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烧伤科护理常规

2022-09-18

第一篇:中医烧伤科护理常规

中医骨伤科护理常规

中医骨伤科护理常规——一般护理常规

1 病室环境

1.1 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1.2 根据病证性质,室内温湿度适宜。

2 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护送患者到指定床位休息。

3 入院介绍

3.1 介绍主管医师、护士,并通知医师。

3.2 介绍病区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

3.3 介绍作息时间、相关制度。

4 生命体征测量,做好护理记录

4.1 测量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

4.2 新入院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连续3日。

4.3 若体温37.5℃以上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

4.4 若体温39℃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4.5 体温正常3日后,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4.6 危重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执行。

5 每日记录大便次数1次。

6 每周测体重1次,或遵医嘱执行。

7 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检查。

8 遵医嘱执行分级护理。

9 定时巡视病房,做好护理记录。

9.1 保持伤口敷料干燥,发现浸湿、脱落等情况及时处理或报告医师。

9.2 各种引流管保持通畅,不受压,不脱落,注意及记录引流液的量、性质及气味等,引流袋每日更换1次,遵守无菌技术原则。

9.3 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瞳孔、神志、舌脉、二便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治疗。

9.4 及时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问题,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做好护理记录。

9.5 手术患者按骨伤科手术护理常规进行。

9.6 根据病情,指导并帮助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功能锻炼,使患者及家属了解功能锻炼的意义、原则、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等。

10 遵医嘱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外治或内服药,观察用药效果及反应,并向患者做好药物相关知识的宣教。

11 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指导饮食宜忌。

12 加强情志护理,疏导不良心理,使患者配合治疗。

13 根据病情,对患者或家属进行相关健康指导,使之对疾病、治疗、护理等知识有一定了解,积极配合治疗。

14 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14.1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14.2 做好病床单位的终末消毒处理。

15 做好出院指导,并征求意见。

第二篇:中医护理常规 技术操作规程中医骨伤科护理常—— 1.一般护理常规

中医护理常规 技术操作规程中医骨伤科护理常规—— 1.一般护理常规

1.1 病室环境

1.1.1 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1.1.2 根据病证性质,室内温湿度适宜。

1.2 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护送患者到指定床位休息。

1.3 入院介绍

1.3.1 介绍主管医师、护士,并通知医师。

1.3.2 介绍病区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

1.3.3 介绍作息时间、相关制度。

1.4 生命体征测量,做好护理记录

1.4.1 测量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

1.4.2 新入院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连续3日。

1.4.3 若体温37.5℃以上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

1.4.4 若体温39℃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1.4.5 体温正常3日后,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1.4.6 危重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执行。

1.5 每日记录大便次数1次。

1.6 每周测体重1次,或遵医嘱执行。

1.7 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检查。

1.8 遵医嘱执行分级护理。

1.9 定时巡视病房,做好护理记录。

1.9.1 保持伤口敷料干燥,发现浸湿、脱落等情况及时处理或报告医师。

1.9.2 各种引流管保持通畅,不受压,不脱落,注意及记录引流液的量、性质及气味等,引流袋每日更换1次,遵守无菌技术原则。

1.9.3 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瞳孔、神志、舌脉、二便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治疗。

1.9.4 及时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问题,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做好护理记录。

1.9.5 手术患者按骨伤科手术护理常规进行。

1.9.6 根据病情,指导并帮助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功能锻炼,使患者及家属了解功能锻炼的意义、原则、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等。

1.10 遵医嘱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外治或内服药,观察用药效果及反应,并向患者做好药物相关知识的宣教。

1.11 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指导饮食宜忌。

1.12 加强情志护理,疏导不良心理,使患者配合治疗。

1.13 根据病情,对患者或家属进行相关健康指导,使之对疾病、治疗、护理等知识有一定了解,积极配合治疗。

1.14 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1.14.1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1.14.2 做好病床单位的终末消毒处理。

1.15 做好出院指导,并征求意见。

第三篇: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

1.病室环境

(1)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根据病证性质,病室内温湿度适宜。

2.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护送患者到指定床位休息。 3.入院介绍。

(1)介绍主管医师、护士,并通知医师。

(2)介绍病区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 (3)介绍作息时间及相关制度。 4.监测生命体征,做好护理记录。

(1)测量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

(2)新人院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连续3日。

(3)体温37.5℃以上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

(4)若体温39℃以上者,每4 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5)体温正常3日后,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6)危重患者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执行。

5.每日记录大便次数1次。

6.每周测体重1次,或遵医嘱执行。 7.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检查。 8.遵医嘱执行分级护理。

9.定时巡视病房,做好护理记录。

(1)保持伤口敷料干燥,发现浸湿、脱落等情况及时处理,或报告医师。 (2)保持各引流管通畅,不受压,不脱落,注意及记录引流液的量、性质及气味等,引流袋每日更换1次,遵守无菌技术原则。

(3)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瞳孔、神志、舌脉、二便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治疗。

(4)及时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问题,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做好护理记录。

(5)手术患者按骨伤科手术护理常规进行。

(6)根据病情,指导并帮助患者进行护理有效的功能锻炼,使患者及家属了解功能锻炼的意义、原则、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等。

10.遵医嘱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外治或内服药,观察用药效果及反应,并向患者做好药物相关知识的宣教。

11.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指导饮食宜忌。

12.加强情志护理,疏导不良心理,使患者配合治疗。

13.根据病情,对患者或家属进行相关健康指导,使之对疾病、治疗、护理等知识有一定了解,积极配合治疗。

14.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2)做好病床单位的终末消毒处理。

15.做好出院指导,并征求意见。

骨伤科手术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遵医嘱完善术前各项检查。

2、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做好情志护理。

3、根据病情,制定功能锻炼计划和术前指导,并教会患者。

4、术前清洁皮肤,遵医嘱行手术区备皮,做好护理记录。

5、术前晚遵医嘱禁食禁水;给予安神镇静药物,保证充足睡眠。

6、术日晨护理

(1)遵医嘱给予麻醉用药,将病历、X线片、CT片及术中用药等带入手术室。

(2)再次核对患者姓名、床号及手术名称。

7、根据手术要求备好术后用的硬板床,根据病情及手术种类,必要时备牵引器具。

二、术后护理

1、术后将患者平稳地抬上床。四肢手术,取平卧位,抬高患肢;脊柱手术,取平卧位,保持脊柱平直,按时给予轴位翻身。

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2)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时观察和记录引流液的色、质及量。发现异常时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3)定时查看敷料,观察有无渗血和分泌物,注意其色、质、量,及时更换,做好记录。

