段,全部由省级投资。由市水务局牵头组织。

支流河口整治项目

规划整治杨兴河、北涧河、冶峪沙河、九院沙河、白石河、南峪沙河、柳子沙河入汾口。对支流口进行清淤疏浚,加高培厚堤防并对支流入口进行防护。治理总长14公里。工程总投资4484万元,按照省、市3∶7投资比例,省级投资1345万元,市级投资3139万元。由市水务局牵头组织。

兰村至柴村桥段治理项目

工程包括拦河跌水3座,堤岸防护1100米,东、西干冲沙闸更新改造。利用此段已有沙坑进行生态修复,修复后蓄水水面宽100-250米。天然水面面积173.93万平方米,湿地面积165.1万平方米。对柴村桥及西北环高速桥上下游各500米防洪堤进行绿化。工程总投资7085万元,属于干流重点生态治理河段,全部由省级投资。由市水务局牵头组织。

以上5个项目在2008年和2009年初启动,工期两年。

太原市城市水系循环项目 太原市城区水系位于市中心西部,北起森林公园,南至迎泽湖,纵贯尖草坪、杏花岭、迎泽区。从东干渠引汾河水至森林公园,经城西水系至迎泽公园,在迎泽公园南侧修建提水泵站,设计提水流量1立方米/秒,提水至南沙河流入汾河,形成循环水系。增加由汾河一坝西干渠向晋阳湖1立方米/秒的生态用水,在晋阳湖与汾河之间修建退水渠与节制闸,使晋阳湖水得以净化。

北涧河水系:由东干渠北涧河闸放水0.25立方米/秒,顺北涧河河道流入汾河,沿途在主槽内修建4座挡水坝,将水引至滩面形成满河流水景观。

北沙河水系:在金刚堰路处修建提水泵站,从东干渠提水0.25立方米/秒到北沙河五一路段后顺河自流而下,提水管径600毫米,长2650米。沿途在主槽内修建16座挡水坝,将水引至滩面形成满河流水景观。

南沙河水系:在迎泽湖南侧修建提水泵站,从迎泽湖提水0.5立方米/秒到并州路后顺河自流而下,提水管径700毫米,长1400米。在主槽内修建17座挡水坝。

晋阳湖循环水系:在晋阳湖东南角修建放水闸1座,闸后修退水明渠2.3公里将水放回风峪沙河,对城区段西干渠进行覆盖。

以上项目总投资11800万元,其中晋阳湖循环水系总投资8830万。属市区域内项目,按省、市3∶7投资比例,省级投资3540万元,市级投资8260万元。2009年启动,工期两年。由市水务局牵头组织。

风峪河河道治理项目 治理长度10公里,绿化带面积105600平方米。项目总投资6420万元,省级专项基金1000万元,省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1000万元;市级投资4420万元。由晋源区政府牵头组织。

(2)太原汾河流域地表水调蓄利用工程

水土保持调蓄淤地坝项目 汾河二库上游段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以一级支流建设淤地坝拦沙保厍为重点项目,在汾河一级支流涧河、天池河、屯兰川、杨兴河等流域上游建设淤地坝。规划2008--2009年在娄烦县、古交市、阳曲县12条小流域建没淤地坝77座,其中:骨干坝6座、中型坝6座、小型坝65座,坝控面积45.2平方公里,总库容627.67万立方米,拦泥库容达273.29万立方米,可淤地1500亩。概算投资1557万元,比照国家沿黄淤地坝投资政策,按省、市各半比例分摊。牵头组织单位:市水务局,责任单位:古交市水务局、娄烦县治汾办、阳曲县水务局。

(3)太原汾河灌区末级渠系配套改造工程

太原市汾河灌区配水面积53.93万亩,为适应汾河干流常年最低生态流量供水要求,灌区农田采取“长时间、小流量”小畦节水灌溉,对21.81万亩斗渠以下末级渠系防渗及渠系建筑物配套改造。工程总投资10406万元,申请省级投资6750万元,市县两级配套3656万元。项目牵头组织单位:市水务局;责任单位:清徐县、小店区、晋源区、尖草坪区水务局;项目建设法人单位:农民用水协会。

2.治污项目

(1)太原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工程

娄烦县污水处理厂8千吨/日升级改造回用工程,2008年底完成,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省级投资3000万元,市级投资3000万元,由娄烦县政府负责;新建城南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20万吨/日,2009年底完工,项目总投资53000万元,其中42000万元采取合资合作形式,其余11000万元用于管网建设,2008年计划投资13000万元;晋源区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10万吨/日,2010年完工,项目总投资18000万元,申请中央国债资金4300万元,申请省级投资4300万元,区政府自筹9400万元;河西北中部污水处理厂,扩建改造规模达到16万吨/日,2009年建成完工,项目总投资25000万元,2008年计划投资12000万元;杨家堡污水厂16万吨/日升级改造,2009年建成完工,出水水质达国家一级A类标准,项目总投资1.7亿元,资金来源为合资合作形式。

(2)工业废水达标治理及深度处理回用工程

太原汾河两侧3公里范围内187家工业企业关停7家,搬迁12家,其余168家实施治理达标升级。项目2008年启动,工期两年,由市经委组织、市环保局监督实施。项目总投资312313万元,分别为:工业废水达标治理及深度处理回用投资95337.85万元;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异地搬迁升级改造投资7650万元,汾河流域3公里范围企业治理投资120921.35万元(企业自筹),2008年重点企业治理投资88404万元(企业自筹)。

(3)煤矿地质环境修复治理工程

禁采区内5个矿井关闭,并对关闭矿区地质环境进行修复治理。关闭矿井为:山西新北方安峰煤业、太原煤炭气化(集团)清河三煤矿、古交市梭峪乡会立第二煤矿、古交风坪岭煤矿、古交市黄达煤业。修复治理内容主要为关闭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土地复垦等。治理面积2.75平方公里,总投资12000万元,所需资金全部从煤炭资源价款中安排,并按省、市、县5∶2∶3的比例分摊。项目单位由娄烦县、古交市政府牵头,市国土局、煤管局配合。

(4)矿坑水回用工程

按照“谁排放、谁处理”原则,汾河流域矿井水处理工程资金全部由煤矿自筹。项目总投资9500万元,2008年启动,工期两年,由市煤炭局负责安排并监督企业实施。

(5)河流水质监测能力建设工程

主要支流和排污口水质监测 在主要支流、主要污水排放口建立13个水质监测断面,对汾河中游水质进行全面监测。项目总投资800万元,全部由省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安排,2008年启动,工期两年,由市水务局牵头组织。

水质监管项目对汾河沿岸3公里范围内49个排污口进行规范化建设,投资2428万元;加强汾河流域监督性监测能力和县级环境监察执法能力建设,购置监测站仪器设备车辆,投资191万元,完善执法监察交通、取证、信息化应急、通讯等装备;加强太原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项目、汾河流域水质监测能力建设项目、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特定项目监测能力建设,投资1167万元。以上项目共计投资3786万元,申请省级投资30%,2008年启动,工期两年。由市环保局牵头组织相关市、县及企业具体实施。

3.疏浚和治污配套项目

太原汾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工程

太原干流沿线重点小流域综合治理

在汾河干流两侧坡面上,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单元、大户治理荒山为重点,调整流域产业结构,合理利用水土资源,逐步恢复汾河流域生态植被。在汾河水库沿线小流域和汾河

一、二库区间干流两侧坡面上恢复植被,完成治理面积30000亩,投资2400万元,比照国家淤地坝投资政策,按省、市县各半比例分摊。项目实施后,

一、二库区间汾河干流两侧林草覆盖率增加40%。牵头组织部门单位:市水务局,责任单位:古交市水务局、娄烦县治汾办、阳曲县水务局。

太原汾河流域植被绿化建设 建设汾河干流两侧护岸林带79.2公里,荒山绿化10.7162万亩,封山育林3.1596万亩,农田林网折合造林面积1.092万亩。项目投资7709万元,按照省、市县7∶3投资比例,省级投资5396.3万元,市财政投资2312.7万元。由市林业局牵头组织。

