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现象学读后感

2022-07-06

第一篇:精神现象学读后感

从精神分析角度分析网络自拍现象

现在,网络上到处都可以看见网友们上传的自拍照片,网络自拍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如今在社会上十分流行。自拍是一种个人行为,然而自拍者为什么如此之多?对他们来说,自拍是不是一种很好的自我宣泄方式,或者展示自己的方式?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可以看出,这种网络自拍的流行,正是自我和超我缺席状态下的本我的更多释放。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把人格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本我,处于潜意识中,充满被压抑的本能、欲望、冲动,遵循“快乐原则”,强烈的要求得到发泄的机会;自我从本我中分化而来,遵循的是“现实原则”;超我是人格道德的维护者,是传统价值观和社会理想内化的结果,是取代了环境控制的自我控制。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正常的人,一般是处于:在超我的监督下,本我不得不收敛起本能、冲动、欲望,而自我则寻求适当的时机在现实的基础上是本我的一部分要求得到满足。而当人的环境从现实社会转入网络空间时,现实世界的各种道德要求减弱,起初没有人会要求在网络空间里需要遵循怎样的秩序要求。对自拍族这样的群体来说,超我因失去了现实的要求,没有与之相对应的需要克服自我要求的发展,并没有充分内化出在网络空间的超我,超我发展不足,不成熟的超我使得行为缺少约束,造成放纵自己的行为。原本由本我、自我、超我不断冲突和平衡的人格结构中超我的监督作用减弱,本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

在这种情况下,表现为对一切关于性的(生本能) 和攻击、破坏的(死本能) 欲望的发泄,其中生本能指所有指向快乐的行为,是人类心理和行为的根本动力,促使人通过各种方式来寻求满足,而死本能则有攻击、侵略等行为。这样的发泄就造成了网络空间里的行为。对他们而言,网络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他们释放和发泄本我的欲望的空间,产生本我的快乐。

人的自我在面对外部世界、超我和本我之间出现冲突时会发展出一种机能调节冲突,即心理防御机制。其中,人们在面对这些冲突时,可以运用升华的防御机制来解决冲突。升华,将本能冲动转移到为社会赞许的方面,而网络自拍就可以看作是自拍者将本能冲动转化为拍摄的方式来摆脱焦虑,人的性本能如果直接表现出来可能会受到处罚或产生不良后果,从而不能直接表现出来,此时将性本能通过运动和业余爱好来表达,就会受到认同。自拍者拍摄自己的身体,以展现美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性本能,而网友通过赞成自拍这种艺术行为而使自拍者感到满足。

因此,网络自拍成为一种流行。自拍者用自拍的方式表现自己的身体,人们脱离了现实生活的桎梏,没有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可以毫无顾忌地尽情展示自己,获取他人的关注与评价。

在阿德勒的观点中,自卑感是所有人类的正常心态,也是人类奋斗向上永恒的心理原动力,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优越感是自卑感的补偿。当他的努力在某方面受到阻挠时,能在另一方面找到新方式争取优越感。但有的人却订了错误的目标,使用错误的方法在追求优越感,将他们的努力转到不恰当的一面,真正的问题却被掩盖。就像网络自拍中,很多人会选用一些后期制作帮助自己的形象更美丽,不会用真实的自己去面对网友的欣赏。这就是自卑感的补偿,真正的问题不希望被看到,追求关注度,追求网络的优越感,正是由于网络虚拟的好处,使得他们可以将现实中的自卑感用网络中的优越感补偿,如在现实生活中因为某些其他的原因而产生自卑感,就可以通过网络自拍并运用一定的技术使得自己在网络里获得现实中无法比拟的高人气来建立优越感,克服自卑感。

同时,网络自拍也造就出许多瞪大眼睛,长睫毛,45度仰角拍摄的千人一面的照片。弗洛姆认为人有认同的需要,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活动来确认自己,同时不丧失自己的独特个性,从而获得“我就是我”的认同。在网络空间上,使用自拍的照片博得关注度,通过网友的关注度来确认自己,得到认同。如果过一味的追求一致性和被别人认同,就可能失去自我的独立性,我们就可以看到很多一味追求被认同的例子。在弗洛姆的市场型人格类型中指出,就一些人而言,最值得关心的事情就是自己在别人心目中是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他们看来,个人的价值是由外界和他人决定的,自己会十分在意他人的看法,需要不断的依靠他人的肯定来确认自己的价值,所以倾向于成为他人需要的那样,希望获得所有人的注意,这也会是造成网络自拍照片千篇一律的原因。而对于一个有良好人格品质的人,在发展自己和扩展生活领域进入网络时,会积极主动地处置自己的环境,敢于自我肯定,不需要迎合他们的需要。