(4)评估伤口疼痛的性质、程度和持续时间,分析疼痛的因素,遵医嘱使用针刺或药物,以减轻和缓解疼痛。

3、针对不同的情绪反应,鼓励患者树立信心,战胜疾病。

4、根据患者手术的情况,指导不同的功能锻炼。

5、牵引、外固定手术患者,按牵引、外固定护理常规进行。

牵引术护理常规

一、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二、向患者说明牵引的目的、注意事项,使患者主动配合。

三、洗净患肢,局部备皮。根据病情需要,帮助患者摆好体位,分散注意力,减轻患者紧张心理,协同医师做好牵引术。

四、凡新上牵引的患者,要做好交接班,倾听患者主诉,观察患肢血液循环、肢体感觉及活动情况,发现异常,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五、保证牵引效能,注意观察以下事项,做好护理记录。

1、牵引的重锤要悬空,不可着地或靠在床架上,不可随意增减牵引重量。

2、嘱患者不要擅自改变体位,保持牵引所需的体位和力线。

3、牵引绳应滑动自如,被物不可压在牵引绳上,以免影响牵引轴线及牵引力。

4、滑动牵引的患者,适当抬高床头或床尾等处,以保持牵引力与反牵引力的平衡。

5、按医嘱定时测量两侧肢体的长度,做好记录。

6、皮肤牵引时,要随时观察胶布及绷带有无松散或脱落,局部皮肤有无水泡、皮疹或溃疡,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7、保持骨牵引处针眼的干燥,定期清洁换药,预防感染。注意观察钢针有无松动、滑脱、皮肤有无拉豁,如发现牵引针向一侧偏移时,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8、人工牵引、电脑脊椎牵引、颈椎牵引等需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六、向患者解释早期功能锻炼的意义,指导患者功能锻炼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七、鼓励患者深呼吸、用力咳嗽,预防坠积性肺炎;鼓励多饮水,保持二便通畅。

小夹板外固定护理常规

一、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1、向患者说明小夹板固定的注意事项,以取得患者的主动配合。

2、整复固定完毕,搬动患者时,注意保护患肢,保持正确的位置,严防骨折断端重新移位。

3、固定期间,抬高患肢并保持患肢的功能位或所需特殊体位。

4、注意观察小夹板包扎的松紧度,以布带能在夹板上下移动1cm为标准,随着患肢肿胀逐渐消退时,及时报告医师,进行调整。

5、经常巡视病房,倾听患者主诉,密切观察患肢的血液循环。如发现肢端皮肤青紫或苍白,肤温较对侧下降甚至冰凉,主诉剧痛、麻木等现象时,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6、整复固定后麻醉药效消失,患者感觉正常后,可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7、经常检查压垫的放置位置是否合适,避免夹板压迫,形成压疮。保持小夹板的清洁。

8、解除固定后,如需中药熏洗、热敷,应给予具体指导。

上肢骨折护理常规

指上肢及上肢带骨的骨连续性中断,常见骨折有锁骨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肱骨髁上骨折、肱骨外髁骨折、桡骨下端骨折等。

一、护理评估

1、受伤史、暴力性质。

2、患肢疼痛、肿胀、瘀斑、功能障碍、畸形等情况。

3、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社会情况。

4、X线摄片及CT等检查结果。

二、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

(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保持肢体功能位或所需的治疗性体位。 (3)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骨折部位疼痛、肿胀、血运情况。

2)外固定包扎的松紧度,发现问题时,报告医师,及时调整。 3)患肢皮肤温度和颜色、动脉搏动、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及被活动手指时

的反应。

2、用药护理 遵医嘱局部给予贴敷、熏洗,过敏者及时揭去,注意观察用药反应。

3、饮食护理

(1)骨折早期饮食宜清淡、富营养、易消化,忌食肥甘、厚腻之品。 (2)骨折中后期宜选择补益气血之品。

(3)长期卧床患者鼓励多饮水,食用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以利大便通畅。

4、情志护理 做好情志疏导和生活护理,避免患者焦虑情绪和恐惧心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5、临症护理

(1)上肢骨折一般应使上臂自然下垂、肘关节屈曲90⁰、腕关节背伸30⁰、前臂中立位、手半握拳、拇指对掌位,三角巾悬吊。

(2)锁骨骨折患者在卧床休息时,应肩胛区垫高,以保持两肩后伸。 (3)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在仰卧时,头部稍抬高,患肢垫高与躯干平行,避免肩关节前屈或后伸。帮助患者坐起时,应托挟背部及健侧肩部,以免引起患侧疼痛。

(4)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6、并发症护理 (1)出血

1)观察体温、神志、尿量、创面出血情况。 2)给予局部压迫止血或手术。需要时补充血容量。 (2)神经损伤

1)观察患肢的感觉,手、手指的活动情况。

2)避免石膏支具卡压神经。避免肢体过度牵引。如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

(3)感染

1)观察创面、骨牵引或外固定支架针孔有无红、肿、热、痛,渗液,体温,血象变化。

2)及时换药,予75%酒精或PVP-I消毒针孔BID,抗炎治疗。 (4)骨筋膜室综合征

1)观察有无进行性疼痛、活动障碍、肿胀、压痛及肌肉被动牵拉痛,观察肢端血供、活动、感觉及全身情况,观察石膏支具绷带绑扎的松紧度。

2)预防:平时要及时调整石膏支具的松紧度,避免过紧,抬高患肢,按医嘱正确使用甘露醇。如怀疑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应立即通知医生,解开石膏或支具,平放患肢,患肢避免按摩热敷,配合医生做好切开减压的准备。 (5)肺栓塞

1)观察神志、生命体征、氧饱和度、胸闷、胸痛、皮肤情况。典型表现为发热、体温突然升高、脉快、呼吸困难、低氧血症、意识障碍、嗜睡、朦胧或昏迷、周身乏力、可出现抽搐、皮肤有出血斑,肺部X线可见全肺暴风雪状阴影。 2)预防:骨折部位给予确实的外固定、制动,操作手法轻柔,小心搬运,患肢抬高放置,预防感染和防治休克,纠正酸中毒,给氧。

3)严重骨折创伤有明显低血氧,又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者,有明显的诊断次要指标(如贫血、血小板减少等)可以初步诊断,应密切观察,及时治疗。 4)治疗以症状治疗为主。可给予呼吸支持疗法,头部降温,脱水疗法,镇静剂,肝素、低分子右旋糖酐、激素、抑肽酶、利尿剂,严格控制晶体液量,加强抗感染等。

