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双向协议书

2022-08-19

第一篇:流动人口双向协议书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双向管理协议书

找律师就上律师36

5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双向管理协议书

甲方:____________计划生育委员会(局、办公室)

乙方:____________计划生育委员会(局、办公室)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和本地有关法规,流出地和流入地的县(乡、镇)应在共同负责的基础上确定以流入地管理为主的原则,各司其职,加强双向联系,认真做好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双向管理工作。经甲乙双方协商决定达成以下协议:

一、甲方的主要职责

1.查验流入人口的《婚育证明》,对离开流出地30日以上的流入人口建立《流入人口计划生育信息登记卡》或基层统计台帐;

2.与乙方建立联系制度,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通报单》为载体,通报有关情况,包括流动人口离开后的信息,定期查环查孕查病,每年不少于两次,出具并寄送规范的《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情况报告单》,在照片上加盖县市区或街道(镇)计划生育管理机构钢印,督促已婚育龄妇女按乙方的要求及规定及时反馈信息;

3.对流入人口进行宣传教育,指导落实避孕节育措施,提供避孕药具、节育技术、生殖保?⒂派庞⒄咦裳壬⑸蜕罘瘢?br> 4.共同做好计划外怀孕对象的思想工作和补救工作;

5.对违反规定的有关人员依法予以处理。

二、乙方的主要职责

1.在摸清婚育情况,落实避孕节育措施的基础上,为流出的成年流动人口出具《流动人口婚育证明》;

律师36

52.与甲方建立联系制度,将流出人口的计划生育情况及时提供给流入地,在收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通报单》后,于10日内反馈回执。

3.积极配合落实甲方的有关查询,处理好甲方的来信、来电;

4.按规定落实有关的奖励政策和依法对违反计划生育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理;

5.共同做好计划外怀孕的思想工作和补救工作。

三、拟在甲方居住需要分娩的流动育龄妇女需凭乙方出具的《生育服务证》和《生育证》,由甲方所属街道(乡、镇)查看本人身份证、《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对计划外生育的对象,按照“谁先发现谁处罚”、“一事不再罚”的原则,征收社会抚养费,有争议的予以协商解决,协商不一致的请示各自的上级计划生育主管部门协调解决。

四、甲方流入乙方的流动人口,乙方也按以上协议履行。

找律师就上律师36

5五、本协议一式二份,双方各执一份。

六、协议经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甲方(盖章):_______________ 乙方(盖章):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__日 _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__日

签订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

文档来源:律师365(http:///) 合同栏目,找律师就上律师365

第二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双向协作协议书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

双 向 协 作

协 议 书

二○一二年

甲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双向协作 协 议 书

乙方:

为认真贯彻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进一步巩固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一盘棋”工作机制,切实增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实效,经甲、乙双方共同协商,就推进两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双向协作达成以下一致意见。

一、基本原则

遵守户籍地和现居住地的人民政府共同负责,以现居住地人民政府管理为主,户籍地人民政府予以配合的原则,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目的,以“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为手段,坚持“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切实维护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权益。

二、具体职责

(一)宣传与扶助

双方共同对流动人口开展计划生育法律法规政策、婚育文明新风、避孕节育措施、生殖保健及优生优育知识等的宣传教育。户籍地的乡镇、街道(以下简称户籍地)应为流动人口落实计划生育相关奖励待遇,关心流动人口的生产、生活,为其排忧解难。现居住地的乡镇、街道(以下简称现居住地)应在办证、培训、就医、就学、务工、经商等方面免费为流动人口提供政策引导和服务,并对特别困难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家庭

实施扶助,维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

(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办理

双方重视并加强《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管理,积极开展宣传教育,促使流动人口树立办证、持证的观念,严格执行查验制度。户籍地应在成年育龄妇女外出前为其免费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现居住地应及时查验,对未办理的成年育龄妇女发放《补办通知书》,督促及时补办。对返回户籍地办理存在困难的,可由现居住地收集照片,提供在当地居住期间婚育情况,并填写申报表后,寄交户籍地。户籍地应将办理完毕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寄回现居住地或其本人。