同样,网络自拍造就出的千人一面的照片,这也看做是一种网络上的顺从原型。荣格认为人格面具是个人展示给公众的一面,其目的是给人一个好印象,得到社会的承认,是个体潜意识中对自我的描绘。自拍者瞪大眼睛,长睫毛,45度仰角拍摄,以网络接受和认可的方式出现,扮演网友们喜欢的人物,这样的人只是一个复制品,只按外在的要求而生活,而非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自主的个体。

总之,我们应该正确的看待网络自拍这种网络行为。 以上,为我对网络自拍现象的一些从精神分析角度的分析。

第二篇:《科层现象》读后感

《科层现象》

——读后感

《科层现象》是法国组织社会学派的代表著作之一,它产生于战后法国特定的经济社会背景和学科发展背景之下。它是组织理论的经典之作,作者克罗齐埃以独特的视角揭示了科层组织的运作机制和继续存在的理由,为组织理论的普遍化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科层现象》全书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为两个案例——“巴黎会计事务所的案例”和“联合工业垄断企业的案例”。第三部分题为“从组织理论的观点看科层现象”;第四部分题为“作为法国文化现象的科层现象”;最后为“结论”部分。

前两个部分克罗齐埃分别描述了在巴黎会计事务所和法国国有大工业组织中进行调查研究的结果,分析了诸如任务分配情况、人际关系、群体关系、群体规范、权威关系、行为方式、权力关系等方面的实证材料。

1.巴黎会计事务所案例

巴黎会计事务所是隶属于法国财政部的一个庞大的公共行政管理部门,其劳动方式、劳动组织以及等级组织都遵循典型的科层制模式,该组织运行的最大困难在于业务不断增长与管理上因循守旧之间的矛盾。在此案例中,作者主要阐述了两个部分:一是组织基本情况的介绍,包括成员的类别和工作内容;二是人际关系和群体关系的互动规则。通过案例分析,作者提出的理论要点是:可以通过组织所采用的社会控制体系来解释组织的管理与行为和科层现象紧密相连。

2.联合工业垄断企业案例

在克罗齐埃看来,科层现象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科层组织形式如何为现代社会提供它所必需的控制,从而使科层现象即使有如此多的弊端也能继续生存下去。法国联合工业垄断企业(简称“联企”)也是典型的科层组织,它拥有生产一种简单日常消费品的垄断权,而且不需要负责销售,可以按照自身社会体系的要求发展。从案例可以看出,联企的组织设计体现了科层组织体系的特点,即所有的参与者都与非人格的规则相联系,而不是与发号施令的个人权势相联系。然而在实际运作中,规则的普遍扩展、行为的确定性和可预见性、通过不同等级层次干预的不可能性都大大削弱了形式指挥链的重要性。也就是说,虽然权力问题似乎在正式的等级线上被消除,但它却在一些关键的非正式关系上发展起来,在调节体系的裂缝中,每一个群体都力图控制组织中的不确定因素,以此扩大自己的权力。

第三部分主要是从权力关系角度出发,通过案例分析来揭示权力在组织中的运作图式,提出权力问题是组织社会学的核心问题——科层组织体系及其恶性循环。

在对两个案例做了初步的剖析之后,克罗齐埃从更加理性和更加普遍化的视角对科层现象进行了探讨。他将权力问题作为研究的核心问题,从这一讨论出发探讨一种有关科层现象的理论,并将其纳入更普遍的组织理论之中。

1. 科层等级下的权力运作

在作者看来,权力问题始终是科层组织研究的关键, 从上面两个案例可以看出,行动者的行动是在一种特定情境下维护自身利益的策略性行动,如果将权力看作某人使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事的能力,那么权力正是策略性行动的核心。组织的权力争夺围绕着一些不确定因素组织起来,主要的行动手段是控制与不确定性因素相关的信息,使其成为交换的筹码和向其他群体施压的力量。因而,一个组织为了维持其完整性,就需要设置一个能够包容群体间和个人间斗争的等级结构,同时还需要拥有一种整体上的社会控制,以阻止每个成员在各自位置上谋得所有可能的好处,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不得不与其他群体达成某种合作与共识。也就是说,组织只能在冲突与合作的平衡作用下继续存在。