太原汾河流域湿地保护

建设汾河上游、天龙山、凌井沟、晋阳湖等4个湿地保护区,主要建设保护站、动物救护站,购置防火、输电通讯、科普宣传及巡护、野外投喂、科研仪器等设备设施。项目总投资2800万元,属省管项目,全部由省级投资。由市林业局牵头组织。

太原汾河流域草地治理

太原汾河上游区(娄烦县、古交市、阳曲县、尖草坪区、万柏林区)退化草地修复治理项目、汾河(太原段)下游区(清徐县、小店区、晋源区、杏花岭区、迎泽区)基本草场建设项目完成围栏封育70万亩,退化草地补播70万亩,退耕还草50万亩,基本草场建设15万亩,青贮氨化配套设施50万立方米,机械设备配套800套,鼠害防治40万亩,虫害防治60万亩。项目总投资30000万元,按照省、市县7:3投资比例,省级投资21000万元,市县级投资9000万元。项目由市农业局牵头组织。按工程进度近期投资9100万元,中期投资10225万元,远期投资10675万元。

以上项目2008年启动,工期两年。以下补充项目建设期为三年:

(1)汾河兰村至清徐段河道生态修复工程

太原城西水系循环项目(补充)为提高城西水系各相连湖流量,在城西水系龙潭公园至南海子公园打通海边街段,形成明渠;在解放南路段扩建迎泽公园进水管道,增加迎泽湖进水量0.5立方米/秒,使循环水量达到1立方米/秒;在原有城西水系循环项目基础上,贯通明渠750米、暗管铺设1300米、园林美化5项、叠水架桥21300米以及拆迁8100平方米。项目投资5894万元,按省、市3∶7投资比例,省级投资1768万元,市级投资4126万元。由市水务局牵头组织。

太原城市水系循环项目(补充)风峪沙河景观工程

建设污水排水防渗工程。在河道内建湿地、河堤两岸进行绿化, 面积6万平方米。总投资7680万元,按省、市3∶7投资比例,省级投资2300万元,市级投资5380万元。由晋源区政府牵头组织。

汾河太原市城区段治理美化二期工程北延段补充段项目

北起太古岚铁路桥,南至森林公园西门与二期工程北延段相接,全长5公里,治理总面积200万平方米,其中水面面积110万平方米,滩地绿化面积90万平方米,东西护岸10.4公里。工程总投资12942万元,按省、市3∶7投资比例,市财政投资9062万元。由市建管委组织实施。

清徐县县城水系水利建设项目

汾河清徐段蓄水工程,白石河城区段蓄水工程,三湖、七莲池维修改造及水系连通工程,项目总投资10375万元,其中建筑工程8531万元,设备及安装工程85万元,临时工程111万元,预备费769万元,其它费用879万元。按省、市3∶7投资比例,省级投资3112万元,市级投资7263万元。由清徐县政府牵头组织。

白石河河道治理项目

治理河道12.7公里,其中:沟道治理9公里,下游河道治理3.7公里,扩建交叉闸。沟道治理资金1800万元,下游河道治理资金1800万元,扩建交叉闸资金300万元,共需资金3900万元。按省、市7∶3投资比例,省级投资2730万元,市级投资1170万元。由清徐县政府牵头组织。

(2)太原汾河流域地表水调蓄利用工程

松塔水电站(引汾济潇补水工程)

主要工程项目有:修复西贾湿地,扩建小店区郜村提水灌区一级站、二级站及渠系建筑物,穿潇工程,潇河民生灌区

一、二,三级支渠连接段工程。投资9600万元全部申请省级专项解决。由市水务局牵头组织。

汾河水库库周塌岸治理

在现已治理基础上,水库沿岸一周总长度22.25公里范围内进行规划治理,设碾压土低坝21座,过沟堆石坝11座。总工程量578.95万立方米,其中:土方512.88万平方米,石方27.9万立方米,砂砾石及反滤料5.97万立方米,堆坝石渣32.2万立方米。项目总投资15985.2万元。申请省级专项解决。2008年规划实施1段、2段,需投资3672.9万元;3段--7段规划近期实施。由娄烦县政府牵头组织。

娄烦县涧河县城段梯级蓄水项目

建设翻板闸10座,包括闸底板、消力池、防渗墙、铺盖、排水设施和闸门及工作桥,每座长60米,宽20米,高1.6米,间距200米,总长2000米,八道水面首尾相连形成总水面 9.6万平方米的湖泊景观,可一次性拦蓄地表水7.8万立方米。工程总投资3000万元,按农村段省、市7∶3投资比例,市财政投资900万元。项目2008年启动。由娄烦县政府牵头组织。

(3)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

包括太原市丈子头城市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工程和清徐县、古交市、娄烦县生活垃圾处理工程。丈子头转运站工程总投资4512万元,建设规模1000吨/日;清徐县垃圾处理工程总投资2200万元,建设规模200吨/日;古交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总投资4500万元,建设规模260吨/日;娄烦县生活垃圾处理工程总投资1400万元,建设规模100吨/日。

(4)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工程

清徐县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建设规模3万立方米/日,工程总投资5310万元,由清徐县政府牵头组织。尖草坪区污水处理工程,一期建设规模为1.0万立方米∕日,总投资2960万元,由尖草坪区政府牵头组织;娄烦县雨水污水管网建设工程,总投资2365万元,由娄烦县政府牵头组织,2008年启动,工期三年;古交中心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建设规模2万立方米/日,总投资8665万元,由古交市政府牵头组织。2008年启动,工期两年;新建阳曲县污水厂,建设规模2万立方米/日,总投资8000万元,由阳曲县政府牵头组织。2009年启动,工期两年。

3.整治措施

(1)关闭太原汾河流域上游煤矿。近期,对禁采区域矿井实行关停。由市煤炭局等相关县(市、区)政府并组织实施。

(2)采煤业从太原主城区全部退出。

(3)污染企业关停搬迁。继续实行环境污染末位淘汰制度,彻底取缔太原汾河流域3公里范围内污染水体的污染企业和污染项目,取缔破坏汾河生态环境及水质的资源开发活动,依法关闭汾河沿岸违法排污口,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污染严重、工艺落后的企业及工艺设备实施关停淘汰;对位于城市规划区、居民集中区的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实施易地搬迁升级改造;对虽经合法审批但影响汾河水质的企业,实施关停搬迁;对2008年内未完成治理任务的流域内未达标重点工业企业实施关闭停产。

(4)加大地下水超采区关井限采力度。按照优先保证生活用水、统筹兼顾生产和生态用水原则,严格控制在严重超采区、城市公共供水管网覆盖区开采地下水,制定汾河流域地下水超采区控制和治理目标规划及关井压采措施,加强对地下水资源的有效保护,遏制地下水超采和水质恶化。在关闭自备水源井的同时,发挥引黄工程现有能力,通过对流域内各种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为重点超采区关井压采提供可用水量。

(二)中期建设项目和治理措施

1.水土保持调蓄淤地坝工程

通过建设水土保持调蓄淤地坝,合理配置大中小坝,形成坝系。汛期拦蓄干流两侧泥沙进入汾河河槽,枯水季节放水入流河道,丰蓄枯放,蓄浊排清,增加干流水量,减缓河道淤积,提高干流水质。在干流两侧建设水土保持调蓄淤地坝,增加坝地。