(6)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1)观察上肢有无疼痛、肿胀、静脉扩张、肌肉压痛。

2)预防,加强上肢肌肉静态收缩和腕关节的活动、理疗、预防性抗凝治疗。 3)血栓形成后,避免患肢活动,忌按摩、理疗等,按医嘱予抗凝溶栓治疗。 (7)废用综合症

1)根据患者的活动能力,早期进行肌肉收缩锻炼。

2)在不影响骨折断端移位的前提下,尽早进行肌肉收缩放松运动及未固定关节的各项运动。 (8)压疮

1)观察患者疼痛的部位,皮牵引或石膏支具对皮肤的卡压情况,注意牵引部位或边缘皮肤有无破损或出现水疱。

2)注意局部皮肤情况。卧床患者定时翻身、抬臀。

(三)辩证施护

1、气滞血瘀证

(1)病室应保持安静、整洁、空气流通,阳光充足,温湿度适宜,定时开门

窗通风,但应避免患者受凉。

(2)新伤、肿痛较剧或有感染发热者,饮食宜清淡。待病情稳定,大便通畅,舌苔转为正常时,再进清补之品,忌辛辣、腥膻、肥甘厚腻之品。

(3)加强情志调护,消除不必要的顾虑,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使其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进行有效的肢体功能锻炼,增强治疗信心,促进早日康复。 (4)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损伤情况及全身状况,如有面色苍白、气短懒言、四肢厥冷、大汗淋漓、脉搏细数。甚至昏迷等血虚气脱时,应立即通知医师,配合抢救。

(5)开放性骨折患者,在清创术中应注意创口大小、出血量的多少、有无异物及重要血管、神经的损伤等。

(6)患肢疼痛,影响睡眠及休息时,除抬高患肢、消肿外,局部可外敷消瘀膏,临时可服延胡素片或其他止痛药。

(7)瘀血肿痛明显者,可用中药外敷;如局部发痒,出现皮疹时,停用。 (8)外敷中草药单方:如新伤红肿,可用生栀子、接骨木,捣烂外敷或调面粉敷。

(9)针刺止痛上肢宜选合谷、外关穴,下肢宜选足三里、阳陵泉、解溪,内庭等穴。

(10)本证宜选服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之中药方剂。中药汤剂易温服。 (11)保持大便通畅,大便干燥者,选用麻子仁丸。也可选用番泻叶代茶饮,或蜂蜜开水温服。

(12)加强功能锻炼,防止发生肌肉萎缩、骨质疏松和关节僵硬等并发症,以促进功能的尽快恢复。

(13)指导患者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好个人卫生,协助患者擦身、按摩、翻身等,以防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2、肝肾亏虚证

(1)病室环境宜安静,室温宜偏暖,注意气候变化,避免六淫侵袭。 (2)饮食宜用补益肝肾的食品,如枸杞、山药、桑葚、芝麻等。忌辛辣,戒烟酒。

(3)久病宜致各种情志问题,可见失眠、多梦、纳差、烦躁不安或沉默寡言等症状,故要加强情志调护,必要时配合疏肝理气佐以补益肝肾的中药治疗。 (4)头晕目眩者嘱其静养休息,可佐以中药治疗。

(5)腰酸腿软者可针刺肾俞、腰俞、环跳、血海等穴。

(6)骨折康复期,气候变化时,若局部疼痛、关节僵硬着可做局部按摩或局部用中药洗剂熏洗,以舒经通络,通利关节,每日2次,注意防止烫伤。 (7)本证可选服补益肝肾之地黄汤加味,如阴虚者,用麦味地黄汤,杞菊地黄汤;偏阳虚者,用桂附地黄汤;气血虚者,用八味汤等。汤剂宜温服。

(四)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和家属正确掌握有关牵引、外固定的配合方法。

2、指导患者将患肢处于功能位或治疗所需体位。

3、指导患者根据骨折不同部位和不同时期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

4、定期复查,逐步恢复功能活动。

下肢骨折

因下肢及下肢带骨的骨连续性中断所致。病位常见的有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干骨折、髌骨骨折、胫腓骨干骨折、踝部骨折等。

(一)护理评估

1、受伤史,暴力性质。

2、其它脏器有无损伤。

3、患肢疼痛、肿胀、瘀斑、功能障碍、畸形等情况。

4、生活自理能力及心理社会状况。

5、X线摄片、CT、血常规和生化等检查结果。

(二)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

(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嘱患者保持功能体位或治疗所需体位。

(3)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患肢局部疼痛、皮肤颜色、温度等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2、用药护理

(1)疼痛时遵医嘱使用止痛剂或针刺止痛。

(2)遵医嘱局部贴敷时,注意避免烫伤皮肤,过敏者及时揭去,并注意观

察用药后反应。

3、饮食护理 饮食宜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多饮水。

4、情志护理 生活上给予关心和照顾,使之安心养病。

5、临症施护

(1)下肢骨折一般应使髋关节屈曲15⁰、外展20⁰、膝关节屈曲15⁰、踝关节背伸90⁰、足尖向上位。

(2)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时,应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防止外旋、内收。

(3)定时协助患者坐起,深呼吸并拍打背部,预防肺部感染。

6、并发症护理 (1)出血

1)观察体温、神志、尿量、创面出血情况。 2)给予局部压迫止血或手术。需要时补充血容量。 (2)神经损伤

1)观察患肢肢端血运、感觉及活动情况。

2)避免石膏支具卡压神经。避免肢体过度牵引。如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 (3)感染

1)观察创面、骨牵引或外固定支架针孔有无红、肿、热、痛,渗液,体温,血象变化。

2)及时换药,每日两次给予75%酒精消毒针孔,抗炎治疗。 (4)骨筋膜室综合征

1)观察有无进行性疼痛、活动障碍、肿胀、压痛及肌肉被动牵拉痛,观察肢端血供活动感觉及全身情况,观察石膏支具绷带绑扎的松紧度。

2)预防:平时要及时调整石膏肢具的松紧度,避免过紧,抬高患肢,按医嘱正确使用甘露醇。

3)如怀疑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应立即通知医生,解开石膏或支具,平放患肢,患肢避免按摩、热敷,配合医生做好切开减压的准备。 (5)肺栓塞

1)观察神志、生命体征、氧饱和度、胸闷胸痛、皮肤情况。典型表现为发热、体温突然升高、脉快、呼吸困难、低氧血症、意识障碍、嗜睡、朦胧或昏迷、周身乏力、可出现抽搐、皮肤有出血斑,肺部X线可见全肺暴风雪状阴影。