2. 科层“恶性循环”的基本事实

克罗齐埃用“恶性循环”来描述科层组织体系的运作,他认为,科层组织的发展与组织成员尽力避开非人格的规则所造成的压力有关,同时,他更强调科层组织的功能障碍所带来的非人格化的规则及其后果的强化。在作者看来,科层组织是不能根据自己的错误进行自我纠正的组织,即使非人格化的规章制度不能完全束缚人们的活动,但这种规则的功能障碍所带来的压力不是最终使人们放弃它,而是继续延伸和加强这条规则。组织变化的节奏恰在于长期的稳定和短期的危机之间交替,这就是科层组织恶性循环的基本事实。

科层体系的弊端早已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克罗齐埃也是如此,但他并不认为人们会因此消极等待命运的安排,因为促使组织发展并导致恶性循环的恰恰是人类反抗科层体系这种机械图式的能力本身。因而问题不是人类为什么不摒弃科层组织,而是根本就摒弃不了。对最高效率和最大自由的同时追求,需要科层体系为在严格等级控制下的人们提供一种自由的保障和争夺权力的空间,这就是科层组织体系得以存在并将继续存在的原因。

第四部分主要讨论“法国式”科层现象和法国文化传统之间的联系,分析“法国式”科层现象形成的历史原因和其文化特性——法国文化模式的科层现象。

克罗齐埃指出,若想让科层消亡或者至少得到削弱,人就必须获得新的能力:面对压力的个人能力,组织和维持那些更多建立在交流上而较少建立在防范上的游戏的集团能力。这牵涉到文化的维度,国家社会的特征构成了对一切变化极为强大的制约。

法国资本主义企业的自由主义世界与国家科层组织的平均主义世界有着巨大的鸿沟的同时,也有着共同的深层价值。法国科层模式的基本特征(等级分层、各分层内部的平等、面对面关系的恐惧)都存在于资产阶级世界中,均对某种绝对权威和绝对平等的矛盾要求做出了回应,并且这种回应是相互依存和互补的。正是它们的共同作用使得社会能够驾驭变化,也正是工商业世界中本位主义和资产阶级影响的衰弱促使了行政管理和企业的接近,使得法国社会所有的层次和体系都开始出现科层模式的如下特征:长期的稳定阶段与短期危机阶段的交替;对秩序化、计划化、规范化的热衷;不同类别群体及个人之间的消极保守主义。

在“结论”部分,作者试图回溯法国科层模式的变迁历史,指出法国科层体系及其变迁模式所蕴含的启发性意义,并隐含地表达了作者对科层制未来的乐观态度。

克罗齐埃对于科层现象的分析恰恰强调了两点,即现代社会组织中权力的核心地位以及科层现象作为文化现象的真正意义。首先,克罗齐埃对于“科层组织如何运作”这一问题的分析是从寻找新的切入点开始的,他明确指出权力问题是组织研究的核心问题。在此基础上,他分析了科层运作的事实。与韦伯指出科层制以及现代社会最终导致人类自身受缚有所不同,他指出科层组织的“恶性循环”以及科层组织的变化节奏“长期的稳定与短期的危机交替”恰恰是由人类抵抗这种机械模式的能力本身所致。

克罗齐埃明确提出将科层现象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对待。他首先将现代组织中出现的诸多特征看作组织体系中的科层现象,并将这种现象与法国社会中更为广泛的人际交往模式以及群体特征联系起来。进一步他明确指出,这种体现法国文化特征的科层模式在组织体系之 外的其他社会体系中共同存在,由此完成了从科层组织到科层现象再到文化现象的跨跃,从而将一种僵硬而持久的科层模式与整个工业社会的运作模式密切联系起来。

可以说,《科层现象》对于我们研究组织现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将我们的注意力由韦伯所指出的科层现象的特征转移到科层组织何以存在以及为什么存在上来。此外,这本书的经典之处不仅仅局限于其全新的视觉,克罗齐埃提出的策略性行动、社会控制体系、“恶性循环”、“策略行动分析法”以及将科层现象作为文化现象等新观点都值得我去深思。