2.水土保持小型水利工程

建设小型节水、引水、提水工程,提高地表水资源利用率,为两岸坡面水保生态林、经济林、滩地耕作提供水源,提高生态林成活率和经济林果品产量、滩地产出率。

3.汾河支流生态植被与经济林建设工程

重点围绕汾河主要一级支流绿化,西川河、南川河、涧河、细米河、天池河、屯兰河、狮子河、干河、潇河、风峪河、白石河等主要支流源头及两侧营造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护林8万亩,太原汾河流域主要一级支流两岸各50米植护岸林带100公里(折合造林面积1.45万亩)、经济林1.8万亩,林网(带)0.2万亩,封山育林0.6万亩,工程总投资6977万元。

4.汾河流域湿地保护工程

主要为汾河公园湿地保护建设工程,投资1400万元。

5.汾河流域草地治理与退牧工程

建设围栏封育项目、退耕还草项目、鼠害防治项目、虫害防治项目,配套基本草场、舍饲圈养等设施。

6.城镇生活污水深度处理及再生利用工程

进一步完善污水管网收集系统并达标稳定运行,生活污水全部得到处理并补充汾河生态水量;提高污水处理和污泥再生利用工艺技术水平。

7.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

实施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工程、餐厨垃圾集中处理工程、粪便处理工程、城市生活垃圾二级转运站工程、医疗废物备用焚烧炉建设工程、汾河水库周围垃圾处理工程等,彻底消除生活垃圾“围城”现象,全面实现流域内生活垃圾处置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

8.工业企业污水深度处理及回用工程

对已达标排放的重点企业进行污废水深度处理,部分企业治理达标后直接回用,实现零排放。

9.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 对太原汾河流域限采区矿山进行地质灾害治理、土地复垦及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等。

(三)远期建设项目和治理措施

进一步完善我市污水和垃圾处理及再生利用相关政策法规,建立水质监测和环保设施维护应急机制,全面恢复重建汾河流域生态环境,重点搞好太原汾河流域林地管护和植被建设,巩固植被修复成果,封禁保护林地20万亩,营造水土保持林20万亩,建设湿地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湿地、湿地公园2处,加强草地建设与保护,使汾河流域植被环境基本得到恢复。加大汾河流域现代农业和林业产业开发力度,加快产业化经营步伐,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观光农业、绿色产业和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全面增强汾河流域综合实力,促进全市生态友好型城市建设。

五、保障措施

(一)加快制定汾河流域生态功能区规划和扶持政策

在《山西省生态功能区划》的基础上,根据太原汾河流域水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生态植被状况等,进一步细化我市汾河流域生态功能分区及产业结构布局,推进矿区生态修复,实现煤炭开采绿色节水转型;对化工、电力、冶金、煤焦、造纸等领域落后生产工艺和设施实行升级改造,遏制其对流域水环境污染。在《山西省节水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太原汾河流域全社会节水规划,制定节水政策,鼓励发展现代农业、绿色产业、节水型工业项目,减少水资源浪费,提高水使用效益;采取政府贴息补助等方式,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城镇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领域;加快林权制度改革,鼓励社会资金参与植树造林和荒山荒坡绿化工程建设。汾河流域各县(市、区)要制定完善相应区域规划及政策措施。

(二)科学划定水资源禁采限采区域

根据太原汾河流域内矿山企业对汾河的影响程度,对可能直接破坏汾河河床、导致地表水直接漏失的区域实行禁采限采措施。禁采区为汾河上游段(兰村以上至娄烦)干流两侧岸边以外500米范围内,兰村泉、晋祠泉带;限采区为汾河中上游干流左右两侧岸边以外1500米、一级支流岸边左右1000米范围内和兰村泉、晋祠泉重点保护区。市水务局、环保局、林业局、规划局、煤炭局、国土资源局等要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禁采限采范围,严格保护措施,加大执法力度,规范矿山开采行为。

(三)加强汾河干流水功能区管理

按照水功能区对水质的要求和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进一步核实汾河干流不同功能河段水域纳污能力和限制排污总量,加强汾河流域排污口整治,建立水功能区监测站网,增设相应水质监测断面,强化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完善水资源保护制度,实现有效保护、合理利用。

(四)制定完善汾河流域治理修复相关政策措施

进一步调整完善汾河流域相关县(市、区)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扶持政策,对禁采区、限采区关停企业和当地政府给予一定补偿,确保地方利益不受损害。补偿资金统筹用于地方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并建立完善水价格体系,有效调整供水结构,实现水资源的节约利用;提高污水处理收费标准,2008年底前,汾河流域县级以上城镇全部开征污水处理费;建立市场激励机制,严格控制汾河流域污染排放总量,逐步实现排污权由无偿取得转变为有偿使用;强化管理,严厉制裁汾河河道违规采砂行为。

(五)加强组织领导和监督管理

市政府成立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作领导组,张兵生市长任组长,荣彤副市长任副组长,市发改委、经委、财政局、国土资源局、水务局、林业局、农业局、煤炭工业局、环保局、规划局、建管委、物价局、扶贫办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组成员;领导组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负责项目资金综合平衡和领导组日常工作。市政府与市有关部门及县(市、区)政府签订汾河流域生态治理修复与保护近期目标责任书,并实行严格的考核问责制度。各县(市、区)政府要逐级明确职责分工,确保工作落实。各项目牵头单位要认真组织实施,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合同制等制度。领导组各成员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组织好项目监督检查,审计、监察、发改部门要加强对项目的审计、监督和稽察。

(附注:太原市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近期工作项目表和项目补充表另发)

第二篇:2010环境修复领域十大事件盘点

我们即将告别2010年。在年末,让我们一起回顾中国环境修复走过的这不平凡的一年。“十二五”规划将土壤修复列为重点发展的环保产业之一,场地环境保护标准正在征求意见中,各地方政府土壤污染防治意识增强,土壤修复工程类公司数量飞速增长,但企业搬迁后遗留的污染场地开发再利用问题突出……

梳理2010年中国环境修复领域的各种事件,无不展示出中国环境修复行业在这一年中发展的印迹。这些事件,未必能拼出修复行业这一年的发展全貌,但可以从中窥见一斑。

1、“十二五”规划中 土壤修复在环保产业重点发展之列

在即将问世的“十二五”规划中,节能环保已被列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其中,土壤修复也在环保产业的重点发展之列,国家将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

“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在环保产业方面,一是发展先进环保技术和装备,包括污水、垃圾处理,脱硫脱硝,高浓度有机废水治理,土壤修复,监测设备等;二是发展环保产品;三是发展环保服务,建立以资金融通和投入、工程设计和建设、设施运营和维护、技术咨询和人才培训等为主要内容的环保产业服务体系,加大污染治理设施特许经营实施力度。

点评:土壤修复首次在国家战略级规划中“正名”,并将作为环保产业的分支独立发展,我国土壤污染修复产业的兴起指日可待。

2、环保部审议通过《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

9月3日,环境保护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0~2020年)(送审稿)》和部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核意见等。

我国土地污染状况十分严重。有些场地受有机物污染以非水相液体(NAPL)的形式在地下土层中聚集,成为新的污染源,迁移至含水层和地下水并扩散,导致更大范围的污染。据有关部门对118个城市2~7年的连续监测资料,约有64%的城市地下水遭受了严重污染,33%的城市地下水受到轻度污染。由于地下水污染难以被清理,尤其是重金属难以降解,深层的地下水一旦被污染,治理起来甚至需要上千年时间。

点评:加强对地下水污染的治理和相应技术的开发已成为迫切的需要。在修复污染土壤的同时,决不能忽视地下水污染的治理。土壤和地下水同步进行修复的局面必将成为未来行业趋势。国家将关注点从“可嗅、可见”延伸至“不可嗅与不可见”环节,未来对环境的治理和监管也将会逐步落到实处。

3、《污染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公开征求意见

2010年1月8日-9日,在北京召开了“场地土壤环保标准制订工作会议”,针对《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内容进行讨论,调整了场地环境保护系列标准的内容衔接,编制组根据会议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后形成导则的征求意见稿。此导则将在对国内外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应用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制定相应的技术要求,进而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技术导则,为场地全过程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此外,场地环境监测将以土壤监测为主,兼顾地下水、地表水、场地残余废弃污染物及治理修复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的监测。