2)做好预防,骨折部位给予确实的外固定、制动,操作手法轻柔,小心搬运,患肢抬高位放置,预防感染和防治休克,纠正酸中毒,给氧。

3)严重骨折创伤有明显低血氧,又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者,有明显的诊断次要指标(如贫血、血小板减少等)可以初步诊断,应密切观察,并应开始治疗。 4)治疗以症状治疗为主。可给予呼吸支持疗法,头部降温,脱水疗法,镇静剂,肝素、低分子右旋糖酐、激素、抑肽酶、利尿剂,严格控制晶体液量,加强抗感染等。

(6)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1)注意观察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征象,如发现肢体肿胀、麻木、疼痛等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2)预防:加强小腿肌肉静态收缩和踝关节的活动、理疗、预防性抗凝治疗。3)教会陪护人员按摩患肢并指压有关穴位,如涌泉、三阴交、承山、足三里等穴,以活血通络、止痛。

4)血栓形成后,避免患肢活动,忌做按摩、理疗等,按医嘱予抗凝溶栓治疗。5)如有肿胀,遵医嘱用芒硝2000克、加冰片10克外敷患侧下肢,以渗湿利水消肿。

(7)肌肉萎缩、关节僵硬

1)根据患者的活动能力,早期进行肌肉收缩锻炼。

2)在不影响骨折断端移位的前提下,尽早进行肌肉收缩放松运动及未固定关节的各项运动。 (8)压疮

1)根据患者疼痛的部位,皮牵引或石膏支具对皮肤的卡压情况,注意牵引部位或边缘皮肤有无破损或出现水疱。

2)注意骶尾部皮肤情况。卧床患者定时翻身、抬臀,及时调整皮牵引。 (9)便秘

1)评估患者的饮食结构、排便习惯、目前的排便情况、活动情况。 2)很多患者不习惯床上排便,怕造成别人麻烦,应消除患者的心理顾虑,宣教便秘及便秘防治的相关知识,宣教保持大便通畅的重要性。 (三)辩证施护

1、气滞血瘀证

(1)病室应保持安静、整洁,空气流通,阳光充足,温湿度适宜,定时开门窗

通风,但应避免患者受凉。

(2)新伤、肿痛较剧或有感染发热者,饮食宜清淡。待病情稳定,大便通畅,舌苔转为正常时,再进清补之品,忌辛辣、腥膻、肥甘厚腻之品。

(3)加强情志调护,消除不必要的顾虑,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使其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进行有效的肢体功能锻炼,增强治疗信心,促进早日康复。 (4)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损伤情况及全身状况,如有面色苍白、气短懒言、四肢厥冷、大汗淋漓、脉搏细数,甚至昏迷等血虚气脱时,应立即通知医师,配合抢救。

(5)开放性骨折患者,在清创术中应注意创口大小、出血量的多少、有无异物及重要血管、神经的损伤等。

(6)患肢疼痛影响睡眠及休息时,除抬高患肢、消肿外,局部可外服消瘀膏,临时遵医嘱可服止痛药治疗。

(7)瘀血肿痛明显者,可用中药外敷;如局部发痒,出现皮疹时,停用。 (8)外服中草药单方:如新伤红肿,可用生栀子、接骨木,捣烂外敷或调面粉敷。

(9)针刺止痛上肢易选合谷、外关穴,下肢宜选足三里、阳陵泉、解溪、内庭等穴。

(10)本证宜选服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之中药方剂。中药汤剂宜温服。 (11)保持大便通畅,大便干燥者,选用麻子仁丸,水煎服。也可选用番泻叶带茶饮或蜂蜜开水冲服。

(12)加强功能锻炼,防止发生肌肉萎缩、骨质疏松和关节僵硬等并发症,以促进功能的尽快恢复。

(13)指导患者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好个人卫生,协助患者擦身、按摩、翻身等,以防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2、肝肾亏虚证

(1)病室环境宜安静,室温宜偏暖,注意气候变化,避免六淫侵袭。 (2)饮食宜用补益肝肾的食品,如枸杞、山药、桑葚、芝麻等。忌辛辣、肥甘厚腻之品,如韭菜、生姜,戒烟酒。

(3)久病宜致各种情志问题,可见失眠、多梦、纳差、烦躁不安或沉默寡言等症状,故要加强情志调护,必要时配合疏肝理气佐以补益肝肾的中药治疗。 (4)头晕目眩者嘱其静养休息,可佐以中药治疗。

(5)腰酸腿软者可针刺肾俞、腰俞、环跳、血海等穴。

(6)骨折康复期,气候变化时,若局部疼痛、关节僵硬着可做局部按摩或局部用宽筋散洗剂熏洗,以舒经通络,通利关节,每日2次,注意防止烫伤。 (7)本证可选服补益肝肾之地黄汤加味,如阴虚者,用麦味地黄汤、杞菊地黄汤;偏阳虚者,用桂附地黄汤;气血虚者,用八味汤等。汤剂宜温服。

(四)健康指导

1、注意安全,防止发生意外骨折。

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能和身体的协调性,防止骨质疏松,减少骨折发生。

3、指导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循环渐进的功能锻炼。

4、指导患者定时更换体位,定时排便,预防便秘。

5、去除牵引和外固定后,鼓励患者尽量使用拐杖,防止负重再跌仆。

6、定期到医院复查。

啧啧啧啧啧啧啧啧啧啧啧啧啧啧啧啧啧啧啧啧啧啧啧啧啧啧啧啧啧啧

锁骨骨折护理常规

尺桡骨骨折护理常规

肱骨干骨折护理常规

股骨粗隆间骨折护理常规

股骨干骨折护理常规

@@@@@@@@@@@@@@@@@@@@@@@@

骨盆骨折的护理常规

因外伤引起骨盆完整性遭受破坏所致,常可合并膀胱、尿道、直肠及盆腔内血管、神经损伤引起出血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病位可见骨盆边缘撕脱性骨折、骶尾骨骨折、骨盆环单处骨折、骨盆环双处骨折。

(一)护理评估

1、生命体征,受伤史、暴力性质。

2、疼痛、肿胀、瘀斑、下肢活动障碍、血尿、腹痛等状况。

3、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生活自理能力。

4、心理社会状况。

5、X线、CT等检查结果。

(二)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

(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神志、尿量等全身情况,做好手术准备。 2)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呼吸急促、脉微细、血压下降时,立即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3)出现尿道口滴血、血尿、膀胱膨胀、排尿障碍、会阴部血肿、尿液外渗时,立即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4)出现肛门疼痛、出血、触痛等直肠损伤时,立即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5)出现括约肌功能障碍、下肢无力或皮肤感觉异常等神经损伤时,立即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6)骨盆单处骨折且骨盆环保持完整者,应卧床休息。患者处于舒适位,屈髋以减少疼痛。