第三篇:环境保护现象及读后感

读了《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我们很自然地想到了家乡的土地,身边的资源,它们是得到了保护还是遭到了破坏?就这个问题,写一写自己的发现发感受。(100字)

土地荒漠化

温室效应

缺水 雾霾

泥石流

沙尘暴

地球是个晶莹透明的球体,它是人类的母亲,我们生命的摇篮。它有着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绿绿的草地,奔腾的江河,叮咚的泉水,巍峨的群山……这无不展示着地球的纯与美。 自古以来,人类在它博大的胸怀中成长着,享受着地球慷慨提供的一切。可人们不但没有一句感谢的话,反而贪婪地索取,他们乱砍滥伐,捕杀国家保护动物,破坏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无休止的工业污染使得地球那圆圆结实的身躯百病交加,洁白无暇的容颜也变得面黄肌瘦。然而,你可知道,我们乱扔的废电池、塑料袋等总有一天会把地球变成一个有毒的垃圾场;青蛙、益鸟等被人类吃掉时,失去天敌的害虫大量繁殖,人们只好用剧毒农药对付那些害虫,污染了地下水源和大量的农田;人们无节制地肆意浪费水,使得地下水位直线下降,最终鱼儿们死在干涸的河床上,而最后一批人类也渴得连眼泪都流不出来;当一棵棵能阻挡风沙的“卫士”被砍倒后,代替它们的将是什么?将是一片片沙丘,它迫使大地的“绿色天使”消失得无影无踪,气候变得异常,旱涝灾害不断袭击人类。特大洪灾,不正是人类破坏环境的结果,不正是大自然对我们的惩罚吗? 警钟已敲响了!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唯一的家园,我们应该像保护自己的眼睛那样去保护地球。做为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应该从小事做起,从自己身边做起,爱护地球,保护地球。再不能乱排污水乱倒垃圾了!再不能滥砍伐树木了!再不能任意捕杀我们人类的朋友——动物了!再不能允许任何人浪费一滴水!再不能容忍种种破坏环境的现象出现了!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修补残缺的地球,让它的天更蓝,水更清,草更绿,花更艳……

今天,我抱着好奇的心情,读完了《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的课文,思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西雅图酋长真是一个热爱家园,热爱大地的人啊!他劝阻人类不要随意毁坏森林,不要猎杀动物,可人类根本没听进去,还是那样的滥用化学品,把地球不当成一回事。

读了这篇课文,我很自然地想到了家乡的土地、身边的资源。

我家乡的资源已遭到破坏,土地已开始枯黄,以往嫩绿的小草现已被风沙吞噬,美丽的池塘也遭到破坏——池塘里不再有鱼儿活蹦乱跳,池塘里到处都是垃圾。我们可以看到,家乡的富饶与美丽已不再出现,垃圾纸屑在街上随处可见,以前美丽的运城已变成了丑陋的城市!

我们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将好习惯带入家乡的每一个角落,让文明充满每一个地方。只要我们不乱扔垃圾,不乱丢纸屑,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我们的点点滴滴做起,做一个环保的小学生吧!

第四篇:论法的精神读后感3000【《论法的精神》读后感】

佛教界禅师提出参禅有三种境界: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参禅有所感悟时,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至参禅彻悟时,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这就是参禅的最高境界。它的哲理意味在于,认识事物的表象是很容易的,但要真正把握其内在本质,也即精髓,不下一番苦功实难达到。然而,如能达到这种最高境界,便无往而不胜。孟德斯鸠就是这样一个努力探寻法律最高境界的人。

翻开《论法的精神》,我们不难发现孟德斯鸠一生中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悟,并从中领悟到其理论真正的精华。孟德斯鸠(1689—1755)是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期启蒙运动的杰出代表,又是法国资产阶级著名的法学家。《论法的精神》是其一生重要的著作,当时的伏尔泰把此书推崇为“理性和自由的法典”。《论法的精神》一书,虽囿于时代的限制,在思想上有其局限性,但在资产阶级的法学著作中,可称之为具有独特风格的百科全书,也是资产阶级法学最早的古典名著。这部著作,对于十八世纪欧美各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准备和实践,起着思想准备和理论指导作用,从而也为资产阶级建立法律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

