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心灵论文范文

2022-05-12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美丽心灵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本期推荐书目《做最好的老师》内容介绍:《做最好的老师》是李镇西老师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粹,全方位地阐述了他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语文教学的理念与实践。推荐理由:本书集中展示了作者的教育教学思想、艺术和具体操作方法。

第一篇:美丽心灵论文范文

启迪智慧,润泽心灵

上庄中心小学地处北京市海淀北部新区,1989年由三所小学合并而成。学校现有教职工42人,其中区级学科骨干教师8人、区兼职教研员2人、北京市紫金杯班主任3人、小学高级教师17人,所有教师均达到本科学历。学校现有20个教学班,学生700人,其中借读学生占全体学生的80%,来自全国17个省市。三年来为了解决服务区内借读学生的入学问题,学校经过扩建,从原来的16个教学班扩展为20个教学班。不论是本市学生还是借读学生,在学校都能接受到同等的教育。

上庄中心小学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形成特色办学理念——以爱启迪智慧,以爱润泽心灵,致力于把学校建成学生探索知识的学园、健康向上的乐园、充满亲情的家园和四季美丽的花园。上庄中心小学在校园环境设计中植入浓郁的文化元素,突出科学精神、艺术品味和人文关怀,从而营造愉悦向上的育人环境。在整体校园建设中,重视校园环境与实践活动相关、校园环境与课程开发相关、校园环境与育人相关,让校园环境中的每一处都成为启迪学生智慧的“燃点”。

教学是学校的生命线。学校诊断课堂教学,了解教学困惑,带领教师大胆探索教学改革,并专门聘请专家进行指导。同时,学校一直坚守教学、德育两条路同行,被评为海淀区德育管理先进学校。本期《特别关注》撷取上庄中心小学的一些实践成果,供大家分享和借鉴。

第二篇: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

本期推荐书目

《做最好的老师》

内容介绍:

《做最好的老师》是李镇西老师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粹,全方位地阐述了他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语文教学的理念与实践。

推荐理由:

本书集中展示了作者的教育教学思想、艺术和具体操作方法。他擅长把理性的思考倾注于可读性极强的教育故事之中,在一个个跌宕起伏、典折动人的故事里,作者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教育情感……融会其中,发人深省。

阅读群体:

北京市一五六中学

很有幸,我在工作伊始,拜读了《做最好的老师》一书。作为一名刚刚入职的教师,这本书无疑在思想上引领我一步一步走进学校,走近学生。它就像一位智者,时时在我耳旁谆谆教诲。在我遇到困难时,在我彷徨苦恼时,在我不知所措时,翻看书中的文字,咀嚼品味,细细思量,似一股清泉流过,熨帖我焦躁的心,让我的思绪变得清晰有条理。

书中有很多闪亮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让我受益,其中感触最深的,是李镇西老师用多个事例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无论是他所提及的民主教育,还是倡导的师生间在平等中培养平等,亦或是细心呵护心灵的幼芽对学生进行青春心理健康教育,无一不体现出李老师可贵的思想:教育,是要在心灵层面和学生交流、沟通,做到倾听、理解、尊重、奉献。对于这一点,在我短短的半年教学工作中,无意识中所做的一件小事让我体味颇深。

一次,我去给初一的班级上课,刚上课时,学生们个个叽叽喳喳。我没有大声地说“保持安静、别说话了”之类的话,而是对学生们说:“正式上课前,先给大家讲个故事。”教室里立刻安静了,学生们都睁大忽闪忽闪的眼睛,又好奇又兴奋地看着我。于是,我讲了一个关于遵守纪律的故事,听完故事学生哈哈大笑。

在学生轻松的欢笑声中,我告诉他们:无规矩不成方圆,学生上课就应该自觉遵守课堂纪律,这是课堂规矩。在一段时间内学生对这个故事记忆深刻,课堂纪律保持良好。没想到,不用教条式的说教,竟然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件事让我更加确定,教育孩子的,最主要的是与孩子进行心灵上的沟通,这样才能从心灵上震撼学生,哪怕是通过一个小小的、有趣的故事。只要用心去呵护和关爱孩子,每个孩子都是可塑之才。以教育为主题的美丽、动人的故事有很多,别人的,自己身边发生的,都是良好的素材。