点评:与《污染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同时开展编制工作的系列标准还有《场地环境调查技术规范》、《场地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四个标准构成了场地环境保护标准体系的总体框架。

4、北京拟对居住等用地土壤污染物限量

北京市环保部门正在制定《场地环境风险评估筛选值》地方标准,将首次对居住等用地的土壤污染物进行限量。

今后,北京市根据不同的土地开发用途,将土地利用类型分为三类:即公园、居住、工业/商业,并对每种土地类型的土壤污染物含量进行明确限定。在确定了开发土地利用类型的情况下,只有当土壤污染物监测值低于筛选值时,该场地才不需风险评估即可直接用于该土地利用类型的再开发利用。而一旦监测值超过筛选值时,就必须进行风险评估,来确定污染场地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负面影响究竟有多大。

另外, 11月,北京市地方标准《污染场地修复验收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已完成。现由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开征求意见。 该标准规定了污染场地修复验收的工作程序和技术要求,同时适用于污染场地范围内的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修复效果的评价。

点评:目前北京市制定的统一标准,未来将适用于土壤污染风险评估。土地用途变更需经过风险评估,有问题的必须经过修复处理才能开建。而修复效果的评价也将有规范可依照。

5、地方政府土壤污染防治意识增强

地方层面,某些发展较快、经济实力较强的城市,也已经开展了一些探索,根据环境管理和土壤污染防治的需要,分别制定出台了相关的配套措施。

今年,天津市滨海新区南港工业区发布《关于加强南港工业区土壤,地下水及恶臭气体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所有落户天津南港的投资企业均需签署《环保承诺书》,企业建设

与投产中,若发生环境污染事件,在事故处理结束后应对使用场地的土壤、地下水进行监测。若已造成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将对其进行治理和修复,确保土壤及地下水相关指标达到事故前或建厂前水平。

7月13日,《四川省城乡规划条例(代拟稿)》立法听证会召开。条例拟规定,工业企业搬迁后,其原址土地在招拍卖之前,要进行土壤污染风险评估和修复治理工作,合格之后才能开发利用。“原已可能产生地下水污染、废弃物污染的工矿企业搬迁后规划作为划拨、出让地块的,应当先行治理污染,作为划拨或出让条件之一,并依法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申报。”

点评:中央和地方的同步行动充分表明,我国污染场地环境管理工作已提上日程,污染土壤修复治理正在铺开。

6、荆州申报10个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与修复试点储备项目 总投资超5亿

国家环保部门2005年即正式提出在典型地区启动污染土壤修复与综合治理试点示范。 8月,湖北省荆州市2010年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与修复试点储备项目上报省环保厅,申报的10个项目投资总额高达5.404亿元。

荆州市环保部门通过整理汇总和讨论研究上报的试点项目,最终确定《荆州市中心城区污水农灌区重金属污染现状调查及土壤生态修复试点项目》等10个项目作为荆州市2010年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与修复试点储备项目。该批项目还涉及到湿地、绿色蔬菜基地、企业老厂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区域等重金属污染严重地区。

点评:污染土地修复与再开发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通过试点与示范项目的开展,切实积累起一些污染土地修复的经验与教训。

7、企业搬迁遗留污染场地的开发再利用问题突出

由于企业搬迁后遗留的污染场地并没有纳入相应管理程序或经简单处置就进行土地用途变更,存在着极大的环境安全隐患。

10月,南京媒体曝光一个叫“乐居雅”的楼盘,建在原南京化纤厂旧址上,该地块未经任何土壤修复即被开发为居民住宅。土壤中所含有的有害物质以有毒物质四氯化碳为主,该物质对人体的神经系统有严重的危害。

11月,武汉黄埔人家?长江明珠经济适用房小区,其旧址是武汉长江化工厂。环评报告显示,该地块存在金属锑污染和局部有机物污染。房地产开发公司采用覆盖隔离土壤修复方法,只是对污染土壤做了阻隔,并没有从根本上对污染土壤进行治理,存在二次污染的风险。

12月,媒体曝光,南京新开发的小区——金浦名城世家所处的正是原南京钛白化工厂的工业用地,该厂在搬迁前是南京的重污染企业。该地块土壤存在重金属铅、锌、铬污染。开发商只是在开发前简单挖走了部分污染土壤,并未进行任何土壤修复工作。

点评:城市污染土地中,工业企业搬迁后遗留场地是最主要的类型之一。由于污染企业的搬迁,场地性质的变更越来越频繁。因此,对污染场地的修复是土地开发利用不可回避的原则问题。为了避免在开发利用后的工业场地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带来危害,需要对污染场地进行必要的修复,这已成为现代房产交易(租赁、转让等)过程的重要环节。

8、土壤修复产业链逐渐形成

今年,由于污染场地的咨询业务量激增,并呈现和工程的逐步分离的趋势。产业链上下游在市场需求的带动下自发和被动形成架构雏形。

7月,北京国环清华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成立“环境场地评价与修复事业部”,由过去传统的环保行业拓展业务,开始从事场地调查、风险评估、环境尽职调查、修复方案咨询等业务。

同时,一批国外土壤修复咨询机构,如荷兰DHV集团、澳实集团等纷纷进入国内,带动了国内修复产业的意识、技术和市场的发展。

点评:随着场地调查和风险评估工作的推进,政府、企业和社会资本的投资热情一步步高涨;主流和潜在技术配套的修复设备、药剂生产和销售商活跃程度加剧,良性且理性的产业链形成令人期待。场地修复市场的快速发展势必带动上下游产业形成庞大的“土壤修复产业链”。

9、土壤修复工程类企业数量飞速增长

8月,法国苏伊士环境集团升达废料处理公司与湖南凯天环保合资成立公司,将在重金属治理、土壤修复处理等方面合作。

9月,由苏州高新集团与日本同和环保再生事业有限公司合资成立苏州同和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将正式着手对江苏苏化厂旧址地块进行土壤分析和净化治理。

11月,韩国SK集团与青岛新天地集团签约,双方将投资6000余万元,启动青岛市污染场地修复项目。

其他在北京、上海、南京等经济相对发达且污染场地较多的区域,围绕产业链的土壤修复类企业正不断诞生,市场的客观需求催生了企业的创业冲动,未来行业的格局在这一趋势下必将重塑。

点评:企业是行业发展的排头兵和风向标,也是推动行业发展最活跃的因素,修复类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修复相关企业的数量激增,既是行业预期的结果、也是先知先觉者的先发动作,而由此引发的行业管理、规范操作和理性竞争是有必要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10、大规模行业会议的召开

5月,第二届中国环境修复发展战略论坛在上海召开。会议围绕“土壤修复市场现状与发展机遇”进行了深入探讨。该论坛已经成为一个为政府、企业、学术界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

11月,第一届“污染场地修复:政策、技术与融资机制国际研讨会” 在南京召开,分别就污染场地管理与修复的法律法规、棕地开发机制、污染场地检测与风险评估、污染场地生物修复技术、污染场地物理化学修复技术与修复产业发展等几个专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11月,由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主办的“环境风险与损害鉴定评估”论坛在京召开。会议围绕“环境损害鉴定与评估”、“环境风险评估与管理”、“环境污染修复技术与管理”、“环境损害评估与赔偿的法规与政策”四个主题展开研讨。

点评:通过这些行业会议可以让更多的同仁联合起来,积极沟通交流,共同进步,为推动我国环境修复行业的快速发展而努力。

有句诗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环境修复产业的未来是中国环保行业的汪洋大海,有美景,更有挑战,那就让我们面朝这片大海,合作发展,迎接环境修复产业的春暖花开。

第三篇:严格地下水管理 修复地下水环境

保障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为了强化地下水保护,确保企业、居民用水安全,依据河北省水利厅下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南水北调受水区自备井关停工作的通知》(冀水资【2015】58号)文件精神,各个县(市)制定了至2017年底,分期分批全部关停供水主管网覆