2、给药护理 中药汤剂宜温服,服药后观察药效及反应。

3、饮食护理 要鼓励患者多饮水,多食水果、蔬菜,以利通便。

4、情志护理 多与患者沟通,给予精神安慰,解除患者的紧张心理。

5、临症护理

(1)骨盆多处骨折并移位明显时,做骨盆托带悬吊牵引术,保持仰卧位,托带离床面约5cm。大小便时,可将便盆置于托带与臀部之间,注意不被污染。 (2)尿道不全撕裂损伤时,遵医嘱膀胱内留置尿管2周,注意防止尿管脱出。留置导尿管时保持引流管通畅及会阴部清洁,及时清理分泌物,以免逆行感染。仔细观察尿液性状、量及颜色,发现异常时,及时报告医师。 (3)出现便秘,不宜行腹部按摩法,必要时可遵医嘱服用缓泻剂。 6.并发症护理

@@@@@@@@@@@@@@@@@@@@@@@@@@@@@@@@@@@@@@@@@@

三、健康指导

1、忌急躁、焦虑情绪,树立康复信心。

2、腹部注意保暖,防止局部受凉或受碰撞、挤压。康复期可自理日常生活,但不可劳累。

3、每日进行腰背肌、双下肢功能锻炼,注意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4、注意安全,学会自我保护,防止骨折伤口再损伤。

胫腓骨骨折护理常规

伤筋护理常规

因各种暴力或慢性劳损或六淫侵袭等原因所致筋的损伤,统称为伤筋。筋的范围是比较广泛,主要指皮下组织、肌肉、肌腱、韧带等组织,筋伤以局部瘀肿、疼痛、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

(一)护理评估

1、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病因,病机。

2、局部有无瘀血肿胀、疼痛、功能障碍。

3、生活自理能力、心理、社会状况。

4、X线摄片及CT等检查结果。。

(二)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

(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注意休息,局部保暖,免受风寒。四肢扭挫伤者,应抬高患肢,必要

时加以固定,限制活动。腰背部扭挫伤者,宜卧硬板床。

(3)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观察损伤部位的疼痛、肿胀及功能障碍活动受限程度,必要时观察体温、脉搏、血压及神色的变化,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2、用药护理 疼痛剧烈者,遵医嘱给予止痛剂。中药需温服并观察药效及反应。遵医嘱行中药贴敷、药熨、薰洗。出现过敏症状应及时揭去。

3、饮食护理 多食具有润肠通便、富含纤维素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忌辛辣、腥膻、肥甘厚腻之品。

4、情志护理 患者因疾病或疼痛等原因而产生烦躁不安、失眠、多梦等症状时,应做好精神安慰和鼓励以调畅情志,必要时结合中药治疗。

5、临症施护

(1)气滞血瘀者,严密观察损伤部位的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程度,并作记录。

(2)遵医嘱刺络拔罐、后期可用灸法,施灸时注意皮肤距离,小心艾火灼伤皮肤。

6、并发症护理

@@@@@@@@@@@@@@@@@@@@@@@@@@@@@@@@@@@@@@@@@@@@@@@@@@@

三、健康指导

1、向患者介绍本病的预防措施,如体力劳动或剧烈活动前,先做好准备活动。

2、弯腰、负重、低头等活动时,注意正确的姿势和体位。

3、避免过度疲劳,平时锻炼身体,量力而行,避免发生伤筋。

跟骨骨折护理常规

桡骨远端骨折护理常规

手外伤护理常规

腰椎压缩骨折护理常规

胸腰椎爆裂骨折护理常规

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常规

因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脊神经根所致。以腰部疼痛或伴有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无力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常见于腰

4、

5、和腰5骶1等椎间盘。

(一)护理评估

1、病史、诱因。

2、疼痛部位、程度、体位等状况。

3、评估腰部功能、下肢感觉和肌力、大小便情况。

4、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社会状况。

5、X线、CT、MRI等检验结果。

(二)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

(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对急性发作期的患者,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与体位变化的关系以及有无放射痛和皮肤感觉异常等情况。

2)推拿前嘱患者排空大小便。

3)推拿后即用腰围固定腰部,平卧硬板床;观察腰腿疼痛情况。 4)症状缓解后应坚持腰背肌锻炼。

5)注意患者有无二便功能障碍,做好皮肤护理,防止湿疹、压疮的发生。

2、用药护理 用药期间忌生冷及寒凉食物,同时外避风寒,以免加重病情。

3、饮食护理 饮食宜营养丰富,忌食生冷、辛辣、滋腻之品。

4、情志护理 关注患者情绪变化,做好思想疏导,树立信心,配合治疗和护理。

5、临症施护

(1)非手术疗法治疗急性期患者时,应绝对平卧硬板床休息,包括饮食、大小便等均不能起床,可缓解髓核对神经根的压迫,以缓解疼痛。1-3周后,如症状缓解,可戴护腰下地活动。

(2)手术治疗时,按骨伤科手术护理常规进行。术后勤翻身,预防并发症。 (3)翻身时须保持躯干上下一致,切忌脊柱扭转或屈曲。

(4)术后指导并帮助患者锻炼下肢肌肉收缩、足趾的屈伸和直腿抬高活动,防止术后神经根粘连。

6、并发症护理

(四)健康指导

1、宜睡硬板床,不宜久坐。

2、注意腰背部保暖,避免因受风寒湿冷的刺激而诱发。

3、腰围不可长期使用,通过功能锻炼来加强腰背肌的力量,以免肌肉退化、萎缩。

4、腰部不可过度负重,取物时应避免大幅度的弯腰和扭转。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护理常规

骨性关节炎护理常规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护理常规

膝关节关节镜术后护理常规

踝关节骨折护理常规

尺桡骨双骨折患儿护理常规

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护理常规

股骨干骨折患儿护理常规 胫腓骨骨折患儿护理常规

髋关节滑膜炎患儿护理常规

@@@@@@@@@@@@@@@@@@@@

第四篇: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

1.病室环境

(1)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根据病证性质,病室内温湿度适宜。

2.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护送患者到指定床位休息。

3.入院介绍。

(1)介绍主管医师、护士,并通知医师。

(2)介绍病区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

(3)介绍作息时间及相关制度。

4.监测生命体征,做好护理记录。

(1)测量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

(2)新人院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连续3日。

(3)体温37.5℃以上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

(4)若体温39℃以上者,每4 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5)体温正常3日后,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6)危重患者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执行。