孟德斯鸠把自己的代表著作称之为《论法的精神》,其含义是什么呢?他回答说:“法律应该和国家的自然状态有关系;

和寒、热、温的气候有关系;

和土地的质量、形势和面积有关系;

和农、猎、牧各种人民的生活方式有关系。法律应该和政制所能容忍的自由程度有关系;

和居民的宗教、性癖、财富、人口、贸易、风俗、习惯相适应。最后,法律和法律之间也有关系,法律和它们的渊源,和立法者的目的,以及和作为法律建立的基础的事物的秩序也有关系。应该从所有这些观点去考察法律。这些关系综合起来就构成所谓‘法的精神’。”

孟德斯鸠认为,只有从上述法的精神中才能解决自然法与人为法之间的关系,才能进行各种法律分类。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他列举了不同历史时代、不同民族、不同社会政治制度的历史事实和法律文献,论证某一类型法律制度产生的共同原因。同时,他不仅停留在寻找某些共同原因这一层次上,而且还试图建立某些原则。他说:“我建立了一些原则。我看见了:个别的情况是服从这些原则的,仿佛是由原则引伸而出的;

所有各国的历史都不过是由这些原则而来的结果;

每一个个别法律都和另一个法律联系着,或是依赖于一个更具有一般性的法律。”

从寻找某些共同原因到建立某些原则,在孟德斯鸠法律思想发展中是一个不同的阶段。从他的思想动机和目的来看,所谓建立的某些原则,就是指的一种理性的法则,这种法则能主宰一切,支配一切。凡是根据这些理想法律原则所建立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就是正义的;

反之,就是不正义的。他强调“我并没有把政治的法律和民事的法律分开,因为我讨论的不是法律,而是法的精神,而且这个精神是存在于法律和各种事物所可能有的种种关系之中”,并断言法律是代表整个人类的,是人类正义的表现,法律为整个社会利益服务,而不是为某一个阶级利益服务,不是为一部分居民的利益服务。

由此可见,孟德斯鸠与其以前的法律学者主要满足于对法律条文的解释不一样,他力图从法律以外,从历史、生活、风俗习惯等方面去研究法的精神,从社会的进步去探求这种精神在政治、法律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和一般规律,并从法律与其他事物的普遍联系中探求法律的精神实质,也即探求法律的最高境界。实际上,他所努力寻找的法的精神,首先从宏观上讲,应是一种存在于所有法律当中的价值观念,即人类正义的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适用于一切法律当中。简言之,在孟德斯鸠看来,法的主要精神就是正义,法律应是正义的化身。他的这种思想,对资本主义法律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无论是英美法系国家,还是大陆法系国家,公平、正义作为法律的价值是被普遍接受的。虽然人们对公正有不同的理解,但是作为价值,公正应在法律之上,而不是相反。

公正也是司法追求的最终目标。英国著名法学家丹宁勋爵说:他作为法官的“基本信念是,法官的作用就是在他面前的当事人之间实现公正。”

司法公正为何如此重要?培根有句名言:“一次不公的(司法)判断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犹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判断则把水源败坏了。”

美国大法官卡多佐以著名的里格斯诉帕尔默案说明司法公正的重要性。这个案件是一个衡平法院决定不允许一个遗嘱财产受继人——他谋杀了立遗嘱人——享有遗嘱收益。虽然从法律表面上看,这位谋杀者享有继承权,“但是,在这些原则之上还有一个更为一般的原则,它深深扎根于普遍的正义情感中,这就是,无人应当从他自己的不公中获利或从他自己的错误中占便宜。”

那么司法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对法律表面的、肤浅的理解,并在司法实践中机械套用,这是“未参禅”或“参禅有所悟”时的一般境界;