盖范围内的自备井的方案。

6.2.2.1地下水开采井封填工程

优先实施南水北调受水区地下水压采方案,南水北调通水后,对城区范围内公共供水水源井及企事业单位自备井,要停止地下水开采,在考虑地下水保护、应急与战略备用、特殊需求等情况,本着分类指导、区别对待、妥善处理的原则,制定封填措施。确因特殊用途需要保留使用的井,要对其取水量进行慎重复核并加强监管。其中年久失修、成井条件差或因混合开采导致越流污染的井应永久填埋;成井条件好、出水量大、配套设施完好的井应封存备用,并建立封存备用井的登记、建档、管理、维护和监督制度,确保在特殊干旱或应急情况下,按照规定程序启用并发挥应急供水作用。 6.2.2.2地下水位、计量监测

(1)地下水水位监测站网

河北省地下水水位监测始于大规模打井的70年代初期,主要分布在平原和盆地区,近年来,增加了城市、水源地、漏斗区等区域的地下水监测站点。全省现有水位监测井634眼,其中浅层地下水监测

井475眼,深层地下水监测井159眼。目前地下水监测主要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①地下水监测基本采用委托方式,监测队伍薄弱,能力不足;②站网密度不满足规范要求,且城市、水源地及深层超采区监测力度不足;③现有监测井大多借用生产井,专业井网缺乏,影响资料精度;④信息采集手段原始,传输手段落后,处理效率不高,不能适应地下水位、水量双控的需要。

根据国家地下水站网规划,在河北省建设954处地下水监测站(含一处泉流量监测站),总投资888.89万元,并设置省级地下水监测中心一处,地市级信息站10处。其中954处监测站网中新建418处,改建536处;潜水监测站675处,承压水259处,混合水20处。全部采用自动监测、自动传输系统,信息接受由地市级信息站负责,并上传至省级地下水监测中心。按照河北省水资源管理系统建设规划,拟建设地下水自动监测站996处,统测站1056处(每年监测三次)。地下水自动监测站996处中新建站735处,改建站261处。站网布置与国家地下水监测站网规划站网不重复。到2020年建设2045个地下水动态水位监测站点,建立健全地下水开采量和水位动态监测网,逐步建立起覆盖全省的地下水综合管理平台,实现对地下水水位、水质、开发利用情况、超采状况等的动态监控。

(2)地下水取水计量监测

农业灌溉取水计量设施。全省现有规模以上机电井90.2万眼,其中深井11.6万眼,城市工业有一定的计量,农业灌溉水量基本无计量。农业灌溉水量,多根据灌溉面积、灌水次数、灌水定额进行估算。由于农业灌溉水量取水计量所需建设的监测点数多,信息量大,

在河北省水资源监控管理信息平台中,并未考虑农业取水量计量监控,需新建省、市、县三级农业灌溉取水计量信息管理平台。

到2017年,对年取用地下水10万m3以上1870个非农重点用水户实施在线监测,工程投资2.9亿元;对年取水5~10万m3非农重点用水户实施在线监测,投资3.8亿元。对全省90.2万眼农业灌溉机电井全部安装计量设施,优先在49个试点县在安装26.4万眼取水计量装置,灌溉机井计量设施建设初步设想采用PPP方式(计量设施每套4000元,政府出资2000元,企业出资2000元),测算总投资18.0亿元。实现对全省机电井的计量监测,对地下水资源及其采补平衡情况进行动态评估,实行区域地下水开采总量和地下水位双控制,规范地下水开采监督管理工作,形成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 6.2.2.3严格地下水管理

严格地下水开采管理,核定并公布地下水超采区,划定禁采和限采范围。建立覆盖省市县三级行政区域的地下水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实施区域地下水开采总量控制。各市要按照地下水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制定地下水开采计划,依法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地下水开采实行总量管理。

严格规范地下水取水许可审批管理,严格规范地下水取水许可审批管理,对取用地下水总量已达到或超过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审批建设项目新增地下水开采量;对地下水取用水总量接近控制指标的地区,限制审批建设项目新增地下水开采量。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或列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淘汰类的,产品不符合行业用水定额标准的,在城市公共供水管网能够满足用水需要却通过自备井取用

地下水的,以及地下水已严重超采的地区取用地下水的建设项目取水申请,审批机关不予批准。

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对未依法开展水资源论证的取用地下水建设项目,审批机关不予批准,建设单位不得擅自开工建设和投产使用,对违反规定的,一律责令停止。

加强用水定额和计划用水管理。按照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要求,重新修订并落实河北省《用水定额》,将用水定额落实到建设项目取水许可审批、用水计划下达、节水水平评价等工作环节中。制定并下达用水计划,对纳入取水许可管理的单位和其他用水大户实行计划用水管理,对超计划用水实行累进加价。

6.3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

建立引江、引黄、引卫多水源联合调度机制,统筹上下游用水需求,最大限度利用好外调水、本地水和再生水等各类水资源。按照地下水超采治理的总体目标要求,遵循“上下一体、城乡联动、建管结合、责权明确”的原则,积极推进城乡水务一体化改革。 6.3.1建立多水源联合调度机制

加快推进引江、引黄、引卫等地下水压采替代水源工程建设,对地表水与地下水、本地水与调入水、常规水与非常规水实行统一调度,统一管理。建立正常年份的调度预案,根据外调水与当地水来水预报及供水目标的用水需求,制定不同水平年各用水户引黄与引卫、当地地表水、微咸水、再生水的供水年、月调度计划,同时适时进行修订,实现科学调度、精细调度。及时掌握湖库、坑塘、河渠等各种调度工程的供水能力、运行与管理状况,考虑时间、空间、水质等因素,制定效益最大、时间最短、成本最小的调度方案。同时,制定特殊干旱

年份的应急调度预案,当试点区遭遇严重干旱年份,供水优先顺序可以适当调整,在增大外调水的基础上,启用配置留用的余量水源。考虑适量启用关停的灌溉机井,增加咸水开采量和再生水回用灌溉量,使得灌溉用水保证率和粮食安全得到保障。 6.3.2建立水资源综合配置机制

在完善工程措施的基础上,强化管理配置,将现状单一依靠行政配置转变为行政配置、市场配置与自主配置相结合的综合配置。宏观上由政府利用行政命令对用水秩序、供水秩序、供水价格等进行强制性管制,掌控调配方向;微观上利用市场配置手段引导用水户用水取向,实现水资源优化及统一配置。同时,注重用水户的参与作用,在行政配置和市场配置的框架内,充分考虑用水户从水质到水量的用水意愿,增加用水户对配置结果的认可程度,保证配置指标确实能落实到位。最终实现试点区“用足地表水,限采地下水,用好再生水,控制高耗水”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目标。 6.3.3推进城乡水务一体化改革

按照地下水超采治理的总体目标要求,遵循“上下一体、城乡联动、建管结合、责权明确”的原则,借鉴北京、上海、四川等地以及省内石家庄、承德和衡水经验,积极推进城乡水务一体化改革,2015年以前各试点县要完成改革任务,建立机构设置合理、职能事权清晰、运转协调高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全社会节约用水、合理用水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

6.4创新运行管护机制

为实现节水压采治理目标,试点区新建小型水利工程坚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的原则,按照“产权明晰、权责落实、经费保障、

管用得当、持续发展”的要求,工程建设与管理体制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验收。工程交付使用时,项目建设管理机构及时办理产权移交手续,落实管护主体、管理制度、管护经费,确保工程建得成、用得起、管得好、长受益。