关爱每一位学生,用心去教育每一位学生。无论是在传授知识、组织教学方面,还是在管理学生方面,都力争做到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我要向李老师学习,做最好的老师,每一天进步一点点。

作者:孙娟

第三篇:架起心灵的彩虹

“心理周记”的提出

“我要走进你的世界,你不让;我想让你走进我的世界,你又不来”,这是一位和学生难以达成共识的青年班主任的肺腑之言,这句话也道出了当前很多班主任做学生心理工作的艰难。为了更好地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促进班级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我校提出了“心理周记”这一概念。两年来,我们通过每周一次的书面心理辅导有效促进了班级工作的开展,使之成为学校心理辅导的有机组成部分,为学校工作的开展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心理周记是针对学生自我封闭心理的极好对策。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独立性和自尊心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初步形成,他们开始不愿意向别人坦露自己内心的秘密,部分学生出现了心理上的自我封闭。自我封闭属于学生的一种适应环境和进行自我监控的消极手段,割裂了师生间的心灵接触。此外,教师在与学生当面谈心时没有选择好场地也是造成学生不肯吐露内心想法的原因。教师办公室常常是老师用来与学生沟通的场所,可当有其他教师和学生在场的情况下,问题学生更是不太可能当面向你透露内心想法的,这是一种很正常的自我保护意识。于是,心理周记便成为一种应对学生自我封闭心理的极佳手段。另外,通过周记谈心,如果班主任有较高的心理学素养,即便他不从周记中透露真实想法,有时也可从他述事的笔端发现心理问题的蛛丝马迹,这同著名的投射测量方法、作品分析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心理周记是对校园缺失的人文关怀的一种有效补偿。用素质教育的眼光来审视传统的学校管理,我们会发现其中有些制度对学生的发展是不利的。比如,过分强调服从,以学习成绩论英雄,主张半军事化的封闭管理等,管得过“死”,对学生缺少人文关怀。传统的师道尊严的观念更是拉开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教师的语言霸权扼杀了师生间的心灵交流。而心理周记构筑了师生心灵碰撞的平台,并以此为钮带,使师生共同拥有了一个心灵自由驰骋的空间。

心理周记与面谈心理辅导可形成一种良性互补。学校的专职心理辅导主要以面谈为主要形式,对帮助问题学生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班级心理周记这种辅导方式既利用了班主任与学生较易接近的优势,又避开了班主任开展辅导工作缺乏专门的场地,没有太多时间的不利一面,可以不受场地限制,花较少的时间就能每周对学生进行一次心理健康的体检。

从信息传递的角度看,书面交流方式相对于面对面的口头交流,有其独特的优势。于教师,可以尽量斟酌语句,努力使自己的表达达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效果。于孩子,在闻着温馨墨香、感受好似家长式关爱的同时,在不知不觉中和老师进行心灵的对话。而且,这还有利于孩子反复阅读,仔细揣摩。但是面谈咨询作为常用辅导形式,具有互动性强,多渠道传递信息等书面交流无法比拟的优点。所以,只要处理得法,心理周记与面谈辅导完全可以在相互取长补短的基础上形成一种良性互补。

心理周记让每一位学生有了一个稳定的成熟的倾诉对象。据笔者的不完全调查显示:日常交往中,只有10%的学生“会与班主任无所不谈”,只有14%的学生“经常找班主任谈心”。有56%的班主任不能在一学期内与班内的每一位学生进行一次谈心,有72%的教师认为“没有时间和精力”是他们不能经常找学生谈心的原因。心理周记以其时间的周期性和交流的全面性、所占时间的短暂性等特点,有效地弥补了师生平时交流的随机性和不全面性。在心理周记实施之前的一项关于“你在心情不好时一般跟谁聊天”的问卷调查中,有31%的学生选择了跟谁都不说,有34%的学生选择了跟同学说,与老师说的则占了18%,与家长说的仅占17%。可见,学生中有一大部分没有可倾诉的对象,而主要的倾诉对象还是同龄人。调查结果中最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对有生活阅历丰富的家人与教师的信赖程度不高,这说明了一点:现在的孩子对成人并不很信赖,他们缺少成熟的成年人的心理支持,也就不可能有成熟的心理,不可避免会有各种问题。所以借助心理周记这一形式,教师可以鼓励更多的学生主动与老师交流,让更多的学生找到一位成熟的可以信赖的长者作为他们倾诉的对象和成长的导师。