(三)《生育服务证》办理

对流动人口拟在现居住地办理《生育服务证》的,现居住地应在接到申请7个工作日内将所需要核查的情况通报户籍地,户籍地在收到后15个工作日内将核查后的情况通报现居住地。现居住地应根据通报情况及时办理《生育服务证》,并在15个工作日内向户籍地通报办理结果。如不予办理,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四)信息交换

双方应充分利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信息交换平台及时、准确地向对方发送协查或通报信息。如遇特殊紧急情况,可通过电话或传真直接联系和反馈。

(五)技术服务

现居住地为流动人口提供优生优育、生殖保健、避孕节育咨询服务,提供免费药具、随访、妇科病普查服务和国家规定

的基本项目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出具全国统一格式的《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情况报告单》,并通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信息交换平台,每季度向户籍地通报。

(六)行政执法

流动人口社会抚养费征收按照《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双方合作开展调查处理流动人口违法怀孕、生育案件和社会抚养费非诉讼案件执行工作,互为对方工作提供便利。征收流动人口社会抚养费,应履行协商程序,原则上由户籍地征收社会抚养费,若现居住地处理更有利于工作,户籍地可委托现居住地代为征收。

三、其他情况

对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双向协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双方本着互谅互让和公平合理的原则,加强协商,务实解决。

甲方: (盖章)乙方: (盖章)

负责人:负责人:

联系人:联系人:

邮编:邮编:

地址:地址:

联系电话:联系电话:

传真:传真:

签约日期:2012年6月日签约日期:

本协议一式两份,自甲乙两方签字后生效。

第三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和服务双向协作协议书

甲方:

乙方:

为切实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建立两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双向管理长效工作机制,促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一盘棋”格局的形成,愿意与贵单位结成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的友好协作单位。根据计划生育有关法律法规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等规定,拟定双向协作管理协议如下:

一、 管理目标

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生殖健康检查、环孕情监测服务;运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平台掌握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相关信息;做好流动人口信息的日常管理,加大对流动人口政策外怀孕对象补救措施的落实和违法生育对象的社会抚养费征收力度;开展多层次多方位的双向协作,实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区域“一盘棋”格局;做到对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的计划生育同宣传、同服务、同管理、同考核。

二、 管理职责

(一)甲方职责

1、对流入乙方的18-49周岁流动人口外出前进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及时做好《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办理,与其中已婚育龄妇女签订流出已婚育龄妇女计划生育合同,并通过PADIS流动人口子系统或信函向乙方发送协查反馈。

2、对乙方发送要求查询流到甲方育龄妇女计划生育信息,甲方应及时核查并反馈。

3、对乙方流入育龄妇女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定期查验,对未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对象及时补办。

4、乙方流入育龄妇女如发生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行为,应及时反馈给乙方,并积极配合乙方做好政策外怀孕补救措施的落实和违法生育的社会

抚养费的征收工作。

(二)乙方职责

1、对甲方流入人口进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及时掌握18-49周岁流入育龄妇女信息,通过PADIS流动人口子系统或信函向乙方发送协查反馈。

2、对甲方流入育龄妇女未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立即通知甲方,并督促限期补办《流动人口婚育证明》。

3、落实“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的工作机制。免费为流入已婚育龄妇女提供国家规定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生殖健康服务。

4、甲方流入育龄妇女已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并到乙方登记的,乙方应及时提供免费避孕节育药具,定期进行计划生育孕情检查,据实出具信息报告单,并及时将孕情检查结果通过PADIS流动人口子系统或信函通报甲方。

5、对流入育龄妇女的婚、孕、育变化情况和离开现居住地再次流动的,及时通报甲方。

6、发现流入育龄妇女政策外怀孕和违法生育现象,应及时向甲方反馈,并配合甲方做好政策外怀孕补救措施的落实和违法生育的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工作。