5.每日记录大便次数1次。

6.每周测体重1次,或遵医嘱执行。

7.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检查。

8.遵医嘱执行分级护理。

9.定时巡视病房,做好护理记录。

(1)保持伤口敷料干燥,发现浸湿、脱落等情况及时处理,或报告医师。

(2)保持各引流管通畅,不受压,不脱落,注意及记录引流液的量、性质及气味等,引流袋每日更换1次,遵守无菌技术原则。

(3)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瞳孔、神志、舌脉、二便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治疗。

(4)及时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问题,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做好护理记录。

(5)手术患者按骨伤科手术护理常规进行。

(6)根据病情,指导并帮助患者进行护理有效的功能锻炼,使患者及家属了解功能锻炼的意义、原则、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等。

10.遵医嘱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外治或内服药,观察用药效果及反应,并向患者做好药物相关知识的宣教。

11.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指导饮食宜忌。

12.加强情志护理,疏导不良心理,使患者配合治疗。

13.根据病情,对患者或家属进行相关健康指导,使之对疾病、治疗、护理等知识有一定了解,积极配合治疗。

14.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2)做好病床单位的终末消毒处理。

15.做好出院指导,并征求意见。

第五篇:烧伤科护理常规

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1、热情接待病人,安置病床,保持病房清洁、整齐及适宜的温湿度。

2、测T.P.R.BP、体重,做好入院介绍,通知主管(值班)医生。

3、及时采集病史,评估病人,按要求规范书写护理记录。

4、一般病人每日测T.P.R两次,每周测体重1次,每天记录大便次数,如有异常,通知医生,予以处理;危重病人及大手术体温超过38℃,每天测T.P.R四次,如体温超过39℃,应予以物理或遵医嘱药物降温,半小时再测T,做好记录。

5、评估自理能力,填写自理能力评估表,依据病情及患者自理能力做好病人生活护理。

6、危重病人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安全管理,防止护理并发症的发生。

7、做好术前各项准备工作。

烧伤科一般护理常规

1、立即将病人送清创室,评估伤情,了解致伤原因,伤口处理经过、尿量、转运过程,准备清创器械灭菌物品,配合医生对病人进行早期处理、清创。

2、 根据烧伤病人的病情安排病床,准备床单位。

3、病室需有消毒、隔离设施,保持病室安静、整洁、空气新鲜,室温维持在28℃—32℃。

4、了解烧伤的原因、面积、面部和深度等,对有面、颈深度烧伤者应备氧气和气管切开包,观察呼吸情况,必要时配合医生气管切开术。

5、大面积烧伤或危重病人应立即建立静脉通路。穿刺困难者立即准备配合医生深静脉置管术,同时抽血标本送生化常规和配血,留置尿管。

6、在病情稳定情况下,清洁健康皮肤,修剪指甲,头面部烧伤剃除毛发。

7、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进出病室需换鞋,流水洗手。病室内每日进行消毒。向病员和陪护做好宣传工作,禁止探视。

8、讲解胃肠道营养的重要性,根据病情早期进食及高蛋白、高热量、多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

9、心理护理:了解病人的思想情绪变化,掌握病人的心理状态,在烧伤早期护理人员要根据受伤后具体情况给予心理疏导,消除其顾虑,同时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让其协助护理人员共同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在烧伤回复期护理人员要注意病员之间的谈话,诱导病员多作乐观积极的谈论,鼓励其加强功能锻炼,帮助致残病人树立战胜伤残的信心。

烧伤休克期护理常规

1、 评估患者,合理安置病人,必要时床边备好急救药品和物品如:氧气、负压

吸引器、监护仪、气管切开包、深静脉置管包等;

2、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休克期内每一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1次,

根据病情应随时增加测试次数,熟悉烧伤休克期临床表现,并准确记录病情变化,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3、 熟悉抗休克的补液知识,掌握补液方法,注意补液的质、量和速度;

4、 输液是防治烧伤休克的最有效措施,应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妥善固定,保

持静脉管路通畅,躁动患者要做好约束,保证准确无误的完成补液计划;

5、 尿的监测留置尿管,保持尿管通畅,观察尿液的性质、量,发生少尿、

无尿,应先检查尿管是否阻塞、脱出等,排除导尿管因素,再报告医生,记每小时尿量,必要时观察每15分钟或30分钟的尿量,成人尿量不少于

30ml/小时,小儿每kg体重不少于1ml/每小时,成人有血红蛋白尿者不少50-100ml/每小时,尿的PH值维持在7左右;

6、 严密观察病情,熟悉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性休克的症状,不可无原则地满

足病员口渴饮水要求;

7、 注意保暖,夏季室温维持26~28度,冬季28~32度为宜;

8、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做好创面护理,取休克卧

位,病情允许,每2小时翻身一次,抬高患肢;

9、 因烧伤的特殊性(48-72小时为休克期),从病人伤后第一各24 小时按每八

小时一小计,24 小时一总计,详细记录出入量和病情变化。

10、 健康宣教

(1)向家属及患者解释烧伤后48-72小时为休克期,体液渗出多,水肿严重,休克期主要是输液补充血容量,监测生命体征及尿量,让家属心中有数,以取得合作;

(2)向家属及患者说明休克期虽然口渴,但必须禁大量饮水,以取得家属及患者的理解,必要时少量多次口服烧伤饮料,若过多、过急可诱发呕吐等不良反应。

严重烧伤感染期(回吸收期)的护理常规

1、责任护士对感染期患者的全身症状及创面变化要严密观察并详细记录;

2、观察体温变化,弛张或稽留热型或体温36℃以下者提示有可能感染及时报告医生。高热者先予物理降温,无效再遵医嘱用药物降温,体温36℃以下者给予保暖。

3、观察脉搏、心率、呼吸的变化,注意节律、频率。脉搏增快在130次/分以上,注意是否有感染存在,特别出现脉搏和体温分离现象时,提示有严重感染可能病情危重,及时报告医生。

4、观察呼吸变化,注意频率、深度。凡在病程中出现不明原因呼吸困难,表示有创面脓毒症或败血症可能,及时报告医生。

5、严密观察创面的色泽、渗液、气味、水肿、疼痛等情况,随时记录并报告医生协同处理。

6、鼓励病人多进食,少食多餐,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多维生素消化食物。密切观察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腹胀、便血等,必要时禁食,必要时留取标本,并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7、密切观察精神症状。躁动者注意安全,防止坠床。

8、做好基础护理,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协助定时翻身,预防压疮发生。

9、保证各种导管通畅,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根据医嘱合理使用抗菌素,控制感染。