6.4.1改革项目实施方式

探索“建管一体化”模式。改革立项要求,完善相关制度,鼓励种植大户、联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组织和村集体组织自主申报项目,允许其充当“项目法人”。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对一定标准以下的农田水利项目,交给农民、农民合作组织和村集体组织“自选、自建、自管、自用”,逐步实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一体化。推行项目建设管理公开公示制度,及时公示项目招标、施工进度、经费支出、监督电话等情况,接受项目区群众监督。推行农民质量监督员制度。进一步建立完善相关制度规定,积极探索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建设模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支持民间资本建设和管理农田水利工程,建立与多元化项目建设主体相适应的项目管理方式,重点在政策引导、项目规划、技术指导、信息发布、评审验收、监督管理等方面下工夫,避免在项目建设管理中“大包大揽”。

6.4.2明晰和移交工程产权

明晰已建农田水利设施的产权和自产收益归属权。研究探索将财政投资形成的农田水利设施资产为集体股权,或者量化为受益农户股份的有效方法。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明确将财政资金支持建设的农田水利设施产权移交给产权主体的程序等相关要求。探索产权所有人以农田水利设施作为抵押,取得金融贷款支持的有效途径。在建立和完善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和投资回报机制的基础上,研究金融机构加

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管理信贷投入的办法。在产权主体真正到位的基础上,采取多种形式,搞活动经营权,提高管护效率。

一是产权确权和移交。明晰已建农田水利设施的产权和资产收益归属权。研究探索将财政投资形成的农田水利设施资产转为集体股权,或者量化为受益农户股份的有效方法。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明确将财政资金支持建设的农田水利设施产权移交给产权主体的相关要求,完善产权转移管理的有关程序、办法。二是搞活经营权。在产权主体真正到位的基础上,采取多种形式,搞活经营权,提高管护效率。

6.4.3创新运行管护模式

建立“工程产权所有者筹集为主,政府绩效考核进行奖补为辅”落实工程管护经费的长效机制;探索财政资金购买公共服务的做法,在确保工程安全、公益属性和生态保护的前提下,鼓励企业、社会组织、个人竞争参与公益性水利工程的管护;建立政府绩效考核为基本依据的奖惩办法;坚持节约优先方针,设定有限目标,适当提高农业用水价格,研究通过精准补贴等办法,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鼓励和扶持农民用水户协会等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充分发挥其在运行维护、水费计收等方面的作用。

在开展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的同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同步推进组织发动机制、资金投入机制、项目管理机制等体制机制创新。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更多运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带动等方式,引导和鼓励农民投工、投劳、投资,把“要我干”变成“我要干”,有效调动基层政府和农民群众

两方面的积极性。努力拓宽农田水利建设管护资金渠道,创新农田水利资金统筹使用办法,盘活沉淀资金,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

国有和集体所有的小型水利工程,在确保工程安全、公益属性和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可以采取委托管理、承包管理等多种方式,明确管护主体和责任,积极推广财政资金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鼓励企业、社会组织、个人竞争参与公益性、准公益性工程的运行维护,推进工程管护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鼓励和支持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对受益范围内的小型水利工程自主管理,对管护效果好的给予专项资金奖励。引导农民、农民合作组织和村集体组织管好用好农田水利工程设施,鼓励试点县探索农田水利设施良性运行管护机制。一是建立“工程产权所有者筹集为主,政府绩效考核进行奖补为辅”落实工程管护经费的长效机制。二是探索财政资金购买公共服务的做法,制定工程运行管护经费精准补贴办法,在确保工程安全、公益属性和生态保护的前提下,鼓励企业、社会组织、个人竞争参与公益性水利工程的管护。三是建立政府绩效考核为基本依据的奖惩办法。

探索建立合同节水管理模式。借鉴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模式,鼓励高耗水企业与节水服务公司鉴定合同,节水服务公司向企业提供节水工程建设和管理服务,分项节水效益。与农业节水企业建立“设计+产品+工程+服务”的全方位一体化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模式,采取先管后建,选择后期维修服务有保障的节水企业参与节水灌溉工程建设,通过鉴定合同,实行维修、更换和节水服务的物业化管理。政府建立市场引导机制,鼓励发展专业化节水服务公司,提供财政补贴和政策支持。

6.5构建基层水利服务体系

按照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提出的“建立健全职能明确、布局合理、队伍精干、服务到位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要求,大力推动基层水利管理体制改革,结合农村水利工作实际,努力构建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灌溉排水公司和农村供水设施设备维修等专业化组织“三位一体”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

6.5.1加强乡镇水利站建设

按照水利部、中央编办、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水农〔2012〕254号)要求,2013年我省已出台了《关于加强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冀水农〔2013〕2号),对全省基层水利服务机构的性质职能、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经费来源、人事管理和工作条件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在机构设置方面,整合水利服务机构编制,按照“县办县管”原则,主要推行跨乡镇设置区域站模式;在性质职能方面,明确了承担的公益性职能,并对基层水利工作职能进行了全面整合;在人员编制方面,要求每站核定人员编制3-8名,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不低于80%;在经费来源方面,强调人员经费和公益性业务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截至2013年底,全省有基层乡镇水利站建设任务的163个县(市、区)基本完成建设任务,共建成乡镇水利站921个,落实人员3961名。全省乡镇水利站均为县水利局派出机构,属于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人员经费和公益性业务经费需全部纳入县级财政预算,省级需设立省级专项资金用于水利站能力建设,加强基层水利技术人员培训,努力提高农村水利员队伍整体素质,提高服务水平。

在基层水利站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灌溉排水公司和农村供水设施设备维修等专业化服务组织,提高基层水利服务保障能力,使之切实担负起项目建设中收集基础资料、调查民意,协调乡村配合施工、监督工程建设,组织对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人员培训,指导产权所有者制定管护制度、落实管护责任等任务,切实履行水资源管理与保护、防汛抗旱、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水利科技推广、水事纠纷调解、水法规宣传等职责。

6.5.2扶持发展农民用水合作组织

各级人民政府要结合土地流转和现代农业发展新形势,积极引导、扶持和发展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探索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向农村经济组织、专业化合作社等多元方向发展,发挥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在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中的作用,新建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地表水灌区以渠系为单元组建,受益村可组建分会或用水组;地下水灌区以行政村或自然村为单元组建,以“一方地”或单井控制范围组建用水组。

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主要职责是制定用水合作组织章程、财务管理、工程运行维护、用水管理等制度,组织用水户建设、改造和维护其管理的灌排工程,协调农户之间、农户与水管单位之间的用水关系,与水管单位签订供水合同并负责收缴水费等。

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在价格主管部门制定的供水价格基础上,按照略有盈余的原则核算终端水价,并及时将用水量、水价及水费收支情况向用水户公开,接受用水户及社会的监督。收取的水费除上交供水部门外,剩余费用用于田间工程的维修与养护以及维持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6.5.3大力发展水利专业服务队伍

各地政府积极整合县域内现有的防汛抗旱、灌溉排水、农村供水、水土保持等专业化服务组织,构建完善的基层水利专业化服务体系。按照“队伍专业、设备齐全、技术过硬、服务优质”原则,通过建设灌溉排水公司、抗旱服务队、灌排设施设备维修队、应急抢险队等,为节水灌溉设施使用管理、设备维修、应急抗旱等提供专业化服务。

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要通过培育典型、宣传典型,引导农民群众逐步接受水利专业化服务。同时,加强对水利专业化服务队伍的技能培训,以满足不同服务主体和服务对象需求。试行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由专业化服务队伍承担公益性工程的维修养护。培育和规范维修养护市场,推行水利工程物业化管理,促进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向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发展。

6.6完善法规政策

6.6.1严格执行地下水管理条例

《河北省地下水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经河北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将于2015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条例》重点规范了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确立了地下水水量水位双控制制度,对地下水取用水总量或者地下水水位接近控制指标的行政区域,限制审批建设项目新增取用地下水;对地下水取用水总量或者地下水水位已经达到或者超过控制指标的行政区域,暂停审批建设项目新增取用地下水。二是进一步完善规划水资源论证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应当充分考虑当地水资源条件,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和工业园区规划以及重大建设项目布局,应