心理周记是班主任收集班级工作全面信息的一个重要窗口。对于班级里发生的一些事,同学中的一些不良思想倾向,教师了解得再多,也没有学生知道得全面。碍于同学面子,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不愿把班级中的不良倾向告诉老师,从而使班主任获取信息的渠道受阻。通过周记这一形式,只要保证相关信息仅在学生与教师两人之间传递,学生就比较乐意把实情告诉老师,为班级工作出一份力。

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或对任课老师的教学难以适应时,学生会和班主任作一些交流,请老师在学习上给予帮助,甚至会有学生提出某老师的教学方法不好之类比较挑剔和尖锐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不通过周记这一形式,班主任是很难了解到的,所以心理周记是全面收集多方信息的一个重要窗口,为促进班主任和同学、任课教师的三方了解,加强三方沟通,形成合力,师生共同提高赢得了工作的主动权。

“心理周记”的实施

做好思想工作,让学生乐于参与。开始,班主任应在做好班级学生心理状况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班级活动,说明写周记的目的是为自己排忧解难,为班级出谋划策,而不是单纯的写作训练。巧妙自然地引导学生愉快地接受这一活动。当学生在周记中表露真实思想的时候,教师应赞赏学生敢讲真话,并用真诚的评语打动学生,引导他们在今后的交流中能够进一步表达思想。并在具体实施中让学生体会到“有收获,得到了帮助”,学生自然会乐此不疲。

做好心理周记的保密工作,让学生敢于倾诉。我们在进行这一活动时,收、发周记本的工作全部由自己负责,批阅心理周记后决不将之放于桌面上,而是锁在办公桌内,小心翼翼地保护好学生的隐私,让学生感到与老师交流安全、放心。

对学生周记中所反映的自身问题,我们严格遵循心理咨询的保密原则,绝不张扬。哪怕是其他老师与家长,我们也尽量守口如瓶。当个别学生指出了别的同学的错误言行时,我们在找该犯错同学谈话时,应该说“有很多同学指出了你的错误”,一来加大了问题的严重性,二来也为检举者保密,防止产生同学矛盾。让学生对写周记有一种安全感,使他能大胆吐露内心的想法,也使教师能真正听到学生的心灵之声。

积极地关怀和尊重,让学生乐于交流。笔谈尽管有其优势,但笔谈受条件限制,不可能从学生那儿获得语气、表情等多渠道的信息,而且受学生表达能力的影响,会出现文字含义含糊不清的现象,同时教师也不可能向学生一下子反馈大量信息,反馈的时效性又差,这是不得不承认的笔谈的一些缺憾。如何克服这些不足?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的询者中心疗法,倡导进行无条件地关怀、理解和尊重,这给了我们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所谓询者中心,是指以来访者为中心。所以教师想要拨动学生的心弦,就应设身处地去体谅学生的处境,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使他觉得你是理解尊重他的,是可以信赖的一位老师。如有位性格外向的女生,上课常随老师的讲课忍不住大叫起来,同学老师都被吓一跳,有的老师对她进行过严厉的批评,但她有时仍会情不自禁地叫出声来,这令她十苦恼。当她把想法写在周记上时,老师这样给她回复:你的大声叫喊,正表明你对所学知识达到很深的投入,说明你是一位学习认真的同学,不过你应该考虑一下其它同学和老师的感受,我想只要你能想他人所想,急他人所急,是一定能改掉这一习惯,成为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的。诸如此类的理解,拉近了师生距离,学生就愿意继续同老师笔谈,使工作顺利开展。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体现对学生的关怀和尊重。

(1)认真批阅,及时反馈。我们规定,每篇周记,教师必须有评语,绝不能一个“阅”字敷衍一下,教师书写必须工整,语言也应精心组织。这是对学生的劳动的尊重。教师认真的工作态度,对学生也是一种积极的暗示——你也必须认真对待这件事。

(2)讲究措词,注意语言的艺术性。书面交流得以顺利进行,从而很好地体现“询者中心”,必须有教师的反馈语来实现。“良言一句三冬暖”,给学生进行书面回复时,话不在多,关键是说到点子上,暖到心坎里。对反馈语的精心设计,要努力做到:第一,让学生能接受,说教式的话语,或批评当头,先一棍子打死,学生自然不能接受。第二,让学生觉得有用,不至于让学生觉得这话谁都这么说,听得烦都烦死了;第三,让学生能理解,语句不要太专业化,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第四,让学生读了有味,讲究点文学性与诗意,富于点哲理,这会让学生反复咀嚼,回味无穷。