深刻理解法律精神,把握其内涵,并能熟练运用法律于办案中,在当事人之间真正实现公正,这才是司法的最高境界。但凡高水平的法官,追求的就是这种境界。裁判结果是不可能做到让双方当事人都满意的,因为总会有败诉的一方(即使胜诉的一方也会有不满意的地方)。然而,努力做到裁判公正,不使当事人有不公正的感觉(即输得服气),却是法官可以做到的事情。在司法实践中,当法律的规定很明确时,简单地套用法律进行裁判,一般水平的法官都能做到,这时法官只需将案件事实输入法律这部机器里,就可以输出判决书来。瞧!多么省心。这是一般法官所想追求的结果,但这种结果绝不是一个高素质的法官所要追求的司法境界,因为这样做体现不出其应有的司法水平,也不等于就做到了裁判公正。尤其当法律规定不明确甚至存在漏洞时,如何在当事人面前实现司法公正,对法官来讲既是一个难题,也是体现其高超办案水平的时候。凡是一流的法官,这时就像禅师一样,在努力追求一种境界,他要准确把握法律的精神实质,给当事人一个公正的裁判。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实属不易,需要长期的磨砺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需要法官对真理孜孜不倦的追求。需要法官拥有除法律之外的渊博知识,成为知识上的“贵族”;

需要法官为追求公正的崇高理想,必须长期坚守自己的信仰,做到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成为道德上的“贵族”。

在现代民主制度下,司法公正是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它与严格依法办案的观念的联系十分密切,司法公正就要求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做到严格依法办案,就必须正确处理好法与情的冲突。在孟德斯鸠法律思想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即“法律总是要遇到立法者的感情和成见的。有时候法律走过了头,而只染上了感情和成见的色彩;

有时候就停下来,和感情、成见混合在一起。”

可见,孟德斯鸠认识到法律经常会和感情发生联系,有时会产生冲突。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他认为,法律不能走过了头,只从感情出发。司法实践中,当法律与情理相冲突的时候,执法者往往感到困惑和棘手,也最容易使其对具体而明确的法律规定视而不见,“制定”一个例外,以情代法做出裁判。这种自由裁量权的随意行使,实际上否定了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根本就不是一种“衡平”或“正当背离法律”的方法。孟德斯鸠认为,如果对法律制定例外的规定,实际上就破坏了法律的原则的规定,其结果后患无穷。他举例说明:“查理七世说,他获悉在以习惯为准则的地区,诉讼当事人违背王国的习惯,在一个案子判决三、四、六个月之后才提起上诉;

所以他规定,除非检察官有舞弊或欺诈情事,或是有阻碍当事人起诉的重大明显的原因,当事人应立即起诉。”因为有例外的规定,结果当事人在30年后还在上诉。

情理因素要不要考虑?法官在裁判时肯定要考虑,但是坚持严格依法办案是首要前提,不能为了个别案件裁判合乎情理而损害整个法治的尊严。法官在遇到法与情冲突的时候,并非毫无良策,只有舍弃法律规定的唯一办法,在坚持严格依法办案的前提下,是可以找到妥善解决此类问题办法的。

孟德斯鸠还把法律区分为自然法和人为法两部分,人为法又分为国际法、政治法和民法。他认为,人为法富于普遍性;

政治法使人类获得自由,民法使人类获得财产,国际法则是自然地建立在上述原则之上的;

这几种法律的渊源、目的和性质是不同的。

正如他在前面论述法的精神时所指出的那样:“法律和它们的渊源,和立法者的目的,以及和作为法律建立的基础的事物的秩序也有关系。”可见,孟德斯鸠又在微观上寻找法的精神,他认为,每一类型的法律,其立法的目的又是各不相同的。“不应当把法律和它所制定的目的分开来谈”,“不应当把法律和它制定时的情况分开来谈”。

尽管他对法律的分类是不科学的,但其观点对当代司法仍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就是要求执法者在适用法律时,既要从宏观上体现公平、正义的要求,又要从微观上探寻某个部门法律的立法目的和原意,使司法更合乎立法目的和原意,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全面、准确理解法律,正确适用法律。

在司法过程中,法官遇到法律规定不明确时,就要思考立法者设立该法律或法条的目的和原意是什么,努力探寻法律深层次的含义,从立法目的的角度来正确解释法律,以正确适用法律做出公正裁判。尤其“当采用文义解释或其他解释方法,得出两个不同的解释意见而难以判断哪一个解释意见正确时,应当采纳其中最符合立法目的的解释意见。”“法律的目的,不仅是法院解释法律的标准,也是评价和判断法院判决是否妥当的标准。”