当组织开展规划水资源论证,听取有关部门和专家的意见。三是开采矿泉水、地热水和建设地下水源热泵系统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进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并凭取水许可证向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办理采矿许可证。四是规范凿井施工单位管理。经批准取用地下水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委托具有相应专业技术能力的凿井施工单位按照取水申请批准文件确定的井位、取水层位开凿取水井,对凿井施工单位承揽未取得取水申请批准文件的取水井工程的,将进行处罚。五是强化政府对饮用水水源地的管理职责,设区的市、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编制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划定,并在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边界设立明确的地理界标和明显的警示标志。强化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应急管理,完善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备用水源。严格执行《条例》是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的法律保障。

6.6.2完善地下水压采相关法规政策

研究制定《河北省南水北调工程供水管理规定》和引黄工程供水管理办法,鼓励受水区用足用好外来水,促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建立有序、规范、便捷、高效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在确保不损害农民权益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土地流转,为发展高效节水和水肥一体化提供基础条件。积极探索深层水超采区调整耕地用途的办法,有序实现耕地休养生息,提出退耕还林、退耕还湿、休耕的生态补偿政策。同时,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强化综合执法,提高执法能力和服务水平,对偷采、滥采、无序开采地下水的行为,加大执法和处罚力度。

国家应制定引江水兼顾生态和农业的水量调度、优惠水价等相关政策。建立南水北调中线受水区农业和生态补水的长效机制,在汉江丰水年时,利用中线总干渠的加大流量将汉江或丹江口水库弃水用于农业和生态补水,其补水量参照引黄农业供水水价确定。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初期,在城市供水量有富余情况下,直接利用外调水进行地下水入渗和向农业应急供水,该部分水量应按照公益性原则确定优惠水价。

第四篇: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落实生态环境损害修复责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速的同时,也引发了日益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排污者造成的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损失得不到赔偿,公众的环境权益和生态系统得不到保护。

制定颁布《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是追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保护生态环境资源和推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举措。

《方案》的出台背景与基础

一是现行环境损害赔偿“重人身财产,轻生态环境”。环境损害赔偿法律体系由民法、侵权责任法、环境保护基本法与单行法等法律构成,总体来看,主要侧重规制环境污染导致的人身、财产损害赔偿。除海洋环境保护相关法律对海洋生态环境损害有赔偿规定外,目前法律体系中对生态环境损害的救济规定不完善。环境资源具有经济、生态及由生态衍生的精神属性,其中生态和精神属性是环境资源满足人类享受在良好环境中生活和审美情趣的基础,环境资源遭到污染或破坏,其使用价值与生态价值应该予以赔偿,环境公益保护与生态环境责任追究制度缺失的问题急需得到解决。

二是民事法律应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不足。我国宪法赋予了国家和集体对自然资源的所有权,作为国家(或集体)对其所有的自然资源的损害求偿权的依据。但是,归属国家和集体所有的自然资源仅限于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部分环境资源,难以涵盖所有的生态环境类型。同时,所有权理论重在保护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难以对自然资源的生态价值进行保护。而且,民法上的“物”是可支配、排他、有体之物,生态环境公共性、整体性的特点决定了其难以真正被民法之“物”涵盖。

三是环境法律中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不健全。为应对我国生态环境损害救济不力,严重制约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提出了要求。2014年修订的《环境保护法》确定了损害担责原则,并明确符合条件的环保组织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主体,客观上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的追究提供了依据。但此法仍规定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损害应承担侵权责任,并未将生态环境损害包含在内。虽然最高人民法院相继出台了关于环境公益诉讼和环境民事侵权纠纷的司法解释,对生态环境损害的赔偿予以认可,但司法解释主要通过诉讼中的法律适用调整个案中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问题,并非国家法律层面对这一问题的系统规定。

《方案》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方案》主要规定了适用范围、试点原则、损害赔偿范围、赔偿权利人和赔偿义务人、赔偿程序、赔偿责任承担方式,以及相应的技术、资金管理等问题。《方案》是国家层面首次以制度化的方式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进行的较系统和完善的规定,并且具有诸多亮点与特色。具体来说:

第一,规定了赔偿范围,体现生态环境利益损失。

明确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范围是构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基点。《方案》仅适用于生态环境本身损害的赔偿,污染导致的人身、财产损害的赔偿直接适用民事法律,不在《方案》适用范围之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范围包括必要合理的污染清除费用、环境修复费用、环境修复期间服务功能的损失以及生态环境功能的永久性损害4个主要方面。调查评估费用和有关公共服务费也应由赔偿义务人承担。

生态环境损害具有特殊性,其补救主要是通过采取生态环境损害清理与修复措施将生态环境恢复到损害发生之前。因此,生态环境的恢复是损害补救的核心目的,赔偿只是保障恢复的手段。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范围也主要取决于相应的清理与修复措施的费用。

第二,规定了赔偿义务人,明确免责情形。

《方案》限于追究违法违规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单位和个人,党委和政府有关负责人因决策失误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不适用本《方案》。此外,《方案》主要适用于有明确责任主体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追究。对于历史遗留的生态环境损害问题,各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探索,不做硬性要求。因此,《方案》规定违法排污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是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主要责任主体。

除一般责任主体外,《方案》规定了试点地方可以根据需要扩大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义务人范围。这是因为,在实际的案例中,未尽到注意义务的管理人和实际占有人、违反诚实信用原则滥用公司法人资格的股东、明知环境违法仍向责任者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等,都有可能是对生态环境损害结果有“责任”的主体。但是,如果不加考量地适用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中,可能导致单纯管理行为或投资行为也被追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引发有失公平的后果。因此,试点地方可以探索这些主体承担责任的归责原则、构成要件、抗辩事由等,进而提出相关立法建议。

第三,规定了赔偿权利人,授予试点地方省级人民政府损害索赔权。

针对目前生态环境损害主要由环保组织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进行救济,政府救济生态环境损害权责缺失的现状,《方案》根据《环境保护法》关于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环境质量负责的规定,明确赋予地方人民政府保护公共环境利益的职责,在生态环境损害发生后通过与责任者进行磋商,及时开展生态环境损害修复工作,并在磋商不成的情况下及时提起诉讼。在具体实践中,试点地方省级人民政府可以根据环境事件的具体情况,决定由相关部门或机构负责启动磋商或诉讼等赔偿的具体工作。

这种规定的理论基础在于,生态环境为全民所有,政府代表全民对其进行管理与保护。因此,当生态环境受到侵害时,政府有义务为保护公共环境利益不受损害进行索赔。从公共环境利益保护的角度强化了政府及其部门的履责意识。

第四,规定了赔偿的磋商程序,创设救济损害的新途径。

《方案》在现有的环境民事诉讼之外,创设了“磋商”这种生态环境损害救济的新途径。根据《方案》,赔偿权利人在知悉生态环境损害发生后,应当通过调查、评估等方式确定生态环境损害已经发生且达到需要赔偿的程度,同时,确认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义务人。在具有明确赔偿义务人的情况下,启动与赔偿义务人的磋商程序。磋商的主要内容包括调查评估内容以及修复启动时间期限的确定。赔偿责任的承担方式优先采用修复方式,在修复不能的情况下适用金钱赔偿责任。磋商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应当向社会公开,邀请专家和公众参与。

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诉讼程序之前设计前置的磋商程序,有利于通过责任者、公众与政府的平等对话,实现公共环境利益保护的平等参与。磋商虽有政府参与,但并非行政法律关系而是民事性质的关系,因为在磋商的法律关系中,赔偿权利人不再是命令式治理生态环境损害,而是作为生态环境的代表者参与生态环境损害修复方案的确定。这种方式有利于平衡各方利益,也是欧美发达国家针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问题普遍采用的做法。