(3)及时强化,促发后继良好行为。让学生得到激励,善于赏识是与学生交流的一种艺术,这会让学生从心底先接纳自我,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来改变自己。如上面评语中“你的大声叫喊,正表明你对所学知识达到很深的投入”就体现了这种赏识的艺术。赏识就是一种强化,对学生后继良好行为的产生起着推动作用。我常将好的周记用“★”标出,时不时地在班会课上朗读一些具有代表性,积极关心班集体的周记(有些内容不属于隐私,是可以公开的)。因为每个同学被尊重、被肯定、要求他人重视的心理需要得到了满足,他们关心班级的言行也就受到了强化。这样他们会更加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反映问题。真正把自己当做主人翁来关心班集体。同学间互相提醒、督促,这样,班级管理就逐渐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

利用交流,突出疏导,让学生获得收益。通过心理交流,班主任会发现,学生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如幻想、焦虑、自卑、偏执、逆反、自满、羞怯、厌世等。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班主任给予不同的心理疏导,使学生尽快地走出成长的烦恼,这不仅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还对塑造学生完美人格起到积极作用。具体实施中,我们注意了辅导形式的灵活运用:

(1)笔谈与面谈相结合。上文已谈到口头交流与书面交流存在一定的互补性,所以笔谈理应和面谈相结合,使疏导的效果更好。对一般的小问题,老师写些评语,坚持一段时间往往可以解决,但对较严重的问题,面谈理应发挥其优势。我们认为,盲目的只承认一种辅导形式好是不科学也不足取的。

(2)个别辅导与集体辅导相结合。对周记中反映的有一定普遍性的问题,班主任可以在班级中开展集体的心理辅导。例如:有一个班级某段时间有不少女生反映有些男生下课常爱抚弄她们的头发,她们又不好意思翻脸,内心却产生了焦虑,这个班的班主任就进行了一次名为《男生、女生》的青春期心理辅导,指导男生该如何尊重女生,女生在碰到类似现象又该如何应对。很快使这些不良现象得以抑制。

(3)学生工作与家庭访问和教师交流相结合。学生周记中所表现出来的很多心理问题是源于家庭教育的缺失或不当,我们称之为“亲源性心理问题”。家长在教育上的问题必须及时解决,否则光解决学生的问题是无济于事的。同样,校内也会因部分教师管理教育方法的问题而产生“师源性心理问题”,必要时,班主任老师还应协调好师生关系,并帮助同事改进工作的方式方法。

几点建议与思考

心理周记让教师走进了学生的心灵,有效地疏导了学生的心理问题。但并不是每一位班主任都能一如既往地从事这项工作,这就要求班主任既要有献身教育的强烈信念,又要树立对学生进行“心灵关怀”的使命感。从事这项活动的的必备条件:班主任老师要具备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教育管理理念,摈弃传统的师道尊严的观念。当然,作为班主任,应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视野,培养自己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素养。只有这样,心理周记才能发挥更大、更深远的作用。

“你把心灵交给我,我把关爱献给你。”这是活动实施后我们对这一活动的评价。小小一个周记本,虽不起眼,但它记录着学生成长的足迹,记载着教师育人的点滴,试想一个经班主任引导改变了人生轨迹的学生,十几年后,拿出这个泛黄的周记本,再一次感受老师对他的引导与激励,内心将会是何等的感激。作为班主任老师的你,精心设计的评语如果可以换来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乃至人生幸福,这一过程将使我们觉得做班主任并不累,反而浑身充满了神奇的力量,心灵也得到一次次的洗涤和陶冶,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学相长”吧!

两年来,我校心理周记的实践与探索证明,心理周记跨越了师道尊严和青春期逆反造成的师生之间的心理鸿沟,在师生之间架起了心灵的彩虹。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各校班主任实践的不断深入,心理周记这一心理辅导形式必将被更多班主任老师认可和采用。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县稽东镇中学)

作者:胡松华

上一篇:音乐德育论文范文下一篇:方晴德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