(三)以上协议条款,同时适用于乙方流入甲方的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

三、本协议一式二份,双方各执一份,经甲乙双方签字并加盖公章后生效。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

负责人:负责人:

联系人:联系人:

联系电话:联系电话:

年月日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和服务双向协作

第四篇:流动人口两地双向联系通报制度

计生站流动人口现居地和 户籍地双向联系通报制度

一、在共同管理的基础上确定以流入地管理为主的原则,各司其责,加强双向联系,认真做好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双向服务管理工作。

二、以全国PADIS系统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平台为载体,互通有关情况。现居住地对流入人口登记建档和查验婚育证明等证件后,应由乡镇(街道)或者村居(社区)及时向其户籍地发送流动人口基础信息和婚育证明查询等协查,户籍地乡镇(街道)收到协查信息,应在5个工作日内核实有关情况并回复反馈。

三、现居住地应定期对重点管理服务的已婚育龄流动妇女进行“三查”,对于未采取长效措施的已婚育龄妇女每年不得少于四次,并将检查结果按户籍地的要求及时反馈给户籍地。

四、现居住地和户籍地应积极配合落实有关查询,要向所在地的乡(镇)村(居)及时反馈本人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情况;做好《生育服务证》的发放和通报,做好生育信息的协查通知,处理好来信、来电,共同做好政策外怀孕对象的思想工作和补救工作; 对户籍所在地或现居住地的不定时查询,现居住地或户籍所在地应及时回复。

五、建立流出地人员台帐,及时掌握流出人员的动态信息,对流出育龄群众的去向掌握准确无误,与其现居住地及时取得联系,并督促流出本人积极配合现居住地的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管理工作。

六、流入成年育龄妇女在现居住地发生婚育变化和出现非意愿妊娠及违法生育的,现居住在地应及时通过流动人口信息平台或者电话,通报流动人口户籍所在地的乡(镇)街道计划生育机构。

七、户籍地接到通知或发现流动人口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规定的,应积极配合现居住地进行处理,政策外生育对象按照“谁发现谁处罚”、“一事不多罚”(征收数额不足的除外)的原则,共同做好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工作,有争议的予以协商解决,协商达不成一致意见的请示各自的上级主管部门协商解决。

第五篇:流动党员“双向带动”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外出务工党员管理,发挥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年来,我村坚持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努力在管住、管好、管活上下功夫,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党委重视,建立台帐

1、加强领导,设立机构。为了加强对全村外出务工党员工作的领导,村党总支成立了流动党员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了流动党员管理办公室,开展了流动党员服务工作。

2、专项调查,澄清底数。为切实把外出务工党员的情况掌握清楚,村党总支要求以支部为单位于3月份进行一次专项调查,逐个支部核查,逐个党员登记,保证不遗漏一个流动党员。并建立了动态管理档案和流动党员台帐,详细登记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务工地点和单位、联系方式和发挥作用等情况,为加强经常性的教育管理奠定基础。

二、完善制度,规范程序

1、建立流动党员登记制度。流动党员登记工作实行月报制、零报告的制度。

2、建立支委联系制度。每个支部确立一名支委专门联系和服务流动党员,以便及时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

3、建立考核检查制度。村党总支经常性地对流动党员管理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同时,建立了流动党员管理工作领导责任制,明确了基层党支部书记是具体责任人的工作责任制,并列入基层党支部年终考核评比。

三、加强联系,增强效果

1、建立组织生活“补课”制。我们要求各党支部对在外未参加组织生活和外出务工地无党组织的流动党员回乡后补过组织生活。

2、建立定期回访制。村党总支抽调专门人员对流动党员进行定期回访,通过打电话、发短信、寄学习资料等方式,提高流动党员的党性修养,让流动党员为家乡建设献计献策。

一年来,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不足,主要原因就是党员过于分散,或在一个区域内人数较少,或没有合适的依托和合适的党组织负责人选,无法建立党组织。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将努力改进,使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更上新台阶。

上一篇:林地使用可行性报告下一篇:领导干部违纪检讨书