10、 床边进行严格的消毒、隔离,以免交叉感染。

包扎创面的护理

1、 注意包扎肢体的功能位及注意观察肢端的血液循环,当包扎过紧会出现肢

端发凉、青紫,麻木或剧痛等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2、 抬高患肢,减轻水肿,经常变换受压部位,防止创面受压,潮湿;

3、 保持敷料清洁干燥,防止污染,敷料渗液多时应及时添加外敷料或及时更

换,大腿根部内侧敷料应注意勿被大小便污染,可用消毒卫生纸或凡士林油纱布保护;

4、 患者出现高热、疼痛加剧、包扎部位有异味时,应通知医生及时检查;

5、炎热季节,注意室内通风。

特殊部位烧伤护理常规

一、头面部烧伤

1、剃净烧伤部位及其周围的头发,使之不与渗出物粘着。保持创面清洁、干燥。

2、烧伤部位应避免长期受压,特别是枕后,要定时改变头部位置,避免因头部水肿,长时间受压而产生褥疮。

3、严密观察神志、生命体征及有无声音嘶哑, 合并吸入性损伤的患者,应注意呼吸道通畅,备氧气、气管切开包等急救物品。

4、在生命体征稳定的情况下可采用抬高床头或半坐卧位,以利水肿消退。

5、有颈部烧伤时,颈部应予以过伸位,充分暴露颈部创面。

二、眼的护理

1、经常清除眼周围创面的渗出物及眼分泌物,按医嘱正确使用各种抗生素眼药水、眼药膏,防止感染。

2、眼睑烧伤水肿严重使眼睑外翻者,应予以保护,可用抗生素眼膏或生理盐水湿纱布覆盖保护。

3、眼睑水肿明显,视物不清者做好预防跌倒/坠床的护理措施。

三、外耳的护理

1、避免外耳受压:仰卧时脑后用小枕头,使耳廓悬空。侧卧时睡在有孔的枕头上或枕在耳廓上部。

2、保持外耳创面清洁干燥,及时用无菌干棉签清除积聚在耳廓内的分泌物。

3、外耳道烧伤时要保持外耳道引流通畅,每日可先用3%过氧化氢溶液滴耳。

四、口鼻腔护理

1、保持鼻腔清洁通畅,去除鼻腔尘埃和痂皮,应及时用棉签吸净分泌物。

2、鼻粘膜可涂石蜡油,防止干燥或分泌物粘结阻塞。

3、由于早期水肿可使上下唇外翻鱼口状,伴有口腔黏膜烧伤,要保持唇周局部创面干燥及口唇湿润(用冷开水棉球湿润),及时拭去分泌物及脱落黏膜,进餐宜用小汤匙防止损伤唇周创面及食物残渣污染创面。每次进食后需行口腔清洁。

4、经常观察口腔黏膜的情况,有溃疡、真菌生长时遵医嘱可局部涂药或作口腔喷雾。

5、饮食以软食为主,给流质或饮水时用吸管。

手部烧伤的护理常规

1、抬高患肢超过心脏平面,以利消肿和减轻疼痛。

2、保持手的功能位,防止腕下垂或户口痉挛。

3、经常观察指端的血液循环和指温。

4、手指创面基本愈合后,鼓励和指导病员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会阴部烧伤的护理常规

1、双下肢外展,暴露会阴部创面。

2、便器应清洁、干燥,每次大便后用温开水洗净肛周。

3、女病人仰卧排尿时在耻骨联合处盖上无菌纱布,使尿液流入便器内,小便后及时更换。

4、阴茎烧伤的病员应用无菌尿瓶、塑料袋或留置导尿管。

电击伤护理常规

1、休克期护理观察同一般烧伤。对严重电击伤患者,休克期尿量要求每小时大于80ml,并严密观察肌红蛋白尿,血红蛋白尿,发现尿量、尿色异常应及时通知医师处理,避免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2、严密观察电击伤后继发性出血(多发生在伤后2-3周):

(1)床边和治疗室备专用止血带。

(2)加强巡回,特别是在患者用力、哭叫、屏气时容易出血,夜间患者入睡后更应严密观察。

(3)电击伤肢体必须制动,搬动患者时要平行移动,防止因外力引起的出血。

(4)出现大出血,立即通知医师,根据出血部位及时给予正确紧急止血。

3、 严密观察受伤肢体远端的血液循环,并抬高患肢。如肢端冷、紫绀、充盈差及肿胀严重时,应通知医师早期行焦痂和筋膜切开术。

4、电击伤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伤残,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鼓励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小儿烧伤护理常规

1、护理人员应热情耐心,对较大病儿尽量讲明道理,消除恐惧,配合治疗。哭闹、烦躁不安者必要时适量应用镇静剂,四肢使用约束带固定。

2、注意大小便的护理,防止污染创面。

3、加强营养、注意保暖、避免受惊、防止肺部感染。

4、小儿服药困难,一般采用注射。小儿静脉不显露,对每一根静脉要妥善保护,以保证治疗需要。

5、小儿易哭闹而影响头面部创面的愈合,应加强眼耳口鼻护理,定时更换体位及头部位置,以免枕后压疮的发生。

6、做好正常皮肤的清洁护理,保持床单位的清洁干燥。

7、勤修指甲,防止抓破创面。

吸入性损伤护理常规

1、严密观察,防止窒息:轻度的呼吸道烧伤,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鼻腔,口腔清洁,及时清洁或吸出口、鼻腔内的分泌物,中、重度呼吸道烧伤的患者,需做气管切开术。对未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要密切观察其是否呼吸费力、急促、声音嘶哑等一系列呼吸困难的症状,及时报告医生,要做到一准备二观察三切开。

2、床头抬高15-30度以减轻头面部水肿。

3、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减少恐惧,解释病情,使其能配合治疗。

4、鼓励咳嗽、深呼吸及帮助翻身:鼓励患者咳嗽和深呼吸,它是治疗呼吸道烧伤的重要措施之一。定时帮助患者改变卧位,左右侧卧、卧翻身床的患者,在翻身俯卧时,扣拍背部,作体位引流。

5、 给氧:一般可用鼻导管或面罩给氧,每分钟流量为2-3L。遵医嘱进行雾化吸入以减轻呼吸道干燥刺激,促进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

6、在吸入性呼吸道损伤后的3—14天,为坏死黏膜脱落阶段,当发生脱落物堵塞呼吸道引起窒息时,应立即行气管内冲洗吸引。

气管切开护理常规

1.准备好气管切开护理盘置于床旁桌上,用物每天消毒更换,吸痰时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2.保持呼吸道通畅,气管内分泌物及时吸净,痰液黏稠时在患者吸气时用无菌注射器取下针头滴入生理盐水2-5ml冲洗气道,刺激咳嗽,使坏死的黏膜与分泌物松动,从而易于吸出。每次吸引不超过15秒。