第五,规定了赔偿诉讼程序,拓展已有的损害救济途径。

《方案》赋予赔偿权利人直接或在磋商不成情况下提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权利,是对现行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有益补充。提出了赔偿权利人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提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以及鼓励环保组织提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要求,设计了针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特点的证据保全、先予执行、执行监督及分期执行等制度。

赔偿权利人进行磋商和诉讼中应当注意与其日常行政管理的关系,罚款、责令停产停业等是政府相关部门对违法企事业单位的行政处罚方式。生态环境损害民事赔偿与行政处罚属于不同的法律关系,并行不悖。

第六,规定了试点工作配套措施,保障制度顺利推进。

《方案》明确了生态环境损害的技术和公众参与等保障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顺利开展的相关措施。

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过程中,需要以环境损害评估作为技术支撑保障生态环境损害调查、评估与修复方案制定等事实认定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保障评估活动的科学合理、客观中立,《方案》对生态环境损害评估机构能力提出了要求,并对评估活动进行规范化管理。

为有效监督生态环境损害修复与赔偿中损害调查、评估、修复方案制定,行政磋商合意过程,以及修复措施与赔偿金执行等工作的开展,《方案》强化了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的要求。

加快实施《方案》的若干建议

第一,加快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评估技术体系。

生态环境损害评估是确认生态环境损害发生及其程度、认定因果关系和可归责的责任主体、制定生态环境损害修复方案、量化生态环境损失的技术依据,评估报告是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重要证据。目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行为导致的生态环境损害评估技术方法与工作程序已在逐步完善之中,但“多因一果”和“多果一因”的生态损害情况下如何确认各因果关系链条等关键技术问题尚待深入研究。同时,针对同一评估对象而由多个政府部门发布的不同损害评估技术方法如何做出纲领性统筹、如何在个案中选择适用需要进一步明确。目前,当务之急是要分领域加快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评估技术体系。

第二,细化赔偿权利人开展的磋商和诉讼工作程序。

建议从两个方面细化磋商与诉讼工作程序。首先,需要明确赔偿权利人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程序的衔接规则,以及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与环保组织根据《民事诉讼法》和《环境保护法》提起环境公益诉讼之间的关系。建议试点地方根据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在原告、诉讼请求、诉讼标的等方面的特点,研究符合实际需要的特殊程序,并探索特殊程序与《民事诉讼法》一般程序之间的衔接规则。其次,细化生态环境损害磋商的具体工作程序,包括赔偿权利人的管辖范围与案件受理、损害调查、评估的委托、责任人的认定、修复方案的制定、磋商协议的通知、磋商的形式与内容、磋商决定及其效力等内容。

第三,强化损害赔偿过程中的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

建议在生态环境损害调查、评估、修复方案制定与修复执行等赔偿过程中,强化公众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从赔偿权利人与赔偿义务人两大主体方面明确信息公开的内容、对象、程序与方式,对涉及公共环境利益的重大事项采取强制信息公开。细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公众参与机制中公众范围的选择与确定标准,明确公众介入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时间点,优化咨询会、论证会、座谈会等参与形式,强化公众意见反馈处理。

第四,规范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管理。

此方案尚未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社会化分担方式进行设计。建议试点地方结合地方生态环境损害主要类型、资金需求量规模和潜在资金来源,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的筹措进行顶层设计,坚持污染者付费原则,积极推进企业环境损害赔偿基金与环境修复保证金制度;遵循受益者付费原则,鼓励构建市场型环境修复基金与环境应急基金制度;提倡风险共担原则,探索设立高风险行业环境责任信托基金与强制环境责任保险制度。此外,试点地方还可以在解决历史性遗留问题的资金保障机制方面、建立高环境风险企业财务担保制度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问题的最终解决提供模式。

(作者单位: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

第五篇: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下,农村该如何以生态修复

2017年10月26日

为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破解日益增长的生态环境治理难题,重现“绿色青浦,上善之城”的生机活力,2017年,**村在区、镇各级部门的指导、帮助下,于3月底前完成了村内5.5万平方米违法建筑的拆除工作,关闭和整改环保问题企业17家,并于5月完成了青浦区“无违村居”验收工作。据此,**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五违四必”工作的整治阶段告暂一段落,目前正逐步迈入下一阶段,工作重心由环境整治转向生态修复,力求以生态修复为引导,促进农村社会、经济、文化的长效发展。

一、夯实现代农业基础,恢复农耕产业面貌。

一是推进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粮田、标准化果园硬件配置水平、推进小型农田水利治理工程、恢复和提高防洪排涝标准,新建和完善输水管道、排水明沟、完成低洼为区改造,以提高农用地综合利用率,保障农业生产。二是加快198减量土地复垦。“198”地块企业减量是防止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和及时修复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自2014年以来,**村积极主动配合党委政府实施“198”地块企业减量,通过拆除复垦等土地整治,在修复平整和种植农作物的原则上进行

1 生态修复,将建设用地恢复为农地,恢复土地农用价值。下一步,**村将充分利用198地块减量“让”出的土地引进高新农产业,以生态农业为亮点,恢复农耕产业面貌。三是加紧整合农、林资源。**村拥有三块农产业项目,500亩稻米标准化生产基地、400枇杷标准化生产基地和800亩名贵树木园。目前管理得当,水田由稻米专业合作社进行种植管理、枇杷园计划收回、名贵树木园已与上海园林公司进行沟通,同意进一步开发,**村正加紧整合农、林资源,通过统一开发管理,配套相关设施设备、技术人员,夯实现代农业基础,生产出更优质的农产品。四是适量投放鱼苗净化水资源。**村区域范围内水资源丰富,拥有16条中小河道,全长8.2公里。生态整治后,**村提出“河道长”工作体系,并在试点河道五家埭河道投放适量鱼苗,由河道长进行管理,实现“以鱼治水,以鱼养水”的目标,保持河道长治久清的同时,促进和保护河道的生态平衡。

二、加强资源保护力度,推动绿色产业发展。

一方面,加快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加大农业方面污染防治力度,提倡“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在保证产量的同时,确保产地环境安全,产品安全。实施种植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区域示范工程,全村共有3个湿垃圾处理利用点,将秸秆、杂草、落叶综合利用,转化为有机肥后全量还田。

2 另一方面,加紧对野生动物的保护。严厉打击拉网抓捕鸟类、松鼠、刺猬、田鸡等野生小动物的行为。加大宣传力度、向村民倡议不参与残害动物、不干扰野生动物的自由生活,通过加强对原生态资源的保护和生态修复,为野生动物为**村生态旅游产业的开发奠定基础。

三、推进农村产业融合,促进农民收入增长。

要让村民都富起来,必须充分发挥农村的独特优势,深度挖掘农业的多种功能,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让农村成为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一是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依托**村稻米、枇杷等农产品,发展延伸产品。计划开发手工作坊,制作米糕、米粉、大麦茶、枇杷膏等产品,将农产品加工升级,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实现产品多样化,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设置手作体验馆,使参与者能够亲身体验各种农产品加工转型的过程,促进农产业有效转型,增强对农民增收的带动能力。二是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和市场建设。计划开设田间超市,为稻米、枇杷、有机蔬菜等农产品提供集中销售的渠道;利用“互联网+”发展电商,以拓宽市场,建立健全适应农村电商发展的农产品质量分级、采后处理、包装配送等标准体系,形成生产、包装、销售、配送的产业链,使产品销售能够集中化、规范化。三是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依托农村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

3 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等,使之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于原址(千步53号南)重设新石器时期(1.4万年前—4000年前)至东周时代的历史文化遗迹,重塑历史遗迹;传承崧泽文化,开发“古稻田公园”,努力成为上海市民观赏乡村风景和体验乡土田园生活的最佳选择,并结合乡村文化、旅游、休闲产业发展,保护和传承具有乡村地域特色的民风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品牌。

4

上一篇:合规工作总结范文下一篇:获奖学金感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