如何寻找立法的目的和原意?一般来说,每一个部门法律都会开宗明义,说明制定本法的目的。如我国《民法通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正确调整民事关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总结民事活动的实践经验,制定本法。”但这样的规定,使人尚觉得太原则、太抽象,不能确切把握立法者的目的。因此,有学者提出三种寻找法律目的和原意的具体方法:一是语义原意说,认为解释者应从法律所运用的词语本身去寻找立法原意。二是历史原意说,认为寻找立法原意不能局限于法律词语本身,而必须借助对各种立法史材料的研究,解释者能够了解法律得以通过的一般社会状况,以及立法者欲通过法律予以救济的对象或要解决的问题,从而把握存在于法律背后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目的。三是理性原意说,认为应诉诸于立法者假设的方法来寻找立法原意,即解释者基于立法者是以合理手段追求合理目的理性立法者的假设,想立法者之所想,以重构立法者意图的方式来解释法律,弥补法律所可能存在的漏洞。

笔者认为,从历史原意和理性原意方面更能寻找到立法者的原意和目的。试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的立法目的进行分析。该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立法者制定该条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分析一下该法制定的时代背景。在20世纪90年代,制假卖假的行为十分普遍,发生了许多危害消费者生命和财产的案件,严重损害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也成为困扰政府的严重社会问题,而地方行政部门由于地方保护等原因存在打击不力的情况。因此,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立法者制定了该法。该法第49条双倍索赔的规定,为消费者提供了有力的自力救助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政府力量的不足。可见,立法者的目的应包括支持消费者“知假买假索赔”行为。

《论法的精神》就像储藏百年的老酒,醇厚甜美,值得细细品味。也许笔者的解读仍是片面、不准确的,请各位同仁一起来欣赏吧。

第五篇:《公安精神》读后感

7月16日上午,娄底市公安局召开“娄底公安精神”大讨论动员暨娄底市公安机关上半年工作讲评会,各县市公安局、分局和局属各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17日下午,我有幸参加了这次会议的学习

会议认为,今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省公安厅的正确领导下,娄底市各级公安机关和广大公安民警忠于职守、顽强拼搏,确保了娄底市社会政治稳定和治安大局持续平稳,人民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满意度明显提高。这是一个好的趋向。通过会议我还知道了,上半年省民调结果显示,娄底市“公众对社会治安和公安队伍的评价”排全省第5,与上年同比上升9位,其中公众对娄底市社会治安的评价排名全省第6,同比上升8位;公众对娄底市公安队伍的评价排名全省第1,同比上升12位。这是一个大的进步啊。

由于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刑事犯罪高发、对敌斗争复杂的社会治安状况暂时不会改变,各种矛盾的复杂性、关联性和对抗性仍在不断增强,社会治安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维稳任务十分艰巨,治安形势依然严峻。看得出,这是现在面临的问题所在。

为了进一步抓好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积极服务实战;为了进一步抓好执法规范化建设,公正廉洁执法;为了进一步抓好和谐警民关系建设,提高服务质量;要抓好“三基一化”重点项目建设和迎省厅检阅筹备工作;而开展“娄底公安精神”大讨论等活动为契机,是为了提升公安队伍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要始终把队伍建设作为公安工作的根本和保证,摆在重要的位置来抓。还要抓好“三项专项”整治,完善精细化管理,实现“民警受教育、队伍添活力、工作上台阶、群众更满意”目标。

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人性化、制度化水平。

娄底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辆管理所是一个具有文明优质服务传统的先进集体,跟这样的一个集体在一起让我切身体会到自己力量的簿弱。

“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娄底车管所以制度管民警,以管理促工作,坚决执行“五项制度”,严格把好“五道关口”。一是坚决执行查验岗双岗责任制,严把车辆源头关。二是坚决执行报废车辆监销制度,堵死报废车辆重新上路关。三是坚决规范小车号牌选号机制,堵住号牌选取人情关。在号牌投放时坚决不截留号码,切实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四是实行中介代办员制度,严把周边环境整治关。同时,车管所对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了全面清理和整顿,对代办员进行培训考试,持证上岗。五是严格落实对县市车管所的指导、监督机制,严把业务延伸关。针对县市车管所存在业务不熟、流程不规范等问题,先后举办了四期车管业务培训班,大大提升了县市车管所的工作水平。 我一直记得我们吴教导员的一句话:“少让群众跑一趟路,少让群众等一分钟,少让群众花一分钱。”

黄娇龙

上一篇:家属座谈会发言稿下一篇:计生现场会解说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