3.指导有效咳嗽,定时翻身拍背。

4、吸口鼻导管与气管内导管不能交叉使用,每吸一次必须更换导管,当导管触及套管周围创面时应及时更换。

5、气管切开伤口衬垫的纱布,保持清洁干燥,每班至少更换一次,如有渗液或痰液污染需及时更换。

6、保持套管口清洁,禁用棉签擦拭,外套管口盖生理盐水纱布1-2层。

7、经常保持内套管清洁通畅,金属内套管每4小时清洗消毒一次(一次性除外)。

8、按医嘱给予超声雾化吸入或气管内滴药。

9、系结套管的系带松紧要适宜,应根据病员颈部水肿程度及其消退情况调节松紧度,以松紧一指为宜,防止套管脱出。

10、伤后3-14天是气管内坏死黏膜脱落时期,要随时吸出脱落坏死黏膜及分泌物,防止气道阻塞。

植皮手术的护理常规

一、术前准备:

1、做好病人思想工作,解除顾虑及恐惧,尽可能使病人手术前一夜休息好。

2、术前遵医嘱备血,告知目的

3、详细了解切痂范围及供皮部位,用肥皂,温水擦洗、清洁切痂周围皮肤。

4、术前一日更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呼吸,神志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5、供皮区的准备:

(1)术晨须剃去供皮区及受皮区周围毛发,用温水再次清洁供皮区。操作时注意切勿损伤皮肤。

(2)头皮做为供皮区时,需用剃刀刮除毛发,用肥皂清水洗净,如反复供皮的头皮做为供皮区时,手术后3-4天后用无菌石蜡油浸湿后,轻轻揭去痂皮。

(3)瘢痕部位手术皮肤准备瘢痕凹凸不平处术前2天可用棉签清除污垢。

二、手术后的护理

1、了解手术全过程,与手术室人员做好交接工作。做好麻醉术后护理。

2、密切观察病人术后微细的病情变化,做好详细记录。

3、肢体供皮区采用包扎法,如有渗出、疼痛剧烈者应及时检查。

4、严密观察供皮区有无渗液渗血,外敷料有明显渗血用无菌纱布加压包扎。

5、严密观察切削痂的肢体末梢血运,肢体应抬高制动,防止皮片移位,避免受压,躯干部焦痂切除者,注意有无因包扎过紧而影响呼吸。

6、不可在切痂肢体上测血压或扎止血带,尽量不在切痂肢体远端寻找浅静脉,建立输液通路。

7、健康教育创面愈合后在活动锻炼过程中会反复出现小水泡,破溃后易感染,保持创面清洁,必要时予以换药,告诉病人功能锻炼后出现水泡是正常反应,不应停止锻炼而失去有利时机。

烧伤整复手术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了解病人的病情及对手术的要求,根据具体情况配合医生制定手术治疗计划,做好病人及家属的解释工作。

2、整复手术前一天洗澡,疤痕隐窝处用棉签沾肥皂擦去其中污垢,再用清水刷洗干净。

3、手足整复手术前修剪指甲,在手术日晨用温水再浸泡半小时。

4、整复手术的皮肤准备范围应扩大至切口四周外10—15厘米。余同植皮术前护理。

5、肛周、会阴部手术前三天无渣流质饮食。

6、根据手术要求,指导术前交腿皮瓣的训练,床上排便训练。

(二)术后护理:

1、护理人员要了解手术及麻醉方式,并严密观察脉搏、血压、呼吸并做好记录。

2、经常观察包扎敷料有无渗血,观察患肢末梢血运情况及皮管或皮瓣的血运情况,抬高患肢并制动,与主管医生沟通,注意体位摆放、姿势固定,防止皮瓣牵拉、受压、扭曲和减轻张力。

3、避免在患侧测血压。

4、饮食:口周、颈部手术后,给予流质饮食7—10天。肛周、会阴部手术后给无渣流质,最好在拆线后再排大便,以免污染伤口,必要时遵医嘱口服适量阿片酊。一般患者鼓励进食,加强营养。

5、术后4—5天出现体温上升,局部疼痛加剧,肿胀明显,敷料有渗出、异味,提示有可能感染、静脉回流受阻、或血栓形成,及时报告医生检查处理。

6、受皮区要制动,下肢植皮的病员特别是膝部手术病人应卧床休息。7—10天。

7、患指关节克氏针固定者要防止钢针回缩或脱出,每天用75%酒精或碘伏消毒2次,钢针固定期间严禁下水浸泡。一般固定3—4周左右。

8、皮管成型手后一般需要3—4周左右才能断蒂,肢体固定时间较长,常引起关节功能性僵硬可给予热敷、按摩。

VSD负压封闭引流术后护理常规

1、护理人员术前给予心理疏导,并向患者解释VSD的原理及使用方法、优点,使患者消除顾虑,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易压迫的部位,如足跟、下肢后侧处等处,应抬高患肢,注意更换患者体位,用海绵垫、被子等将其垫高、悬空,防止维斯第(VSD)敷料的引流管被压迫或折叠,因而阻断负压源。

3、引流瓶、吸引管每天常规更换,更换前应关闭负压源,应用血管钳夹闭近端引流管,防止引流管内的液体回流到维斯第敷料内,避免引起逆行感染。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使用过的负压瓶可用0.1%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再用灭菌注射用水冲瓶3次,晾干,密封备用。

4、保持创面持续有效的负压是引流及治疗成功的关键,要确保压力合适。其次,要确保各管道通畅、紧密连接,并妥善固定引流管。负压源的压力维持在0.02Mpa~0.060Mpa之间。

5、引流不畅可用20ml注射器向外抽吸或用0.9%生理盐水lO~20ml冲洗管道,必要时予更换引流管。负压瓶的位置要低于创面,有利于引流。

6、维斯第(VSD)敷料是否塌陷 :避免按压VSD敷料.否则吸附的液体被挤压到周围皮肤上,并使S&N生物半透薄膜粘贴不牢而漏气。

7、术后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创缘皮肤情况,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状,包括皮肤的色泽、温度、肿胀程度等,如发现皮瓣周围皮肤颜色变暗,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并准确记录。

8、健康指导

(1)、加强对患者活动时引流管保护措施的指导,预防脱管。

(2)、鼓励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防止机体出现负氮平衡。

(3)、告知患者维持创面生物半透膜密闭覆盖的重要性。如创面敷料卷曲、脱落、不能维持有效负压,及时告知医护人员给予更换。

上一篇:职业生涯规划演讲稿下一篇:做一个优秀的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